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1:40

林业资源现状篇1

关键词:林业资源;林业种植;发展现状

1我国当前林业资源现状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每年大约可以解决4500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更是占据着核心地位。就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分析而言,农民收入大约有40%以上都是来自于林业产业。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林业现状而言,其与国外林业产业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的林业产业也有着一定的优势与劣势,现阶段林业的发展是一种优势与劣势并存的发展模式。所以我们要想进一步发挥林业优势,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在工作中充分的重视营林建设工作,本文提出一些新的林业建设技术和方法,以确保林业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

2我国林业产业存在的主要优势

2.1林木资源的发展空间大

在我国目前的林业产业发展中,主要的发展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林业产品量也高速增长,差不多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在高速递增,而林木生长量也随之增加,逐步大于消耗量,使得林业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与利用上走出了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林业资源被动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林业资源与林业经济效益双向增长的局面。

2.2林产品丰富

我国是一个森林大国,也是一个消费大国,在林产品消费在所有公众消费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我国的诸多林业资源中,林产品种类更是丰富,不但具备着多种的观赏型与实用型林业产品,且还有着诸多的林下资源与丰富的林业副产品。

2.3森林资源存量小、质量较低

我国长期以来都是一个森林资源较为贫乏国家,虽然自古以来都有着地大物博说法,然而在森林资源中,却存在着严重供应不足现状,主要的表现在于森林资源存量小、分布不均衡、森林质量下降严重,结构不合理以及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不善方面。由于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等方面不足,必将导致木材供不应求、优质木材短缺,价格上扬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对林产工业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林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3常见的几种森林资源培育的方法

3.1综合的进行森林培育

首先,在营林造林过程中采用植苗培育更新法进行植树造林;其次,大力保护天然森林,促进其自我进行更新;最后,封山育林更新法,从目前的发展情形来看,积极的开展培育活动,采用植苗更新的方法进行森林资源培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取得客观的成绩。

3.2平整土地,选取树种

首先,做好清理工作。在造林过程中,应该将造林区域内的杂物要及时的清理出去,尤其是在翻垦土地过程中。清理时,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分为整体清理、块状清理和带状清理。清理的方法也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化学药剂清理等几种方式。对于第一种清理方式来说,主要是利用人工的方式对造林区域内的灌木从和杂草进行清理,在清理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配合机械清理开展工作。

4造林方法

4.1播种造林法

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4.2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等。

4.4选择造林最佳时间

造林时间,以往以春季为主,近年由于各地造林树种多样性,引种工作和技术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好,造林季节普遍提早,全国多地在造林工作中多在12月至翌年2月造林,最迟不超过3月,效果很好,成活率普遍提高。冬末春初气温较低,蒸发量小,苗木地上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起苗栽苗不致过多失水,栽后容易成活。同时树苗根系活动较早,造林之后,先扎根,后长叶,抗旱能力强,当年生长量比春季造林大20%以上。

4.5营造混交林

随着造林面扩大,商品林追求经济效益,纯林弱点是不利改善土壤地力,对不良环境适应性差,易发生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各地都有出现,从生态和植物的多样性及稳定林型结构出发,更提倡发展以杉、松、阔为主的多树种的发展模式,多林种混交林,将会在今后工作中多数运用于经营方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林业资源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更是我国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我国林业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问题,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使其发挥最大化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制,对以往传统的营林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逐步提高造林技术水平,研发更多有效的造林方法,从而促进我国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长军.如何提高工程造林的成活率[J].科技与企业,2011,(07).

林业资源现状篇2

关键词:林业资源;造林技术;造林方法

abstract:inthispaper,accordingtothepresentsituationofforestryresourcesandputsforwardsomesoilpreparation,afforestation,treespeciesselection,plantingmethodsiontherelatedissuesofroughanalysisanddiscussion,morefavourabletothedevelopmentandcultivationofresources.

Keywords:Forestry;forestation;afforestationmethod

中图分类号:S721

一、我国当前林业资源情况

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860亿元,松香年产44万吨,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出口家具13亿件,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经济林产品年产量也已达7000多万吨。林业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中国目前林业产业的发展每年可解决4500多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约占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37.5%。在南方集体林区158个林业重点县,农民收入的40%以上来自于林业产业。但是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优势与劣势并存。所以我们还要重视营林建设,同时提出了一些整地、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季节的选择的方法与全国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

1.1林木资源发展空间大。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公顷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wto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1.2森林资源存量小、质量低。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其特点是存量小、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下降、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水平低,林木生长量不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履行森林向人们提供生态环保和供应木材的重任。由于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的不足,必将导致木材供不应求、优质木材短缺,价格上扬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对林产工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林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1.3人造板工业落后。我国木材加工业,特别是人造板制造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落后、技术力量不足、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的问题。加上生产管理水平跟不上、木材价格偏高和原料生产浪费严重等原因,造成我国人造板事业与世界水平的明显差距。在缺乏必要的竞争条件,整体水平属于低效型结构情况下,很难在加入wto后,保持我国人造板工业的稳定。

造林地的清理与整地方法

2.1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2.2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整地、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季节的选择的一些程序、方法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同时增加土壤肥力。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三、植树造林常用方法

3.1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3.2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3.3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3.4因地制宜选择造林树种。根据现代生态学原理,营造林技术方法应讲究适地适树的实效要求,提倡因地制宜、因地而异、合理安排选择种植各种树种或块状套种混交的原则。适当提高种植阔叶林面积的比例,一方面,能加快改善土壤环境结构和提高林分质量。阔叶树落叶层能保持土壤湿润,落叶腐殖质又能增加土壤肥力,使林木容易吸收土层养分,达到速生丰产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能改变林相林貌,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的观赏性,丰富森林资源景观,还可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罗群《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加快崇明生态岛建设》现代园艺.2007年第12期.

[2]左月玲《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赤子.2009年第14期.

林业资源现状篇3

关键词林业;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7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24-0205-01

林业是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它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1-2]。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人们的观念开始由以前的破坏森林资源向保护森林资源转变。但是,过去长久的掠夺,已经使得我国的森林资源覆盖率偏低,且长期处于劣势状态,要想尽快恢复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提高森林覆盖率,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森林资源是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的资源。我国地域辽阔,物种丰富,森林资源也是多种多样,具有巨大的造林潜力[3]。

1.1动植物资源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受到第三纪和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影响,因而保存有大量的特有物种。其中,约有476种陆栖脊椎动物为我国所特有,占我国陆栖脊椎动物种类数19.42%,其中约有2/3的两栖类为特有种。此外,我国还具有许许多多特有的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南虎、羚牛、藏羚羊、褐马鸡、绿尾虹雉、白鳍豚、扬子鳄和水杉、银杉、珙桐、台湾杉、银杏、百山祖冷杉、香果树等。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高等植物32800种,其中50%~60%为我国所特有,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3位;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左右,此外,我国已经定名的昆虫3000多种。

1.2景观资源

我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景观资源丰富,至2011年,我国森林公园总数已增至2583处,部级森林公园总数近800处,主要分布在南方和西南。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的景观资源主要以未开发状态、初步开发状态、适度开发状态和过度开发状态4种形式存在,其中,未开发和初步开发状态的占大多数。

1.3林木资源

据第7次森林资源调查,我国森林总面积达到19545.22万hm2,天然林面积11969.25万hm2,人工林面积6168.84万hm2,占全国土地资源的20.36%,较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提高了2.15个百分点,说明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在稳步提高。

2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2.1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且人均资源占有量小

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仅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四川、云南的森林资源面积就占到全国的41.27%,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森林功能的发挥。之所以出现这种分布不均的现象,除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有很大的关系。此外,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20.36%,人均占有量为0.145hm2,总体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水平的61%,人均水平则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55%。

2.2森林质量较差且林地利用率低

我国森林经营较为粗放,林木生长量较低,而且原始林逐步向次生林转化,天然林向人工林转化,以致我国的森林资源逐渐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生态系统逐渐衰退。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的有林地只占林业用地的50.1%,林地资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

2.3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且资源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人们大面积的采伐森林资源,使得用材林和成过熟林持续下降,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自身文化的提高,人们逐步意识到生态保护和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开始大面积的植树造林,以致中、幼龄林在我国森林资源的林龄结构中占绝对优势[4]。

2.4林业科技落后且专业水平较低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林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科技方面还是在专业水平方面都还较为落后,主要是由于我国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现有技术人员队伍中专业水平达到标准的人也相对较少,而且,相关部门对林业科技的投入也严重不足,占不到国家投入比重的1%,我国林业科技贡献率较低,仅有27.3%,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国林业科技的发展较为滞后。

3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3.1以科技为中心,创建林业创新机制

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技为核心,努力增强林木业生态建设中的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林业的综合效益为目的,建立新的林业机制,提高林业的生产水平。要切实加强林业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效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全方位地提高林业综合水平,提高林业的产业综合实力[5-6]。

3.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加快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以采伐销售作为唯一经济收益手段的经营模式,要注重资源培育,发展林下经济、绿色经济,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在资源培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景观资源,开展森林旅游,完善林业产业的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7]。

3.3制定和完善林业的政策体系和法制体系

林业政策体系和法制体系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也可以反映我国法律体系对建设生态林业的关注与支持[8]。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我国的森林资源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滥砍滥伐现象日益严重,天然林面积日益减少。虽然我国整体的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但是,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程度却依然没有降低,因此,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保障林业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3.4加快林业改革步伐,建立中国特色林业经济体制

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长期效益与未来发展相结合,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快推进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建设,为农民提供林权评估、交易、融资等服务。要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依法执行林木采伐制度,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9-11]。

4参考文献

[1]双.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3):150.

[2]秦国伟.林业在农村区域发展中的定位与战略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林业经济,2011(11):81-86.

[3]黄选瑞,张玉珍,周怀钧,等.对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认识[J].林业科学,2000,36(4):85-91.

[4]apLetG.DefiningSustainableforestry[m].islandpress,1993:17-43.

[5]李育才.面向21世纪的林业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6]王庆礼,吴刚.中国林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4):38-43.

[7]刘振英.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76-94.

[8]罗小荷.人工林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J].福建林业科技,2002,29(2):69-71.

[9]段文秀.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J].安徽林业科技,2012,18(20):13-14.

林业资源现状篇4

关键词:资源现状资源特点采取的措施

一、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和重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经营总面积1009.8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22%;有林地面积85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7.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4.3%;有林地平均公顷蓄积90立方米。主要山脉有小兴安岭、完达山、长白山系张广才岭和老爷岭。主要河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牡丹江和绥芬河。共伊春、牡丹江、松花江、合江4个林管、40个林业局、625个林场(所)。

二、森林资源现状

1、在有林地面积、蓄积中现有资源按起源划分:天然林面积742.1万公顷、蓄积6.7亿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87.2%和87.8%;人工林面积108.6万公顷、蓄积9350万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12.8%和12.2%。

2、在森林经营总面积中,按经营区划分:禁伐林区面积339.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2.7亿立方米,占经营总面积、总蓄积的33.6%和34.3%;限伐林区面积361.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3.2亿立方米,占经营总面积、总蓄积的35.8%和39.8%;商品林区面积218.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2.0亿立方米,占经营总面积、总蓄积的21.6%和24.7%;其它森林经营区面积90.4万公顷、蓄积937.5万立方米,占经营总面积、总蓄积的9.0%和1.2%。

3、在有林地面积蓄积中,现有资源按林种划分:防护林面积171.9万公顷、蓄积1.5亿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0.2%和20.1%;用材林面积207.4万公顷、蓄积1.9亿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4.4%和24.7%;特用林面积116万公顷、蓄积1.1亿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13.6%和14.6%;经济林面积1191公顷、蓄积6.3万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0.02%、和0.01%;其它林种面积355.4万公顷、蓄积3.1亿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的41.8%、蓄积的40.6%。

4、在有林地面积蓄积中按龄组划分:幼龄林面积239.7万公顷、蓄积1.5亿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的28.2%、蓄积的20.1%;中龄林面积442.8万公顷、蓄积4.1亿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的52.1%、蓄积的53.6%;近熟林面积136.7万公顷、蓄积1.6亿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的16.1%、蓄积的20.5%;成过熟林面积31.6万公顷、蓄积4419.8万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的3.6%、蓄积的5.8%。

5、在有林地面积蓄积中商品林区按龄组划分:幼龄林面积52.7万公顷、蓄积3609.1万立方米,占商品林区面积的25.4%、蓄积的19.1%;中龄林面积115.6万公顷、蓄积1.1亿立方米,占商品林区面积的55.7%、蓄积的57.4%;近熟林面积33.9万公顷、蓄积3837.2万立方米,占商品林区面积的16.3%、蓄积的20.3%;成过熟林面积5.4万公顷、蓄积626.3万立方米,占商品林区面积的2.6%、蓄积的3.3%。

三、森林资源的主要特点

1、林分龄组结构极不合理。幼中龄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占现有林的80.3%和73.7%,在现有林中占有绝对优势,近、成过熟林比例仅为19.7%和26.3%,短期内加大抚育力度,林分龄组结构长期由不合理逐渐向合理龄组结构转变。

2、商品林面积比例小。商品林面积仅为21.6%,而且,近十年来,多数地块已经经过多次反复采伐作业,主伐资源濒临枯竭。远不能满足对商品林的需求,所以要只有通过森林抚育,营造速生树种,才能提高林木生长量。

3、可接续森林资源有限。现有近熟林面积和蓄积仅占现有林的16.1%和20.5%,而且,有近1/3的面积和蓄积属于禁伐区。

4、森林质量差,林地生产力低。公顷蓄积量远远低于近邻吉林森工区。而且,林木分布不均,平均郁闭度较低,中小径阶林木多,树种结构和层次不合理,残次林相较多,林分质量和功能下降,不能有效发挥生态效益。

5、人工林短期内还难以提供更多的商品材,珍贵树种所占比例小。现有人工成林面积108.6万hm2,其中有30%以上的面积分布在禁伐区,而且多为幼龄林,不仅如此,除重点公益林外,人工林已经进行过多次抚育间伐,多数人工落叶松中龄林公顷株数已经基本接近经营密度下限。红松、水曲柳、胡桃楸、黄波萝等珍贵树种面积只有5.1%。

四、针对森林资源的特点所采取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实行统一领导。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要求,总局成立了由主管局长任组长、相关局处负责人参加的抚育经营工作领导小组。林管局及各试点单位也相继成立了森林抚育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实现了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政令畅通,管理规范,步调一致的领导指挥系统,为开展森林抚育经营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实行工程化管理

对抚育经营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工作任务、补贴标准、作业设计编制及审批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森林抚育经营的工作步骤;提出了保障措施,使森林抚育经营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规范实施。同时根据作业设计要求,分管局地区,举办森林抚育经营技术培训班,经考核成绩合格者,发森林抚育经营上岗证,作为今后工作考核的依据。

3、强化作业设计管理,实行严格审批制度

作业设计是做好森林抚育经营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森林抚育经营作业设计的管理和质量,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统一设计了抚育经营作业设计资料样本格式和装订标准、统一表格标准;二是认真踏查,实事求是,严格按照经营作业设计标准,合理选择抚育作业对象;三是推广逐小班拍照制度,上报申请作业设计审批,必须同时提报经营调查设计和相应小班影像资料;四是落实作业管理,抢前抓早,提前调查,提前设计;五是加大了作业设计的技术指导和组织资源和营林生产部门联合检查,加大检查验收力度,做到不漏检,不重检,公平公正;六是坚持相关技术标准,严格审批,不合格的设计绝不审批,统一设计印发了抚育经营责任书、承包合同书、开工申请单、固定样地调查卡片、整改通知单和作业质量验收单等资料。

4、加强过程监管,实行严格的作业质量督导督查制度

林业资源现状篇5

关键词:北票市;林业资源现状;区域布局;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632182

1林地资源现状

以2010年数据为基础数据,通过最新林地落界和数据统计,到2010年末,北票市总土地面积445622.9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50566.2hm2,占总土地面积的56.2%。针叶林面积35462.9hm2,蓄积791379m3,阔叶林面积77117hm2,蓄积1892006m3,针阔混交林面积2405.7hm2,蓄积31009m3,分别占全市林分面积的30.9%、67%、2.1%。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为23.63m3/hm2,其中针叶林为22.32m3/hm2,阔叶林为24.57m3/hm2,针阔混交林12.89m3/hm2。

2总体区域布局

2.1西北部努鲁儿虎山南麓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区

区域范围,包括北四家、娄家店、宝国老、东官营、西官营、龙潭、哈尔脑、国有大黑山林场等8个乡镇场。

建设目标:规划该地区林地面积保有量目标达到77264.2hm2,增加507.1hm2;森林面积保有量目标不低于72127hm2;林地生产率达到37.58m3/hm2,增加11.94m3/hm2;重点公益林面积目标达到33013.1hm2;重点商品林面积目标达到3354.7hm2。

建设重点: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遏制土地荒漠化和控制水土流失为重点,加强天然次生林和灌木林地保护与培育,积极营造水土保持林,加大已破坏山体的矿山植被恢复力度,在小气候条件好的地方,因地制宜的发展干鲜果经济林,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建设北票西北部绿色生态屏障。

2.2东北部牛河流域防风固沙林、用材林区

区域范围,包括北塔子、台吉营、黑城子、马友营、兴顺德、黑城子国有林场共6个乡镇场。

建设目标:该地区规划林地保有量达到29626.3hm2,增加60.5hm2;森林面积保有量不低于26083.3hm2,林地生产率达到43.11m3/hm2;增加11.64m3/hm2;重点公益林面积达到12660.6hm2;重点商品林面积达到6247.1hm2。

建设重点,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营造防风固沙林为重点,在宜林荒山荒地大力营造以杨树、油松、沙棘、山杏等树种为重点的防风固沙林,在耕地上搞好农田林网建设,做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建设高效实用的防护林体系,同时在河滩宜林地大力营造以杨树为主的用材林,下大力量搞好矿山植被恢复工作,遏制土地沙化趋势,营造阻挡科尔沁沙地南侵的生态屏障。

2.3中南部丘陵水土保持干鲜果林、经济林区

区域范围,包括泉巨永、蒙古营、长皋、大三家、台吉、五间房、三宝、凉水河、下府、大板、上元、南八家等12个乡镇(将南八家乡纳入)。

建设目标,该区域规划林地保有量目标达到87346.8hm2,增加714.7hm2;森林保有量目标不低于73494.2hm2;林地生产率目标达到26.05m3/hm2,增加7.53m3/hm2;重点公益林面积目标达到57036.3hm2,增加8290.9hm2;重点商品林面积目标达到4283.7hm2。

建设重点,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加快生态修复营造水土保持林和干鲜果经济林为重点。加快以城市森林建设,城市周边绿化为重点的省级森林城市建设,实现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目标。搞好公路铁路沿线的造林绿化,改善城乡景观形象。以大枣产业发展为重点,以“金丝王大枣”为主打品种,积极发展梨、葡萄和棚果等高产高值经济林树种,适当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寒富”“黄元帅”苹果品种,引导北票市干鲜果经济林产业发展,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林产业基地。同时积极营造水土保持林,加快国土绿化步伐。

2.4东南部大青山、松岭山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区

区域范围,包括北票市东部的小塔子、常河营、大青山林场所在的大青山地区和南部的章吉营、巴图营、三宝营、塔山林场所在松岭山脉东延地区,共7个乡镇区场。

建设目标,规划该地区林地保有量达到49243.5hm2,增加352.4hm2;森林保有量面积不低于35327.3hm2;林地生产率达到38.19m3/hm2,增加12.87m3/hm2;重点公益林面积目标达到34578.8hm2,增加5041.2hm2;重点商品林面积目标达到2044.8hm2。

林业资源现状篇6

1.1造林地的及时清理

将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及采伐剩余物清理掉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工序。清理方法主要有: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块状清理、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及化学药剂清理等。

1.2选择合适的整地方式和方法

整地方式可分为局部整地和全面整地。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的一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块状整地和带状整地。块状整地是将土地分成块状的翻垦造林的方法;带状整地是将土地呈长条状翻垦林地的方法。全面整地是翻垦全部的造林的土壤,此法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平原地区造林整地的方法主要有坑状、块状及高台等;山地应用的造林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及鱼鳞坑等。

2造林方法的选择

2.1直接播种法

就是把树木种子直接播种在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此方法种植的效率高,适合于面积较大、容易施工的造林地。直播造林法主要有:块状播种法、穴播法、条播法及撒播法等。

2.2繁殖造林法

利用现有林业资源的树木的干、枝、根部等部位生根发芽,来繁殖新的树木,进行造林。此法技术简单,容易操作,树木成活率高,小树生长较快,缩短了生长周期,并能保持母树的原有的优良性状。

2.3移栽造林法

将种子繁育的树苗直接进行移栽,并种植在所要造林的区域。此法造林效率也较高。但移栽后由于幼苗对环境会产生不适应,因此要加强管护。

3保护林业资源的手段

3.1建立相关的林业资源保护机制

相关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增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中的高效性与持续性,增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时有效的进行,颁布相关林业资源保护政策及相关制度,以满足林业资源保护的多样性。

3.2加大对林区资源控制的力度

发展林权改革政策,努力发展家庭承包、转包、出租、转卖、对换及招标等。对责任山等要及时关注,加快开展林区经济操控,掌握林业地域规划的实施,关注国家林业森林控制规则的改革,创建产权清除、政府公司分离、实施责任与权力和效益共同发展的林业资源控制方式。

3.3正确控制和利用林业资源

林业资源的控制和利用,与人类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必须从实际出发,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控制工作,做好林业资源的监查,加强林业资源管理机制。努力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趋势,重点检测和控制林业资源的创新,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4加大科技的使用,加快科学化林业资源的进程

我国目前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一些新研发的林木品种也处于多元化的状态,林业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因此,要坚持以“科技兴林”的原则,大力发展适合市场的新品种,以科学为支撑,实现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3.5落实对外开放的政策

我国是人口大国,对木制品的需求量也很大,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大幅度的影响到以木材为主的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外开放,从国外引进木材,可以缓解林业资源利用的压力,使林地中的树木开采和种植达到平稳的状态,从而可以维护自然环境,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

3.6增强林业人才的运用

林业人才的利用,可以为林业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与林业人才的开发是分不开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可以有效地进行林业规划和整合,改良林业的不足,促进林业的优化和发展。而且采用新型的人才,还能够改观林业的发展状况,保证林业资源的稳定,为发展市场提供新的力量,提升林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达到林业合理开发利用的目的。

4结束语

林业资源现状篇7

森林资源与林地资源是林业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森林资源是林业资源的主要载体,森林资源并不是指森林资源本身,而是森林环境下囊括的微生物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矿产资源、大气资源以及水体资源等。林地资源主要是指用于生产的与在生产的森林土地资源的总称,是发展林业主要实体林地。林地资源的主要形式有疏林地、灌木林地、苗圃林地和未成林地等,目前我国林地资源大约占到林业资源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多年来,我国重视林地扩张工作,强调提高森林覆盖率,并且科学有效利用林地资源。

2.我国林业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我国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难度较大

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林业资源分布的复杂多元性,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与制度。而且在每一个林业资源分布区域内资源分布也有不同的等级,在管理时如果采用步调一致的管理策略往往会影响资源本身产出质量。另外,林业资源管理部门没有针对林业资源管理状况提出科学完善的管理措施,同时存在监管力度不够。监督工作人员懈怠等不良状况,均为林业资源科学管理带来阻力。

2.2林业资源合理开采与科学利用水平较低

我国现代化林业资源开采利用工程起步较晚,技术水平低下,造成诸多开采与利用过程中的不科学不合理现象。新进的林业资源开采利用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开采利用的效率与质量,还能够较大程度上维持环境的生态平衡,维护林业资源科学可持续发展。我国林业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林业资源开采设备相对落后,在林业资源开采方面也缺乏高素质人才,因此,造成我国长时间以来林业资源开采利用工作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2.3林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体系不够完善

林业资源的非科学性规划造成的不规范资源开采以及资源的滥用严重降低了林业资源的生产能力,这种状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林业资源开采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有大量的林木资源开采单位为了满足市场内大量的纸、一次性木筷、建筑装修材料以及木制家具的需求量,以使自己获得经济效益,进行无节制的林木砍伐,但又不注重苗木的补栽与管理,结果造成严重的林业资源破坏,阻碍了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3.促进我国林业资源合理开采以及科学利用的有效策略

3.1林业资源开发利用部门应当强化

林地日常管理与保护工作林业资源日常管理工作十分繁复,因此林业资源开发利用部门应当加强日常管理与保护工作。建立相关监督检查机构,定期对林业资源状况进行检查,了解林木生长状况,避免乱砍滥伐情况的发生,及时治理林木病虫害,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南方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林业资源管理部门林地管理保护工作应当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提高林地资源开发、管理和利用的针对性。

3.2加快新进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引进

促进林业资源开采利用科学化发展进程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有行业的发展通过科学技术的研发与改进均可以明显提高其生产与管理水平。我国林业资源开采与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加快新进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引进,促进林业资源开采利用科学化发展进程,比如在林业资源区域内设置林木优良品种改良站,积极培育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较快且经济效益好的林木品种;也可以吸收国外先进生产经验增加林业生产附加产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产出。

3.3注重林业资源开采

利用人才的培养,不断增加林业资源附加值林业资源开采利用部门需要注重人才的重要性,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并且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形成以人才为核心的林业资源开采利用组织领导小组,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趋利避害,总结生产经验,提高林业资源管理水平。另外,加强品牌效应的建设,在林业资源生产、开采以及利用过程中创造各种社会环境效益,增加林业资源附加值。

4.结语

林业资源现状篇8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林业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林业资源,林业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对林业发展不断提升的重视程度,逐渐将林业生态环境和林业经济发展相互融合,将林业整体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林业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林业生态环境功能

(一)生态性功能在森林资源中,林业产业是重要的构成部分,从林业发展趋势能够看出林业资源的一般现象,林业产业和森林资源同样具备生态功能。林业资源在调节空气和净化空气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不良现象逐渐蔓延,导致林业资源具备的生态功能被忽视,只是将林业资源当作经济开发的主要源头,这对林业产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林业发展的面貌可以直接体现出社会发展趋势,只有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处,才可确保社会稳定发展。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已经不能确保人类进步,故此,必须重视林业产业生态功能,从而为人类长远发展营造健康的环境。

(二)经济性功能林业资源具有的经济功能是通过间接经济与直接经济表现。从直接经济角度出发,在通常情况下,售卖林木可以获取较大的经济收入,将其应用在造纸和建筑等各个方面可以获得经济效益。林业资源具有的直接经济特点是人们投入林业产业的根本原因。在这一心理作用下,大部分人们比较重视林业资源经济效益,从而导致乱砍滥伐的情况更加严重,不利于我国林业资源的长远发展。林业资源间接功能具体表现在通过生态功能吸引游客观光,拓宽地区经济发展渠道,确保居民经济收入,带动外出人口返回本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新型人才。

(三)社会性功能林业产业要求森林资源和人类社会两者实现相互交汇才可以发展与形成,缺少哪一方面都不可以带动林业产业整体进步,这便要求林业产业具有的社会功能得到突显。通过分析林业资源变化,能够体现出人们各项活动对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通过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为人们开展各项活动提供警示作用,从而通过林业资源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此外,通过积极的人类活动,比如,拯救灭绝的苗木和树种,可以确保林业资源长远发展,在带动人类文明发展方面具有社会功能。

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随着林业资源经济不断发展,应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林业生态环境面对两个方面带来的压力。首先,从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尽管近几年政府对于治理生态环境问题,采取多种方案,但效果并不明显。由于飞速发展的林业经济,我国境内出现水土流失的状况,土壤、空气、土壤和水资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促使我国不断缺少可以使用的土地,水资源严重匮乏,森林面积逐渐减小。其次,从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我国国土广袤,林业资源的总量与森林覆盖面积不多,并且,地区分布不均,导致资源供给和需求无法平衡,不能充分发挥资源的环境作用。尤其在近几年过度开发林业资源,促使林业资源年龄结构相差过大,大部分林业资源年龄结构低,进而出现生态环境失衡的状况。近年来,伴随飞速发展的林业经济,致使以发展和开发林业资源的企业大量出现。然而,林业资源企业作为近几年出现的产业,其生产基础较弱,严重缺失经营管理的经历,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主要问题:企业管理水平偏低,相关技术掌握程度不高,促使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不合理,对林业资源开采和利用时,没有高新技术作为依靠,林业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严重损耗林业资源。

三、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林业重要性的认识环境链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林业,林业自身就可以很好的调整内部生态环境。林业中的地表、土壤以及环境,每一层都对调节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林业自身就具有调节生态环境的功能,林业的功能有两种情况,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1.自然功能首先,保持生态功能多样性。森林与其他生物之间具有相生相克、优胜劣汰、相互依存的关系,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互相依存,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平衡状态。其次,保护水资源。森林是天然的蓄水池,森林可以大量储存天然降水,并且,减少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蒸发,减少水土流失的状况发生,减少风灾和旱涝等自然灾难的发展,对地球水循环有重要的作用。最后,保护野生动物。自然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就是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对自然生态平衡的维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野生动物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2.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对应相关政策,与社会整体的发展密切相关。例如,在讨论林业环境时,需要考虑经济效益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最大限度地符合大战趋势。

(二)完善保护制度与加大保护投入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逐渐增加能源的需求,经济发展最关键的资源就是林业资源。我国国土广袤,林业资源富饶,但是,需要合理且有计划的开发林业资源,确保林业可持续发展,其中,要重点保护具有生态功能的林场。基于此,应以我国林业开发的整体状况,创建森林保护制度,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对于过度开发林业资源的现象,需要给予惩罚。加法管理和执法力度,要具备健全的法律规则,同时组建专业的执法团队,确保法律制度有效落实。环境工程中占据关键地位的就是森林。森林调节环境的能力极强,同时,拥有极强的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的功能。因此,要增加对森林保护的投入,最大化地将森林的作用发挥。对于不同的周边环境和地理环境,在森林建设的过程中选择繁殖能力强、净化功能强的品种、做好后续的维护工作,预防病虫害的状况,对自然灾害及时治理,最大化的保护森林的安全。相关部门对于森林保护加大投入,最好设立专门的森林保护资金,有效避免资金不够的状况出现,保障资金够用。

(三)加大执法力度,落实专项整治的活动林业资源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林业部门执法能力与开展工作的效率、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开展一系列的林业执法活动,坚决打击乱占林地和乱征林地的行为,严格执法管理采石和采沙等各项活动,公示林地征用行为,确保真正地经得起人民群众与领导的检验。除此之外,在执法的过程中,既需要关注整治行为,又需要整治不良行为,确保实现及时整改,确保林业资源有序发展。另外,积极提升工作人员执法能力,保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防止在执法的过程中存在知法、犯法的问题,进而确保我国林业资源可以长久发展。

(四)促进林业及旅游业发展加强林木保护、加大林木种植力度是促进林业经济建设、实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林业的种植除传统林木品种之外,还应该引入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药材品种,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选择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种植品种,进而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林业产业的进步。不仅如此,还应该大力加快林业产业化发展,在现有林业结构基础上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以此实现林业向更深层次的跃进。在林业资源长期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扶持新的龙头企业,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且对于林业经济建设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除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之外,还能够起到提高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从而借助良好生态环境加强旅游业建设,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经济建设的良好循环。加强地方旅游业建设过程中,可以与当地现有旅游资源进行紧密结合,在原有旅游结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完善与改进,着重发展与当地民俗活动相关的旅游内容,将当地民俗与人们现代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林业资源现状篇9

关键词:林业资源;造林技术;造林方法

1目前的林业资源的具体状态

1.1资源的发展区域很宽

目前林业资源的变化趋势,规模在逐渐扩大,并且一年的增长率也逐渐增大。生产的总量远大于使用总量。其总的趋势对整个林业来说是有利的,扭转了之前资源短缺的状态。林业资源是整个林业发展的基础。从进入市场之后,这类工业影响较大,相互之间的竞争方式的主要是相应的产品,这种产品的主要来源就是林业。

1.2有非常多的竹类

在全球的林业中,中国的竹子的种类及数量居世界第一,我国的竹子使用时间也是最长的,中国竹类生产是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三左右。不管是成品还是资源或者是种类与总的收益,中国的地位都是位居前列,这里面最重要的出口类产品就是竹笋等。

1.3产量不高,品质不高

我国林业总的资源不是很多,其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存储量特别的少,并且分布不合理、低品质、结构没有顺序、控制力低、质量差等等。就是因为这种生长方式,没有很好的展现出森林的实际作用以及资源供应的基本能力。由于资源总量与品质不是很好,所以造成了供应活动没有办法正常运行,大部分都是低品质的木材,这个时候高品质的木材价格越来越高。从而对相应行业的发展也是一种阻碍,建设单位也没有办法正常运作。

1.4没有认真的开展人造板行业

在中国,对木材进行加工,特别是人造板通常会碰到以下几种现象,面积小,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装置不方便,科技也比较落后,品质低下等问题。除了这些之外,因为在生产过程中的无序生产,原材料价格过高等问题,造成在进行这项工作时与国际现代化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2常见的培育资源的方法

2.1假如要进行合理的产品提供,推动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根据以下的方式进行工作:(1)植苗培育更新法;(2)人工促天然培育更新法;(3)封山进行林地培育,就现在的情况来说,大力的发展培育工作,使用植苗等新型技术对其进行培育,就能够有很大的收获。

2.2对土地进行平整工作,进行树种的种植。在经过整地之后就可以改善土地的特征,去除其表面的杂物。进行种植前,尽量的加大光照,这个时候还可以改善地形的大小。同一时间也起到了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减少了侵蚀,并且就造林来说,也是一种有效的种植方法。

2.2.1进行有效的清理工作。也就是在翻垦之前,对其地表进行杂物的清理。一般来说有三种方式:总体、块状、带状。进行清理可以采用割除、火烧与化学药剂三种方式。就第一种清理方式来说,可以手工进行,也可以采用相应的设备。清理完成之后,将杂物集中堆放,进行火烧等步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药剂等方式进行清理。

2.2.2整地方式和方法。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3关于营林措施

3.1播种造林法

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此措施不需要育苗步骤。比较的适合在大范围中开展活动。不过它对于立地性的规定很严苛,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插和撒播等。

3.2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可以有效的减少育苗成本与时间,造林的方式简便,操作易上手,成活度比较高,幼树在初步生长的时候比较快,并且遗传与对其母本的保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3.3植苗造林法

除了上述采用一些播种造林法和分蘖造林法外,则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法(大多数采用一年生实生苗造林)。

3.4结合当地的特征进行树种的挑选

就现代生态的原理来说,进行造林必须结合当地的状态与树种的要求,做到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环境选择不同的树种,对其种植方式进行有序的调整,将树种与套种进行合理混交。有效的提升阔叶林的种植面积的百分比,不仅加速提升土壤适应能力与提高林业的质量。阔叶林的落叶对土壤进行了保湿的作用,在腐烂之后也提升了肥沃程度,土壤吸收养分的能力得到提高,产量随之加大。而且对整个林区的林貌也大大的改观,保障了生态多样性与其观赏程度,同时也加大了林业管理,就水土流失、水源质量、气候变化都有大大的改观。

3.5挑选最适合的种植时段

就种植的时段来说,大多有应该选择在春季,这几年来,由于一些地区的树种都不同,引进树种与进行推广都相对来说简单一些,这个时候营林也会比较早,就比如两广地段大多是选择在每年年末至下面的2月左右,再怎么晚也是在三月左右,这样林木的成活性会比较高。冬季末尾到初春这段时间,因为气温不高,水分流失的情况特别严重,这个时候的植被都处于休息状态,种植过程水分不会流失太多,成活性相对来说高一点,并且,根系植被活动比较早,在进行营林作业后,最开始生长的是根部,然后是树根,同时其抗旱的能力也比较强,每年产量对于春天都高出了五分之一左右。冬季营林时间长,劳动力的合理安排与确保其树种的品质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就冬季气温较低的地段,春种是最主要的。种植时最适合的就是阴雨季节,假如土壤水分过少,或者是暴雨持续时间长对种植来说都是不利的。

3.6关于造林种植措施

通常是使用穴种措施。挖不小于40cm~60cm见方,深30cm-50cm的植穴底要平,杉株行距规格为1.7m×2m,密度达到180~200株/亩;松、阔株行距为2m×2m,密度达到160~170株/亩左右。栽时苗木要保持端正,根系顺向水平舒展,苗梢向山下(不反山)。要适当洚浅,抑制根劲萌蘖,扩大生根部位,增强抗旱能力栽植一年生长苗木。苗茎入土三分之一左右,苗高大于40cm的以苗茎入土15cm~20cm左右为宜。

4结束语

就林业生产的整个过程来说,所有劳动者都必须对整地与选种有个全面的了解,熟练的把握时间,深入的了解抚育与森林防火等之后,这样能够有效的保障其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林业的进程,使之林业进一步发展。

林业资源现状篇10

关键词:森林经营;森林经理;管理政策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森林覆盖区的土地资源不仅重要,而且土地营养丰富,保护好现有林区不仅可以使我国资源土地被更好的保护,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农业、林业、建筑等的相关经济产业也有良好的推进、维系作用。

1我国现有森林资源覆盖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我国现有森林资源覆盖区现状

我国现在的森林资源呈现一大一小两极分化的状态,大是指我国国土面积大,森林资源的覆盖面积广。我国森林区域覆盖面积占有量,在国际中也能够排进前5,尤其是我国人工森林面积已经跃居到世界第1位,这是我国森林资源面积的优势――大;另一方面,我国国土面积基数大、人口基数大,也使得我国森林面积的各个平均值均显得过小,平均国土面积的森林覆盖率小、人均拥有森林面积小、森林林木的整体质量偏低、林业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偏低。从国际来看,我国和林业发达国家的平均土地森林占有量,能拉开1倍的距离,这是我国林业资源的最大弱势――小。这种一大一小的林业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林业的发展,因此,实施有效科学的森林经营制度显得十分紧要。

1.2我国现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要想分析我国林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得从林业的经营现状和各地区的不同情况来下手,进行综合分析。我国当下林业资源的经营现状,有的林业资源总量较小,林木的质量参差不齐,总体显示出质量偏低,经营方法制度不科学,我国林业资源的总体经营状态呈现出落后状态。

从总体森林经营工作的进展情况来看,我国森林经营有以下几个特点:(1)森林资源占有区面积广,但是毫无分布规律,这就造成了我国森林总体面积大的优势得不到显现,经营管理工作顾及面广,得不到良好的统一经营管理效果。(2)我国森林资源的质量不高,这主要体现在我国森林优势树种较为单一,全国从南到北,每个地方的优势树种只有4~5种,而且没有明显的分布规律,从整体的森林资源质量来看,我国的优势树种缺乏多样性,分布面积不够广,而且森林资源总体情况存在严重的树龄结构不合理,幼龄树木量太多,这样就造成了经济发展用树常常会使用幼年树种,利用方式极为不合理。(3)在我国现有的林业土地利用方法上,仍然存在着问题,生产力不高就是其中最大的问题,我国林业加工行业总体特点,显示出生产技术不先进,生产过程没有创新性,生产工人的素质偏低。(4)由于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对森林的保护、经验、监管、利用力度不够,造成了我国森林经营结果的长年赤字、超限的情况,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将其调整过来,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改变过程。

2如何完善森林经营方式和体制,解决森林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2.1建立森林经营监察体制,把握与预测森林经营可能的发展趋势

要想合理制定出一种森林经营方案,完善对森林使用的监控体制是必要的,也是首要的,森林监管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加强森林经营的自制性,给林区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施加一定的监管压力,使其完善自我管辖区域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经营结果。另外,监察体制除了要有有效、科学的监管能力外,还要有预防能力,这样才能对森林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准确的预测,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2.2规划全国森林经营区,将各地分散的林区进行统一整合规划

针对我国国土面积大,林业资源区域分散的特点,我国森林经营方式首要做到的改革点就是建立全国性质的森林经营区,以一体式的角度考虑各个地区的发展,而不是把各个地区分化、分别管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使我国林业经营统一化,森林的总体面积大的优势就被体现出来。

2.3完善森管制度,建立森林经理人思想

森林的经营方式说白了就是森林的综合管理,从保护开发到经济供应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所顾及,在这其中就不妨借用一下经济管理的方式。首先,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森林监管站,各个地区的林业管理情况要积极向监管站汇报;其次,要完善各个地方的森林管理制度,并且由总监管站派人进行实时监督,防止出现内部包庇;最后,在各个林区要建立经理人制度,当林业的经营结果出现较大的问题时,能够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不仅能加强林业经营部门人员的自检,而且对各个地区林业管理的细分工作也是一个良好催促作用。

3总结

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认识到森林经营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森林资源滥用、毫无管理方式的森林经营情况之下,也造成了我国森林经营方式转型难的局面。想要让我国森林的经营方式能够与时俱进,就必须从我国当下的森林经营现状做分析,做长远、有效、科学、统一的经营规划打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