复盘思维训练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6:11

复盘思维训练方法篇1

复盘,作为联想战略工具和三大方法论之一,来自于围棋术语。棋手在每次博弈结束以后,重演刚才的对局,找出双方攻守中的漏洞与新的可能性,叫作复盘(replay)。复盘最重要的是人的问题:人的角色与职能问题。

复盘中有至少三种角色:引导人、设问人和叙述人。引导人的职能是保证复盘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设问人的职能是通过不停地追问来引发思考,进而得出结论;叙述人的职能则是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情境重现,对他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最适合担任引导人的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企业大学或者培训部门的人员、业务部门的主管、项目负责人。引导人要非常熟悉复盘的流程,是流程的权威;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本次复盘的目的,随时掌握复盘中的逻辑发展方向,保证复盘不偏离预定的方向;能够灵活应对复盘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形,调节复盘气氛和参与者情绪。引导人对复盘的流程负责,不对结论做出评价,从这个意义上看,引导人就是行动学习中的促动师。复盘之前,需要对引导人进行专业训练,主要内容包括:复盘流程、复盘方法、思考思维技术、促动催化技术。

复盘能否成功的关键性角色是设问人。复盘作为一种批判式反思,是通过设问人提出的问题来引导逻辑,引导参与者进行思考,探索事物的本质,揭示隐含的规律。积极地提问是所有学习必备的要素,提问更是行动学习的关键方法。行动学习强调通过开放式提问促进批判性反思和对话,用富有洞察力的提问和带有反思的倾听确保复盘团队专注于思考。问题应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要连续问多个为什么来使思考逐渐深入,复盘中的问题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信息(事实)层面、思维(逻辑)层面、假设(公理)层面和验证(前提是否正确)层面。提问题的技巧,用问题引导逻辑,是对设问人功力的最大考验,也是设问人最重要的能力。设问人应尽量运用开放式问题使讨论具有发散性,展示不同观点,扩展交流内容。复盘的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是设问人,从各自的立场和所擅长、关注的角度去提问,因而企业大学或者培训部门应在整个企业,运用微课堂、实训营、讨论圈等多种形式开展关于思考的技术、逻辑思维、提问技术的训练。

复盘思维训练方法篇2

[关键词]珠心算小学数学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20-059

珠心算是高级智力活动。让学生借助算盘进行操作,可降低计算难度。从知识迁移的角度来看,珠心算和数学算理高度契合。教师可以通过多元设计,促进珠心算与数学思维的融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整合珠心算与数学思维的意识;优化教学方法,丰富珠心算与数学契合形式,为全面升级数学教学品质奠基。

一、多元设计,促生珠心算与数学融合意识

所谓珠心算,即珠算式心算,是指在脑海中以算盘为工具,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的计算方法。这种计算方法的速度非常快,熟练之后甚至可以超过电子计算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珠算的算理有清晰且深刻的认知,使之能够熟练进行珠算。教师要进行多元设计,全面激发学生进行珠算训练的积极性,提升熟练程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不断培养自身利用算珠进行心算的能力,从而形成真正的珠心算能力。

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先拿出算盘和学生一起复习拨珠计数,学生说数,我负责拨弄算珠。在学生对利用算珠计数的相关操作熟悉后,我让他们用珠算的方法去计算10+4、14+3、17-5、16-4、11-5这几个算式。完成后,我让他们用珠心算重新计算,然后对比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否一致。最后,我对珠算对位的注意事项进行重点讲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基本要领,计算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珠算的基础知识,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到珠心算的情境中。通过反复利用算珠进行计算,可强化学生的珠心算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珠心算能力。

二、创设情境,增强整合珠心算与数学思维的意识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数学活动。如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教师通过珠算演示、多媒体展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视频、文字等信息,能有效激活学生珠心算与数学整合训练的思维,从而将珠心算与数的认识和计算有机结合,增强数感。

例如,教学“认识100以内的数”时,我通过多媒体展示珠算,引导学生用算珠来计数。我随意拨动算珠,先一个一个地增加,让学生判断计数结果,并总结算珠计数的方法;然后再十个十个地增加,让学生读出结果。为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我请部分学生来拨算珠,其他学生负责读出结果。随后,我让学生用珠心算去重复刚才的计数训练。在这一系列引导下,学生逐渐掌握珠心算的基本方法,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算珠计数方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拨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训练气氛。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际训练中,自然提升了学习效果。教师选择适当时机关闭多媒体,引导学生展开珠心算训练。学生需要通过潜意识展开相关操作,逐渐找到相关规律,强化珠心算意识。这对提升学生计算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优化教法,丰富珠心算与数学契合形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珠心算方法,是由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珠心算与数学融合的方式有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出最佳选择。生动讲述、现场演示、模拟拨珠、让学生说算理、小组展开竞赛活动、编制珠心算口诀等,都能够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形成重要学习成长点。数学本质属性具有抽象性,在珠心算与数学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进行形象展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直观认知机会。

学生对“元、角、分”相关内容有较强的敏感性,将珠心算和数学结合起来认知“元、角、分”的相关概念,需要教师给出创新设计。元、角、分之间都是十进制关系,教师可先对珠算进行元、角、分定档定位,然后一分一分地增加到一角,再一角一角增加到一元。在教学元、角、分的加减时,我直接在算盘相应的档位上进行操作,如5元2角+3元5角=8元7角。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协作训练,自由选择训练内容,使之逐渐掌握运算规律,形成快速计算元、角、分的能力。

教师利用拨动算珠的方式让学生认知元、角、分,并掌握元、角、分之间十进位规律,学生很快发现运算规律,计算效率大幅度提升。即使没有实物算盘,学生也能运用珠心算去计算。珠心算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技能,还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学习智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复盘思维训练方法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培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355-01

随着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断深入,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说:“优秀的学生并不在于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优秀的思维方式。”重视数学教学中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提高。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呢?我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那么,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从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这一内容时,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这一知识的目的,在平均分配不合理的情况下,就产生了按比例分配这种新的分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一个车间把生产1000个零件的任务交给了王师傅和张师傅,任务完成后要把500元的加工费分给他们,结果王师傅加工了400个零件,张师傅加工了600个零件。这时把500元加工费平均分给他们合理吗?以此来激发出学生探求合理的分配方法的思维动机。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渗透了“知识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中。可见,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对其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二、鼓励学生有独特见解,发展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教学民主,教育学生不要人云亦云,要大胆创新,敢于质疑。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我在一年级教完20以内数的连加后,出示这样一道题:6+6+6+6+6+=?多数学生是推塔式:6+612+618+624+6=30,而韩静同学别出心裁,是这样想的:

思想奇特,闪耀着创造性的火花。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提出这种独特的见解。

三、逆向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小学生感知和思考问题,以顺向思维为主,应用题的复杂性与小学生的顺向思维为主的特点产生矛盾。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进行应用题的逆向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在遇到逆向思维的应用题时,学生可能会发生思维障碍。因此,必须有意识地设计顺向与逆向的应用题训练,以提高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例如,一道顺向思维应用题:

水果店运来20箱梨,每箱25千克。卖出3.2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此题改编成逆向思维应用题

水果店运来20箱梨,每箱25千克,还剩17.5千克,卖出多少千克?

让学生感知到问题和条件的改变后,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又发展了发散思维,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也深化了对应用题的题意和理解。

四、运用知识迁移发展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用好教材,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掌握新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如:教学被乘数的中间、末尾有零的乘法时,教材中前两个例题是想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道理。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这部分内容的。

1、复习时光出示4个盘子,分别放着2个桔子

学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2+2+2+2=8

乘法算式:2×4=8

2、然后导入新课,老师现在把盘子里的桔子拿走,问:(1)每个盘子里有几个桔子?

(2)三个盘子里一共有几个桔子,写出加法算式:

0+0+0+0=0乘法算式:0×4=0

(3)想一想:0×6=?0×8……

6×0=?8×0……

通过复习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新授内容,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为新知识打下铺垫,这样,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学习就紧密的联系起来,学生很容易接受,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钟秀花.思维训练: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J].内蒙古教育,2014(04):14-15.

[2]张雪.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84.

[3]张二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新课程学习(上),2013(06):75-76.

[4]高凤连.浅谈小学数学概念与思维训练[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04):110-111.

[5]张玉胜.让知识浸润着数学思维――《量与计量》思维训练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11(17):31-32.

复盘思维训练方法篇4

关键词:自由低音手风琴教学理念技术方法

人类音乐艺术的发展是在其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与不断提高中,在追求更高品位的艺术审美和艺术享受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其中,音乐器乐发展的整个历史,也是在不断追求更优美的音色、更宽阔的音域、更完善的功能、更科学的操作方法,以及更富于音乐表现能力的进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之中逐步完成的。钢琴由体积小和音量弱的古钢琴发展成了音色洪亮、表现力非凡的现代钢琴;弦乐器的木制材料与金属琴弦的不断更新;管乐器也由最初发出的自然泛音改进为通过活塞原理和加键的方式来增加更多的变化音和音域,如此等等,都是人类运用工业与科技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其音乐文化的高品位,为人类改造文明世界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1829年,由奥地利人c·德米安(cyrildemian)发明了手风琴(accordion),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手风琴音乐遍及世界各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手风琴艺术的发展及手风琴乐器的改革也不断地丰富着手风琴文化。比如,手风琴音域的不断扩展,音色簧片的增加与多种组合发音出现的变音器运用,以及适应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特点出现的外形各异的手风琴,这些都促进了手风琴艺术表演向更广泛的音乐风格、多元化的民族色彩和更高艺术品位的音乐方向发展。

手风琴作为一种年轻的多声乐器,其自身的完善是在追求更为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中不断探索、创新中进行的。其中,手风琴发展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突破是自由低音手风琴(freebass)的出现,它极大地提高了手风琴的艺术表现力,为作曲家和演奏家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创作和演奏技巧的空间,使手风琴真正成为了一件极富音乐表现力的艺术化乐器。

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出现始于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它的产生是在音乐的实践活动与音乐表演的不断深化中,手风琴艺术家们认识到传统和声手风琴左手低音的设计有较大的局限性,限制了手风琴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与多种风格的表现范围,促使他们对左手低音宽阔的音域、开放自由的和弦组合、方便科学的排列进行研究与探索。在保留其原有的传统固定低音装置的条件下,发明了可通过机械装置将左手转换为自由低音单音音列的另一套系统。这就是现今国际流行的“可变式双系统”自由低音手风琴。正是有了这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可变式双系统”的设计,使手风琴在没有加大体积的情况下,左手实现了能如同钢琴一般地自由演奏高低起伏的旋律,各种排列和组合的和弦,错综复杂的复调音乐以及各种对位设计的表现。音乐作品的演奏范围从巴洛克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再到印象派音乐作品和现代音乐,同时,也能很好地表现各国的一些民族音乐作品。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自由低音手风琴艺术表演时间和教学研究时间也不过几十年。在欧洲,手风琴艺术水平最高的俄罗斯,其第一部部分使用自由低音手风琴作品《摩尔达维亚舞曲》(沙拉耶夫)的问世是1951年。在德国,布莱梅于1952年为手风琴创作的《帕格尼尼音乐主题练习曲》中也第一次部分使用了自由低音。而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低音手风琴作品则是丹麦作曲家施密特(schmidt)于1960年创作的《托卡塔一号》,之后,才有更多的欧洲作曲家开始为自由低音手风琴创作音乐作品。由此可见,国际上的自由低音手风琴艺术表演在文献资料和教学教材的形成方面是在50年代,与众多历史长且发展成熟的传统西洋乐器相比,尚处在非常年轻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的自由低音手风琴教学研究与作品的创作是80年代开始的,对自由低音手风琴的教学研究应该是一门新的、有待于广泛研究的课题。目前,我国有关自由低音的系统教材真是凤毛麟角,而从入门到适宜较高演奏程度学习的系列教材尚还稀缺。如何在自由低音手风琴的教学中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方式和理论体系,是目前我们专业音乐院校必须要进行的工作。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对自由低音手风琴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提出一些探讨。

一、自由低音排列的特点与规律

自由低音的音位设计和排列主要流行为三种排列法,一种以俄罗斯及斯拉夫民族为主体使用的半音阶自由低音琴,被称之为b系统。另一种是以德国及西欧、北欧国家为主体使用的半音阶自由低音琴,称之为c系统。还有一种是以美国、芬兰、澳洲等少数地区使用一种叫a系统的自由低音琴。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演奏家和学习者均使用左手为b或c系统的半音阶排列的自由低音手风琴。1907年,俄罗斯人斯特里基夫(sterligir)发明了一种右手键有着三排呈纽扣状按照半音阶音序排列的手风琴,并将其取名为bayan(巴扬)①,也叫键钮式手风琴。这种呈蜂窝状按半音音序排列的方法,使巴扬琴较之键盘手风琴在音域的设计方面要宽阔,在演奏密集音型及和弦时手指手形间距较小,而在扩张手指手形时对音域的控制面则要比键盘大得多。事实上,半音阶排列的左手自由低音(c、b系统)就是按照巴扬琴右手的排列来设计的。换言之,半音阶自由低音琴的特点就是将巴扬的右手音键,以同样的排列规律在其左手安装,使其左手部分同样以半音单音排列,音域可达4到5个八度,最大的可安装有58个单音。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自由低音,就可以认识到自由低音所面临的、需要学习和训练的技术技巧,实际上都是巴扬琴右手所需要训练解决的技术技巧问题,左手的训练也必须达到演奏“巴扬”的技术能力,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双手之间的配合。这与钢琴的表演和技术训练是一个道理,双手的训练和演奏其音位概念和技术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巴扬手风琴的左右手,在演奏与训练的过程中,它们是在一个统一的概念支配下进行的,技术训练的特点和课题在很多意义上是相同的,这也是巴扬自由低音在学习和演奏中的优势。

这里必须指出,演奏键盘式自由低音手风琴,由于双手不在同一个思维概念下操作(即右手为钢琴式键盘概念,左手为巴扬键钮式概念),在完成好双手各自的技术和音乐的条件下,在双手的配合方面,其技术的困难要大于巴扬自由低音的演奏。因此,学习键盘式自由低音就要在思想和技术上掌握好这样一种不同概念的思维方式,使演奏思维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

二、自由低音训练的观念和概念的转变与形成

1.左手训练在心理和技术上的准备

在我国现阶段自由低音的教学状况中,绝大部分学习群体均是音乐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和部分附中生(尚有数量极少的业余手风琴爱好者),他们都是学习了多年的传统手风琴演奏的学生,进入音乐院校后开始接触自由低音,在学习中,所面临的首先是左手的机能和技术的开发问题。由于从小只能接触传统低音的学习,长时期地使左手局限在比较简单的技术循环中,使左手的技能和机能素质受到较大的限制,训练水平陷于较低的层次状态,双手技术训练水平没有达到平衡的发展,这与钢琴教学就有明显的差距。儿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从接触乐器开始,对左右手的技术训练是在同一个思维、要求和层面上展开,使双手的机能和技术状况得到同步的开发与提高。而大多数的手风琴学习者需要到一定的年龄后才接触自由低音的训练,这自然会给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和技术方面的困难。这就要求在学习自由低音时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切忌急躁与速成的心态,科学、客观地对待学习进度,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技术上刻苦练习,使左手的手指技能和演奏技术得到一个循序渐进而艰苦扎实的强化过程。

2.左手手指、手形及触键力度与方式等概念的转变

在学习自由低音之前,由于长时期地学习和演奏传统固定低音,使学习者的思维习惯和手指位置习惯都建立在固定低音的自然反应之中。要建立新的演奏思维和操作习惯,首先就要作思维方式的转变,将在演奏传统低音时,以排列靠前的对位低音和基本低音为中心的思维习惯,转变为自由低音以后三排键钮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操作习惯。同时,改进过去在演奏传统低音时,多以横向运动的方式为上下前后的立体式手指运动习惯。改变过去多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的思想观念,建立起左手需独立演奏有音高旋律,以及多声部线条的复调音乐概念。调整演奏传统低音时左手多以单指触键(传统低音的固定和弦均由一个手指奏出)的习惯,学习掌握组合各种双音与和弦的多手指同时触键的方法。并且,需大大提高左手指的快速运动的能力和技巧,达到左右手手指机能技巧基本一致的演奏水平。

自由低音的键钮以单音传动为设计,按键的力量较传统低音要少很多,这给手指的快速运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因此,在左手的触键力度上一定要调整和加以控制,体会到自由低音键钮轻巧、敏捷的感觉。另外,自由低音演奏主要是围绕后三排键钮进行,关于左手的小臂和手掌的位置也应有所调整,手指的手形以及手指运动中换指的方法等同样要建立新的演奏方式,以适应新的技巧特点的需要。

三、音位概念的形成与意义

钢琴式键盘音位的设计,以其大众化和生活化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记忆。大多数的键盘学习者,都能够很快地,甚至是自学式地掌握它的规律。在学习键盘传统手风琴中,凡有一定水平的演奏者,不管在什么状态下,都能熟知每个音的具体关系和位置,这是因为他们经过长期的训练,“键盘感”已经深入到人的灵魂中去了。当接触到自由低音时,键钮的音位感与键盘式的排列差之甚远,对音位感的认识就成了学习了解自由低音的首要课题。认识一个新的事物,就必须从事物的基本结构中去认知其规律性。

在学习自由低音演奏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学习者由于种种原因,开始接触自由低音时,就忽略了对音位概念记忆的方法和建立的基本规律,盲目地大量演奏一些作品,希望通过作品中的旋律感达到对音位的认知。由于这种缺乏基础知识的基本积累,演奏者在演奏自由低音作品时,往往就形成了一种整体感,即所谓“自动化”下的条件反射。按这样一种练习方式完成的作品,导致的后果就是在舞台的实践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紧张情绪,在演奏中稍有差错或中断,左手自由低音概念将是一片混乱或空白,难理头绪,使演奏无法继续。反之,如果演奏者对自由低音音位有深刻的理解和牢固的记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容地判断和处理,迅速、准确地找到音位和与之相连的关系,使演奏能正常平稳地完成。

据留学德国手风琴专业的中国留学生介绍②,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著名的手风琴教授莫泽尔(mosre),在其巴扬教学的理念中,对演奏键盘多年后改学键钮的学生,在初期的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以正确的方式和途径建立起对半音排列音位感的认识,绝不允许学生无思维性和目的性的“娱乐式”操作。莫泽尔教授会用较长的教学周期,强化学生对巴扬键钮各种音位组合与音位连接和手指手形的图式效果。首先其采用通过一个中心音学会音程,认识五音音列的11种大小调指法,而后是大小调音阶的3种指法,最后再让学生具体地学习“四至五音”9种和弦排列的指位等。同时,教授还会用垂直线的连接、水平线的连接、斜线的连接等等线条视觉感受,举一反三地构成一种网络,辐射性与辅助性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较短的时间内,用严谨科学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者构建起了牢固的键钮音序思维概念与方式,教学效果十分突出。

笔者认为,自由低音教学不也是这样一种同样的过程吗?我国自由低音的教学现状,目前大多针对的是音乐院校的专业本科生和部分青少年,这些学习群体在接触自由低音的学习时,同样面对将如何建立新的巴扬式键钮排列概念的思维方法。莫泽尔教授的教学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套严谨与科学的教育模式,值得去学习和借鉴。我们应当认真地思考和研究,学习大师们的教学思维方式与其精华,使我们在教学中能更好更宽地拓展思路。

四、自由低音教学教材的研究

自由低音教学在我国手风琴艺术教育中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国际手风琴教育领域里也是需要共同研究和需要广泛交流的课题。在俄罗斯、德国等一些手风琴教育发达的国家,现已形成了一套教学巴扬和自由低音的教学体系,教材建立也相对丰富。在他们的教学经验总结中,认为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对自由低音的学习与训练有极大的帮助,如库普兰、巴赫、斯卡拉蒂等前古典音乐家的作品是他们教学内容的重点。笔者曾在1998年就自由低音的训练教材等方面的问题请教了奥地利手风琴家、前国际手风琴联盟秘书长waltermaurer教授,他认为:“斯卡拉蒂的键盘奏鸣曲是学习自由低音很好的教材选择。”由此,我们必须要对斯卡拉蒂奏鸣曲进行讨论。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scalatti)是跨越巴洛克与前古典时期的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杰出的古钢琴演奏家,西方音乐最具独立性和个性的音乐家,斯卡拉蒂被称之为这个过渡时期“使用新音乐语言最大胆的先锋之一”。③作为宫廷乐师的生活及创作经历,他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为玛利亚·巴巴拉公主编写了555首键盘奏鸣曲,作品中洋溢着清新、流畅的生活气息,其新颖性、多样性、炫技性和丰富的创造力,使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

斯卡拉蒂是宫廷乐师,同时还是宫廷的音乐教师,在教授贵族学习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作品的情趣和内容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积极性,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总是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异国情调的趣味和丰富变换的技巧,使学习者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他的音乐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同时也是相当好的技术练习教材,训练内容十分广泛,构成了创意和处理手段的百科全书。在这些作品中左手低音声部包括旋律、音阶、八度、和弦的各种转位等等,都是学习演奏自由低音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下面我们进行一些具体的研究。

此例作品中不断地出现左右手快速音阶的交替运动,使左手音阶技术得到练习。在斯卡拉蒂的奏鸣曲中,均有大量的各种调式调性、各种速度的音阶演奏。通过这些练习,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达到掌握和提高音阶技术的演奏技巧。

左手快速横穿上下键盘的大幅度琶音,是斯卡拉蒂在技巧上的创造,在当时都被视为疯狂的,让人望而生畏的演奏技法④。音阶、琶音的演奏技巧在自由低音的训练和演奏中是最基础的技术环节,斯卡拉蒂作品中大量的琶音演奏技法,可以帮助学习者在自由低音键钮的练习中很好地掌握这一技巧。

在这首托卡塔中,我们可以领略斯卡拉蒂独创的快速的同音重复(轮指技法)的魅力和激情的音响,他的这些技法都被后世的作曲家继承并运用。

作品中低音声部是各种组合形式的和弦和转位和弦,其中还包括非传统和声,和弦在这首《托卡塔》中运用得非常广泛。自由低音演奏和弦是演奏中的基本技术和基本特点。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就在于其可以自由地组合各种和弦,因此,演奏和弦的基本技巧就成了每个自由低音演奏者的必修之课了。斯卡拉蒂奏鸣曲正好为此提供了广阔的练习空间。

演奏出厚实的低音音响,运用低音八度双音及分解的运动技巧是音乐作品中作曲家常用的表现手段。因此,八度的训练也可以在斯卡拉蒂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训练。

大跨度的音程跳动,是自由低音音域优势的体现,斯卡拉蒂作品中很多的这种八度或超八度的跳跃,完全可以达到训练自由低音音位跳跃演奏时的准确性,还可以训练左手指前后移动演奏辅助低音的准确性,训练效果十分到位。

斯卡拉蒂奏鸣曲中左手声部除以上谱例所提到的技巧外,它还包括诸如保持音,颤音、波音、倚音等多种技巧和调式调性的学习,教学内容十分全面、具体。只要学习者在扎实、科学地建立起自由低音音位概念的条件下,有目的性、计划性地进行系统地练习,一定能在愉快中逐步掌握自由低音的演奏技巧,使左手的机能和演奏水平得到广泛深入的训练和提高,达到一定的演奏水平。

结语

自由低音手风琴专业学科教育的建设,其教学理念和基础训练是最重要的环节。我们必须要认真反复地学习、研究与实践,借鉴钢琴和其他一些相关专业学科历史悠久、完整丰富的资料,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不断完善自由低音手风琴的教学资料文库与教学经验的积累。同时,还必须重视研究和学习俄罗斯、德国等自由低音手风琴音乐艺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理念、基础训练、文献资料等多方面,认识其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规范、科学的训练方式,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实际教学情况的、各种年龄阶段学习自由低音的科学方法,为自由低音的学习者提供正确的思维模式和完善的教材教法。

注释:

①罗汉·佐罗塔耶夫和他的巴扬作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②采访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中国手风琴专业留学生柳珊珊笔记

③萨波奇·本采.旋律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50,第108页

④董蕾,李睿,徐阳著.多梅尼科·斯卡拉蒂50首键盘奏鸣曲分析[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332页

参考文献:

[1]张国平.从鲁比索夫到古拜杜丽娜[j].手风琴园地,2005年版.

[2]于青.幻想、精巧、自由[j].音乐艺术,2005年第3期.

[3]董蕾,李睿,徐阳著.多梅尼科·斯卡拉蒂50首键盘奏鸣曲分析[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

复盘思维训练方法篇5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现在的儿童是跨世纪的新一代,它肩负着祖国的伟大使命。因此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显得十分重要。

       珠心算教学是在珠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长期口、脑、手、眼等多种感官并用的一项智力活动,它能及早开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利用珠心算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喜自爱中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动,求知欲旺盛,尤其他们的手爱动,注意力不集中,大脑容易疲劳。而珠心算教学是以算盘为学具,通过一系列多变的新奇的形式使抽象复杂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东西,对学生来说,算盘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拨得响的玩具。尤其是当他们发现手指在算盘上拨几下就能报出一连串的数据时,感到神奇,同时又很欣喜,于是对珠心算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打算盘既是学习,又是游戏,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学生具有了求知欲,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观看算盘的形状,摸摸算珠,了解珠算的历史,产生民族自豪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当学生形成心算时,他们会有成就感、相信自己的能力,这种动力会促使学生其它方面不断进步。学生通过珠心算表演,展示了自己,有助于进一步刻苦训练。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学习兴趣高涨,使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利用珠心算教学,开发学生右脑的发展

脑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有两半球,抽象思维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形象思维是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大脑两半球对人的双手呈交叉支配状,右脑支配左手,左脑支配右手。”但长久以来,人们对左手的训练不够,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以及视觉、表象、记忆等功能不能很好的开发、利用,影响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珠心算教学采用双手联合拨珠法,学生左手的活动增强,还强调了左右手要相互协调,不仅促进右脑的开发,而且使左右脑均衡发展,更加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三、利用珠心算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思维与双手精细、灵巧的动作结合,就能激发这些创造性的区域,使其积极、活跃起来”。珠心算的学习以算珠为工具,通过使用双手拨珠,完成一个开始于感知,终结于动作的反应过程。例如:在教学7+5时,要靠教师空讲,学生很难理解算理,不能准确应用。而借助算盘在个位上拨入7,再加上5怎么办?此时可借助算盘讲清十位进1,个位减5的道理(本档不够加,进一减补)。通过动手拨珠操作,易于讲清算理,这种教学过程简易,具有直观形象操作与思维活动相结合的特点,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在算盘这一具体形象的学具的帮助下,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简单的逻辑思维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利用珠心算教学,促进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在珠心算训练时,特别是在听数、看数、写数、拨数、清盘等方面不能有半点马虎,否则就不能报出正确的计算结果。例如:在算题报数的过程中,老师数一报完(报数是快速的,数字一般在15个以上),学生的答案就出来了,尤其是在心算时,每一步都要把前边两个数计算后的结果记在脑子里,边记边加,最后写出结果,这样就要求学生仔细认真、一丝不苟。一些平时“调皮捣蛋,爱说话”的学生,一旦进入训练状态,不管外面有多少干扰,他们总能全神贯注,表现出很强的竞争意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长期的这样训练,学生的记忆力也就有了明显的提高。实践证明:学习过珠心算的学生,其记忆力超过一般学生至少1/3,本人也可提高20—40%。还可将记忆的方法用到别的学科上,达到共同提高。

       它不但对正常人是这样,对弱智儿童也是如此。据了解:浙江省杭州市健康小学的弱智儿童,经过珠心算的训练由智商只有40而提高到70以上。可见学习珠心算能充分发挥少儿潜在能力。

五、利用珠心算教学,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复盘思维训练方法篇6

中年级计算机教学既不同于低年级的计算机教学,低年级的计算机教学侧重于智力拼图、智力游戏,适当让学生认识一些常用键;也不同于高年级的计算机教学。中年级计算机教学正处于过渡阶段,它是小学阶段计算机教学的垫基石。我在教学实践中,把以下二项操作作为教学内容:

1、键盘操作训练

键盘操作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它是一项复杂且具有一定难度的技术,要掌握好这项技术,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对键盘上各个键位形成深刻的键位印象。作为老师应该正确地示范、耐心地指导。那么如何进行键盘操作训练呢?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步进式训练:先训练打基准位,再加入中指上下移动击键,接着再加入无名指,再加入小指……,然后补齐各排各键位进行练习,最后加入常用的功能键进行全键盘练习,在教学功能键的运用时,应重示范、多操作,举一反三,各个击破。

(2)重复式训练:在步进式训练基本完成后,选择一些句子或短文反复输入20-30遍,并记录完成的时间,以进一步熟悉各个键位,并提高输入速度。

(3)差异性训练: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进行分类练习,基础差的同学进行字母键的练习,基础扎实的同学要求他们进行综合练习。

(4)周期性训练:在教学其他内容时,应再回顾键盘指法训练,这样周而复始,逐步过渡到盲打,为以后的计算机学习打下基础。

2、文字输入训练

在学生熟练地掌握指法后,再学习文字输入,文字输入是为高年级计算机学习奠定基础。在进行文字输入训练之前,首先让学生了解word的基本操作,如启动、输入文件名、文件存盘;其次,让学生了解输入法的几种类型,中年级注重介绍智能abc输入法。正式进行文字输入时,先进行短句输入,并教会学生简单的文章排版,当输入熟练后,再进行短文输入。

二、随机补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房内上课,学生上机局限于两人一机,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做法:

精选软件,诱发学生兴趣。

每个人对新事物都会感兴趣,对于计算机这一新事物,学生尤其感到好奇。可是长期进行键盘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先前的那份好奇。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时,选用了金山打字通这一软件,这种软件声情并茂,可欣赏精彩的画面,聆听优美的乐曲,直观而形象,常常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学生使用后爱不释手。

穿插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乐于玩游戏,金山打字通这一软件提供了多种训练键盘操作的练习、测试及游戏;金山画王这一软件,趣味性强,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还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穿插这类游戏软件,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把计算机教学寓教于游戏之中,这样就会使枯燥变为生动,乏味变为有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兴趣,才能把“苦学”变为“乐学”、“愿学”。

组织竞赛,强化学生兴趣。

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都有较强的荣誉感,针对这一特点,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定时的进行竞赛,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达到了“练”的目的。我在计算机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有键盘操作比赛,如文字录入比赛,当学会智能abc后,进行一段文章的汉字输入比赛;有游戏类比赛,如“看谁跑得快”、“谁第一个过河”等等。这样,不仅使学过的内容得以理解和消化,还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中年级计算机教学要重视实践操作,教师要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多实践,我在教学时,根据两人一机这一情况,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动手,在每张桌上让学生自制一张纸键盘,一人操作计算机键盘,另一人操作纸键盘。另外,在实践操作中,要注重多鼓励、多表扬,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信心。中年级计算机教学还要重视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外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与提高。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要教好中年级的计算机是很不易的,必须充分运用小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为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师需要多动脑筋,需要不断地探索,选择最合适的方法,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以学生的实践为主,使每堂课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复盘思维训练方法篇7

【关键词】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15-02

1前言

工程训练是指高等院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特定的工程实践环境中对机械制造、电工、电子及其它基础技术进行高度综合的工程技术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此处的工程实践能力并不仅限于实践动手能力,还包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敢于接触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工程实际问题所需的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毫无疑问,各高等院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已成为实现上述目的的重要基地。在现代大工程背景下,工程训练包含丰富的内涵,其中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技能的提高是工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安全意识可以在训练过程中逐步加强和固化,这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乃至终生都大有益处。随着各高等院校对工程训练基地建设的高度重视,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训练场地进行了改造、扩建或新建,对设备进行了补充或更新。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既要进行车、钳、刨、铣、磨、铸、锻、焊、电工、电子等基本操作及工艺方法的训练,又要接受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等新技术、新工艺的基本训练,必然要接触大量的机床设备、工艺设备、电工设备、测量仪器仪表、工卡量具,而绝大多数学生训练前对训练设备知之不多,加上训练时间较短,学生训练换组频率高,指导教师对学生不易深入了解,学生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在工程训练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在造成机器设备受损的同时,也易导致人员受伤。万一出现人身安全事故,不仅对学生及其家庭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也会对学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如何搞好工程训练,在加强教学改革,提高工程训练质量,强化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建设工程训练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是各高等学校校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

2工程训练安全事故的类型及原因分析

根据现在的工程训练流程,学生分配到训练车间之前都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尽管如此,在训练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事故,其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通过调研和对多起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表明工程训练的安全隐患存在于整个训练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2.1训练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训练人员包括指导人员(教师)和受训人员(学生)。虽然个别指导人员由于安全意识淡化、责任心不够、自身技能不高等原因也会产生不安全行为,从而引发安全事故。但绝大多数不安全行为是出现在学生身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违反操作规程引发的不安全行为。工程训练是大多数学生第一次接触工业生产的实践活动,学生对每个工种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具体操作时,有些同学以大胆实施自己的想法或试验来获得成功的喜悦,但因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而出现安全事故或安全隐患。如在数控车床训练中,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设备损坏;磨工实训中,个别同学想加快磨削速度,不按照规定的进给量来磨削,从而造成打飞磨削工件或砂轮破碎,造成操作者或他人受伤害的严重后果。又如,有的同学对车削下来的长长的带状金属切屑感到十分好奇,爱不释手,与同学争抢、玩耍而把手划伤。

(2)因心理恐惧、焦虑情绪引发的不安全行为。个别同学因受安全教育课血淋淋的安全事故的负面影响过大、切削深度过大或车刀变钝而出现噪音时,个别有恐惧心理的同学就不知所措、惊叫并离开操作岗位,而不是立即关掉车床使车床停止运转,从而造成车床受损;个别同学在用三爪卡盘装夹工件时,当指导老师巡视到他(她)身边时,情绪异常紧张、思维混乱,三爪卡盘未拧紧或扳手还未从三爪卡盘上卸下,就动手开动车床,从而产生严重安全事故。

(3)因训练态度不端正引发的不安全行为。个别学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思想或对工程训练不感兴趣,训练过程中不认真听老师讲解设备的工作原理,不仔细观察示范操作,对不懂的问题不闻不问、心不在焉。这种消极情绪必然会导致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如个别学生在操作车床时,不听指导老师的讲解和反复强调,在车床运行时就给车床主轴变速,容易出现严重损坏车床的安全事故。

1.2训练设备及训练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有的工程训练设备维修保养不够、对一些失效的零部件没有及时更换;有的训练车间设备布置不当,缺乏必要的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等,也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有的学生做清洁时被机床悬伸物撞伤、搬运材料时因通道不畅而碰伤等。

1.3训练安全管理的缺陷

虽然工程训练中对各工种都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但有时执行不力,管理不严。少数学生不按操作规程严格办事,心存侥幸,麻痹大意,从而带来一些无法预料的安全事故。如个别学生不用毛刷清除切屑,而用手去拨抹,造成手指划伤;有些学生因在车间拉扯打闹而发生碰伤等。

3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实践表明,建设完善的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是实现安全训练的根本保证。为此,重点需做好下列工作:

3.1认真做好安全环境的建设

建立安全的工程训练环境,对安全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等院校应该投入必要的经费,确保训练场地的面积、空间大小、照明采光度、通风、地面防滑、设备台套数、机床的朝向和间距、通道的畅通、安全栏杆的设置等条件符合规范标准,这不仅是安全保障的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必须根据学校这一特定的工程训练环境和学生这一特定的训练对象建立更具体的安全环境要求。考虑到学生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意识的不足,对训练中心各个涉及安全的地方都应标出明确而醒目的提示标志或安全操作要求。如对易燃易爆气体、液体(如乙炔、氧气及各种油类等),应有严禁烟火的警示标志、安全操作规程和责任人姓名;对训练中心所有的电源开关,都应贴有‘不得自行合闸’的标志,各种用电设备、带电操作的训练台,都应有‘用电注意安全’的标志;对各种防火设施,除了标志外,还应有简单的用法提示。这些标志与提示,能提高学生的安全警觉,对营造安全训练环境是十分有益的。

3.2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宣传教育

要不断强化“工程训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认真把好“三级”安全教育关,即做好入训安全教育、车间安全教育和岗位安全教育。强化训练纪律和安全规章制度。在安全教育中,应注重对训练环境的介绍、对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要重点告诉学生各种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不必片面过分渲染安全事故造成种种伤害的案例,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训练,又可帮助少数同学克服对工程训练的恐惧心理。这对预防安全事故,消除安全隐患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针对学生急于动手实践的欲望,指导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并大胆实施改革,精讲训练内容,注重示范操作,尽快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方法。同时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好安全表率。面对学生损坏刀具或出废品时,不要过多责备,应热情耐心地和学生一起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及杜绝的方法,从而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帮助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心。

3.3提高训练指导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在加强对指导教师管理的同时,应注重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这是防止安全事故的关键。指导教师应掌握组织管理、教育心理、逻辑语言以及相应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指导学生时要有满腔的热情和十足的耐心,鼓励学生勤练多问,杜绝学生带着问题操作而发生安全事故,切实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3.4强化工程训练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训练要与机电设备打交道,稍有疏忽、麻痹大意就可能造成一些安全事故。加上学生的训练时间短、流动性大,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强化工程训练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依靠师生相互配合,人人重视安全,个个规范操作,才能避免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保证工程训练的顺利进行。对那些组织纪律松散、不重视工程训练的学生,在加强教育的基础上,应注重正面引导,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对违反训练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应及时制止,消除安全隐患;对造成安全事故的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处分,以警示大家。

3.5在训练设备上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减少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

工程训练的很多工种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隐患,其中有一些是由该工种的特点所决定的,只要设备一启动,安全隐患就是时刻存在的。对训练设备本身进行技术改造,在设备上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可以大大地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例如在车工训练的时候,卡盘扳手就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在启动车床的时候如果卡盘扳手不从卡盘上取下,卡盘扳手就会飞出伤人。学生在初上车床的时候,往往会由于紧张、操作不熟练,发生上述情况。在车床上合适的位置安装一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机床主轴电机的电源串联,在行程开关上安装一定位装置,只有将卡盘扳手放入该定位装置使行程开关闭合的时候,车床主轴电机才会启动。也就是说,如果卡盘扳手不从卡盘上取下放入行程开关处的话,卡盘不会旋转,这样就避免了卡盘扳手飞出伤人这种情况的发生。

3.6建立完善的工程训练安全档案

工程训练安全档案对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提高训练安全保障的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训练安全档案包括设备安全档案、安全制度档案、安全设施档案、训练安全情况登记及安全检查等一系列文字记录与存档。设备安全档案项目包括设备现状、设备使用、设备维修情况,安全制度档案应包括各训练车间管理制度、器材保管、使用制度、指导人员守则、学生训练守则等;安全设施档案包括各类安全防范设施的配备、设施的检查与现状、设施的保养维护。训练安全情况及安全检查档案则要求把每次训练的安全与安全检查情况记录在案。安全责任人应根据安全档案进行安全措施的落实.如对消防器材和漏电保护器的检查,对已损坏或丢失的安全标志进行补充;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设备出现损坏及时修复;对各个车间所配备的急救药箱(内置必备药品)进行检查补充、对各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等。

参考文献

[1]丁涛.谈金工实习中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和素质教育[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1,15(1):221―222.

复盘思维训练方法篇8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所谓钢琴即兴伴奏就是在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快速而准确的弹奏出与之相适应的包括和声与织体的伴奏声部。

钢琴即兴伴奏作为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其课程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已被广大的教师与学生认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已经成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基本功,是教学技能的1个重要构成部分。

钢琴即兴伴奏是1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弹奏基础好或者弹奏基础差,要想真正地掌握这项能力,并在艺术实践运用中游刃有余,却绝非易事。作为1门课程,即兴伴奏所需的知识量并不大,但作为1门技艺,即兴伴奏所需要的音乐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它不仅需要来自钢琴音乐的“信息”,也需要来自其他音乐品种的“信息”(如交响乐)。1个只弹过少量钢琴作品和接触过少量音乐作品的学生要练就1手即兴伴奏的“绝活”几乎是不可能的。虽说弹奏基础是前提条件,但还要看读谱、临时转调、即兴和声配置以及与演唱者的配合等多方面的情况而言,所以说,好的即兴伴奏1定是综合音乐能力较强者。在此意义上,学习即兴伴奏1开始就要建立综合训练的意识,不能忽视即兴伴奏技能学习与训练的任何1个方面。笔者认为,学好钢琴即兴伴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1指法的编排训练

初学钢琴即兴伴奏,首先要学会运用科学、合理的指法流畅地弹奏旋律。通常情况下,旋律根据乐句安排指法,较长的句子可以按照歌曲的语气找到呼吸的气口进行分句安排指法。旋律弹奏的指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指法有以下六种:顺指法、扩指法、同音换指法、缩指法、穿指法、越指法。六种指法在实际运用中常综合使用,以便更准确、流畅地弹奏旋律。通过指法编排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流畅地弹奏歌曲旋律,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快速视谱能力,并且能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加强对各个调在键盘位置的熟练程度。所以,这是初学即兴伴奏者都应该进行的训练。

224个大小调音阶、琶音、和弦连接与织体变化训练

学习钢琴即兴伴奏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钢琴演奏技巧,而应该着重24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连接以及伴奏织体的训练。

1、二十四个大小调音阶、琶音训练:在高师钢琴课的教学中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各个大小调位置的熟练弹奏,使学生能具备即兴伴奏能力,使钢琴教学和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两门课程能够很协调地沟通起来。因为即兴伴奏大多时候用的是简谱,在面对简谱时要求学生对各个调在钢琴键盘上的位置非常的熟悉,这样才能准确流畅的弹奏出歌曲旋律,其实这也是即兴伴奏的优势所在,同1首歌曲可以根据歌唱者不同的需要而定调,方面而快捷,同时也就对伴奏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对24个调在键盘上的位置非常熟悉,所以加强24个大小调音阶琶音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这项训练能使我们更好的熟悉各个调在键盘的位置,为学习即兴伴奏打好基础。

2、和弦连接训练与和声思维培养:学习配弹即兴伴奏,首先要学会为歌曲选配恰当的和弦。而要在钢琴键盘上迅速的弹奏出各个调的和弦就必须进行和弦连接的训练,这也是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1项重要的基本功。首先可以从基本的ⅠⅣⅤ的连接开始训练,例如下面1组练习:

第1组:运用主和弦原位作为第1个和弦进行和声语汇的连接。第二组:运用主和弦第1转位作为第1个和弦进行和声语汇的连接。第三组:运用主和弦第二转位作为第1个和弦进行和声语汇的连接。

弹奏提示:右手弹奏和弦时,声音要整齐,弹奏时应适当突出旋律声部。左手弹奏低音声部,声音力求坚实、饱满。用正确的指法弹奏和弦连接,可建立良好的弹奏手位以便移调弹奏。

学习钢琴即兴伴奏不但要掌握歌曲编配的技能,还要具备歌曲移调的能力。在移调过程中应熟练地运用正确的指法弹奏各个调的音阶、琶音、和弦以及优秀的和声语汇,并多以首调思维方式进行移调弹奏。下面将上面的练习在G、F大调上移调弹奏:转贴于

然后可以加入副三和弦,重属和弦等进行连接。由于钢琴即兴伴奏的特殊性,与和声学这门理论课联系紧密,所以现在很多高师的和声课都非常注重键盘和声的学习,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对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是非常有用的。键盘和声,是进行即兴伴奏的核心内容,它将和弦运用的规律——和声学,系统而又有组织的实施在键盘技巧的运作上。练习和弦连接的弹奏时要倾听、记忆音响,培养和声的内心听觉能力。很多学生都说不知道怎么配和弦,那是因为他们缺乏和声内心听觉能力,没有良好的和声思维。所谓“和声思维”,实际上也就是对和声音响的想像力与和声语汇的组织能力。在配弹中,和声的音响效果应该是在头脑中预先构思完成,然后再通过手指弹奏出来的。在训练和声连接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和声思维的培养,不能把和弦连接仅仅当成单1的键盘技巧训练,它其实是进行听觉积累,培养和声性思维,力求养成和声意识——织体化思维——键盘演奏的系列性伴奏活动之综合。

3、伴奏织体变化训练:由于即兴伴奏是通过系列的伴奏织体为歌曲或其他音乐进行伴奏的,因此,伴奏织体的多样化就成了钢琴即兴伴奏中最需要关注的1个方面。不同的伴奏织体可能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而不同体裁、内容的作品,由于风格、组织结构以及调式调性的不同变化,都需要即兴伴奏根据需要做出合理的音型织体安排与调整。作为初学者,可以选择1些简单常用的几种织体开始,结合歌曲伴奏的编配与弹奏,增加记忆。例如常见的伴奏织体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第1种和弦式织体:指和弦中各个声部同时发声,这种织体常用于配弹进行曲

体裁的歌曲。在弹奏时要求和弦发音整齐、准确。

第二种带低音的和弦式织体:指和弦的低音声部与中间声部分开发声。这种织体突出了低音声部的独立性,特别适合弹奏各种不同节奏型的、舞蹈性体裁的歌曲。弹奏中应适当强调低声部的节拍重音。

第三种分解和弦式织体:指和弦的各个声部分别发声。这种织体的音响均匀、流畅,多用于抒情性体裁的歌曲。在弹奏中应注意触键要柔和,各个声部要歌唱。熟练运用后,再扩大织体的记忆范围。

参照谱例将以上织体分别在G、F大调上做移调弹奏。弹奏时应保持正确的手位和指法。移调熟练以后,眼睛不看键盘,头脑中想清楚弹奏的调号,依靠良好的手感进行练习。

以上三种织体都可根据歌曲体裁、内容及情绪等方面的需要,在节奏及声部安排了两个方面作相应的变化,在变化时,仍应保持和弦连接中严格的声部进行。

歌曲伴奏织体多达上百种,常用的也有几十种,原则上是记得越多越好,掌握的多选择的可能性就越多。尤其是经常用的1些织体,更要熟练掌握。音乐是1种艺术,套用织体难免导致刻板化。但在最初的入门阶段,或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同学,仍不失为1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最起码可以作为1种过渡。也就是说在选择歌曲伴奏织体时,如遇到歌曲在体裁、风格、情绪、速度、节奏等方面与我们以前所记的歌曲织体类似,也就可以借用或套用。

3移调训练

在即兴伴奏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我通常让学生把1首编配好的歌曲在几个调上反复地练习,目的是为了在歌曲伴奏时能够适应升调和降调的应变能力,不至于由于演唱者不能以原调歌唱时,伴奏束手无策。移调训练既可以和指法编排训练结合,也可以和和弦连接,织体变化等训练相结合,更应该在配奏歌曲中训练。总之,移调弹奏能力是即兴伴奏中1项难度较大的技巧,需要长期训练。

4分析正谱伴奏

钢琴即兴伴奏编配中多分析钢琴正谱伴奏是1种典范式的学习方法。正谱伴奏是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精心构思的,表现手法精湛,艺术感染力极强,甚至伴奏部分与旋律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多分析正谱伴奏,借鉴正谱伴奏规范的创作成果,丰富而细腻的表现手法,掌握常用的伴奏织体以及和声手法,对于有效地提高即兴伴奏的水平,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学习钢琴作品中优秀伴奏织体

优秀的钢琴作品中包含着许多丰富的伴奏织体。对这些伴奏织体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更多的伴奏织体类型,是我们在即兴伴奏中有更多的“素材”可选,让我们的伴奏能更加丰富贴切。例如古典乐派中的奏鸣曲常用分解三和弦及琶音等织体,例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13号(悲怆)第三乐章、莫扎特C大调简易奏鸣曲(K545)等都运用了具有代表性的分解三和弦及琶音等织体,而这些织体也是伴奏中常用的织体。而浪漫乐派中肖邦的钢琴伴奏织体是在传统的和声型的伴奏织体中突出和弦的色彩性。如果能在即兴伴奏中恰当地运用这些伴奏织体,会产生极其丰富的艺术效果,从而大大提高钢琴即兴伴奏水平。

复盘思维训练方法篇9

一、激发“说”的兴趣

首先要让聋生爱说,激发他们说的兴趣。如在课堂上,教师应抓住聋生好胜的心理特点,经常采用竞争性和鼓动性的语言,有意识地创设爱说、竞说的气氛。

1.根据教材说。聋校数学教材的一个亮点就是有许多漂亮生动的图案,利用这些有利的素材,根据一年级聋生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实物进行说的训练。

2.直观演示说。一年级聋生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抽象思维相对滞后,不容易接受抽象的概念,教学时需要通过教具的演示,学具的操作来帮助理解。让聋生观察、演示与操作,叙述出示操作的过程,来训练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8+5时,先让聋生用小棒演示,再说出演示过程:“8和2凑成10,把5分成2和3,8加2等于10,10加3等于13。”这样把操作思维和语言结合起来,既巩固了算理,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多个角度说。为克服思维定势,教师应注意训练聋生从多种角度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从内容出发设计多角度表达。如教学聋教材第一册第70页兔子图:我训练聋生做到三说:①说图意。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3只兔子,一共几只兔子?②说算理。一共几只兔子就是4只和3只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③说意义。4+3=7,“4”表示左边的4只兔子,“3”表示右边的3只兔子,“7”表示一共有7只兔子。这样训练聋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为聋生应用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思维方向设计不同角度表达。如应用题训练时,出示了许多已知条件和问题:①有30颗葡萄。②每6颗放一盘。③又拿来10颗。④吃了5颗。⑤还有多少颗?⑥放了几盘?⑦每盘放几颗?⑧一共多少颗?让聋生把相应的条件和问题搭配起来编应用题,看谁编的多,聋生自然会从不同角度来编出多个应用题。

二、指导“说”的方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发现不少聋生会做不会说,有的聋生明明意会得很好,但说出来却词不达意,没法把意思表达清楚,甚至不停地绕圈子。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聋生说规范话的习惯,使他们能用语准确,表达完整,条理清楚。

1.训练聋生把问题表述完整。对事物完整的表述过程也是对事物进一步理解的过程。一年级的聋生由于年龄小,没有说完整话的意识,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几乎都习惯简单地说出答案。因此,无论在教学的哪一个阶段都要对聋生进行说完整话语的训练。如从最简单的1加1等于几开始到比多比少的问题,再到图画应用题,文字叙述的应用题等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让聋生叙述的问题,都要突出训练表达的完整性。

2.训练聋生把事件说得有条理。数学学习中,聋生对事情的条理化叙述,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培养聋生叙述的条理性尤为重要。如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通过演示,引导聋生有条理地叙述“原来有1只气球,又拿来1只,一共有多少只?”通过这样的训练,聋生能有条理地叙述图意,列式自然不成困难。

3.训练聋生准确地说出数学名词术语。聋生在接受新概念时往往认识比较模糊。所以,教学中应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和不易理解的名词术语反复进行比较,认真区分,并对聋生出现的有关错误及时更正。如“增加了”和“增加到”“减少了”和“减少到”等。

三、变换“说“的形式

数学教学中,教师进行“说”的训练,不但要注意引导,还要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人都有说的机会。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训练聋生。

1.同桌互说。说给同桌听(看),这一形式最能让聋生都有机会说。如学习加法后,完成教科书中“做一做”的题目时,我让聋生先把每幅图的意思说给同桌听(看),再独立填写算式。巡视时,笔者发现平常不敢举手的学生也能叙述得兴致勃勃,他们会说了,写起算式来也得心应手。

2.分组讨论。课堂中,可适当地把聋生安排成若干小组,指导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各抒己见。一年级的聋生由于刚接触正规的课堂,对于讨论这样的形式也还不熟悉,教师可在他们讨论时给予帮助,告诉他们怎样展开讨论。分组讨论不仅能让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能培养聋生的合作精神。

复盘思维训练方法篇10

整理和复习的整体概括性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数学知识的衔接性是非常强的,如果学生将知识之间的关系横向、纵向进行梳理,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提炼,这种归纳、总结能力将伴随孩子终身并使其永久受益。

注重知识系统性如在六年级《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整理复习中,学生分组将所有学过的各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知识进行汇总,学生往往汇报知识的过程不是有序的、有关联的,老师可以适时点拨:“学过的知识总结的很全面,这些知识之间有很强的联系,可以根据它们之间面积公式推导的联系在小组内讨论,把这些知识有序排列吗?”小组讨论后,可沿知识中存在的逻辑性,将各平面图形知识进行系统分类整理,并加以整合,形成清晰、系统的知识脉络。除数学书中整理出的各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关系外,还可补充学过的环形面积和半圆周长和面积的知识,加强平面图形知识系统性。

注重能力的训练如在六年级《统计图》的整理复习中,学生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都有了一定认识,在整理复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说出三种统计图的相关特点,学生把这些特点作归纳概括后,总结成表,表内可展示出统计图形状、突出特点、生活实例、易错点等内容,通过学生整理,学生一定把这些知识熟记于心。

整理和复习的练习针对性

整理复习课的课堂,除了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外,练习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抓紧课堂有效的40分钟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对整理复习课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练习应注重深度及广度。

注重练习层次性数学知识体系是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进行安排的,整理复习也符合这一规律。如在四年级教学运算定律中,乘法分配律是教学重点,整理复习时可设计多样化练习,既体现练习层次性,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学生在多种类型的对比中还可以轻松掌握计算方法。基础型:25×64+25×36、25×64-25×24、25×(40+8);多样型:125×88;变化型:27×101、27×99、27×99+27、27×99+99;拓展型:×+×-×;易混型:12×97+3。

注重练习多样化练了注重层次性的安排,还应结合练习多样化,以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增强灵活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低年级《解决问题》中,可设计练习如下:一盘桃子有9个,吃了5个,还剩多少个?可改编成:一盘桃子有9个,吃了一些剩4个,吃了多少个?继而可改编成:一盘桃子被吃了5个,剩4个,这盘桃子原来有多少个?还可改为拓展性练习:一盘桃子,吃了5个,剩下的比吃了的少一个,这盘桃子有多少个?还可改为思维性练习:一盘桃子有9个,吃的比剩下的多1个,吃了几个?剩了几个?相信这样多样化的训练,一定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整理复习课的效率。

整理和复习的课堂高效性

针对有些教师将整理和复习课上成习题课的情况,教学效果不理想,演变成低效或无效课堂,笔者认为应注重保证课堂高效性。如何进行高效复习,要做到:

注重课堂趣味性如在低年级的整理复习课中,可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设置闯关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年级的整理复习课,趣味性同样受到学生广泛欢迎,如在五年级相遇问题进行复习时,除了复习基础性的相遇问题,还可拓展加入警察追小偷的追击问题,再配上一幅卡通的警察追击小偷的图,学生顿时兴趣盎然。

注重课堂自主性课堂中只有注重发挥学生自主性,才能把教师按学生实际设计的整理复习课和学生学习的能力发展更紧密联系,从而使学生个体独立的形成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