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案例十篇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案例十篇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2:20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案例篇1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分析财务风险防范

一般意义上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资金营运、筹资、投资及收益分配等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内外环境各种难以预料、无法控制因素的作用,造成企业的财务结构不合理、筹资不当及偿债能力低等,从而导致企业在一定时期、范围内所获得的财务成果与预期经营目标收益发生偏差的风险。我们将企业财务活动分为资金营运、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及收益分配四大方面,相应地,企业财务风险也相应地可分为:资金营运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及收益分配风险。财务风险的形成不是自然的,它由许多原因造成,既有企业内部影响因素,也有企业外部影响因素。

一、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内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我们要清楚地认识企业的财务风险形成,必须从企业的内部去剖析,才能更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那么,从企业内部造成企业风险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香港合俊控股集团是一家成立于1966年的知名玩具港资企业。作为香港联交所上市企业,在鼎盛时期,合俊集团在东莞市和清远市共设有4间生产工厂,厂房生产面积达10万平方米,集团雇员1万人左右。其主力生产基地就是设在东莞市樟木头镇的两家工厂,产品70%以上销往美国,年销售额超过7亿港元。作为全球最大的玩具代工厂,合俊集团主要按oem(贴牌、加工)基准从事制造及销售玩具,在世界五大知名玩具品牌中,它是其中三个品牌的制造商,知名代工产品包括美泰、孩之宝等,但合俊集团却于2008年11月12日宣告破产。

之后,在追究其破产的原因时,大家发现合俊集团本身早已欠债累累。但它仍在向银行贷款2.39亿港元(其中有近1.8亿是以公司财产作为抵押贷款)的情况下,于2007年10月底以3.09亿港元收购福建省大安银矿勘探权。然而,这家银矿根本没拿到开采许可证,中国矿业也没有按约定返还资金。这样一来,新投资无法给其带来实际收益,致使公司资金越来越紧张,以致崩盘。

案例二:韩国控股公司,其经营范围遍及全球85个国家,但在2008年春节期间,却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球的财务丑闻。其财务以及审计负责人李克江前后100余次截留转移运费收入,截留金额达4000万美元(约合3亿人民币)之巨,最后携款潜逃。原来,在这间公司里,财务和内部审计为同一人负责,最终导致李克江能够长时间、多次作案,但公司总部却毫无觉察。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企业财务风险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1、企业财务决策不科学

企业财务决策不科学,包括了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企业投资决策失误、企业筹资活动考虑不周全和企业收益分配政策缺乏规范性等多方面内容。

其一,资金是企业的血脉,目前资金短缺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制造工业、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各地实施工业化进程要着重解决的重点问题。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负债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资本结构不合理会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还能力不足,由此会产生资金营运风险。其二,缺乏科学性的经验、主观投资决策使得投资项目不能获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其三,我国企业筹资活动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期都不同的优缺点。我国很多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筹集资金,由于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的波动不定,如果企业遇到金融紧缩或短期借款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则会引起企业利息费用剧增,从而也会造成企业无法支付高涨利息费用而破产的筹资风险。其四,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配,必会影响企业的财务资金结构,从而也会形成财务风险。

案例一反映的正是企业财务决策不科学引发的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包括了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认识水平不高、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和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等内容。

当前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信息变化莫测,企业管理人员越来越难以有效地掌握。现实中,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对市场信息变化认识水平不高,缺乏财务风险意识,只是局限于对资金管理使用水平上,没有能更好分析市场信息的变化,给企业带来了财务风险。

此外,许多企业都没有完善的内部管理,甚至是管理一团糟,领导层相互之间不信任,财务控制不严,跑冒滴漏现象多,缺乏财务分析,有的甚至没有自己的财务人员,由老板娘兼任。这样的企业,权责不明,容易导致错误和舞弊行为,同时缺乏内部监督,导致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惨重、资金的安全性及完整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更进一步讲,财务风险错综复杂且客观存在,企业如果没有设定相应的财务评估体系,就无法去了解企业基本财务状况,也可能带来无法预估的风险。

案例二反映的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引发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外因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除了内因的作用外,也离不开外因的影响。外因指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到推动或阻碍的作用。同样的,我们也通过两个案例来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外因。

案例三:2010年6月份广东、广西、湖南等地方遭遇特大暴雨,造成较严重灾情。广东省的经济损失上升到约7000万元,海运企业因此受到的经济损失非常惨重。

案例四:2009年4月25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出席2009年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部长级会议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虽然打消通货紧缩,有利于稳定资产市场,但企业增加贷款后,除了增加负债压力,同时也面临着货币利率增幅压力。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一般包括两大外部因素:

1、经济社会的不稳定性

企业财务管理处在错综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社会中,主要有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宏观经济社会的变化,又加上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不确性,使企业财务的风险更难以预见。案例三反映的正是由于自然环境造成了财务风险。

2、市场环境的变动性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以来,市场走向国际轨道,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市场环境变动性的影响,同时也面临国际市场环境冲击的影响。为了适应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及科技的迅速发展的变数,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存发展的风险性不断地增大。特别市场贷款利息率、外汇利率、进出口退税率的变动性,加上持续通货膨胀,企业的资金周转会进入一个紧张的状态。案例四反映的是由于市场环境变动而有可能引发财务风险。

二、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综上所述,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企业,必须使企业能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根据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内外因分析,我们将采取相应地措施方面来提高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财务收益最大化。

(一)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内在对策

财务风险无处不存于企业财务管理各个环节,对其我们无法消除,只能建立一个有利于防范和规避它的稳健运作的内部环境。通过下面五种措施,可以适当防范财务风险。

1、建立完整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要求企业按照国家法规规定,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性质、规模、生产流程及管理模式联合起来考虑,同时参照优秀同行企业的管理制度,建立一个适应企业有效、可操作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2、加强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

财务人员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财务专业水平,对企业内部财务数字变化具有敏感性,对不同环境不同时期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及时为企业管理层人员提供相应的财务风险信息和方案。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对企业进行财务决策,第一必须建立影响投资因素体系及信息体系,避免依赖主观性和经验性的推测和判断,决策者对决策的内外环境制约因素和相关的信息要进行科学考察分析,并据此制定决策未来风险的应对措施;第二把财务决策的利益与决策者的利益相挂钩,让决策者承担决策所带来的财务风险损失。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决策者结合自身企业实际,对财务决策进行客观分析,而不是传统的“大锅饭”,做到责任到位、利益相关,避免决策者只顾追求短期性高收益的盲目性。

4、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企业经营有效运作的基础,也是企业追求资金回报率的前提条件,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减少企业财务风险中资金风险的发生。为了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减少资金营运风险,企业可以从三方面来着手:其一,加强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其二,控制企业负债率。其三,保持收益分配均衡。

5、建立财务风险预算和分析体系

建立财务风险预算和分析体系是我国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防范重大财务风险,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外在建议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复杂多变,面对这些外在环境变化,企业财务管理面对严峻挑战,财务风险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波动而日益剧增,企业应从两大方面防范企业外因产生的财务风险:其一,提高环境信息分析能力及应变能力;其二,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之,当今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是复杂多变的,对此我们要树立防范风险意识,不断地提高专业素质和知识,提高市场适应能力,认真分析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才能有效建立风险防范制度,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时防范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消极作用,这不仅有利企业的生存发展,同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存在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芮珺.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J]财经论丛,2007,(1)

[2]顾晓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财经论丛,2000,(7)

[3]张国祥.规范化管理—企业做强的必由之路[Z].博锐管理在线,2009-2-12

[4]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务经济出版社,2007

[5]朱望生.论企业财务风险[J].会计学会,2002年,(10)

[6]辜明华.加强财务预算及防范财务风险[J].会计之友,2008,(7)

[7]吴少平,李小燕.谈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指标的确定标准[J].金融科学,2000,(1)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案例篇2

关键词: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构建;企业

构建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既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需要。构建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的基本思路:以全过程的财务风险管理为基础,主要由预警系统、防范与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组成。模型中还包含了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全方位、全程序、全企业的各种内在要求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多种基本方法。

1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为了防止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建立的报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使企业可以利用该模型或管理活动提高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及早发现财务恶化征兆,采取有效措施避开或化解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同时也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有预测性、能反映企业真实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1)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与选择,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设的首要环节,具体选择哪几类指标和选择哪些指标,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定,并根据实际成果作相应的调整。如下表1可以作为企业制定自身指标体系的参考:

具体指标变现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管理能力指标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帐款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负债指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有形净值负债率赢利能力指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受益率、资产净利率表1企业使用的指标体系

(2)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

①单变量模型。所谓单变量模型就是运用单一的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风险,单变量模型是1967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威廉・比弗教授提出的。可用作预测财务危机的重要的比率有:

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良好的现金流量、净收益和债务状况可以表现出一个公司的稳定发展态势,所以应对上述比率的变化趋势予以特别注意。当这些指标出现恶化,以至于达到警戒值,就必须要注意公司是否会出现财务危机。

②多元判别模型。多元判别模型的思路是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危机风险。多元判别模型认为,公司是一个综合体,各个财务指标之间存在某种相互联系,对公司整体的风险影响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多元判别模型最早由奥特曼提出,奥特曼模型如下:

Z=1.2X1+1.4X2+3.3X3+0.6X4+X5

其中:

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本期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该模型是以5个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营运能力指标(X5)有机联系起来,一般认为Z值大于2.675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无财务风险可言,相当安全;当Z小于1.81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堪优,面临破产的危机;在2.675和1.81之间,说明公司财务状况不稳定,需要企业及时找出对策防范风险。奥特曼模型的预测能力也是很高的,预测准确性达到90%左右。

2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防范与控制系统的构建

(1)筹资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①筹资风险的识别。

筹资风险,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自有资金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其风险只存在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上。借入资金是引发筹资风险的主要原因。借入资金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利息率,其特点之一是定期支付固定利息,当企业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率时,企业通过负债筹资经营获得收益,除了支付固定利息外剩余的收益,全部归投资者所有,使投资者实际收益率高于企业资金收益率。负债筹资的这个作用称为财务杠杆作用。

②筹资风险的衡量。

评价企业筹资风险程度的指标有多种,其中自有资金收益率和资金成本率指标分别从效益和成本二个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筹资风险程度,具有计算简单且准确性高的特点,是较为实用的筹资风险评价指标。

a.自有资金收益率指标。

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往往要同时安排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而二者比例不尽相同。自有资金收益率就是判断这一风险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自有资金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自有资金)*(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利息率)

式中:

投资收益率=(投资项目利润总额+借款利息额)/(自有资金+借入资金)

从上式可以看出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借入资金利息率的变化决定了自有资金收益率的高低。通过对自有资金收益率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筹资风险程度,调整筹资决策。

B.资金成本率指标。

资金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支付的各种费用。资金成本率是指资金成本占筹措资金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资金筹集费)

如果企业筹集的资金为负债,上述公式中的资金占用费还应扣除因增加利息支出而少交的所得税额,上述公式可改为:

借入资金成本率=借入资金占用费以(1-所得税率)/(借入资金总额-借入资金筹集费)

企业多种渠道用多种方式同时筹集资金时,由于不同的资金成本不一样,为此就需要计算全部筹集资金的综合资金成本率,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资金成本率=∑各项资金成本率×该项资金占全部资金比例

资金成本率指标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拟定筹资方案的依据,通过对资金成本率变化的分析,可以判断筹资风险程度。

(2)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两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购买证券。无论项目投资还是证券投资,都不能保证一定达到预期收益。这种投入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就是投资风险。

①直接投资风险。

a.直接投资风险的识别。

造成直接投资风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经营风险。具体有如下3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如期投产,不能取得效益;或虽然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资项目并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没有出现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水平。

B.直接投资风险的衡量。

通常用经营杠杆系数来衡量投资风险: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百分比/销售量(Q)变动百分比

该指标用来评估项目投资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系数愈大,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愈大;经营杠杆系数愈小,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愈小。

C.直接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a.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企业如果能够在投资之前对未来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将风险高而收益低的方案排除在外,只将资金投向那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对防范与控制投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b.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为防范投资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②证券投资风险。

a.证券投资风险的识别。

证券投资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又称不可分散风险,是指由于全局性因素的变化,导致证券市场上所有证券的收益发生变动的风险,如经济形势变化、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化等等,都会给市场上所有的金融资本带来损失。对于投资主体来说,它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加以消除或降低,它的影响是整体性的,所以又称不可分散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又称可分散风险,是指因某些因素的变化,导致证券市场上个别证券收益变动的风险。图2是利用证券投资组合分散非系统风险示意图。实证研究表明,科学选择30~40种证券能够在保证收益率的情况下有效地分散非系统风险。

B.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主要通过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来实现。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投资项目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越小,投资组合降低总体投资风险的能力越大。因此,为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注意分析投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

(3)资金营运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企业资金的营运过程是指从资金投入开始到资金收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主要面临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的风险。

①现金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现金风险主要指企业现金短缺或者现金持有过量所形成的风险。企业财务部门要掌握各部门对资金的日常需求量及资金的支付时间,来确定合理的现金余额以防范与控制现金风险。图3是现金成本分析模式,即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寻求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2)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经常采用赊销方式,但往往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大量的应收账款会妨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同时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由于长期无法收回而成为坏账,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性。

为了防范与控制应收账款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后果,首先,应当合理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在采用各种信用政策的时候,注重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评价其偿债能力和信誉,谨慎签订合同,综合衡量各种得失,选择效用最大的方案;其次,采取适当的催收方式和力度加快应收账款的收回。如定期分析账龄分析表,紧密跟踪应收账款的还款情况,根据不同账龄制定收款政策,必要时可依靠诉讼方式,以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减少坏账损失。

3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反馈系统的构建

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反馈系统主要由财务风险管理的后评价系统和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组成。

(1)财务风险管理的后评价系统。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后评价是指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后的一段时间内,由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对相关部门进行回访,考察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后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变化,并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对财务风险管理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准确性、检查财务风险处理对策的针对性、分析财务风险管理结果的有效性;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决策和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后评价应有一个严密、科学的工作程序,后评价工作才能井然有序地展开,评价结果才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后评价的主要步骤为:

建立后评价机构

确定评价项目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资料、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对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总结与反馈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财务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财务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是评价现时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状况和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执行的实际情况,验证财务风险管理前做出的风险预测及对企业风险抵御能力分析是否正确,并重新评价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②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主要是评价财务风险管理各环节工作实际成绩,总结各环节的经验教训,找出每个阶段的工作对实际风险管理效益和预计风险管理效益的偏差程度。

③财务风险管理经济效益后评价:财务风险管理经济效益后评价,是对实施风险处理方案后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再评价,并与财务风险处理方案实施前指标对比分析偏差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2)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

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通过对后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对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予以保留,对不合理的指标、方法、决策程序和措施等提出改进方案,并反馈给相关的部门,以不断完善企业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具体来说,通过明确本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主要目的,参考社会平均水平、行业水平、企业特点、产业政策、本企业或同行业历史经验,制定出适合于本企业财务特点的预警指标体系,以保持预警系统的先进性和有用性。

参考文献:

[1]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型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樊丽,张晓霞.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规避[J].北方经贸,2004,(7):114―115

[3]冯建.财务理论结构研究[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4]郭复初.财务新论[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版

[5]侯红兵.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健全财务风险管理[J].财经论丛,2003,(5):60―62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案例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规避措施方法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对其规避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适应宏观环境的滞后性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等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有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财务管理在不同阶段的财务风险

1、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

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帐款缺乏控制

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帐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帐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帐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5、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

1、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规避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本人认为,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2、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为分散风险应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被其它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销,从而避免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对外投资多元化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时,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分散投资风险。

(2)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回避财务风险。

(3)转移法。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转移风险的方式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

(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例如,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并化解风险。企业也可建立风险基金,如对长期负债建立专项偿债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3、不同的财务活动阶段,规避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1)筹资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首先,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加强对自有资金的控管,对各种借支款项要严格审批并及时催收。其次,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即债务资本和自有资本的比例要适当,充分利用债务资本的财务杠杆作用,选择总风险较低的最佳融资组合。第三,注意长短期债务资本的搭配,避免债务资本的还本付息期过于集中。第四,选择多种筹资渠道。第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无论是自有资金,还是债务资金,只有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才能保障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

(2)投资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首先,要谨慎投资,在资金运转良好或有剩余资金的情况下,才去考虑获取额外报酬的对外投资。第二,如果投资是生产经营的必须环节或是进行风险性投资,必须拟定严谨的投资计划,进行科学的投资回收评估和论证,选择最佳的资金投入时间,以避免造成资金短缺或运转不灵。第三,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投资组合包括不同投资品种组合、不同行业或部门的投资项目组合,长短期限不同的投资组合等,以追求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最佳组合。第四,加强对证券投资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研究,以减轻和抵消对证券投资收益的影响。

(3)资金回收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资金回收风险是指资金不能及时周转或资金流出后不能及时收回的风险。要规避资金回收风险必须做好资金来源、资金占用、资金分配和资金回收的测算和平衡,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应收账款回收控制风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规避:一是利用“五C”系统对客户进行科学评估,对不同的客户给予不同的信用期间、信用额度和不同的现金折扣,制定合理的资信等级和信用政策;二是在现销和赊销之间权衡,当赊销所增加的赢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应收账款赊销;三是定期编制账龄分析表,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进行监督,对坏账损失事先做好准备;四是针对不同的客户、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既要保证账款的有效收回,又要注意避免伤及客户关系,同时,制定收账政策时要考虑收账费用与坏账损失的大小。

(4)收益分配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收益分配风险的规避要从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对现金流入实施控制,另一方面要考虑收益分配政策。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收益留存和利润分配政策,采取适当的利润和现金分配方式,保障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相互配合、协调,以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周朝琦等: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4。

[2]王希旗、江小毅:财务管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8。

[3]叶弟豪:财务风险规避.知识出版社,1994。

[4]朱伟: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制度防范.企业经济,2003(3)。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案例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务筹划风险防范措施

中小企业无论是在数量、提供就业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的税务筹划风险更加严峻,一旦爆发往往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深入研究中小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防范对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一、中小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

(一)中小企业管理层的税务筹划风险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家族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集中的特点使得中小企业管理者一般对税务筹划的内涵理解不足,特别是对税务筹划风险的了解更是不多,对防范税务筹划风险的意识淡薄。他们常常以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风险的防范虽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是防范成效却不明显,因此中小企业实施税务筹划风险防范措施的积极性不高,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二)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一方面,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企业的领导者在选择财务人员时大都选择和自己比较熟悉、值得信任的亲人。这样就导致大多数财务岗位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财务知识培训,很难将税法知识和会计知识相结合,加大税务筹划方案不科学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规模与融资的有限性,给出的薪酬没有吸引力,发展空间也不大,因此企业很难留住优秀的人才。

(三)税收政策变动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税收法律政策变更频繁。如果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没有及时地根据最新的税收政策加以调整,很有可能由合法变为不合法,使中小企业面临被税务机关处罚的风险。由于税务筹划具有时效性的特点,无疑增加了中小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难度,尤其是在新旧税法的变更阶段,如果在税务筹划方案从策划到实施这一过程中遇到国家对税收政策进行变更,中小企业有关人员没能及时关注并学习新的税收政策,也没有对税务筹划方案做出及时的调整,就很有可能面临失败的风险。

(四)税务筹划目标选择存在风险

税务筹划的目标有节税、税后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税务筹划实施的效果会受到税务筹划目标的影响。如果企业以节税为税务筹划目标,那么税务筹划活动将围绕税负最小化这一目标而展开,这就可能导致企业的决策及安排产产生错误。例如,为了节税,企业刻意避开投资利润较高的方案,同时也没有想到税务筹划的风险与成本;如果选择税后利润最大化,那么税收因素是筹划者在进行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的关键,虽然这是对节税目标的完善与发展,但是税后利润最大化依然没有考虑到筹划风险问题,极易招致企业的短视行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不仅弥补了节税和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缺陷,还将利益相关者考虑在内。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要求在制定税务筹划方案时要全面的衡量各种因素,保证筹划结果的有效性。

二、中小企业税务筹划风险防范

虽然税务筹划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依然可以防范和控制的。就中小企业而言,税务筹划风险的防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税务筹划风险防范的认识

税务筹划活动是在恪守国家税收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的财务管理活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税务筹划活动有可能会失败。中小企业提高对税务筹划风险的认识,加强风险防范,不但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而且能够使企业的成本降低,因此中小企业管理者应高瞻远瞩,将税务筹划风险的防范看作是企业战略组成的一部分,重视税务筹划风险,支持企业的税务筹划风险防范工作。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顺利地开展税务筹划工作。

(二)提高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

税务筹划工作涉及会计、财务管理、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因而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保证中小企业顺利地开展税务筹划工作,需要增强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同时建立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例如,中小企业可以将财务人员分批送到专业的培训机构或财经类高校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同时还可以聘请著名的税务筹划专家、学者到中小企业内部进行税务筹划方面的知识讲解、培训,及时更新相应的税务筹划知识。

除此之外,中小企业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促进税务筹划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中小企业可以对有税务筹划贡献的工作人员进行物质奖励,还可以开表彰大会进行精神奖励;另一方面,提拔那些能力突出的工作人员。这样来促进税务筹划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给企业带来更科学、更成功的税务筹划方案。

(三)加强国家税收政策的学习

由于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是税务筹划工作的前提,因此必须及时更新税收政策信息库,充分了解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的变动。例如,中小企业可以定期邀请税务机关人员到企业内部讲授税收政策,解读最新税收政策的精髓。中小企业还可以在新旧税法变更时期针对变更的条款组织内部人员一起学习、讨论来及时更新税法知识,防范税务筹划风险的发生。

(四)选择正确的税务筹划目标

由于税务筹划活动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目标也应服从于企业的财务目标,并与财务目标相协调。中小企业应该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税务筹划的目标,在考虑各个相关者利益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实现股东的利益,避免税务筹划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因考虑不周出现较大的税务筹划风险,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三、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中小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同时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并认真分析各种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落入税收的陷阱,从而实现税务筹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素琴,刘贤仕.浅析税收筹划风险及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7.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案例篇5

关键词: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052-02

HSBC(2013)调查发现大量中国企业目前有拓展海外业务的欲望,中国投资者不再单纯依赖成本优势,虽然成本仍然是主要的竞争工具。中国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跨国投资的对象以亚洲为主。中国的跨国投资目前面临大量挑战,在欧洲和北美,主要是经济下滑的影响,在南美洲则是文化带来的交流问题。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还面临外汇风险和国外本地企业的竞争。

一、前期研究回顾

跨国投资是复杂的操作,必然涉及了诸多影响因素,相关文献也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邓亦文,黄敏(2014)认为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有四个。而许凯(2014)则认为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可以分为了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内部风险别指出信息风险来源于并购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会带来财务风险以及协同风险使得并购难以实现预期目的,也有可能导致投资失败,引发财务危机。吴诗婧(2009年)认为企业的所有风险都最终表现在财务领域。徐晨(2011)认为企业海外投资的财务风险中资金风险是重要风险,具体表现为三类细分风险,分别是:融资风险、外汇风险、流动性风险。那么财务风险与跨国投资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性呢。茹士涛(2014)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结果进行衡量最直接的因素。企业进行海外投资,若投资方向呈水平发展,投资广度越广,那么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就会随之减低。海外投资深度越深,财务风险就会越高。并且从控制变量的角度而言,投入资金的流动性越大,经营规模越大,财务风险就会越小,资产的报酬率也会相应上升。而海外投资企业自身的成长性,并不会对企业的财务带来什么影响。他认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诸多因素中,尤为突出的是财务风险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相关研究。高省(2010)也得出了相近的结论,他还指出企业海外投资的策略应该是往广度发展而不是深度发展。

国内学者对降低跨国投资中的财务风险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余龙华(2013)认为方法对策主要有六大对策。而邓亦文,黄敏(2014)则认为企业要增强自身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拓宽自身融资渠道,增强自身融资能力,为海外项目准备足额的资金。在投资前期要充分准备,相关的调研工作要到位,在对外投资的行业和地区的选择上,应两者结合在一起,选择那些有比较优势且风险较小、技术与自身相适应的行业。以及依法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

综合上述文献,我们了解到中国企业目前迫切需要海外投资来寻求有利的经营环境加速自身企业的发展,但由于许多内外的制约因素,使得中国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而中国企业的年轻盲目,也是的跨国投资的财务风险显得尤为突出,观察现有的文献学者们对于跨国投资,从现状动因,政治影响,财务风险成因种类以及规避都有了讨论。但是对跨国投资财务风险与真实案例实证相结合起来却稍有欠缺,因此想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将跨国投资的一些案例加以结合,利用案例实证来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到实际上去,因为企业管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业绩,风险研究是为了有效降低企业存在的风险。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企业才能利用理论为公司创造价值。

二、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财务风险分析

企业的跨国投资,是企业最为复杂的活动之一,它的财务风险,单从狭义的财务风险定义出发肯定是不足的。广义的财务风险定义和跨国投资的需求更为符合,但是广义的财务风险设计企业活动各个方面,文章由于篇幅所限势必无法逐一分析,只能有所取舍,选取对于企业跨国投资影响巨大且出现频繁的财务风险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究。因此我们把跨国投资的财务风险分为了资金风险,财务管控整合风险和政治法律风险,并在下文对每一种风险作出具体的分析。

(一)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现状

中国海外投资设计的产业较多。但投资最多的为制造业,因为制造业的投资往往规模较小,都是中小型项目,且制造业的对外投资集中在亚洲,其次是欧洲北美和非洲。据数据调查表明,在已有的对外投资中。约有2/3的企业对外投资规模是小于500万美元的,这也从侧面与制造业为主的对外投资现状相呼应。其次的投资就是批发零售,农林牧渔业以及建筑业了,但在近三年中,制造业的跨国投资比例开始下降,对农业,采矿和能源方面的投资比重上升,这反映了自然资源在中国投资中的重要地位,而且采矿业的跨国投资往往金额较大,且主要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北美地区。最后,我们的对外投资,投资的领域并不是企业强势区域,更多的目的是为了企业自身价值链的有效拓宽。

海外投资的动因诸多,笔者在阅读诸多案例后分析认为原因主要有四个,依次为:首先,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海外投资投资上下游企业往往可以实现自身规模经济,或者投资相关企业可以获得协同效应。其次,降低交易成本,海外分公司往往可以利用转移定价来达到降低税负,有效的减少交易成本,是企业盈利最大化。第三,投资目的,许多企业就是通过购入被低估企业,然后营运一段时间卖出,获取差价来赚取收益。第四,多元化经营本身可以减低企业风险,并且使企业多余资金最大化利用,股东价值得以实现。

(二)跨国投资风险影响因素

信息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外部信息对企业的决策战略至关重要,内部信息则对企业的管理控制影响巨大。因此企业需要及时有效地把握住信息,制定正确的战略,跨国投资需要正确的信息收集和有效的数据分析,这样才能减少企业跨国投资盲目性。

缺乏国际管理人才也是风险因素之一。没有足够的经验常常让一次次海外投资变成学习之路,缺乏国际管理人才,让海外投资后文化财务的整合异常困难,过长的整合期导致回收期加长,资金流动性减弱从而带来更多企业危机。

融资困难,融资无疑质疑着企业的跨国投资,一旦资金不到位,企业将寸步难行。

(三)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财务风险种类

一是融资风险。在跨国投资中,海外企业成立初期,盈利水平较为低下国内企业是无法获得海外银行的资金支持的,只能由国内母公司担保,从外国合作银行获得资金。这一途径手续复杂成本高额,但若不从银行贷款,依靠母公司加大投资,一旦国内采取紧缩政策,母公司现金流吃紧,财务的压力就会使企业陷入巨大危机。二是外汇风险。三是流动性风险。我国跨国投资由于资金的紧张也很少使用到短期债务工具,海外投资的时候常常用短期借款来救急,这会造成流动负债大于流动资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变弱。一旦企业出现了经营问题,企业将会遇到极大的困境。四是财务管控整合风险。财务管控风险包含了财务管理架构模式的选择,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财务信息的控制,和财务人才培养的风险。在这之中,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是最为重要的风险,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管理层无法做出正确有效的战略决策,企业财务状况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的管理将极为混乱。五是法律政治风险。

三、案例分析

(一)联想收购iBm的财务风险分析

1.背景分析。联想是一家中国知名的科技公司,从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售一直是位于中国国内市场的首位,近十年更是发展迅速在2011年跃居世界电脑销售量第二位,年营业额达到了296亿元。在2004年,联想制定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但是当时严酷的中国市场让联想的多元化战略以惨败告终,这场失败让联想意识到还得发展自身的核心业务pC。但是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让联想产生了走出去的想法。这恰与前文文献中程利民(2014)指出的我国跨国投资是为了积极向国外寻求有利的的经营条件相一致。而且当时,联想缺乏技术,营销渠道,研发能力和顶尖管理团队,而这些iBm却拥有,联想当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待自身的缓慢成长,而是继续并购这样强大的公司来获得快速成长,这些都成为了联想收购iBm的动因。

2.联想并购过程财务风险分析。(1)评估风险和政治法律风险方面的相关分析。从2003年12月开始,联想开始准备整个收购过程。在企业跨国投资中,正确的评估投资对象的价值十分重要,联想非常重视评估风险这一风险,高额聘请了麦肯锡作为顾问全面评估并购iBm的可行性。随后又聘请高盛作为财务顾问,此外包括和Ce、普华永道以及奥美等国际投行和咨询公司的合作,共同完成对这笔收购交易的评估。通过充分的调查和研究给出了较为准确的iBm价值估计。使得评估风险这一财务风险得到最大程度的规避。随后,针对法律政治风险,并购双方均作了极大努力。iBm曾经邀请了包括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在内的政要团队来游说美国政府,联想则是积极的配合着美方的调查研究,并对政治敏感区域进行了退让,使得美国政府不进一步为难,对政治风险进行了规避。(2)针对资金风险方面的相关分析。随后联想正式收购iBm,当时联想自身的现金一共只有4亿元美金,但是iBm的收购实际成本高达24.55亿元美金。而且iBm的pC业务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也就是说联想收购之后的短期利润势必下滑,一旦直接投资,联想自己的短期资金得全部用完,这首先会带来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即使联想提前收回部分账款,这一风险依然难以化解,而且联想为了满足所需对价必然需要大量举债,这涉及到了融资风险,而大量举债的后果是使得自身的财务杠杆上升,而财务杠杆的上升的直接后果就是随之而来的财务风险。对与这一系列因为跨国投资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联想首先采用了现金和股票混合支付的方式,实际支付为6.5亿元的美元现金,以及6亿美金的联想股权还有iBm的5亿元债务由联想来承担。同时联想与iBm还有一个收购之后的服务协议,是要求联想分三年给iBm支付总共为7.05亿美元的服务费用,从2005年开始。那么联想仍然需要9.35亿元美金才能完成收购。为了保证自身的现金流动性,联想只打算先支付1.5亿美元现金,于是联想先和iBm签署了一份关于策略性融资的附属协议。随后在财务顾问高盛的中间操作下,获得了渣打银行,巴黎银行,荷兰银行和工商银行高达6亿美元的国际银团贷款。随后,联想获得了全球第三大pe投资公司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和美国新桥投资集团3.5亿元美金的战略投资。这一系列的举动首先极大地降低了融资压力和收购iBm后所可能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其次合理地构建了公司自身的资本结构,有效地将风险进行了转移,联想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此次并购中的资金风险。(3)针对财务整合风险的相关分析。而在收购后,对于iBm的业务联想要全盘接受,一下吃下如此庞大的机构,联想的运营成本难以控制,财务的整合也是一个巨大挑战,财务管控风险也是联想需要去应对的。联想当时不光要处理iBm留下的5亿元债务,同时还要将两家公司员工整合,这都是巨大的挑战。初期,联想抱着学习的态度,一步步稳定出发,逐步与目标企业融合,接着对人事进行了调整,最后加大了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将联想和iBm的企业文化稳步融合,建立融合两家公司文化的相应体制,正确监督企业控制的实施和企业信息的有效及时反馈,从而良好地与iBm完成了整合,一位联想的高管曾经说过联想并购的成功源于联想开放的态度,联想能很快地和西方文化以及管理理念相融合,联想和iBm的管理架构在收购后完成了很好的融合。

3.案例总结。联想收购iBm,是渴望快速成长,这样的代价是巨大的风险。联想凭借着技术专家的合理估价化解了评估风险,又巧用支付手段减少了资金压力,降低了资金风险,最后重视文化融合有效地完成了财务整合,这一宗交易的成功,在于联想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和采取了相对应的措施。这笔交易从现在来看,是成功的,它弥补了联想高端商务pC的品牌空白,大大提升了品牌竞争力和品牌行象,提升了联想本身的技术。钱也许赚得少,但做大了自身的名气。

参考文献:

[1]HSBC.Chinesecompaniesbullishonoverseasinvestment[J].tradeFinance,2013(16)

[2]lutz-christianwolff.Chineseinvestmentsoverseas:onshorerulesandoffshorerisks[J].theinternationalLawyer,2011(4)

[3]程利民.抢滩海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操作技巧与风险管控[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4]邢厚媛.海外投资:从绿地投资到跨国并购[J].wto经济导刊,2005(Z1)

[5]梁静波.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与对策[J].求实,2013(4)

[6]邓亦文,黄敏.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化解策略[J].时代经贸,2014(9)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案例篇6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风险即事物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依据起源和影响划分,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和公司特有风险,其中公司特有风险又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是由于生产经营不佳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则是因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造成的不确定。

1.企业单位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别

1.1筹资风险

企业筹集资金,是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保障,但资金供需市场及企业所处宏观环境的变化,又给企业筹集资金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就企业自身而言,筹资资本结构,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的比例等,都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产生直接影响;就宏观经济环境来讲,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等均对企业筹资行为带来间接影响,如政府对某些行业实施扶持优惠政策时,企业筹资成本将大大降低。

1.2投资风险

企业进行投资以获取投资收益为目的,投资风险即企业投资后因内外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导致投入资金实际使用效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换言之,在企业投资过程中或投资完成后,投资者发生经济损失以及不能收回投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并对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造成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对投资收益期望越高,其遇到投资风险的可能性则越大。

1.3现金流量风险

在收益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企业因销售实现原则存在差异而出现财务困难,即现金流量风险。比如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较高的收益无法代表企业收回货款,而且企业负债比例过高时,资产流动性变差,企业便没有足够资金偿还债务,并将遭遇财务困境。

1.4连带财务风险

连带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凭借自身财产为其他企业经济合同的履行提供担保,并在其他企业无法履行合同时负有连带偿还责任,最终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不确定性。

1.5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是企业在产品销售、货款回收数量、信用政策等方面经营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出现的财务损失可能性。从其产生原因开,资金回收风险与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一些流动资产密切相关。

2.企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财务活动有资金筹集、资金投放和使用,以及资金收益的回收和分配,所有财务活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使资金处于周而复始的循环和运动中。财务活动的存在引发了企业财务风险,目前财务风险主要包括:

2.1资本结构不合理

从我国企业财务结构来看,多数企业内部面临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偏多的难题。再从企业负债结构来讲,企业短期负债较多,长期负债较少,则对银行依赖性强。

2.2投资策略不科学

在对外投资时,多数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认识不足,盲目投资是造成企业投资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问题上,多数企业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缺少周密系统的研究分析,即使收集了相关经济信息,也因信息不够全面、真实而导致决策者做出偏差或错误的决策。

2.3收益分配不规范

与国际上普遍采取的股利政策相比,我国企业广泛采用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此种收益分配政策间接助长了证券市场的投机气氛,并对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毫无益处。加上我国企业股利政策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也不断改变,使得投资者无所适从。

2.4资金回收不恰当

在信用销售过程中,不乏企业对客户信用等级了解甚少,盲目赊销,导致企业陷入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的困境。同时,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例常常较大,且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如此一来,企业资产长期为债务人和存货占用,则流动资金较难做到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最终影响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及流动性。

3.企业单位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比如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指导性,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客观性认识缺失,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且资产流动性较差等。概括而言,企业单位财务风险成因应表现为:

3.1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

企业经营过程中,如果资金使用效益稳定,且高于借入资金的利息,企业便具备偿还本息的能力,对自有资金的所有者也能够支付股息和红利。但一些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在投资前未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投资的盲目性导致投资方案实施后不仅没有产生效益,反而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显然,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即投资风险的存在导致企业在开放、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其投资效益具有较大风险性。此种状况使得企业能否按约偿债、能否向股东支付期望的报酬等成为未知数,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

3.2企业资金调度的不合理性

企业通过资金调度,实现对其资金流入、流出及周转在时间、金额、形式上的具体规划和事先安排。资金调度越合理,企业越有能力降低或不增加资金占用量,从而保证企业资金在满足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基础上,实现时间上相互衔接、形式上相互补充,以及资金使用潜力的充分发挥。否则,企业资金调度的不合理性势必带来财务风险,并具体外化为资金回收风险与收益分配风险等,比如资金占用量上升,挤占了储备资金,或结算资金过大,致使资金使用在时间上、形式上相互冲突。合理调度资金,一则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做出正确的主观判断,二则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其他财务环节的工作效率正常运转。此外,企业资金回收状况和利润分配规划情况也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要素,资金回收状况良好、利润分配形式和额度安排妥当,便对财务风险起到抑制作用。

3.3资金结构的不科学性

资产负债率或产权比率能大致反映与资金结构相关的财务风险,资产负债率小,财务风险则较低,否则较高,即企业资金结构对企业偿债能力产生影响的同时,还改变着每股收益或自有资金收益率的变动程度。比如企业在其资金结构中增加固定成本融资比例时,固定现金流出量增加,其丧失偿债能力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尤其在息税前利润低于固定融资成本的情况下,企业将丧失偿付利息的能力。理论上分析,企业适度负债则产生财务杠杆效应,即企业息税前利润的变化所带来的每股利润的变化,这意味着在银行借款规模和利率水平确定时,企业负担的利息水平将保持固定不变,企业即可利用负债规模进行盈利水平的扩大。这就是说,财务杠杆同时给企业带来正负两面影响,总资产收益率高于借款利率时,举债将给企业带来正面效应,反之则为企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乃至债务危机,那么资金结构中负债过高,必然弱化企业的支付能力,影响即期债务的偿付,进而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4.1提升盈利水平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管理者应致力于积极预防风险危机的发生,以切实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比如对市场行情的变化做出深度了解,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再如努力降低各类消耗,以降低生产成本、堵住各种漏洞;还有增加销售力度,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促进企业收入赋以重要砝码。

4.2保持适度负债

按照新《企业财务通则》相关规定,“企业依法以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债务资金的,应当明确筹资目的,根据资金成本、债务风险和合理的资金需求,进行必要的资本结构决策,并签订书面合同。”据此,企业应适度负债,即债务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比重合理,并保持资本最佳结构。其具体做法可采取,事先提出多个资本结构方案,对各个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一一计算出来,然后比较分析,从中选择一套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方案,将其定为企业最优资本结构方案。

4.3调配资产结构

新《企业财务通则》中,“企业应当根据风险与收益均衡等原则和经营需要,确定合理的资产结构,并实施资产结构动态管理。”为降低投资风险损失、提高投资收益,企业须在掌握资产客观比例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有利因素,对长短期资产的结构做出合理安排和及时调整。比如企业销售和利润水平较低且呈下降趋势时,企业可适当提高短期资产比重,来增加资产流动性并减轻投资风险损失。反之,则适当降低短期资产比重,获取更多的风险收益。

4.4实施风险管理

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市场经济实体,企业应充分认识财务风险,并在日常核算中高度重视财务风险带来的经济成本,建立起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新《企业财务通则》提及,“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自行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重点监测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与到期债务、企业资产与负债的适配性,及时沟通企业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信息,提出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和方案。”其中应做到,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等。

参考文献:

1.杨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初步探讨.甘肃科技,2008第24卷(10).

2.付艳丽.企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探析.时代经贸,2008(1).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案例篇7

[关键词]财务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预警系统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第三方物流公司纷纷进驻中国,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环境日益复杂。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以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相关的生产经营数据成果为依据,通过分析和处理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相关指标,有效规制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运营状态,并可在财务状况异常时及时发出财务风险预警信号,警示企业决策者及时处理潜在的或已爆发的各式财务危机。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风险因子分析

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风险根植于两方面因素:其一是由宏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所塑造的企业先天性竞争环境,该环境为企业运营决策的基本前提,因而具有风险的必然性和不可规避性。其二是由其外包业务属性所引致的信息开放性所带来的内生性风险,该环境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因而具有有限风险可控性。

(1)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的外生性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的外生性风险是指企业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决定整个市场环境特征的宏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安全的不确定性。具体而言,可将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的外生性风险分为如下子系统:

第一,政治与法律风险。政治与法律是规范一国市场提供的基本制度环境,政治与法律风险是指由立法机关的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机关制定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过程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安全造成的不确定性水平。物流行业具有战略性特征,因而是世界各国乃至一国内部各行政区严加管制的行业。

第二,宏观经济风险。宏观经济对物流产业的脉冲式冲击的机制是,首先第一产业规模出现胀缩,由此影响产品价格及物流价格,随后通过市场价格机制传导至第二产业,并影响其价格及其伴生性物流之价格,如此循环往复,导致物流行业价格的随机化波动。再者,物流行业对宏观经济的敏感性较强,物流企业的荣枯周期先行于世界经济周期,因此常被视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第三,金融市场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有资产型企业与非资产型企业两类之分。随着物流装备技术的机械化与智能化水平提升,资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装备投资的资本来源日益依赖金融市场融资。再者,第三方物流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始逐步向物流金融领域渗透以开辟诸如仓单质押等新的物流业务,推动物流服务的价值增进以谋求更高企业利润。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财务稳健水平取决于金融市场是否能提供稳健的融资平台及适合企业特质的有效物流金融工具。

(2)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的内生性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的内生性风险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受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市场销售、重大投资融资等内生性因素的影响,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安全的不确定性。具体而言,可将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的内生性风险分解如下:

1.第三方物流企业投资风险

物流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其一,投资可行性研究中未做好投资风险评估,使得企业不能准确把握投资风险敞口规模,影响其有效调动企业各项资源以应对风险的能力。其二,投资决策失误。投资决策失败的常见原因是,投资决策中未能充分考虑政治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等不可量化因素的影响。其三,投资预算方案存在失误。物流企业投资环节的成败关系着企业的存亡,企业决策者在决策前要慎重考量。

2.第三方物流企业筹资风险

物流企业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融资活动给财务成果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物流企业筹资活动的目的是扩大业务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因上述目标而产生的筹资活动的前提是宏观经济基本面向好。但鉴于宏观经济的难预测性,宏观基本面突然恶化导致物流企业陷入困境乃至破产的案例仍是大概率事件。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企业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一旦物流企业对市场基本面的判断失误,将会增加企业陷入短期债务挤兑所导致的资金链断裂风险。其二,物流企业具有投资周期长与回收投资慢的特点,一旦投资期内的市场剧烈变动,必然打破物流企业投资预案的计划,威胁企业筹资活动的财务安全。其三,物流企业财务成果对物流市场变动的敏感度高,若企业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配置不当,一旦企业陷入短期市场利坏的冲击,将会导致短期收益收窄,短期债务危机凸显。其后果轻则被打乱常规融资计划,被迫担负高利率债务,显著增加企业利息费用,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重则导致资金链断裂,迫使该物流企业破产。

3.第三方物流企业资金运用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资金运用风险主要集中于如下方面:第一,合理的流动资金留存率及利用方法是物流企业正常运作的基础,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不善可以引发物流企业其他资源配置问题。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稽核应当关注对货币资金使用权的管理,特别是通过按金额划分货币资金的使用权限,并实行差别等级制管理,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至上而下的对企业货币资金的实时监控管理。第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将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坏账增加,降低企业盈利水平。应收账款中蕴含的财务风险包括时间风险和数额风险两方面。其一,应收账款被客户长期拖欠将引发应收账款的时间风险。其二,应收账款最终证实无法收回时,将确认为应收账款的数额风险。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1)第三方物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分析方法

第三方物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分析方法可采用定性分析法或定量分析法。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财务风险预警的信度与效度。

第三方物流财务风险预警的定量分析法是指基于财务风险影响引致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测度出财务风险预警阈值并给出预警量化信号,用以支持财务风险预警决策。虽然当前学界热衷于研究财务风险预警的定量模型,但仍无法掩盖定量模型的若干不足:其一,单个定量指标有助于通过统计出异常值的方式凸显当前应当关注的问题,其结果不能直接表明风险水平高低。例如特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应收账款比率高低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过高的应收账款比率可能是企业开展客户融资业务的结果。其二,高精度模型固然预测更为精准,但由于模型适用条件过于苛刻,抑或模型计量过程过于复杂,例如遗传算法等,因此影响其普适性。其三,模型诸多参数设定都需要主观决策来给定,因此对多重参数的人工干预会指数级放大模型预测偏差,导致预警失误。

第三方物流财务风险预警的定性分析法是指主要依靠预测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较强分析能力和判断力来推演出财务风险的性质及其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法本质上是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价值判断,一般适用于不完备数据分析或历史资料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调查获取影响财务风险的原始资料,结合财务风险各项诱因展开分析,给出关于物流企业财务风险水平的定性结论。

(2)第三方物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对策

物流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大小、风险来源、风险危害各有不同,因此应当将风险划分等级类型,并制定预案以分别应对。具体策略如下:其一,将第三方物流财务风险分级。财务风险水平可分为五级预警,由高到低分别对应正常、一般、较重、严重和重大等五级财务危机预警。各级风险水平的确定可依据定量分析的方法;也可以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结合专家决策方法来确定风险级别。各级风险的差异不仅要有数量描述,还应当由清晰的可识别的定性描述,例如重大财务风险可以定性描述为可导致该物流企业破产倒闭的风险。其二,制定与风险等级匹配的财务风险应对预案。财务风险对策需要预先拟定,且与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等级相匹配。各级风险应对预案应当在处理完一轮财务危机后,根据危机相关数据提供的新信息对财务风险应对预案作出动态调整,以确保风险预警系统的灵敏性与稳健性。其三,根据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给出分类财务风险预警决策方案。不同物流企业的运营风格有显著差异,并导致企业风险管理方法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薛友丽,张梦,张轶.基于决算数据的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J].教育财会研究,2012,(1):51—55.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案例篇8

企业通过举债方式获得资金来满足生产经营需要,是现代企业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但是负债带来的风险是企业不可回避的,是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企业负债经营现状,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我国企业一直以来具有明显的股票筹资偏好,对股票筹资十分热情,然而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债务资金是优良的资金来源。2008年8月23日《参考消息》转发“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世界大企业日益依赖负债经营”。报道称,瑞士银行最近对世界1000家主要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了汇总,发现2007年这些企业实际借款余额比2006年增加了16%,借款资本比率达到了51%,创下过去3年来新高,2008年企业负债也呈增加势头。其原因正是扩张的经济形式下,企业大型并购,而世界性股市下跌使得企业筹资困难,导致世界主要企业对借款依赖程度不断增加。

有实力的企业都纷纷探索并充分利用负债经营这一渠道,但市场的瞬息万变和不可准确预见性,使得风险成为客观存在。市场中的企业,时刻面临着各种风险,每种风险都有可能导致企业走向灭亡。如果企业不能卓有成效地规避与防范各种风险因素,必使企业的未来陷入严重的危机境地。

一、负债经营风险预警概述

(一)负债经营风险预警系统

负债经营是债务人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租赁或借助商业信用等方式,利用债权人的资金来从事生产经营,以获取最大利润的经营管理方式。负债经营具有融资速度快,借款弹性大的特点,在通货膨胀时期具有举债效应,会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通货膨胀率越高,企业因负债经营而得到的货币贬值利益就越大;另外,负债经营能够产生杠杆效应,使企业可以借助负债节省下来的自有资金创造更多的利润;但同时负债经营有不可避免的财务风险,在一定情况下,造成企业权益资金收益的大幅下滑,使企业面临到期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不仅增加企业的再筹资风险,而且会使处于困境中的企业经营更加困难,影响企业信誉,严重的还会导致企业破产。为了防范和规避财务危机,企业就很有必要建立自己的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风险预警系统是指企业财务管理机构通过专门的方法监测、分析经济活动和理财环境,预测和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对企业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监控系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加大,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控因素。无论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都应建立预警系统,让经营者能够在财务危机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企业经营,防范风险。因此,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个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具有如下主要功能:

第一,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当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预警系统能够预先发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第二,预防财务危机发生或控制其进一步扩大。当财务危机征兆出现时,能够及时寻找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使经营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制定有效措施,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避免严重的财务危机真正发生。第三,避免类似财务危机再次发生。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其发生的原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改进建议,弥补企业现有财务管理及经营中的缺陷,完善财务预警系统,从而能避免未来类似情况的发生,更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基础差、规模小、竞争力弱、经验不足,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其生命力十分脆弱,这就要求企业建立预警体系增强抗风险能力。事实表明,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可以有效预测、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可以及时为各级领导提供可靠的财务决策信息或依据,可以指导公司及时调节资产、负债和偿付能力的比例关系,合理确定负债比率,逐渐降低不良资产的比重,不断增强偿付能力。因此,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负责经营风险预警模型

公司的经营风险可以借助模型进行分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方学者就陆续开始对企业财务预警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财务预警的方法和模型。一般可把它们分为定性预警分析和定量预警模式两类。在此介绍由美国纽约大学商学院的altman教授提出的Z计分模型,即运用多变模式思路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来预测财务危机。其判别函数为: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1-1)

其中:Z:判别函数值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反映公司总营运资本的流动性,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反映公司的支付剩余能力,

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反映公司的收益率大小,衡量公司运用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

X4:(股票市价,负债账面总额)×100,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定性t

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反映公司的活动比率;

该模型实际上是通过五个变量(五种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营运能力指标(x5)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预测企业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可能性。非上市公司的Z值模型和判别规则如下:

Z=0.717X1+0.847X2+3.107X3+0.420X4+0.998X5 (1-2)

其中:x4修正为股东权益,总负债,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定性。其余X1,X2,X3、X5同上市公司的相同。X1,X2,X3,X4,X5分别反映资产流动性、公司的寿命及累积的利润率、盈利能力、财务结构、资本周转率。一般来说,Z值越大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

性越小。根据相关的实证检验,当Z>2.675时,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Z

二、企业负债经营案倒

(一)洛阳豫港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简介

洛阳豫港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是由香港亨龙有限公司(25%)、河南龙泉天松投资有限公司(75%)两方投资兴建的中外合作火力发电企业。项目总投资108000万元,生产规模为2×13.5Km机组,经营范围为煤洁净燃烧技术火力发电、售电,现有职32300人。目前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5640万元,其中:河南龙泉天松投资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2673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5%,香港亨龙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891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5%。

2007年国家发改委在电力工业“上大压小节能减排”计划实施后,公司的135mw机组尽管已经实施了环保脱硫改造,但能耗高、用水量大、污染严重,与“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的产业政策依然不相符合。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结合公司规划布局的实际,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预计将投资46亿元,建设两台600mw超临界纯凝汽式发电机组替代原有135mw机组。

(二)公司经营概况

截止2008年底,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3099125万千瓦时,完成供电量2856788万千瓦时,总利税31.4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两台600mw发电机组建成后,在发电量相等的情况下可向大气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600吨,在能耗上每千瓦时可节约标煤耗108克左右。

三、案例分析与防范对策

(一)案例分析

以洛阳豫港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财务数据为例分析多变量模型的运用(见表1)

利用Z计分模型进行总体财务预警分析。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计算该企业的有关指标,可以计算出,Z1=1.13,Z2=1.19,Z3=1.33,根据三年的计分都远远小于1.81,可以判断,该企业2006年已经出现低效益,存在很大的破产风险’因此,企业在2006年末就应启动财务风险处理机制。合理安排现金流量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1 风险形成的内因

(1)负债不适度使得财务风险加大。一般在期望资金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的情况下,借入资金在全部资金中所占比例越小,企业自有资金收益率就越低,自有资金收益率标准差也越小,从而企业财务风险也越小。从电力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可以得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流动比率为1.2:1,而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保持在200%左右,该指标低,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好;企业负债越多,财务压力越重,越有可能不能及时偿还债务。即使企业盈利能力很强,也存在着过度举债、利息包袱沉重而不能到期偿还本息的财务风险。另外债务偿还期限越短,企业偿债时间越紧迫,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大,极易出现偿债危机。

(2)负债利息过高。企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一定,借入资金利息率越高,期望自有资金收益率就越低,这样就会造成财务风险越大。电力公司每年的财务费用基本保持五至六千万,如果企业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难以偿付到期本金和利息,企业便陷入财务危机。而负债的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使盈利能完全补偿借人的资金成本。否则,企业将无利可图,更谈不上发展。

(3)资金流动性差,偿还能力不足。偿还债务通常情况下是采取流动资金支付的方式,因为只有流动资金才能随时变现偿还债务。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契约的规定按期偿付本息,还要看预期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如何。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当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弱的资产较多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大,甚至不得不宣布破产。由分析知,电力集团流动资产周转率为0.28,总资产周转率为0.23,固定资产周转率为1.4,存货周转率7.3。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周转率较低,影响了企业资产的质量,揭示了企业利用资金经营的效率差。

2 风险形成的外因

(1)企业盈利的不确定性。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环境、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是经常变化的,这些因素对企业的盈利水平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它是难以分散和控制的。对于豫港电力集团而言,近几年煤价持续高涨,比以往几乎高出一倍多,其生产成本极大增加,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另外企业内部技术装备、产品结构和设备利用率变化,人工生产率和原材料利用情况的变化,可能出现的事故以及企业人员素质和应变能力等也给企业带来一定风险。

(2)还债不适时造成筹资风险。一个企业筹资能力强弱表明企业应付财务风险能力强弱。企业经营状况好,它的筹资能力强,应付风险能力也强;反之,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它的筹资能力就会减弱,而应付风险的能力也会相应的减弱。随着负债经营的每况愈下,豫港集团效应明显走下坡路,2009年3月两个冷却塔被成功爆破拆除,使得集团仅有2个发电机组,生产能力大大减弱,投资者纷纷收回资金。拖欠债务不仅丧失企业信誉,断送了再借债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机会。

(3)经济发展状况。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存在周期性的波动。在经济高涨时期,银根放松,市场购销两旺,经济一片繁荣,企业效益普遍上升;反之,在经济萧条时期,资金短缺,市场疲软,企业亏损面扩大,亏损额上升。因此经济萧条时期较之繁荣时期,负债经营的风险更大。08年金融危机,我国经济一度受到影响,豫港集团也出现利润负增长。

(二)风险防范对策

1 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控制负债经营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和预警体系,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预警管理程序和预警体系,加强风险的发现、监控和预警管理。财务预警体系应包括:

(1)财务信息的收集、传递机制。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2)财务预警组织机构。确保财务预警分析工作能有专人负责,并且不受其他组织机构的干扰和影响。

(3)财务风险分析机制。通过财务风险分析能够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较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

(4)财务风险处理机制,包括应急措施、补救办法和改进方案。其中,应急措施主要指面对财务危机和财务风险,应该采用何种方法去规避,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补救办法主要指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改进方案主要指如何改进企业经营

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杜绝和避免类似的财务风险再度发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使企业能够对风险防患于未然并能够从容面对。

2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负债财务计划

根据企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经营不善,到了债务偿还日无法偿还,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就必须在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账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不低于1:1,流动比率保持在2:1左右的安全区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在借入资金中,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其结构趋于合理,要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

3 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和负债结构

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负债规模通常由资产负债率来表示,资产负债率的大小与企业的安全程度直接相关。在财务杠杆正面作用下,企业举债越多,利润越大,资本利润率越高,这种结构对于所有者来说是理想的,因为企业用别人的钱经营,而增加了所有者的权益。但对于债权人来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债权人承担的贷款风险就越大。一般情况下,普遍认为资产负债率在30%时,为安全;40%,较合适;超过50%,资金周转将出现困难,债权人将考虑不再增加贷款,不同企业该比例的确定会略有差别。

负债结构是指企业负债中各种负债数量的比例关系。在企业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究竟安排多少流动负债、多少长期负债,需要考虑企业销售状况、资产结构、利率状况、现金流量等因素对负债结构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不同筹资方式的特点此如。长期借款可以固定其利息支出水平,但融资速度慢,而且还会有一些限制性条款;如果采用短期借款来筹资,则利息费用可能会有大幅度的波动,财务风险也会增加。因此,企业要关注长、短期债务的匹配,这样才能发挥债务的最大经济效用。

四、结束语

负债经营不仅仅是要适度举债肪范风险,更重要的是要进行高效的经营,只有以经济效益为标绳,科学决策,不断完善经营机制,才能创造出较高的利润率。负债经营企业必须具备较高的资金利润率;负债经营可以带来双赢乃至多赢的效果,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进行负债经营。负债经营不是是有条件的,具备较高的资金利润率是负债经营的基本前提。在筹资决策时,必须把综合资金成本率的高低作为选择筹资方案的主要标准,同时要注重合理搭配,分散和降低财务风险。要在考虑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筹资的方案所确定的资金成本进行比较,把负债经营落实在资金成本低、风险小的方案上。综合考虑企业发展的前景、收益的稳定性同行业的竞争情况和企业的资本结构等情况,在利用财务杠杆时所产生的效益和可能承担的风险之间进行权衡。举债经营与自身积累并重;留存收益也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

企业在负债经营的同时,加强企业自身积累十分必要。梅耶斯提出的等级筹资理论指出,最优先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自身的盈余积累,当企业做出投资决策时,首先应考虑运用内部资金,其次是债务资金,再次是发行股票。2002年世界主要企业债务资金比例高达75%,到2005年和2006年一度降为48%,其原因就是企业进行改革,充分利用内部积累,减少负债依赖。另外,如果仅仅依靠外部筹资而缺乏积累,很可能在急需资金时无法从外界筹措到,而使得一些有利的投资机会白白坐失,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后果。企业应当在利用债务资金的同时做好自身的盈余积累,做到积累与负债相结合。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案例篇9

摘要

现代企业都会采取负债筹资的方式获取资金,不仅是因为负债起着税盾和财务杠杆的作用,而且还能通过这些作用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和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即可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给企业带来财务收益,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使企业遭受财务杠杆损失。正确运用,适度运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科学筹资、投资,降低综合资金成本,以实现最优成本结构。

对企业的长期债权人来说,只有将资产负债率与财务杠杆系数结合起来分析,可真正知道资产负债比率结构的优劣,能真正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使债权人全面了解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本文将从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①企业的投资者如何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以及怎样优化资本结构;②企业的长期债权人怎样分析财务杠杆及其在报表分析中的作用。

关键词:财务杠杆、筹资、最佳资本结构、报表分析

目录

摘要………………………………………………………………………3

目录………………………………………………………………………4

一、财务杠杆概述………………………………………………………5     

(一)财务杠杆及其影响因素………………………………………5

(二)财务杠杆是把双刃剑…………………………………………5

(三)财务杠杆系数…………………………………………………7

二、我国上市企业利用财务杠杆的情况………………………………8

三、财务杠杆在企业筹资方面的应用及分析…………………………10

(一)财务杠杆在企业筹资方面的应用知识……………………10

(二)举例说明财务杠杆的效应及其分析………………………12

四、财务杠杆在报表分析中的应用及分析 …………………………15

(一)财务杠杆在报表分析中的必要性…………………………15

(二)财务杠杆在报表分析中的应用……………………………16

五、财务杠杆应用的建议………………………………………………16

六、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20

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为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必不可少。现代企业中的资本结构问题已成为筹资决策的核心,财务杠杆也作为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逐渐引起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财务杠杆理论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只要企业能合理的运用它,必然会收到好的收益,从而也使企业的资本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如何更好的利用这把“双刃剑”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将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对此问题的研究也就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杠杆概述

(一)财务杠杆及其影响因素

1、财务杠杆的内涵

财务杠杆(FinancialLeverage),是指由于企业财务成本中存在债务利息、租金和优先股股利等固定性财务费用而对企业所有者收益(即股东收益)带来的影响(本文假设企业的固定性财务费用只有债务利息)。当企业的负债增加或其他固定性财务费用增加时,财务杠杆作用也增大,此时,息税前利润的微小变动将会引起普通股每股收益产生较大的变化,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

2、影响财务杠杆作用的因素

影响财务杠杆的因素较多,但其决定因素中比较重要的有:(1)未来的销售增长;(2)未来销售的稳定性;(3)产业特征;(4)企业资本结构;(5)管理当局对风险和控制地位的态度;(6)贷款人对企业和产业的态度。

(二)财务杠杆是把双刃剑

负债筹资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使企业遭受财务杠杆损失。

负债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只依靠自有资本,而不运用负债就能满足资金需要。负债筹资是与普通股筹资不同的筹资方式。与后者相比,负债筹资的特点表现为: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一般比普通股筹资成本低,且不会分散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权。由于债务利息固定,当企业有利润时,扣除利息后,股东权益收益率将会提高,易于发挥负债筹资的财务杠杆作用。但是,筹集的资金具有使用上的时间性,需要到期偿还;不论企业经营好坏,需固定支付债务利息,从而形成企业固定的负担;在企业经营不景气时,会加重企业财务困难,甚至会引起公司破产。企业负债筹资必须遵守《公司法》等有关规定,限制条件严格,且其筹资额具有有限性。如企业发行债券的规模受有关规定的限制,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累计债券发行总额不能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等。

财务杠杆的作用来源于企业采取需要支付固定成本(债务利息)的融资行为。财务杠杆效应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是正向的、积极的,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也可能是负向的、消极的,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巨额损失,使公司面临财务危机。

1、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及其界定

财务杠杆具有正效应,即公司合理使用财务杠杆可以导致权益资本利润率的提高。具体地说,由于负债定期定额税前付息,只要公司的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资本边际成本,便会引起权益资本利润率的提高。因为支付固定融资成本之后留下的任何利润都属于普通股股东的。财务杠杆正效应是因为财务杠杆具有节税的效果(指由于债务利息从税前利润中扣除而少缴的那部分所得税)及其降低公司总资本成本的作用。财务杠杆正效应是公司负债经营的直接动机和目的。

企业利用债务筹资,由于负债利息是不随息税前利润的变动而变动的固定费用,所以当息税前利润发生变化时,股东收益会发生更大幅度的变化。当息税前利润增多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扣除所得税后可分配给股东的收益就会增加,从而给股东带来额外的收益,即财务杠杆的正面效应。

2、财务杠杆的负效应及其界定

财务杠杆负效应是与正效应相对而言的,它是指由于财务杠杆的不合理使用而导致公司权益资本利润率的大幅度降低甚至为负。财务杠杆负效应是财务杠杆所带来的财务风险的结果,只要有一定的负债经营,就存在财务风险,就可能产生财务杠杆负效应,给公司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财务风险是指当公司有负债、租赁或优先股时,债务利息、租金和优先股股利等固定支出将会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并对普通股股东收益产生的影响。

但是,财务杠杆也会给股东带来超过经营风险以外的附加风险,即财务风险。财务杠杆导致每股收益的变动性增加,即息税前利润对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谷时,由于固定额度的利息负担会使企业利润迅速下滑。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股东收益下降得更快,导致股东收益大幅度下滑,这就是财务杠杆的负面效应。

以上分析可知,在筹资取得的预期息税前利润既定的条件下,采用负债筹资还是股权筹资对股东每股收益的影响是不同的。高于筹资方式的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会产生财务杠杆的正面效应,低于无差别点时,则会产生财务杠杆的负面效应。

(三)财务杠杆系数

公司的财务杠杆的高低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egreeoffinancialleverage)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是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反映财务杠杆作用的程度,揭示企业的每股收益对公司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敏感性。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表示财务杠杆系数;表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表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润;表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表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企业要寻求最优的资本结构就必须对财务杠杆系数做出合理的估算,它是每个企业衡量自身风险的重要标准,也是企业选择负债程度的标准。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可以通过它来确定财务杠杆效应,并据以选择最佳资本结构。另外,财务杠杆系数主要受到税前利润和利息的影响,企业可以根据这两项数据迅速地算出财务杠杆系数。即:财务杠杆系数(DFL)=(税前利润+利息)/税前利润。

利用的定义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必须掌握每股利润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这是事后反映,不便于利用进行预测。为此,我们可设法推导出一个只需要用基期数据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的简便公式,如下:

式中:表示财务杠杆系数;表示基期息税前利润;表示债务利息;

从上述两个公式中可以发现,若企业没有负债,不承担固定性财务费用,则不论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为多少,财务杠杆系数始终为1,企业没有财务风险;若企业有负债,则财务杠杆系数必然大于1,在公司资本总额、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例越高,财务费用越大,越大,公司的财务风险也越大,公司可以获得的财务杠杆利益也越大,当公司略有变动时,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速度也会越大。

财务风险存在的实质就是由于负债经营而使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由于经营的不确定性使企业选择举债时要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资金越多,其财务费用也就越多,财务杠杆系数也就越大:如果息税前利润上升,则普通股每股收益将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则普通股每股收益将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就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

二、我国上市企业利用财务杠杆的情况

我国上市公司中,负债筹资方式因其独特的杠杆效应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重要筹资手段。一些公司在盈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却较低,忽视了对财务杠杆的利用;而一些公司在盈利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却不顾负债经营的风险,是企业保持较高的负债水平,面临很高的财务风险。

企业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融资,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在筹资过程中企业应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并在以后追加筹资额的过程中继续保持这个最佳的结构,我国大多数上市企业资本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并根据自身情况以及环境的变化,努力寻求新的环境下的最佳结构。

企业要克服各种风险,在稳定中求得发展就必须保持适当的资产负债率,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发展速度较快的企业往往必须依靠外部资本,特别是负债资本。而且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资产负债率的大小。

我国上市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与国外企业相比虽然是比较低的,但也基本合理。因为我国的企业有着自身的特点,上市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不高。但是各行业中也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过高或过低的不合理现象,比如能源、电力、冶金、农林牧草行业,在各行业中属于比较稳定和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因此可以保持一个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而金融、地产、商贸旅游等行业波动性较强,发展稳定性较差,从而需要保持一个不太高的资产负债率。但在我国的上市企业中情况恰好相反,能源等企业的平均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明显高于商业银行年贷款率,但其平均资产负债率却又明显地低于总体平均数。而金融等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却又明显高于总体平均数。因此,应根据本行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优的资本结构,而不应该盲目地增加或减少负债。

在实际应用中,财务杠杆的意义经常被局限,甚至由此产生偏差,不同程度的给财务杠杆的全面认识及有效使用带来不利影响。误区一:将财务杠杆等同于负债。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负债与财务杠杆之间联系密切,二者如影随形。这容易让人们产生误会。负债是发挥财务杠杆作用的前提,但有了负债并不一定就能够发挥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同时,负债与否也不仅仅取决于财务杠杆的使用,还要考虑多种因素从而做出决策。误区二:只关注财务杠杆的直接效果,忽视财务杠杆的间接效果。人们往往强调利用负债获得更多可用资本。而忽视其所付出的代价--利息,利息的固定性决定了不管企业将来收益如何,是否有足够的资金都要偿还。因此借款可能同时带来财务杠杆双面影响,杠杆利益或未来经营效益下降而带来的财务风险。误区三:对支点意义把握不准。在财务杠杆中,固定的借款利息构成了支点,支点位置的变动将直接影响杠杆效应的程度。

企业资本结构的实质就是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的比例关系,也就是可以用资产负债率体现出来。如果一个企业保持着良好的资产负债率,则也反映出其具有良好的资本结构。因此,企业必须经过谨慎而全面的判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我们要真正认识财务杠杆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和损失,重新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改变目前大多数上市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第一,在盈利能力水平较高而且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时,要努力通过借入资金来提高权益资本的获利能力,紧紧抓住任何可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的机会。第二,在盈利水平较低且企业盈利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要考虑到负债资本的风险而保持一个较低的负债水平,防止财务杠杆损失的发生,从而降低由于债务所带来的破产成本、资本成本等财务风险,使公司得到合理发展。

三、财务杠杆在企业筹资方面的应用及分析

(一)财务杠杆在企业筹资方面的应用知识

在现代企业中,负债经营、谋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已成为众多企业管理者的共识,企业经济效益良好时,适度举债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提高企业权益资金的盈利水平。但是,举债总是有风险的,一个企业在负债经营时,如何合理地把握其负债的比例,正确地运用财务杠杆的作用,规避财务风险是十分重要的。资本结构优化的重点是债务资本比重的安排,而财务杠杆也是通过债务资本发挥作用,因此利用财务杠杆原理,合理安排债务资本的比重,可以使企业在获得杠杆利益的同时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有效地实现资本结构优化。

财务杠杆是一个可选项目,没有公司被要求必须用长期负债和优先股融资,只要公司愿意,他完全可以通过内部来源和发行流通的股票来为经营和资本支出融资。从杠杆原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和财务杠杆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财务杠杆效应的强弱取决于资本结构中负债比例的高低。负债比例越高,财务杠杆效应越强,公司的财务风险就越大;反之亦然。公司在安排资本结构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通过对公司产销计划的调整使息税前利润上升,进而为公司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另一方面还必须注意合理控制风险,通过财务杠杆的比较分析,达到资本结构的最优化,使公司承担适度的负债和风险,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以下举例说明公司怎样利用财务杠杆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和财务杠杆的关系除了反映负债水平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之外,还向我们揭示了权益资本报酬率与公司总资本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因为负债与权益资本之和构成公司的资本总额。为了定量描述权益资本报酬率与总资本报酬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引入财务杠杆定理模型:

公司总资本报酬率Roa可以用下式表示:

公司权益资本报酬率Roe可以用下式表示:

整理后得出:

式中:表示负债利息率;表示负债与权益比,其中表示负债,表示权益。  

此公式反映出当公司总资本报酬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时,负债权益比越大,权益资本报酬率就越高。

当公司无负债时,不存在财务杠杆效应,总资本报酬率与权益资本报酬率一致,即;

当公司负债经营,并且时,负债经营并不能发挥财务杠杆效应,即;

当公司负债经营,但时,,表示公司资本结构合理,负债比例得当,财务杠杆发挥了正向效应;

当公司负债经营,但时,表示公司经营状况恶化,负债将会加剧财务风险甚至导致财务危机的发生,权益资本报酬率会随着负债比例的上升而下降,即。

因此,公司要想获得较好的财务杠杆收益,必须对财务风险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和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对策。

(二)举例说明财务杠杆的效应及其分析

假设某公司有三种资本结构方案,有关资料如下表:

金额单位:万元

   方案

项目甲乙丙

负债比例(%)02040

资本总额100010001000

债务资本0200400

权益资本1000800600

普通股股数(万股)1008060

公司财务部门认为,如果公司负债比例不超过60%,其负债的利息率就可以维持在6%的水平上,公司所得税率33%,息税前利润预计为100万元,普通股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财务杠杆系数分别为:

公司的总资本报酬率为:

权益资本报酬率分别为: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丙方案为公司设立的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资本结构,乙方案次之;甲方案无任何风险。

如果公司的息税前利润增加20%,则:

即的增长率为:,同步增长。

即的增长率为35.22%,快于的增长。

即的增长率为26.27%,要快于的增长。

财务杠杆系数分别为:

表明普通股每股收益随着息税前利润的变动而相应变动的倍数没有发生变化。

表明普通股每股收益随着息税前利润的变动而相应变动的倍数下降了0.03。

表明普通股每股收益随着息税前利润的变动而相应变动的倍数下降了0.07。

公司总资本报酬率为:

各方案权益资本报酬率分别为:

说明甲方案的权益资本报酬率提高了2%

说明乙方案的权益资本报酬率提高了2.5%

说明丙方案的权益资本报酬率提高了3.33%

从对比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公司负债比例控制在60%的水平之下,资本总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如果选择负债比例较高的丙方案,不但可以使权益资本报酬率提高3.33%,还使得财务杠杆系数下降了0.77倍,而每股收益也有相当程度的增加。

四、财务杠杆在报表分析中的应用及分析

对企业的长期债券人而言,关心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情况,然而因财务杠杆的作用,若单一分析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就略显偏面,在分析该能力时,应将二者结合起来。

1、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

由于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在长期债务总额不变的条件下,企业从营业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固定的,当营业利润上升或下降时每一元营业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地减少或增大,从而会给股东的每股收益带来额外的增加或减少。财务杠杆在报表分析中的应用,通常长期债权人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都会将资产负债率作为报表分析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反映企业的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形成的,也可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同时也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资本结构。由于存在财务杠杆效应,其实这个比率并不能说明贷款的风险程度,只有将资产负债率与财务杠杆系数结合起来分析,才能真正知道资产负债比率结构的优劣,才能真正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使债权人全面了解企业抗风险能力。分析DFL能帮助报表使用者深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企业的风险程度。此外,对财务杠杆进行深入分析不但可以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还能对企业的资本成本和投资决策作出合理评价。

从债权人角度分析,都希望债务比例越低越好,企业偿债有保障,贷款不会有太大风险。只要DFL接近1,即使资产负债率很高(80%)债权人也不必担心,因为此时企业赚取的利润比其所承担的固定债务利息要打得多,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很小,企业是有能力归还债务利息的,反之,即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高(40%),也并不能说明企业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高,因为此时企业可能正面临很大的风险(DFL很大),企业可能只有很少或几乎没有利润,甚至企业的利润不足以支付固定利息或企业亏损(DFL为负数)。

2、财务杠杆和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指标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长期资金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我们可以发现已获利息倍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资料来源是同样的,只要知道息税前利润和利息费用就能分别求出已获利息倍数和财务杠杆系数。通常认为已获利息倍数越大越好,说明偿还债权人的利息又保障,但这个数大到多少才好,只能和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才有可比性,才知道它相对于同行业来说是好或不好。如果我们在分析已获利息倍数的基础上分析财务杠杆系数,就能知道这个企业在现有利息倍数下的风险程度如何。

五、财务杠杆应用的建议

(一)大胆合理负债,借债有度

199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m·米勒倡导负债经营,他的财务管理理论认为“借贷最上算”“多作借贷往往比谨慎的平衡更为可取”,他认为企业“债不怕多,开源则茂”,关键是指资金经常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负债经营要掌握一定的度,主要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息税前总资产利润率应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这是前提;另一方面,资产贷款负债率(贷款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一般掌握不超过50%。负债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力求低成本吸收资金,高效率使用。

(二)结合传统理论,剖析最优资本结构

传统折衷理论认为,资本结构的变动确实引起企业综合资金成本率的变动,从而引起企业价值的变动,企业最佳的资本结构是使综合资金成本率由下降转向上升的转折点的资本结构,也就是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最低,而企业总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根据传统折衷理论的观点,在一般情况下,负债成本必须低于投资项目的预期回报额,否则经营将无利可图,任何优惠的筹资条件和诱人的筹资项目都是不可取的。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应该高于借款利息率,这是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企业股东权益收益率的变动受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很大,提高资本结构中负债的比重,对股东权益收益率波动的影响很大。

适度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会给企业带来股东权益收益率提高的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使企业获得节税收益。但是如果过分强调财务杠杆作用,举债过多,则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或经济环境恶化,息税前利润率就可能下降到借款利息率之下,这样会使股东权益收益率降低,从而加重企业的财务危机。在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债务利息率时,借入资金的规模和比重越大,财务杠杆系数就越高。此时,适当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就可以达到提高股东权益收益率的目的。而在息税前利润率低于借款利息率时,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权益收益率就越低。

在企业的筹资总额中,安排权益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例时,应该兼顾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充分考虑企业未来时期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和稳定程度以及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情况等因素,以便掌握最佳负债规模,选择一种比较稳健的筹资模型。如果企业生产经营的盈利水平高而且市场需求量大,就可以适当提高借入资金的比例;反之,如果企业生产经营的水平一般且市场需求不旺,则应该缩小借入资金的比例。

从理论上说,当企业的负债总额与权益资本总额相等时,企业就有足够的偿付能力。因此,西方财务界要求资本结构达到1∶1的比例,但实际操作上往往很灵活。只要经营利润增长稳定,企业就有足够的偿付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企业就可以保持较高负债率,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总之,财务杠杆的作用,不仅表达了企业获得利润的程度,也表明了财务风险的高低。企业在安排负债比率和股东权益收益率时,必须在权益和风险之间做出权衡,任何只顾利益而不惜冒险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三)合理确定负债结构,化解债务筹资风险

一方面,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决定了企业的融资环境,影响企业的负债结构。企业应该判断负债经营对企业是否有利,一旦确定了应该进行负债经营,就应随之确定负债的额度和比例。另一方面,考虑借入资金的来源结构,考虑负债期限的安排是否恰当,选择合理的举债方式和资金类别。针对由利率、汇率变动带来利息额的变动进而影响财务杠杆作用的风险,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和汇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据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规避筹资风险。  

第一,明确负债是财务杠杆的根本。财务杠杆的存在直接依赖于负债的发生。负债作为财务杠杆效应产生的前提和根本,要符合两个基本借贷原则:一是期望报酬率要高于贷款利率;二是保障有足够的现金还本付息。在考虑使用财务杠杆之前需要对相关情况作出准确判断。第二,准确估计企业未来经营与收益状况。负债不是一时的行为,只有在企业未来收益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财务杠杆的正效应才会进一步放大,反之将放大财务杠杆负效应,加剧企业风险。企业需要根据经营状况随时调整借贷数量。第三,充分考虑经营以外的影响因素。除经营状况之外,所有者和经营者对于风险的态度、企业的信用等级等因素会间接影响财务杠杆的使用。因此,企业应关注国家资金政策,充分考虑企业利益关系人的态度,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获得最大的财务杠杆效应。第四,考虑适当的举债方式和资金类别。举债方式、类别、渠道的不同会导致负债对企业未来的影响不同,企业要根据数量、期限、利率、借款弹性等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以方便企业根据需要作出适当调整。

六、结束语

以上,本文从两个角度说明了财务杠杆的作用。

以所有者的角度来说,可以利用财务杠杆进行筹资决策,现代企业中的资本结构问题已成为筹资决策的核心,财务杠杆也作为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逐渐引起重视,只要企业能合理的运用它,通过杠杆分析,适时、适度地选择不同的筹资方案,规划合理的资金结构及销售量,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必然会使所有者收益不断增加,从而也使企业的资本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案例篇10

一、我省企业财务风险的特殊性

我省地处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条件特殊。我省又是一个欠发达的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较高。由此形成了我省企业财务风险与沿海及东部发达地区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

甘肃即不是沿边地区,也不是沿海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交通运输条件和高昂的运输成本,交通及信息闭塞,相对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致使其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系统长期落后。容易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封闭性。

资源企业是甘肃的优势,资源开发战略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能源和原材料的开发利用是国家工业化的重要保证。从而引诱、促成企业财务风险的集中性。

我省城市化水平只有30%左右,现实市场狭小。2002年甘肃省人均gdp只有4493元,人均gdp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5%。2002年甘肃省gdp为1161.4亿元,gdp排在全国倒数第五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排在全国倒数第五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在全国倒数第六位,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在全国倒数第六位。2000年全省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仅为0.81%,而人均财政收入排在在全国的第27位。2004年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在全国的位次分别处于全国倒数第3位、第2位,是典型的不发达地区经济特点,促成企业风险的幼稚性。

与全国相比,企业集团规模不够大,甘肃省企业集团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除个别企业集团外大多企业仍然存在着优的不强、强的不优的问题。从总体情况来看,企业集团的规模还是偏小,竞争力不够强,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集团在甘肃仅酒钢一家。较小的经济规模,促成企业财务风险小规模性。

我省很多企业技术水平老龄化、落后化、低度化。企业发展的技术基础薄弱,缺乏技术创新,粗放式经营,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产品升级换代滞后。企业老化的技术设备,一方面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促成企业财务风险的依赖性。

我省的外商投资企业规模较小,借用国外贷款的结构较为单一,引进外资地区分布呈现非均衡状态。据了解,分布于兰州市的外商投资企业占全省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80%以上,外商投资企业主要分布在兰州、白银等几个资源性城市。促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地域性。

企业投资增长较慢,发展后劲不足。地方财政困难,资金短缺和企业债务沉重仍是当前影响我省企业和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财务风险一旦形成,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打击较大,有的甚至导致企业举步维艰的地步,由此促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危险性。

长期以来由于民族众多,各异,文化传统上相对具有很强的凝固性。形成一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开拓精神。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民族特征性。

企业人员素质低,高级专业人才特别是管理、技术人才缺乏。低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促成在企业经营及企业财务风险的易受骗性。

二、我省企业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变化趋势

在讨论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财政收入与国有企业的关系。现阶段,国有企业是甘肃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我省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甘肃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相对集中。截止2004年底,全省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量为1985.62亿元,约占全省工业企业资产总量的83%。税收占全省工商企业税收的70%左右,就业人员约占全省就业人员的70%。2005年末,酒泉钢铁(集团公司)、金川公司等47户企业当年实际上交税金总额52.88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40%以上。我省企业经营效益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我省财政收入的完成情况,对我省财政收入也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财务风险作为企业发展中无时不在的因素,加强对其的防范意识,是确保我省财源安全的有力手段。

我省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对外长期投资、长期借款、证券期货,委托理财,担保资产(资金)几个方面。由此而形成的企业不良资产,资金挂账等潜在亏损等多种形式。

甘肃省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部分相关指标变动表

单单位:亿元

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

金额金额增减(%)金额增减(%)金额增减(%)

一、企业不良资产10.7025.92142.2430.2416.6736.7221.43

其中:(一)三年以上应收帐款8.4620.32140.1924.0318.2629.2521.72

(二)积压商品物资1.042.19110.584.1890.875.3329.06

(三)不良长期投资1.191.6034.452.0326.882.134.93

二、资金挂帐22.0874.27236.3794.0726.66107.5214.30

(一)经营亏损挂帐17.9761.00239.4587.7043.7793.036.08

(二)应补未补挂帐0.501.121.240.35-68.756.001614.29

(三)潜亏挂帐3.2111.72265.115.68-51.547.4030.28

(四)其他挂帐0.410.422.440.34-19.051.09220.59

摘自甘肃国资管理十年改革于发展775页

从上表可以看出,1998年末,我省国有企业的资产损失,资金挂账和不良资产多达144.24亿元,占当年全省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额290.99亿元近一半,是当年我省财政收入97.48亿元的1.5倍之多。从具体指标来看,当时国有企业资金挂账逐年大幅度增加,1996年、1997年和1998年分别为74.27亿元、94.07亿元和107.52亿元。企业的不良资产连年大幅度增加。全省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1996年为25.92亿元;1998年为36.72亿元,增长39.81%。

近几年来,我省企业通过一系列改革和改制,通过清产核资,破产兼并等一系列整改措施,核销了企业的不良资产和累计的呆坏帐损失,减轻了企业的包袱,然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新的资产损失及资金挂帐又在形成。2005年末,省级大中型企业资产损失及挂帐数达到46.88亿元,占到当年财政收入的近1/3。

我省国有企业的资产损失,资金挂账和不良资产不仅数额大,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从而折射出我省国有企业存在着极大的财务风险,其结果必将导致财政背上沉重的包袱。

据省国资委调查,截至2006年6月末,我省监管的省级47户企业所形成的长期投资、长期借款、证券期货、委托理财、担保资产和短期投资是2005年末全部资产的近30%,几乎等于企业全部净资产。

三、我省企业财务风险的历年部分重大事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企业发生了很多财务风险案例,有些甚至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90年代初,兰州连城铝厂从银行贷来4000多万元资金,到广东炒地皮,用赚来的钱弥补扩建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连连受骗,导致2.7亿国有资产流失。约占当时连城铝厂全部资产的1/3。

1992年,省进出口贸易公司先后4次借262万元给个体户从事经营活动,造成损失88万元。1993年至1995年,又以公司名义贷款、筹款8400余万元借给私人魏兴运使用,造成2100余万元无法收回的重大案例。

1992年至1998年期间,甘肃省电力公司财务处负责人私自将巨额资金出借给甘肃电力会计学会、赛特总公司、赛特总公司白银公司等多种经营单位。私自向海南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融、投资。最终给国家造成了3.6亿元的重大经济损失。

我们通过资料查证,近年来,我省部分企业财务风险仍然发生着。例如:2004年9月23日,上海市长宁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因委托理财纠纷我省某公司负有连带责任。2004年12月23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4)沪一中民三(商)初字第403号《民事判决书》判决,我省某公司负有连带责任,返还上海市长宁区农村信用合作社4797.58万元。

截止2006年5月22日,我省某实业有限公司违规进行股票投资,形成国有资产潜在亏损6612.47万元。

四、我省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我省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企业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一些企业管理者急于求成,在自身财力匮乏的情况下,多头举债融资办事,往往半途而废,项目失败后形成巨大的债务负担。有些企业盲目为其他一些经营不善的公司提供担保,一但担保对象无力偿还,企业将附有连带责任,造成巨额损失。例如:西北油漆厂2003年1月对兰州大利建材公司在交通银行兰州分行的贷款240万元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当年9月因该公司无力偿还到期贷款本息,西北油漆厂持有的西北化工国有法人股240股被法院冻结准备拍卖代其偿还。

2、决策失误。由于企业领导人长官意志,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决策缺乏科学论证,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1992年投资匈牙利金鑫蔬菜公司51.53万元,1994年给兰州机电轴承公司投资额11.77万元,由于决策失误,目前这两家公司已关闭停业,投资也无法收回。又如,1990年兰通厂年出资20.87万元,与兰州膜科所投资组建兰州膜通公司开发海洋淡水设备,后因产品开发失败,该投资难以收回。

3、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省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甚至有些企业设立几套帐,报给税务部门一套,自己保留一套,送给银行的又是一套。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甚至弄虚作假。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4、缺乏科学的预见性。目前,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五、财务风险防范和确保我省财源安全的建议

企业财务风险在企业运营中是必然存在的,然而我们可以对它研究进行有效的预计、防范控制和处理,使之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一)健全财务法制,加强会计监督体制建设

企业管理部门以《会计法》为中心,尽快建立健全以注册会计师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依靠注册会计师这种社会监督力量去监督企业的会计行为,以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严惩会计行业弄虚作假。严肃处理报表严重失真,例如将企业的财务报表上报主管部门一套,上报税务部门一套,上报银行的又是一套等事件。应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法治环境。

另一方面,从法律、行政等方面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外部监督和管理。长期以来,我们忽视对监督者-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过分的相信这个监督者。然而,我省连城铝厂的案例,由于某会计事务所错误的评估,人为地加大被评估项目的价格,诱导了连城铝厂的巨额的不良投资损失。所以,我们必须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监督和管理。建议对企业项目实行审计单位轮换制度和注册会计师轮审制度,不能由一个或两个审计单位或注册会计师长期审计某一单位,并且要强化会计师行业的自律制度。

(二)从财务风险的各个主要环节进行防范和控制

1、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给企业带来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首先,企业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于企业的收益。所以必须提交资金的使用效益,来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其次企业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以优化资本结构。再次是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搭配比例应与企业资金占用状况相适应。

2、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第一要对企业投资未来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第二企业进行项目投资时,在突出主业的情况下,注意多种经营,合理进行投资组合,使其最大限度地分散投资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是应收账款的回收在时间上和金额上的不确定所导致的风险。对于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好的客户,采取赊销的方式,控制一定的信用额度,采取分期收款、商业汇票等风险较小的结算方式。对于偿债能力差和信用状况不好的客户采取汇兑、支票等结算方式。其次,企业应依据谨慎原则,对于可能发生坏帐损失,在其发生之前提取坏帐准备,以减少本期虚增利润,防范资金回收风险。

4、分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收益分配风险是指企业在分配收益的方式、时间和金额上的不同权衡和取舍给企业的价值到来的不确定性。为此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向投资者传达正面有利的信息,树立我省企业良好形象,塑造投资者信心,以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培养专业人员

对现有的会计从业人员,在业务上通过各种培训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坚持会计从业人员的技术资格考试与持证上岗制度,同时进行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实践学习,特别是从一些现有形形的财务风险案例中学习积累经验。培养一批精通会计法、税法、公司法、劳动法、合同法、环境法、票据法、刑法等法律知识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使我省企业财务运营活动中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自身的正当权益,寻求我省本企业的最佳利益。

(四)建立企业财务统计分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