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十篇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十篇

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4:37

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篇1

【关健词】国有资产;制度;措施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显重要。而高校资产又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其占有量及使用效率是衡量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大都高度重视教学和科研,对资产管理这一问题的重视和研究还是比较滞后的。而在目前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资产成倍增加的背景下,高校资产管理水平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产控管乏力,浪费现象严重。高校资产的产权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授权高校将国有资产主要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方面高校在使用国家资产时既不提折旧,也不计算盈亏,无需承担任何经济责任,导致管理人员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意识较差,以致出现重购置轻管理,重现金轻设备的现象。并且还使一些固定资产被转人到经营括动中去,被有些部门长期无偿占用,不进行申报审批,也不进行必要的资产转账处理,出现了产权不清、管理不顺的现象。致使不能达到学校经营性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使得学校这一部分资产在转为经营性资产投人时得不到合理的补偿,使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增值。另外,一些高校虽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也只局限于对有形资产的管理,而对高校具有极高价值的无形资产却很少问津。

2、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科学、客观的考核指标。目前,国家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滞后,难以满足高校的多渠道资金来源、经济业务复杂的财务管理的需要。高校尚未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财会核算体系,没有科学、客观的考核指标体系。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的财务分析指标中,未有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指标。对使用固定资产的部门的考核,缺乏硬性指标,使用与监督脱节,加之高校缺乏系统、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不顺,缺乏后劲,能创造效益,为学校经济作贡献的不多。

3、资产使用效率低,存在着闲置浪费现象:由于资产配置不合理,重复购置严重,在使用过程中,又缺乏规范化管理,结果导致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资产闲置现象,致使资产使用,特别是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时有发生。

4、资产处置不规范,流失比较严重:未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随意出租、出借、处置固定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的流失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弱化,导致的固定资产流失;因管理不善,责任不明确引发的固定资产流失;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导致的流失;决策失误造成无效资产增加导致的隐性流失;帐外资产方面的资产流失等。

5、资产存量数不清,账实不符。高校资产类型比较多,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就目前高校内部资产管理而言,一般表现为重固定资产的管理,而忽略其他各项资产,如无形资产的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由于高校没有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漏洞较多,“家底”不清,尤其涉及教学、科研、生产共用、校内多家部门管理的资产,在账务管理上出现混乱现象,存在账账、账实不符的问题。

二、解决目前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学校机构建设,落实管理职责加强学校机构建设。学校要切实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建设。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干部和队伍,加大归口管理力度。要打破目前财产物资分口管理散乱、难以及时清理、调拨的局面,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制度、统一采购、统一调拨的完整管理体系。并根据需要设置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在机构调整和定岗定职工作中明确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切实保证并不断加强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

2、明晰产权,加强高校资产的监管我国高校服务实体资产形成的主渠道仍然是国家财政拨款或银行贷款,属国有资产。但学校拥有对高校资产的占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学校必须对资产实施监管,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按现行财务惯例,高校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这使得高校资产账面价值与实物价值严重不符,资产处置随意性很大。因此在核定国有资产的实际价值后,还应按标准提折旧费用,该冲减的冲减,该报损的报损,以保持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其次,学校制定资产的宏观管理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对资产进行清查、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以及对无形资产使用状况和效益进行评价。

3、科学转变管理理念。把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观念转移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上来,强化服务意识,落实管理人、使用人的具体责任,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优化资产配置,加强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进一步挖掘资产潜在功能,使资产在使用周期中充分发挥作用。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构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和谐性。

4、优化资产配置,加强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进一步挖掘资产潜在功能,使资产在使用周期中充分发挥作用。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构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和谐性。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广大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要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树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市场经济意识,充分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把固定资产管理当作关系到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顺利开展以及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着力解决资产的重置与闲置。解决高校资产的重置与闲置问题,关键在于加强认识、加强监管、加强制度建设。首先,要加强认识,有关方面要认识到国有资产重置与闲置的严重性,要认识到浪费也是一种渎职,要认识到加强对高校资产监管工作对保护资产的意义以及对预防高校腐败的意义。其次,要严格把好资产申购审批制度,对于确实有助于学校事业发展的资产申购才予以批准,而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资产申购应坚决予以否决。在资产购入后,还要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率,以便在今后的资产申购中吸取经验教训。

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广大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要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树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市场经济意识,充分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把固定资产管理当作关系到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顺利开展以及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诗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现行模式弊端;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8-0126-02

1对现行模式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弊端的分析

(1)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认识存在偏差。长期以来,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在我国国有经济体系中,重“企业”轻“高校”的现象存在,即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受重视,而高校国有资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在高校内部,重“教学科研”轻“资产管理”的现象存在,即在高校的现有体制及其发展的大方向下,教学与科研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由于高校资产按资产类别设立不同的部门分别管理,存在管理权限分散、管理部门定位模糊、政出多门。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有效协调机制,造成管物与管钱脱节;在管理权限的设置上,资产管理部门管资产不管人,资产使用部门管人不管事,人事管理与资产管理之间缺乏有机的结合,存在管资产管人管事相脱节,缺乏把管资产管人管事有机统一起来的管理机制。

(3)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方式欠规范。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缺乏从资产形成、使用到处置的有效法规制度。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规模、轻效益的现象;在资产形成与配置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财政预算约束软化现象,缺乏公正合理的有约束力的财产配备标准;在资产处置方面:存在处置行为不规范,审批程序不完善,资产评估不重视,处置收入未纳入财政收入等随意处置现象,因此往往造成资产的浪费与流失。

(4)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缺失。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进程中,人们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经营性国有资产上,国内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体系,产出收益难以量化,特别是对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绩效评价还是空白,制约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益和管理水平。

(5)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预算管理薄弱。由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更多的是注意资产的管理方面,忽略资产预算的管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各校各部门资金来源渠道呈多样性,缺乏必要的约束和协调管理,造成资产配置的随意性、盲目性,存在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脱节的情况,造成资金投入的浪费。

2构建高效合理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1)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章制度指导是高校具体资产管理工作的方向,是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对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议各高校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指导精神,结合自身实际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各资产负责处应根据自身所管辖资产的特点拟定草稿,上交资产管理处或财务处,由资产处或财务处进行初步审核,然后上交校部资产管理负责小组通过颁布,再下达资产管理处或财务处负责实施。

(2)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一个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有助于各资产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有利于各个职能部门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对高校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我们认为由于不同高校办学侧重点不同,其所拥有的资产可能存在差别,因而资产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可能存在区别。但是一个好的资产管理系统应该具备基本的框架结构,以利于其发挥“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职能。

(3)优化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资产数据库。高校资产清查的数据来之不易,是今后进一步加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非常重要的基础,也是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重要前提。财政部曾明确提出要建立事业资产的数据库系统,要储备事业资产的总量、结构和分布等信息,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4)建立和完善高校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高校资产绩效评价指标的测量,能提供关于高校资产运行状况的准确信息,反映高校办学的效率和效益水平,这不仅对高校自身改进办学实践及资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使政府对教育机构的资产投入更加科学化。

资产创收率=[SX(]创收金额[]资产总额[SX)]×100%

该指标反映高校在盘活资产存量,积极组织融资活动的成果,是衡量学校在满足科研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产的重要标志。

固定资产增长率=[SX(]本年固定资产总额-上年固定资产总额[]上年固定资产总额[SX)]×100%

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资产增长率。资金规模相当的学校,资产的增长率高,说明教学、科研的硬件条件有较好改善,财务支出结构较优,效果好,有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仪器设备利用率=[SX(]仪器设备实际使用时数[]仪器设备台时×年日历时数[SX)]×100%

该指标反映学校对资产设备的投资使用效果,它既能评价教学仪器设备总体配置的合理性,又能评价教学设备满足教学与实验、科研计划安排与执行的效果。该指标是评价学校资产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并为改进投资方向、提高教学科研质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产业经营收益增长率=([SX(]本年经营收入-本年经营支出[]上年经营收入-上年经营支出[SX)]-1)×100%

该指标反映学校从事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益。它和产业上缴利润增长率结合起来可以反映学校产业对教育事业的支持情况,是衡量产业和经营活动的发展效益的重要考核指标。

产业投资收益率=校办产业投资收益/对校办产业投资年初数和年末数的平均×100%

该指标从整体上说明高校校办产业的投资收益状况。

产业资产保值增值率=

[SX(]本年末校办产业所有者权益-上年末校办产业所有者权益[]上年末校办产业所有者权益[SX)]×100%

该指标反映校办产业的资产保全和增值,对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全和增值有重要作用。

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军校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固定资产是军校开展教学、科研、后勤、行政管理等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衡量学校办学规模及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资产管理是军校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军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目的是为了对军校固定资产进行合理配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资产的流失。

一、军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军校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重钱轻物”思想仍存在。虽然近几年军队资产管理改革正在大刀破斧地进行,军队也越来越重视对资产的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供轻管”的问题,从而固定资产管理就失之以软、失之以宽。另外,军校的固定资产来源和使用的无偿性以及核算时不计提折旧,导致部分院校的领导只顾忙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存在偏差,忽视了资产管理工作,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等等问题,进而造成军校重钱轻物、重购轻建、公物私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现象的发生。2,军校固定资产管理主体多元,管理职责不明确。目前,军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是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财务部门、事业部门(主要是营房部门)和使用部门共同实施。一般是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核算,事业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合理调剂和优化配置,而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从表面上看,资产管理涉及所有相关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分块管理,即各部门各管一块,自行其事,相互之间缺乏密切配合。另外,财务部门、事业部门和使用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划分不明,协调性差,导致管理主体缺位,容易出现多头管理和管理缺失,从而影响了军校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降低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3,军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流失严重。《军队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做出了规定,但是目前大部分军校都是照搬照抄军队的规定,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这就使得军校固定资产从购置、使用、处置到清查各个环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资产流失现象。首先,资产购建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其次,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共享机制。再次,处置报废固定资产时未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最后,固定资产家底不清和账实不符,形成资产的潜在流失。4,会计核算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军校固定资产核算的会计核算原则仍是收付实现制,核算时主要是通过设置“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基金”来同时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虽然这样大大简化了核算程序,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另外,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得不到反映,也无法衡量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也无法为固定资产更新提供可靠的资料,不利于学校对固定资产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更不利于分清管理责任。

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对策

高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国有资产管理就是高校管理的重要一环。国有资产作为高校发展的物资基础,对提升办学水平、争强竞争能力起着基础性作用。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体制转型,高校资金已经突破了原来那种单一靠财政拨款的局面,形成了多渠道筹资办学的局面,高校国有资产迅速膨胀。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高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高校资产账目不清,管理混乱,损失严重。因此,如何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已成为当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运行体制,使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维护国有资产权益,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认为在国有资产管理上,没有必要花精力去做,主要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学,这样就造成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忽视,使得高校的国有资产变成一块糊涂账。笔者认为,要解决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首先要摸清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解决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笔者认为造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困境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家底不清,产权不明问题

目前我国对高校的关注主要是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而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一直处于薄弱环节,高校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不规范,管理混乱,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不集中,管理职责条块分割严重,造成高校国有资产家底不清。同时高校对国有资产的购买积极性高、而对管理高校国有资产冷谈,账外资产、有账无物现象严重,对于固定资产没有一套完整的验收、保管、使用等管理措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全,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特别是在高校间的合并、重组与调整时期,学校主要精力放在人事、组织安排上,绝大部分高校在合并时并未对资产作全面的清点核查,只是简单地将资产在财务账上进行合并,造成新校的家底不清,账账、账实不符,致使在高校间的合并、重组与调整过程中出现变卖、贱卖、私分国有资产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体制的特殊性,高校长期以来无偿使用国有资产,国家对高校的投入也是不计成本,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扩建也随之而来,大手笔的投入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对国有资产管理和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关心对高校的投入,不关心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同时,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相互脱节,缺乏制约。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价值形态有财务部门管理,实物形态由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管理。多头管理造成造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账实不符”等普遍现象。同时在高校在购买设备时。为了追求先进、超前、高标准,造成购买的设备脱离了实际的需要,造成设备使用效率不高,闲置浪费严重。高校还存在账实严重不符,固定资产账卡形同呆账。不断增加的账外资产,往往流失在个人手中,随着退休调离而“物随人走”的现象突出,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三)高校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无法实现保值增值问题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高校在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运作过程中不按规定办理产权转移手续,致使高校非经营性资产在转作经营的资产所有权关系不清晰,形成有人经营使用国有资产,却无人对国有资产经营去进行监督、约束和追索投资收益,造成高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无法实现。同时高校在将资产无偿提供给经济实体使用,使用方并不能自觉交纳高校国有资产占用费,导致高校国有资产被无偿占用出现。

二、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高校国有资产作为我国高校正常运作的基础保障,应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的作用,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笔者认为,要发挥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的作用,首先要解决好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满足高校未来发展的需要。

(一)健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明确权责

首先要提高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要把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到高校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度,使得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能够在领导的重视下实现保值增值。其次要改革高校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对高校全部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做到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责、权、利相统一,并在校领导中,设专人分管国有资产。同时高校可以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处作为管理高校国有资产的职能机构,明确职责,统一管理全校的国有资产。明确国有资产管理处行使学校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合法手续批准均不得自行处置学校国有资产。对于高校间的合并、重组与调整过程中出现变卖、贱卖、私分国有资产的现象,应当在高校间的合并、重组与调整前就建立相应的机构,对国有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核实,避免出现国有资产管理真空的出现,并严格规定变卖、贱卖、私分国有资产的处罚,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建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资产计划、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维修、储存、报损、报废、调剂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使高校资产处于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之下。

(二)构建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

针对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混乱的情况,高校可以在现有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开放一套更加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软件,改进原有软件仅有的记录统计功能。实现对所有国有资产从购置到报废整个周期进行全程动态管理,实时记录资产增减、调配等变化情况,及时掌握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以及结存等具体情况。将高校国有资产的验收、登记、领用、查询数据工作均在网络化系统中的资产管理模块完成。在资产验收保存时直接生成领用单并登记财产附件、图片等资料,并进行验收单据、标签、卡片打印,以实现的高校家底的摸清。通过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平台,对全校国有资产进行全面管理,并可以随时查阅每个部门国有资产使用、变动的情况,以充分利用现有仪器设备,避免资产重复购置,并对闲置的资源进行调配,实现资产的合理流动、资源共享,保国有定资产账账相符。主要就可以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实现动态的、全面的管理,有效避免高校国有资产闲置浪费等现象,实现国有资产利用最大化。

(三)建立严格的高等学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

1、树立产权意识和成本核算的观念

学校对经营性资产在管理上应该由过去的行政隶属关系向经济关系转变,树立起高校国有经营资产的产权意识,明确资产的属性。学校应根据经营性资产的特点、经营范围、产品情况加强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指标的真实性,以利于学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发展。

2、应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

学校对经营性资产的管理,首先是要正确界定投入经营性资产的学校国有资产,明确产权责任,正确处理高校经营性资产的有偿占用问题。防止流失,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在管理和使用上必须明确产权关系,以防防止和制约乱占乱用情况的不断发生。在高校经营性资产使用过程中,要明确高校对经营性资产的补偿,及时对高校国有资产进行统计,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高校国有资产作为国家财产的一部分,必需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管理,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对高校今后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要的作用。针对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应树立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思路,理顺各种管理关系,以保证我国高校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莉.关于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12)

[2]潘宏、张梦晓.规范高效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08(23)

[3]王满合、姚琨、高玉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问题探讨与改进对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篇5

1.1高校资产管理的职责与内容

高校的资产管理职责必须要依托资产管理队伍实施,因此在构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时必须要确定资产管理的职责。虽然每所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设置具有多样性,但是资产管理的职责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一是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根据我国政府部门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明确提出的指导办法,对资产管理工作者须提出相应的要求;二是高校发展对资产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资产是高校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高校的自我发展性质决定了对高校资产管理者提出了相应的职责。高校资产管理者的职责必须要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才能构建高水平的资产管理队伍;三是资产是高校办学的必要资源,资产管理水平决定了高校的管理水平,其本质上是高校对资产经营的过程体现,因而高校资产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实现高校资产效益的最大化,资产效益最大化成为资产管理的目标。

1.2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岗位的设置

高校资产管理具有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管理的复合特点,因此要针对高校资产管理的工作性质,设定相应的工作岗位,并且明确岗位要求以及工作职能:一是行政管理岗,行政管理岗主要是负责资产使用过程中的行政事务;二是专业技术岗,完成资产管理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工作,比如贵重设备的使用、政府采购标书的编制等,该岗位以专职岗为主;三是技术服务岗,主要是负责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使用和有效维护的技术岗位,比如对高校资产设备的维修、设备试验等;四是一般服务岗,该岗位是从事资产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繁琐事务,主要由基层保管人员和勤工俭学的学生担任。

2高校资产管理队伍的现状

笔者从事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数年,在主持学校下达的《借助网络管理平台推动全员参与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课题中,深切感受到资产管理队伍提升的重要性。当前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队伍整体水平虽较以往有所提升,但面对地方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不断深入建设,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状况仍不理想,主要表现在:

2.1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由于高校主要资产来源于政府财政拨付,因此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在潜意识中也就没有盈亏概念,在管理过程中不计提折旧,同时也没有增值保值的意识,主要体现在:一是高校资产管理者重视高校的资产采购工作,而忽视对资产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他们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争取财政资金采购更多的资产,导致高校的资产浪费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忽视对科研成果、无形资产的管理。在高校办学过程中,高校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效益层面上,也就是如何购置大量的资产,从而在社会中有较大影响,比如有些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通过购置大量资产,比如增加高校建设面积、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新建大量的教学楼、学生宿舍等来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而对于高校的无形资产却常常忽视,结果导致高校的许多科研成果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没有转化为市场产品,影响其价值的发挥。

2.2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具有行政性和专业性,因此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比较繁琐,也就是说资产管理人员从事的工作不易被别人所认可,具体到实践中,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属于高校管理中容易出成绩的工作,资产管理的良好是属于本职工作,而一旦出现失误就会给高校造成巨大损失,在此习惯认识下,难以对资产管理人员量化考核和评价,因而这些人员较难获得表彰和晋升,影响了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管理机构和人员缺乏保障

由于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比较繁琐,导致高校管理者对于高校资产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为此出现了高校资产管理职能被不同部门划分的现象,没有实质上统一的高校资产管理机构,即使设置有资产管理机构的高校,其工作内容也没有任何实质决策权,导致高校资产管理人员从事资产管理的动力不足。高校资产管理机构与人员得不到保障具体表现为:一是高校资产管理权被赋予给不同的部门,形成三权分离的状态,即资产所有权归国家、管理以及使用权归国资、财务、教务、后勤和其它二级单位,这样的运行模式必然导致高校资产没有相对统一的部门行使对资产的统一管理职能;二是从事资产管理的人员具有多重身份。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大,为此需要二级学院设置资产管理员岗位,但是基于高校人力资源限制的影响,高校资产管理员的身份具有多重性,在负责教学或其它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兼具高校资产管理职责。

2.4责任与创新精神有待提高

高校资产是为高校教学与科研等活动而服务的,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高校的这些工作而开展,脱离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支持,高校资产管理的意义就缺乏实效性,因此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为教学科研这些工作服务,但是在实践中,高校资产管理者往往缺乏为教学科研服务主动性的理念,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资产管理者不能主动为教学活动需要的相应仪器设备提供服务;二是高校资产管理者日常工作纪律需要加强和考核;三是只从事自己岗位最低要求的工作,缺乏创新精神,对于高校资产的绩效管理时常没有落实,导致国有资产没有任何增值。

3提升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的措施

3.1转变传统高校资产管理理念,树立以服务教学为中心的意识

高校资产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资产管理习惯,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同时要具有奉献精神。资产管理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高校其它工作的物质基础,因此资产管理人员在面对教学科研一线人员时必须保持良好的服务意识,积极为教学科研人员排忧解难,同时资产管理人员还要具有主动性,要主动与基层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且及时提供服务,在招标、采购仪器设备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基层工作者的意见,并且将他们的意见作为资产采购的重要依据。

3.2完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资产管理工作者

完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是保证资产管理工作者行为的重要依据,同时是能够预防资产管理人员出现重大错误乃至犯罪的重要保障。资产管理工作者从事高校的物资采购、设备维护、报废出售等经营管理工作,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加以约束资产管理者的行为,必然会导致资产管理者出现重大失误和犯罪,比如近些年我国一些高校所发生的经济犯罪,相当一部分集中在高校资产管理领域内,因此高校要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并且要严格约束资产管理者的行为,将资产管理工作置于“阳光”下运行。

3.3推动高校领导对资产管理队伍的重视和支持

高校资产管理队伍素质的提升,离不开高校领导的支持,因此要取得高校领导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一是要设置相应的资产管理岗位。高校资产管理岗位要符合内部控制规范,实现不相容岗位分离,并且根据资产管理工作的不同环节设置独立的岗位,将预算编制、采购执行、验收以及付款等工作实施岗位分离,杜绝出现各种经济犯罪和腐败行为,同时还要根据不同部门的资产管理形式,建立岗位工作衔接制度,实现不同职能岗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无缝对接,实现对资产价值的最优管理;二是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高校要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再教育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水平,尤其是在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资产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的情景下,需要资产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够熟练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避免违规犯法行为;三是要采取适当激励机制,提高基层资产管理人员的待遇,缩小同单位不同人员间差距,以减少基层资产管理人员的心理反差。

3.4构建资产管理人员工作绩效考核制度

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重复性较多的工作,考虑到资产管理工作者晋级、评聘职称等较难的现实,各高校要构建以绩效考核的工作制度,加快激励制度改革。在此方面,首先高校要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岗位晋升制度,解决从事资产管理的基层人员难以获得晋升机会的困惑;其次对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评价标准也要改变,实施绩效考核制度,科学评价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精神。

3.5强化竞争观念,实行“择优录用、竞聘上岗”的选人用人制度

高校要充分重视资产管理工作,优化资产管理队伍的结构,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实施竞聘上岗,强化岗位责任意识,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高校要积极吸引优秀管理人员从事资产管理工作。当前资产管理工作对人员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具有相应的财务知识,还要具有资产经营知识、资产招投标知识和法律知识等,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综合素质较高人员的引进力度;其次在高校内部实施竞聘上岗制度,改变传统的以工作年限排资论辈的上岗制度,将真正有能力、有才华、有激情的人才提拔到领导岗位,带动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4结论

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abstract:themanagementoffixedassetsinuniversitieshasalwaysbeenaweaklinkinlogisticmanagement.thestrengtheningoffixedassetsmanagementinuniversitiesplaysanimportantroleinpromotinghighereducation.thefollowingaspectsarehelpfultostrengthenfixedassetsmanagement:thought,organization,institutionconstruction,accountingandeducation,andsoon.

Keywords:fixedassets;managementmeasure

高校固定资产包括由学校占有或使用、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土地、房屋、图书、仪器设备、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是高校完成各项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监管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率低、资产价值失真等问题。如何正确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促使其保值增值、防止固定资产流失、是当前摆在高校资产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对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管理体制混乱,缺乏统一协调;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供轻管”的问题,一般都比较重视钱的管控,对钱变成物后就疏于管理,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际上是对资金使用效益的延续,固定资产管理失之以软、失之以宽。另外,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投资建设而成,长期以来高校无偿地使用固定资产,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也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导致了部分高校、职业院校负责人,对固定资产管理和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不少高校领导忙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忽视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从而造成高校普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购建轻管理、公物私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流失严重。固定资产流失不仅是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样在高校中也有类似现象。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执行监督不力,高校固定资产流失状况令人堪忧。首先,资产损毁报废制度不健全.

由于在院校资产购入只登记资产原值,没有按资产使用年限计提累计折旧,资产损毁报废随意性比较大,特别是对一些通用办设备,如计算机、摄(照)相机、电视、空调等,往往没有到使用年限就予以报废,随意比较大,有的甚至公物转为私有。由于单位没有规定严格的资产报废审批程序和权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超审批权限处置资产,导致固定资产流失。其次,随意改变资产用途。部分拥有固定资产使用权的二级单位私自对外出租、出借学校的房屋、设备、仪器等进行经营活动,所得利益归部门所有,谋取小集体利益,但其耗损维修费用却由学校承担,造成学校资产流失.

再次,对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缺乏管理。某些部门对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固定资产不按有关规定进行评估检查,对出租、出借、转让的固定资产不按规定办理资产出租、出借、转让手续,甚至也不收取使用费用,使得固定资产被经营单位无偿占有和使用,高校资产投入得不到合理的补偿。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也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资产的保值增值,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三)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的是以账物分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如后勤管理部门管理房屋、建筑物;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设备处管理设备仪器;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核算。而各职能部门又分别归不同学校领导分管,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一个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权力集中的综合监督协调部门。造成固定资产实物流动与财务核算相脱节,职能管理部门与各教学、科研等占有使用部门相分离的状态。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最终导致高校固定资产普遍存在帐实不符、家底不清、资源浪费,资产流失等问题.

(四)会计核算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方法,反映在固定资产核算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造成高校财务报表中普遍存在着虚增资产、成本核算不真、资产更新资金不足等问题。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只核算原值,不计提折旧。高校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仅设置“固定资产”、“固定基金”两个对应的会计科目核算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除了清理报废外,入账后数据一直不变。由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只反映历史成本,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并使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余额不能反映其客观情况,从而导致虚增净资产。[1]这种会计核算方法既违背了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也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一)切实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好必须树立正确思想。固定资产管理的加强有赖于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以及广大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高校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法规的宣传、学习,使广大教职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彻底纠正“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错误认识,使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要实行校领导全面负责制,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制,管理者和使用者直接负责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强化管理意识,只有管理意识提高了,才能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努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注重管理队伍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制度保障。首先,高校应根据国家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设立一个有权威性、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在分管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专门负责全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资产的购置、调配、捐赠、报废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纳入资产管理机构,实施统一归口管理,彻底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其次,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形成固定资产管理处、各类资产管理部门、所有资产使用单位的三级管理体制。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设置数量、金额总账,进行总量控制,掌握固定资产总值,实行财务监督,进行一级管理;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教学仪器设备、房产及建筑物、行政设备、图书等实物和价值进行二级管理;实物的具体使用部门则进行三级管理,建立资产管理台账,依账放置,准确反映资产去向,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2]各级管理部门明确责任,相互制约。同时,利用计算机按照管理要求建立资产数据库,全面、完整地记录学校各类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利用校园网实现网络化管理,准确、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调配等变动情况,使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有利于财务核算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使用者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提高管理质量,并为学校

高层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再次,要加强资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高校还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把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列入学校的整体规划,选拔和造就一支思想正确、作风踏实、责任心强、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善于管理的固定资产队伍;学校不仅要对其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加强培训,而且还要帮助其树立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意识,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三)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强化约束机制。健全管理制度是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基础,也是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的重要保证.

高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一套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转,做到既有章可循、堵塞漏洞,又方便管理、提高效率。第一,要完善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固定资产盘点是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可操作的实物盘点制度。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各级资产占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资产清查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定期盘点清查,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情况,并按规定程序进行账务处理;对报废、调出、依法转让的固定资产要严格履行审核程序,如实地进行固定资产核销的账务处理,准确反映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固定资产的家底清、账实相符。同时,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根据损失情况进行责任追究.

第二,要完善采购制度。资产管理部门对提请购置的重要仪器设备应进行可行性论证,确保所购资产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对一般资产应根据资产清查情况确定是否可以进行校内调剂,尽量避免资产重复购置。第三,要健全资产使用保管制度。资产投入使用后,应按照重要性原则和分级管理要求,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和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密切关注所购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确保资产的正常使用和性能的完好。对出于教学科研需要必须由个人长期持有的资产应纳入各部门管理,由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第四,要完善资产管理财务制度。应建立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有效联动工作机制,对资产已投入使用而财务票据未到的情况应及时估价入账;对盘亏和报废的资产,要先由资产评估小组对待报废处理的资产进行残值评估,后再按规定的报批程序及时进行资产核销并确定残值收入。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定期对账制度,以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五,完善资产管理监督制度。审计监察部门应参与资产管理全过程,重点关注采购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基本建设的合法性、真实性,重要资产的使用状况和结存情况,以及资产的报废、处置情况.

(四)完善和改进会计核算方法,充分发挥财会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引入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作为高校重要的物资资源,必然要求财务对其从形成到使用耗费再到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因此,建议在其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实行责权发生制是如实反映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会计要素的需要,是全面反映财政、事业资金运动过程和单位工作业绩的需要。[3]二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事业单位同企业一样,其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使用与否,使用程度如何都会发生各种损耗,资产价值也会随之减少,为如实反映这种价值减少的情况,就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样既可以建立符合高校内部资金循环和价值补偿机制,又能达到其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形态管理的统一。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投资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作为发展市场经济重要手段的一种产业,客观上也要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高校就具有现实意义。建议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可参照企事业会计制度采取分类折旧,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在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进行逐项检查,对存在发生减值迹象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减值”。三是要加强对报废处置资产的残值核算。由于以往购置的资产没有计提累计折旧,报废的资产涉及残值评估、组织残值收入与核算等问题,因此,应建立一个由校领导牵头,各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固定资产残值评估小组,搞好报废、处置资产的残值评估和核算,防止资产流失。四是突出财会部门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财会部门应参与固定资产全过程的管理,做好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把好固定资产管理的资金筹集、运用的关口,确保学校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为高校的决策者们在财务管理上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1]吴涛涛.我国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4(1):17-18.

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篇7

abstract:inordertomaketheassetsmanagementofuniversitymoreefficientandscientific,thisarticle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reformmeasuresandmethodsinaspectsofimprovingassetsmanagementofuniversityandmaintainingthesafeoperationofassets,aimingatthedisadvantagesexistingincurrentprocessofassetsmanagementofuniversity.

关键词:高校;资产管理

Keywords:university;asset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70-01

0引言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几年来,各类高校资产不断新增、更新、改造措施更是频繁。相应的,高校规模也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我国高校资产总额大约1万亿元,各种资金问题随之接踵而来。各类高校资产是高等学校办学的基础,只有将高校资产管理这项工作做好,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当前我国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资产管理形式粗放,管理意识淡薄目前,公立高校的主要状态是:学校只注重向上级部门伸手要拨款,大多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拨款,普遍存在着“重财轻物”、“重购轻管”的粗放式资产管理思想,公立高校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也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他们并不注重强化资产管理或进行成本核算,在资产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这样做严重影响了学校资产的使用效率。

1.2主体责任不明确,资产缺乏有效监管到目前为止,还有一部分高校未能设置统一的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对各类资产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由于财务部门只负责资产的价值管理,而各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的实物管理又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和程序性规定。即使有一些高校设置了独立的资产管理机构,但是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清,有问题互相推诿,缺乏沟通与协调,购置资产时有时会出现财务部门入了账而资产部门未入账,处置和调配转移资产时会出现资产部门入了账而财务部门未入账等现象,容易出现多头统计、口径不一等现象。

1.3资产闲置、重置、浪费现象严重,账目混乱由于高校资产数量大,种类繁多,加上长期不盘点、不核对,导致资产帐面价值与实有数相差甚远。一些高校合并后,资产规模也相应扩大,但资产的合并只停留在账面上,没有进行彻底的清理整合;很多高校公有住房早已办理个人产权,但因交接等各种原因造成手续不全没有及时冲账;有的办公楼早已竣工投入使用多年,仍挂在往来账上,没有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入账;新购置的资产由于种种原因不验收、不入账;一些已无使用价值或已丢失的资产长期挂账,不做销账处理;有校办企业的高校对其资产的管理办法不明确,部分校办企业以自有资金购置的资产列入了学校的资产,而对部分高校资产却又列入了校办企业的资产管理,形成资产交叉管理,造成账实不符。

另外,有的高校为了达到国家对高校评估指标的要求,突击购置资产,高校内部各部门也往往处于分割管理状态,抱有根深蒂固的“小而全”的资产配置观念,脱离实际需要,不顾大局地相互攀比,找各种理由要求增加投入,购置设备,使得固定资产闲置、重置、浪费现象严重。

1.4资产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没有有机结合,资产利用率低一些高校没有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未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有些虽然在年初进行了计划,但由于中途突生变故,使得计划不得不被中途打乱,年初的预算也就此被搁置了,另外,由于各资产使用部门对资产配置是否得当不牵扯任何责任,使得大家往往贪多求全,不顾及工作的效率问题,一些部门不按年初下达的预算规定的标准和用途配置资产,常使预算安排陷于被动局面,严重削弱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工作不配合,给高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阻力。

1.5固定资产管理变动频繁,交接不及时,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大多不高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但是,现在学校的管理人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他们中有些人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是所学专业和资产管理几乎不搭边,针对于这项工作,需要掌握大量的丰富的跨学科的知识才能胜任,这就导致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难以得到保证。还有,现在学校有些人事部门往往不考虑资产管理工作的连贯性,在人员调动时,不考虑工作的特殊性,随意进行工作调动,有的管理人员才在这个岗位上刚熟悉,又被调到其他岗位,同时,在工作的交接上,又做不到及时的、全面,这样会对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产生很大影响。

2关于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高校要想加强资产的管理,当前最应该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树立为高校增值的市场经济观念,增强自身的管理水平,在高校管理阶层,要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把它同教学、科研工作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同时作为一线的工作来抓,树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高校资产管理要明确责任主体,创新管理体制。定期清产核资,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这样更加能够加强管理和预算的有力结合,更加提高资产的最高使用效率。

此外,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人事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更要加大对约束机制的健全完善。学校资产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的资产管理队伍。学校要选拔那些业务精、责任性强的优秀员工,将他们充实到资产管理队伍中来,增加人员配置,同时也要增加对外交流,对那些长期从事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管理队伍。同时,为了保证他们安心自觉地从事工作,学校还要做好这些人员的待遇福利工作,对资产管理人员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为他们升职加薪、评职称创造必要的条件,以保证他们工作的踏实性、安心性,对于这项工作来说,也为连贯性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这样做,可以更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我们还要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的宣传,将资产管理工作成果纳入部门考核,提高全体教职工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感。

总之,只有全校上下贯彻全局观念,大家牢牢凝结成一股力量,才能使高校资产管理每一个环节都顺利运行,我们要树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这项工作不断得到创新,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王干.高校资产管理实施内部控制探讨.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12月第14卷第六期.

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学校固定资产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对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学校固定资产是保障教学、培训、科研、行政、后勤等工作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是学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衡量学校办学规模、评价学校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学校固定资产形态多样,构成日趋多元化,个体价值千差万别,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多元化,可以用财政拨款资金、事业性收入购置、还有社会捐赠以及上级调拨等方式形成,由此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难度大、管理特点突出:

(一)涉及面广。固定资产管理活动贯穿于学校一切活动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固定资产的支持保障与利用。

(二)分散性强。从整个学校来说,固定资产分布在学校每一个角落,在校学生、社会培训人员流动性大,学校对每一件固定资产的现实状态和具体情况准确掌握的难度大。

(三)工作量大。学校固定资产除了房屋及建筑物外,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办公家具及图书等。种类繁多、个体价值低,如:课桌椅、图书等,资产变多性强,容易毁损,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固定资产基本分类及管理现状

学校固定资产大体分为六类:一是房屋和建筑物,即学校拥有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二是专用设备,即学校根据教学、培训、科研等实际情况需要购置的具有专门功能和用途的设备;三是通用设备,即学校用于业务工作的通用性、一般性设备;四是文物及陈列品,即学校拥有和接受捐赠的古物、字画、纪念品等;五是图书,即学校图书馆统一管理使用的各类书籍;六是其他固定资产,即没有包括在以上各类中的固定资产。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薄弱部分,仍然存在着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缺失,账物不符家底不清、资产重复购置资源浪费等问题。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薄弱部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学校普遍存在重视教学、科研工作,而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象,有些学校没有设立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缺乏固定资产管理专业人员。对固定资产购置、处置无计划,管理维护无固定人员,出现问题无责任人,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职权分配不清,致使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盲区。

2.学校管理中忽略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及监督

(1)忽略固定资产预算管理环节

学校没有将固定资产购置纳入预算管理,购置计划性不强,各部门只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购置,没有一个具体的管理者与协调者,对申请购置的设备协调调研不够,造成资产闲置和重复购置的现象并存,导致资源浪费。

(2)固定资产清查落实不力,制度形同虚设

固定资产管理程序不规范,对于固定资产的领用、保管、盘点及会计核算等日常工作没有程序化。虽有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但缺乏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管理内容,导致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形同虚设。

(3)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单一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管理手段单一。自2006年以来,经过多次大规模的资产清查,学校财务核算大都使用了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了逐一登记固定资产卡片管理,从财务部门的角度来看,财务部门负责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账务核算中账账相符,账卡相符。因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专业管理人员,学校只是从会计的角度对固定资产做了相应的账务处理,学校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形成联动管理,应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只是从操作手段上对原来手工劳动的简单替代,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固定资产管理被动、滞后的局面。

3.学校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资产家底不清

学校普遍存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一是物多账少,由于学校对固定资产划分标准不一致或是其他原因造成账物不符,比如:上级部门无偿调入、奖励或是其他社会部门捐赠的资产,没有相关凭证和单据,学校没有入账或是入账时间不及时,从而形成学校固定资产物多账少的现象;二是物少账多,对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对已经毁损的设备,没有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对已经到报废年限的设备没有及时提出报废申请,导致固定资产物少账多的现象;三是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财务部门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其他使用部门登记固定资产台账,长期不对账,信息沟通不及时,造成账账不符。

三、造成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广泛认识

学校历来注重教学培训、科研等方面工作,而轻学校资产管理意识。学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降低了学校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

(二)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学校虽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缺乏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管理内容,其有效性、可操作性不强,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相互交叉,职能界定不清,没有明确权、责、利关系,资产使用部门对资产的维护、保管并不能做到尽职尽责,造成资源闲置、浪费、毁损等现象存在。

(三)学校固定资产监管机制不健全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体制与责任体制缺失,管理环节不严谨,没有相互约束的管理机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购轻管、重钱轻物”。

(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有的学校没有固定资产专业管理人员,兼管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水平,导致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与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不符,在学校职工管理体系中,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与绩效工资、职称不挂钩,没有升职机会,干多干少一个样,造成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作,根据相关财经规定:单位领导是固定资产管理运行过程及结果的第一负责人。因而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关键。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应按照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颁发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相关财经法规,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有效的固定资产动态管理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

(二)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关专业人员

学校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选拔、培养责任心强、业务精干、熟悉政策、善于管理的人员,按照合理分工、相互牵制、落实责任的原则进行管理,各级使用部门指定固定资产专管员,登记好本部门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做好固定资产领取、转移、报废等工作。另外,学校要注重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培训,使其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规范和完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程序,保证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三)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强化固定资产的账、卡、物日常管理,保持一致性。

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彻底细致清查,一是对于物多账少的固定资产,按同类资产的现行市场价入账,并进行账卡平行登记。二是对于物少账多的固定资产,对已到报废年限或是已经毁损的固定资产列出清单,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上报财政部门办理相关报废审批,批复后按照相关流程做好报废和注销账务处理。三是将盘点清查报表与财务固定资产账面进行核对,完善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保证账、卡、物三者一致。

2.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程序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制定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图,相关部门相互约束,及时沟通,准确、全面的反映固定资产管理状况,使资产管理相对透明化,有效杜绝固定资产管理漏洞,造成漏记、少记等现象发生。

3.强化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

学校制度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并有效执行。学校根据上级部门部署完成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外,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细化固定资产实地盘点环节,摸清家底,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4.强化固定资产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学校预算管理环节,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在充分调研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做好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统一协调,把闲置的固定资产重新调配,优化资源配置。

(四)建立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评估与监督考核机制

在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建立自上而下的评估与督查机制是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制度,建立长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评估与督查机制,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指标管理,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以便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五、结论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全局性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效益、发展,涉及学校所有部门和教职员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时展,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面临新挑战,在做好固定资产基础工作的前提下,要不断探索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的新模式与新思路,使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有效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益,提高学校综合实力,进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芬.对学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管理视野.2012(12):153

[2]杨纯.浅谈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87-88

[3]区长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28-229

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监督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01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一直在不断的创新,并且高校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的调整和改革,全国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很难去迅速的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监管方面会出现许多问题,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产生了一定差距,阻碍了发展。据初步了解,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资产管理意识问题。高校在管理国有资产方面的认识有许多不足,重视性不够。普遍存在着重视货币资金的管理,忽视实物资金的管理,重钱轻物。还有一些单位和部门注重使用、忽视监管,注重有形资产、轻视无形资产。在思想上没有重视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认识不清,认为资产在学校内,监管不严也没什么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有资产会出现闲置浪费、损毁、丢失的现象。对于国有资产管理过程的难度,许多高校认识不够。缺乏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虽然有的学校已经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工作思路却不够清晰,不能够正确结合当前市场的经济条件。

2.国有资产的权属问题。高校的国有资产是属于国家所有,被高校使用和占有。产权分布上很难确定是经营性的还是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的经营运行过程中,高校只享有资产的占有权和使用权,而不具有最终的收益权和处分权,很多高校不能够明确权责,导致资金流转不及时。有些高校为了避免资金的亏空还专门设立一些校办产业来进行管理,但是由于高校资产的局限性,亏损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进一步影响学校的发展与建设。

3.管理制度问题。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管理体制的不完整、不明确会造成许多问题和分歧,资产的管理权、使用权等分属于不同的单位,使得相关负责人混乱。有的高校还没有专管员进行监督和管理,无法合理的运用高校的国有资产。在核算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有的高校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造成了账面价值与投入使用后的实际价值不符。这也容易让有些人弄虚作假,影响资产评估的真实客观性,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建设,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也被大大的降低。除此之外,高校的许多国有资产像土地、房屋、无形资产等被无条件的使用,所以无法产生经济效益。

4.国有资产家底不清,使用率低下问题。由于高校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国有资产也随之增多,来源的多元化和管理机制等问题,导致了许多资产出现了账实不符的情况。在监管不严的情况下,高校容易出现夸大实验教学设备来满足上级要求,或者一些专用设备的重置、闲置的现象。清理清查工作没有很好的执行,在资产处置的时候没有按照规定执行程序和手续,或者是一些人为的原因造成资产的损坏丢失、档案资料的不完整等都能导致高校的国有资产混乱不清。

二、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对策建议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庞大的工作体系和全员的参与。针对目前的高校的现状,必须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去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建立科学的家产监管体制,从根本上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确保资产的安全。

1.增强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意识。在目前经济市场的影响下,高校已经逐步意识到国有资产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性,但是要提高所有员工和管理部门的重视,还是要转变大家的观念,提高认识。首先领导要能充分认识到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能有助于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对工作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进行教育加强,在工作安排中把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划入重点落实的工作项目。此外还要建立明确的资产管理责任机制,从管理者入手,明确各部分的负责人和职责,来提高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效率。在必要时,高校可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使职工了解国有资产相关法规和政策,提高认识。只有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了,高校才能够顺利的进行相关工作,有助于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

2.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认真执行管理制度,是决定管理工作成功的关键。制度建设是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从目前全国高校的情况看,资产监管部门人员配备较少,规模不大,要想加强管理,仅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建设国有资产的组织监管体系来扩大规模。建设组织体系的措施是在高校成立国有资产监管的委员会,成员由各个单位部门委任,这样既可以统一协调管理工作意见,还能提高监督质量降低成本。此外还要明确日常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职责,以便方便对相关责任人的监管,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在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中,要建立一套相关的制度体系,像国有资产的登账、保管、检查和报告等都要严格遵照制度执行,保证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负责人,减少资产的流失。

3.定期进行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鉴于目前高校的国有资产情况,要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首先要摸清高校的家底,确实掌握高校的国有资产状况。为了准确掌握资产的情况,并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的问题,高校可以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制定清查方案,明确高校各单位资产清查的范围,工作目标和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对盘亏或盘盈的资产找出原因,及时做出处理,实现账实相符,为高校日常工作,财务预算提供更真实、准确的数据支持。同时,弄清各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的价值总量,更有利于明确对资产管理的职责和权力,为更进一步的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为高校加快建设、参与市场竞争活动、提升学校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国有资产在高校的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高校一直在摸索资产管理的有效机制,不断改革。只有通过对现行高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减少资产的流失问题,不断推进高校的发展建设,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大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观念落后、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公办高校属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长期以来高校无偿使用固定资产,致使高校的管理者往往重钱轻物,重购买轻管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明细。且高校管理者忙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忽视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的观念落后,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使固定资产在高校教学科研中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明确

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的是以账物分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图书馆负责管理图书;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账务管理;学校的房屋、建筑物、家具和仪器设备则分别由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各职能部门又分别归学校不同领导分管,缺乏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权力集中的综合监督协调部门。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最终导致高校固定资产普遍存在账实不符、家底不清、资源浪费等问题。

(三)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低下,资产闲置现象严重

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受政府办学体制的影响,很少对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部门占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使用成本的考核,对资产使用效益缺乏必要的评估,更没有与考核挂钩,造成使用部门和使用人员缺乏成本效益意识,固定资产使用不合理和“不用白不用”的思想。同时,没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使国家投入购置的教学、科研设备形成了部门和项目组的“私有财产”,甚至局限于个别人来使用,造成高投资、低效益的现象,盲目购置、重复购置固定资产等,致使固定资产闲置严重,造成固定资产资源的浪费。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随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资产种类、总量迅速增加,资产管理要求更高,但学校在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缺少科学、规范的监管制度,加之各二级单位没有与时俱进地建立适合自己的一套系统的、规范有效、权责分明的二级资产管理制度,造成在实际工作中无章可依、有章不循。部分资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在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对于资产管理的相关工作都缺乏明确的认识,普遍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规模,轻产出”观念。

(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流动性大。

学校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员部分是由刚入职的内勤负责管理,缺乏财务和资产管理方面基本知识,缺乏设备运行、维护及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且对本部门资产状况缺乏全面的了解,加之固定资产管理员多为兼职,岗位调整比较频繁、人员流动性强,造成各部门现任资产管理员面对形式多样的资产,很难把握到位,清查难度加大。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中普遍存在监督、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一个管理体系完善,其本质是一整套管理制度和执行力度的完善。由于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健全问题,使得资产的计划、购置和管理上有很突出的随意性,即使是一些表面制度健全的高校,也因为缺少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制度流于形式,缺少执行力,更无谈执行效果。

三、固定资产清查问题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增强资产管理意识,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解决固定资产清查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提高认识入手。首先依赖于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其次是加大对资产管理必要性、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全体教职工的资产管理意识,摒弃以往重购轻管、重钱轻物的思想,防止资产重复购置和浪费。同时进一步修订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固定资产的购置审批、验收管理、保管使用制度,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稽核制度,做到账、卡、物相符;制定固定资产报损报废,有偿调拨,转让变卖,租赁抵押等规定和申报制度,使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做到合理、节约、高效。

(二)充实资产管理队伍,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学校应把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列入学校整体规划,要选拔那些作风踏实、责任心强、熟悉政策、业务素质好的工作人员充实到资产管理队伍中来。还要进行全员培训,从国有资产知识、管理知识、业务技能等方面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为固定资产管理及清查工作组建一支工作能力强,并且具有积极性、稳定性的资产管理人员队伍。

(三)建立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网络系统

高校固定资产是一个不断更新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应实现由静态向动态转变,充分利用科学、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网络系统,将学校内部各自独立的部门、科室联系在一起,及时记录、反应不同部门的资产存量、使用详情、分布情况以及资产闲置等情况。改变以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过分依赖校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模式,使各使用单位能更大程度地参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让学校的每一个职工都能随时从网络中查询学校的资产情况,资产使用状况,资产的构成比例等信息,对资产的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使封闭式管理,逐渐变成开放、透明式的管理。

(四)创新完善管理体系中的绩效评价体系及奖惩机制

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来保障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要通过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以年度为时间单位,每年要进行一次清产核资,汇总相关数据,掌握资产的收益率、利用率、闲置率、损毁率。通过部门间的绩效比对,进行绩效考核,对于各项指标优良的部门和相应管理人员,要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对于工作成绩不佳,甚至存在违纪、违法现象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直接追究法律责任。形成一种全员关心资产、爱护资产、管理资产的局面,让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为高校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