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纠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5:29

工程经济纠纷篇1

关键词:工程;竣工结算;经济纠纷

工程建设已经由计划经济转换为市场经济,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工程经济纠纷也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建设工程的周期较长,涉及面较广,干扰因素复杂多变,施工内容繁杂多样,因而暗藏的工程结算纠纷分歧随处都可能发生,必须始终以足够的重视,让各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保护。

一、产生纠纷的主要原因

1、合同管理不严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和承包商之间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定性文件,各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在起草合同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与造价合同管理人员共同斟酌确定合同的内容、条款、细则,但有些建设单位重视不够,专业技术人员与造价合同管理人员很少参与合同的起草,而是由某些领导直接操办,以谋取单位或个人利益。施工合同的重点之一就是工程造价,合同中的诸多条款最终都要反映和表现为工程造价,从这种意义上讲,对施工合同的管理,也就是对工程造价的管理。

2、开工准备不充分。不管过去的“三通一平”,还是现在的“五通一平”、“七通一平”等,习惯上都是由建设单位负责完成,而双方又未正式签订书面协议或合同,往往是建设单位某个领导或某个施工管理人员,现场划个圈,口头表述一下要完成哪些工作内容,发生的经费也口头承诺竣工时结算,这就给竣工结算埋下了纠纷的隐患。

3、施工监管不严格。工程在建设期间,建设单位与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势必要发生一系列的工作关系,不论哪一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不规范行为,都会影响到竣工结算。如建设单位办事程序繁琐、效率低下,承包商又不敢随意耽搁工期,将带来工程量的变化;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设计变更、工程签证,若程序不合法、手续不齐全、签字不及时,引起变化的工程量就缺乏结算依据,待工程竣工结算是再补充,容易引起意见分歧。

4、收尾工程粗糙。随着施工高峰期的结束,承包商部分人员,尤其是技术骨干,要么派往其他工地,要么嫌支付这些人工资较高,提前辞退。原由他们承担的工程,往往要交给工地上的其他工作人员接管;或者由不熟悉本工程的人员来干,甚至七拼八凑找几个小工扫扫尾,这必将影响到收尾工程质量。收尾工程往往比较多,且琐碎,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但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费工费时,而收益不高。尤其对那些没有图纸的收尾工程,结算时最容易发生扯皮现象。

二、避免工程竣工结算中产生经济纠纷的对策

1、加强审计监督。针对结算造价纠纷的表现及原因,审计工作要妥善处理,降低审计风险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维护合同条款的审计原则。双方均应遵守合同条款,这既能体现合同的严肃性,也支持了合同订立当初双方的意愿。发包方不允许低于成本费发包,对于高于成本的压价合同认可的应予以支持。又如工程中某些项目,双方商定了单项价格、人工费标准,或材料价格与定额有出入,也应予以认定。二是重事实、重证据的审计原则。有些内容合同不可能完全预先约定,这就要求重事实、重证据,按实际发生处理。事实和证据包括:补充协议、现场签证、实际测量。部队由于缺乏专业的现场管理人员,施工日志、签证对问题的反映可能不全面,甚至不正确,审计时要深入现场,认真调查取证。如规模扩大影响取费标准和工期,就应以重新核定为准;因设计或施工变更,发生增减工程量,应分别计算增减额而后调整合同价款,而不应按单方造价增减价款。三是公开公正的审计原则。要做到调查取证公开,政策规定公开,审计内容、结果公开,让各方把话说完,看明白、听清楚、心服口服,以理服人,不以势压人。如建设方指定材料或供应材料,双方又未约定结算办法,就需要细致地调查取证,搞准价格,换算找差。又如因第三方干扰引起的误工损失和工期延误,应依据建设施工双方约定条款执行,如事先未约定,让双方协商解决,或予以调解。四是事前审计重于事后审计的原则。把握纠纷的成因,在结算前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在结算之前进行招投标审计、合同审计、签证审计、材料审计,监督工程管理,严格招、投标和承包程序,优选施工单位,严格控制工程分包和转包;实行合同审查制度,纠正不规范不完备合同;加强隐蔽工程的检查,完善隐蔽工程现场签证手续;及时解决工程中的索赔问题。

转贴于

2、加强对招标、投标工作的管理。工程标底是招投标核心,任何工程标价的合理程度、招标方的正当竞争、招标方招标条件的成熟程度,是搞好招、投标的关键,要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及概预算人员的培训学习,把握工程标底准确性,提高工程造价编审队伍整体素质。在议标、定标时,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不搞权钱效易;对施工队伍整体情况,全过程跟踪管理监督,对资审不合格,无施工力量需联合施工的单位或管理水平低下、施工质量低劣的队伍坚决排除,真正使工程造价得到控制,确保工程招、投标工作纳入正常轨道。

3、健全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充实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任何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不管是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估算、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还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预算,都是项目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扭转只重视技术与结构形式,而忽视概预算工作作用的现象。现阶段工程定额具有双重性,一是对于国家决定工程的投资的依据、业主编制工程标底时是必须遵循的法规;二是对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中具有指导作用。

工程经济纠纷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算;难点;原因;治理措施

一、建筑工程结算的难点

1、建筑工程结算的依据难以确定。

建筑工程结算的依据存在不确定性,根据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依据,就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建筑工程结算的性质不同,就可以将建筑工程结算分为两种:计量依据,费率、价格依据;而按照性质来源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合同中确定的依据以及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逐步商议的依据。这种建筑工程结算依据存在不确定性主要的原因是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没有比较明确的合同双方结算依据,即使有的合同有,但也是比较的含糊,模棱两可,存在不合理性,以及合同双方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建筑工程结算的商榷依据也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引发合同双方产生经济纠纷。

2、建筑工程结算的期限和审核效力难以确定。

建筑工程结算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工人进行劳动支付的前提,对工程计量以及建筑工程支付的期限不同,签订合同双方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不同的。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对建筑工程款的支付形式进行比较明确的约定,无论是采用分期支付的形式,建筑工程完工以后一次性支付的形式,还是设定一个结算的期限的形式等等都没有,这样就使得签订合同的双方出现经济纠纷时,因为这些原因而没有设定时间权限,在进行建筑工程款不能够按实结算,就没有按照正常的法律形式,这样就会导致建筑工程款的结算变得遥遥无期。建筑工程结算审核效力比较的难,一旦出现经济纠纷时,走上法律程序,这样就会使得要进行对方的审核,重复的操作就会拖延时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以工程没有完工为由而拖欠工资。

3、建筑工程结算纠纷缺乏合适的解决机制

目前,我国出现建筑工程结算纠纷的情况越来越多,然而解决这些建筑工程合同经济纠纷的机制却比较的单一,不能够采用多种形式来解决经济纠纷问题,一般解决合同经济纠纷都是采用诉讼的形式。然而诉讼作为建筑工程结算解决经济纠纷的主要方式,却缺乏灵活、便捷,不能够及时的解决出现的建筑工程合同经济纠纷,从而降低了解决经济纠纷的效率和公正影响力。在一次的案件中,经过了多次工程结算审理和坚定,最终才解决这一经济纠纷,这样的过程和程序既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建筑工程结算难的原因

1、建筑工程管理存在无序和混乱,制约着建筑工程结算

目前,由于在现阶段下的经济体制,我国对合同的管理存在极其不规范的现象,现在的经济体制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并且管理手段落后不能够满足现在建筑工程结算的管理。建筑工程合同存在的不完全性就要求对合同进行规划的管理,而建筑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则要求对合同实施的工程加强管理。现在,存在很大的问题是在于技术与经济的脱节,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不能够形成统一,施工人员既不能够对经济有所了解,又不能够有一定的合同管理意识。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的管理人员都只是注重对工程质量的管理,而忽略了对合同的管理,同时监管的体制也不能够达到要求,不能够实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2、建筑工程合同的不完全性决定了工程款的不确定性

建筑工程合同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不完全性合约,其与一般性的购物合同有所差别。这种不完全性是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决定的,建筑工程本身就存在比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在签订建筑工程合同的过程中,不能够对每一个细节都作出比较详细的规定,并且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改善措施和解决方案有明确的规定,更不能够对存在不可预知的情况做好实现的补偿和安排。为了能够将改善建筑工程合同这种不完全性,签订合同的双方在签订合同时,都应该考虑到再协商,再修正,以便更好地解决纠纷,以此来弥补建筑工程合同中这一缺陷。建筑工程合同款的最初造价和追加款存在不确定性,在进行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随时的变动,不断地进行调整。

三、建筑工程结算难的治理措施

1、提高解决工程结算纠纷的质量

有效地提高解决工程合同纠纷的质量关键在于建立合适的纠纷解决机制。根据以往的案例表明,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建筑工程结算的纠纷,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方式,诉讼存在其自身的缺陷,解决工程缓慢,程序复杂,现在应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经验,来改进我国现在的解决建筑工程结算合同经济纠纷机制。采用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通过运用这种解决方式,就不需要做那些复杂麻烦的法律程序,而是通过谈判、协调、调解等等形式来解决纠纷,这种方式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一旦出现经济纠纷时,能够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且简单、便捷,在国际工程纠纷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2、提高合同的签约质量

提高合同的质量关键在于能够在签订之前做好防御工作。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应该对采用什么样的结算方式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无论是采用计量与支付,还是建筑工程费用需要变更以及需要进行索赔的都应该有相应的规定,同时在签订合同时,还应该对合同双方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义务都有比较详尽的规定。提高合同质量主要的是提高合同双方人员的综合素质。对采用不同方式来进行签订合同的双方,采用招标工程的,应该将招标文件尽快的转换为正式的合同,并且加强对合同的审查;对进行工作的,应该找好合格的人,并且不断地提供人的服务。

四、总结

建筑工程结算是建筑工程合同款中重要的内容,建筑工程结算是一件比较细致的工作,需要认真仔细,即使在进行阶段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够因为这些困难而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畏首畏尾,而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好合同的细节,并且积极的针对这些难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恰当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杨业豪.浅议建设工程结算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5期

[2]罗文楚.浅谈工程造价及工程结算管理[a].湖北省中、小水电建设与管理专委会成立大会及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论文集[C].2004年

工程经济纠纷篇3

一、建筑工程合同的含义及其法律特征

建筑工程合同在《合同法》中被概述为工程承包人负责施工建设,工程发包人负责价款支付的一种协商合同。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建筑工程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基本建设工程是其标的;书面式要约式合同是其性质;具备建筑行业从业资格、具有相关技术设施装备、拥有法定注册资金的建筑单位是其主体。此外,建筑工程合同还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违背相关利益,国家有权干预、监管合同内容及执行状况。

二、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形态较多,如有分包纠纷,“阴阳合同”纠纷等,现阶段常见的纠纷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质量纠纷。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完毕后,由于工程质量不符合建筑合同中的相关约定,或因无法安全使用而导致人身及财产受损,是最为常见的建筑合同纠纷形式。引发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需查明并落实责任。如工程发包方出现勘察、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工程设备及材料不合格,都会引起工程质量问题,由此类原因导致的质量纠纷,发包方需承担责任。如承包方在施工方案、施工管理、施工人员方面出现问题,进而引发质量纠纷,承包方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经济纠纷。

建筑工程中因经济因素产生纠纷,主要体现在计价方式及工程结算上的纠纷。计价方式及结算方式在双方签订合同时已明确,但如施工环节涉及到新增工程或产生工程变更,此时合同中规定的相关价格及计算方式就不符施工实际,从而造成纠纷产生。除此之外,如合同中体现的造价与建筑工程实际造价不符,或因外部因素(施工环境、政策环境)影响而导致设计变更出现,此时会产生价格差价,在这部分差价的补偿方面也极易引发纠纷。

(三)工期纠纷。

另一常见的建筑合同纠纷是工期纠纷,工期纠纷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建筑工程无法在合同规定期限内交付,在此过程中产生了经济损失。引发工期纠纷的原因也体现在工程发包方和承包方两方面。一方面,工程发包方在场地、原料、资料、设备及资金提供上未按合同中的有关约定执行,或在建设工地征用、拆迁、补偿方面进展不顺,都会导致工期拖延,承包方因窝工、停工产生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工程承包方在施工人员、施工设备上组织不力,也会引起工期滞后,致使纠纷产生。

三、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处理及防范措施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在处理上,应遵循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涉及建设工程价款,实行优先受偿权。如建设单位在工程价款支付不及时引发纠纷,施工单位可以申请拍卖已建工程,获取折价补偿。第二,应用抗辩权。第三,明确并落实各方责任义务,根据合同中规定的各方的责任及义务,确定责任归属方,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在防范上,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合同评审环节。

在签订建筑工程合同之前,应按照程序先行开展合同评审,邀请专业法律人员共同拟定工程合同。对合同条文加以逐条对比,确定其符合《招投标法》、《建筑法》、《合同法》及地方政策条例的规定。签订合同后,确认其合法有效后加以履行。涉及到大项工程,要严格审查合同条文,重点关注权利义务不相匹配的相关规定,保障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声誉。

(二)做好合同对方资质、信用的调查工作。

首先,针对大项工程建设,要参考《合同法》关于该类工程的规定,确定建筑工程项目具备国家批准立项资格及建筑工程可行性报告;其次,调查工程业主建设执照、经营范围、建设资质、法人代表、资金状况、投资情况等要素;确保其到位、属实;再次,对分包人的相关资格、等级、经营方式及范围、法定代表、委托、资质信用、施工水平和能力等方面加以综合审查,确保其合法、有效。

(三)强化合同履行环节的监管。

建筑合同在履行环节,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实时监控,做好各方面的协调沟通,创造合同履行的良好环境。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原始数据、基础资料要及时收集并整理,以便为纠纷处理提供数据凭证。建筑合同的履行过程,尽量采用文字记录的形式加以明确,并争取合同各方,如工程设计方、工程施工方、工程监理方、工程业主及相关工程管理部门负责人的签字确认。此外,还要密切监控工程分包方,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符合合同规定,避免其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缺陷,导致企业经济及声誉受损。

(四)依托法律监管,及时跟进工程款的回收。

施工单位在完成建筑工程施工任务并将工程交付后,应按照建筑合同的规定及时回收建设工程款项,保障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在工程款项的回收上,建筑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建筑合同的要求,采取合法途径。在工程款项回收方式上,尽量采用非诉讼的方式进行,如实际需要,再借助诉讼方式加以催收。此外,要及时支付建筑材料供应方及建筑分包人的款项,避免款项纠纷波及建筑企业的社会声誉。

四、结语

工程经济纠纷篇4

虽然经济法纠纷与民事纠纷、行政纠纷和刑事案件之间存在交叉之处,但是经济法纠纷是发生在国家经济调节过程中,是经济法中经济权利义务的争议。经济法纠纷由于不是在商品交换或者民事活动中发生的纠纷,经济法纠纷双方当事人由于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的不对等,因此它与民事纠纷不同;也不是在一般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纠纷,也不属于行政纠纷;另外,经济法纠纷如果尚未构成刑事犯罪的,也不以刑事案件来解决纠纷。在经济法纠纷中,多数情况下至少有一方当事人是行使行政权力的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家经济调节的主体,但也有纠纷的双方均为社会组织或个人的。经济法纠纷按照法律主体分类可以分为:国家经济调节主体之间的纠纷,比如上下级国家经济调节行政机关之间的纠纷和平级国家经济调节行政机关之间的纠纷;行使国家经济调节权的经济调节主体与被调节主体之间的纠纷;国家经济调节主体进入经济市场参与投资经营时与经济市场中其他的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纠纷;国家经济调节行政机关与第三方受国家经济调节行为影响的主体之间的纠纷;被调节主体之间以及被调节主体与受影响的第三方的主体之间的纠纷;国家或团体公共利益代表人与损害公共利益者之间的纠纷。此外,经济法纠纷还可以根据纠纷发生的领域、行业、有无涉外因素、可诉性等多种划分方式进行划分。

二、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的必要性

国家经济调节过程中,国家经济调节主体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再配置或者再分配的活动中,而产生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之争,都是经济法纠纷。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有限性,国家经济调节主体无论如何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都将打破配置或分配既有的平衡,在使部分人得益的同时,也损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利益受损的一方为了能够最大限度规避损失,这就导致了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之争;另外,国家经济调节主体在调节经济活动中,一旦滥用经济调节权,将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就将导致经济法纠纷的出现;不同的经济法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会导致经济法纠纷的出现。经济法纠纷一旦出现,如果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经济法的遵守和实施,无法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无法合理分配资源,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纠纷的途径和方法一般有四种:协商、仲裁、行政和司法,司法解决被认为是最后的也是最有效的解决纠纷的途径,经济法纠纷也有解决的方式。但是,涉及国家经济调节主体的经济法纠纷,比如国家经济调节主体之间和国家经济调节主体与被调节主体之间的经济法纠纷,由于仲裁机构为社会组织,不能对国家行政机关行使仲裁权,所以不能用仲裁的方式进行解决此类纠纷。此外,如果不涉及国家经济调节主体的经济法纠纷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服时,就必须提交法院进行解决。理论上来说经济法具有可诉性,也就是说经济法纠纷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即经济法纠纷,可以诉求法院寻求解决。经济法纠纷不同于民事纠纷、行政纠纷和刑事案件,这些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不适用于经济法纠纷,我国的经济法纠纷大都采用行政解决作为最终的解决途径,没有诉求至法院。通过司法解决机制途径来解决经济法纠纷,才能使得经济法纠纷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司法解决纠纷,才可以有效地监督和制约国家行政机关权力的行使,也就是制约国家权力机关的经济调节权,从而避免了经济调节权力的乱用,防止了腐败的滋生。

三、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

经济法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有干预、管理和调控的作用,也就是说经济法调整的对象,主要包括国家规范经济组织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国家规范经济秩序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国家在宏观微观经济调控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国家干预市场经济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等。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经济法纠纷的多样性,刑事诉讼可以解决经济法纠纷中涉及刑事犯罪的经济法纠纷,行政诉讼可以解决行使经济调节的国家行政机关与被调节主体之间的经济法纠纷,可以运用民事纠纷来解决那些不涉及国家行政机关的经济法纠纷主体之间的经济法纠纷。但是,现有的民事、行政、刑事诉讼三大途径都不能有效解决经济法纠纷,寻求新的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即中国特色的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成为当务之急。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中国特色的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需要在检控机关、受理机关、以及诉讼程序等方面做出特别的规定,可以创设中国特色的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来寻求能够有效解决经济法纠纷的有效途径。(一)民事诉讼解决经济法纠纷民事诉讼制度是涉及平等主体之间利益的纠纷,经济法纠纷当发生在平等的主体之间时,可以通过民事司法解决,包括普通民事司法诉讼制度和特别民事诉讼制度。但是,经济法纠纷的主体之间往往地位、能力是不平等的,这就需要对现有的普通民事司法解决制度进行机制改革,可以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措施,或者对当事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提供法律援助、以及简化诉讼程序等措施,纠正当事人双方地位不平等的现状;还可以通过降低诉讼成本、推行集团诉讼制度、建立小额诉讼制度、实行电子送达、改进公示制度等措施,纠正司法解决的公正度和效率;加大诉讼程序的公正性,保障司法公正开展。解决经济法纠纷的特别民事诉讼制度包括公益民事诉讼制度,还包括团体民事诉讼制度、公益民事诉讼制度等。(二)行政诉讼解决经济法纠纷行政诉讼是涉及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权利的组织或者个人,针对的往往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包括普通行政诉讼制度和特别行政诉讼制度。国家调节经济的是由国家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来行使的经济调节权,国家经济调节主体之间、被调节主体与国家经济调节主体之间、受影响的第三方与国家经济调节主体之间的涉及国家经济调节主体的经济法纠纷都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普通行政诉讼制度扩大了案件受理的范围,建立了集团行政诉讼制度,在行政诉讼的种类、证据收集与举证责任、撤诉与调节等方面做了修正,来适应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的需要。特别行政诉讼制度包括公益行政诉讼制度、行政执法诉讼制度和机关诉讼制度。

四、结语

工程经济纠纷篇5

一、当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及其不足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产品实行统购包销,消费者无权决定选购何种商品和接受何种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强制消费模式,因此,也就无从谈起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特别是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消费者权益保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现行消法确立的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有五种方式,即当发生消费纠纷时,消费者可以选择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行政管理部门申诉、提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综合部门,对于涉及商品或服务的一般性消费纠纷均可以接受申诉。[1]为此,国家工商总局1996年颁布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消费者申诉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受理消费者申诉的案件属于民事争议的,实行调解制度。”按照这一制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受消费者申诉后,对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民事争议部分在自愿、公平的原则下进行调解,调解结果由双方自愿履行,没有法律强制力。

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以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接受消费者申诉,对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在解决消费纠纷,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中心2006年上半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4343件,现已办结13481件,办结率93.9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47.74万元,接待消费者来电、来访、信件、网上咨询134828人次。应该讲九成的调解成功率是非常可喜的,这里凝聚着广大一线执法干部辛勤的汗水。可是,没有调解成功的近千件案件往往都是一些大案要案和疑难案件,大都涉及到商品房、装修、汽车、医疗纠纷等大额消费纠纷和群体性投诉案件,对消费者权利侵害大,社会影响恶劣。[2]因此.从目前的执法实践看,消费纠纷的行政申诉制度仍然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特别是行政机关对消费纠纷行政裁决权的缺位极大地限制了消费纠纷行政解决机制效能的发挥。一是如果经营者拒不接受调解,或不接受工商部门的调解意见,要么调解无法进行,要么调解无果而终,浪费了执法部门的大量人力物力;二是即使达成了调解结果,如果经营者拒不履行,由于调解书没有法律强制力,也会使调解工作沦为无效,浪费了行政执法资源;三是一旦经营者拒不接受调解或拒不履行调解结果而主持调解的行政机关又无法提供别的解决办法,就会极大地打击消费者对政府执法部门的信心,削弱政府部门的权威.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裁决权的行政解决”还不如干脆没有“行政解决”。

其实,对于消费纠纷行政调解制度的不足之处,早有学者撰文指出:“目前对于多数消费者而言,行政解决既缺乏便于操作的程序,其民事处理结果又不具终局效力,因而失去了特定的价值,降低了其作用范围。”[3]因此,为了更加切实有效地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行政执法资源效能,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和谐社会,应尽快改革现行消费纠纷的行政解决机制,赋予行政部门对消费纠纷的行政裁决权,将现行的消费纠纷行政调解制度转变为消费纠纷的行政裁决制度,并从机构,程序等方面对其加以完善,从而使行政机关能够真正行之有效地解决消费纠纷。

二、消费纠纷行政裁决的理论论证

实际上,行政机关对特定民事纠纷进行裁决既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正当性,在实践中也不乏成功的例子。

(一)民事纠纷行政裁决理论上的正当性

行政裁决与行政调解一样,也是行政权介入民事纠纷的一种方式。根据行政法学界的通说,所谓行政裁决指的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4]传统观点认为,解决民事纠纷原则上属于司法权的范围,行政权不得染指,这被称为“行政权不干涉原则”,[5]即使承认可以发动行政权解决民事纠纷,也只应限于极少数的例外情形。这种观点的目的在于控制行政权的滥用,保护公民权利。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专业性强、政策性强的社会纠纷不断涌现,既在数量上超出了司法机关可以承受的范围,也往往在专业技术方面向不具有专业知识的法官提出了很大挑战,尤其是随着政府在现代政治经济条件下一改往日作为权利消极保护者的作风,而越来越多地主动采取种种措施保护和实现公民权益,通过行政裁决解决民事纠纷的做法也越发普及。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者们也逐渐突破传统上的“行政不干涉原则”,从理论上论证行政机关裁决民事纠纷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例如,有学者认为,“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制约关系意味着司法权的最终,即由法院行使的审判权对纠纷的解决具有最后的、最终的决定力,而这正是司法权的核心内涵。因此,所谓的民事争议的司法保留的意义关键在于保障民事纠纷的解决由法院享有最后的、最终的裁判权,其他国家权力则无权介入。因此,司法权的关键性权力在于对纠纷的最后决定权,而非第一手发言权。就权利救济的角度而论,权利救济保障的要点在于,为公民权利保护提供最后的司法救济途径。保障的重点在于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最后仍有通过司法救济的权利,而不在于公民权利受到侵害之初即请求法院救济。因此,即便法律行政机关解决民事争议,只要公民之间的争议仍未获得解决,仍有向法院请求救济的机会,并不存在违反宪法上权力分工原理之嫌疑。”[6]而且,行政解决民事纠纷的出现就是根据社会需求在行政权和司法权充分分立的基础上所作的理性选择,并不是对行政权和司法权不分这一历史现象的简单重复。这种选择是出于社会需求的考虑,包括纠纷的复杂性,司法救济

的有限性、权利保护的有效性等社会因素,也是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人民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的适应。[7]还有学者指出,“从纠纷解决制度的总体构造上而言,国家对于行政裁决纠纷制度应当预以扶持、发展和规范,可行的办法是比照英国的做法,设立行政裁判所,以解决行政权力运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大量行政的和民事的纠纷。[8]而且,”近几年来,因为实际工作的需要以及程序正义理念的灌输,行政机关以仲裁模式解决纠纷做法东山再起,许多地方自发地比照法院的开庭审理模式或仲裁模式裁决纠纷.行政仲裁机制有卷土重来之势。[9]另有学者从理论上对“行政不介入民事纠纷处理”原则进行了反思,认为现代行政法一大特征是:“传统上,一般应由民事法律规范加以解决的、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的一部分利益对立,开始逐步由行政机关以中间人、调停人的身份予以介入。这促使行政法律关系由传统上的二元关系向现代的多元关系转变,显示了现代行政法的一大特征。”[10]并进而从实现公共行政的目的等各个方面对行政介入民事纠纷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11]

总之,当前行政法学的理论研究已经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行政权与民事纠纷解决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改变。在社会利益多元化和社会纠纷多样化的社会情景中仍然固守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的楚河汉界,不仅不利于保护公民权利,而且也无法发挥行政权在解决民事纠纷方面的种种优势,行政权对民事纠纷进行裁决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正当性,也确实是实际发展的需要。

(二)工商机关应拥有消费纠纷行政裁决权

具体到消费纠纷而言,赋予工商机关对消费纠纷的裁决权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行政执法资源效力,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实践中,行政权对民事纠纷加以裁决的做法在我国经历了一统天下――逐渐式微――走向复兴的发展过程。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我国重政策而轻法治,重行政而轻司法,所以很多民事纠纷都是通过行政机关的裁决获得解决的,司法权解决民事纠纷的功能并没有彰显出来,老百姓更是很少想到通过法院去解决纠纷。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国家在大规模改革行政机构的同时对各种各样的行政裁决(仲裁)进行了大量的削减,法院在解决民事纠纷方面的功能开始凸显出来,行政裁决进入逐渐式微阶段,保留了行政裁决的民事纠纷主要涉及土地使用权争议、知识产权争议和房屋拆迁安置补偿争议等少数问题。但近几年来,行政机关以仲裁模式解决纠纷的做法东山再起,许多地方自发地比照法院的开庭审理模式或仲裁模式裁决纠纷。在这种大背景下,很多学者在讨论纠纷的替代性解决机制时都谈到了消费者纠纷的行政裁决。[12]

于是,在现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继续履行消费纠纷行政调解职能的基础上,对于属于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范畴的、调解期限已满仍未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可由调解机关依法进行行政裁决。笔者主张应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政裁决权。一是消费纠纷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行政裁决必然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同其他的民事纠纷相比,消费纠纷具有发生频繁、类型繁多、争议双方地位很不平等,很多消费纠纷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政策性强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司法过程无法完全承担起解决消费纠纷的任务。为了更加快速、及时、有效地解决消费纠纷,国家应该更加主动的保护消费者权益,措施之一就是赋予工商机关对消费纠纷的裁决权。二是经过十几年的执法实践,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执法主体,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消费者保护机构,培养了大批既熟悉消费者保护有关法律又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在解决各类消费纠纷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消费纠纷行政裁决权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的行政执法资源,大幅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正如有学者所说的,“应赋予行政机关在处理民事纠纷中所作出的处理结果更多的效力,例如,使其相当于一审程序,仅限于一次上诉,或至少应具有证据效力,等等,以避免过多地耗费公共资源。否则,行政解决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13]

三、消费纠纷行政裁决制度的设计

(一)确保裁决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从我国现有民事纠纷的行政裁决制度看,对于行政裁决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虽然有所强调,但总的来说,还存在很大不足。行政机构在裁决消费纠纷时应该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可以像法院一样不受机关、团体和组织的任何干涉。对此,笔者认为,为使消费纠纷行政裁决更容易为当事各方接受,提高纠纷解决的有效性,可参考劳动争议仲裁的做法,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主导,成立行政机关、消费者代表、经营者代表和社会人士(如专家学者)参加的行政裁决机构,对消费纠纷进行裁决。另外,还要强调裁决机构特别是裁决人员的专业性,不仅需要有消费者保护法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要有与各种产品特性、各具体行业的相关专门知识(如洗衣、修理等行业)。为此,可以对将要承担裁决职责的人进行考核培训。

(二)增强行政裁决程序的司法性

行政裁决又叫做“准司法行为”,因此其在程序上应该遵循类似于诉讼的原则,以保证行政裁决结果的有效性和公证性:(1)合法原则。行政裁决要依法进行,既包括有关行政裁决的程序性法律,也包括应该适用的关于消费者权益的实体性法律;(2)公开原则。消费纠纷的行政裁决应该公开进行,允许旁听。(3)参与原则。消费纠纷的行政裁决必须由双方当事人参与,允许双方互相质证。(4)回避原则。与消费纠纷有利害关系的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对消费纠纷的裁决。

(三)坚持司法最终救济原则

工程经济纠纷篇6

**同志政治过硬,忠诚担当,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专项活动期间,**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抓好辖区矛盾纠纷排查的同时,还全力参与辖区复杂疑难案件的调解。参与调处了**小区物业群体纠纷,**小区退役军人集访事件,小区终止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等涉及小区物业的群体性纠纷;参与调解了**等企业劳动合同纠纷;参与调处涉及二百多人的**预付卡消费纠纷,成效十分显著。

为了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在司法局和街道办事处领导下,顺应新时展变化,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优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打通小区、社区网格、企业、行业各调解节点,结合建成的社区调委会、街道调委会、2+n联调中心联合调处等平台,建立了受案、分流、应急联动等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保平安、护稳定,服务当地经济发展。近年来,为当地党委政府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几十件,提供法律意见上百条,审查修改法律文书上百份。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同志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十余年,调解纠纷数百件,调解成功率98%以上。曾调解家族历史纠纷,使积怨数十年的两个家族化干戈为玉帛。调解婚姻家庭纠纷,锲而不舍,让当事人都放弃的家庭纠纷,最后一家人破镜重圆。调解多起拖欠民工工资纠纷,让三十多位民工拿到了拖欠了三年的劳务费。调解多起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纠纷,让农户如约获得土地租金,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调解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帮助受害者家属获得合理赔偿,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调解工伤、劳资纠纷,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调解物业纠纷,化解多年积案,还物业小区一个和谐的居住环境。

坚持调解工作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工程项目是今年区级重点工程项目,该工程建设完工,将为我区城市拓展,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0年5月,因隧道施工影响地下水系,导致大范围农村居民饮水和农业灌溉困难,上百村民阻止工程施工,到政府维权,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给企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同志临危受命,通过实地查看,与村民交心谈心,了解村民诉求,取得群众信任。经过二天一夜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工程经济纠纷篇7

一、涉油侵权案件的基本情况二、涉油侵权案件的成因分析

一是油田在征用土地补偿、污染赔偿方式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油田在征用土地补偿、污染赔偿等方面,由油田工农科与当地政府油区办协商处理。油田对所征土地的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等往往通过政府或村委会转手补偿给当事人。但是这种赔偿方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因为油田补偿损失是法律规定的民事行为,应由油田和被征用土地、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协商,协商的内容包括赔偿的支付方式、支付途径、支付数额等。油田单方决定赔偿款,没有征求被赔偿人的意见,且没有直接支付给被赔偿人,这种赔偿方式容易引发矛盾。

二是村务不公开带来矛盾。油田赔偿款数额较大,群众相当关注。但是个别村庄村务不公开,群众即使拿到赔偿款也认为赔偿的数额少或者分配不公平。这种问题成为群众阻拦油田生产的借口,有的借此与油田单位发生纠纷,阻碍油田生产。

三是新油区群众不知如何处理油田赔偿引发的矛盾较为突出。随着油田生产开发范围的拓展,形成了一些新的油区村庄。这些新油区的群众对处理征地、污染赔偿款方面的方法、途径、赔偿计算方法、数额等不了解,容易造成矛盾。有的当事人“漫天要价”,有的村庄男女老幼都参与到纠纷中。如胜坨海西村以油田施工影响其庄稼排水淹灌了庄稼为由强行阻拦油田生产,有几百人参与了纠纷。

四是油田污染引发了新型的排污纠纷。如环境噪声影响纠纷案件。有的群众提出油田生产噪声影响了其养殖的家禽、牲畜的生长,而油田单位不接受该类型的索赔。群众往往采取阻拦油田生产、扣押车辆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使小纠纷引发成矛盾,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今年,垦利县法院受理了2件此类案件。

五是个别村委领导班子软弱涣散导致矛盾纠纷迟迟不能解决。涉油纠纷发生时,有的油区村庄村委不出面,任凭事态发展。参与纠纷的群众更没有统一、明确的处理意见,导致无法协商解决纠纷。

六是法律宣传针对性不强,群众法律意识淡薄。面向油区群众的普法宣传重点不突出,对涉油纠纷的处理途径、国家对征用土地、排污赔偿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宣传力度不够。

三、解决涉油纠纷案件对策

三、解决涉油纠纷案件对策

油地纠纷的解决,必须本着“防重于治”的原则解决,否则经济损失大,矛盾加深,诉讼成本也相应增加,应重点从以下方面抓起:

(一)理顺油区综合治理关系,成立专门处理机构。东营区政法委成立了专门处理油地问题的“油区治理指挥中心”,一切“涉油”问题均由其处理。可以借鉴东营区的做法,成立专门的机构,充分发挥统一的组织和协调功能,健全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处理“涉油”问题的长效机制。

(二)依法建立、健全、强化村领导班子。油地纠纷能不能顺利解决,有一个代表民意的坚强的村领导班子很关键,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群众民主政治建设,把那些有威望、有知识、有文化,识大体,顾大局的成员选进领导班子,并由有关部门进行指导,有助于涉油纠纷解决。

(三)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由司法机关帮助培训、指导人民调解员,提高人民调解员依法调解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他们在调解涉油案件纠纷中的作用。对发生的涉油纠纷,有关司法行政机关应主动及时地帮助指导,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防止事态扩大。

(四)建立油地经济纠纷的新协商机制。改革传统的赔偿方式,在涉油经济纠纷经常发生的村庄,尽力促成群众选出代表,或有村委代表群众出面,建立一个油田和地方的对话协商机制,把纠纷摆在当面,说在明处,使双方在互谅互让中解决。

(五)继续深化村务公开制度。对群众关注的油污赔偿问题,由村委采取多种形式使村务公开、公正、透明。油地赔偿的协商,要有受赔偿人参加,村委成员可以提供协助。

(六)抓好宣传教育,重点抓好对新油区群众法制宣传工作。

油地双方可以对赔偿标准、赔偿范围、赔偿程序等问题,共同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统一的规范性文件,使各项问题规范化,有明确的依据,对征地、排污赔偿方面的知识重点宣传。在油田搞好开发建设前,必要的油污赔偿宣传工作更要走在前头。把法庭工作职责、工作制度打印成宣传材料,在农村集市上设立咨询台,分发宣传材料。组织干警深入到油田企业以讲法制课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使他们初步掌握一些基础性的法律知识。

(七)对以身试法者从严惩处。在涉油纠纷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对妄图索取巨额赔偿,甚至借机闹事的,对触犯法律但没有构成犯罪的,可由公安部门给予行政处罚,对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锐意创新,大胆进取,建章立制促稳定。从以往油区中涉油案件发生纠纷的情况看,涉油案件往往是因污染、侵权、征用土地等而产生的纠纷,争议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复杂,难以协调,有的纠纷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油区秩序的稳定。因此,法庭为适应油区案件的特点,采取以下工作方法:一、巡回法庭审理油区案件中,除特殊情况外,一律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审理周期要求简易案件一月内审结;复杂案件三月内审结;二是油区巡回法庭在工作中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解决纠纷,情况比较紧急的采取诉(庭)前处理的办法;三是从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进行诉前调解,四是关于无理妨碍油田施工的纠纷,可以按照“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诉讼请求予以提起民事诉讼。并可以申请先予执行;五是在施工准备阶段,经做工作当事人无理阻碍油田企业正常施工,可以按照“排除妨碍”的诉讼请求提起民事诉讼,并可以申请先予执行。通过采取以上方法,旨在更好的发挥巡回法庭的审判、服务职能作用,充分维护油田企业的合法权益。油区巡回法庭在成立后,针对涉油案件多次召开专场分析会,了解涉油案件的事件起因、特点、矛盾焦点,为顺利审理案件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涉油案件往往具有牵扯人数多,争议数额大,利益关系复杂、难以处理等特点,对涉油案件重点调度,明确干警职责,以稳定油区工作大局,促进油区经济发展为工作的重点,初步制定出“调解为主,判决为辅,主动处理,化解纠纷”的工作目标,审判员多年来在油区腹地从事审判工作,积累了处理油地纠纷案件的丰富经验,为充分发挥法庭职能打下基础。2003年,我庭严格按照我院制订的油区巡回法庭工作方针,认真审理涉油案件,慎处油地纠纷,力求既要保证油田的正常生产,又要不使矛盾激化。

油地经济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是几十年来双方形成的良好的传统,必须正确对待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油地经济密切结合,共同发展的关系只能加强,不能破坏,否则对双方都产生不利的影响。作为法院,更要全面分析涉油案件的新特点新情况,积极总结审判经验,以良好的审判促使经济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垦利县人民法院)

工程经济纠纷篇8

关键词山林权属纠纷;现状;成因;调处对策;广西隆林

中图分类号F32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17-0183-02

山林权属纠纷是指因林地、林木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归属问题而产生的争执,分为林地所有权、使用权的争执和林木所有权、处分权的争执[1-2]。随着隆林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迅速推进,新的山林权属纠纷还在不断发生,且调解难度也越来越大,调处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现状,本文对隆林县山林权属纠纷产生的原因及调解对策进行详细的研究探讨,以期为山林权属纠纷调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1隆林各族自治县山林权属纠纷现状

1.1纠纷案件多,调结率低

隆林各族自治县国土总面积35.4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达到26.72万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5.48%。现有森林面积22.77万hm2,森林覆盖率64.33%,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是广西林业大县之一。隆林县自2009年全面起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全县16个乡镇累计发生山林权属纠纷369起,调结287起,调结率只有77.8%,现仍有82起正在抓紧调处过程中。

1.2多种原因导致调解进度慢

隆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带,是典型的山区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居住着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2013年,在全县开展的社会纠纷矛盾梳理排查工作中,共排查出有较大农村治安隐患的山林权属纠纷案件9起,其中跨县纠纷3起,跨乡镇纠纷2起,村组纠纷4起,由于历史原因,证据不易收集,导致调解进度慢。

2隆林各族自治县山林权属纠纷产生的原因

2.1林地增值,山区林业经济迅速发展,诱导山林权属纠纷频发

随着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偿、石漠化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在隆林县的全面实施,山区群众确实享受到了国家发展林业优惠政策带来的实惠。林地、林木已经成为隆林县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山林的社会经济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经济效益日趋显著。同时,随着隆林县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林地、林木迅速增值,过去无人问津的荒山、荒地也成了农民群众争相开发利用的香饽饽,在如火如荼的林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山林权属纠纷也随之日益频发。

2.2移民安置政策不完善,导致山林权属纠纷隐患增加

一是隆林县境内有部级的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和平班水电站,2个电站库区有逾1万名移民外迁,逾3万名移民后靠,由于部分外迁移民返迁,与后靠移民争夺库区剩余资源,导致山林权属纠纷频发。二是20世纪60―70年代,隆林县在部分土山地区乡镇大力兴建村办集体林场,政府有意识地安置了一些资源贫乏的大石山区群众到这些村办林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这部分群众是隆林县最早期的一批生态移民。但是,政府一直没有完善这些村办集体林场的土地划拨征用手续,从而为山林权属纠纷的发生埋下隐患。

2.3山林权属证件多有瑕疵,诱导山林权属纠纷频发

隆林县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林业“三定”工作,把山林以责任山或自留山方式划分到农户管理,并进行登记造册,政府颁发了相应的责任山或自留山使用证书。当时的一些林业“三定”工作人员将已加盖县政府公章的空白责任山证书直接交由村干部处理,由当时的村、组干部负责填写,大部分山林没有召集群众到现场进行实地勘查指界,林权证件存在涂改情况,面积记载与实际不符,地名和“四至”界线描述不清,存在地块重叠、重复发证等诸多问题,有的村对证书不够重视,保存不善,导致部分空白证书流落民间,由于年代久远,真假难辨,这也是隆林县山林权属纠纷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3隆林县山林权属纠纷调处的难点分析

3.1年代久远,人事变迁,合法证据材料不足

在现实调解过程中,纠纷双方往往不能提供完整的合法证据材料,争议双方各执己见,是非难辨。农村山林权属纠纷成因复杂,很多是历史积案,有些发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纠纷案件,经历了数十年时间,历经几代调处工作者的努力,仍未得到妥善解决。随着时间推移,此类纠纷案件的知情人,即当年参与划界分山的群众、村组干部,有的已离世,有的村、社干部已离任,导致案件调查取证更加困难,使得此类纠纷更加难以调处。

3.2林权纠纷涉及工程建设征地补偿,村民因经济利益驱使扰乱纠纷调处秩序

过去的农村山林权属纠纷,往往是因农民的农业生产开发而出现,这些纠纷大部分可以通过协调商量、说服教育等方式促使双方互让互谅,达成调解协议。但是,近年新发生的山林权属纠纷,大多是伴随工程建设项目征地而出现,往往涉及征地补偿款的归属问题,直接关系到争议群众的经济利益,因此争执更加激烈。在唾手可得的经济利益面前,一些村民动辄集众上访,阻拦工程施工,蓄意扩大事态,扰乱纠纷调处工作的正常秩序,加大了此类纠纷案件的调处难度。

3.3调处力量薄弱,队伍不稳定,工作效率低

农村山林土地纠纷调处是一项事倍功半的工作,调处工作的责、权主体不够明确,部门之间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对于重大山林土地纠纷案件,政府部门为了稳定大局,一般是从各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开展工作,而抽调的这些工作队员大多不具备相应的法律和调处专业知识,工作效率不高,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纠纷案件久拖不决,积案增多。

3.4基层调处机构不健全,乡村调处工作不力,重视不够

部分乡镇对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不够重视。一是有些乡镇干部和村组干部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调处职责,怕惹是非,怕得罪人,对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存在推卸思想和畏难情绪。一旦接手调解山林纠纷案件工作,往往只做粗略调查,组织开展试探性的调解工作,搞形式,走过场,将主要工作推给上级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二是一些乡镇的工作人员虽然会尽职尽责,但因缺乏相应的法律和调处专业知识,不按纠纷调处程序开展工作,在调处山林纠纷过程中出现程序违法等现象。

4隆林县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对策

4.1充实调处工作队伍,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在现有的山林权属纠纷调处机构的基础上,通过人事岗位调整和公开招聘,吸收一批具备相关法律专业知识人士充实到调处工作队伍中来。同时,加强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及乡、村组干部的调处业务培训,组织集中学习《森林法》《土地管理法》《行政诉讼法》《人民调解法》《行政复议条例》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林水利权属纠纷调处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纠纷调解干部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调处能力[3-4]。培养一批“知识型”“业务型”的专业调解骨干。稳定调处工作队伍,进一步完善山林权属纠纷调处职能,促进调处工作的规范化,提高调处工作效率,积极有效地化解农村社会矛盾。

4.2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坚持“依法调解,积极预防”的工作思路

一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政府部门重视农村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纠纷调解,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二是积极组织开展“调处服务进村屯”活动,充分利用乡村圩日、传统节日、农家婚庆等群众齐聚的有利时机,通过宣传车、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展览专栏、曝光典型等措施,引导农村群众遵纪守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5]。

4.3建立健全纠纷调处机构,构建“三道”防线,构筑“大调解”的工作格局

一是建立健全村级调解组织,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以及农村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宗族寨老在山林权属纠纷调解工作中的潜力作用,着力调解农村群众个人与个人之间发生的山林权属纠纷,及时掌握纠纷发展动向,形成预防和化解农村山林权属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二是加强乡镇调解组织建设,由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成以国土资源管理所、司法所、林业站、水保站等乡直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参加的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及时发现和调解本辖区内发生的农村山林权属纠纷,形成预防和化解农村山林权属纠纷的“第二道防线”。三是自治县人民政府建立由公、检、法、司、综治、林业、国土、、法制等部门组成的农村山林权属纠纷调处领导机构,统一指导全县农村山林土地纠纷的调解工作,协调处理对全县农村社会稳定影响突出的重大山林权属纠纷案件,构建预防和化解农村山林权属纠纷的“第三道防线”。

4.4建立纠纷调处考核奖惩机制

把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纳入责任部门和乡镇领导干部任期考核目标,对调解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因工作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力而导致因山林纠纷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造成较大社会不良影响的,取消责任部门或乡镇当年评先资格;对在调处过程中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工作人员,要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6]。

5参考文献

[1]陈永富,程云行,李兰英.山林权属纠纷调处方法比较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2,12(8):200-202.

[2]黎磊.产生山林纠纷的原因及解决的法律依据[J].民营科技,2011(11):127.

[3]吕文风.解决农村山林权属纠纷问题的办法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238-239.

[4]施吉成.林权纠纷与矛盾调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195-196.

工程经济纠纷篇9

   目前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官司主要有以下十二类:

   第一类是婚姻家庭纠纷。包括离婚、离婚的财产纠纷、恋爱引起的财物纠纷、抚育纠纷、赡养纠纷、抚养纠纷、解除收养关系纠纷、解除同居关系(起诉时双方或一方未达到法定婚龄或不符合其他结婚条件)纠纷、析产纠纷、分割纠纷、赔偿金、补助金、保险金纠纷。

   第二类是房屋纠纷。包括房屋确权纠纷、房屋买卖纠纷、房屋使用权纠纷、房屋租赁纠纷、房屋代管纠纷、房屋典当回赎纠纷、房屋拆迁纠纷、换房纠纷、退出强占公房纠纷、拆除违章建筑纠纷、房屋附着(定着)纠纷等。

   第三类是继承遗产纠纷。包括继承权纠纷、遗赠抚养协议纠纷、遗赠受领纠纷、分享遗产纠纷、确认丧失继承权纠纷。

   第四类是债务纠纷。包括借贷纠纷、买卖纠纷、抵押纠纷、承揽加工(个人与个人)纠纷、代购代销(个人与个人)纠纷、拖欠贷款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追还不当得利纠纷、追还定金纠纷、无因管理索赔纠纷、帐务纠纷等。

   第五类是人身、财产权纠纷。包括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财物损坏赔偿纠纷、追还财产纠纷、违约金纠纷、要求消除危险纠纷、恢复财产原状纠纷、排除妨碍纠纷、医疗事故处理纠纷等。

   第六类是土地纠纷。包括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宅基地界址纠纷、宅基地附着(定着)物纠纷。侵犯土地使用权纠纷。

   第七类是相邻关系纠纷。包括采光纠纷、通风纠纷、通道使用纠纷、排水纠纷、排队竹木妨害纠纷、噪音纠纷等。

   第八类是其他财物权纠纷。包括山林纠纷、水利纠纷、树林、竹园产权纠纷、财物权属纠纷。

   第九类是人身权纠纷。包括侵犯姓名权(名称权)、侵犯肖像权、侵犯名誉权、侵犯荣誉权等引起的纠纷。

   第十类是知识产权纠纷。包括著作权纠纷、发现权纠纷、发明权纠纷等。

   第十一类属适用特别程序的事由。包括选民资格、宣告死亡、宣告失踪、撤销死亡宣告、撤销失踪宣告、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认定公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认无主财产、不服指定监护、撤销监护人资格等。

   第十二类是上述十一类不能包括进去的其他纠纷或事由。

经济纠纷可以诉诸法院的有以下九大类:

   (一)经济合同纠纷。包括法人之间、法人与公民之间发生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

   1.购销合同纠纷;

   2.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纠纷;

   3.加工承揽合同纠纷;

   4.供用电合同纠纷;

   5.仓储保管合同纠纷;

   6.承包合同纠纷;

   7.联营合同纠纷;

   8.运输合同纠纷;

   9.借款合同纠纷;

   10.财产保险合同纠纷;

   11.财产租赁合同纠纷;

   12.融资租赁合同纠纷;

   13.企业租赁经营合同纠纷;

   14.外贸合同纠纷;

   15.行纪合同纠纷;

   16.居间合同纠纷;

   17.补偿贸易合同纠纷。

   (二)技术合同(法人之间、法人与公民之间的技术合同)纠纷案件。包括:

   1.技术开发合同纠纷;

   2.专利权转让合同纠纷;

   3.专利申请权转让纠纷;

   4.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纠纷;

   5.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纠纷;

   6.技术咨询合同纠纷;

   7.技术服务合同纠纷。

   (三)涉外涉港澳台经济合同纠纷,包括国内企业或经济组织与外国及港澳台地区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订立的经济合同的纠纷。具体包括:

   1.补偿贸易合同纠纷;

   2.来料加工合同纠纷;

   3.来件装配合同纠纷;

   4.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纠纷;

   5.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纠纷;

   6.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纠纷;

   7.劳务合同纠纷;

   8.购销合同纠纷;

   9.财产保险合同纠纷;

   10.信贷合同纠纷;

   11.技术引进、出口合同纠纷。

   (四)工业产权纠纷。(包括法人与法人之间、法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发生的专利、商标纠纷案件)。

   1.商标侵权纠纷;

   2.商标许可合同纠纷;

   3.专利权属纠纷;

   4.专利申请权纠纷;

   5.专利使用费纠纷;

   (五)经济损害赔偿纠纷。包括法人之间或法人为一方当事人在生产流通领域因侵权行为发生的损害赔偿纠纷案。具体包括:

   1.财产所有权损害赔偿纠纷(限于法人与法人之间);

   2.食品卫生方面的损害赔偿纠纷;

   3.药品损害赔偿纠纷;

   4.环保损害赔偿纠纷;

   5.虚假广告损害赔偿纠纷;

   6.产品责任纠纷;

   7.侵犯非专利技术成果权纠纷。

   (六)劳动纠纷。包括:

   1.劳动合同争议;

   2.除名争议;

   3.辞退争议;

   4.开除争议。

   (七)企业破产事件。包括宣告企业破产案件和企业财产清偿案件。

   (八)票据纠纷。包括:

   1.股票纠纷案件;

   2.债券纠纷案件;

工程经济纠纷篇10

【关键词】当代农村;新型纠纷

一、农村新型纠纷的现状

(一)相关概念的叙述

纠纷是指社会主体之间在追求或实现某种利益的过程中,其行为与社会既定秩序和制度规定以及主流社会价值观念相冲突,产生矛盾,进而引起社会失序的现象。本文所指的新型纠纷主要是指研究者在本次对江苏两地区(兆丰村和沈家村)的实证调查中所发现的本世纪近五至十年内新出现以前从未出现的或近期大量涌现而之前很少引起关注的纠纷。例如装修纠纷、网购纠纷、物业纠纷、拆迁纠纷等。

(二)农村新型纠纷的典型案例

1.装修纠纷典型案例

近日兆丰村的木工黄某遇到了一件尴尬事。据黄某介绍,当时在房屋装修时他承担了木工部分,并与包工头朱某口头约定,以工程图纸上的建筑面积为准,当时图纸上标明的建筑面积为666.82平方米。完工后,黄某发现,实际施工的面积比图纸上标明的建筑面积多出了几个平方。他要求包工头朱某按实际面积支付工程款,遭到拒绝。后人民调解员介入调解后,最终朱某接受了与黄某一起找房主,协商支付多余工程款的做法。

2.网购纠纷典型案例

沈家村老罗在网上购买了一部价值3000元的诺基亚手机,这款手机在网上标价比市场便宜了近千元,货到后,发现手机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根本不是网上介绍的全新手机,同时也没有发票和全国联保的单据。经追问,店主表明正因为是二手的所以才比市场价便宜,如果手机出了问题也只能到相隔几百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去修,本镇又无地方可修。

二、从新型纠纷看农村非传统纠纷产生的深层原因

(一)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关系矛盾是该地区非传统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利益格局的重构过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营模式由原来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转变,群体利益也发生了重新的调整,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多元的利益主体开始产生,追求利益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一些个体或小团体开始了不顾规范的约束、不择手段地进行原始积累。加上由于法制不健全,市场秩序失范,社会诚信缺失,市场经济固有的各种弊病开始产生,受利益驱动,产生了许多新的具有时代特点的纠纷。

(二)法律滞后不完善、政策法规与现实脱节也是引发矛盾纠纷的重要原因

法律滞后一些新型纠纷发生后相关的法律的没有实施修改或跟进覆盖政策,当前我国部分领域还存在法律上的“空白”,虽然若干法律中有一些零星规定,但都是分散不系统的,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法律制度。造成无法可依而引发社会矛盾纠纷。另外,政策法规与现实脱节导致实践中诸多问题在认识和处理上都存在较大分歧。

(三)基层组织控制力削弱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机制不健全是导致社会矛盾纠纷的深层次体制原因

由于社会基层组织正处于一个转型阶段,一些基层组织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部分基层组织处于疲软状态。尤其是部分农村治保会、人民调解组织已是名存实亡,处于瘫痪状态,也就更不能发挥其对农村社会矛盾的化解和调处作用。基层组织控制力削弱,无形之中导致了一些社会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调处而增多和加剧。另外,调解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与新形势下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要求相比相距甚远。

(四)当事人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法律知识欠缺、事前法律意识淡薄事后权益意识增强是纠纷产生的人为因素

随着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诸多变化。传统的美德受到冲击,古朴的乡风遭受感染,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爱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导致亲友之间,邻里之间感情淡漠,个人与集体之间信誉度降低,大局意识缺乏。

三、现行解纷机制存在的问题

现行解纷机制存在着如下问题: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多元化农村纠纷,现有的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纠纷解决机制解决纠纷的能力欠缺,人民调解的效力缺乏法律强制性;纠纷的私力救济、无救济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隐患;缺乏因事而异设立的临时性纠纷解决机制;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日益凸显;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数量逐年递增,提高了解决纠纷的成本;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缺乏沟通联系,难以形成系统化、配套化的纠纷解决体系。

四、相关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相关制度,做到有法可依

比如,目前应该建立室内装修材料强制性规范,为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室内装修涉及多种材料,有的材料可能危害人身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但发生纠纷却没有相应的标准可以比照,不能有力保护受害者的利益。建议建立装修材料强制性规范,规范比较混乱的装修装饰材料市场,同时为相应的司法鉴定、评估工作提供制度依据。此外还应推行装修合同范本、加强行业监管,讲究行业的规范性,减少纠纷。

(二)加强法制宣传,提升守法境界

在我国现阶段,农民的法律意识薄弱,法律知识少。所以,必须在农村宣传法律知识,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村民自觉守法、护法,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效防止各种矛盾的产生,使各类纠纷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必须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同时提供法律援助,让农民知悉尽可能多的维权途径。做好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是化解农村多元纠纷的重要重要措施之一,肩负着和谐乡村矛盾的重任,任重而道远。

(三)坚持因情施策,做到“对症下药”

矛盾纠纷产生原因多样、表现形式复杂,必须针对其特点“对症下药”。在调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认识矛盾纠纷,做到”三清”。不仅要弄清矛盾纠纷的局态,理清矛盾纠纷的因果,同时还要弄清矛盾纠纷的性质。其次在化解矛盾纠纷时做到“快、准、宜”。一要快,就是指调解工作介入快、调处快。二要找准化解纠纷的切入点。三要因人而宜。第三要把握原则,规范运作,完善调解机制。矛盾纠纷多种多样,解决矛盾纠纷的方法也应该灵活多样。

(四)坚持管理创新,构建多元机制

面对矛盾纠纷的新特点新趋势,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主动推进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模式创新,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上创造新的经验,努力从源头上、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和减少及“民转刑”案件发生,筑牢基层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坚持多元多级的纠纷解决机制长期共存的方式构建农村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打造包括私力救济、组织救济、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以及其他类别的纠纷解决机制,针对新类型的农村纠纷,成立相应的临时性纠纷解决机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5.

[2]范愉.纠纷解决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司法,2008(00):13-24.

[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74-106.

[4]梁开银.现代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与民事纠纷解决路径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0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