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0:34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篇1

论文关键词: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时给予垦区开发建设以“现代化大农业排头兵”的高度评价,并提出提高“三个能力”建设即:农业现代装备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生产能力的希望和要求。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是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垦区60多年开发建设取得成就以及对国家突出贡献的充分肯定,非常鼓舞人心,同时,提高“三个能力”建设,尤其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垦区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农业论文,是依靠科技实现垦区跨越发展的历史责任。只有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垦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新世纪新阶段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既是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垦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更是农场职工以及带动周边农村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途径。

一、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科学内涵

(一)建设现代化农业,提高现代装备能力是支撑。

毛泽东同志早在1959年就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现代装备能力是农业现代化的最主要标志,是构成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主导方面。农业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进行种植业生产各要素的技术改造,把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将农业发展建立在现代装备的基础上cssci期刊目录。劳动手段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这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标志。胡锦涛总书记对垦区提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希望和要求,是对农业现代化这一提法的进一步升华,不仅要求农业生产水平进入现代化,同时要求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为此,要求我们应大力开发农业技术装备农业论文,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生物工程化和农产品加工的现代化,以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

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要创造、发明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的生产方式,建立新的与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生产关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其中,具有重大突破的原始创新成果,对农业生产将产生历史性的、革命性的突破,对改变现有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农业自主创新是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支撑。

(三)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是根本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社会生产能力在农业部门的具体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生产总体水平的标志。发展农业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当前,农垦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体现在它是促进粮食增产、农场增收的结合点,是化解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着力点,是解决当前矛盾和关系长远发展的关键点。只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夯实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最终建设成现代化大农业。

总之,现代化大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为统领农业论文,现代物质装备能力为支撑,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综合生产能力为根本,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因此,提高农业现代物质装备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生产能力对解决农业问题、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强化垦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的基础

黑龙江垦区拥有从总局、分局到农(牧)场比较完善的科研创新体系、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和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截至2010年,拥有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农垦科学院为主要中心的19个科研所、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9个技术推广中心、113个技术推广站、6个企业研发中心、2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8个省级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拥有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将近8万人。垦区这种农科教相互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把生产、科研、推广和应用等各环节紧密结合,进而形成了以生产促进科研、科研带动生产的良性循环cssci期刊目录。同时,垦区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以单项技术突破上水平、集成配套技术增效益为目标,狠抓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一是加强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已经累计培育农作物新品种300多个,垦区六大作物的优质良种覆盖率已达到100%;二是建立了保护性耕作和模式化栽培等一整套耕作制度与栽培模式;三是在6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实行了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的农业标准化,且标准化覆盖率达100%;四是垦区数字农业技术、农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微生物代谢工程、精细加工技术、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等高新技术取得新进展。通过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垦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67%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2%以上。

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同时,一些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龙头企业的研发能力也在逐步增强,有效地提高了垦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值水平;不断向市场推出多种粮油加工的新产品农业论文,增加了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效益。

面向未来的发展需要,黑龙江垦区建立健全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目前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普通高等院校4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所,普通中学138所,并已为垦区培养出大中专以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接近10万人。坚持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年均参加科技培训的人数占当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人数的80%以上,增强了垦区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为扎实推进垦区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进步奠定了牢固的人才基础。

“十五”以来,垦区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课题)200多个,占总课题数的50%左右。截至到2009年底,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8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53项,农业部科技进步奖5项,总局科技进步奖128项,通过总局级以上鉴定的成果共计244项,其中16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5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强化垦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的措施

(一)加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出台一系列的科技政策和制度,指导科研主体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机制创新力度,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大联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垦区科技创新能力。

(二)加强科技投入农业论文,强化企业创新能力

通过科技项目引导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垦区工业企业,增强依靠科技发展强壮企业的意识,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开发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技术、新产品。争取中央财政投入有较大增长,在总局、分局和农场(企业)建立科技投入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垦区加快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的新机制。

(三)实施科技兴垦和人才强垦战略,为跨越发展培育智力创新团队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通过争取并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培养高层次科研创新领军人才;贯彻落实好国家、省以及总局科技人员各项政策,培养一批垦区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科技人才团队。

(四)强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强工”引领带动作用

通过积极鼓励和支持垦区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团队,促进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提高。

(五)增强农场科技推广,发挥“带农”示范辐射作用。

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农场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将科技入户和科技推广工作纳入农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任期目标cssci期刊目录。以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加工业为主线,整合科技资源,对共性科技需求和技术难题组织联合攻关,解决垦区种植业、养殖业技术瓶颈问题。通过连续支持农场重大产业化项目,着力推进区域性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

(六)推动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发挥垦区的对外合作优势,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转化。积极开展高新技术成果对接农业论文,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巩固发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积极开拓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渠道,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以引进关键核心技术为重点,杜绝盲目引进与重复引进,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在科技政策上给予支持。

(七)推动科学技术普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充分利用科技园区、工业参观走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图书室等平台,以及新闻媒体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举办经常性的科普讲座和宣传报道,促进科技知识在全社会广泛传播,提高垦区职工群众的科技素养;加强科普信息网络等公共科普设施建设,建立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使科普资源得到更加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卢良恕.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3).

(2)隋凤富.关于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几个问题.农场经济管理,2009(7).

(3)马凤才,孔海心.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发展比较分析.农场经济管理,2009(10).

(4)吴穹.加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国农垦,2010(1).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篇2

现代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是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道路。目前河北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因此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文章对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农业科技;科技创新

关于现代农业,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业产品有效供给。”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农业是十分重要的。现代农业是农业的最新阶段,农业科技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经道路、正确选择。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出路;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是适应农村经济新变化的必然要求。农业科技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有力杠杆,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阻碍河北省科技发展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河北省在现代农业科技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其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在河北省农业科技体系总体发展中,尚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一)基础薄弱分散经营制约科技应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十分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将科学技术应用到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从而提高了农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速度。但河北省农业在科技含量以及技术水平上与其他省份仍有很大差距,农业科技基础设施还相对较为薄弱,抵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低,不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虽然涌现了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河北省农业生产仍以分散经营为主,这就导致了单个农户使用科学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任何经营方式的改变以及新的科技成果的应用都会受到排斥;分散经营使得信息闭塞,农民只是不断重复低水平的生产,导致自身供给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极易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农民丧失了采用先进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意愿。

(二)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不够根据联合国粮食组织的调查显示,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以上,欠发达国家应达到1%~2%,现在世界的平均水平也早已超过1%,而河北省的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则长时间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也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制约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政府的财政资金短缺以及如何分配财政资金。比如在农业的相关基础性方面投入了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而对接下来的应用研究以及相关后续产品的开发则缺乏有力的支持,这就导致了农产品的大量生产与无法满足农产品存储、保鲜、运输之间的矛盾。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不成熟,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条得不到有效延伸,无法充分发挥河北省在农业方面的资源优势,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对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了较大的障碍。

(三)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意识有待加强农业科技型企业是具有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的企业,它是联系农民与市场的重要桥梁,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但是河北省在技术改造以及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此外一些农业科技型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科技创新的主导者应该是政府,所以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十分有限,而这一点在中小型的企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再加上自身资金短缺,使得自主创新能力停滞不前。此外,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有效互补不容忽视。河北省政府在科研管理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其在市场失效时干预力较低,没有形成有效互补,这就导致一些科技成果偏离了市场需要,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四)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构成参差不齐有两类人才是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类是主要从事农业科技理论创新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才,而另一类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基层工作者以及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从人才总数上来看,河北省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人数并不多,难以满足农村的实际需要。并且人员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合理。许多的科学研究人员集中于城市,而农村的农业科技人员则相当缺乏且分散,缺乏领军人才。许多的农业科研成果完成后不能很好地与社会生产力相对接,同时,农民是农业科技的最终需求者,使农业技术顺利的到达农民的手中,就农民自身来说,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果新技术的成本过高,他们便会消极对待,放弃采用新的技术成果。

(五)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有待提高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的农业科技转化率为55%左右,虽然高于我国的平均水平,但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5%~85%的水平,农业科技工作多头管理,条块分割严重,缺乏有效协调与整合。农产品产量高而附加值较低,农业产业化规模不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较少,成果转化能力不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平均水平与我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河北省人口较多、耕地缺乏,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较为落后,科技成果的转化显得尤为重要。而一部分农民由于受到落后的生产经营理念和较低的文化素质的影响,不能使先进的高新科技应用于农业上,导致了现代农业资源的短缺、浪费,使农业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二、加快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一)积极培育现代化科技型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壮大一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建设相关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突出把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帮助、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尤其是对于加工型和流通型龙头企业,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收大量的社会资本或国外资本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设,加快发展大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高科技、高精尖、加工型龙头企业,从而促进农村的非农产业向城镇聚拢,大型企业及龙头企业向中小城镇、现代科技园区集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推动各种资源市场化整合当前,重中之重是要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现代农业的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全局,所以必须加强对现代农业的科技投入和引导力度。为了推动现代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政府的财政投入一定要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同时为了改变多年以来在农业科技方面投入较低的问题,应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其次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积极鼓励、支持、引导各类组织或个人涉足具有广泛的市场以及应用前景的农业技术开发领域,努力形成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整合各类投资以及财政资金,实现加快农业科技进程,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目的。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步伐,完善现代化农业科技体系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提升的关键因素,是一国农业领先于他国的先决条件。推进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当务之急是要紧紧围绕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目标和时代要求,积极探索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坚持技术引进与外部交流相结合的再创新,争取在新的重大领域、前沿技术研发以及应用推广上取得新的成就,同时积极改善农业科技的创新条件,加大政府的政策倾斜力度,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及国外资本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紧紧依靠现有的农业科技基础设施的同时,充分考虑产品、区域、人员、技术等因素,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完善河北省现代化农业科技体系。

(四)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群体农业劳动力素质是影响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相关问题,应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打破部门集体单位间的人才壁垒,积极创造符合全球化竞争与国际接轨的政策环境,发现、培养和聚集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当前,应深入发展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开展各种职业教育和建立新型农民培养制度,针对不同层次需求、不同专业偏好的市场需要,设立多种农业教育培训机构,并提高各类农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培养能力,尤其是对于农业基础推广人员应加强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技术推广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顺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大趋势,调动农民利用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群体。

(五)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问题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一环,也是河北省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步伐,不断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于提高河北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载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科研院所、教学单位的参与意识与作用,积极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及时、大力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要引导和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农民合作组织等机构的密切合作,共同开发或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程中,河北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借力京津、整合河北全省农业科技资源,联合开展农业科技重点项目攻关,以产业为导向,以产品为单元,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步伐,解决制约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问题,使农业科技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增强河北现代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Z/oL].

[2]任秀梅.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3]付娆.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2014(03).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篇3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篇4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性

现代农业发展较之于过去的传统农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农业高度依赖农业科技创新,要想真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当前西方国家优质低廉农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对我国农产品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由此可见,农业科技创新仍然是当前国际农业竞争的核心。要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就迫切需要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的四川,近年来农业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实现了以占全国4.5%的耕地,养活全国6.8%的人口,并且常年对外输出大量农产品和劳动力。同时,我们应当客观清醒地认识到,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并不突出,一些方面甚至还比较滞后,只有开发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增强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才能适应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央和中共四川省委多次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农民增收的必要性,对于四川省来说,迫切要求农业科技创新更上一层楼,不断推陈出新。

二、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全国大多数省份农业投入总量不足,四川省也不例外,由此导致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偏低。近年来,四川省对农业科技投入已经有了显著的、大幅度的增加,所投入资金的总额在2009年一年就达到了36.62亿元,其投入力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尽管如此,四川省农业投入比例占全省农业GDp比重仍然较小,不到0.49%,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2011年至今,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仍然较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科技发展的现实要求。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而目前四川省农业投入和农业科技创新获得的资金支持与本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极其不匹配的。

(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但要满足全省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特色优势产业原创性技术成果不足,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蔬菜、水果、花卉园艺、畜牧等产业的种源培育多采用“模仿式”或“转化式”,缺乏原创性技术成果;理论成果多,但在农业生产当中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偏少,具有重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不多,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科技成果少,科技含量亟待提升;一些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技术集成配套研究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完善,产品缺乏深加工技术,导致产品单项成果多,深加工配套精品成果少。

(三)农业科技培训不够,农业科技应用主体素质不高

与全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年限相比,四川省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3%。根据调研统计,四川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人中,每年有70%以上放弃留在农村务农选择外出打工或是进入城镇自主创业,真正留在农村务农的,就是俗称的“99、61、38”部队,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留守在家的妇女。弱势群体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多采用传统、老套甚至是低效益的生产经营方式,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主客观能动性偏弱,先进技术、实用技术在农村难以得到推广,由此也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随着城乡二元结构日益突出和农业比较效益日渐偏低,这样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并很难解决。

(四)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四川省乃至我国目前的科研申报、成果评价以及与职务职称级别待遇挂钩的体制机制,导致了多数科研人员为了科研而科研,重科研轻转化,农业科技项目与成果同农民、企业、产业基地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未能紧密结合。二是各个科研院所对于科研工作的管理与服务往往是独立的,自主完成科研工作各个方面,如课题的选择、活动的组织开展,成果的申报转化等,由此导致各个科研单位之间缺乏合作,科研力量较为分散单薄,难以形成科研综合实力,科技资源也难以共同享用。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分配机制不完善。在当前体制下,政府决策和行政推动在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和农技推广方面起了主导作用,而大部分申报成功的课题结项以后,其成果的实际转化率和应用率偏低。

(五)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缺乏

四川省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科技人才缺乏是其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省由于缺乏掌握农业尖端科技的人才和引领学科发展的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难以启动,即使开展,也成效甚微;同时,缺乏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的开拓创新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滞后;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省会成都,或是绵阳科技城等发达地区,而在甘孜、阿坝、凉山等边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匮乏,甚至还占不到全省的19%。以上情况严重制约了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国家、省、市各级农业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逐年加大对农业资金的投入,四川省应抓住机遇,积极策划和开发具有现实意义的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向我省农业科技创新倾斜。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引,使用金融资金、外资和民间资本,争取使银行业、信用担保业、风险投资业、保险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四川省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不高,这与农业科技创新投资主体单一、缺乏息息相关,因此,应该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并建立多种渠道的农业投资体系。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一方面应加强四川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创新团队建设,将农业优势科技资源整合应用,配套协作,针对产业链条技术需求,创新和集成综合配套技术体系,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另一方面,应重视各地市州农科院作为连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中间角色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各地市州农科院在四川省区域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作用,理应加强其作为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同时,还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和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经营性农技推广体系相比,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具有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特点,二者有机结合,将有效引导和鼓励企业、农户、农业协会等社会资源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来。

(三)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

一方面要加强对从事农业经营主体的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积极为农业产业发展服务。有针对性地将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及农村服务业等知识技能传授给他们,使他们既懂得耕种栽培、养殖、服务,又能将一部分人拓展经营规模,成为产业大户或经营销售大户。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农村的农技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只是不断更新,跟上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步伐。通过培训,使得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经营的需求变化。

(四)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一是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健全包括项目申报、研发、成果转化、市场经营、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税收、土地、资金、市场、人才、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快建设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体制;二是要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条件,提供基础设施、信息等服务,积极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点建设,建设发展实验室、农业数据库,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现代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同时,注重对农业管理人员和信息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多渠道整合农业科研单位的力量,使其能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创新能力。同时,将科研项目、成果与市场需求和农民生产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使农业科研成果真正能有效转化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产品与科学技术;四是建立和健全有利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的管理机制;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卓有贡献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予以奖励,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完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促进各类人才各司其职、各尽其才。

(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篇5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功能定位;发展途径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应用技术研究和作物育种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坚实基础。基层院所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成为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强所,需要“战略”定位研究。

1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性质

1.1科研层次的基础性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农科系统的基层组织,是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上游农业科技的试验田,下游农业科技的供应站。加强基层农科院建设是实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把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统筹和支持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农业均等化、永续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1.2组织宗旨的公益性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体现着很强的非营利性。这种非权力化和非利益化的基层农业科研组织,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构件,是维护国民经济基础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安排。繁荣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强化国家农业科研能力的重要内容,坚持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是深化改革的主线,政府投入是保证公益性的前提条件,发展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

1.3科研对象的地域性农业科研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科研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要受气候、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制约,生产措施、技术手段、操作程序都带有显著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的大国,建设农业科技强国离不开广大基层院所的参与。

1.4学科专业的应用性基层农业科研是以区域特定的农业生产方式为背景,以现实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为基础,针对农业生产中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开展的创造性研发活动,有着提升地方农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显著作用。研发地域性大宗和特色农产品先进适用技术,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策略和优势。

1.5科研周期的长期性农业科研是一个长期投人、延伸发展、递次创新、渐进积累的过程。动物和植物育种研究,除了受动物和植物生命周期、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还要受农业生产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要经过多代的遗传、筛选、培育,才能育出新品种,须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

1.6科研过程的风险性农业科研的风险集中表现在:发明创造难,周期长、风险多;科技应用难,不仅受到推广组织、推广方式以及推广人员的制约,还受地域、市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引导。基层农业科研事关国家农业和粮食安全,国家应该把统筹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上来。

2农业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构建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角色,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三者的作用是不可分割且不可缺少的,技术创造、技术创新两个关键环节是有机链接且不可或缺的。农业科研单位作为技术发明创造的主力,以产业技术提升作为标杆,生产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是以产业发展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在创新投入决策和收益管理方面,企业起着主导作用;在技术发明和创造方面,科研单位起着重要作用。政府管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的科技投入包括科技研发资金、技术装备资金、市场开拓资金等许多类别的资金,科技研发资金只能投入具有技术创造能力的科研单位,不能投向企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投入者和受益者,通过技术转化,获得商业利益,向国家交税,国家通过税收在国民收人再分配中给科研单位研发经费,进一步从事技术创造,向企业提供新的技术,推动企业发展,如此良性循环。如果企业吸纳了国家的研发经费,就减少了科研单位的经费,一方面,造成企业之间商业竞争的不公平,另一方面,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消耗了科技资源。

2.1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在创建国家创新体系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结果必须由企业、工厂、农场等独立的生产单位吸纳和承接,实施技术的转移,使科技创新的商业价值得以体现。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和收益的主体,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技术创新是要素组合。技术创新是经济概念。创新一词是由经济学家而非科学家提出,创新的最终目标不是“创造新的东西”,而是让新东西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企业是科技创新投资和收益的主体,即企业是科技创新的

主体。

2.2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似乎认为企业“创造了新的东西”,混淆了技术创新与创新体系的概念;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主体,企业是基于发现和发明的新产品生产营销的机构,是科技创新投资和回报的主体。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发明技术,创造产品。科技创新是有特殊内涵的,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科学是“发现”原理和规律,回答的是“是什么(what)”和“为什么(why)”,用的英文单词是discovery;而技术是被“发明”和“创造”出来的,回答的是“怎样做(how)”,英文单词是invention(发明)和creation(创造)。目前,农业企业自有科技研发队伍的能力有限,不能全面承担科技创新任务,技术产品的产生多数起源于科研单位。综上所述,便可明晰“主体一主力一主人”之间的关系: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的

主人。

2.3科研单位必须与企业协同创新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的不可分割关系决定了科研单位必须与企业协同创新,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目标,并促进科技创新水平的螺旋式上升。除了新诞生的技术之外,其实大量的技术是在现有元素重新组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技术的本质内涵就是一种方法、流程、装置。同时,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具有不同特征,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是把产品制造出来,这个产品制造的背后是制造和装配过程知识的显性化、结构化、标准化的工业核心技术,是“方法一流程一装置”的具体体现,科学是人类共享的东西,而技术则是专利的,在科学向技术转

化的过程中,把科学知识传播到企业,应该是公益包容的。在技术形成产品的过程中,将形成专利,科学家和工程师创造的专利,必须通过企业的投资转化成产品,从而获得收益,具有排他性。作为技术创造的科研单位和技术创新投资主体的企业,应该协调好关系,各司其职。国家的科技资源必须定向地投向与企业联合进行特定目标研发的科研单位,确定好创新过程的组合关系,科研单位为企业进行技术难题的研发,优化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研的技术创造的组合,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波,庄忠钦,苏晖,杨扬.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05):6-11.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篇6

关键词: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081-03

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农业产业化,历经探索起步、发展完善和创新提高阶段,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1]。但现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业产业化与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相脱节,农业产业化基本以生产贸易型为主,科技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不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愈来愈迫切。因此,加强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的研究也愈显重要,成为关系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大课题。

1正确把握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内涵

什么是农业科技产业化?对此,国内外有多种不同的概念。笔者认为,农业科技产业化是以高新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主导,以农业技术商业化为主线,以农业科技企业为主体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化,有利于区域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确把握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内涵,应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

1.1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

按照社会效益的大小,农业技术创新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经营型农业技术创新,以创新者、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效益为主,如种子、农药、化肥、加工技术等;第二类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导的公益型农业技术创新,以生态效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主,如资源与环境、耕作栽培技术等。农业科技产业化主要是指第一类经营型农业技术创新。

1.2坚持以农业技术商业化为主线

经营型农业技术创新的产业化是指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开发的全过程中,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创新主体连接起来的、使科技开发价值不断增值的创新链条集合体[2]。这一创新链条集合体是一个复杂网络系统,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投资机构、政府、中介机构、推广机构等多元化创新主体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创新功能。高新技术商业化是贯穿农业科技产业化的主线。2005年,农业部科教司和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联合对全国29个省(市区)的187家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拥有独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有124家,占调查样本的67%,与科研单位、大学联合设置的有47家,占25%。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创造更大的市场收益,已经成为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普遍选择。

1.3坚持以企业为产业开发主体

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实施主体应该是从事农业科技产业开发的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科技型企业,而不是一般的生产贸易型企业。国际上对科技型企业有三项公认的标准,一般采用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大于3%,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大于10%和创新产品占企业销售收入大于50%作为衡量科技型企业的指标。虽然按照国际标准,我国绝大多数以农业科技开发为主业的农业企业都达不到这一标准,但这一企业发展方向却是势在必行。

1.4坚持用高新科技和现代产业组织改造传统农业

农业科技产业化实质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就是使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渗透和扩散,从而造成农业科技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不断增值,农业关联产业不断扩大,形成和构建一个全新的现代农业科技产业链系统。同时,随着农业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各个环节及关联产业的渗透和扩散,必然导致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产业组织方式、增长方式、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根本性改变[3]。因此,农业科技产业化不仅是技术创新和转化问题,它与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密不可分,也只有在现代产业组织方式条件下,农业高新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增收效果。

1.5以建设创新型现代农业为目标

各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都反复证明,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4]。在中国推进现代化农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历史任务,不仅是一场生产力的变革,也要求生产关系作相应的调整[5]。当前,我国应结合中国实际,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相结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6]。

2推动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推动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产业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以“企业主体、协同创新、技术跨越、产业提升”为方针,大力推动农业科技产业化。这一发展思路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

2.1企业主体

以农业科技型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企业中,科技型企业比例很低,多数农业产业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农业科技产业化最终必须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因此,要把培育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科技转型。

2.2协同创新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尚不具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从节约研发成本、追求规模经济、提高组织效率、分散投资风险、加强资源互补、防止恶性竞争、创造协同效益、构建竞争优势等内部驱动因素出发,必须加强与多元化创新主体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以迅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政府、民间协会等,在国家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中,多元化的创新主体各自承担着特有的创新功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利用法律、经济等多种有效机制将多元化创新主体按照技术商业化的规律将它们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价值不断增加的共生共荣的农业科技价值链网络系统,这是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7]。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从技术创新源到大规模技术市场化开发的全过程视为多元化创新主体以利益为纽带链接而成的多元组织节点链条集合体,通过农业科技产业链条上中下游所有组织节点的紧密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强协同创新效率,从而达到科技产业链系统中的所有组织节点运作效率最优化、利益最大化,促进科技成果沿着科技产业链网络系统迅速而高效地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8]。

2.3技术跨越

从理论上讲,技术跨越是指技术后进者以非连续性飞跃式发展的方式,赶超先行者并接近、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质变形态[9]。具体地讲,技术跨越发展是在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集成自主创新和国外先进技术,跨越农业技术发展的某些阶段,直接应用开发先进适用的农业高新技术和产品,进而形成农业科技产业后发优势,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综合竞争力。

2.4产业提升

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企业多以生产贸易为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低,创新产品在总产值中的比例低,精深加工产品的档次和比例低,因此,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的重大任务就是要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就是说,要通过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层次,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3加快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加是农业科技产业政策的基本目标。围绕这一基本目标,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产业系统创新能力,应从以下方面着力:

3.1实施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战略

必须坚决打破旧体制产学研相分离的体制,大力实施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战略,构建农科教、产学研府民紧密结合的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创新体系。首先,要增加对重大关键性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协同攻关,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二要加大对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的主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培育其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紧密结合[10]。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加速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增加农民收入[11]。政府培育和扶持一批技术水平高、持续创新能力强、管理科学、产品市场前景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3.2建立统筹发展协调领导机制

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中的统筹协调作用。针对我国农业科技产业的特点和发展阶段,政府主管部门应统筹协调领导全国和区域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统筹协调农业科技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统筹协调农业科研教学机构、企业和中介组织,充分调动全国涉农部门的积极性。政府在农业科技产业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3.3扶持农业科技产业重点项目

科技产业化项目在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中起到链接多元化创新主体的,集技术、资金、人才等多种创新要素综合纽带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好这一链接杠杆[12]。以技术跨越、产业提升为目标,选择一批影响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农业科技龙头企业集群,重点扶持技术高、效益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农业高新科技领先龙头企业,重点扶持面向国际市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4加快建设技术转移交流平台

技术转移交流平台在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中起到促进技术信息在多元化创新主体之间快速流动、快速升值的作用。应抓住农业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有力时机,不断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农业技术转移和技术交流信息平台,并使其成为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业技术的网络信息交流和建立中介服务机构等方式,加强企业与农业科研教学机构的信息对接和技术对接,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术升级和农业科研教学机构的成果转化。

3.5构建农业科技产业中试基地

中试基地在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中处于技术孵化创新的关键环节,要加快建设部级农业科技产业中试孵化基地,构建高水平的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并使其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平台建设,增强农业科技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技术和配套适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支持技术研究与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关联性项目。完善农业科技产业孵化器,培育农业科技中小企业集群。促进各类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型企业的成长,增强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13]。

3.6制定农业科技产业优惠政策

有关产业创新的优惠政策是促进多元化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剂,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农业科技企业实行免税、减税和低税政策。允许农业科技企业在税前按销售收入计提一定比例的技术开发基金,并把实际投入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相关费用抵扣税金。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并允许部分购买费用抵扣税金。对投资或再投资于高新农业科技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适当延长所得税优惠年限。要充分运用财政支持、金融信贷、引进外资、风险投资等多渠道,解决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

参考文献:

[1]黄连贵,张照新,张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成效及未来发展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08,(31).

[2]黄钢,等.科技价值链创新是提升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力的关键路径[J].农业科技管理,2007,(6):1-5.

[3]蒋和平,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思路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张宝文.新阶段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5]万宝瑞.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策[J].求是,2008,(4).

[6]黄钢.新时期中国农业高科技企业的管理变革[J].经济体制改革,2006,(1):127-130.

[7]黄钢,徐玖平.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7.

[8]黄钢,徐玖平.论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与农业科技创新[J].农业科技管理,2005,(4):1-5.

[9]潘伟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农业企业跨国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0]王玲.论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实施主体及协同创新[J].四川农业科技,2008,(2)

[11]卢江勇,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08,(6).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篇7

[关键词]农业问题技术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4-0084-01

1前言

农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技术创新密切相关,所以我国当今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农业技术创新。美国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的定义是:第一个引入新发明或发现生产系统,使生产系统产生冲击效应。目前,我国不仅农业科研实力薄弱,农业技术也十分落后。自主知识产权的少,农业科技贡献率也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虽然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困难重重,但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2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2.1体制制约农业创新

目前,农业科研体制的改革进展缓慢,农业科研水平不够,农民实际需要的技术得不到满足,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受到阻碍。我国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机构仍然存在多头管理、行政依附性强等弊端。农业高等院校和省级以上的农业科研单位则以个人利益极大化为目标,忽视了基础研究项目,把主要的人力和精力应用到个人研究项目中。这样的科研体制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各地县农业科研机构科技重叠,资源浪费,适合农业的技术供应短缺,农业技术创新的滞后性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市场和经济效益。

2.2对农业科研和推广的投资不足

政府应该在农业科研和推广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为我国农业科技、农业生产落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极小。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对农业科研、推广的强度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长期资金不足,在80年代,在一些地方的基层还在用过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困难重重。不仅财政推广经费有限,而且项目选择和资金配置愈来愈离开农村。现阶段,乡里的农技部门大都缺少工作经费。而缺少资金将导致科技示范和项目的推广无法进行。

2.3缺乏农业科研、推广专业性人才

目前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特别是在农业科研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农业科技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技术创新的实际需要。在我国,农民不理解技术创新,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主要原因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此外,就农业技术人员而言,基本的农业推广部门由于糟糕的环境和待遇所以很难吸引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导致农业技术团队整体知识的低水平。此外,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缺乏机会更新知识和获得进一步的教育,难以跟上现代农业发展新技术的步伐。

3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方法

3.1大力实施农业经济技术创新战略

科技与生产的问题要努力通过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来解决。自然与经济的良性循环转化实质上就是农业的基本规律。农业技术创新是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改善生物体的循环和转化。另外三大循环系统之间要有机结合、和谐运行和转化增值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3.2增加对农业科研及推广的投资

由于农业技术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市场失灵的现象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我国地方财政要逐步提高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所占的比重,对农业科技真正重视起来。增加农业技术创新的资金。对于农业企业自筹经费开展的研发项目发放国家补助,在成果评定后发放奖励金额,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农业技术人员干劲十足。

3.3注重提高农民和农民组织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需求者和用户的重要课题。国家指导农民自己进行技术创新,要确保可以获得资金和技术,促进农民的技术创新。发挥农民科技示范带头作用,使农村社区系统内拥有领导创新能力的农民更多的接触新知识新文化,提高技术创新意识、思想和方法,然后通过恒定农村社会关系传播到农业系统,加快实用农业技术扩散。

3.4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要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要协调好国有民营科技机构与科技结构、实现真正的技术创新与生产技术应用。国家科技机构要起带头作用,鼓励带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科技组织,努力建设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3.5构建规范的农业技术和商品市场秩序,促进农业技术创新

如今,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快速致富,不讲商业信誉,销售假种子,肥料。非标准的商品市场秩序增加了农民使用农业技术的风险,影响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政府应该按照法治和的内在要求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开展信用建设市场经济,加强道德教育,确保市场主体,良好的信用关系。

4结语

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形势严峻,科研人员在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问题,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基于自身条件和我国加入wto的要求,我国农业技术类型的正确选择,使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华.浅论农民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2):25-27.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篇8

在所有影响人才培养与成长的环境中,制度环境最为重要。建设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制度成长环境,迫切需要围绕创新激励为核心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一是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从国家宏观管理来看,我国实行的是科技和教育分立的管理体制,农业大学和农业科研院所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在资源分享与利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移推广等诸多方面存在弊端。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理顺管理体制,弱化行政职能,鼓励产学研结合,增强国家农业创新的整体实力,推进科研成果的现实转化。二是要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的产权保护制度。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许多农业科技成果产权保护成本过高,以至无法实现正常有效的产权保护,例如,基于农民的生产留种权,许多农业育种创新成果几乎以公益性质无偿提供给生产者,或者出于风险因素等其他考虑,农业科技创新部门可能主动放弃科技创新成果产权。应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产权保护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实际,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农业科技成果产权保护制度,有效激励广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三是要建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保障机制。农业科技创新风险保障机制应成为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成长制度环境创新的重点之一。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以及成果转化,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复杂,面临的创新风险巨大,整个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例如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还可能面临社会舆论的道德压力、政策禁止等风险。因此,在国家宏观层面应当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保障机制,减小农业科技创新风险,保障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实践顺利进行。

以培育创新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的政策环境

国家科技人才政策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成长需要在国家宏观层面营造一个更有针对性的政策环境,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行为的强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等问题难以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需要政府部门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二是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产生受制于多种制约因素(如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工程,一般性人才政策缺乏足够的政策引导力,很难满足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特殊政策要求。因此,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需要在国家宏观层面予以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与政策引导。国家应该制定专门的农业科技人才发展战略,进一步从国家长远发展的全局战略出发,制定并健全专门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造就政策体系,例如,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农业工程师队伍建设与培训计划等。

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环境

要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体制。在推进产学研进程中,政府的职责主要包括:①建立以政府引导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发挥政府组织协调、资源调控、公共管理等优势,统一规划当地的校企合作,指导和协调校企合作的有序开展。②创建一批部级、省级、县(市)级农业科技实训基地,政府投资兴建或支持一批以高校、职业学校为基础的农业科技实验室或交叉型综合实验室,在一些基础较好的企业中建立一批农业科技教育基地。③构筑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地位和作用,确保校企合作的法律地位,充分发挥产业联盟的作用。④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鼓励农科院校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通过资金引导或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扶持充分调动和保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⑤建立校企合作的政府投入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农林科技人才的教育基金,切实解决农林院校在安排学生教学实习和工作实践时经费严重短缺困难等问题。

全社会范围内自由、宽容、重农的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氛围是宏观人才环境中最为隐秘的环境要素,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还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自由、宽容、重农的社会文化氛围。一是自由气息与民主氛围。现代科技创新活动是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具备各种才能的人才组成一个创新集体,现代创新活动呈现协作化、群体化的趋势,整个社会范围内都应该营造一个充满自由气息与民主氛围的创新环境。二是求异思维与宽容文化。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造性,而原创意味着原创者依赖于自身的创造力,意味着打破常规和标新立异,意味着有新的发明、发现或创造。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打造一种提倡争鸣的求异文化和宽容理解的社会风气。三是重视农业与尊重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亟需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重视农业与农业科技创新、尊重农业科技人才的社会文化氛围。在改善农业科技人员工作待遇的同时,积极营造一种尊重农业科技人才的社会舆论环境,使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与鼓励,进而为创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消除观念上、思想上的障碍,注入更多的精神动力。

微观组织环境

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三大微观组织主体是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企业,无论在哪种组织主体中,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成长都离不开微观组织环境因素的强力支撑。

(一)完善的科研条件与重大研究项目支撑

农业科技人才不同于一般的科技人才,有着极其复杂的工作对象与工作环境,不仅有仪器、设备、设施等非生命体,而且更大量的是具有生命的物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因此,农业科技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相当艰苦和复杂、可变且不可控。这就要求在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成长环境塑造中,必须提供一个保障良好的工作条件环境。首先,良好的工作条件意味着良好的科研仪器、设备条件,特别是大型专有仪器设备及专业性实验室、实验场等,确保农业科技开发拥有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其次,对于塑造高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而言,重大农业科研项目的支撑更是必不可少的。例如,袁隆平院士曾承担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石元春院士曾承担的“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等都为他们产出重大科研成果奠定了良好基础。这就要求,一方面,农业科技人员所在单位应尽可能密切产学研联系,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强自身向市场筹资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于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投入。另外,还应当加强和改善农业科技人才的生活环境,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物质待遇等。

(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

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是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特别是管理机制中所蕴涵的鼓励科技创新、服务科技创新的价值倾向,对于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选拔机制方面,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选拔与使用,一定要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选拔与用人原则,坚持公开选拔,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方法选用农业科技人才。在人才评价机制方面,应建立一套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体现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特点的人才评价指标和参数体系,着重考察创新人才的知识层次和科技创新实绩。在人才激励机制方面,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物质待遇,改革和完善现行分配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创新人才分配激励机制,针对农业科技人员所处的艰苦工作环境,应特别注重非物质因素激励措施的实施。

(三)尊重科学、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组织氛围

组织氛围也是影响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工作阶段的成长环境构建需要在组织内部营造一种尊重科学的创新氛围。首先,这种创新氛围必须建立在科学精神之上,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必须树立埋头苦干、不怕挫折、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其次,创新的组织氛围还意味着悠久的科学传统积淀,不论是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还是农业科技企业,在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同时,都应注重自身科学传统的积淀。再次,创新的组织氛围还意味着严谨而宽容的治学精神,重在强调学术求真,容不得半点掺杂,重大农业科技创新事关国计民生,一旦其创新成果系造假或掺假所为,将有可能对我国的整个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四)以团队合作精神为核心的和谐人际关系

现代农业科技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使得农业科技创新需要以团队研究的形式集体创新。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成长需要建立一个以团队合作精神为核心的和谐人际关系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意味着以科学团队为核心的同事间的充分交流与合作。据统计,1901—1972年间,在286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有2/3的人是与他人合作取得成果的,且合作研究的比例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团队合作的目的在于通过不同资源或者个体要素之间的参量配置协调、同步、合作与互补,形成科研活动协同高效的运转机制,从而使科学创造的整体功能得以增值放大。特别是重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根植于涉及自然的复杂大环境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若缺乏有效的团队合作,仅凭个人的奋斗努力,很难取得重大创新突破。积极营造农业科技人员之间的团队协同氛围,这是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所必须的重要环境要素之一。

结语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篇9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重点,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向农村聚集,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重点工作

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大力推进科技强县富民专项计划。围绕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用科学技术培养新型农民、推进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流动、探索以科技为纽带的新型农民组织化模式、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农村非农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

围绕高梁、优质稻、马铃薯、畜禽、林竹、果蔬、水产、烤烟等特色优势产业,构建技术链,支撑延长产业链,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启动实施省级酿酒专用优质高粱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打造中国白酒产业高地和技术高地;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突出抓好川黑Ⅱ号特色风味肉猪的开发利用,着力提升生猪品质;突出抓好省级万亩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加强对优质水果龙眼、荔枝等生产、贮藏保鲜、加工技术的开发与示范;继续推进优质高效丛生竹、烤烟基地建设和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围绕培育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建立一批现代农业、现代畜牧、水产、现代林业等科技试点示范。继续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抓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工作。

(二)切实加强新农村示范片科技能力建设

针对新农村示范片的科技需求,在三个省级示范片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建立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集成应用。重点抓好“三新”,一抓新品种,建立与基地发展相适应的良种引进与繁育体系,加快培育和引进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二抓新技术,以增产、增收、节本、省工为目的,实行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机配套,推广粮食丰产、标准化种养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三抓新模式,创新耕作制度,推广轮作、间作、套种等多种模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建设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棚架等现代农业设施,提高园区基地设施保障水平。强化示范带动,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设施农业、新型村落民居建造技术、乡村环境治理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示范,带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三)狠抓主要粮经作物丰产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等共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

重点开展水稻、高粱、马铃薯、果蔬、林竹等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持续丰产、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和产后储存加工,畜禽、水产规模化健康养殖、新型兽药及疫病防治、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水资源高效利用及保护,中低产田快速改良及农田保护性耕作,林业生态,农机装备,新型肥料、新农药等农用物资、生物质能源等方面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集成转化示范。继续抓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结合粮食高产创建,大力推广粮食丰产主推品种、主推技术、主推模式,强化科技成果熟化和大面积推广应用。

(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培训及科普推广工作

充分发挥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和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化基地聚集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积极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继续实施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围绕发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和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开展农村新增劳动力、存量劳动力品牌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培养一批科技致富能手和带头人。强化科技普及,抓好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等重点活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深化林业科技推广行动,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加快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节水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创新服务机制,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狠抓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围绕全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增强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转移扩散和辐射带动能力,建立完善龙头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优势主导产业基地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人才需求,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计划,继续探索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业科技110”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村领办创办经济实体和专业技术协会,与龙头企业、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探索科技人员扎根农村和农村信息化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篇10

1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总体思路

l.1协同创新的目标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要立足农业科技、农业发展和农村实际,以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其具体目标应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从共同需求切入,联合解决发展中的重大农业科技问题。二是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相互开放和共享。三是支持联合、共建各类科技创新机构,鼓励科技园区、高校和企业发展多样化的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区域特色产业创新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四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人才联合培养,促进京津冀农业科技交流与发展。

1.2协同创新的指导思想

依据京津冀三地各自农业资源特点,发挥三地的科技优势,秉承以北京为创新中心,以天津为孵化基地,以河北为应用支撑区的思路,开展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工作。

北京具有信息、人员、资金等方面的诸多优势,拥有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是重要的知识、技术创新源,是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中心。天津是农业科技开发和有效承接北京研究成果的应用示范基地,承担着部分农业科技成果开发的任务,是京津冀地区主要的农业科技创新孵化中心。河北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吒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区,处于创新应用层面,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最前线,推动着整个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发展。

三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形成一个由研发到转化到生产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系统,最终将京津冀建设成“创新中心+研发转化+高端生产”分工合作的部级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基地。1.3协同创新的组织机构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需要一个能有效协调合作重大问题,协调三地政府机构的高层次组织。建议京津冀三地农业政府部门联合发起,成立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并设立领导小组,由京津冀三地农委主任或农业厅厅长担任组长,负责协同合作中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可设在京津冀三地的农委,实行轮流负责制,每年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合作会议,遇到重大科技合作事项,经协商可召开临时会议。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下设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京津冀农业科技转化服务平台和京津冀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心(图1)。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是三地农业科研联合攻关的核心,应由京津冀三地农科院为主体,着力围绕现代农业全局性重大战略、共性技术难题和区域性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协同创新。

京津冀农业科技转化服务平台以北京农科城、天津滨海新区农业科技园和天津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为载体[3],由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发起,并负责组织和管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服务活动。该平台通过培育一批星火科技示范带,组建一批农业科技传播站,将农业科技成果外移并转化,有效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带动京津冀地区农业发展。

由河北省农业厅牵头,成立京津冀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心。一方面,依托河北省现有生产基地和园区,围绕蔬菜、林果、玉米、小麦、花丼等市场主要农作物品种,建起一批安全、品质高端的生产示范基地,并推进奶牛、生猪、家禽、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另一方面,根据生产现状和市场需求,及时向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反馈科技需求,以便创新中心制定和调整科技需求计划和措施。

2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

2.1种子种苗产业

作物育种是京津的优势学科'需要加强研究实力,进一步提高种业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从5个方面开展种子种苗产业的协同创新:(1)粮棉油作物新品种选育与开发技术提升。(2)选育低能耗、抗病虫害能力强、抗逆性强、高品质的设施专用品种。(3)开展蔬菜优质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4)开展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选优与收集%(5)将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研究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创新育种技术体系。

2.2农产品现代物流保鲜业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升值空间,基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京津冀地区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必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围绕农产品物流业,重点要以果蔬、水产品为主要对象,从农产品采后生理、保鲜技术和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以农产品采后现代贮运技术手段,推进科技生产力和流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具体包括:(1)开展果蔬采后生理、采后病理、采后病害及病害控制和保鲜调控技术研究。(2)开展农产品物流保鲜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施的研究。(3)开展信息技术在农产品物流保鲜中的集成应用研究。(4)开展农产品物流过程品质动态检测、跟踪与控制技术研究。

2.3设施种植业

目前,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五化”是设施蔬菜和设施果树产业化开发的建设重点。因此,设施种植业协同创新内容包括:(1)优化温室结构,开发适合京津冀三地地理条件的节能型日光温室,研发合理采光、减少热损失和夜间保温技术;研发高透光、高保温多功能覆盖材料。(2)研究开发设施蔬菜保质减药技术。(3)研究设施蔬菜土壤资源可持续髙效利用技术。(4)开展设施果树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模式的研究。

2.4畜禽健康养殖业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人,天津市和河北省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业地位有所提升,养殖业已成为津冀农业总产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养殖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粮畜矛盾、家畜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违禁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的滥用、重大疫病的流行等问题,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成为畜禽健康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畜禽养殖业协同创新应以构建安全、优质、高效、节能、环境友好型畜禽养殖业技术体系为目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畜禽养殖规划与预警系统研究;研发畜禽主要疫病诊断制品与疫苗;研制畜禽健康养殖专用伺料,通过营养调控提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泄量。

2.5都市现代渔业

目前,京津冀地区渔业发展的目标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健康水产品,还要提供休闲垂钓、观光度假的理想场所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要求更高的现代化技术水平,因此,更加需要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京津冀都市现代渔业协同创新内容包括:(1)运用生物技术、遗传基因工程等手段强化优质种苗的开发,尤其是高效益的海、淡水鱼品种及高档观赏鱼品种的开发。(2)研究构建不同养殖品种的生态养殖模式,开发新设备。(3)研究构建病害防控平台%

2.6水资源利用

京津冀水资源总量有190亿m3,仅占全国水资源量的0.68%,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90m3,占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1/5,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地区降水减少的趋势日益明显,降水已不能满足农业正常生产需求,农业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供给,据统计,70%的农业用水来自地下水。大量的用水需求导致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地下水漏斗快速下降,个别地区出现地裂缝。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京津冀地区急需开展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协作,保护水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髙水资源利用率。协同创新主要内容:(1)研究能够提高粮食作物用水效率、减少农业用水的技术替代措施,以效率的提高替代规模扩张。(2)开发利用污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替代措施,增加农业用水的可供水量。

2.7休闲观光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是依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条件,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互促互动的新型农业。吸引城市居民节假日到农村进行采摘、休闲观光,环境宜人以及新、奇、特是观光农业成功的关键。京津冀三地开展休闲观光农业协同创新,首先要以《京津冀休闲农业协同发展产业规划》为指导,开展各项工作,根据三地各自优势,推出京津冀休闲观光农业精品路线,打造京津冀休闲农业旅游圈1,培育京津冀休闲农业整体品牌。其次,加强果蔬、花卉和苗圃园艺与旅游结合的研究与开发。适应休闲观光对农产品新品种的需求呈现差别化、多样化的特点,重点培育栽培新、奇、特的农作物新品种。并且注重花卉、新特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研究。

3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保障措施

3.1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

依据京津冀地区的农业科技资源情况,确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协同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三地农科院已有的科技优势,促进农业科研集约化,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优化京津冀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完成2个方面的资源整合,以便集中投人形成合力,增强农业科研创新实力。第一,整合科研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下设14个研究所,涉及农、林、牧、渔等各产业,综合创新能力较强。与其相比,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需要兼并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并理顺科研、行政管理、推广等部门职能,提高其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第二,整合科研资源。整合京津冀三地分散的科研基础设施和设备,建立实验室、试验设备和文献资料等科研资源的使用管理制度,实现科研资源的共建共享。

3.2完善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

通过各种方式,最终建立一套能够打破区域限制,实现京津冀三地农业科技协同发展的有效合作机制。(1)由三地农业科学院轮流牵头,定期举办京津冀农业科技合作与发展论坛和峰会,增进三地农业科研院所在学术和科研领域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整合三地优势科技资源,充分促进三地的优势学科和技术在京津冀地区的渗透和扩散,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增强京津冀地区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整体实力。(2)由“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统筹协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集中资金和科研实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促成京津冀创新主体间的协作,共享信息、人力、技术以及科技成果。(3)京津冀地区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上具有优势,但结构上存在不平衡问题,以至于人才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为合理配置京津冀三地农业科技人才,促进三地之间农业科技人才的交流和共同利用m,应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库”,优化配置专家资源,加强京津冀农业科技合作,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3.3创新体制制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制度在协同创新实现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京津冀地区农业科技管理制度普遍存在着弊端,如部门调控分割严重,研究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综合性重大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进步,影响了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顺应协同创新的发展趋势,必须创新机制,为协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⑴创新科技管理机制,提高协同创新效率。借鉴国内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先进经验,改革现有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简化农业科技立项环节,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评审和转化的流程,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效率。(2)变革现有的职称评定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职称评定体系,将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成果转化等科研活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3)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稳步落实科研成果处置权改革,农业科技成果采取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许可方式进行转化所取得的收入扣除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直接费用后获得的净收人,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分别核算,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拥有单位可从中提取60%~95%的比例,一次性奖励给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

3.4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

资金投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条#?。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投人的经验,探索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投人机制,包括设立协同创新专项资金,配套建立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保障专项资金的长期支持和有效使用。(1)“协同创新专项资金”主要来源于京津冀财政投资,由“协同创新联盟”组织项目实施,并负责资金管理,受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审查。“协同创新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科技重大项目研究和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①用于农业科技的基本研发,遵循“重点扶持、连续投人”的原则,重点支持作物新品种选育、设施农业技术、农产品物流保鲜、动植物体细胞克隆、渔业科技等农业科研重大创新项目研究。②用于科研协作平台建设,包括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和升级改造、试验示范基地和实验室等建设,通过稳定、长久的投人,彻底改善京津冀农业研究的基础条件。(2)配套建立“协同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制度m,建立严格的协同创新专项资金投入责任制和绩效评估制度,提高财政投资的投人效益。

3.5搭建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信息网络平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协同创新信息网络平台'既方便于京津冀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便于开展科技咨询服务。首先,整合并统筹京津冀农业科技资源,将三地的科学仪器、科技文献、实验室和试验场等农业科技资源进行清査和登记,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数据库”,以便于京津冀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其次,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打造协同创新主体互动交流的公共服务平台,既可为协同创新主体提供京津冀农业领域的科学数据、文献资源、科学仪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项目、科技报告等科技信息资源,又可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科技信息统计服务、行业竞争力情报服务等。通过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资源互补的优势,形成信息资源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