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安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8:01

森林资源安全篇1

【关键词】森林防火;积极防范;强化管理

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财富。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天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森林化为灰烬,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因此,积极防范森林火灾加强森林防火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事。必须认真抓好抓实。

1.建立与完善森林防火责任制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必须形成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法律、行政、宣传等手段,认真做好森林防火的各项准备工作,对照总理的衡量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五条标准”,使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多策并举的局面。以省政府下达的四项指标为依据,层层分解下达《森林防火责任书》到区人民政府、各林场以及有关单位。明确森林防火责任,层层部署抓落实。区森林防火办公室必须配备四人以上具有专业知识的专职人员和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区人民政府,林场及有关部门、单位配备人员负责日常工作。要把森林防火工作提高到保护生态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齐抓共管,保护绿色资源和生态环境。

2.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预测预报体系和指挥系统

充分运用高科技的林火监控技术和网上指挥系统,组建成较先进的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包括指挥室硬件系统、通讯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省、市、区、林场四级联网,建立信息数据库,建立具有文本、防扑火资源、人力资源、图形图像等内容的数据库,实现上下数据共享。做好森林防火信息化的服务保障工作,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提高整体管理水平。配合瞭望台(哨),随时掌握辖区内的林火状况,提供最新、快捷、准确的信息,为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与指挥奠定基础。区人民政府要健全严格的值班调度制度,建立以护林员为主体的巡山查火护林队,在野外用火期起到查禁用火和火情报告作用,对审批后的用火,起到监督护林作用。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火灾扑救预案,规范森林火灾扑救程序,明确指挥职责。一旦发生森林火警、火灾,必须做到先电话报告上一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确保各级森林防火指挥系统调度及时、信息畅通。

3.建设生物防火林带

防火路是森林防火的一项长效阻隔工程,要纳入各级人民政府责任制考核内容,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机制。要结合造林,由林权所有者同步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国有林生产单位在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作上,要起示范带头作用。生态公益林和已经营造的林地,应逐步补植完善生物防火林带或开设防火路。今后各地要把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与发放木材采伐许可证相挂钩,对未完成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造林地,不予验收合格,公路、铁路部门和林业养路站、要结合每年1-2次的例行维护开展铁路边、公路边的防火路建设;山边、田边防火路建设,由区人民政府负责分解到林场到户,逐年实施,逐步完善;林缘防火路由各林权单位负责。若因未开设防火路引起的森林火灾,要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电力部门对经过林地的高压线路未留足够防火带的,应及时办理林地征占手续,并负责每年的清理工作,凡由于管理不利而引发森林火灾的,应追究电力部门责任。

4.强化火源管理控制野外火源

进入森林防火期,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控制一切野外用火,杜绝在林区和近林缘随意烧荒、烧田坎和烧灰积肥等生产性用火。对传统祭祀活动,倡导文明祭祀,用鲜花代替进行祭祀活动。加强巡逻设卡防守并提高督查力度,坚持24h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制,公布防火专线电话,保证整个防火工作指挥有力,信息畅通,及时安排部署森林防火工作,把森林防火责任指标分解量化,层层签订责任状,将每块林地的防火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并与在林区施工的每个单位签定防火协议书。使每个环节,每个岗位都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多策并举的局面。切实做到“山有人管、火有人防、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只有排出火灾隐患,做到万无一失,才能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

5.强化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建设和管理

处置森林火灾具有高度危险性和时效性,扑救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科学扑救”的思想,坚持“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结合高科技的林火监控技术和网上指挥系统,实现扑火队伍专业化。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对森林火灾扑救队伍进行强化建设,依托国有林场、采育场组建专业扑救队伍,加大经费投入,装备较先进的扑救机具由区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指挥调度,应对本辖区范围内森林火灾扑救。期队伍集中守候待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区政府依托民兵预备役组建一支100人左右的应急扑救专业队伍,每个林场组建一支15人的义务扑火队,配置必要的扑救机具,主要应对本区及林场辖区范围内突发的森林火灾和火灾初期的扑救工作。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改变扑火人海战术和原始方法。同时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定期组织指挥员、扑火队员的扑火技能、安全知识的教育,强化扑救训练,提高机动能力;并做好扑火物资的储备和保养。

6.强化森林防火法制化建设

森林防火工作法制化,既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的根本要求,也是依法治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加大依法治火的宣传力度。要结合国家的普法规划,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普及防火法规规章,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知法、懂法、守法。二是要加强防火监督和执法检查,建立森林消防监督机制,以消除各种森林火灾隐患。三是要严格执法。要依法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对违反防火法规的行为绝不姑息迁就。尤其要加大对防火管理工作失职者和森林火灾肇事者的处罚力度,以儆效尤。

森林资源安全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森林;有害生物;防控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生态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方面所包括的有森林保护、土地利用、改善农耕、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物种保护、大气保护和人口控制等8个方面基本内容,它们无不与森林保护直接或间接相关。

林业一直是一个国民经济部门、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林业已经“由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转变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森林是自然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贮碳库、能源库,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态因子,一片森林同时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特点,能够从根本上或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某些方面的问题,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维护生态运行,从而使得以森林为经营管理对象的林业成为联系生态和经济的纽带和关键。林业承担着培育、管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森林文化遗产和提供多种森林产品的根本任务,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林业通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沙漠化、抵御水旱灾害和调节气候等功能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主体作用和间接作用。

1.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重要性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要求我们。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在努力增加森林资源数量、加快生态恢复的同时,切实严格保护和科学管理好森林资源,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改善生态系统功能,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

当前,江宁区的森林资源受到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的破坏和威胁,这种状况不仅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也影响国土生态安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不断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保护管理好现有的森林并努力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产品、生态产品,才能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因此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承担着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文明的重任,是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

1.1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保障

林业生物灾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的大敌。南京市江宁区林业有害年均发生面积2000hm2左右,各种有害生物严重威胁着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安全。松材线虫病、竹蝗虫、杨树食叶害虫影响着占江宁区近1/3面积的松林安全;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杨树食叶害虫及病害等破坏着杨树及其它阔叶林;经济林病虫害蚕食着山核桃、板栗、竹林等林分。特别是随着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和全球气候变暖,林业有害生物适生范围不断扩大,发生期提前,世代数增加,发生周期缩短,危害程度加剧,制约了生态建设步伐,成为影响生态建设的障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遏制林业生物灾害严重发生的局面,是林检系统的重要使命。

1.2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是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健康水平的需要

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对山野菜、竹笋、食用菌、木本食用油、林果、林下养殖动物等森林食品的供给提出更高要求。现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式、手段、技术等方面还比较落后,传统的农药防治还很普遍,无公害防治应用尚未被全面接受,与农药残留、水体污染等有关的森林食品安全及对周边农产品安全影响问题不可轻视。为此,我们必须转变防治理念,改进防治技术,提高无公害防治率,从源头上消除森林食品安全隐患,确保森林食品绿色、安全、无污染。

1.3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是促进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目前,各国普遍采取了利用有害生物的传播危害特性设置贸易壁垒手段,一些涉及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产品进出口受到严格限制,江宁区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木质包装材料、人造板、木地板、木制家具、木制工艺品等林产品广泛应用,产量持续增长,物流迅速扩大,为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提供了载体,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已成为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木制品流通,保障国际国内贸易持续增长,维护经济贸易安全,提高林农收入的迫切需要。

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①要强化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来预防控制林业有害生物,保护森林资源。②要强化防治,将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③要强化检疫,严防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外来有害生物的传播扩散蔓延。④要强化监测,林业有害生物一旦发生及时发现及时预警。⑤要强化科技推广,大力推广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防治检疫的技术水平。⑥要强化建设,建设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队伍和防治检疫基础设施。⑦要强化管理,不断探索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机制,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为保护森林健康、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3.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3.1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历史责任

面对无烟的“森林火灾”,必须警钟长鸣,果断行动,及时监测预警,加强检疫执法,遏制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危害,尽最大努力保护好森林资源健康,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

3.2承担起保护生态安全的历史责任

必须以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成果为重点,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保障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3.3承担起提供绿色森林食品的历史责任

大力发展绿色林业产业,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安全的森林食品是林业的重要任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须转变防治方式,更新防治技术,大力推进科学防治、生物防治、无公害防治,从源头上保证森林食品安全,有效保障广大公民的健康。

森林资源安全篇3

关键词:基层;森林林资源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森林资源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基层森林资源管理是保证森林安全的重要手段,是维持林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当前基层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管理人员观念落后、森林资源的权属不清、监测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阻碍了管理效果的实现,因此,要提升管理效果,实现林业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基层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人员的观念比较落后

很多基层森林资源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管理知识,无法制定完善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一些森林资源管理者虽认识到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森林基层管理需要大量人力、财力投入,且收效所花时间长,因此不愿付诸管理。

1.2森林资源的权属划分不清

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在森林、林木、林地归属权上存在一定争议,造成一些森林资源未确定权属关系,无管理证,使得林权权利人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这挫伤了林农管理林场的热情。

1.3滥伐超采现象依然比较严重

近年来,森林资源保护强度逐渐提升,且重点目标已成为国家战略,基层森林资源管理中也制定且实施了限额采伐制度,然而由于管理不严、森林安全宣传不到位,造成滥采滥伐现象依旧严重。

1.4对森林资源的监测管理不到位

基层森林资源管理的落实需要强有力的监测,然而现阶段基层森林资源受制于经费少、前期管理经验不足、信息化建设落后、管理方式粗放,使得监测队伍整体素质较低,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森林基层资源调查监测,无法完善基层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库,严重影响了基层森林资源持续化发展。

2提高基层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2.1依法加强林地管理工作

首先要依法强化林地保护与管理工作。其一,提升林地保护意识。基层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应将林地放于与耕地同等重要的地位,将林地管理提升到森林资源管理的首位,并以严格的制度予以保护。其二,做好林地用途及利用规划。各地林业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区、林区实际,以“分区管理、分类保护”为指导原则,确定林地等级,明确林地各区域用途及利用方向,进而对林地进行用途管理。在林地利用管理方面,应对林地利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与监控,明确林地实际利用情况,对依法批准的征用占用林地的,要第一时间核定占用范围、选址情况等,并在建筑过程中对建筑行为、林地利用情况进行检查,争取杜绝超范围使用林地、未批就建等行为的发生。

2.2强化林权管理

林权权利人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基层森林资源管理的落实程度,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切实落实林权划分工作,在保护林权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提升基层森林资源管理效果。对权属明确的应结合集体林权制度及时颁发林权证;对权属不清、存在争议的,应及时调查、调节,尽快确定权属,并给予授权证书。在确定林权过程中,应加强林权交易流转工作管理,尤其要做好使用权流转档案管理,同时,要对流转部分进行跟踪监督,以保证林权登记手续完备,发证合法有效。

2.3加强采伐限额管理

一方面要加强采伐限额管理,当地林业局要严格按照限额采伐制度控制采伐数量,对违规采伐、超额采伐的行为给予严厉制裁,对合法采伐、合理采伐的行为给予一定奖励,实现奖惩统一。另一方面在进行制度化、强制性管理的同时,要积极展开定额采伐教育,提升基层管理者、采伐者、林权权利人等对森林安全的认识,为限额采伐制度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

2.4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监测管理

一方面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应积极增加监测经费,加强基础管理设施、监测设备建设,为综合性监测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要积极引进先进管理人才、经验及技术,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升基层森林资源管理者的管理技能、森林安全素质等,创建高素质管理队伍,为基层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软件与人员支持。另一方面适时对森林资源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情况进行记录,完善森林管理档案,为本地域林区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

2.5建立森林资源管理的绩效评价机制

森林资源管理情况的评定影响管理的落实度,要保证基层森林资源管理收到预期效果,必须建立可行、可靠的森林资源管理绩效评价机制。首先,评价机制必须公正、公平。评价机制要涉及到绝大数人的利益,适应绝大数人的要求,评价必须严格依照相应的标准,以提升评价机制的有效性。评价机制必须全面,应涉及到森林管理工作绩效、森林状况、员工表现等。评价机制必须实用,不能偏离本林区、工作人员实际。

3结语

基层森林资源管理是林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基层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要从制度、监测、限额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入手,将工作落到实处,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推动林业管理,实现林业的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崇然,闫莉,胡铁柱.浅析基层森林资源管理工作[J].农林论坛,2013

(5)2全海子.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生物技术世

界,2011(4)

森林资源安全篇4

【关键词】林区建设安全管理

森林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有“绿色水库”之美称,以其营养丰富、无污染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此外,森林树木的枝叶及林床的机械作用能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击力。林地表面海绵状的枯枝落能大量吸收水分。加之,森林庞大的根系使得林地很少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然而森林火灾会导致这种功能的显著减弱。严重时引起水土流失,还会造成不可挽回的自然灾害.但是因安全问题管理会烧毁这些珍贵的野生植物,或者改变其生存环境,使其种类灭绝。

一、林区建设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

森林中分布有多种古树名木、名花异草及珍禽稀兽.所有这些都是人类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然而,自然灾害和人为迫害能使这些宝贵资源付之一炬.同时森林是各种珍禽异兽的家园.火灾后会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是做好安全管理。

(二)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生态的主体是森林,保住了森林就保住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森林的公共资源和生态安全要立足于林业大框架,根据职权法依法科学地定位森林管理体制。森林是人类及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一些新疆虎、野马、犀牛、豚鹿、朱鹭、黄腹角雉、台湾鹇等几十种珍贵鸟兽等部级保护动物已经灭绝。森林是野生动物生存的场所,没有森林就没有动物资源。天然林保护工程可以说是我国林业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严格控制对天然林采伐的政策,可以为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是维护林区社会安定的需要

森林是林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森林火灾不仅能造成人员伤亡,而且还会使人们失去家园.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造成了220余人余人死亡,同时使很多家庭无家可归。目前林区的不法分子为了眼前的利益,采用放火烧林的手段进行开荒种地.因此,森林安全管理不仅要防止意外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而且还要维护林区社会安定。

二、林区建设中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森林安全管理体系

提高安全意识。各部门要建立紧急救援制度,定期召开消防会议,严格遵守当地森林消防部门的各项规定。同时还要强化职工的消防意识,每年开展一次特殊岗位、灭火知识的培训。协调各部门全面落实消防责任。工作人员必须对安全阀、呼吸阀和避雷器等安全装置要经常检测。

实行交流轮岗。实行干部轮岗交流是森林安全管理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轮岗交流能强化森林管理者交流工作举措,立足岗位实际,以工作需要为主向加强部门交流,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执行力度。有效盘活警力资源,优化人员结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森林公安机关的战斗力。

(二)建立防火隔离体系

森林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类的生存形势越发严峻。为了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不受侵害,需要森林的自我更新能力,实现生态多样性的发展,维护生态失衡。林区防火隔离体系是今后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以及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关键性措施。隔离体系建设是提高对森林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在林缘山脊等地区种植木荷、火力楠、油荼及其他树种,在防火重要区域应修建4~6m宽的防火通道。如果没有必需的防火通道一旦发生火情,短时间内靠步行难以及时到达火场扑救,会降低扑火的战斗力。由于缺少防火通道建设能实施快速扑救,避免贻误扑火时机。加强森林防火通道建设是确保进入林区的交通具有较强的通达功能。根据林区树种及林分情况,防火隔离带的宽度应形成网状隔离,避免火烧连营使更多的森林得到保护。

(三)优化林区消防安全工作

由于林区每年触电、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因此进一步加强林区用电安全管理,是林区相关部门和广大用电者的职责和义不容辞的义务。冬季,处于区用电高峰期,林区基本建设迅速发展,林区用电基础设施负载量会超过负荷,加之部分用电设备的陈旧老化使林区用电安全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容易引发事故,给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因此,加强安全用电监督是切实加强林区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一是要实现用电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用电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特别是在节假日要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三、提高维护水平,确保维护安全

(1)路面维修。进行统一规划,最大限度地解决路面的通行问题,而道路的排水、G化等建设要跟上。建立可操作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程序进行操作。要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改变林区道路“有建设、无管理”的尴尬局面,加大对林区路网密度控制。合理的林区道路网密度对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效能。

(2)电路维修。积极改善安全用电设施,及进一步改善安全用电设施,维修和更新用电设备。有效地对林区内的输电线路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查,并深入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置,从而及时控制和排除危险。

(3)发挥森林公安的职能。森林公安具有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专门保护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生态安全、维护林区社会秩序的重要执法力量,担负着维护林业改革成果、维护林区和谐稳定和应对气候变化四大责任。保护生态环境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异常艰巨。我们必须以维护林区社会稳定为目标,以科技和信息化应用为支撑,立足队伍建设夯实基础工作,为守护和确保林区社会治安秩序做贡献。

总之,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面对众多的灾害,需要我们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构建网状式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而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庄凯勋,王淑芳,侯武才.大兴安岭东部林区自然保护区林火问题的探讨[J].森林防火,2005.

森林资源安全篇5

关键词:泉州安溪;林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1推动安溪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①保护安溪县森林资源.最重要的是,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林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安溪林业可持续发展,正是保护安溪森林资源的基础;②有效转化为生态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利用树木可以固碳制氧的优势向自然资本投资,使生物圈能生产出更丰富的自然资源,并能阻止生物圈的退化,推动生态系统朝着使全球范围免遭巨大破坏的方向发展服务;③能够为实现安溪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化创造有利条件。

2安溪林业目前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安溪森林覆盖率大,并且所在的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第一,林业和林业队伍自身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第二,加强了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以维护生态多样性;第三,加强生态监测体系的建设,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1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保护力度不够

天然林在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目前天然林资源有不断减少的趋势。其面积的减少,会直接影响森林资源生态防护效能的发挥,并因此降低其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2森林经营管理粗放,森林资源利用率低

管理粗放,工作人员分工不明确。林业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体制不顺。林业科技、林业人才资源等还无法适应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林业基础脆弱,导致森林环境建设和发展后劲不足。

3推动安溪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3.1树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指导思想

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宣传力度,让安溪百姓充分认识到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建设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3.2依靠科技发展生态林业

3.2.1加强林业科技基础研究。围绕林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科技攻关和专题研究。对森林生态系统以及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等进行专门的研究指导,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效率和经济竞争力。

3.2.2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开展林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目标是研究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途径,探索解决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技术和理论问题,为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典型指导。

3.2.3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将“数字化林业”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科学化、精确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发展。加强对职工、林农的岗位培训,提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

3.3优化安溪当地的林业结构

3.3.1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从总体上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综合发挥,有效地防风固沙控制和减少土地退化,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

3.3.2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增加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林业是大资源、低产值、小产业、微效益的状况,让林业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突出产业化。

3.4科学经营管理森林资源

首先,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数据,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分类经营管理。其次,科学规划组织森林资源利用,实现森林资源正常合理消长的宏观控制。最后监督检查森林资源管理中的有关经济、法律、行政、技术的执行和落实情况,保证森林资源管理的顺利进行。

3.4.1注重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矛盾、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的有效形式,更是增加就业,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进行公众生态意识、生态知识教育的有效手段。

3.4.2加强采伐限额管理。确保采伐限额严格执行,严格控制森林资源不合理消耗。采将伐限额分解落实到乡镇,严格把关,加强对木材加工点的检查监督。对安溪境内的木材经营加工单位进行定期整顿清理,对已批准的严格审查木材来源,对未经过林业局批准的,依法取缔。

参考文献

森林资源安全篇6

【关键词】森林资源;调查;工作;要点

0.引言

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是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动态,正确制定林业措施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国林业生产发展迅速,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都有了大幅变化,现有的档案数据已不能准确反映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因此,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十分必要。本文就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1.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目标

全面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分布,综合评价森林资源现状特征与森林经营管理绩效,提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利用现有行政区域界限,现场对县、镇、村、社界进行核实或者调绘;完成森林资源小班区划,明确林地权属关系;查清四旁资源、散生资源、下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包括用材乔木树种、经济林木等。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就是摸清森林资源家底,为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森林分类经营区划提供基础资源数据,其调查成果是建立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的基础,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科学森林经营的重要依据。

2.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要点

2.1提高思想认识

森林资源调查目的是查清、查实森林资源的本底,掌握人为和自然因素引起的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规律。其成果是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制定和落实林业生产建设规划计划、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等的客观依据,是科学经营管理森林资源,培育和建立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充分认识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真履行《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赋予的职责和义务,进一步确立依法行政的意识,增强科学经营、依法管理森林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只有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领导上切实加强,措施上保障有力,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推进林业快速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今后,应当力争将森林资源调查纳入地方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确保其制度化、规范化。当前,要将其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抓紧部署,加快步伐。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组织协调机构,组织专门力量,明确落实责任,理顺资金渠道,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加快推进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全面完成。凡近十年尚未开展调查的地方和单位,应在两年内完成;已经开展过的地方和单位,要对调查成果的质量和适应性进行验证,凡存在质量等问题、不能全面反映森林资源状况的,应在两年内重新进行调查。

2.2多渠道筹集资金

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不仅为林业经营单位提供服务,而且也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服务,是一项基础性公益事业,因此,林业主管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多方筹集资金,确保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向本级政府汇报沟通情况,争取将调查纳入到财政预算。当预算安排资金不足时,结合实际,按照有关规定,用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进行弥补。将按照扶强、扶优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工作。

2.3推广新技术

积极应用新技术,是提高调查工作效率和水平的基本途径和有力保障。森林资源调查要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以切实提高区划和调查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广泛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进一步改善技术手段和技术设备,扩充调查内容,特别是要丰富调查成果。在新技术应用中,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新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贡献率。

2.4强化质量监督

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对林业和生态建设影响重大而又长远,必须坚持质量第一,严格质量管理与监督。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负责统一组织安排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并明确由符合资质规定的专业调查队伍承担具体任务,相关单位配合完成。同时,要加强调查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质量教育,严格考核,对调查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在开展森林资源调查中,要认真执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并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细则和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规范调查质量检查验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对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弄虚作假、伪造材料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肃处理。要规范和坚持成果审批程序,林业主管部门和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把住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审查审批关。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实行森林资源调查外业质量验收合格证制度。对验收不合格的,其调查成果不得予以承认和审批。

2.5科学经营管理

我们应在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及时组织编制森林资源经营方案,依法进行科学经营管理。高度重视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整章建制,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档案,及时、准确、翔实地进行森林资源档案更新,客观、全面地记载森林资源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要高度重视,广集资金,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研制开发、分级建设的原则,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等为主要手段,积极加快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共同推进国家、省、地、县相互依托、相互兼容的全国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与林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重视不够、欠帐太多、投入不足、手段落后,以致许多地方长期存在森林资源家底不清的问题,其对林业的决策、经营管理和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日益凸现。因此,我们每位调查人员都应该认真学习《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细则》,领会贯通技术要点,严肃对待每一个操作程序和调查数据,熟练掌握外业调查操作技术、调查项目内容。调查人员要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对每天外业调查数据详细核实,做到环环相扣、紧紧相连、不缺不漏,确保调查质量。 [科]

【参考文献】

[1]刘军.浅谈森林资源调查[J].河北林业科技,2012,01.

森林资源安全篇7

一、年林业工作回顾

年林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两个《决定》,坚持依法治林、科技兴林、人才强林、苦干育林、团结护林,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全年完成计划内造林公顷,落实林业建设资金万元,实现林业总产值亿元,为推动我县林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年县人民政府被省政府推荐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县林业局被评为“省绿化美化吉林大地先进集体”,森防检疫站被省林业厅评为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及战斗在第一线的广大务林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年主要完成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生态工程项目取得新进展。全县围绕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红松果林工程、黄菠萝基地建设工程、环城山绿化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取得了更大的成效。年共完成计划内造林2697.96公顷,全民义务植树32.6万株。新增城市绿地2公顷,全面完成了任务指标。

二是县城绿化实现了高档次迈进。去年完成了“两江、三街、三路、一桥一园、一广场”绿化美化工作任务。“年县城内完成植树任务370万株,种植草坪35000平方米,人均绿地达到8.74平方米,县城呈现出绿草成片,绿树成荫的喜人景象。

三是北山生态公园建设初见成效。从年修建的“县北山生态植物公园”一期工程共修建景观设施7处,已全部完工,公园的建成既将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休闲游乐场所。

四是实施长白山珍贵树种苗木组培温室大棚育苗工程建设,实现林业科技新突破。为了推进资源培育长足发展,林业部门筹资180万元,建立龙芽葱木组培温室大棚,温室大棚面积12000平方米,真正达到科技兴林、科技兴县。

(二)森林资源保护实现新突破。

1、森林防火继续保持无森林火灾佳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及时召开会议部署任务,把森林防火当作第一要务来抓,落实“五长”负责制,做到了领导指挥到位,责任到人。加大了森林防火资金投入力度,提高了森林火灾的防范能力。年筹措资金70万元配备了GpS森林防火数字指挥卫星定位系统,保证了指挥员能够及时了解火场的一切情况,做到了方位判断明确,通讯联络畅通,提高了综合防范能力,实现了连续25年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2、在森林保护上取得了新进展。年加强了“绿色风暴”行动力度。林保、林政部门以“巡、查、堵”为手段,及时破获了一批毁林犯罪案件,严厉打击各种毁林犯罪行为。据统计,全年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84起,处罚84人,赔偿损失费17.6万元,依法保护了森林资源。

3、全县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收到好效果。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森防方针,联防联治工作效果突出,达到了虫害疫情早发现、早防治,并以网络交流形式互通检疫信息情况,充分起到了联防联治的作用。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迅速。

一是发展林下参业和中草药材基地,带动农民的积极性。

年全县野山参围栏保护地已达45处,总面积1.5万亩,种植贝母、天麻、细辛、党参、五味子、月见草等热门中草药材1.2万亩,去年实现产值3000万元。

二是建立山野菜培育基地。目前在松江河镇、榆树镇建立了山野菜培育基地,主要栽培刺嫩芽、山芹菜、猴子腿、菜等,实现产值4200万元。

三是大力开展林下养殖业。全县主要饲养梅花鹿、马鹿、狍子、獾子、野猪,已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主要产业。

(四)林业企业改制工作进展顺利。

县政府决定林业集团公司与金隆木业有限公司实行剥离,三个国营林场划归县林业局管理,目前改制工作进展顺利。

另外,全县林业工作站全体人员,参加了乡镇事业单位的改革,全体职工都顺利通过考试、面试,实行了层层聘任,使全县各林业工作站都顺利交接,工作正常运行。

二、年林业工作发展目标

年是“十一五”计划开局之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新目标,落实新任务。今后林业的发展主要目标是:认真落实中央林业决定精神,注重生态与产业两大体系协调发展,牢牢抓住林业重点工程这条主线,积极营造“十一五”林业发展的新亮点,全面推进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把深化改革作为林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加快转变林业增长方式,实行数量与质量并重,切实提高林业经济效益。重点把林业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当中来定位、来运作。要学会经营林业,把资源消耗变成资源保护,达到资源保护与资源经营并重,切实保护好生态资源,加快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步伐。努力实施以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为重点,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力献策,开创林业新局面。

(一)转变观念,实现资源保护与经营同步发展。

县是吉林省生态资源大县,森林面积大,覆盖率高,人均林木蓄积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地方经济依附于林业的比重很大。因此,要振兴林业产业,发挥出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就要学会森林经营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林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发展林下经济为重点,以精深加工为带动,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产业的经营和发展的新格局。

(二)发展生态工程,重点经营林业。

林业生态建设是工程系统工程,经营和建设的好与坏是关系到林业发展的关键,必须加大力度,抓好此项工作。

一是紧紧抓住生态工程发展不放松,搞好经营与发展。要按照“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要求,把巩固现有成果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并纳入目标责任制定期检查考核。要进一步加强造林施工、检查验收、政策兑现,确权发证等关键环节的管理,高标准搞好工程建设,稳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力争生态工程建设有较大突破。

二是要重点抓好县城绿化工程和生物沟治理工程建设。为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的目的,要制定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吸引和鼓励社会各方跨地区、跨行业投资开发治理。县城周边的生物沟工程要加大治理力度,今年要着重实施东山沟谷生物治理,达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三是努力建设经济树种基地,全面提高经营质量。如何经营好林业,是摆在我们各位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大家必须充分利用好的资源优势和特点,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林业建设新路子。年要大力推进积极实施10万亩红松果林工程和长白山珍贵树种黄菠萝、核桃楸、越桔、刺嫩芽、刺五加等经济树种的培育和扩繁。真正达到经济发展目标准确,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三)进一步强化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严格执行林地征占审核审批制度,严格执行采伐限额,严格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切实加强林木采伐管理,规范木材运输、加工和经营秩序。要充分发挥森林公安、林业行政执法队伍的职能作用,强化林区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依法打击破坏森林、林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是林业各部门干部职工工作职责,必须加大保护力度,确保森林资源不被破坏。

1、要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确保全县30年无森林火灾目标的实现。

森林防火任重道远,任务艰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以过硬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要站在政治的高度,按照省政府“谁管辖、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权责划分原则,自上而下地进一步完善行政领导、指挥部成员、专业人员责任制。明确各级防火组织第一责任人、第二责任人和单项责任人责任事项,具体任务和岗位职责,要层层签定责任状,落实监督、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出现重大问题,坚决“一票否决”。

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依法防火意识。森林防火宣传先行,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动员各种媒体和社会力量,重点宣传省政府森林防火命令及防火的法规条例,确保宣传工作不留死角,全面构筑社会化森林防火新格局。

要继续加强入山管理和野外火源管理。进入禁火期各地要及时组织森警、公安、护林员联合行动,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重点火险区和旅游区进行搜山检查,及时清理非法入山人员。“清明”、“五一”、“十一”等重点节假日坚决禁止野外非法用火、上坟烧纸和野外吸烟行为,如发现野外吸烟弄火者,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我们要重点抓好长白山西坡森林防火建设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557万元,目前已到位132万元。这些项目的投入是对我们森林防火大力支持,同时也说明在全国森林防火工作所占的地位相当重要,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各乡镇森林防火经费必须列入财政预算,拨款必须专用,以保证森林防火工作顺利开展。

全面做好一切扑火准备,提高全县综合扑救森林火灾能力。为切实发挥GpS指挥系统的作用,要求各乡镇、国营林场必须配备对讲机,保证指挥畅通。各乡镇林场要全面加强扑火训练,保证做到一有火情及时报告,及时扑救,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努力使我县连续30年无森林火灾目标实现。

2、全县要以“绿色风暴”为行动重点,开展打击毁林犯罪统一行动。

主要清理查处乱砍盗伐、乱捕滥猎、乱收乱购、乱开乱占林地为主要内容的集中统一行动。林保、林政、护林员要充分做好“巡、查、堵”,提高打击实效、巩固打击成果。

3、强化林政管理,保护现有森林资源。

要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严格各项审批制度,一经查出超采滥伐行为,坚决从严惩处,决不姑息。要加大管护力度,严格规范木材流通秩序,坚决堵住加工厂点销赃渠道,不断加大依法保护力度,降低涉林案件发生率。

4、要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

县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保护好野生动植物工作任务艰巨。我们要发挥动保站的职能作用,在全县进行一次野生动植物普查工作,计划在全县行政区内建立聚龙峰蛇类保护区和砬子河动植物保护区、麝类保护区,全面推进动保工作的健康发展。

5、进一步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力度,切实作好防治工作。

要重点抓好联防联治工作,充分发挥联防联治监测、控灾减灾,信息交流作用。使这个好的经验在全市、全省推广,为控制和监测外侵林业有害生物,拟建立长白山区外侵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点,充分发挥网络监测的作用。

(四)深入林业经营体制改革,推进四项改革全面发展。

一是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调动各方面经营林业积极性,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此,要进一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化林业产权制度。

二是加强林地流转工作。加强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管理工作,是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关键。县政府年就下发了“关于加强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管理的通知”,始终关助此项工作。全县各部门凡是符合流转范围的一定要严格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流转程序。各乡镇集体林流转,必须经县政府同意后方可进行,流转前首先要进行资产评估,必须要采取公开方式进行,在林业工作站审核确定权属无误后,报县林政主管部门办理权属变更手续。通过依法流转取得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权利人必须遵守《森林法》关于林木采伐和更新造林的有关规定,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未经任何部门批准采伐流转的林木属无证采伐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森林法》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是推进林业分类经营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按照“高标准起步,高质量操作,高效率运转”的原则,对重点公益林,切实落实好补偿对象的确定工作,确保补偿资金直接、足额发放到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手中;对商品林,要探索促进商品林发展的投融资机制,积极引进社会闲散资金、外资等,加快资源培育。

四是推进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理顺林业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林业快速发展。在国企改革的统一方针政策下,结合林业认真研究推进国有场圃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和经营现有资源致富职工、振兴林业。

(五)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保证林业各项工作的稳步发展。

温总理指出,“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搞好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要认清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这个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从广大群众和企业的根本利益出发,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各部门要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达到安全生产人人重视。要进一步落实生产第一责任人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事故隐患的整改。全县各林业部门要围绕创建和谐林区,促进林业发展,以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投入为重点,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六)加强行业自身建设,落实目标责任,维护林区稳定。

1、大力加强行业自身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继续巩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强化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的公仆意识,建立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强化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优化林业内部和外部的发展环境;强化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优化林业内部和外部的发展环境;强化作风建设,形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良好局面;强化行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弘扬廉洁、高效、勤政、务实的良好风尚;强化职能作用,当好领导参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要完善和落实各级领导目标责任制。在生态建设工程、森林防火、资源管理等重点工作上,要继续实行政府负全责,层层分解任务指标,逐级签订责任状,全面落实领导责任;以下三项重点工作,每一项不达标,在责任制考核中将实行一票否决。并实行严格检查追究责任。

森林资源安全篇8

关键词: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

中图分类号:S762.3文献标识码:a

根据2006年森林资源分类经营调查:万州区林业用地总面积为151988.3hm2,占幅员面积的43.96%,林业用地中森林面积为111818.2hm2,占林业用地的73.57%。森林覆盖率32.34%。通过近几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后续项目建设特别是森林工程的全面实施,全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预计到2012年底,万州区森林面积将达162479hm2,森林覆盖率上升到47%,一幅满目青山、风景迷人的森林万州画卷正展示在我们目前,长江中游的生态屏障逐渐形成。如何让这良好的生态、优美的森林画卷长流人间,为维护生态环境、确保三峡水库的永久运行做出贡献呢?除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加快库区生态环境治理步伐,采取综合措施减少污染外,森林资源保护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当前,虽然万州区林木盗伐、滥伐、森林病虫时有发生,但损害的是庞大森林群体中的极少量个体,对整个生态环境没有绝对的影响,而森林火灾却是当今世界发生面最广、危害性大、时效性强、处置救助极度困难的自然灾害。因全球气候变暖、人们防火意识不强等各种原因的影响,森林火灾次数和损失都呈上升趋势,全球火灾频发、数字惊人。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约22万起,过火森林面积达640多万hm2,约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1.8‰。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是巨大的。

因此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减少森林火灾发生就是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维护三峡水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而加快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预防森林火灾发生,控制森林火灾蔓延就是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最大限度地减轻森林火灾损失的关键所在,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1万州区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情况

1989~1990年,原万县市林业局根据四川省林业厅的要求,开展了森林防火“四网两化”总体规划,曾规划按每公顷24m宽的标准建设生物防火林带9.9km,但由于种种原因,只实施了很少部分。2004年8月,按照重庆市林业局的要求,万州区及时编制了《重庆市万州区森林防火总体规划》,市林业局以渝林防火(2004)17号批复同意实施,全区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开始正式起步。2005年万州区行政体制调整后,针对全区森林面积大、林木长势好、林农间作多、农村烧灰积肥等陈规陋习,为了彻底解决森林防火难度大、扑救困难等不利因素,提高森林自我防护能力,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失,确保森林资源的长期安全,维护三峡库区的生态稳定,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区林业局及部分镇(乡)政府加快了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的步伐。据初步统计,2005~2010年,全区已经批准建设森林防火阻隔带252条,建设总长度309614m,批准森林防火阻隔网络皆伐林地面积531.09hm2,其中建设生物阻隔带247条,总长度303064m,工程阻隔带5条,总长度6550m。

2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效果及存在问题

2.1建设效果

从已经建成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情况看:全区主要林区以国有林主体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基本形成,铁峰山脉国有森林基本被铁峰山林场、分水林场的森林防火阻隔带所隔断,连片森林面积不超过66.7hm2;王二包山脉(除部分自然保护区外)、打阵坪山脉基本形成了以龙驹林场、新田林场及集体林森林防火阻隔带为主体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新田林场乌龙池管护站、广头山管护站、打阵坪管护站、陈家槽管护站、方家沟管护站、双流管护站等连片森林资源防火阻隔带网络棋布,余家、弹子、后山、分水、走马等地大片森林被隔断,已经形成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效果明显。一是森林防火阻隔网络的逐年建设,进一步强化了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二是森林防火基础设施逐渐到位,森林防火预防体系逐步形成;三是主要林区万一发生森林火灾,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损失。2008年3月16日傍晚,后山镇铁厂村烂泥沟发生森林火灾,由于农村劳动力缺乏,扑火力量少,加之天黑路远,支援队伍难以到位,火情又十分危急,严重威胁着铁峰山脉近6666.7hm2连片森林资源的安全,幸好2007年建成的一条森林防火阻隔带起了作用,全体扑火人员借助已有的森林防火阻隔带进行加宽,并依靠森林防火阻隔带的阻隔作用,最终消灭了这场大火,确保了6666.7hm2森林资源安全。

2.2存在问题

虽然万州区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区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原有的《重庆市万州区森林防火总体规划》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需要。一是万州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森林分布的范围扩大。200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时,全区森林面积86484.9hm2,森林覆盖率25.01%,到2012年底森林面积可达162479hm2,森林覆盖率达47%。二是万州区林农交错分布,特别是退耕还林的大面积实施,频繁的农事活动增加了火险隐患;三是森林防火阻隔网络要求提高,原有的《重庆市万州区森林防火总体规划》规定,森林面积50hm2以上应该建设森林防火阻隔带,新的即将出台的《重庆市森林防火条例》(草案)(已经下发征求意见)第二十五条规定:林区应当建设防火隔离带。在充分利用自然阻隔带的基础上,成片的针叶林区应当营造抗火性能强、以阔叶林为主的生物防火林带。新造林面积在20hm2以上的、现有林区成片林面积在30hm2以上的、林区的住宅、厂房、行人休息站周围,应当开辟宽度在10m以上的防火带。

已经批准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除国有林场按原有的《重庆市万州区森林防火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外,集体林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缺乏全面、规范、系统的实施方案,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绝大部分是在方便、可以出材的地方进行,不能出材、收不抵支的地段没有业主愿意搞。甚至存在事先没有广泛征求林主意见,国有与集体、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利益之争,受山高坡陡、林主不配合等不利因素影响,出现杂灌未清理、网络不闭合、建设不规范,批而未建等情况。同时受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政策的影响,梨树乡与龙驹林场主要林区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还不完善,森林火险隐患十分突出。

森林防火阻隔网络没有维护资金,已经建成的防火阻隔网络中生物阻隔带防火树种更新效果差,而易燃的部分乔木树种已经长大成林,杂灌丛生,地被物堆积,防火作用及效果难以体现。

缺乏规范的全区已经建设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图,万一发生火情不便统一指挥扑救。

3对策及建议

结合《重庆市森林防火条例》(草案)的新要求搞好万州区新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规划。原有的《重庆市万州区森林防火总体规划》规定的任务部分实施完毕,从时间上看也已经过时。同时随着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特别是森林重庆的建设和绿化长江重庆行动的启动,万州区森林面积将大幅度增加,森林分布的范围扩大,加之《重庆市森林防火条例》(草案)对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的要求明显提高,过去成片森林面积在50hm2以上才能建设森林防火阻隔带,新规定明确:新造林面积在20hm2以上的,应当按14:1的比例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新造林与其防火林带应当同步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并将有关资料归档管理。现有林区成片林面积在30hm2以上的,应当按照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划,逐步改建。林区的住宅、厂房、行人休息站周围,应当开辟宽度在10m以上的防火带。因此按照《重庆市森林防火条例》(草案)要求,结合即将开展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制定新的《重庆市万州区森林防火总体规划》刻不容缓。

各级财政应把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和维护投入纳入财政专项资金,确保防火阻隔网络的效果和目的实现。对交通不便,资源结构不好,建设防火阻隔网络投入大,入不敷出,群众不愿意建设的地方落实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补贴资金,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投入机制,加快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步伐,使之形成完全有效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确保现有森林资源安全。同时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投入巨大的、森林防火基础性工作,需要一次建设,砍除隔离带,终身维护,即每年防火期前清理掉隔离带中的幼树、幼苗、杂灌、地被物及地表可燃物、确保万一发生森林火灾,方能达到防火阻隔效果。如果每年不清理,幼树、幼苗、杂灌很快长成,天长日久地被物及地表可燃物日益堆积增多,森林防火阻隔效果不明显,达不到阻隔目的。因此建议财政对森林防火阻隔带清理纳入林业基础性投入,每年每米安排资金10元,用于森林防火阻隔网络的清理。当财力好转时,可以考虑逐年增加投入,用于森林防火阻隔网络的林地补偿费用。

积极争取国家、市林业主管部门把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和维护投入作为林业基础性投资建设范围,逐年增加其投入,让逐渐增加的森林资源能够减少火灾损失,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确保三峡库区生态屏障的安全。

建立森林防火阻隔网络惩罚性建设机制。凡发生森林火情造成人员伤亡或出现较大森林火灾的,责成当地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发生事故的当年自筹资金建设不少于10km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尽可能减轻森林火灾的损失。

森林资源安全篇9

1.1可以维护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是调整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发育、加快森林自然更新、培育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之一。岭南八局是我国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也是内蒙古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森林资源的现实情况是幼、中龄林面积大,但质量不高,单位蓄积量低,生态功能差。通过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防护功能,建设稳定健康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满足社会对森林多功能的需求,促进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逐步使林分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林内可燃物载量减少,病腐木减少,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增强,增强森林抗性,充分发挥森林有益功能,保护了生态环境,保障森林安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1.2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因为落实发展、民生、环境三同时原则的需要,让天然次生林资源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必须紧扣发展、服务发展、优化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切实做到保障民生,保护环境。由于天然次生林资源大多位于农、林、牧交错地带,经营管护区内农、牧、林矛盾较为突出,加之保护和经营管理对象较为分散,给日常管理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因素,为了调和这一矛盾,必须进行天然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实现林业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2天然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措施

2.1加强林地资源封育管理,严格林地用途管制,保护好现有林地资源

通过对天然次生林资源的封育,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面积,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积极实行科学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满足人们对林地的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优化林地结构布局,满足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等对林地的需求,争取区域林地资源整体效益最大化,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在封育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切实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对工程区域实行封山育林,在主要路口设立标志牌,重要地段设立围栏,制定管护制度,确定专人管护,确保特殊树种培育项目成果不受破坏;加强林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滥砍滥伐、盗伐和私拉盗运等毁坏天然林资源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防治,建立健全森防制度,严格禁止防火期野外用火,实行野外用火许可证制,加强森林检疫和防疫。加强特殊树种资源保护,对特殊树种集中分布区实行挂牌保护,专人巡山保护,落实专人看管。

2.2因地制宜、确定森林抚育对象

森林抚育对象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划定的限伐区和商品林经营区内亟待抚育的幼龄林和中龄林。按相关技术规程要求,并结合具体林分和林木生长特点,抚育间伐的作业方式可采用透光伐和生态疏伐等方式。

2.3对稀疏林分实施林冠下人工更新

在疏林地或低产林分中的林隙中营造珍稀树种,采取“先造后抚”的措施。根据林分内林隙的大小与分布特点,采用不同的补植方式,均匀补植或局部补植。均匀补植方式用于林隙面积较小,且分布相对均匀的低效林;局部补植方式用于林隙面积较大、形状各异,分布极不均匀的林分。在疏林地或低产林分中实施林冠下人工更新,不仅能够摸索、总结人天混培育模式,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示范带动适宜地区大规模培育特殊树种,促进天然次生林的演替发展,为提高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做出一定贡献,而且还具有较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2.4进行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

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是一项受益当代、功及千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意识中,森林防火是一项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耗资工程,因此,极大制约森林防火的投入。实际上,从灾害经济学的观点看,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森林资源的安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由减少的灾害损失来体现。进行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不仅能有效地减少和控制森林资源的破坏,具有抢险救灾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天保”工程的成败。

森林资源安全篇10

关键词:森林;旅游;劳动;就业;集安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55-01

一、集安市森林旅游的现状

1.森林旅游资源丰富。集安市森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达1300多种。五女峰部级森林公园和老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大寓山、七星山市级园林公园在此镶嵌。“自然神韵晓月岭,森林风光五女峰。”鸭绿江沿线旅游圣地,不仅展现有冰川运动造就的美丽而神秘的“岛屿风光”、“奇山峭壁”、“江鲤鱼”,而且有两岸异国风情,有参天古树、奇花异草和周围的森林组成的美丽迷人的风景。绿色森林,清新怡人的空气,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等吸引众多的旅游者。

2.森林旅游产业迅猛发展。近年来,成为推动集安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森林旅游成为林业发展后续产业的主打项目之一。在森林旅游方面,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三期扩建接待环境大大改善。森林旅行社、宾馆、度假村、旅游车等接待设施日趋完善,高素质的导游队伍和多条旅游线路已经有序运行,日接待量可达万人。可以说,集安市的森林旅游业已经形成规模。

3.森林旅游前景广阔。国家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重点培育,集安市把它作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给予优先发展。提出“旅游兴市”战略,明确强调把旅游业培育成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森林旅游的前景非常看好,围绕产业发展将解决集安市很大就业问题。

二、发展森林旅游需要解决的问题

1.旅游资源无序开发利用。其一,在森林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关系调控乏力,加之建设规模小、管理粗放、结构单一,使旅游产业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影响了森林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其二,对森林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监控乏力,出现游客不爱惜自然资源和环境卫生,导致生态资源退化。其三,在开发森林旅游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2.基础设施薄弱,配套产业发展滞后。集安市的森林旅游景点离市区较远,加之旅游项目资金投入少,设备设施不齐全,可进入性差。如景区内交通、通讯、电力设施、生活条件还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产业链不强,尤其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

3.宣传工作有待加强。集安市的森林旅游起步相对较晚,森林旅游科技含量低,经营森林旅游项目理念转变慢、经验不足,没有形成品牌,知名度较低,因此必须结合世界文化遗产的宣传来强化对森林旅游宣传。

三、促进森林旅游业发展的保护措施

1.转变观念,协调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优胜劣汰是基本规律,森林旅游业要生存发展,只能走效益型增长的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市场做文章,而不是围绕数字做游戏,对森林旅游公园的建设,要从旅游景观的价值角度,从市场需求、资金筹措、交通可进入性、资源特色等各方面去深入分析创建森林公园的可行性,而不能仅凭森林面积有多大,动植物种类有多少就来决策。森林旅游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要由易到难,要有科学的规划,以高起点、高标准、突出森林景观的地方特色,走产业发展,推进森林旅游业发展。

2.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要对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和导游进行有关植物知识、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管理知识的培训,对其他服务性行业要强化服务意识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