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课教学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1:36

篮球课教学教案篇1

摘要: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能否实现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改变研究生理论课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教学,真实、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改变刻板的和缺乏想像力的教学方式,而且还能唤起研究生对篮球理论课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勇气,并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讨论中来,从而培养和锻炼研究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研究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新时期篮球专业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篮球教学;篮球专业理论;案例教学法;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2―0224―03

体育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在不断的训练、比赛和管理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特殊“案例”和事件。往往这些案例和事件并在其后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发生路径,自然就产生不同的具有特殊意义结果,会给人以不同的启示。运用这些不同的案例,对研究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高层人才进行具有启发意味的教学,就会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研究生篮球理论课上运用“案例”教学就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探索活动。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法学和经济学领域内已是运用十分广泛的教学方法。早在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就已经这些领域内运用“案例”教学,井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对某件事件的了解、分析和讨论,进而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思维与创新能力的目的。

研究生教学是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的学习。在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后,通过特别的教育方法,以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经过对“案例”教学法的学习和了解,发现用典型的“案例”来进行特别的学习,剖析案例背后所隐藏的问题,了解事件的真相,可以达到提高研究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满足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需要。

为此,在研究生篮球专项理论课中实行部分内容的“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手段,真实、客观、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改变刻板的、没有朝气的和缺乏想像力的教学方式,而且还能唤起研究生对篮球理论课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勇气,并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来,从而培养和锻炼研究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1研究方法

1.1实验法本文采用实验法对2004级篮球专业研究生进行部分内容的两轮案例教学,对其常规教学和“案例”教学效果来进行检验。

1.2问卷调查法本文对常规和“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法,以得到本文所需要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思维能力等。本文发放了28份调查问卷,回收28份,回收率为100%(表1)。

2结果与分析

2.1“案例”教学的特点“案例”教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为了填充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缩小它们之间的巨大差距,人们开始考虑运用特殊的事件和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作为一个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剖析,从解剖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这个教学方法表现出如下的特点:

1)更大地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由于案例教学是用那些真实、生动、鲜活的事例,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与课堂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会主动开动脑筋,引发思路。

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案例教学的出发点是剖析一件件不同的事件,从这些事件中感悟不同的道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产生互动。这种教学不但只是教师在讲授,而是教师和学生在进行交流、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来分析问题,使得课堂的教学是在一种互动的情景下进行。

4)案例教学的形式是集体合作而非个体单干为主。在案例教学中,同学是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合作,进行讨论和研究。

5)案例教学是从事件的背后进行反思,强调的是批判,从中领悟,拒绝教条。

2.2高层次篮球理论课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传统上对于高层次的篮球理论课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往往是对研究生进行新一轮的基础理论的灌输。了解案例教学的特点之后,更为有信心进行一些教学改革。

高层次的课程主要是指学完本科后,进入研究生学习的理论课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对知识的掌握是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了解更高的理论知识,更深一层的实践问题。要完成这些任务,实施案例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

对于研究生的学习仅从书本上获得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并且在高层次的学习中需要更多的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在案例教学中,学习是通过讨论、分析的方式进行,从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可以充分发挥个体的才华。案例教学为研究生发挥才华提供了平台。

2.3“案例”教学的操作模式

2.3.1编写“案例”范文首先对要成为“案例”的事件文字的描述,编写成一范文。这样的范文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标题:案例应该有标题,要借助标题反映事件的主题或形貌。一般地说案例有两种确定标题的方式,一是用事件作为标题,即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为标题;二是用主题作为标题,把事件中包含的主题分离出来倌为案例的标题。这两种定标题的方式都是可行的,也各有千秋,前者展示的事件,吸引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后者反映的主题,能使学生把握事件要说明的是什么。

引言:引言也可以说是开场白主要描述以下事件的大致情景,引言既可以使学生或读者对案例的主题有些大致的了解,同时引言还可以起到一个“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使学生有一种学习或阅凄上的心理准备。

背景:案例中的事件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框架之中的,是依托一定的背景的,在案例的叙述中,对背景的交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案例中问题解决的方法得当与否的分析、评判都离不开背景。背景的叙述可分为两个部分,即:间接背景和直接背景。所谓,间接背景是指与事件相关联但关系程度并不直接的背景。所谓,直接背景是指直接导引事件发生与事件关系甚为密切的背景。在直接背景与间接背景的描述上,一般描述间接背景在前,粗略写;而描述直接背景在后,详细写。

问题: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有明确的问题,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在论述中,需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展示案例的核心问题。

问题的解决:问题发现以后,解决问题就成为重要的一环。这部分内容需要详尽的描述,要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

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等。这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案例教学的主体,切忌把解决问题简单化、表面化。案例这种教学法之所以与其它教学法不同,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于它对事实记叙得十分详细,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描述得非常细致。

2.3.2集体阅读“案例”为了使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整个过程,就要阅读范文。应该把事件的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有一个比较详尽的描述。

2.3.3组织学生讨论讨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有,问题解决中有那些利弊得失?问题解决中还发现存在哪些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新的问题?问题解决中有哪些体会、启示等。

2.3.4教师点评为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讨论中和结束后,教师应做适当的点评。点要到位,而不要过透,评要到理,而不要多,适当的留有余地,达到启发的目的。

2.4篮球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初步成效

2.4.1篮球案例示例题目:《令人不可思议的25.5s》

――记2002年亚运会中国男篮与韩国男篮争夺本届亚运会冠军的最后25s。

引言:中国篮球运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经过几代篮球人的努力中国男、女篮已经冲出亚洲,多次取得亚运会和亚洲锦标赛的冠军,应该说在亚洲中国篮球可以称霸天下。特别是中国男篮,自从有了姚明,在亚洲的各类比赛中,男篮的这块金牌应该是囊中之物。

然而,在2002年的亚运会上却演绎了一场令人不可思议的比赛。

背景:2002年亚运会中国男篮与韩国男篮争夺冠军之战,这是一场决定谁是亚洲男篮霸主的比赛,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作为有小巨人姚明的中国队,从势力上说应该略强于对手。多年对阵也是中国队胜多负少。在心理上,中国男篮由于有了姚明已经在心理上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再加上有胡卫东、刘玉栋等老将辅佐,全队上下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外界和球迷也看好中国队胜。

综观中、韩两国男篮比赛的全过程,客观地讲两队在比赛中都较好地发挥出各自的水平和特点,中国男篮应该说发挥得更好一点,在比赛中中国队虽然领先不多,但――直处于领先地位。当距全场比赛结束只剩25.5s时,中国男篮领先对手7分,按常规讲中国男篮已经稳操胜卷,亚运会的桂冠即将戴在中国男篮小伙子们的头上。

然而,就在这仅有的25s之中,就演绎出篮球战例史上少见的一幕。战局瞬间突变,优势转瞬即失。

此时,出人意外的是,韩国队发前场界外球,中国队员还没有找到自己应该防守的队员,韩国队员趁机空切上篮得2分,此时时间只过去1.5s。

又是出乎意外,中国队在端线掷界外球,球一传出就被对手抢断,并将球传到三分线外的队员,该队员接球后即投篮命中3分,此时时间只过去3s。

还是出乎意外,中国队再次端线掷界外球,而对手犯规,中国队获得两次罚篮。此时,时间又过去了4s,距全场比赛结束还剩17s,中国队还领先2分并获得两次罚球的机会。可是中国队两次罚球都没中,而且篮板球还被韩国队获得,这又给了韩国队反败为胜的机会。韩国队利用这仅有的17,组织了一次有效的进攻,当全场比赛只剩2s时将球投中,时间已到,比赛平局。加时赛时中国队负于韩国队。

问题:为什么在短短的25s,中国队出现如此多的错误?这件事的背后原因是什么?从这里我们可以感悟到什么东西。

2.4.2“案例”教学的效果从试验的结果可以充分证明,案例教学在高层次的理论上有着明显的效果(表2)。其表现在:

2.4.2.1“案例”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于“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和教师一起在课堂上共同探讨、分析作为案例的事件,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听讲者变成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从课后的效果来看,90%的同学认为案例教学使他们积极参与到问题分析与讨论中来。认为案例式教学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与学中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并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想像性,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取长补短、教学互补、教学共长之目的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研究生的教学中。

2.4.2.2“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充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从实验的结果看,完全达到了这样的目的。大多数的同学认为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表2)。

在现代的教育中,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生,应体现在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而不是对知识的重复和灌辖。而案例式教学正是充分利用篮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某些特殊事件作为案例教材,利用案例教学形式来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提供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的平台。与此同时,在发表自己观点和意见的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4.2.3采用“案例”式教学提高了理论课的欢迎程度在对学生进行的课后调查表明,97%的学生欢迎在今后的篮球专项理论课中更多地运用“案例”教学的形式。这说明案例式教学能够被研究生所接受,并希望在今后的篮球专项理论课中更多的采用“案例”式教学(表2)。

2.4.2.4“案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实施“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被调查人中有93%的人认为案例教学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项调查显示案例教学能够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更容易接受(表2)。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案例”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一个事件的实际情景描述,通过对事件产生、发展的历程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认识事物,培养思维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产生互动,以集体合作而非个体单干为主等特点。

3)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讨论发言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说明“案例”教学法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方法受到学生欢迎和认同、是可行的。

3.2建议为了不断地提高研究生总体素质水平,应善于观察并抓住在日常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形成一个个很好的“案例”,然后在讲课中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篮球课教学教案篇2

关键词:篮球教学;归因分析;落实方法;策略探讨

在传统的篮球课堂上,教师只是进行示范性教学,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归因教学则避免了示范性教学方式的弊端,它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帮助教师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出有效的教学方案来增强学生参与篮球课堂学习的主动|生,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篮球教学中归因教学落实方法

1.实验时间与对象

2014年1月到2014年3月,对某班参与篮球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实验,其中男生21人,女生12人,并且按照男女进行相应分组。

2.篮球教学中归因教学过程

第一,教师要了解学生归因状况。篮球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做好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归因状况,从而对其课堂学习倾向进行准确判断。同时教师在分析时也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学生存在不当的归因方式时应该要给予科学的指导,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i生,最终达到篮球课堂教学目标。

第二,做好归因训练方法的应用。在对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时,首先,可以采用行为强化的方法。该种方法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之间的配合能力,让他们体会到篮球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同时也是一项团队运动,每一位学生在训练时要时刻关注其他团队成员的状况,并在比赛中能够相互配合,以达到课堂训练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技巧性较强的动作,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来有选择地进行,对学生有耐心地进行引导,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他们学到更多的篮球比赛技巧,让他们对篮球课程有新的认识。其次,可以采用补偿矫正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篮球指导。在篮球课堂上,教师一般需要进行分组式教学,并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从而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通过比赛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与其他同学存在的差距,并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战略战术以及篮球技巧,以增强其学习水平。最后,教师可以采用情感引导法来进行篮球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体会篮球运动所带来的情感,从而降低一部分学生学习篮球的难度。教师应该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引导教学,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好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他们做好课后总结,增强学习篮球的自信心,从而达到篮球课堂的教学目标。

3.实验结果

在进行归因分析后,笔者发现学生之间的性格、性别、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以带动学生参与篮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篮球比赛技巧,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篮球教学中归因教学的完善

1.重视个体间的差异

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应该要做好归因分析,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这样才可以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篮球课堂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过程中不要因为学生的能力不足而苛责,应该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

2.做好语言引导

教师课堂语言关系到教学质量,因此在篮球课堂上,教师应该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语言,采用更加幽默、形象的语句来进行篮球技巧的讲解,从而增强课堂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对篮球知识的理解难度,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配合完成相应的动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篮球知识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在语言的引导下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记住每一个篮球动作技巧要领,并应用到实战中去,提高他们的篮球水平。

篮球课教学教案篇3

论文摘要:篮球运动是我校的传统体育项目。我校篮球运动员多次在市区级的比赛中获奖。为把篮球运动深入开展下去,以篮球文化为研究载体,培养孩子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与探究能力,形成浓郁的校园篮球文化特色。

根据新时期学生的需求,提出了建设校园篮球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鲜明主题,构建学生的课外活动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富有个性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俱乐部篮球特色的教育教学、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已形成机制,校园篮球文化的氛围浓厚,对学生产生了良性反应。下面就我校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的做法做简要的介绍。

一、实施篮球校本课程

篮球校本课程作为体育课的延伸与辅助,让我们体会到了它的突出作用。《课程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可能经常性地变化,而校本课程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及时地作出调整。

1、锻炼意志和毅力

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够让师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学习。校本课程的实施,得到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他们根据课程安排主动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加强锻炼,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在艰苦而充满期待的训练中,师生共同经历了的困难和挫折,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健康意识、将自己的情思与篮球交融的学生。

2、陶冶了情操,促进身心发展。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渴望在篮球比赛中拿到好名次,渴望在班级间比赛中能上场展示自己的才能。就连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的学生,现在也成了活动中的中坚力量。学生从篮球活动中得到兴趣,运动能力也不断地提高。

3、培养学生之间人际交往能力

校本课程的实施中相互合作非常关键。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互相之间的合作能力增强了,交往能力提高了。回顾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挫折的烦恼,也有成功的喜悦。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加倍努力,把校本课程的实施进一步落到实处。

二、举办篮球知识讲座

为了使学生保持对篮球运动持续的兴趣爱好,学校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篮球课外活动:结合对国际国内影响较大的重要比赛实况,剖析篮球战术运用、介绍相关规则。学校成立了篮球梯队开展兴趣活动,通过兴趣小组活动等形式,强化对学生的体能、技能、智能训练。主要内容包括耐力和爆发力;智能的训练主要包括篮球攻防的战略战术、反应的灵敏性等,使学生保持对篮球运动持续的兴趣爱好。篮球节期间,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篮球特色活动,展示球星风彩,介绍球赛经典,观看篮球比赛,一切都是围绕篮球而开展,使学生亲历篮球风暴。

三、我校的俱乐部建设

1、面向全体学生

培养学生如何锻炼,知道他们自己做自己的教练,自己做自己的医生,能够为自己开运动处方,能够进行自我评价。为他们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俱乐部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有了兴趣,搞体育就执著。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仅要培养一般的兴趣,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2、建立会员的体质档案

俱乐部具有选拔体育后备人才的功能,我们应做好学生的体质档案保存工作,以便于纵向对比和对训练效果的准确记录。俱乐部不仅是课外体育教学的形式,更是进行的体教结合的一种新的尝试。做好这一工作,是教育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们的期望。俱乐部是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走体教结合之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祖国培育优秀体育人才,更是充满勃勃生机的光明之路。

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加快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坚持以本校研究为主体,积极争取市和区一些重大教学研究课题。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级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的精神,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不断增强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我校体育教研组师资配备合理,教师经验丰富,有区级篮球优秀教练员,区篮球训练重点基地和教练员,储备很大能量,在教育教学,课程开发过程中,起到了指引作用,并提供许多理论的支持和精点案例的叙述;课题开展以来,青年教师的科研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撰写出一些高质量的论文和教学案例,制定许多体育活动的计划等。

五、营造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

篮球运动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其鲜明的参与特征、强烈的时代特征以及独特的规范特征,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为了营造篮球运动的氛围,使学生保持对篮球运动持续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引导组织学生组建班级兴趣组、年级兴趣组、校运动队。组织学生锻炼,班主任抓班级兴趣组,社团组长抓社团兴趣组,专职体育教师抓校运动队,并指导班级队、社团队的技术动作,形成了班主任、社团组长、体育教师共同参与的活动网络。

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也说明我校的篮球特色教育是成功的。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让篮球的魅力带给你无尽的愉悦。

参考文献:

[1]崔允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

[4]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宋学光,赵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育教学,2003年第2期.

篮球课教学教案篇4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篮球;多媒体;谜语;道具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C收稿日期:2015-12-15

篮球课程是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情境教学法在高校篮球课堂中的有效运用策略,可以更好地提高篮球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一、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

高校篮球课堂教学主要在室外进行,很少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中适当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是极为必要的。在具体的篮球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在多媒体情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篮球知识技能也得以快速提高。

例如执教“三步上篮”时,笔者将同学们平时在教学比赛时三步上篮的影像进行加工剪辑,最终形成一个5分钟的三步上篮集锦。对于三步上篮,同学们在中小学已经学习过,因此,他们大多已经掌握这一运动技能。但不可忽视的是,仍然有部分同学掌握得并不娴熟。通过多媒体观看三步上篮视频集锦后,我又用多媒体将三步上篮的完整动作分解为慢速动作―快速动作进行一一展示,通过多媒体情境创设,同学们进一步掌握了三步上篮的技术动作要领。这样的情境创设方式对于同学们来说是新颖的,可以有效吸引大家的课堂注意力,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企及的。

二、结合道具创设情境

道具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手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高校篮球教师结合道具进行教学。事实上,在高校篮球课堂中结合道具创设情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只要运用合理,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无人防守变向运球练习时,对于该技术,男生大多能够顺利完成;但对于很多女生来说,她们往往会因为无人防守而造成变向时无任何方向感。看到此种情况,我要求男生当防守队员进行消极防守,此时,女生们则变得更加手足无措。基于此种情况,笔者上第二节课时从旁边的服装店借来几个假人(服装店的人体模型),让假人充当防守队员,并将其摆放在合适的位置。有了假人的存在之后,女生在练习无人防守的变向运球时,似乎找到了依托感,变得不那么紧张了,练习顺利完成。除此之外,在传切配合练习、单手肩上投篮练习时均可以结合道具创设情境。由于有了道具的存在,也让课堂教学氛围不再显得那么沉闷、枯燥,是激发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

有高校篮球教师也许会问,对于大学生来说结合道具创设情境是不是显得有些幼稚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要能激发大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提高篮球课堂教学质量,结合道具创设情境是非常必要的。

三、结合谜语创设情境

谜语对于大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他们猜谜语的能力也较中小学生高出很多。为调节篮球课堂教学氛围,给同学们营造出一种快乐的学习气氛,高校篮球教师也可以适时结合谜语创设情境,让谜语为篮球课堂增光添彩。

例如,给大一学生上第一节篮球课时,在新课导入阶段,笔者这样说道:“同学们,我知道你们猜过很多谜语,老师今天也想出几个谜面让你们猜猜。”听到要猜谜语,同学们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十人两个筐,个个抢瓜忙,明知筐没底,漏掉也要装。(打一运动器材)”谜面抛出之后,同学们快速转动脑筋,很快就有同学猜出谜底――篮球。一个谜语被猜出之后,紧接着笔者又出示一个谜语:“圆圆像个瓜,人们爱玩它,没到手抢它,抢到手丢它。(打一运动器材)”受到前一个谜语的启发,同学们立刻猜出谜底仍是篮球。看到同学们精彩的表现,笔者顺势说道:“没错,接下来我们很长时间均会与篮球亲密接触,希望大家可以配合我的教学工作……”

结合谜语创设情境对于高校篮球课堂教学来说是一味调味剂,它的运用无关任何篮球技术,但却可以很好地激发同学们的篮球学习兴趣。因此,高校篮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结合谜语创设情境,打造一个不一样的篮球课堂。

参考文献:

篮球课教学教案篇5

关键词:中职学校;篮球课程教学;教学方法

当前,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中职教育已渐渐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中职体育教育中,篮球是一项基本体育运动,体育教师往往通过督促学生进行篮球运动而达到改善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并且篮球运动也受到学生的普遍喜爱和欢迎。当前教育改革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越来越暴露出不足和问题,因此,各中职院校正迫切需要探讨新的篮球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职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均处于发育时期,是为学生未来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开展好中职生篮球教学工作,对促进中职生身心发展和全面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在新时代要求下,发展新型教学方法进行中职生篮球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趣味教学法

趣味教学法的内在核心在于“趣味”二字。俗语道:“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篮球体育课堂教学中,一部分任课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多采用说教式教学与填鸭式教学方法,其教学内容均由课本以及教材决定,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过程极为枯燥无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1:陈生(化名)是某中职学校的一名体育教师,主要从事体育课程授课工作。该中职学校每周设置有两节共90min体育课程。陈老师中等年纪,在该中职院校担任体育学科教师已有十几年,之前,陈老师一直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学科授课,其教学内容无非就是安排学生跑步、进行篮球运动。但是陈老师渐渐发现,许多同学,尤其是女同学,在他宣布自由活动时,往往都躲到阴凉处闲聊,而不是进行运动。陈老师觉得这样不能使学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于是强烈要求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收效甚微。陈老师很苦恼,于是单独与班级中一位同学王宁(化名)进行交流,希望从王宁同学口中得出同学们不愿意参与到篮球运动中的原因。经过一番交流之后,陈老师明白了,原来许多同学都觉得体育课程很无聊,篮球运动也无法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因此不愿意参与到篮球运动中。知道原因之后,陈老师彻夜难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陈老师总结出了一项新的教学方法,即游戏教学法。是通过设置游戏,将游戏与体育运动结合以达到锻炼学生身体以及增强学生参与兴趣的教学方法。陈老师带着忐忑的心情,开始在教学中进行尝试。令陈老师意外的是,游戏教学法在篮球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非常好,之前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参与到篮球运动中,而现在大家都抢着参加,只有少数学生依然不为所动。第一次尝试成功之后,陈老师又继续对游戏教学法进行拓展和深入,并总结出趣味教学理念,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改善学习效果的关键。游戏教学法事实上是趣味教学法的分支,其核心理念在于增加趣味性。体育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在吸引学生注意的同时,更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3],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以达到改善并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案例1中,陈生老师深刻认识到自身教学方法的不足,并加以改善,通过游戏教学法的尝试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既达到了锻炼和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首要目的,也避免了教学内容和过程枯燥无味的弊端,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鼓励教学法

中职学校中,存在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导致该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对于中职院校学生的影响极大,表现在篮球体育课堂教学中,即为主动脱离班级和集体,不与同学和教师交流。长此以往,不仅容易导致该类学生与其他同学脱节,更有可能加剧学生的自卑心理,严重者甚至导致自闭。鼓励教学法正是针对此类学生提出的新型教学方法,即在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同学的鼓励和支持,带动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从而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友谊和师生情。案例2:魏洪(化名)是一名中职院校体育课程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魏老师渐渐注意到,班级中一位名为刘坤(化名)的学生,经常独自一人坐在篮球场边缘,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面前一群人打篮球,同时魏老师还注意到,班上其他同学好像对此习以为常,没有一个同学主动与刘坤同学交流。魏老师认为如果让刘坤同学继续保持现在的状态,不仅不利于刘坤同学身体素质的培养,同时对他的心理健康也极为不利。因此,魏老师每次授课都特别关注刘坤同学,安排完教学任务之后,经常主动与刘坤同学交流。刘坤同学一开始似乎很不适应魏老师的关注,也许是害羞,刘坤同学仍极少说话。一天,魏老师照常与刘坤同学坐到一起,看着眼前正进行篮球活动的学生,魏老师突然说了一句:“其实你也想去打篮球吧?”当看到刘坤同学错愕的表情时,魏老师就知道自己猜对了。从那天开始,每天魏老师都会循循诱导刘坤同学,并教导他篮球的打法和规则,渐渐的,刘坤同学似乎放下了心中的石头,也会与魏老师进行篮球对抗,平时话也多了起来,开始愿意与他人交流。后来一次体育课堂教学中,魏老师惊讶地看到刘坤同学也成为了热衷于篮球运动群体中的一员,而不是只在旁边看。趣味教学法的适用对象范围较广,具有普遍性意义,在任何学段和班级都可以适当使用。而鼓励教学法则是针对某些特定人群设置的新型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行为,用宽容的心包容学生的不足,用积极的言语来鼓励学生进步的教学方法[4]。如案例2中具有自卑倾向的刘坤同学,是一种具有特殊性意义的教学方法。案例2中,魏老师从开始发现刘坤同学的自卑倾向开始,通过主动与该同学交流、谈话,循循诱导,将该同学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对于篮球运动的欲望勾了出来,让该同学在兴趣以及他人指导下,渐渐走出自卑心理影响,开始愿意与他人交流。曾经有人说过,微笑是最好的礼物,一个微笑可以给人力量和希望;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便非常重视鼓励的作用,他们往往在发现自己的学生或者孩子存在某种进步时不遗余力地给予其赞美和鼓励,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而我国在近年来也重视鼓励教学法的应用,案例2中刘坤同学的转变,表明教师或者长辈的鼓励和赞美的确有助于给予学生心灵力量和希望,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结语

篮球教学是中职体育教育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针对当前我国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和问题,基于时代要求探讨新型教学方法,对于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效果,加强中职院校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上述两个案例中可以发现,趣味教学法和鼓励教学法分别适用于普遍性教学与特殊性教学,并且效果显著,应大力倡导并加以推广。

作者:胡浩成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邓铭杰.探析新形势下中职学校篮球教学的改革思路[J].当代体育科技,2013(22):59,61.

[2]詹家林.中职学校篮球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5(17):106-107.

篮球课教学教案篇6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02-02

一、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的变革

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使用有着极大的关联。课程目标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而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又能有力保证课程目标的实。

表1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篮球课程指导纲要(理论部分)

分类12编号1210年教学内容1211年教学内容理

分12112篮球运动概述12篮球运动概述212篮球技术与战术分析12篮球技术与战术分析312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12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412篮球比赛名次排列和记录方法12篮球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管理资料来源: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理论、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表2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篮球课程指导纲要(实践部分一)

内容12主要教材12一般教材移动12侧身跑、变速变方向跑、急停、转身、滑步、后撤步传接球12双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反弹传球双手传球12后退步跑投篮1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12原地双手胸前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12投篮运球12直线运球、体前换手变向运球、运球后转身突破12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抢篮板球12双手抢篮板球防守对手12防不持球队员、防持球队员资料来源: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理论、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表3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篮球课程指导纲要(实践部分二)

内容12主要教材12一般教材基础配合一12传切配合、侧掩护配合12后掩护策应配合快攻成

队战术12快攻发动与接球后及推进快攻结束,二攻一

l—3—1进攻半场人盯人战术

1—3—1进攻2—1—2联防12三攻三基础配合二12穿过配合(挤过)、交换配合(换人)防快攻成

队战术12封堵第一传、一防二

半场人盯人防守

“2—1—2”落位布阵区域联防12二防三资料来源: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理论、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从表1、表2、表3中可以看出,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无明显变化,尤其是实践部分内容包括技术一和战术二。10年篮球课程指导纲要只不过是在11年纲要的基础上,将实践部分内容分为了两个部分,即主要教材和一般教材。这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起到了指导作用,加强了教师对主要教材的教学。从而突出了主要教材的内容。随着体育内涵的不断丰富,人们对社会体育专业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扩展,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和全面化,体育课程目标中己经体现了“心理健康”和“终身体育”的新领域,课程目标的多元化,这势必引起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扩展,否则课程目标的实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内容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适应体育多功能、社会化的发展和培养复合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要。应将那些不切合实际的,不能满足学生兴趣的以及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使用机会极少的竞技教学内容淡化,同时也淡化对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篮球普修课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偏重于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常识及竞赛的规则与裁判法,这对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是大有帮助的。但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方向的需求。课时的减少,这些知识可以作为一般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简单介绍即可,也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教材应体现篮球教材教法,体现篮球运动的健身、娱乐价值,体现篮球运动的教育功能和人文精神,使学生能掌握篮球课程的特点、任务及教法,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体育专业篮球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实践部分的教学内容多选用篮球运动基础的技术和战术内容,如熟悉球性、脚步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突破、抢篮板球、防守对手等,传切配合、掩护配合、快攻战术、穿过配合、挤过配合、交换配合、防守快攻、人盯人防守等都成为了各院系社会体育专业及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教材。

从总的情况来看,篮球普修课的教学内容在选择上突出了教材的基础性和典型性。但从教学时数变化来看,在10年课程方案实施前,与11年课程方案实施后,教学内容体系仍保持不变,只是在课程目标上又有所提高,因此教师只能从传授内容的精细程度上进行简化,教学重点不够突出,导致教师什么都教,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没有学好。有些教师甚至取消剩余内容,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为了实现课程目标,保证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技能、实践能力水平,应合理地进行教材内容的选择。

二、西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的分析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由于篮球课程目标的多元性,增加了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多样性。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根据课程方案及球类课程指导纲要进行,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到篮球课程目标的需要,还要考虑到篮球普修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学生和社会实际需要以及与学校整个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此外,教学内容与教材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是评价教学内容选用情况的因素之一。在确定教学内容方面,努力与现行各大专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篮球教材内容的基本情况相联系。由于篮球课程改革的深入,篮球课程在课程性质、目标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随着各种街头篮球、篮球橄榄球的教材内容在各大专院校的相继出现和发展,这种融健身和竞技为一体的新体育项目,势必对社会体育专业的篮球课程内容提出新的挑战。为适应这种改革,我们必须增添新的篮球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新的篮球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以适应新的体育教育和社会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的篮球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篮球教学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教学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持续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实用性、终身性,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加篮球学习和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的发展趋势。

三、结论

总之,为了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体育专业体育人才的要求,在篮球教材内容的选用上要突出教材的基础性、时代性、知识性、健身性、竞技性,精减不必要的内容。课程目标体系改变后,教学内容体系也应随之改变,应紧扣课程目标体系的核心,设置具有竞技、健身两重性的教学内容,对主要的实用的正规竞技技术要给与保留,这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删减不适合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的可行性的教材,同时大量补充适合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的非正规类竞技运动与篮球游戏活动为表现形式的内容,着力设计与开发正规篮球竞技运动的派生形式,如改变竞赛规则、降低技战术的难度、变换比赛方法等。其目的是使篮球课程真正体现出自身的魅力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篮球课教学教案篇7

关键词 偶发事件 案例 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1案例

有一次我在一个班级上《卡门》序曲这一课,可同学们刚刚上完体育课,都满头大汗的,我将电扇开开,他们还很热,大部分同学的用手中的书不停扇着。上课铃响了,有一位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叫周刚又迟到了,且手里还拿着篮球走进来,(因学校规定不准将篮球带进教室),我非常生气,让他站在教室后面,他老大不情愿去后面了,我继续上我的课。在分组讨论用歌词和舞蹈等形式来表现斗牛士和写出这首回旋曲结构时,教室里有些“热闹”起来,周刚也站不住了,趁我不注意把放在旁边的篮球拿起来重重的拍击了一下,“砰”的一声将我和同学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我气愤至极……

仍是这个班,上节课是体育课,教学内容也是《卡门》。教师通过事先了解,准备在上课前给大家听抒情浪漫的海顿《小夜曲》,并提前开好电扇和窗户。不久学生走进教室,大部分同学慢慢被曲子吸引,很快平静下来。上课铃声即将响时,教师关掉录音,简单的介绍了海顿《小夜曲》,建议大家有空时在媒体和网上查出曲子和作者相关的资料,并引出这节课上课的内容。这时上课铃响了,调皮的周刚又迟到了,手里仍拿着篮球,只见这位老师走到他面前轻轻地说:“下课留下来说明一下原因”,并顺势将篮球放在讲台下,周刚有些脸红,这位老师好象没看见一样开始上课……

2反思与研究

这两个课例说明,同一堂课,同样的偶发事件,由于教师不同对待的态度和方法不同,使得整堂课学生学习态度不同,其效果也截然不同。这使我对如何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有如下的感悟。

2.1敏锐观察,正确决策

案例一中,老师虽及时的打开电扇,但没有把他们因热而引起的烦燥心情给平息,反而自己也有些烦燥。在周刚同学迟到上更不冷静,在决策上也没顾及学生的感受。在砰的声音出来后教师大发雷霆,滥施惩罚,不仅会削弱个人威信,严重损害自己的形象,还会极大地削弱班级体的凝聚力。面对此情此景,教师首先要敏锐把握事件的性质发展的苗头,以及课堂变化的趋势,再做出准确的判断,或淡化,或化解,或疏导,或堵截,该当堂处理的当堂处理,该课后解决的课后解决。

2.2循其个性,提供台阶

处理这类偶发事件,如果茫然无措,计出无从,甚至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会被学生小瞧。类似的还有故意接教师的话茬,故意说一些离题之语等等,这类“两难式”偶发事件,教师产生恼怒、委屈、急噪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老师停下课来不依不饶地处理,很快变成针锋相对或剑拔弩张。有效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这最能表现教师高度的教育机智,同时也是教师发挥聪明才干、树立威信的绝好机会。

案例二中的教师不是指责、训斥或者逃避,而是抑制了自己无益的激情和冲动,循其个性,提供台阶,以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事实上,课下教师询问了周刚迟到的原因,在表扬他篮球打得好的同时,又批评他不该把篮球带进课堂,周刚不仅非常顺从的答应老师的要求,且从此上音乐课再没有迟到。

2.3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案例一中,在周刚迟到时教师在未问明迟到的理由就不分青红皂白的让学生站在后面,显然已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为后面问题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在问题出现后如果教师因势利导也不会出现火上浇油的现象。

案例二中的老师跟着斗牛士的音乐先舞了一段斗牛舞,学生情不自禁和着音乐为老师鼓掌,在分组讨论用歌词和舞蹈等形式表现斗牛士的音乐,并写出回旋曲结构时,教室也“热闹”起来,但并没有出现篮球的响声。后续教师和同学和着音乐一起开心的跳着斗牛舞……在大部分同学表现完后,教师提出:“周刚,听说你篮球打得比较好,能不能用篮球来表现一下回旋曲。”周刚兴奋的拿着篮球走上来,一会儿拍球,一会儿三步上篮,一会又拍球……只见周刚动作准确,身手敏捷,且用篮球动作解释了回旋曲,赢得同学和老师的阵阵掌声,很快全班同学不仅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了解和熟悉了全曲,还从这节课中感受到老师身上所散发的人格魅力。

一样的事、不一样的处理办法、不一样的效果。说明处理偶发事件,既要“就事论事”,又不能就事论事,案例一的失败是师道尊严、高高在上,以力服人、主观武断,任性轻率、急于求成三个因素在做怪。设想一下,如果老师冷静一点,多思考一点,来点冷处理,有可能被学生、被班主任看笑话不?

2.4时效统一,及时高效

两个案例,一个引发混战,一个平稳过渡,说明以下道理:一是既要“快刀斩乱麻”,又要“冷处理”,把偶发事件消灭在始发状态,案例二成功于没有让事件发酵;二是既要给学生“留面子”,又不能留面子,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尊重感,案例一中我气愤至极,大喝一声:“周刚给我出去!”周刚小声的说“我不出去”,这很难不引起正面冲突;三是既要“因人而异”,又不能因人而异,案例二中教师意外冷静,没有直接把“意外”给泯灭掉了,而是以它为契机,使其为教学所用。

2.5幽默化解,变退为进

案例二中的老师没有急于求成,不是不处理,而是以退为进,充分地相信学生,巧妙地把球抛给学生自己,看他们如何收场。谈笑中给学生以善意的批评和上进的力量,谈笑之余,不忘“借机导航”,三两句话,既转变了课堂气氛,又很快将学生注意力引回到主题之中,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课堂偶发事件不值得争个是非长短,老师硬要追究下去往往只能是越搞越糟。聪明的办法就是用幽默来进行化解。或者自我解嘲、或者不理不睬降温处理、或者转弯抹角点到为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也许能将一场冲突消于无形。

总之,课堂教学的意外情况是千变万化,处理好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提高课堂的调控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水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用方法、用爱心、用行动来调控,才能起到处理和教育的双重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景亚.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怎么办[J].安徽教育,2005(4):29.

[2] 佟德.退一步,风景更美[J].班主任杂志社,2009(12):34.

篮球课教学教案篇8

关键词:篮球训练;篮球教学;篮球意识;基本功

篮球运动能培养人的机智、灵敏、速度、力量、耐力和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辨清态势、做出抉择的能力。篮球比赛是一项集体对抗性质的竞技项目,也是趣味性的项目,中学生热爱篮球运动,这对篮球训练是个优势。但是篮球的身体素质训练是比较辛苦的,中学生意志比较薄弱,往往一开始非常积极,但练一段时间后就热情减退。篮球技术水平的巩固提高依赖于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基本功,而在基本功的练习当中,若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实用性,也会吸引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本文以培养篮球兴趣为导向,提出了一套重视篮球规则、增强篮球意识、提高篮球基本功训练的教学改革方案。

一、篮球竞赛规则

目前,中学体育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篮球基本知识及技战术的训练,而忽视了篮球规则的重要性。注重篮球规则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篮球运动的魅力,从而打下扎实的篮球基础。讲解篮球规则可以在训练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也可以通过教学比赛来完成。

二、篮球意识的培养

1.意识培养

意识比技术更重要。技术不会,可以学会;但意识不强,则很难改变。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意识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应把它放在与技术、战术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2.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形成篮球意识的前提,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条件。有些运动员“意识”不强,往往表现在临场情况不明,头脑不清,场上运动盲目,致使本人和全队技术、战术的运用受到限制。

三、篮球训练的原则

身体素质是篮球训练的基础,这是大家非常清楚的。但是怎样提高身体素质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与技术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身体素质与篮球训练是相辅相成的,身体素质好,技术提高快,同时在技术训练时也可以渗透身体素质的内容。比如在进行传球练习时,可以利用长传快攻,从而达到提高速度的目的。

2.训练内容多样性和趣味性的原则

由于身体训练比较辛苦,中学生意志力比较弱,为了使身体训练更具有吸引力,使学生练习更积极,就必须使训练的内容更多,趣味性更强。比如为了提高力量,可以开展背人游戏,可以利用跳绳,也可以蹲杠铃;为了提高弹跳力可以利用摸篮板、蛙跳、跳栏架、跳台阶等方法。

四、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

1.对运球的训练

运球在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在快速推进进攻、带球摆脱防守、上篮得分时,都需要较好的运球技术。可以说,一个球队如果在比赛中不会带球、控制球,那么这支球队肯定会输球。正是由于运球是篮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训练中应该安排大量的运球练习,包括体侧运球、运球急起急停、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之”字型以及绕“8”字型运球,因为这些动作在比赛中都是经常使用到的技术动作。在此基础上,应加强对抗性的运球练习,就是运球时有人防守。练习可多采用比赛式,比如规定时间内,防守的人要能断球。这样既提高了队员的训练积极性和对抗性,又可以使队员在练习中逐步提高球性,达到训练目的。

2.对传、接球的训练

传、接球和运球一样,是篮球竞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质量和进攻命中率,它也能直接反映一个球队的整体水平,因此对传接球的训练不能忽视。在训练中除了基本的传球技术动作训练外,应该在传球的时间、速度、飞行路线、落点、接球的手法和传球隐蔽性上下功夫。在训练时多采取高速、高强度训练方法,使运动员能尽快适应比赛节奏,成为比赛型的运动员。同时,在训练中为了保持训练的积极性,要采用一些内容新颖、生动活泼的传球游戏,使学生在愉悦中训练。

五、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

以上各方面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本校初三阶段篮球、足球、游泳等课程采用选修制,学生可根据兴趣选修相应课程。调查对比发现:选修篮球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加,成为最大的学生选修课程,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提高;男同学的身高从2009年到2011年一年内平均增长了3.6cm、4.5cm和5.1cm,女同学身高平均增长了1.1cm、1.3cm和1.7cm,可见学生身高增长率逐年增加,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学生身体生长发育、以学生兴趣为导向、重视基本功训练的一套篮球课教学改革方案。该方案有效提高了篮球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章云.篮球意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03).

篮球课教学教案篇9

   关键词:教案设计,生动讲课,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写教案的方法,由于受格式限制,每次都要复许多固定的内容,浪费不少时间。写好教案的根本目的是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是写给自己看的,自己用的。因此,只要便于完整,科学地积累教学经睑,符合简练实用的原则,什么样的路子都可以试一试。在教改实践中,可采用文字式教材教案,根据单元教材和教学进度表,编写教材时,把每节课的开始部分、结束部分及器材场地等去掉,留下基本部分,使人们看就知是上什么教材、什么任务和采用的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群众体育活动、业余训练工作的开展。相反,写教案很细,课的每一环节都写得很具体,在课上教师如果把自己注意力的大部分放在教案的回忆上,完全沉浸在教案中的回忆,那么,他的讲解肯定是不生动的,毫无感情的,这种讲解是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在课前,教师要花费许多时间来写些每课相同的部分。加上课前器材准备工作,教师把许多时间放在编写教案和器材场地上,就不能更好地把许多时间放在钻研教材教法和业务学习上,时间长了,枯燥无味,最后连教案也不想写了,因为有许多的课课相同的。使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式教案,可为教师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使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进行理论学习,更新教学方法,体育锻炼和实标,保证教师为完成繁重任务必须具备的时间、能力和精力。改革中小学校现行的体育备课方式,把体育教师从繁锁的模式教案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寻求简明实用的教案形式,让教师有较多的时间来学习知识技能,钻研教材教法,加强实际备课和进行体育科学研究活动,这是广大体育教师的共同心愿。下面试举两次课简明教案示例。

   1.耐久跑

   耐久跑是周期性的大强度运动项目,能培养持久奔跑能力和速度耐力。它要求运动者的中抠神经系统具备较高的机能稳定性,心血管机能与运动机能相适应。经过长时间实际锻炼,心脏功能、呼吸功能得到提高。在冬冷夏热和疲劳的耐久跑练习中还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长期体育课上坚持耐久跑是体育教学中一项必须长久贯彻的方针。下面设计出一份简明扼要的文字式教案,可为教师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使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进行理论学习,更新教学方法,体育锻炼和实标,保证教师为完成繁重任务必须具备的时间、能力和精力。

   (一)动作名称:途中跑(15分钟)

   (二)教学任务;改进途中跑技术,发展速度耐力。

   (三)教学重点:途中跑。

   (四)教学难点:保持速度、保持姿势。

   (五)教学要求:途中跑步伐均匀、轻松、动作协调。

   (六)教学六法:1、原地摆臂和呼吸配合练习。2、高抬腿跑20米转入中速跑30x3一5次。3、后澄跑20米转入中速跑30x3一5次。4、小步跑20米转入中速跑30×3一5次。5、重复跑:中等速度,速度均匀。男100米x3次,女100米x2次。

   (七)易犯缺点:后蹬不直,造成坐着跑,前摆腿时,大腿抬不高。

   (八)教学组织:1、成体操队形站立,做原地摆臂动作练习,2、做行进间跑的辅助练习时,成六路纵队站立,每组一个人一起做练习。

   此教案抓住耐久跑教学中的关键点,不失教学重点,又具备极大的灵活性,教师在备课记要点上花费的时间将非常的少,利于教师对教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但此教案非常考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应变能力,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2.趣味篮球课教学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其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它能全面锻炼身体,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想要打好篮球,传运球是最基本的。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学,有的学生就减少了篮球兴趣,特别是女学生。。。有的传、运球没学好就急着想打比赛。但使用一些特别的手段就会使学生对传运球也感兴趣。下面就介绍以下几种趣味运球教学法。

   2.1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或者平地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1)球被别人拍掉或被逼出场外。

   (2)球自拍停止或中途没拍到球。

   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的学生,就离开场地,由场外的学生补进,继续游戏。如果班上学生多,可多划几个场地。此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球兴趣,在游戏中提高运球、控球、护球的水平,学生乐此不疲。

   2.2一人运两球(接力)

   利用半个篮球场,运球迎面接力。一人左右手同时各运一球,从起点一直至终点。球若被运丢,则拾回从丢球处理继续。。若一手推,一手运球则从起点开始,重来一次。

   此游戏对培养学生左右手运、控球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2.3运传抢游戏

   利用篮球场,游戏内与之平行1米处划一线为禁区(只许接球队员在内,其余任何人不许进)如右图,每队人数4—7人左右。游戏开始,在中圈跳球,获球的队通过运球和传球组织进攻,设法将球给本队的接球员,接球员接到球后,该队就得1分。同时守队则积极组织防守.努力断抢,利用运球和传球转守为攻。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得分多者为胜。规则:

   (1)不得推、拉、打、摔对方队员。不得持球跑。否则,算犯规。在就近罚界外球。

   (2)球出界外,由对方在出界地点发界外球(不能直接传球给接球员)

   (3)双方争球或同时击球出界,应在中因跳球。

   (4)接球员出界接球或接球后出界则不得分,应发界外球。

   (5)一队得分后,应由另一队在端线发界外球(接球员此时不得干扰球)。

   此游戏是在学习了运球,并介绍了传球或初步学习了传接球后运用运传球组织比赛。它对学生掌握运传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

   2.4躲闪运球

   在半个篮球场上进行。分成2组,一组在内4~7人,半场内每人一球进行运球,一组共三个球,把这三球滚或抛入圈中,击里面的人腰部以下,被击中或运球停止则出来,加入击球行列,至都被击中为止,换组进去继续进行。

   此游戏在运球基本掌握下才能进行,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视野和灵活性,提高控球能力。

   以上四法可根据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自行调整场地的大小和球的多少等进行。尤其对刚学篮球或篮球水平不在同一起点的学生一起学习的情况下运用,不仅可使刚开始接触篮球的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对于篮球技术有一定水平的学生也不失其兴趣而得以提高。

   耐久跑与趣味篮球课教学在实践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上课的主动性提高了不少,教师的备课时间骤减,但教学质量却有增无减,所以,此教学教案可以说是成功的。

   教案的设计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篮球课教学教案篇1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相关教育部门越来越倡导培养身心健康、全方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新的教育背景下的新模式、新理念也在被逐渐发展、强化,它们也正以方兴未艾之势指导着中学篮球的教学。篮球是青少年普遍喜爱的一种运动方式,据有关调查显示,有68.56%的中学生喜欢篮球运动,其中男生占大多数。作为一种放松身心,锻炼体魄并培养兴趣的极佳课外活动体验,篮球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通过培养中学生的篮球专长以达到全方位发展人才呵护、培养的目的,就具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通过阐明我国中学篮球发展和教育的现状,提出在中学生篮球专长教育方面的典型问题,并通过结合具体的实践经验,给出针对以上问题的几点可取的建议,以求得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质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生篮球教学问题建议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进行,有关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争相对我国各个年龄阶段的在读学生的受教育模式,以及落实到个人的学习成效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学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关键奠基时期,为中学生今后的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等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篮球作为中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兴趣习惯、强健体魄,更是舒缓压力、放松身心与沟通同学关系的极佳方式,因此培养中学生篮球专长的教学具备关键意义。

一、我国中学生篮球教育现状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现今我国中学生中有68.56%的人喜爱篮球运动并经常参与篮球活动,其中女生只占极少数。另外,在一项针对教师的调查中,有10.38%的教师认为我国当下的篮球专项教育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急需推陈出新,而更有多达40%以上的教师认为,当前的篮球教育方法及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兴趣,束缚了学生对篮球课程的积极性,使得中学生无法有效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进而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通过对全国各地的中学生的调查了解显示,超过一半的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篮球知识和技能,或对篮球活动表示有兴趣参加并深入了解、学习。但部分对篮球表示没有兴趣的学生表示,学校针对篮球的教育太过枯燥古板,无法引起兴趣,且很少有吸引人的篮球活动。

二、中学生篮球专长教育的典型问题

通过以上对我国中学篮球教育现状的了解,我们可以将现如今篮球教育的典型问题总结如下:

(一)篮球活动中女生人数明显少于男生,不少女生对篮球运动表现出一定兴趣但拘于模式缺乏接触并参与篮球活动的机会。

(二)许多中学的教学方案中对篮球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些老师认为篮球运动毫无意义,从而无法正确有效开展篮球的专项教学。

(三)篮球课堂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缺乏针对性,从而导致中学生对篮球技能的掌握程度不深,无法达到有效的专长培养。

(四)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篮球设施、器材不充足或质量破损,无法满足学生培养篮球技能的物质需求,从而阻滞学生篮球技能的提升、培养。

(五)我国中学篮球教育的具体实践中,教学方法陈旧死板,拘于模式,缺乏创新,因而导致学生对篮球专长培养课程缺乏兴趣,感觉枯燥无味,无法高效进行技能掌握和学习。

(六)中学缺乏能够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的创造性活动,致使学生对篮球运动没有热情,不愿积极参与,无法达到普及目的。

三、针对篮球教学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学校通过采取广播宣传、主题班会等形式大力提倡女生参与篮球运动,开办女生篮球专项教育教学班,组织针对女生的篮球赛,组建女子篮球队,加大培养女子篮球的教学力度,有针对性地培养女生对篮球的兴趣以及对篮球的技能掌握。

(二)学校领导对学生的篮球活动给予更高重视,组织全体会议端正教师对学生篮球运动的态度,采取有效、创新的教学方案深化中学生的篮球教育,例如开展全校性的篮球友谊比赛、举办校园“篮球日”等。

(三)中学篮球教师采取更加灵活、趣味的教学手法,改变陈旧的模式,例如开展游戏、比赛等活动,并采取有力的奖励机制,通过一系列革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技能,达到专项人才培养的目的。

(四)学校定期检修篮球器械,确保充足的篮球活动器材,满足同学们的课外篮球运动需求。

四、结束语

根据我国培养身心健康、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总体教育目标,我国中学生篮球专长教学需要改变现状进行改革创新。根据对我国中学篮球教育现状的分析,容易发现其中存在许多典型问题,例如性别分配极不平衡、相关部门缺乏足够重视、篮球器械器材供不应求、教师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死板枯燥,拘于模式、开展的篮球活动数量过少且创造性不足等等。针对此类问题,本文亦给出了几项可取的应对措施。要做到正确认识问题,并具体、全面的分析,妥善解决,最终达到提高中学篮球专长教学、培养专项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子良.制约中学篮球运动员培养机制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徐惠娟,朱向东.对中学篮球教学中重视学生“球感”训练的实验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3.02:47-48,53.

[3]樊文彬.中、美中学篮球教学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0.0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