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孝道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1:03

传统文化孝道的含义篇1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家庭和谐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094-01

一、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孝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孝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而孝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复杂,内容不断变化。孝观念起源于原始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私有经济和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为孝道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经过殷商时期的发展,孝道思想在西周时期正式确立。而孝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善事父母。《诗经・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古人把善待父母作为最基本的孝顺原则。其次,尊祖敬宗。对于周初孝的含义,查昌国先生认为:西周孝的对象为神祖考姚,非健在的人;孝是君德、宗德;其内容为尊祖,有敬宗抑父的作用。最后,传宗接代。孝之初始含义除了尊祖敬宗外,另一种含义就是生育子女,传宗接代。如果说尊祖祭祖出于对祖先的崇拜,那么,后者则是出于对生殖或生命的崇拜。《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周予同先生所提出的孝起源于生殖崇拜的见解,可谓慧目卓识,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二、现代孝文化的缺失及原因

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人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侵蚀,从而缺乏孝敬父母的观念意识,缺乏感恩的心,更缺少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道德失范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具体表现为尊老敬老养老观念淡化、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弱化,遗老虐老现象时有发生。子女的不孝行为不仅使自身道德沦丧,更侵犯了老人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了老人的生活及身心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使得作为维护封建经济和宗法家长制度的道德规范――“孝”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当社会结构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后,社会行为规范也会与之相适应的发生变化。因此,社会进步、制度转换是传统孝文化发生变化的首要原因。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家庭模式的变化也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现代社会的家庭不再是传统的大家庭,而是趋向小型化、松散化,个人本位逐渐代替家庭本位,社会竞争压力大,人们大多以事业为重,从而家庭意识淡化{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的家庭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还是处在初级阶段,体制本身还并不完善,人们更多的关注经济利益,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而把家庭放在次要位置。当然还有些历史原因,如“五四”运动、“”的冲击。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传统孝文化的命运是由近代、现代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状况所共同决定的。所以,我们在当代所要构建的孝文化必须是继承传统孝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这种创新要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是反映当代人的愿望和要求的新型孝文化。

三、弘扬传统孝文化推进家庭和谐

孙中山先生说:“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那现代人要如何才能重拾传统孝文化,维系以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目标的现代孝文化呢?首先,扬弃传统孝文化。孝文化也是有精华与糟粕的混合物,所以我们要借鉴的继承,不能全盘接受,比如传统孝文化中赡养父母、爱亲敬亲、尊老精神等,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要继承的优秀思想。但“忠孝合一,移孝做忠”“绝对服从”“厚葬久葬”等封建思想都不适合现在的发展,都与社会主义法制新风尚相悖。其次,加强公民自律。孝敬父母不仅仅是在道德上对子女的要求,它更是需要子女学会自省,从个人内心深处意识到这是每个子女的义务。最后,开展孝文化活动。开展孝亲尊老活动可以社区、村落为基本单位,开展评选孝亲尊老模范的活动,让整个社会形成尊老爱老的风气,尤其是多组织开展青少年的敬老活动,激励青少年孝敬老人的热情。

孝文化经历代思想家之提倡,经历代统治者之推行,经历代群众之实践,它已涵盖炎黄子孙的一切家庭,成为家庭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和最集中的表现,并且渗透于民间的各个角落,逐渐普及为一种民间民俗文化,希望我们能借鉴地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思想,孝敬父母,创建和谐家庭,最终使我们的社会也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周予同,孝与生殖崇拜,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p232

[2]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孙中山全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81页

[3]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传统文化孝道的含义篇2

【关键词】孝道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公民人格民族凝聚力

孝道文化的溯源和本质特征

“孝”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上部为“老”,下部为“子”,可按其象形会意,表征老人与青年晚辈的和谐,是一种人类对于自身命运的感怀,一种年轻个体对年老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其起初的含义与当今的含义差别较大,作为伦理概念的“孝”正式提出于西周时期,其基本含义为尊主敬宗和传宗接代。就尊主敬宗而言,其尽孝方式主要为祭祀,在宗庙通过奉上贡品以祭祀祖先,求得祖先或神灵对现世的保佑。当然,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其对象非在世的长辈而为逝者。就传宗接代而言,当时西周流行朴素的信仰,崇拜祖先就是将祖先的生命得以延续,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孝的现代含义由孔子所提出,他不仅将孝从普通的伦理信仰提升至遵从伦理血亲前提下子对父的关爱与赡养的高度,并赋予这个概念更为深刻的内涵。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①,就是将孝应用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构建起始于亲父母直至尊君尊国家乃至大爱天下的全面的伦理体系,并将它贯彻到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纲之中。“孝之至,莫大于尊亲”②,将孝的主要含义限定在长辈与晚辈之间,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简明而又深刻的规范。儒家倡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③,阐明了古代对于孔子尊孝观念的起因和缘由。在成长过程中,子女则需遵从“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的观念,对长辈“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④,时刻谨记父之命,行父之事。其本质则为在“顺”以及“敬”的前提下的一种职责,“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即是说子女的关键职责在于孝养父母,否则与犬马无异。

孝道文化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孝道文化作为中国道德文化的起点,以孝文化作为支撑来构建公民品德教育,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孝道文化构成了中华道德文化的起源,同时也规定了道德教化的本质内容。孝道规定要尊敬父母,承袭君子德性,修身养性以光耀祖先。以孝道作为健全人格培养的起点与切入点,应该从三个方面通过加强和深化孝道精神和要求来培养个人健全的人格。

首先,孝道最基本的要求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在对个人进行人格培养上应首先强调珍爱生命价值,呵护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爱惜自己是前提,只有将自己首先保护好,不、不逞凶、不违法,才能为对社会做贡献提供前提。同时也应关爱他人,对生命重视与珍惜,人人生而平等,关爱自己和关爱他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通过这份对生命的珍惜来作为健全人格培养出发点具有可行性与实践性,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关怀与体贴。

其次,要做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⑤,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进而建功立业,以使家人光耀。这就为个人奋斗提供坚强而厚重的动力源泉,不仅仅为自身的幸福,而且也为家庭的幸福而终其一身。在这一过程中既伴随着品行的提高,也蕴含着个人能力的潜在提升。在生产、生活中为满足个人需要所做的发现、创造,充分体现了个人的主体性意识。

最后,个人品行的提升需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个人品德的培养定位于提升修养的过程中,服务社会和祖国建设。孝道文化不仅仅要求对父母的孝,还表现为对社会的付出与服务,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将孝道的统治意义定位于“忠于事君”,而现今社会主义孝道文化的构建则应定位于“服务社会”。要艰苦创业,自觉奉献,将自身发展同社会发展进步的步伐统一起来。

孝道文化与和谐家庭的构建

孝文化的内涵不仅充分显现了晚辈对于家庭应尽的职责与义务,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孝道对于“齐家”的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晚辈对于长辈的“敬”与长辈对晚辈的“治”相结合,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发挥,从而以家庭为契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从第一层次而言,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字面意义讲子女有对于传承家族血脉的职责与义务,而深层探析则可发现这是一种人类对于生命的关怀与渴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精神。在古代,这一思想体现了一种单向的作用力,即子女无独立的人格,而被视为家庭的私有财产,从而产生了诸如“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父为子纲”的一系列严格的等级秩序,从根源而言,这是中国古代小农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与封建等级秩序的产物。

从当代视角来看,一方面在构建孝道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继承古代家庭孝道的合理成分,而另一方面则应扬弃其糟粕。具体而言,社会主义孝道内涵不仅仅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单向遵从,同时也应体现父母对于子女的关爱与呵护,在“齐家”过程中,双向发挥作用,分清主次,分清层次。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子女对父母则要做到以下三点:一、对于长辈要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以满足,赡养父母,做到“尊亲”;二、继承父母之命,“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做到“大孝终身父母”;三、“慎终追远、丧葬祭祀之礼”,以安父母。从父母及其他长辈角度而言,则应履行“齐家之宝”―孝的新要求,体现孝道新功用,小至和谐家庭,大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不应忽视“长幼有序”中的“倒序”,即长辈对于晚辈的关怀与呵护,既为其子女树立榜样并孝顺自己的长辈,又充分关怀自己的子女。由此,通过子女与长辈的双向互动作用,可以为和谐家庭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氛围。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和谐的孝道关系则通过家庭为建立社会有机体而发力。

孝道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以孝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治理理念,体现了社会的一种安定祥和的状态。但是就历史发展过程而言,这套治理理念毕竟是以封建制度为根基,带有封建落后性,难免会出现“举孝廉,父别居”的丑态。所以说,传统的孝道具有精华与糟粕的双重成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孝道则需用批判的眼光辩证的看待其内容,吸收其合理成分,剔除其糟粕。同时,结合我国阶段性思想文化建设的成果与教训逐步推进,最终构建起新的社会主义孝道观念。新的孝道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应有之义,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因而,应把社会主义孝道文化的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范畴之中,实现政府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搞好这个重新构建新型意识形态的系统工程。

其次,对于国家而言,虽然它不是建设与学习孝道文化的主体,但在推进孝道文化建设中却发挥着引领与促进作用。现阶段,我国初步形成了公民道德体系,然而在其中却缺乏明确的孝道文化的内容。不难发现,古代封建社会的传统孝文化虽然有其自身的缺陷与局限,但却得到了较为彻底的贯彻,究其根源,不仅仅是官方的道德提倡,更重要的是将孝道纳入了制度与法律体系的建设轨道。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孝道建设虽说不可采用上述严刑峻法,但是古代中国的有关实践却值得我们借鉴。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需要将孝道文化的有关内容融入到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通过国家机器的强制力来保证孝道文化的实施效果,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保证孝道文化的最终实现。

最后,国家需要为孝道文化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当前,民生建设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和评价政府工作成效的最重要指标。在这方面,国家可以将孝道文化建设与现阶段民生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各级政府需要在社会福利体制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将家庭基于孝的个人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为孝道文化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国家需要逐步建立起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安全网络,提供经济、医疗、住房、权益等多方位保障。同时国家更需要加强社会救济和脱贫工作,减轻老年人的负担,从而形成家庭与社会的双层物质保障模式。

结论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国度,中国继承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如何有效地批判和继承这些遗产是一项重大而严肃的历史使命。处在快速转型期的中国不仅经历着社会经济领域的重大变迁,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同样剧烈,因此构建适合现阶段国情的思想道德文化体系更为紧迫。孝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思想文化建设进程中能够发挥诸多方面的作用。孝道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公民健全人格的培养,有助于家庭和谐的构建,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社会主义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因此在现阶段,充分发扬孝道文化,推进孝道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注释

①③⑤《孝经・开宗明义章》。

②《孟子・万章上》。

传统文化孝道的含义篇3

关键词:孝;党员干部;为官从政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048-02

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为官从政的重要法宝。《论语・为政》载: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将孝与政相结合,突出了孝的政治功能。自古以来,孝便在促进家庭和谐、维系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人们将孝道文化与社会现状相结合,除了告诫人们要孝敬亲长外,对党员干部为官从政亦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孝自爱身始,孝则不辱亲

《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受之于父母,是父母乃至先祖生命的延续,一个人无故毁伤身体甚至结束生命,表面上看是自己的事,实际上恰恰是不孝的表现。因此,保护好身体,避免其受到伤害,是行孝第一步。当然,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牺牲者除外,这部分人不但不违背孝道,反而是更高层次的“孝”。相反,如果战场上临阵脱逃,就会让父母蒙羞、让国家蒙难,那样的话,即使苟全性命也不是“孝”,“战阵无勇,非孝也。”(《礼记・祭义》)

对于为官从政者而言,“不敢毁伤”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免受行政处罚等。不要因一时气愤而以身试法,否则,不仅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还使父母受到羞辱。正如《弟子规》所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孝经・开宗明义章》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尽管当代社会已经没有了封建社会那种光宗耀祖的意识,但子女在社会上取得重要成就也是对父母极大的安慰和报答,特别是为祖国和人民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其家族也会引以为自豪。相反,做了坏事,就有可能辱没先祖名声,“如果通过贪赃枉法,索贿受贿,以养其亲……也不能算是孝”[1]43。

要而论之,行孝首先要爱己之身、不让亲人担忧,又要避免辱身羞亲。故孝自爱身始,孝则不辱亲。

二、孝为仁之祖,孝亲至仁民

《管子・戒》云:“孝弟者,仁之祖也。”高诱在《淮南子注・原道训》中,将“祖”解释为“本”,即孝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如果一个人能够对亲人恪守孝道,那么,他往往也会对工作尽心尽责、对国家尽忠竭力,这是由忠、孝本质上的一致性决定的。对于为官从政者来说,在家孝敬父母,才有可能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对人民施以仁爱、对国家尽忠。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延伸。今天,“忠”主要表现为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等。孝从家庭层面上升至社会层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仁的实现。

孝,就家庭而言,是对亲长之爱;就社会而言,是爱他人之亲的朴素美德,即通过对亲长之爱扩展到爱社会上所有的人。换句话说,仁是由亲亲之爱推广开来的,孝是实现仁德的重要途径。因此,孝不仅是公民个人修身、齐家的基本要求,亦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必备条件。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朱子注曰:“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以上皆是说,人应当推己及人,由爱人及于万物,将亲亲之爱、家庭责任上升至民族大爱和社会责任。这正如《论语・学而》所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今天我们讲孝,倡导由孝亲推至仁民,就是要从爱亲出发,继而推己及人,最终实现仁民爱物;对于为官从政者而言,就是要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

要而论之,为官从政者若能以爱敬亲长之心来对待他人,必然会实现“近者悦,远者来”或“远者近,旧者新”的理想局面。故孝为仁之祖,孝亲可以推至仁民。

三、孝为廉之基,孝可以促廉

廉,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管子》将其与礼、义、耻一起视为国之四维。古圣先贤知晓廉对为官从政的重要意义,因此十分重视廉德。如春秋时期宋国司城子罕以廉为宝,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至死之日内无余帛、外无盈财等等。

百善孝为先,治政廉为首。古代统治者在选任官员时,就极为重视人的道德品行。他们认为,只有在家孝敬亲长的人,才有可能在为官时做到清正廉明。例如,在古代“二十四孝”中,虞舜的“孝感犹臁薄⒔革的“行佣供母”、孟宗的“哭竹生笋”和王祥的“卧冰求鲤”,皆是因孝而获重用的例子;汉文帝的“亲尝汤药”和黄香的“扇枕温衾”等,则是孝子做官时勤政为民的典范。由此看来,我们应当充分吸收孝道文化在党员干部修身立德、为官从政等方面的有益因素,加强对党员干部德的考核,把孝、廉作为选任干部的重要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孝可以促进廉洁,但二者毕竟是两种不同领域的道德,在继承中华传统道德资源时既要肯定又不要盲目扩大传统孝文化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要建设廉政文化,法律和制度的作用不可忽视,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形成有效的机制,最终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要而论之,只有在家孝敬亲长的人,才有可能为官时做到清正廉洁。故孝为廉之基,孝可以促廉。

四、孝与义相连,真孝含谏诤

在当代社会,孝抛除了忠君的成分,却包含了“义”的内容。“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其解释为:公正、合宜的道理、道德或行为。它体现在“孝”中就是谏诤。因此,尽孝时应遵循合理合宜的义的原则,即尽孝应合“义”,不义则“诤”之。

孟子曰:“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孟子・万章上》)但倘若对方有错,究竟是曲意逢迎还是以义谏诤呢?《孟子・告子下》给出了答案:“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可见,对于长辈不义的言行不但不怨、不谏,反而盲目顺从,就是不孝。因此,对于为官从政者而言,上级有错,下属对其进行规劝,不但没有违背道义,反而是下属的义务。由此看来,就尽孝而言,谏诤比顺从更为重要,当然也更难做到。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尤其应如此,不仅对自己的上级要以义谏之,对下属的批评意见,亦应做到:谏行言听,使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孝不等于唯命是从,不义不诤非真孝。即使一些人以行孝为名而陷上级于不义,也不是真孝。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义则从,不义则诤。

要而论之,对于为官从政者而言,上级言行合义则从、不义则诤,避免处在上位的人陷于不义。故孝与义相连,真孝含谏诤。

五、智为孝之方,谏诤则需智

谏诤,要以对方出现过错即“有过”或“不中道”为前提,并且只可委婉劝谏而不能激烈对抗,即谏诤需“智”。《古代汉语词典》将“智”解释为:聪明,智慧。作为“三达德”(智、仁、勇)之首,“智”是取得良好谏诤效果的重要保证。

在一次会议上强调,党内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且指出,批评要讲究方法。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做领导的亦不例外,关键在于,领导有了过错,做下属的是装聋作哑、为其掩饰还是厉声呵斥、粗暴对待?前者可能为领导日后犯更大的错误埋下隐患;后者则会对其造成身心上的伤害,更有违于“礼”。由此可知,行孝时,不仅需要以“义”辅之,更需要以“智”谏之,尽可能做到情义兼尽至于具体的谏诤方式,《孔子家语・辩政》《说苑・正谏》《白虎通义・谏诤》《风俗通义・过誉》和《后汉书・李云传》等皆主张“讽谏”。那么,何为“讽谏”?《白虎通义・谏诤》曰:“讽谏者,智也。知祸患之萌,深睹其事,未彰而讽告焉。此智之性也。”即下对上不直指其事,而是用舒缓的态度、委婉的言辞,通过比喻和暗示等方法规劝,使其改正过失,最终达到“咎故不生”(《大戴礼记・曾子立孝》)的目的。上级有错,做下属的要以委婉的方式对其进行谏诤,但如果对方不听从,又该如何去做呢?这就涉及“以智谏诤”的另外一层含义,即“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王阳明全集・悟真录》)。智者只有在适合谏诤的时候才谏诤,反之则否。具体来说,就是:不可则止、又敬不违。

要而论之,上级有过,做下属的理应劝谏,但要怡色柔声、委婉劝谏,尽可能做到情义兼尽、达到劝谏目的。故智为孝之方,谏诤则需智。

值得注意的是,在F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强调下级要尊重上级,事实上,作为领导,亦应当有令人敬佩的行为,即以仁义之心来对待自己的下属。这也就是说,孝不是单向的顺从与尊敬,而是上、下之间一种相互的道德要求,肖群忠先生将此解释为“义务并行互益性”[2]355。“君之视臣如手足”,臣才能“视君如腹心”;反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正所谓上慈下孝、上行下效,道理即在于此。

当然,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愚忠愚孝、上下相隐等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但不能因为它的某些局限性而否定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孝从家庭伦理出发,延伸至社会层面,对党员干部为官从政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不久前,包括传统孝文化在内的国学走进中央党校就是一个很好的力证。因此,我们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古代的孝道文化进行扬弃,正如所说:“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总之,党员干部为官从政应当从古代孝文化中汲取精华,自爱己之身始、由孝亲推至仁民、以孝来促进廉洁、用智慧进行谏诤,真正让孝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舒大刚.至德要道:儒家孝悌文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传统文化孝道的含义篇4

一什么是传统道德

中华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是指周公整理和倡导的、被孔子及其后世发展了的、融合了儒道释三家的伦理观念并被劳动人民认同和实践的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意义的社会行为准则。其中包括活动行为的规范(道德行为)和对于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道德观念)。经历时代的自然淘汰和选择之后,其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美德。传统道德不可否认的存在封建统治阶级为控制民众思想、施行愚民统治的糟粕,但是其中包含的如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亲爱、社会和谐有序、人际的双向义务关系等的传统观念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其中如孝悌观、仁爱观、“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等精华应该延续至现代道德体系中,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继续提供着启迪。

二传统道德教育的内涵

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充分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包涵着古人的处世哲学与智慧,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瑰宝。传统道德教育强调整体思想和为国家民族利益献身的思想内核,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其强调人伦关系中的角色责任的定位与双向运作关系,其合理内核对于保证现代社会秩序有序运作和良性循环是极为重要的;其强调仁爱精神和推己及人的人际原则,强调道德行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重视道德的修养践履,同样对和谐现代人际关系起着推动作用。传统道德教育的精髓可以浓缩为“四维”、“五常”、“四字”、“八德”等几个字,包含了孝悌、礼仪、廉耻、忠义等全方位的道德内容。

(一)孝悌观

忠、孝道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基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善事父母曰孝,敬弟与兄曰悌,孝悌为行仁之本。古代社会正是将孝悌观念作为个人品德的基础,将孝亲敬老的道德观念深植于民族意识之中,成为一种永久的社会美德,被公众共同奉行和尊重。孝悌观念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形成了从古至今的传统社会规范意识,养成了中华民族守礼温顺、仁爱敦厚、热爱和平、崇尚个人修养的性格特征,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养亲:奉养父母是孝悌观最低层次的要求、最根本的道德问题,《论语》有云:“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对传统孝道的最好陈述。

敬亲:孝悌观念不但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养亲、侍病、送终,而且特别提倡在精神生活上要“敬亲”,要求子女从内心发出对父母的真诚的尊敬之情。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说明孝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敬重,而不是一种表现有供养。此种孝悌观念不仅限于父子、兄弟等直系血缘关系之中,传统道德还要求将这种行为扩大到家庭家族之外,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尊养家庭中的老人的行为,扩大到尊养社会上所有的长者和老人,衍生出像孝敬自己父母一样去对待社会其他老者的行为。

事亲:《礼记·祭统》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吕氏春秋》亦云:“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这是说自己的身体与父母的身体是相关联的,所以子女应从保护自己入手,以免去父母惦念之忧,使父母心情恬静,生活安适。还要“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在社会上做一个好的公民,让父母能得到更大的满足。

谏亲:《礼记·檀弓上》:事君“有犯而无隐”。对待君主要敢于阐述真情,如果君主坚持错误,臣下可触犯而不要盲从。君父有过,臣子皆可进谏,所以“谏”也是一种对尊长的爱护。

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基本的社会单位,进而构成一个国家和民族。这种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意识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道德、敬长孝亲的根本原因。因此,孔孟所提倡的孝悌观要从解决家庭关系入手,进而扩充到社会关系,进而使之服务于政治,从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这就是传统道德要把孝悌观作为最为核心、重要的一部分的原因。

(二)仁爱观

汉章帝建初四年以后,“仁义礼智信”被确定为“五常”,形成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仁”和“义”是儒家文化中两大基本的道德元素,可以说是传统道德观中的核心价值观。

孔子是中华仁学的创建者,其所提倡的仁爱观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其内涵可分为几个层次:

仁即爱人,孔子所谓的“仁”,是对人平等和尊重的观念,“仁者爱人”的本质就是将真诚的爱心和关怀波及到全人类,建立一种儒家所说的大同世界,故《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其实就是仁的最高表现。

《论语》有云“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还作为一种自身的道德建设的标高,使古代学者们在追求学术高度的同时,还要将自己的道德建设作为一种追求,要毕生追求“仁”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

《论语·雍也》有云:“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能为他们带来实际的好处和利益,这就是“泛爱众”的最高体现。这说明仁者不仅要做到在家庭里“孝悌”,并且要有博爱大众和亲近有仁德的道德追求,要把对家庭的亲情、血缘之爱扩展为对全社会的友爱,从而构建出全社会的博爱环境。这就是对“仁”这个概念的进一步扩展,也是对“仁”的内涵的重新建构。

(三)和谐观

中国古代的理想社会就是精神世界与政治现实调和而一的社会,和谐构成了古代社会理想的核心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观正是这种理想的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自身和谐三个部分。传统文化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和衷共济的关系,重视“顺应天时”、“随遇而安”,强调人在自然环境中的从属地位,也强调人与自然保持着服从又顺应的天然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上,传统道德提倡宽容处世、德治天下,并且将自然之“和”的理念引入到社会政治领域,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境界。儒家思想的中心都包含有“人和”的理念,“人和”的理念要求正确处理义与利、理与欲的关系,将“和”与“中庸”上升为最高道德标准,并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达到“克已复礼”的礼治天下的目的。因此,传统和谐观内涵可概括为:社会和谐应当既包含着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和谐,还包含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富裕的物质生活,还包含着社会的发展和精神建设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里,不但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就是人与自然之间也是安宁祥和,万物同一平衡,协同互补,于是自然生生不息,文明万世永继。

三传统道德教育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迪

传统的道德观念是建立在孝悌、仁爱与和谐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也正是现代道德建设的基点。孝悌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容最广、内涵最深、绵延最长、最有渗透融通力的传统道德,因为孝悌观包括了尊敬、诚信、慈善、恭让、仁和、礼谦、宽恕、贞廉、正直、勤俭等美德范畴,因而对现代的道德文明的建设同样适用。从现代道德角度说,诸如文明礼貌、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家庭和睦、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同情弱小、扶危济困、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不畏困难、奋发有为正是孝悌观的有效延展,在现代道德教育之中,孝也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孝悌观可以看成是培养青少年尊敬父母、尊敬师长的礼貌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

儒家仁爱观的精华是“博施于众”,它塑造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宽容待人的理念和追求人际和谐的价值取向,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核心道德理念。具体到现代道德教育之中,仁爱观可以使现代人更具有爱心,更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进而培养出以天下为已任的责任感。它可以教育青少年从参与社会活动、帮助别人入手,端正自己的社会角色,一步步攀登仁爱的高峰,正如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总之,将传统道德教育吸收入现代道德教育中,是时代的要求,是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要求。在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之下,凸显以“和”为要义的中华传统道德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文化,才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伍雄武.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传统文化孝道的含义篇5

[论文摘要]  在孔子的孝道思想 中,孝 道的根本是 子女伴 随着对父母 的感 恩心理,自然流露 的对 于父母的“爱敬之心”。这种“爱敬之心”是人群大众相 亲相爱和平共处的根源 ,孔子 因此视孝 为“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可 以说 ,孝是儒家文化的根。为 了维护这 一文 化之根 ,当父母有过 时,子女虽然应 当劝谏 ,但劝谏 的方式只能是“几谏”,当父子 亲情与国法发生冲突时,维护父子亲情重于维护国法。孔子孝道思想中有“以孝 治天下”与“泛孝主义”的倾向,但也应 当注意到在 孔子思想 中“孝”与“忠”与 日后“移孝作忠”之间的区别。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精神的根源,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了孝,那么也就不能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了。因而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梁漱溟先生在分析后亦认为,“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 ’,自是没错 。”若不认识中国人的孝文化 ,那么便永远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了已经绵延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研究孝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孔子的孝道观对于中国的孝文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中国孝文化必须首先研究孔子的孝道思想。研究孔子孝道思想最为可靠的材料只能是《论语》,虽然在其它一些书籍中亦多有“孔子日”、“子日”之类 的记载,但那多是后人冠以孔子的名头以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即使其中有些确实是孔子的言语,但为慎重起见,我们也只能先采取“阙疑”的态度。下面即以《论语》为主要研究材料,同时参考其它书籍中的孔子言论,对孔子孝道思想进行探讨 。 

一、 孝与“报亲恩” 

孝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子女对父母 的感恩心理。中国诗人在很早以前 ,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 。”(《诗经 ·蓼莪》)“欲报之德,吴天罔极”,强烈体现了子女思报亲恩的感恩心理 。 

孔子在《论语》中亦表达 了子女对于父母的感恩心理。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子女对于父母感恩情感 自然流露的思想 ,孔子在与其弟子讨论“三年之丧”的对话中这样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 ·阳货》)子女就算只念到幼时父母对 自己的养育之恩 ,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之丧 。 

父母无微不至地疼爱 自己的子女 ,为子女无怨无悔地付出,子女自然从心里产生报答:母之恩的心理 ,对父母 自然怀有“爱敬之心”,向父母行孝尽孝 ,而子女这一点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则是儒家文化最为重视、培养的文化根源。 

二、孝与“爱敬之心” 

孝是子女的感恩心理的 自然流露。这种对于父母的“爱敬之心”是孝道的根本,而所有外在的孝道礼仪则都是使这种“爱敬之心”合理畅快地表达,因此孔子更为重视作为孝道根本的子女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孔子云: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 马,皆能有养。

无敬,何 以别乎?”(《论语 ·为政》) 子女如果心中没有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只是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需要,那样与养狗养马又有多大区别呢?《为政》篇又云:“子夏问孝。子 日:‘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因为孝的根本是子女心中对于父母的“爱敬”如果没有了根本 ,子女无论怎么做,即使是天天让父母吃山珍海味,住广厦别墅,也不能称为孝。

子女与父母基于血缘亲情的相亲相爱,是人群大众相亲相爱的本源与始点,如果父母子女间都不相亲相爱,又怎么奢望人群大众能够相亲相爱呢?故《论语.学而》云:“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孝是仁的根源,也是仁的始发处。人人皆有敬爱父母之心,循此本心,顺 此本性,扩 而充之 ,由最亲以及于最疏,自然流出,绝不勉强 。故中国传统的社会与文化 ,建筑在孝 的伦理上,从人类 内发而 自然的爱敬为起点,而扩展出去。《孝经 ·开章明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确实一语道出了儒家文化及中国文化的根源与其特殊之处 。 

三、孝与“无违”、“几谏” 

“父为子纲”是儒家孝道伦理 自近代以来最为人所诟病的地方,而孔子的“无违”之教也会使人很容易认为“父为子纲”由孔子开其端。对于儒家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用孔子的“几谏”来说明孔子并没有主张“父为子纲”,“父为子纲”是 日后法家思想掺人,又由后世君王及一些儒者提倡形成的。在这个地方,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看看孔子是否有这种思想,或者是否有会导出“父为子纲”的思想倾向。“无违”之 说 出现 于《论语 ·为政 》篇 ,其 文云 : 孟懿子问孝。子 日:“无违。”樊迟御 。子告之日:“孟子 问孝,对日‘无违。”’樊迟 日:“何谓也?”子日:“生,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 以礼。” 

如果我们用“父为子纲”来解释这里孔子所说的“无违”,那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若是这样,孔子就没必要接着对“无违”作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的解释。孔子这里的“无违”指的应当是子女需要不违反礼的要求侍奉父母,却没有无论父母对错 ,子女都要无条件服从父母命令的意思。 

如果父母有过时,子女应当如何做呢?孔子这么说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 ·里仁》)“几 ,微也。父母有过,当微纳善言以谏父母也。”即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23父母有过 时,子女应当向父母进谏 ,但是进谏的方式应该是和气悦色,以温柔的声音微微表露自己的意见,只要让父母觉察到 自己的观点即止。子女不能够认为自己有道理,就明白指出父母的不是 ,并要求父母应 当如何如何,这样做是不为孔子所允许的。 

四、孝与“父子相隐” 

孔子及 el后的孟子所代表的儒家正统将亲子之间的血缘亲情视为其文化的根源 ,无论怎样都不能破坏此根源 ,因为在他们看来,破坏了此根源,就没有了儒家文化的一切。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当父子亲情与国法出现冲突时,孔子认为维护父子亲情是最重要的。《论语 ·子路》篇云: 叶公语孔子日:“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日:“吾党之 直躬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认为“其父攘羊 ,而子证之”的做法是正 当的,而孔子则从维护血缘亲情的立场上,主张“父子相隐”。在上面提到的“几谏”上,孔子亦表现了同样倾向:如果子女屡次“几谏”,父母依 旧坚持己见,那么子女心中忧伤,也只能“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l3]了。因此站在国家立场上的韩非批评儒家说 : 

“楚之有直躬,其 父窈羊,而谒之吏。令尹日‘杀之 。’以为直 于君 而 曲于 父,报 而 罪之 。以是观之 ,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 ,对日:‘吾有老 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 ,夫父之孝子 ,君之背臣也。”(《韩非子 ·五蠹》) “君之 直臣,父 之暴子”、“父 之孝子,君 之背臣”,当亲情与国法冲突时,孔子趋向于取亲情而舍国法 。“父子相隐”顺应于人的自然情感,但其有时又会与国法相违背,这在日后一些 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中产生 了极大 的冲突,造成 了一些人 生悲剧“父子相隐”有人类 自然的心理基础,但孔子及其儒家过于重视亲情的倾向,在现代社会,若不加以限制、转化 ,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 

五、孝与“以孝治天下” 

中国过去的皇帝大都称要“以孝治天下”。那么,“以孝治天下”及 日后无所不包的“泛孝主义”思想在孔子那里究竟如何?《论语 ·为政》云:或问孔子 日:“子 奚不为政?”子 日:“‘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 孔子上面话的意思是说:在家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家庭治理井然有条理,这也是从政,为什么能说只有出外做官才能称为从事政事呢?孔子这里将治家与治国联系在一起,《大学》中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与孔子这里的言论是一致的。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家国同构,治理整个天下与治理一个小家庭是一样 的。家庭里的一切关系均能由“孝”引发米。以孝治家,以孝治天下 ,这在当时是很可能存在的历史现象。因此,可以说“以孝治天下”是孑l子孝道思想中内含 的倾向。《论语 ·为政》又云: 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疾之忧。” 

“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4 生不生病并不能由子女 自身所能掌控,但子女可以不做不义之事。子女能够让父母 只担忧自己生病与否,并不会担忧 自己为不义之事,这样才能称为孝。子民做任何不义之事 ,都是不孝,都不道德,这确实可称得上是“以孝治天下”。《礼记 ·祭义篇》充分发挥了孔子这方面的思想,其文云 :“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这即是人们所称的“泛孝主义”,从这 可以看出,“以孝治天下”、“泛孝主义”是孔子孝道思想中内含的倾向。 

这里有一处需要提及的是 ,在孔子的思想中,“孝”与“忠”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按照古人的说法 ,亲子之间是“天合”,无论父母如何不是,他毕竟是子女的父母,这是子女不能否认 的,子女无论如何都不能弃他们而去;而君臣之间是“义合”,如果君王不按照君王的要求去做,为人臣的是可以离他而去的。“天下有道则 现,无 道则 隐。”(《论语 ·先进》)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 ,不可则止。”(《论语·泰伯》)在孔子的思想 中,不止没有“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所包含的子对亲、臣对君绝对服从的思想,就是“孝”、“忠”两德目之间也有区别。因为 日后儒家的“移孝作忠”深为近代以来时人所诟病,故在此略为申述 。 

最后我们对于以上关于孑l子孝道思想的探讨做一个总结 :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孝道的根本,是子女伴随着对父母的感恩心理,自然流露出的对于父母 的“爱敬之心”,这种“爱敬之心”是人群大众相亲相爱和平共处的根源,孔子因此视孝为“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 以说,孝是儒家文化的根。为了维护这一文化之根,当父母有过时,子女虽然应当劝谏,但劝谏的方式只能是“几谏”,当父子亲情与国法发生冲突时,维护父子亲情重于维护国法。孔子孝道思想中内含有“以孝治天下”与“泛孝主义”的倾向,但也应 当注意到,在孔子 思想中,“孝”与“忠”与 日后“移孝作忠”之间的区别。 

从对孔子孝道思想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发现,孝反应了人类 自然的心理情感现象 ,对于培养人的爱心,促进人与人相亲相爱及和平共处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孔予孝思想 中含有的观念,如果不加 以适当限制,给予适 当转化 ,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传统文化孝道的含义篇6

关键词:孝道文化孝文化现代价值

一、孝道文化的现代价值

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民族精神,凝聚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伦理关系,是几千年来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精神文化因子。从家庭亲族开始,逐步地扩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终扩展为爱人民、爱社会、爱国家。同时,孝道文化也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从孝心开始,逐步养成道德的自觉意识。

(一)孝道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百善孝为先”、人无德则不可立,国无德则难以兴。孝道文化,是支撑千年中国社会不断延续、发展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信仰和终极的人文关怀,更是我们道德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不竭动力。

市场经济的发达生产力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丰富人们的生活,扩展人作为主体在精神领域存在空间的同时,商业资本也在不断改变和侵蚀着现代人性和精神的自由。“资本”在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的支配中,造成了人们在效率生活中的迟钝,在物化生活中的傲慢,在享乐观念下的粗暴和对金钱世界狂热追逐中的冷漠,社会在整体上开始失去了精神文明的深度。另一方面,植根于民族精神深处的孝道文化和观念也在情感认同和良知道义的基础上,促使人们回溯过往,寻求传统孝道带给人们在心灵上的温暖和人际关系上的和谐;促使人们在经济时代下对真正的幸福做出更深层次的反思。“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从遵循孝敬父母的孝道伦理开始,形成一种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一个以孝道丰富滋养个人境界,回归人的价值本性的世界。这将有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社会道德素养。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①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空前团结,国共两党从民族大义出发,联合抗日,组成了强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地华侨华人寻根祭祖。在山西省的洪洞县的洪洞大槐树已经发展成了“根祖文化”,九州大地乃至四海大槐树的后裔在每年举办的“寻根祭祖节”时为了一个共同的“根”和经久不衰的精神纷至杳来。赤子之心,孝子之情不言而喻。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都把报效国家视作对祖先的大孝行溶于血液、沉埋于心。所以,孝道文化无论是对推进精神文化建设还是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精神助推力量。

(二)孝道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从伦理学意义上来说,伦理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和谐社会,“是社会的多元利益主体通过道德的认同和行为选择的协调而形成的一种有利于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社会良好的道德关系和精神氛围”②以孝道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无不贯穿着一个“和”字,“和谐”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共同理想和精神追求。《论语》中认为:“弟子,入者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把家庭和谐与社会、国家的和谐紧密连接起来。孝道不仅是调节家庭关系的道德功用,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剂良药。一个和谐的社会往往发端于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孝道文化则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的~带,从家庭的和谐推广到整个社会的和谐。进一步讲,当“孝道”从一种文化价值心理变成一种习惯后,便具有了完善人的道德教化功能。《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以孝为起点,推孝为忠,转孝立信,修身立本,孝道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逻辑起点,并以此为发端形成了中国人仁爱敦厚、温文尔雅、爱好和平的人格特质。以孝治家,立家以和,家和万事兴;以孝治国,实行王道,不战而普天之下皆为王土。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以孝道文化为根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在社会发生巨大结构转换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先贤们对于孝道文化在塑造完美人格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的认识,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不断得到强调。

(三)“老大中国”与“少年中国”需要孝道

老龄化问题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性问题,一个“老大中国”的时代已经来临。最新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71亿,占总人口的25.3%,2050年将达到4.83亿,占总人口的34.1%,届时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年人”③。如何解决现代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议题。而家庭养老在中国有着成熟的机制和体制,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归根到底,家庭养老所依赖的道德基础是孝道文化。养老问题所解决的不但是老人的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陪伴“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充分认识孝道文化的道德导向作用,建立既能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医疗护理,又能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现代社会综合养老保障体系。

除此之外,新生代的“少年中国”更需要孝文化。一方面,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结构趋向单一,核心家庭沟通频繁,代沟加深。因此,必须回溯本源探索“孝道”的真实含义,积极倡导以“善”和“爱”为核心构建新型的孝道文化。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孝道文化的宣传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而且,“教”字本就有对人进行“孝道”教育的含义,老大中国”的幸福和“少年中国”的未来都需要我们传承孝道文化。

二、关于孝道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

(一)对于孝文化“日渐式微”的理性认识

对待传统孝道文化的传承要客观理性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孝文化是核心文化,对于日嚣尘上的“啃老族”,“遗老族”,我们不应该感到惊讶及陌生,要保持一个理性地认识,准备迎接挑战,现代社会经济和社会结构都处在转型阶段,我们要认识到出现“啃老族”“遗老族”现象这背后的原因。第一,传统孝道文化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传统农业社会下,尊敬长者,孝敬老人,主要是由于老者口传身授,不管是经验,技术,年龄都远远大于小辈者,这个时候,年轻人怀着崇拜与尊敬的态度去生活工作。现在社会,年龄不是权威的象征,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也在下降。第二,个人的观念意识淡薄,家庭的学校教育与幼儿教育放在了家庭重心的位置上,老人的社会保障得不到重视,还有些青年人是事业型家庭,往往和老人两地分居,老人长期得不到子女的照顾与陪伴。很难像传统农业社会在家里给老人尽孝道。很多年轻人认为,工作竞争比较激烈,如果赡养老人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势必影响自己的工作,也会影响子女的教育和成长。这种偏颇的思想在年轻人心里渗透已久。

(二)关于德法相济,引孝入法

道德与法律虽然不能完全等同起来,但道德与法律是永远分不开的。孝道文化不只具有道德层面的意义,也有法律层面的意义。古代中国社会虽然存在家国同构的价值取向,但是“孝”与“忠”不论是在其学理进路还是现实逻辑上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并且,传统孝道文化所蕴含的是人在独立人格上的不平等与政治等级上的绝对服从。

在历来重视伦理道德的中国,在大力推行依法治国的今天,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不可避免的走到了一起。以德为主以法辅之,德治的首要要求就是从家庭美德入手,从对孝道的恪守和力行进而延伸到社会、国家层面。当社会发展进入彼此不熟悉,人员流动加大,信任缺失而冷漠的“陌生人社会”,孝道为核心的道德他律作用随之弱化,人的独立人格的觉醒也使对法制的推崇应运而生,但社会的“冷漠”和信任的缺失并不是经济发展促使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的必然结果。在对老人跌倒无人敢扶的争论与冲突中,也显示出了人们对于“陌生人社会”冷漠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独立人格觉醒后对道德良知与公共美德的无限向往。以孝道文化为基础与出发点的以德治国的核心,是通过“孝”来增强社会成员间的感情基础,推“孝道”而成仁人之心,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自律意识,营造出公平、友善、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把温情的道德与冷峻的法律结合起来,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的法治建设。

v观历史,孝道文化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要认真思考反省出现的问题,要与时俱进的对待孝道文化。进一步弘扬孝道文化核心内涵,摒弃孝道在实际生活中的形式化和庸俗化倾向。

注释:

①杜晓平、张群生、梁玉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语言精粹》,2003年。

②唐凯麟:《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道义基础和精神力量》,《光明日报》,2005-5-10。

③智研咨询集团:《2016-2022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6年。

参考文献:

[1]杜晓平,张群生,梁玉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语言精粹[m].2003.

[2]唐凯麟.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道义基础和精神力量[n].光明日报,2005-5-10.

传统文化孝道的含义篇7

关键词:大学生;孝道教育;意义

一、大学生孝道的界定及其内涵

(一)大学生孝道的界定

孝德作为一种重要伦理道德规范,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悠久而深厚的历史积淀,这些对于大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提倡的大学生孝道,包括养亲教育、敬亲教育、感恩教育和孝道观教育。具体而言,我国目前所要建立的大学生孝道是要适应现代社会以及当今青年思想观念的新型孝道,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们更好地接受和实施。从时展的趋势来看,对父母尽孝更注重对父母精神上的赡养,是在自己理解的孝道原则的基础上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自觉自愿的践行自己的孝心。

(二)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内涵

作为儒家文化的精神核心,孝道文化贯穿了天、地、人、父、子、孙这个纵向链条,是人际、社会横向联系的出发点,①讲求的是“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②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③。我们今天所讲的大学生孝道,简单地说,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从物质的层面讲,指的是子女赡养父母的行为,时子女对父母衣食住行需求的满足;二是从精神层面讲,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爱敬之心的体现,对父母真诚感情的流露;三是从法律层面来讲,指的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和回馈,是子女对父母必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大学生孝道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被公认为是高素质的青年群体,他们的言行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同代人的行为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据笔者调查,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孝道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对传统孝道有诸多的继承,更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孝观念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三、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意义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把家庭美德建设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敬爱父母,尊敬老人,既是家庭美德建设的起点,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孝敬父母在整个道德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它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和出发点。

(一)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有助于完善大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

《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则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中国人看来,“孝”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一切道德和善都源于对他人的p切和爱戴。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孝道教育要顺应历史潮流,把孝德中的忠孝仁爱、谦和礼让、诚信守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公平竞争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二)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社会成员为了生存和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但由于人的个性差异、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矛盾和冲突难以避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有相当一部分人人仁观念模糊,对父母缺乏孝道、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缺乏尊师意识。针对这种现象,如果从孝道教育入手,加强大学生对父母对老师对学校对国家培养之情的孝心,强化他们的家庭伦理观念、责任心和关爱之心,就可以树立其社会责任心,学会尊重父母、尊敬师长、关爱同学。

(三)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孝经》论“孝”是“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把“忠”涵盖在“孝”之中。在封建时代,要实现孝的最高要求“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很大程度上必须与事君、忠君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建功立业,获得荣誉,光耀双亲。正是这种基于孝的忠孝文化,我国历史上涌现了无数舍身忘家而报国的英雄人物,他们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孝意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结晶升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国历史之中一直比较顺畅地发挥着统导作用与向心凝聚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桂梅.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及现代价值[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2]魏红卫.孝道教育――高校德育的切入点[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2月26日.

注释:

①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传统文化孝道的含义篇8

任何道德规范都需要通过人的自觉性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道德自觉是人们对自身道德的“自知之明”,能够了解自身道德的始末,并主动地去遵守。它是行为主体的道德水平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也是目前各学术界高度呼吁的人文风范。在这种语境下,大学生的孝道意识、观念、行为等教育范式也开启了新的篇章。孝道是自古既有的人伦道德,是每个人都应该时刻秉承的,它体现了人的感恩情怀,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目前,在各高校内并没有出现专门的有关孝道教育的课程,有关此方面的主题教育也很少。由此,大学生的孝道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各种违反孝道的案例,大学生不懂得感恩,不孝敬父母,只知道向父母索取,却不知道回报。要从根本上解决孝道问题,必须唤醒大学生的道德自觉。

关键词:道德自觉;大学生;孝道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还特别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却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方面。在这种道德语境下,大学生的孝道问题也被凸显了出来。目前,大学生的孝道现状不容乐观,除了不知道感恩父母等外,更有甚者弑杀父母和亲人等等,此种案例层出不穷。我们认为,要彻底的根除孝道疾患,必须唤醒大学生的道德自觉。

一、解读道德自觉

1.自觉性的内涵

自觉在汉语语义上是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亦指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自觉性,是人的意志的一种基本品质,也就是意志的自觉性。哲学意义上的自觉,指的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理性自律和反思能力。从心理学范畴讲,自觉性是指一个人能够明确地认识到自己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社会意义,并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该目的的意志品质。在这里,人有明确的行为目的,有坚定的信仰追求,有鲜明的原则立场,有毫不含糊的是非标准,它反映了意志的行为价值的目的性。自觉性越明确,对人的各种活动的约束力就越强大,人的思想和行为就越有规律、越不含糊,就越有坚定的信仰追求,就越能够坚持原则和遵守道德规范。

2.道德自觉的内涵

任何道德规范都需要通过人的自觉性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最早对道德自觉思想进行阐释的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公元12l-180年),他是一位骑在马背上的哲学家,在其撰写的笔记(后世命名为《沉思录》)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自觉思想。此外,我国儒家思想也对道德自觉思想有过系统的阐述。所谓道德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道德中的人对自身道德具有“自知之明”,明白自身道德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它的发展趋势,并为了加强对道德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道德选择的自主地位,自愿主动地去加以遵守、维护和反思[1]。

道德自觉的自身特征,一是道德的内容上具有自觉性。也就是说社会制定的道德条目和行为规范要能够自觉承担起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承担起提高精神境界的使命和责任。道德规范不能高高在上,不能只是一种冷冷的理性法则,必须对现实生活具有亲和力,必须能够自觉承担时代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二是道德的主体具有自觉性。人是道德行为的主体,具有独特的理性,是人类发自内心对道德的一种追求,它自觉遵守一定的道德原则,没有功利意识的驱动,也不存在外界压力的逼迫,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要求。三是道德行为选择上的自觉性。它不是社会规范的结果而是较强的道德判断力和自决力使然,是一种从道德强制到道德自觉的转变过程。[2]

本文所指的道德自觉是行为主体的自觉,也就是在道德实施的过程中,行为主体――人是应该有自觉性的,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解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二、孝道:自然的伦理情感与自觉的道德责任感之融合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孝道已深深地融入到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之中,在当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对培育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审视贴近人性需求的传统孝道。不能一讲到“孝”,就认为是“封建”与“落后”。孝道作为自然的伦理情感,理应成为人们的自觉责任。

在语源学意义上,孝的基本含义是敬老养老、事亲善行。《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母为孝”;《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子女善事父母的责任与义务。这也是人们最通常的理解,也是孝道的最基本内核。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孟子日:“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第二,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孝经・开宗明义章》指出:“夫孝,德之本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即孝统率其他道德规范。“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三,强调“爱民”的伦理公德。子日:“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狭指统治者对天下子民之爱,推而广之,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仁”、“爱”是最大的孝行。[3]

从以上对孝道的阐述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孝道既是自然的伦理情感,又是一种道德,一种责任,这种情感理应成为人们的自觉情感,而不应该用法律、制度来约束,一旦孝道用法律条文来约束,也便失去了孝道的本意。道德自觉,是人们对道德的“觉解”和“觉悟”,它是人的自我约束与超越,是人自觉提升人性的特殊社会存在方式,主要表现为人们对伦理道德的体认与坚守。从这种意义上说,只有让孝道成为人的自觉需要,才能引发孝道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孝道问题;只有让孝道成为人的自觉需要,才能协调好各种关系,让孝道真正地成为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如果真正地把孝道作为自觉的责任,那么其便会自觉地认同孝道,并能够自愿地内化为行为准则,在社会生活中能安然地依靠理性、内心信念和道德良心,而不是靠外力强制来行孝。

三、道德自觉下大学生孝道观的培育策略

1.加强孝道的认同教育

孝道认同教育,指的是大学生对孝道观念的共有和共享,并最终将其作为价值共识外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大学生只有认同自己的孝道,才能够主动地去了解孝道的来历、形成和发展。道德自觉,关键在于是否深刻把握和真切认同自身道德的本质所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因此,道德自觉体现在孝道自觉上,首要就是学生对自身孝道有一个实事求是的了解和继承,或者说要对自己的孝道行为有“自知之明”。

2.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要深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如果要使学生从根本上认同孝道,实践孝道,那么还需要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在培养学生的孝道观念和践行孝道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3.塑造学生的反省内求品质

反省内求,即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实际。它是儒家提出的自我教育的方法,也是道德自觉的一种重要方法。反省,就是反思自身的德行,领悟其中的道理;内求,是以领悟到的道理为指导,从自身求取善良美德的本性,并落实到道德的行动中去。围绕“反省内求”,孟子提出了一系列自我修养的方法,虽然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带有先验主义道德观的倾向,并不是科学和全面的,但它强调发挥主体自我修养的能动作用,经常反省自己,追求“严以律己”的道德品格,对当今许多“以自我为中心”、“严以责人,宽以待己”的大学生无疑具有积极的德育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升臻.道德自觉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J].唐都学刊,2012,(3).

[2]黄成忠.论培育大学生道德自觉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2,(4).

[3]肖海平.孝文化的承继与学校教育[J].孝感学院学报,2009,(1).

传统文化孝道的含义篇9

关键词:和谐;孝道;孝道文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1)06―0119―04

前言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孝道在当代社会逐渐淡漠,传统社会中孝道在维系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削弱。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孝道的缺失或衰落,正在摧毁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结构,也使得孝道在农村遭遇了多重困境。许多农村老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不佳,正在成为关系整个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社会问题。因此,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就成为关乎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

由于文化在经济、社会与人自身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就成为和谐社会视域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基础上,应当明确农村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社会功用和当代价值,对当前我国农村孝道文化衰落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当代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以期推动传统孝道文化与时俱进,恢复和重建农村孝道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中国农村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价值观念,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对孝道的强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孝是规范父子关系的准则,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伦理概念。“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孝”被视为万善之本,是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和起点,是修身齐家治国的根本,因而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

文化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创造的程序规范系统,蕴含着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认知图式、思维方式、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渗透在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维系着人类的有序生存和持续发展。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孝道文化是人们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伦关系模式。农村孝道文化是传统社会中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以家庭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家族为基本单位区分尊卑长幼,规定各个家庭成员不同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其基本内容包括赡养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孝立身、引导子女传承孝道,等等。

农村孝道文化是农村家庭稳定、和谐以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文化根基。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万章上》),孔子则要求子女对父母不仅要“养则致其乐,更要居则致其敬”,认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因此传统孝道要求子女对父母不仅满足其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且要使父母精神愉悦、心情舒畅、心理健康,并且能感受到幸福。“孝”作为待人之道,不限于自己父母,这其实是一种更深刻的、由敬爱自己的父母推及所有老人和长辈的道德内涵。

传统的孝道文化是家庭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制度的产物,很大意义上要服从封建专制统治。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转变,传统孝道文化中的家长专制、传宗接代、忠孝合一的道德内涵为现代农村孝道文化所扬弃。

现代农村孝道文化是在继承传统孝道文化基础上,既满足世代农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维系着农村社会生活的秩序,也滋养着民族文化的发育成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当代农村孝道文化的社会功用:基于和谐社会视域

农村孝道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渗透在农民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包括认知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精神信仰、也包括农民创造的表达情感的民间技艺和留存文化记忆的建筑等。因此,农村孝道文化也在各个层面上发挥着其社会功用。

首先,农村孝道文化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从广义上讲,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其中人与社会的和谐包含人与国家、人与制度、人与组织的和谐。

文化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在历史中自动发生作用的非人格力量,而是多元的人类共同体在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社会实践中为了维系自己的有序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创造出来的多层次、开放性和整体性的生命有机系统。文化是维系一个社会团结和睦的重要精神力量,重视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是符合文化效能机制的必然要求。农村孝道文化是农村作为一个共同体在其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社会实践中维系家庭、社会有序延续和自身发展的文化,是农村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任何文化都是发展着的,农村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孝道以时代内容,在新的条件下恢复和重建农村孝道文化。

其次,农村孝道文化有利于维系农村家庭的和谐和发展。孝道文化是中国宗法制社会以道理力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是传统中国社会中规范和约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家庭关系的重要手段。孝道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它长久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作为一种现实的文化形态,农村孝道文化维系支撑着农村社会的有序运行,支配、规范、引导着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农村孝道文化的状况不仅关乎农村社会的文明建设,广大农民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处于变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占人口多数的广大农村,农业大国的发展现状仍然没有完全改变,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村转型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基础,农村家庭的和谐和发展是其不可动摇的根基。在这种意义上,农村孝道文化仍然是维系农村家庭和谐的重要力量。

孝道文化的直接表现就是尊老敬老。“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由于有这个由来已久的深入民间的道德观念的影响,总的讲,在我们社会里还是有尊老敬老的风气的。”Ⅲ这种孝道文化传统的保持和发扬,对于中国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三、农村孝道文化的现状及其衰落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对传统孝文化的冲击使得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孝道文化在农村不同程度缺失,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奉献爱心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广大

农村有所淡化,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婆媳关系不和、邻里纠纷不断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和谐。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发展。

案例(央视社会与法频道《道德观察》栏目):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被儿女赶出了家门,冬天里也没人管,原因竟是为了老人名下的一亩耕地。司法部门和村委会介入调解,却被各个子女断然拒绝。无奈之下,老人只好将儿女告上了法庭,要求法庭给予主持公道。

这样的事例在《道德与观察》节目中并不少见,这也折射出我们的传统孝文化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原有的“孝”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不同程度的孝道伦理缺失,影响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孝道文化衰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家庭经济结构和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是农村孝道文化衰微的根本原因。原来农村社会普遍的家庭权力(经济权力或者称为财权)掌握在家长(老人)手中,具体来讲就是土地、牲畜、农具、房产等资源都由长辈配置,家长处于家庭全权力的核心和最高位置,子女在一定意义上必须服从家长的安排,其中孝顺是衡量子女的重要指标。而现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和经济关系的变化,农村每个家庭子女人数减少,即使是多子女家庭在各个子女结婚后都“分家”,形成各自的小家庭,家长权力中心的地位不复存在,对子女的约束机制作用消失。另外,随着农业收入的减少或者增收空间越来越小,更多的子女选择进城务工来贴补家用或者自用,这同样改变了农村家庭中资源的配置情况,改变了子女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也在某种程度上冲击着农村孝道文化的纽带和凝聚作用。

第二.现代的农村居民缺乏传统的代际互惠观念,年轻一代的农民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家庭教育中的孝德教育缺位和家庭结构变化。一方面,农村社会的生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不再多生多育,子女也不再是劳动力的补充,更多的年轻一代走出乡土社会,家庭教育中孝道文化断层;另一方面,家庭结构不再是几代同堂,而是小家庭结构成为农村社会的基本单位,孝道文化在代际之间的维系作用被削弱。

第三,社会转型的冲击,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孝的批判和市场经济对其的冲击。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传统孝道遭到批判,但在这种批判中,却忽略了对其中优秀道德传统的选择和继承,相反,传统孝道文化被贴上封建主义的标签被全盘否定和抛弃。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以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负面影响,加之独生子女的特殊生长环境,青年人甚至不知中国传统孝道的道德内涵,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不能自觉承担赡养扶助老人的道德责任。

第四,学校孝道教育缺失,缺乏培养孝道的方式。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使其实现社会化和适应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与社会教育相对应的学校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学校教育更多的承载着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功能,加之对传统孝道文化的批判,孝道教育一定程度上缺失,也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培养孝道文化的方式,这也是农村孝道文化式微的一方面原因。

四、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现实出路及其当代价值

1、加强以孝道为核心的传统道德教育。我们必须重视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民风民俗建设,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养老习俗。“通过经常性地开展‘五好家庭’、‘当代孝子’等评选活动,树立慈父慈母、孝子孝女的典范,基层组织像对待先进人物、劳动模范一样对这些典范予以表彰,社会给予他们崇高的荣誉,从而在农村社会形成一个实践孝道的激励机制。”民风民俗是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切实引导农村民风民俗建设,树立尊老、敬老、养老的典型,形成榜样的力量。

2、建立农村孝道规范。孝道文化需要有体现孝道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比较完善的规范体系。应合理地、有选择性地借鉴传统孝道,建立与我国农村社会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相适应农村孝道规范体系。

3、加强农村孝道文化教育。家庭教育是孝道文化得以实现的微观载体,学校教育是农村传统孝道文化升华和传承的有利渠道,把孝道文化纳入公民道德建设范围,积极开展孝道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农村形成孝道文化风尚。

4、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这种制度保障,可以使农村孝道文化超出传统养老主题的局限。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乡村社会也发生巨大变化,人的自我发展、完善和追求个人享受的观念增长了,孝道文化的物质承载功能过强必然削弱其精神功能,导致孝道文化负荷过重和无力承担其功能。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使农村真正纳入社会保障体制中,孝道更多关注敬亲,成为维系农村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纽带,这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途径。

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当代价值不容忽视。借鉴传统孝道文化,重构与时代相适应的伦理道德,对正确处理农村家庭问题,调整家庭成员关系,化解家庭矛盾和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满足农民安居乐业的愿望,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农村孝道文化的状况不仅决定着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农民生存方式和发展形态的转型。因此,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实践课题。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整体才能和谐。农村的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瑞环,务实求理(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9.

传统文化孝道的含义篇10

[关键词]孝道教育青少年德育

传统孝道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地位

“善父母为孝”,也就是说孝之本义是善事父母。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孝”的教育被提到了极重要的位置。传统孝道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先秦时期,孝道教育已经理论化,其标志就是《孝经》、《礼记》的出现。西周时期,天子一般要定期察看学校,亲行养老之礼。在太学设宴款待三老,以敬亲尊老的实际行动对太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推行关于孝道的德行教育,要求学生行孝立德。效命国家。春秋时期,孔子融六经之精华集著而成《孝经》。这本被奉为经世宝典的著作,是在原始道德教育基础上集结而成的,是孔子同学生曾参关于道德教育的对白,是一本关于孝道的讲义和教科书。身为师长的孔子对学生曾参讲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出生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出孝是中国传统教育、社会教化得以产生的根源、起点和基本内容。自秦以后,历代朝廷都把孝道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

两汉至唐代,孝道教育进入了政治化、社会化时期。这标志着孝与孝道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得到完全确立。魏晋时期沿袭了汉代的习风,继续倡导以孝治灭下。南北朝时期还运用了由中央监察官出面弹劾和清议相结合的方式,来监督和提高孝道在全社会的实施。唐代的统治者也继承两汉以来重视社会教化、政治表彰的孝道教育传统。

宋元明清时期,由于政府的大力褒奖,孝道在宋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孝子辈出,孝行惊人,单方面强调子女对父辈的绝对服从。孝道教育日益绝对化、片面化、极端化。元朝统治者不重视孝道,但是,由于民间受历朝孝道教化的影响和熏陶,孝道传统并未受到削弱,反而出现了在中国教育史上孝道教育的重大突破,即通俗化、深入化、平民化。在中国孝道教育通俗化方面最具影响的《二十四孝》和《二十四孝图》也产生在元朝。到了明清时代,这类孝道教育的通俗读物越来越多。

传统孝道教育是中华民族教育的起源,是古代道德教育的基础。在儒家思想看来,孝是天经地义的至德要道,是百行之本,万善之先,孝被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如今,孝在当代中国的道德结构中绝不可能再处于泛孝和首孝的社会地位,这是因为传统社会是家族社会而今天是公民社会,我们不仅要在家对父母尽孝,还要对社会、团体、人民、国家尽忠、持敬、尽责。家庭虽然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仍然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与古代相比,家庭的功能、结构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孝作为人类一切美好感情的基础,从“百善孝为先”回到“百善孝为始”之精神地位,孝道教育仍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启示意义。

传统孝道教育对当代青少年德育的伦理价值

传统孝道教育蕴含着生活化德育的理念。传统的德育基本上是知识性德育,片面强调国家意志和社会需要。生活化德育是相对于传统德育思想而提出的,是近年德育理论界倡导的一种新的德育理念。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深刻地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德育离现实并不远,相反,它就是生活本身。生活化德育意味着德育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每个人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对道德要求的认同。生活化德育就是让学校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

知识的学习是一种理性的学习,是人“脑”的,道德的学习是一种情感的学习,是入“心”的。青少年德育应以发掘中国人血液中固有的孝情来培养高尚的道德为主,不应以外在强加的品质为主,这样才能使青年一代道德观念的形成起于情、发乎心、止于理,学会自觉自愿地进行品德的自我修养。因此,当代青少年德育应从最基本的孝道教育抓起。首先,孝道源于爱的自然亲情,源于子女爱父母的道德感情的推动以及报恩的道德理性。真正的德育是一种唤醒,是一种能够有效诱发和唤醒青少年内在的真善美,激发青少年对生命的感激、对生活的热爱。其次,道德培养有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由小见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的德育,“假、大、空”的现象司空见惯,基本上不符合儿童、青少年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许多在儿童时期应该养成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却要到大学里补课,而大学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因基础没有打好而收效甚微。学校德育课少有敬爱父母双亲等贴近人性需求的教育内容,使得我们的德育空乏无力,缺乏根基。所以,与其先治国平天下,不如先修身齐家,因为直观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更好理解。

传统孝道教育有利于培养当代青少年的感恩情怀。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孝道的本质是感恩,感恩包括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恩,以感恩教育为主线开展德育工作,孝道教育应是关键,居于基础地位。“百善孝为先”,孝道教育既是感恩教育首先要实施的,同时也是感恩教育的基础。血缘关系和父母的养育都使感恩之情更为自然、真诚。孝道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一个人的道德发展奠定一种坚实的情感基础。孝就是感父母之恩,并由此推广到对社会、对他人的感恩和爱。

开展孝道教育就是为了改变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心态,让他们对周围给予其关爱的人及事心存感激,从而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怀。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感恩的国度,自古就有“知恩当报”、“滴水之恩,涌泉以报”之说法。提倡感恩意识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可在生活中“知恩不报”者大有人在,其主要原因是社会缺乏一种感恩的环境,具体原因:一是社会转型期,市场中的经济法则被用到社会关系上来,使社会关系易化为物质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传统道德的退化;二是感恩思想的缺失,也就是认知因素的缺失。俗话说“知恩图报”,只有知道了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才会产生报恩的意识。如果意识不到别人的付出,就不可能产生感恩之心。那么,应从何处着手培养青少年的感恩之心呢?我们认为应从孝敬父母开始。在我们所接受的所有恩惠之中,父母与我们有最亲近的因缘,所以培养感恩情怀从感念亲恩开始是很自然的。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进行孝道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情怀,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的理念,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激和珍惜,做到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环境,愿意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进而增强他们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传统孝道教育符合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在要求。孝道是衍生一切美好品行的基础,通过孝道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家庭责任感、职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孝道教育可延伸到爱国守法教育、明礼诚信教育、团结友善教育、勤俭自强教育、为民服务教育乃至理想信念教育。家庭有孝,尊老爱幼,其情融融;单位有孝,上行下效,竭忠尽智,事业兴旺;社会有孝,人人抱有一份尊重情怀,社会便会和谐。传统孝道教育是符合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