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十篇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十篇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0:59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金融体系财政支持

金融支持能够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金融机构的组成也能够提高金融支持的力度。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金融机构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能够使资源渗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中,能够影响战略性资源的配置和优化组合。金融系统如果功能比较完善,而且运行的效率比较高,其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大量资金的支持,从而降低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方面风险。为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创新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金融进行了扶持,实现科技产业和金融体系的统一和完善。但是,我国在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在对科技金融支持体系的利用中还是存在一些差距的。所以,应该分析相关的原因,找出我国在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对我国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加以完善,实现金融和科技的良性互动。

一、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一)科技创新的界定与金融支持的主要方面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科技创新指的是对科学研究和对科学的原创性的革新,主要包括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创新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政府或者企业。金融系统对科技创新做出的贡献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金融系统能够帮助科技型企业找到融资的途径,能够提供大量的资金,而且在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其二能够帮助企业抵御各类不确定的风险,提高企业的安全系数。通过对科技创新型产业的分析,在金融支持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动员储蓄。金融系统能够为科技型的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融资的途径,能够通过银行、债券等方式,或通过股票和证券的发行等方式,将较为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企业再通过商业借贷的方式获得资金,发展一些新型的创新项目,从而能够使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企业能够规避风险。创新型的企业在进行科技产业创新的过程中,通过金融系统能够防范各类金融风险。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融入大量的资金,其风险性比较高,金融市场能够将风险分散化,降低企业的资金风险,能够降低企业的收益性风险。

发挥金融中介作用。金融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出其金融中介的作用,能够使信息的成本降低,而且能够实现各类科技产业的配置。金融系统在发挥金融中介作用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调查和整理信息的方式,找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从而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和资金。

(二)科技创新产业的特点和金融支持的特殊性

科技创新产业一般依托于科技型企业,与传统的产业相比,其科技含量比较高,在创新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容易造成较高的风险,同时科技创新产业借助科技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生产率,也是一类高回报的产业,而且科技作为一类无形资产,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高风险性。高新技术产业一般都是生产高科技的产品为主的,其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企业在发展中的关键在于科技的创新,但科技创新中存在漫长的过程和相当的难度。在发展的过程中,前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技术的开发,然后需要产品的小试、中试、再生产,再投放市场,在这一过程中有一系列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研发中存在着诸多隐形的风险。而且如果在前期出现了技术不稳定的问题,或者产品的生命周期达不到要求,再或者技术的更新换代过于频繁,市场的风云变幻等原因都是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存在风险。产品在投入市场后,还面临竞争对手可替代产品的面世和全球竞争的压力,或面临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这些都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着高风险。

高回报性。高新技术产业一旦研制成功,不仅大大提供了生产率,而且可能给整个产业带来颠覆性的跨越式发展,所以其回报也比较高。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实现对优势技术项目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在市场上能够形成品牌化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市场优势,企业的利润上升空间也会比较大。

较多的无形资产。科技型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科技型企业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其产品的优势在于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从而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在创新过程中获得如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这些都是无形资产发挥作用。

科技产业具有自身的特点导致了其在接受金融支持的过程中具有特殊性特征,在进行科技创新过程中,其研究的成果从小试、中试到应用到产品的生产环节,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够维系。而科技企业在起步阶段,以及在发展壮大过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创新发展的重点,而且企业本身属于高风险行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困难特别多[1]。通过对我国的科技型企业的分析来看,要想进行科技创新,需要金融系统为其提供直接的融资渠道,由于科技型企业大多是无形资产,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的过程中不能合理地分析这些无形资产,而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的问题,无形资产很难做合理的评估。因此,金融系统在为科技型的企业提供融资的途径中,应该在分析其特殊性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机制。

二、我国科技创新支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科技与金融体系也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国政府也制定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系统的革新不能完全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金融体系还不能满足一些科技创新企业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出现金融支持体系明显的滞后性特征,这些问题都导致金融支持体系的实效性降低。

(一)科技创新的政府财政支持体系不完善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比较多,导致了金融市场不愿意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中,如果仅仅依靠市场,高新技术产业是不能实现高速发展的。因此,在市场调节失灵后,必须要采取宏观调控的政策,应该以政府为主导,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一定的融资途径,在对一些小微企业,应该发挥出金融系统的支持作用。如今,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这些方针明确指出要强化金融支持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巩固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但是,由于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多,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密集型的科技型企业的数量在上升,这就导致金融体系不能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尽管政府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在增强,但是还是存在局限性。我国投入到科技创新中的R&D资金只占不到GDp的1%,我国的创新投入不足,而且我国对于科技的投入与其他的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应该在创新型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强化科技投入的比例。

(二)科技创新的银行信贷体制不健全

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还不是特别成熟,虽然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民间有大量的社会资本,但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很少有进行直接融资的,一般都是通过银行进行间接的融资。我国的各类信贷体制还有待于完善,很多科技型的企业在向商业银行贷款中遇到障碍,我国的信贷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建成的,这种模式只能以银行为主导,而且在贷款中存在着一定的歧视原则,对一些大型的公司而言,贷款相对较容易,但是对于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初创科技型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商业贷款的难度非常大。在信贷体制建设的背景下,受我国的信贷体制环境和制度的限制,首先是保证金融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金融系统在执行一系列操作中只是按照相应的流程,不能灵活处理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特殊问题,银行信贷的管理流程过于单一,信贷的流动性比较差,而且其收益型原则存在不完善的地方[2]。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国有成分的银行一般不会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中小型的科技型的公司中,也不能有效地把握市场的动态,不能准确地分析市场上存在的风险,不能够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资金的补贴。

(三)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尽如人意

完善的金融体系能够促进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金融服务水平对企业创新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目前,我国的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创新的主体已经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但是,金融服务的方式大部分还是沿用传统的模式,导致了创新和金融支持存在着严重的不匹配。金融体系主要能够提供融资的服务和信用的担保,但是中小型企业在进行融资中,金融机构设置的门槛又过高,而且市场化的服务体系还没有完全地发展起来,导致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受阻。

三、相关建议

我国应该通过推进政府政策体制创新的方式,完善我国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政府是金融市场的主要领导者,通过建立政府政策的方式,能够提高金融支持的力度,我国目前科技创新相关的金融支持体系发展较慢,所以政府需要在财政上给予支持,实现金融服务体制的创新。科技创新需要一定的财政支持,近几年,虽然有些地方政府已经设立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基金,但还需进一步扩大基金容量和更多形式多样的运作模式,让更多的企业获得基金支持以促进创新的力度。另外,通过强化银行信贷体制改革的方式,通过对科技创新产业的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商业银行信贷体制的改革,能够拓宽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弥补科技创新中的资金问题。

四、结束语

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风险,其资金的投入比一般的企业要多,尤其是一些初创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体系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是我国的金融体系还是存在局限性,政府部门应该通过政策的完善,打破这些局限性,使金融体系能够与科技融合,共同创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科技管理体制创新路径选择

进入21世纪,科技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的关键,成为决定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科技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笔者通过分析当前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以期为提高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提供若干可资借鉴的参考。

一、科技管理的内涵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在1987年的报告中将科技管理定义为:科技管理是一个包含了科技能力的规划、发展和执行,并且用来规划和完成组织营运以及策略目标的跨科别领域。

科技管理的目的在于鼓励创新,促进经济成长和增进全人类的利益。短期的科技管理包含品质改善程序、高效率的制程设计等,长期的科技管理内容则包含了整体性、策略性的科技预测与规划。

科技管理是一个整合了各种专业领域,诸如科学、工程学、企业管理等跨领域的学科,其影响组织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财务、人事以及信息等各个不同功能部门的活动,包括组织的日常运作以及策略规划。

二、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科技管理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我国原有的科技体制存在着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的现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包括科技管理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监督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配置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二)决策机制不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科技和经济在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制中存在许多弊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不能就科技发展的总体设计、战略重点提供政策建议与咨询意见。

(三)自主创新不适应科研活动的特点。各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管理僵化,人才活力难以激发,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

三、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科技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30%,高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科研开发力量过多,企业内应用研究仅占全国总量的约10%,大大低于美国80%这一比例。

(三)科技力量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独立科研机构的大量重复设置;科技人员难以流动,难以进入企业和市场。

四、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分析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变迁造成。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科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我国经济才能走上依靠科技自主创新促进发展的良性轨道。为此,笔者就改革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提出以下三大路径选择:

(一)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篇3

【摘要】完善广东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广东实现经济转型,建设创新型广东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广东省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技术创新服务广东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02

广东一直致力于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型升级,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科技创新是广东充当全国排头兵的突破口,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东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企业采用自主创新,因其技术突破的内生性、技术与市场方面的率先性、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在性特点,决定了企业除了依靠自身的力量外,还需要完备而强大的社会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不是依靠某个机构单独运行,而是与一系列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共同努力的结果。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主要包含技术支撑、融资服务、创新政策支撑、人力资源支撑、信息支撑和社会中介服务等方面的内容,企业技术创新的程度来自于服务体系的相互协作,而目前广东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主导业务不突出、缺乏人才和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必需加快发展广东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完善广东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以促进广东企业技术升级,提高广东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核心竞争力。

 

1广东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政府对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事关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理应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纵观广东省各地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发现,有不少地区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宣传多、实干少。一方面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如各地区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等相关的技术转移和创业服务机构数量还相对较少,技术创新服务网络化程度还较低,跟不上日益增长的企业创新服务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投入不足,经费紧张,服务体系组织本身的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都受到限制。广东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建立科技机构和开展科技活动的比例不高。大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需求因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数量的不足而不能真正地解决,较低的网络化程度降低了新技术的产业化速度。

 

1.2技术创新服务机构规模偏小,主导业务不突出

目前的广东的创新服务机构按功能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为科技成果做进一步修改完善的设计、测试、工程化提供服务,如技发中心、工程设计中心等;另一类是为技术创新中产问题提供信息和解决办法的服务,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咨询公司等;第三类是为技术创新提供场所、设备等硬件服务.如科技园区、孵化器、融资租赁公司等。广东省技术创新服务机构不管是以上那一类都存在普遍规模偏小,缺少龙头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和信誉,专业化分工不明显,机构之间没有形成网络化协作机制,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相比,缺乏核心竞争力。大部分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是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的,对政府依赖性强,缺乏清晰的业务定位和核心竞争力,专业化水平不高,高层次的融资服务、技术评估、市场分析、市场开拓、人才与技能、信用咨询、创新战略、创新实施等方面的服务还较为薄弱,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需求。而大多数企业需要提供的有关政策、法律、市场、技术、经济方面的咨询,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碰到的有关技术、经营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难题,企业创立和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却得不到及时的、有效的服务,严重影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1.3缺乏高素质的创新服务人才

技术创新服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起到把科技与经济结合起来,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贡献的作用。调查显示,广东省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中,高、中级职称人员约占43%;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约占63%,其中,学士学位约占25%,硕士学位约占7%,而博士学位仅占2%。作为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这样的知识结构显然跟不上要求。而且,由于从业人员大多是从研究所、设计院、大学或信息分析部门等转化而来,专业的咨询知识、经验、技能及创造性十分缺乏,市场观念、系统观念和实战观念不强,难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进而导致社会对整个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不信任,弱化了市场对技术创新服务的需求,不能真正实现技术创新服务机构能够加快实现科技产业化的功能。

 

1.4企业对技术创新服务业缺乏正确认识,市场需求不足

技术创新服务市场的发展取决于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服务质量两个方面。目前广东许多需要创新服务的中小企业缺乏支付能力,加上企业对技术创新服务业的发展及对知识、信息和经验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认识不足,有的企业甚至认为技术创新服务可有可无,这样的认识导致市场对技术创新服务的主观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技术创新服务业的服务质量不高。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服务机构规模小,缺乏高素质人才等,但是企业对于对技术创新服务业缺乏正确认识仍是市场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对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虽然技术创新走在前面,但是在企业管理和经营等方面,往往深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技术创新服务没有强烈的需求欲望。

 

2解决广东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加大政府重视和扶持力度

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重视和积极扶持技术创新服务业的建设与发展,参照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对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给予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不仅要提高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质量,还要在其规范性、公平性、制度性等方面出台可操作的措施。

 

(1)鼓励和调动社会资源投向技术创新服务业,扶持行业协会大胆独立开展工作,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技术创新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2)在开展政府资助计划和政策绩效评估的基础上,改进政府资助方式,加大对技术创新服务的支持力度。

(3)把政府扶持创新服务的项目计划管理与机构管理区分开,尽量减少政府挂牌机构。政府的资助项目和政府的服务采购应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实行公平竞争,对各类机构一视同仁。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篇4

   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林毅夫(2008)提出技术变迁是农业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与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较大的矛盾,无法为现代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现状。为全面推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不断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努力突破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着力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农药残留浓度高、优势特色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农业面源污染较重、农业生产低碳化转型不力等现实问题。同时,切实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不仅包含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同时还包括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多次应用。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创新资金和创新团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不断趋向完善,企业主体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障碍。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农业科技投入带有开放系统的许多明显特征,农业科技投入的内涵和外延差异性较大,导致统计口径具有较大区别。本文采用福建省科技年鉴(2011)统计的统计数据,2010年福建省R&D经费内部支出总计为1708982万元,按行业来分,其中农林牧渔业为5357万元,占总数的比例仅为0.3%;在农林牧渔业中基础研究支出为45万元,应用研究支出为807万元,试验发展支出为4505万元。数据表明,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仅总量较低,且存在资金投入结构的问题,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或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比例失调等问题。由此,福建省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仍需加强和完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也尚未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民(民:指农民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农业技术供需问题凸显。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需存在较大矛盾,一方面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结构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其中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能够显着增产、增收的突破性成果少,一般性成果占主要部分。而品种类成果比技术类成果多、生产类成果比加工类成果多、粮食作物类成果比经济作物类成果多、农作物成果比畜牧业成果多以及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等则是结构问题的主要表现。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提供的质量和结构也存在问题。由此导致农民(企业)无法获得生产中迫切需要的技术与服务,存在着产前愁信息、愁资金、愁种苗;产中愁技术、愁服务;产后愁加工、愁运输、愁销路等问题。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示范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中试示范环节的不足。在当前的科研推广体系中,科研与推广由两个系统来完成,而成果的中试熟化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承担。尽管农业科研部门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相当部分成果由于缺乏中试熟化的条件,在生产应用中效果不显着,加之农作物品种与栽培技术不配套,且处于不同类型生态区,新品种产量潜力发挥的配套栽培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农作物新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仅能发挥其产量潜力的60%~70%。

   三、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改革,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

   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机制。1、加强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在实践中,基于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合理统筹和配置区域、产业间的技术难题和创新资源,以确保农业科研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目的,建立合理、规范的农业科研项目审批和立项制度,使科研与生产能够顺利对接,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2、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是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农业领域基础性研究以及相关共性技术的研发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为保障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弥补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资金不足等现象,在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以委托企业承担科研任务等形式和方式来拓宽投入渠道。3、充分发挥各级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按照农业科技管理统一规划、地方和部门共同实施的原则,完善由科技、教育、农业、计划、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环保、气象等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农业科技协商机制,切实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二)完善条件,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复杂、连续动态过程,且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创新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多元化主体诸如政府、高校、农业科研机构、推广机构、中介组织、农户以及涉农企业等众多创新主体各自承担着特有的创新功能,并相互产生合力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和成效。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信息资源作为基础,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有利于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以及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议以省农科院、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等省级科研机构为依托,构建具备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产业导向”为平台的工作导向及原则,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2、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推手。实践中,福建省可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同时通过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批精干的、在科学前沿勇攀高峰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努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普通中专、农民中专、中央农广校和高等农职校资源以及县、乡科技人员,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培养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推广服务型人才和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技术人才;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院所资源优势,尤其是高等农林院校,培养和打造一批精研发、懂市场、懂生产的企业科研人才。

   (三)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王安国等(2003)认为,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每年用于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总支出。吴文元等(2006)认为,应该对农业科研投入机制进行创新,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农业科研进行投资。在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产出高效的前提下,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明确以政府引导全社会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方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农企农户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以保障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1、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福建省各级科技、农业等涉农部门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福建省现有的各项建设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向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倾斜,加强衔接,形成合力。2、探索完善符合农业科技特点和规律的支持机制。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加大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同时,更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中试熟化的投入,建议对农业综合开发、防护林建设、“菜篮子”工程等重大农业建设项目经费,提取5%~8%用于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科技难题和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开发工作,使科技创新、转化和推广都得到有效支持。3、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贷款扶持。协调好各类性质的银行机构的职能,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信用合作金融的业务种类,合理分工。同时,通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贷款幅度。4、建立及完善创新型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机制。企业是农村科技创新主体与成果应用重要载体,政府可以适当的增加由企业承担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如委托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农业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申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同时在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的同时对涉农企业给予较大幅度的优惠额度。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不仅能促进政府引导农业企业对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意义是使科研成果更符合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全省范围加快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企业研究中心或内部科研机构,增加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投入,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创业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进入新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高等教育跟不上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步伐,教育改革的滞后性已经凸显出来,十后教育部正在筹划将高等学校划分为不同性质,如:科研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应用技能型等。大部分普通二表高校将被定义为教学型或应用技能型学校。社会、家庭及学生没有重视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传统高等教育通常强调通识性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包括:思想政治、外语等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内容与方法循规蹈矩,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很多高校没有将创新和创业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甚至部分高校和高校教师都不重视大学生的创新举动及创业实践,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因此,深刻剖析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存在问题分析尤其重要。本文归纳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几个问题。

1缺乏良好的大学创业教育社会环境

近几年,我国城市登记平均失业率低于5%,大学生及其家庭成员对于大学教育的期望值过高,无法承受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失业保障能力较差,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们希望大学是技能培训场或职业介绍所,赞同大学毕业后就业择业创业的模式。但是,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们的创业信心又严重不足,畏惧市场环境和创业投资风险。

2学校的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大学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一是安排大学生教学计划时缺乏相对完整的创业课程体系。我国大学创业课程多属于职业规划,缺少创业教育项目、创业企业课程教育及创业课程体系KaB。

二是缺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灵活学制体系。现阶段,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实行本科全日制学制,规定学生在本科四年学习中必须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课程,不符合创新教育理念和创业能力的提升规律。

三是缺少合适的实践教学平台。我国多数普通高校仅仅设置了一些课程,组织了少量的创业活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需要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多次反复锤炼。

四是没有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我国大学创业教育主讲师资大多属于学术型师资,没有在企业的就业经历,缺乏创业实战经验。虽然部分高校聘请了一批著名企业家或创业人士担任客座教授,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却由于缺乏组织协调、后续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教学效果一般,仅能起到启发的作用。

2.2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迄今为止,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成为普通高校一个独立的研究专业和学术领域,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教育体系。高校虽然为学生开展了一些创新创业的课题项目,但仍存在功利性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大多数高校没有在教育层面上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纳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一些措施仅停留在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阶段,忽视了对社会创新创业机会的关注[1]。

2.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协调

尽管,我国许多高校管理人员也逐渐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开始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仅限于操作和技能层面,也没有制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考量制度和激励政策。大部分高校都以就业率来评定教学质量的高低,没有将创新能力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未意识到创新和创业是扩大大学生就业的新渠道,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协调,这种不协调造成很多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需要开展所谓的某个课程,依旧是创业技能训练。

3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3.1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滞后性

社会舆论偏好和家长的思想落后阻碍了大学生的创业欲望和创业激情,制约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人们思想意识中还存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客观上形成了大学毕业生由国家计划,能进国企才算大学生涯修成正果的错误观念,而对于大学毕业生创业或自谋职业则被当成大学生涯的失败,备受冷遇[2]。

3.2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观念和思维

近几年来,国家教育部、各省市教育部分及大型企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科技竞赛,各高校也逐步开始注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激励和大力支持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实践,设立了各类科技竞赛、创新设计及创业大赛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但是这些科技竞赛大多是以短期收益为目标,竞赛和活动结束之后,学生获得了奖励,老师取得了荣誉后多数团队就此终止研究。以科技竞赛带动的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只是短期激励,缺乏长效机制,忽视了大学生创新观念、创业意识和想法的循序渐进培养。

4结语

本文从社会、学校及大学生自身三个大方面深入剖析了大学创业教育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社会、学校及大学生的广泛重视创业教育,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改进我国大学生创业匮乏的短板。

作者从事了多年的大学生教学、科研及学生就业辅导等工作,对于现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有了一些剖析。也有一些想法和对策供大家参考。

(1)社会和家庭成员应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应该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转变就业思路,正确寻找自主创业思路,把握创业机会,并给予资金和社会资源的支持。

(2)科研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应用技能型高校中,尤其是大部分普通二表高校将被定义为教学型或应用技能型学校,这类学校在设置教学计划时应该考虑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实践安排,不能只是安排几名教师,开设几门创业教育课程及安排创业实践。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安排专业创业指导教师为大学生设计一个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直至创业就业全过程指导。

(3)创业指导教育和所学专业尽量贴近,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大用。这种安排方式会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更加充满动力,打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基础,奠定坚实人生专业知识的金字塔底,能够看到自己光明的未来,预见自己大展宏图的明天。

(4)国家、省市地区及各大型企业组织的各类科技竞赛、创新设计及创业大赛活动应该持续进行,不能仅为比赛得奖,应注意后续的训练和实践。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是培养适应全球化竞争与科技进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必将成为全球化竞争的焦点。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型人才的重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直接影响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是衡量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指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创新的需求比以前更迫切,因此切实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和知识创新的基地,更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置于突出的地位。因此,加快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改革,培养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本文以某高校软件工程方向近五年的研究生为分析对象,首先论述了目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ptamm”培养体系,并通过案例进行了说明。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是近些年来学术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指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发明新事物的能力,以及应用新技术、新手段的能力。目前,国内知名高等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在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多种探索和实践。如: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其是为了促进高校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促进高校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和研究型教学人才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在项目实践中掌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近年来教育部在国家层面上组织实施了一系列计划。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基本方针是: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能力素质。此外,正在编写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1]”纳入其中,可见国家对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关注度之高。但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质量并未很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希望。根据中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全国97所普通高校、20个研究所的千余名研究生导师进行问卷调查显示[2],近50%的研究生导师认为研究生质量在下降。随后,西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对我国不同层次的高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别从思想品德水平、专业素养、学术伦理道德、专业发展潜力、外语水平、交流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学术论文水平九个维度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调查,调查显示我国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论文水平的均值最低[3]。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研究生在整体素质上仍存在一些弱点,集中表现为缺乏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差。我国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还存在培养模式单一、评价学生能力的手段片面、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弊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以不断加强知识创新培养逐步取代过去单一以传授旧有知识为主的教育培养模式,创造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良好环境。

创新能力培养是指教育机构在相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组织形式及评价与激励途径,从而实现特定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目前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格局中,创新教育在衡量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传统的理工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运用学科知识和科技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相对较少,随着知识的创新发展、技术的进步,所学与所用之间出现脱节;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和专业拓展,对理工科毕业生的要求更多地体现在知识更新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创新教育思想已融入各高校的办学理念中,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部分高校正在积极开展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工作,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各种途径,提高理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4]。虽然高校对创新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有的在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上已初显成效,但随着前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大,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教育经费等教育资源突发性短缺,造成高校创新教育的培养理念、方式、手段和力度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依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创新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1.教学和考核方式单一、片面。

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其中的教学与考核有单一性和片面性的问题。它使考试分数依旧是衡量教学的标杆,这样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使学生成了考试机器,特别是使理工科学生成了“重理论、轻实验;重研究、轻实践”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惰性,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制约了学生的创造理念和创制思维能力的发展。

2.多学科交叉不足。

研究生教育学科性体系突出,存在具体的理工科学科方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情况并不同的情况,造成理工学科与其他学科(如:人文学科等)缺少通融,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正不断进行改革,比如文理科互相开设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开设一定范围的选修课等,但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科学先进的学科专业体系及教学内容体系,无法满足人才、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3.骨干教师的国际交流不足。

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导者,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大教师对过程教育、项目教学、产学研结合等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推广力度,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师生比例不协调,扩招影响。

出现教师少、学生多的情况,必然导致教师精力不够,无法设计满足所有学生的教学、科研计划,导致所指导的学生无法掌握实际设计、开发的能力,使学生容易产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惰性”思想。而且这种情绪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导致整体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

四、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建立相应的创新教育机制,而这本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出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创新能力的模式研究等成果[5-6],但是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其他专业相比有共性,也具有其特殊性,因此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必然需要从创新教育的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特点、培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结合理工科研究生的特点,建立“项目引导(projectGuide)―梯队建设(ResearchteamConstruction)―学术氛围营造(academicatmosphereConstruction)―学术不端控制(academicmisconduct)―创新管理(innovationmanagement)”的“ptamm”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ptamm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1.以项目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单一的课程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因此要以科研项目作为引导,一方面使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能够真正参与到实际的项目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等软件工程各阶段,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课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建立多层次学术梯队。

学术梯队是按照学科、专业或特定领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科研队伍,由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博士、硕士等组成。公认的学科带头人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学科发展动态,跟踪学科前沿,围绕学科带头人,形成“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博士生―硕士生”的四级传帮带的“金字塔形”学术梯队,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奠定智力基础。

3.骨干教师的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和学术氛围的营造。

研究生教学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由专业入门转向深入探讨;由学习技能转向学习思考,由被动吸收转向主动创新。学术梯队中的骨干教师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骨干教师除了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等素质外,更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并组织进行各种学术讨论、学术报告、国际(国内)会议等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研究生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4.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为提高研究生创造力提供保障。

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上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滋长,正在侵蚀学术的肌体,对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随着科研诚信工作的不断开展,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科研诚信是保证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5.健全研究生科技创新的管理和制度。

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规范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制定研究生科技创新的管理制度,需要分析目前研究生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制定相配套的科技创新的管理制度,一方面调动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另一方面给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引导。

五、实施案例

我们按照“ptamm”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要求对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进行了创新式培养,平均每年入学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10人,平均在校研究生人数55人。经过5年的实践,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9项,获得省市基金近20项,年均发表科技论文4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为了营造学术氛围,实验室加强了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同行的沟通,邀请了20余位业界专家来校讲学,选派骨干教师付美国、新加坡等地进行了学术访问,组织了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及省市级的计算机学术年会,学院的CSt(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论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在研究生毕业答辩环节,采用的“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主要检测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系统检测结果比较科学、客观,对于防范学位论文的抄袭、剽窃、伪造等典型表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有比较好的作用。为了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导和组织管理,积极组织研究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共获得立项8项,这些项目的成功申报,对于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训练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使得他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更自信,同时学习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对于科研所产生的兴趣更浓厚,一到下课时间就全身心地积极投入科研训练。同时除各年级研究生成立科技创新兴趣小组,配备骨干教师作为临时学术指导教师外,还出台了《学术导师制度》、《实验室管理规范》、《编码规范》等制度。

在“ptamm”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指导下,学生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得到不断的培养,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六、结语

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目前的高校创新教育的培养理念、方式、手段和力度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在论述了目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和提出了“ptamm”培养体系,并以某高校软件工程方向近5年的研究生为分析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未来我们还要借鉴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不断改革创新,并结合学科专业的实际和特色,形成自己的创新教育的培养理念和风格。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

[2]邹杰梅.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调查与分析[J].科学咨询,2011,10.

[3]郭雪娇,王冠杰.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调查分析[J].考试周刊,2013(74).

[4]云忠,汤晓燕.高等学校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69-72.

[5]杨跃.挑战与回应:理工科院校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刍议[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70-75.

[6]陈芳艳,唐玉斌.论创新型理工科人才的培养[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98-100.

课题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4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

1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全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依然是市、县、乡三级推广机构并存的体系模式,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间为业务指导关系。历经数次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存在形式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全市有市级推广机构三个(农技、土壤、植保,本调查不包括市土壤肥料站、市植保植检站)、县(市)区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2个(其中农技站10个,植保站2个)、乡级推广机构116个(包括街道办事处有独立农业站的)。在13个县(市)区级站中五个城区站与其行政主管部门合属办公,承担部分主管部门的行政工作和辖区内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个别站只有1-2名人员抓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大多数时间协助主管部门抓中心工作。在全市116个农业乡镇中,都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其中,双阳区所属八个基层站历经几次变革之后,原农业站和农机站合并,成立了农业(农机)站。

2近年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机制创新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一:职能不清楚。县(市、区)级农技推广机构既要承担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要承担行政执法性管理职能,极个别的还做经营性活动。在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同时又要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行政工作。实际用于谋划农技推广工作的精力十分有限。

问题二:体制不理顺。在全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人财物三权”归属县级农业管理部门的有之,归属乡(镇)党委政府管理的也有之,县、乡双重管理的也部分存在。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受当地政府制约,抓政府中心工作的大有人在。

问题三:机制不灵活。大多数基层农技推广组织由于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不清,很难实施以岗定责、绩效考评挂钩进行管理。目前一些单位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拿着纳税人的薪水而不谋事的人(只拿工资不上班),这属于体制问题,除了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具体推广机构无力解决。

问题四: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不合理。我市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中,非专业技术人员占17.53%。大部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四化”现象普遍存在。即:人员老龄化、知识退化、职能弱化、思维僵化。自从国家取消了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以来,大多是政策性分配的人员。几乎没有正规学专业的大学生到基层农业站工作。因此就形成了青黄不接、人员老化的现象。

问题五:保障不力。全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四费”即:人员、业务、仪器设备、专项四项经费,除了人员经费有保证外(人员工资给的也不全,各地不一样),其他根本没有保证。全市116个基层农业站几乎都没有基本的培训、示范场所。

3加快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全省农业科技政策的落实,农技推广事业面临着良好的新的发展机遇。搞好推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就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在创新中寻找对策。

3.1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应采取的创新对策

3.1.1创新推广观念彻底从单纯的“技术为本”向“以人为本”农技推广理念转变;从政府主导型向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并存的农技推广模式转变;从以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技推广向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提供科学有效的综合服务方向转变。

3.1.2创新推广体制要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通过改革与创新,构建一个以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联合农业科研、农业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3.1.3创新运行机制要逐步探索建立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技队伍人员的考评制度,推行绩效挂钩、重奖实绩突出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方法。以确保在岗人员的应得利益,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工作热情,要严格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实行招聘制、职称评聘制,农技人员要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解决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的问题,要引入岗位竞争机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保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生机与活力。

3.1.4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强化农技服务终端推行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形成农技人员指导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一般农户的技术推广新模式。明确乡镇农技推广工作职责,强化推广人员的责任意识。

3.2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创新的主要建议

3.2.1进一步完善推广体系,充实基层推广组织,加强终端服务,解决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我市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存在问题最多,力量最薄弱的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单位。

3.2.2稳定队伍,提高素质,积极发挥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在目前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人还在队未散的情况下,一要稳定队伍,留住人才并要逐渐充实队伍。二要逐步改变目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年龄结构。三要把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从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专门从事科技推广工作。四是协调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办公场所的业务经费问题。五是创造条件,通过进修、培训等措施改善基层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

3.2.3积极建议政府依法制订相关政策,全面进行改革,彻底改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现状

积极借鉴本地和外地经验,首先要明确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严格区分推广和经营。其次要科学设置基层推广机构。三是要改革推广系统用人机制,建立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竞争流动机制,实行全员聘用制。四是创新考评机制,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的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五是切实保证履行公益性职能的经费供给,落实人员工资和业务经费,确保其正常履行公益性职能。六是切实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得到不断更新,业务能力显著提高,提高农业科技队伍素质。

3.2.4构建完善的信息平台,农民需求获取机制得到高效畅通

一是完善各地农技信息网,以满足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二是完善农技服务热线,建立建全信息咨询平台。三是建立与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的联席交流制度。为带动主导产业发展服务。四是开展送科技下乡入户活动。及时了解农民的技术需求和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协同创新;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4)01-0065-04

一、引言

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该计划以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是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机遇。

国内众多高校,如工信部所属高校、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及部分教育部直属高校中都具有军工学科或军工背景,多年来与国防科技工业有着深入的合作基础,在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高校要以实施“2011计划”为突破口,发挥自身特色优势,面向国家战略及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核心共性问题,依托与国防科技工业结合紧密的优势特色学科,吸引集聚国防科技行业内优秀创新团队和优质资源,建立多学科融合、多技术集成,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推动高校和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1]二、高校在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中

的历史使命1.高校承担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责任

协同创新是高校提高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开展协同创新也是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期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使命任务,要求不断提升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国防科技工业“核心技术是市场换不来,也引进不来的”,已成为新共识。国防科技发展也存在诸多不足,基础性科研和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家急需高校发挥基础研究、技术探索、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等优势,支撑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的要求,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快速发展,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承担更大责任。

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具有人才密集、学科综合交叉的优势,是国防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知识和技术支撑的重要任务,而且在解决国防安全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从历史责任理解和国防发展战略考虑,站在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这一历史新起点,高校必须以自身的使命,融入国防科技创新发展体系中,勇于承担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责任。[2]

2.高校是国防科技创新体系重要力量

高校拥有基础理论和基础研究领先地位和优势,围绕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实现理论引领和技术突破,对提高国防科技工业核心技术能力将发挥重大作用。

国内众多高校,特别是一些具有军工背景高校,国防特色学科鲜明,科研方面与国防研究院所、企业有着深度合作关系。在“十二五”期间,这些高校承担了大量国防科技工业基础研究和预先研究,参与了众多型号和重大工程研究,承研项目的体量与层次均有大幅提升。据统计,2011年度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有15所高校的国防科研项目到位经费超过亿元。高校“服务国防”的意愿不断增强,从事国防研究的科研队伍逐年壮大,已成为国防创新体系的重要方面军。这是对高校在国防科技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推进协同创新必将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3]

3.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需要协同创新

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深刻把握世界新军事变革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态势,提出了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的目标要求。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高技术武器装备研制供给能力的现实要求。

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需要有先进的科技实力支撑。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与欧美军事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防科技工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主要是武器装备研制创新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在军工关键技术、关键材料等方面还存在瓶颈。其次是军工科研体系主要以满足武器装备发展需求为取向,尚未形成适应军民结合、高技术发展的科技支撑和创新体系。三是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当前,高校、国防科研院所、国防企业的科研子系统独立运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未能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导致国防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因此,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提升国防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强协同创新。只有推进协同创新,才能促进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能紧密地与国防科技工业需求结合起来,服务于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的需要。三、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开展协同创新

的目标和定位1.明确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目标

高校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承担着提供知识源的任务,要以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需要为创新目标,探索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需求的协同创新机制。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要求,“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4]

高校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开展协同创新,需要明确三个目标:一是应面向制约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重点跨越,突破基础理论和关键机理。二是以解决制约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关键性、共性技术为目标,围绕提升军工核心能力升级换代,不断加强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制约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攻关。三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资源共享。四是以培养造就领军型军工核心人才为重点,着力提高武器装备型号研制人才、国防关键技术人才、国防基础科研人才、国防先进技术应用人才以及年轻后备人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

2.明确高校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定位

协同创新实质也是一种管理创新。开展协同创新需要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以及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因此,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中不同的主体,拥有不同的创新资源,也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高校要在协同创新中,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自身定位,处理好与企业的合作,这至关重要,关系到协同创新开展是否成功的关键。

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开展协同创新,高校作用是有限度的,不能无限扩大。在协同创新中,不同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主体。协同创新系统中内容和环节很多,存在从解决国防面临的重大问题或关键共性技术,到基础理论研究到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到服务社会等一系列问题。高校的优势是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因此高校要在协同创新系统中定位清楚,发挥自己优势,能够起到引领作用。这样才能促进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实现多方互惠共赢。[5]

3.明确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基本要求

高校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开展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中将触及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内容,应该具备特殊要求:一是要取得从事国防工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军工三证”,即“军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质认证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认证”。这是高校面向国防开展协同创新的基本要求。二是强调安全保密意识。三是要树立质量意识,以质量为生命线。四、高校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开展

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开展协同创新就是要围绕国家战略,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从而提升高校创新能力。高校要把握协同创新的内涵和精髓,在建设协同创新过程中,切实肩负起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培养领军型军工核心人才,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推动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重任。

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将通过协同创新平台的建立而实现。高校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协同创新。

1.以解决制约发展的国防科技重大问题为着力点开展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必须结合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求。当前国防科技工业仍然面临着制约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高,需要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需要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重点跨越。针对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的深层次问题,科研院所和企业基础理论研究能力仍然薄弱,从事基础科研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相对有限。而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学科、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优势,需要高校集聚资源,集智攻关,建立协同创新平台,以基础理论的突破推动国防科技重大问题的突破,在协同创新中解决国防科技重大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各具特色的创新平台和创新模式。[6]

2.以破除体制机制束缚促进创新要素有效融合为着力点开展协同创新

当前,高校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模式还处于相对封闭、分散状态,高校自身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大量问题,这也是制约高校在国防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原因。高校与国防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基于共同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形成,造成当前国防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链条,导致国防科技工业创新能力不强。

因此,要着力突破高校内部和外部存在的壁垒,有效调动和汇集多学科、多部门的创新力量,打破高校和国防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体制壁垒,按照中央关于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要求,交流整合国防工业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充分释放彼此之间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促进创新要素和资源的有效融合,推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造就体制机制的协同创新平台,支撑和引领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和发展。

3.以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着力点开展协同创新

目前,高校、国防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建立了不同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创新资源共享和利益分享机制,合作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合作平台创新机制不够灵活,创新效率不高,创新能力有待加强。长期以来,高校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多为资源竞争对手,创新要素互相封闭,难以实现深度合作。与欧美等科技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高校面向国防科技工业,以学科交叉和创新资源共享为纽带,有效解决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制需求之间不合拍的问题。产学研合作应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为目标,致力于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打破高校部门之间、高校与行业之间界限,整合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力量,建立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平台,进而推动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这种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平台,各主体要有着共同目标和追求,能够把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有效结合起来,能够建立一种利益有机结合、市场融合、分工明确、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和利益驱动,有效整合产学研各方资源,充分激发和调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积极性,这也是产学研应用平台健康发展的保证。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要坚持各主体定位清楚,优势互补,完善创新合作链条,促进协同创新,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体系发展。[7]

4.以搭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平台为着力点开展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和根本任务,必须是贯穿到高校任何工作之中的任务。开展协同创新也不能偏离培养人才的主线,这也是协同创新的重要任务。在协同创新的模式和环境下,不同学科间的交流要更加顺畅,学科融合也更加频繁,这显然有利于推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有利于利用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并锤炼领军人物,促进高层次复合型的创新人才的成长。

实际上,协同创新融合学科优势,构建交叉学科平台,也是科技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具有科技创新活动最为鲜明的特征。因此通过搭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平台,形成有效载体,有效汇聚协同创新中心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为跨学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和保障,才能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领军型核心军工人才,从而为国防领域源源不断地输入充满活力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求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n].人民日报,2012-10-26.

[2]本报评论员.积极推动协同创新[n].科技日报,2011-09-01.

[3]本报评论员.再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n].科技日报,2011-09-26.

[4]王焕杨,黄波,胡大伟.面向国防开展协同创新的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12):16-17.

[5]翁沈军,史红兵,金钢.高校融入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8):32-33.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篇9

关键词: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提出策略

云南省地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储备量大。为贯彻“十二五”提出的“节能环保”战略,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将在政府的支持下,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将有色金属新材料打造成云南新兴产业集群。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而基于CaS理论的技术创新则是推动高新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元素。因此,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要想发展为云南省新的经济支柱,就必须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一、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现状

云南有色金属产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发展迅速。云南有色金属产业上市公司已达8家,云南贵研铂业、云南锡业集团、云铜锌业及云南铜业集团等都是有色金属领域中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代表了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的技术创新水平,对了解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现状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我们在导师的带领下到有色金属新材料行业的多家企业进行了实地的调研。下面,我们以云南贵研铂业、昆明钢铁集团及云南铜业等企业来分析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发展现状。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集贵金属系列功能材料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际五大知名贵金属公司之一。现阶段,贵研铂业的产业布局分为三类:产品、资源及贸易。产品和资源涉及到的项目开发包括新材料贵金属的开发及新技术二次资源的回收。其创新流程为:在内部,根据市场对新材料的需求对贵金属进行延伸开发;在外部,主要是对国外进口的产品进行研发替代。贵研铂业设有一个情报中心,直接搜集市场信息,将有效信息交由科技部门,进行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同时,还与高校达成了合作协议,共同研发相关项目。贵研铂业拥有专利约200多项,其中授权专利拥有100项,约有98%的专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贵研铂业面临专利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大多数专利无法转化成经济成果,研发的产品大部分只能满足国内市场,一些高新技术往往依靠国外的企业。相比较之下,昆明钢铁集团现状非常相似。20世纪90年代末,昆钢成立了钢铁研究所,后期响应国家的要求,合并成立了技术中心;2007年,设立了独立开发机构——科技创新部;到2016年,昆钢共设有7个技术中心。昆钢的技术创新体系可以总结为:三个层次,五个系统。三个层次包括控股公司把控整个昆钢的战略走向,产业板块负责新工艺及新产品的改进,生产单位负责工艺的具体实施。五个系统具体是:管理体系,负责技术创新的规划;研究开发体系,昆钢拥有4个院士流动站及自己的研发平台;咨询体系,邀请了国内外的专家定期举行最新技术创新方面的讲座;激励体系,昆钢对有贡献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众创体系,激励员工人人创新。昆钢集团拥有的专利每年高达500多项,在云南省企业中排名第一,企业核心专利约占10%。昆钢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研究开发,建立了先进的产品生产线,但是研发力度远远不够,存在第二代的产品开发后劲不足的状况。同时,昆钢各个钢铁品种都涉及,没有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也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同样,云南铜业集团也面临着相似的情况。云南铜业是集贵金属、有色金属新材料的生产加工、销售及科研于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云铜集团在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上,由集团母公司制定计划及分配经费,由母公司与子公司合作研发新工艺及产品。云铜集团拥有国家专利89件,其中发明专利22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云铜集团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同时,在最近的新材料研发项目中,云铜集团负责矿山开采、云南冶金集团负责初加工、昆钢集团负责新材料的精炼与加工,三家有色金属龙头企业组成了技术上的战略联盟。云铜集团在技术创新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是自主研发能力不强,集团内部课题组没有固定的团队,往往不能及时解决集团内部技术创新的紧急状况。综上所述,以云南贵研铂业、昆明钢铁集团及云南铜业集团为代表的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技术创新整体水平在国内行业中处于领先,但是与国际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存在这些问题最关键的因素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找到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成为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典型企业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了其技术创新管理过程中存在技术创新封闭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产业化水平低,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强

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型企业虽然设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但研发部门往往与市场脱离,研发的产品不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就导致了企业的尖端产业不多,普通产业的市场过于饱和,企业无法在高端领域中找到突破;而小型企业新产品技术研发能力过于薄弱,高新技术只能依靠大型企业甚至国外企业购买专利,这样耗费的时间过长,错过了将生产出的产品投入市场的最佳时机。另外,云南有色金属行业中,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企业间技术创新信息交流较少,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整合。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其特点是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倘若整个产业没有合理的产业化结构,技术创新将无法顺利的运行,产业的发展势必会受到阻碍。

(二)企业内部缺乏科研人员

企业科技人才层次偏低,数量偏少。由于有色金属新材料是新兴的高技术产业,优秀科技人员大部分任职于高校和科研所,企业缺乏从事新兴产业科研的大量人才。现阶段,企业内部从事研发的人员一部分是从基层选调的员工,缺乏前沿信息的获取能力,研究技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另一部分是企业从外部聘请的专家,对企业的具体状况了解较少,不能及时地投入到研发工作中。这些问题造成了企业内部科技成果偏少,技术创新水平偏低。

(三)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专利成果转化率不高

由于有色金属新材料属于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企业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不高,一些企业没有设立相应的知识产权办公室,或者设立的办公室附属于企业的行政部门,对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较为松懈,专利的管理制度处于初级阶段,容易造成专利技术的外泄。同时,由于新材料的特殊性,专利成果转化率较低,根据调研,目前企业的许多研发成果都止于取得的研究成果,没有实际的应用,无法达到产业化。另外,大部分企业都是国有企业,闲置的专利转让和交易程序复杂,既浪费了资源,又得不到相应的经济收益。

(四)产学研合作关系不稳固

在调研中,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所合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一些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所建立的关系并不稳固,有些是因为某个项目需要联合申报国家基金,因而,企业和高校往往只负责自己的部分,相互信息交流较少,这种合租关系缺乏保障性,造成了技术力量的分散与资源的重复及浪费;其次,有色金属新材料属于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由于缺乏经验,在企业与高校合作后期,存在着利益分配及技术专利归属等分歧,容易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另外,高校及科研所不直接面对市场,研究方向与企业的科研课题缺乏相关性,研究出的产品无法直接投入市场,致使高校及科研所无法发挥出自身的科研优势。以上问题属于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有色金属新材料面临的比较重大的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合理地解决,才能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对策

为了给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我们从技术创新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优化产业研发体系,推动产业技术联盟

技术创新不仅仅属于科技范畴,更多的归属于经济、企业管理范畴,没有经济利益,企业将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应用于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发。许多科技创新成果长期得不到转化,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找到正确的转化模式。因此,只有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才能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可以采用矩阵式集成的研发模式,即将技术创新方面的专家分配到研究部门和开发部门领导工作,使两个部门更好的联合起来,共同关注客户的需求和价值链。与此同时,企业应针对市场,找准自己的定位,对市场进行细分,有效地利用一切有利资源,提高自主研发效率,改善生产工艺,及时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整个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来说,政府应推动产业技术联盟。企业间合作规模过小,无法形成合力,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难以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抗衡,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无法得到提升。这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建立技术创新整合平台。在技术联盟中,企业间不再只是竞争关系,信息和资源可以共享,在技术上相互合作,产业联盟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身最大价值,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将云南优势资源最大化整合,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二)健全激励机制,提倡全员创新理念

领军人才是实现技术创新的保障。技术创新能持续的进行,依靠的是源源不断的科技人才。因此,企业应建立一系列的人才激励管理体系,例如: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员工重大的创新意见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利润,都应给予相应的职称;完善分配激励政策和奖励机制,企业每年应评选突出贡献及科技成果奖,给予获奖者相应的奖金补贴;企业还可以利用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吸引技术创新人才到企业创业,吸引更多科技人员为企业所用。同时,企业还应营造全员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动员研发人员、销售人员、售后服务人员、财务人员等,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提出创新的观点,成为出色的创新者,调动每个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使员工人人都成为创新者,成为具有技术创新精神的员工。

(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研发成果转化率

企业应增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企业应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保障掌握专利的技术人员切实享受技术创新的利益,使其长久地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转让与交易体系,在开发式创新的环境中,研发所创造的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的专利可以通过由政府监督的正规的转让平台进行交易或赠与,这样既减少了资源和研发成果的浪费,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将资金投入更需要的地方获取更大的收益。研发成果没有实际的应用,就不能称其为技术创新,只能称为科技创新。因此,企业必须提高研发成果转化率。企业可以改革创新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大数据平台,获取有效信息,预测行业发展状况,将研发的项目制定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引进先进技术,缩短研发时间,及时将创新技术转化为产品投入市场,提高研发成果的转化率,保障研发技术能够长期稳定的为企业带来效益。

(四)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

在产学研合作中,政府部门不能袖手旁观,应积极完善产学研合作相关条例规范,为产学研合作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同时,政府还应充当引导作用,对已形成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中,积极发挥监督、协调和推动作用,保障企业与高校合作真实有效地进行。另一方面,企业应主动改善更高效的合作模式:由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所共建科研室,有色金属行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共建科研所可以保障企业与高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将在市场搜集到的信息先在内部进行有效整合,将信息转化为实际的项目交由科研室进行研发,确保研发出的产品可直接投入市场。高校及科研所接触到的信息是国际最前沿的,这也为企业对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预测信息。这样,高校及科研所获得了资金及资源支持,企业收获了产品及科研成果,双方达到了共赢,确保产学研长效稳定的进行。

四、结论

通过对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企业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产业在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正是这些问题阻碍了产业持续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技术创新理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能提高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形成技术扩散。一个企业倘若长期没有技术的新构思,就不可能有所发展;一个企业没有技术创新活动,企业的发展就会停滞。因此,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要想长远稳固的发展,就必须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我们也将不断地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凯军,技术创新.理论回顾与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

[2]吴贵生,谢伟.我国技术管理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研管理,2005,(6).

[3]邵云飞,唐小我.我国技术创新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蔡文娟,陈莉平.社会资本视角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联接机制及效应[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72-175.

[5]李岱素.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6):19-22.

[6]李林,肖玉超,王永宁.基于产业集群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构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2):11-15.

[7]胡争光,南剑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74-77.

[8]杨继涛.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52-153.

[9]曹素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企业联盟能力的构建:个多层面互动的模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6):37-41.

[10]刑乐斌,王旭,徐洪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配风险补偿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4):63-64.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篇10

关键词科技园创新系统功能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0-0187-03

近年来,随着我国创业机制的健全,大学创业系统日臻完善。大学科技园在那些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基础上,将大学中的综合治理资源优势与其他的社会资源优势进行了紧密的结合,成功的将高校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成果、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为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提供了发展的平台。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技术创新的载体、产学研结合的一环,在科技创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系统学的视角来分析研究高校在科技园创新系统的关系,掌握高校对这一系统的主要作用与位,了解高校发挥作用的规律及渠道,对加快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开发,推进区域科技创业活动,提升区域科技创业整体层次、优化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系统功能,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高校在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中的地位

大学科技园的产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我国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产物,它为社会创业提供服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平台。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是依托主办高校的配套设施、智力资源、创新体系等将各种优势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由各种要素组成的系统。本文主要讨论的高校是指研究型大学。

因为研究型大学是指那些“提供全面的学士学位计划,致力于研究生到博士生的教育,把研究放在首位”的大学。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与我国的不断探索中可以明确,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以知识创新的传播、在生产中的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科技的科研成果与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层次的精英人才为主要目标,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站在社会职能的角度,所谓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的大学;站在组织目标的高度来看,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的大学。站在办学的水平来看,研究型大学主要是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

很多国外学者如亨利・埃茨科威兹教授(etzkowitzH,1999)、伯顿・克拉克(ClarkB,2003)等,将具有创新研究成果的研究型称之为创业型大学。与传统的对研究型大学的定义相比,国外学者所指的这种研究型大学团队研究意识更强、获取资源的能力更强、更能够有效的实现知识的转移运作。这种大学的最直接目标就是为了更加全面的推进本国或地区竞争力的提升,因此这类大学与各型企业、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例如美国的mit、StanfordUniversity,都属于这种类型的大学。

对于我国来说,创业型大学是一个新的大学发展形式,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相比,创业型大学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以生产与应用作为中心、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作为主要目标、具有确定自身战略发展方向的自主性、在主动寻求组织创新的同时与政府、企业等进行密切合作、使高等教育中的教学与研究更加关注实际问题,并为高校的发展不断拓宽资金来源的新型大学。

2研究型大学在科技园创新系统中的地位

研究型大学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焦点,政府与各产业对其予以高度的关注与期待,由于存在着大学、企业、政府三者之间的利益互惠原则,“与企业、大学和政府部门网络组成三螺旋创新空间”,研究型大学逐渐拜托了区域经济创新的边缘者地位,向着区域经济创新的主体地位迈进。

1)政府对研究型大学有更多的期待。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在高校中的角色定位逐渐由“供给者”转变为“协助者”,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未真正成为“服务者”的角色。21世纪的到来,带领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各种疾病的困扰、不断爆发的自然灾害、不但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增加的科技创新成本、世界局部战役的频繁爆发等因素的发生,使得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但是,在面对不但严峻的财政问题、不断变化的公众需求增长等问题时,政府总是要求大学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例如:环境污染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社区建设问题、贫困问题等,政府希望通过研究性大学的存在来切实改变或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2)产业界对研究型大学有更高的期待。

随着现代企业竞争压力的增加,各企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已经由过去的单纯的技术培训转变为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虽然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但是在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上的关键性技术的创新与研究越来越依靠那些研究型大学。很多大型企业在开拓发展的最前沿交叉领域与具有企业特色的优势领域中,越来越希望得到研究型大学的支持。研究型大学中那些具有需求导向的基础性研究将为企业的发展与技术的更新带来超乎想象得利润,而这些技术上的革新与发展是身处国内外经济环境不但变化的企业所无法完成的。

3)研究型大学-企业-政府,三者存在“互惠”的可能。

研究型大学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双赢的利益关系。一方面,企业对研究型大学进行资助,扩展了大学的研究活动项目;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的获得知识生产与知识资本的同时获取利润。当然,研究型大学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政府和企业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不仅使政府从中获利,也是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信任。创业型大学作为科技园创新系统中知识生产中的源泉,一旦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必定会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完成知识资源向资本的转化。

但是,如果创业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不存在,那么很难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创新体系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创新体系缺乏知识创新的动力源泉。反之,如果只是一些一般性的大学提供的知识创新,也很难在推动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提升中起到积极地作用。因此,综上所述,只有那些具有知识创新、能够将知识尽可能多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研究型大学不仅能够成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主体,更能够与企业、政府共同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3高校在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分析

1)孕育者。随着毛线精神与实用主义的引导,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从成立之初就孕育着学术创业的精神。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的研究型大学大规模地向创业型大学转化,创业型大学必须肩负两个使命:①训练未来的企业家在建立自己未来事业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创新精神;②必须以企业化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科技园、孵化器作用帮助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成就自己的事业。高校成了科技创业人才诞生的孕育者。

2)发动者。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和功能形式正在向全世界扩展,他的创业创新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各种与创业相关的项目、组织机构通过在大学校内与校外之间的信息沟通,使得企业资金能够有效的与技术人才的创新项目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创业的核心区域,这就是各种创业活动集中进行的地点。大学将自己的科技创新直接转化为科技成果,因此,研究型大学是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生产者。

3)促进者。研究型大学等教育机构或组织拥有具备一定的科学技能与知识创新的科技创业人员,并能够为企业的投资创业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还能为企业的管理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例如:在南非、我国的台湾、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大学研究成果研发的新产品或新企业。可见,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创新与研发优势,在理论研究、信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建设实验室、培养高科技人才等方面与科技创业的企业进行良好的合作,使得创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从而为创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提供保障。

4)连接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围绕大学建立了研究中心、孵化器、高科技园区等,通过培养人才,供给创业人才,推动创业及生态系统建立。大学及研究机构是直接把科技创新的各要素转化为科技成果的生态种群,是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生产者。

5)协同者。种群的定义分析,科技园创新系统中所有科技创业人才构成人才种群,所有的政府、科技园区、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可以分别形成政府、科技园区、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的种群。根据这些种群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同的规律就形成了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的群落。高校是区域创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通过与政府、中介机构、新创企业的协同作用构成创业群落。

4高校与大学科技园创新要素的关系

1)高校与科技创业人才的关系。

著名学者蔡莉等早在2007年就对研究性大学赋予了精准的定义,他们认为:研究型大学的实质是将科技创新中的各要素直接转化为科技成果,同时,研究型大学更是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培育科技人才的创造者、生产者。研究型大学是科研所的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的企业共同组成的生态群体。一方面,科研机构在充分利用自身的创业商业为本区域的创业者提供创业科研成果的同时更增加了本区域的投资创业几率。另一方面,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又为创业者提供了拥有一定技能的科技创业人才,当然,大学还可以为企业的管理提供各种服务与支持。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有机结合所拥有的研发创新优势,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上、高新科技人才的培养上都能与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之间的转化能力。大学/科研机构因其具有的深度知识和分析能力,以及独立的和专业化的沟通技巧,使得它们在创业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促进信任和建立社会资本;通过培养人才,供给创业人才,推动创业及创新系统建立。

2)高校与企业的关系。

作为社会中的两个不同机构,大学与企业各自拥有自己的职能特点。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不能否认,一方面,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切实解决了大学办学经费不足、国家投资有限的问题,并提高了大学的办学效益,但是,如果企业与大学之间无法把握好“度”,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的发展还将影响到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目前很多大学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学忽视了正常的教育与科研,很多大学的创造性逐渐走向枯竭,在学术上也逐渐向实用性转变,很多大学已经在无形中成为经济发展的手段。因此,我们提倡大学与企业之间应该保持适度的距离,这与大学推动科学发展的前提是不矛盾的。

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盟,迫使大学走出校门、迈向经济社会,这不仅拓展了大学的传统职能,更延伸了大学的社会义务,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的社会边缘性地位。

3)高校与政府的关系。

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特殊的、矛盾的、相互依存的,这种关系一直以来就是困扰世界各国大学的主要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例如:在科研方面,大学正承担起越来越多的政府大型项目的研究工作,特别是那些具有公益性的、见效慢的应用型研究,政府总是将这些研究委托给大学来完成。可见,此时的大学已经成为政府进行改革与提高管理效能的工具,而大学中学者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凭借自己的学术力量将自己的主张延伸到政府,从而对政府的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有的学者成为政治家直接参与到政府的决策管理中。对于这种关系的演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顺双方的权责范围与关系,努力在大学与政府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和谐共存的关系,找到相互之间的平衡点,实现“政府宏观适度控制”、“大学积极有限自治”的推进模式。

4)与科技中介组织的关系。

科技中介机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调配科技资源,整合各类专业知识,在市场各主体之间、要素市场之间建立沟通桥梁,帮助科技人才创业,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机构。科技中介结构的建立能够很好的协调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如今世界各国都在采用这种方法来保证政府与高等教育之间增强相互关系的有效方法。一方面,中介机构成为高校的代言人,替高校向政府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它又是政府的推手,帮助政府将适当形式的责任施加到高校。这一特殊机构的存在不仅保证了高校教育学术的自,更确保了政府对高校的有效管理。这主要是由于中介机构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首先,中介机构的组成人员不仅有政府成员还包括高校的教授、社会其他方面的代表。其次,中介机构时游离于高校与政府之外的组织机构,可以使中介机构站在公正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并对政府与高校的组织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性。

基金项目

宁波市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创新集群视角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研究(2012a1001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R.Harrison,J.Kessels.HumanResourceDevelopmentinaKnowledgeeconomy[m].palgravemacmillan.august,2004.

[2]malecki,J.edward.Connectinglocalentrepreneurialecosystemstoglobalinnovationnetworks:openinnovation,doublenetworksandknowledge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trepreneurshipandinnovationmanagement,2011,14(1):36-59.

[3]S.e.needleman,o.Fletcher.aStart-UpecosystemFormsinChicago[J].wallStreetJournal-easternedition,2012,259(61):3-5.

[4]毛才盛.基于共生理论的大学科技园集群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1):60-64.

[5]林嵩.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发展与运行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4):58-62.

[6]朱秀梅,李明芳.创业网络特征对资源获取的动态影响――基于中国转型经济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1(6):10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