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引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6:06

高等教育学引论篇1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委机会成本责任

我们更期望学生在离开校园后有意识、有能力地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与技术,发挥出更大的潜力;期望他们能够对他人怀有一颗恻隐之心;期望他们尽自己的力量将社会发展推向一个良性的方向。我们除了要用专业的书本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外,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端正做事的态度,清楚自身的权利和对社会应尽的义务,锻炼政治、经济的眼光……我们不是要教会他们做什么,而是要教会他们怎样思考,怎样审视他人和自己行为。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可避免地沉迷于网络游戏,即便老师苦口婆心地、推心置腹地在班会上说:“玩游戏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请大家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到好的工作……”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与其使用无力的感化语句,还不如用科学的理性语句来引起他们的共识。诸如此类,如果我们能弄清楚下面几个问题,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1.自由是什么

幼虎在一岁半左右就会离开自己的父母,独自生活;母鸽会在幼鸽出生25天后就将其赶走,让其独立捕食。自由,是父母给予子女的权利,目的是让它们自食其力,变得强大。在我国,孩子被过度保护了,很多孩子获得自由,是从大学生活才开始的,很明显,“自由”也被很多学生曲解了,以为“自由”就是要享受权利,而忘了“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与其说“自由”代表小鸟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还不如说“自由”代表小鸟在天空翱翔时要独自面对天敌,以及恶劣的天气。当然这一点也被有些老师曲解了,以为学生应该自觉自律,可以对他们放任自流,忘了给予学生应有的引导。

2.大学生活的闲暇时间应该做些什么

大学生活应该是快乐的,但不应该是轻松的、自由的,而应该是自律的。

一个详细的引导过程可以帮助他们树立长、短期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更好地运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学习资源。引导而非告诉。我们不妨跟他们说说下面的道理。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人们一生中要面对很多选择,比如:当一个人选择读大学的时候,那么他就在三四年的时间里放弃了全职工作的机会;当一个人选择工作的时候,他就放弃了接受系统全面的大学教育的机会。又比如,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他可以用所有的课外时间来学习专业知识,也可以用所有的课外时间来学习英语,或者是将课外时间分成两半,一半用来学习专业知识,另一半用来学习英语,他每多使用一个小时学习专业知识,就少了一个小时学习英语,反之亦然。

我们需要从经济学角度让学生知道,每当他使用一个小时去学习,就相当于放弃了本来可以用于睡觉、运动、上网聊天、看电影、看书、听学术讲座、参加社团活动、做兼职的一个小时。如此引导他们学会安排生活,审视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带来的结果,以便他们能够站在科学与理性的角度做出自己的选择。

3.大学教育应该教会学生适应社会,还是应该引导学生改善社会

在学校,就业率是一个评判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在很多学校,它就是一个百分之几的数字,如果我们追求的只是一个数字,那么过程必定会被曲解。且不说知识与技术的更新会造成教学内容的落伍,暂且看看如今中国社会上屡屡出现的责任感严重缺失和社会不公平的事件,不免让人们忧心。

如果我们教会学生适应社会,那就是在教学生过“独木桥”,我们的学生多一个,那别人的学生就少一个。但是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去改善社会,将“独木桥”改造为四车道的“宽马路”,让自己和后来的人都不用挤,岂不更好?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做创造者,但如果有了这个高度,学生便会有意识地积累知识,从经济层面改善社会。

4.大学生应该照的三面“镜子”

最难超越的对手往往是自己,第一面镜子就是自己,大学生应该经常拿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对比,看看今天是否比昨天做得好。

进入同一所大学的学生具有相同的起点,加上享受着同等的教学资源,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大学生应该照“同学”这面镜子,通过他人发现自己的不足或长处。

高等教育学引论篇2

关键词:加塞特;大学的使命;文化育人;以学生为中心;科学的附加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4-0018-08

一、引言

加塞特(ortegaY.Gasset,1883-1955)是西班牙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他富有时代感,视野广阔,思维敏锐,在马德里大学(又称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UniversidadComplutensedemadrid)从教20余年间深受学生欢迎。其主要代表作《大学的使命》(missionoftheUniversity)出版于1930年,作者在直指欧洲大学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高等教育使命的深刻见解,该书观点对我国乃至世界大学的改革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谈论起大学的使命,有太多的人值得怀念。最容易被人遗忘而又最不应该忘记的一个人就是西班牙学者加塞特,他的《大学的使命》曾经与纽曼(JohnHenrynewman)的《大学的理想》、弗莱克斯纳(abrahamFlexner)的《现代大学论》以及赫钦斯(RobertmaynardHutchins)的《美国高等教育》一起并称为世界高教史上的经典著作[1]。

2001年《大学的使命》由徐小洲、陈军教授翻译并引入中国,此后一大批学者引用了其经典观点,对该书进行了诠释和分析。此著言简意赅,正文部分只有四万多字,然而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该著已经被引973次,在同类著作中被引频次位居第一[2]。既有从整体上解读加塞特高等教育思想的,如《加塞特高等教育观解析》[3],也有对其中某一思想的深入研究,如《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功能分层理论解读――读加塞特》[4],还有用两书对比的方式进行的比较研究,如《加塞特和赫钦斯大学思想的比较分析――基于对和的解读》[5]。引用该书观点作为论据的论文更是数不胜数,如《教育人类学视角中的大学理想》[6]、《大学的使命及其守护》[7]、《从大众到普及过程中高等教育质量话语权的变化》[8]等等。通过在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CnKi)中的初步检索,我们发现该书不仅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还辐射到了哲学、职业教育等领域。在龚放[9]、杨秦[10]等学者统计的对我国教育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外著作排序中,该书均榜上有名。作为一部教育学的经典著作,哪些章节更具影响力、受到我国学者的认可?哪些观点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更具启发性?本文拟在文献计量获取数据的基础上对《大学的使命》的学术影响与核心观点进行深入挖掘。

二、《大学的使命》被CnKi论文引用情况

(一)基于CnKi数据库的高等教育计量研究进展

CnKi数据库作为知识资源传播共享平台,收录了各个学科的近8000种期刊,其核心期刊、重要评价性数据库来源期刊授权率达到99%,是我们检索相关论文收录和被引情况的重要数据来源[11]。一大批学者利用CnKi的数据进行了高等教育计量研究,比如范围通过统计1979年-2008年CnKi数据库中高等教育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分析其主题、作者、机构等分布情况,揭示了高等教育学的研究现状与趋势[12];姜文[13]、樊万奎[14]基于CnKi数据库分别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等教育公平这两个主题的论文进行了统计,评述了相关主题研究的发展状况和特点;杜志强则从年限分布、培养单位分布、研究领域分布、研究方式分布等角度对2000-2011年收录在CnKi数据库中的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研究[15]。还有学者以CnKi数据库为基础分析某一期刊的刊载论文总量、被引情况、载文学科及机构分布、高频被引论文、期刊总体排名等,客观评价其学术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如童蕊的《学术影响力分析――基于CnKi(2001-2009年)的数据》[16]。除了利用CnKi数据库,还有学者以CSSCi数据计量为基础研究了外国教育经典在我国传播情况,如《现代大学教育》2012年第5期刊载的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核心观点研究[17]。

(二)《大学的使命》被引总量与时间分布

由于检索时知网2013年的数据尚未收录完毕,所以将检索的时间范围定为2012年以前。在CnKi的期刊数据库中,经过初步检索发现2012年前参考文献包含“大学的使命”的论文总量为1578篇,删除不符合条件的数据,发现真正引用该著的论文共有490篇,其历年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被引频次是衡量学术质量与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书2001年12月出版,紧接着2002年就有学者引用。2002-2012年十余年间CnKi期刊数据库中引用《大学的使命》的论文数由2篇增至70篇,2009年以来其被引量一直保持在60篇以上。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该书的引用率基本呈上升趋势,在2007年经历一个小高峰后,2008年出现回落,但仍有44次的被引量,这说明《大学的使命》自出版以来受到了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并且其影响力没有衰退的迹象,而是呈现了不断提升的趋势。历经80多年的洗礼后仍然能穿越时空、被学界大量引用,不愧是高等教育理论的传世经典,可以预测至少十年内该书仍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的必读书目。

图1《大学的使命》被引总量(CnKi论文数据)

任增元施婷:加塞特的大学使命观及其学术影响研究

三、《大学的使命》被引内容分布与热点呈现

应马德里大学生联合会的邀请,加塞特作了一个有关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报告,《大学的使命》就是在该报告的基础上修改而来,全书仅有的六章内容中有许多深入且独到的论述。这些经典观点究竟存在于哪些章节之中?其中哪些语句更让世人受用呢?本研究以语句为单位统计了各个章节的被引频次,具体结果如图2所示。这六个章节均有被引用,但各自的被引频次有所不同,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有322次,最低的仅为57次。除第一章被引频次较低外,其余五章均被引超过100次,被引150次以上的也有四章。这说明学界对这本书6个主题的关注度不同,其中第二章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而被引频次较高的章节正是书中经典观点之所在,可作为我们学习与研究的重点。

图2《大学的使命》中6个主题的被引频次

如图2显示,“基本问题”这一章引用频次最高。在这一章中,加塞特强调了大学使命的重新确立,他认为[18]46:

大学改革的实质是为了能够系统完整地体现其目标,因此,对我们的大学目标只作一些调整、修饰或变更最终会是一场空欢喜,除非大学自身已开始明确无误地、坚决果断地、名副其实地重新认识其使命。

那么大学究竟应该肩负怎样的使命?在明确西班牙乃至欧洲高等教育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他提出大学应包括“文化的传授、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18]61三项职能。这一章他概括表达了很多思想,如警惕过度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文化教学的现象,从而提出了他“文化育人”的总观点;教学内容的删减与优化,“我们必须只教授那些能够被教授的知识,即能够被学会或掌握的知识,而不是教授认为应该被教授的知识”[18]61;研究型人才(科学家)和应用型人才(如医生、律师)培养目标不同,那么培养方式也具有巨大差异,必须予以清晰的界定。除此之外,各国大学的使命定位不能单纯效仿别国。

接下来引用频次较高的章节依次是:大学的“附加”功能(被引188次)、教育的经济原理(被引151次)、大学的基本功能(被引150次)、文化和科学(被引126次)。其中,“大学的‘附加’功能”这一章主要论述了大学具有科学这一附加功能,“大学不同于科学,但又离不开科学”[18]98。在“教育的经济原理”一章中,加塞特通过分析经济活动的产生引申出该原理,即“儿童或青年学生无法学习和掌握所有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掌握的知识”[18]69。学习能力与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的不平衡必然要求教育的重心应从传统的教师或知识转移到学生身上,课程设置也要考虑学生需要和吸纳能力。大学课程设置过于庞杂繁多,宽泛的学习内容往往会让他们无所适从,貌似样样都懂但无一精通,所以要对知识的灌木丛“彻底地进行修剪和整枝清理”[18]70。

“大学的基本功能”和“文化和科学”两章则阐述了专业和科学以及文化和科学之间的关系。加塞特认为专业和科学必须区分开来:科学本身具有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探索真理和揭秘未知的过程,而专业则偏向于学习、吸收、应用已成体系的知识,混淆二者之间的性质与界限是危险的,尤其会影响大学的专业教学功能;至于文化和科学,他认为“文化的内容大多源自科学,但文化并不是科学。文化的内容虽然是在科学的领域中形成的,但它并不属于科学事实,而是一种生命信念,一种赋有我们时代特征的信念”[18]85。

四、《大学的使命》影响最大的核心观点解读

《大学的使命》中哪些观点的影响力最大?学界对这些观点是认可还是存有质疑?又该如何评价这些观点?本研究统计出了490篇论文中相关语句的被引频次,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0句语句如表1所示,引用次数最高的达到32次,最低的也有15次。通过这些高被引语句以及所有被引内容的组合,发现其最受学界认可的核心观点有如下几点:大学的职能应包括文化传授、专业教学以及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使命是文化教学与文化育人;大学应遵循教育的经济原理,以学生为中心,特别是在教学中要以普通学生为起点;科学是神圣的,但不能泛化科学而影响其他使命;大学需走出象牙塔,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外部环境,坚持用自己特有的“精神力量”指引公共生活;大学作为一种机构,目的是让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

(一)文化教学必须是大学驾凌于其他一切之上的基本功能

大学的使命无疑具有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境遇性等特征,加塞特站在时代的前沿,在透视西班牙乃至欧洲高等教育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的教育包括下列三项职能:文化的传授、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18]61。加塞特认为这三项职能作为一个整体既互有关联又相对独立,其中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是“文化育人”。

他认为,无论是科学方面还是政治方面的创造与进步都起源于某种普遍存在的文化信念或时代精神,而大学的任务就在于传播这种文化信念和时代精神。只有获得这些文化信念和时代精神我们才能够看清混杂纷乱的生活道路,才能计划和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总之,文化给予我们方向的引领和力量的支撑,“没有文化的生活是有缺陷的生活,是遭到破坏、不真实的生活”[18]87,为此“在大学里再度建立文化教学,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核心思想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也必须是大学驾凌于其他一切之上的基本功能”[18]58。因此,大学的首要使命在于通过文化熏陶把学生培养成为“整体的全面发展的完人”[18]61。然而,相比于中世纪的大学“现代的大学已把专业教育这颗大学惟一的种子演变成了一项巨大的活动,并增添了研究的功能,但现代大学已几乎完全遗弃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18]56。结果培养了许多没有文化修养的新生野蛮人,他们精通于各自的专业,却在其他方面迟钝而无知,这样的人既残酷、愚蠢,又冒失狂妄和肆无忌惮。对此,他严肃地警示“如果不恢复文化学科,欧洲就无法挽救了”[18]92。

我国学者对他“文化育人”的观点颇为认同,认为专业训练并不等同于人格、修养的提升,要“成人”必须辅以文化的滋养。“整个大学教育体系好比一个三层的金字塔结构,其基础部分即金字塔的基座是文化教学”,“强调‘文化综合性’、重建文化教学同样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19]。值得注意的是,该著引介到我国时正是高等教育规模急剧增大的扩招阶段,很多问题暴露出来,其观点也成为我国学者针砭时弊、拷问现实的理论根据。由于意识形态和特殊国情等原因,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符号价值被过度放大,更多是在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的诱导下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人格”、“人品”、“人味儿”重视不够,结果是高等教育除了职业训练、兜售文凭外竟然“无以为高”,“专业化的野蛮”和“文化缺失”的后果昭然若揭。虽然做出了“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等修补性、平衡性的应对措施,但效果差强人意。当前,各类利益相关者都不约而同的选择把“实用主义”或者功利主义奉为圭臬,这样的理性选择与我国的文化土壤、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就业市场密切相关,当然也需要对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专业教育”的传统定义进行匡正,对什么是高等教育进行彻底的反思。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必须贯彻执行

加塞特通过分析经济活动的根源引申出教育的经济原理,提出与经济活动源于“稀缺性”一样,教育也是因为学习能力的稀缺而产生的。加赛特认为[18]67:

人类从事和热衷于教育是基于一个简单明了、毫无浪漫色彩的原因:人类为了能够满怀信心、自由自在和卓有成效地生活必须知道很多事情,但儿童和青年的学习能力都非常有限,这就是原因所在。

也就是说,教育起源于学生所需知识和学习能力之间的失衡。由此,加塞特提出“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大学的建设都必须以学生为基础,而不是以教师或知识为基础”[18]70。在教学内容和大学组织设计上也“必须以普通学生为起点,把迫切需要学生掌握,并且一个正常的普通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的教学内容作为一所大学的核心,把它看作大学的中心内容和基本组成部分”[18]71。

虽然古往今来众多教育实践或多或少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但得到明确却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罗杰斯(CarlRansonRogers)提出。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指出,“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要求“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把他们看作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20]。这样看来,加塞特走在了时代前列,较早地意识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性。几乎所有学者都认同这一观点,我国学者也进行了拓展研究,提出应该理解学生而不是误解学生、尊重学生而不是轻视学生、服务学生而不是利用学生、启迪学生而不是蒙蔽学生、激励学生而不是压制学生[21]。也认识到不能把“以学生为中心”狭窄地理解为“教学法”,学生的中心地位应体现在学校一切工作与活动中[22]。

与理想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实中大学“以人为本”、“育人为本”还仅仅表现为一种“口号”,甚至这种口号都远比不上“服务社会”与“服务国家”响亮。专业选择、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学分认可以及质量评价这些都以学校“规定”为准,在大学治理结构上也没有学生的位置。学生的影响甚微,远远谈不上“以学生为中心”。可以讲,偌大国家还没看到一所“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在募集资金时,大学一味地怪罪中国社会缺乏捐赠的习惯与文化,难道不反思自己是怎样对待学生的吗?显然,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需要大学在资源分配、体制机制与激励评价体系方面做系统性的彻底变革;当然随着信息化、市场化、少子化和普及化的发展趋势以及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相信现实定会有所改观。

(三)科学是神圣的,但不能泛化科学而影响大学的其他使命

在加塞特的观念中,科学研究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相对于文化传授和专业教学两项使命来说只是“附加功能”。科学是大学的活力源泉和灵魂所在,代表大学的尊严、为文化和专业提供滋养并使其不断更新,它的“创新本质”也激发了整个大学的生机。为此,“大学在能够成为大学之前必须是科学性的。一个充满激情、努力运用科学的环境是大学存在的先决条件”[18]98。但他并没有被唯科学主义冲昏头脑,提出科学崇高而远大以至于真正适合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极其有限,“普通学生并不需要学习如何从事科学研究”[18]77。“将科学研究排除出大学的核心部分或将它减低到最小的程度是适当的”[18]95。他还注意到知识急剧积累和零碎分散给人类带来了挑战,提出“必须彻底实现知识的综合和系统化”[18]93。总之,他关于大学的科学使命可以概括为“高度重视、防止泛化、必须优化”。

加塞特关于科学的多数观点得到了我国学者的认同,然而也有学者提出“普通学生不需学习科研”的观点并不恰当。有学者指出[23]:

从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很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都是在大学里培养出来的,都是通过普通学生的自身努力得来的,同时,普通学生接触科学研究和科学家,也有利于他们及早地进行科学研究意识的浸润。

加塞特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办好“专业教育”、协调好不同使命之间的关系才作了这样的表述,应结合他当时的语境更全面地看待这个观点。可以讲,大学对待科学的最高原则是“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培养目标定位而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既要对所有学生都施以科学的熏陶,又不能指望人人都成为科学家,因为既不必要亦无可能。还有学者指出加塞特关于科学的观点存在矛盾,如强调大学和科学两者的互动促进,却又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是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而不是大学直接的基本功能[24]。其实加塞特的核心观点是把科学放在适当的位置,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用,即他重视科学的价值,但反对唯科学主义,他反对的不是科学,而是科学不必要的泛滥。我国大学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的职能,核心使命还是普及科学知识、培育科学精神与科研能力,重点培育创新拔尖学科和人才。在科学的道路任重道远,还谈不上过犹不及或者科学泛滥的危机。

(四)大学需以开放的姿态融入环境,坚持用自己特有的“精神力量”指引公共生活

现代大学早已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它离群索居、遥不可及的形象定位也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与社会产生愈来愈密切的联系。开放办学不仅是大学汲取资源与力量从而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前提。在大学的“附加”功能一章中,加塞特提出大学负有开放办学、融入社会并引领社会的使命。加塞特认为[18]99:

大学不仅需要与科学进行长期、永久的接触,否则就会萎缩退化;而且需要和公共生活、历史事实以及现实环境保持接触……大学必须对其所处时代的整个现实环境开放,必须投身于真实的生活,必须整个地融入外部环境。

在“开放性”这一点上,多数学者都表示认可,因为在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今天,有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把大学和社会其他主要机构连接起来。为此是否开放已经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开放。

学界既赞同“开放办学、融入环境”观点,又担心大学在开放中迷失自己。指出我们的大学本身缺乏“象牙塔”精神,“在走向开放的过程中匆忙赶路而无暇沉思,面对来势汹涌的‘市场化’、‘大众化’、‘全球化’浪潮的拍打,缺少厚重的文化传统堤坝来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25]。在实践过程中,一些高校禁不住丰厚经费的诱惑,在研究中过分注重实用性而忽视了其真正的学术价值,置收益不佳的基础理论研究于不顾,最终导致功利主义甚嚣尘上,学风浮躁、学术造假、道德沦丧等问题都在困扰着大学。在这样的境遇下,不能否定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而是应保持张力、坚守底线,也应遵守“学术性”、“条件性”、“不均衡性”和“有限性”的原则。当然外部制度、理念和机制对大学行为具有巨大的形塑作用,在市场化和行政化的环境中办出超然大学的难度也可想而知。大学的开放性与保守性的矛盾不仅存在于我国当下,也存在于其他时代与国度,尽管程度不同,但这可能是一对普遍性、永恒性的矛盾。

加塞特认为除了必须汲取历史与现实环境中的精华外,大学还应在道德和思想领域超越甚至引领社会,加塞特指出[18]101:

在生活最紧张激烈的阶段,大学必须坚持自己作为一种主要的、高于新闻舆论的“精神力量”的权利,在狂热之中保持平静,面对轻浮无聊和恬不知耻的愚蠢行为保持严肃性,把握理智。只有这样,那么大学才会再一次迎来它的一个宏伟壮丽的时刻:西方历史上一泓不息的清泉。

学界高度认同这样的观点,如王翼生认为[26]:

大学应当而且可以运用自己所拥有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现实社会中的不良倾向进行独立的批判,不仅在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判断和决策上,而且在人们区分善恶、建立信念和认识真理上,都能够代表“社会的良心”。

这是时代赋予大学的使命,也是各界的美好期许,但现实中的大学正面临着行政化、市场化、功利化和庸俗化等痼疾的困扰,也面临着社会对其合法性的质疑,大学要发挥这样的使命实属不易。应该说多数教师是愿意潜心学术的,但是在办学环境、评价标准的双重异化的威逼利诱之下丧失了行为理性,所以如何设计评价标准、优化大学评价体系、使用评价结果肯定是扭转局面的重要出路。

(五)大学要让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

加塞特认为“大学作为一种机构,目的是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接受高等教育”[18]50-51。这里之所以加上“几乎”一词是因为还存在专业学校,也就是说除了就读于专业学校的学生,其他绝大部分人都应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然而,在现实中“所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根本不是那些本可以接受和应该接受的人,他们只是富人阶级的孩子,因此,上大学代表着一种难以辨明和开释的特权”[18]51,工人阶级的子弟被无情地拦在了学术殿堂――大学的门外。实际上,这里涉及了教育公平的问题。公平既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诉求也是公共政策的目标,这在高等教育领域显得尤为迫切。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告也明确指出[27]:

在扩大入学上,高等教育必须同时兼顾公平、适切性和质量。公平不仅仅是入学机会的问题――其目标必须是成功的入学和顺利的完成学业,同时确保学生的福利。这必然包括对那些来自贫困和边远地区的社会群体在经济上和教育上给予适当支持。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确实增加了入学机会,似乎向教育公平迈进了一步,但“大众化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仅仅反映在总体层面,事实上,在短期内大众化并没有缓解不同区域和社会阶层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及其质量上的差异”[28]。杨东平教授的调查结果显示[29]:

在高等教育扩招之后,重点高校的农村学生比例明显下降,优势阶层的子女更多集中在热门专业,低阶层家庭子女的高考录取分数普遍高于优势阶层的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

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问题仍很严峻,贫民子弟不仅面临着“有学上”的问题,还面临着“上好学”的问题。要实现公平,我们应着手教育改革尤其是考选制度的改革,同时配套社会制度的协调,以求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同时提高公平与效率并非易事,所以除了改革考选制度之外,更关键的是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

(六)个别语句的中英文对照分析

通过过刊全名数据库(JournalStorage)可以检索到相关书评,发现国外学者亦对该书极为关注,学者们认为他关于文化与科学的论述是非常有新意、生动有用的,文化是时代赖以生存的思想体系。“Cultureisthesystemofvitalideaswhicheachagepossesses;betteryet,itisthesystemofideasbywhichtheagelives.”其“教育的经济原理”(principleofeconomyineducation)同样值得深思,可用以审视美国的教育方法,“insteadofteachingwhatoughttobetaught,accordingtosomeutopiandesire,wemustteachonlywhatcanbetaught,thatis,whatcanbelearned”即大量的知识已经超过了学生所能掌握的范围,我们要思考的不是应该教授什么,而是学生能够学习什么,大学教育也应以学生为中心[30];大学应是文化的中心,而不是专业训练抑或是科学研究的中心。科学的过度泛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专业化的野蛮(thebarbarismofspecialization),我们正处于极度无文化的时代。遗憾的是现代大学将专业教育扩大化,并增添了研究的功能,反而遗弃了文化教学的功能,这样的变更导致欧洲自食其果[31];大学应与公共生活、历史现实保持联系,坚持用它高于新闻舆论的精神力量指引群众[32]。透过这些学者的评介,可以管窥书中的经典观点。尽管存在着文化、地域的差异,国外学界认可的这些观点与我国学者所关注的高度契合,文化教育的忽视、以学生为中心在实践上的缺失都是世界性的问题,我们须及早采取行动,让大学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五、讨论与小结

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大学的使命》很好地回答了“大学是什么”、“大学应该干什么”等问题,读来发人深省。历经数十载,书中的经典观点仍然熠熠生辉。

但当理想照进现实,发现现实与我们头脑中勾画的理想蓝图并不吻合,甚至相差甚远。大学中的种种流弊让我们对高等教育失去了信心,所幸的是很多学者都致力于理想大学的研究,指引着高等教育改革。这些理论固然先进,然而怎样才能把落实这些美好的愿景?是否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庞然大物而难于驾驭?也许大学都不是当时理想的大学,因此大学变革与转型才成为永恒话题,所以无论哪个时代的学者也都喜欢来重新审视大学的使命。面对危机的同时,仍要抱有乐观理性的态度。大学仍是人类精神归宿与动力之源,令人向往与怀念。正如同伯恩鲍姆(RobertBrinbaum)所言[33]:

世间再无堪与大学相媲美的事物。在国破家亡、价值沦丧之时,在大坝坍塌、洪水肆虐之时,在前途暗淡、了无依赖之时,不论何地,只要有大学存在,它就巍然屹立,光芒四射。只要有大学存在,人的自由思想、全面公正探索的冲动仍能将智慧注入人们的行为之中。

其实经典著作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理想性、超越性和永恒性特征,其描述的状态既令人向往但又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其作用不是用于施工的图纸,而是指引方向的灯塔,迷茫时用来激发内心的力量、寻找前进的方向。通过理想找方向,立足现实找出路,如此才能推动历史前进。

参考文献

[1]张学文.大学理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77.

[2]佚名.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快速检索[DB/oL].图书.中国知网.(上载日期不详)[2014-03-11].http:///knsref/index.aspx.

[3]陈锋.加塞特高等教育观解析[J].江苏高教,2005(2):125-128.

[4]唐亚厉.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功能分层理论解读――读加塞特《大学的使命》[J].湘潭大学学报,2009(2):159-161.

[5]岳跃峰.加塞特和赫钦斯大学思想的比较分析――基于对《大学的使命》和《美国高等教育》的解读[J].现代大学教育,2010(3):67-70.

[6]韩益凤.教育人类学视角中的大学理想[J].教育发展研究,2012(21):11-15.

[7]眭依凡.大学的使命及其守护[J].教育研究,2011(1):68-72.

[8]韩映雄,李华萍.从大众到普及过程中高等教育质量话语权的变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9(5):1-5.

[9]龚放.中国教育研究领域学者、论著影响力报告――基于2005-2006年CSSCi的统计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9(2):35-45.

[10]杨秦.对我国教育学研究最有影响力的国外学术著作――基于CSSCi(2000-2007)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58-267.

[11]仇琛.中国知网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J].中国索引,2005(2):44-46.

[12]范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主题:1979-2008[J].高等教育研究,2010(2):43-52.

[13]姜文,苏靓.十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述评――以2001-2010年CnKi数据库为样本的统计分析[J].高教探索,2011(4):146-149.

[14]樊万奎,段兆兵.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基于1999-2010年核心期刊论文的计量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1(11):50-52.

[15]杜志强,欧阳梦琴.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引文索引分析――基于学术关注度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8):55-59.

[16]童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术影响力分析――基于CnKi(2001~2009年)的数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00-109.

[17]宋娜娜.汉语语境中的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于CSSCi(1998-2010年)论文引用的解读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2(5):19-27.

[18]加塞特,o.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9]郭勇健.重建文化教学――加塞特论大学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5):30-34.

[20]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上海高教研究,1998(12):1-8.

[21]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4-56.

[22]朱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审视与价值定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2(4):6-9.

[23]张飞.奥特加・加塞特高等教育思想简析――《大学的使命》读后感[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27-30.

[24]李建辉.大学的根本使命和出路在于改革――奥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的教育改革思想述评[J].煤炭高等教育,2004(4):23-26.

[25]冯向东.大学职能的演变与大学的开放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25-27.

[26]王冀生.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6.

[27]魏奇,等.2009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高等教育与研究给社会变革与发展带来的新动力[J].开放教育研究,2009(8):10-13.

[28]钟秉林,赵应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的重要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1):5-9.

[29]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19-25.

[30]tead,o.aStimulatingessay[J].theJournalofHighereducation,1945(6):335-336.

[31]Bergmann,G.BookReviews[J].themississippiValleyHistoricalReview,1945(2):266-267.

高等教育学引论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音乐教学理论课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音乐艺术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高等音乐教育也自然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音乐理论,是高等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理论课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理念知识的喜爱程度,也影响着音乐人才的培养质量。对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加大改革力度,是解决高等音乐教育中传统理论教学活动问题的重要方法。做好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改革,才能让高等音乐教育的理论课更符合社会需求。

一、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一)音乐理论课教学模式单一

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该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然而,许多高等音乐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掌握针对不同内容、环境与教学条件的教学模式,无法根据音乐理论课教学的实际需求,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先进的音乐理论教学课堂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创新教学模式,将综合性教学模式正确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等音乐理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阻碍了音乐理论课堂的进步与发展。

(二)理论课中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音乐理论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要丰富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具有创造性的音乐学习思维。只有学生将自己的个性与音乐作品的欣赏、创作结合起来,才能使其具有独立的音乐学习能力。然而,大多数音乐教师只认识到提高学生理论水平这一目标,没有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教师很少组织学生在课堂中针对音乐理论知识发散思维,只求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共性理解,加大了音乐理论课的单调性,不利于音乐理论教学优化。

(三)忽视了现代技术在理论课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代社会成为数字化社会。知识与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传播范围也在逐渐扩大。速度的加快与范围的扩大,缩短了知识的更新速度。及时对音乐理论知识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的高等音乐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将课本视为唯一的教学内容来源,一味地讲解课本上的音乐理论知识,忽视了时代性理论知识的开发。教师们没有将网络平台与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对媒介的忽视,不利于音乐理论知识来源渠道的丰富,加大了音乐理论教学的片面性。

二、高等音乐教学中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一)加强音乐理论教学模式的灵活化

加强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教师更新个人音乐理论教学思想,认识到多样化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重要性。师生是课堂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不是音乐理论课的单一模式。在高等音乐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在音乐理论课堂中的共同参与。音乐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教师思考传统教学观念与现代化教学观念的不同,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统治者,也不仅仅是音乐理论知识的传递者,而应当成学生探究音乐理论知识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鼓励学生与自己互动、交流,在互动与交流中发现理论知识,解决音乐理论问题,才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音乐理论学习方法。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听赏训练时,教师如果一再强调听赏的技巧,不给学生机会去体验,再多的讲解也无济于事。教师可以利用《命运》与《二泉映月》这样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去听去欣赏,在第一次听赏后与学生交流心得,了解学生通过听赏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运用或者想到的听赏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听赏。第二次听赏实际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通过交流与引导,让学生探究出最适合自己的听赏方法,有利于音乐理论教学的自然化与通畅化。

(二)重视现代教育手段的合理应用

科技的现代化发展,给高等音乐教育理论课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音乐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能够促进音乐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也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渠道。积极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将视听结合起来,有利于音乐理论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富,也能加强师生之间音乐理论观点的分享。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曲艺、戏曲的知识时,鉴于许多学生对曲艺、戏曲作品不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化,扩展教学内容。除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用网络技术下载一些曲艺、戏曲的视频,用视频代替音频,促进曲艺、戏曲作品的形象化。用多媒体设备对这些作品进行播放,有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理论学习内容的吸引力。

(三)重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生音乐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给学生创新与实践的机会,是高等音乐理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个性基本形成,对于音乐作品的风格有明确的追求。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音乐作品的机会,让学生将的已学的音乐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中去,提高个人创新能力。像在讲解和声知识时,教师给学生布置“利用所用和声创造一个音乐作品”的任务,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音乐理论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音乐思维能力的形成,也不利于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对音乐教育进行创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音乐理论教学的限制,才能让学生习得更为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用高效的音乐理论课奠定良好的音乐教育基础,才能推动音乐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透析现象意为何看尽繁华话忧思(上)――由我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现状引发的思考[J].乐器,2007,(03).

高等教育学引论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科学的教育课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于构建高校学生的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基础》等理论教学方式来奠定大学生的思想理论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最基础理论课程。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引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思想特点和文化素质,推动高校学生拥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特点,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基础》理论内容的掌握和学习。最终能够形成系统、完整的思想政治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其基本原理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以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在我国革命历史和现代社会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正确、科学的指导作用。另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和马克思主义立场、世界观、价值观等的主要理论表达。同时涉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潮的关系研究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得是高校教育者对青年学生展开关于政治、思想、法纪、道德和心理方面的指导规范,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采用一定的层次性和计划性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教育,以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教育目标,从而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

新时期发展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富的时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变革发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侧重创新思路的教育;二是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点;三是构建民族文化认同和历史责任感;四是以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五是完善自我网络道德素养;六是构建法律思维实现法制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要求在于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需要。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依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能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我国高校学生思想的侵蚀。

2.符合建设师生共同思想的需要

共同思想是事物价值尺度的标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构建师生的共同思想和共同理想,从而推动和谐校园的发展,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求师生拥有一样的理想目标,坚持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科学发展道路。

3.符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社会深入发展,要求高校学生拥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实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推动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爱国主义精神等能力的提高,培养自我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从而为学生未来社会生活提供坚定的素质后盾。

4.符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面临着改革创新的要求。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培育,在新时期中以创新探究精神、和谐社会精神、可持续发展思维等的作为发展的重点。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在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标准为主要目的。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有先进的经济政治理论、科学的哲学观点和丰富的科学社会主义。因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从而对高校学生发挥正确的人生导向作用。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理论思想,从而更好的指导社会实践。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有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要求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规律,进行优化升级。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

(一)以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思想为指导,发展高校学生改革创新思维

马克思主义辨证思想推动以“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的发展,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推动事物的发展,二是马克思主义辨证思想推动学生形成“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筹兼顾事物发展的各个方面,投身于社会事物的改革创新。三是马克思主义辨证思想推动学生形成“矛盾”观点看待社会,在解决问题时正确看待问题,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思想,引领高校学生养成改革创新思维,把握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学生在当前社会发展历程中,实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点,抛弃阶级革命。

(二)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为力量源泉,推动高校学生团结合作关系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强调历史的不是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发展起来的。同时强调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在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因而在高校学生在唯物历史观的引领下,学生能够抛弃英雄主义,实现师生、生生等的团结合作关系,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社会改革活动。另外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能够引导高校开展历史精神宣讲会,运用长征精神、抗震精神、抗洪精神等来引导高校学生养成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思想,构建维系整个社会精神的基础,使高校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丰富高校的文化氛围,增加高校文化生活等的创造活力,鼓励高校学生展开积极的社会活动,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思想为发展方向,引领高校学生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资本主义终将灭亡,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状态。同时强调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在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思想为发展方向,能够引领高校学生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学生拥有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新年,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的发展观点。因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观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推动高校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高校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观点为发展方面,创新改革我国的产业结构,实现技术的创新发展,以生态循环经济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

(四)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加强高校学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

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建立思想和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解放心思、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具体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要求高校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看待问题,构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观点看待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以科学的社会主义观点发展中国的政治制度为指导,加强高校学生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参与到民主活动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奠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体系。当前实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长久性、社会共同思想的构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新时期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推动高校学生能够养成唯物辨证观、唯物历史主义的哲学观点看待问题,推动高校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观点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还推动高校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学习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朝着中级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郑自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张文富,屈彩霞.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1).

[5]李玲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D].中北大学,2014年.

高等教育学引论篇5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提升措施

[作者简介]郝颖(1982-),女,河北正定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庆40133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59-02

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适应时展的需要,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一些大学生积极性不高,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加上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沿袭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方式,很难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就必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必要性

(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是时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人们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同时也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所影响。在这样的环境氛围影响下,大学生在集体、荣誉等方面的意识不断弱化,一些不良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开来。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大学生由于无法承受社会和工作的压力,出现学习积极性不强、过分追求物质享乐等问题。这些现象在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中比较常见,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引导,从而促进高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是完善大学生品德结构的需要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青少年过于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大局观念和团队意识,所以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把个人利益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不能很好地肩负起社会责任。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面对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时,往往不能很好地缓解和释放,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出现。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各种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而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该增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已经不合时宜,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一般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死板的教学方法以及形式枯燥的课程理论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提不起兴趣。这种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还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把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用简单的知识来灌输,并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客观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直接造成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脱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假”“大”“空”。尽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已经成为高校的必修课程,但很多学生并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有效的、对自身发展有用的信息,反而由于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问题增加了对课程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效率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碍。究其原因,最终还是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所以高校应当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兴趣,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主要因素

(一)国内外形势的改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当今世界正在向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一些西方国家的思想观念进入我国后,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利用所谓的民主和人权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攻击,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判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些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从而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高校缺乏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引导者,教师水平越高,对学生兴趣提升的帮助就越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担着特殊的使命,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缺乏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教师团队,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职称以及层次结构都不合理。要想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必须先从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入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鼓励和引导他们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三)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发生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学生应该结合时代背景调整对自身的定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但是,由于大学生还未走向社会,心理发展还未真正成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大学生面临生活、学习、就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导致他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在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多元化的倾向。一些学生将物质以及利益作为衡量外部世界的标准,对思想道德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等没有太大的用处,因此不愿意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上。这显然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延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没有有效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年龄较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能很好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方法,导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比较落后。还有一些高校由于缺乏经费和师资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往往只是单纯地喊喊口号而已,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也过多地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多靠死记硬背,很难发挥创造性。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对策

(一)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十分重要,其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水平较高,才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有序地开展。因此,高校应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高校要实行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在教师任教之前要对其各项能力进行考查,对其专业化水平以及个性化能力进行评估,确保思想政治课程任课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个人素质。同时,要注重对思想政治教师的培养,为他们制订详细、系统的培养计划和发展方案,重点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带头人。除了积极参与高校的各项培训外,思想政治教师还要主动提升自身素质,端正学术态度,注重教育形式以及教育方法的创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思想政治教育能更有效地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效结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德;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创新能力,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进行充分研究,使大学生能够利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可以多开展一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在进行理论教育时,不能“一盘棋”“一刀切”,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征对教育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有更高的兴趣以及更高的接受度。此外,在进行考查与评估时,不能只注重书面的考试成绩,还要结合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实际情况,在评价手段上可以采用口试、情景表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从而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

当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改革,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教育改革方向,才能实现高效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要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客观规律和事物的本质,这样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要结合最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把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当前的重大事件以及新闻热点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自然可以有效增强其吸引力,从而最终达到提升其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高校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有效激发课堂的活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把一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各种理论知识。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可在课堂中安排学生进行讨论、演讲等,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通过理论与图像、音乐相结合的方法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彭建国,李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2]李伟明.红色导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拓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1).

[3]杨慧民.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

高等教育学引论篇6

1、社会转型理论。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转型”理论被我国学者引入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李培林在《“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一文中较早地阐述了社会转型理论,他认为社会转型的典型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整体性发展、结构性变动、数量关系分析框架。笔者认为,社会转型理论比较复杂,应从多个角度理解这一理论:首先,该理论的内容集中反映为社会整体结构的变迁;其次,社会转型的过程非常复杂,它体现了两种不同社会范型相互渗透抑或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相互融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矛盾冲突;最后,社会转型理论充分剖析了社会在发展变革过程中所形成的特点和规律,社会转型的结果将导致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发展。当前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整体结构变迁的重大任务,社会转型理论所揭示的要义及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着的社会转型,对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成人发展研究。发展是包括成人在内的所有人共同的人生任务,成人既面临发展的需要,也具有发展的可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知识社会中,学习是实现成人发展的有效手段;引导成人学习,促进成人发展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价值追求。第一,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包括成人在内的所有人共同的需要;第二,学习是实现成人发展的有效手段。学习是机体改变自身,适应环境的一种活动,越是高级的生命,学习行为越复杂、越明显,学习活动对自身发展和发挥其生命的张力越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引导成人学习,促进成人发展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育人是根本,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就是要挖掘成人的潜能,促进成人的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

3、终身教育理论。终身教育概念提出后,由于其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具有极强的理论概括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变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迅猛,开始广泛地传播起来。终身教育理论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尤其对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它确认了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存在价值,引导了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之途,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需要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思想观念、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做出积极主动的变革。

二、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基本范畴

1、转变观念。教育观念是不同的教育主体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它来源于客观存在着的各种教育事物和现象,同时具有情感性和评价性,是知、情、意的结合与交融。正是因为教育观念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变革中的重要意义。任何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任何教育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任何教育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激烈斗争的结果。教育观念不转变,教育改革就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旦转变,许多问题和困难便有可能会迎刃而解。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必须首先从观念的转变入手,摆脱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教育观念。就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而言,当前需要转换的观念主要是:在教育目的观、价值观上,实现从“成材”到“成人”的转换;在师生观、教学观上,实现从“重教”到“重学”的转换;在学习观上,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换。这三方面观念的转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逐层递进。

2、创新制度。教育制度不仅是教育行为的外在框架,更是一种重要的内生性资源,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教育观念的转变如不通过制度调整和重新设计使之具体化,则会落空。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笔者主张,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应该取消全国统一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实行注册入学的招生制度,放开入学条件,改全国统一招生为高校自主招生;改考试入学为注册入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凭高中会考成绩、学习工作的各种证明以及参加普通高考的成绩等向有关成人高校提出申请;成人高校在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的基础上,根据各自学校的情况自主招生。具有高中学历或同等学力的成人都可以进入成人高校学习。入学时间、学习形式、学习专业、课程安排根据学生意愿自主选择,学生入学可不拘于固定的学习年限,对无法坚持学习的学生,允许中途离校,一旦想回校继续学习时,原来获得的学分仍然有效。这样的招生制度,不仅符合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大众化开放教育的特点,也适应了目前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生源不足的现实需要。

3、调整结构。调整办学形式结构,使之多样。办学形式结构反映了成人高等教育不同办学形式之间的比例关系。成人高等教育属高中后教育,面向广大在职、从业、待业人员,具有对象的广泛性和任务的多样性特点,这就决定了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实行多样化办学,以尽可能满足社会各阶层人们的不同求学需要。

调整类别层次结构,使之合理。类别层次结构是指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大类别,以及学历教育中本科、专科层次的组合比例关系。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类别层次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结构的合理化,它包括: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类别层次结构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要求相契合,符合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实际,体现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类别层次的低重心特点,有利于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撑。

三、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推进策略

1、创建开放式网络化学习的转型策略。开放的学习网络是组织和个人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在学习型学校的创建中,这包括:校、系、教研室和个人四级学习体系的建立;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报刊资料和多媒体网络等学习基地、设施的建设和功能的发挥;各种论坛、沙龙、讲座、学术报告会等对学习氛围的营造,等等。所有这些,都在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创建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学院构建了从校领导到教职员工的各级学习体系,创设了学校成员及时沟通、交流和讨论的良好学习环境,建立了各种学习小组,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成为一种制度,形成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长期学习与短期培训、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形成校内成员人人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成人高校开放式网络化学习模式的创建,不仅是成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整个成人高等教育系统转型的组织保证。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成人高等学校应善于发挥已有学习资源的作用,引导全体学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调动师生员工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学习作为实现个人发展,推动学校组织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首选。

2、建立市场化开放办学的转型策略。社会转型是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社会背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是目前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必须与经济的转轨相适应,引入市场机制,这既是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客观要求,也是转型的重要保证。首先是办学的市场化。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提高质量,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利用与经济部门、行业、企业有着广泛联系的优势,走出封闭,实行开放办学,广泛吸纳社会资源,通过市场运作,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筹措教育发展基金。此外,成人高等教育不仅要面向行业和企业,还应该拓展自己的服务面,面向社会大市场,进入广大的农村、社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实施开放办学。其次是招生的市场化。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努力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提高自身竞争力:第一是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社会和市场需要为参照,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努力吸纳本地生源,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培训各类高级应用人才,使他们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建设的主力军;第二是扩大招生领域和范围,对各地生源市场进行细分,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正确选择目标市场,准确进行市场定位,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生源竞争策略,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在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最后是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设置的市场化。引入市场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调整成人高教的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设置。

3、采取分步推进、分类引导的转型策略。运作的有序化使得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任务艰巨而复杂,涉及到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具体运作,应充分体现系统有序的原则,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分类引导。

由学历导向向学习导向的转变,是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走向和价值预设,它的实现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应该实施分步推进的策略。具体来说,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应先行职业化的改革,在职业化改革的过程中引导整个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系统向学习型迈进,并最终实现由学历导向向学习导向的转变。分步推进的同时,还必须同时注意分类引导。多样性是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具体体现为:办学形式多样、学习方式多样、对象多样、层次规格多样等等。多样性特点决定了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必须注意分类引导,对不同类的成人高等教育应该采取不一样的转型方略,不能以同一个模式对待差异颇大的成人高等教育。笔者在前文中主要依办学渠道的不同,把我国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大致划分为三类:院校类、考试类和远程类。对这三类成人高等教育,在转型的具体推进上应该有所区别。

高等教育学引论篇7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结合对云南大学400名在校大学生的相关调查,分析认为,当前高校要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提高实效性,就要建好网、用好网、管好网。

一、建好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基础

(一)统筹规划,整体构思。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尚处于摸索之中,因此要注意统筹规划,整体构思。一要旗帜鲜明,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先进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二要思想明确,有长短期规划和部署,坚持办出特色,形成合力。一方面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另一方面,要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打造一批网站精品。

(二)开辟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网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否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网页的质量和吸引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高质量网站和网页的开发。一要开辟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网站,通过文字、声音、图像、数据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二要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包括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专门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既能从总体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热点,又可起到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网站的作用”,而专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某方面内容或某特定对象建立的专门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针对性强,实效性强。

(三)加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源建设。据调查,9.8%的学生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好的最主要原因是“网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不吸引人”,这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快信息源建设。高校信息源建设应以“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一目标为指导分步实施。第一步,选好内容。信息源的内容应主要包括:马列著作选读、中共党史党建重要知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网上党校、网上团校、优秀影视作品、新闻时事、先进人物典型、爱心行动、热点透视、美文欣赏、就业指导、学习指导、心理咨询等。第二步,精心设计。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教育内容,其效果往往不同。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选好内容的基础上,还要研究如何传达,如对抽象的理论难点问题的解答,就要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用简单、生动、具体的事例表达,尽可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四)丰富网络栏目。网络信息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成功的重要标准。调查显示,44.6%的学生不愿在网络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反映出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访问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因此,高校必须深入调查学生关心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主动出击,在网上设立有关指导、咨询、服务等栏目,还可在这些栏目下设立小栏目,力图使整个版面的设计融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为一体。另外,还需开设一些讨论专栏,引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也可开设专家论坛,使学生与专家直接交流。

二、用好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关键

建好网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运用网。如果说建好网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的基础,那么,用好网则成为其关键。

(一)通过网络BBS了解学生思想动态。BBS,即网络中的电子公告栏,是当代大学生了解信息、发表言论、交流思想的重要阵地。而只有根据BBS上舆论的特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原则,采取有针对性的科学方法,才能发挥BBS的这一功能。

首先,要根据BBS中舆论的特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原则。第一,根据BBS中舆论形成速度快的特点,坚持及时引导原则。BBS中舆论形成速度非常快,如食堂菜价上涨、澡堂水不够热,公寓卫生状况差等任何一个细微的地方都可引起一片舆论。针对这一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出现在BBS中的各种舆论尽可能及时地作出处理和反馈。如事件本身存在问题,就要及时处理事件后答复;如发文者情绪偏激,就要在及时分析后疏导;如多数BBS用户反映的普遍性问题,就要及时讲道理。第二,根据BBS中舆论正反两面性特点,坚持正面引导原则。BBS中有正面舆论和反面舆论两种,而更多的是反面舆论。所谓正面舆论是指对确实存在问题的正确反映,而反面舆论则指对存在问题言过其实的情绪化反映。对此,一定要坚持对正面舆论的正面引导原则。正面的舆论要有说服力,不能以势压人。对一些事物尤其是新生事物进行介绍和评价时,要先尽可能深入调查,然后进行全面分析。第三,根据BBS中舆论自由开放的特点,坚持柔和性引导原则。BBS的匿名性使舆论具有开放自由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温和的态度而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命令式的手段来与学生交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立场要坚定,手段要灵活多样,并要形成科学的认识,掌握质变量变规律、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及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条辩证逻辑规律,以对学生全面科学的引导。

其次,要掌握BBS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是对话法和讨论法。BBS中的交流是匿名的,这使得无论是客观事实还是虚假信息,无论是理性的问题分析还是情绪化的倾向性表达都可能遭到网上学生用户的怀疑。对此,有必要请出一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权威与网上学生用户对话。这有利于对舆论的正确引导和舆论影响力的增强。与对话法不同,讨论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者以匿名的一般网民身份介入BBS某一论题进行交流的一种方法。它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平等的身份积极用户的姿态不断参与和引导,以实现潜移默化的效果。这种讨论往往主题多样,但每天讨论的内容会有几个侧重点。二是事实法。BBS提供了一种信息渠道,由于对事件的未知或不甚了解,网上虚假信息的出现已不足为怪。为了有效防止虚假信息的产生和蔓延,就要对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和重要事件的信息及早,这有利于争取网上舆论宣传的主动性。

(二)开展网上专项服务,及时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通过开展网络服务,解决大学生关心的一些问题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调查显示,学生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学习、就业和生活三个方面(见下表)。

第一,开辟学习指导专栏。一方面对大学生特别是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另一方面,建立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在网上公布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平时学习状况,以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也使一些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差距。以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二,设置网上答疑系统,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一要设置学生生活服务、校务公开、校长信箱、学生处长信箱等网站和主页,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通过及时、平等的网上交流,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学生实际中的问题。第三,利用网上党建和团建网站,开展多项服务。如建立学生勤工助学信息系统,在此系统中,建立在校贫困生档案,根据此档案,对所有贫困生进行勤工助学岗位的网上招聘,以解决贫困生的燃眉之急;在学生服务网站中建立“共青团”聊天室,给学生提供一些与国家、社会或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的讨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设立新闻服务平台,即利用网络新闻服务器向广大学生用户提供各种专题讨论和交流的服务:开辟就业咨询和指导专栏,最新就业信息。

三、管好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保证

互联网的特点及高校学生的特点,要求高校在建好网、用好网的同时,要管好网,这样才能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网络伦理和网络责任教育,注重自我管理。高校上网学生既是网络的使用者,又是信息的者和接受者。加强网络伦理和网络责任教育,提高上网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自觉抵制意识和能力,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施具有基础性意义。一方面,要积极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作用,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特别是对那些有政治性的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中带有倾向性的网上宣传,应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网络伦理和责任教育。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增加“建设网络文明”和“依法使用网络”的专题,以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责任意识,提高其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力,从而使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干扰,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自觉树立网络责任意识。

(二)加强网络法律法规教育,实施强制管理。法律法规是规范网络行为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好奇心强,富于挑战,少数学生在掌握了大量的计算机知识后,便将网络当作施展技能的天地,所以有必要对高校学生加强网络法律法规教育,使学生了解网络法律法规方面的各项规定,自觉规范网上行为。

高等教育学引论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力学》;双语教学;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81-02

一、引言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和国际化水平。”这是国家领导人在2010年8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明确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具体包括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其目的是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更明确为教育国际化。在《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聚焦战略主题,实现重大突破”包括“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增强上海教育的国际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而在重点任务中指出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是“让学生具备国际交流、理解、合作、竞争能力”。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可以预期,国际化将成为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而在部分地区已经成为强烈的现实需求。

本文拟初步探讨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课程建设问题,特别是《理论力学》课程建设问题。《理论力学》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不仅是整个力学学科的基础,也是机械、航空、航天、车辆、动力、土木、水利等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力学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理论力学》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关键作用。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课程建设的新要求

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在合作办学、学科建设、交换学生等不同的方面展开。对于我们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而言,课程建设是一个可以积极参与的方面,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基础性环节。高等教育国际化对课程建设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教学质量,直接服务于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而且要具有国际视野并能参与国际交流。课程建设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法帮助学生满足这种新的要求。例如,加强和改进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在《理论力学》课程中,特别要强调所研究问题的工程背景,以及强调分析、求解问题的规范性,以使学生了解西方人的具体、程序化的思维方式。

2.建设可等效互换课程,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其他工作奠定基础。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其他方面工作的基础。无论是与境外学校课程和学分的互认,还是发展留学生教育,都需要国内外的相关课程群能够等效互换。这里所谓课程群的等效互换是指,并非需要单门课程之间的等效互换,而是若干门同类课程的等效互换。例如,中国的《理论力学》课程不必与北美最接近的课程“engineeringmechanics”等效,事实上,由于教学传统的不同,这两门课程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差异,但《理论力学》及其后续课《高等动力学》整体上应该与北美“engineeringmechanics”及其后续课“intermediateDynamics”等效[2]。

3.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课程建设还要有助于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吸引力。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个双向的过程,在此背景下进行的课程建设,并不仅是单向地借鉴和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教学经验,也要积极向世界展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包括课程建设成果。从长远看,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其高等教育对于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不能只局限于中国文学历史等传统领域,也要包括现代科学技术等领域。通过课程建设产生的精品教材,应该有英文版本,并争取在国际主流出版社出版。

三、《理论力学》课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特殊建设机遇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对课程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有些发展机遇是所有课程均等。例如,高等教育国际化意味着将加大从海外引进高水平人才的力度,同时为国内在岗教师提供出国研修的机会。这势必将进一步提升高校师资的素质,对于课程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一些发展机遇与课程相关,不同课程得到的发展机遇不尽相同。比较而言,《理论力学》应该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中受益较多的课程,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不同学科的课程从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受益程度有差别。受益较多的是那些与国情、历史、传统等无关的课程,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而相对受益较少的课程是与意识形态相关的课程,如思想政治课。力学是门科学,对力学原理例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不论何种文化背景的人,只有受过充分的教育,都有大致相同的理解。事实上,近代力学并非产生于中国,民国初期高校都是西方人用英语教材讲授力学课程,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才有中文的力学类教材。高等教育国际化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理论力学所属力学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该课程在原则上是超越文化差别的国际工程语言的基础。因此,力学类课程包括《理论力学》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比那些文化依赖课程以及意识形态相关的课程获得更多建设的机会。

《理论力学》的课程性质也决定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其建设的良好机遇。《理论力学》是技术基础课中比较基础的课程。该课程的绝大多数内容,完全不依赖各国制定的规范和标准。只有单位制可能略有差别,北美教材传统上都采用英制,而国内教材依照国标而采用国际单位制。不过,近年来,北美教材也注意了国际单位制的普及,有些多次再版的教材专门为国际学生出版了国际单位制版。这些使得在《理论力学》课程建设中可以更专注于科学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而不需要用很大精力协调外在的规定等。

《理论力学》课程建设能较大地受益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还由于现有课程的水平较高,并且与西方同类课程风格迥异。国内理论力学教学界已经超越了最初主要采用英美教材,随后借鉴苏联教材的发展初级阶段,逐渐形成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教学传统[3-5]。国内《理论力学》课程方面的优势包括(但不限于)教学理论体系比较完整、系统性强,起点与数学物理先修课配合较好,配套课件及其相应的素材库比较丰富,教材比较简明等。因此,能与欧美同类课程注重生活背景和工程应用、大量例题和习题的教学风格有强烈的反差而形成“必要的张力”,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四、建设国际化课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虽然高等教育国际化为《理论力学》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良好机遇,但要建设水平一流质量上乘的国际化课程,还需要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踏实工作,并特别要解决下列问题。

1.国外教材的深入系统研究。加强国外工程力学和中级动力学教学教材的研究,这是建设国际化《理论力学》课程的基础。对于多数教师而言,国外教材研究比教学研究更具有可行性。因此教材研究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应该先行。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对国外教学和教材的研究就在持续进行,但总体上仍“比较缺乏对国外优秀教材的深入研究”[6]。就理论力学课程而言,对国外教材的现有研究比较零散,不够深入系统。在教材研究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中外教材的差异。这种差异既包括内容、体系、概念、方法等实质性的内容方面,也包括讲解详略、例题习题组织、插图版式等教学风格方面,还包括一些约定和习惯等,如前面提到的单位制等。

2.更广阔视野下的双语教学。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积极倡导开展双语教学。先后提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教材和英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教高[2001]1号文《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和教高[2001]4号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特别是2007年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还设立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项目。由于种种原因,《理论力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开展的比同属基础力学范畴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要少。开展双语教学的本意,是要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发展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外语水平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但是,或许是望文生义的误导,有时双语教学被狭义地理解成为以某种比例用外语(主要是英语)上课。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双语教学的具体目标应该是中外课程的等效互换性[7]。即在中国高校学习了《理论力学》课程群的学生,到外国高校应该能顺利的学习有关后续课程。至于课程具体有哪些环节、多大比例用外语讲授,并非是问题关键所在。

3.国际化优秀教材的建设。为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同时也便于文化交流,比较可行的方式是由中外教师合作编写英文教材。教学体系总体遵循国内教学的传统,反映国内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成果。内容必须达到我国高校教学基本要求,语言要规范,要有问题的引出、工程背景的描述、例题和习题借鉴以及参考国外优秀教材。起步阶段可以学习前苏联的做法,学习国内出版的优秀教材,例如《理论力学》教材[8]。从长远看,用英文编著的中国教材要争取国际著名出版社出版,即使不能成为发达国家学生的教材,也要争取成为教师的参考书,还要争取成为欠发达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学生教材或参考书。

五、结语

国际化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直接服务于培养国际化人才、为高度教育国际化其他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和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吸引力。《理论力学》这类与特定国家文化传统无关,也与各国的规范和标准无关,而且已经有较高水平的课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将获得更多建设的机会。建设国际化课程目前要开展的工作是系统深入地研究国外教材,以能与国外课程等效互换为目标开展双语教学和编著国际出版的优秀教材。

参考文献:

[1]胡海岩.对力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力学与时间,2009,31(1):70-72.

[2]Li-QunChen.SuitabilityofwesterntextbooksonstaticsanddynamicsinChineseuniversities[C]//proceedingsof21stCanadianCongressofappliedmechanics(toronto,June3-7,2007)(KawallG,YuS,andnaylorDeds.,2007:117-118.

[3]洪嘉振.工科理论力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2006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7-33.

[4]李俊峰.理论力学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8,(4):10-13.

[5]王琪,王士敏.理论力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2008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3-55.

[6]叶志明.黄毅.加强国外力学教材研究促进我国优秀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育,2007,(5):11-12.

高等教育学引论篇9

关键词:价值澄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204-03

一、价值澄清理论的核心内容与重要性

(一)核心内容

1.主要观点。价值澄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当代西方道德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流派。美国教育学家巴里・查赞教授在《当代道德教育方法》一书中曾这样评价:“一般来说,价值澄清理论与方法受到的尊重是比不上涂尔干、柯尔伯格与杜威的地位的。但是我们认为,在20世纪,这种学说比其他德育学说,有更大的实际意义与重要性,它可能是当代价值教育方法的最为典型的代表。”[1]他的评价应该是公允而中肯的,价值澄清理论由于其显著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价值澄清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社会的急剧变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现实状况和关系的复杂化使人们迷茫困惑,无从选择和树立自己的价值观,而社会上也没有可供人们选择和遵循的统一的完美的价值观。价值澄清理论就是以此为问题从人们的生活经验、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提出的一套可供人们对各种价值进行分析、判断、选择的方法,帮助人们从价值混乱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2]。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判断和评价人类价值观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同时也学会处理自身内部价值冲突以及调节与他人之间价值观矛盾的技巧。

2.三大阶段。在《价值与教学》一书中,拉思斯将价值澄清模式概括为三个阶段七个步骤。他指出价值基于三个过程:选择、珍视和行动。

选择:(1)自由地选择;(2)从各种可能选择中进行选择;(3)对每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做出选择。

珍视:(4)珍爱,对选择感到满意;(5)愿意向别人确认自己的选择。

行动:(6)根据选择行动;(7)以某种生活方式不断重复[3]。

这三个阶段七个步骤构成了价值分析、选择、评价和形成过程。利用价值澄清理论法,不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关注提高教学情境和学生个体;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重要性

1.科技迅速发展形势下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为借鉴价值澄清理论提供了一种渠道。首先,根据网络虚拟世界的隐私性、互动性特点,通过微博、QQ、emS等通讯交流工具,澄清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中的偏见和错误观点。其次,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和有效性,及时反馈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澄清事实,掌握网络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2.多元文化背景下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重要性。随着全球一体化速度加快,各种社会思潮涌入大学校园,意识形态渐渐呈现出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发展趋势。大学生在社会转型的价值困境中,必然会出现价值冲突、价值变迁、价值混乱等问题。借鉴价值澄清理论与方法,帮助大学生纠正其对世界和人生的错误或极端认识,不断提高与完善自身。

3.个体主体性增强条件下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重要性。在当今的大背景、大环境下,大学生参与班集体、社团和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明显增强。由于缺乏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大学生在自我选择和评价意识中,往往会出现忽视整体和全局利益的个人本位主义倾向。运用价值澄清理论和方法,有利于在充分尊重个体主体性的前提下,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受教育者主动思考,逐渐澄清自身思想中的模糊认识,纠正其错误认识。

二、价值澄清理论的具体方法

拉思斯等人在《价值与教学》一书中提出的方法近20种,例如澄清问答法、书面评价法、班组讨论法、填写价值单、群体谈话、填空法等,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澄清应答法

澄清应答法,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最主要与核心的一种价值澄清方法。通过运用一些设计巧妙、运用广泛的应答技术,鼓励与激发大学生对自己价值观进行思考。

价值澄清法的要领:运用这种方法要避免让大学生仅仅做出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道德判断,而是要引导大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思考日常生活中较为混乱的观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价值思考与辨析。同时,交谈讨论的时间不宜过长,帮助大学生养成思考价值问题的习惯,培养自身的道德评价能力。第三,澄清应答法在交谈中自发形成。老师在讨论话题要因人而异,不能教条刻板。

(二)价值表填写法

价值表填写法,是指用于那些不太适合直接用言语交流的场景或问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方法。比如,性、政治信仰等问题,这种方法要求教师设计和编制出一些价值表,让学生进行填写,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评价。

价值表填写法的要领在于:在学生具体填写价值表前,教师要首先讲述或罗列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引起学生思考;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与思考,按价值澄清的几个过程去填写。总的来说,价值表填写法主要强调的是以书写的形式促使学生进一步反省和深入思考,更加锻炼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三)价值观延续讨论法

前面讲到的两种方法,都是在小范围内进行的。对于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为了在更大范围内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澄清价值观,就需要运用价值观延续讨论法。价值观延续讨论法通常由“挑选讨论话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展开讨论、讨论而得到的体会”四个步骤组成。

现实生活中,在两个极端性的观点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当大的范围的延续体,价值观延续体对于许多问题都可以扩展到可供选择的范围,而不仅仅局限于两个极端的看法。比如,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就很难用“完全赞成”或“完全反对”的极端价值观去做出回答。

三、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熏陶感染法;比较鉴别法;自我教育法和心理咨询法。任何一种方法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我们应该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意结合价值澄清理论的具体方法,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说理引导法

说理引导法是运用科学理论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说服教育,以理服人,引导受教育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逐步解决自身的思想和认识问题。说理引导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方向原则和民主原则的具体体现,其形式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辩论、阅读书籍报刊等形式。讲解和报告主要是教育者的单向影响,讨论和辩论是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阅读书报则是个别的自我教育。

说理引导法强调的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讲究针对性和平等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注意说理引导的艺术。由于每个人成长和生活的环境不同,对每个问题的看法和持有态度迥异,运用说理引导法不是单纯地说出一番道理即可,要适当应用价值澄清的具体方法增强其渗透性和认同性。例如恰当运用价值观延续讨论法,教育者通过一个典型或热点事件来阐述各方观点和意见,拓宽大学生思维,增强其认识问题分析力和辨别力,提高自己的心智技能,形成独特见解,不是一味地排斥或顺从。

(二)实践锻炼法

实践是人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实践锻炼法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它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践锻炼法的运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身体力行的根本原则,注意发现问题,加以适当地引导,要包括社会服务,参加劳动和社会考察三种。

实践锻炼法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知行不一。“身体力行是中国文化的宝贵传统,是人生哲学的基本准则。”[4]而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知而不行、知此行彼的现象。实践锻炼法实施中应该加以适当地组织和引导,专人负责;针对不同的目标和对象适当应用;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其他的教育方法相结合,力求创新,真正将行动落实。而价值澄清理论的方法在其中充当重要作用。通过澄清应答法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关注生活细节,澄清他们的价值困惑,肯定自身行为,将想法转化为行动,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贡献,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评价能力和行为习惯。

2.反馈环节不完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积极引导社会实践的同时,忽视了反馈环节的重要作用。教师在组织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参加劳动等多种实践活动,也要积极、适时地进行实践反馈;教师要创造宽松地教学情境,运用价值观延续讨论法,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思维碰撞,交流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可以运用价值表填写法,激发学生对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反思,澄清价值困惑,增强自身道德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熏陶感染法

熏陶感染法是指教育者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者的身教所创设的教育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感染和熏陶,经过潜移默化,培养其思想政治品德并使之得以升华和提高的方法[5]。熏陶感染法也只有同说理引导等方法结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熏陶感染法是通过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起作用的,价值澄清理论方法特别是澄清应答法和价值观延续讨论法对受教育者的渗透力起重要作用,寓理于情,以情动人,使大家在愉悦的环境中澄清某个事实或事件,欣然接受教育者传达的观点和意见,培养大学生的澄清技能和审慎意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比较鉴别法

比较鉴别法是指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对两种或多种不同事物的异同和特点,进行分析、比较、鉴别,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认识水平的方法[6]。通过横纵两方面的鉴别,采用说理和借助各种直观形象方式,帮助人们确立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和优劣的标准,增强受教育者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师通过有目的的科学的提问、问询、激励等方式,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对于一些教育者无法在公众场合梳理和解释的问题,比如“性”、政治话题等,就必须运用价值表填写的方法,与比较鉴别法有机结合,直接与间接想结合的路径进行价值判断,澄清问题,理清思路。这样既能解决双方尴尬处境,又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效果。

(五)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产生积极进取之心,主动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方法[6]。

强调和提倡自我教育,并非放任自流,降低标准,教育者也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运用澄清应答法、价值表填写法、角色游戏、书面评价法等价值澄清理论的方法,提高大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指导他们确立高尚的人生理想,激发自我教育的动机与动力;指导他们了解社会思想品德规范要求,按照社会要求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主动培养理想人格。运用价值观延续讨论法,注意使个体自我教育与集体自我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完善个体,提高集体。

(六)心理咨询法

心理咨询法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专门知识和技能,解决咨询者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增强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心理咨询科学性强、针对性强、渗透性强且形式新颖,与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相比有其独特之处,能够为咨询对象提供正常地宣泄,改进认知结构,减轻其心理压力,易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开展心理咨询,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其中,要求教育者和咨询人员必须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知识,熟练运用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同时要把心理咨询和心理引导、心理测量、心理教育和治疗有机结合起来,调整心理结构,维护心理健康。在咨询过程中,要求对咨询对象热情接待,耐心细致,积极恰当运用澄清应答法,价值观延续谈论法,角色游戏等方法,解决咨询者的心理问题,引导其向正确方向发展,克服消极心理,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地价值心态,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正如洛克伍德(a.L.Lockwood)指出:“由价值澄清所处理的问题主要是那些与做出个人爱好的决定有关的问题。被提出来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追求怎样的职业、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钦佩哪种能人,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中行动。”[7]我们要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正确合理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到实处。

参考文献:

[1]BarryChazan,Contemporaryapproachestomoraleducation[m].newYork:teachersCollegepress,ColumbiaUniverisy,1985:82.

[2]杨大燕.价值澄清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J].学理论,2010,(5).

[3][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H].谭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7.

[4]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6.

[5]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2.

高等教育学引论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分类引导;“三个三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1-0062-03

一、引言――思想教育分类引导的政策溯源

为贯彻团十六大和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共青团工作五年纲要(2009-2013年)》部署,团中央决定于2009年在全团开展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从理论上将全体青年分为四大类,他强调:“面向不同类别青年群体的试点工作要各有侧重。对于大学生,既要向他们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观点,又要善于引导他们对不同社会思潮进行分析和比较;对于企业青年和农村青年,要特别注重简明化、通俗化,善于将党的‘大道理’转化为他们易于接受的‘小道理’,要特别强调结合企业和家乡的实际;对于进城务工青年,要把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发展进程中统筹城乡仍然存在的不平衡性与激励他们的奋斗精神结合起来。”2009年6月16日,共青团湖北省委召开全省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座谈会,华中师范大学被确定为湖北高校大学生群体试点单位。学校团委在试点工作中坚持分类引导、分层教育、体现时代特色、突出实践要求的原则,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分类引导中不断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二、案例管窥――思想教育分类引导模式发微

团校是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华中师范大学团委以分类教育试点为契机,在反复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变革传统“说教式”、“单一化”、“大而空”的教育方法,初步探索出适合大学生思想教育分类引导的团校新模式,即“三个三培养模式”。

“三个三培养模式”包括“三大平台”――核心班――新生起点班、发展规划班、未来技能班;“三分教学法”――分年级、分层次、分类别教学法。这种新模式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更加体现“分解目标、分类引导、分层教育”的精细化趋势。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寓深邃的政治理论于通俗易懂的道理之中,变传统思想教育的“虚”为满足学生需求的“实”。

1.以大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将思想教育目标科学分解,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和架构

如图1所示,“三个三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中,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即团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置于全部思想教育的逻辑起点,把“集中”与“分类”统一起来,设计出由团校教务部管理下的“理论学习素质拓展技能提升”全方位教育环节。

“理论学习平台”是针对全体在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集中教育平台。以校(院)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马列研究会等为单元,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开展政治学习、时政沙龙、演讲辩论、读书会等活动,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头脑,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作用。

“素质拓展平台”是专为青年骨干设计的长期培养制度,该平台由“校(院)骨干培养计划”和“恽代英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组成。依托各院系思想教育的优势对基层班团学生骨干进行定期的轮训,从政治素质、领导艺术、管理技巧等方面加以培训。“恽代英骨干培养计划”是以传承青年领袖恽代英的革命精神为主题,贯通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精英培养工程。每年从全校各院系中选拔100名左右优秀大学生,对他们进行历时四年全过程的跟踪和培养。

“技能提升平台”包括三个特色班,即“新生起点班”、“发展规划班”、“未来技能班”。这一平台是着眼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分年级、分对象、分类别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实际能力的教育体系。“新生起点班”是为刚入校的学生提供适应大学环境、选课选导师以及树立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规划班”是对二、三年级学生进行学术科研、就业创业、考研辅导等个性化教育服务的课程。根据四年级学生面对未来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团校“未来技能班”分专题开设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中学校长素质培训(师范教育特色)、企业家素质教育课程等。

为使以上分类引导教育的“三个三培养模式”顺畅运行,经校团委科学规划和设计,制定了标准的团校分类教学课程体系供大学生选修。团校四学年共设置87学时、49个学分,参加团校的学生除必修理论学习平台的7学分外,其余均可在素质拓展平台或技能提升平台中选择必修或选修课程学习。总共获得15学分以上的学生认定课程结业、25~40学分为良好、40学分以上的为优秀,并与素质拓展学分对接。

2.再造团校教学管理流程,有力保障分类教学与实践活动有序进行

如图2所示,参加团校学习的全体学生按照华中师范大学团校的有关规定申请入学,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参加团校的各项学习实践活动。团校各培训班设立“小组长岗位、班委会岗位、班主任岗位”,三大岗位确保分类教学的正常进行。在学业结束后,对全体学员进行考核,合格者结业,并就其表现给予奖励或惩戒,并记录个人素质学分网上登记表。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特殊情况导致学员不能正常结业的可在团校教务部统一办理相关手续,并进行跟踪教育和管理。

学校知名专家学者、中青年教师、专兼职团干、优秀学工、政工干部等均可参与团校分类教学。原则上团校教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团校教师授课申请(见图3)。确定团校教师名单后,教务部将组织任课教师集中备课学习,各任课教师根据分类教育课程安排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

由于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差异,各院系、各学生组织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开设团校课程。自主开设团校课程培训的院系或组织应按照教务部制定的团校课程申报流程进行团校课程申请,团校课程申请须在一周前提交,以便教务部排课,同时课程主讲人、时间、地点由教务部统一协调安排。

3.下拨团校分类教学支持经费,规范管理团校财务制度

校团委拿出专项经费支持团校分类引导和教学,并规范分类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使用支持经费的各个平台(理论学习平台、素质拓展平台及技能提升平台)、各院系、各学生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及社团联合会)以项目化方式向校团委提出申请,报至团校财务部,统一整理后经校团委审批后决定支持金额。各平台及组织报销费用时,需填写《华中师范大学团校财务报销表》,将已背书的票据及《华中师范大学团校财务报销表》交到团校财务部,统一送至团委审批,报销总金额以预算总金额为准。财务部将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发票及其他有效票据妥善保存、认真整理,见图4。

三、结论与启示――思想教育分类引导的现实路径

1.坚持“三个结合”原则,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坚持将思想引领与解决青年思想问题相结合。要紧扣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具有普遍性的关键点,深入剖析其内在深层原因和逻辑关系,在“个性”中捕捉“共性”,从而找到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帮助他们走出思想困顿的“泥沼”。[1]引导大学生自己去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开展大学生群体自我“纠偏”的教育活动,这种以“解决某类问题”为导向的教育,使他们的认识更理性、更深刻、更稳定。其次,坚持将思想引领与服务青年具体需求相结合。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就学难”、“就业难”、“创业难”、“婚恋难”、“维权难”等热点问题,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存在成长阶段性需求差异,相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也存在兴趣偏好难以完全一致的现实,这要求思想工作“以人为本”,细化思想教育的目标,分类提供具体有形的服务,用服务吸引青年、感召青年。最后,坚持将思想引导与尊重青年时代特点相结合。通过调查研究,准确地把握21世纪大学生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新特点新变化,善于用大学生喜欢的话语体系教育大学生,善于用生动活泼的教育表达方式,善于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和时尚元素创新教育手段,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与时俱进。

2.探索“差异化引导”的实现形式,不断更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创新灌输法,使其与渗透法相结合。高校思想教育中正面的理论灌输仍然是需要坚持的。但在多元价值观背景下,必须对传统的灌输法教学加以改进,把它与渗透式教育方法结合起来。[2]为此,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征和需求,扩大“第二课堂”作用,发挥学生党校、团课、社团活动等思想教育贴近大学生群体的优势,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教育管理系统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开展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科技竞赛、爱心教育、心理辅导等差异化、丰富化、现代化的活动,使大学生在分类引导和分类教学中真正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意识。[3]

3.尝试“流程再造”的管理模式,不断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分类引导的机制创新

大学生思想教育分类引导的“流程再造”是思想教育主体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标、方式、程序、制度等整个过程和运转机制的重新设计,以保证分类教育青年的有序进行。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日益习惯于从全球和人类的视角认识问题;日益把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能力发展作为自身成长和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4]实践证明,以大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在坚持政治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将思想教育目标、方式、程序、制度进行再造是分类引导模式得以实行的机制保障,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本身就是对青年教育目标的区分。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培养,应注重提升大学生建设国家的本领和技能,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塑造则更要强调思想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教育。当前,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心理素质、创新和创业的能力、交流沟通技巧等培养都是吸引青年、凝聚青年的拓展领域。因此,伴随教育目标的重设,必然要对教育的方法、程序、配套制度予以变革。具体而言,确保分类引导的效果,应深入调查研究大学生实际需求与偏好、重新调整师资力量、规范教学管理各环节、提供必要的分类引导资金、创新大学生激励制度等。

参考文献

[1]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3.

[2]马先锋,汤仁虹,余维生.理论灌输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适用与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9(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