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预警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8:04

财务数据预警分析篇1

【关键词】大数据;财务预警;非财务指标;系统结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7)09-0095-05

一、研究现状

财务预警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外对财务预警的研究较国内要早,多集中在多变量动态分析模型的基础之上,国内尚未有人提出适合我国企业实际并得到有效验证的财务预警模型。国内很多学者对财务预警进行了开创性的尝试,财务预警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1]。

财务预警从选取的指标上划分,可以分为基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种。基于财务指标的财务预警效果一直受限于会计信息的失真和滞后性。而基于非财务指标的财务预警模型又因为指标获取的主观性饱受诟病。以2008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论述大数据科学的多篇文章为标志,世界范围内对数据科学问题的研究正式拉开帷幕。伴随着社会实践的推进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大数据科学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现阶段学者研究的主题主要围绕以下方面:(1)大数据是什么,即如何对大数据进行科学规范的定义问题。(2)大数据的影响,即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变革,其中所蕴含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3)大数据应用于人类社会发展实践中所必须得以突破的关键技术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进行突破。(4)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该如何应对等。在社会经济领域,michaeletal.[2]指出,大数据时代来临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在审计领域,审计师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审计工作中已经成为了应对时代变革的重要举措,其呼声也越来越高。宋彪等[3]首次把大数据引进财务预警模型,根据上市公司的St情况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预警的效果大为提高。目前的相关研究大都提出技术框架,或者关注技术实现,大数据如何引入财经领域的理论论证尚未完善。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大数据指标引入的可行性和途径。一般把大数据引入到财经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研究企业大数据信息正面情绪指标、中性情绪指标、负面情绪指标、正面与负面情绪交互指标以及大数据信息频次指标。这里所说的大数据是为了与财务指标区分,严格意义上来讲,财务指标也是企业大数据的一部分。本文所提及的大数据指标,是通过对互联网上无数网民这个企业传感器进行搜集和信号融合而得到的。它的特点是来源广泛,结构非常复杂,需要从网络的海量信息中在线筛选才可获取,能够从所有利益相关人在线回馈信号流角度反映企业运行的全貌,个别力量难以左右其趋势,具有群体智慧性,并且呈信息碎片化和无意识状态,符合大数据的相关定义。这些信号流中已经包含了以往财务预警研究中涉及到的非财务指标信息,而且这种信号传递的信息比以往研究中,通过调研或者一些定性方法获得的个别非财务指标要更加客观和全面。

二、基于系统结构模型的分析

确定大数据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关系,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复杂的任务。iSm即解释结构模型,作为一种成熟的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为研究大数据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系统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目前,非财务指标的既有研究所提出的各种指标缺乏系统性,研究非财务指标的系统性影响所使用的方法主要以规范为主,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非财务指标对财务危机的整体影响评价模型。非财务指标有必要进行系统分析,才能考虑引入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否则非财务指标之间结论不会稳定,甚至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iSm模型构建主要有以下步骤:系统构成要素确定、邻接矩阵确定、可达矩阵计算、层次化处理、绘制有向图和形成递阶结构模型。研究大数据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系统性关系,首先要确定相关指标。指标获取方法主要是搜集文献,搜集使用非财务指标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相关文献,最终形成备择文献。其次,从备择文献中检索出所有出现的非财务指标,整理形成备择指标。最后,提请专家小组对备择指标进行评价,对指标进行增减,以及对指标内涵进行新的扩展,从而得到完备指标要素,即构成iSm构成要素。系统由17个要素组成,如表1。

系统中的17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为直观显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邻接矩阵进行描述,将要素间的直接影响表述为aij=1,即若要素之间没有直接影响表述为aij=0,要素ai对aj没有直接影响。根据专家组及相关人员分析之后,建立邻接矩阵如表2。

根据邻接矩阵可以构建要素关系图,如图1。

各个要素之间的直接关系是靠邻接矩阵来表示的,然而事实上,间接关系也是这些要素之间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例如要素ai会对aj造成影响,同时aj又对ak产生影响,便将ai视为基于aj要素对ak构成间接影响的要素,ai对ak产生了间接影响。这种间接影响则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要素来进行传递。一般情况下研究的样本中这些直接或者非直接的各个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各种影响关系,可以使用可达矩阵m来进行描述。其中矩阵中的元素aij=1是用来描述要素ai直接或非直接地影响到aj,相反,aij=0。具体结果如表3。

接下来的研究需要进行级位划分,主要是针对可达矩阵区域内元素进行地位确定,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所有元素的层次地位划分。将区域中基于影响关系构成的要素集合进行逐个排查,观察找出系统中对其他任何要素都不产生影响的要素,将其定义为系统最高要素,并将其排除,之后重复上述过程逐级搜索一直到最低级的要素为止。

借助matlab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快速将要素进行分级,结果见表4。

根据分级提取骨架矩阵,并构建递阶结构模型如图2。

由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数据指标及非财务指标与财务危机关系系统是一个有8级的递阶结构模型。在线信号n1以及财务危机n2的直接原因就是股票价格n4的变化。而影响股票价格的直接原因有或有事项n5、审计意见n6、发展能力n14以及市场份额n17。或有事项和审计意见是一种外在因素,发展能力与市场份额的直接原因是公司治理n3和顾客满意n11,公司治理的直接影响因素是股份结构n9和独董人数n10,顾客满意的直接影响因素是产品质量n12。股份结构与独董人数的直接影响因素是战略目标n13,而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因素是技术目标n16。战略目标的直接影响因素是市场变化n8,质量目标的直接影响因素是市场变化n8和创新能力n15。最低级行业背景n7是市场变化的原因。创新能力是一种系统客观存在的状态,在本系统中没有直接影响因素。

根据要素全关系图优化递阶结构模型,进而得到解释结构模型,如图3。

由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性,非财务指标的数量极其庞大,性质也特别复杂。对所有的非财务指标进行确定、跟踪和分析是不可能的一项任务。系统中的各个非财务指标都是目前文献中常用的,因此将未知的一些因素都放在或有事项里。这些指标在具体应用中的计算都比较困难,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靠定性分析,或者简单地找到几个财务指标来反映复杂的非财务指标内涵。在解释结构模型中发现,在线信号可以预测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这在国外的文献中已有证明。同时,财务危机也是股票价格变化的一种结果,而且在线信号与财务危机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以股票价格为流体,在线信号和财务危机形成一种连通器的构造,即在线信号的变化可以对财务危机进行同步的观察和预测。由于在线信号量化的容易性,考虑用在线信号替代不易量化的非财务指标是一个有效的处理手段。

三、实证

为了对前面分析的结论进行验证,本文采用网络爬虫技术对60家企业的所有相关全网网络数据,包括博客、论坛、新闻等信息进行了采集,时间跨度为2009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通过数据收集及数据清洗,共得到了7000万余条,其中大部分数据为文本信息。而文本信息本身具有非结构化和大量重复的特点。这些大数据反映的相关情绪引入到财务预警模型,能否起到改善预警效果的作用呢?首先对数据进行过滤,将文本信息中的o效信息筛选出去,并对剩余信息进行数值化处理。利用财经领域词典对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同时为验证大数据有效信息频次对财务预警模型的影响,要对上市公司的相关有效信息进行频次统计。考虑到制造业企业数量占全部上市企业总数量的比重最高,同时所在行业不同其表征的财务特点并不一致,具有风险的企业要远远小于正常企业的数量。为使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好的代表性,研究中把制造业作为模型研究的样本企业。

在沪深a股中,制造业企业中的危机企业(以St为准)要远远小于正常企业的数量。若按照资产规模进行1■1配对抽样,则会认为破坏样本的随机性,致使模型效果虚高,模型预测精度夸大[4]。目前,基于资产规模原则进行配对,虽为通行做法但缺乏有力的理论根据,而本文也利用此种配对方式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对危机判断中的表现并不显著。因而,本文并未采用上述原则,而是将危机企业和正常企业采用1■2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样配比。收集的企业信息共有60家,其中包括20家危机企业和40家正常企业,危机企业的样本主要来源于2012年、2013年的工业制造企业(被沪深两市特别处理的),11家危机企业和22家正常企业来自2012年,另有9家危机企业和18家正常企业来自于2013年。危机企业选择的是上市以来首次被处理,超过5年的上市时间,被特别处理是因为连续两年亏损。采取随机抽取的原则对正常企业(上市时间超过5年,且未被处理过的工业上市企业)的样本进行选取,其财务指标源于ReSSt数据库。

选择了32个财务指标和4个大数据指标(文本积极、消极、频次和交互情绪),利用t-2和t-3年度的数据,对t年通过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预测、验证和比较(模型制定以及训练过程等限于篇幅不再给出,可查询参考文献[3])。结果如表5。

从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在财务预警模型中引入大数据指标,可以显著改善预测的性能,而且在距离被预测年度的期间越大,大数据指标表现得越好。本文认为其原因是一些非正式来源的准确消息对滞后的财务信息起到了修正作用。

四、结论

大数据引入是各领域如何选取指标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系统结构模型,理论上分析出在线大数据信号可以影响财务预警效果,进而指出可以通过大数据指标对企业财务预警模型进行优化。采集了60家上市企业,对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为财经领域如何引入大数据提供了新的思路。后续研究将对大数据指标进行细分,并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实现无人监督算法的财经预测模型,进一步规避人为主观性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忠华.财务预警方法评析[J].会计之友,2012(3):100-101.

[2]miCHaeLa,miKLoSaV.thickdata:addingcontexttobigdatatoenhanceauditability[J].internationalJournalofauditingtechnology,2014,2(2):95-108.

财务数据预警分析篇2

关键词:财务预警;财务风险;构建体系

财务预警体系是指在企业的发展中,通过有效的财务指标分析,可以及时的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风险,继而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在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中,其对财务预警体系缺乏有效的重视,导致其缺乏完善的财务预警体系,致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加强对财务预警体系构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财务预警体系的内涵和原则

1.财务预警体系的内涵

财务预警体系是指财务人员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并且及时的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风险,继而可以较好的反映企业的真实发展情况,并且可以制定相应的财务报表。在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中,运用比例法和数学模型的方式可以较好的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同时可以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相应的依据,从而管理者可以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发展措施,进而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财务预警体系的原则

在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中,其可以有效的反应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风险,继而可以制定针对性的防范策略,同时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中,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以便可以更好的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其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测原则

在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中,其可以有效的预防企业的风险,并且财务预警体系可以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预测的原则。主要是由于在企业的发展中,财务预警是根据企业发展的数据来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其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方式。

(2)统一原则

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需要遵循统一性的原则,其主要包括在财务信息、方法和口径上的统一,以便可以更好的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控,可以全面的预测企业的市场营销风险和管理风险。

二、财务预警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1.外部环境因素

在企业的财务预警体系构建中,其会受到不同的因素影响,其外部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市场的变化会对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化,会影响供求关系,继而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情况。其次,宏观经济的变化对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通货膨胀和汇率的变化等会影响商品的价值,从而会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发生较大的变化。最后,政策的变动会对企业的财务信息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税收政策的变化会相应的增加企业的发展成本,进而会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发生变化。

2.企业自身因素

在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中,企业自身因素会导致财务信息发生变化,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管理不当会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相对较多,继而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进程。其次,企业在内控制度和财务分析方式不合理,会影响企业的财务分析效率,从而会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发生变化。最后,在企业的发展中,人员素质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会影响企业的财务分析效率,进而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预警体系构建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

三、分析财务预警的方法

1.比率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在企业的财务预警体系构建中,财务人员将报表上的重要数据进行比较,并且计算出相应的比率,以便可以通过比率的分析来评价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发展状况。比率法是重要的财务分析方法,其可以较为直观的反映企业的绩效情况和财务状态,通过比率法的计算,会计人员可以较好的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进而可以减少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

2.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运用实际数据与基数的比较来反映企业数据中的差异,其可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常用的比较分析法主要是指将两组数据的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两组数据中可以找出企业的发展差异,继而可以更好的规避企业的发展风险。另外,在企业的发展中,将预测风险与历史风险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及时的预测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而管理者可以及时准确的根据计算结果来调整经营策略。

3.因素法

因素法是指运用统计指数分析的方式来对影响企业经营的多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会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风险的程度则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发生情况。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对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的监测,并且通过因素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进而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构建财务预警体系的策略研究

1.建立科学的指标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对财务预警体系的分析,需要经过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定量指标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其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资产运营、发展潜力和偿债能力等指标。而定性分析则是可以直接反应企业的经营活动变化,其主要包括环境、市场和管理的指标。在企业构建财务预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以上因素。首先,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财务预警体系,并且建立科学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式,以便可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继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内部管理风险。其次,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要提升对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视程度,并且可以严格的执行财务预警体系分析,以期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及时的发现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企业的管理者在财务预警体系的执行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调整,同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机制,使企业可以健康持续的发展。总而言之,在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中,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是企业经营活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2.使用科学的分析方法

在企业的财务预警体系构建中,其对财务分析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单变量分析方法和多变量综合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时,需要合理的选择分析方式,以便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其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单变量分析方法

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威廉运用统计学方式提出了单变量分析方法,其认为在企业的发展中,运用单变量分析方法可以对企业的单个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继而可以对企业的发展进行预测。在单变量分析方法的运用中,其主要需要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净利率、资产负债率和营销增长率等指标进行分析,之后与企业发展的极限值进行比较,其操作方式相对简单,可以较好的对企业的单个指标进行分析,但是在其使用的过程中,每次仅仅能够分析一个财务指标,难以达到综合的预测效果。

(2)多变量分析方法

多变量综合分析方法的运用中,需要企业额的财务指标平衡,其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特兰提出,其通过Z值模型的建立来分析企业的发展风险,企业财务人员通过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等指标,可以构建多元的模型,从而可以较好的确定Z的数值,其通过Z值来反映企业的风险情况,并且可以根据Z值来针对性的制定应对措施。

总而言之,在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建立中,企业需要合理的引进两种不同的分析方式,以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综合的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可以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真实发展情况,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机率。

3.完善企业信息管理

在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中,准确的财务信息可以保证企业发展信息的真实性,并且可以降低企业的发展风险,同时,有效的财务信息可以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智能化,为企业的财务预警体系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持。但是在企业目前的发展中,其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在构建财务预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完善企业信息管理体系。首先,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控制制度,以便可以提升信息的传递效率,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其次,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并且积极的引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使其可以更好的对企业的运营信息进行分析和调整。最后,会计人员要随时对市场的信息进行调查和分析,只有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综合性的制定发展战略,才可以更好的保障企业信息的完整性。由此可见,在企业的发展中,需要完善对信息的管理,以期可以更好的完善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

4.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在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关系着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但是在目前企业的发展中,部分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无法满足企业财务预警体系构建的需求,因此,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具有重要的价值。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理者应该提升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主要是由于在企业的发展中,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致使其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继而难以有效的制定科学的措施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而提升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可以使其更好的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其次,管理者要定期的聘请专业的人员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培训,使其可以拥有更加专业的素质,进而可以更好的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最后,管理者要不断的培养财务人员的创新意识,使其可以不断的对企业的财务预警方式进行创新,只有其不断更新财务预警体系,并且使其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才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中,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十分重要,需要管理者认真思考。

五、结语

在企业的发展中,财务预警体系可以较好的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继而管理者根据财务分析结果,可以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较大的不合理之处,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我国企业可以合理的引进财务分析方式,进而可以科学的建立财务预警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洪锋,周艳海,任伟峰.themis模型及其对企业财务预警体系构建的启示[J].财务与会计,2015,01(11):67-69.

[2]俞晓东.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5,10(12):35-38.

[3]孙蕾.构建现代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性[J].现代商贸工业,2014,02(05):132-133.

[4]刘燕.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4(15):15-16.

财务数据预警分析篇3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经济一体化,经营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性和复杂性。作为企业改革先锋的上市公司,同样存在着潜在的危机,虽然国际关税壁垒的逐步削减导致了市场范围的国际化,增加了企业的经营自由度,扩大了获利空间。但是大量涌现的国内外竞争者带来了更多的风险,财务状况的稳定受到威胁,公司的良好公众形象将受到极大。一旦财务危机无法化解,就会被戴上“St”的帽子,以失败告终。为了有效化解财务危机,亟待建立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1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财务危机是企业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正是为化解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机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还没有公认的定义。现在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侧重预警分析机制指标的分析,认为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财务信息数据为基础,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预测、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对企业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依据的监控系统。该观点没有看到预警分析机制还包括模型分析。

另外一种观点是突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风险的控制功能,认为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该观点忽视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其他功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将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这个观点比较全面的涵盖了财务预警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功能。

笔者从第三种观点出发,在分析预警系统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企业专门组织根据财务管、风险管理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以及所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建立预警分析机制,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并分析企业发生经营非正常波动或财务危机的原因,挖掘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所隐藏的问题,以督促企业管理部门提前采取防范或预防措施,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风险控制依据的组织手段和分析系统。简单的说,它是企业专门组织预警-报警-排警的有机管理过程体系。

2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看,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是我国企业管理与控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我国尚未建立完备的财务预警系统,仅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进行某些财务预测信息的披露,但财务预测信息可能只是对上市公司和现在的财务趋势的简单延伸,一旦公司经营处于非常状况,财务预测披露的信息就可能无法准确反映未来趋势。同时在体系框架上将财务预警组织、信息、分析、管理子系统并列,不能充分反应财务危机的三个阶段,本文所构建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相关理论和经济技术特点上的,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警兆的理论提供新思路。根据公司财务危机的潜伏、发作、恶化三个过程,从而建立一套对应于危机过程的发现警兆-确认警情-排警对策(预警-报警-排警)的逻辑机理,为我国上市公司提供一种危机预警管理新模式,在预防和化解危机,提高企业危机预警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作用。

从实践上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多,规模逐年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运作不断规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证券市场进行投资。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公司业绩逐年下降,财务状况出现异常,陷入财务危机,甚至面临退市的危险,使投资者、债权人遭受巨大损失。财务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破产清算已成为许多上市公司可能面临的问题。因此能够适时、准确的对企业财务失败进行预测分析是市场竞争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保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更成为企业以先进财务管理手段增强自身竞争力和应变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对市场参与方来说,根据财务指标准确预测上市公司未来的财务危机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可行的财务预警系统,能起到报警器的作用,提醒有关市场参与方的注意。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借助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公司管理层能够及时发现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以及造成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从而能够及时地、有针对性的调整公司的经营策略,扭转公司经营状况恶化的势头,以避免沦为“St”“pt”的行列。另外公司越早获得危机信号,越可以减少其在、审计、律师等方面所支付的费用。同时,有利于证监部门加强财务监督管理,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

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机制对加强财务监督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管除了要建立传统的财务评价体系,还必须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机制,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财务评价体系和财务分析机制正好是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因此,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证监部门就必须利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全面加强财务监督管理,既要利用财务评价系统给经营者的业绩做出客观评价,也要利用财务预警系统监测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监督上市公司增强风险意识,采取对付或化解风险的措施。

3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可行性

3.1理论依据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有了经济预警的概念,承认经济的波动性和周期性。企业预警理论主要包括危机管理理论、策略震撼理论、企业逆境管理理论以及企业诊断理论。这就为财务预警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基于上市公司财务运作的全过程,不断成熟的财务管理学理论则成为其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预警分析是对大量原始信息和数据的处理,日益发展完善的信息传递理论和统计学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中的危机管理不仅是对危机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而且是对风险的处理,其根源是经济周期性的波动必将导致周期性的财务危机——潜伏、发作、恶化,那么经济周期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则为其提供了依据。另外,证监部门于2001年11月《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表明我国证券市场退市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证券市场的退市机制是实现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重要途径,增强上市公司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引导证券市场朝良性方向发展。因此,随着旧理财模式向新理财理念的转变,企业理财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大大增强,以权衡理论、成本理论和信息传递理论为代表的现代财务理论又成为当今财务预警理论的重要来源。

3.2经济基础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在危机前建立的,这个时候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财力雄厚,完全可以满足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所有资金需求。同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建立起来以后,为公司解决财务危机提供了有效分析手段和控制对策,使上市公司不至于破产,更甚是能及时发现风险,保证了公司经济效益的实现,可以弥补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全部支出,实现风险收益,即危机管理支出小于危机管理所带来的收益。这也符合构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成本效益原则——使产生预警信息的价值大于产生预警信息的成本,保证该系统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3.3技术支撑

上市公司的财务资料相对容易搜集,财务数据趋于规范财务预警系统以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为依据,在建立财务预警模型和进行预警时,要运用大量的财务资料。在公司财务管理过程中,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及时、真实、完整、可比的财务会计信息,企业相关经营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则提供同行业、国家宏观甚至全球的相关外部信息,有了这两者的有力支持,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才能更早更有效地发现财务危机的蛛丝马迹,防患于未然。因此,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和相关经营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是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有效运行的两大技术支撑系统。大部分上市公司已经能够按照市场的基本规则进入市场,完成了企业制度的建设,产权明晰,管理规范、,财务披露制度较为健全。同时,又处于公开的市场监管之下,各种操作行为较为规范。同时,监管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大,将进一步抑制会计造假者的造假动机,提高财务数据质量,从而更加有利于财务预警系统的顺利运行。

4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新思路

以前的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下分为组织机制、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预警分析机制、危机管理机制,对每个机制的运行都作了较为合理的阐述,但忽略了财务危机潜伏、发作、恶化的逻辑过程,仅将这些机制罗列出来,没有体现组织的行为人角色,同时没有注意到后面三项职能机制的先后逻辑关系。因此,笔者根据经济周期性的波动必定引起财务危机的周期性这一原理,注意到财务危机可以分为潜伏、发作、恶化三个阶段,针对不同的财务危机阶段,应该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潜伏期要注意财务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发作期要准确分析财务指标数据,利用模型预测危机发作的可能性,提前做好防治工作;恶化期要迅速启动危机管理专门小组,及时化解财务危机。这一系列的对策就构成了本文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

4.1财务危机的潜伏时期,上市公司处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之中,公司的市场状况、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关联企业的供货和资金偿付能力、竞争对手的价格政策变动、市场的波动、利率和外汇市场的变化、银行信用和利率政策的改变等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筹资能力、资金调度能力和偿债能力等产生巨大的。为了及时准确的识别财务危机,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组织对企业内外的财务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和有效传递,为预警分析机制提供信息数据基础,这就构成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良好的财务预警系统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这些资料包括企业内部财务数据和外部相关市场、行业数据,并形成一个资料系统。而且,这个系统应该是开放性的,不仅包括内部财务信息,还包括外部相关信息。最为关键的是,系统信息要不断更新,资料系统要不断升级,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这一阶段的信息处理要做到与管理信息系统相辅相成。一方面,管理信息系统为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接口,在预警系统与企业各个子系统之间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渠道,进行数据传递与共享能从相对开放的信息资源库中及时获取完整、准确的企业经营数据。这要求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必不可少地配备信息专业人员及软、硬件设备,及相应的技术人员支持。另一方面预警信息迅速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4.2财务危机的发作时期,在证监部门的财务监督下,上市公司为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就必须对收集的内外财务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选择能够明显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特征的指标体系,不仅要有财务指标,而且要引入非财务指标,如行业、企业规模、管理水平等,以全面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然后用收集的数据和选定的指标,通过现代建模(如主成分法,人工神经方法)构建预警分析模型,以准确判断财务危机是否已经产生,将此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者,便于其迅速采取相应的对策。指标分析和模型分析构成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预警分析机制。高效的财务危机分析机制是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核心和关键。通过财务危机分析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影响财务危机分析的一般有两个因素:预警指标和临界点。预警指标是用于预测财务危机的财务指标,也就是能够有效识别财务状况恶化迹象的财务指标;临界点是指控制预警指标的特殊值,一旦测评指标超过该值,就应该实施应急的计划。

这一阶段的预警分析要建立一种科学的分析诊断机制。面对财务层面的危机信号,应探寻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真实根源,或是由于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是由于对竞争应对不当及功能乏力,或是销售质量的下降、自身管理薄弱。

4.3财务危机的恶化时期,财务危机已经存在,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或有效化解,上市公司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为了化解危机,公司管理层就要立即启动财务危机处理小组,迅速分析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恢复公司正常经营。由于财务危机有突发性,要求公司管理层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反应迅速的危机管理机制是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有效性的保证。财务危机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应急措施、风险补救和改进方案,旨在避免、减少危机的危害,直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推动企业持续。

这一阶段的危机管理要加强对财务危机的处理。当财务危机已经恶化时,企业领导人和财务人员不能胆怯、畏缩,应该迎难而上,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困难,摆脱困境,及时分析产生危机的直接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财务诊断,全力扭转财务局面。首先,制定短期行动方案。其要点为降低现金需求与极大化资金来源,例如:处分不良债权与加速回收应收账款;处分存货,包括制成品与原料、零部件;处分闲置资产,出租或出售无用的资产;收回对外投资等。其次,寻求过渡时期的资产支援。分析之所在,主动说明的问题以及将如何解决,征得债权人、供应商、股东等的支持,共渡难关。最后,拟定重整方案及实施时间表。重新检讨其企业的策略方案与目标,吸取教训,制定重整方案。其做法为:调整组织结构;更换负责人;更换高级领导团队;创建企业文化;实施员工激励计划;改善生产程序;改善行销方式等。

4.4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组织机制。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管理者,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管理也不例外,要有一个专门组织为预警管理服务。构建了以财务危机发展阶段为基础的预警-报警-排警的财务危机预警过程机理,还需要有实施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组织机制,它包含了组织体系和组织过程。组织体系就是构建一个专门为危机预警管理服务的组织;组织过程则是在危机预警系统实施中的预警-报警-排警逻辑过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组织机构成员由企业经营者及企业内部熟悉管理业务、具有经营管理经验和技术的管理人员组成,并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外部管理咨询专家。该机构相对独立于企业,独立开展工作,不直接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只对企业最高管理层负责。在建立财务预警组织机构时,需要遵循“专人负责、职责独立”的前提,确保财务预警分析的工作能够有专人落实,且不受其他组织机构的干扰和影响。

这个组织必须要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它是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得以成功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前提。这就要求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领导层在思想上对潜在的危机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警惕,对员工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合理建议应给予重视和采纳。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组织应该有一个日常组织和一个特设组织:前者负责财务危机各阶段的日常事务,如危机潜伏期财务信息的收集与传递、危机发作期财务的指标和模型的分析、危机恶化期财务管理方案的实施;后者是针对财务恶化期而特设的,专门负责财务危机处理全过程,以果断、迅速、准确、有效的化解危机。

此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专门组织为保证,依次执行预警-报警-排警三项活动,与前面的研究相比,克服了将组织机制、信息处理机制、预警分析机制、危机管理机制并列的不足,使预警系统结构更为合理,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

[1]eialtman.CorporateFinancialDistressandBankruptcy[m].newYork:wiley,2000.

[2]StephenaRoss.公司理财[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0.

[3]张鸣,张艳,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汪平.财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财务数据预警分析篇4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财务信息数据为基础,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预测,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对企业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监控。

一、财务预警系统的特点

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全面性,即财务预警系统能从企业各个不同角度、各个层面来反映企业经营风险,使企业各部门在经营动作中更加协调;其二是可操作性,即财务预警系统的财务指标应是有效的,所揭示的问题应是关键的,采取的措施是具有指导性。

二、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

1.监测功能

监测即跟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对比,对企业营运状况作出预测,找出偏差,进行核算、考核,从中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当危害企业的财务关键因素出现之时,可以提出警告,让企业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

2.诊断功能

诊断是预警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它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对比分析,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企业诊断技术对企业运营状况之优劣作出判断,找出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之所在。例如,某家企业的流动比率恶化,导致财务经理疲于调动资金以应付日常财务周转。

3.治疗功能

通过监测、诊断、判断企业存在的弊病,找出病根后,应对症下药更正企业营运中的偏差过失,使企业回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一旦发现财务危机,经营者既要阻止财务危机继续恶化下去,也要寻求内部资金的创造渠道,还要积极寻求外部财源。

4.健身功能

通过预警分析,企业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发和的缘由,处理经过、解除危机的各项措施,以及处理反馈与改进建议,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这样,将企业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为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以免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不断增强企业的免疫能力。

三、财务预警机制的架构

要发挥企业财务系统的功能,必须从机制上架构企业财务预警分析,进行系统设计。具体内容包括:

1.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

为使预警分析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企业应建立健全预警组织机构。预警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于企业组织的整体控制。预警组织机构的成员是兼职的,由企业经营者、企业内熟悉管理业务、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的管理人员组成,同时要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外部管理咨询专家。预警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但不直接干涉企业的经营过程,它只对企业最高管理者(管理层)负责。预警组织机构的日常工作可由现在的某些职能部门(如财务部、企管办、企划部)来承担这一预警组织制度的实施,使预警分析经常化、持续化、只有这样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

良好的财务预警分析系统,要能够有效预知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预先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这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每一个相关的财务危机征兆。主要资料包括内部数据和相关外部市场、行业等数据。这个系统应是开放性的,不仅有财会人员提供的财务信息,更有其它渠道的信息。这里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指一般意义的企业会计核算报告系统,还包括对会计资料的认真阅读、分析和评价,以及寻找企业潜在的财务危机,并及时进行消除财务危机的工作。

3.财务风险分析机制

高效的风险分析机制是关键,通过分析可以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经重点研究,分析出风险的成固,估计其可能造成损失。当风险的成固分析清楚后,也就不验证制定相应的措施了。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并不带任何偏见,从事该项工作的部门或个人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预警系统一般有两个要素,即先行指标和扳机点。先行指标是用于预期评测运营不佳状况的变动指标;扳机点是指控制先行指标的临界点,也就是预先所准备的因计划必须开始起动之点。

4.财务风险处理机制

在财务风险分析清楚后,就应立即制定相应的预防、转化措施,尽可能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企业损失。企业损失预警制度若要能够有效运作,就必须要有正确、及时且合乎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管理资讯系统。提供及时而完整的经营结构数据,供经营者及各部门负责人以实际经营状况数据体系来与财务指标数据相比较。当有超过或低于指标数据的情形发生时,就表示企业财务状况将有不健全的症状产生,经营者应早日依数据所代表的经营内涵作进一步深入研判,找出蛛丝马迹,对症下药,以防财务恶化。例如,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于缓慢,表示企业营销部门可以不尽心收取顾客账款。如此,一来资金运转将吃紧。二来企业将随更多的交易风险。此时,营销部门主管应深入深究缘由,并提出对策。

5.财务危机的责任机制

即将企业可能发生财务危机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及个人,并实施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每个部门及个人防范献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财务预警系统正常而有效地运转提供制度性保障。

四、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

财务数据预警分析篇5

高校财务预警机制就是通过科学设计财务预警分析方法,对高校相关财务指标和经营指标进行分析,从而发出特定的预警信号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财务风险的财务分析系统。

很多学者对高校的财务预警系统进行过研究,其中田园(2008)从四个基本框架和单一模式、综合模式等方面来对高校财务预警系统进行分析。龙素英,蓝增全(2004)借鉴“高等学校银行贷款控制额度与风险评价模型”,结合现行高校会计核算体系实际,提出了直接提取会计数据,产生会计信息,综合财务指标分析构建高校财务预警系统的思路并做了实证分析。吴智鹏(2008)运用比率分析的财务分析方法,构建了高校财务预警系统,并以我国某重点大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这些专家学者一般只对高校财务预警进行大体上的研究,这些指标没有设定必要的权重和设置预警的界限,因而某种程度上并不具有针对性。而本文将会针对广东高校的财务现状构建全面的高校财务预警创新评价体系来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构建我国高校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为了能系统反映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的状况,本文制定了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同时本文还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置预警警戒值。相关指标如下表1所示: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系统进行决策。通过专家评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我国某高校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权重,如下表2所示:

四、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功效系数法又称为功效函数法,是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对每一项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满意值和不允许值,并设定相应上限和下限,计算各项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并以此确定各个指标的得分,再经过加权平均进行综合,从而评价被研究对象的综合状况。

其中,α:无警报级别为90;低度警报级别为80;中度警报级别为70;高度警报级别为60。β:无警报级别为95;低度警报级别为85;中度警报级别为75;高度警报级别为65。

将层次分析法与功效系数法相结合,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每个预警指标的权重,再根据功效系数法得到指标的功效系数,从而得到了该高校财务整体的预警级别与各个准则层的预警级别,如下表4所示:

从表4可得,我国某高校的财务状况总体为低度报警状态,功效系数87.15,即表示该高校的财务风险处于一般水平,资产安全也处于一般水平。

五、结论

本文首先构建了我国高校预算评价体系,并对该预警系统进行了创新:

(1)在构建我国高校财务预警系统中,本文基于我国高校的财务现状,建立了我国高校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对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赋予了权重,而后采用功效系数法对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进行总体评价,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针对性。

财务数据预警分析篇6

【关键词】财务预警;eVa;Logistic回归分析;Fisher判别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8-0039-04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进行有效的财务预警。现阶段对财务预警的研究主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构建预警模型来识别潜在的财务危机,应用较为广泛的是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Fisher判别模型,本文分别构建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的预警模型,通过对二者的预警过程及效果进行对比,确定更为准确的预警模型,为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构建财务预警模型过程中,指标体系对最终的判定准确率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预警指标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传统财务指标在预警过程中却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忽视权益资本成本、过度注重短期业绩、易受人为操纵等,所以仅靠传统财务指标难以完全满足财务预警的目的。国内外学者针对此类问题也在不断研究和探索,涌现出了许多新方法,如引入新的预警指标、利用非财务信息、构建时间序列等,其中,引入eVa指标就是一种新的思维与尝试[1]。

eVa实质是对剩余收益的扩展和延伸,被定义为税后净经营利润(netoperatingprofitaftertax,nopat)与资本成本(CapitalCharge,CC)之间的差额。尽管eVa的定义较为简单,但实际的计算和调整过程却很复杂,调整项目多达160项。国内很多学者对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eVa计算体系进行研究发现,通过对研发费用、战略性投资、无息流动负债、折旧费用、各种准备金、重组费用、商誉、所得税等主要事项的调整,能够得出较为准确的eVa数据[2]。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上述主要事项的计算和调整来确定上市公司的eVa数据。

一、引入eVa指标的财务预警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我国证券市场a股首次被St的上市公司作为目标样本,合计103家,其中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有4家;其他状况异常导致被St的上市公司有10家;无法找到同时期、同行业、同规模配对样本的上市公司有22家,剔除由于以上原因导致被St的公司后,剩余67家上市公司作为本文的目标样本。此外,按照1:1的配对比例,选择同时期、同行业、同规模的67家非St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合计134家上市公司作为最终的研究样本[3]。

(二)数据的时间范围

根据我国证监会上市交易规则,假定上市公司由于财务状况异常在第t年被特别处理,那么它在t-1、t-2年连续两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如果仍然使用t-1、t-2这两年的财务数据构建预警模型,模型的准确性将会被严重高估。因此,应至少选择t-3年的数据构建预警模型。关于预警年度的问题,何沛俐和章早立[5]对时序样本进行了详尽的实证分析,发现如果在第t-4年进行财务预警,St公司与非St公司之间的差异是不显著的。综合来看,本文选择t-3年的样本数据进行财务预警,以更为真实地反映模型的预警效果。

(三)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的财务预警指标主要包含两类:

1.eVa指标。调整和计算研究样本的eVa数据,并以此为基础确定eVa指标,即用eVa代替传统净利润确定相关的财务比率,从而提高预警指标的准确性[4]。eVa指标主要有:修正销售净利率K1(即eVa/营业收入)、修正主营业务净利率K2(即eVa/主营业务收入)、修正净资产收益率K3(即eVa/所有者权益)、修正总资产收益率K4(即eVa/总资产)。

2.传统财务指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特征,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选择了20个传统财务指标,涵盖了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获现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综合反映公司的整体状况。其中偿债能力指标包括:流动比率X1、速动比率X2、现金流量比率X3、资产负债率X4、产权比率X5、利息保障倍数X6;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X7、应收账款周转率X8、流动资产周转率X9、固定资产周转率X10、总资产周转率X11;盈利能力指标包括:主营业务毛利率X12、成本费用利润率X13;获现能力指标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率X1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增长率X15、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X16;发展能力指标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17、营业利润增长率X18、净资产增长率X19、总资产增长率X20。

二、实证分析

(一)正态性检验

本文使用Kolmogorov一Smirnov拟合优度的检验方法,将样本数据的累计频数分布与正态分布进行对比,以确定预警指标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将eVa指标和传统财务指标进行K-S检验,检验结果为:在95%的置信水平上,资产负债率X4、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X16这两个指标的双侧渐近显著性值都大于0.05,故推断其服从正态分布,其余22个指标均不服从正态分布。

通过正态性检验,确定各个指标服从的分布情况,为下文的显著性检验奠定了基础: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指标采用t检验的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对于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指标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据此确定各指标在预警过程中是否具有显著性,将显著的指标予以保留,组成最终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作为构建财务预警模型的初始数据。

(二)显著性检验

1.t检验。对服从正态分布的两个指标进行t检验,综合方差方程和均值方程的t检验结果,在95%的置信水平上,资产负债率X4通过了t检验,表明St公司与非St公司在长期偿债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X16这一指标未能通过t检验,表明St公司与非St公司在现金流量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2.非参数检验。对不服从正态分布的22个指标进行非参数检验,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的方法,检验两个样本的总体在某些特定位置上是否相等。检验结果为:在95%的置信水平上,现金流量比率X3、存货周转率X7、固定资产周转率X10、总资产周转率X11、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率X14、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17这6个指标未能通过非参数检验,应当予以剔除;其余通过非参数检验的16个指标,则予以保留。

综合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的结果,符合正态分布且t检验具有显著性的1个预警指标,不符合正态分布但非参数检验具有显著性的16个预警指标,总计17个显著的指标,组成最终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作为构建预警模型的初始数据。

(三)因子分析

使用主成分法提取初始变量的公因子,以分析变量的相关矩阵作为提取公因子的依据,指定各公因子的最小特征值为1,通过因子分析发现提取6个公因子能够解释初始变量所包含72.65%的信息,因子得分系数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确定公因子与初始变量之间的线性得分公式为:

(四)Logistic回归分析

将eVa指标与传统财务指标相结合,通过正态性检验、显著性检验确定预警指标体系,以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并按其因子得分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因变量为是否被St,取值为0和1,0表示非St公司,1表示St公司。采用向前逐步法进行回归,根据wald统计量的概率对变量进行剔除,输出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经过三个步骤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F1、F3、F4以及常量进入到了最终的回归方程,其中,F1、F3、F4的显著性值都小于0.05,表明这三个变量对回归方程的贡献均是显著的。wald统计量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wald统计量的值越大,表明变量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越强。综合认为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据此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为: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定观测量的切割值为0.5,当p>0.5时,判定为St公司,数值越大,表明在未来几年内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当p

构建引入eVa指标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预警,总体的预警准确率为81.3%,其中将67家非St公司中50家判定准确,预警准确率为74.6%;将67家St公司中59家判定准确,预警准确率为88.1%。这说明引入eVa指标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情况,为上市公司识别和防范财务危机提供有效的参考。

(五)Fisher判别分析

运用Fisher判别分析构建财务预警模型,使用步进式方法将变量引进判别模型,可以得出Fisher判别的标准化函数系数和非标准化函数系数,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经过Fisher判别分析中步进式方法的检验,F1、F3、F4、F6作为自变量进入到了判别模型中,通过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的矩阵分析可以得到最终的判别函数,其中,根据标准化系数构建的判别函数为:

Z=0.421F1+0.371F3+0.872F4-0.334F6

根据非标准化系数构建的判别函数为:

Z=0.427F1+0.374F3+0.962F4-0.336F6

综合上述构建的判别模型,对研究样本进行检验,可以得出最终的判别结果如表5所示。

构建引入eVa指标的Fisher判别模型,从分类结果表可以得出,经过Fisher判别分析,总体的预警准确率为79.9%,其中将67家非St公司中51家判定准确,判定准确率为76.1%;将67家St公司中56家判定准确,判定准确率为83.6%。可以看出,引入eVa指标构建的Fisher判别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进行财务预警,为上市公司提供有效的参考。

(六)Logistic回归模型与Fisher判别模型对比分析

将传统财务指标经过eVa调整、修正,引入eVa相关指标,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与Fisher判别模型,对比二者的预警结果如表6所示。

通过表6对比结果可知,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于非St公司的判定准确率为74.6%,略低于Fisher判别模型的准确率76.1%;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于St公司的判定准确率为88.1%,显著高于Fisher判别模型的准确率83.6%。综合来看,Logistic回归对样本总体的预警准确率为81.3%,明显高于Fisher判别模型的准确率为79.9%。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引入eVa指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警效果明显优于Fisher判别模型的预警效果。

三、结论

本文将eVa指标引入财务预警,通过正态性检验、显著性检验确定预警指标体系,以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分别构建引入eVa指标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与Fisher判别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警效果明显优于Fisher判别模型的预警效果,构建引入eVa指标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和防范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情况,有效地进行财务预警。

考虑到本文在样本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第t-3年进行财务预警,预警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因此,引入eVa指标的预警模型最终的判定准确率能够达到81.3%,基本实现了财务预警的目的。构建引入eVa指标的Logistic回归模型作为财务预警研究的一种尝试和探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谷祺,于东智.eVa财务管理系统的理论分析[J].会计研究,2000(11):31-36.

[2]国超,刘宏,邓馨.eVa的调整事项及其计算体系解析[J].商业会计,2008(12):71-72.

[3]彭韶兵,邢精平.公司财务危机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财务数据预警分析篇7

(一)要确定预警指标变量

在进行财务预警的分析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进行预警要使用的具体的指标,应该对变量进行有条理和代表性的选择。油气钻井公司虽然是较为特殊的企业,但是也同样具备一般企业有的特点,适用于一般企业的财务指标也同样适用于油气钻井企业对财务状况的分析。企业在选择财务分析指标的过程中要选用能够最为有效的反应企业经营状况的变量,剔除与企业财务状况不相关的指标,可以选用较为普遍使用的六项财务指标:经济增加值、净资产收益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回收率,可以使用以上六项指标并根据功效系数法的基本原理和油气钻井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财务预警的分析和研究。

(二)要划分功效系数方法对预警变量的类型

功效系数法的原理之一就是对每一项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满意值和不允许值,以满意值为上限,以不允许值为下限,并计算各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以此确定各指标的分数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在通过相应的加权平均法来评价被研究对象的综合状况。企业要根据此原理对财务预警指标进行分类,例如可将变量分为极大型变量、极小型变量、区间型变量和稳定型变量,从而有利于企业对财务进行有效的分析,避免产生对变量指标不必要的误解和预算成本的浪费。

(三)确定赋予给指标的权重、满意值和不满意值

前文说到要赋予给不同的指标以不同的权重,因此企业要十分重视权重在各不同变量之间的分配,要根据财务指标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程度来确定相应的权重。根据功效系数方法的原理来确定满意值和不允许值,可以使用专家公认的满意度、行业满意度以及区域发展的满意度等方法对满意值进行取值,对满意值和变量的实际值之间进行比较,从而赋予确定的权重进行综合评分,达到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预警目标,为企业的良好发展铺筑基石。

(四)计算功效系数并合理划分预警警度

在预警的过程中,其中重要一个步骤就是计算预警变量指标的实现值对满意值的实现程度,并要通过功效系数原理中的功效函数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功效系数,并根据相应的功效系数方法进行满意执行预警。在此过程中要十分注意预警警限的区间划分,根据不同的程度划可以分为重警、中警、轻警和无警等级别,并根据不同的级别采取不同的措施。

二、功效系数方法的具体应用

在功效系数法预警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每项变量对于企业的影响的不同来设定各个预警变量的权重,因此其权重也就直接反映了预警变量在预警中的重要程度。再者,可根据行业、地区和公司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综合考虑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经验分析法和主成分法等方法后制定调查问卷,根据员工和管理者的填写进行分析,调查所选的预警指标的重要程度,并分析所设置的满意值与不允许值之间的合理性。最后,根据实际数据计算功效系数方法下的综合评分来明确各个指标或者变量的得分,从而更为准确有效的找出导致评分较低的根源,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为企业的长远稳定的发展做出有效的贡献。

三、结束语

财务数据预警分析篇8

[关键词]财务预警模型主成分分析SpSS软件平台的二次开发

一、引言

本文首次引入多元逻辑回归法的主成分分析法SpSS软件二次开发平台,研究构建财务预警模型。以德光公司连续10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以实际业绩波动为判断依据,作一次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方法的实证研究,并期望对财务预警方法的普遍推广带来新的方法。

二、研究设计

纵观目前所有以财务指标为数据样本来建立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始终以奥特曼(altman)教授的多变量模型为蓝本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式一)

按这一思路。为获得德光公司特有财务预警模型,计划按下列框架进行研究。

1.以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特征方程根贡献率作为模型系数(上文公式中系数)。为准确且快速有效获得结果,研究中使用著名商业软件SpSS和最新主成分分析法二次开发成果来演绎数据。

2.借鉴以已有的主成分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2006年),同时结合自身公司的实际获取德光公司的财务指标主成分(上文公式中变量X)。

3.用主成分分析法推导获得的德光公司特有的财务预警模型。为检验该预警模型的准确性,用理论近似的F值模型法检验比较结果有效性。

4.选用St大唐上市公司过去10年(1998~2007)的财务数据为样本重复研究,进一步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普遍适用性。

三、财务预警模型的建立及预警效果分析

1.SpSS的主成分法二次开发平台的运行环境与调试。

SpSS的主成分法二次开发平台,需要安装在windowXp操作系的电脑上。本研究选用统计运用软件SpSS(v13)和netframework2.0,再通过SpSS的功能编辑器导入二次开发的主成分法。软件安装成功后,通过运行测试数据检查了计算平台的正确有效性。

2.财务指标的选择和财务警情的判断值定义

在已有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几十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基础,结合实际决定采用下列9个财务指标和预警值Z的评价区域判断依据表(表1):

财务指标定义:1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4主营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收入;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年主营收入-上年主营收入)/上年主营收入;6总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7股东权益比=净资产/总资产;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费用;9主营业务现金比率=销售收入的现金回收总数/销售收入

3.主成分法数据计算和结果

(1)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方法在德光公司实证研究

德光公司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一直担当国内光学显微镜行业的龙头企业。从1999年进行了股份重组由合资变为德方90%控股及新聘总经理。为公司引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为研究公司财务预警可显示性,本文正是选用了这样一段历史阶段(1998年到2007年)。

在SpSS软件平台输入德光公司的10年财务指标,获得以下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要结果:

按数学模型合并主成分的贡献率后得到以下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方程模型:

Z=0.286X1+0.196X2+0.259X3+0.099X3-0.183X4+0.218X5+0.251X6+

0.249X7+0.187X8(式二)

由主成分方程模型计算得到德光公司10年的预警值Z值(见表5,a部分)

(2)选用F值模型对以上结果的准确性做验证

将德光公司的10年的财务指标,输入F值模型法,计算运行获F值(见表5,B部分).

当F

(3)选取St大唐公司做重复检验研究

为进一步验证本文所选实证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普及性,以相同的主成分法模型和运算平台,随机选取了一家St上市作为检验对象,St大唐全称为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各类通信网络系统等网络建设为主要业务的通信制造企业。研究选用从“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获得的St大唐上市公司过去10年(1998~2007)的财务数据为样本。

在SpSS平台运行主成分分析法,合并主成分的贡献率后得到以下财务预警方程模型:

Z=0.240X1+0.212X2+0.287X2+0.144X3+0.207X4+0.185X5+0.188X6+0.249X7+-0.091X8(式三)

用St大唐公司财务指标在以上方程式计算得到St大唐上市公司10年的预警值如下:

四、模型的预警效果检验及研究结论

1.对德光2种不同方法获得的不同结果的比较分析。

为方便比较研究,将德光2种不同方法获得的结果汇总如(表5)

由主成分方程模型计算获得德光公司10年的预警值和用F模型计算获取结果的分析比较,得到以下分析:

第一,两种方法预警值变化趋势相同。从2种不同法方得到的结果都显示出相同的公司发展趋势,按财务预警值模型理论2种方法的预警值都趋向逐渐变大,都反映了预警结果和公司实际发展相一致的状况,那就是公司在向好的财务状态发展。

第二,两种方法前3年的财务预警预测结果一致。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公司前三年连续亏损。但亏损趋势由大变小。2种不同方法都如实反映出这一事实。略有差异是2种方法的精确度或是系统内在的统计原理导致理解的差异。F模型由于对警情程度没有定量的逐级细分所以不能看出企业在第三年的发展趋势。而主成分法,模型建立在大量实际案例的统计判断分析,并设定细致的警情判断值,能深一步告知我们当前企业的发展趋势。其结果更准确和有指导性。

第三,除了第五年,以后警情结果一致。由F值模型中公式中有关自变量定义得知,由于直接引用了净利润,所以净利润的盈亏对F模型的影响会突出的明显。而主成分法通过数学提炼把原来多个财务指标统一归纳,获得即能代表原来因素的趋势但不同于原来指标的主成分指标,故而反映出更全面深入的企业发展动态和趋势。主要导致F模型对第五年的财务状况有警情的原因是在第五年公司为提升现有和将来发展建立了先进的但昂贵的eRp(企业资源管理软件Sap)软件。由于会计处理的规定当年费用化所有与软件无关的费用,制使当年的管理费用比往年翻倍利润大幅下降。而由于主成分法的方法更科学,预警结果放映了公司发展本质而没有报警。

验证结论:通过以上3点分析,可以得到由本研究方法获得的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模型方程(式二)用于德光公司的财务预警是有效可行的。

2.本文实证方法在St大唐上市公司的结果分析

用主成分分析法的SpSS二次开发平台计算获得如表4的St大唐上市公司10年的预警值。并通过与该公司同期的每股盈利水平的分析比较,笔者得到以下分析,

第一,预警结果100%反映公司实际盈亏。采用主成分分析预警模型计算得到大唐公司的10年预警结果,与公司实际每股收益做分析对比,并按该预警警情判断值表(表1),预警值能正确反映出该公司当年度的盈利变化的方向是好是坏。

第二,由轻到重的警情指标能正确反映出公司业绩的变化趋势。对表8中,对大唐公司10年业绩的观测,我们发现每当预警模型做出警情预报后公司业绩也随之变差,而一旦警情消失,业绩也马上会提升。

第三,通过已获得主成法预警方程成功实现对该公司2007年的预警预测。由于笔者在做本研究时该公司07年度公司业绩尚未发表。所以只用第三季度报表数据。结果由预警值出现由06年的“巨警”变为当前的“无警”。在事后对其业绩检查,大唐公司果然在07年实现扭亏为盈。

验证结论:通过以上3点分析,可以得到由本研究方法在大唐公司获得的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模型方程(式三)用于St大唐公司的财务预警是有效可行的。

五、结论

本文选取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模型的已有预警研究成果并结合最新计算机软件开发平台,经过以上的运用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通过将以上2种方法在同一家公司的计较和同一种方法在不同公司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进行的财务预警方法研究而获得的基于正确的公司财务数据的财务预警模型对公司经营趋势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第二,对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模型方程的系数研究分析发现,由于该系数时基于企业自身业务领域的特殊性统计得到的不同权重系数,所以能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客观的提供提高业绩的经营重点领域。如提高总资产周转率等。

第三,在对样本数据的准备和试验中,发现由于该理论方法的内在需求,采用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模型要获得正确预测方程,其样本数据的取样年限有一定要求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样本每年叠加,方程每年更新,但以Kmo检验及球形检验的检验值不断提高,使之趋向于1为前提。

参考文献:

[1]altmane.Financialratiosdiscriminatedanalysisandpredictionofcorporatebankruptcy[J].JournalofFinance,1968,(11):588~609

财务数据预警分析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后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2-0154-02

目前,全球经济已经渡过了金融危机的恐慌期,进入了矛盾集中爆发、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但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未好转。2011年二季度以来,中小企业老板“跑路潮”、“倒闭潮”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究其根本,财务结构不合理、投资比例失衡、融资来源不当导致公司丧失偿债能力成为主要原因。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而言,把握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特征,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依据企业的财务报告、全面预算以及其他相关的经营数据,对公司的经营过程和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财务状况的异兆立即作出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或减少发生损失的风险。

(一)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是监测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在日常工作中,对收集的企业内外财务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监测财务状况,将监测结果与核心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偏差。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

(二)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是化解企业潜在财务危机的必要措施。在监测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识别偏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弥补企业运营中出现的偏差,更正过失,避免潜在的财务风险,使企业保持正常运转状态。行之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能够探究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三)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是消除财务风险“隐患”的必要途径。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避免潜在的财务危机爆发,而且能够改进企业管理的措施,修正公司现有财务管理及生产经营中的偏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做到“防警”于未然。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

从理论上看,传统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是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相关理论和经济技术特点。本文以发现警兆—确认警情—排警对策为逻辑机理,建立简便易行的财务预警管理模式,在预防和化解危机以及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作用。

(一)根据相关指标,发现警兆。警兆是财务预警的信号系统,在警情爆发之前,作为先兆表现出来,一定会有某些指标出现异常,这种异常与事先设定的警情可能有直接关系,也可能关系不大。从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和所处环境的情况来看,发生财务异常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融资风险,是指由于收不抵支产生的,企业不能按照约定期限偿还债务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的风险;二是现金流量风险,是指由于缺乏足够的现金净流量产生的,不能按照约定期限偿付债务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的风险。就我国中小企业现状而言,对于融资风险和现金流量风险的防范都非常重要,在设立的财务预警指标中,必须能够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各个方面;在确定警兆时,必须以反映上述财务指标的定量指标为基础,辅以经验判断,否则就可能出现偏误。

(二)根据企业特点,确认警情。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股权融资方式往往受到限制,企业发生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举债造成的,所以在运用财务预警指标等定量数据确定“警情”时,还应重点分析负债经营资产收益、债务资本成本等指标,确定实现财务杠杆收益,保证债务融资效率,避免负债效率低下引发财务风险。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应根据自身及所在行业的特点,设置核心指标进行警情分析,指标体系中应包括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潜力及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指标。与大型上市公司相比,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中小企业不能单一依靠定量分析确定企业的融资风险现状,在确认警情时,必须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确定的财务预警指标,考虑自身的发展现状和企业特点,确定“警情”。

(三)针对出现的警情,提出排警对策。作为财务风险诊断的工具,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应具有理论的科学性和现实的可操作性,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严格的制约机制为基本框架,以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和健康的企业文化为基础和前提,以科学的治理结构和优秀的从业队伍为根本保障,以严密的内部控制措施和高效的后期反馈机制为重要手段。对财务预警核心指标体系进行实时监控,对出现的警情,无论是否危及到企业的财务安全,都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必须根据预警信息的性质、类型和重要程度采取相应的对策,制定解决方案,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中。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构建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建议

财务预警系统为企业预防财务危机提供了保障,但财务预警系统并不能独立发挥作用,要在实施中真正产生效果,必须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财务预警系统的实施提供制度保证。财务预警系统依据的是客观真实的内外部资料,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为财务预警系统提供所需的真实可靠的数据,据此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实时监控企业经营过程,并在收到财务风险预警信号后根据“警情”程度作出相应的反馈,进而修正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把财务预警制度落到实处。

(二)定量指标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保证财务风险预测的有效性。在财务预警分析中,财务报告是财务预警核心指标的主要来源,依据财务指标进行预测十分重要,但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财务报告显示的数据难以反映企业的全部财务风险。因此,在对传统的量化模型和指标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应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结合相应的定性分析指标,如客户满意度、销售回款速度、贷款增加幅度等非量化因素,只有将定量指标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确切地预测财务风险,把财务风险控制在初级阶段。

(三)强化风险防范观念与风险预警意识。在企业内提高风险防范和风险预警意识是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得以成功构建并有效运行的前提。在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层面,高层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风险管理水平,强化财务预警意识;财务风险存在于工作的每个环节,每名基层工作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始终,在思想上对潜在的危机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

(四)加强人才培训,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由于财务预警所需的数据大部分来自于财务部门,因此,真实完整的财务数据是财务预警系统得以成功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在一定程度上,财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成为财务预警机制成功实施的决定因素之一。就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财务人员大多数时间忙于处理日常重复性事务,而缺乏足够时间去研究和应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导致财务人员普遍缺乏综合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力,难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中小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人才培训和再教育体系,通过综合、全面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财务人员数据处理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altmanei.predictingfinancialdistressofcompanies:RevisitingtheZ-scoreandZetamodels.nYUworkingpaper,2000.

[2]刘莹.关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若干问题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1(15):57-58.

[3]苏利平.财务风险“潜伏期”的分析识别与监测[J].财会通讯,2007(2):81-82.

[4]吕长江,徐丽莉,周琳.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与财务破产的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2004(8):64-73.

[5]杨淑娥,徐伟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Y分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1):56-60.

财务数据预警分析篇10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财务预警在国外已有七十多年的研究历史,在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形成了一套具有较高实用性的财务预警模型体系。在1932年进行的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是最早的财务预警研究,它是由Fitzpatrick提出的。但是单变量模型所涉及的单一的财务比率在企业中的运用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并且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因而出现了更加满足需要的多变量模型研究方法。在1968年edwardi.altman选用了美国66家制造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运用多个财务指标加权汇总得到多变量判定模型——Z-Score财务预警模型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发展最为成熟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各国学者之后相继建立了混合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概率模型等。可是由于缺乏夯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强大的技术支持,在进一步的研究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阻碍。1966年Beaver提出的单变模型、1968年edwardi.altman提出的Z-Score财务预警模型是国外众多研究成果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同时也为财务预警体系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被国内外广泛应用。

(二)国内研究迈出中国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第一步的是1999年陈静的研究,她通过实证研究得出Z-Score财务预警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有效的结论,随后很多学者不断地进行了学习研究。邰丽娜认为为了提高atman'sZ-score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需要更加注重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防数据的粉饰导致数据失真等建议;而F财务预警模型是由周首华、杨济华等在Z-Score财务预警模型的基础上将现金流量加入预测变量,同时进行大量的样本数据的收集,采用SpSS-X软件多微分区分分析方法建立起来的财务预警模型;刘学兵、袁智慧、钟俐玲分析得出F分数模型对4160家样本公司财务状况预测的准确率为70%,指出了Z分数模型以及F分数模型各自的特点及局限性等;杨淑娥、徐伟刚则通过对134家样本组企业1999年的财务比率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适合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测模型——Y分数模型;尹志慧在Z-score和Y财务预警模型在“柳州两面针”的应用一文中建立了Y分数模型,这使得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指标更贴近实际情况,同时变量的多元化也使得模型更具准确性。

国内各学者对于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制造业下医药类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却甚少,本文将在此方面进行较详细的比较研究,从而寻找最适合医药类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模型。

二、研究设计

(一)行业选择医药制造业的核心命脉在于创新,通过加大对研发新药的投入来增强竞争力,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医药行业起步晚,因而规模经济小,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各大子行业中竞争不均衡现象严重,优势部门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因而总体而言,医药业的利率较低。

(二)公司分类笔者将样本分为两组“财务状况正常”和“财务状况异常”的公司。本文将St(Speacialtreatment即:公司经营连续2年亏损,特别处理)、*St(公司经营连续3年亏损,退市预警,面临摘牌)的公司作为“财务状况异常”公司的样本;“财务状况正常”公司指没有被特殊处理过的公司,即非St、*St的上市企业。

(三)样本选取本文样本数据均来源于新浪网财经-股票数据库(http://.cn/stock//)公开的财务报表。本文在上市的144家医药类行业公司,(截止到2012年4月24日)包括制造业二级子类下的医疗器械业和生物药品业中随机选取60家正常企业样本;另外,因为财务异常公司较少,所以把医药类行业上市的8家St、*St企业均选做样本,共选取了68家企业作为样本,附录略。本文接着使用excel办公软件建立模型,用选取的68家样本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处理;对多元线性财务预警模型——Z-Score财务预警模型、F分数模型进行数据的比较分析,又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建立Y分数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

三、Z分数与F分数财务预警模型比较分析

(一)Z分数与F分数模型比较分析本文首先利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建立Z和F财务预警模型,计算得出68家样本企业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三年的Z值与F值(限于篇幅,文中略)。通过对计算出来的Z值和F值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可以得出Z分数模型和F分数模型对财务异常公司的预测能力,如表1所示。

比较表1统计数据,2008~2010年F分数模型对财务异常公司预测其财务正常(即F>0.1049、Z>2.675)的准确度均高于Z-Score模型,分别高37.5、37.5、50个百分点。并且F分数模型对财务异常公司预测处于“灰色地带”(即0.0274≤F≤0.1049、1.81≤Z≤2.675)在2009年的公司数量也大于Z-Score模型。但Z-Score模型对陷入财务危机的公司三年预测的准确度的均值为100%,F分数模型三年预测的准确度的均值为54.17%,低Z-Score模型45.83个百分点。

表2是Z分数模型、F分数模型对财务正常公司预测结果的比较分析表。

比较分析表2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出,2008~2010年对正常公司(非St、*St公司)预测其财务正常(Z>2.675、F>0.1049),F分数模型预测精度均高于Z-Score模型。但F分数模型预测的(即F

通过上述的比较结果可以明显看出,表1中在对财务异常公司预测中Z-Score财务预警模型、F分数模型预测的准确度在2008~2010年较为稳定,起伏不大。这主要是因为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身体素质的特殊行业,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的作用,因而相对稳定性较高;表2中在对财务正常公司预测中Z-Score财务预警模型、F分数模型预测的准确度在2008~2009年中稍有起伏,但是总体来说在2008年到2010年三年中这两种预测模型的波动幅度都不是很大,F值较2007年和2009年波动的幅度小于Z值,所以对于医药行业来说F分数模型的稳定性和Z-Score模型的稳定性差不多。

(二)F1分数模型优缺点分析通过上述的分析比较表明,对于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而言,Z-Score财务预警模型和F分数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适用的,但相对来说F分数模型的准确度高于Z-Score财务预警模型,但是预测准确率最高也仅为80.00%。且预测准确率的波动很大,最高为80.00%,最低仅为50%。存在不理想的F分数模型预测结果原因在于F分数模型的不足之处,因而为了建立更加适用于医药行业的财务预警模型,在充分考虑净现金流量以及加入一些新的比率变量后建立的更加适合的F1分数模型。修正后的F分数模型——F1分数模型,F1分数模型采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代替会计利润,加入主营业务现金比率指标。克服了上文提到的现金流考虑所带有的明显局限性的缺点。修正后的F1分数模型的准确度高于F分数模型,比F分数模型更加适合于医药行业的财务预警。虽然F分数模型相对于Z-Score财务预警模型有了进步之处,但其自身的局限性仍然存在。首先F分数模型中的变量只涉及到财务的比率和会计的数据,没有将非量化因素考虑在内,这样不能更好地反映这企业的各大方面的信息;其次现金流的考虑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Y分数模型对其进行分析。

四、Y分数模型建立与比较分析

(一)Y分数模型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F=0.3847X1+0.1908X2+1.1251X3+0.1088X4+0.0828X5

其中,X1=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X2=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企业全部资产总额)×100%;X3=债务保障率=(负债总额/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100%;X4=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总负债;X5=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平均资产总额×100%或X5=(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平均资产总额×100%。

速动比率是衡量变现能力的,企业在正常情况下速动比率为1;如果低于1则认为其短期偿债能力偏低;低于0.7则认为短期偿债能力很差;权益比率和债务保障率都是用来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在股东权益比率下,一般企业通过净资产偿还公司债务,两者成正比,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该比率与资产负债率成反比,因此其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的负债情况;在现金流量表中企业最多的活动范围是经营活动,在经营活动中取得的现金首先要支付现金利息支出即支付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其次企业所得税的支付;剩下的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即(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付现所得税)/总负债(注: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现金利息支出不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利息费用即财务费用,而是企业在经营能获得中所需要支付的现金利息);资产报酬率顾名思义用来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即全部资产投入企业运营后所获得的收益而不是净利的能力,一般认为资产报酬率越高,则企业的获利能力就越强;以上是对Y分数模型中各个变量的分析说明,通过该分析可以看出该模型在F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现金流量表中反映的变量衡量指标而不仅仅局限于净现金流量,更多的现金财务数据的加入可以使得得出的结论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二)Y分数模型判定具体的判定标准为:当Y>1,表示财务状况非常安全;0.5

在表3中基于Y分数模型的判定标准可以看出:在60家正常公司中已经陷于财务危机的样本公司数量占样本总数量的比例很小,但2010年相对于前两年财务异常的公司数量多了3倍;财务状况完全安全的公司数量占据绝大多数,平均比例达到了81.67%,超过了半数,因而总体来说样本数据中正常公司的预测结果是相对准确的,其可信度也很高。

表4是Y分数模型对财务正常公司预测结果的分析表。

从表4可以看出,在8家样本公司中,财务状况有所好转,尤其是2009年和2010年,比例达到62.5%,超过了一半;在2008年的8家样本公司中,有4家即一半财务状况处于异常,陷入严重危险的状态,但2009年和2010年相对好转很多,财务异常的公司数量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在2009年,中国的医药行业经历了不平凡的成长轨迹,金融危机的纵深发展和新医药改革的渐行推进了整个医药产业的格局变化,同时国家还出台了很多提高经济发展的新政策,而这些举措也同样提高了医药经济快速增长的底气与信心,譬如在2009年4月8日,国家局决定在药品生产企业实行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同时颁布了关于推动药品生产企业实施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的通知。以上的这些为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使得医药行业的公司经营者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对国家对百姓负责,而不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财务状况正常的公司还是财务状况异常的公司,结合医药行业近几年实际的经济背景,Y分数模型预测的结果准确性都很高,相比于只有主营业务现金比率修正后的F1分数模型,Y分数模型的所涉及的现金比率更多,如速动比率、权益比率、债务保障率、总资产报酬率,这些使得衡量企业偿债能力更具准确性与可靠性,所以笔者认为Y分数财务预警模型对于医药行业更具有实用性,预测结果更值得信赖。

五、结论

本文利用单变量的Z模型到考虑现金流量的F模型及修正后的F1模型再到Y分数模型对医药行业中68家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预警模型的分析,通过此次的财务数据分析,使得医药行业的财务危机处理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寻找到适合本行业的财务预警模型Y分数模型。但需要改进的是在全文分析中无论是Z模型还是F模型及修正后的F1模型再及Y分数模型都是静态财务预警的定量分析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大,笔者认为在充分发挥静态财务预警模型的同时也应结合动态的预警模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适应多变的企业环境,使预测结果更具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大大提高当今企业的经营稳定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