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5:49

科技创新的原因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因子分析法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研究唐山市科技创新能力问题,为评价唐山市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实证依据,以便更好地构建唐山市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城市、沿海强市、美丽唐山的建设。

一、设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借鉴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唐山市的具体情况,构建唐山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如表1:

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数据选取

(一)确定分析方法

本文使用因子分析方法来评价唐山市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它利用降维思想,将那些关系复杂、繁多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公共因子,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都可由这几个因子所表示,对少数公共因子进行分析便可帮助我们化简对繁杂经济问题的解释难度。评价科技创新能力会面临众多的指标,且指标之间关系复杂,无疑加大了分析难度,利用因子分析法,找出公共因子便可完成对整个问题的研究,提升研究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二)数据选取

本文的评价指标数据来源于《唐山统计年鉴》,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和连续性,最终选取2006-2013年8年的原始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为了消除原始数据在量纲和数量级上的差异,分析时先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三、科技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一)因子提取

因子评价中,公共因子的提取个数通常是以其累计方差率是否达到85%为标准。通过SppS13.0软件进行提取并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求解出公共因子,结果见表2,限于篇幅,这里只列出前5个因子的特征根和方差。

从表2可知:前两个公共因子的方差占全部方差的百分比分别为54.251%和38.101%,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2.352%,超过预定的85%,即原始的19个指标所含信息的92.352%可由前两个因子所解释。此外,第一、第二个因子的特征根都大于1,说明提取前两个公共因子是恰当的,起到了降维的作用。

(二)因子载荷解释

SppS软件运行结果给出了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即每个原始指标在公共因子上的载荷,见表3.

由表3看出:第一个公共因子在指标n19、n18、n9、n3、n2、n13、n6上载荷最大,其次,n12、n5、n15、n16、n17、n8、n14指标的载荷也较高,数值达到0.7以上,表明上述指标所含信息的相关度较大,第一个公共因子的含义基本上可由这些指标解释,而它们代表了科技活动的投入和产出,也即科技创新的核心能力,由此可将其命名为科技创新核心能力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中载荷较高的指标有:n7、n1、n11、n4,这几个指标共同表明了科技创新面临的环境基础,解释了第二个因子的含义,故将此因子称为科技创新环境支撑因子。

(三)因子得分及排序

提取的公共因子是不可观测的变量,要用因子定量的分析和评价各年科技创新能力及变化状况,可将因子进行赋值,计算因子得分便是一种方法。通过SpSS软件,采用回归法可求出公共因子得分的函数,由于篇幅,这里略去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

由SpSS软件输出的系数矩阵表,可将两个公共因子表示成19个原始指标的线性组合,因子得分函数如下:

m1=-0.031n1+0.067n2+…+0.157n18+0.181n19

m2=0.137n1+0.017n2+…-0.101n18-0.134n19

以公共因子各自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百分比作为加重权数,计算唐山市各年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m。

m=(54.251m1+38.101m2)/92.352

唐山市各年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及排序如表4:

(四)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4数据可知:唐山市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m)逐年增加,到2012年达到峰值,表明近8年唐山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这与唐山客观发展相符。又知2005-2008年综合得分(m)均小于零,低于平均水平,说明这四年的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较弱;由2009年开始直到2012年,综合得分(m)变为正值并逐年加大,可知科技创新能力开始进入日益加强阶段。

分析表4中科技创新核心能力因子(m1)可得:唐山市最近8年的科技创新核心能力总的趋势是上升的,只有在2007-2009年这一阶段m1得分出现下滑,且由2007年的0.32726跌到2009年最低点-0.83953.究其原因,可从m1因子中载荷较高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技术改造经费支出(n9)和有科技活动企业(n6)两个指标的数值从2007年开始降低,另外财政用于科学技术支出(n3)、新产品产值(n12)、专利申请授权量(n14)三个指标2007年到2008年的数据增长幅度均小于2007年以前的增幅,这些都说明2007年开始唐山市科技活动投入与产出能力均有所减弱。此外,还可结合科技创新环境支撑因子(m2)的数值变化进行分析,可以看出m2因子2005年到2007年数据处于下降阶段,正好对应m1因子2007-2009年的下降时段,表明科技创新环境基础支撑能力对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活动具有明显的时滞性,很好地解释了m1因子中2007年至2009年数值下滑的原因。还可看出,m2因子2007-2009年的数值上升阶段对应于m1因子中2009年之后的提升阶段,再次验证科技创新基础投入的滞后性。

表4科技创新环境支撑因子(m2),只有2007年到2009年数据处于上升趋势,其他时段数值都是逐年下跌。其中,2008年之前数值均为负,表明2005年至2008年科技创新基础环境较薄弱,2009年以后数据变为正值,且逐年降低,显示出此阶段唐山科技创新基础环境整体较之以前有所提升,但是有减弱态势。这些变化都可从m2因子载荷较高指标的原始数据着手分析,可知固定资产投资(n1)指标2005-2007年及2009年之后数值增幅均出现下滑,新产品开发项目数(n11)2009年后的增长幅度较之以前有所降低,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n7)在2005年至2007年和2009年至2011年两阶段数值都处于明显下跌阶段,这些都表明唐山市2007年之前和2009年之后科技创新环境支撑能力较弱,且目前有下降趋势。

总体说,唐山市2005年至2012年科技创新能力呈现出逐步提升趋势,科技创新环境基础支撑能力对科技创新核心能力具有时滞性,2009年之后科技创新环境支撑能力有所下降。

参考文献:

[1]姜鑫,余兴厚,罗佳.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

[2]周后卿,周琪.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以邵阳为例[J].山西科技,2012,27(2).

[3]李晶慧,冯套柱,刘洁.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

[4]李燕,赵汪金.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外资,2014(3).

[5]王燕.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J].统计与管理,2013(4).

科技创新的原因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中部六省;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4;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23-6109-05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23.078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前景[1]。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从2004-2013年,中共中央连续出台了10个“一号文件”均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建设领域。2012年中央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中提出,农业科技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之路,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中部六省作为中国主要农业产地,近年来农业取得了良好发展,增速较快。但是,中部六省在政策制度、地域、资源禀赋、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六省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水平上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加快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对支撑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相关研究有:陈丽佳[2]用多指标多层次综合评价法对广东省各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值计算出各市综合排名,进而将广东省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划分为4个层次以及创新层次;以柳卸林等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3]对2000-2004年的中国各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纪邵勤[4]系统全面地研究了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活动主体、相关要素以及运行机制,提出构建新时期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路、原则、目标、结构设计、功能定位以及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等;魏康宁等[5]以安徽省为实例,用t0pSiS模型对其创新能力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林伯德[6]提出以科技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作为评价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依据,并基于该理论分析了其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启示,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王林[7]论述了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重视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马利华等[8]以形成“目标-建设-评价-建设-目标”系统的科技建设指导理论和模式机制为出发点,以县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及其指数定义为基础,研究了县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体系;朱玉春等[9]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比较;陈奇榕等[10研究了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评估原则、指标体系以及建立综合评估模型与评估指数的计算方法步骤,同时进行了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评价指标测算实证与分析。近年来,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的应用较广泛,但就现有文献来看,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上鲜见报道。本文将用因子分析法准确客观地找到影响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共同因素,分析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差异以及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中部六省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1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关键。但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多而复杂。本文在严格遵循设计指标体系科学性、可比性、综合性、易操作性和代表性等原则下,查阅大量文献,借鉴相关评价理论与方法,并结合中部六省实际状况,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以及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等4个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表1)。

2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结果分析

2.1样本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部六省2012年的统计年鉴,各项指标的具体数据如表2。2.2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因子分析法(Factoranalysis)是以回归方程的形式将变量表示成因子变量的线性组合,它根据研究变量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最小的信息缺失,把信息重叠的诸多关联性较强的原始变量归纳为数量略少的几个因子,即运用少数公因子来阐明关联变量之间繁杂结构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法的目的是寻找变量的基本结构,简化观测系统,削减变量维数,用较少的变量来解释问题。运用这种研究技术,可以方便地找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哪些以及它们的权重。

2.3因子分析的过程以及分析结果

本文的数据分析过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2.3.1原有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由于数据量较大,首先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得出相关系数矩阵。从结果可知,相关系数矩阵中大部分相关系数均大于0.3,且通过了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因此用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是合适的。2.3.2确定主因子变量通过计算得到相关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总方差解释表(表3)。根据主成分的选取原则,由于前4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为96.556%,已经超过了85.000%,所以提取前4个主因子对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2.3.3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因子载荷值即成分得分系数,可体现主因子与原始指标体系之间的关联程度。本文采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矩阵进行正交旋转,经过5次迭代后收敛,得到总方差解释表(表3),并且在经过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迭代后实现收敛,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4)。结合表4可以重新定义4个主因子:主因子F1包括:第一产业从业人数(X1)、农业机械总动力(X6)、农村用电量(X7)、第一产业固定投资(X8)、农业机耕面积(X9)、农田有效灌溉面积(X10)、农业总产值(X11)、地方财政科技拨款(X2),这些指标都与农业科技创新物质装备与投入相关,因此F1代表农业科技创新基础因子。主因子F2包括:科技活动人员(X3)、R&D人员(X4)、R&D经费支出(X5)、农业受灾面积(X17),这些指标基本与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科技投入相关,因此F2代表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因子。主因子F3包括:恩格尔系数(X15)、第一产业贡献率(X12)、人均纯收入(X13),这些指标与社会经济效益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有关,因此F3代表农业科技创新效益因子。主因子F4包括: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X14)、森林覆盖率(X16)、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X18),这些指标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关,因此F4代表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因子。依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写出综合得分以及F1、F2、F3、F4主因子的因子得分:综合得分F=(39.792%F1+25.438%F2+20.929%F3+10.397%F4)/96.556%,F1=0.098X1+0.092X2-0.061X3+…-0.164X17-0.130X18F2=0.042X1+0.022X2+0.230X3+…+0.331X17+0.083X18F3=0.002X1+0.133X2+0.020X3+…+0.010X17-0.184X18F4=0.001X1+0.105X2+0.118X3+…-0.193X17+0.301X18其中,Xi(i=1,2,…,18)为各省各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数值。通过综合评价函数,得出中部六省各因子的综合得分(表5)。

2.4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是对样本(个体)以某种相似性为度量标准对指标或因子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聚类分析分为R型和o型两种。R型聚类分析用于指标聚类,Q型聚类分析没有对度量数据之间的亲疏程度给定分类的标准,也没有硬性规定所有数据应该分成几类,而是比较客观地从数据自身出发进行分类。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即对变量进行分类处理,然后将标准化后的数据输入到SpSS19.0统计软件中,选择欧式距离的平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最远距离法为聚类方法,最后输出聚类结果列表和聚类树状图(表6和图1)。根据表6聚类后的结果,当分为4个集群时,可以把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分为4类:第1类:河南省。河南省以0.668的综合得分独占鳌头,远远高于其他5个省份,属于领先类层次,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中部六省中具有明显优势,这体现了其传统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以及新兴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的地位。其中,河南省在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方面最为突出,位居首位,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指标的各项数据均名列前茅。但在农业科技创新效益、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方面得分偏低,分别为-0.08,-0.43,-0.26,排名靠后,严重影响到了河南省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第2类:湖南省、安徽省。湖南省和安徽省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在某一个因子方面有绝对优势,同时在某一个因子方面也有绝对弱势。湖南省综合得分0.322,综合排名第二,在农业科技效益方面排第一,原因是湖南省在农业总产值(4904.1亿元)以及技术市场成交额(44.2亿元)位居第二;但在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排名第五,原因是其农业受灾面积排名第二,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投入少,位居倒数第二。安徽省综合得分0.069,综合排名第三,在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方面位居第一,其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投入高达212.2亿元,排名第一,但其农业科技产出效益却严重拉低了其排名。第3类:湖北省。湖北省综合得分0.017,综合排名第四。在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投入方面优势显著,位居第一,其中,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和R&D经费支出分别为339786人、185703人、3845239万元,这与湖北省是中国的教育大省是分不开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益位居第三,也处于前列水平,但是农业科技基础还很薄弱,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很落后,与农业大省还有一定的距离。第4类:江西省、山西省。这两个省份均有至少两个严重制约其发展的因子,因而从整体方面拉低了其排名。江西省综合得分-0.12,排名第五,其中农业科技基础薄弱,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排名最后,需要在科技投入方面加大力度,提高其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能力。山西省综合得分-0.96,排名第六,其原本就很薄弱的农业基础、生态环境的制约以及经济落后导致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处于显著的落后地位,因此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需要统筹规划,不断进行摸索进步。

3结论与建议

3.1主要结论

1)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子,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一定程度决定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湖北、湖南以及安徽省的创新能力为中部六省中较强者,综合排名仍是中部六省中较强的。江西省和山西省创新能力为中部六省最弱,综合排名同样如此。这说明创新能力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重视,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种分析是合理的。2)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存在显著差异。综合来看,河南省最强,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居中,山西省最差。其中,河南省自古以来就属于农业大省,其农业基础好,因而其农业科技创新拥有良好的基础以及后盾;湖南、湖北、安徽以及江西等省也有较高的得分,四省各有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项;而山西省排名最后,并且其各项指标都靠后,与其他五省差异显著。

3.2建议

本文基于影响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4个主因子提出以下建议。河南省作为中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稳固其强大的农业基础优势外,还应注重加大对科技的财政拨款,进行技术革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农业效率,实现农业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从而提高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湖北、湖南以及安徽各省均有其在农业科技发展中的绝对优势,应不断扬长避短。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是中国中部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枢纽,因此,湖北省政府应充分利用其科技教育优势和区位优势,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向前发展。继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作用,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性投资,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社会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民间公益资金投资农业研发,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和投融资机制。同时,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制,使农业科技活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获得持续发展。对于江西省和山西省这两个优势不显著或者缺乏优势的省份来讲,应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布局做一个统筹规划,找到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完善相关政策以及科技投入体系,使各方面又快又好地发展。在农业科技发展的同时,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也逐步提高,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韩作生.农业科技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价值评价研究[D].山东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2]陈丽佳.广东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J].广东科技,2009(15):103-108.

[3]中国科技战略研究小组.200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估[J].科学技术与管理,2013,3(4):5-11.

[4]纪邵勤.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5]魏康宁,梁樑.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估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2,16(3):7-10.

[6]林伯德.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模型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0,13(3):54-59.

[7]王林.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J].农村经济,2002(7):10-11.

[8]马利华,颜会哲,颜平建.县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数测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05-16307.

[9]朱玉春,黄增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区域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8(9):133-136.

科技创新的原因篇3

关键词:原始性创新;基础研究;科研评价;合作机制

一、原始性创新的内涵及意义

对于原始性创新的含义,目前中国理论界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意见。前科技部长徐冠华认为,原始性创新是指原始性的科学发现和原始性的技术创新,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领域取得前人所没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原始性创新在所有创新活动中是最高层次的,它是通过采用最新的研究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率先获得新知识、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发明新的技术和原理,为推动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基础知识。原始性创新是其他创新的源头和基础。据有关资料统计,现代技术革命的成果约有90%来源于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原始创新。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自主创新作为中国今后十五年中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

二、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加大财政投入

1提升R&D占GDp比重。目前,世界各国都将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其中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R&D/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按照一般规律,R&D/GDp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一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则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根据科学技术部公布的统计资料,自1997--2007年,中国的R&D经费支出呈逐年递增趋势,R&D/GDp比例也逐年上升。2007年,R&D经费投入3710.2亿元人民币,占GDp的1.49%。而2007年美国R&D/GDp指标为2.62%,日本为3.39%,韩国为3.32%,德国为2.53%,法国为2.11%。可见,欲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中国对R&D的投入还应当进一步增加。

2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是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泉。总书记在给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中明确指出:“在未来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期里,中国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今天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创新成就,依赖于这些研究所必然孕育的优秀人才。”

根据科学技术部的统计资料,2007年中、美、法、意、日、韩、俄七国的R&D经费投入中,中国的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最低,仅为4.7%,意大利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最高,为27.7%,是中国的5.89倍;法国次之,为23.7%;美国为18.6%,日、韩、俄分别为12.7%、15.2%、15.4%,均远远高于中国。这对中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大的制约。因此,中国在逐步提升R&D经费投入的同时,也应调整R&D经费的结构比例,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

(二)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

1优化立项评价指标。当前立项评价指标虽然有对创新的要求,但是过分强调既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因此,使得申报者只申报有把握成功的项目、甚至申报已经基本做完的项目,而具有原始性创新、风险大的项目却往往难以得到专家的认可。所以,要修改评价指标,真正做到把创新性摆到项目立项的突出位置,尤其要鼓励具有原始性创新的研究。对于新思路、新思想,应该要结合原创性成果的长期累积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进行评价,给予研究人员自由探索的环境,并且能够容忍失败。

2优化评审专家团构成。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所以项目评审专家组应由不同领域、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这样有利于从不同侧面评价一个项目,防止同一领域专家受研究所限而产生的对创新项目的指责和扼杀。必要时还可以邀请国外专家参加重大、重点项目的全程评估。这有利于选准具有科学前沿的和创新性的课题,提高立项评估的公正性,还有利于从社会公众、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等多角度考虑自然科学和技术评估的作用,从更广的角度,实现考查项目的创新性及其经济、社会价值的目的。

另外,要注重对评估专家本身的评估。在目前的项目评估机制中,重视名人、重视保险性、跟踪国外选题方式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不利于涌现出大量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不利于形成新人辈出的良好局面。为此,应当建立评估专家的信誉档案,对其在评估中的能力和公正性进行评估,引导评估专家科学、公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3建立评估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形成透明的、可受公众监督的评估机制。各类原始性创新研究项目的评估程序、方法、内容等应当公开,评估意见应当反馈到被评审人,从而增加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暗箱操作。保证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评估的监督。评估机制难免会产生误判,往往导致扼杀了许多有创意的思想,因此加强对评估制度的监督,有利于失误减少到最少。当然在出现错误时,评估机构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气与胸怀。对于非共识性与反传统项目,应该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保持公正、谨慎的态度。(三)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1倡导创新意识。创新是原始性创新研究最本质的含义。任何科学上的发现和发明,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飞跃”、“突变”的过程。只有敢于打破成规、标新立异,才能获得不为旁人所知的真知灼见。相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都与创新无缘,更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科学境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提出,“科技人员一定要增强自信心,不能总看国外做了什么,人家没有做我们就不敢做。同时要有一个正确的创新价值观,能够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确定科技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创新为民。”因此,要提高科研人员的原创意识,营造挑战权威、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科研人员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科学观念,提升挑战传统理论的自信和勇气,不盲从权威,勇于从事前瞻性、独立性、探索性的课题研究,努力使中国早日实现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2鼓励自由探索,宽容失败。原始性创新研究是一项风险性很大的事业,不能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失败多于成功,这是科学发现、发明、发展的规律。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失败者”也对建构科学大厦作出了同样难能可贵的贡献。人类科技史上的每一次进步和飞跃,都是历经磨难,在总结无数次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才最终实现了成功的跨越。因此,要想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就要对创新中可能的失败多一些宽容,为各种创新思想、创新活动提供施展的舞台。在2007年中国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中,重点修改的内容之一就是增加了宽容失败的制度。创新需要宽松的学术环境,使科技人员敢于大胆探索。为此,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规定:“国家鼓励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勇于承担风险。原始记录能够证明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该项目的,给予宽容。”这是中国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对创新失败的宽容制度。这一宽容制度将在极大程度上减轻创新人员的思想压力,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身于原始性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

(四)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大学科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无论是从科学问题的深度还是广度来看,科学研究在规模以及研究方式等方面逐步进入了一个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所以科研的合作也成为必然。

1加强国际合作。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可以使国内研究人员从选题到完成尽快置身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分享国际科学界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实现超越阶段的发展,有效调动国内外两种科学资源,加快提高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大力促进学术界的开放交流,不同学科、学术观点之间要撞击和交流,要广开渠道鼓励和支持科学家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制定有利于学术交流的考核指标体系。

2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原始性创新是企业、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等行为者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而且可以提高科学技术对综合竞争力的贡献率。大学、研究机构和工业界的合作有助于为科技原始创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科技研究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工业界将更加关注科技研究,更加关注与大学和政府科研机构的合作,企业界也可以为科技原始性创新提供大量新的科学问题,促进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原始性创新研究的重要性,从而为原始性创新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产学研的交流合作对于提高工业界吸收新知识、创造新技术的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也很重要。

(五)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

1要建立重要科研设施的共享机制。原始性创新需要良好的科研基础设施作支撑,并且创新基础条件的科学水准越高,创新的效果越显著。高水平的科研基地是产生原始性创新成果的温床。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狄实验室曾有25人次获得诺贝尔奖、德国的马普学会有17人次获得诺贝尔奖,公司实验室的代表贝尔实验室有11人获奖,iBm实验室有5人获奖。它们都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地的代表。中国要加强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重点野外观测台站的管理。调整重点实验室的布局,新建一批中国发展急需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实验室。通过建立虚拟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等形式,促进相关实验室的合作。着力形成现代科学创新研究所需的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数据、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网络资源等战略资源,建立健全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中试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并形成一种布局合理、开放有效的共享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创新研究的需求,而且有助于政府的开源节流。

2建立科学数据资料的共享机制。收集积累科学数据资料等基础性工作。是原始性创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动植物区系分类、生物多样性、标本库、样本库,冰川编目、土壤分类,资源环境领域的数据采集、分析、整理,科学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共享等。要大力提高中国原始性创新研究的装备水平,加强科学仪器、实验动物、实验试剂、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工作,为优秀科学家攀登科学高峰创造条件。同时,还应当注意到,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数据资料相互封锁是一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共同努力,把建立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实现重要科研仪器设备和科学数据资料的共享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认真研究解决。

(六)建立多层次的原始性创新人才队伍

1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一,应当把发现和培养一流的研究人才作为第一位的重要目标,工作的重点是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大力培养、吸引和稳定高水平创新人才,对有独立思考能力、独创精神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及时给予支持,对少数高水平人才在严格遴选的基础上予以持续稳定的支持。第二,应当加大顶尖人才的引进力度。原始性创新能否成功,首先这个创新群体一定要有一两个、两三个核心人物(或学术权威)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核心人物是影响一个国家原始性创新研究队伍整体实力的重要制约因素,他们本身的学术水平决定了创新群体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位置。他们需要把握科学发展的阶段和方向,从而作出正确的重大决策,需要引导自己的创新群体进入学科的最前沿,需要培养大量的后继创新人才。对于在国际科学前沿有重大研究成果的顶尖人才,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给予充足的研究经费,支持他们开展国际一流的研究。

科技创新的原因篇4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激励;科技税收优惠

一、引言

关于“创新”一词,有多种解释,也有诸如“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多种提法。但就其本质来说,主要包括科学和技术两个层面的创新,科学创新主要是基础研究的创新,一般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进行;技术创新包括应用技术研究、试验开发和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创新,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先提出的“创新”指的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五种具体的情况:引人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例如建立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可见,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实质上就是技术创新,且这种技术创新主要是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的,这也正是本文所要关注的。

目前我国与“创新”相关的税收激励集中表现为一系列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是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创新税收激励以及对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税收激励的混合体。关于现有税收政策对创新激励的不足(即现行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缺陷)已有较多的研究,为激励自主创新而提出的调整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亦有不少。但整体而言,现有研究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多数学者的研究模式是通过分析现有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缺陷,提出促进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建议,但实质上二者并不等同;二是分析现有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缺陷的理论依据不是很充分,多数结论是根据经验判断或归纳其他学者的观点得来的;三是很多研究是从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角度切入,部分涉及技术创新的内容,而直接进行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研究的则较少。

基于此,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的角度,阐述了税收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并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各阶段的特点,分析了现有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中与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的税收政策的缺陷,最终提出了构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政策体系的原则和具体建议。

二、税收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

在税收政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中,技术创新是主体,税收政策是用来促进技术创新的,因此,对技术创新的深入分析是解决税收政策如何促进技术创新的关键。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强调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过程,包括新思想的产生、研制开发、试验和试产、批量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因而只有每个环节都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保证整个创新活动的成功;二是重视技术创新的成功商业化,认为商业化过程是技术创新的显着特点,也是技术创新区别于纯技术发明的根本之处,因而技术成果的转化机制就异常重要。因此,税收政策促进技术创新就要根据技术创新各个环节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的阶段主要包括研发阶段、成果转化阶段和产业化生产阶段。

科技创新的原因篇5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是区域竞争力的源泉,中原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但中原城市群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中原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政府在实际政策制定中要注重增强政府的创新意识、增强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改善创新环境、鼓励产业创新、加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政府之间的互动等五个关键因素。

区域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区域竞争力的支撑,而区域创新是区域竞争力的源泉,又是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因素。中原城市群作为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区域竞争力不断跃升,但是其区域创新能力依然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居于全国中下等水平,成为制约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政府只有采取适当的政策进行引导,才可以提高中原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带动河南经济的飞速发展,充当中部崛起的主力军。

一、中原城市群创新能力现状

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河南区域创新能力总体上处于全国中下等水平,影响综合排名的5个要素能力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管理能力及创新绩效等5个部分2008年的排名分别为23、25、17、19和16名。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2008年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处于第2o位,比上年提升了1位。这主要归功于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的提高,这两项分别上升3位和4位,具体来讲,知识创造上升2位,主要是由于专利申请及批准量大幅度下降,但是与上年度相比科研论文量有大幅度增加,这与河南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直接相关;而知识获取能力是在2008年度惟一一个所有三级指标为正增长的指标,其中技术转移综合指标上升5位,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状况,技术产业化能力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下降了一位,但其三级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2008年这一年企业创新能力水平不高,但是从总排名来看,河南省的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比其他所有指标都要靠前;区域创新水平下降幅度比较大,说明河南省必须提高整体创业环境的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扎根中部,为河南省区域创新做贡献。创新绩效是该年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指标,其原因是河南省居民收入水平综合指标的提高。

总而言之,河南省创新能力相对较低,在全国处于中等偏后的水平。相比2007年而言,河南省的创新能力有所下降。但是相对来说,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比较好。

二、制约中原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瓶颈

中原城市群区域创新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上说,创新能力不强,还存在资源分散、人才匮乏等问题,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还比较大,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原崛起的需要。制约中原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创新提高的瓶颈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企业创新资源普遍短缺,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水平低。企业的科技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是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科技人员和经费投入水平是衡量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第一障碍是缺少技术创新人才。除三资企业、少数高科技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外,大多数大型企业缺乏高学历人才和技术骨干,缺乏学术和创新带头人。截止到2006年底,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08765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企业专职研发人员共有13343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0.12%,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人员占0.04%,不但比例低于发达地区,而且掌握当代技术前沿的高技术人才更为缺乏。第二障碍是技术创新资金短缺。河南省2006年R&D投人为84.6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0.64%,远远低于全国1.3%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相距甚远。发明专利数量少,2006年全省申请专利11538件,占全国申请专利的比例不到2%,与河南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

二是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率不高。目前大型企业技术开发、改造和引进项目总量不算少,但是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水平较低。“十五”期间,企事业单位委托河南省高校研究项目586项,仅占当年高校承担科研项目数的15%左右,同期河南省高校技术转让收入仅为1000多万元,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3%,低于全国和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

三是许多企业的自主创新观念没有真正转到以市场为导向的轨道上来。目前省内许多企业普遍缺少科学严谨的市场调研,只重视技术上的可行性,重视技术开发和研制工作,而对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营销工作普遍薄弱。在技术创新资源的组织利用上搞“小而全”而不利于利用社会资源和已有的技术成果,其结果出现了低水平、小规模的重复开发问题,技术开发项目和成果不少,但科技含量和效益普遍较低。

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上是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原因。从体制上说,许多体制没有理顺,还不够完善,形成对技术创新的障碍。技术创新主体还没有真正从过去的“科研院所主导型”转变为“企业主导型”,在客观上形成了技术创新主体的错位。从机制上看,中国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主体还没有更充分地感受到市场的压力,还可在旧体制影响中得以生存,致使技术创新缺乏市场激励,大型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严重不足。

三、提高中原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思考

(一)改变政府形象,增强政府的创新意识

政府在区域创新环境和系统建设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应建立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与措施,更重要的是区域创新软环境的营造。应搞好金融、法律、会计、人才等中介机构的建设,为区域内各创新主体提供广泛的规范化的服务,以及良好的冲突解决和协调机制。另外,区域良好的竞争和合作氛围,对冒险失败的宽容态度,有利于新企业的衍生和创新的不断涌现,这需要政府在人员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方面做出持续不懈的努力。因此政府必须对区域形象的塑造和建设方面给予应有的重视,利用优势去塑造区域形象,有意识地宣传自己。

(二)增强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中原城市群必须顺应改革潮流,将科教机构推向市场,建立其竞争机制,加大资金支持,并积极鼓励引导民间企业、组织和个人投资科研机构,创新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形式,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根据已有的科研基础及领先领域,在某些学科上首先取得突破。

(三)改善创新环境,形成企业集群

创新是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活动,时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一个具有创新活动的区域,一定是一个具有良好创业环境的地区。良好的创业环境应包括商业及技术等各类人才的易得性、充足的资金供应、良好的法治环境、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等。当原有企业竞争激烈,新的企业又不断产生,就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区域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及创新能力,而众多企业在一个区域内的集聚本身具有自我强化能力。因此,政府可以适当地提供一些地方优惠政策,以吸纳优秀企业扎根中原城市群,形成良好循环和回波效应。

(四)创新的产业选择

市场既需要高技术的产品,也需要低技术的产品;高新技术包含低技术工艺过程,低技术产品可能包含有高技术工艺过程;企业不仅要技术创新,还要在组织、金融、财务、营销等方面不断创新,以增强自身竞争力。不同区域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文化环境不同,因此创新战略应有不同特色,不能一窝蜂地发展所谓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河南省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加大。但是整体来讲传统产业还是占绝对优势,新型产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中原城市群还未真正形成气候,地区之间产业结构雷同,产业活动“小而全”,未能很好地形成大、中、小企业之间合理的产业分工链,产品质量不高,通过iS09000质量认证体系的企业少,主营产品等级低,产品更新换代慢。在地方保护主义等一些因素影响下,甚至存在以劣充优,以杂牌冒名牌的现象;设备陈旧、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存在污染的企业比例比较大,不少企业属于国家整顿甚至被关闭的现象。就当前的情况来看,适当节约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大量投入,切忌跟风,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也可以省下大量资金扩大企业规模,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五)加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政府之间的互动

科技创新的原因篇6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环境;系统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F2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33-02

引言

系统动力学简称SD(SystemDynamics),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瑞斯特(Jay.w.Forrester)教授于1956年创始的。它以数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研究复杂系统的行为。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专用的仿真软件(VensimpLe)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环境进行系统动力学分析研究。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大体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先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分析;第二步进行系统的结构分析,划分系统的子块与层次,确定局部的与总体的反馈机制;第三步建立规范的、数学的模型;第四步进行实例仿真与评价。

一、系统模型主要决策变量设计

(一)设置三个流量

为服务于存量,系统需要为各个存量设置相应的流量。为“创新收益”设置“创新成本增加额”和“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额”,为“R&D投入”设置“企业创新投入”。

(二)设立四个存量

根据系统因果关系图和本章的研究目的,在SD流图中设立“发明设计投入”、“知识保护力度”、“R&D投入”和“创新收益”四个存量。将这四个设立为存量,因为存量具有累积功能可以通过观察其数据的变化,来对自主创新的产生的利弊及其投入进行评价。

(三)设置十四个中间变量

在SD流图模型中,存量往往要通过中间变量来控制流量。因此为“企业创新投入”设置了“内部创新投入率”、“市场竞争度”和“企业内部创新投入”三个中间变量。为“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额”设置了“创新高技术附加值”、“技术含量”、“原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吻合度”、“新增产品销量”、“新增市场占有率”、“原产品销量”。为“创新成本增加额”设置了“市场吻合度”、“技术含量”、“新增市场占有率”、“销售费用”、“产品产量”、“生产成本”、“新增产品销量”、“市场推广费用”。

(四)设置常量和辅助变量及其初始值

为了在模型中变量之间建立数量之间的关系,需要为此设置一些辅助的变量;为满足模拟对基础数据的需求,需要设置一些常量。

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0)的主要指标和数据,结合德尔菲法将数据进行标准化以后得出模型中需要的常量和辅助变量以及它们的初始值。

1.相关系数

α1=0.02;α2=0.01;α3=0.02

2.环境因素

政府采购=0.3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0.5

市场规模=100000

风险投资=1000

银行贷款=721.6

国家技术基金=1063

地方财政投入=4272.2

高校及研究所技术合作=600

二、模型结构分析与方程设计

(一)创新投入子系统

企业R&D投入是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此子系统中,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为流入变量,企业外部自主创新投入、企业内部自主创新投入、市场竞争度、内部自主创新投入率、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银行贷款、地方财政投入、风险投资、国家技术创新基金、优惠税率、高校及研究所技术合作为变量。α1,α2,α3,即为相关系数,得到以下子系统公式:

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企业内部自主创新入十企业外部自主创新投入

企业内部自主创新投入=内部自主创新投入率*创新收益

内部自主创新投入率=α1*企业创新意识+α2*市场竞争度+α3*优惠税率

企业外部自主创新投入=地方财政投入+国家技术创新基金+企业的融资

市场竞争度=创新收益/高技术企业利润初值

(二)创新收益子系统

企业自主创新的目的就是实现盈利,在此子系统中自主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额、自主创新成本增加额为流入和流出变量,高新技术含量、自主创新产品高附加值、市场吻合度、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高新产品市场占有率,原产品市场占有率、原产品销量、原产品价格、高新产品销量、销售费用、产品产量、市场推广费用、生产成本、市场为中间变量和辅助变量,市场营销费用比例固定为10%。得到下列子系统公式。

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额=原产品价格*新增产品销量+创新产品高技术附加值*原产品销量

创新收益:(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额-创新成本增加额)*(1-优惠税率)

创新成本增加额=生产成本+销售费用+企业内部创新投入+市场推广费用

产品产量=新增产品销量*0.8

新增产品销量=市场规模*新增市场占有率

新增市场占有率=市场推广费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初值+市场吻合度*0.2+知识产权保护力度*0.3+政府采购*0.1

原产品销量=市场规模*原产品市场占有率

原产品市场占有率=0.2+0.2*新增市场占有率

创新产品高技术附加值=0.4*技术含量

销售费用=新增产品销量*0.7

技术含量=R&D投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初值

原产品价格=原价格初值/市场竞争度

生产成本=产品产量*0.6

三、仿真结果分析

(一)市场环境

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比较分析,发现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所起作用相似,对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意愿起到积极、正向作用。所以,政府应加大市场环境建设,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不能限制、干预市场竞争,但是政府可以为市场竞争提供平台,保障市场竞争公平性和秩序。

(二)科学技术环境

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比较分析,发现科学技术环境与另外几个环境因素相比在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过程中所起作用最小。科学技术标准化增强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壁垒,高新技术改进可以很好保护自主创新成果,自主创新后期企业要重点加强高新技术改进工作。对于这一环境因素建设,政府可以放在次要位置。

(三)社会文化服务环境

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比较分析,发现大学科技园、科研机构因子在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过程中起很大作用,对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影响也很大;各类咨询机构在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大。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科技园、科研机构建设力度,把对各类咨询机构建设放在次要位置。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重点把社会文化环境建设成为鼓励创新、促进创新的社会文化,用以给创新者减少后顾之忧,积极向上、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消费者对正版产品的购买意愿低,这可能与黑龙江省现有的不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有关。建设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对于建设这一环境因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会员,科学技术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3-103.

[2]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6-54.

[3]孙静娟,戴忻,杨际昌.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界定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8,(4):4-6.

[4]石沛,蒲勇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4):11-19.

科技创新的原因篇7

关键词:技术创新;环境;要素;限度

技术创新问题是近期以来各界所热烈关注的话题之一。所谓技术创新,是指“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人们依据一定的技术原理和社会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应用研究和生产发展的技术开发活动。”不可否认,无论是就整个世界飞速发展的科技形势还是从我国赶超型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言,有关科技创新的问题应该而且必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于,对科技创新的意义以及创新本身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等诸多问题,学界却认识不一。也许是因为我国技术进步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很大的悬殊,因而有人非常强调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希望通过技术方面的创新缩小与西方世界的差距;也有人从技术创新的具体操作层面上对技术发展问题予以充分的关心,试图在技术创新的结构与功能方面来一次巨大的变革,促使技术实现飞跃式的发展;有人甚至十分天真地认为,只要不断地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那么我们社会就可以获得自由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上述这些观点或言论,从出发点而言是不值得怀疑的,他们都有一个善良的愿望,即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社会的发展,从而在不久的将来在经济上赶上甚至超过发达的西方国家。但是细究起来,这些观点却存在着一致的缺陷――把技术创新看作是万能的良方,在考察技术创新的意义时注重的是它发展的无限性或理想性的一面,并没有顾及到技术创新的限制性或现实性,因而在不同的程度上都存在着偏颇。笔者认为,技术创新的限度问题不仅不能被忽视,从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和技术发展的根本方向。下面就这一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

一、技术创新的根据:必然性与必要性

技术为什么一定要实现创新?它所涉及的是技术创新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问题。从技术创新的必然性来说,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基本要素,具体表现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基本的决定力量,在生产力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而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则有赖于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即技术创新。众所周知,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是势不可挡的,作为生产力水平与标志的生产工具又是技术创新的结果,因而科学技术的创新同样也就获得了其发展的必然性。通过技术创新,大量新的生产工具被创造出来,社会生产力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人类社会也就获得了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物质条件与内驱力。所以马克思看到了“极大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这一客观事实,把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革命看作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是十分科学的。

从技术创新的必要性而言,可以说,整个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的发生,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时机与条件,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在这场科技竞争环境中获得有利的地位,那么,社会生产力就得不到发展,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也就得不到改善,国际竞争力就会大大地削弱;就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言,由于我们是“后发型”现代化的国家,因而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需具有“赶超型”的速度,而如果我们不以科技创新作为先导,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将是一句空话,更有甚者,我国将面临“球籍”危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技术创新有着它的必要性,也有它的合理性和迫切性。

摘要:技术创新问题之所以为人们所重视,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技术及其物质成果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现实基础,其二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可以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这本来并不值得人们大惊小怪,但值得注意的倒是,人们在热衷技术方面的创新时,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观念上都存在着过分注重技术创新的无限性(理想性或可能性),而对它有限性(现实性或条件性)的一面却是很少顾及的片面性。有鉴于此,笔者从技术创新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技术创新的内外环境以及技术创新的制约要素及其根据作出分析,目的是通过对技术创新条件限制性的探讨,说明对任何一种现象的讨论或实践,以辩证的眼光去审视都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技术创新;环境;要素;限度

技术创新问题是近期以来各界所热烈关注的话题之一。所谓技术创新,是指“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人们依据一定的技术原理和社会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应用研究和生产发展的技术开发活动。”不可否认,无论是就整个世界飞速发展的科技形势还是从我国赶超型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言,有关科技创新的问题应该而且必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于,对科技创新的意义以及创新本身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等诸多问题,学界却认识不一。也许是因为我国技术进步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很大的悬殊,因而有人非常强调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希望通过技术方面的创新缩小与西方世界的差距;也有人从技术创新的具体操作层面上对技术发展问题予以充分的关心,试图在技术创新的结构与功能方面来一次巨大的变革,促使技术实现飞跃式的发展;有人甚至十分天真地认为,只要不断地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那么我们社会就可以获得自由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上述这些观点或言论,从出发点而言是不值得怀疑的,他们都有一个善良的愿望,即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社会的发展,从而在不久的将来在经济上赶上甚至超过发达的西方国家。但是细究起来,这些观点却存在着一致的缺陷――把技术创新看作是万能的良方,在考察技术创新的意义时注重的是它发展的无限性或理想性的一面,并没有顾及到技术创新的限制性或现实性,因而在不同的程度上都存在着偏颇。笔者认为,技术创新的限度问题不仅不能被忽视,从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和技术发展的根本方向。下面就这一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

一、技术创新的根据:必然性与必要性

技术为什么一定要实现创新?它所涉及的是技术创新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问题。从技术创新的必然性来说,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基本要素,具体表现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基本的决定力量,在生产力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而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则有赖于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即技术创新。众所周知,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是势不可挡的,作为生产力水平与标志的生产工具又是技术创新的结果,因而科学技术的创新同样也就获得了其发展的必然性。通过技术创新,大量新的生产工具被创造出来,社会生产力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人类社会也就获得了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物质条件与内驱力。所以马克思看到了“极大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这一客观事实,把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革命看作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是十分科学的。

从技术创新的必要性而言,可以说,整个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的发生,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时机与条件,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在这场科技竞争环境中获得有利的地位,那么,社会生产力就得不到发展,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也就得不到改善,国际竞争力就会大大地削弱;就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言,由于我们是“后发型”现代化的国家,因而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需具有“赶超型”的速度,而如果我们不以科技创新作为先导,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将是一句空话,更有甚者,我国将面临“球籍”危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技术创新有着它的必要性,也有它的合理性和迫切性。

三、技术创新的限度:要素与根据

从上述对技术创新的环境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仅仅泛泛而谈技术的创新是不合适的。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作出具体的分析,从而确定技术创新需要哪些特定的条件作为前提。

笔者认为,技术创新首先必须以现有的生产力条件为前提。

这似乎是一个不证自明话题,就一般意义来说,技术创新当然是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既然我们是在谈论它的限度问题,那么就意味着技术创新的运作方式必须而且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条件来进行,从理论上明确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从对技术创新的制约条件而言,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技术创新的起始条件当然就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超越具体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来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盲目地认为技术创新可以摆脱现有的起始条件来进行,那么我们就不可避免地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主观主义错误。技术创新定义中“原有技术的基础”这一界定就十分清晰地表达了这一基本要求。

其次,技术创新同时必须依靠一定的政治制度条件作保障。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技术的创新与制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而又异常复杂的,因而我们在考虑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制度环境对技术发展的规范作用。众所周知,在不同的制度条件下,技术发展的性质与方向是迥然不同的。技术的发展就它的自然属性来说是没有价值偏向性的,而在特定的制度下,技术发展就获得了它的社会属性,它势必会带上制度的严重痕迹,从而使技术为特定的社会制度服务。历史上,由于政治制度的性质迥异而改变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方向的例证举不胜举,中世纪时期神学制度对科学文明和技术创新的压抑与迫害即是一个明证;而反过来说,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到了近代却呈现出一派生产力落后、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不能不归咎于当时反动的封建政治制度。在当代社会现实中,社会政治制度对技术发明和创新的作用更为明显,包括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信息高速公路的开辟等等在内的任何一项技术发展计划的操作与实现,都始终离不开社会强大的政治力量的支持与协调,现在,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政治和政府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尽管这种作用的性质、方式与目的在不同性质的制度下有可能是大相径庭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技术的发明与创新必须以现实的政治制度为条件,也只能在特定的制度下才能实现,这是由技术和制度两种不同的种属关系所决定的。技术表述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制度表述的是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技术创新固然是生产力进步和社会进步的标尺,但却不是唯一的尺度。生产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始终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而生产关系又受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政治制度)的保护,因而,技术创新不能不以特定的政治制度的性质为限,否则,就会陷入“技术决定论”的泥潭。

再次,技术创新也要以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前景为基础。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体现,它的发生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文化的支撑。一个民族如果经济上不发展,文化上不先进,那么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就得不到应有的支持,技术创新就不能自主,技术发展的空间就狭小。例如在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关系中,垄断资产阶级把技术同样也看作是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因而在对待科学技术方面采取的是技术保密、信息封锁的手段,目的是为了攫取巨额垄断利润,结果是扼杀了技术社会化的功能,同时也使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窒息;另外,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不同,技术发展的程度也大不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产品的大量增加,势必需要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它反过来会促进技术方面的进一步创新,而在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框架与文化氛围下,要使社会在技术方面达到应有的高度无疑是痴人说梦。更进一步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如何,也会影响到技术发明和创造成果的利用程度,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我们很难想象在一种愚昧落后的民族中具有发展高技术的可能性。这就从各种不同的层面说明,技术的创新、成长与发展,绝对要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作为基本条件,离开这种条件来谈论技术创新问题,从它的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

第四,技术创新与发展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科技伦理与道德原则。

无庸讳言,试管羊“多利”的出现与跃跃欲试的“克隆人”的计划无一不是技术创新的符号表达,但随之而来的科技与伦理的争论却给这类实验兜头泼了一盆冷水。这就清楚地说明,技术创新与伦理原则之间存在着不可挣脱的联系。就现代技术创新的结果来看,一项高科技的成果的出现,人类在从中受益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伦理的思考和观念的冲突,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人们常说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因而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并不一定标志着伦理道德水平的提升。“事实上,技术的巨大作用使人有机会受益和存在着它的威胁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成为我们时代一个最大的理智和政治挑战。”诚然,技术是人所创造的,必然为人所用,但人类对技术的运用是否符合科技伦理与道德原则,却不是技术本身内在固有的,它是以人类自己对这些原则的科学准确的认知为前提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绝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由此可见,怎样使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努力与人类社会共同的伦理道德原则相符合,是我们在考虑技术创新时应该着重加以关注的话题,换言之,任何一种技术创新的功夫都必须以这一原则作为底线,舍之,则会使技术创新的目的迷失以人为本的准确方向,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第五,技术创新还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的目的。

就技术创新的社会意义而言,技术对我们人类社会生活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也是不容否定的,但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技术发展与人类价值关怀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诚然,技术是有价值的,如果仅仅从“元技术”(技术的自然属性)的状态下考察技术的效用,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技术带给人类的只是无穷的魅力。问题是,元技术状态很快就在技术与理性、技术与制度的复杂关系中呈现出其价值的偏向性,这样就产生了技术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相分离的二元性矛盾。在技术发展史上(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曾经产生过技术的工具理性主宰价值理性的局面;在高技术发展的现时代,微电子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促使整个人类社会呈现出高度的技术性依赖,到处充斥着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其中最令人的忧虑是人类技术理性思维方式的形成与盲目扩张,社会的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可以用技术性的手段来解释和还原,恰恰相反,人在此时却成为这一社会真正的技术性动物,以致海德格尔惊呼:这是一个“着魔”的时代!针对技术理性湮没和扭曲人性的非人状态,马尔库塞十分清醒地指出,这种反人性的社会生活表现为“技术的解放力量――事物的工具化――成为解放的桎梏;这就是人的工具化。”因而他把这一局面斥之为“发达工业文明最令人烦恼的一个方面-:反理性的理性特征。”可见,技术理性片面化所造就的将是一个非人的社会。正因为如此,如何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对技术工具理性的价值规范,如何使技术创新的同时又能够人类自身的整体价值,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因而笔者认为,符合人类社会价值理性的社会规范构成了技术创新的必要限度。以人类社会总体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作为技术创新的价值理性标准,理应成为我们在进行技术创新工作的同时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和终极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技术创新所有努力,才既是可能的,同时又是现实的。

综上所述,笔者对技术创新限度问题讨论的本意并不在于否定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是指望通过对技术创新问题的深入探讨,从理念上确证技术创新科学认知原则。在这方面,笔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的确立,不仅对技术哲学来说是多么的必需,大而言之,它对我们从事任何一项事业也是何等的重要。

参考文献

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3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6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9.

陆江兵·《技术·理性·制度与社会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24.

童天湘·《高科技的社会意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302.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6.

马尔库塞·《单面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136、7.

作者简介:陆江兵,男,1964年生,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副教授。

科技创新的原因篇8

关键词:科技创新评价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及建立

鉴于科技发展进程自身的特点,制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构建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5代表性原则。

体系建立方面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反映:科技创新基础实力、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科技产出。其中,科技创新基础实力指标细化为:人员全时当量X1、经费支出X2;科技产出指标细化为: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论文数(2008)X3、发明专利授权量X4、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X5;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指标细化为: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X6、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X7、高技术产业当年价总产值X8、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X9、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X10;企业创新能力指标细化为: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X11、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X12、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X13、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X14、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X15、大中型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X16;

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应用

依据前节所设计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09年各指标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揭示目前湖北省科技发展实力以及与其它各省市的差异。

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有4个一级指标以及16个二级指标。将16个二级指标进行汇总,对全国30省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因子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除了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三项指标的共同度

三、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分项实力评价

1、科技规模因子分析

就湖北省科技规模而言,其排名第9,评价值为-0.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最高评价值相差4.26,差距相当明显。2009年湖北省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和本科毕业生人数均位居全国第3,但其科技规模水平仅排名第9,且低于平均水平。就影响科技规模的11项指标而言,2009年湖北省发明专利授权数为1478项,排名第11位,与排在第一位的广东省相差9877项,湖北省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甚至低于湖南、四川等省份;同时,2009年湖北省的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排名12位,其总量仅相当于广东省(排名第一)从业人员的1/16,而2009年湖北省本科毕业生人数高出广东省15623人;此外,2009年湖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R&D经费内部支出分别排名第8、9位,而其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却排到第13位,投入产出效率低下。

2、科技产出因子分析

就科技产出而言,湖北省与黑龙江并列第11名,评价值为-0.0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落后于排在第一的北京4.94,差距较大。湖北省除了“论文数”排名第4外,其它指标排名均较为靠后,从而使得科技产出总体水平落后。这一状况充分说明,湖北省虽然拥有远胜于西部省市的科技资源,但是宁夏、重庆、四川等西部省市的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切合市场的实际需求,销售状况良好;而湖北省科技发展则偏重于理论研究(论文数量排名靠前),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不足。

3、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因子分析

就企业科技创新水平而言,湖北省排名第9,评价值为0.93,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排名第一的重庆仅相差0.78,差距较小。2009年湖北省的改造经费支出排名全国第3,而新产品产值所占比重排在第16位。这一事实再次说明,湖北省企业科技投入较高,位居全国前列,而科技产出低下,投入产出效率极低。

四、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实力评价及原因分析。

就湖北省而言,其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排名第9,评价值为-0.04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排在前2位的广东、江苏分别相差2.7064、1.7086,且低于同为中部省份的河南。产生差距的原因在于:①科技规模。科技规模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偏低,这说明湖北省本省培育的人才大量外流,为本省科技发展贡献严重不足。同时湖北省存在发明专利数量偏少、企业效率低下等问题;②科技产出。湖北省虽然拥有远胜于西部省市的科技资源,但湖北省仅仅偏重于理论研究(论文数量排名靠前),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严重不足;③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湖北省企业科技投入水平较高,位居全国前列,而科技产出低下,投入产出效率极低。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的原因篇9

1.自治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了101.446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0.64%。同时,各旗县(市)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了区外资本、国外资本的投资,例如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当中有2.0248亿元来自国外资金,这些举措都促进了本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另外,由于旗县(市)一般都缺乏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所以相对来说欠缺科学研究能力,鉴于此,各个县域都开始加强产学研合作,很多旗县(市)政府都开始与高校建立战略联盟,积极开展地方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了新的县域科技创新机制,例如扎鲁特旗政府与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及草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了深度合作,联合成立了草原肉牛产业研究院科技示范基地,将从科技方面支撑全旗农牧业的发展。此外,有的旗县尝试优化科技创新制度,搭建了企业科技信息平台,例如,杭锦后旗建立了农牧业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能够为杭锦后旗的农牧业提供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服务模式。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京蒙合作站阿拉善左旗工作站正式成立,该工作站能够将阿拉善左旗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需求与首都科技条件服务平台做好深度对接,以提升当地的科技创新能力。

2.将市场需求和本地特色相结合科技创新的成果,不论是物质产品还是服务产品,终归都要进入到市场,受到市场的检验。因此,80个旗县(市)在进行科技创新时都以市场为导向,并且紧密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特色产业,比如阿拉善左旗成功试验了沙芥人工种植技术,建成沙芥育苗采种基地15亩,种植沙芥500亩,同时在沙米人工驯化栽培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为止,涌现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在稀土新能源、农牧业科技、生物技术、煤炭化工等领域自主开发了很多核心技术,例如托克托县的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了“金霉素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并获得了中国优秀专利奖。

3.区域间存在差异由于各个县域的情况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它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存在着显著差异。整体来看,蒙中地区经济最为发达,蒙西地区次之,蒙东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相应的,蒙中地区旗县(市)的政府和企业对科技的重视程度高,科技创新机制较为完善,因而科技创新能力也最高;蒙西地区旗县(市)的政府正在逐渐重视科技创新,这些地方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区处于中等水平;而蒙东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低。例如,自治区的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基本分布在蒙中和蒙西地区,而位于蒙东地区的企业数量较少。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科技创新的投入不足虽然目前各个旗县(市)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但是科技创新所需的资金依然短缺。仅就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而言,2012年全自治区该项支出已达101.4468亿元,但全国的总支出为10298.409亿元,可见,自治区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还不足全国的1%,进而说明自治区科技创新投入与其他省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科技人才匮乏2012年全自治区仅有48357人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其中仅有5960人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的人数为36403人,5994人从事科学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每个旗县(市)中的科技人才更为匮乏,这严重制约了县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二、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借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结合县域科技创新的目标、条件,考虑到省级区域、市级区域的差别较大,关注到有关县域数据的可得性,基于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和科技部出台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的意见》,遵循构建指标的一般原则,并结合80个旗县(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来设置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根据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本身的独特性,为了构建一个能反映其产业特点、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指标选择遵循独立性、代表性和统计性,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要降到最低,以免影响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充分考虑县域科技创新指标元素,准确规范地反映每个旗县的科技创新能力。可行性原则考虑资料数据的可获取性;设计的指标不能太复杂,尽可能简练,易于评价;以定量指标为核心,便于精确地量化每个旗县的科技创新能力。

3.系统性原则构建的指标体系要全面,有侧重,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整体,从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一个县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真实情况。导向性原则通过设置评价指标,引导80个旗县(市)树立发展科学创新的理念,引导县域政府采取措施促进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使每个县域都能意识到现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以上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和县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80个旗县(市)科技创新的总体特征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其中一级指标三个,二级指标九个,三级指标二十二个,四、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推行的保障条件

三、政府发挥宏观指导与统筹协调作用

1.县域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宏观指导与统筹协调的作用,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运行提供充足的保障。政府应将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推行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健全政策制度保障体系有效的政策制度是实现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顺利推行的基本条件。县域相关部门应制定推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政策制度,比如出台《推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工作规划》、《关于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推行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为评价体系的运行提供明确的指导思想,有效地解决体系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科技创新的原因篇10

人类在认识自然、探索未知的科学发现活动中,始终都离不开从自然界中获取信息。这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方法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在古代,希腊人获取信息的方法是靠感官直接感知的,并通过猜测性的思辩而提出了许多关于自然界是怎样形成的“科学假说”—本体论设想,“显然,在今天看来,古希腊人对万物运动原因的各种解释都是臆想,不过勇敢和大胆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惊叹。因为他们居然在几千年前企图用一个人的思想来回答人类全部科学所追求的东西”。圈‘p49’在近代,自伽利略研制出第一台望远镜开始,人类科学发现活动的手段主要依靠科学仪器和设备而实现,从而延长了人类的感官,扩大了人们感知自然的范围和种类,提高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感应能力和精确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的科学仪器设备的出现,人类科学发现活动的视野已从宏观进入到微观,从地面延伸到宇观。这种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向着两极延伸的根本性原因,就是由于现代化的科学仪器和设备为微观和宇观领域的科学发现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手段。正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所说“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新的科研仪器或工具,往往成为开辟新研究领域的金钥匙。”[6J‘p,‘)美国新实验主义者罗伯特•阿克曼(R.J.acKermann)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科学的进步的确是仪器与技术的进步。更好的仪器与技术告诉我们同一个世界里更多的东西,因此,它们经常迫使理论观念的改变。”t7J‘只溯而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所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借助了X线衍射法及其X线晶体仪才得以实现的,这一发现彻底导致了传统生物学所认为的生物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理论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同样,在微观领域里如果没有由数万台计算机联网构成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粒子对撞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是不可能发现所谓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而在宇观领域里,正是由于有数字化、信息化、计算机化程度非常高的“好奇”号火星车,美国人才发现了火星的一些表面含有古老的河床及碎石的痕迹,以证明火星表面确曾有过水流淌过的历史;我国嫦娥二号飞往距地球150万公里的拉格朗日L2点绕太阳运行,对太阳及其行星进行深空探索,并最终飞往700万公里遥远的太空进行高深空探索,这正是由数字化、信息化、计算机化的现代空间飞行装备所完成的。总之,在当代自然科学的科学发现活动中,数字化、信息化、计算机化的科学仪器和设备始终起着核心作用。从光电显微镜到射电望远镜,从高能加速器到太空站,从粒子碰撞机到遥控遥感技术如此等等,能够感知夸克和宇宙天体等不同层次自然物及其特性和规律,无不与现代化的科学仪器息息相关。同时,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一种科学仪器和设备的研制成功都是依据一定的科技原理而产生的,科技原理的先进程度直接决定着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精密度,而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精确度又在很大程度决取于其信息化、数字化和计算机化的程度。所以,运用已有的科技成果,构思先进的科技原理,设计各种不同的技术原理模型和科学仪器运行规则,开发具有不同特性和功能的软件控制系统,研制能够识别各种自然现象的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科学仪器和设备,是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且信息化程度愈高,其感知的精确度愈高,认识的范围更广泛,对自然界的物质、特性、规律把握得就更全面。例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1970年就发现了J粒子存在的现象,由于当时没有验证这一可疑现象的科学仪器和设备,他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才研制出了能够验证这一发现的科学仪器—双臂能谱仪,终于在1974年发现了J粒子,也就是所谓的“集夸克”,被记作为C,并因此于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科学史案例说明了“在仪器精确度不高的早期实验,理论解释的分歧往往比较大,但是,‘仪器的进步可消除这些模糊,在那些理论预期导致观点分歧的地方,得到共同认可的数据将取而代之。”

2.科研装备在技术发明活动中的作用

技术原理的发明需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所谓技术原理是指所设想的技术系统的技术要素构成及其技术要素之间的有目的性的运作原理。它是运用已有的科技成果经过理论推导、技术论证、奇思异构等手段而形成的。其核心是为技术原理寻科学依据。因此,要提高技术原理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作为发明创造者必须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从网络信息和数据库中,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搜集与发明创造对象相关的科技信息情报资料,寻找和发现各种科学原理、技术知识之间的关联规则,以求得技术原理上的突破。其基本过程是:从最新的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中发现其初露出来的技术端倪,并经过理论推导和技术提炼产生出一般性的技术原理,为技术创新打造技术平台。正是由于美国生物学家内森斯和伯格从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所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及往后科学家们所发现的限制性内切酶等科学理论中所初露出来的技术端倪,发现了理论上升到技术的可能性,才使20世纪70年代初对基因片段的切割与重组技术变成现实,而且内森斯、伯格所实现的基因切割与重组技术又为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奠定了基本的技术原理。同时,搜索和掌握已有的科学原理和技术知识,不论是旧有的还是新提出的,只要对发明创造对象的特性和功能有用的技术,都可以移植、借鉴和集成,并经过创造性的构思,形成具有特定技术要素构成的技术系统和技术原理,以实现其设定的技术特性和功能,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飞船技术原理没有一项是新发明的技术,都是现有技术的集成与综合。需要指出的是:在技术原理的构思过程中,把所构思出来的技术原理数模化,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仿真实验,并通过对数模化的技术原理的不断修改,以达到技术原理的最优化。技术方法是一种知识形态的发明成果,一般表现为新的行为法则、操作方法或程序模式等。这种发明创造成果具有程式化、规范化的特征。作为行为法则、操作方法,它规定了操作主体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技术行为,如基因工程技术中关于基因的切割与重组的规范性要求,纳米材料在分子水平的研制方法就属于此类。这种技术方法的产生不仅需要现代化的科学仪器和检测设备来验证,其生产制作过程更需要信息化、自动化的生产工艺来完成。作为程序模式等发明创造成果,它是通过程序化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变换和控制而实现技术系统的目的性运作,且其信息的传递是靠信息符号的识别、认知而进行的,例如一台数字化机床、一条现代化的生产工艺、一个管理系统、一个对飞行器之所以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都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软件系统或信息传递而实现的。然而,这种程序化的软件系统则是软件工程技术人员,经过构思、设计、创造出来的,更是利用现代化的科学仪器和检测设备通过技术试验而获得的。所以,发明一种技术方法需要科学仪器和设备,检验、测试一种技术方法更需要现代化的科学仪器和设备。技术物品也是发明创造的重要对象,它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成果,一般表现为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的模型或样品。因而,它还不是准备批量生产性的样机,它仅是一种发明创造物。在技术物品的发明创造过程中,所发明的技术物品是否为首创,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专业化的图书资料,搜集相关的知识性和技术性的海量信息加以实证。(9J(p4,并把被挖掘出来的数字或信息,通过严密的技术论证、技术筛选、技术组合和技术推导,经过原理构思和方案设计,才能创造出一个数字化的技术产品模型或样品。另一方面,所发明的技术模型或样品其技术原理的先进性、技术结构的合理性、技术功能的可靠性以及构成技术系统的每一个零部件所用材料的各种物理化学特性,更需要现代化的科学仪器和设备进行技术试验和检测。这种试验或检测不是一次能完成的,它可能需要数百次乃至上千次,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这样一个复杂性的技术试验和技术检测中,所使用的试验或检测的仪器和设备越先进,性能越好,其结论就越可靠。需要指出的是,在技术原理的构思设计中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发明创造的方法(联想法、类比法、仿生法、综合法、转移法、经验法等),并借助于以D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计算机仿真实验的方法,必然会提高发明创造物构思设计的质量和速度。

3.科研装备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