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十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十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1:4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剩余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部分,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也是其他经济学原理的基础,所以确认这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这些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不仅可以深入的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利于理论成果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理层面的理论真正的应用于实践。

一、劳动价值理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劳动价值论是一种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其他经济学原理的基础。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相区别的基本标志。除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经济学理论,这些经济学理论之所以没有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因为建立的价值理论基础不同。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否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自然也否认劳动价值理论。第二,劳动价值论阐述了价值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只有弄清楚价值方面的问题,才能比较科学合理的研究其他的经济学问题。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展开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地位得以体现。

通过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分析,能够引申出另外两个原理,分别为价值原理、劳动价值运动规律原理。价值原理主要包括价值形成、价值实体、价值本质、价值形式、价值量等内容,这些构成了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体系。其中,最核心观点是“活劳动是新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运动规律的原理也是商品经济运动规律的原理,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清楚了解现实经济在竞争、价格、供求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运动变化,并从中总结客观经济规律,明白如何遵循和运用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经济活动。因此,必须加强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并对其有一个正确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从马克思个人研究层面上看,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要深于社会主义经济,因为他本人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的真实实践,提出的相关理论还不完整、系统,现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都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主要成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发展,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互动发展的一种模式。在现实实践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体化,不再抽象化。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主要成果,没有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是不完整的;第二,当今世界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体制,若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就无法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基本原理研究的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不发达社会主义采用何种经济形式等内容;第二,所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基本理论研究的是不发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包括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公有制应当采用怎样的实现形式、所有制结构特征等内容;第三,分配。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理研究的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分配关系问题,如分配方方式的性质、特征、基本结构及不同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处理等。

与其他基本理论相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两个鲜明特点:第一,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是单纯的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为依据形成的,结合了当代实践发展的具体情况。其他基本理论没有结合当代实践;第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以中国实践和理论创新发展成果为基本内容,其他基本理论不是结合中国实践与相关的理论成果。从以上两个方面能够看出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结合了具体实践,是一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

三、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另外一个重大发现,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成果。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处于主体地位,所以把其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进行了揭示,全面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特别是对于资产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等内容阐述都是围绕剩余价值展开研究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完整、成熟的理论,要想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就要准确认识剩余价值理论。

第二,剩余价值理论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与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动的一个基本理论,足见它具有很大的普遍适用性。对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分析,也要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

基于剩余价值理论还可以延伸出其他的原理,主要包括:第一,剩余价值生产原理,研究的是剩余价值生产问题,如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劳动力商品特殊性、资本的再生产等;第二,资本流通原理,研究的是剩余价值实现问题,如资本周转、资本形态循坏等;第三,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原理,主要研究的是剩余价值分配问题,此外还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收入来源等。

将剩余价值理论当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基本原理研究的重点内容,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但是把剩余价值这一基础理论具体化为基本理论,并与社会主义当代实践发展结合起来,则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因为剩余价值理论揭示的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提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等。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虽然也以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为基本条件,但还要符合另外一个条件,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运行。为此,应当加深研究不同社会制度下,相同经济条件中的剩余价值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背景的剩余价值理论,这样可以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发展。在社会主义背景下研究剩余价值理论,既要搞清楚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也要充分结合实践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然而现实中作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劳动价值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等。其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主要理论成果。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两大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就要对以上三个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邹升平.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指导地位[J].经济纵横,2017,23(10):35-40. 

[2]元晋秋.《资本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成逻辑[J].学术论坛,2016,16(10):7-12. 

[3]徐伯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于提高国企竞争力与优势的现实意义[J].财经界(学术版),2016,18(16):15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篇2

论文摘要:新时期由于社会思想复杂多元,必须反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及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面对时代的发展变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要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它批判地吸取了人类的全部文明成果,总结了社会发展到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创造了科学的理论。这种科学的理论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起了人类的认识史上空前的革命,结束了人类在黑暗中徘徊的苦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虽然距现在已有一百六十多年,但至今没有哪一个流派和思想体系能与其相媲美,它仍然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目前,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力量有较大的增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特别是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西方敌对势力断言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出现“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无用”、“社会主义走进历史的死胡同”等讥讽。这些论调是不符合事实的,也不是西方学者一致认同的。法国的德里达,美国的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英国的吉登斯等国际公认的著名学者,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在21世纪初,英国人进行一项评选十大千年伟人的投票,其中马克思就位居第一;日本一家书店出版的《资本论》,一个半月中销售达6000册,而当初出版资本论时只印了3000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时”的说法,早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后就已出现了。但是,一百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多次被宣布为“过时”的喧嚣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在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变成了初步繁荣富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向世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这里的“老祖宗不能丢”,说的就是不能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就是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要正确理解其内涵

既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必须的,那么是不是所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都必须遵守?如果不是,那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又是如何的?这些问题是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原理,主要包括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主要是指历史观和价值观,方法论主要是指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关于这一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把他和马克思共同创立的学说一现代唯物主义称为“我们的这一世界观”。他还特别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伟大的认识工具,这里主要也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功能。他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它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

第二个层次为经典作家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重要结论。这些观点是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得出的结论。例如,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得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重要结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的结论;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建立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等等。

第三个层次为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个别观点。这些个别的观点和结论,是革命导师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于当时当地的历史事件作出的判断、预测,随着条件的变化,它们有可能变得不正确了。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表明,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是:对于第一层次的必须无条件地运用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永远不会过时。对于第二个层次的一些重要观点,要坚持但不能盲目地坚持,要以发展眼光来看待这些观点。凡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原理、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组成部分,应该结合实践加以理解并坚持,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凡是未被实践证明的假设、设想,不能当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待,但可以在实践中加以研讨、验证。凡是实践中行不通的思想论断,毫无疑问我们应该修正、抛弃。对于第三层次的个别结论、个别观点,凡是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结论,我们就可以借鉴、参考,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但一般不具普遍指导意义,因此,不能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坚持;凡是被实践证实是错误的结论,我们就要果断地否定。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

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真理性,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还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认识和改造的实际对象相结合。就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提供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科学工具,如果不用它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就将毫无意义。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告诫人们:“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开始了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多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八十多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同国内外阶级敌人作斗争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的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一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是在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碰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外国模式,都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结论,用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创立者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结合起来,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成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分别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推进理论创新,产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创立者的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世纪之交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形成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成为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想武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的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创造性地回答了“要不要发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都是创造性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解决了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根本性的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宝库。

历史实践证明:我们党什么时候做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很好地结合,什么时候的事业就顺利、就发展;什么时候不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或不能很好地结合,什么时候的事业就遭受曲折、就倒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八十多年的最基本的经验。

四、新时期更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注意的问题

1.要学习掌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必须反对两种错误思想

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更加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真正搞清楚: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科学发展观研究,哪些是应摒弃的观点。只好学习、掌握好马克思主义原理,才可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时,必须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想。一种是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了解和研究。另一种倾向是,背离马克思主义,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我们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既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也包括这些经典作家针对他们所处时代的某些具体情况和具体问题得出的个别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个别的具体结论是可能“过时”的,但显然不能由此作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已“过时”的判断。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的《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说:“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个别地方本来可以做某些修改。

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功而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会导致主观与客观相分裂,认识与实践相脱离。我们党曾吃过教条主义的大亏,付出过惨重的代价,如革命战争时期王明“左”倾错误,使苏区的力量损失了90%,白区的力量损失了几乎100%。历史的代价是沉重的,因此,要在反对这两种错误的倾向,学习掌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好地实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践的有机结合。

2.要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中国的国情

要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准确地把握中国的国情。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在于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脱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最基本前提。当前,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于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集中力量抓住经济建设。

3.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会进一步发生更大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将日新月异,层出不穷。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所作出的具体政策、措施都要与时俱进,紧抠着战略目标的要求不失时机地作出调整,提出与变化着的实际相符合的新办法、新举措,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篇3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及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马克思一个人的思想结晶,它既保留着前人的思想痕迹,同时也凝聚着后人理论研究的智慧结晶。马克思主义在各个时代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以及方法论,提炼出了对自然对社会以及人的思维发展的一套完整的规律,对人的生存实践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与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但并不是这三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融入在这三个部分的理论逻辑中,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理论成果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强调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它脱离了西方哲学中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理论范式,重新确立的理论将更加科学化地掌握自然和社会以及人类思维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中将对哲学规律的掌握以及运用的主w交给了人类,在其理论范式中主要是那些无产阶级的劳动者。而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通过对英国以及法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提出了能够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证实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对普通无产阶级的剥削本质。这同时奠定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而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必将是人类的未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部分逻辑上是一致的,体现出了对自然、对社会以及人类发展的宏观把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部分,它浓缩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华,但是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能够清晰可数可以量化的几条条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中,其基本原理始终发挥着界定何种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何种理论又存在于马克思主义之外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独特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所强调的特殊立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人类提供了认识的思想方法以及原则。首先,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有正确认识的指导才能够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认识论的介绍立足于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人的认识受到实践条件的影响和束缚,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人的认识也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脱离实践,人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认识论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把握对事物的客观认识能够正确地指导实践,从而发挥改造世界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为人类发展受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发展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发展影响。从而确定了从经济的角度来确定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及发展的阶段和水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规律。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明成果,它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其揭示出了自然、人类思维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科学性,基本原理不会因为社会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失去效能。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不变的理论体系,随着时代环境以及空间场域的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不变的,具有稳定性以及持久性。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理论场域中不断演变形成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观点以及意识形态立场存在着些许的不同。判断各种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标准就是理论体系是否满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套完整的逻辑演绎出来的理论必然存在着前后一致的部分,尽管时间变化,空间不同,但是这种理论交集却是共有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具体国情所产生出来的适应国情发展的理论,但是本质上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外延。在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理论形态。虽然称呼不同,但是满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即整体性、独特性、革命性以及实践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华,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国情而衍生出一套指导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理论体系,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将继续完善和发展。与时俱进、一脉相承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本质。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现实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华,对生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因为其揭示了自然界发展、人的思维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能够更加科学客观地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其理论价值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理论基本的效能不会弱化,理论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又能够发展新的具有指导性作用的理论形态。我国从新民主义革命到国家建设以及改革开放都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之所以能够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取得胜利,就在于采用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始终指导着中国革命以及建设的各项活动,当代国家建设以及社会发展仍然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价值作用。

(一)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的理论形态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年代,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革命与建设时期取得重大突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胜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影响的,因此在社会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这两种矛盾关系。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是指导党员行为,推动党的思想发展以及党内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又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因此,必然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驾护航,对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含了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了指导,特别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都有一套完整的逻辑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而且世界是普遍联系在一起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严重环境问题正是因为在经济发展初期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出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意识才造成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最终造成人类在发展中将以更大的代价来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同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以及社会的发展等等问题都可以利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以及辩证法将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科学化的指导,能够促进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发展,实现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强调也有助于培养人的自觉性,积极融入和谐社会建设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改造社会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是高堂之上的形而上学式的理论成果,它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同时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被广泛地宣传,使普通群众能够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将原理的精神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运用正确的世界观以及方法论来改造世界。如在面对处理社会事务中要坚持矛盾的观点来分析,辨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问题的关键,在看待事物时要能够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避免对事物的片面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源于实践生活,同时也指导着实践生活,对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广泛运用,促进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篇4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

首先,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二级学科,它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与马克思主义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横向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中国现实状况、中国发展规律相结合,在纵向上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其不断地发展与实践。

第二,其研究内容具有独特性,即关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情况,并概括出其中的发展规律和形态特点。

第三,其学科特点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指导思想,是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但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需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它、发展它。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事实上,若要真正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需要运用矛盾同一性和特殊性的原理进行分析,运用整体的视角去研究和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展经验、主要内容,并且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在实践中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内容和标准。

1、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进程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相一致的,其建设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指导思想,在中国国情下马克思主义发展具体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具体实践,更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2、吸收国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尽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科,因此可以借鉴别国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实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此同时,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方面克服教条主义,另一方面用于创新。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摒弃过时的、错误的思想观点,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内容,使之上升为理论成果。

3、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分支学科,与其他二级学科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依托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二级学科相互交互相互补充,他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建设工作,能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基本方法

一方面,要丰富理论成果,增强学科意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结合我国具体实践而形成丰富的理论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具体时代相结合的程度。同时,重视学科发展规律,重视学科建设的科学内涵,从其发展历程、研究范围、分类构成、基本范畴等方面着手,遵循学科建设的规律,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意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篇5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解读;现实解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从历史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就是一个被不断理解和解读的过程。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史同时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史、解读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不同的解读,因此也表现出多种理论形式,诸如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这些对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理论的不同理解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深化了对当时社会历史问题的认识,指导和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同样,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发展,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地被解读、被理解、被运用。一方面,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考证版本的出现和一系列以前未公开的论着的出版,我们必须研读马克思主义的这些新文本,以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个全新的、更为系统的把握,这是新时期研究马克思主义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和理论必需。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和社会转型阶段,社会各种矛盾和弊端日益暴露和明朗化。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以实践为出发点,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理论。我们必须站在实践的基础上,以现代的眼光来解读马克思主义,从而为我们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指导。此外,当前理论界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与现实关系的理解中,甚至还存在一些误读、误解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方法,以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理论界已经普遍意识到了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并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讨。其中,有的学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应该“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有的提出了解读马克思主义应使马克思主义“回到生活中来”,有的还运用西方解释学理论来研究马克思主义。限于篇幅,本文不予展开。我们认为,在当代解读马克思主义应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进行解读,即返本,目的是实事求是地走进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关系进行解读,即开新,目的是与时俱进地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更好地服务于当代。下面我们就分别加以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解读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进行解读,就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文本,忠实于原着,尊重经典作家,通过原着的精读和深研,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走进马克思主义。在文本解读方面,西方的解释学理论已经做了大量而深入的探讨。我们不妨从西方解释学发展中触及一下文本解读的根本问题,以此导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解读方法的探讨。

解释学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纵观其发展过程,解释学可以分为客观主义解释学和主观主义解释学或

存在论意义上的解释学两种理论形态。前者主张人们能够从作为历史内容的文献、作品、行为记载出发,通过知觉、移情或想象纯粹客观地理解文本的意义,代表人物为狄尔泰、施莱尔马赫;后者则认为,人们根本无法纯客观地理解文本,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会受到理解者和解释者个人原有思想的制约,因而理解会因人而异,人们始终不能达到对作者原本思想的理解,代表人物为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

从对解释学发展的简单叙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解释的主体性与客观性是解释学的根本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认为,正如认识的客观性与认识的主体性不是绝对对立的一样,解释的客观性与主体性也不是相互矛盾的。当解释符合客观文本和实际时,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这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中应遵循的一条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原则。也就是说,在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时应辩证地处理好解释的客观性与主体性问题,即要坚持以客观性为主,主体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解读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过程中应忠实于原着,尊重作者,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力求反映作者的思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己的主观状态(包括思想、心理、情感等)为追求文本的客观性提供方法、服务。这一解读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肯定理解对象的客观存在,并且它有不依赖于读者的意义,这是对理解对象的客观性解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解读,进而走进马克思主义,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这就是作为我们理解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在理解者之外存在的,是不依赖于理解者的。马克思主义着作的原意是马克思主义着作者赋予的,而不是由读者赋予的,一旦马克思主义着作者赋予文本以意义,这种意义就是特定的,它不会随着时代和读者的变化而变化。肯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对象的客观性,是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条件。

第二,肯定文本的意义可以为读者正确理解,这是对文本对象的可理解性的客观性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可知论,解读马克思主义着作也要坚持可知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意义的可知性,我们才有可能去走进马克思主义。如果只认为文本有原意,但不认为文本的意义可以为读者所理解,那么,同样不可能去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本真。

第三,肯定对文本的理解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这是对文本解读的标准的客观性解读。关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争论由来已久,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所不可避免的,因为文本的理解者各不相同,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立场、条件和运用的解读方法决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差异。这种理解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的理解者当中,而且也存在于同一理解者的不同认知阶段。但是,这些差异并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解有其正确的衡量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原意,它是衡量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正确与否的准绳。

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解读的基本原则后,那么,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时应如何贯彻这个原则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站在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历史背景、环境中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列宁曾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历史范围之内。”

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作为我们了解经典作家思想的直接研究对象,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为了回答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历史发展所提出的种种问题,这些文本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们对当时时代问题的回应。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要解读马克思主义,必须把它们置于一定的历史的环境中,从它所面对和回答的问题中,去寻找文本的意义。离开了对产生它的环境的深刻把握,就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意义。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与产生的历史环境、背景是密切相联的,我们必须把二者相统一起来,才有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

其次,站在马克思主义所持的立场、观点、方法上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诞生以来,其立场就是鲜明的: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追求人类理想的社会制度,它的一切理论都是基于这一最基本立场。所以,它的观点和方法都具有独特的批判性、实践性和辩证性。我们在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时,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这些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而不能违背。例如,在解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时,首先必须摒弃资产阶级“英雄史观”,站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基础上,进而才能真正理解“群众路线”的方法。

再次,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是一个有机整体,要理解它就必须系统完整地理解它的整个思想体系,而不能片面地理解。然而,整体又是由部分构成的,要把握整体就必须以对部分的深入理解和研究作基础。同时,要正确地理解部分,同样也要依赖于对整个体系的把握。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解读中,应该把握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联系,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有机整体,又要看到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在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研究中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把握。

最后,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中原初文本与衍生文本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的思想又被其后继者不断地理解和阐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时代形态。从这种意义而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是原初文本,而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思想则是衍生文本。我们应该明确原初文本与衍生文本之间的关系,承认不同马克思主义着作者思想的相对差异性,但把这种差异性看作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绝对对立;更为重要的是,要看到他们思想之间的同一性和继承性,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看成原初文本,把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思想看作是对原初文本的发展和完善,进而在原初文本与衍生文本的统一中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要坚持文本理解的“客观性”原则,但是这还不足以真正解读马克思主义。单纯进行文本解读可能导致文本中心主义,即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只依靠文本,把文本作为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最终依据。这实际上是一种本本主义或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因此,我们还必须立足于时代,立足于当代现实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现实的解读,让马克思主义回归于现实,这才是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和最终目的所在。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解读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现实解读,就是要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实践的互动关系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最终“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之所以从这个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现实与实践而又归于现实与实践的理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社会实践为其出发点和生长点。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他们研究社会问题的出发点时指出:“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这一生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从实践出发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不仅如此,他们还把实践作为其理论的生长点。正如他们所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如果脱离了时展,脱离了社会实践,真正理论的建立是毫无可能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又以社会现实和实践为其目的和归宿。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上,马克思主义向来主张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它产生于实践,反过来又必须为实践服务。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从事理论研究时坚决反对理论脱离实际。马克思曾尖锐地批评费尔巴哈等旧哲学“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对于实践唯物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马克思主义“绝不提供可以适用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相反,它要研究“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时必须与现实结合,并进行现实的解读。这一解读同样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即“立足于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是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现实解读的过程中,要在尊重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把时代、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起来,在实践中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具体而言,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肯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尽管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具有其时代特征和独特的时代内涵,从这一点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其固定的内容。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造了其理论的同时,也为其理论体系的发展找到了依据,提出了“实践”这一重要范畴。“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这一范畴的特殊性和开放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其发展成为现实。只要是存在人类、人类社会的地方,就存在有实践,就会存在以实践为基点科学理论的可能性。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正是其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

第二,肯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阶段性。承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实际上就承认了马克思主义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它是与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的。时代在不断地变迁,社会在不断地变化,马克思主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实践条件,就会有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资本主义时代产生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在帝国主义时代产生了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战争时代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其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是其后继者理论的最初阶段,而其他后继者理论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在不同阶段的运用、补充、发展和完善。

第三,肯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相对性。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必须看到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对性和条件性,不能用同一实践标准来衡量,而要用当时的社会实践来衡量。例如,马克思在晚年论述俄国能否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时,着重论述了其可能性。而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同一问题上着重论述了其不可能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社会条件的不同。我们不能用恩格斯的论述来评价马克思,也不能用马克思的理论来评价恩格斯。因此,肯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对性和相对标准,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明确了在现实中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则,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当代实践条件下解读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呢?本文认为有以下三种途径: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作为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有的具有时代性,有的具有普遍性。对于具有时代性的基本原理而言,我们应该根据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实践来理解它。

而对于具有普遍性的基本原理,我们不仅要了解其产生、发展的基本时代背景,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普遍原理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在当代实践中理解、发展马克思主义原理。例如,马克思在谈到人的全面发展时,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对当时资本主义人性的异化和抽象的人道主义异化观批判的结果。而对于今天,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就要把它与我们当代社会实践结合,充分正视当今全球化浪潮带来的社会交往的频繁性,当今经济主体的多样性,社会交往方式的多样化,并结合人的发展环境的这些变化,丰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探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其次,从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一种世界观,同时也是方法论。它的产生过程,既是其基本原理形成的过程,也是其方法论形成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尽管有一些理论具有一定的时代限制性,但是,马克思在创立、形成理论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则对我们大有启示,它可以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实践问题时提供指导。因此,从当代现实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还必须从方法论角度着眼。从这种意义而言,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要把它的方法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理解,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的理解。

再次,从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关系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根源于实践的。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它都会有着相对的理论体系。这表现为每一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内容都会有一些区别和差异,每一时代都是对上一时论的坚持、发展、补充和完善。例如,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性变化,提出了帝国主义理论,而毛泽东、邓小平则根据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具体情况提出了其各自的思想体系;又如,马克思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则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剥离开来,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所以,要理解新时代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必须联系新的实践。要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就必须明确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中国发展对经济模式的要求。同样,要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必须联系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群众在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否则就无法正确把握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从当代现实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也要避免一种倾向,即只从实践而不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和基本原理的倾向。这种倾向是一种“唯现实主义”,它只是片面地、相对地在实践中“发展、补充、完善”马克思主义,而不明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所在,实质上是一种文本虚无主义。所以,正确处理好解读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文本解读与现实解读的关系是异常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整体性问题把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在教学中要能够从整体上加以把握,这对于课程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把握《原理》教学体系的整体性

1.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

《原理》教学要使当代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上,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类整体和社会历史的哲学认识体系,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在于它的批判性,其理论深层上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性和战斗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也正是基于唯物主义历史观以及现实的批判经济学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置于马克思学说的整体联系中的,必须从整体性高度上正确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教学别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深认识: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权威的定义,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十几种之多。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总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如唯物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的观点、人民群众的观点、阶级的观点、资本主义一定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观点等,既能重点突出,又能反映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这对于课程的教与学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整体性视角下《原理》教学若干问题的把握

1.把握好课时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课时的缩短与内容的丰富是教师在教学中普遍感到的难题。《原理》课的教材内容要在短短的48学时面面俱到都讲到,任务是很艰巨的。对待如此丰富的内容,应采用以线穿点、以点带面的方法,抓住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讲透,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有整体性,浑然一体,又能使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2.把握好研究前沿与既定结论的关系

《原理》课程教学中,很多内容是既定结论,但并不意味着在某些理论、观点上不存在学术上的争议,因此就面临着学术研究与既定结论之间的关系,在讲述有学术争议的理论或观点时,应该给学生做简要介绍,使学生拓宽思路,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思考的线索,同时考虑到这是公共课的性质,不能过度的进行学术研究和论证,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学生研究前沿与既定结论之间进行引导与把握。

3.把握好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关系

《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向当代大学生传授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的头脑,这就决定了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宣传员、传播者,要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教师在将自己定位马克思主义宣传员角色的同时,还要以研究人员和学者的身份开展深度的科学研究。教师要树立学科意识,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寻求学术平台,关注学术前沿,以科研带动教学,为教学工作不断提供支撑和活力。

4.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原理》课程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生活以及学生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用实践论证理论,用理论解释实践。理论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要始终保持对社会生活的热情和观察力,努力发现社会新变化、新进步,结合中国社会现实科学、准确地把握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从理论上反思,使教学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力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水平。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尝试把实践渗透到学生社团中,使课堂教学在社团活动中延伸,使枯燥的理论生动起来而更具说服力。

5.把握好时效性与实效性的关系

一方面,《原理》教学要突出时效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原理》教学必须在突出时效性中不断获得生机和活力,使思想理论教育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青年、贴近生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制度日益显示出的强大生命力,都为教学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素材去展开教学。另一方面,《原理》教学也要突出时效性。《原理》教学注意提升教学方式和手段,采取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式,如专题研讨、案例教学、课堂辩论等,达到师生双向互动,实现育人功能。教师要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他们的困惑和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改变简单说教的灌输方法,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济.努力使“马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篇7

规律,主要是指事物内在的、固有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强调指出:“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1]“每一个事物的运动,都有它自己的规律,我们在实践中把规律找到了,按照规律办事,事情就办得顺。”[2]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更是强烈呼吁,“要注意充分研究并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3]对此,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人们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只有系统掌握和严格遵循这些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根本原则,按照客观规律去想问题,办事情,才能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有效运用。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性与个性统一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性与个性统一律,主要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实际的有机统一。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社会矛盾的展开过程是有其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它既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的同质属性,也彰显着中国化进程独有的特质要求。这一点恰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展开进程中所不容忽视的一个规律性特点,这种同质的形成和特质的展现是奠定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是我们条分缕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的开关,尤其是深刻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原则内涵广博,寓意深远,其思想内容具有普遍性特征和普适性特点,吸引并鼓舞着众多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被压迫民族为之而不懈奋斗。有基于此,原汁原味地透彻理解并因时因地地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原则意义重大。例如,马克思、恩格斯通过“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基本理论的论证得出对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的揭示;通过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各自历史任务的剖析得出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论述;通过“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重要命题的诠释得出对无产阶级革命方式和途径的探索;通过“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理想社会的论析得出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预见,等等。这些著名论断大都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但是,实践告诉我们理论的科学性是有其普遍适用范围的,真理的正确性也同样是受诸多明确具体客观条件的制约。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实际运用,要坚持以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为转移。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4]也正如列宁所说:“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5]27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蕴含的共性与个性统一律究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本真化和民族化的体现,这就要求人们既要看到其共性、相同的一面,又要看到其个性、相异的一面。因此,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通识性和差异性,立足于从当代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制定出符合时代特点、切合中国实际、满足大众需要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鲜明的现实意义。正如毛泽东所说:“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6]534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统一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统一律,主要揭示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反映了理论自身形成、发展、传承、创新所具有的内在本质属性。实践证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这既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必然和实践需要,同时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前进的根本保证和重要准则。因此,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原则与中国具体实践的这种良性互动和交互作用,才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固有的“实践效力”和“理论品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统一律要求坚持整体性原则,也就是说任何割裂、肢解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都是不允许的。我们通过总揽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但凡遵循这一原则,社会主义思潮影响、革命运动、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就会发展壮大,展现蓬勃生机;反之,就会导致挫折失败,发生重大失误,甚至亡党亡国亡制。这业已成为被实践多次检验并反复证明的一条颠扑不破的铁律,是人们基于对长期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如果脱离具体实践,对马克思主义采取一味盲从、迷信的态度,不顾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所呈现的新特点来理性客观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注定会重犯教条主义和“左”的错误。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7]同时,具体实践也不能够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现实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调整也绝对不能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主观臆断和任意歪曲,这是马克思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本质要求。对此邓小平又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8]因此,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就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原则和基本方法,紧密结合变化着的客观实际,探索观察新事物的新视角,研究新情况的新思路,以及解决新问题的新路径,进而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同时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惟其如此,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矛盾与对立统一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矛盾与对立统一律,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在具体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内在张力或“水土不服”。我们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但是,“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5]274这也就是说,“化”的实质绝对不是神圣化、神秘化、绝对化和教条化,而是在吃透理论,把握精髓,摸清国情基础上的成功结合和合理嫁接,是在内容传递和形式表达上突出中国做法、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矛盾与对立统一律要求人们必须摒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两张皮现象。也就是说,既不能用理论去框套现实,也不能用现实去裁剪理论。它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要求: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做到科学有效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全面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要力争从思想源头上杜绝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任意附加和随意演绎,避免“歪嘴和尚念错经”;从学习态度上杜绝简单背诵现成的历史结论而忽视思想方法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运用。二是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无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都需要人们认清中国现实国情,只有全面、深入、彻底地了解中国国情,才能找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特殊性和针对性,进而研究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如毛泽东所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6]633这就需要人们立足于通过调查研究去获取真实信息,在全面把握历史的中国、现实的中国与未来的中国中真切地了解中国客观实际。三是有的放矢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曾经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怎样相互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18]这就明晰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的关节点,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衔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蕴含的矛盾与对立统一律究其实质,就是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揭示一般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避免教条主义和事务主义两种错误思想倾向。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9]111-112“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6]534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隐性与显性统一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隐性与显性统一律,主要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之间的有机统一关系。这种隐性与显性统一律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进程不断深化,进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必然。过程是潜在的,内隐的,是随着实践的向前发展而不断拓展、延伸的。而理论成果则是外显的,表征的,具体体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理论成果中。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19]抚今追昔,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原则,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原则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创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创立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形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对此,同志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历史性贡献。”[20]这些既具有中国作风、中国特点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又是中国共产党人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典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篇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现象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是中国与马克思主义二者彼此需要又互相结合的结果。这样的结合有一个基本内涵和实质,要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详细了解,必须整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与实质进行认知。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运动。从运动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在中国科学发展、大量普及,最终取得胜利的马克思主义的运动。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1中国积极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的运动,也可以认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群众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自身实施的武装运动;2中国共产党在变革与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很好的应用了马克思主义,促使中国社会产生巨大改变的运动,也是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运动;3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实施斗争并最终取胜的运动,也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打败各种反动思想和错误,党与国家对其地位不断进行巩固的运动。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实践。从实践进行分析,具体包含了三个方面:1中国共产党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主义紧密联系,寻找到了符合中国发展特点的革命道路,开拓了崭新的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局面,把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彻底进行了推翻,从此中国人民得到了自由;2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经验与马克思主义互相联系,开辟了带有中国社会特色的建设道路,揭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旧面貌;3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共产党作为了理论根据,分别对中国革命发展特点、共产党领导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获得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重大胜利的同时也对人类社会共同繁荣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理论创新。从创新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分别对理论、实际经验、制度等进行了创新。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现的创新,可以理解为对其理论的积极发展;2中国革命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创新,在建设、开拓与创新发展道路、掀开建设革命的崭新篇章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重要的基础;3制度、体制出现的创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下,积极寻找与中国国情相符的、确保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能够促进建设发展革命事业的制度和体制。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

阶段性与连续性是人类社会迅速发展中的突出特色。每一代人都将努力创造的前人活动的优秀成果作为自己活动在历史中的前提条件,同时利用一系列创造性的行为摸索出与下一代人发展相适合的创新条件。利用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凸显了连续阶段性,其也是正确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与理论相联系的关键。要合理运用这一点,有效纠正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与理论联系问题上出现的偏差,应当利用以下态度: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连续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存在着有机的内部联系,产生的新成果总是将之前的成果作为基础和理论来源。以上内容形成了一部阶段性与连续性并存的、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任何事物都无法将其割断。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一致性。先前的成果是创新和发展新成果的重要基础,但是这里所说的创新发展并不是对先前成果进行脱离而独立开辟的道路,违背和对立先前的成果,而是对先前成果的逻辑研究。很多理论实践成果表明,与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观点形成对立是非常错误的。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需要科学比较。在对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成果中利用发展的观点体现出了一定的必要性。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对比应当掌握好分寸,应弄清楚先前成果给予了什么样的条件,创新成果对比先前成果产生了哪些发展。历史联系存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与理论中间,使用高低、轻重等词语对其进行褒贬必然没有科学依据。当然,由于时代任务的发展变化,一些成果缺乏了适用性,解决这些任务时其被提出的次数明显减少,但是不能由此轻视甚至否决它在整体历史中所体现的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整体性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儒家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便是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由于其对外来文化十分尊重,并且对优良的特制给予了高度的包容,促使中国可以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与中国现实情况结合逐渐演变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扎根,同时为也为中国化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与道路。中国历史文化具备悠久的沉淀,中国领导人的历史修养也非常高,从一开始就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嵌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一典范便是将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精髓。从文化学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是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此处需要澄清一点,就是近些年来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儒家化的相关问题。这一观点带有倒退性,彻底掩盖了马克思主义散发的光芒,进而将其观点彻底清除。诚然,在儒家文化中产生了大量伟大的思想,但是绝不可以试图利用儒家文化救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马克思主义可以并且应当进行中国化,却坚决不能将其儒家化。此外需要重申的是,马克思主义解决的重点是我国在现实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所以,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要将现实作为中心,充分表现出时代特点。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但是在中国实际情况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和丰富自身基本原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凸显出的动态化,与中国现实情况类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很好的将二者产生的动态化特征进行了融合,这个过程绝不是一步到位的,是依靠不断积累与增加产生的,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是彼此作用、互相结合的,同时也出现了对应的改变。这一改变的结果,其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原理体现出的当代性和具体化,其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实际情况体现出的现代性和科学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篇9

20世纪末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现了新趋势,人们开始对传统研究范式不断进行反思,因为在一定意义上,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创新在于其研究范式的发展与创新。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是否恰当,直接决定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水准。创建中国马克思学就是要在对原有研究范式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之上建立一种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范式。

一、中国马克思学是对西方马克思研究范式的扬弃

20世纪20年代,在列宁支持下的梁赞诺夫,就率先提出了“马克思学”这个概念,并且率先开始了创建马克思学的奠基工作,梁赞诺夫提出马克思学这个概念,旨在强调要用严格的科学态度去研究马克思,研究马克思的文献与思想、理论与实践,使之成为一门特殊的、严密的科学。粱赞诺夫把构建马克思学、创立国家乃至世界的马克思学研究中心,作为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的主要任务。他围绕这个中心目标,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工作、编辑工作和组织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苏联的马克思学并未真正发展起来。使马克思学成为西方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主要范式要归功于法国学者米里安,吕贝尔,他明确用其来命名自己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马克思学在法、德、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逐渐兴起。而在前苏联学术界,20世纪70年代后,马克思学在苏联逐渐成了-中性概念,人们讲“苏联马克思学”时是肯定性的科学概念,讲“西方马克思学”时则是否定性的意识形态概念,即西方马克思学是一种意在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当这一概念从苏联传人中国后,则完全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并且这种状况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多样化已经成为一个事实,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源于苏联的僵化的教科书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正因如此,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对传统教科书式的研究范式进行反思,创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被提上日程。在这种情况下,西方马克思学成为学者们积极关注的对象,他们逐步走出苏联意识形态的樊笼,以更为开放的心态面对西方马克思学,在对西方马克思学的关注和评判中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一方面对于西方马克思学的错误观点进行了严厉批驳,另一方面打破了僵化的传统研究模式,主张重新为马克思学正名,还其以马克思文本研究的本来面目,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呼声。在《马克思学本文由收集整理新奠基一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一书中,王东教授明确提出:要创建既不同于原苏联也不同于西方吕贝尔等人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学。“中国马克思学”主要是针对苏联马克思学与西方马克思学而言的,意在强调这是中国人独立研究、自己创造的专门研究马克思的一门学问。它不仅要学习借鉴“西方马克思学”、“苏联马克思学”,而且要扬弃超越“西方马克思学”、“苏联马克思学”,包括五层独特涵义:

一是强调这是我们中国人独立进行的马克思学的一切有益成果,又不拘泥于他们的理论框架与基本思路,而是力图独立研究,在世界历史范围内成一家之言的。二是强调我们必须超越“以恩解马”、“以苏解马”、“以西解马”三种流行的解读模式,采取“以马解马”的全新解读模式,这就要求我们不是通过其他人的理论框架,而是直接面对马克思,把马克思本人文本与思想,作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思想源头。三是强调我们将努力发掘中国古典解释学的思想宝藏与方法宝藏,并把它与近现代西方解释学、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熔为一炉,在解释方法上凸现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中国解释学传统深厚独特、源远流长,完全可能使我们在构建马克思学,尤其是解读、发展马克思哲学方面,比起西方人、俄国人来说,达到后来居上的效果。四是强调我们今天对马克思的解读,不能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马克思学”、“苏联马克思学”的思想足迹,而是要独树一帜,独辟蹊径。在马克思哲学解读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五是强调我们所作的解读,是和我们所处的时代特点与民族特点相结合的,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理论铺垫的基础工程。

二、中国马克思学是对传统研究范式的批判性反思

尽管国内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路径和治学方法多得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从范式的角度来看,大致有如下三种:原理解释研究范式、比较与对话研究范式、文本解读研究范式。

所谓“原理”,它意味着某些哲学问题比别的哲学问题更为基本,因此也更为恒定和重要。它将自己建立在一种无时间性的、永不变化的理性之上,或者至少假设理性(范畴)的形式属性不可改变。原理解释范式承袭于前苏联教科书的研究和学习模式,是学者们对原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主要是理论宣传或在课堂上宣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概括。原理解释范式浓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如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和原理,以及实事求是、辩证法等。它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价值不能被完全否定,从特点和作用上来看,它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一些通俗易懂、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熟悉的教材和读本,一些易于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联结、相沟通的应用哲学范本。但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原理解释范式的局限性开始显露出来。它逐渐凝固化为一成不变的、超时空的哲学范式,其特点是非反思地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真理性,各种教科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仅仅变现为用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例来论证基本原理的正确性。这样,基本原理演变成为干巴巴的政治教条。虽然它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哲学智慧精华,但实际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虽然它一再声称要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事实上,教科书哲学的内容多年以来并没有实质性变化。它以穷尽了一切真理的面目出现,人们只能对其“照着讲”,而不能“接着讲”,以致人们因为原理的僵化而越来越反对它。不言而喻,这也使后马克思主义者与那

些坚执背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氛围具有了某些相关的理由。因而,中国马克思学提出我们要回到马克思,直接面对马克思,把马克思本人文本与思想,作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思想源头,结合时代特征,在马克思哲学解读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

比较与对话研究范式是一种通过同中国哲学、其他西方哲学的比较、对话来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式。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我国哲学研究和教学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三大专业学术领域,形成了哲学作为一级学科下面的三大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实践的、开放的哲学,在其产生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批判地继承了包括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因此,它在随着实践而发展的时候,也应该继续批判地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但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优良传统没有得到继承和发扬。在“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下,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对象,研究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就是为了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批判的资料。事实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关系的这种错误理解。不仅限制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研究,而且也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正常进行。随着“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恢复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在哲学研究中,对待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研究的错误态度得到了纠正,出现了三大学科平等发展的新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西方马克思学成为学者们积极关注的对象,他们逐步走出苏联意识形态的樊笼,以更为开放的心态面对西方马克思学,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但是,一些学者虽然摆脱了教科书的阴影,却陷入了由西方马克思学所构建的更为精巧的意识形态陷阱中,对其潜在的危险缺乏认识,从而全盘接受了它所提出的观点。尽管西方马克思学一再标榜自己的学术性和超党派性,但实际上“西方马克思学要取得的是解释、评价和发挥马克思理论的专利,攻击的是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鉴于此,中国马克思学提出不能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马克思学的思想足迹,而是要批判地借鉴西方马克思学的有益成果,要独树一帜,独辟蹊径,使之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文本研究范式就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文本的研究和诠释来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马克思生前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写下了大量的著述,为后人了解、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文本依据。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传播和发展、随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理解、解释和运用的出现,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文本的问题也就产生了,并成为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实际上,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在谈论着这个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本研究和解读的方法论思想。长期以来,在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领域,由于客观和主观的条件的限制,文本研究范式未受到足够重视和应有尊重,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全集不全”,“以苏解马”等。现在亟待弥补和加强,这是一种十分必要的“补课”。所以,中国马克思学提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本人文本解读作为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基础。

三、中国马克思学是传统文本解读研究范式的回归与超越

国内许多学者认为中国马克思学等同于文献考证,是一种对文本的过度崇拜与迷信,是一种文献学意义上的“原教旨主义”情结,因而是一种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绝对化的唯一可能的范式。这无疑是对于中国马克思学的一种误读。

中国马克思学强调马克思文本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在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文本研究未能受到足够重视和应有尊重,现在亟待弥补和加强。事实上,无论是原理解释研究范式,还是比较与对话研究范式,都必须以马克思文本研究为基础。马克思文本研究对于准确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思想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因而是必要的和重要的。马克思哲学的研究离不开文献学事实和资料的支撑,例如著作的先后时间顺序、写作的确切时间、笔迹的特点,以至编纂学和年谱之类的信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针对本文由收集整理国内对于马克思文本研究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提出要重新把马克思本人文本研究摆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础地位。它要求学者们对马克思哲学及其文本进行精确的文献考证,以澄清在马克思主义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对于马克思思想的曲解与误读,从而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二是由于太注重原理解释研究而缺乏对马克思哲学及其文本进行足够的研究。以致让人们觉得许多“原理”似乎已经被人们开掘得太厉害,其中几乎所有的进展好像已被耗尽、已被人们尝试过了,马克思已经过时了。因此中国马克思学要求对马克思哲学及其文本做出深入系统开掘,提出一系列新观点和新思路,作为源头活水。三是文本研究是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所重视的。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是在党培育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指导下进行的,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要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对经典著作的研究过程中强调不能断章取义,而要掌握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中国马克思学强调文本研究的基础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于传统文本解读研究范式的创造性回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

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我国新时期对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讲好这门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讲好这门课的体会。

一、从教学内容看,要把握内在联系,重视原理教育的政治功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之一,教学内容较之以前更加充实、深刻、系统和完整。教师必须考虑这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新特点,并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以下两点。

1.把握内在联系,注意教材的整体性、逻辑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整合而成。在突出原理课程的理论精髓、价值目标的基础上,把握好课程的内在联系,体现教材的整体性和逻辑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无产阶级唯物、客观、辩证地看待物质世界及人类历史发展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及其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被压迫与被奴役的根源,以及资本主义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必然灭亡的规律。科学社会主义则明确指出了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但又跳出了经济学的框架,从马克思主义整体的角度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揭示资本主义产生、本质及其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虽有相对独立的内容,但从整体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目标,即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以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贯穿其中并真正连接三部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要旨。

就这三部分的内在逻辑联系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归宿和落脚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和主旨,注重引导学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联系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整体性、贯通性,帮助学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特征。

2.立足核心立场,重视原理教育的政治功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立场是为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大多数人服务、谋利益,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学说的鲜明政治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别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发展,这导致一段时期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度被淡化。有人提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作为对等的三种资源加以整合,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纯知识含义,淡化其政治功能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则应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一般性的经济知识理论。这是质疑劳动价值论,弱化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国家思想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任何淡化、削弱其政治功能的做法,都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新形势下,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总方向是再次重视和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政治功能与特色。对这一点,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当前,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的变化,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利益也随之多元化。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面对不同的利益诉求,为谁服务的立场问题成为极其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服务的价值立场,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思考现实社会问题,阐述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社会主义改革,充分体现了我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切实将课程的政治性、思想性放在首位,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真理,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

二、从教学方法看,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作为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抽象性,教师照本宣科,极易造成讲授的枯燥和乏味。要使学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突破传统教学刻板单一的局限,运用先进教学手段,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就教学方法而言,教师可采用案例分析法、专题讨论法、课堂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方法。

案例分析法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阐述理论的精华,增强理论学习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专题讨论法能促进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该方法,教师不仅要能够抓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树立论点、组织运用论据,还要能做好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拓展思维,扩展知识面。课堂提问法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加深对一些基本原理的掌握。课堂提问的内容可以是上次课的重点内容,也可以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极易引起学生共鸣的先进教学方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具体、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有法而无定法。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参与、积极思考、自主学习,把原来单向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双向的、互动的过程,使课堂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成为探索知识的殿堂。

三、从教学主体看,教师要依赖自身信誉,增强原理教育的吸引力和教学的实效性

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其个人信誉是赢得学生爱戴、信赖的基础,也是学生认同并接受其教育内容的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而言,信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蕴以及诚实、客观、公正的品格,二是教师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1.及时转变知识结构

课程改革之前,马克思主义学科结构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来划分的,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大致与此对应。课程改革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是三门课的有机整合,这对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教师要通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不断扩展知识面,突破自身知识结构的瓶颈,全面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素养,为完成教学任务、改善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教师要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实践,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只有教师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且展现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才能具备良好的信誉,才能从单纯的教学转变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用深邃的思想去教育学生,用生命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去影响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罗海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思考[J].南方医学教育,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