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31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篇1

一、路桥的商品属性及与一般商品的异同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商品的价值和注入人类劳动之后的使用价值,只有在被人类使用或用干交换后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作为交通设施主要元素的路桥本身,显然不仅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一商品的二重性特征,而且由于它在社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很大程度的制约作用,又显示出它的宏观控制和产业垄断特性。对这一特性的深层次、全方位理解,并籍此用于路桥建设与使用的理论探讨和工作实践,对于社区经济及至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是必要和迫切的任务,尤其对于路桥的产业化特征和商品化趋势的认识并迅即进入实施阶段,更是至关重要的.路桥商品属性,表现在路桥的修建注入了人化、物化劳动产生的价值,社会的客观需求又使使用价值的实现成为可能。

究其原因,我们不能忽略这样的事实:路桥的商品属性与一般商品的特性存在着外延上的差异。一般商品的特点,一是“位移”容易;二是经历过较长时间的“实习交换期”,除去人为因素,价值与价格的相符性能够自觉接受市场的变化;三是政策因素的“允许”特性;四是竞争易致的“自生自灭”风险性等。而作为特殊商品的路桥,则与一般商品特点有对应的差异。抛开长期计划经济对路桥建设与使用形成的管理模式不说,就路桥的本身讲,一旦建成,就搬不走、挪不动。不存在位移间题。这就掩盖了它的商品属性,观念上也难以接受.然而目前虽有一部分的收费路桥的出现,无论是收费标准、折旧以及管理借施都尚处于探索阶段,更谈不上全局的实施问题;在我国路桥商品化只是近几年才有的认识,国家尚未出台有强制力的法规方案或说法律的滞后,这是导致路桥商品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五,基于路桥固有特点,几乎不存在社区内的行业竞争(不含招标因素),即使修建,也大部分是依规划、按计划行事,独家生意,无与论争,当然还存在资金短缺、公路管理机关化等因素存在,使得路桥的商品属性和产业化特征长期不能被社会所承认。

二、路桥商品化是实现其产业特征的基本途径

既然,路桥本身客观上具有商品属性,那么,从国民经济的构成总体看,它自然应当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自立于市场经济的竞争、发展中,如同铁路、民航电力等带有产业垄断性质的部门一样尽快形成一套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从路桥的规划、资金筹集、建设、养护、收费管理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调控、竞争机制,以使路桥的产业特征在路桥的商品化进尾中逐步得以明晰并得到社会的承认。

实现路桥的商品化,涉及面广,社会反响大,应该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慎重出台实施方案,做好监督调控和信息反馈,借鉴先进经验,先行试点逐步铺开,但不能俱怕间题或矛盾而畏缩不前。路桥商品化的实现,可使路桥的产业特征更快更准确地得以表现出来.并使目前路桥建设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首先,由于路桥建设的垄断地位,路桥商品化可以筹集更多灼建设资金,促使大办交通局面的形成,同时可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和带来理想的经济收益,并将迅速形成一种循环,国家才可能从政策和法律上给予路桥建设以支持和保护,与日俱增的“软件”体系将带动路桥产业运转机制的尽快形成。

其次路桥商品化一方面给路桥建设步伐的加快带来可能,同时更直接受益的是经营、生产部门,这种前期的相互制约,通过路桥的商品化变成了相互促进,这“促进”本身既含有经济的因素,还存在管理相互的不断改进,相互的不断学习,相互的不断借鉴,其间发生的矛盾或问题又迫使各方进行调整,这无疑给路桥产业机制的形成带来一次次机遇和紧迫感。

第三,路桥商品化的进程中,国家和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影响力对路桥行业本身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导致行业内部的管理不断得以调整,思想认识逐步得以提高,对路桥行业的全局的评价也日趋成熟,这就为路桥产业特征的体现从经济上、制度上、法律上、认识上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体制基础。由此可以说,实现路桥产业化特征的前期准备工作,就是推进路桥的商品化进程。

三、路桥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社会经济成份(除去国家重要的垄断经济成份)全方位的进入市场竞争。作为具有商品属性的路桥,同样应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使其本身的价道得以体现。市场经济对路桥这一特殊商品的要求不仅体现在让其通过商品化去实现它本身的价值,还表现在市场经济成份总体对路桥建设的客观需求上。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竞争经济,而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各自经济利益的实现,往往存在着大量的交换。干是,作为运进送出基本条件的路桥数量和质量,成为各利益主体是否能达到意图和目的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然而,尽管近年来我们刚刚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也采取了诸如民办公助、以工代贩等形式的路桥建设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客观上讲,这种方式和方法还不能说是改革的大动作,还不能根本改变目前公路密度小、桥少且等级低的落后状况,车辆通过能力低仍是公路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即使是省道,堵车现象也并不罕见。

在目前主要公路干线尚未达标的情况下,县、乡、村进路的状况和需求则可见一斑.作为路桥建设和管理部门,满足市场经济的宏观需求,培育和完善路桥产业机制,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然而我们面对的是,单一的拨款修建路桥和少量收费路桥的现实,致使长期以来路桥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活力,如无米之炊样使“巧妇们”一筹莫展。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发展

自2007年7月开始出现的美国“次贷危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酿成严重的金融危机,它不仅严重威胁到美国金融体系的安全,而且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使美国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又一次走上衰退的道路。从当前各种主流的观点来看,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失误、世界金融体系存在着重大缺陷以及监管不足等。但是,如果把它放在资本主义长期的发展历史来看,可以发现此次金融危机不只是所谓的金融监管与金融技术问题,而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用下周期性危机爆发的一个突破口。这次危机的特殊性也反映出,它不同于传统的每隔十年左右爆发一次的常规性周期性危机,不能简单地设想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又重新回到原有的方式。此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上的特殊产物,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推动下向前发展的逻辑结果。因此,这次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这一判断启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我国应当对过去十几年的经济发展和运行方式进行重大调整,以适应新阶段上的外部环境。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

当前正在发生和蔓延的美国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新形势下的特有运动方式和必然结果。这里我们首先简单回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结构与特征,然后分析20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通过这些分析说明资本主义长期发展中矛盾的积累与当前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结构及其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它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商品经济普遍化并成为社会物质生产乃至整个经济生活的一般形式;第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两个基本特征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以及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具体矛盾。

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物质生产乃至社会经济生活的一般形式。这一特征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物质产品取得了与其使用价值的自然形式不同的价值形式。价值形态的物质产品,尽管使用价值各异,但都是作为价值存在的,这就使它们具有统一的、共同的性质,从而增强了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的可互换性和财富的流动性。价值的货币形式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体现,成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直接追求的东西。因此,商品经济成为一种直接为取得货币的经济活动。从商品经济本身的规律来讲,价值是劳动产品在商品经济生产关系下所取得的社会形式,货币不过是价值形式演变的最终结果。因此价值只能由劳动所形成,货币也不过是人类一般劳动的代表。从人类整体来说,价值、货币的源泉只能是人类的劳动。

价值形式虽然赋予社会财富的可互换性和流动性,但这并不是无条件的,它们必须是建立在合理的社会分工及劳动在各种生产上按比例分配的基础之上。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这里所指的生产关系也包括社会生产者建立在合理物质需要基础上的劳动分工比例关系,“合理”与“比例”产生于人类社会对物质产品的各种需要。应该指出,人类社会对物质产品的各种需要总是会带有强烈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烙印,因此,所谓“合理”与“比例”也体现特定生产关系所派生的特有需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社会需要中包含着许多事实上不合理的内容。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篇3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市场体制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站在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立场,按照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从所有制、经济管理体制、分配形式等方面展开了理论体系。现行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改变了过去批判的做法,淡化“主义”之争,试图客观地认识社会经济现象。但是,受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理论体系的局限,又尽量避开了一些敏感而有争议的问题,对许多社会现象缺乏科学的解释和说服力。

一、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经济生活》理论体系存在的缺陷

1.缺少对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理论的系统介绍

商品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商品是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细胞,马克思从商品入手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同时,商品也是一切处于商品经济形式下的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细胞。马克思表述的“社会主义”一般是指生产力高度发达、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并走向衰亡、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

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是建立在生产力还不十分发达、还处在商品经济的经济形式下的社会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虽然在经济形态这一社会属性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面前谁都无法超越。因此,科学理解和掌握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论,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规律的客观需要。

经济形式和经济形态是两个不同属性的概念。经济形式是指经济存在的自然形式,表明社会经济存在的自然属性,不代表经济的社会性质。商品经济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然经历的社会经济形式,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属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也依托于商品经济形式而存在。经济形态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存在的社会属性,反映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区别。从自然属性看,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和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共处于商品经济形式下,二者都必须遵循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并且在发展中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从社会属性看,二者反映的社会生产关系不同,决定了二者的发展趋势、目的和体现的利益结构不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导作用的发挥、商品生产的目的性、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的代表性、计划体制的自觉性、企业经济组织制度的民主性、分配形式对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实现等方面的表现,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

2.对商品经济做了狭义的理解

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经济生活》不是站在分析商品经济的角度探索经济发展的规律,而是对商品经济做了狭义的理解,混淆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夸大了市场的作用。导致现实生活中许多应该由政府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经济行为,都认为应由市场调节,尤其是在微观经济管理层面,“市场调节”成为一些不负责任的政府主管部门和公务人员推诿塞责的挡箭牌,造成了经济生活中的许多乱象。如,商业暴利、乱涨价、无序竞争等现象。某些新开发的旅游县,宾馆、旅店平时100~200元1天的普通标准间“黄金周”竟然要价500~1000元。绝大多数酒店、饭店不执行规定的加价标准,酒水等服务严重超标准加价。这些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度。

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经济生活》中所表述的“市场经济”实际上是指在商品经济形式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形态在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模式和特征,是属于经济管理体制的范畴,准确说应该是“市场体制”。商品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形式,从流程上看,包括: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认为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一定发展阶段或表现形式,是对商品经济概念的狭义理解,混淆了经济形式和经济体制的概念。“市场体制”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基于客观条件而建立的一种管理体制,带有主观性,把它与客观的经济形式混为一谈,显然是不恰当的。在商品经济形式下,社会经济活动必须尊重价值规律。但是,并不等于一切经济活动必须完全屈从于市场。政府主管部门对于市场行为中的一些混乱、无序、违规、违法行为必须依法加强监管。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社会主义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都证明了单一的市场体制下的无政府状态或无序行为的危害,当今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资本主义。而我国多年来经济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了完善计划体制、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但是,当前必须防止由计划调节不当、干预过多转向放弃计划调节、放任市场盲目发展的倾向。我们现阶段不应该探讨是实行计划体制还是实行市场体制的问题,而是要探讨如何使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有机结合,科学有效地实施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

二、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经济生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经济生活》的理论体系应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为基础,立足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站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借鉴的角度,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从理论体系框架上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商品价值理论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1)商品;(2)货币;(3)价值规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表现、特征。主要包括:(1)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2)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运行。主要包括:(1)商品生产及其组织形式;(2)商品交换与流通形式;(3)收入分配与支出;(4)商品消费。

4.金融与税收。主要包括:(1)银行和信贷;(2)股票和债券;(3)金融与保险;(4)征税和纳税。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篇4

20世纪中叶以来,经济服务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服务业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效率提高和国民产出总量增长的主导力量。服务经济研究也成为当今世界的前沿性课题,服务的范畴研究也逐步深入。

早在工业革命伊始,斯密[1]就将流通视作生产性的劳动,指出流通对于生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2]指出:“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像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它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服务不采取实物形式,但它可以“物化、固定在某个物中”。威廉・配第[3]从课税角度认为服务是创造财富的活动,但对服务如何创造财富的机制未予深究。萨伊[4]从生产的效用性方面进行了分析:“人们所给予物品的价值,是由物品的用途而产生的”,“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巴师夏[5]从劳动推导出价值理论,认为价值是个人获得一种物品时所节约的劳动,因而最终是源自服务,交换实际上是一种服务的交换,而所谓财产就是一束服务,因此一切服务都是生产,一切生产也都是服务,社会就是各类服务的交换。

20世纪后期,希尔[6]提出了一个有广泛影响的定义:“一项服务生产活动是这样一种活动,即生产者的活动会改善其他一些单位的状况。服务生产不是对其商品或本人增加价值,而是对其他某一经济单位的商品或个人增加价值”。“服务是人或商品状态的改变,这种状态的改变是由其他经济单位根据事前的协议所带来的活动造成的”。

加德里[7]从资本生产体系的角度对希尔的定义进行修正:“(a)组织a拥有或控制一项技术和人力资本,组织a向经济机构B出售这项权利,机构B在一定时期内利用这些资源生产产品C或改善自身效果,服务就会发生;(b)当一个家庭自己花钱雇人照顾其物品或家人时,服务也会发生”。

在国内,20世纪90年代初,李江帆教授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系统阐述了服务产品的基本概念[8]。黄少军[9]认为,“服务是一个经济主体受让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要素的使用权并对其使用所获得的运动形态的使用价值”。黄维兵[10]认为,“服务是一个经济主体使另一个经济主体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

二、服务范畴研究的方法论

从经济学角度对服务进行定义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性质定义,比如一些学者把具有非实物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和不可储存性的交易品称为服务。另一种定义是通过排他性的方式,或者说是统计定义,就是把不能划入农业和工业的产业部门定义为服务部门。第一种定义在大部分理论分析中还在使用,但由于未能准确把握服务的本质特征,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在商品与服务生产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时,就不能解释一些新的经济现象。第二种定义方法,以现有对商品和服务的统计区别为基础,直接研究相关的经济问题,这种定义法的确有容易操作的一面,在实际研究中也运用不少,但这种定义法缺乏逻辑的严谨性,不适合进行理论分析。

两种定义的方法本质上都是以商品作为服务的参照物,并以此作为服务定义的逻辑起点,忽略了服务与商品在价值实现方面的本质不同。帕里内罗(parrinello)认为[11],给服务下定义的困难在于过程之间的联系(生产过程或消费过程),而不是个体之间的联系,过去对服务定义的研究纠缠于个体之间的联系、纠缠于价值与使用价值关系,而忽略了服务过程之间的联系、价值与价值实现的分析。

为此,本文遵循表象特征剖析、本质特征探寻、基本范畴定义、基本范畴演绎的研究思路,围绕动态性与价值实现两个方面对服务的基本范畴进行探讨。

李佳川,刘见:动态过程与价值实现:服务基本范畴辨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第26卷第3期三、服务表象特征的辨析

通常认为,服务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无形性、不可分离性、所有权不可转让性。

无形性。这是将“服务”与“商品”进行机械类比后的显著特征,与商品相比,服务是无形的,它是活动而非一种可以触摸的东西。从空间来说,服务的空间形态基本上是不固定的,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不能触摸到,因为它采取非实物形式,不作为物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从时间而言,有些服务的实用价值或效果,通常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感觉到服务所带来的利益。由于无形性,服务在被购买之前,无法像有形产品一样被消费者看到、尝到或感觉到,这正是服务与有形产品之间的明显差异。

随着服务形态的不断变化、服务范围的巨大拓展,服务与“物”的结合更加密切,服务逐步走向有形化。如信息产业的软件研发与使用、咨询管理行业的评估资料与技术支持、房产公司的样板房及房价构成说明、酒店的规范化服务条例等,广告业更是通过广告形象的塑造,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服务提供者正尽可能使无形的服务有形化、可视化,使得服务的质量更好评判,更易于定制化、规范化。服务的有形化过程是服务质量的改善与服务生产的规模化过程。

不可分离性。不可分离性是指服务的生产与消费过程通常是同时发生的,研究者认为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不可分割。有形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一般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而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大多是无法分割的。二是指服务的不可储存和非运输性,即服务作为动态的使用价值既不能在时间上贮存下来以备未来使用,也不能在空间上将其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三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交往贯穿服务生产过程始终,服务生产是建立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互交往的基础上。

随着新兴信息服务业的出现,服务的不可分离性也不再是服务的基本特性,比如数据在网络上的保存与传输,金融业各类衍生产品的出现,期权交易,房产交易等服务行为都已超出了服务不可分离的限定。无论软件的生产、房产的生产、金融产品的生产还是物流服务,服务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都可以用合约来约束各自的行为,并不存在生产者必须与消费者交往贯穿始终的特殊规律。从这个角度而言,不可分离性更多体现在人对人的最终消费上。

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服务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是指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涉及任何生产要素所有权的转移。消费者购买一件商品,获得所有权后可以任意处置,但服务的交易往往只体现在使用权上。消费者购买服务后不能将此服务再“卖”给第三者,他对他购买的服务,不拥有处置权。“服务”无论是作为社会财富还是作为交易对象,没有“占有权”和与占有相关的其他权利。通常所说的“服务”的转让、处置和收益等权利,实际是因与服务相关的实物产品的使用权所衍生出来的权利。

这个特征的争议首先在于它对“所有权”的定义。对于服务交易中生产要素所有权是否发生转移并不存在一致的规律。有些服务交易的本身就是生产要素的交易,如土地、资本;有些服务要素表面上所有权无法交易,但从产权细分的角度而言,确有许多可研究的空间。科斯[12]指出,“产权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这一原理对服务而言同样适用,与商品交易不同,服务产权的界定难度更大,在《联邦通讯委员会》一文中,科斯对电台频率的产权交易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解与研究。

四、服务本质特征的发掘

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服务的表面特征也在不断变化,但服务始终表现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同时,服务的价值实现也一直表现出明显的被动性。为此,服务的本质特征应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服务活动的动态性。动态性是服务主体的基本特性,服务本身就是一种活动。只有在服务的提供者与需求者在多维度、多层面进行互动后,服务的价值才能够实现。服务活动互动并非仅限于服务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需求者必须加入到生产过程中。服务的互动性既可以是双方或多方直接接触的,也可以是在空间上分离或时间上实现延展的。新兴的电子服务如电子教学、网上银行等在空间上就是分离的;在时间方面,由于契约方式的不断出新与完善,服务的动态性也具有了更大的弹性。

服务的易变性。服务的易变性是服务实现过程中的基本特性。服务始终处于动态的环境,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自己作出调整,受需求方、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二是指服务的技术较易扩散,由于服务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服务的技能、专利比商品更容易扩散。对于我国的服务经济发展而言,一方面我们应规范服务市场行为,为服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加快对国外先进服务业的开放与引进,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方面会取得比制造业开放更好的效果。

服务价值决定的被动性。价值被动决定性是服务内容的根本测度方法。由于服务具有自身使用价值和提升经济效率的双重意义,因而,单纯从生产服务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服务只能反映服务作为使用物的价值,对于经济效率提升的反映则完全没有体现。由于服务提供者自身不能决定服务对效率的提升,因而服务价值的决定也必然是被动性的。服务的价值只能体现在需求者的出价上,而需求者的出价基础是为实现特定目标可以承受的替代成本。

五、服务的新定义及其意义阐释

依据服务的本质特征,将服务的定义拓展为:服务是个人或社会组织之间,通过进行双方或多方活动而实现的过程易,其价值体现在提升或改进服务使用方的效用。“效用”包括“效率”和“作用”两个层面的含义。“作用”(也即使用价值)是服务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效率”是指现代服务多方位深度传播的效应所引致市场范围扩大、生产与交易效率提升。这一定义对服务经济研究而言,具有多重意义:

第一,定义从新的角度反映了服务与商品之间的根本区别,反映了从工业经济时代到服务经济时代对交易对象认识的根本变革。商品是工业时代的基本要素,大量的商品生产与交易使得人类实现了从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的过渡,而服务则意味着人类活动的可交易性的深化,大量的服务交易实现了从制造经济时代向服务经济时代的转变。

第二,定义突破了以往研究将服务定义为某种使用价值或静态效用的束缚。服务不仅仅是所谓的特殊商品,而是经济发展动态过程的效率体现。具体在微观层面,服务体现在交易各方得到的效用提升;在宏观层面,则体现为服务对加密市场网络、提高经济效率的影响。恰如Shelp[13]指出那样,“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bricks),而服务业则是把它们黏合起来的灰泥(mortar)”。

第三,定义解决了“服务是否创造价值”这一命题的争论。静态的服务产品观可以勉强回答单纯的服务产品的价值问题。比如纯粹的商业劳动、可供消费的服务劳动。根据本文的定义,服务是双方或多方互动的效用关联,那么,“服务是否创造价值”这一问题就成了一个伪命题,服务作为一种不确定效用,既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第四,定义还为服务产品的价格本质认定提供了新思路。对于服务,生搬硬套去分析它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服务的价格决定机制在于市场对于服务的接受性,也即服务使用方认可的服务所能为其带来的直接使用和效率提升两方面的效能。服务的价格应是在大于生产成本的前提下,由需求者为实现目标的替代成本决定的。

六、结束语

服务活动是服务经济的基本单位,服务的基本范畴研究是服务经济研究的源头,准确理解服务的定义对研究服务经济发展运行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无形性”、“不可分离性”、“所有权不可转让性”等特征的辨析,说明了服务的表象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变,服务的基本范畴研究也应与时俱进。对服务的“动态性”、“价值决定的被动性”等特征的挖掘,改变过往“服务―商品、服务经济―商品经济”机械类比的研究办法,为服务经济研究从制造经济研究的培育中独立出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服务效用概念的拓展为区分服务的正负效用、从分工角度研究服务经济的网络效能做好了铺垫,使得服务经济的效用研究不再单纯局限于特定服务本身。服务价值决定的被动性则为服务价值规律、服务的定价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服务产品的价格波动分析、政府的公共服务定价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卡尔・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北京:商务出版社,1960.

[4]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弗雷德里克・巴师夏.经济和谐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tHill.onGoodsandServices[J].ReviewofincomeandwealthSeries,1977(23).

[7]德劳内.服务经济思想史[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8]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9]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0]黄维兵.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中国服务业发展[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2.

[11]parrinello,Sergio.theServiceeconomyRevisited[J].StructuralChangeandeconomicDynamics,2004(15).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篇5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文化,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完善的必备条件之一。建构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道德文化,应以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实践出发,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这种新型道德文化体系的确立,应建立在市场经济所包含的内在合理性的基础上,既着眼于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亦着眼于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实践。

一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必然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文化,或叫伦理精神。这既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一定社会整体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由此决定了一种经济形式作为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求其社会关系结构,尤其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道德文化)发生相应的变化。而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其演进的过程中,亦必然要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努力适应经济形式发展变化的需要。

道德文化的这种制度背景,充分表明了道德的历史性、实践性特征,表明了在一定经济形式、一定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建构一种道德文化所必然具有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定性。正是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就须从实际出发、从现实出发来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文化。

只有从道德文化与经济形式的内在一致性出发,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类历史上不同类型的道德文化的本质特征。从历史的角度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前,人类社会主要存在过两种类型的道德文化,即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亲(血)缘型道德文化和建立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语)。而曾在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过的计划经济制度,笔者认为它实质上是自然经济的延续,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缺乏一般性且昙花一现。其道德文化更多的是在特殊条件下形成和放大了的小农意识,亦未能真正深入人们的内心。因此本文不作分析。

自然经济形式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经济活动方式。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劳动产品归生产者使用,不用于交换,亦不为了交换。故而生产规模不大,人们活动的地域范围狭小,彼此间相互联系亦较少。受这种经济形式的制约,在社会关系结构上形成了以亲(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关系网络,甚而演变成为一种宗族制度(如中国),并培育了与之适应的文化观念。以儒家文化为例,它充分体现了自然经济的特点,以宗族制和等级制为核心,讲“亲亲”、“尊尊”,以血缘、宗族为中心来构建其社会关系,在道德观念上则形成了人情主义、宗教观念、厚古薄今、因循守旧、重义轻利、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儒家伦理。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其实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逐渐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宗族制度和文化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商品经济的最显著特征是不同所有者之间在特定社会分工前提下的商品交换,而这必然要求在新的经济形式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其社会关系和文化观念。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使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充满了血腥。一方面,农民逐渐丧失了世代耕作的土地,被迫成为雇佣劳动大军;另一方面,地主贵族转而成为资本家,成为新的追逐剩余劳动价值的剥削者,从而社会结构和社会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社会的文化观念也愈来愈带有对立和对抗的性质。但是应该看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既包含着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利益冲突和矛盾的方面,也还有其利益一致的方面。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并通过市场最终获得和实现自身的利益等都是带有共同性的,因而也必然成为资本主义道德文化一致性的基础。

资本主义的文化观念的变革以文艺复兴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又以宗教改革方式最终确立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道德文化。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试图探讨“一种经济制度的社会精神气质”[1](p16),他认为新教之所以能成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精神力量,就在于新教伦理的天职观使信徒相信,惟有自助者才能成为上帝的宠儿,而自助者只有认真地从事世俗活动,不停歇地、有条理地从事一项世俗职业,“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1](p59),增加上帝的荣耀,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宠。因此,不论是资本家还是工人,都把毫不懈怠、发奋勤俭、恪尽职守作为社会公认的美德,也成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我们知道,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而言的概念,而市场经济则是与计划经济相对而言的范畴,故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基本可以认为是同义语。笔者认为,商品经济可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或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阶段,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必须确认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任何否认这一客观事实的观点都是违反市场经济要求的。而保证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是通过市场经济的两个特征来体现的:一是利益特征,二是结构特征。[2](p98)从利益特征的角度说,市场经济主体本身有其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因而各经济主体都把追求目标利益的最大化作为经济活动的目标,而这必然要求保护各经济实体的合理利益,保护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在道德关系中则必然要求张扬个人利益,必然刺激个人本位主义和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进程就充分地验证了这一点。结构特征则指其产权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制度特征。产权特征要求产权分散、明晰,只有产权分属不同的所有者,才能有市场的竞争,才会存在和形成供求矛盾,价值规律也才能够得以实现。结构特征要求和倡导契约关系,以契约主义来保证产权的合理流动,保证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的归属关系。契约关系在道德关系中则表现为信用关系,信用关系能够更有效地保证契约关系实际地得到遵守和履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必然在这两个方面都表现出特殊性和相对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进步性。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是外部的结合,社会主义是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而市场经济则是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在利益特征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着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和冲突: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必然助长和刺激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这表现了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致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更好地带动和实现共同富裕,这又充分表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进性。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对个人利益做出更多的限定,而倡导和要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经济上的自由主义毫无疑问是经济活力的源泉,但如果不加以合理的限制,则往往会损害社会的公平、公正,因此倡导“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努力促进和实现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促进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人利益。从结构特征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要求产权明晰、适度分散、适度集中,因为分散、明晰的产权不仅是决策的基础,而且是商品交换的必要条件。因此,应在法权关系上和法律制度上以契约主义来保证产权关系的合理性,以契约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关系,在道德上以诚信关系来促进契约关系得以实现和履行。

市场经济本身表明,市场关系是一种互利关系,也是以“形式公正为特征的形式化的契约关系”[3](p306),这本身就蕴含着特定的道德内涵。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保证契约关系得以顺利履行的道德,正是市场经济本身最主要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内容。道德作为社会的整合力量,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3](p311),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和功能。显然,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道德未能在形式公正的前提下有效地促进内容的公正。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互利的同时,应努力在这种形式公正的前提下促进内容公正能够得以实现。这不仅是个人理性与制度理性的问题,而且也有制度德性的问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了个人理性即“经济人”的基础地位,而把它发展到极端,未能真正促进“经济人”向“道德人”、“文化人”的转化。社会主义同样应该从个人理性中引申出制度理性,且应着力突出加强和促进制度德性建设,最终促进“经济人”、“道德人”、“文化人”的统一。

正由于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文化必然表现出两方面的特点:即一方面是个人主义、合理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精神,力主个人积极进取,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则是契约主义、信用主义,社会必须讲法治,讲以德治国,讲求公正,注重社会的秩序感,注重社会价值观的建设。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内涵之一,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顺利建成的必备条件。建构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文化,既是道德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衡量的最终标准。而建构这种新型的道德文化,应以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我们应该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从现实出发、从实际出发,从活生生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出发,从现实的人们正在践行着、发展着的道德生活中汲取道德观念,而非以往那种仅仅从理论出发,形成没有现实基础的说教道德。这种新型的道德文化应以促进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心,以社会公正与自由为原则,按照“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的精神来构建其框架体系。同时注意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文化传统,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批判吸收市场经济国家的道德文化上的成功经验,从而确立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道德文化。

有的学者试图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来建立新型道德的理论基础,如以“为己利他”[4](p5)为理论依据的观点,以“人的自我生存保护的合理性”、“人追求自身需求的合理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体系的“第一假设”[5]的观点。笔者认为这些努力都是应该值得肯定的,但在方法上却并不可取。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建构新型道德文化所面临的制约性因素:其一,从外在环境来说,当前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不断完善,与社会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的政治环境、文化氛围、观念等都处在变革的过程中,因而一定的道德文化形成的外部环境并不理想,既有促进的因素,也有制约的方面,甚至与之背离的、负面的影响都是存在的。其二,从道德文化本身来说,其内在的必然性表现尚不充分。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准确把握道德文化的规律性就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则力避主观性、以免变成道德空谈,也就任重而道远。

尽管人们对于正在形成的新型道德文化的重视程度和呼声日益高涨,但由于上述原因,这种新型的道德文化的内部诸要素的关系,以及其必然表现出来的结构特征等许多方面,尚难以真正被人们所把握,故而形成和探讨比较完善的道德文化尚有待时日。因此,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希望与困难同在,迫切性与长期性共存,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道德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2]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张曙光.制度·主体·行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篇6

[关键词]经济发展;商品劳务税;资本积累;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个主题,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任务更为艰巨,要求也更为迫切。规范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的力量来自于市场的价格机制作用,它能够自动地促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是普遍存在的,政府有责任干预市场运行,而对于以市场为配置资源主体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政府适当干预经济发展的意义则更为重要。

税收是国家对部分产品或国民收入进行的法定分配,它同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政府调节和干预经济的主要工具和为其他财政政策筹资的主要手段。一般说来,现代税收除筹财政资金的基本职能之外,还具有三大经济调节功能,即促进资源有效配置、调节收入合理分配以及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在发达国家,所得税是主体税种,税收政策实施的主要工具都是所得税,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税源构成和征管能力等因素,商品劳务税往往成为主体税种,因而其在税收政策实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品劳务税是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它主要包括消费税、销售税、增值税和关税。本文拟对经济发展中的商品劳务税作一理论上的探讨。

一、发展资本积累与商品劳务税

在发展中国家,实际经济增长和在增长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有着压倒一切的意义,但经济增长要受资本积累规模的约束。因而,如何形成足够的发展资金,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般而论,一国的资本积累有两种来源,一是利用外资,二是动员国内资金,尤其是国内储蓄。国内储蓄包括居民个人储蓄、企业储蓄(税后利润)和政府公共储蓄(主要来源于税收)。税收在调动社会资源用于储蓄、投资方面有两条渠道:一是通过征税筹集财政资金,增加公共储蓄或政府用于公共投资的集中性财力;二是通过制定鼓励储蓄的税收政策,刺激企业和居民个人把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扩大私人投资。

在发展经济学的税收政策思路中,一国资本积累水平同税收收入水平相关,也和税制结构选择相关。发展中国家采取什么样的税制结构,选择什么税作为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种,在许多发展经济学家看来,首先应服从于扩大和刺激储蓄、促进资本积累的需要。他们的基本主张是,商品劳务税应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主体税种,对发展资本的筹集发挥主要作用。为此,他们作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商品劳务税的范围主要是指一般销售税、消费税、以及营业税和关税等间接税。从总体上看,这些税收的在发展中国家的比重较高。一般说来,经济发展水平愈低,商品劳务税的比重愈高。据资料显示,在低收入国家,商品劳务税占全部税收总项的比重为41%,而高收入国家这一比例为30.9%,如果将进出口关税并入商品劳务税计算,高收入国家的比重为32.4%,而低收入国家高达71.1%.这表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较高的商品劳务税比重相联系。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商品劳务税作为主体税种具有稳定的筹资功能和较低的征管成本,但根据税收效率的分析,它会对经济增长和市场机制产生较大的扭曲效应,这就需要适当提高所得税比重,推行商品劳务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

二、优化产业结构与商品劳务税

根据发展经济学家赫立克和金德尔伯格的理解,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以更多的投入或更高的效率去经营更多的产业,还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量分布的变化。在一国资源量为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产业结构变化,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力量。

考察西方国家100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产业结构变化的长期趋势是:初级产业主导制造业主导服务业主导。而引起或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如同经济发展的动因一样复杂,从外因分析,政府的产业政策及其配套的财政、税收政策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特别是税收政策在推动一国产业结构形成、发展和优化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商品劳务税来说,它作用的大小是一个理论上和实践中争论颇多的问题,下面我们来作简单探讨。

首先,在讲座经济体制下,商品作价主要采用国家指令性或指导性计划价格,商品劳务税在配合价格调节生产和消费,以促进产业结构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低税和高税不能直接形成低价和高价,因而商品劳务税对于调节产业结构的功能必将削弱。其次,商品劳务税作为间接税,具有易于转嫁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间接税的税负转嫁机制将充分发挥其作用,这决定了运用商品劳务税调节产业结构具有不确定性,甚至使政策目标落空。第三,商品劳务税与价格直接关联,其本身会扭曲商品的相对价格,导致消费者剩余损失;扭曲生产要素的相对报酬而导致生产者剩余损失。因而最终不利于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第四,商品劳务税还会对产业政策发生扭曲,这突出表现在增值税选型上。以我国为例,在生产型增值税实行统一税率的情况下,加工工业的进税抵扣比重大,税负轻;基础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的进项税抵扣比重轻,税负重。显然,生产型增值税是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产业政策相背离的。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过分强调商品劳务税对于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而应适当弱化。税收对于产业结构的调节应主要依靠所得税优惠来发挥作用,同时适当发挥商品劳务税的辅助性作用。

三、实现地区协调发展与商品劳务税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以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为基础的,是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总和。在同一个国家,由于地区间劳动素质、资本投入、技术进步、自然资源,地理和交通条件,以及其他社会性、国民性因素的差异,往往使区域间经济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既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也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甚至经济落后地区。税收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如何采取有效的税收政策以及商品劳务税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则值得探讨。这对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应该是有启发意义的。

一般来说,税收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地区总税负水平的轻重,影响本地企业的积累能力;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广度和深度,影响本地区的投资环境和投资吸引力;税制结构对地区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这里,我们重点从第三方面分析商品劳务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方财力的强弱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来说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发展中国政府大多选择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税种,这对地方财力有两大好处:第一,这些地区的税源比较充实,税收收入不受企业成本费用高低影响,有利于保证落后地区的财政收入。这些收入对于增加当地公共积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当地各项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第二,有利于减轻落后地区企业的负担。因为商品劳务税属于间接税,可转嫁税,这样地方政府可以从中取得稳定、可行的收入,同时又将税款转嫁给购买方,经济落后地区将从中受益。

四、收入合理分配与商品劳务税

实现收入合理分配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一国gnp获得增长,但社会分配状况恶化了,低收入阶层较之过去相对乃至绝对贫困,就可能出现有增长、无发展或高增长、低发展的情况。对我国而言,这还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根据库兹沓茨的“倒u假说”,收入分配不均是一国在特定经济发展阶段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要从根本上消除,只能以持续不断的经济增长为动力,实现经济结构的变革,但同时政府并非对之无能为力。在政府的各项政策中,以实现收入均等化为目标的税收政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税收以收入分配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所得税、商品劳务税、财产税以及社会保险税对转移支付制度的筹资作用。对商品劳务税的调节机制而言,主要是消费税对高收入阶层支付能力的调节。国际通行的商品劳务税主要是增值税和消费税。一般说来,增值税对各类商品和劳务普遍课征,是中性的,因而增值税不论是由企业负担,还是消费者负担,通常都不具备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消费税则不同,只是对某些特殊消费品课征,是非中性的,收入阶层一部分收入在流通领域里就转化用于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

从理论上讲,消费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不象个人所得税那样直接、有效,但是,就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消费税实现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或许更切合实际。这是因为:(1)发展中国家一般实行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而消费税又占相当大比例,往往高于财产税和个人所得税。(2)征税消费品的选择,一般都是对奢侈品征税或重税、对必需品免税或轻税,这样就把绝大部分税加在高收入阶层身上,因而也具有与所有税相似的累进课税效应。(3)与所得税和财产税相比,消费税税源易控管,逃税难度较大,能够保证政府的分配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同时,由于消费税的非中性特性,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也有负面影响,容易产生“超额负担”。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对此进行效率与公平、增长与效率的权衡。

五、通货膨胀与商品劳务税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巨大的财政赤字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它困扰着这些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如何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家政府所追求的重要政策目标。在20世纪末,从1997年起,“有7个经济本(指日本、墨西哥、阿根廷、泰国、马来西亚、韩国、香港-引者注)经历了与大萧条极为相似的严重经济衰退”,中国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因此,治理通货紧缩又成了很多国家当前的经济任务。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同样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是物价和货币供应量持续上升,通货紧缩的主要特征是物价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尽管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或是造成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治理通货紧缩的主要措施是实施和推行扩张性的财政对策、货币政策、相应的产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税收政策方面,目标是刺激消费者需求,除开征利息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财产税之外,还要进一步降低商品劳务税中有关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提高投资倾向和消费倾向,以推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

税收政策与通货膨胀问题的相关性有三个方面,即税收收入水平、税制结构和税式支出。对商品劳务税来讲,我们重点分析税收收入水平中增税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增税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消费税实现的。虽然消费税由于转嫁性,在短期内可能会推动商品价格上涨,但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也会抑制需求,从而在较长时期内降低通货膨胀压力。消费税的这种反通货膨胀效应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具有一定需求弹性的生活必需品征收一般消费税,二是对部分高消费品征收特别消费税。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篇7

关键词:脆弱性;驱动因素;商品粮基地县;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6)23-0001-05

anassessmentoftheeconomicSystemVulnerabilityandResearchoftheDrivingFactorsofCommodityGrainBaseinJilinprovince

naweietal.

(instituteofRuralenergyandecologyJili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Changchun130033,China)

abstract:taking25commoditygrainbasecountiesofJilinprovinceastheresearchobject,thispaperanalysedvulnerabilityofeconomicsystemthecharacteristicsofthecommoditygrainbasecountywhichbasedonthetheoryofvulnerability.thispaperbuiltupthevulnerabilityevaluationindexsystem,evaluatedvulnerabilityofeconomicsystemofcommoditygrainbasecountyofJilinprovinceanduse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toexplorethedrivingfactorsofeconomicsystemofcommoditygrainbasecounty.Researchshowsthat:(1)theeconomicsystemvulnerabilityofcommoditygrainbasecountyinJilinprovinceismainlymildtomoderateandfragwhichisstructuralvulnerability,amongthem,thereare2extremelyvulnerablecounties,4highlyvulnerablecounties,8moderatelyvulnerablecounties,10slightlyvulnerablecounties,1microvulnerablecounties.(2)thespatialdistributionfeaturesofeconomicsystemvulnerabilityofcommoditygrainbasecountyinJilinprovince:themiddledistractishigherthanthewestdistract,thewestdistractishigherthantheeastdistract,theextremelyandhighlyvulnerablecountiesaremainlydistributedinmajorgrainproducingmiddleareas,slightlyandmicrovulnerablecountiesaremainlydistributedintheeastandwestareas.(3)therearefivedrivingfactorsofeconomicsystemvulnerabilityofcommoditygrainbasecountyinJilinprovince:thefarmers'livingstandardoffamersand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economyandsocietysupportofeconomyandsocietydevelopmentabilityofregionaleconomy,theconditionofagriculturalstructureandagriculturallaborproductivity.

Keywords:Vulnerability;Drivingfactors;Commoditygrainbasecounty;Jilinprovince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兴起,人们对脆弱性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脆弱性研究逐渐成为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之一[1-2]。随着脆弱性研究的深入和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学术界对脆弱性概念的认识日趋统一,脆弱性逐渐演成包含“风险”、“敏感性”、“适应性”、“恢复力”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在内的一个概念的集合[3-4],研究框架也不断完善[2-5],脆弱性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基础性的科学知识体系[6-7]。脆弱性研究强调如何通过降低系统的脆弱性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其成果可为科学与政治决策间的对话提供良好的平台[8-9]。

商品粮基地建设是我国为保证粮食有效供给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农业政策。吉林省是最早实施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省份之一经过20多年的努力,建设与发展了25个商品粮基地县为保证国家的商品粮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10]。伴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国内和国际的粮食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商品粮基地成为受到冲击的主要区域。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自身粮食生产成本高、转化能力差、农业经济效益提升艰难,农民增收缓慢,多数粮食基地县处于“增产不增收”、“产粮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为特征的发展状况。为应对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面临的新压力和矛盾,以吉林省25个典型商品基地县为例,从脆弱性的角度对商品粮基地县经济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并分析探讨经济系统脆弱性的驱动因素,为促进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内涵与特征

1.1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内涵由于研究对象和学科视角的不同,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脆弱性概念的界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脆弱性通常被界定为系统容易受到损害的可能性、程度或状态。turneriiB.L.等[2]认为脆弱性是指一个系统(或子系统、系统组分),由于暴露于某种干扰或压力,可能经历某种灾险的损害程度,并提出了基于可持续性科学的脆弱性分析框架,认为系统脆弱性包括暴露、敏感性和恢复力。该分析框架以人―环境耦合系统为分析对象,强调扰动的多重性、多尺度以及地方特性,是一个多尺度、多因素、多流向、多重循环的闭合回路。参考脆弱性的概念,区域经济系统脆弱性(V)是由于区域经济系统对区域内外扰动的敏感性以及缺乏应对能力而使其容易向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演变的一种状态。它是源于系统内部的、与生俱来的一种属性只是当系统遭受扰动时这种属性才表现出来。区域经济系统的内部特征是系统脆弱性产生的主要、直接原因;而扰动与经济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使其脆弱性放大或缩小是经济系统脆弱性发生变化的驱动因素但这种驱动因素的作用过程是通过影响该系统内部特征而使系统脆弱性发生改变的并最终通过系统面对扰动的敏感性(S)以及应对能力(R)来体现,即V=f(SR)[3-4]。其中S指系统对外界扰动的响应程度其大小与系统内部条件及其承受扰动的特征有关;R包括系统面对扰动影响的恢复力和应对能力由系统内部条件所决定。

1.2商品粮基地县经济系统脆弱性的特征吉林省是国家粮食商品率最高的省份,商品粮输出量、人均粮食产量、玉米出口量一直位于全国首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率越高对市场的依赖性越强,意味着当粮食市场发生变化时,对商品粮基地县经济发展的冲击最大。长期以来,为了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以低价向全国输出了大量的粮食,同时,商品粮基地县又需要的制造品有需要以高价输入,造成商品粮基地县利益的双重损失。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产业结构以农业所占比重偏大,而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缺乏活力。而农业结构中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结构又以玉米种植为主,在众多粮食作物中,玉米是受市场影响最大的粮食作物。单一产业结构又导致农民单一的就业结构,大量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目前,吉林省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70%来源于粮食出售,收入单一造成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农业产业为敏感性行业,易受外部环境和突发事件的冲击。尤其是近年来受到国际粮食市场的冲击。商品粮基地县普遍存在自身造血经济功能不足,二、三产业发展缓慢,财政收入严重不足,城市基础建设资金缺乏对外缺乏吸引力不能形成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就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造成了商品粮基地县经济系统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主要是由于自身内容系统的不稳定,缺乏应对能力,属于结构型脆弱性。

2商品粮基地县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2.1评估模型敏感性和应对能力是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基本属性,经济系统脆弱性是两者相互作用的函数。脆弱性与敏感性呈正比,与应对能力呈反比。因此,通过评价经济系统两个基本属性“应对能力”和“敏感性”,通过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脆弱性的程度[4]。通过以上分析建立脆弱性的评价数学模型为:Vi=Si/Ri,Vi:系统i的脆弱度;Si:系统i的敏感性;Ri:系统i的应对能力。

2.2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2.3数据标准化由于各指标所代表的意义、性质各不相同,数据之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为了消除各指标在量纲、级差、趋向方面存在的差异,真实反映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差异性采用归一化法对各指标的初始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2.4指标权重确定本文选择客观赋权法中常用的熵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熵值法是利用评价指标的固有信息来判别指标的效用价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熵值法确定权重的具体步骤可见相关文献[11]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见表1。

2.5脆弱性的分级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直观,根据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咨询专家的基础上,将脆弱性指数分为5个等级,包括:V≤0.5、0.5≤V≤1、1≤V≤1.5、1.5≤V≤2、≥2,依次命名为微度脆弱、低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极度脆弱。

3评价结果分析

3.1评价结果吉林省县域商品粮食基地的经济脆弱性评价分级见表2。

3.2结果分析首先,从脆弱性程度分布上看,重度和极度脆弱性的县域共有6个,占全部县域的24%;中度脆弱性的县域有8个,占32%。低度和微度脆弱性的县域共有11个,占全部h域的44%。可以看出: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经济系统脆弱性程度以低度和微度为主,其次为中度脆弱性,两者合计占全部商品基地县的76%。

其次,从商品粮基地县的区域分布上看,西部地区有4个,东部地区有6个,中部地区有15个。西部地区商品粮基地县经济系统脆弱性平均值为1.1311,为中度脆弱,东部地区商品粮基地县经济系统脆弱性平均值为0.9592,为低度脆弱,中部地区商品粮基地县经济系统脆弱性平均值为1.2545,可以看出脆弱性程度为中部>西部>东部。

西部地区是吉林省干旱草原地区,境内商品粮基地县草原畜牧业发展水平较高,粮食种植结构多样,同时,境内自然生态旅游业发展较好,降低了粮食生产对经济系统的敏感性。东部地区是吉林省山区和半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农业生产除了粮食作物,还有蔬菜、水果以及林下特产,农产品加工业、医药、林下产品加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同时,本地区也是吉林省重要的旅游区,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较好,自身对外部扰动的应对能力较强,粮食生产对经济系统的敏感性较弱。

第三,从脆弱性程度空间分布上看,重度和极度脆弱性的县域共有6个,包括长岭县、德惠市、扶余县和农安县、永吉县和榆树市。全部6个重度和极度脆弱性的县域,5个集中在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是吉林省玉米粮食主产区,境内商品粮基地县均是国家产量大县。种植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敏感性较强。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农业投入少,自身结构层次低且不稳定,应对能力较差,经济系统脆弱性较强,属于高敏感性、低应对能力的类型。中度脆弱性的县域共有8个,包括:九台市、梅河口、伊通县、东辽县、敦化市、蛟河县、洮南市、镇赉县。这些县域主要位于中部及向东部和西部过渡的地区。这些县域粮食生产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有所降低,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占有一定比重,农业产业结构处于优化转型过渡阶段,降低了粮食生产对经济系统的敏感性,同时自身具备了一定的应对能力,属于低敏感性、低应对能力的类型。低度和微度脆弱性的县域共有11个,包括:公主岭市、梨树县、东丰县、桦甸市、辉南县、磐石市、舒兰市、通化县、双辽市、前郭县、大安市。这11个县域可以分为3种类型:高应对能力和低敏感性:公主岭市、东丰县、辉南县、通化县、双辽市、前郭县和大安市。这些县域依托自身资源等,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并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公主岭市、东丰县是吉林省中部产粮大县,农业产业化进程速度加快,粮食经济逐步转为农业加工经济。这些县域自身产业结构的敏感性下降,区域经济内生动力较强,应对外部市场环境扰动的能力增强;高应对能力和高敏感性:梨树县、舒兰市、磐石市,这些县域敏感性相对较强,但是自身在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和生产效率方面具备了较强的应对能力。桦甸市脆弱性相对较强,桦甸市的粮食生产不属于农业结构主体,森林覆盖率较高,林下种植发展较好,但是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偏低,属于低应对能力和低敏感性。

4脆弱性驱动力的分析

4.1主成分分析通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特征值及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表3)。由表3可知:有5个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88.48%,因此选取这5个主成分作为影响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脆弱性的主要驱动因素,分别记作F1、F2、F3、F4、F5。根据主成分载荷公式计算各指标在各主成分上的载荷,从而得到主成分载荷矩阵,经旋转后得到因子载荷矩阵(表4)。主成分载荷的绝对值大小反映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载荷绝对值越大表示指标对评价结果越要,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影响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驱动因素主要包括5个方面。

4.2主要驱动因素根据上述5方面的驱动因素,可以将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经济系统脆弱性的驱动因素分为3大类:

4.2.1农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第一主成分F1在X7、X9、X3指标上载荷较大,这3个指标分别是农民纯收入、农业科技人员和粮食播种面积比重,反映了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其特征值为8.1917,贡献率为32.79%,是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经济发展脆弱性的第一驱动力。农民收入水平是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经济发展脆弱性的第一驱动因素,2014年,吉林省25个商品粮基地县农民收入水平为10058元,低于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发达省份,也低于辽宁省。农民收入来源单一,70%以上的收入来源粮食出售,粮食产量提高主要依靠播种面积的扩大和其他外购性物质的投入。吉林省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能力有限,驱使农民更多是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获取更多的粮食。吉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耕地比重大多为80%~90%,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很小,种植结构不合理,农作物生产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农业对粮食生产依赖性大,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造成农业经济发展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农业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变粗放式增长的生产方式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吉林省农业科技贡献率为54.1%,与发达省份相比偏低,未来农业科技贡献增长空间依然较大。

4.2.2经济社会支撑能力情况第二主成分F2在X8、X11、X4指标上载荷较大,这3个指标分别是财政支农、地方财政自给率、耕地均劳动力,反映了对农业发展的资金和劳动力等资源的支撑能力,其特征值为5.1194,贡献率为20.48%,是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经济发展脆弱性的第二驱动力。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普遍存在财政收入低,财政自给率低,支撑能力弱的特征,尤其是对农业经济的投入水平更差。农业生产更多是依靠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同时造成大量劳动力从事种植业。

4.2.3农业产业结构状况第三主成分F3在农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比重指标上载荷较大。其特征值为3.5781,贡献率为14.3125%,是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经济发展脆弱性的第三驱动力。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农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平均为51.9%,比重偏高。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农业结构中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结构又以玉米种植为主,玉米产量一直是制约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玉米“价补分离”政策的实施,将会对吉林省玉米种植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巨大的影响。吉林省单一种植业结构将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严重扰动,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将增强。因此,未来商品粮基地县应加快单一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降低外部环境变化对单一农业经济扰动的影响。

4.2.4经济发展能力状况第四主成分F4在X6、X5、X10指标上载荷较大,这3个指标分别是工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人均GDp,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能力。目前,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第三产业和加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偏低,商品粮基地县比重平均为35.6%和38%,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层次低、水平差。因此,商品粮基地县应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以农业为主体休闲农业等第三产业,提升自身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

4.2.5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五主成分F5在X12指标上载荷较大,这一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种植业所需劳动力人数为偏多,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劳动生产效率低,农业生产过多依靠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提升应对能力的空间较大。

5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1)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经济系统脆弱性属于结构型脆弱性。由于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单一的产业结构、单一的种植业结构,造成单一的农民收入和就业结构,县域经济系统内部结构不稳定,易受到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扰动造成不利影响。

(2)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经济系统脆弱性以低微度和中度为主,占全部商品粮基地县的76%。其中,中度脆弱性的县域有8个,占32%;低度脆弱性的县域共有10个,微度脆弱性的县域1个,占全部县域的44%;重度脆弱性县域4个,极度脆弱性县域有2个。

(3)脆弱性程度空间分布特征:脆弱性程度中部>西部>东部,并呈现中部向西部和东部两翼逐渐递减。重度脆弱性、极度脆弱性的县域集中分布在中部,与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的特征相符。低度和微度脆弱性的县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

(4)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经济发展脆弱性共有5大驱动力因素,分别是:农民生活水平和r业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经济社会支撑能力、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农业产业结构状况和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因此,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大农业生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商品粮基地县可持续发展。

5.2讨论

(1)本文借鉴脆弱性相关研究理论,对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县经济系统进行脆弱性分析,构建指标体系时,较多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部分影响了评价结果。

(2)商品粮基地县的脆弱性是人文和自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加强生态、社会因素的影响分析的广度和深度,探究驱动力的影响程度分析,重点分析脆弱性的演化机制和动态预测,以便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可持续发展提供适应性的对策。

参考文献

[1]KatesRwClarkwCCorellRetal.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Sustainabilityscience[J].Science,2001,292(5517):641-642.

[2]turneriiBLKaspersonRematsonpaetal.aframeworkforvulnerabilityanalysisinsustainabilityscience[J].pnaS,2003,100(14):8074-8079.

[3]李鹤,张平宇,程叶青.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2):18-25.

[4]李鹤,张平宇.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分析[J].煤炭学报,2008,33(1):116-120.

[5]Brooksn.Vulnerabilityriskandadaptation:aconceptualframework.tyndallCenterforClimateChangeResearchworkingpaper,38,2003.

[6]CutterSL.thevulnerabilityofscienceandthescienceofvulnerability[J].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2003,93(1):1-12.

[7]史培军,王静爱,陈婧,等.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J].地理学报,2006,61(2):115-126.

[8]ionescuCKleinRJHinkelJetal.towardsaformalframeworkofvulnerabilitytoclimatechange[J].environmentalmodelingandassessment,2009,14(1):1-16.

[9]Vega-LeinertaCSchroterDLeemansRetal.astakeholderdialogueoneuropeanvulnerability[J].RegionalenvironmentChange,2008,8(4):109-124.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税收税收征管

一、电子商务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换代升级的加快,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e-commerce)成为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交易方式。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大师对来势汹汹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冠以“新经济”的概念来概括,也就是用数字革命以及对顾客、产品、价格、竞争对手和营销环境等方面的信息管理来构建“新经济”的基础,而电子商务则是“新经济”的主要代表。

二、电子商务对税收的影响

面对日益普及和发展的电子商务,在税收领域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它不仅是一个国内问题,又是一个国际性、全球性的问题;不但涉及较高的技术性,又涉及现行税收政策、法律、体制等。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国际贸易将会有1/3通过网络贸易的形式完成。当前,电子商务是否征税已成为焦点问题。世界各国对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都有着不同的观点。美国依然推行的电子商务免税政策得到了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支持。www.133229.Com德国税务工会主席迪特·昂德拉采克在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透露,因无法控制众多的企业通过网络进行电子商务交易,联邦财政部每年损失税款近200亿马克。不可避免地,这种崭新的商业模式的发展必将使传统的商品流通形式、劳务提供形式和财务管理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从而给予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税收带来冲击和挑战。

1.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收的影响

(1)电子商务对原有的所得来源的确认标准的冲击。在多数国家,税法对有形商品的销售、劳务的提供和无形财产的使用都作了区分,并且有不同的课税规定。但是,在电子商务中,大量的商品和劳务是通过网络传输的无形的数字化产品,这些数字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原来人们普遍接受的产品概念,改变了产品的性质,使商品、劳务和特许权难以区分。

(2)电子商务使课税对象的性质变得模糊不清。由于电子商务具有交易主体隐匿性、交易标的模糊性、交易地点流动性以及交易完成快捷性等特点,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获取纳税人的交易信息颇为困难。

(3)电子商务为跨国公司进行避税提供了更多的条件。电子商务为纳税人逃避税务稽查提供了高科技手段。建立在互联网之上的电子邮件、可视会议、ip电话、传真等技术为跨国企业架起了实时沟通的桥梁,跨国关联企业通过转让定价,轻易地就可以将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的成本合理地分布到世界各地。在避税地建立基地公司也将轻而易举,任何一个公司都可以利用其在避税国设立的网站与国外企业进行商务洽谈和贸易,形成一个税法规定的经营地,而仅把国内作为一个存货仓库,以逃避国内税收。

(4)国家间税收管辖权的潜在冲突在加剧。全球电子商务活动具有“虚拟化”的国际市场交易;交易参与者的多国性、流动性和无纸化操作等特征,使得各国基于属地和属人两种原则建立的国际税收管辖权面临挑战,国家之间税收管辖权的潜在冲突进一步加剧。

2.电子商务对税收稽征管理的冲击

(1)电子商务中的交易无纸化,使得凭证追踪审计失去基础。传统税收征管离不开对凭证、账册、报表的审核,而internet的发展促使纳税人的财务信息不断走向无纸化。传统财务软件中存贮账表的是纸介质和磁盘,而internet财务软件中的存账表越来越趋向于网页方式和以网页为主体的多媒体方式,而且,网页数据可以轻易被修改而不留下任何线索,导致传统的凭证追踪审计失去基础。

(2)电子商务中电子支付系统的完善,使得交易无法追踪。电子商务的发展刺激了电子支付系统的完善,联机银行与数字现金的出现,使得跨国交易成本降至与国内成本相当的水平。如果纳税人在国际避税地开设联机银行,税务当局就很难对支付方的交易进行监控。数字现金的使用也存在类似问题,数字现金的使用者可以采用匿名的形式,难以追踪。

(3)电子商务中计算机加密技术的发展,使得税务征管难度加大。随着计算机加密技术的发展,纳税人可以用超级密码和用户名双重保护信息来掩盖有关信息,也可用授予方式掩藏交易信息。税务机关既要严格执行法律规定,对纳税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加以保护,又要搜集纳税人的交易资料,从而加大了税收征管的难度。

三、加强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对策

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税收法制建设以及税收征管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电子商务所带来的税收问题,鉴于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尝试采取如下具体对策。

1.建立由工商、税务、信息产业部门联合审批的电子商务登记制度。即凡是具备网上交易的企业都纳入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监管范围。

2.制定优惠税率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能够帮助企业扩大销售范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应采用优惠税率政策,鼓励电子商务发展,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3.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大征收、稽查力度。暂时可以设想在企业的智能服务器上设置有追踪统计功能的征税软件,在每笔交易进行时自动按交易类别和金额计税、入库。长远来看还是需要开发一种电子税收系统,从而完成无纸税收。这不仅提高了对传统贸易方式征税的征管力度,而且也适应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征税要求。

4.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储化,强化征税信息管理。对待电子商务,重点是要加强国际信息、情报交流,因为电子商务是一个网络化、开放化的贸易方式,单独与国税务当局的密切合作,收集来自全世界各国的信息情报,才能掌握纳税人分布与世界各国的站点,特别是开设在逃税地的站点,以防止网企偷逃税款。

5.完善现行税法,补充有关对电子商务的税收条款。在制定税收条款时,考虑到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利益,应坚持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并重的原则,结合电子商务的特征,在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关税等条例中补充对电子商务征税的相关条款。

6.提高税务干部队伍素质。这既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要求,也是适应网络经济的要求。要强化对电子商务的管理,税务干部队伍不仅要精通经济税收专业知识,更需要精通电子商务管理技术,只有拥有一支一专多能的税务干部队伍,才能应对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提出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吕延杰.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篇9

[关键词]数字产品;电子商务;课税;税制改革

1

1电子商务课税研究的现状

目前,对数字产品电子商务进行课税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者(包括官方观点)都是主张不开征新税,而沿用现在的税制。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对如何适用现行税制,即征收哪种税,则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比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上提供的数字产品(如计算机软件),究竟是有形货物、劳务服务,还是特许权转让?有形货物适用增值税,劳务服务、特许权转让则适用于营业税。

已有的观点及理由如下:

1.1认为是销售货物,应征增值税

此类研究者认为,通过网络直接发送或下载的数字产品(如电子书刊、音乐和影像等),在流转税属性上与其有形的形式,在功能用途上基本相同,在税收上应该与其有形的形式同样对待,视同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

1.2认为是网络服务或授权行为,应征营业税

认为在线交易中,卖方提供的并非是有形的货物,而是无形的数字产品,或者是转让、许可使用数据资料著作权的行为,应该像无形劳务或特许权转让一样对待,征收营业税。

1.3认为应该区别对待

持此种观点者认为,数字产品的性质介于有形货物和服务之间,应分类区别对待。其中像计算机软件、电子书籍等,尽管是通过网络传输,也应认定为有形货物销售。至于音乐、影像和动画之类的数字产品,依据消费者是否能通过网络合法下载并可永久性储存于储存装置内,可区分为购买有形商品或服务。近几年来,此类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研究结论与以上观点大同小异,分歧和争论一直持续着。

2现有研究的评价

现有的对电子商务课税问题的研究,始终没有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在研究的视角、研究的方法以及研究的思路等方面,均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2.1研究视角的时代错位

现有研究中的分歧,主要源于对数字产品认识上的模糊,即并未认清数字产品的时代属性,数字产品是知识时代的产物,已经不属于工业时代。当研究者试图用工业时代的税制,去对知识时代的数字产品征税时,发生了时代错位。

2.2研究方法的形而上学

所谓形而上学,就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于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现有研究者没有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把数字产品只看成是工业时代产品在形式上的变化,而没有看到其性质的改变,最终得出错误的结论。

2.3研究思路的舍本求末

现有的研究思路是对现行税制进行微调,以适应数字产品这一新生事物,着眼于怎样适用现行税制。结果陷入“数字产品属于哪种课税对象、征什么税”的细枝末节的问题中去,既浪费了时间精力又难以形成一致意见。而没有关注数字产品属性的根本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应不应该适用现行税制”的根本问题。

3数字产品的特征

数字产品是指用数字格式(即编码成一段二进制的字节)进行表示,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的产品或服务,包括计算机软件、电子期刊、各种网上音频视频产品、股票指数、电子邮件、定制服务和数据库等。数字产品作为信息产品,与工业产品有本质区别,具有显著的物理学和经济学特征。

3.1数字产品的物理特征

(1)非物质性。数字产品不同于工业经济中的物质产品,它也许只是一个方法、技术,或者是一个创意、理念,属于信息产品。其存在不具有一定的形态(如固态、液态等),不占有一定的空间,属于无形产品。

(2)可复制性。数字产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们可以很容易地以低成本进行复制,即可以无限次地复制而不影响效用。而工业产品的复制,只能是再造一个“同样”的产品。

(3)可修改性。数字产品由载体的物理性质决定,其内容存在可变性。从数字产品的生产,一直到其消费的全过程中,它们随时可能被修改。在生产时、网络的传输途中、到达用户手中后以及生产商对它们进行升级,都可能造成数字产品的改变。

(4)非磨损性。数字产品一旦创制出来,就能永久存在,是名副其实的“耐用品”。不像传统的有形工业产品,会随着使用时间和频率增加慢慢磨损,直至被消耗掉。

(5)传播的快捷性。该特征是虚拟的数字产品所特有的。人们通过网络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数字产品传送至世界任何地方,如发送电子邮件。而工业产品只能借助各种交通运输工具进行传送,但再快的交通工具也无法与数字产品传播速度相比拟。

3.2数字产品的经济特征

(1)生产方面。数字产品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制造过程和销售过程,研发后可以大量低成本复制,零库存,成本的虚化,收益的长期性,遵循边际收益递增规律,采用与工业品完全不同的定价方法。

(2)流通方面。数字产品的销售和货款的结算可以在线完成,贸易无形化,可以广泛地、快速地传送。传统的中间流通环节消失,生产消费直接接触,国际交流极为便捷,国际服务贸易持续增长。

(3)分配方面。数字产品在分配上采用更有效的技术,以一种产品或服务代替已过时的产品或服务,或通过其他方式改变获取数字产品的途径,都会导致数字产品分配与利用状况的改变。

(4)消费方面。数字产品属于经验产品、外部性商品。因其可复制性和共享性,又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在消费上有非排他性。

4基于数字产品的课税对策

在认清数字产品的物理和经济特征之后,就要纠正电子商务课税的传统研究视角、方法和思路,立足时代高度进行创新,抛开时代错位下的关于税种适用的无谓纷争,创建知识时代的电子商务新税制。

对电子商务课税实行的具体对策是:本着“简税制、宽税基、低税负、易征管”的思路,设置一个新税种,实行单一比例税率,以在线电子商务交易额为计税依据,以购买方为纳税人,以资金支付环节为纳税环节,以购买地为纳税地点。

在税收征管上,由现行控制信息流变为控制资金流。因为在数字产品的电子商务交易中,物流消失了,而资金流的控制节点少于信息流,实践可操作性更强。为此,要在买方通过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支付进行电子商务交易付款环节,植入计算机程序,自动扣缴税款入库。这种自动扣缴模式,忽略对交易内容信息的监控,免除普通税务人员的人工干预,可极大地简化征管工作,且基本不损害交易者的隐私权。总之,通过在资金支付环节自动扣税,可以形成一个税制简单、征管效率高、征收成本低、完全自动化的新型电子商务课税模式。

参考文献:

[1]陈雪.数字产品研究综述[j].天中学刊,2007(4).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篇10

1、信誉性

虚拟经济的信誉性本源于虚拟资本的信誉特征。首先是货泉的信誉特征。从货泉的演化看,最初的商品货泉没有表现出显明的信誉特征,由于它自身拥有实际价值,就几近不需要事前的许诺,商品货泉拥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纸币呈现后,因为其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就要完整依赖于1种互相许诺以及信任或者者国家的法定。二0世纪三0年代,因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相继所致,各主要经济国家前后被迫脱离金本位以及银本位,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泉,信誉货泉于是应运而生。信誉货泉是1种金融索取权,它形成了所有发行存款机构的总负债。这些金融索取权并无商品货泉或者纸币的活动性特色,它其实不代表即时的购买力,也不是完整可接受,它有信誉风险,要支付利息。也就是说,不管是商品货泉、纸币仍是纯洁的信誉货泉,都要以信誉为基础。其区分在于:货泉自身越是拥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它所需的信誉方面的请求就越弱;而货泉自身越是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它就越需要凭仗人们的信任,凭仗轨制的规定,即信誉方面的支撑(如纸币,电子货泉)。跟着经济发展,就其形态讲,货泉的虚拟化颜色愈来愈浓重,就其本色讲,货泉的信誉特征愈来愈显著。其次,各种虚拟资本体现着不同情势的信誉瓜葛。几近所有的虚拟资本都体现不同情势的信誉瓜葛。比如,纸币(或者信誉货泉)体现着政府信誉,银行券是银行信誉的表现情势,商业票据体现着企业信誉。因为同1笔货泉资本可以反复使用而发生虚拟资本,可以认为这些虚拟资本其实是货泉虚拟化,是在信誉流通替换货泉流通意义上的虚拟资本。尽管这些虚拟资本通过金融立异又以新的情势呈现,但各种金融衍出产品本色上都体现着信誉瓜葛。当前迅速发展的信誉衍出产品自身就是“信誉”的1种衍生情势。因而,在必定意义上讲,整个虚拟经济体系就是靠1种信誉而存在。虚拟资本尽管没有实际价值,但人们仍是接受它,还会介入虚拟经济流动;这完整出于人们的信任,即相信这些符号违后的支持因素,相信虚拟资本只是什物的代表,而虚拟资本与什物之间的转换又是完整有轨制保障的。因而,虚拟经济拥有强烈的信誉特征,在必定程度上可将虚拟经济体系看做信誉轨制。基于此认识,可以认为,虚拟经济的信誉特征抉择了它的存在以及发展要受两类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其1,人们对于虚拟经济体系的信任程度影响着虚拟经济的发展。这类信任度因为是基于心理预期,对于虚拟经济就没有尤其强的束缚,虚拟经济的扩大就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斟酌到这类信任自身“只可以成长,却没法构造”,虚所经济也会耽心失去信任从而感到1种压力,但这类“软束缚”毕竟不足以使虚拟经济的扩大保持在实体经济可以支撑的限度内,因此仍是可能呈现信誉的崩溃。其2,拥有信誉特征的虚拟经济归根到底要由实体经济来支撑,信誉无非是1种权宜的手腕,“它不能无中生有,信誉只是对于于使用他人资本的许可,人们不能由以增添,而只能由以转移出产手腕”。客观因素(照实际资源)是虚拟经济扩大的硬束缚,无非,这类束缚往往在虚拟经济的膨胀超过了实体经济可以支撑的限度时才以危机的情势体现出来。

2、高活动性

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存量的持有与交易流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于实体经济而言,其活动性很高。跟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股票、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存量无纸化、电子化,其交易进程在瞬间即刻完成,更为凸起了虚拟经济的活动性特征。

虚拟经济的活动性要比实体经济强,虚拟经济的调剂速度也必然快。虚拟经济的这1特性使它对于外部的冲击反映迅速;而1旦偏离均衡状况,要恢复到均衡也很快,并在恢复进程中有越过均衡水平再返回来的特色。虚拟经济的这类性质已经被利用到经济分析中,如多恩布什提出的关于外汇的矫枉过正模型就是应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活动性之不同的特色,而弗兰科鉴于基本商品与制造品活动性之不同也做出了关于基本商品的矫枉过正的模型。

3、高投契性

投契是指依据虚拟资本价格的预期,买卖虚拟资本以赚取价差为目的的1种行动。这类行动尽管在情势上与投资并无甚么两样,在操作上也难以区别,但在本色上却根本不同。投资是投资者为获取股息、红利等以使资本增殖而买卖证券的行动,拥有与实体经济同步成长性;投契则更多地依赖于对于虚拟资本价格的预期,与实体经济并无必然的联络。相对于而言,投资拥有长时间性以及不乱性,投契则拥有短时间性以及不肯定性。跟着电子技术以及网络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巨额资金划转、清理以及虚拟资本存量交易都可在瞬间完成,这为虚拟资本存量的高度投契创造了技术前提,提供了技术支撑。越是在新兴以及不完美、市场监管理能力越差、防范以及应答高度投契行动的措施越差的市场,虚拟经济越拥有更高的投契性,投契性游资也越容易光顾这样的市场,到达通太短期投契、赚取暴利的目的。

虚拟资本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因为客观世界的不肯定性,人们没法完整了解未来实际经济以及虚拟经济的基本面的变化,因此缺少对于虚拟资产价格的完整了解,这类不肯定性自身就孕育着风险。跟着金融立异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虚拟经济的交易范围增大以及交易品种增多,又使虚拟经济流动变患上更为繁杂。面对于繁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人们极易呈现决策失误,因此使虚拟经济演化为1种投契风险很高的经济流动。

4、懦弱性

虚拟经济的懦弱性表现为:虚拟经济固有的虚拟特征以及固有的经济周期波动使虚拟经济易遭到冲击致使虚拟经济系统的不不乱性。这里有两点值患上注意:1是虚拟经济的懦弱性是相对于于实体经济而言的,正足因为虚拟经济系统容易呈现问题,所以人们广泛关注的是“虚拟经济的懦弱性”,而不是“实体经济懦弱性”。2是理解金融懦弱性的症结在于价格。据此,咱们可给出金融懦弱性的明肯定义;虚拟经济的懦弱性可以理解为虚拟资本(或者资产)的价格过于敏感,很小的冲击就可能把虚拟经济系统推向危机的边沿。

虚拟经济的懦弱性来自3个方面:货泉的虚拟化、虚拟资本的“虚拟性”和正反馈机制。

首先,货泉表现出显著的虚拟化特征。货泉与金本位以及金汇兑本位脱钩以后,货泉的内涵与外延更为广泛,各种新型的支付结算情势、各种立异的金融工具与传统的货泉1起施展货泉信誉的作用。尽管货泉拥有支付手腕的使用价值,但已经经再也不拥有真正能以某种什物来衡量的价值了,货泉纯洁只是1种价值符号,体现高度社会化的出产瓜葛的价值符号。货泉尽管作为其他价值的表现情势,但自身没有任何价值。这时候货泉的价值只能用其购买力来衡量,而货泉的购买力又要受货泉发行量、利率、汇率、人们消费行动等因素影响。跟着金融立异以及金融轨制的发展,货泉的表现情势产生侧重要的变化。宏观经济中m一以及m二的界线愈来愈隐约,2者之间的转化愈来愈频繁,致使社会总的货泉供应量已经很难节制。同进,电子技术以及网络的发展也扭转着“货泉”的存在情势,货泉更为抽象化、社会化。因而,货泉的虚拟化就会增强虚拟经济的不不乱性。

其次,与实体资产的价格相比,虚拟资本的价格拥有显明的虚拟特征。第1,从定价方式上说,金融产品是“心理预期定价”。在实体经济之中,产品的价值常常存在什物支持,产品的价格比较不乱(稳中有降)。相反,虚拟资本尤其是现代衍生金融产品只无非是规定了相干权力的1纸契约,缺少什物依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因而,金融产品的价格是1种观念上的价格,要遭到投资者信心、心理及所带来的行动方式的影响。因为投资者心理状态很容易遭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其行动也很容易被其他投资者所沾染,从而构成所谓“集体的歇斯底里”,致使市场的狂热以及恐慌,加重金融产品价格的波动。金融资产的“心理预期定价”方式是致使金融懦弱性的首要本源。第2,从价格的内涵上说,虚拟资本产品的价格是1种“平均价格”。也就是说,金融产品的价格标注了目前存在的所有相同产品的价格水平。而对于1般商品而言,价格仅仅是标明了当前

买卖产品的价格水平。也就是说目前的交易价格(无论介入交易的有多少股)就是每一只股票的价格,这样就会发生杠杆效应,少数股票价格的变化使所有持有该股票的投资者立刻感觉得手中财富的增添或者减少,发生买进以及卖出的动力以及压力。而1般商品的价格是“边际”上的,当前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的仅仅是那些潜伏的购买者,对于那些已经经买人该商品的人基本没有甚么影响。可见,金融产品价格变动的相对于影响面要大的多,尤其是在人们财富中金融资产的比例愈来愈大的现代经济前提下,金融产品价格的细微变化有可能被不断放大,最后致使金融形势的巨大变化。上述两个特色反应了金融产品价值的“虚拟”特征,抉择了虚拟资本价格的内在不不乱性。不但如斯,因为电子以及网络通信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采取,金融产品在存在情势上也日趋虚拟化,这极大地降低了交易费用,为投契创造了更加便利的前提,进1步加大了金融产品价格的不不乱性。另外,金融产品需求的弹性为其价格创造了更大的波动空间。对于于1般产品而言,其吸引力不管如何之小,人们通常也有1个最低需求量,以适应消费或者出产之需;其吸引力不管如何之大,人们对于它的需求也是有限的,受人们消费或者出产能力的限制,这样就抉择了其价格波动是有限的。而金融产品没有相似限制,从理论上讲,只要吸引力足够大,人们对于它的需求就能够无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