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6:58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特征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多数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到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90年代,进入成熟发展时期。而到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其乡村旅游更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乡村旅游已成为当代欧美国家的主要旅游形式之一。如2003年,美国去农场度假的有1800万人次;法国的乡村旅游收入达100亿法郎,占该国当年旅游总收入的1/4。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从产生到现在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相对成熟的一个较为完整的过程。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基本特征。其乡村旅游发展上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旅游景点的经营特征 

 

1.1私营化 

欧美国家的乡村旅游大多是在私营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其农场主同时也是旅游业经营者;其乡村旅游景点的经营则为家庭私营。在美国这样的“度假农庄”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度假。他们可以住在农家与农场主人一起生活。游客在观光度假之余,亦能尽情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亲身参与农场生产活动。度假农庄的民宿房舍大多利用农家空出来的房间或农舍稍加改建整理而开放经营。 

1.2小型化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的基本经营单位,大多数为一个农场或一个家庭。这种小型化的经营特征,既符合其乡村旅游是在家庭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同时也恰好迎合了旅游市场的需求。英国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就是如此。从旅游开发经营的面积看,虽然各个家庭农场的面积大小各异,但是,旅游者在其中活动的空间却都不大。政府为了防止农庄走上商业化经营,规定农庄了的民宿床位,一般为2~6个房间,可提供4~15个床位,低于这个限度可以享有免税优惠。从所雇佣的旅游从业者看,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其农场主平均雇佣全日制的旅游从业者大多数只有10名左右,农场主化在旅游上的投资,大多数平均也只有5万英镑左右。由此可见,其旅游经营规模是很有限的。 

1.3兼营化 

欧美国家的农场主,大都是一方面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另一方面在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时依托农业生产的支撑。在他们看来,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不可分离,彼此双赢,和谐共进;即使是乡村旅游的收入远远大于农业生产的收入,也不可对农业生产轻视、懈怠、甚至放弃,相反,要真真实实进行,一丝不苟经营;否则,如果将农业生产表演化,那就势必失去乡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削弱乡村旅游对外来游人的应有魅力。 

1.4分散化 

欧美国家庞大的乡村旅游需求市场与小型化的乡村旅游经营规模,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多点式、分散化的发展格局。近年来,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分散布局表现十分明显。到2006年底,法国推出的“农庄旅游”,全国有1.6万户农家建设了家庭旅馆,开展旅游接待;意大利开展的“绿色乡村旅游”,其农庄已有6500家;巴西有5000家农场旅馆;美国仅纽约就有1500家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而夏威夷州则多达5500个农场。众多的乡村旅游景点分散吸引了庞大的乡村旅游群体,在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同时,又保证了农场的旅游产品质量不会因游人的过度集中而受损。这种多点分散、小型化的布局是旅游市场需求的必然产物。 

 

2.旅游产品的类型特征 

 

2.1观光参与性产品 

乡村的观光参与性旅游产品,是近几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需求而产生出来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观光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观赏整体农村的自然风光,接触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其二是观赏乡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田园风光,这种产品是绝大多数乡村旅游产品经营者都自然或不自然地为外来旅游者提供的产品。为了更好地观赏乡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农场主往往有意将一些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呈现出来,让旅游者参与进去,借以延长旅游者的滞留时间,增加旅游业的经济收入。夏威夷的农场主就将自家咖啡加工的全过程有计划地展示给旅游者,并让有兴趣参与咖啡加工的旅游者当一回咖啡加工工人。一些地方在开展乡村旅游时十分注重这种参与性旅游活动。在秋收季节,或果实采摘季节,旅行社组织城市居民到乡村去参加生产劳动。有的城市居民甚至到乡村租种耕地,全过程地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和农业经营活动。而农场主则成了旅游者的田园看护人。针对旅游市场的这种需求变化,许多农场都纷纷推出旅游者可以参与、能够参与和乐于参与的游览项目,如家畜家禽饲养、成熟果实采摘、秋季庄稼收割和捕鱼生产活动……此举,既可延长旅游者的滞留时间,又能增加农场主的经济效益。

2.2娱乐休闲型产品 

农场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者追新猎奇、求乐求知、求健求美等需求,往往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休闲活动。美国许多农场就举办西红柿节、甜洋葱节、土豆装袋节等活动。而更多的农场则因地制宜,相继推出骑马、乘马拉车、雪橇、滑翔、登山、漂流、徒步、钓鱼等活动。还有的农场请专家将玉米地种植设计成迷宫形式,推出玉米地迷宫游览活动,给旅游者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因场制宜地推出娱乐休闲型旅游产品,虽然有的已超出了乡村旅游范围,但是这种扩展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却十分有益。这不仅拓展了乡村旅游的项目产品,而且避免了农场资源的闲置浪费。 

2.3住宿餐饮服务产品 

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既是乡村旅游服务中最基本的服务,也是开展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服务项目,更是能否接待旅游者和接待多少旅游者的最基本的条件保证。而且,这往往是欧美各国衡量其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目前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农场旅馆,巴西有5000家,意大利有6500家,法国有16000家。这些农场旅馆为旅游者提供的旅馆及床位是当地的风格,为旅游者提供的饮食是当地风味,使当地乡村旅游的特色得到了充分展示。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篇2

[关键词]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活动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并发挥枢纽作用的城市。按其影响范围大小,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等级。

乡村旅游开发是中心城市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行政区划的中心城市一般都存在城市与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许多中心城市都涵盖了大面积的城郊地区,不少中心城市的城郊面积甚至大大超过了中心城市主城区。从地域上看,中心城市的城市郊区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假日经济的启动,旅游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专线旅游不断减少,短线旅游和城市周边旅游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以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一、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

(一)资源特征

1 圈层分布。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呈现出圈层状的特征。一般由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和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3个圈层组成。(1)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近郊为紧邻城市市区的城乡结合部,既有城市设施和城市景观的延伸,也有交错分布的农村田园,呈半乡村景观。这个区域的乡村农业生产资源大多是以时令果蔬、花卉、苗木和药材等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这些经济作物的物产以及形成这些物产的条件和生产过程所具有的景观环境,构成了以经济物产资源为主的、城乡气息交融的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2)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离城市稍远的“中郊”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以农民生产劳作和生活场景为主,形成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观。田园风光结合乡村聚落、乡村民俗和人文风貌,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中郊乡村所具有的农耕文化和生活方式,通常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开发利用最普遍的资源,也是最典型的乡村旅游资源。(3)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在这一区域中,乡村旅游资源与大面积的山林、河和湖等自然资源相结合,并与颇具特色的乡村社区生活方式构成乡村旅游资源。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乡村性和生态性互相交织。

2 同一圈层的乡村旅游资源差异不明显,呈现同质化的趋势。由于中心城市涵盖的城郊,在同一圈层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十分相似,乡村旅游资源的生成条件大体一致,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大致相同,本身没有太大的差异,呈现出外部相似的宏观特征和资源同质化的趋势。

(二)市场特征

中心城市既是旅游客源地又是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客源主要来自中心城市主城区的本地居民以及外地中心城市来的游客。

1 本地居民客源市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较好,通常与城郊地区有通达的公路和便捷的班车往来,游客乘车方便,旅途时间短,城市居民周末出游具有便利的条件。中心城市的本地居民客源覆盖面很广,既包含城市里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高消费人群,也包含普通工薪阶层、离退休职工和学生等,尤以后者为众。旅游方式以散客和家庭式出游为主,团队旅游较少。旅游时间以一日游为主,过夜游客较少,其中假日客源最多,无明显淡旺季。由于距离近和交通方便,属大众化消费,重游率较高。

2 外地游客客源市场。外地游客是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潜在市场。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外地客源市场充足。同时,许多中心城市还是优秀旅游城市,每年有数以百千万计的外地客源。中心城市的光环效应会辐射到城郊的乡村旅游,中心城市巨大的客源优势也会影响城郊的乡村旅游,并由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一般情况下,早期吸引外地游客的是少数典型的乡村旅游地,随着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不断开发,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愈渐明显,中心城市逐步成为城郊乡村旅游游客的中转站和疏散地。

(三)产品特征

与其它旅游产品相比,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其所具有的乡村性和复合性。从乡村性特征来看,当前一部分乡村旅游产生于城市近郊,展示的是现代农村、农业的风貌,如农业高科技园游览等,但乡村旅游的主流产品仍然是具有原生态的乡村旅游产品。实践证明,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总是充满着浓厚的乡村性。从复合性特征来看,乡村旅游产品实现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农业资源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它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和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生态、生产和生活相结合,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优势互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合社会效益三统一,是现代旅游业和农业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一般旅游产品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乡村旅游走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示范点”示范相结合的道路。自2001年推荐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候选点以来,各地都很注意示范点的建设,许多地方性中心城市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也都设有乡村旅游“示范点”。

由于各种原因,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产品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同质化倾向。由于乡村旅游是资源依托型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资源的同质化必然会影响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加上乡村旅游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和服务,乡村旅游同质化相对比较严重,表现为产品定位模糊,有雷同趋向;活动内容简单,项目互相模仿;主题形象不鲜明,缺少营销策划;缺乏创新性的经营理念等。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的原因除了资源同质化、产品初级化以外,还与乡村旅游的开发道路有关。在资源同质、文化同源和地理位置邻近的背景下,首个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在示范中树立起了榜样,但也有一些地方盲目仿效和跟风,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由此加剧。

2 质量参差不齐。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发展时间较短,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旅游地一般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加上乡村一般缺乏发展旅游所需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服务的质量。乡村旅游点大多面临着开发和保护不力、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乡村旅游点,尤其是政府扶植的示范点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就开发了成效显著的旅游产品。例如,2009年厦

门市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了1200万元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致力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五峰村于2009年6月28日正式启动,截至2010年2月,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总收入达2000多万元,农民的直接收入达270多万元,同比增长480%,带动了五峰村周边劳动力107人就业,远远走在了同类旅游产品的前面。

3 空间分布以点状、轴带状不连续分布。许多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点,尤其是小规模的“农家乐”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它们在空间上以点状分布为特征,散落于各处。若有聚集,则大多与资源的自然禀赋有关,或者与交通线路相联系,在这种状况下,乡村旅游地就呈轴带状不连续分布,乡村旅游活动大多数以—地游或—线游(尤其是—地游)为主。

三、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策略

(一)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充分利用各圈层资源的不同特色打造不同的乡村旅游产品,而对同一圈层的同质化旅游资源则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错位开发,使各产品之间、各产品线之间存在横向或纵向的互补关系,而非同质关系。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首先要以科学的市场分析、资源调查以及合理的产品定位为基础,对开发地和开发项目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排除掉不适宜开发的项目。为了避免开发者盲目逐利或跟风开发某一种产品,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引导,如对有特色的产品提供优惠政策和专业支持渠道等。此外,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地域分布特点的不同,对乡村旅游的类型、结构和规模进行统一合理布局力避乡村旅游“一窝蜂”发展。在旅游产品和项目的设计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客源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分别向不同的客源市场推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度、忠诚度,总体上提高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构建环城游憩带

乡村旅游点主要分布在城郊,与其它景点一起环城形成不规则的游憩带,环城游憩带的形成与建设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中心城市的关注,但对大多数地方性中心城市而言,环城游憩带尚处于发展初期。

环城游憩带的建设可以将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置于整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背景上统筹考虑,使乡村旅游产品更好地与主城区目标客源市场的需求对接,在充分满足目标客源市场需求的同时,合理分工协作,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使各个乡村旅游点充分发挥乡村旅游效用,分享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构建环城游憩带首先要将环城游憩带的规划纳入到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环城游憩带的规划和建设。通过环城游憩带的规划,以项目和资金两个手段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确定开发重点,并在资金、土地、配套设施建设、宣传促销和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给予扶持。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域开发理论,优化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实行“以重点景点为依托的据点式开发和以点穿线的开发相结合”,即以具有一定发展条件的重点旅游点为基础,建设和开发形成中心城市环城游憩带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然后逐级扩散,开发次一级旅游区域,最终形成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优化的点轴系统。

环城游憩带的构建在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和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环城游憩带的构建,不但可以满足中心城市居民及中心城市游客的旅游需求,而且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城市中心旅游热点的环境压力。二是环城游游憩带的构建可以与城市旅游相辅相成,提升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三是环城游憩带上的各个片区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区分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定位,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形成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

标准化的思想是对基础标准、硬件设施、功能布局、安全卫生、生态保护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既可以维护乡村旅游者的利益,也可以规范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行为,还可以有效解决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2004年,上海市率先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而后不少省市也相继出台有关规范,对经营“农家乐”和发展乡村旅游等提出明确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要求,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在实践中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商务部《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更是促使乡村旅游的管理深度得到有效拓展。但从总体上看,乡村旅游标准的针对性、体系化还必须加强,而且标准的颁布多用于衡量,指导作用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要执行和参照执行各种乡村旅游的标准和规范,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要求和实施方案。制定新标准前应进行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并且要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在实践检验中不断修订完善。

做好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与推行。大力加强对乡村社区的标准化宣传教育,发挥乡村旅游标准化先发地区和优秀经营户的示范效应,对乡村旅游标准化实施动态管理,大力推动优秀旅游乡村的发展,注重乡村社区的参与,加强参与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等。通过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

(四)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

地方性中心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地方性中心城市往往既是区域旅游目的地,又是区域旅游客源地和旅游集散地,它承担着区域旅游经济的组织和协调活动。因此,应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

1 城乡旅游产品互补。市场需求多样化是当前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旅游地为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开发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城乡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导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旅游产品各具特色,要在乡村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打造城乡互补的区域旅游产品体系,满足不同类旅游者的需求和同类旅游者的不同层次需求。

2 城乡客源市场的互补与共享。城市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一级客源市场为中心城市居民,二级客源市场可以是来自中心城市旅游的分流客源。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农村居民利用农闲时节,到邻近的中心城市旅游,构成城市旅游客源。鉴于此,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促进城乡旅游市场的共同繁荣。另外,从大区域来看,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同属中心城市旅游,可以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应进行整体营销,进行统一的形象定位,共同开发中心城市以外的客源市场。

3 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可通过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发展理念,统筹区域规划,整合资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以促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最终实现城乡旅游共同发展,提升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水平。

注释:

①葛全胜、吴殿延《西部旅游开发战略的初步探讨》,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1期第21至28页。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2]孟明浩,顾晓艳,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2,(6):71-75

[3]王林,喻考鹏,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旅游研究u]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6):113-116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篇3

关键词:体验式乡村旅游;感知价值;营销策略

一、体验式乡村旅游及其营销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分析

(一)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

对于乡村旅游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内外有很多种说法,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的见解。BernrdLane指出乡村旅游应具备以下特征:在乡村进行,且规模较小,仅局限在乡村范围内,具有明显乡村特征的,与当地风土人情有一定关联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天然特征是体验性。体验式乡村旅游的特征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主题明确,旅游营业者会先确定一个体验主题,开展的活动以烘托反映这个主题为主,以期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二、体验项目不受空间限制,游客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与互动;三、旅游产品的设计在细节处注重游客情感表达;四、体验场景是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光。

(二)乡村旅游体验营销的基本概念

从伯德•施密特关于体验式营销的研究可以看出,体验式营销的特征有:顾客积极参与,有体验需求,关系特征鲜明,体验主题明确,注重顾客的体验等。旅游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体验来消费的行为。本文认为乡村旅游体验营销就是指:以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为依托,通过让游客积极主动的参与互动,使其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淳朴自然,达到身心愉悦,留下美好回忆,进而促进消费的一种营销方式。

(三)乡村旅游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在营销理念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者侧重点的不同,传统营销更关注物即旅游产品本身的特色,不太关注人即游客的感官体验;而体验营销则更多的考虑到游客的感官体验,追求通过美好体验让游客满意,把重点放在游客身上。在营销价值上区别在于能否获得体验价值,不论是传统营销还是体验营销,在游玩景点时,一些基本价值如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都能获得,关键在于体验价值。传统营销恰恰缺乏这一项。而体验营销在引导游客对活动的参与活动中,寓教于乐,让游客对当地民风民俗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游客获得了体验价值。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进行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乡村旅游在国外兴起较早,开始于城市化程度较高的欧洲,我国城市化发展较晚,乡村旅游近些年才开始兴起,但发展势头不容小觑。乡村旅游的目的地较多,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周边区,老少边穷地区,特色村寨,交通中心等五大区域。乡村旅游的形式比较多,其中以农业观光旅游为最主要的形式。国家旅游局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乡村旅游直接收入占全国旅游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年五一和十一假期,有70%的城市居民会选择乡村旅游。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国乡村旅游现阶段很受游客欢迎,也很火热,但毕竟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去解决。首先,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力度不够,没有很好的展现本土特色与文化内涵,导致没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能轻易的被复制;其次,乡村景观城市化严重。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盲目跟风,建造很多城市人文景观,不仅毫无文化内涵,还破坏了当地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不利于长远发展;最后,只看到眼前利益,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工作中,开发理念的简单粗暴,景区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接纳游客过多,对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传统的民居建筑,丰富的遗产文化造成了很严重的冲击,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很多人并未把乡村旅游当成新兴产业,对其重视度不够,导致有些地方虽然资源丰富,但缺乏技术资金和商品竞争意识,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二是乡村旅游营业者的服务做的不够细致。不能很好的保证游客在体验旅游中吃、穿、住、行的快捷、方便、卫生;三是缺乏对游客的细心了解,没有实现以游客为中心的宗旨。应在游览风景名胜的同时,让游客感受到身心的满足愉悦。

(三)我国乡村旅游进行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新经济时代,消费者更看重体验带来的,甚至愿意为此多付钱。乡村旅游的传统营销渐渐不能满足游客精神心理上的需求,实行体验营销非常必要。体验营销对于促进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有很积极的影响。一是有利于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现阶段乡村旅游模式单一,山寨现象严重,体验营销能使游客在设计参与旅游活动中,对乡村旅游留下深刻印象与美好回忆。二是避免乡村旅游资源的闲置浪费。体验性乡村旅游往往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安排活动,这样能尽可能的利用到乡村旅游资源。三是有利于旅游地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乡村旅游的旅游吸引物是当地特色风光和淳朴民风,这使当地人民和政府会花更多精力在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上。

三、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影响因素

(一)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分析

感知价值最早是由Zeithaml在1988年提出,是指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衡量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整体评价。在此定义基础上,本文对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的理解是指,游客在体验性乡村旅游中的感知利得,包括旅游体验带来的身心身心上的放松,与其感知利失,包括在旅游中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进行衡量后,以自身的旅游经验与个人喜好对乡村旅游的综合评价。游客的感知价值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划分没有统一标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Sweeney和Soutar(2001)的划分。他们认为游客感知价值包括三个方面: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其中最基本的价值是功能性价值,即旅游产品或服务给游客带来的最直接的用途,如产品的价格与质量因素等;社会性价值是指游客在旅游体验中完善了自我,提升个人形象,获得的社会认可;情感性价值指旅游活动能带给游客精神上的愉悦放松,使他们情感得到满足。功能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社会性价值与情感性价值则需要旅游企业不断的发展完善,以期给游客带来更贴心、舒心的旅游体验。

(二)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的经过与价值的产生分析

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的感知价值的产生是由游客本身决定的。在旅游途中,游客充分调动自己的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去体验感知,并通过感悟思考,在脑海形成一定的感知价值。根据游客旅游行为模式,可简单把游客感知的经过与价值的产生分为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旅游前,旅游营业者的刺激营销会对游客产生一定的冲击,而乡村旅游的返璞归真,放松身心的宣传特点和游客内心的想法相契合,使游客产生期望,进而诱发游客消费的欲望;旅游中是产生感知价值最主要,最关键的阶段。游客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中,对于乡村旅游的产品与服务有了更进一步的体验感受,逐渐建立起对乡村旅游的感知价值。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感知价值不只包括乡村旅游的产品与服务,即上文所说的功能价值,还包括社会价值与情感价值。游客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的精神与情感上的满足对于提升游客的感知价值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张迪等人的乡村旅游研究实证中,我们不难发现,出游成本低,交通便利,旅游地风气良好,食宿干净整洁等会提高游客的感知利得,提升游客感知价值;旅游后的感知价值往往被忽略,其实这也相当重要。感知过程贯穿于旅游消费行为的始终。旅游后的售后服务不仅让游客感受到更贴心细致的服务体验,还有助于旅游营业者得到更多的反馈信息,便于调整完善旅游服务,更能留住老顾客,旅游业应把售后服务重视起来。

(三)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影响因素类型

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不仅受营销刺激的影响,与游客自身性格特征业有很大关系。游客的体验目的与体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影响体验式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的因素类型多种多样,结合上文分析,大致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六类:

1、田园风光因素: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能给游客带来审美上的体验,然而现实是由于游客的个体化差异与审美能力高低,导致游客最终得到的审美体验有所差异。

2、生产生活方式因素:指游客体验的原汁原味的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对于生活方式机械化的城市旅游者非常有吸引力。

3、教育体验因素:对于在乡村游客占比较大的学生群体,他们更希望去接触自己很少有机会见到的乡村活动,特色的农村风俗等来开阔眼界。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能否在愉快的游览交谈中增长阅历则显得更重要。

4、娱乐项目体验因素:互动性强,有趣的娱乐项目能让参与其中的游客感到身心愉快,有助于获得更高的感知价值。

5、感知成本因素:金钱,时间,精力和精神等感知成本都会对感知价值的形成造成影响,每个人对这些因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6、情感体验因素:愉快的情绪会让游客对旅游活动留下积极正面的印象,增强感知价值,而坏情绪,即使只是服务者的一个小疏忽,也会让游客对旅游评价大打折扣。

四、体验性乡村旅游营销策略

(一)深入挖掘旅游项目的内涵,增强教育体验成分

乡村旅游者相比其他旅游者,更关注旅游的文化意味,希望通过乡村旅游,去体验我国丰富多彩的乡村风土人情。然而现实是现在的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旅游营业者大部分只关注短期利益,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要吸引更多游客,深入挖掘旅游项目的内涵是势在必行的。而我国可供深入发掘的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盛行的各式各样的风俗节日,如苗族的花山节,白族的三月街,回族的开斋节等,对游客的吸引力特别大;各地的特色建筑,如土家族的吊脚楼,内蒙的蒙古包等也是游客很感兴趣的旅游景点;传统经典的乡土文化也需要保护与发掘,有些乡土艺术品如剪纸,刺绣手工制作技术精湛,深受游客喜欢。

(二)加强乡村旅游项目的互动性,重视其乡村资源的设计

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游客主要只是用眼睛来看,观感较单薄,游客留下印象不深。在体验性乡村旅游中,可以因地制宜,设计一些别出心裁的活动,让游客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品尝到,触摸到,全方位的激活游客的感觉。在设计旅游项目开始就应充分考虑活动的互动性,旨在吸引游客积极参与互动,只有亲身经历的才能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加强乡村旅游项目的互动性,不仅要考虑旅游项目的形式,游客群体,游客年龄等,在项目设计之初,就应重视如何利用乡村资源。对于学生这一占比较大且精力旺盛,对乡村旅游活动好奇心较重,参与性很高的群体,乡村旅游应有专门针对学生的旅游项目与设施。而有些有趣的民俗民风,如泼水节,唱诗会,打秋千等活动,可以带领安排游客参与,让游客亲身去体验,使游客印象更深刻。

(三)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色彩,营造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氛围

与传统营销注重乡村旅游的功能不同,在体验营销更注重游客的感官体验。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色彩,有利于游客留下更美好的印象。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色彩,可以从旅游设施做起。首先,保证旅游设施与体验主题相一致,小到连洗手间,长凳等都应与主题相呼应。其次,保证旅游设施与游客的互动性,当游客在景点等候较长时间,此时与旅游设施的互动会安抚游客的焦躁情绪,留下比较美好的回忆。对于常居城市的游客来说,乡村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插秧、耕种、点豆,还是收麦,落花生,掰玉米,都是陌生而新奇的,吸引着他们。多角度、全方位的营造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氛围,既让游客很好的体验了乡村性,增长了知识,又使游客提高了感知价值,留下美好印象。

(四)重视游客情感体验需求,激发游客情感共鸣

传统营销中,对服务行业的要求是微笑服务,细致服务,在体验式乡村旅游营销中,更重要的是真心诚意的,设身处地的站在游客角度考虑,激发游客的情感共鸣。体验乡村旅游的游客平时在都市往往承受者极大的压力,过着快节奏的繁忙生活,乡村旅游的慢节奏,淳朴风气,安逸环境能满足游客不同的情感需求,带来身心上的放松。要想从内心真正打动旅游者,对员工加强训练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求员工把游客当做家人一样去关心,想游客所想,尽最大可能去满足游客需求,提供细致,周到,热情而又人性化的服务。所谓人性化服务并没有一定标准,而是要求员工发自内心的去关怀游客,这是最难达到的。其次,强化员工与游客交流,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培训。景区总会发生很多琐事或者是突况,对员工的培训是不能间断的。培训的目的不只在于教员工该怎么说,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员工形成一种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能表现出自我特色,从而达到游客与员工体验的双赢局面。

五、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未来旅游业仍有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些问题仍需改善。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应做出相应调节完善,增加更多体验色彩。游客的感知价值应被重视起来,在满足游客精神追求与心理诉求方面还应做更多努力,提升其感知价值。运用体验营销来指导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本文体验性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可看出,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本土内涵的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设施活动的互动与体验以及最重要的一点,重视游客的精神层面。在新的经济时代,乡村旅游必须以新的发展模式进行,看清局势,抓住游客心理,以科学合理的策略应付新的变化。

作者:龙鸥单位:贵州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海霞.乡村游客感知价值相关综述及市场拓展策略研究.未来与发展.2014.

[2]李明辉.基于体验视角是乡村游客满意度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

[3]彭嘉.基于游客满意度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湘潭大学.2013.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本质特征文化旅游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篇5

论文摘要:乡村旅游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今后一段时期贵州旅游发展的主旋律。本文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入手,就贵州乡村旅游的市场特点和消费需求进行了分析,将贵州乡村旅游产品分为三大类型,即体现田园风光的旅游产品、参与型的农家乐旅游产品、体验乡风民俗的旅游产品。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出游的动机都是以追求心神的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快乐的休闲游憩、体验不同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为目的。与此相适应,旅游市场也面临着空前的转变: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如:自助游、互助游、徒步游、自驾游、刺激游、拓展游等;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化,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古村落、古穴居等;出游时间的个性化,如:周末、假日、日常闲暇时间。在此全新的旅游时代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央“一号文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经济平台和政策环境;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将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进而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国家旅游局围绕这一主旋律,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及时提出:旅游业向农村挺进。乡村旅游产品也由此备受世人关注,成为目前国内旅游市场的热点。从资源禀赋和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来看,贵州省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由此,贵州省明确提出将乡村旅游作为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点,这是实现我省旅游业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客观选择。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其产品的开发必将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规模、方向和未来。贵州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既保持与国际接轨也体现贵州本土的特色,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济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民俗文化为基础的旅游活动。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吸引旅游者观赏、休闲、体验、健身、科考、习作、绘画、摄影、购物、度似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是开展乡村环境旅游还是乡村文化旅游,取决于该乡村的资源特征。如:平坝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区,该社区是贵州省民族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乡村旅游开发地区。在这一社区,主要开展的是乡村文化旅游。因为在这里保存了距今600年明朝江南的汉族文化,也就是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活化石的“屯堡文化”。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有“老汉人”之称的屯堡人、信神拜佛的三教寺、屯堡特有的四种婚姻形式、原始拙朴的地戏、轻松诙谐的屯堡花灯等等。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也就是说,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所以,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挖掘独特的地方特色、形成真实的乡村氛围,也是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要求。

二、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乡村旅游始于19世纪的欧洲,1855年法国参议员欧贝尔邀请几位贵族来到巴黎郊外的农村度假。他们自己烧烤野味,划船游玩,学习制作农家食品,伐木种树,欣赏游鸟,学习养羊,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早期的乡村旅游具有比较明显的贵族化特点,普及性不强。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该类旅游形式在意大利的诞生。20世纪30年代匈牙利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使游人在领略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的同时体味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我国乡村旅游则更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美国、日本、波兰等国先后推出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逐渐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通过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价值,加强了城乡人民的友谊,满足了都市人走进自然、求新求异的旅游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都市生活的压力。

从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乡村旅游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本质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一)观赏乡村景观。乡村景观指的是乡村物质文化景观。它是乡村人民集体或个体智慧的外在显现部分,它具有可视性、可触性的特点。它包括乡村建筑、乡村聚落、乡村服饰、乡村手工艺品、乡村田园风光。乡村建筑包括乡村民居、乡村宗祠建筑以及其他建筑形式。如朗德苗寨的吊脚楼、安顺滑石哨布依族村寨的石板房、平坝屯堡村寨老汉人的碉楼、丛江占里侗族村寨的风雨桥等。千姿百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乡村宗祠建筑那气派恢宏的祠堂、高大挺拔的文笔塔、装饰华美的寺庙无一不是乡村发展的历史见证,反映了乡村居民生活的一个侧面。乡村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布特点及建筑布局构成了乡村聚落景观丰富的内涵。这种景观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传统性等特点,反映了村民们的居住方式,往往成为区别于其它乡村的显着标志。乡村服饰是乡村人审美意识的外在显现,它具有一定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特点。如土家族的土家织锦、壮族的蜡染布、苗家的刺绣和银饰、屯堡老汉人的包头、发饰及围裙等。乡村手工艺品是乡村人所创,反映乡村人心灵手巧的一面。如:苗族的簸箕画、蜡染挂件,其自然淳朴,极富地方特色。还有蜚声海内外的贵州“三宝”:大方漆器、玉屏萧、安顺“三刀”。乡村田园风光是乡村景观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它包括大规模或连片的农田带、多种类的经济果林与蔬菜园区、一定面积的天然或人工水面。乡村田园风光是一幅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风景画,是村庄与自然构成一种和谐和有机的整体,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意境。游客置身其中会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达到休闲、身心放松和娱乐的目的。

(二)参与农事活动、感受农家生活。当今社会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缺乏对农村、农事和大自然的基本了解,到乡村地区进行旅游活动,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知识和基本农事的了解、学习,以玩的形式参与到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农事中去,已经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出游动机和必不可少的内容。农事活动不仅为体验生活乐趣创造了客观条件,而且它还具有

教育的特点。旅游者通过参加农耕、采摘等活动,了解我国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多彩的传统农业文明,学习农业生活技艺,既丰富了阅历又增长了见识,达到悦神益志的境界。从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来看,参与性活动内容正在逐步深入,已经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一大卖点。“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已是目前乡村旅游中比较盛行的活动,旅游者在享受质朴的田园风光时,深入到农户家庭去,同吃同住体验真正的农家生活。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农场(民宿)度假旅游,如英国的许多游客都偏好自助式民宿,并且对度假农场的品牌忠诚度很高,基本上有2-3次类似经验,通常停留时间为1周左右。

(三)体验乡风民俗。乡风民俗反映出特定地域上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是乡村民俗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对游客吸引力很大,是城乡之间可供交流的重要资源。饮食、服饰、生产交通工具、婚丧礼俗、节庆活动、娱乐竞技甚至道德伦理、、民间文学已经成为旅游者体验乡风民俗的载体。到乡村地区开展旅游活动的旅游者已从最初的休闲度假到自然体验,逐渐发展到了文化体验。自然体验和文化体验的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乡村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主要内容也是乡村和城市的差异之所在,是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关键。乡村旅游产品就要满足城市旅游者对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探索、体验和享受。

三、贵州乡村旅游市场的特点和需求

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只有不到10年的历史,乡村旅游市场启动晚,乡村旅游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目前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零散、没有把点连成线甚至到面。现在开展乡村旅游比较知名的就是,郎德上寨、天龙屯堡、下五屯及千户苗寨,不具有普遍性。由于不具有普遍性,就形成了少数专业旅游村寨,开展乡村旅游没必要搞成全村寨都从事旅游活动,而应该根据各村寨的特色在村寨中添加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村寨的人们应该按照自己日常的生活顺序来生活、生产,不应该完全放弃自己而去迎合旅游及旅游者的发展和口味。其次,贵州乡村旅游的主题单一,导致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现阶段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很明显的目的就是反贫困,这就很容易导致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偏向经济效益,凡是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产品项目就大力开发,对经济效益不明显的产品开发程度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我认为主要和现阶段消费需求层次的初级阶段有关,大多数旅游者的需求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度假、专题层次的需求少。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需求多极化发展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体验、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对观光旅游的需求仍然会很高,但是旅游者对度假旅游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原始性、优美性上;对文化环境的古朴性、乡村性、地方性上;对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新奇性上。同时,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休闲度假、保健疗养、享受天人合一的和谐将逐步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和主要目的。

可见,面对乡村旅游市场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乡村旅游产品中最迫切、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旅游产品的创新。创新是根据旅游资源状况构建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不断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游客的期望,是为了延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使旅游业保持持续性的发展。旅游产品创新的本质是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真实展现和文化环境的深度挖掘,表现形式就是设计细分目标市场的旅游主题。

四、贵州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

就贵州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而言,贵州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7%。贵州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岩溶形态特征堪称世界之最。无数的奇山秀水、瀑布溶洞、森林峡谷、温泉湖泊形成了遍布全省各地的神奇而美丽的自然景观。贵州美丽的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往往分布在没有工业污染的贫困的山村,而这些山村又是贵州独特、神秘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留地。全省380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8%,其中苗、侗、布依、水、瑶、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种之多,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文化。因此,这里的乡村不仅拥有淳美的田园风光,而且大都保持着古朴神秘的原生态。原生态的多民族文化与屯堡文化、夜郎文化、阳明文化、长征文化等特色文化交相辉映,形成遍布全省的“文化千岛”现象。

根据贵州省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可初步分为三大产品类型。

(一)体现田园风光的旅游产品。这类产品就是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开展如田园风情、环村步行等产品。目前,随着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者逐渐热衷于“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乡村风情旅游。贵州省有一批条件好的民族村寨,自然环境宁静、优美,如黔南州的巴拉河流域的苗族村寨等,通过精心设计旅游活动,可吸引需要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周末度假的城市居民和国际旅游者开展观光旅游。在此类产品的设计开发中,应把各个单体村寨连成线或面,形成旅游村寨群落,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单个村寨由于空间小,旅游者大量涌入后所带来的环境资源破坏,也可以延长旅游者的游览时间,形成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胜地的优势。

(二)参与型的农家乐旅游产品。这类产品的开发要从当地民俗中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形成有浓郁乡土气息和真实的农家生活的旅游产品,走农家乐精品路线。农家乐的旅游形式在贵州出现得最早,可以说大多数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定义就是农家乐。开展的活动内容有赏花节、采摘节等,一般为一日游或是周末游,产品的消费群体同定、重游率高。出现得最早但做得不是最好。目前贵州的农家乐产品类型单一、服务质量低、设施条件简陋、招待场所有城郊小旅馆的倾向、本土文化不突出、缺乏精品,大多数农家乐产品都是依托村寨农家进行聊天等活动,给人在乡村进行城市生活的印象。为此,农家乐产品的设计应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特色,在稳定消费群体的基础上开发多种类的参与性产品,如种菜、制作农家食品、栽花、割稻插秧、锄草施肥、挤牛奶、捕鱼虾、放牧、收割农作物、鲜果采食、鲜乳试饮、地方特色食品制作品尝等展现乡村生活的真实性,营造乡土氛围,增加文化含量,增加知识性、娱乐性,留住旅游者,树立精品理念。

(三)体验乡风民俗的旅游产品。这类产品所吸引的是以体验城乡文化差异为主要旅游动机的城市文化旅游者。贵州省众多的乡村都具有壮美的自然景色、恬静的田园风光、独具特色的乡风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在目前国内旅游市场正走向观光度假、体验式度假发展的趋势下,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绿色喀斯特景观和独具特色的乡风民俗、农耕文化将吸引一大批国内外文化旅游者。乡风民俗旅游产品的内容>,!提的是从江县高增乡的侗族村寨占里,自古以来,这里用寨规和神秘的草药,恪守着古老的生育观,一对夫妇只生育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数百年以来,人口增长几乎为零。他们从不与外界通婚,但生育的孩子都很健康。他们的生活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里民风纯朴,与世无争,超然物外。如果善加利用,开发成专题文化探秘旅游产品,一定可以吸引众多的国内特别是国际旅游者。

参考文献

(1)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和方向[J].旅游学刊,2005,1

(2)余骥.乡村旅游市场特征论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6

(3)李伟.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6

(4)冯淑华.乡村景观旅游开发[J]._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1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篇6

关键词: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区域合作旅游

乡村旅游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改革与建设,和乡村缓慢的改变进程相互对比作用下产生的,从本质上来讲,乡村旅游是与都市旅游相对应的旅游方式,是以各种具有乡村背景的旅游形式,以乡村田园、乡村生活、乡村文化、乡村节奏、农家餐饮等为旅游特色,以农业及农村特色资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的内涵及特征

旅游资源的乡村性。从我国旅游的发展策略来看,乡村旅游资源是指都市之外,包括郊区、城镇、及农村地区,但是不包含乡村题材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地。乡村旅游的最大特征就是提供以乡村景观、村庄生活、农耕农具、农家餐饮等为主要旅游资源的旅游产品,具体来讲,既包括乡村耕织生活,又包括乡村水土资源,乡村旅游的乡村资源化是都市中缺少的生活影像,是都市生活无法弥补的生活资源,乡村旅游的资源与都市的资源相比,具有自然化、天人化、手工化,人类的改造及设计活动较低,资源保持着原有的面貌。

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从乡村本身来看,乡村并不具有旅游资源的文化性特征,真正包含文化的是乡村生活与民俗,乡村生活融入了特定的人群在特定条件下的生活文化,这些生活习惯与特征没有受到工业化进程的变革而变化,是一种悠久的民风民俗的传承,是关于道理与伦理、价值观与世界观的真实继承。是原始的、古朴的、自然的、真实的人性与生活,尤其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与特色性更加突出。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性是宝贵的,是在新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急需包容与理解的。

旅游生态的自然化。从土地格局来看,乡村偏离都市,受其工业化污染影响较小,乡村从事传统农业较多,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农村耕织的生活习惯,保持了乡村的生态平衡与生态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就是建立在开发与保护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环境。因此,旅游生态的自然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旅游生活的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最具吸引的特征就是具有体验性,使得游客能够远离城市喧嚣,体验乡村质朴生活、能够在小憩之中感受生活气息,能够在传统之中体验原味生活。因此,乡村旅游提供旅游生活的深入体验是深度开发乡村旅游,将生活融入旅游的具体体现。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自然条件与交通条件。从旅游地理划分来看,苏州地处华东旅游经济区,空间结构复杂,周边区域山水旅游资源众多,同时处于长江三角洲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元化与多样化特征突出,最重要的是苏州处于环太湖旅游圈,使得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产品开发优势。与此同时,苏州交通便利,是江苏通往浙江及上海的必由之路,沪宁高速、沪宁铁路横贯东西全境。苏嘉杭高速公路沟通了沿江高速、沪杭高速、沪宁高速及沪苏浙皖高速公路,对苏州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更为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经济的开发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苏州西部环太湖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该地区自然风光景色宜人,生态环境适宜居住,并且文化底蕴深厚。比如太湖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共计48种,是现有旅游资源的71%,尤其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区远离闹市区,受工业进程化污染少,城市规模化扩张影响少,乡村旅游景区树木葱郁、景色静怡、风光奇异、古街别致、古桥含蕴、古村落炊烟袅袅、古民居风情并茂,同时与湿地资源相连,是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发展最好的旅游胜地。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的地理位置优势更为明显,其处于沪宁杭大都市圈的中心,同时又是长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在整合无锡、苏州、上海旅游产业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和挖掘潜力。苏州环太湖地区交通条件便利,是众多国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枢纽之一。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劣势。城市发展进程的加速与公路交通的建设,一方面促进了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由于建设需要,影响着乡村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随着城市的发展所造成的工业废污水与重金属含量超标等污染物的排放,致使苏州环太湖水系的污染与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一方面破坏了苏州环太湖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不利于苏州环太湖地区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同时过度的旅游活动与景区接受旅游强度和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之间产生的不协调与不平衡,致使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景区产生的废物废水废气无法受到妥善处理,再加上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及废物处理能力有限、技术落后等,使得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区域合作模式下的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及策略

(一)苏州环太湖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内涵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文化变迁;洋家乐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267-02

一、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与现状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指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农家乐凭借乡村的优美环境和低廉的价格蓬勃兴起,已形成规模效应,如安吉、临安等地的农家乐,满足了城市居民返璞归真和放松心情的需求。但总体而言,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乡村旅游的客源单一且数量有限,而且旅游产品同质化程度高,软硬件水平较低。农家乐形式的乡村旅游遭遇瓶颈,乡村旅游亟需新业态形式,“洋家乐”凭借其创新的理念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开始抢占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家乐市场。

根据《2014―2018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全国乡村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00亿元;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1亿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力之大吸引大量的人群开始着眼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伴随乡村旅游开发而引起巨大变化的乡村文化变迁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二、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变迁的概念

乡村文化,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是在乡村环境中长期孕育发展的,渗透在乡村的建筑及居民的思想言行中,因此乡村旅游文化也渗透在吃、住、行、游、娱、购的各环节,渗透在旅游的全过程。

张晓萍等提出文化变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大规模变异的社会文化变迁现象。乡村文化变迁是指发生在乡村环境中的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现象,乡村旅游文化变迁则是指依赖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而产生的文化变迁现象。

三、乡村旅游的乡村文化特征

1.传统性。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农村是社会的根基,农民是社会的基础理论。农村有着最传统、最原始的中国特色文化,不论是历史悠久的农耕五谷文化、精雕细作的建筑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还是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都依附于乡村文化而存在,这些乡村文化在经历了几千年历史依旧能历久弥新,在于乡村文化的传统性特征。

2.原生性。乡村旅游地区景观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村民相对朴实,人口分布集聚,农业化程度高,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并且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也相对保留着自然原始状态,因为乡村地区的相对封闭性,乡风民俗在乡村地区也能得到完整的继承和延续,而且乡村建筑文化和社会文化也能得到继承和延续,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

3.脆弱性。旅游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相互接触、排斥或融合。城市游客本身所携带的“强势文化”会对“弱势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由于文化本身的价值趋向性,旅游目的地就在游客游览的过程中吸收了旅游者所携带的“强势文化”,因此,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具有脆弱性。

4.亲缘性。费孝通在其论著中形象地指出了我国农村文化血缘性的家族观念强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传统乡村社会“乡村”不过是“家族”的一种放大而已。村民的社交网络呈现由点到圈的过程,“点”即小家庭,“圈”则是所处的乡村。对于中国的乡村农民来说,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农民家庭,每个家庭就成为单独的、互相孤立的细胞。

四、以三九坞为例的乡村文化变迁

1.乡村旅游发展的建筑文化变迁。乡村建筑文化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乡村文化与精湛技艺相融合的结晶,我国的乡村建筑形式多样,类型丰富,如土楼、竹楼、吊脚楼、窑洞、徽派建筑群等。就三九坞而言,乡村居民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自然而然地摒弃了原有的古村落建筑风格的房屋,选择乡村所特有的二至三层的小洋楼,而三九坞“洋家乐”秉持的理念是古色古香的乡村气息的建筑群,偏好选用木头、石头、竹子等天然建筑材料,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乡村发展的同质化进程,恢复和保护了乡村建筑文化。

2.乡村旅游发展的旅游景观文化变迁。乡村发展前,三九坞与普通的村庄一样,植被景观顺其自然生长,景观特征不突出,而乡村旅游发展后的景观更多地满足了旅游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适应外国游客及高端游客的需求,突出了强烈的乡村旅游景观特征。三九坞在维持原有的乡村本色基础上,构造小溪、流水、石板桥、石子路、木板凳等乡村特色以及维护莫干山特色的原生态竹林,与“洋家乐”的理念相辅相成。

3.乡村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变迁。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三九坞”洋家乐“乡村旅游的嵌入使得乡土社会的生活圈扩大,村民逐步与外界建立联系,并且他们本身的生活圈子因为游客的加入,尤其外国创业团体的出现而被打破,至于他们本身,也建立起团体、协会之类的社交圈。

4.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文化变迁。“三九坞”在乡村旅游发展前,乡村发展速度缓慢,老一代村民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桃花源生活,年轻人则选择外出。“洋家乐”吸引外地游客入驻与消费的同时,也吸纳着当地村民从事经营活动,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调查,德清西部山区受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的限制,产业发展滞后,“洋家乐”发展依赖,“洋家乐”坚持就地取材的理念,水果蔬菜全取自当地应季时蔬,使得当地农产品有了出处也卖出了好价钱,如莫干山里茶园会所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收购水果用于酿酒,促进了农户水果种植的积极性,三九坞还聘请当地村民从事“洋家乐”各种工作,如管家、家庭厨师等,这为村民人均增收人3万多元;且每年约2万~3万元不等的房租也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5.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文化变迁。三九坞在“洋家乐”席卷而来之前,过的是世外桃源般生活,日出而起,日落而归,偶尔向往城市生活和泛滥的城市加工品。2007年以后,“洋家乐”提倡低碳环保的设计经营理念,对村民原有的房屋进行租赁后对其改造,对自然物如木头、木桩、竹子等进行个性化创新,让其物尽其用。而在此游玩的游客则被建议摒弃大城市中的电器设备和喧嚣,回归原本的生活方式。就村民而言,村民的环保意识、卫生意识也逐步增强,在村民的交往过程中,方言不再是唯一的语言,普通话、甚至简单的英语都很常见。

五、乡村旅游开发的文化保护路径

1.区别对待“显在文化”和“隐在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文化是人类环境的人造部分,它包括显露在外的、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所谓“显性文化”和不表现在外的由知识,态度、价值观等构成的所谓“隐在文化”。乡村旅游的商品化现象和同质化现象破坏了乡村原有的传统和封闭性特征,也造成了游客的乡村旅游的审美疲劳。乡村旅游的开发者和经营者应区别对待“显在文化”和“隐在文化”,对“显在文化”进行提炼和加工成旅游商品提供给旅游者,而对“隐在文化”则要好好地保护和继承,以保持乡村旅游的独特性。

2.乡村旅游开发实行差异化战略。乡村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就目前来看,农家乐依赖其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价廉质优的服务而占据了乡村旅游的大多数,但农家乐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可开辟一条“中西”模式,以优势资源为吸引,鼓励国内外创业者、文化创意者投资乡村旅游,融合当地民俗与西方文化、传统理念与现代文明,开发新业态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品牌化、国际化。

3.理性对待乡村文化变迁。乡村文化变迁是社会发展至一定时期的产物,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文化变迁而言,是催化剂的作用,即便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也处于不断的变迁中,文化变迁无法用量化的数据来衡量,因为无法确定文化变迁的基数。不能断言乡村文化变迁是不利的,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进程势必会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理性对待乡村文化的变迁,并尽量引导文化变迁往利好的方向。

4.构建有效社区参与体系。旅游社区参与是典型的变迁策略,因为通过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的个体、群体、国家三方的行为得到有效的协调,从而实现了文化的指导变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是指社区旅游发展事务由居民选举的代表与居民直接参与共同决定。构建有效社区参与体系,利于让社区居民在参与过程中既能够发展甚至弘扬本地文化,又能够接受、享受外来文化以及其成果,也是保证社区参与文化资源的延续性的必然途径。

六、结语

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乡村文化变迁将是不可阻拦的潮流。如何在保持乡村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如何将乡村文化的变迁这一无法改变的结局转换成为利好的方面,值得做深一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张晓萍,李伟.旅游人类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石群.中国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建设探析[J].旅游论坛,2011,(5):89-92.

[3]王国胜.现代化过程中的乡村文化变迁探微[J].理论探索.2006,(5):12-14.

[4]何玮.社会参与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5):94-97.

[5]郭凌,杨启智.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文化变迁[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生态环境“公地悲剧”现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也大为增加,乡村旅游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兴起的。所谓乡村旅游,就是利用乡村风貌、乡村生产生活场景、乡村自然和人文社会环境等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体验、娱乐、休闲、度假。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开发,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特有的乡村文化和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已经影响到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如何保持“乡村”的持久魅力,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严峻现实问题。本文从乡村的原生态文化和环境特色保持入手,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乡村”是一个相对于城市地域而言的概念。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紧张,身心受到极大的压力,需要放松紧张的情绪。在这样的心理因素驱动下,重返大自然,向往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必然更多地引起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向往,从而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主要在于游客的“乡村体验”。游客到乡村旅游就是暂时从都市喧嚣、快节奏的工作压力和现代社会淡薄与疏离的人际关系中逃避和解脱,与传统和自然近距离“亲密接触”,享受宁静祥和的氛围,体验和体会“怀旧”的感觉,即完成“乡村体验”。所以,吸引游客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首先要有乡村场景“真实性”,游客第一印象就是乡村;其次要有满足游客好玩、好奇和放松的文化和环境,使其进行切实的“乡村体验”。

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成为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地大致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优美的风景。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村庄与自然构成一种和谐关系和有机的整体,游客置身于其中会产生心旷神怡的感受,达到休闲、身心放松和娱乐的目的。二是别致的风俗。保持完好的农村传统习俗,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民居、宗教、仪式、歌舞、服饰等。三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民族特色系自然传承下来的,而不是像现代社会那些“做出来”的民族村、民俗村,或那些经过人为“设计”出来的景区和景点。较为完整的“异文化”知识体系,能使游客观察和了解与自己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

由此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构成,即地方的风土人情,不仅包括有乡村物质存在的外部环境,更包括乡村传统文化在内的乡村人文内涵。这种具有原生态特征的风土人情,自然就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乡村旅游原生态文化特征的体现

人们习惯把传统赋予农耕文化,乡村自然就成为了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乡村,农耕文化最具有旅游价值的是民俗文化。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现象,其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而流传于现实生活中。它主要由物化民俗、制度民俗和精神民俗构成。物化民俗是指当地人们模式化了的物质产品和创造方式,如饮食、服饰、住宅、特产、田园、牧场及生产交通工具等;制度民俗是当地社会组织体制和运作方式,对个人参与社会活动具有规范性意义,如婚丧民俗、节庆民俗、礼仪民俗等;精神民俗主要是当地集体性意识形态,如道德观、伦理观、等心理习惯和语言习惯、民间文学等。

乡村旅游作为民俗文化性产品,其内容涉及民俗文化中的所有层面。一是具有物化民俗的体验性;二是制度民俗的参与性;三是精神民俗的感知性。同时,更重要的是乡村旅游本身的民俗文化属性使游客从整体上了解、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由体验“俗文化”到理解“雅文化”的牵引效应。将民俗文化作为乡村旅游产品的底蕴,会使此类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大大提高。目前一些旅游地开展得非常红火的乡村旅游方式,都日益显示出乡村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有旅游吸引力的民俗文化产品,原始性和田园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这也是我国特有的农耕文化生态理念的体现。现代的人们习惯把城市作为现代的标志,乡村的原始、自然的概念也就随之产生,在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理念诱导下,乡村的原始性和田园性就充当了乡村旅游的“吸引物”,因而原生态文化成为乡村旅游产品的本质特性。

乡村旅游开发中原生态文化“失真性”问题

当旅游经营者将乡村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时,必然赋予了其“变异迎合性”的文化特征。这是市场导向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的无奈,破坏乡村原有的文化内涵,出现文化变异。这些乡村旅游的原生态文化“失真性”问题,正在危及乡村旅游的持续魅力。

(一)乡村文化“失真性”的表现

1.文化交流中的不对称采借。文化采借大多是相对落后的社会采借发达社会的先进文化元素,而相反的情况十分少见。就广大的大众型旅游者而言,他们同当地人的接触时间短,接触的范围也十分有限。而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却是长期不断的,是持续不断前来访问的旅游者群体。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思想和文化,对乡村目的地社会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往往极易使旅游文化资源所在地区的本位文化产生变异,与外来的客体文化发生趋同性。若不积极采取措施对传统文化特色加以保护,文化渗透造成的传统文化变异将是无法修复的。

2.不良的“示范效应”。当旅游者来到乡村地区时,不仅仅带来了购买力,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不同的行为。旅游者的行为可能会动摇旅游地居民长期存在的基本观念,彻底改变当地的社会习惯,对乡村旅游地社会产生“示范效应”。“示范效应”常常通过当地居民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而表现出来,并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不满,从而在各方面进行盲目模仿。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乡村旅游地简单地模仿城市,因而出现了城镇化、过度商业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这使得最受游客青睐的原生态乡村风貌和野趣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

3.文化丧失本义。乡村旅游是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汇与冲撞的窗口,旅游活动本身就有“消灭文化差异”的作用。由于乡村旅游地的农民缺乏“跨文化能力”,极易出现两个结果:一是封闭保守,不善于利用现代文明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方便,使游客感到隔膜;二是文化趋同,丧失乡村文化魅力。另外,旅游活动的组织化,旅游者需要一种文化快餐,以体验当地的“异国风情”,于是产生了文化的前台表演。这种前台表演为迎合旅游者的兴趣,内容被压缩和改良,节奏也明显加快。由于一切服从于经济的原则,变成以从欣赏角度来引导文化的发展方向,将可能最终导致特有传统的逐渐丧失。

(二)乡村文化“失真性”的原因

在旅游开发中,参与式乡村旅游由于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的参与,符合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初衷,肯定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主流形式。但是,在参与式乡村旅游中,“公权”与“私权”的混杂,导致乡村旅游资源产权属性复杂。其中,房产及家庭生活是私有产权,而乡村文化、当地整体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乡村旅游品牌都是相关主体共同使用的公共产权,他们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使用这些资源为自己服务,但都无权排斥其他成员行使同样权利。这很符合产生“公地悲剧”的客观条件。

“公地悲剧”是经济学中的专用名词,通常被用来指理性地追求最大化利益的个体在没有相应制度约束下,其短期行为对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失。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乡村原生态文化“失真性”是典型的“公地悲剧”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乡村环境的退化、资源使用的过度,进而导致乡村传统文化的退化和潜在毁灭等问题,使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原生态特色的“乡村性”被削弱,从而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原生态文化保护策略

原生态乡村既是乡村旅游者所向往和追求的对象,也是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所提供的“商品”,它维系着乡村旅游活动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经济利益上对立的乡村旅游者和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共同旨归。营造和保持“真实性”的乡村产品和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保护机制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与可持续乡村旅游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需要政策支持、引导和适度的管理,因此必须制定规则,建立“政府主导”的机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挖掘、整理和保护当地独特的乡村文化资源,组织开展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塑造旅游地独特的文化形象,也只有通过建立“政府主导”的机制来实现。

“政府主导”机制的实现,一是通过对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估,掌握可用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传统文化资源,找到本地乡村旅游的特色及核心吸引力;二是通过综合评估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围绕主要目标市场的需求,结合本地传统文化的特色,规划、设计和开发乡村旅游的辅助产品,使乡村旅游的内容不断丰富完善。

(二)旅游开发中实现市场保护

乡村旅游为传统与现代的对比提供了平台,使之在共时条件下体会传统与现代的分异。现代化城市与典型的传统农业社区,构成了乡村旅游的两个端点,串联起传统与现代的两个异质文化群,通过食、住、行、游、娱、购等具体的旅游项目,在物化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对比,用现实的经历理解传统与现代的概念体系。

乡村旅游将文化建设、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现实的经济价值和长远的发展价值。因此,在乡村旅游兴起的同时,各地具有文化传统和旅游开发潜力的乡村,积极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已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逐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由此可见,乡村旅游的效应是牵引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促进乡村原生态文化的保护。

(三)实行乡村文化和环境的生态保护

乡村旅游所关注的“文化生态”,是从自然生态与人的关系、乡村文化与人的关系入手,研究有关生存于民众中间,与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的文化现象。当前,就总体而言,许多乡村旅游地吸引力的主要因素,还是乡村原生态环境中传存的乡村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具有神秘和独特的魅力。所以,传统文化保护更重要的是要对乡村文化生态的保护,从根本上改变视传统文化为“封建迷信”的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也要纠正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观念。在做好乡村原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再加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这种传统文化转变为资源,转变为优势资源。

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篇9

(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乡村旅游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科学理论体系与理念引导的匮乏。论文通过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将研究维度统一为动力机制根系统、地面坐标三维系统、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产业结构树冠系统、环境制约因变系统五个分支,基此厘清乡村旅游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与构架要素,建构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最后,根据论文构建的研究框架,强调了乡村旅游理论研究需要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基于休闲与发展主义哲学语境,提出构建乡村旅游产业理论架构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产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F59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390X(2015)01.0016.06

收稿日期:2014.07.09修回日期:2014.09.09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基金项目:国家旅游局规划项目“乡村旅游理论体系建构研究”(13taaG015);河南师范大学部级项目培育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乡村旅游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11.521)。

作者简介:陶玉霞(1972—),女,河南浚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学基础理论与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04.html

aStudyonthetreemodelConstruction

oftheSystemofRuraltourismtheory

taoYuxia

(Collegeoftourism,HenannormalUniversity,Xinxiang453007,China)

abstract:theproblemofruraltourismrootsinthelackofguideofscientifictheorysystemandlong?termconcept.throughtheempiricalresearchandlogicalanalysis,thepapermergestheresearchdimensionsandclassifiesthemforfivebranchsystems,includingrootsystemofdynamicmechanism,thegroundcoordinatethree?dimensionalsystem,theimagestructureandgeneratingsystem,industrialstructurecanopysystem,environmentalconstraintssystem.Basedonthis,thepaperclarifiestheinternallogicandstructurefactorsoftheruraltourismdevelopmentandevolution,constructstreemodelofruraltourismtheory.Finally,accordingtotheresearchframework,itemphasizestheimportanttheoreticalproblemswhichweneedtopayattentiontoontheresearchofruraltourismtheory,andbasedontheneedsofthenationalleisuretimesandthecontextofdevelopmentdoctrinephilosophy,itpusforwardtheproposaltoconstructtheruraltourismindustrytheorysystem.

Keywords:ruraltourism;theoreticalsystem;treemodel;industrialsystem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广泛,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产品开发、乡村旅游的经济贡献与文化影响、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及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旅游乡村的建设模式或规划途经、乡村旅游国际比较与借鉴等研究硕果累累。但大多是关于具体经营模式、问题与实践对策的研究,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内涵等方面。

熊凯首先引入了乡村意象概念[1],黄洁探讨了“乡土情结”这一乡村旅游内在驱动力的重要性[2],彭兆荣从人类学视角分析了“乡村空间”与“乡村概念”在当下乡村旅游中的逻辑关系[3],可惜这一理论分析近几年没有深入下去。ReiCHCLeaRie强调“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4],何景明基于国内外研究的比较总结对乡村旅游概念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5],王艳平、陶玉霞分别从认知过程与发展目标等角度提出了乡村旅游概念二层级说[6]、三级概念说[7],刘英杰[8]、陶玉霞[9]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尝试构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体系。但这些研究对旅游实践发展的导引力度作用不大。

第1期陶玉霞: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建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9卷

SHaRpLeY指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本地化(Localization),并确保开发力度在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10]。马波认为如果乡村旅游带来的绩效低于乡民的期望,为发展旅游而保护乡村的逻辑就会崩溃[11]。BRoHman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正在摧毁本地化的基础[12]。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旅游飞地”、“旅游孤岛”、“新殖民主义”[13]、乡村景观城市化、传统文化异化、乡村性消解等旅游后现象令人担忧。乡村在旅游开发中作为农业生产载体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代之而来的是审美对象和消费空间角色的转换,加上寻租行为潜流暗涌,资本绑架了政策和规划[14],促使中国大地正在生发现代历史上第二次“山乡巨变”,经历着一次空前绝后的重构[15]。这一系列问题根源于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不完整,缺乏前瞻性理论的指导,从而使发展目标、开发层次、客源市场的定位与产品体系研发等方面迷失了方向。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界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机制、形象生成与演变、环境因变影响因素、问题分析的整体框架与维度等关注不够。从研究趋势来看,近些年对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少,着眼于系统性理论研究的成果几乎没有;研究成果大多偏重于对具体问题的个案评价和分析,微观的研究缺乏严谨性和理论深度,宏观的论述缺乏系统性和发展理念。总的来说,学术界对乡村旅游尚缺乏整体系统性和多维结构深度的认识,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体系建构尚属空白。

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建构是广泛和深入开展乡村旅游研究的基础,乡村旅游系列概念的明确与结构框架的规范,也决定着实践的导向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政府基于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和建设引导将决定乡村未来完全不同的命运。

一、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架构要素

(一)研究方法

通过对搜集文献的分析综合,整理出乡村旅游研究7个维度42个向度,据此设计了114个问题,以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五朵金花、北京门头沟爨底下村、河南辉县郭亮村三个旅游地及游客作为调研对象,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合、历史资料对比)的方法,对乡村资源的禀赋与特征、乡村游客的动机取向与行为认知、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生产与经营管理、乡村游客对乡土的哲学认同与回归诉求、乡村旅游的时空发展与变迁认知、乡村的文化意象与现实感知、乡村旅游环境制约与影响因素、乡村旅游体验满意度及旅游地经济、文化、生活生产、社会结构、景观特征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三圣花乡位于成都城区东部,面积12km2的5个村子依托传统花卉产业分别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5个主题景区,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人称“五朵金花”。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90km门头沟区斋堂镇辖区西北部的深山峡谷中,现有500间74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三合院民居,是我国首次发现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文化遗存丰富,被誉为北京地区的“布达拉宫”。郭亮村位于河南省辉县西北60km的沙窑乡太行深处海拔1672m的高高悬崖上,村落为依山势而建的平民石屋三合院聚落景观,先有走出大山的唯一通道天梯,后有“世界第九大奇迹”郭亮洞,是集旅游、度假、写生、影视拍摄于一体的著名景点。三地分别位于西南区大都市郊区——环城游憩带、华北大都市周边山区——大都市周边、华中深山区——小城市辐射的边远山村聚落区,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成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调查中向三地游客各发放问卷500份,分别回收472份、463份、478份,删除问题样卷,得到有效问卷438份、421份、440份,有效率分别为93%、91%、92%。通过对问卷等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根据问卷反映效果与spss因子分析,剔除低效率问题28个,留下86个问题计38项具有研究价值的研究向度,并结合访谈情况与专家咨询认可度,将研究维度统一为动力机制根系统、地面坐标三维系统、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产业结构树冠系统、环境制约因变系统五大系统,基此厘清乡村旅游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与构架要素,建构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

(二)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架构要素

乡村旅游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求证其存在的哲学基础,即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其次是在需求本质之根基上探讨乡村旅游成长起来的形象结构与系统生成原理及大众认知的反向重构;第三是从理论层次全面把握由乡村旅游形象树干系统生发的发展要素树冠系统,包括客体、主体、媒体各个向度的研究维度;第四是根据其历时空间的需求与供给变化探讨乡村旅游纵向发展、横向扩张与层次升级的变迁规律及影响因素;第五要清楚认识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制约与因变要素。这五个子系统形成了建构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五大系统,在此基础上就能够整体把握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架构关系,对乡村旅游做一全面理性的系统认知。

1.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

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原动力探究是乡村旅游研究的哲学根基,其实质是探讨乡村旅游的本质。历史文献和调研数据显示,在乡村旅游的动力系统中,人们的亲土心理结构与田园精神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动力源。随着历史演进和意识建构的作用,人们对乡村旅游的根性诉求和乡村认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探讨乡村旅游的意识建构与文化传播功能便成为目前美丽乡村旅游与建设必要的关注点。

2.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干系统

分析乡村旅游形象的心理召唤结构,厘清乡村旅游发展的价值依据,是进行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哲学根基。大量文献表明,关于乡村的诗歌等的艺术描绘,塑造了或淡泊宁静或朴野天籁般的乡村意象,并在历史阶段与人们的亲土心理同构,生成了独特的心理召唤结构。但是,现代乡村旅游的媒体传播,已然在重塑着乡村的现代形象与结构,影响着人们对乡村的现代性认知。从历史阶段到现代世界纵向时间轴的角度探讨人们对乡村价值的发掘与认知规律,分析当下乡村游客的乡村旅游诉求与认知变化,将成为指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政策与实践依据。

3.乡村旅游产业结构树冠系统

乡村旅游形象是促使乡村旅游者前往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又是乡村旅游业借以宣传和吸引游客的符号。乡村旅游形象以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但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又以其形而上的旅游形象得以实现,二者以载体系统和符号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区别而存在。因此,可以说乡村旅游产业的三个构成要素均以乡村旅游形象这一主干为支撑相互联系在一起,而现代乡村旅游业又建立在乡村旅游者与旅游资源互动互赖的基础之上。这样,主体系统乡村旅游者、客体系统乡村旅游资源、媒体系统乡村旅游业,这三者就构成了现代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结构的要素系统,是为乡村旅游产业结构树冠系统。

4.乡村旅游地面坐标三维系统

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厘清事物发展变迁的脉络是格物致知的根本路径。根据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乡村旅游本质内涵与发展外延在时间、空间和层次上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时间范畴探讨历史阶段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源、概况、特征与社会心理和文化影响,对于在社会公平、文化冲突、发展哲学等语境中预测乡村旅游从城市及周边到偏远乡村向并荒野扩张、从“农家乐”阶段向高端小旅游模式升级等未来发展趋势十分重要。乡村旅游现展的历程表明,不同的乡村旅游认知、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对乡村重构带来的影响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5.乡村旅游环境制约因变系统

国内外学者很少研究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和研究表明,首先,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包括对乡村旅游的本质认知,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经济、伦理、生态、政治目标的认知,决定着乡村与旅游发展的健康与否。其次,乡村旅游的文化性认知及其变异是影响乡村和旅游存在、发展、重构的空气,空气的稀薄或污浊不清均会造成乡村与旅游发展的羁縻或病态。第三,回归诉求、旅游生活方式、游憩时代、城市化进程这些社会背景是培育乡村旅游长足发展的土壤。第四,坚实的经济支撑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不竭水源,旅游对乡村来说只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15]。第五,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百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这些国家政策导向的支持是乡村旅游茁壮成长的营养肥源,而大游憩背景下乡村小旅游发展模式则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生态保障。这几个方面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模式、质量和效果。

二、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

综上所述,可得如下结论:乡村旅游的需求动机是乡村旅游发生的根源,是乡村旅游存在发展的哲学基础,即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探讨乡村旅游形象的形成、变迁与接受,分析乡村旅游的形象结构与大众认知构成乡村旅游形象干系统,是研究乡村旅游需求心理与行为特征的基础;乡村旅游客体、主体、媒体各个产业结构要素及其研究向度构成了乡村旅游这棵大树的繁枝茂叶;格物致知的基础工作是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事物高屋建瓴的把握,是明了乡村旅游的纵向变迁、横向扩张与层次升级,构成乡村旅游地面坐标三维系统;任何事物都有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环境制约与因变要素影响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模式、质量和效果。这五个子系统构成了乡村旅游理论体系内在逻辑与架构关系的五个维度。基此,笔者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如图1,并描述了各维度的主要研究向度。每个维度的研究向度又是开放性的,即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研究的向度还可以相应增减和修正,在示意图中用“……”表示。

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的历史传统积淀与中国人的田园精神、人的亲土习性与心理结构、人对乡土的哲学认同与回归诉求、现代旅游的社会背景与人性异化、全球化文化冲突与民族社会的身份认同、乡村旅游的文化建构功能开拓等。

乡村旅游地面坐标三维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纵向变迁:历史—现在—未来;乡村旅游横向扩张:城市—乡村—荒野乡村旅游层次升级:农家乐—乡村旅游—乡村游憩、乡村旅游与乡村重构等。

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干系统。梳理各种影响要素与因变历史,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的核心在于乡村意象的历史生成与环境因变,主要研究向度有起源—历史与演变、地域与文化差异、个体特征与总体形象、个人诉求与大众认同、积淀的理想与现实的接受等。

乡村旅游客体系统。旅游客体系统即乡村旅游资源的研究向度主要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内容、乡村旅游资源的属性与特征、乡村的意象与形象、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建构与经济开发禀赋、乡村旅游资源的审美要素与休闲向度、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乡民与传统、乡村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与发展空间等。

乡村旅游主体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者的动机取向与行为特征、实现乡村旅游的条件与障碍、乡村旅游的期望与感知、乡村旅游体验与影响、乡村旅游过程中的身份认知与诉求等。

乡村旅游媒体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的产品与生产、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与宣传、乡村旅游产品生产的动机与效应、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身份认知与主体变迁、乡村旅游开发的目标与性质演化等。

乡村旅游环境制约因变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的发展理念—阳光、乡村旅游的文化变异—空气、乡村旅游的经济支撑—水、乡村旅游的社会背景—土壤、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肥、乡村旅游的生态:乡村小旅游与乡村大游憩等。

三、结束语

(1)基于实证分析与系统论原理构建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理顺乡村旅游的五大系统,能够为乡村旅游研究提供规范的框架体系,为其发展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路径引导。

(2)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产业结构树冠模型系统关于客体、主体、媒体研究维度的确定比较复杂,尚需要更多实证分析的确证和支持;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的研究在学术界尚属空白,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一研究对于确立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形象定位、产品设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产业实践架构的体系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的建构恰为之提供了构建思路。

图1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示意图

(3)研究还发现,乡村旅游发生发展的哲学基础研究,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生产动机、身份认知与主体变迁研究,乡村旅游形象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与认知变迁研究等都是影响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理论问题,需要引起学界与政府相关部门足够的关注;政府基于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和建设引导将决定乡村未来完全不同的命运。

(4)本研究框架的构建对促进学界科学认知乡村旅游研究的整体系统性,发现研究缺失或不足,启发研究思路,拓展研究视野,开拓研究维度,提升研究的理论高度与哲学深度,矫正研究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作为建构性的研究维度体系的理论框架不是针对每一个问题的具体研究,只求达到提纲挈领、抛砖引玉、发微探幽之目的。

(5)我国诸多乡村旅游后现象的发生正是根于乡村旅游定位不科学、战略性产业架构体系缺失造成。基于国民旅游与休闲时代的形势和发展主义哲学语境,根据本理论体系框架,通过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构建乡村旅游产业架构体系主要包括乡村自足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文化意识形态系统、乡村旅游产品研发与质量控制系统、乡村旅游产业管理系统、乡村旅游产业经营系统、乡村客流控制系统等子系统。

参考文献]

[1]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3):70.73.

[2]黄洁.从“乡土情结”角度谈乡村旅游开发[J].思想战线,2003,29(5):24.26.

[3]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2.7.

[4]ReiCHeLa,LowenGaRto,miLmana.Ruraltourisminisrael:servicequalityandorientation[J].tourismmanagement,2000,21(5):451.459.

[5]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18(1):76.80.

[6]王艳平.乡村旅游需要二级概念[J].旅游学刊,2006,21(5):6.7.

[7]陶玉霞.旅游的空间公平问题与乡村旅游的三级概念[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2):120.123.

[8]刘英杰,王伟伟.乡村旅游概念体系的新思考[J].理论界,2006(4):79.80.

[9]陶玉霞.乡村旅游内涵结构分析与概念体系构建[J].农业科学研究,2014,35(2):21.25.

[10]SHaRpLeYRiCHaRD.RuraltourismandSustainability——aCritique[C]//DeReKHaLL,LeSLeYRoBeRtS,moRaGmitCHeLL.newDirectionsinRuraltourism.aldershot:ashgatepublishingLimited,2003:38.53.

[11]马波.乡村的力量乡民的立场[J].旅游学刊,2011,26(10):5.6.

[12]BRoHmanJ.newdirectionsintourismforthirdworlddevelopment[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6,23(1):48.70.

[13]左晓斯,刘小敏,缪怀宇.城乡移民与乡村重构[J].广东社会科学,2011(6):183.193.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违法用地;违法风险偏好;响应机制

土地作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载体,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用地的开发也在不断扩张,乡村旅游用地的开发主体包括了地方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农户,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土地、资金等要素方面的限制,在各地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因为乡村旅游用地的开发而违法用地的现象,如:河南安阳市采用“以租”的方式,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非法租赁农民集体耕地,建设300多亩的“四季花香生态园”乡村旅游景点。

一、研究背景

乡村旅游以“生态游”、“文化特色村”、“休闲观光农业园”、“农家乐”等形式的乡村旅游在我国蓬勃兴起,被称为21世纪中国乡村传统产业的重要替代产业和乡村发展的战略产业。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至今,经历了初创、产业成形、全面发展3个阶段。

违法开发乡村旅游的行为带来了负外部性,目前研究乡村旅游用地的文章多集中于乡村旅游违法用地的原因和如何解决这两个方面,得出土地法律和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和不合理是土地违法行为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编制乡村旅游业发展规划并把乡村旅游业纳入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来解决其违法行为[4]。前述研究多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进行分析,忽视了经营乡村旅游业农户这一主要微观主体的动机及诉求。

笔者选取江苏省南京市锁石村和金牛村、河北省石家庄市五岳寨、贵州省贵阳市黄金大道风景区和渔洞峡风景区以及情人谷风景区等经营农家乐的农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有效问卷33份。其中直接参与违法用地农户共14户,占42.4%;间接参与违法用地农户共11户,占33.3%;未参与农户10户,占24.3%。通过调查分析将农户进行分类,建立probit模型分析农户违法开发农家乐意愿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管制和改善农家乐违法开发经营行为的政策建议。

二、实证研究

1.农户的分类。根据农户是否做出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这一行为,将农户分为三种类型:直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和未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由于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是被动接受者,其行为产生并不是结合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而产生的,因而本文只讨论直接参与农户与未参与农户的行为决策。

直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违法用地行为并非被动,这主要是与乡村旅游用地具有较高收益性相关,农户个人因素的激励,如:筹资能力强,敢于冒被查处的风险,未经审批,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非法建设和改建,有的农户借乡村旅游用地开发之名,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及买卖宅基地等。

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属于被动接受者,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村委会和企业开发商三者为了各自的利益,地方政府同时为了政绩突出,采取“以租”及其他方式违法占用农用地开发乡村旅游,由于占用的农用地使用权归村集体成员拥有,因而这些农户成为违法用地的间接者。

未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并非是不愿意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由于其资金及技术等要素的缺乏,没有能力从事乡村旅游开发,还有可能是地方政府、开发商和村委会违法占用的土地不涉及这些农户所承包的使用权及宅基地使用权。

2.影响农户违法用地行为的因素分析

(1)理论假设

①个人因素。农户的个人因素影响其行为决策的理论假设见表1。

②环境因素。农户所处的环境要素,也可称为外部因素或外部变量。包括了交通条件、区位条件、政府监督力度、村集体是否具有乡村旅游特性、法律和道德约束、风俗习惯及,还有地方政府、开发商、村委会会不会成为乡村旅游用地违法开发主。当交通便利、具有区位优势、政府由于执法成本大而疏于监察等适宜的环境因素有利于农户参与到乡村旅游用地违法开发中。

乡村旅游主要依托田园风光、独特的自然景点,农户做出乡村旅游开发决策的前提是本地区周围有景区景点,即在外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的,本文主要探讨在外部环境既定的情况下,农户的内部因素是怎样影响做出违法开发乡村旅游的决策。

(2)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采用probit二元选择模型分析农户个人因素对农户是否违法参与农家乐的影响程度,包括以下变量:因变量,虚拟变量participate(1=直接违法参与开发农家乐);自变量包括户主个人因素和农户家庭特征因素,户主个人因素:age(年龄),虚拟变量sex(1=男),education(受教育年限),虚拟变量cap(1=筹资能力强);农户家庭特征:higheducation(家庭中受教育年限最高),laborman(家庭中男劳动力人数),laborwomen(家庭中女劳动力人数),unhealth(农户家庭身体不健康人数),income(总收入)。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2。

(3)模型估计结果

根据上述方法,利用软件stata11进行probit模型估计,具体结果见表9。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本回归模型预测准确度为83.33%,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回归结果可信。同时总显著水平在1%,说明模型在99%条件下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