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十篇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十篇

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5:04

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乡土文化传统性困境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其实施主体和惠及的主体是农民,而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程度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成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农村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乡土文化是乡村特定区域环境下的文化积淀,反映特定时代、特定区域民族传统文化及乡村经济社会状况。在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乡土文化面临着被摧毁的危险。

一、乡土文化的概念与价值

费孝通说过:“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豍那么,在乡土社会产生的文化就是乡土文化。

(一)乡土文化的概念。

乡土文化是一种孕育于几千年自给自足的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乡土社会,依赖于乡土社会,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农民本土文化体系,其实质是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它是维系当地人民群众共同生活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如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村民治理方式、娱乐方式、传统礼仪习俗、对土地的感情等。

(二)乡土文化的价值。

乡土文化作为特定时期不可替代的区域文化形式,有着重要作用:

一是区分作用。由于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乡土文化,因不同的乡土文化而带有不同的传统性,这足以将自己所处的乡土文化与其他乡土文化明显的区分开来。二是社会认同作用。乡土文化是乡村特定区域环境下的文化的长期的积淀,对在共同乡土文化中生活的居民具有较强的社会认同与整合作用,对维系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三是规范作用。“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是在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农业基础上形成的,它适应于血缘或宗法式的小农经济,这种文化核心是‘礼’。豎“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成为调整农村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二、乡土文化的困境

乡土文化孕育并依赖于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乡土社会,根植于传统性,所以当传统的乡土社会解体时,乡土文化也将随之消亡。

(一)乡土文化区分的困境。

保守落后等特性是乡土文化与生俱来的,而这恰好与以先进、开放为特性的现代文化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在现代化的大潮中,乡土文化的面临严重的威胁。人们想要保存自己的乡土文化,就不会去改变乡土文化下的社会和生活;而现代化产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大地刺激了广大的农民,想要生活的更加幸福,他们就必须抛弃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得不舍弃熟悉的乡土文化,追求接受现代的生存方式。

(二)乡土文化生存的困境。

本身固有的传统性,使得乡土文化在开发上存在诸多难题:乡土文化资源地域分布分散;流传断层和人才缺失;不能有效发挥经济效益。而市场化对乡土文化开发利用也有要求:乡土文化能够实现资源规模化、传承的连续性、经济价值。传统性和市场化的不同要求使得乡土文化的资源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对矛盾:乡土文化的生存一定要传承其固有的传统性,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又企图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须在传承乡土文化时,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市场化。

(三)乡土文化认同的困境。

我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包括其生存的状态、呈现的形式、它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的认同。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可供广大农民选择、认同的文化种类越来越繁多,当广大农民不再自己所属的乡土文化产生认同时,那么,认同困境就会降临乡土文化。

三、乡土文化传承的可能性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新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提出要求“必须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豏这无疑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机遇。

正确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关系,使乡土文化在传统性与现代性在斗争与统一传承与发展中。乡土文化的传统性,是长期以来特定区域的居民留传下来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要传承乡土文化的传统性;同时我们还需要做的是赋予乡土文化一定的现代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要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努力实现其经济价值,使之成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乡土文化即应保证乡土文化传统性的前提下,实现乡土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一是要保留并保护好乡土文化的传统性。在开发与利用乡土文化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抛弃其与生俱来的、最根本的传统性。

二是充分挖掘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打破乡土文化资源的分布分散性局限,赋予其市场经济下的气息,能够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是实现乡土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以传统性为内容,以现代性为形式,将乡土文化予以传承。另一方面,以乡土文化传统性的方式,赋予现代性的内容,将乡土文化予以发展。

总之,在现代化的浪潮中,生存与发展对乡土文化来说是不易的。乡土文化作为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其重要的价值,保护好传承好乡土文化,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

(作者:齐鲁工业大学12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生)

注释:

豍费孝通.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6.

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乡土音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文化多元化

中国传统音乐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民族音乐,即淳朴优美而又极具特色的乡土音乐。乡土音乐蕴含着当地浓厚的生活气息,有效地融合了历史与现实,带领我们目睹古代人民的智慧、感受他们最真的情感,有着迷人的独特魅力。乡土音乐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国内学校等机构研究的热点与重点。

一、乡土音乐的意义

不同民族的乡土音乐不管是音调、节奏,还是调式、调性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风格,自成一派,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淳朴优美,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不同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学来说,学校要重视乡土音乐教育与音乐教学的融合,让学生从乡土音乐中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在了解本土音乐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当地生活的气息。比如,广西某地区的学校将乡土音乐融入音乐教学的课堂中,运用乡土音乐中蕴含的地区特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例如,广西壮族的铜鼓音乐描述了当地劳作时的场景,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农作物大丰收的殷切期盼,当地的男女老少都会哼唱。再如,蚂拐山歌寓意长寿,是逢年过节壮族人民都会唱的山歌,以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表达着人们的喜悦。当地的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播放有关蚂拐山歌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乡土音乐的热情,之后再由老师教唱,让学生以自己民族的音乐为傲。在教唱学生乡土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三观。音乐教师在教学生唱壮族的乡土音乐时,可以向学生普及关于壮族的文化以及经典的故事,向学生展示壮族人民的情怀,让学生在学习乡土音乐的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怀。通过对这些独具特色的乡土音乐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认知,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学生对乡土音乐文化的热爱,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山歌是最值得仔细倾听的旋律,山歌可以激扬人们的心情,开阔人们的眼界,促使人们更多地了解不同民族的特色。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乡土音乐的魅力,毕竟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让学生从音乐中读懂家乡,用心体会,感受不同民族之间淳朴的情感。乡土音乐源于生活,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将乡土音乐作为学生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激发学生对自己民族的强烈情感,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浓厚的向往之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回到自己的家乡,聆听本土的民间音乐以及了解各种乐器,感受先民的智慧,同时借助互联网向更多人展示自己的民族音乐,让更多人感受乡土音乐的天籁之音。音乐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积极地把乡土音乐融入音乐教学的课堂之中,让学生感受到纯粹的音乐美[1]。

二、乡土音乐文化运用在音乐教学中的现状

(一)乡土音乐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音乐发展。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对于文化的传承越来越重视。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现阶段音乐行业的更新越来越快,通俗音乐较为流行,受到社会年轻群体的广泛喜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在互联网上以说唱的方式表达音乐,这给乡土音乐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与流行音乐相比,乡土音乐不易被学生接受。因此,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融合乡土音乐的元素,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对音乐的热情,进而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教学的效果。(二)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合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音乐教师的教学要求有所提升。大部分的教师会按照教学的内容进行讲解,而各省市音乐教材当中并不包含当地的乡土音乐内容,导致音乐教师无法有效融合乡土音乐文化。因此,大多数的音乐教师都会忽视乡土音乐教育。另外,各省市的音乐教师并不了解本土民族音乐,更谈不上对乡土音乐文化进行教学,造成乡土音乐无法得到传承。(三)乡土音乐存在难以传承的困境。经研究调查可知,以前的乡土音乐都是代代相传的,主要是对社会风俗进行传承,以家族的形式进行传承,大多都是口头上进行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传承方式,比如学校等机构,可以进行乡土音乐的传承[2]。在传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即大部分的乡土音乐都包含了方言,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而由于地域的差异,造成乡土音乐很难在大范围内流传。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乡土音乐的收入比较低,无法对年轻人产生吸引力,缺乏学习乡土音乐的积极性,大多数人只是把乡土音乐当好或者是副业,因此,乡土音乐存在难以传承的困境。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多云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任何一类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出生活的,音乐也是一样。我国各地区的民族文化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民族的不断发展,民族音乐也在不断地进步,而且由于我国的文化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方式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可以扩大文化的传播。此外,为了促进我国乡土音乐的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目前的传播方式来看,互联网与媒体传播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但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是非常重要且无可替代的,是至为关键的传播方式。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精准地掌握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从而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体现民族文化的精神理念与思维特征音乐教育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是促进德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传承音乐文化最主要的形式,直接影响着文化的传承,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来说意义非凡。由此可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乡土音乐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尊重每一种乡土音乐文化类型。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多元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育的过程就是体现音乐文化的过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理念与国家素质教育的理念相契合,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来加深学生对乡土音乐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化的发展。目前,各国文化在不断地进行交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融合了多元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素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三观[3]。(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校的音乐教学当中,进行音乐教育并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效地融合了各个地域优秀的音乐文化,结合先进的多元化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对多元化音乐文化的热爱。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学氛围,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音乐的熏陶下,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

四、乡土音乐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基础

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教育的不断进步,教育形式的不断丰富,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提高了对艺术的追求,而艺术教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夯实基础。因此,要加强音乐文化的教育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中国的音乐教育,不仅要引入先进的西方音乐文化,还要有效结合民族音乐文化,让中国的音乐走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中国音乐文化。虽然在现阶段,国内大多数学校的音乐课程设计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可以不断进行改善,在引入西方音乐文化的同时,重视本土优秀的乡土音乐文化,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与家国情怀,促进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五、乡土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之间的联系

(一)乡土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进步。世界多元化文化在不断地发展,我国音乐教育深受影响。因此,大多数的教育机构响应素质教育理念,运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校不断地对音乐教学课程进行创新,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除此之外,多元化音乐教学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爱唱歌的学生可以进行歌唱表演,爱跳舞的学生可以进行舞蹈表演,而比较内敛的学生可以运用其他创作的方式表现自己。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学理念,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其中就包括我国各地区的传统乡土音乐文化。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要讲究循序渐进。首先,要充分学习本民族的乡土音乐,之后再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最后再学习其他国家的音乐。所以,乡土音乐教育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基础,可以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进步,同时向更多的人展示本土音乐的魅力[4]。(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促进乡土音乐教育的发展。我国乡土音乐文化拥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具有独特音乐魅力,并且随着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创新。乡土音乐要跟随时代的进步,积极主动地融合优秀的文化,才能在艺术领域中具备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乡土音乐发展的过程中,要及时融合新鲜元素,世界优秀音乐文化就是最好的养分。乡土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吸收别的音乐文化,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国内各个地区乡土音乐教育的不断进步。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重视各个地区的乡土音乐文化,开拓人们的音乐视野,提升人们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推动各个民族的积极发展。经研究调查可知,有很多地方已经应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学理念,加深学生对多元化文化的认知,提升学生音乐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乡土音乐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计.传承乡土音乐与创新音乐教育[J].知与行,2017,(12):80-83.

[2]苏培锋.文化传承视角下乡土音乐的发展研究[J].艺术品鉴,2020,(23):42-43.

[3]苏培锋.文化传承视角下乡土音乐的发展研究[J].艺术品鉴,2020,(23):42-43.

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3

马克思所说:“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无疑,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劳动群众的文化首创精神以及原生态的生活实践,是文化产品诞生的沃土,经久不衰、富有民族特色和乡土地域特色的文化作品,往往最具中国特色,最有艺术魅力。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奉行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原则,因为,“为了谁、依靠谁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3]。努力唤醒民众的创造潜能,使农民积极主动、发自内心地参与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这就需要强化农村文化主体的自身建设,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水平,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和生产能力,培育现代农民,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这意味着,农民群众既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化建设的对象,只有当这两个方面互为表里、互相支撑并自觉融洽时,才能真正成就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来说,如何使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获得主体地位呢?首先,农村文化建设要立足于农民素质提升,谋划农村“大文化”建设的格局,从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卫生、体育等多个方面提升农民的思想观念,改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新式农民。着力培养土生土长的农村基层农民文化队伍,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打造一支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农村文化建设还须体现在农民的利益主张之中,以利益共享促进价值共识,与农民勤劳致富、增长本领、提升素质结合起来。主动适应广大农民“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综合性文化需求,在满足农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让农村群众从活动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创造更多财富,增加幸福指数,提升生活质量。其次,在制度上确保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要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4]理顺政策引导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这就需要各级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其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选拔的农民文化骨干,要制定出切实可行、具体有效的培养计划,加强业务和技能培训,采用送出去系统学习,将专家学者及专业文化工作者请进来进行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民文化骨干掌握文化知识,增进艺术技能。农村文化必须深深扎根于农民群众之中,唤醒广大民众身上的创造潜能,将他们组织起来,使他们行动起来,这是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条件。

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乡土文化根脉

由世代农民创造、传承的农村传统乡土文化,是流淌在一代又一代农民身上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虽然因历史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农村文化在自身内容和呈现形式上都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凝结在农村文化之中的深层内核和文化根基却源远流长。传统乡土文化,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体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是一个地区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品牌,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某种程度上,若失去了乡土文化就等于断了农村的“根”,也会断掉一个民族的“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文明产生的原始基础主要是农村,是人类所依附的土地。但在当今,铺天盖地的快餐式外来文化、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掩盖了传统厚重的乡土文化。传统乡土文化置身于这样的境况之中: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生存能力也越来越脆弱,传承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直接危及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其根脉。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依附于土地、生长于农村的丰富乡土文化资源日渐失去自身的生存根基,致使农村文化建设无所依从,出现了许多“盲点”。要拯救和保护传统乡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吸收、融合各种文化资源积淀而成的乡土文化,不管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还是手工技艺,都是当地劳动群众在长期实践中过滤出来的,其中承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包含着历代劳动群众的生存策略和生存智慧,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理解、对自身理解的经验积累。我们应该像拯救濒临消失的物种一样来拯救已经处濒危状态的乡土文化。从保护农村文化生态的视野,统筹谋划、科学部署,对重要项目、重要作品、重要技艺,建立科学有效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机制,系统发掘和整理乡土文化。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将现存的各种乡土文化,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实物、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对民间艺人、传统工艺的传承人,要做为“活文物”进行发展性保护,通过培养乡土文化传人、培育民间习俗来刺激乡土文化的内生,回归乡土文化的本体。要发展和创新传统乡土文化。早在1957年就号召,要“移风易俗,改造国家”[5](p606)。传统乡土文化做为一种农耕文明的自然生长,在承载着历史和传统、包含着现代文明基因的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比如传统礼俗中的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而那些繁缛琐碎的细节、形式则早已不适宜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行为规范,是应该摈弃的。所以对历经岁月磨砺而留存下来的传统礼俗、民风民俗、历史文化,应进行辩证的否定,进行合理的扬弃,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各级政府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剔除糟粕,存留精华,为其注入能够相互融合的现代元素,使传统乡土文化不断添加新的生命活力,走上健康传承发展、不断发扬光大的轨道。要努力实现先进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的结合。传统乡土文化要保持自身的生命活力,必须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明确知道自身之优劣长短,不断剔除旧有的痼疾,以开放包容的气度,主动接纳现代文明的引领和养分,追随时代进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将先进文化植入乡土文化的沃土,使传统文化不断实现向现代化的转换,使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具有深厚的精神基础。这里的关键是找到先进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有效结合的链接点,让先进文化的因子像泉水渗入大地一样,浸润农民的日常生活,让先进的价值理念成为乡土文化的内核,并走进农民的内心世界。这尤其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到对传统乡土文化的引领、推动和发展之中,使其与乡风民俗相对接,与当地文化特色、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相对接,为广大农民接受核心价值理念找到历史依托、奠定实践基础。同时,要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方式,建立一套农民能理解、乐接受的“核心价值观”话语系统,力求与农民的心态、判断和兴趣相接近,让他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增强老百姓的认同感。充分利用乡土文化人才,让农民在农村文化大舞台上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唱响主旋律。通过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途径,挖掘蕴藏在农村的特色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的内生增长。

盘活民间文化组织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确保农民对乡土文化传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组织的作用至关重要。乡村社会的各类民间文化组织,为乡土文化的展示、存活和发展提供了一个个功能独特、内容完备的场所和平台,是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的重要阵地和中坚力量。因为传统乡土文化,一般是渗透到农民的心理,转化为农民的思维方式、行为特性以及风俗习惯来彰显其存在和力量,通过民间艺人口传心授而得以流传。所以,发展和保护民间文化组织,能为传承乡土文化营造适宜生存的环境和场所,使其保持活性状态,发挥出自身的社会功能。民间文化组织是维护地域特色文化的生力军,它们或者以艺术形式、或者以手工技艺传承历史文脉,使农民群众在此找到家园的归属感,为培育农村文化人才搭建起有效平台。但是据相关数据显示,多数民间文化组织的生存状况却令人不乐观,诸如组织松散、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经费短缺、缺少支持等等制约因素,使民间文化组织常常举步维艰。堪称湖北文化品牌的黄石爱乐合唱团,同样处于尴尬的夹缝中。该团团长在2012年“两会”期间,曾经对记者这样倾诉自己的苦衷:“我们作为一个民间文化团体,能做到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所名气,这中间历经的艰辛是外人想象不到的,就希望这次两会能让政府更多地关注一下我们民间文化团体的生存环境”[6]。要盘活民间文化组织,加强组织管理是当务之急。政府及文化宣传主管部门要起到操盘手的作用。其一,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规范引导职能,对民间文化团体的发展做出整体规划。将所有依法注册登记的民间文化艺术社团纳入常态化管理范畴,根据不同团体的各自特色进行分类引导,及时协调、研究解决民间文化社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组织联合各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推动民间文化产品不断实现向文化精品的迈进。其二,政策支持,在积极扶持的同时,加强规范和监管。加大对民间文化社团的经费投入,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监控评估体系,使民间文化社团真正成为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社会自律性组织。其三,建立起政府对民间文化社团的综合协调机制,在民间社团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使双方携手联营,促成区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赢发展。政府还可成立文化发展基金,重点扶持优秀文化社团不断壮大,鼓励各类文化艺术爱好者依法成立相关专业协会,开拓凝聚文化艺术人才的阵地,使各类民间文化组织、各种民间艺术人才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

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4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1-0048-03

乡土教育在我国是一个特指概念,指以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的本乡本土的自然、人文、历史为教育资源。采用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进行的教育活动。乡土教育在乡土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孕育和生成,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现实性、整合性特色,它同样是国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的研究,聚集了一批有识之士,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个维度,围绕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中的乡土课程、乡土知识、乡土教材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诞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目前如何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研究的力度,有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并力求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取得共识。

一、全球化与文化整合视野下乡土教育发展面对的挑战与问题

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首先必须把握社会变革的实质。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而是以经济生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即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正是以人的存在方式变革为主题,导致了我们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并引发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改革与创新。其中,构建完善的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机制,提升劳动者的基本素养,通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缓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的边远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外流带来的乡土社会衰败趋势,成为实施“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和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战略性举措。

第二是多元文化与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

改革的深化引起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由于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由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同样面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如何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创新,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是我国学校教育必须主动应对的问题。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和谐的文化,中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必须受到尊重并得以发扬。―方面,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一个基础,是提供人们创新的源泉,但另一方面,更凸显了多元文化与现代性的尖锐矛盾。这一矛盾突出表现在,多民族融合后的趋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族文化的消失,同时也表现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存在的“城市中心化”现象,对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缺乏适切性。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导致的生态危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会生存基础上求发展,我们还缺少得力的举措。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多元文化与现代性关系的处理,实质是对文化的选择问题,不仅聚焦于多元文化传统中思想资源特质的再认识。而且要思考主导价值观下的多元文化和谐共生问题,这正是我们在新时期要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是乡土教育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困惑。

乡土教育问题研究其独特性决定,应寻求特有的研究方法。由于该问题研究在我国起步晚,还需要有一个实证经验材料的积累沉淀过程。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未形成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和学术话语,没有共同关注研究主题,就难以集中学术共同体的智慧,为新理论、新范式的产生提供平台,也就很难取得学术发展的新突破;研究缺乏明晰思路及理论建构,理论提升困难;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已有的经验缺乏反思总结。

应对挑战与困惑,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发展需要两个新的立论点。

第一,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互补、互证、互识的动态过程,核心在于价值观的建构。我们要通过文化整合,实现在确立普遍价值前提下重建本土价值(民族文化价值),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站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整合背景的高位来思考,从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求及人的发展需求出发,才能防止以西方话语来剪裁中国本土问题。

第二,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学校教育创新的本质是,以“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一种勇于变革、改革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先进的学校文化,有回应时代挑战的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学校教育创新的实质在于变革、超越和发展。站在学校教育创新高度来思考问题,才能使我们的乡土教育的发展有强的生命力。

二、中国乡土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及关注的重点问题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馑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地方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同时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乡土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乡土教育的内涵特色,乡土教育的目标价值取向,乡土教育的课程结构与形式,乡土教育的内容选择与建构,乡土教育的课程实施及策略问题(含教材开发建设)等问题。

聚焦于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透视,乡土教育的实践探索重点在于以下几点。

(一)乡土教育研究主题的转换

乡土教育中,无论是对近百年中国乡土教育发展历史的审视,还是当前乡土课程、乡土教材的开发,其研究主题正实现从工具论到价值论的转换。正是这一根本转换,使乡土教育研究聚焦在重新认识本土文化对当地地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价值上,聚焦在如何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的问题上。也就是说,正在实现从关注课程资源开发进而关注文化传承;从仅关注学生学习的分数,向关注人的发展、人的生活、人的生命的转变。重建个体与群体主体性的意义世界,从而导致深刻的教育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实现了对不合理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突破和超越。

(二)乡土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

乡土教育目标,深层次的问题是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进行价值选择,即:以促进社会发展还是促进人的发展为本;以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为主,还是获得生活直接经验为主;以群体发展为主,还是以个性发展为主;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强调批判和超越;强调国际化,还是强i同本土化。

通过乡土教育的课程学习,培养热爱家乡,理解本土文化,有爱国主义精神,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已取得共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与发展是乡土教育承载的特殊使命,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乡土课程与教材开发研究的实质。当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

问题是,面对目前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形式及其“二律背反”现象,乡土教育如何实现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功能。

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形式,一是主动汲取异质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实现对原文化的扬弃,在新的文化观念中得到传承(本土文化的自我发展);二是在异质文化中以扬弃形式传承(意味着本土文化的消亡)。我们应持的态度是,处理好多元文化共存兼容和开放的和谐发展关系,促进文化的沟通与相互理解;有关地方性知识的校本课程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其文化符号的表征,而必须回到其生活之活水源头,为乡土教育提供丰富多彩和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

(三)面向现代化的乡土教育课程结构与形式问题

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与区域性发展的特点,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课程结构必须体现多样性特色。

在前期初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目前已形成学科渗透与学科课外延伸,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优质特色课程三个层次的课程存在。内容广泛涉及地方志类、乡土文化类、地方社会人文类、地方科学类、地方生产实践类。

事实证明,只有多样化的课程形态并存,才能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并从根本上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基于现代化发展的乡土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建构问题

如何认识和选择乡土知识,如何处理好科学与人文关系,现代性与多元文化关系,是乡土教育实施的关键问题。如果说乡土知识的选择实质是文化选择,那么,在学校教育创新视野下如何思考乡土知识的选择,实现乡土知识所具有的创构、建设和生成作用?人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寻求问题的回答。

一是整合,不仅要实现乡土知识与普适性知识的整合,还要关注乡土知识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乡土知识内在系统的整合;二是科学与人文的统整;三是面向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地方性知识亲近家乡、亲近学生;四是体现课程的文化性,即按照一定地域社会发展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地方乡土知识的选择、整理和提炼。

总体分析,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教学目标,回归生活的内容设计,学生活动的合理组织,以及呈现方式的丰富多样,正是乡土知识的选择原则。

(五)乡土教育课程实施策略问题

课程实施策略的确定旨在体现乡土教育、乡土课程、乡土教材开发的发展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和适切性;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主,形成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同时尽可能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文化选择、批判、创生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乡土教育发展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乡土教育研究的深化,必须解决方法论问题。

第一,对目前研究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全面把握。乡土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内外在诸多问题。不仅在宏观上有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发展的极不平衡,如何做到尊重差异、差异发展,实现学校的均衡发展问题,而且还有诸多深层次问题。诸如,主流话语与乡土话语相遇时出现的权力不对称的裁决,乡士教材与正式课程之间缺乏关联性问题,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缺失,文化传承与文化交融关系的错位,文化大传统与族群性文化权利诉求的失衡,等等。我们只有全面把握和对这些问题有透彻的分析,才能作出明智的战略性决策。

第二,关于乡土教育研究中遭遇的若干障碍的认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的乡土教育研究目前承受着来自观念层面、制度体系层面的诸多障碍。例如国家主义的课程强势,精英教育的取向,在高考升学竞争压力下社会和家长的不理解,教师承载的过重负荷以及学校领导的诸多无奈。乡土教育研究需要提供内外在良好的环境条件。内在环境指的是学校应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办学中尽可能处理好维持系统与变革系统合理运作的关系,内在优化与外在社会压力的关系,学校个性化发展中共性与个性关系,从而使乡土教育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找到它应有的位置。现代意义的乡土教育正是在变革与适应、解放与控制互动中生成与发展的。而外在环境则是指乡土教育的发展需要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

第三,对乡土教育、乡土知识、乡土课程等概念内涵、特征及定位问题的理论澄清。乡土教育的理论研究,目前主要包括乡土教育、乡土课程、乡土的文化性特征(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的分类;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等问题。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的学者们各自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教育学视角对乡土教育进行了探讨,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经济文化类型与地方课程的建构;国家建设模式与乡士知识的传承;乡土知识的习得过程;有效处理国家课程与乡土课程的关系;乡土知识与文化重建(文化变革与转型);等等。这些研究,扩展了学术视野,有利于乡土教育研究的深化。

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5

乡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类别,包含了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和语言环境。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原先承载乡土文化精神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逐渐消失,对乡土文化有着深刻记忆的群体逐渐衰老甚至离世,这些都给乡土文化传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大量增加,乡土文化更是受到巨大冲击。乡土文化档案客观记录了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的诞生与发展过程,是乡土文化的综合体现,在传承乡土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部门围绕乡土文化传承开展的档案管理实践不断增加,本文以杭州市萧山区某中学为例,就加强乡土文化档案管理谈点认识。

1实践分析

1.1加强对乡土文化档案的收集一般来说,一个地区虽然蕴含丰富的乡土文化档案资源,但这些档案往往没有实现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安全和完整得不到有效保障,档案作用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加强乡土文化档案的收集力度,可以采取很多方法。可以用开展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例如,学校于2000年提出《走进沙地——萧山某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并明确了相应的子课题,集中全校力量投入到乡土文化的研究之中,收集并积累了大量反映乡土文化的档案资料,再把这些档案资料按照一定规范和要求进行归类整理,使这些档案成为开展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料。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组织学生收集档案,学校以校学生会为主体,通过参观访谈、田野调查、考证研究等手段,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民居民宅,收集大量的乡土文化档案,不断丰富本校的乡土文化档案资源。

1.2加强对乡土文化档案的研究学校主动邀请教育科研机构和高校专家对研究工作进行指导,并邀请本地区的乡土文化专家参与进来,以他们的专业视角推动研究工作的开展。具体方式是邀请专家利用档案资料举办乡土文化讲座与座谈、撰写乡土文化方面的文章、为学生授课并组织学生参加乡土文化读书会,通过多种渠道教会学生研究乡土文化的方式方法,激发他们传承乡土文化的兴趣。专家还与本校教师编撰了《乡土文化研究》一书,通过档案资料对乡土文化作深入挖掘、探究和诠释,多角度展示萧山区的地理、物产、人文和风俗,推动乡土文化传承工作进程。

1.3加强对乡土文化档案的宣传展示第一,建设校内乡土文化展示场馆。在区教育局和当地街道的支持下,学校在校内辟出专门场地,建立了一座建筑面积达650平方米的乡土文化馆,在馆内举办乡土文化展览。展览通过大量实物、书籍、图片、视频等档案,全面展示萧山区的乡土文化。此外,学校还在文化馆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成果、举办乡土文化节等,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今,文化馆已成为萧山区开展乡土文化教育与研究的重要平台。第二,编纂校本教材。学校利用乡土档案资料编纂《乡土文化》一书作为校本课程的教材,并以教材为蓝本组织常态化的乡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本土、融入本地,不断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

2若干建议

2.1做好乡土文化档案的收集与保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精神活动及产品,它离不开物质活动与物质载体,乡土文化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前,乡土文化的传承依赖乡土文化档案这一载体,因而必须做好乡土文化档案的收集工作,并确保档案实现集中统一管理。

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6

传统的农村乡土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农村乡土文化逐渐被外来的文化所取代,那些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也渐渐被摒弃。当前,我国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兴起的农村乡土文化发掘工作则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乡土文化主要是指存在于一定地域和环境中的,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族群内以维系乡村、宗教、社区生产生活秩序和国家基层稳定为目的的,以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将物质遗产与精神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性文化。比较典型的农村乡土文化有民俗风情、村落建筑风貌、民俗饮食文化、竞技游艺等,这些都与当下的城市文化明显不同,充分表现出我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成果,并呈现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魅力。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农村乡土文化可以丰富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乡土文化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群众基础,如果对乡土文化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保护,并将现代社会中的一些元素融入其中,就可以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乡土文化。这样,既可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还可以使农村形成和谐的生活氛围。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传统乡土文化的缺失以及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很多农民在农闲之余只能靠等方式来打发时间,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而农村乡土文化建设可以向农村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农村乡土文化可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农村乡土文化除了具有文化价值以外,还有着极为重要的经济价值,可以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农村乡土文化的经济功能。农村乡土文化来源于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实践,体现着我国独具特色的农村生活面貌。如果可以将代表农村乡土文化的特色产品、古镇建筑风貌、特色生活体验等加以产业化开发,会推动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样,农村既可以通过为农村乡土文化的开发开展各项工作,进而为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又有利于我国农村乡土文化的开发和传承。

二、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乡土文化发展既要继承和保留乡土文化中的传统和精华,又要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进行创新。具体对策如下:

(一)对农民进行引导,使其成为农村乡土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就是农民,他们既是农村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传承者,因此农村乡土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农民才能有深厚的群众根基。农村乡土文化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农民也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入手,逐步培养农民的文化内涵,从内到外接受农村乡土文化的核心精神。但是,从目前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只有少数农民对农村乡土文化感兴趣,愿意接受和学习这些文化,大部分农民仍然是一种观望心态。这就需要政府在推动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对广大农民积极引导,建立农村乡土文化传承专项基金,构建农村乡土文化宣传平台,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和熏陶。同时,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创作能力,鼓励农民将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新事物与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生活的艺术作品。

(二)推动农村乡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7

2008年10月25-28日,第三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联合主办。会议以《美丽的湘西我的家》为案例,通过专家讲学、案例分享、现场观摩和分组讨论等形式,围绕乡土教材的开发及使用这个中心,进行了充分地研讨与交流。参加本次研讨活动的有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130多名专家学者、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和民间教育机构的代表。

一、乡土教材开发的价值与意义

在这次研讨会上,共有10位专家作了有关乡土教材的专题讲座。专家们分别从理论上阐述了开发乡土教材的价值与意义,并就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通过专家讲学,与会代表进一步了解了乡土教材开发的背景,明确了乡土教材的地位,树立了做好乡土教材工作的信心。

编写和使用乡土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对下一代进行乡土教育。可以这样认为,乡土教育更具生命的活力和与学习者的亲和力,其展示的知识和信息很容易与读者的已有经验、知识和技能产生呼应和关联,使其所学更具拓展性和关联性,不仅便于教师和学生了解生动的知识及其相关生态,还易于据此进行探索性的教学和实践。乡土教育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实施个性化教育,依据地方的特有资源和优势资源进行宣传。不了解家乡的人何以有根?不热爱家乡的人何以爱国?不关注家乡建设的人何以对国家和世界作出贡献?乡土教育的力量和魅力不可小看,因为真实和丰富多彩的世界就是由此建构成型的。因此,开发乡土教材,实施乡土教育,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一件大事。

学校课程是指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其开发主体是当地的专家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发挥师生主体作用,丰富学生学习方式,考虑学校实际可能,才能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开设为乡土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生机,给乡土教材带来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乡土教材正在新课改的引领下进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视野。因此,乡土教材开发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完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发展。

二、乡土教材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在这次研讨活动中,与会代表就乡土教材与课程改革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就一些基本问题形成了共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乡土教材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载体,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乡土教材建设中,有些人认为乡土教材的内容多为乡土文化,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帮助不大,开设相应的课程会占用国家课程学习的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致影响教师的工作绩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代表认为,在对待乡土教材的问题上应做到“五个尊重”。一是尊重乡情。要理解当地人对生活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理解当地人千百年来对大自然的理解与认识,理解当地人做事做人的风格与特点,理解当地人对自己的定位、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对幸福的追求。二是尊重乡民。乡土教材一定要反映对当地人的尊重,并把这种尊重与对人类的尊重衔接起来,从地方的文化景观上升或延伸到国家、人类的文明中去,让学习者感受到自身的人类角色,从而建立自我,建立自尊,建立自信。三是尊重学生。乡土教材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写乡土教材时必须把学生放在首位,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学生能自信地、主动地学习其他学科课程为目标,以学生获取未来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能力和自尊为目标。四是尊重教师。学校是每个地方文明的中心,教师正是地方文明的代表,也是地方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员,尊重教师是了解地方需要的最好方式,也是乡土教材编写成功的保证。五是尊重乡土文化。编写乡土教材要积极地欣赏与尊重乡土文化以及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以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生命价值与幸福为本,把那些深深嵌入人们心中的文化内容编入乡土教材,让这些乡土文化影响学生的未来。

三、乡土教材开发的实践与持续发展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被学术界称之为中国大地上少有的“文化沉积带”,为富有特色的乡土教材开发提供了丰厚的源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场所,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主体,教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群体,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方式。因此,他们认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是学校教育,乡土教材开发要体现民族文化的特点。

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8

一、乡土资源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所起的作用

我国自古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新课标更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人性理念。充分运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展中学美术鉴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且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

1.有利于爱国爱家乡教育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都有着显著的地方特色,是地方民族文化中最为生动、本原、质朴的一部分。它体现着地方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传达着民族基本心理意识和美好愿望,凝聚着地方乡民的艺术创造及智慧才能,特别是那些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作品,是浓浓乡情的最好表达。不仅可以理解地方先民健康、原始、质朴的美学思想,而且可以增加现代人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所以,乡土文化是最好的爱国爱乡教育的素材之一。

2.有利于美术课程改革的推进

任何一个版本的美术课程都不可能全面阐述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历史文化,只有施教者在课程传授中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将美术课与地方传统乡土文化相结合,增加对地方历史、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理解,才能将自己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认识所处城市的历史文化;才能真正吸取地方现代文化中的精华,合理开发并传播乡土文化,更有效地推进美术课程改革。

3.有利于师生教与学的融合

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学生了解乡土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传播乡土文化,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其教育目标;有利于师生共同关注乡土这块文化,使学生早日适应时展的要求。

4.有利于继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随着现代城市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本无可厚非,但由于我们忽视了乡土这块可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致使一些弥足珍贵的乡土艺术及文化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这怎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呢?比如贺州市贺街镇的临贺故城及贺州市瑶族民居,起始于西汉时期,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然而到了近代,这独具特色的地方建筑将面临失传。通过开发与利用,将有利于学生广泛接触地方乡土优秀文化,将美术学习与传统文化资源、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等联系起来,使“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感触身边文化的艺术魅力;有利于促进当地文化、教育与经济有机的结合,更好地继承和传承。

二、如何有效地利用乡土资源

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唾手可得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把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融入校园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强调:“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发展的潜移默化作用。创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需要有载体来实现的,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则是有效的载体。把乡土文化融入校园,使其深入师生的心灵,遍及校园的角落,直至发展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成为学生耳闻目睹的活生生的题材。

2.把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学科中教学

乡土文化是绘画、设计的原型和起源,并与其他学科互通曲款。而多门学科的融会贯通,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学科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乡土文化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如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村“飞檐翘角马头墙,玉题干栏万字窗,素瓦灰墙斜山顶,龙头凤尾伴太阳”的建筑文化特点看似只与书法、绘画、设计、雕刻有关,其实它深深地联系着当地的历史、信仰与民俗。

3.把乡土文化资源融入文化传承和交流

教育部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搜集、整理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并将其运用于学校美术教育,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和乡土情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的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4.把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审美教育

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太和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191-02

重庆是个土家族聚居地区,土家族人口有139.8万,约占重庆市总人口的4%,其中大部分分布在4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还有一部分则分布在重庆的12个土家族乡。重庆奉节县的土家族乡则有4个,分别是云雾、太和、龙桥、长安土家族乡,占重庆12个土家族乡的三分之一。重庆奉节县太和土家族乡地处奉节南端的渝鄂边界,东与兴隆镇毗邻,南与湖北省恩施市板桥镇相连,西与云雾土家族乡接壤,北靠吐祥镇。太和土家族乡现有1000多土家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岩坪、高桥、尖山、双梁等高山地区。太和乡有着丰富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需要对土家族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抢救和发掘。

一、太和土家族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主要内容

1.服饰遗产档案

土家族人在历史上喜欢色彩斑斓的衣服,男女均是短衣,但衣袖特大,妇女可以袖口奶儿。太和土家人男女头上多盘一盘帕子,男的多为白色或黑色,妇女多为花条或花格帕子。盘帕子时有许多讲究,男的多在左耳上方留下帕子尾部垂下。妇女要在头的正中缠成“人”字路,帕尾在耳边,别上一个银扣花。太和乡土家族现在包头巾的多为老年人。太和乡土家族服饰多以自织土布为衣料,青蓝两种颜色较常见。他们喜欢在衣边、头巾上镶五彩刺绣,质朴与华美搭配,十分别致。太和土家人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极具民族特色,彰显民族个性。现在的土家服饰虽然在外形上受到了外族文化的冲击和融合,但却在内在的灵魂里保留着土家族自身的民族性格,主要体现在图腾崇拜、工艺特征和独特的审美视觉等方面。

2.饮食遗产档案

太和土家族乡独特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使得太和土家族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性特色。太和乡境内山峦起伏,岭谷切割明显,交通不便,食物运输和交易受限,山区气候阴冷湿润,森林覆盖率很高,各种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因素和条件都对太和乡饮食文化形成了制约,但同时也造就了太和乡饮食文化的特点。

太和土家族乡地处山区,不利于稻作的发展,适宜种植苞谷(玉米)、甘薯(红苕)、土豆(马铃薯)、洋芋、小米、高粱等粗粮,因此历史上的太和地区主要以粗粮为主,多以苞谷为主食,兼吃土豆、红苕、杂豆、蔬菜。半高山有水田的地方,也以苞谷、大米、红苕为主食。从饮食风味上说,太和乡人民普遍有嗜辣的习俗,这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密切相关。同时,山区水质多为碱性,需要在食物中以酸性中和,故太和乡饮食中多用酸味做调料,如酸菜、酸肉、酸鱼等。从烹饪方式上说,太和乡多雨潮湿,食物容易变质,同时交通不畅使得以往的人们食物购买和交易很困难,因此储藏食物就成为重要的生活方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土家族人也发明了不少防止食物腐烂的方法,如熏肉、腊肉、腌菜等等。太和乡土家族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内容较为丰富多彩,非常具有地方特色,比如烟熏腊肉、蓑衣饭、合渣、酸菜、油茶汤、阴米子、鲜谷糖、粑粑、蜂糖酒等。

3.礼俗遗产档案

太和乡土家族礼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较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土家人的婚丧嫁娶。太和土家族人的婚姻大多数是尊重父母意愿,是在尊重父母意愿的前提下来自由选择配偶,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后到夫家生活。太和土家族乡除了常见的婚姻形式外,还有入赘婚。结婚时要请专门看八字的先生给新人挑吉日。男女结婚一般都要请媒人、亲朋好友,还有婚礼仪式的安排人员,如杂管、油管、烟管、调席人员、执盘人员、主厨、总管等,其中媒人、父母是一定要到的。因为媒人是新郎新娘双方连接的桥梁,某些信息是通过媒人转达。对于结婚的彩礼和嫁妆,要给三四万不等,在婚前送到女方家交给女方父母,并且让女方自己去买戒指、耳环、项链、衣服等。土家族的丧葬,对老人和长辈比较讲究。老年人寿终正寝要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办丧期间,要昼夜向死者致哀,坐夜吊丧。丧礼上要请道士做法超度亡灵,并且哭丧,俗称“开路”,指引亡灵寻根究源,回到祖先的地方。在太和地区,至今基本上仍然实行土葬,一般用棺木做灵柩。关于太和地区的丧葬习俗,有如下一些仪式:报丧,洗尸,穿寿衣,请道士挂幡,戴孝,停尸,入棺,封棺,出棺,送葬,绕棺,安葬,回魂,立碑等。

4.文学遗产档案

太和土家族乡虽然地方偏远,历史文化不厚重,但至今保存着不少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文学遗产档案,多个村落中至今保存着数量可观的民间文学素材。在太和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其中有人物传说、地区神话,还有后来流传甚广的当地名人故事,内容富含传奇色彩,如龙王坝及龙王洞的传说、柳端工的传说。除了神话故事和传说外,太和乡还有不少的民间故事,如智斗恶霸、姜子牙为周王拉车的故事。另外,太和乡还有不少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舞。民间歌谣有打夯号子和秧歌、山歌、哭嫁歌、孝歌等。在民族舞蹈方面,最有名气的是竹枝舞。“夔州竹枝歌舞”已被纳入重庆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是奉节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流传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区域文化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主要产生于民间娱神、娱人的民俗活动中,以祭祀、节令、集会、男女情爱等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民风民俗。太和土家族乡的金子村和太和场各成立了一支竹枝舞的表演队,这两只竹枝词舞蹈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表演能力,多次参加各级演出。

二、太和土家族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存在的问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

太和土家族乡经济经过几年的发展,经济水平大幅提升。2007年全乡国民生产总产值只有4020万元,人均纯收入仅为2812元,人均占有粮食只有407公斤,现在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056元,远远高于往年水平。但是,这个收入水平与奉节县和重庆市人均收入相比,仍较为落后。太和乡由于经济条件较差,发展经济是党和政府的首要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发掘、整理、开发上缺少投入,既没有这方面的专项经费,也缺乏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在太和乡这样经济落后,地理条件不优越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牵头和介入,仅靠文化部门和民间的力量很难做好非遗档案的保护工作,同时民间机构和个人也由于缺乏经费和政策支持难以发挥其保护主体作用。

另外一方面,在太和土家族乡,种植烟叶、药材以及打工的收入为全乡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地年轻人大部分去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打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土家人的传统文化遭遇到严重的现展障碍,文化传承遭遇代际危机。传统文化逐渐式微,文化遗产亟待保护,而现在的年轻人对非遗档案保护又缺乏兴趣和动力。一些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服饰、饮食、民间文学等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发掘和整理,一些民间歌舞更是由于缺少传承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2.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内容挖掘不够

太和在古代是鄂西进入川东的重要通道,无论是商贾还是百姓都经过此地,巴人后裔和其他民族融合形成了太和乡的土家族。具体而言,太和土家族的来源主要有古巴人的后裔,避乱来定居的居民,湖广填四川迁徙来的移民,还有相邻地区如恩施迁移来的土家族和其他民族,各个时期迁入的各个群体,与土著的巴人后裔长期共同生活,历经通婚、合族、附族和繁衍生息,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太和土家族。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太和土家族乡的民族交往更为密切,外来人口更为频繁进入太和乡,进一步加剧了土家族交错杂居的状况。

在这种民族“大交错”的格局情况下,太和土家族乡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太和土家人的饮食、起居、住行,还是生产生活,或是民间文化,都有着其历史和文化意义。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对太和土家族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内容的挖掘远远不够,比如对太和土家族文化的现状发掘、整理不够完整;对传承和保护土家族文化,尤其是加强文化传承人和重构民族文化生态的关注力度不够;对加强土家族文化的产业开发,依托天坑地缝―石笋河黄金旅游带发展土家民族旅游的投入力度不够;对注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承空间的兴趣不够。

3.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效果不够理想

太和土家族乡教育发展滞后,当地人受教育年限短,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以至于太和乡的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使用率偏低,对外交流和信息沟通不畅,文化软环境较差。人们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意识较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认知水平较低,对于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当地的人们更是知之甚少。乡党委政府虽然进行了各种非遗保护的宣传活动,当地人也大多是看看热闹,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另外,太和土家族乡技术人才和乡土人才的严重缺乏也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效果。太和乡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该地区还存在着人才外流严重的问题。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经济价值得不到开发,影响太和的经济发展,进而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此外,太和土家人对本民族的归附意识较为浓厚,对外来思想、生活方式等产生不自觉的抵触情绪,不少人变革心不强,不敢面对市场。这导致土家人不能发掘非遗档案的生活性、经济性,不能认识到非遗档案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降低他们对非遗档案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毛伟,赵滟.重庆民族乡概况丛书・太和土家族乡[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乡土艺术;农村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动漫艺术;灰塑艺术;民族精神教育从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教育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在外来教育模式影响下进行的,借鉴的痕迹相当明显,而乡土特色重视不够,缺乏本土和民族的东西,这是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不足之处。所以,当今农村中学美术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切实地认识到加强乡土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最早提出对乡土艺术关注的是现在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的张汀先生。他早在二十世纪期间,不断探索着民族化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提出了重传统、重民间、重实践的美术教学方针,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走向新阶段。乡土艺术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综合着文学、、哲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乡土艺术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的中小学校都纷纷开设了乡土艺术的相关课程,增加了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通过言传身教的学习,学生提高的不仅仅是动手能力也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民族艺术的责任心。

我国的乡土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千百年来,我们一直把乡土艺术视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并且不断传承和发展着。但是在经济和生产的不断冲击下,人民的思想不断开放,乡土艺术同样承受着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影响。西方现代艺术思潮所带来的审美观念将乡土艺术推到了美术教育教学的最边缘。学生对乡土艺术的关注更多的是一种猎奇,乡土艺术被严重忽视,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许多的农村初级中学,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对乡土艺术不够重视,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的很多农村初级中学美术课堂对乡土艺术的知识面介绍太过于狭窄:

在中小学校的美术教育当中,乡土艺术的内容和数量十分有限,具有本地特色的乡土艺术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没有认识到它的意义与价值。其结果是学生对西方美术知识了解很多,但对本乡本土的乡土艺术知识了解甚少。

(二)在农村,乡土艺术师资的缺乏、经济条件的限制及教育模式还处在初级水平:

大部分农村初级中学在美术教学中,仍停留在对乡土艺术形式和种类的泛泛介绍,缺乏鉴别乡土艺术的素养,不具备真正认知传统乡土艺术美感的能力,过于依赖、模仿西方艺术审美的形式与内容,失去本土文化特色,没有意识到民族艺术被同化的严重性。

(三)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祟尚外来文化的思想严重:

当前,青少年对以娱乐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外国大众文化过份追求,而对自己民族的美术文化,采取鄙薄的态度,这直接导致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感情的缺失。

将乡土艺术引入到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来,一方面使乡土艺术可以免遭绝迹的命运,另一方面学校美术教育因乡土艺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使学生能更好地培养对优秀乡土艺术的认同感。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学习乡土艺术呢?根据我这几年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应当从以下两方面来引导:

(一)乡土艺术要从单纯的观赏性进一步走近生活

笔者认为,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是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因而对他们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是至关重要。乡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不能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应用。

例如,剪纸作为民间美术的一种形式,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它吸取了原始艺术的特点,剪纸具有很强的发展潜能。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这一种民间艺术呢?我决定在我所教的班级中作一个调查,看现在的学生都喜欢什么样的美术形式。结果很多学生都告诉我,他们最喜欢的是动漫作品。动漫在当今这个全球信息化的世界里,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中国动漫不仅需要与时具进,更应该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与国际的接轨,中国动漫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日本动漫的影响,许多动漫人物造型与日本动漫人物造型很相像。我灵机一动,动漫与剪纸艺术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不如让学生在画动漫的过程中从剪纸艺术中汲取养分,完善自己。剪纸看上去好像过时了,其实是因为我们缺乏用现代化语言来演绎它。我们必须找出剪纸艺术在动漫中运用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将传统艺术做好,能让我们在现代化的生活里感受到民族命脉。

剪纸这种乡土艺术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剪纸的形象构成,源于原始美术,运用了夸张手法,作者将局部夸大、强化,把不需要的部分淡化或剔除。这种夸张手法反映出人们的思维,例如牛、羊,作者会突出夸张它们的犄角,飞鸟,就会夸张强化它的羽翼。这种在视觉上突出对象特点的夸张手法在动漫的艺术表现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把剪纸与动漫艺术结合之外,我还向学生指出,剪纸艺术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像我们平常用的挂历、衣服、饰物、墙花、灯具等等都有剪纸的身影,装饰性的剪纸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可见,剪纸艺术有着很广的群众基础,将剪纸的的艺术形式融入动漫,学生很容易接受的,没有了陌生感,传播起来也很容易。

(二)农村初级中学乡土艺术课程,需要挖掘当地的民间艺术资源

我国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了丰富多彩的乡土艺术,这些艺术承载着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组织架构的历史形态。例如,我所任教的农村初级中学位于广州市新区,本地区有一种名为“灰塑”的乡土艺术,近年先后入选广州市、广东省、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灰塑,俗称“灰批”,原材料主要以石灰为主,具有耐酸、耐碱、耐寒热等显著特点,适合炎热潮湿的南方气候。灰塑是岭南建筑的传统装饰手法,主要用在门额窗框、山墙顶端、屋檐瓦脊、亭台牌坊等处美化装饰,曾雕刻着岭南古建筑的辉煌文化,但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里,灰塑工艺本身的特点束缚了它的发展。

我区灰塑工艺传承人邵成村带领三名徒弟,用一个月时间制作了一头灰塑狮子。这头狮子长2米、高1.8米、重1吨,是目前为止广东省最大的灰塑狮子,这头狮子存放在广州民俗博物馆供游人参观。于是我组织学生参观这一乡土艺术的展览。学生向邵成村师傅进行现场提问。邵成村师傅介绍,他一直都在探索,如何将灰塑艺术融入到现代民居中。通过参观,学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欣赏的兴趣和欣赏的水平。

参观展览后,我还组织学生搜集更多的有关我区乡土文化文化遗产“灰塑”的相关知识。学生了解到什么是灰塑。灰塑、泥塑、陶塑被并称为广州三塑,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区以及花都、从化、增城,在广州、珠三角一带建筑应用中,“灰塑”与传统的建筑三雕(砖雕、石雕、木雕)四分天下。

在组织学生对“灰塑”乡土艺术考察、研究的过程中,我面对“灰塑”这种旧有文化和传统技艺的时候,灵活运用到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例如,我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中西方雕塑艺术纪录片,还要求学生动手设计橡皮泥小雕塑,从而做到多方面,多角度地开展欣赏活动。使“灰塑”这种乡土艺术教育渗透进我校的美术课堂,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灰塑”这种乡土艺术从“死的标本”变成“活的文化”。

在农村美术课堂中,渗透乡土艺术文化,引导学生用本民族民间图案等元素进行设计。在考察、调研中收集第一手材料,并虚心地向当地乡土艺术的创作者或民间艺人学习,从而得到创造源泉。在这样的练习中,不仅提高了美术专业水平,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保护本乡土艺术的责任心。

乡土艺术就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美术,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农村中学学生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民间文化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乡土艺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的“情境”,是学生回归自然、认同本土艺术的途径,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素材。我们要学习和传承乡土艺术,要求我们对乡土艺术要有个消化、吸收、转换和升华的过程,最终赋予它时代的活力。参考文献:

[1]洛少波《乡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国美术出版社

[2]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弈伟丽《动漫造型与民间艺术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孙建君《中国乡土艺术》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