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十篇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十篇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7:54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篇1

关键词:人本化的情感养成课程文化多元化价值取向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理论。乡土教材的本体论是研究乡土教材的存在问题,探索其存在的最一般、最深层的根源和特性。我们往往以常识性的经验认为乡土教材必然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补充部分,然而乡土教材并不完全是应学校教育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乡土教材产生初期更是如此。正因如此,我们才有理由相信,乡土教材必定有其特殊的产生背景和独特的本体论意义。

1乡土教材具有人本化的情感养成意义

1.1“乡土教育”和“乡土教材”都以乡土为基础,而这些都和乡土体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乡土体验作为人的情感系统由“乡土认识”、“乡土感情”和“乡土意欲”三方面有机统一得到实现,三者分别代表了个体心理过程中的“知、情、意”的结构状态。[1]其中“乡土认识”放映了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过程,反映了个体对其乡土的认识过程,这这一过程是通过个体最初对乡土个别事物的认识到对乡土不同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再到乡土文化整体的认识实现的。一个人对于异乡的认识,总不如对本乡的认识那么清楚。其原因就是个体对异乡文化的认识总是个别的、片段的,无论何种见闻,总不易得到关联的、形成正确确实的整体认识。

1.2“乡土感情”主要体现的是人的“心安”状态,是指人对社会性事件的态度体验

一个人对于异乡,由于风俗、习惯、气候等文化差异的原因,总是不容易和异乡环境充分融合;而对于乡土,则特别感受心安。因为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各种实践过程中,都会对乡土文化所反映的内容产生种种态度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融进自己的乡土文化中。所以,乡土感情的实质,是要求个体好环境的有效统一并产生一种“安定感”。人们天天住在乡土,并不觉得有感情;可是一旦离开乡土到他乡,就容易产生思乡之情,这就是指的乡土感情。

1.3“乡土意欲”是一个人对于乡土的关心

因一般人大都希望自己的乡土发达繁荣,不愿自己的乡土贫穷落后。这反映了人的一种责任心、归属感和自尊需要。所以“乡土意欲”是人较高层次的情感心理,“乡土意欲”也可以说是“爱乡心”。乡土的“知、情、意”是构成乡土体验的三种机能,反言之乡土体验是三种机能的浑然融合而统一的精神生活,由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百年来我国坚持的乡土教育,是以养成乡土之爱为起点而启发爱国心的教育。

从教材意义上看,通过乡土教材,使学生能够系统地进行乡土体验,知爱乡土,从而启迪学生培养由爱乡到爱国的情感。因为乡土教材的内容均来自乡土,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学生通过乡土实践对乡土文化得到知、情、意的体验,从而可以培养其热爱乡土、热爱国家的情感。由于乡土教材的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学生学习知识,了解环境的心理特点,所以,这一系列过程并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强迫,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也不是被动的,而是师生一起实践,共同体验的过程,体现了明显的人本化思想。

2乡土教材具有促进课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功能

课程是从人类文化总体中精心挑选出来的需要学生掌握的“文化集萃”,因此,任何课程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受社会文化的发展左右,并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2]。课程文化从其文化来源上分析,不外乎就是本民族文化和外民族文化两个方面;从其内涵上看,课程文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和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前者课程是文化的载体,后者课程是文化所指的课程包括学生在学校情景中获得的一切经验的过程,狭义的课程文化主要是教材文化。

乡土教材作为学校课程的一种内容系统有别于其他课程内容,其他内容体现的是最一般、最典型、最普遍的科学知识文化,而乡土教材所体现的则是最独特、最生动、最具体的乡土知识文化。前者具有国际性或全国性的普遍文化意义,后者具有本土或乡土性的特殊文化意义。从课程文化价值上来分析,二者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尽相同,如果说前者体现的是普遍文化的文化价值,那么后者体现的是特殊性的文化价值;前一种文化并不是某一个民族或地区独有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体系,而后一种文化则恰恰是某一民族或地区所独有的具有独特意义的价值体系。二者的共同存在对于课程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课程改革中如果从片面的所谓国际化、现代化的需要出发,仅仅强调普遍化的科学知识文化,那么从课程所体现的文化意义上必然牺牲本土的独特文化而走向文化价值附庸,从而导致课程改革陷于文化价值取向的矛盾中。

3乡土教材反映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清末的洋务运动和政治上的保守改良,实际上是一次中西方文化的交锋过程。这一时期,我国教育接受了西方的直观主义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的基础是自然主义教育理念,也就是根据受教育者的自然成长过程的规律来实现实施教育。这种教育思想在今天的教育中已经是个常识性的认识,但在当时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中国教育制度中可是具有革命性的颠覆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的交锋与对话几乎每一次的讨论和冲突基本都围绕着如何摆正中西方文化二者的地位问题。“在文化领域的这种讨论和争论中,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越大,在教育领域中呼唤和张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就越大,从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要求就会得到空前的加强,乡土教材的建设也就会得到加强”[3],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为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对话中的反弹,也是乡土教材具体体现中西方文化交锋中的本土化价值取向过程。

4结束语

实际上乡土教材在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并不仅仅是课程内容那么简单,它是一种独特的课程文化,体现着张扬本土文化的某种社会主流思想,这种思想蕴含在乡土教材之中。就其他科学知识内容与乡土教材内容相比较来看,前者在科学知识的传承方面、使学生掌握理论性系统知识、科学原理方面,甚至解决学生升学等方面都有很强的显性文化功能,而乡土教材则对学生具有独特的认识乡土、热爱乡土、改造乡土的隐性文化功能。任何课程内容都有显性和隐性的文化功能,不同之处只在于有些内容的显性文化功能更强一些,而有些课程内容的隐性文化功能更独特一些。从这些意义上看,乡土教材不但具有独特的课程文化功能,而且也具有促进课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深层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m].民族出版社,2010:5.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篇2

关键词:乡土文化;农村小学德育;积极作用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者群体,共有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总称。”从广义上来说是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是人精神的创造物。乡土文化则是生活在乡土中的人创造的文化,是在乡村中的人在适应和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的生产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生活样式。

一、乡土文化对农村学校德育的积极作用

乡土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界域概念。它的区域性使得人们具有强烈的“家”的意识,爱祖国总是从爱自己的家乡开始,由爱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家乡升华到爱自己的祖国。家国文化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对于所属乡土文化的认同,就是其对乡土的认同。乡土文化中的德育是学生在了解和认识自己生长或长期居住的地方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激发他们的乡土情感并产生乡土关怀,进而产生“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这是北宋时期的思想家张载提出来的。意谓世人,皆为我的同胞;万物,俱是我的同辈。当前,中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处在不断变革的社会大背景中,乡土文化因为具有无可比拟的民族和大众的特性,在农村学校德育实践中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同时,从学生的学习难易上来看,乡土文化就在他们身边,真实而生动,可感知,可体验,可以增强学习兴趣,让道德教育看到实效。

二、乡土文化在农村小学德育中的合理运用

当前,我们的整个教育体系并没有全面发挥引导乡土文化并利用好乡土文化的作用,乡土文化的前途令人忧,如何在农村小学德育中合理运用乡土文化的问题也异常迫切。这些问题不仅能为我国按照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原则建构民族国家发展模式提供基础和养分,而且能为我国立足于本土文化的民族自主性和现代性提供多重资源。

1.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学校应该在学科教学中涵盖乡土德育指导并挖掘乡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各地区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应出台教材编制规范、制订课程设置标准和考核要求,组织人力编写教材、补充师资以保证课程的实施,以必修课的形式在中小学开设乡土课程,并将其纳入升学考试范畴,从而引起人们对乡土文化的重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渗透乡土德育知识传授和情感指导。

2.把握乡土文化中的价值判断和取舍标准

乡土文化内涵丰富,作为农村小学德育中的乡土文化教育,该有一个什么样的价值标准?应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既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较强的教育指导意义,同时也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首先,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的乡土文化必须是能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能提高中小学生精神逐步走向高尚,能激励人为了未来努力奋斗的乡土文化。第二,它必须适合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能为学生所理解并接受,这种文化也必须是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精神上更为崇高,有更强的凝聚力。我们的小学德育必须坚持这两方面的价值判断,让乡土文化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当然,如今的农村小学在进行乡土文化德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多元文化社会里,这是无法避免的,这就要求学校在德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地域的文化,注意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区分,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加深对自身乡土文化的了解,并尊重他人的文化。

3.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体现乡土德育

乡土课程教学内容方面,要更加注重让学生接触自然,让学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亲近自然,熟悉周围的生态环境;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互动,使学生感受到乡土自然的魅力;在教学形式上,应增加学生和乡土直接接触的机会,从直观教学、联络游戏和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获得相关乡土知识。德育内容的选择要从身边能接触到的乡土文化,如乡土文化中的人、自然和事物开始,然后慢慢扩展到整个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与乡土文化的疏离感,并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乡土文化中德育的熏陶。

乡土与德育是人们一直关注的两大主题,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加快的过程中,面对乡土教育资源的逐渐流失,我国应借鉴国外乡土德育的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帮助他们建立乡土情结和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篇3

乡土素材指的某地最为原始和本土的文化,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凝聚了一个地方最为真实和亲切的乡土资源。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当地人物或者当地习俗都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资源乡土素材的生活性和较强的操作性可以作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增加思想品德课的多元化。

1乡土素材的涵义

乡土是本乡本土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们生长的地方也可以指人出生的地方,人们乡土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一个地方的名人、景观、建筑、习俗文化构成了这个地方的乡土文化,成为重要的乡土素材,它体现的是某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

2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乡土素材的原因

(1)乡土素材主要是教学的一个辅助资源,可以丰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形式,将抽象的说理变成具体的对象从而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当然,灵活而巧妙地应用乡土素材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乡土素材的充分利用可以促使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思想品德课长期以来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也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思想品德教材内容过于空泛,许多学生也只是听一听就忘了,并未将其转变为自身的一部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乡土素材可以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让教材知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产生亲切感,真正实现教学目标。除此之外,乡土素材将枯燥的教材变得更具实际价值,突破教材局限,让学生对所处的环境有更新的认识。

(3)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乡土素材符合21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部明确强调新时代的教育要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能力。利用好乡土素材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值得关注的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乡土素材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3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巧用乡土素材的对策

(1)教师要更新观念,强化乡土素材利用意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意识与教学质量挂钩,多元化的课程资源观念实现对乡土素材充分利用的前提。挖掘多种教学资源,让每一节课都值得期待,这是当前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内容。多元化的课程资源观指的是教师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一切可以推动教学目标实现的资源,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会建立在各种课程资源基础上。多元的课程资源观念使得教师的观念被打开,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具体的教学方式也会因此而改变。为了更好地让乡土素材走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并不断强化乡土素材的利用意识,将乡土素材放在课程教学的重要位置。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强化乡土素材的利用意识,认识到乡土素材所蕴含的巨大教学价值。乡土素材类型多样,不同的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乡土素材,具体怎样选用都需要教师自己去琢磨和实践,拒绝依赖心理。

(2)教师要积极了解和掌握乡土素材。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应用乡土素材要求教师积极去了解和掌握素材,并做好整理,以便随时利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快,近年来互联网、交通等发展迅猛,人们想要了解某件事物可以通?^多种途径了解。很多书籍或者是报纸上会专门介绍某地的乡土文化内容或者名人故事等。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增加报刊的阅读量,拓展自己的眼界,多收集有用的资源存储起来。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根据每一堂课的具体情况进行乡土素材的收集,多浏览下网站、新闻,看一些影音视频,遇到好的资源可以下载保存起来。乡土素材就在人们的身边,教师要多看、多听、多思考、多实践。为了增强对乡土素材的直观感受,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还可以走出课堂,去亲自体验和实践,通过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平时,教师之间多交流有关乡土素材应用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做到优势互补。

(3)内外结合,让学生走进乡土素材。乡土素材在课堂导入环节至关重要,这可以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乡土素材大多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关于中华文化传承创新这一课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地风景名胜展开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增加课外活动,将课内和课外巧妙结合,走出课堂,亲自去体验和接触。具体而言,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结合教学材料和教学目标来制定活动行程,通过有效的组织让学生走进乡土素材,感受乡村、街道、故居的独特韵味。教师要提前对即将去的地方进行全面的了解,收集足够的资料,在活动中将这些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考。学校要定期举办思想品德相关的专题讲座,发挥名人榜样的作用,请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讲解,让学生对本地文化和习俗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篇4

关键词:乡土文化地理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115-01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规定了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理教学过程应该三者统一。但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为了追赶进度,或者应付考试,绝大多数教师的地理课堂仍以“知识”为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轻,甚至缺失。

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达到高效课堂呢?方法很多,其中将乡土文化融入地理课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强调地理课程要与实际相结合,突出了乡土地理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以湘教版地理必修二《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一节第一课时《工业区位因素》为案例,将河北省任丘市的乡土文化与《工业区位因素》一课相融合,例谈乡土文化资料对地理课堂的积极意义,以及如何将乡土文化融入地理课堂,以实现地理高效课堂。

1乡土文化资料提供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乡土文化材料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学生时常接触的素材。但是在乡土文化选材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适当、恰当、合理、灵活的原则,不能贪多,也不要太随意,要联系课本和课标,要能创设出情景,引申出问题,给学生留有探讨和思考的余地。

《工业区位因素》一节中,选用任丘石化基地建设作为案例,教师可通过网络、做访问、做问卷调查等寻找关于任丘石化基地的相关资料。教师能够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获取丰富的教学素材。

选用任丘石化基地建设这一乡土地理资料,很快就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因为任丘石化基地是河北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对于任丘这样一个县级市来说,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所以当地的报纸、新闻、广播都很关注,也经常报道。因此,学生对这一家乡的热点问题有认知,而且有更深入了解的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乡土文化资料把抽象的、枯燥的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高中地理教材在阐述地理现象和地理基本原理时,考虑到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和典型性,所选的事例和材料全球性、全国性的较多。但从学生的角度讲,他们对乡土地理耳濡目染,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能适时恰当的选择乡土地理案例加以举例说明,则更有利于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拉近学生与地理课程之间的距离,从而加深他们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强化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工业区位因素》一节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从百度百科中获取任丘市的相关简介。

学生非常喜欢百度百科对任丘的简介,是因为这是关于家乡的介绍,学生都比较熟悉,也非常的关心家乡的发展。这样的乡土文化案例的运用,使学生很快就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去,去寻找任丘石化建设的区位因素,用自己的语言或材料中的重点信息总结出来,例如,材料里面体现出来的:地理位置优越、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科教发达、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石油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等等。不用老师讲解,学生自己就可以主动找到答案,实现了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变老师的课堂为学生的课堂。

为了能够让学生弄明白工业集聚的意义,可以从任丘政务网上搜索到关于任丘石化的总体规划。通过这个材料以及相关图片的展示,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一个枯燥的、难懂的概念,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认识,而且可以深入理解。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拉近学生与地理课程之间的距离,从而加深他们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强化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工业区位因素》一节中,只用引用一个乡土案例,将任丘石化基地建设这一乡土文化案例贯穿整节课中,通过一系列图片和相关材料的展示,不断的进行问题设计,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发挥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注意把地理知识与当地日常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认识家乡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评价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趋利避害的措施,让他们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到地理知识活学活用的乐趣。

3乡土文化资料利于学生树立爱国爱家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乡土地理能把智育、德育融为一体,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教学之中。通过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树立起爱国爱家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工业区位因素》这节课,之所以选择任丘石化这一乡土文化案例,是因为贴近学生生活。选用家乡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学习,学生知道工业区位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即: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总之,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应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典型的乡土文化案例,开发、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使教学情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乡土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不可替代。如何将乡土地理素材合适的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教师必须下工夫长期积累资料,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顺心.我国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篇5

在乡土历史的挖掘上,我们受日益加大的升学压力的影响,也常常是浅尝辄止,乡土历史无法真正走进历史教育的视野,其育人作用自然也就得不到充分发挥。多年来,笔者注重发掘、整合各种支持要素,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努力构筑开放式、交互式的教学系统,在乡土史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渗透

我们可以根据中国历史与乡土历史内容的内在联系,系统地把乡土历史资源的相关内容穿插在教科书的教学中,不着痕迹地融入既有的教学环节之中,使二者结合起来。但这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花很多精力收集本地历史、民俗、名人、名胜古迹、建制沿革等方面的材料和图片,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制成课件,在课堂讲解时用多媒体展示,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这种穿插渗透讲授乡土课程资源的方式,是比较普遍的形式,实践证明也很受学生的欢迎。例如在介绍中国境内远古人类时,除了教材中耳熟能详的元谋人、北京人外,笔者加入了对大约35万年前南京汤山猿人的介绍,一方面印证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作为中国古代大河流域对于古代文明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贴近学生的认知,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又如在介绍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时,结合南京地区的革命传统和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如南京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1922年组建南京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小组———浦口党小组并任组长的王荷泽,让同学们感受到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较高的斗争艺术。除了课堂教学的穿插介绍,我们还可以在平时的练习或考题中渗透一些乡土历史内容。考察近年来自主命题考区的高考历史试题,不难发现,结合本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体现乡土情怀的试题经常出现。例如2010年江苏单科卷25题江苏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明孝陵、昆曲两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等等。渗透乡土情怀、体现地方特色是新课标下高考命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尝试。

二、在课外活动中开展

乡土历史教学课外教学活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带有浓厚人文气息的场所,通过对家乡历史文物、遗址、纪念碑馆等场所的参观、考察,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这样的过程,也能增强乡土历史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文化价值,滋养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感。比如要了解南京在整个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位于长江路的南京总统府无疑是我们的首选。总统府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人民占领南京的100多年里,这里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如今经历了百年风雨洗礼的南京总统府依旧巍然屹立,用大量珍贵的史料,向我们生动展现着当年那段光辉的历程。徜徉在南京总统府中,时刻都能感受到近代历史的气息。大堂、东西朝房再现了太平天国天朝的昔日辉煌;穿行在大堂西暖阁,耳边似乎还流淌着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宣誓词,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匾额还在叙述着先生的革命理想;位于总统办公楼(子超楼)二层的总统办公室,写字台上的台历日期定格在1949年4月23日,中国历史在这一天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再如参观江东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我们在这里吊唁遇难同胞,牢记历史,不忘国耻,自然激发起奋发图强的社会责任感。这些参观活动是我们开展课外乡土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有效方式。

三、自编校本教材系统讲授

在众多课程资源中,校本课程无疑是最富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也是最接近学生生活和兴趣的课程。开设校本课程,利用乡土资源编写校本乡土历史教材,这对于笔者所在学校的师生来讲不算陌生。笔者也与语文、艺术、政治组的几位老师一起从南京地区的人文历史和地理知识出发,将公民教育、民主教育和地方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点,以南京地区人文历史和现实生活作为学习和探索的领域,对现有的各种乡土教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了富有浓郁特色的校本教材《南京本土文化》,通过开设选修课程,传承乡土文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进一步拓宽乡土教育的渠道

南京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如地方文史工作者、历史专家学者、历史见证人、阅历丰富的长者等,可以从不同层面、多种角度为学生乡土历史的学习提供素材和见解。例如邀请历史专家结合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作专题报告讲座,请专业考古人员讲南京当地古迹遗存、考古发掘的新成果等,将是非常生动、精彩的活教材。这样的报告讲座形式,也让学生备感新鲜与亲切,教育效果肯定比单纯的老师说教或阅读死板的教科书好得多。建立数字电子化的历史乡土课程资源,也不失为一种经济、便捷、高效的方式。我们以电子网络为平台,着力挖掘数字电子化的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广泛利用多媒体历史课件、历史资料数据库、本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所提供的网站,还有一些影视作品等,为乡土历史的教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乡村性;本质

婴儿在母腹中长大,便对母亲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而从人类的起源伊始,人类对孕育自己的土地,便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依赖感和回归感。考问心灵,你会由衷发现,原来我们心灵的归宿就是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一方水土一方人,重返田野、回归乡村,就成为架起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密切交往的桥梁。

1乡村旅游的起源

1.1国外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但是那时候的度假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活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洲,人们开始利用原生态的乡村居所吸引游客,于是乡村旅游在全球兴起。国外乡村旅游的始作俑者是富人与贵族。法国有着古老的乡村旅游传统,然而在早期乡村旅游仅是奢华贵族生活方式的体现;英国在11世纪开始就有贵族狩猎活动的产生,18世纪出现农庄式社会休闲活动;德国于19世纪末产生乡村休闲度假行为;美国乡村旅游活动的发生则与铁路建设、国家公园有直接关系,1992年出台正式的指导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主要由美国国家乡村旅游基金负责。加拿大的乡村旅游主要有两种,度假农庄和土著旅游,分别由乡村度假农庄协会和土著旅游协会负责指导和提供服务。在日本、韩国,乡村旅游主要以农场观光的形式出现。乡村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物美价廉、富有特色的食品、浓郁的乡间音乐和舞蹈以及浓浓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成为人们选择乡村游不可抗拒的理由。

1.2中国的乡村旅游

中国乡村旅游的起始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寄情山水的变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的生活心态;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田野风光;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的乡村生活形态;“苔藓侵阶绿,草色入帘青”的乡村景观……他们住在乡村,一切生活起居、耕作经营都同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体验村野生活的乐趣,陶冶情操,品性移情,却不以农田为基本的谋生方式和手段。这些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桃花源”式的生活就是乡村旅游的雏形。

庄志民在《旅游经济发展的文化空间》一书中指出:“我国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是一笔凝聚着几千年人类智慧的文化遗产,传统的农耕文明遗迹及生活形态仍大量地存在于现实社会中,这又是一笔能在第三次浪潮文明中重新放射璀璨光芒的宝贵财富。”几千年来,中国农耕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以商鞅“垦草”为代表的农耕思想,“重农抑商”、“耕读为本”的儒家思想代代相传,历经数千年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致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都积淀了很强的农耕文化情结。这种农耕文化就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就表现在农耕文化上。

文化是一个特定社会中人们代代相传的一种共享的生活方式,它包括技术、价值观、信仰以及各种约定俗成。这种文化在乡村中的体现就是“乡村性(Rurality)”,或称为“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只有保持它固有的自然古朴的特征,符合城市人群对乡村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探究动机和心理,激发人们对理想中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对乡间文化、物质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的认同和回归的心理,才能引起旅游者的共鸣,得到他们的认可,从而促使旅游者更加以回归原始的心态重返大自然的怀抱。

不论国别的差异,不探究生活方式的区别,居住在同一地球上的人们对其养育自己的土地有着不同寻常的眷恋与怀念。回归自然,重返田野,成为现在城市人心底的呼唤。

2乡村旅游的概念解析

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乡村旅游的概念给予了不同的界定。Gilbert和tung(1990年)认为乡村旅游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Ruraltourism)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刘德谦(2006年)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以及与农事相关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该地进行休憩、观光、体验及学习等活动。沈东生(2010年)觉得乡村旅游是以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幽美的农业生态环境、参与性强的农事生产活动、传统的民族习俗等为旅游资源,以都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融观赏、考察、参与、娱乐、餐饮、购物、学习、度假于一体,以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娱乐求知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不管学者们从何角度出发来鉴定乡村旅游的内涵,但有一点是想通的,即乡村旅游是发生在有与土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存在永久性居民的非城市地域的旅游活动。永久性居民的存在是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概括起来,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来归纳和说明:

2.1旅游必须以“乡村性”为依托

即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建立在旅游者对农耕文化或乡村文化的了解意愿和深深的向往之上,通过对乡村的建筑、民俗等来实现其旅游的目的。

2.2田园风光、村落景观与乡土文化是乡村性的三大载体,尤其是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是进行乡村旅游的内核,田园风光、村落景观是乡土文化的外在体现。只有三者的统一结合才能让游客深刻体会到乡村的魅力所在。

2.3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做到:小规模经营、由当地人所有、社区参与、保持文化环境的可持续性。这是开发乡村旅游并实现其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

可见,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具体的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状况、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类型。乡村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自然环境三者合而为一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依托城市周边地带的乡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而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是加强城乡居民感情沟通、体验乡村劳作、了解风情民俗、领略风光自然和回归原始生态的最佳方式之一,迎合了新世纪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大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乡村旅游的本质阐释

通过如上分析,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即是基于“乡村性”的“农耕文化”。具体来说,要从以下方面把握:

1)从地域的角度出发,强调“乡村”这一特定的地理空间特征,即乡村旅游必须是在乡村的土地及地域范围内进行的旅游活动,而非城市。

2)开展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是涉农资源,即土生土长的村民、婚丧嫁娶等民俗、种植或养殖的劳作情形等。旅游发展的核心是旅游资源,因此涉农资源的存在是乡村旅游开展的基石。乡村旅游资源的表现类型很多:农业文化景观、农耕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传统的村落民居习俗以及与之相和谐的各种副业等,都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事物。如麦场文化,金黄的麦秸垛、摊晒的新麦,用麦秆编草帽辫的村妇村姑等,类似的场景与情调构成一幅田园韵味极浓的农耕画面,勾起游人浓浓的怀旧情感,使其沉浸于陶渊明般的回归感慨之中。

3)在经营上依靠的是当地居民。乡村旅游具有乡村的自然属性和文化特征,具有相对浓郁的地方特色,因此乡村旅游的开发者可是是当地政府、企业投资人或者其他,但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一定要让当地居民发挥其主人翁的态度和精神。只有充分依靠当地居民的经营,才能使乡村的旅游资源特色充分突显,才能使旅游者完全沉浸在“乡村”这一特定的旅游氛围中。

4)从产业布局出发,强调了其内容外延。开展乡村旅游,不是单一的乡村居民的产业经济增加,它会达到旅游企业、乡民和旅游者“三方共赢”的效果。

5)从国际惯例出发,强调了其体验需求。以乡村特有的活动内容为主,旅游活动的设置要具有参与性和体验性。

因此,乡村旅游是农村、农民、农业与旅游业四者结合的产物,其强调的是参与性、体验性、休闲性、过程性,具有自发、自助、小众的特色。因此开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以休闲为主的旅游方式的乡村旅游应该会有较好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市场需求。

4挖掘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独树一帜的乡村文化是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更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保证。使乡村的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在内容、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展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突出农村天然、质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倾力展现乡村魅力,这对于在城市喧嚣中怠倦的人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也真正实现了城里人重返田野、回归乡村、找寻心灵慰藉的愿望,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敏.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和转型-兼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升级[J].旅游学刊,2009(2):70-74.

[2]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3):12-19.

[3]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5.

[4]沈东生.安徽肖坑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41-43.

[5]吴权民.关于乡村旅游文化的思考和实践[J].乡村旅游,2007(12):38-41.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校本教材;大语文观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现状的显著特点是‘应试教育’,它带来种种弊端,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是的,长期千人一面语文课程的实施,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实践运用语文能力的提高,更是让学生对家乡了解甚少,家乡的语文课程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乡土教材是对现行语文教材的丰富和延伸

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为平台,深刻挖掘课内资源,“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师不能把教材作为‘圣经’,应把它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与其他的课程资源一起支撑新课程。”教师应将教材看成一个活的文本,一个充满变化的学习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思考和探究,将乡土资源整合到现行教材中,既可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对现行教材内容的理解,充分体现出语文乡土教材对现行语文教材的丰富与延伸。

二、乡土教学要以语文为主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因为我们所开发的是语文乡土课程,所以所有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都必须围绕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来进行。我们编写的语文乡土教材,不是一本单纯的课外读物,在每篇课文的结束,都有语言文字的练习题、思考题。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安排语文实践活动和习作训练。如:第一单元学习了家乡的特产,就让学生用语言文字来夸夸家乡的特产,为家乡的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等。这些活动都带有浓浓的语文味,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来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倍感亲近。以此来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语言的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升华他们的人文涵养。

三、乡土课程要以校本教材为基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树立大语文观念,让学生由教材的主题拓展到走进家乡、走向自然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使其能协调发展。因而学生不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使素质在活动中生成、发展,在实践中内化、优化,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且在活动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家乡观念,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利用校本语文阅读课组织学生学习乡土教材中的名篇佳作,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欣赏,品味其中蕴含的乡土文化以及作家诗人在其中传达的浓郁情感和文学风采;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访问、调查、采访、上网等方式,向父母、邻居以及研究人员了解泰州的历史文化,从图书馆借阅资料,到相关场所了解具体情况,利用电脑整理文字材料和进行版面设计,亲身体验实践的艰辛与愉悦,获得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配合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组织学生开展“我当凤城小导游”“泰州国际旅游节新闻会”“感受水城慢生活,争当文明泰州人”等语文实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富有情趣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之美,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传承了乡土文化,彰显了现代文明。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篇8

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雨,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宁静。

临行前再次检查所需的装备:手提电脑、测距仪、投影仪、激光笔、相机、卷尺、雨具、高筒胶鞋等,确认万无一失后,魏浩波带着西线工作室的一行人——建筑、结构、设备专业的工程师,开始了一天的工地之行。

工地之行

清晨的市区,街道上车不多,司机师傅驾驶着越野车,一会儿便驶出了市区,向山里开去。一会儿是一马平川的平坦大道,一会儿是盘旋曲折的蜿蜒山路,司机载着一行人,在高速公路和盘山公路之间来回切换。猛然间,巍峨的青山扑面而来,彼时仿佛已置身峭壁之边,颇有戏剧般的行驶体验。然而一路上,总会有山体塌方路段抑或泥石流易发地区的警示牌提示来往的车辆谨慎通过,令人颇生寒意。加之因为海拔逐渐升高,周围开始弥漫湿漉漉的雾气,能见度已不足十米。尤其是11月至来年2月间,湿气非常大,地面会出现严重凝冻的现象,又湿又滑,同时能见度会降至两三米,此时车子只能缓慢滑行。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西线人在这样的山路中大约要行驶6、7个小时,才能到达项目所在地。而有的工地位于山体的更深处,公路还没有延伸进去,他们随身带来的高筒胶鞋便派上了用场,大家沿着施工搭建起来的泥泞便道进入到施工现场,这时往往已经到了下午的两三点钟,才正式开始了一天的现场工作。

赤脚医生

到达工地之后,大家便各自忙碌起来:一边把包工头叫过来让其规整凌乱的施工现场,一边查看工人是否按照上次交代的施工技法进行建造,一边又打开投影仪用真实的模型给工人做演示,一边又手把手现场教授工人如何加工、如何砌筑……一忙起来,不知不觉到了黄昏。他们又驱车回到项目所在地的县城过夜,第二天一大早再赶往附近的两三个工地进行现场指导,之后就得抓紧往回赶了。

这就是西线人的工作方式,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这样的奔波中度过。这也是西部乡土地区最真实的基层建造,相比充斥在东部沿海大城市里高难度技术的复杂建造,活色生香的材料配置是非常落后的一种方式,但正是这种落后成就了中国西部广袤国土上最基层的建造体验。终年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城镇和村落之间,魏浩波开玩笑地说,“感觉我们有一点像赤脚医生。”

寻路

这种随时可能遭遇危险的路况,魏浩波他们早已习惯了,他说在西部地区的建筑师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然而在我看来,也许一两次这样的经历大多数建筑师是可以接受的,但假如七八年间的三分之一时间都处于这种状态,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坚持。

不去一线城市发展,反而回到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进行设计实践,魏浩波究竟是为了什么?很多人可能会和我有一样的疑问。要知道,他当年可是以优异的成绩从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研究生毕业,本有机会进入国内几家大型设计机构和重要高校,但他却选择了到华侨大学执教,希望在那种安静的环境下专心思考他想要的东西。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他最轻松的职业历程,每天除了教书,就是泡图书馆,或者到海边听潮起潮落,基本没做什么工程,即便有工程,也是很标准化体系的成熟项目,很难找到他想要的那种东西。

“我觉得自己的方向可能不在那里,虽然当时我还不清楚我追求的理想状态,但我觉得我可能在贵州会找到方向,因为贵州有很多有意思的传统,而那些好的东西正在消失,我觉得我要在这些美好的东西消失之前赶紧回到家乡,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魏浩波说起这些的时候,眼睛里透出充满希望的光芒。

复杂的地理地貌、丰富的乡土世界、深厚的人文历史、有趣的故事传说、当代的时尚元素……正是这样一种混合的状态才成就了当代贵州的独特魅力,也成为吸引魏浩波回乡探索的动力。在他的眼里,贵州是一个既熟悉又神秘的地方。

那里的景,山外有山,逼仄,一线天,陡,盘,鬼斧神工。

那里的人,与自然、与传说是一种共存的状态。

那里的村,淳朴、原生态,但也夹杂着模仿的流行符号。

那里的城,时尚,高密度聚集,巨大的开发基数。

但当代贵州的建设却缺乏反映当代性背景特点的内容。

回到贵州之后,面对如此之高的城市开发量,魏浩波一上来就开始做城市中的大项目,担任了贵州省一些重大政府项目的设计总负责人。可能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了,持续下来,顺理成章地升至老总,岂不快哉?但在魏浩波看来,这种创作不是一个真正建筑者应有的状态。因为沿海城市的建筑太过于精英化,如果沿用那样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很难形成属于自己的方式,也就难以建造出属于贵州这片土地的建筑。可是路在哪里呢?

结缘乡土

第一次深入乡土工作,得益于我国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当时的贵阳市建设局副局长涂必忠是魏浩波的忘年交,他和魏浩波一同探讨了一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于是,第一次深入的乡土调查给了魏浩波双重体验:一方面,乡土的状态很质朴、自然,不矫揉造作,不虚张声势,人们非常注重身体感官性的东西,身体可以变得非常敏感——可以体察风吹草动,可以细品高山流水,这是一种宝贵的体验,也正是当代设计所缺失的内容,这带给魏浩波极大的触动;另一方面,乡土的封闭使得当地居民非常渴望有新东西,但是因为缺乏合理建造的意识,乡里充斥着粗制滥造的房子和不伦不类的风格,这种来自外界光鲜亮丽却缺乏内涵的东西正在取代乡土原本清新自然的朴质。

这次乡土调查让魏浩波认识到对于身体感官的关注与是否必须用传统的材料、是否必须以传统技艺的方式建造关系不大,重要的是你是否重视乡土的脉络肌理性,是否重视身体感官的存在,只有重视这种鲜活的感知,才会让建造生动。同时,他也体会到只有扎根乡土,深入体察这片土地,才能对设计有启发。假如把这些体会和当代的思想结合起来,那么也许会激发出更多意想不到的新思路。

2004年,魏浩波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们成立了西线工作室,西线的涵义即是针对我国西南部地区,探索适宜的建造体系。

第一次

西线真正系统地在乡土开展实践始于2004年在贵阳郊区花溪的梦溪笔谈山地居住群,当时甲方想尝试山地住宅的模式,但正值其资金困难的时期,设计费压到了每平方米七八块钱。但最终魏浩波被甲方的诚意打动了,同时也想借这个机会开启乡土实践的大门,由此,西线的山地建造拉开序幕。

困难比想象中多得多,一方面这是西线第一次在乡土造房子,对乡土的建造方式、施工水平、材料供应等方面都没有足够的经验;另一方面这也是西线第一次较大规模地接触如此复杂陡峻的山地建筑,复杂的地形地貌对建筑师、结构师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建筑安全成为当时最为基本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建筑学意义上的诸多想法。

当时的日子很艰苦,既要思想上承受着比较大的压力,经济上也非常拮据,很多设计人员坚持不下来离开了,但最终西线还是顶住了各方的压力。魏浩波后来回忆说:“早期的‘梦溪笔谈’项目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实践出真知,当时恨不得把所学的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但现实的具体建造与各种限制条件必然会在实践中考量你的所学与所想。”但正是这次尝试性的建造推动着他不停地深入思考,也为后续工作留下很多持续性的研究专题,如在后面的对话中提出的“分岔的路径体系”与“公共空间的二次划分”。

这次尝试也为将来西线工作室在乡土地区建造山地建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历练让他们在面对复杂地形地貌时能迅速地做出判断,快速开展创造性的设计工作。这个项目之后,西线工作室又接到了贵阳花溪的另外一个项目——花溪石板镇摆陇苗寨民俗综合体。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的建造已经能有的放矢地贯彻一些已经考虑成熟的建造逻辑了。

老大哥的支持

有了在贵阳的建造经验,西线工作室期待接手更多的乡土建造项目,但乡土的项目多为政府项目,假如没有合适的机缘,很难得到直接的委托。魏浩波说他要特别感谢一个人——洪流,魏浩波亲切地称他为老大哥。洪流是一位对家乡极为忠诚的历史与环境的保卫者,同时也是专业的建设者,在直面设计的尴尬与无力回天的窘境下,弃业为官,成为当地政府最重要的技术把关与支撑。正是在他的鼎力支持下,西线“上山下乡”系列探索项目才得以在赤水生根开花。

回忆二人的结缘,魏浩波说,有一天洪流突然跑到我的办公室对我说,“我有机会让你在赤水盖一点好的东西,赤水需要好东西,你来吧!”而正是他这次唐突的拜访,才使得西线工作室有了本期‘上山下乡’专辑中的一系列项目。

因为西线工作室建筑特有的建造方式以及所呈现的存在状态,既与当地传统造房子的方式不同,又与城市中充斥的大量建造各异,很多当地的官员无法接受西线的设计。洪流老大哥则顶住各方的压力,让西线工作室在尽可能少障碍的条件下进行他们的设计实践,摸索他们的建造体系,也由此西线工作室在乡土系统的通用化建造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体验

西线工作室没有辜负老洪大哥的厚望,竹海的项目建成之后,当地的政府官员与群众前去参观,感到非常意外和惊讶,怎么房子还能造成这样!也许是西线工作室的思考方式和建造逻辑源于乡土,虽然前去参观的人大多为非专业人士,但他们却非常欣赏这样的作品,同时被建筑所营造的氛围深深打动了。魏浩波说,这也让他明白亲身体验是建筑能给予的最直接的力量,远大于你用华丽的辞藻去描绘,也远大于你从专业角度进行深奥的逻辑分析。

这种体验同时也传递给了当地的乡民,比如说西线工作室经常用一些青石板造房子,经常采用配置彩色玻璃体系的举折的坡屋顶做法,乡民看到这种形式也会参照西线的方式去做。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的需求在自己的房子上做一些改变,或者进行一些延伸性的推敲,比如在一些需要的地方设置彩色玻璃,设置天井,会让树木从房子里长出来……

魏浩波认为,乡民的这些建造行为源于乡民不是把你的房子作为一个简单的结构体或符号集合去看待,而是他真正读懂了你的设计,包括他们开始在生活中注意到了光线,关注人与树木、与天空的对话,而这正是他乐于看到的。

“精神分裂症”

西线工作室除了这些乡土项目外,仍然会像其他设计机构一样承担大量的城市化建造。当我问到魏浩波:“在城市里造房子肯定没有这么辛苦,而你坚持在乡土地区从事建造,这么多年有怎样的身心体会?”他想了一下,竟脱口而出一个令我意想不到的词:“分裂症,对,精神分裂症!”

看着我满脸疑惑,他解释说:“建筑带给我最大的快乐是思维的兴奋,只有持续不断的思维兴奋才能激发建筑师实践的潜力。我觉得在城市和乡土地区做建筑完全是两种状态,在这种两种状态中不断地来回切换,就好像精神分裂一样。”

当进入到中心城市做大型的项目时,西线人面对的是成熟的建造体系,在工地上指挥各专业配合,有最新的结构方式,有先进的技术方案,有齐全的材料样本等,虽然那种指挥、安排与选择的感觉挺标准,但魏浩波觉得离真实建造的距离远了。而也许就在昨天,西线人还踩着泥泞的乡间小路,与村民攀谈,与工人交流,思考着怎么把当地的材料用起来,怎么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工人理解你的想法,怎么进行砌筑,怎么浇筑混凝土,甚至怎样安装一个天窗,选择什么样的螺丝都要一一想过。

魏浩波说,“一到乡土地区我就变成了泥腿子,跟村民一起思考最有效而简单的建造方式。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建造,带给我最大的乐趣!”

中国式的半工业化建造

魏浩波把九年的乡土建造形象地称为“上山下乡”。在他看来,“上山”是受制于地理的形态学结果,“下乡”是基于普适社会对乡土俯瞰式的态度,但“上”与“下”都以普适社会作为参照系。“上”与“下”的碰撞迸发出两种方向的专业性探索:“上山”试图将山地的各种自然要素转化为空间控制方式,“下乡”则试图探索乡土系统投射下的通用化建造。

但同时,这种建造也让魏浩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这些所有的建造细节都需要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周详的考虑,并在现场做出迅速的决断。因为在乡土造房子,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必须用最简单的建造方式,直截了当地解决问题,不能玩花样,不能搞复杂的技巧,还必须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如果弄错了,因为资金极其紧张,是不可能让你重新来过的,有时也很难弥补。

魏浩波把这种建造称之为“中国式的半工业化建造”,因为这种建造方式是最基层的真实反映,不仅遍布于乡村,同样是中国广大落后地区的建造反映。西线工作室的理想是将这一建造体系逐步批判性地完善,应用于西南部欠发达地区的实践中。我则开玩笑地说,这是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他则憨笑着没有反对。

精神家园

“乡土建造的经历是我生命中最难忘、最快乐的时光。乡土建造给我了很多的教益,促进我对当代建筑的理解以及西线建造思想体系的成型,而且在乡土中是可以贯彻当代性的。因为在考虑传统的同时,又可以实现用当代的思想去解读传统,这是在城市建设里、在体制化条件下的教条式的专家体系控制中无法做到的。实际上,西线工作室所有的乡土建筑背后都是当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投射。”魏浩波这样总结了多年来的乡土建造体验。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篇9

关键词:乡土社会;伦理;乡土中国

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10—0146—04

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由于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因而形成了深厚的伦理道德意蕴,在乡土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其运行的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从而使乡土社会具有独特的关系结构、沟通模式、治理方式与权力形式。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中对中国乡土社会做了非常客观、详细的描述,反映了乡土社会的真实面貌,涵盖了家、国家、天下的伦常。正如费老在重刊序言中所言:“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怎样的社会’这个问题……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费老通过其多年的考察及学术思考,结合儒家经典,将隐含于乡土社会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体系抽象出来,给世人展现一个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本色与伦理模式。

一、乡土社会的伦理本色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篇10

关键词:乡土社会;司法理念;构建;路径探析

综观近些年国家的大政方针,无不体现了高层对我国农村问题,尤其是乡村司法的高度关注。2008年,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2年我国首次司法改革白皮书,具体谈到了基层人民法庭、检察室、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等基层司法机构的发展和建设情况。而在加强硬件设施的同时,结合中国两千多年的本土文化,对乡村司法理念的探究也应接踵而来。

一、对我国传统文化氤氲下的乡土社会的品读

乡土社会的概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它是一种与政治国家、市民社会相对应的第三种社会形式。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用另一句话来说,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孕育了发达的市场经济和绚丽的法律文化,开启了欧洲走向现代文明的大门,而身处遥远东方的古老帝国——中国却依然坚守着祖先们留下的印迹,徘徊在传统与现实之间。

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不仅造就了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文明史,也培植了充满浓厚人情的乡土社会。在这个狭小的村落里,朴实、善良的人们满怀敬畏之心忠实地依照先人的教诲过着无比幸福、快乐的生活,节庆、婚丧、祭祀等乡村大事也在德高望重的耆老主持下有序地进行。这所有美好的印象无不洋溢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儒家的礼乐教人向善,释家的因果劝人忍耐,道家的无为则帮人解忧。乡土社会是我国特有的人类社会形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依凭抽象的道德伦理和原始的惯例习俗维持着,即使发生纠纷,首先考虑到的往往是自己和家人的颜面。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社会的瓦解似乎已不可逆转,“我们自己虽说是已经多少在现代都市里住过一时了,但是一不留心,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惯还是支配着我们。”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我们深思:含蓄、内敛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我们保守、封闭的民族品格,虽历尽沧桑,但那种叶落归根的乡土情结时刻萦绕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头。

二、浅谈我国乡村司法理念的精神与内涵

乡村司法,是中国学者常常提及的一个法律词汇,然而目前学界对其研究成果尚未达成共识,也鲜有乡村司法理念方面的著作。司法效率、司法中立、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是现代司法理念的四个核心内容,作为有着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其特有的精神和内涵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的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我国传统的乡村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宗族的秩序和威望,在当前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大量文化思潮涌入乡土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司法权威的树立和司法信仰的培育应是我国乡村司法理念的核心精神和主要内涵。

司法理念本身离不开本土的文化气息,“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了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饱受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息讼求和”思想浸染的乡土社会的人们,解决纠纷时往往依靠当地权威人士的调解,而很少主动向法院提讼。此外,尽管现代法治社会的文明已深深烙印在中国的每寸角落,然而当面对我国农村司法的真实情境时,却别是一番滋味。身边无数像秋菊和山杠爷那样可爱的“法律人”向世人证实了现代司法在我国乡土社会所遭遇的尴尬窘境,而这一切无不缘于乡村司法文化基因的缺失,培根在《论司法》一文中发人深省地说道:“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犹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因此,司法权威和司法信仰是我国乡村司法理念所应具备的核心精神和重要内涵。

三、构建我国乡村司法理念的路径探析

司法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是基于人类社会对争讼的解决和满足利益的平衡的内在需要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理性活动,抽象的司法理念正是源自人类内心的美好愿望和无数次的具体实践。时至今日,司法理念已深深地熔入司法之内,因此,在大力倡导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主旋律的引领下,构建我国独具特色的乡村司法理念,进而搭建起完整的乡村司法制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立足中国当代的法治土壤,以我国乡村的现实为基准,寻求我国传统司法思想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平衡点,在经验理性的哲学思维中自然演进是构建我国乡村司法理念的合理路径。只有正视我国乡村的现实生活,才能真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因为“现代审判制度的理念应当是贴近社会、贴近民众,而不是高高在上。在法治比较发达国家的司法改革中,贴近社会是其司法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时,在现代司法遭遇我国传统司法思想的阻碍时,我们不应带着有色眼镜对后者全盘否定,而应该理性思考,寻求二者的平衡,因为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并非一无是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成分,如汉唐时期的“录囚”制度,明清时期的“会审”制度等至今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任何制度的形成和理念的构建无疑都是人类历史客观发展、自然演进的结果,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经验理性的结构模式是我们构建乡村司法理念的合理路径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4.

[2]张卫平.琐话司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