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研究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6:36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篇1

国内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大多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教养方式的特点、类型以及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但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快和深入,我国学者也逐渐开始重视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基于此,本文试图对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梳理。为了更清晰地呈现国内研究的领域特点,本文也试图运用生态学的分类方法,从家庭系统内外两个方面进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

一、家庭系统内部因素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从已有研究来看,从家庭系统内部因素来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父母和儿童两个方面,对其他方面如家庭结构、家庭环境等因素的考察尚不多。

(一)父母自身因素对教养方式的影响

关于父母自身因素对教养方式的影响,已有研究主要考察了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父母性别等因素。其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状况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且从已有研究来看,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父母职业的差异对其教养方式具有显著的影响。如陶沙等人(1994)的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低的母亲在教育方式中的溺爱、忽视、专制、惩罚、成就要求及教育的不一致等倾向性比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强,而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具有更多的民主性。在职业考察中发现,不同职业的父母,其教养方式也具有明显的差异。身为商业服务人员或工人的父母与其它职业的父母相比,在其教育方式中的溺爱倾向、专制倾向、不民主倾向与忽视的倾向较为突出。①由研究可见,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利于其形成积极的教养方式;相反,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其教养方式相对消极。而一般情况下,父母接受的教育程度较高,所从事的职业也相对稳定,如知识分子和公务人员等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接受过较高的教育培训。受教育程度高和从事较优稳定职业的群体基本上是同一类人,因此其教养方式也相似。同样,接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和身为商业服务人员以及工人的父母,二者的交集也基本上是同一群体,其教养方式也接近。

其次,父母的性别差异对他们采用何种教养方式也有影响。母亲的教养方式更趋于温和,和孩子的沟通比父亲多,而父亲一般扮演“严父”的角色,对孩子更加严厉。如李彦章(2001)的研究表明,母亲比父亲更多地使用鼓励、理解方式进行教育,与孩子的关系更为和谐,也更注重儿童的自我教育。②其实,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深受文化传承和教育期待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严母慈”的形象,随着文化的传递一直保存了下来。社会在对男女进行教育时,也在无形中塑造男性的刚强和女性的温婉。在家庭角色的扮演中,父亲和母亲延续了传统文化和教育期待中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角色特征,从而也影响了父母对儿童教养方式的差异。

除了这些显性因素之外,近几年来,不少研究者开始注意到父母的内隐因素对其教育观念也起到一定的影响。如有研究表明,母亲的血型会影响其家庭教养行为。③还有研究者注意到了父母意识和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性,认为它们往往体现了父母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教养模式。④但是从已搜索到的文献来看,关于父母内隐因素的研究还不多,也不够深入,这也是以后研究可以考虑的一个方向。另外,从已有研究来看,对母亲教养方式的关注相对较多,而对父亲教养方式的关注却相对较少。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不可忽视的,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有关父亲教养方式的研究仍需加强。

(二)儿童因素对教养方式的影响

随着亲子互动双向模式的兴起,研究者注意到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父母的影响,而是积极地以自身的特征影响着亲子交往过程。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考察儿童的气质类型、年龄、性别、学业成绩等影响因素。

儿童的气质一直是心理学的研究热点,部分研究者对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儿童的气质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因素。主要结论是易养型的儿童易于引发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的儿童可能会引发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如杨丽珠等人(1998)的研究表明,儿童较高的适应性、积极乐观的心境和较高的注意持久性易引发母亲民主的教养方式,那些高活动性、低适应性、高趋向性、较高或较低反应性、消极心境和中性注意力分散度容易引起母亲不良的教养方式。⑤张蓉芳(2001)分别总结了儿童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积极和消极气质因素,总体结论也认为易养型儿童和难养型儿童对父母教养方式相应地有积极和消极影响。⑥其实,从已有研究可以推论出,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气质的相互影响是强化循环的。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形成积极的气质类型有促进作用,而幼儿积极的气质因素也有助于父母形成良好的教养方式,但二者具有怎样的相互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还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探讨。

其次,儿童的年龄对父母教养方式也表现出一定的影响。陶沙等人(1994)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儿童年龄增长,母亲的教养方式在发生变化。从儿童5岁起,母亲对儿童的成就要求与惩罚明显增加。李凌艳等人(1997)研究表明儿童年龄的影响作用尤其体现在3岁前后。⑦但是从已有研究来看,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较窄,且主要集中于学前儿童,并不能充分说明年龄因素的影响。如果条件允许,能够追踪研究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纵向研究,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其实,父母教养方式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父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不同,而正是这些不同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父母教养方式发生变化。

随着儿童进入学校,学业成绩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也成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对象。从已有研究来看,儿童所就读的学校、学习成绩等因素会对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影响。儿童就读于重点学校、学业成绩较好,父母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教养方式;相反,则父母的负面教养方式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李彦章(2001)的研究发现,在普通中学就读的子女,其父母教养方式的惩罚、权威控制等负面教养行为显著多于子女在重点中学读书的父母,而关怀爱护、鼓励理解等积极行为则相对较少。王志梅(2005)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初中生父母给予更多的情感温暖理解,学习成绩差的初中生的父亲更倾向于惩罚严厉,母亲则过于干涉和过于保护。⑧

关于儿童因素对教养方式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质、性格和年龄等儿童自身特征方面,而关于儿童的学习成绩、学习环境等因素的研究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当儿童早年未进入学校时期,主要是由父母照顾,学前阶段又是儿童性格和社会化特征发展最快的阶段,进而与父母之间的相互影响相对较多也更加明显。而当儿童进入学校之后,儿童与父母的接触就相对减少,进而相互影响也不像以前那么突出。关于儿童因素的研究也存在一些短脚之处,如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独生子女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也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并不多。再者,从研究对象来看,已有研究所涉及的儿童也主要是健康状况比较正常的儿童,而对特殊儿童的关注还不够,这也是以后研究需要逐步完善的地方。另外,将家庭看作一个整体,对其结构、氛围、经济收入等因素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的研究也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二、家庭系统外部因素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家庭系统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家庭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地域特点、阶层差异等因素,其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宏观影响而非直接作用来完成。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国内的学者也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有研究者分别探讨了民族差异和国度差异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如杨征,张志斌(1989)研究了回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与汉族父母教养方式的区别⑨,曾彬(2009)比较了彝族和汉族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⑩,结论都表明民族差异对父母教养方式具有显著影响。另外,也有研究者对中日两国母亲的教育意识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日本父母多采取宽容的态度,而中国父母对孩子相对较严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父母受当地文化、社会因素的影响,教养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父母的权威和子女的顺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比西方父母更严厉。转贴于

也有研究者对城市和农村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了比较。如张文新(1997)比较了城乡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结果表明,城市青少年的母亲对子女的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惩罚严厉高于农村青少年的母亲,但在对子女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方面,两者不存在差异。11但是,不同于张文新的研究结论,也有研究表明城市母亲在情感温暖和理解上高于农村母亲,而在拒绝与否认、惩罚严厉等维度上则低于农村母亲。1213这几项研究所用的方法一致,所采用的量表都是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简称emBU),所测维度也基本一致。对于研究结果所存在的差异,可能是地域差异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较明显的一点可能与研究对象的年龄差异有关,张文新所研究的对象是初中生,而另外两项研究的对象分别是小学生和高中生。由此可见,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是处在一个多维的系统中的,如果只考察一个方面,可能会带来不完善的结论。

家庭系统外的许多因素都可能对父母的教养方式带来重要影响,但是由于这些因素非常庞杂,且作用机制相对隐性,研究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对研究者的研究精力和研究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因此这一部分也成了研究的薄弱环节,尚有许多问题待研究者进一步考察。

三、分析与思考

经过对近年来我国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大致的梳理和粗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研究者在这个研究问题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不可否认,其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基于以上的梳理和分析,针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不足,以下简要阐述几点思考,以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相对单一,重量化而轻质化

从已有研究来看,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还相对单一,主要采用量表测定,问卷调查等量化研究方法,而很少用质化方法进行研究。虽然也有部分研究者进入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观察和访谈,但是进行时间相对短暂,且这种观察或访谈主要是为制定问卷和量表服务,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质化研究。量化研究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大样本高效率的分析,但是不能够呈现被研究者的真实情境,分析也不够深入。而质化研究强调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通过和研究对象的互动解释其行为并进行意义建构14,能够真实呈现研究对象的现状,深入探究研究问题,是对量化研究不足的补充。而随着近代哲学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注,以及西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生态化取向,质化研究方法越来越被重视起来。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如果要取得深度上的进展,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二)研究问题的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缺乏系统性

从近年的研究来看,在进行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研究者的研究问题不但涉及到家庭系统内父母、儿童等因素,还不断扩展到家庭系统外,关注文化背景、地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家庭系统外部因素的研究还相对薄弱,但是研究者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处在不断探索阶段。综观已有研究,我们发现,虽然研究者意识到从微观到宏观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价值,但是却忽视了将所有研究问题整合在一个系统内进行完整的考察。生态化取向的研究方法强调的不仅仅是生态圈的范围,更强调生态圈内各系统的关系和联系。因此,研究者在关注各项影响因素的同时,如果能够将问题放在整个生态系统内,从父母、儿童等微观因素,到他们所处的社区环境、区域特点、文化背景等宏观因素,进行完整的考察,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互动等问题,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将会更加充分和真实。

(三)研究重点倾向于理论层面的研究,而缺乏实践操作层面的探讨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究者之所以将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重心转向影响因素,部分原因是由于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既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那么如果要优化父母的教养方式以促进儿童发展,就需要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就此问题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具体如何在实践操作中干预父母的教养方式,使不良的教养方式更加优化以有助于儿童的发展,却甚少有人问津。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相关研究者对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可能要加大力度,这样才能够不失初衷。

参考文献

①陶沙,林磊,《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

②李彦章,《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2):106-108

③郑林科,王树秀,《影响家庭教养与子女性格的母亲血型气质研究》,心理科学,2001(2)

④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⑤杨丽珠,杨春卿,《幼儿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选择》,心理科学,1998(1)

⑥张蓉芳,《4-5岁幼儿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2001届硕士学位论文

⑦李凌艳,庞丽娟,易进,夏勇,《2-6岁儿童母亲教育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心理科学,1997(20):243-288

⑧王志梅,《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9):43-45

⑨杨征,张志斌,《新疆维吾尔、哈萨克、回族519名男青年试用epQ问卷的初步报告》,心理学报,1989,(1):450

⑩曾彬,《彝族3-6岁幼儿父母教养方式调查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11张文新,《城乡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

12杜丹,苏彦捷,《城乡母亲教养方式与其依恋行为的关系》,心理研究,2009,2(3):33-37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篇2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5-0088-03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对影响质量的有关因素和过程,以及产出的成果进行评价和判断。如果要科学地评价特定的学校或地区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就应该基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涵、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构建和规划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整体项目和宏观方面。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在宏观方面,即一级指标上必须要有高度的统一性,以便评价主体对其有一个总体的判断,从而更好地划分次级指标和揭示质量的客观水平[1]。指标体系一般要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及时性原则。

本文在已有的评价体系基础上遵循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以常用的五个一级指标为基础,选取了一系列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二级评价指标和三级评价指标,构建了一个三级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以某综合性大学为例,结合因子分析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一级和二级指标进行打分。另外,本文也对各个三级指标给出了详细的打分方法。

一、统计方法概述

(一)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是研究如何用少数相互独立的因子变量较好地解释众多原始变量的相关性,从而达到降低维数的目的。其模型通常可表示成,

式中aij,i=1,…,p;j=1,…,k为第i个原始变量对第j个因子变量的荷载值,Fj为原始变量X=(X1,…,Xp)的公共因子,表示公共因子Fj对Xi,i=1,…,p所提供的方差贡献率的总和,常用以度量公共因子的相对重要性。εi称为特殊因子,常假定εi∽n(0,σ2)。由因子综合得分函数Sl=w1fl1+w2fl2+…+wkflk,可得第l观测个体在多个因素作用下的综合得分,其中wj为第j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所选的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重[2]。

(二)层次分析

层次分析是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看作一个大系统,根据系统所涉及的因素和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对系统内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给出能够刻画各个因素重要性的权重。通过请有关专家对每一层次中的各因素进行较客观的逐对比较和判断后,给出a―V判断矩阵,其中,a表示目标,vi,vj(i,j=1,2,…,k)表示评价指标因素,vij表示vi对vj的相对重要性数值。根据判断矩阵给出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定量表示,即为各因素的权重,分别记为w1,w2,…,wk[3]。

二、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文以文献中使用的五个一级指标:管理教育因素、研究生因素、导师因素、物质条件和外部评价为基础[4],进一步选取一系列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建了一个三级评价体系(见图1)。

三、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统计分析

基于本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对某综合性大学的34个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评分。首先,通过整理原始数据给出各个三级指标的得分;其次,基于已获得的三级指标的得分,应用因子分析或层次分析得到相应的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的得分;最后,根据文献中赋予的五个一级指标的权重[5],计算出各个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综合得分(U)。

若综合得分7≤U<9,则某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优;若5≤U<7,则其培养质量为良;若3≤U<5,则其培养质量一般;若1≤U<3,则其培养质量为差;若U≤1,则其培养质量很差[6]。

(一)数据资料

本文的原始数据为某大学34个专业的学生和导师的相关数据:学生专业课的平均成绩,学生、申请专利和参与项目情况及就业情况;导师职称结构,导师的规模及导师、科研项目情况。

(二)统计分析

1.管理教育因素分析。本文利用针对该大学的调查问卷数据来计算一级指标“管理教育因素”的得分。该问卷中有17个问题与管理教育因素有关,每个问题均分为五个等级:“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对应的得分依次为9,7,5,3,1。针对每个专业,令

为第i个问题对应的得分。其中n为该专业总的参评人数,ni,i=1,…,5为第i

个等级对应的人数。

由于一些三级指标间可能包含公共信息,并且指标间的相互重要程度不一致。因此使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来确定二级指标的得分。对二级指标“专业课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和“课外学术氛围”所包含的三级指标分别进行因子分析,最终的因子得分视为这三个二级指标的得分。由于二级指标“专业课开设情况”仅包含一个三级指标,故该三级指标得分即为“专业课开设情况”。

通过咨询确定“专业课课程设置”比“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重要,“专业课课程设置”与“专业课开设情况”同等重要,“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和“课外学术氛围”同等重要。用三标度法建立比较矩阵p[7],得到四个二级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45,0.05,0.45,0.05,从而得到“管理教育因素”得分。

2.研究生因素分析。本文利用该大学研究生的专业课成绩、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和项目参与情况来确定研究生因素中三级指标的得分。对于二级指标“研究生专业知识水平”,用研究生专业课的平均成绩来衡量,将平均成绩分为以下五个等级:“92-100”,“85-92”,“80-85”,“75-80”,“小于75”,对应的得分依次为9,7,5,3,1。对于每个专业,以每个等级对应人数占该专业总人数的比值为权重,计算该专业加权得分,并将其视为研究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得分。

二级指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用三级指标“”和“申请专利”来衡量。由于专业性质不同,其和专利申请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因此,有必要消除非创造能力因素对评分结果的影响。该指标的具体打分步骤如下:

(1)统计各专业的最大论文数和专利数,并计算各个专业的人均论文数和人均项目数,分别记为nimax,pmax,mi和pi(i=1,…,34)。

(2)按专业难易程度进行调整。记,

,分别为第i个专业和申请专利难易程度的修正因子。则令mi(1)=mi×wi,pi(1)=pi×wi1分别表示修正后的人均论文数和人均专利数。若wi≤1,说明第i个专业相对容易;若wi>1,说明相对较难。

(3)基数调整。为了使指标间具有可比性,需要使指标具有相同的取值范围。令,

为三级指标“”和“申请专利”的得分。

(4)计算二级指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分。通过权衡三级指标“”和“申请专利”对创新能力的相对重要性,赋予两者的权重分别为0.75,0.25,从而得到创新能力得分。

利用研究生参与的项目情况来刻画其实践能力。计算出各专业的人均项目数,并对其取值水平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人均项目数作为“研究生的实践能”的得分。

基于以上得到的三个二级指标得分,利用层次分析法来获得一级指标“研究生因素”得分。给定三个二级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比“研究生专业知识水平”稍微重要,“研究生专业知识水平”比“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稍微重要,“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比“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明显重要,得到对应的权重依次为0.258,0.637,0.1065。从而得到“研究生因素”的得分。

3.导师因素分析。“导师因素”包含两个二级指标“导师队伍建设”和“导师科研情况”。“导师队伍建设”利用三级指标“导师职称结构”和“导师规模”来衡量。计算各个专业导师中教授占比,并按前面基数调整方式对该比例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比例视为该专业导师职称结构的得分。将导师的总人数分为五个等级:“大于10人”,“7-10人”,“4-6人”,“2-3人”,“1人”,对应的得分为9,7,5,3,1,并将其视为各专业的导师规模的得分。由于“导师职称结构”和“导师规模”的重要性相当,我们将其平均视为“导师队伍建设”的得分。

二级指标“导师的科研情况”用三级指标“导师情况”和“导师科研项目情况”来衡量。本文在评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的难易程度及论文的级别的高低。对于理工科类,将专业期刊分为五个等级:SCi,ei,iStp,核心期刊,公开期刊及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期刊的五个等级为:部级重要期刊,部级一般期刊,省级重要期刊,省级一般期刊,其他期刊。赋予每个等级相应的权重为0.30,0.25,0.20,0.15,0.10。并按此权重计算加权的人均论文数,同上对各个专业按难易程度和基数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加权人均论文数视为“导师情况”。同理,将导师的科研项目按其来源分为部级,省部级,厅局级。并以此赋予权重0.5,0.33,0.17计算加权人均项目数,并按申请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基数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值视为“导师科研项目情况”的得分。

一般认为,对于二级指标“导师科研项目情况”,上述两个三级指标的重要性相当,故将两者的均值视为“导师科研项目情况”得分。

4.外部评价分析。社会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受用对象,对研究生教育产品的质量最有发言权。选取二级评价指标“社会评价”来衡量一级评价指标“外部评价”,而二级评价指标“社会评价”则由三级评价指标“研究生就业率”来衡量。本文将按基数调整后的研究生就业率视为一级指标“外部评价”的得分。

5.研究生培养质量综合得分。

表1文科类的综合得分排名

由于本文所分析的所有专业来源同一所大学,为简便起见认为各专业的物质条件是相当的。基于四个一级指标:标管理教育因素,研究生因素,导师因素和外部评价的得分,分别为U1,U2,U3和U4,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个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综合得分(U)。这四个一级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根据文献[2]中专家评定给出,即认为管理教育因素比导师因素重要,导师因素比研究生因素重要,研究生因素比外部评价因素重要。四个指标对应的权重分别为0.5486,0.1268,0.2637和0.0609,故研究生培养质量综合得分U=0.5486*U1+0.1268*U2+0.263*U3+0.0609*U4。将34个专业按文科、理科和工科分开,并按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综合得分分别进行排名,排名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

从分析结果来看,本文得到的各专业综合得分均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即3<U<7。但部分专业与优等水平相差较远,如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俄语语言文学。具体到各个评价指标的结果上,会发现有些专业存在问题,例如新闻学对管理教育工作重视不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不强等。还会发现有些专业的得分结果与事实不符,说明本文构建的体系可能缺少一些因素,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廖湘阳.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演变与发展战略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4,(9).

[2]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7]朱茵,孟志勇,阚叔愚.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23).

[4][5]王晓梅,张桂花.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

[6]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收稿日期:2013-10-13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篇3

关键词:比较文学;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世界性眼光

比较文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学科,它适应了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体现了用包容性眼光看待世界的学科方式,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它宣扬的“世界性眼光和胸怀”以及注重跨界的研究方法,不仅体现了宽广的学科视野,更显示了面向未来的人文素养。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它已步入高校课堂,成为中文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参考陈惇老师的研究资料:1990年,它正式进入研究生培养学科目录。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其联合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把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合并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归属中国语言文学类的二级学科。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把“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列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同时还把比较文学列入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高教司在对师范院校中文系必修课设置的意见中还取消了过去多年开设的外国文学,而代之以比较文学,而在对综合性大学中文系课程设置的意见中,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分别开设的两门课。1998年之后,比较文学开始被列为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1]。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首先,它已经是师范性和综合性大学中文系专、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而高校中文系毕业生是中学语文教师的主要来源。其次,比较文学也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使得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衔接变得顺理成章。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师在职培训的蓬勃开展,如教育部组织开设的各种中学语文教师“国培”、“省培”计划,以及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逐年扩大招生数量,比较文学进入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和现实性也在大大增加。最后,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变化,高校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向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以进入高校为主,不少人都选择进入中学当语文教师,而比较文学专业硕士毕业生进入中学当语文教师尤为突出,这使得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之间存在的联系更为紧密。因而,从学科发展角度而言,比较文学已经进入了中学,具有指导中学教学实践活动的现实性,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连接途径也变得更加迫切。

一、比较文学理念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

国内比较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引进、介绍到后来的改造、纵深,并在国外比较文学普遍走向危机的情况下,成功接过了学科大旗。在相关学者努力下,中国比较文学越来越走向成熟。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并举,成为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两大支柱。跨学科研究和阐发研究也成为比较文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由此,逐步形成了以“跨文明、跨文化”为标志的中国比较文学学派。尽管关于“学派说”尚存争议,但它起码表明了中国比较文学界已经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示了较强的学科主体性。在众多国内研究者对比较文学的认识中,典型的定义是: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2]。这一定义中的方法论、“世界性眼光”、“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反映了比较文学强化跨界研究的学科意识以及面向世界的学科视野。近年来,比较文学界又提出“新人文精神”,倡导比较文学与人文精神之间的衔接,把比较文学理念往更高层次推进,显示了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旺盛势头和新鲜的学术活力,以及与当前世界文化格局变迁息息相关的学科敏感性。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是以中学生为授课对象传授汉语基本知识的教学、学习活动,它的目标除了让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写作能力外,更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根据中学语文新课标的相关规定,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精神,培养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对人以及生命的尊重。这与比较文学提倡的文化平等、跨文化对话、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尊重自然和生命的“新人文精神”颇有相通之处。从倡导理念而言,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学科视野对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早在20世纪20年代,法国就在中学开设了比较文学课。首次运用比较文学这一名称的是法国中学教师诺埃尔和拉普拉斯。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自成立(1995年)起也一直致力于该课题研究,他们曾计划出版一套丛书《比较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其中的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的参考教材《比较文学视野的中外名篇》由黄燕尤、葛桂录、赵峻、张晋军四位专家级学者完成。

山东省教育部门于2001年曾召开过全国性的中学比较文学研讨会议。山东寿光一中近年来与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联系密切,积极参与比较文学的学术活动,为中学开设比较文学课程进行准备。西北师范大学李晓卫教授曾支持完成了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的题目是“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关系研究”。在论文方面,近年来由高校教师、中学语文教师完成的相关科研论文大概有16篇,这些论文分为两个方向:一为理论探讨,如《比较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介入思路与意义》《运用比较文学拓展语文课堂》《比较文学基本理念与中学语文教育改革:邹建军访谈录》《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比较文学观念与中学语文教学》等;二为教学实践探讨,如胡亚渝的《中学语文比较文学导读》系列。后者为比较文学进入中学语文提供了具体的可行性范例,对中学语文教师备课有借鉴意义。就目前成果来看,研究者已注意到比较文学对中学语文的重要性。其中,高校研究者更多关注理论建设,侧重探讨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在学理层面上的衔接;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则从实践出发,探讨比较文学进入中学课堂的可能性。但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相关研究过于强调比较文学学科的严谨性,限制了它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大部分研究者都把比较文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限定在对外国文学课文的解读上。在现有的课文解析中,影响研究的阅读方法占据主要篇幅,而采用平行研究解读的较少。但比较文学真的就不适用于那些与外国文学没有关联的中国文学作品吗?平行研究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真的就没有市场吗?笔者看来,影响研究固然能够体现学科的严谨性,保证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捍卫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学科的尊严,但平行研究可能更适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毕竟与外国文学课文相比,中国文学作品构成了中学语文课文的主要来源。这些课文,特别是古代文学作品多与外国文学没有太多关联,因而进行影响研究是不现实的。如果采用平行研究方法,可能更具实效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平行研究,比较文学可以更全面地进入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研究者的担心可能在于害怕在解读的过程中出现“x+y”式的比附,从而歪曲了比较文学的原意。但是,其一,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重中之重,而非严格遵守比较文学定义,即使应该遵守比较文学定义,也应该是不同于高校的专业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文学理解应该适当放松严谨性,代之以灵活性、开放性,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其二,即使平行研究变成了“x+y”的比附,它也有可能为语文教学带来新的视角,增添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自由联想能力。众所周知,很多具有相似性的文学现象并没有继续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价值。对比较文学研究而言,这种文学现象只能算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劣质材料。但就中学生的阅读范围而言,这种简单随意比附却可能为教学增添趣味,使得学生以相似性为基础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成为可能。尽管比来比去,可能根本找不到立足点,但在这种“乱联系”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的记忆链,却可以使学生更为牢固地掌握语文知识。尽管这可能偏离了比较文学原意,但它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显然很有帮助。因而,就观念上讲,比较文学进入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是全方位的。一方面应强化影响研究的重要性,教师在解读课文时尽可能采用影响研究,使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要强化平行研究的使用,保证所有中学语文课文都能纳入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之中。这就要求比较文学研究者以更为务实的态度面对中学语文以及中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水平。

二、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结合的实施策略

(一)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要素和教师的学历构成特点

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因素是语文教师、学生、家长等,其中占据主导性地位的毫无疑问应该是学生。但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中心地位往往会被教师取代。对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自学能力尚在培养过程之中,因而,这种取代是无可厚非的。在以往研究中,论者往往忽略语文教师对中学生引入比较文学教学的重要性,而侧重教材的编写和教改方式,实际上相比于其他客体因素,占有主导性的教师才是最需要特别注意的。因而,研究比较文学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主要考察的对象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具体来说,中学语文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如何把比较文学理念和方法贯彻到备课、授课、课外辅导等教学实践之中;对学生的要求则是,要学会用比较文学的视野和思维去分析具体文本,由此锻炼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和国际性视野,形成宽阔的视域。前面已经提到,就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师的学历构成而言,一个突出现象是大批中文专业(包括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选择进入中学语文教学岗位,这种情况使得高校的专业知识得以更好地反馈中学语文课堂,二者形成良性互动。但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里涉及外国文学的课文较少,中学语文想当然地就与中国文学(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专业)联系在了一起,至于与比较文学的链接则形成了观念上的想当然,即研究者和中学语文教师想当然地把它归之于外国文学,想当然地以中国文学为本位来排斥它。一般而言,中文系学生如果立志进入中学当教师,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专业必然是其首选的专业课程。这其实是对比较文学的误解。比较文学的最终立足点依然是中国文学,它的跨出去和比较视野的中心离不开中国文学和文化本身,它强调的是在多维度、多视角前提下对本国文学的重新审视,这种审视会大大丰富和扩大中国文学的内涵以及世界文学的意义。比较文学大都开设在中文系课程里,它隶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这本身就表明它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中学语文教师要想厘清对比较文学的认识,就不能受这些观念的影响。这是把比较文学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前提条件。

(二)实施策略

如何把比较文学引入教学实践呢?就中学语文教学活动而言,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活动包括备课、讲课、课外指导、批改作业等。首先,备课要充分。前面已经提到,如果课文选自外国文学作品,那么比较文学的应用就变得顺理成章。教师备课的时候,除了介绍作者之外,更要强化学生对译者的重视,并由此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关系问题。尽管不能深入展开,但教师势必要让学生明白语言转换中的文化差异,使学生明白文化语境不同,语言表达就会不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外国文学选读课文都直接被当成外国文学作品来讲,这是有问题的。除了翻译问题,同样要讲的还有译文在中国的理解和接受等问题。如果课文来自中国文学作品,并与外国文学有直接关联,那么就可以延续影响研究的思路,寻找课文的外国文学渊源以及产生的中国式变化。如果课文与外国文学没有太多关系,那么教师就需要用平行研究方法,扩展学生的思考宽度。比如教师可以用主题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同一文学主题在不同文化里的表达方式和效果。教师还可以采用类型学方法,探讨不同文类在不同民族文学里的表达。在备课过程中,教师的思路要明确,即对比较文学的基本方法要足够清晰,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相关资料,扩展备课内容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备课质量。这就涉及了相关教学参考资料的使用。前述的《比较文学视野的中外名篇》以及用比较文学方法对相关中学语文课文的解读论文,都可以直接为教师所用,这就能大大节省教师们查找资料的时间。这也为高校研究者和中学语文教师们提出了一个具体而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要针对中学语文课文形成配套的研究成果,以方便其他教师的备课和组织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善于借助多种工具和手段把比较文学方法造成的理解困难以相对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这里可以采用幻灯片和视频资料等方式,教师充分利用图片等资料,向学生展示异域文化特色,使他们能够形象地理解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学差异。一方面,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涉及的国家、民族的文化特点以及文学特色,使之能够明白外国文学创作的文化背景因素。学生可以以此作为参照,理解和提升对本民族文学、语言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要适当向学生讲解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这也是语文教师的任务之一。但当前流行的比较文学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化造成的枯燥化。因而在向学生讲解比较文学基础知识时,教师应结合具体文学现象,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基本概念和方法入手,求粗不求精,先使学生形成大致理解轮廓。

比如可以先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入手,用最通俗的语言讲明白何谓影响,何谓平行,即使这种简单化会使学生产生误解也在所不惜。然后再逐步推进,讲解翻译研究、阐发研究等。只让学生理解,不求学生记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胸怀要宽、心中有世界,眼界要广、眼中有他国。尽管这样的要求有点高,但应该让学生形成这样的初步意识。在具体讲解时,教师要善于联想和引申,善于引入其他国家的文学文化作为参照物。这个具体操作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比较文学素养,因而,老师的比较文学素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再次,教师在课外辅导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阅读比较文学相关书籍,以每次解决一个问题的方式进行最为合适。比如,利用一周时间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影响研究的理论和相关论文,还可以让学生阅读关于世界文化的书籍,使学生明白文化的多元性。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文学名著时,可以用推荐的方式减少阅读数量,选取那些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起码知道西方文学、东方文学的精品之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利用网络等工具来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寻找答案的自学能力。最后,学生除了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之外,要形成“世界主人”的意识。21世纪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地球村观念已经形成。对中国的中学生而言,他们不仅是未来中国的主人,更会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也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直接决定了以后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如果从这一时期开始,他们心中就有这样的意识,那么以后他的人生之路就会更宽。比较文学方法论和价值论的核心就是“世界性眼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的核心也应该是这种意识,要把具备世界性眼光和“世界主人”意识当成比较文学教学的最终指向。除了学习、阅读之外,有条件的话学生可以通过出国旅游、考察或者交换学习,在视野和境界上拓展自我的世界性眼光,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国际化的中学生。这当然过于理想化了,但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把比较文学的教学效果真正落到实处。

到此可以归纳一下。比较文学进入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策略,主要方面就是教师。提高教师的比较文学素养,这是核心环节。另一个方面是学生,促进学生具备初步的世界性眼光和意识,这是落脚点。为达到这样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具体方式着手:(1)教师培训。中学应有针对性地组织语文教师进行比较文学的培训。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培训政策,组织了相关项目,现在需要的是相关培训院校强化比较文学的教学内容,这是强化中学语文教师理解和接受比较文学的重要途径。在培训过程中,相关研究者应该结合一线教师的实际情况,探讨“比较文学进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具体理念和实践方式。(2)授课环节。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国外文学、文化作为参照物。(3)课外阅读。阅读有益于学生初步接受比较文学基本理念和方法,并拓展其文化视野和文学的民族空间。

三、结语

比较文学引入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势必会为素质教育提供新的视角,为中学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理解视域。它将会促使学生形成国际性视野,以包容心态面对文化差异,以更广阔视角和方式看待世界。对比较文学本身而言,长期以来它一直纠缠于繁琐的理论讨论上,空谈学科人文关怀和价值,缺乏具体现实指向性,而该问题的研究势必对比较文学提升学科品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随着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结合与应用的逐步深入,培养初具国际化素养和世界性眼光的中学生将不再是一种空谈,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必将会有崭新的气象。

参考文献:

[1]陈惇.比较文学教学的回顾与思考:为纪念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20周年而作[J].中国比较文学,2005(4):14-15.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篇4

摘要通过大量相关文献分析,发现国内关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方面,对学生体育锻炼实施干涉的实践研究很少。体院锻炼习惯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大量文献从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对体育锻炼习惯进行定义。

关键词体育锻炼习惯概念现状影响因素

近年来国民体质监测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能素质状况令人忧虑,甚至短期内不会出现根本性扭转。据调查,上海2001年至2005年学生体质调查果存在突出的问题,在代表男性力量的握力和代表女性耐力的仰卧起坐指标都在下降,7至12岁学生,50米×8折返跑能力下降很大,视力检测70.25%视力不佳,5年内近视率上升5.34%,肥胖率达到12.26%。北京卫生局今年公布了一些数据,中小学生视力也不好,北京小学一年级视力不良率高达36.4%,高三学生不良率高达86%,近视眼患病率从世界第三上升至世界第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果反应也不好,台阶试验合格率不高,这是数据反应的,但实际情况可能会更糟。青少年关系国家强弱,关系民族兴衰,是百年大计,是亿万家庭幸福和谐的重大问题。强身健体必须从青少年抓起,这是全民健身工作重中之重。就像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我们也不能以牺牲和忽视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代价培养接班人,否则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就没有希望,美好远景就会落空。国家针对学生体质下降由体育总局、教育部和国务院多次下发文件指导文件,学生体质研究,特别是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研究在理论界成为热点。

一、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

习惯是一个生理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概念。字典定义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从体育学的角度,金钦昌在学校体育学里对习惯的定义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1]这种定义明显满足不了理论界研究体育锻炼习惯的需求,于是学者们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对习惯进行了定义,但是学者们只是从自己的研究提出定义,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全面的、权威的定义,邱梅婷等2005年在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定义体育锻炼习惯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在内在动因和外界环境交互作用下重复发生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身体运动,是在不断重复身体练习的基础上能持之以恒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2]白文飞在义务教育阶段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研究这个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种也是从生理和心理学范畴对体育锻炼习惯进行定义。从体育锻炼习惯的构成因子角度来定义的也有很多,莫连芳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界定一文中就是从体育锻炼习惯的构成因子锻炼频度、运动负荷和锻炼持续时间进行定义,认为体育锻炼习惯是每周至少锻炼三次,每次锻炼最少30分钟,心率大于110次每分钟,持续时间在一年以上[3]。

综合各家之言,但从某一角度对体育锻炼习惯进行定义都是不全面的,从生理学、心理学、行为学和构成因子多方面分析,体育锻炼习惯定义应该是为了满足自身和社会的需求,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交互作用下,每周不少于三次,每次锻炼最少30分钟,心率大于110次每分钟,持续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不断重复身体练习的基础上能持之以恒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二、近年来体育锻炼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针对体育锻炼习惯的研究从文献资料上看,比较集中在学龄期,其中大学阶段体育锻炼习惯研究的文献资料最多,中小学阶段次之,学龄后(社会体育或社区体育)阶段则很少,学龄前的则更加少;从研究的视角上看,从学校体育教学的角度研究得比较多,而从课余健身锻炼的角度研究得较少;从研究的方式上看,研究如何培养和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多,如关北光在《体育与科学》上发表的中学生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轨迹及引导方法、谢春生在《体育科学研究》上发表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与习惯的研究等。而对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后如何保持或不间断的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上看,运用社会调查法研究得比较多,其中运用问卷调查法的最多,主要研究体院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等,如宋晓东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德研究等,而采用实验法、实证法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进行干涉的研究比较少;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上看,一般性的研究比较多,体育锻炼习惯干涉理论研究较少。

三、目前我国关于体育锻炼习惯研究的阶段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纵观近年来学者对体育锻炼习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准备阶段,即集中研究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理论、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和体育锻炼习惯概念的界定等基本理论方面,其中习惯的形成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而通过实验验证国外已经比较成熟的体育锻炼习惯干涉理论的研究很少,合我国学校体育的实际研究新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体育锻炼习惯干涉理论更是基本没有,基本上是研究领域的空白,有一些研究也只是理论上的探讨或者是干涉理论的解释和说明。即使是白文飞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研究也只是研究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现状和影响因素。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学生体质不断下滑,要改变这种局面,最关键的是要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行干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在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后怎样预防习惯不被破坏。所以说理论界对体育锻炼习惯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四、小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关于学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还停留在一般性理论研究,如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指导性的关于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研究也有一些,但不够深入,实践性的对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干涉理论还很少涉及,这方面的研究能很好的解决体育锻炼习惯的果问题,必须要引起理论界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

[2]邱梅婷等.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体育大学学报.2005.

[3]莫连芳.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界定[J].江汉大学学报.2007.

[4]宋晓东.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

[5]王大伟等.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终身锻炼习惯[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5.2.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篇5

>>美日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嬗变及启示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英国高校研究生教学模式分析及启示师范类院校研究生教育中外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中外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启示中美英法博士研究生培养及学位授予制度比较研究及启示外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基本因素、特点及其启示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美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与启示中美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区别与启示浅谈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初探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中英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多尺度比较及其对我国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中外研究生教育比较综述关于国外研究生培养的启示中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及启示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12-03-21.

[9]薛天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27-32.

[10]程建华,曹一雄.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培养途径的选择[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11):3-6.

[11]王中华.研究生教育之乱象与治理[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1):14-20.

[1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3]周文辉,张爱秀,刘俊起,赵清华,周玉清.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7-14.

[14]朱莉.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1):61-66.

[15]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09)[eB/oL].http:///.2010-12-10.

[16]刘宝存.国际视野下我国大学创新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1,(1):21-25.

[17]戚巍,李峰.中美研究生教育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比较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2):73-79.

[18]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1-5.

[19]杨力斌,徐振海,李永祯.对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4):6-8.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篇6

关键词:管理科学;工程素养;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054-02

一、前言

改革开放后,随着教育制度恢复,目前大学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使我国教育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满足了人才需求。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一个新的台阶,其质量决定了我国在国际竞争力的高低。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研究生从规模上有了较大提高,但从教育结构和质量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满足现代化强国的教育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从2009年开始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攻读专业学位,以往研究生以学术型为主向学术和专业并重方向转变,我国正在进行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

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特别是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应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面向工程实践管理人才,因此其应具备必要的工程素养,才能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本文从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中,对管科研究生工程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原因加以分析,并对应对策略提出一些思考建议。

二、管理类研究生工程素养教育必要性

工程素养是指人们在考虑工程问题、从事某项具体工程工作时所表现出的内在品质和作风,现代工程领域对工作人员的工程素养要求分为两类情况:一是对工程专业毕业的工程师的工程素质要求;二是对工程技术领域从事会计、管理、后勤服务等非工程师的工程素养要求[1]。

所有的工程项目中,都包括工程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而且管理是工程技术实施好坏的关键所在,管理要与工程技术融合才能对其有效管理。不同的工程技术其特点不一样,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然而研究生毕业后面对各种工程管理问题,如本人所教物流专业学生,将要面临物流系统构建管理,运营运作管理,其中不但有物流设施设备相关构建和管理,还包括信息系统构建和管理。从大的方面来讲,管理的对象是人、财、物,各种不同环境下,管理方法不同,但很多地方又有相同之处,管理者要具备必要的工程素养才能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不断地完善相应的管理最佳实践。因此有必要对管理类研究生进行有意识的工程素质教育,而这种素质教育应该蕴含在对管理类研究生开设的相关领域专业工程课程中。

三、管理类研究生工程素养培养内容

工程素养一般认为是工程技术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对21世纪新的工程人才提出了11条评估标准[2]:(1)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2)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3)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4)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5)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6)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了解;(7)有效地表达与交流能力;(8)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9)终生学习的能力;(10)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11)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非工程类专业一般认为对工程专业知识要求要浅显一些,文[1]结合制造业领域非工程类专业所需的工程素养有:(1)全局意识。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考虑产品开发与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同时又要兼顾产品开发与项目管理与宏观及微观环境的协调。(2)成本意识。企业员工必须从成本的角度去思考与管理。(3)质量意识。企业员工的质量观念和质量意识影响着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质量意识是工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应树立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质量强国”观念。(4)创新意识。制造业领域的创新素养应包含设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5)团队合作意识。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也可以提升个人能力,赢得发展的空间。

对管理类研究生来讲,工程素养主要进行如下能力培养:(1)工程生命周期管控能力:包括对产品、服务、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认识和项目计划,质量成本控制技术方法掌握和运用。(2)学习能力:对工程专业领域知识快速掌握理解能力,以及与之结合管理创新能力。(3)沟通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和团队沟通合作能力。(4)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动手能力。还包括文档撰写,演讲稿制作等能力。

四、管理类研究生工程素养培养实践

笔者根据工程素养的要求,结合学校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对讲授的物流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课程进行改造,融入工程素养的教学内容,主要措施包括:

1.课程知识现代化:该课程由现代物流概论,信息系统开发和物流信息技术三部分组成。课程建设对现代物流概论和物流信息技术部分进行了扩充和完善。在现代物流概论中,扩充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整合,企业竞争战略和战略实施与供应链战略间的关系,企业信息系统的组成等内容。对物流信息技术,增加了物流信息标准GS1和物联网等新内容。对信息系统开发部分,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将原来的经典开发方法改为现代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并增加诸如极限编程等新的开发方法,使课程知识跟得上当今步伐。

2.理论与案例结合:课程中的信息系统开发是该课程的主体部分,也是偏工程的教学内容,课程采用理论讲解加案例分析,使学生先学习软件开发相关理论知识,如软件生命周期、开发过程、质量保证、团队管理等理论知识,然后通过案例讲解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过程,使学生能够对软件工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工程生命周期管控的理解。

3.分组:将学生进行分组,课堂上对一些知识点以分组方式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设置一些课堂实验,以分组方式完成,培养学生沟通和合作能力。

4.作业:安排2~3次作业,作业以分组方式完成。作业内容围绕新的信息技术调研(如物联网、云计算、Soa等)、信息系统调研(如电子商务系统)、信息系统开发等内容展开,学生提交的作业包括报告、演讲稿和软件,并对成果进行演讲。使学生尝试以团队方式完成一项任务,培养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这些正是基本的工程素养。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我们应该看到,工程素养不能靠一两门课程就能培养出来,需要多门工程类课程,并辅以工程实践,学生自身努力学习和探索,才能培育出来,这是一个长周期过程。然而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教育,特别在管科研究生的工程素养培养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五、管理类研究生工程素养教育中的问题

在我国,管理类学生在工程方面缺乏有效的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普遍感到陌生和畏惧,因此在工程素养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1.重视程度不高。针对管科类学生开设的工程类课程比较少,而且开设课程一般为非核心课程。即使为核心课程,也不受学生欢迎,因为学生长期缺乏工程方面培养,对工程类课程要么不感兴趣,要么觉得比较难掌握。从而使学生缺乏解决问题这一基本工程素养。

2.缺乏必要的师资。目前高校教师以研究型为主,与产业呈现脱节状态,管理类尤其严重。教师不少一直在研究机构学习,取得博士学位,又在学校从事研究工作,没有实际工程经验,从事的研究工作与实际工程缺乏紧密结合,与企业缺乏实质合作关系,本身工程素养缺乏。

3.考核机制偏离。目前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专业学位占比逐年增加占到近80%。对专业学位学生培养还有诸多问题,表现为培养目标偏移,课程设置趋同,师资欠缺和评价标准有待调整[3]。究其根本,学校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对教师考核以学术研究为主,学术研究型教师主导的学校,对学生考核只能以发表文章形式考核学生,作为毕业标准。因此学生对于课程学习,多以应付过关为主,主要精力用于,以满足毕业要求。在这种机制下,同时任课老师也不能过分强调工程素养教育,只能降低对学生这方面要求。

六、管理类研究生工程素养教育思考

现行高校以学术为导向的机制下,工程素养培养在工程技术方面研究生培养都难以突出,对于管理科学类就更加困难,只有随着研究生学位制度改革而推进。研究生学位制度改革首要的是对高校现行体制改革,只有在教师考核学术和专业并重的情况下,使产学研真正能够结合,才能真正使对学生的考核学术和专业并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化、多样化,进而推动学生考核机制变革,推动学生工程素养的培育。

同时应该看到我国产业目前来讲技术水准总体水平不高,产业结构有待调整,无论在工程技术上还是在管理水平上在世界同行产业还比较落后,很多情况下不足以支持研究生专业教育。但也应看到,我国产业面临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着内在的动力,也为研究生工程素养培养提高了必要的环境。加上国家政策扶持,相信在未来十年将有巨大转变。

七、总结

本文从管科类研究生工程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入手,研究了管科类学生工程素养教育的内涵,进而进行教学实践的探索。分析其推进的难点并给出了其中根本原因所在。总之,推进管科类研究生工程素养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对现行高校教育体制进行根本变革,使产业月教学科研能够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研究生工程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蒋亚南.非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养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02):41-43.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篇7

1.1信息素养评估研究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为便于评价个人信息素养能力,指导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许多国家和机构相继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素养标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在2000年提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高校信息素养联合工作组(anZiiL)于2004年颁布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信息素养框架:原则、标准及实践》,美国教育考试中心(etS)在2008提出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素养标准》等。国内在引进和评价国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全国高校图工委组织部分专家在《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基础上于2008年4月制订的《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指标体系》(讨论稿)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一些专家和学者也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张东等在其承担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国民信息素质教育研究项目中,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定义为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杨林等建议根据人群类别分层次制定信息素养标准[6];刘美桃、钟志贤、孙建军等在评判性接受aCRL的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认为应结合我国实际,加入信息意识等指标,并建议从8个方面制定信息素养标准。同时,国内外学者对还对学科信息素养标准进行了较多研究。2004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学会科学技术分委会制定了《科技信息素养标准》,于2006年了其修订版,aCRL还于2006年出台了《学科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内情报告》;国内的学科信息素养标准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医学领域。如2004年,张宁结合高校医学生信息能力的实际,构建了高校医学本科生信息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黄利辉等在其医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相关研究成果中,己初步建立《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其中包括7个1级指标、19个2级指标和66个3级指标;何晓阳建立了基于信息行为过程的《医学本科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将信息素养研究视野从信息需求的确定向前推至信息意识的觉醒。

1.2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从1983年美国信息学家霍顿提议教育部门开设信息素养课程至今,信息素养教育已经从一个信息学的专业领域逐渐延展到整个社会学领域,特别是在强调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今天,信息素养,作为信息社会的一项基本技能越来越被重视并投入了更多的建设经费和关注目光。国外的信息教育研究,以美国最为突出。研究美国的信息素养(素质)教育,发现有几个关键节点。1983年,霍顿(Horton)提议教育部门开设信息素质课程。1990年,美国成立“国家信息素质教育论坛”(thenationalForumoninformationLiteracy,简称nFiL);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aaSL)和教育通信和技术协会(aeCt)出版了《学生学习的信息素质标准》,对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2000年1月,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通过了《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包括5项标准和22项操作说明,作为教师或图书馆员评估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一个指南。另外,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信息素养教育。199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1998教育改革法案》,将“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课列为中小学的公共基础课;日本在80年代就在教育审议会中明确提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建设思想,并出台和制定了多项政策和措施以促进信息素养的全民化教育,如“百校联网工程”、“9年行动计划”等。在丰硕的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成果中,有两类成果最为值得关注。一是美国信息素养教育的两个重要标准,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和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标准。两个标准就如何开展信息素养培养,确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和标准,确定了培养的概念框架和目标,现在为许多国家参考和借鉴。另外,创建了多种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如其中以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模式、Big6信息素养培养模式、馆员与教师协同教学模式和pBL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最为深入。Big6信息素养培养模式为成功破解信息教育问提供了6个技能方向:确定任务、检索信息的策略、信息的检索和获取、信息的利用、集成和评价。

国内的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主要是围绕国外先进成果的本地化实践展开,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将信息素质教育活动的理论思考逐步转为信息素质教育实践的研究。此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的内容、措施和途径方面。国家相关部门一直重视信息检索相关课程的发展。1984年教育部下达的[84]教高—字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1985年再次下发065号文件“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1992年,前国家教委下发044号文件“高等学校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200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首次将文检课教学学术研讨会改名为“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表明文献检索课教学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发生了质的变化。关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在本地化的过程中,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涉及有信息技术、文献检索、信息素养评价、信息素养标准等方面。总体说来,国内的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内容可归纳为三大板块:信息能力教育、信息意识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王良成,2000)。信息能力的教育更是其重中之重,在整个研究体系和课程设置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识的教育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是在国内一开始就同信息能力教育一并被提及,但在很多学校的信息课程设置往往一小节不到,经常受到忽视。一个小的例子,在CnKi篇名检索点中用“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为关键词分别检索,得到的结果分别是860,500,183条。王吉庆、韩毅、张倩苇等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信息素养教育对象不能局限于大学生,应该切实推广到中小学生,甚至全民;教育的途径应多方面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网络教学平台、信息环境的营造以及信息教育标准和评价工作的开展都将是促进信息素养全民教育开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围绕信息共享空间的信息素养教育与服务方面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成俊颖,2008;任树怀,2008;谢俊贵,2009;盛兴军,2010)。此外,也有学者提出将媒介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的思路(阮海红,2010)。总的来看,学者们针对信息素养相关问题的研究势头不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国内信息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1)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者共同构成信息素养教育基本内容,缺一不可。但在国内的实践中,过于强调信息能力,特别是计算机能力,而忽视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这和“信息意识是根本,信息技能是关键,信息道德是保障”的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综合体系是有些偏离的。(2)信息技术能力不等于信息能力。这个误区经常发生在中小学和社会居民的信息培养工作中。信息技能是指获取信息、评鉴信息与利用信息过程的基本技能,是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内容,因而不是信息技术能代替的。

2城市新市民信息素养相关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新市民(国外多从新移民的角度)的研究多从社会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分别从新市民生存空间变迁的生存状态、个体人力资源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重组与转型、身份认同危机和身份重塑、风险保障机制、子女受教育、服务管理等维度对城市新市民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郑松泰,2010;刘传江,2008;黄晓燕,2010;悦中山,2011;张文宏,2008;elisamontaruli,2011),成果呈现多学科视角互动交叉、多层次的格局。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认识新市民问题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提供了多角度的认识视野,为实现城市社会融合问题的深化研究和解决对策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但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却鲜见基于信息化社会大环境下新市民的信息素养及其促进模式的相关研究。在国外,由于大多数国家不存在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城市新市民与城市新移民的概念是基本等同的,相关研究多从社会经济因素、文化距离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等结构性因素的视角研究影响新市民社会适应性问题(ward&Kennedy,1994;广田康生,2005;agneessens,2006),也有一些学者关注移民时间与经历因素、人格和心理因素等个体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比较关注美国特别是美国图书馆对新移民的信息教育和服务。众所周知,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美国文化的发展历史就是移民间各种异质文化不断渗透交融的历史。因此,研究美国的新移民信息素养教育对我国城乡间的移民流动融合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美国图书馆关注移民信息培养和教育可以说有近100年的历史,至今收藏有丰富的移民信息资源,如有几十年历史的著述、政府出版物以及一些特色馆藏,包括一些手稿、报纸和杂志。个人认为其在信息培养和服务的过程中有几点是非常值得借鉴的:(1)对新移民进行分阶段提供不同的信息培训和教育。无论国与国之间流动的移民还是国内流动的移民,到达一个新的环境,必然要经过定居、适应、同化的过程。所以,新移民最初的信息需求一定是基于生存压力来考虑的,需要的信息通常是与职业、工资、生活费用、语言指导以及当地的法律相关的信息。因此,图书馆最初往往与教师、社工和慈善组织一起为移民提供语言培训,并且制作一些不同语种的移民指南供移民参考使用,这些册子中有对美国方方面面的介绍,包括在美国如何找寻工作以及旅游小贴士,学习英语的方法,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如何成为美国公民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建议等。(2)量身打造非在校生的社会新移民信息培养模式。对非学生的社会移民来说,培训班等集中性的培训模式已经不适合其不固定的时间安排。因此,怎样吸引其主动走进图书馆接受信息是美国图书馆界很早就思考研讨的问题。他们采取的措施是引进很多移民者母语国家的文献来吸引其走进图书馆,等他们走进图书馆以后,再配置一些适合移民阅读的基本英语读本以及一些讲座来培育其信息获取习惯。(3)近年来,美国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不断与社区合作,联合开展一些活动以加强移民与美国本地居民的融合。如一些朗诵会、趣味活动、培训课以及就业指导。在这些活动中,不仅加强了新旧居民的融合,也在他们在相互渗透的过程中,获得了信息的渠道,并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学会了信息的、筛选、鉴别以及分享,这其实也是信息素养的培育过程。

3问题和展望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篇8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高等教育解决途径

从就业市场竞争的一般规律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就业的竞争优势就越明显,就业选择性和就业机会就越大,就业压力也相对较小。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化脚步的加快,高校硕士研究生从过去的高学历、高层次的精英群体,逐渐成为一个地处尴尬境遇的择业群体。《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表明,从就业率看,高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已经显现。从2009年连续三年,硕士生的就业率均不及本科生。特别是在2010年,从学历层次上看,在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中,硕士生的就业率是最低的。研究生就业问题,不能单纯归结为扩招的影响,其中有经济体制、就业市场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也有研究生个体择业观念、职业生涯规划等因素的作用。

1研究生就业现状及表征分析

有数据表明,2012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相对2003年的26万多人,十年间翻了一番,但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却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据此,有学者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陷入“过度教育”的境地,即教育的发展速度超过了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源需要的一种相对过剩状态,其本质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一种非均衡状态。诚然,研究生就业形势逐渐严峻,就业市场困境重重,但是,一个统计角度并不能全面揭示研究生就业市场的规律和特征,也不利于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在以下几个方面也折射出我国研究生就业的特点,从这几个角度全面衡量,可以准确认识我国就业现状和表征。从性别角度而言,依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所的一份《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调查报告》显示,有68.98%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当然,这里的调查数据并不完全是属于性别歧视的现象,但是一定程度上说明男性在就业市场中较女性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在年龄因素上,研究生平均毕业年龄在28岁左右,在就业市场上与本科生相比,并不占据优势;在学科专业上,文学、体育、医药、法学、管理、文秘等传统专业的就业率较低,而金融、财会、通信工程、高新技术专业则相对就业较好,说明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差异明显;就毕业院校,在我国培养研究生的高校主要是985或211重点院校,普通公办本科院校也培养部分研究生,“学校力”是研究生就业市场中一个很重要的甄别标准,重点院校研究生就业实现的概率是普通院校的3倍。当然,在研究生择业市场中,户籍所在地、就业领域的偏好、就业地域的选择等多因素共同影响研究生就业。

综上,研究生就业在各个层面因素的影响下确实出现了就业市场的不均衡现象,但是有教育体制、社会因素、专业设置、研究生自身选择等多方面的原因,直接把就业市场的些许困境归结为研究生教育发展过度或者人才高消费、人才浪费是不准确的。在简单的数据统计基础上认定,研究生比不过本科生,是不科学的结论或者是不严谨的结论。市场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高学历失业与低学历失业同样会存在,而且在成熟的市场里会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2研究生就业困境深层次原因分析

2.1就业环境因素

2.1.1.就业市场结构性供需失衡

随着高等院校研究生招生人数的节节攀升,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研究生总量必然增长迅猛,就业统计数据上,研究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但是,并不能认为研究生资源供大于求,一个就业率统计根本代表不了研究生的实际就业状况。2011年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17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下文简称2011就业供求信息研究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2011年硕士以上学历需求人数62738人,求职人数74528,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0.98,与上年相比供求变化增加了0.12,显示从2010年就业市场需求略有回升;而本科就业需求人数1601918,求职人数2253288,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0.85,与上年相比供求变化增加了0.06。两者相比较,研究生整体就业形势趋于好转。但是,有些传统专业和相近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时面对的岗位非常有限,竞争压力较大,这些专业就业率出现一定下滑。如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研究、行政管理等传统专业社会需求本身有限,而招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加,计算机等专业社会需求也趋向饱和,经济、管理等专业虽然有一定的社会需求,然而专业设置过于相似而且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据此,笔者认为研究生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供需失衡,某些人数饱和专业确实存在就业困局,但是国民整体的教育水平仍需要继续提高,包括学历水平。社会上很多岗位对研究生需求旺盛,比如在咨询公司、市场研究机构、科研院所等企业里,一般都设立了研究生学历的招聘门槛,而且大多发展势头比较好的企业,在招聘中也是倾向于研究生的。

2.1.2.人力资源机制壁垒

我国的人力资源机制法制并不健全,研究生就业市场仍不可避免的遇到年龄、性别、户籍、暗箱操作等就业歧视或就业障碍。2011年度供求信息研究报告,从对劳动力的需求看,66%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比重略高于女性。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女性的求职业比重分别为54.9%和45.1%。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我国就业市场仍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在研究生就业上也存在这种现象。同时,2011年供求信息研究报告还从用人单位的年龄要求进行调查,其中86.4%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约占总体需求的63.4%。而就业中我国的“人情社会”特色,存在暗箱操作、量人定制工作岗位、隐形就业歧视等也是时有发生。

当然,社会经济形势的好坏对研究生就业也带来一定影响,在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际和国内经济的波动,导致硕士的需求比重略有下降。此外,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另一因素是用人单位,近几年用人单位的理念趋于理性,并不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而是更注重求职人员的个人素质。

2.2研究生个人因素

在求职市场中,获得理想的工作,决定性因素仍然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现在用人单位不光看文凭,更看重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而现在很多研究生在精英教育思想指引下,学术专业知识丰富、学识渊博,而忽视了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能力的现实状况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状况矛盾,导致竞争力不能提升,研究生难以顺利就业。其次,对自身没有客观科学的评价,职业定位过高。在我国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下,东西部和一、二线城市与乡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研究生往往对自己期望值较高,就业区域多集中在一线、二线城市等较发达地区,对于偏远地区和乡镇等较少选择;同时对薪金的期望值也较高,虽然近几年略有下降,但是仍然较少考虑职位发展空间和薪金的关系,追逐目标较单一;在职位流向上,研究生多盯着高校、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这些传统就业热门岗位。但研究表明,这些部门岗位有限,2011年度供求信息调查报告表明,民企和私企将是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未来就业趋势。

2.3培养单位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科与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的现象由来已久,积弊很深,扩招忽略市场需求,各个院校没有立足自身的特点,一律转向综合性大学,使部分专业过度重叠和某些专业人才缺失并存,造成就业供需结构性失衡。

此外,研究生就业问题和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和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联系密切。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制度还停留在固有的培养模式,即过多关注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应试能力的提高,忽视工作能力的全面发展。这种培养制度下的研究生实践能力较差,即使现在很多高等院校逐渐开展了实践教学的环节,但是专业实践知识与社会仍有脱节,实践能力培养仍多在学校集中进行。并且实习学生对于未来工作定位和培养目标处在迷茫状态,对于实践教学环节敷衍了事。在就业推进环节,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设置简单,对就业问题更多的关注本科生,对研究生欠缺指导。

3解决就业困境的途径

以上分析了研究生就业困境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可见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国家政策、社会力量、高等院校和研究生个体的共同协调。

3.1完善研究生就业市场

解决研究生就业需要从源头调整供需失衡问题,对一些新兴战略产业专业、市场急需的特色、新兴学科给予倾斜,严格控制供大于求的专业招生。挖掘各方潜力创造就业岗位,鼓励、资助自主创业,增加市场岗位需求。消除就业市场壁垒,虽然现行《劳动法》对女性就业等有了一定的规定,但是就业歧视、不公平就业、户籍政策等仍扰乱合理正常的就业市场。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对于劳动权的保护,从法律层面解决各个就业群体的就业难问题。

3.2提高研究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在就业市场上,就业环境、就业帮助机制等只是辅助因素,只有提高研究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体现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只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工作中胜任职业要求。其次,关注学科研究动态,了解实际工作需求,对于就业市场要有清醒的认知,认清就业形势,结合自身发展方向和自身特质,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定位,避免就业的盲目性和盲从性。

3.3强化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

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较晚,而且服务对象集中在本科生,最近就业指导工作才逐渐关注研究生就业。为了提高研究生就业能力,首先应完善研究生就业指导机构的设置,如设立专门的研究生就业指导中心具体负责研究生的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工作,具体包括研究生就业市场服务、就业资讯、求职面试培训等。其次,高校应加强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通过职业规划课程、讲座、职业心理测评、职业生涯咨询与辅导等方式培养研究生的规划意识。最后,加强国家政策宣传。目前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高校应加大对这些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由于硕士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平,看待问题更加客观成熟,因此,高校和地方政府可以适当鼓励研究生自主创业。

通过对于研究生就业困境的分析,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呈现和本科及博士生不同的就业特点,不同专业之间的就业形势差距明显,存在结构性就业供需失衡现象,但并不能简单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过度。解决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是一项多方参与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完善就业市场环境,加大劳动立法,调整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求职能力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竞水,姚荣东.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剖析与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0).

[2]黄有梅,卫静芬.浅析研究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29).

[3]徐惠忠.?论导师在研究生就业中的责任及作用[J].?科技资讯,2008,(16):181-182.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篇9

【关键词】婴幼儿父母;营养健康素养;影响因素

营养健康素养是健康素养中一系列与营养摄入相关的素养,根据wHo对健康素养的定义[1],我们可以把营养健康素养理解为:个体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的营养信息并做出正确且有利于健康的决策的能力。提高营养健康素养有利于更合理的膳食以及更合理的摄入营养,并且父母的营养健康素养水平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婴幼儿父母营养健康素养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有效支持。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杭州、宁波两地0~3岁婴幼儿的父母作为研究对象。

1.2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除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外,主体部分营养健康素养的调查分为三个维度:营养知识素养(22条目)、营养态度与行为素养(14条目)、营养技能素养(8条目)。各维度条目等权赋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2分。

1.3数据处理用epiDate3.1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后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8份,有效率97.5%。调查对象中城镇人口有200人,农村人口有268人,城乡比为1:1.34,另外父亲有191人(40.8%),母亲有277人(59.2%)。

调查问卷满分88分,调查对象平均得分为58.43±10.27。通过利用教育统计学中计算试题区分度的高低分组法原理[2],把得分在前27%的调查对象认为其营养健康素养相对较高,把得分在后73%的调查对象认为其营养健康素养相对一般或较低。将调查对象的性别、户籍类型、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孩子数量、婴幼儿子女主要抚养人、与婴幼儿子女平均每天互动时间作为自变量,将营养健康素养得分作为因变量(Y=1,相对较高;Y=0,相对一般或较低)。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最终有3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分别是户籍类型、文化程度、以及家庭平均月收入,结果如表1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相对于农村人口来说,城市人口的调查对象具备较高营养健康素养的可能性更大(oR=2.103,p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户籍类型、文化程度、以及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影响婴幼儿父母营养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调查对象营养健康素养得分较农村调查对象高,可能是由于农村调查对象经济水平和文化程度较低,生活和居住环境与城市相比也有较大差异,造成获取营养信息的便捷程度存在差异,这与国内的相关研究基本一致,如杜文雯等人对江西省居民的营养素养研究[3];文化程度是调查对象营养健康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与国内许多相关研究如刘爱东等人的研究[4]结果一致也非常容易解释,一般来讲,文化程度高的婴幼儿父母更容易主动寻求营养知识及其他营养信息,对营养信息的筛选、甄别和分析理解能力优于文化程度低的居民,这也提示了教育对于提高婴幼儿父母营养健康素养的重要性;对于家庭收入这一影响因素,虽然目前针对婴幼儿父母营养健康素养与家庭收入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但是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证实收入水平是健康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如adamsRJ对澳大利亚居民的调查[5]以及徐焱对苏州市居民的健康调查[6]。这可能是由于低收入的婴幼儿父母生活目标主要是满足基本温饱,很少主动获取营养信息,而高收入家庭一般不用为生活担忧,会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营养问题上,有意愿也有能力去更主动的获取营养信息。

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今后应该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婴幼儿父母营养教育工作,特别是要重点关注弱势群体如农村、低文化程度、低收入的婴幼儿父母,这部分人群营养健康素养的提高潜力相对较大,这对于婴幼儿父母整体营养健康素养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Langfeldm.Healthpromotionglossary[R].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1998.

[2]魏华忠,周仁来,马健生.教育统计与测量[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

[3]杜文雯,付俊杰,苏畅等.江西省城乡居民营养素养调查分析[J].卫生研究,2010,39(6):735-738.

[4]刘爱东,赵丽云,张兵等.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家长营养教育效果研究[J]中国健康育,2007,23(3):189-194.

[5]adamsRJ,appletonSL,HillCL.risksassociatedwithlowfunetionalhealthLiteracyinanaustralianpopulation[J].medJaust,2009,191(10):530-534.

[6]徐焱,苏州市平江区某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分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8,3(3):20-23.

作者简介:

孙磊(1989-),男,山东淄博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健康管理。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篇10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项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1.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为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如何选取其中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最具典型意义的项目和内容,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前提条件;本项目研究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原则、方法及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在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多途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多途径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途径包括课内与课外,而课内又包括专列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和其它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课外又包括大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等;多维度主要体现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包括理论阐述、技能操作、实践训练等多种方法;多层次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认知程度要求,包括熟练掌握、基本了解、感知体验等。

2.为高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大学阶段,《纲要》提出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可见,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势在必行,本项目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将为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3.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参考路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培养人的需要,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本项目研究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方式与方法,同时也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打造师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

二、项目实施方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和特色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等;其次是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验班,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第三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本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人才培养效果;最后,将项目进行总结与完善,并予以推广。

三、项目实施过程

1.组建研究团队:本项目研究跨学前教育、古代文学、中国传统艺术和中国传统武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2012年项目实施之初,便组建了由以上各学科领域专家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的分工协作,研究团队成员不管是在各自领域的研究,还是在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上,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模式。

2.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本项目研究的核心,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等。比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门类众多,哪些内容可以构建成一门课程进入课程体系、哪些内容则可以作为素质拓展以活动形式呈现,都是需要斟酌研究的。所以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结合,首先必须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人才培养方案。

3.研究制定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服务于以高文化素养、深道德涵养为目标的一线幼儿教师的培养,所以在各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宽度与深度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在研究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施人才培养,进行实践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对实验班的培养期间,将实验班学生,从待人接物礼仪、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态度、职业素质状况、文化修养水平等多个维度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评估,进一步反思和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素质拓展活动内容。

5.对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学生毕业后,通过跟踪调查,将实验班学生,从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等两个方面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