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1:48

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篇1

关键词:农民工;精神文化;现状;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18-03

新形势下,广大农民工的物质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但是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却没有得到同步推进,其精神文化需求状况不容乐观,呈现出贫困化、孤岛化、粗俗化的特征。新形势下广大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如饥似渴,对精神文化需求主观能动性越加凸显,精神文化需求在社会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因此,把握农民工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对精神文化需求提出的新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形势下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现状

(一)精神文化需求产品供给不足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农民工对精神文化需求出现高渴求、层次高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从目前来看,社会对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产品和服务总量明显供给不足。供需之间缺口巨大,是新形势下制约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障碍,其突出表现在政府和企业供给不足。

一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工的需求,已有的一些文化设施也与农民工的需求难以契合。其表现在:一方面是政府公共财政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够。笔者在深圳市宝安区工业园调研时发现,在这些企业及工厂密集的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很少。例如,多数农民工喜欢看报、技术培训、就业信息,但农民工居住的社区、街道却无阅览室、活动室、培训室。另一方面城市里的文化设施,多数是为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而建设的,没有考虑农民工口味和消费能力,特别是公共文化设施商业化、高档化对农民工的无形壁垒,使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遥而望之。三方面,政府在城市社区文化服务设施供给上,在种类上仍然是依据城市居民的文化需要进行供给,在数量上仍然是根据社区常住人口的规模比例进行供给,这明显造成农民工文化需求设施供给不足。

二是企业的文化供给与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缺口。当前企业对农民工文化活动重视程度对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影响最大,许多企业对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关心不够,不少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农民工的个人发展,没有为改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也没有为农民工建立文化活动室,居住地附近也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农民工只能靠打牌、睡觉、看电视等方式消磨时光。相对而言,国有企业以及规模比较大的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对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服务比较重视,而一些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提供的文化服务实施相对简单、贫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工的需求。

(二)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现实消费能力不强

新形势下,大多数农民工虽然有精神文化需求的强烈愿望,但囿于收入条件、工作时间等方面的因素,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现实消费能力整体偏低。一是由于自身工资水平低,使得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消费理念保守,没有经济能力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也更没有经济能力去享受精神文化生活。大多数农民工有限的收入限制了他们精神文化需求。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仅(不包括包吃包住)2609元,比上年增加319元,增长13.9%。2013年多数农民工即使通过加班获得的月平均工资也只有3200元左右。二是工作时间过长,闲暇时间少,即使有针对性地给他们提供精神文化产品,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大部分农民工平均工作时间超过法定工作时间,超长时间的加班使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去从事其他活动。2013年外出农民工年从业时间平均为9.9个月,月从业时间平均为25.2天,日从业时间平均为8.8个小时。从农民工集中的几个主要行业看,制造业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58.2小时,建筑业为59.4小时,服务业为58.5小时,批发零售业为59.6小时,住宿餐饮业为61.3小时。在农民工当中,普遍存在着加班现象。每周加班时间在9个小时以下的占33.2%,加班18个小时至24个小时的,占15.8%,加班超过24个小时的,占6.9%。加班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农民工的常态。总之,农民工收入低,时间贫乏,导致他们无法去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新形势下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观能动性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民工收入大幅度提高,广大农民工的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相应促使农民工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迫切,广大农民工主观能动性急剧增加,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已经由原来等、靠、要逐步向主动创造性转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13年我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8%下降到37.7%,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比2012年增长13%。新形势下,许多农民工开始热衷精神文化需求,他们把闲置的资金投入到精神文化消费领域,便购买书籍、电脑、电视机等电子产品;少数农民工在工厂、工棚等建立了阅览室、上网室、KtV室、体育活动产所等精神文化需求设施。除此之外,部分农民工还成立了农民工乐队等,他们完全自主创作,深刻体现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的渴望。比如:2010年10月,由深圳农民工“旭日阳刚”组合翻唱的一曲《春天里》红遍网络。还有四川万源31岁的农民工周述恒,撰写了45万字的民工打工史长篇小说《中国式民工》等。新形势下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观能动性明显增加。农民工已改变过去由被动的获取精神文化,向积极主动的获取精神文化需要。

二、新形势下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匮乏的原因分析

(一)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仍然是现代农民工向城市迁移的制约

“二元”户籍制度阻断了农民工向城市迁移的通道,形成了农村与城市的分隔,其后果就是人为的分为两种身份的人,市民享有权利的同时,农民工却被剥夺了享有同样权利的机会。它成为市民与农民工之间,存在着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严重的不平等,阻碍了农民工分享现代城市文明成果的障碍。户籍制度赋予农民工特殊的社会身份以及社会地位,使农民工身份不明,工作不稳,把农民工隔离在了城市社会之外,加深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隔阂,更拉大了城乡经济、文化等的差距,阻碍了社会公平。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许多权益不能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享有,许多农民工进城务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之后,依旧被排除在现代城市文明之外。这种身份的隔阂扼杀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意愿,并且深深的影响着农民工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形成,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一大障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户籍制度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其弊端日益凸显出来,尽管我国政府做了很多的改革和探索,但是总体框架仍然需要改变,门槛仍然太高,二元户籍制度依然束缚着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

(二)经济条件的制约

农民工的收入高低是直接影响他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决定因素。一方面,多数农民工工作不稳定,工作环境恶劣、工资待遇差,精神文化产品消费能力不强,扼杀了他们的文化消费欲望,限制了他们的文化活动开展。根据笔者调查显示:农民工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占6.8%、1200~2500元的占42.7%、2500~4000元的占35.6%。二方面近年来,农民工的工资有所增加,但与物价上涨相比之下,农民工的收入增长极其缓慢,他们对持久收入的信心并不太强。有限的经济条件直接制约着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不宽裕的经济状况使他们开支只能主要用在食品消费上,即使有闲钱,多数农民工也是将大部分收入储蓄起来,或者是寄钱回家,留在手上可支配的闲钱就仅用于生活开支了,从而制约了农民工的文化消费,可见花在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支出可谓微乎其微。三方面城市社会产品的种类日益丰富,城市消费水平和生活成本日益提高,农民工日常生活消费已经占去了他们收入的一大部分,城市中的文化设施和休闲娱乐场所大多收费高,超出了农民工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至于买书、买电子产品、看电影的的消费甚是极少。这种经济状况和生活状况,农民工根本无经济能力去追求或扩大精神文化需求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三)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不够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重视不够是造成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少数政府部门负责人目光短浅、没有长远规划,在一些不正确的政绩观的导向下,片面于发展经济,只对迅速提高GDp,追求眼前利益,对立竿见影地提高农民工的物质水平等政绩工程感兴趣,对长期性、投资大、见效慢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却视而不见,而没有把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摆在议事日程上,忽略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这直接导致可供农民工消费的公共文化消费品相对短缺。另一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员总是从城市居民的角度考虑问题、制定政策,而对农民工却缺乏人文关怀,忽视农民工紧张和劳累的工作之余的精神文化需求,甚至认为农民工只要是物质生活提高了,精神文化需求自然就会满足。总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思想观念上仍然保持“重经济、轻文化”,“重物质、轻精神”的惯性,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必须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新形势下解决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问题的对策

(一)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仍需深化

户籍制度是牵涉人口流动、迁徙等全局性的问题,必须由国家相关部门审时度势,做出决策,在全国实行,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户籍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越来越快,现行的户籍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当前户籍制度使农民工成为边缘人并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只有改革和创新制度。增加社会对农民工的包容度,满足这个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帮助这个特殊群体成长,使其转化为“城市人”他们才不会对现有的社会秩序提出强烈挑战。因此,改革和创新户籍制度,要改变以户籍或居住地为依据的社会文化供给、社会福利和社会保护政策,将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不合理制度规定全部剥离出去。让那些对城市贡献很大、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尽快转变为城镇居民,使他们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身份地位、权利义务。让农民工在公共医疗服务、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与城市人一样的待遇,这样才能真正的解决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

中国有句古语说的好:“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切实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才能为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奠定基础。新形势下,精神文化需求属于消费高端部分,只有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才会使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水到渠成,满足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才有一个根本的保证。为此,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增加农民工的财产性收入。二是提高农民工劳动报酬所占初次分配的比重。三是政府要加强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失业等公共服务上的投入,扩大养老、医疗保险对广大农民工的覆盖面,对特殊农民工、低收入农民工群体给予精神文化需求补助,间接补充农民工的收入,妥善解决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后顾之忧,使广大农民工敢于放手扩大精神文化需求和消费。

(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011年10月中共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不断丰富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方面从战略层面上来讲,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实现农民工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发展理念层面上讲,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把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纳入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纳入政府文化服务和管理的基本范畴,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设施,改变其农民工业余后生活单调的现状。三方面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创建,增强为农民工服务意识,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纳入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中,承担起满足他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文化部文化司华中师范大学调研组.当代中国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张跃进.北京:中国农民工问题解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3]刘怀廉.北京:中国农民工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余红,丁聘聘.中国农民工考察[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篇2

摘要随着大海外战略的不断深化实施,“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工也迈出国门“走出去”。如何结合项目的生产经营实际,保障境外农民工精神需求这个核心,积极营造和谐劳动关系及和谐项目氛围,促进境外项目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新形势下境外工会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境外项目工会农民工精神需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的参与度越来越大,境外项目的农民工的数量也在逐渐扩大,他们的精神需求也是经常被关注和提及的话题。本文基于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巴新项目部工会在保障农民工精神需求方面的案例,阐述境外工会在保障农民工精神需求方面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一、境外工会在保障农民工精神需求的作用

随着“80后”、“90后”相继踏入工地,与祖辈埋头苦干不同,他们更渴望充实丰富的文化活动、注重个人精神享受、追求高层次的文化生活。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巴新项目部现有国内农民工219人,其中80年以后出生的有72人,这部分农民工被很多学者称为新生代农民工。巴新项目部工会根据新生代农民工所占的比重大,在切实保障农民工精神需求方面发挥作用。

(一)打好精神需求牌,维护队伍稳定

身在远离祖国的异国、远离亲人的海外,长时间对家庭亲人的挂念、陌生而又艰苦的工作环境、语言不通带来的工作生活不便等问题,常常让职工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感到一种心理压力;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世界公认的社会治安状况恶劣的国家,据《巴布亚新几内亚2013年100名Ceo调查报告》,治安问题位列巴新工商界最关注的十大问题之首,当地治安问题和个人安全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农民工产生一定的身心压力。对以上职工队伍的不稳定因素,巴新项目部工会在调解情绪、缓解压力、稳定人心、确保施工生产工作顺利开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走好精神需求棋,为农民工排忧解难

海外农民工从总体上说,文化程度不高,工资收入有限,尽管人在海外,但根在国内农村,既有国外文化的需求,也有乡土文化的渴望,既有个体提升的意愿,更有整体普及的需要。巴新项目部工会扮演着农民工“娘家”的角色,当好农民工的“主心骨”。在为农民工排忧解难方面倡导尊重农民工、关心农民工、爱护农民工、理解农民工的良好氛围,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农民工,消除农民工在海外生活、工作等在认同和理解方面的差异。

(三)做好精神需求谱,设施建设常态化

巴新项目部自组建以来,就注重农民工精神需求设施方面工作,要像、文化部等部门,向农民工赠送他们需要的图书、电视机、影像制品、激光视盘机、健身器材、体育用具那样,建立常态化机制,经常为农民工提供看得懂、用得上的精神用品和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精神服务,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二、境外工会在保障农民工精神需求的实现途径

2011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农民工歌手王旭和刘刚以一曲《春天里》而迅速走红。透过他们那质朴而略带沙哑的歌声,人们强烈感受到的是草根阶层对于梦想的执著追求,农民工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再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巴新项目部工会坚持服务生产大局,把农民工精神需求工作做到实处,让大家认可、群众满意、大伙儿没有后顾之忧。

(一)思想引导促和谐

农民工到境外生活,不仅仅是居住地的变更、生活环境的变更,更重要的是思想文化的转变。巴新项目部工会注重做好农民工的舒心工作,工会干部经常跟一线农民工论工作、谈未来,到农民工宿舍拉家常、聊生活,引导农民工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注重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自觉融人巴布亚新几内亚社会当中;引导农民工更加注重自我成长,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社会认同,让他们从底层的生存需求上升到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高度,从而实现稳定人心,助推项目部的和谐。

(二)凝聚人心显作为

重视海外农民工的精神需求并逐步予以满足,因为精神需求关系到农民工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切身利益,同时精神需求的满足关系到农民工的人文素质、身心健康和项目安定。巴新项目部关注农民工精神需求从点点滴滴做起:

巴新项目部在节假日时,充分顾及农民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在腊八节时,食堂给农民工精心准备腊八粥、元宵节提前筹划准备汤圆,春节时组织农民工贴春联、粘福字、挂灯笼,在项目部营造浓浓的年味儿。农民工家里有急事,项目部工会积极帮助他们订机票、协调串岗换班做好交接工作,解决他的后顾之忧;农民工有心事、闹矛盾、遇到困难,都可以找项目部工会;针对当地伙食佐料单一、饭菜吃不习惯的现状,定期从国筹备调料、清油等伙食材料,改善口味。

(三)丰富文体设施配置

巴新项目部自成立,就一直不断完善着项目部的文体设施,让农民工们闲暇时有地方可去,有活动可参,有设施可玩。2013年初,项目部工会从国内购置一批书籍,组建了职工书屋,并将跳绳、象棋、围棋等文体活动用品送至职工书屋,农民工可以随时到职工书屋使用,而且也可以以实名制方式借阅,将书刊、象棋等用品带回宿舍,选择闲暇时进行活动,这种方式大大拓展了农民工的活动方式和范围;今年元旦,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得知项目部的职工书屋倍受大伙儿欢迎,便送来了慰问品――《中国新闻周刊》、《凤凰周刊》等40多本期刊杂志以及《长白山下我的家》、《守候我们的幸福》等20多部电影、电视剧光盘,进一步丰富了职工书屋的图书种类和数量;项目部工会也在办公区专门开辟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作为网络活动室,免费提供wifi,供农民工利用网络跟家人和朋友视频聊天、查阅国内外新闻。

三、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启示

巴西项目部现有的国内民工普遍存在文化知识素养、年龄构成、地方习俗等参差不齐的问题,往往由于这些差异,导致大部分农民工在精神需求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欠缺,这也是巴新项目部工会在今后一段时间需要摸索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知识素养各有千秋

通过统计,我们发现巴新项目部目前的219名国内农民工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占了近90%,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占了近10%,本科文化程度的只有3人。而且存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文化水平高于老一代农民工,他们大多是初中、高中或是中专毕业,个人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自身素质不同,文化水平有差异,农民工参与精神文化活动的形式也各有差异,精神需求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二)年龄结构参差不齐

巴新项目部农民工覆盖21-30岁、31-40岁、41-50岁及50岁以上的所有年龄段,由于年龄结构不同,他们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历也不同,所以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也有所不同。21-30岁的农民工更多的关注婚恋问题、31岁往上农民工更多地就会关心自己的收入和家庭。这就致使他们精神需求方面的侧重点也不一样,精神寄托也会随年龄、婚恋及家庭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工的精神需求也巴新项目部工会一直就关注的问题。

(三)地方习俗千姿百态

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篇3

[论文摘要随着以市场经济为改革取向的现代社会转型的深入,长期以“农”为本的农民阶层发生了流动性、多元化分化。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全方位地、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农村逐渐解决温饱问题进而进入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和研究农民精神富裕状况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社会物质财富逐渐丰富、人们温饱问题解决并进人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人的追求不断向精神生活层面发展,精神富裕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衡量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精神富裕是相对于物质富裕而言的范畴。在哲学的视野内,精神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脑产生的观念、思想上的成果,通常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在一般意义上,精神富裕是指社会主体基于一定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之上,在认知水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创造、拥有程度以及由此所获得的对精神需求的满足、享受状态。

随着以市场经济为改革取向的现代社会转型不断深入,在农村,长期以“农”为本的农民阶层,由静态、同质性、单一身份的农民群体向流动性、异质性、多元化的方向分化和发展,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成为当代中国农民向现代社会过渡中所显示出的最显著特征。基于唯物史观的阶级和阶层分析法,综合当代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结合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变动情况,从农民所从事的职业、拥有财富的规模与收人水平状况、接受教育程度,以及在农村社区中的角色定位以及社会名望等视角来分析,我国农民阶层已经分化为农业劳动者、农民工、农民个体工商业者、农民私营企业主、乡村企业管理者、农村社会管理者、农村知识型职业者等不同阶层。当然,农民社会阶层的分化也将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类型与阶层特点。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不仅对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影响,而且也对农村精神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研究农民精神状况和农民精神富裕问题,将为党和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一、多元化价值观并存与价值选择的困惑

价值观是精神文化和精神富裕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或价值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深层的认识,是指人们关于各种价值标准和以基本评价标准为核心的基本价值信念、理想的观念系统。每个人、组织、阶层都有相应的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传统社会的农民阶级,其价值观是普遍认同诚实友善、勤勉互助、吃苦耐劳、重义轻利、均贫富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有着统一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与现代社会转型带来的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相伴的是,目前农民的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呈现出多元价值体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基于传统儒家文化的人伦价值观、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权力本位的价值观、集体和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工具理性价值观、宗教价值观、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性价值观等。农村社会存在的多元价值观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会随着不同农村社会阶层的地位变化及影响而发生变化。

多元价值观并存格局是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不同观点的切磋、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有助于解放思想、破除禁锢,更新传统的农村价值体系,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从而规范人们行为,促进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然而,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城市是政治文化的中心,乡村远离城市,受政治上层建筑的影响较小。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背景下,农村并没有真正形成一元主导与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价值体系,党和国家在全社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民社会价值体系中并没有占据主体地位、发挥支配作用。当前,农民社会价值观受到主导价值观影响比较小,许多非主流的价值观在广大农民中却大有市场,形成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格局。在农民的多元价值体系中,价值取向相去甚远甚至相互背离、相互冲突的价值观都有存在的根据,由此造成了价值迷茫。这种价值迷茫的表现之一是价值认同和选择的迷茫。一般而言,接受和建立新的价值观的前提是对一种价值观的认同。由于农村阶层分化带来的身份变化进而引起价值观的变化,在没有正确的更高层次的统一价值观引导的情况下,不同身份的农民阶层很难形成价值认同。原来那种“四海皆兄弟”、“全村一家人”式的表达着朴素阶级情感而形成的人际关系被市场经济的交换关系所取代。在缺乏价值认同的情况下,身处整个社会政治文化边缘的农民阶层,在多元价值的选择中无所适从,对于其中的任何一种价值观甚至于对某些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行为或现象的发生都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

价值迷茫的另一种表现是价值判断的迷茫。人们现实生活的各种评判活动,都仰赖于一种价值观对现实社会的各种行为进行是与非、善与恶的价值评价。然而,农村多元价值观并存,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价值评价标准,整个农村社会失去了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因而人们的各种政治行为、经济行为、道德行为找不到统一的解释标准。人们赖以解释和评判自身行为的价值观根基发生了裂变。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应该抵制的,没有了自己明确的判断标准,要么是别无选择,要么是“什么都行”。人们各行其是,没有可以遵循的、被社会所普遍认可的价值导向,社会就失去了赖以维持公正和谐的道德和精神支柱。

二、现代精神风貌的塑造与“精神断层”现象

最直观地反映人们精神状况和精神富裕特征和风貌的是处于一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一种在社会实践中孕育和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变化、能够为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意识。它是一个社会最新最显著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种特有的时代精神,都需要铸造一种能够反映那个时代主题和时代要求的时代精神。它是历史时代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在社会心理、群众情绪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反映,它以整体性和普遍性的形式综合地表现人们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的那样:“……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社合阶层在经历社会转型洗礼的分化过程中,传统社会农民的封闭性、保守性、狭隘性、依附性等逐渐为开放性、自主性等所代替,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平等意识、信息意识、科技意识、法律意识等逐渐形成,现代社会主义政治活动所需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参政意识、主体意识等普遍觉醒和增强。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些时代精神,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其经济根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其政治根源;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所带来的人们认知水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其文化根源;社会的经济成分、物质利益、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思想状况日益复杂多样是其社会根源。农村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所孕育的新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农民精神风貌的主流,带来的是农民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是历史性的进步。它展现了当代农民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精神状态,塑造了农民现代精神风貌,培育了现代新型农民,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这些新的社会观念和现代意识在农民社会各阶层精神世界中的表现还相当弱,甚至还只是一些直观的感受和无奈的选择。在他们的观念更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精神断层”。“精神断层”的主要表现为:一是时代精神与传统精神错位对接。作为社会意识,时代精神与传统精神是一种历时性的流变,当它们汇集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的平面上时,应是传承性的转换,从而使所形成的时代精神剔除传统精神中的糟粕因素,一脉相承地积淀传统精神的积极因素。但是,在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所孕育时代精神转换过程中,却是错位的对接,即在所形成的时代精神中,对传统精神中的积极因素继承不足,糟粕因素却发展有余。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参政意识等时代精神在孕育过程中既存在脱离实际现象,缺乏现实立足点,异想天开,夹杂着诸多不伦不类的“时髦”,又存在缺乏独立思考、盲目效仿、人云亦云现象,在很大程度上疏远了其正当的本质,而表现出一种表面化、粗陋化。二是富裕阶层与贫困群众之间的“精神隔阂”。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之前,农村居民是一个同质均等的相似群体,他们在思想意识上差别不大。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之后,打破了原有的身份格局,不同农民阶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差异化倾向。这种差异化随着农村社会阶层的收人水平、教育程度的拉大而不断扩大,在富裕阶层与贫困群众之间存在着“精神隔阂”。一方面,一些农民私营企业主等富裕的农民阶层不仅在物质上富裕,而且在精神方面也富裕,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民主、科学等时代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一些农业劳动者等贫困农民阶层不仅在物质上贫困,而且在精神方面也贫困,保守、愚昧、迷信等与时代相悖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正像不同农民阶层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样,不同农民阶层的这种精神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三、精神文化消费的时代变迁与“畸形化”倾向

马克思指出,“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精神状况和精神富裕不仅表现为社会主体在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中的创造、拥有程度,更表现为社会主体对精神需求的满足和享受,即精神文化消费。从一定意义上说,精神文化消费更能体现某一社会主体精神状况和精神富裕的程度。高水平、高质量的精神文化消费能反映出消费者在理想、信念、认知等方面的精神状况和精神富裕程度及水准。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精神文化消费观念,同一个社会阶层在精神文化消费上往往具有比较一致的消费取向。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与农村精神文化消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推进了农民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农民精神文化消费也同时影响着农村社会阶层分化进程。

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篇4

关键词: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不能偏离这个指导思想。在农村发展硬件投入普遍不足的情况下,把农村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1.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1)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有较大提高,实现农业现代化;(2)生活水平较大提高,实现农村的较高标准的小康;(3)科学规划,建设整齐、洁净村庄,村容村貌有较大提高,生态文明;(4)村民自治体系得到完善和推广,民主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5)乡风文明,实现和谐乡村。

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的迫切需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得到了逐步的完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一些农地区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普遍存在着封建迷信思想残留,也有一些地区假冒伪劣、环境污染等现象较为严重甚至呈抬头趋势,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以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二、现阶段农村精神文明现状

1.农民思想意识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时展要求。在商品经济与市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前提下,国家在教育和科技推广上重视和加大力度,同时,广大农民自学知识的手段和方式得到了拓宽,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普遍提升,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还远远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时展要求,有些地区在一些复杂的思潮和不良风气影响下,出现了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集体观念和责任感淡化,利己主义滋长,创新精神和传统美德发扬上原地踏步,不良风气、低欲格调的文化娱乐等现象滋生,精神文化生活空虚。

2.基层政府的宣传教育能力的提高,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时展要求。一些乡镇基层的宣传能力主要依靠上级领导干部的行动和统一安排才能得以实施,基层宣传教育的发动能力没有真正调动起来,农民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全面发挥。主要原因政府层面缺乏对长远规划的落实持续性,缺少有力统一专业专门的推进组织机构,在进行进行思想教育过程中针对性、互动性不强,往往导致教育方式以及内容过于淡化和僵化。同时,相应的学习风气和良好习惯没有形成,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跟不上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

3.物质基础保障相对不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保障

1.提高组织行动能力,提高新农村精神文明活动建设质量

(1)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农村精神面貌。新农村建设要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在改造农村旧面貌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在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的前提下,抓好农村风气的环境卫生整治,注重发挥农村党团和村民自治力量,如: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大学生村官、道德评议会等组织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民群众文明、理性、自觉抵制社会丑恶现象。以“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评选为活动载体,积极拓展文明村镇、文明企业、文明家庭、文明农牧场等评选活动,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危助困、关爱群体、孝敬老人、重视教育、热爱家乡等良风善举,把爱心、同情心和公德心崇尚贯穿于村民的生产致富和家庭生活中。在寓教于乐中增强农民群众的集体荣誉感。

(2)充分认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相关精神政策,把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加强基层执政能力、密切联系干众的切入点,齐心合力构建富裕、和谐、文明的新农村。

2.深入发动群众,培植新型农民,促成良好风气

(1)引导农民增强现代文明意识,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宣传教育氛围,如制作“八荣八耻”宣传牌、宣传单、宣传画,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等信息渠道开展美德宣传与纪念活动,营造倡导精神文明的良好氛围,引导农民提高自我,抵制和摆脱封建迷信等愚昧落后观念和陈规陋习,崇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逐步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从而促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习惯的形成。

(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教育和引导农民做知法、守法好公民,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积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乡镇”、“平安农场”、“平安村屯”的保障体系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完善村民公约,加快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

3.以民主自治为基础,改变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

(1)建立健全农村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制度,净化、美化、绿化农村环境,依靠群众自治组织,提高农民的卫生健康意识,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和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规范。积极探索形成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革除陋习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村民日常行为,转变农民生活习惯和生活观念。形成“村落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2)制定村规民约,把文明创建活动与长效机制管理有机结合,防止文明创建活动的淡化、僵化现象的发生。

4.转变思想观念。发展新型文化载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创新工作形式。改变过去群众在台下被动接受的形式,把让农民知道的内容编成知识竞赛题,通过举办知识抢答赛,或者在文艺演出中穿插有奖问答,使领导与群众的信息交流进行有效互动,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同时,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传统民间文化的作用,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地区发展中长期工作规划设计,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组织健康的新型文化载体,搭建农村文化新平台,拓展农村文化新领域成立文化服务站,建立和完善文化活动中心保障体制,把“农家书屋”、“职工书屋”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为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3)倡导追求健康、向上、丰富的文化生活。信息化发展,农存的信息渠道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能更快、更广、更深入地接到外界信息,农村的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发挥上级部门或者有关单位的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帮带作用。

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篇5

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有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社会文明建设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层面上的,属于物质文明建设的范畴,前者是建设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精神层面上的,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前者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后者是新农村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立足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立足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立足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改变农村面貌,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向现代化转变。

(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十六大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眼于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着眼于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眼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农村文明程度,取得了新进展,积累了新经验。但我们也要看到,农村局部地方,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等沉渣泛起,见利忘义、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首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引导农民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冲破落后传统观念束缚,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第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推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第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能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快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基层文化服务的能力。

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要途径

(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营造“乡风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

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爱国爱家、遵纪守法、勤劳致富、计划生育、移风易俗。赡养老人、讲究卫生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坚决遏止封建迷信蔓延、宗族势力抬头、反动渗透的现象,引导农民增强现代文明意识,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一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各乡镇村的“社情民意点评栏”中专门开辟“道德评议窗”,制作“八荣八耻”宣传牌、宣传单、宣传画,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介和开展以“一个评议窗、一块指示牌、一个美德袋、一张新课表、一本美德贴、一本美德册、一张格言卡、一张宣传画、一本童谣集、一面美德墙”为内容的“美德”活动,努力营造倡导文明、移风易俗的氛围,并引导农民提高素质,抵制和摆脱封建迷信等愚昧落后观念和陈规陋习的影响,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健康、文明、进步的风尚占领农村阵地,逐步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推进“文明乡风”的形成,保持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二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利用农村“临时法庭”。“模拟法庭”、“道德法庭”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同时积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治安联防队伍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制订和完善村民公约,加快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三是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以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核心,积极发展群众文化。充分利用学校、广场等阵地搭建起“邻里大家乐”风采展示活动平台,做到“五有、四化、一互动”:即“有一个舞台、有一个组织、有一个团体、有一个计划、有一个展示;活动经常化、形式多样化、内容精品化、参与平民化;台上台下互动”,在各种节庆、农闲时间,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确保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二)大力创新创建载体,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涵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载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抓住农户这个细胞,在入户到人上下功夫;抓住村这个关键,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抓住小城镇这个龙头,在示范带动上下功夫;抓住连片创建这个纽带,在整体提高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一是注重发展新型文化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的进村入户以及远程教育的不断延伸,农村接收社会信息的渠道多了,参与社会政治的渠道顺了,了解社会市场的渠道通了,接受社会教育的面更广了,广大农民基本改变了过去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封闭生活方式,有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开始转变观念,从原先的充实“钱袋”到今天的充实“脑袋”,涌现出了许多农村“科技带头人”、“科学种田户”,同时开始追求健康、向上、丰富的文化生活。农民自发组建了锁呐、二胡、舞龙、腰鼓等演出团体,开展经常性的演出活动;同时充分发挥省、市文明单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全面启动“文明帮建”活动,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群众文化氛围。二是注重培植地方特色文化。农村文化的生命在于特色。要在巩固和发展原有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传统民间文化,每年举办文艺演出大赛、“新村新貌”书画摄影展、“精品回放”电影村组巡映以及“喜运丰收果”等农民趣味竞技比赛,从多个层面立体展现全县农村农民的文化特色,给农民朋友打造内容丰富的精美文化大餐。各乡镇也纷纷结合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气息,培植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不同风格,自编自导,经常深入各村开展各具特色的表演,把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深入宣传到千家万户,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普遍欢迎,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助推器”。三是注重创新工作形式。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工作形式,在农村文明创建中实现四个“变”。即变“普通话”为“地方话”,把政策精神编成“三字歌”、“三句半”说唱等地方形式,使上级文件精神变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听得懂,容易记,增强了政策文件宣传的实效性;变“念文件”为“演节目”。一改过去枯燥的“念文件”方式,把要宣传的内容编成小品等文艺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演,寓教于学,让群众愿意来,坐得住,听得进;变“被动听”为“主动答”。改变过去“干部在台上宣讲,群众被动接受”的形式,把要让农民知道的内容编成知识竞赛题,通过举办知识抢答赛,或者在文艺演

出中穿插有奖问答,让台上台下互动起来;变“灌输式”为“互动式”。把“一厢情愿”式的灌输教育,变为“听得进去、说得出来”、由一知半解转变为不懂就问的“互动式”。从“我们讲什么群众听什么”,变为“群众关心什么我们就讲什么”,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与群众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效地解决“群众坐不住、听不懂、学不进”的问题,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篇6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特征;指导要点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10—0067—02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的基层领导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本质掌握不够,组织领导上抓不住要点。为此,要认真研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特征,掌握本质规律,明确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指导上需要把握的要点,提高组织领导水平。党的十对我国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理论、新观点,贯彻十精神,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把握四个要点。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连,必须把新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农村经济建设共同部署、同步推进

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水映着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主要表现为思想观念、道德风尚、价值体系、行为方式等,是建立在经济之上、并反映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的意识形态。一个局部地域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该地域农村文化的建设水准,尽管有时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并不完全同步,但总体上两者是相互影响、同步推进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连,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可能脱离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状态而独立形成、发展。二是新农村经济发展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文化建设需要经费投入和物质条件保障,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文化建设的水平。当前不少农村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文化基础设施简陋、文化场所工具落后、文化活动缺少充足经费,影响着文化建设的开展。农村的经济实力要为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三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支持。十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同样,也是农村富强、振兴的重要标志。新农村的形象不仅是经济富裕、而且是精神高尚。广大农民不仅需要富裕的经济条件,满足物质生活的追求,而且需要健康丰富的文化,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作为精神成果的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反作用。先进的文化能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文化能阻碍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引领风尚、教育农民、服务社会、推动全面发展的作用。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与经济建设有着密切联系的综合工程,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在工作指导上必须增强三种意识,一是战略意识。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重要战略位置,纳入农村建设整体布局之中,使农村文化建设在领导决策层面占有一席之地,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先进文化建设为统领,使两者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二是责任意识。当前,不少地方农村建设组织领导者热衷于抓经济建设,重视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没有把文化建设列入职责范围,为此,要增强责任意识,把文化建设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列入议事日程,与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统筹谋划、科学安排、合理布局,防止文化建设“挂空档”。三是投入意识。文化生活是一种消费,文化建设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者要协调好经济建设投入与文化建设投入的关系,以经济发展形成的物质成果支持文化建设,舍得在文化建设上投入精力、人力、物力,努力解决当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场所简陋、文化经费缺乏的状况,为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突出主旋律与包容特性紧密相连,必须在突出主旋律的前提下包容特性,不能倒置

突出主旋律就是突出新农村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党的十在论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提出四项任务,其中第一条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灵魂,只有牢牢把握这一主旋律,新农村文化建设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当前,不少地方农村还残存着非社会主义的文化因素,落后的封建迷信文化依然存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仍有市场,宗法观念、买卖婚姻、斗殴时有表现,冲击着农村的文化秩序。同时,农村广大群众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同、成长发展环境不同、所受教育影响不同、年龄阅历不同,造成他们在思想文化、秉好、价值追求目标等基本素质不同,导致文化特性品质积淀和张扬特色也不尽相同,形成不同的文化特性群体。

上述现实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者在工作指导上要把握好三点。一是始终突出主旋律。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是一种超个体的群体现象。要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主导地位,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摆在领率和主导地位,用其统领和引导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发展方向,努力培养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意识,努力用社会主义先进思想道德战胜腐朽落后的道德风尚,切实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成为社会主义新人。二是尊重特性,开展特色各异的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其主旨是促进人的心灵和思想的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按照尊重特性、理解特性、发展特性的原则,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以满足农村不同文化特性群体的需求。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释放不同群体蕴含的文化表现力,为多姿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建设增砖添瓦。三是把握好突出主旋律与包容特性的结合点。两者是紧密相连的,没有主旋律,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没有方向和灵魂,没有包容特性,新农村文化建设就失去根基和效果。正视差异和特性的存在,突出主旋律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原则、总要求,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要把主旋律的主流作用体现在具体文化建设活动中,变成能被各个不同文化特性的群体所接受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其对各特性群体不断发生影响,使特性群体顺应新农村大环境对其提出的要求,用先进文化淘汰落后文化,而不能以特性群体的文化要求取代主旋律文化精神。

三、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紧密相连,必须在立足民族历史传承的基础上,开展新农村文化创新

党的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民族血脉”的提法,揭示了文化的民族性、历史性和传承性特征。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积淀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这种历史基础对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影响力和制约力。同时,任何文化都依附各自的时代,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进步发展是时代的根本属性,它要求文化也要坚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服务时展,这是文化的价值所在。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者,在处理传承与创新关系时,在工作指导上要兼顾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立足传承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对于城市而言,我国农村文化封闭性更强一些,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历史悠久,以风俗习惯或其他抽象的隐形,存在于农民的精神深处,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广大农民办事处世、评价是非、支配言行的规范。农村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成分,比如勤俭持家、讲究廉耻、崇尚知识、邻里互助、精忠报国等。要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吸收传统文化精华,摈弃其糟粕,使新农村文化扎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汲取民族精神的营养,适应广大农民的心理承受力,得到农民群众在伦理和情感上的认可。另一方面,要推进文化创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行,使文化建设呈现出新时代特色,促使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勇于创新突破、讲究公平效益、追求民利、提倡拼搏竞争、注重协同合作等新观念冲击着农村传统观念。同时,新一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带有新时代特征,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已不能满足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而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传播成新一代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新一代农民盼望适应新时代特点的文化生活。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把握时展趋势、顺应文化发展潮流,把发扬当地农村文化优秀传统与汲取与时俱进时代精神养分结合起来,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观念、新道德、新规范,增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四、培养新农民与建设新农村紧密相连,必须在建设新农村中培养新农民,用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有两项,一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因为我国的一切建设,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广大农民的全面发展。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村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达到富裕、民主、文明程度。两个目标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要通过培养新农民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保障;通过建设新农村实践活动,使新农民得到锻炼提高,并为新农民的成长提供优质的物质和精神保障。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者必须准确把握文化建设两层内容的相互关系,在工作指导上做到:第一,把教育人、解放人、发展人、培养人放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位,通过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培养知廉耻、讲奉献、有文化、守纪律、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重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激发广大农民对祖国的热爱,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开展科学文化教育,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学科学、学知识、学技术、学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文化层次和科学技术素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开展科学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培养科学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交往方式、言行举止、婚恋观念等。第二,注重文化建设的人文理念和行为。文化建设是解放人的工作,要以人为本,体现对农民群众的人文关怀,把引导、感染、影响、熏陶作为主要方式,不搞行政命令,特别是当今社会,思想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生活竞争激烈,农民群众中心理问题增多,在文化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关心、关怀、关爱,培养农民健康理性、积极向上的心态,引导农民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第三,把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农民在新农村全面建设的实践中接受先进文化的影响,保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和健康主基调,发挥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11-8.

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篇7

关键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理论基础;战略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这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农村社区庞大系统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国外研究来说,在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成果主要分散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公益性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但由于各国在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以及国际环境上的明显差别,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依据自身特点,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国情、尊重本国文化发展规律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模式。为此,明确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理论基础及战略原则对于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关我国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和需求,因此,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具体说来,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传统,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的内在需求。公益性文化的精粹必然包含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发端于农耕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其本根就是农业文化。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地方戏曲、神话传说、史诗民谣、传统建筑等数不胜数,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扎根于农村的广阔土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中国最深厚最古老的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根砥也在农村。“乡土社区文化”乃是“中国现代社区文化建设之根”。如何挖掘、整理、利用和创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农村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和崭新面貌,促进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实现农村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笔者认为,以农村社区为合理切入点,以公益性文化建设为具体内容,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扎实推进,是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引导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通过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整个社会与文化起到一种引导和教育作用,并对保持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益性文化在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主旋律文化、凸显核心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替代的。在我国,公益性文化建设是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作为党的重要喉舌的报纸刊物,还是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从事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事业单位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代表和宣传着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农村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舆论阵地,相对于政府的号召、组织的说教灌输来说,在农村社区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的舆论引导作用更具广泛性和日常性。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无疑是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建设文明农村、打造和谐农村的动力需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学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公益性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道德与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规范生产秩序与社会行为,特别是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要注重发挥公益性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社区的作用,使公益性文化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支撑,使村民在思想观念、人文素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劳动形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整体改善或提升,既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能有效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推动农村社区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新农村建设,必然需要其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农民人文素养的追求目标。公民虽然职业、地位、身份和收入各不相同,但都有平等地无偿或少量有偿地享有知识,获取审美、文化,享受健康娱乐的基本文化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它可以从一个侧面起到调节社会分配并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物质层面上的差别容易引起关注,精神文化层面的差别却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在我国,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中心化,农村农民的文化权益则边缘化,而且长期以来处于弱势地位。深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深度聚焦农村社区,深切关注社区农民自身,深情倾注人文关怀,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五)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文化力的迫切需求。综合国力的

竞争,根本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实质上是文化力的竞争。文化力是指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公益性文化无论在精神还是在物质方面,都包含着巨大的文化作用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可忽视其公益性文化的强大作用力:其一,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从理论突破开始的,知识经济的产生必须以知识、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作先导。其二,文化从层面上看,包括技术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在技术层面,新的技术在理论上有了飞跃,才有可能引发生产的进步和革新;在制度层面,经济建设离不开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先进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优良的发展环境能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在观念层面,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才能激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从社区公益性文化人手,只有不断提升农村文化力,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内在驱动力。

(六)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的内化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作为农村社会的新形态,已经成为社会矛盾酝酿、扩散和集中的敏感地带。农村的稳定和良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和政权的稳定。农村社区稳定需要依靠硬性的综合治理,也需要软性的文化建设。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公益价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感和对执政党的认可度,也必然影响着农民对政治民主的热情与参与度。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观念的引导,在实现农民文化权益、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内化人心;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可以折射出文化民生意识。因此,坚持民生理念,切实解决好农民在文化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历史有延续性,文化有不可割裂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我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核心,历来都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问题,其文化发展的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其中,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些重要观点和理论,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思想。他们对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做的科学阐述,为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同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又提出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指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生产,它们所产生的价值也不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肯定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作用同等重要,“作家”、“诗人”、“画家”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阶层”,他们进行艺术劳动的目的是创造在思想上、艺术上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精神产品。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公益性文化建设作为独特的文化艺术生产过程,它可以充分挖掘人们内心所固有的超越物质非功利性的一面,引导人们对真善美的深层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说,公益性文化给民众提供的是这样一种远离功利、回归精神的环境,也是对人们审美情趣的一种培养和熏陶,这正是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所承担的责任和具有的功能。

(二)中共几代领导集体的文化发展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建设指针,也为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1.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端,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毛泽东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将新民主主义文化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鲜明突出了革命年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主要内涵。在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出文化发展“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的方针,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和毛泽东提出的先进文化理论,明确提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邓小平强调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强调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条件;明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四有”新人培养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指出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抓好“四有”新人的培养和塑造。这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思想,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提出“先进文化”的概念,为新世纪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思想,“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江泽民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任务、方针、政策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4.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他们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全局出发,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了“四位一体”的整体建设思想,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确立了应有的战略地位与战略选择。就文化建设而言,要“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述反映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三、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战略原则

马克思主义及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共同汇成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源泉,离开了它,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必须吸纳马列主义的相关优秀成果,与时俱进,制定并践行科学的战略原则,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主体多元原则。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非功利性使其无法单纯依靠自营而发展,更不可能将其完全依靠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而必须紧紧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这就决定了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过程中,基层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是至关重要、不可代替的;同时,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也是其有效开展的巨大动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也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应树立起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意识,通过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规和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入。

(二)坚持以民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力军。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以民为本的原则就是以农民为中心,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现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农民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并以此作为评价和衡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尺度;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充分尊重村民个性、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倡导农村新型伦理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不断满足村民对居住环境、文化氛围的进一步要求,使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三)坚持“双轮驱动”原则。尽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效益为目标,但仍可以借鉴市场经济的某些意识和观念,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自己。经营性开发与公益性服务是文化的两大属性,但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应该贯彻“双轮驱动”的理念,既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又要重视经营性文化产业,以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公益性文化事业进步。通过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增加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设施、项目的投入,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引导公益性文化消费,进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促使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互为补充、相互作用,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原则。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依然严重,落后的农村仍处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复杂与艰巨的任务。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必然举措,它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社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还对于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针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视城市、忽视农村,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现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的倾斜力度,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篇8

【关键词】基层文化农村加强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步伐,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积极性。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都离不开文化建设。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特别是基层和广大农村的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品和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还相当贫乏。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影响农村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农民落后观念和思想道德状况的制约。在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和电脑等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农民了解外界信息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但是由于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保守主义、利己主义以及家族观念、封闭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农民不能大胆接受改革创新的新思想、新观念。特别是个别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上仍然保持“重经济、轻文化”的想法,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家族、宗教势力兴起。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农村的道德状况普遍受到冲击,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互助精神淡化,法律意识淡薄,诚信缺失,不敢创新,发展、竞争意识不浓,一些传统陋习现象在一些地方相当严重。农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村风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侵蚀,既恶化了农村的道德环境,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2、基层文化建设资金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近几年,全国各级财政对农村文化投入在逐步增加,但与农村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加上一些地方乡镇财力困难,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到重要的工作日程,文化建设投入经费较少,一些农民文化站年久失修,图书和活动器材、设备奇缺,文化站、图书室形同虚设,没有专人负责,没有活动经费,设施简陋不堪,还有的农村几乎没有文化设施。由于农村文化活动单调,农闲时缺少健康的文艺活动,农民除了看电视,主要是打麻将和赌牌,还有的靠宗教和封建迷信填补空闲时间,导致农村社会风气复杂化。

3、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待遇不高,文化队伍素质偏低。与农村其他事业相比,文化工作相对清苦,付出的劳动和工作成绩难以得到及时的肯定。农村文化站文化专干不能专起来,资金投入不足,工资待遇不高,既难以评上专业技术职称,又几乎没有提拔晋升的机会,导致广大文化专干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更难以吸引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缺少职业培训机会,致使目前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理论素质偏低,对各项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

4、基层文化产品严重不足。富裕起来的农民既需要帮助指导农民致富、维护农民权益的知识和书籍,又需要符合农村观众口味,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健康文明、喜闻乐见的演艺文化产品,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产品中,针对城市、关注白领的产品比较丰富,而面向农村、关注农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却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建议:

1、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创新,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首先要提高农村干部和群众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文化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要求和自觉行为。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其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广大农民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创新。再次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筑新农村建设的道德支撑,建设文明、民主、和谐、友善的乡风、村风、民风,提高农村的精神风貌和文明水平。

2、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建立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基本经费由各级财政承担;同时,制定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资,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基层文化必须有阵地、有设施,要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家重大财政项目向农村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电视进万家、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努力使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改观。

3、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的方针。基层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一定要关注农村社会、农民生活,聚焦农村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以农民为核心,把农村和农民作为我们的根本,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文化素质、科技水平等。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多提供农民群众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多创作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农村生活、激励农民斗志的优秀作品;多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做到为亿万农民服务、为亿万农民歌唱、为亿万农民送欢乐,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篇9

[关键词]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im12.7[文献标志码]a

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引入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工这一支城市建设的新型劳动大军应运而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在逐渐演变成为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261万人,随之农民工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工精神生活贫困化、孤岛化的现象明显与我国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格格不入。因此,充实与提高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当下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成为彰显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学术界从21世纪初开始正式研究农民工文化生活问题,当前对这一问题的描述使用频率较多的词汇是“孤岛化”、“荒漠化”、“边缘化”、“过客”、“缺失”、“匮乏”等。有学者从社会稳定的层面出发,通过调查研究等实证分析法重点研究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学者从文化公平、社会和谐角度论证当前政府和社会对农民工文化生活的保障滞后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有学者从农民工自身分析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原因,如乡土文化、小农意识等抑制了农民工的文化消费意识,从而牵制了他们精神文化的发展步伐。本文拟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造成农民工精神文化现状的多重因素,进而以2011年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为蓝本,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用系统分析法提出改进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系列措施。

一、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当前我国农民工已达2亿之多,他们在为城市建设做贡献的同时,也将自身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带到城市。他们拾金不昧、乐于助人,他们与邻为善、见义勇为,他们诚实守信、舍己为人,成为城市文明、社会文明的楷模。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思想观念较为积极,权利意识不断增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特征和社会地位,有远大理想,重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重视职业发展前景,不再满足于做一个纯体力的一线工人。尽管目前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与以往相比有所提高,但其活动内容、思想观念、社会心理和感情生活等方面仍然与城市居民有很大差距。

1.活动内容单调贫乏,平庸低俗

目前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与发达的城市文明几乎脱节。南京大学对农民工的业余时间支配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排在前6位的休闲方式有:打牌(占38%),看电视(占37%),听收音机(占36%),聊天(占35%),逛街(占30%),看书报(占20%),其他休闲方式还有睡觉、干家务、上舞厅、找老乡等。

2.思想观念保守落后,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进入城市不久,目前多数农民工对城市新生活持观望态度,对城市生活的新事物和快节奏往往有排斥、抗拒心理,再加上几千年来的小农思想和农民阶层固有的自私狭隘心态,部分农民工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以衣食无忧为最高目标,忽视精神文化生活。此外,许多农民工对法律知之甚少,当自身利益被侵犯时,常常抱着“吃亏是福”的心态自我安慰、默默忍受,不去维权反抗,有的农民工采用自杀、自残、绑架老板等极端的方式维权,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秩序,严重的还构成了犯罪,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3.存在自卑自闭心理。对社会有不满情绪

由于语言、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农民工群体不自觉地把自己和城市居民划为两个世界的人,再加上有些城市居民在生活中疏远农民工,怀疑农民工的道德素质,将农民工做为防范对象,更加重了农民工原有的自卑、自闭心理,致使他们把自己局限在基于业缘、地缘和亲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交圈里,不敢去做那些他们看起来只有城市居民才有资格做的文体娱乐活动,无法很好地融入城市生活。由此产生的孤独情绪被长时间的压抑之后就会滋生出不满、怨恨情绪,有的甚至演化为对社会的仇视心理,进而报复社会。

4.情感空虚寂寞,精神压力大

《嘹望东方周刊》曾对农民工做过一次调查,在回答“城市打工生活,您最大的感觉是什么”这个题目时,22%的男性农民工、30%的女性农民工选择了“空虚寂寞”。由于外出农民工多为中青年,长期远离家乡,与配偶两地分居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夫妻生活,他们情感世界空虚,性生活遭遇尴尬,部分农民工陷入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抑。同时,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政府、企业极少为农民工提供充足且对口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使他们巨大的精神压力无法缓解,少数人甚至走向极端,2010年轰动一时的富士康“n连跳”事件就是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

马克思曾向我们诠释过人的精神生活的内在规定性:“真正的人=思维着的精神”。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是否具有思维能力,就是精神世界的有无。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是不容忽视的,“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因此,现阶段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亟待改观。

二、农民212精神文化生活缺失的成因

造成当前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缺失的因素是多重的,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1.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深层制度根源

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在心理上蒙有阴影的制度根源。身份不明,工作不稳,使他们被屏蔽在城市的公共社会资源之外,加深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方面的隔阂,阻碍了社会公平,拉大了贫富差距。而且,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工往往不被许多由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所覆盖,他们只能生活在自己的“文化孤岛”上。

2.农民工收入偏低是其精神文化生活缺失的经济原因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农民工的实际收入是临时性的,他们对持久收入的信心并不太强,农民工将大部分暂时收入储蓄起来,收入的‘暂时性’制约了农民工的闲暇消费。”而今多数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低下,日常生活消费无疑占去了他们收入的绝大部分,而城市中的文化设施和休闲娱乐场所大多收费较高,超出农民工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这导致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贪乏。

3.社会各界的忽视导致农民工在精神文化层面受到不公平待遇

第一,各级政府对农民工精神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没有专门建立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长效机制。在当前的公共文化建设中,各地政府更多考虑的是城市居民的需要,而对农民工这一城市中的特殊社会群体考虑不足。另外由于财政、资源等因素限制,党中央提出的关注农民工、解决“三农”问题等政策未能认真贯彻执行,各地政府应当承担的农民工教育培训、文化建设等,投入严重不足。

第二,企业人文关怀缺失,农民工的文化供给严重不足。多数企业把农民工当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廉价劳动力,在用工过程中违反劳动法规,强迫农民工加班加点,忽视他们的精神文化权益。虽然部分用人单位建有职工阅览室、体育馆等文化设施,但大多是为应对上级检查而建的形象工程,并没有很好地向农民工开放。

第三,社区忽视本地农民工的文化需求,部分市民歧视农民工。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考虑的多是社区成员的需求,外来农民工多未被纳入其中,甚至设有限制农民工使用的歧视性壁垒。另外,部分市民把农民工看成是来城市卖苦力的“乡巴佬”,给他们贴上各种不良标签,有的甚至把城市的各种不和谐不安定因素都归咎在农民工身上,使得原本就存在自卑心理的农民工群体与城市文明渐行渐远。

4.角色转换的不适应和偏低的文化程度是农民工精神文化缺失的内在原因

从乡进城、由农转工,职业和环境的改变以及城乡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的巨大差异直接冲击着农民工的角色定位。同时由于脱离了乡村文化土壤又未能完全融入城市文明,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处于独立于城乡文化之外的一个孤岛上。国家统计局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3%,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13.3%,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偏低的文化程度是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贫乏的内在原因。

三、提升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发展既是农民融入城市化的根本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2011年9月,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民工文化服务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指出,到2015年,我国要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解决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缺失问题应以此为指导方针。

1.政府主导

常住地政府是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的首要责任主体。各地政府要提高认识,重视保障农民工的各项权益,切实将农民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服务对象,使农民工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人手。

第一,改革户籍制度,为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制度保障。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导致农民工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制度性根源,要改善城市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就要首先“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目前我国已有十多个省市取消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划分,将之统称为居民户口,实现了农民与市民在身份上的基本平等。但要真正使我国的2亿多农民工都能享有同城市居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真正实现我国宪法规定的“人人平等”,还需要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各地户籍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制度建设,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推进城乡制度变迁,确定广大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改变他们事实上的“二等公民”待遇,为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制度保障,使农民工能够分享社会公共文化资源。

第二,贯彻落实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他们在城市的基本生活条件。首先,各级政府要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强、收入低等特点制定详细、对口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纳入法制化轨道。其次,各级社会保障部门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专门针对农民工的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住房、子女教育等全面公平稳定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再次,各级政府有必要设立专门保障农民工利益的执法机构,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使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

第三,改革就业制度,消除歧视性就业政策,实行平等就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为农民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因此,要“搞好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培训,要理清和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真正做到一视同仁”。首先,要消除原有的歧视性就业政策,建立公平合理的就业新规定,在就业市场准入上实现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其次,要鼓励农民工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拓宽他们的就业面,增强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竞争能力。再次,既要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与监督,又要设立农民工的绿色维权通道,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相应的法律服务,保护农民工平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第四,提供充实且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改变农民工文化生活失调的状况。一方面,加强硬件文化建设,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大对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投入,为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创造物质和环境条件。应结合各地物质生活水平和农民工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他们量体裁衣,尽可能多地开设一些适合农民工的廉价或免费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文化广场等活动场地,让农民工在闲暇时有处可去,以便他们能尽快融入城市,与城市居民一道享受精神文明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强软件建设,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引导。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原则,举办各种文化知识、法律常识等讲座,加强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使其有可能去追求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还要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抵制黄赌毒等毒害人们身心的颓废消费,净化文化环境,让绿色、先进的文化成果滋养农民工的精神世界。

2.企业共建

企业作为用工单位,是农民工依存的载体,在农民工文化建设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以及“民工荒”问题的出现,企业逐渐意识到农民工对企业的满意度是企业得以顺利发展的力量源泉。因此,关注并改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企业不容推卸的责任。

第一,各用人单位应重视农民工群体的经济利益,严格遵守我国劳动法第46条的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公平合理地分配并及时发放农民工的工资,确保他们的最低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严格杜绝克扣、拖欠员工工资、规避各种社会保障等违法行为,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不仅如此,还要积极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严格遵守我国相关的劳动法和合同法中关于工作时间与劳动强度的规定,保证他们有进行精神文化活动的时间、体力和精力。

第二,经常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水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力价值中的一部分就是劳动力的教育或培训费用。一般的人要获得一定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有技能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接受一定的教育或训练。用人单位要改变以往对农民工重使用、轻培训或只使用、不培训的做法,加大培训投入和力度,并且要针对农民工收入不高、生活压力大等特点,对他们实施侧重于基础性和实用性的补偿式教育培训,在方便他们工作生活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提高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

第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给予农民工更多的人文关怀。企业要重视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符合农民工特点的图书馆、阅览室、放映室、网吧、简易歌舞厅等文化娱乐设施以及符合中国乡村特色的“农家乐”文化休闲大院和休闲广场,经常开展一些适合农民工参与的健康向上而又简便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不但有助于培养农民工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还能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社会参与

第一,社区要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城市社区是人们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也是更好地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空间。在马克思看来,“对于不希望把自己当做愚民看待的无产阶级来说,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独立感比面包还重要”。城市居民应改变对农民工的不正确看法,消除对他们的排斥、歧视心理,正确评价农民工的地位和作用,要以“善待农民工就是善待我们城市的现在和未来”的思想观念来认同和接纳农民工;对农民工的管理应由“劳动力管理模式”转变为“居民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其利益需求,积极扩大农民工参与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活动的权利和机会,积极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其居住地和所在地区的组织之中,并通过社区的力量,帮助农民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主动组织农民工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逐步增强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增进他们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相互认同感和信任感,消除彼此间的隔阂,让他们尽快从自卑、寂寞的精神“孤岛”上走出来,真正融入到和谐社会的大家庭中。

第二,媒体要通过宣传报道引导社会关注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媒体是改善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既能迅速报道国家的政策方针,又能加深广大市民与农民工的相互理解,缩小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媒体在其中能发挥特殊作用。因此,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有必要设置专门报道农民工生活状况的栏目,引导全体社会成员来关注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一是媒体要更多地对农民工进行正面宣传,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农民工的工作和生存现状以及他们对社会、对城市的贡献,使城市居民认识到农民工在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二是要向农民工积极宣传党和政府为他们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增强他们对党和国家的信任;三是要通过媒体曝光来减少农民工违法犯罪,教育、引导他们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人生价值观,进而培育他们的现代公民意识。

第三,农民工要通过自身努力来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农民工的自我提升是改善他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农民工作为自身文化活动的主体,其本身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及重视程度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因素。而精神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心态乃至人格的洗礼。“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到底是个农民社会改造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更重要的是改造农民文化、农民心态和农民人格。”因此,一方面,农民工要树立自我改造、自我提升的信心,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来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从而提高收入水平,获得丰富自己精神文化生活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改变以往的不良生活习惯,破除封闭保守、自由散漫的小农意识,克服自卑自闭心理和“外来人”心态,积极学习城市的生活文明准则,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的关系,把自己当作城市文明的建设者,主动融入城市生活。

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篇10

【关键词】农村;基层;群众文化;问题;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做好农村文化工作,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和生动体现。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工作,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一个文化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什么是基层文化建设

基层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题,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基层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活跃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

基层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民建设小康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一条重要途径。

2.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站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工作下移到基层的主要体现,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3.影响农村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整体而言,我国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1)农民落后观念和思想道德状况的制约。农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村风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侵蚀,既恶化了农村的道德环境,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2)基层文化建设资金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3)在专业人员上有所缺席.毫无疑问,看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文化站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4)基层文化产品严重不足。

(5)在管理体制上有所缺位。(在客观上镇一级领导对基层文化站的人、财、物,拥有绝对的领导权、行使权,业务主管部门对基层文化站的业务活动,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指导)。

4.如何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4.1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创新,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首先要提高农村干部和群众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文化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要求和自觉行为。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其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广大农民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创新。再次要因地制宜抓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有对文化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要努力争取领导对文化的重视,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4.2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农村文化阵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才是做好农村文化工作的基础。进一步发挥乡镇文化中心和村农家书屋、图书室等文化场所的功能作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求知、求娱的愿望。

4.3创新方式,着力兴文化

现在,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日益多样,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参与文化活动,不仅是为了娱乐,还希望从中学到科技知识,获得市场信息,了解天下大事和强身健美等。因此,新时期基层文化工作形式要从群众生产、生活、思想实际出发,改变基层文化工作单纯搞文娱活动的模式,创造更多符合时代要求,受基层群众欢迎的新方式,提高基层文化工作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4.4充分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民族民间文化多姿多彩。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一定要注意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切合当地风土人情,切合当地文化传统,真正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发掘各地的文化资源,要大力扶持农民自办文化,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的主体,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推进农村本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民间特色的农村民间文艺和手工艺品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以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4.5充分发挥辅导和培训作用,重视培养人才

辅导、培训,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群众中有各种业余文化艺术团体,有不少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业余时间自发组织一些活动,但是水平相对较低。“加强领导,积极发展,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稳步前进”,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方针,这一方针关键是要加强领导,特别是当地党委的领导。但是,目前一些农村的文化建设并未能在这些政策的重视支持下得到充分的发展。一些农村缺乏甚至没有文化活动场所,没有文娱活动设施,更谈不上良好的文化氛围。农村文化的滞后,导致封建迷信,黄色的、黑色的文化沉渣泛起,死灰复燃;使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精神生活空虚,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理解、不支持。因此,作为一级文化部门在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理论服务中,要深入实际,细致调查研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农村文化建设不脱离实际,有针对性。

5.结束语

文化不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用先进文化占领社会主义农村文化阵地,对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社会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必将阻碍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曾秀艳.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探析[J].青春岁月,2011,(18).

[2]钟艳.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探究[J].群文天地,2011,(14).

[3]胡玲玲.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群文天地,2011,(06).

[4]郑金侠.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群文天地,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