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2:36

妇产科护理总结篇1

一、人性化服务:

我们所从事的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并以特殊人群为服务对象的工作。在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还要承担病人的教育者、组织管理者及咨询者等角色,而且孕产妇、病人家属、医生和医院管理者都对护士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提出了高要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以人为本、以产妇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

二、与产妇心贴心:

当产妇走进病区,我们护理人员要以最甜美的笑容、最关爱的眼神、最体贴的语言面对,给她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让他们体会到护理人员真诚的爱心。同时,全面推行一对一陪伴分娩。在分娩过程中由一个有助产经验的助产人员在产前、产时及产后陪伴产妇,特别是整个分娩过程中持续地给产妇以生理上、心理上、感情上、物质上的支持,大大减少产妇心理及生理负担,使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无痛、舒适、安全,减轻恐惧和疼痛对产妇身心的伤害。

妇产科护理总结篇2

云南省屏边县妇幼保健院综合科云南省屏边县661200

【摘 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6月产科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产妇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并采取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产妇产后及护理后心理状况,对比两组产妇满意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后epDS评分均较差,经护理后两组产妇评分均有所改善,而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满意率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予以产科产妇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产科护理水平,改善产妇心理状况,且产妇满意度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产科;产妇;epDS;总满意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关注医疗水平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护理水平。人性化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尊重与理解患者,给予患者关怀,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性化氛围[1]。产科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充分提升护理质量,改善产妇心理状况,利于产妇尽快恢复健康[2]。本文选取120例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120例产妇进行护理研究,产妇均采取签署同意书加入本次试验。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岁~43岁,平均年龄(29.4±3.2)岁;实验组产妇年龄24岁~40岁,平均年龄(29.9±3.3)岁。两组产妇资料对比无差异,可进行对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产妇家属与护理人员齐心协力密切关注产妇状况,若有任何异常立即报告主治医生及时处理。实验组产妇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干预如下:①人性化服务态度。护理人员态度和蔼,举止大方得体,着装整洁,对患者热情细致,周到体贴,多与产妇沟通,让产妇感受到家的温暖。②人性化住院环境。保证住院环境整洁、舒适,为产妇打造家庭式温馨病房,保持病房内安静。③人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关注产妇心理状况,采取不同形式鼓励产妇,播放音乐舒缓产妇心理,多与产妇沟通交流,并鼓励产妇家属多关心产妇。④健康教育。指导产妇产后注意事项,普及妊娠、分娩等常识以及分娩期、产褥期、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⑤饮食护理。产妇需充分补充营养,保证每日能量摄入,多吃蔬菜水果。⑥其他护理。为了保证产妇与新生儿更好的护理,为产妇分配一名责任护士,负责婴儿的抚触、游泳、喂养等,预防产后并发症发生,产妇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

1.3观察评定标准

采取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3](epDS)评估产妇心理状况,量表共计10个项目,包括心境、自责、抑郁、恐惧、悲伤、哭泣、失眠、自伤等。每条分四级,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为0~3分,0分表示从未,1分偶尔,2分经常,3分总是。9分可作为抑郁症患者筛查临界值,12分则表示具有产妇严重抑郁症。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初步数据保证其真实性,将其输入eXCeL(2012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后经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最后结果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产后两组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对比,实验组评分为(8.4±2.5)分,对照组为(8.5±2.4)分,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epDS评分为(2.1±0.2)分,对照组为(4.0±0.1)分,护理前评分相近无差异,护理后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护理后epDS评分对比t=65.8179(p=0.0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护理后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6.67%(58/60),对照组为73.33(44/60),两组产妇满意率对比X2=21.2283(p=0.0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以产妇为中心,要求护理人员全程微笑以对,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包括饮食、心理等方面[4]。产科开展人性化护理核心在于提升产妇护理质量,关注产妇心理健康护理,改善产妇心理状况[5]。本文研究发现,经护理后实验组产妇ep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升产科护理水平,改善产妇心理状况。两组产妇护理后总满意率对比X2=21.2283(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产妇高度认可人性化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产科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护理水平,改善产妇心理状况,且产妇认可度高,是产科护理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金小玲,朱卫文.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60-61.

[2]李亚玲.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4,07(10):1738-1740.

[3]彭侠.浅议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服务[J].中外医疗,2012,31(4):170-170.

妇产科护理总结篇3

【关键词】产科病房;常见风险;护理对策

产科护理不同于一般护理,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相应风险程度也会随之不断增加。为调和护患纠纷,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制定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该制度主要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实施必要的管理措施,减少医疗事故出现。笔者选取本院于2011年8月到2013年5月施行风险管理制度后收治的78例产妇,其临床效果显著,现将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于2011年8月到2013年5月施行风险管理制度后收治的78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未施行风险管理制度之前收治的的8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78例患者中,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8±1.2)岁,初产妇46例,经产妇32例;对照组85例产妇中,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为(29±1.3)岁,初产妇53例,经产妇32例。产妇均为顺产,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护理,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尽量满足不同产妇不同要求。同时医护人员对产妇讲解相关分娩方法,指导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如何进行配合,让产妇了解分娩是一个健康、自然的过程。给予产妇一定的精神支持与安慰,使产妇发挥其最大潜力以及能力进行分娩,并与产妇进行沟通,及时应对分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观察组患者在风险管理制度下实施护理,具体方法为:由护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具体由产科护士长进行负责管理。科室内设立风险管理小组,其中组长以及护士长加强组员掌握更为全面的产科信息,并定期召开安全管理会议,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排除其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并对之前护理经验进行总结,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采取预防性措施。且在出院前,对产妇以及家属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统计两组患者出现风险事故的具体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过程中,观察组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以及产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医院内,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科室,其病房护理工作中一旦出现差错,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本院总结之前出现的风险事故以及分析现阶段内护理工作,并对其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制定实施一整套完整的风险管理制度[1]

3.1产科病房风险事故出现的原因①在实施工作中,医护人员粗心大意,不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实行,在护理工作中不对产妇的基本信息进行准确核对,导致对产妇用药过程中出现差错,出现严重问题,而导致产妇以及产妇家属对护理工作不满意。②在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行为规范,产科服务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如护理人员行为不规范,而导致产妇以及产妇家属的不满。③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护理(。)

产妇入院后,不能与产妇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不能准确评估产妇各项基本情况,导致护理工作中出现风险问题[2]。

3.2护理对策①医护人员在实施护理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实施操作,完善相关制度,并对护士护理水平进行考核,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修整修订,强化对护理工作的监督。同时给予产妇一定的宣教,对产妇的情况进行严格核对,护士以及护理组长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监督,并及时纠正其中出现的违规现象。②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强化其法律意识。定期考核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以及理论水平,多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对于其中不当措施进行及时纠正,给予医护人员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3]。

由此可见,在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针对风险产生原因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出现。

参考文献

[1]潘峰.探讨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及护理对策.中国民康医学,2013,25(8):115-116..

妇产科护理总结篇4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妇产科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富有创新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应用于妇产科临床中的人性化护理,其宗旨是以产妇为核心,以照顾产妇为己任,从产妇的心理到身体都要非常重视[1]。本文针对妇产科临床的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取得的成效是非常可观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决定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80例。将其随机分组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当中,产妇年龄在22~35岁、平均年龄(27.17±2.41)岁,怀孕周期25~37w、平均时间(30.14±2.68)w,初产妇占24例、经产妇占16例,小学文化的产妇占8例、中学文化的产妇占21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产妇占11例;对照组当中,产妇年龄在20~36岁、平均年龄(26.53±2.85)岁,怀孕周期24~38w、平均时间(30.62±2.24)w,初产妇占25例、经产妇占15例,小学文化的产妇占7例、中学文化的产妇占23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产妇占10例。对两组决定在我院分娩产妇的年龄、产妇的怀孕周期、产妇的分娩次数、产妇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给两组产妇都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情况,做好日常相关护理,关注产妇的焦虑、抑郁情况,对其进行分数测评等。

观察组:给本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措施。人性化护理包括:在分娩前给产妇进行心理辅导、健康宣教;在分娩中全程陪同产妇,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和产妇的沟通状态,随时监测产妇情况,做好应急准备;在分娩后观察产妇和胎儿的情况,讲解相关注意事项等。对照组:只给本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护理的标准

1.3.1观察指标根据两组产妇的护理方式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在护理后焦虑、抑郁情况的变化,让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评分,以此作为观察指标。

1.3.2评价护理的标准

1.3.2.1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均共计20个项目,分为四个等级标准,最低是1分,最高是4分,总分为20~80分,分数从低分到高分升序表明产妇焦虑或抑郁情况从不严重到严重。

1.3.2.2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采取模糊数字法评分,最低是0分,最高是10分,总分为0~10分,分值由低分到高分表示产妇对护理后的满意程度从不好到好。

产妇对护理后满意的三个程度是:满意(8~10分)、比较满意(6~8分)、不满意(6分以下)。总满意程度=(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对两组产妇护理情况进行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或者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后焦虑、抑郁情况对比根据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在护理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分数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以得出,两组产妇焦虑、抑郁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产妇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在护理后,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不同,且观察组的总满意程度是90.00%,对照组的总满意程度是67.50%。观察组总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有差异(p

3讨论

对于一名女性来说,从怀孕、分娩到产后恢复等一系列过程,都是会让女性身体发生巨大变化的体验,并且会波及到其心理状态,使得女性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是同时造成了女性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影响[2]。

人性化妇产科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分娩前护理。医护人员要给产妇进行心理辅导、健康宣教。大多数产妇是第一次分娩,难免会有焦虑、抑郁等情绪产生,此时应当纾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多和产妇进行沟通,讲解分娩及产妇保健的相关知识,提高产妇对分娩的认知度,增强产妇的健康意识[3];②分娩中护理。医护人员要根据产妇的情况,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控制好室内湿度和室内温度,注意产妇的保暖情况,给产妇采取合适进行分娩,在分娩过程中,全程陪伴产妇,并监测产妇的情况,在发生意外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保障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4];③分娩后护理。观察产妇身体健康的恢复情况,给产妇及其家属讲解相关事项,包括产妇的身体护理、心理护理,胎儿的日常生活护理等情况[5]。根据本次研究显示,在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分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满意程度是90.00%,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程度67.50%。故此,两组护理效果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临床当中,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产妇身心健康,改善产妇在孕产期的生活质量,同时能够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程度评价。

参考文献:

[1]戴明亮.孕期健康教育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7):19-20.

[2]裘晓萍.孕妇妊娠末期睡眠质量调查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5):69-70.

[3]肖华.心理干预对妊娠早期孕妇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114-115.

妇产科护理总结篇5

【关键词】孕期保健;整体护理;产科护理质量;应用价值

doi:10.14033/ki.cfmr.2017.12.0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7)12-0092-02

产科护理工作对于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安全是十分必要的,提高护理质量对于防止不良反应及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近些年来,产科护理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发展中,一般常规的产科护理模式也浮现了较多问题,不能满足产妇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整体护理与孕期保健相结合的护理模式逐渐应用[1-2]。本文主要就该种护理方式与常规护理方式达到的效果做比较,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待产孕妇140例,平均年龄(25.31±5.69)岁,平均妊娠时间为(39.2±2.2)周,按照随机分配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1)所有对象均为初产妇,单胎妊娠;(2)所有产妇均未有认知障碍、无家族遗传史,妊娠期间未患有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3)所有产妇学历中专及以上,学习接受能力强;(4)所有产妇知情本研究并自愿参加。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孕产期保健教育宣传与整体护理相结合的模式;具体措施如下:保证环境的舒适和安静,保证产妇充足的休息和较高的睡眠质量,注意产妇个人清洁卫生,定期进行阴道清洁;为产妇制定合理且营养全面的饮食方案,多食用高热量低脂肪的食物,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保证营养的供给,制定适当的运动方案,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加产妇的体力和免疫力;帮助产妇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重点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变化,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对于生产和哺育均较为陌生,出现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在所难免,当产妇出现心理异常时,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通过交流沟通转移其注意力,讲述过往成功案例提高其自信心和兴趣,呼吁产妇家属参与进来,让产妇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定期开展知识讲座,讲解产前应该注意的事项,生产时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产后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正确方法等,使产妇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耐心解答产妇的问题,避免引起产妇心理的巨大起伏波动。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评价护理前后两组产妇的抑郁焦虑的情况,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程度、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产妇生产方式;以护理满意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护理满意度的调查项目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宣讲知识的深度和作用效果等,总分100分,90分及以上设为非常满意,70分以上为满意,其余均为一般。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整理和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产妇生产方式和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对生产相关知识掌握优秀率更高,顺产率更高(p

2.4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产妇抑郁焦虑情况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大(p

3讨论

整体护理是在现代护理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产妇自身基本情况和护理需求将护理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整体化和系统化,建立一套特定又不失个体性的护理流程,使护理工作更具规范性和条理性;孕期保健的主要内容包括防治妊娠期间孕妇和胎儿出现的问题,降低生产时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旨在保护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安全[3-4]。本试验研究结果证实,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取得显著效果,两者结合的护理模式应用大大提高了产妇的满意率和满意程度,降低了不良反发生率,产妇的心理状态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抑郁焦虑程度明显减弱,同时对产妇的知识宣传成果效果显著,选择顺产方式的产妇人数增多;当然该种护理模式的实施除却保障了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安全,对于护理人员自我价值实现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充分发挥所学专业知识和自身经验,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得到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升华和发展;总而言之,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对于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及产妇胎儿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尽管整体护理和孕期保健相结合的护理模式成效显著,但是此种护理模式涵盖范围广,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高,因此要想实现真正的广泛实行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5],医院方面需要不断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定期进行知识培训,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制定严格的人事选拔制度,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制和严格分明的奖惩制度,落实责任到个人,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流畅,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挖掘护理人员的潜质,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产妇应消除心中偏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配合护理人员的尊重,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6-8]。笔者认为,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孕期保健和整体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恰好能蚵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实施整体护理与孕期保健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必将成为未来护理工作的主流模式。

参考文献

[1]潘旋,张晶,张邢炜,等.国外集中群组孕期保健模式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8):988-991.

[2]张彩秋.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5):247-248.

[3]何素华.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4):182.

[4]CannonJw,muellerUa,HornbuckleJ,etal.economicimplicationsofpooraccesstoantenatalcareinruralandremotewesternaustralianaboriginalcommunities:anindividualsamplingmodelofpregnancy[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13,226(2):313-324.

[5]江白玲,李雪莹.120例孕产妇孕期保健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606-607.

[6]BuitendijkS.Genderissuesindeterminingtheserviceandresearchagendaforpregnancyandbirthcare:thecaseofhomebirthinthenetherlands[J].interdisciplinaryScienceReviews:iSR,2011,36(2):193-202.

[7]姚瑛.孕期保健教育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93-94.

妇产科护理总结篇6

关键词: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调查;防范

产科护理安全主要是保证产妇及其胎儿的各方面健康,随着当下人们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其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1]。在此要求影响下,产科护理的工作质量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而在现阶段的产科护理中仍潜藏着多方面不足现象,在此现象的影响下,极有可能会导致产妇经护理期间发生较为严重的危险事件。继而不仅会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还会因其事件发生而形成医疗纠纷,对医院形象造成恶劣影响[2]。因此,针对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和针对性的防范已然成为当下产科护理中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在本文中以我院产科收入实施护理的部分产妇资料作为研究参考依据,从中分析其危险事件发生情况,总结相关影响因素。并根据其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旨在为广大产妇及其家属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质量,现将调查过程及其探究结果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以回顾性调查的形式进行数据汇总,其调查资料选择我院产科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产妇348例,其中产妇年龄有22~37岁,平均年龄为(27.15±3.38)岁;自然顺产产妇有142例;有17例产妇有妊娠并发症现象出现;其中有257例为初产妇,有91例为经产妇。

1.2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需统计所有产妇在护理过程中曾发生危险事件的情况,并对其发生情况进行详细探查,以分析其引起因素。继而探究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总结出不安全因素类型,并针对其各项因素分别提出相对应的防范对策。

2结果

经调查本次研究汇总数据可知,在产科护理中共发生了32例危险事件,其发生率为9.19%。据调查可知护理人员影响比例占43.75%,产妇家庭因素影响比例占28.12%,护理管理因素影响比例占15.62%,产科环境因素影响比例占12.51%,见表1。

3讨论

分娩是女性正常生理过程中正常且特殊的一个环节,随着近年来人们生育观念转变、工作环境影响等因素导致医院收入的产妇数量也在逐年递增[3]。而在此环境变化中,自然也导致妊娠并发症等医疗风险发生概率也在不断增加。而在针对该类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预防的实施措施中,护理工作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产科护理工作繁重,则在其影响下极有可能致使其护理工作潜在各种不安全因素,继而由此因素引发各类风险事件[4]。因此,针对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详细解析,并针对其因素提出相应防范对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本次研究中经对产科临床资料汇总数据并调查其具体情况可知,在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可分为四个方面,其包括了护理人员影响、产妇家庭影响、护理管理影响、住院环境影响等,以下可针对此四种因素作详细探究并提出其防范对策。

3.1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据研究数据可知,在产科护理潜在不安全因素中,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是所占比重最高的影响因素。其影响因素又以业务不熟练、沟通不到位、记录出差错等构成。在产科护理中,护理人员是与产妇及其家属接触最为密切的医护人员,所以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极有可能对产妇形成较大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可发现,有的护理人员存在缺乏工作经验的现象,继而形成日常护理工作操作不规范、不会处理护理异常情况等情况,从而提高产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几率。因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素养,致使其出现责任意识薄弱、护理工作不积极的现象,其现象则会导致护理人员与产妇间缺乏沟通,无法详细了解产妇的实际情况,继而对其护理工作开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阻碍。护理人员在书写护理记录时不具备规范性,则在其影响下极有可能影响班次交接时对产妇护理工作形成疏漏,由此造成安全隐患[5]。在针对该类事件的防范对策探究时,可要求相关护理人员不断充实自身专业素养,可定期以讲座或培训的形式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责任意识、综合水平等方面。并可加强每日工作总结,完善书写记录质量,要求护理人员在当日工作完成后总结护理中形成的问题,而护理团队可共同探讨其相关解决方案。继而可使护理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深化自身工作责任意识,提升专业技能,并提高自身C合素养,从根本上杜绝护理人员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3.2全面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恶劣是造成护理工作风险事件发生的次要因素,而在此因素中还包括了产妇心理及家属影响等两方面。由于产妇在面临分娩时可能会由于环境陌生或对分娩疼痛的恐惧而形成不稳定的不良情绪,在其情绪影响下可能会出现产妇不愿配合护理工作开展等现象。继而极有可能形成较高的风险概率。而其产妇的家庭因素也是尤为关键的一项影响因素,其可能会由于忽视护理人员的建议、轻视护理工作重要性等因素而形成一定的危险概率。在针对此类因素的防范中,应该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对产妇及其家属的相关妊娠知识宣教,需着重增加对产妇的心理疏导,使其消除紧张不安等消极情绪,增添分娩自信,继而愿意更主动地配合护理工作开展。并需加强与产妇家属的沟通,使其正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其配合积极性,以降低风险形成概率。

3.3严格规范产科护理制度其产科护理管理影响因素也是潜在不安全因素中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其中又可分为制度不规范及监督不到位等。由于缺乏规范化的护理制度和监督工作可导致针对护理人员的约束力受到限制,或是护理工作分配不匀等现象出现。从而可能形成对产妇护理工作实施不到位的情况出现,以此埋下安全隐患。所以在针对此类因素防范时,应该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详细列出影响安全因素,并针对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还需要合理分配护理人员工作责任,以保证全方面完善护理工作。并且需制定规范化的考核体系,加强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考评,杜绝护理工作懈怠等现象出现,以此确保可降低管理制度缺失形成的风险概率。

3.4改善产科环境及其设备在其不安全因素组成部分中,环境因素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分析其组成因素可知分别有住院环境及医疗设备两个方面。住院环境中可能会由于地面湿滑而导致产妇摔倒,还有可能因其消毒措施未实施到位而致使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等危险事件发生。并且其医疗设备可由于陈旧、操作不当等方面造成产妇或其新生儿身体方面的危险。因此,在针对此项因素进行防范时应当加强对住院环境的清洁、消毒、灭菌等规范化措施的实施,并清除走廊、楼梯等通道的障碍物或堆积物,以保证住院环境的安全性。还需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保养、检查和维修,以降低其设备风险形成概率,并且需及时申报资金以进行医疗设备的更换,从而可确保降低医疗设备形成的危险性。

观察研究汇总数据可知,本次研究中危险事件发生率为9.19%,深究其影响因素可知主要有4个方面,其中包括了护理人员影响,其所占比例为43.74%;产妇家庭影响,其所占比例为28.12%;护理管理影响,其所占比例为15.63%;住院环境影响,其所占比例为12.51%。结合上文可知,产科护理中潜在的多方面不安全因素均有可能致使产妇在住院期间发生危险事件。因此,应对该类因素深入探究其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以进一步地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海燕.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的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2):89-90.

[2]王雅芳,丁双兰.落实整体护理以防范产科护理纠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6):154-155.

[3]李敏.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5):162-163.

妇产科护理总结篇7

【关键词】孕产妇;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82-02

【abstract】objective:analysisofmaternalpsychologicalcare.methods:analysisfor100casesofmaternalcare.Results:Strengthenpsychologicalcareforpregnantwomenbeforeandafterchildbirth.

【Keywords】pregnantwomen;psychologicalcare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与发展,医学心理学愈来愈显得示出其积极的作用【1】。心理学对护理工作者来说,是做好工作的必备基础【2】。为了提高产科的工作质量,自2007年以来,我们产科工作组的护理人员对孕产妇的不同的心理状况作了调查与总结,并有真对性地进行了心理护理,使产妇在总产程平均时间、会阴破裂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平均产后出血量等有明显的改善。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产前护理:

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大及预产期的临近,孕妇心中既有一份将做母亲的自豪感,又感到忧虑和惶惶不安。大部分孕妇在畏惧产痛的紧张心理【3】,且对分娩知识不甚了解;部分孕妇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和或受亲属舆l论压力,担心胎儿的性别,怕生女孩的思想压力较重;少数产妇担心基层医院的设施及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能否保证其正常分泌。

真对上述情况,我们护理人员就要做好心理护理,围绕她们最担心的问题进行健康宣传和指导,加强宣传是男是女都一样,讲解妊娠分娩的生理及相关知识【4】,增强孕产妇对分娩知识的了解。同时,我们护理人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医德医风【5】。仪表要端庄,态度要和蔼,热情,语言亲切,操作技能娴熟,轻巧,业务素质高。必要时护理人员还可向孕产妇介绍医院的有关医疗设施,让孕产妇产生信任感,安全感,消除顾虑【6】,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及体力准备分娩。

2产时心理护理:

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痛及体力消耗,多数产妇出现情绪急躁等,与助产人员配合不好。随着子宫收缩开始,胎儿下降,产妇疼痛逐渐加剧,有的产妇还会发出声嘶力竭的叫喊及躁动。加上她们进入产房,离开亲人,医护人员都是陌生面孔,易产生孤独失助感,总想让家人陪伴;又有些产妇对分娩有恐惧感,害怕难产,认为亲人帮不上忙,只有医护人员摆布,听之任之等等。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往往易导致滞产,难产的发生【7】。

对此,劝导、鼓励,使她们感到温暖放心,解除孤独恐惧感,与我们较好地配合,增强自娩的信心及勇气,促进产程进展,顺利分娩【8】。胎儿娩出后,即给予母婴有皮肤接触,使她们感到莫大的心理安慰与自豪,增强母子感情,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同时也有助于产后的哺乳。

3产后的心理护理:

产妇由于分娩体力消耗,孩子哭闹或刀口疼痛,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缺乏母乳喂养的信心,有些产妇由于生了女孩子精神上不愉快,心理上不平衡,往往易造成宫缩不良,产后出血等等【9】。

综上所述,我们护理人员要首先做好:产后不急于让产妇离开产房,尤其是加强产后24小时内的观察及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做好产女婴产妇及亲属的思想工作,宣传生男生女的科学道理,清除产妇的自卑感,打消其封建思想意识,使其亲属不嫌弃,不在语言行为上给予产妇造成不良的精神刺激,加强病房巡视,关心、体贴产妇,嘱其心情愉快,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并正确指导哺乳,多给予精神上的安慰,生活上的照顾,使产妇在产后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4结论:良好的服务态度及心理护理不仅有利于孕产妇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使产妇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完成分娩,对分娩的顺利进行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宁玉萍,刘振玉,雷艳,耿力.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管理模式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3,27(12):46-48.

[2]肖华,刘艳群.孕产妇的循证心理护理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12(06):480-482.

[3]邢立辉,史春香,刘根莉.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0):680-681.

[4]刘海棠.心理疗法与分娩镇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02):1023-1024.

[5]刘兰芬,赵贵芳,张志华,侯瑞华,王爱珍.产妇产前的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07):427-428.

[6]邓金平.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及预防抑郁症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09):638-639.

[7]邢立辉,史春香,刘根莉.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0):2570-2573.

妇产科护理总结篇8

【关键词】心理护理;剖宫产;焦虑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9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61-02

产科患者在生产前的心理状况,会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带来直接的影响。临床调查显示,产妇在生产前后都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1]。尤其是初次生产的产妇,她们对生产知识缺乏了解,没有相关的经验,受到的心理压力会更为严重。在本研究中,笔者对120例剖宫产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通过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术前焦虑,同时大大提高患者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为产科患者的护理模式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选取于2011年2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年龄在22-35岁之间,平均(27.62±1.23)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两组在年龄,学历,职业构成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的医疗护理。对实验组产妇在常规的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操作方法如下:①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定期进行沟通和评估,及时回答产妇的所有疑问,排除产妇对生产的担忧情绪,做好心理辅导和疏通工作;②减轻产妇生产的紧张情绪,树立产妇的信心,尤其是初产妇;③对产妇进行生产健康卫生知识宣传,对产妇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她们的问题,使她们保持愉快的心情,减轻她们的焦虑情绪;④利用图片或其他有效途径向患者说明手术环境、方法以及麻醉等等;⑤充分向其讲明术前各项注意事项,例如,注意术前饮食,禁食和禁水等,耐心讲解手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⑥向患者介绍手术医师,以及手术的大致步骤,让患者对于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心中有底,能保证母子平安,尽量让产妇安心手术,排除不必要的担心。两组均采SaS评判产妇的术前焦虑程度,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记录分析。

1.3试行标准与判断患者的焦虑状态采用SaS方法进行评价[2]分值越高,说明症状越重。通过对患者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患者对所受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满意度情况,其评判标准为:总体满意度=满意数/总人数×100%。

1.4统计方法采用统计学对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有效率采用x2检测,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对比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差异,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实验组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妊娠及分娩是伴随着妇女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改变的生理过程,是一种重大的应激反应[3]。临床调查显示,产妇在生产前后都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初次生产的产妇,她们对生产知识缺乏了解,没有相关的经验,受到的心理压力会更为严重。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通过对产科患者进行剖宫产术前心理沟通和指导,能够为产妇塑造一个心情愉悦的环境,在改善产妇心情的同时,能够消除他们的顾虑和不安情绪,提高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可以明显提高产妇的手术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剖宫产患者的心理素质,提高剖宫产的手术效果,消除患者紧张心理,本研究采用患者行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并对于研究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对比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差异,实验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该结果可以看出,对产科患者给予合理有效的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产妇的术前焦虑。我们针对剖宫产患者术前存在的焦虑心理问题进行术前心理护理,与患者耐心沟通,通过各种方式给予患者信心以及力量;尽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术前顾虑,增加患者对于剖宫产手术的了解和风险,让其对于手术放心;有不少患者对于分娩知识了解欠缺,向其宣传相关剖宫产基本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4]。从而也让患者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所预知和理解,使患者可以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对医疗服务水平的满意度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实验组的患者总体满意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姑丽克孜・尼亚孜.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3):368.

[2]龚耀先.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2.

妇产科护理总结篇9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各75例,观察组中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管理模式,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投诉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对比两组数据发现,观察组的投诉率为2.67%,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33%,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3%,产妇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的投诉率为10.67%,护理差错发生率为9.33%,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00%,产妇满意度为68.00%。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结论:在产科病房护理中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投诉和风险事件以及护理差错,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产科病房护理风险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59-01

产科与其他科室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产妇的健康关系着两个生命的健康,这就对本身就具备较高风险性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产妇的体质和分娩能力各不相同,使得分娩过程中也就存在诸多的风险。由于护理差错导致的风险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对产妇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医院的工作正常开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因此,在产科病房护理中针对于一系列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显得非常必要。为了进一步分析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0名产妇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50名初产妇,产妇的学历均为初中和初中以上,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正常。最大年龄为41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24.56±3.11)岁,最长孕周为42周,最短为35周。对产妇进行产前检查,结果显示各项体征正常,没有精神障碍,无妊娠并发症,没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免疫系统严重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名,两组产妇的各项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1.2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中实施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分析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产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①产妇家庭对于分娩知识的不够了解往往对医院存在过于高的期望值,因此一旦发生了如婴儿不健康、分娩不顺利等风险事件的时候就将责任全部推卸在医院身上;②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职业素养和责任心,在工作中马虎、粗心、没有耐心等等,导致了护理工作中出现了护理差错,使患者产生不满;③部分护理人员尤其是刚入职不久的护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和应变能力,在发生应急事件的时候便显得束手无策;④部分护理沟通能力较差、护理工作不够细致谨慎。

1.2.2①成立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医院建立健全监督落实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由产房护士长直接管理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协调和带领小组成员负责科室的护理安全督查,并定期召开各项护理安全管理会,记录和总结日常发生的风险事件和隐藏的风险因素[2];明确与小组成员职责任务,安排好工作流程。比如值班护士休息的时候其工作交接人员和工作交接流程方面要进行详细的要求,防止因为工作交接不到位而发生护理差错;做好助产陪伴,积极的为产妇讲解相关健康知识,很多初产妇在产前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排解,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以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风险事件[3]。

1.3效果判定标准。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投诉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4]。

1.4数据处理。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对比两组数据发现,观察组的投诉率为2.67%,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33%,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3%,产妇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的投诉率为10.67%,护理差错发生率为9.33%,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00%,产妇满意度为68.00%。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3讨论

产科病房风险管理是保证顺利分娩和母婴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同时它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因为产妇的分娩本身就是一项包含了太多风险的过程,在分娩的过程中总会因为产妇的分娩能力、护理人员、以及医院的管理等众多原因发生风险事件。对于产科病房风险的护理对策则主要是:首先是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提高其护理水平和职业素养以及责任心;其次是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总结常见的风险因素;最后是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使管理制度得到落实。

总而言之,在产科病房护理中总会有来自各方面原因而引起的风险事件,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投诉和风险事件以及护理差错,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基层医学论坛》杂志2012年第16卷下旬刊主题词索引[J].基层医学论坛,2012,36:4921-4937

[2]周丽萍.妇产科病房护理服务中风险现状分析及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477

妇产科护理总结篇10

当前伴随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提升,妇产科作为医院殊科室(因所面临孕产妇、新生儿这一特殊群体)有着相对其它科室更高的护理要求,医护人员稍有工作上的疏忽就可能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病患发生法律、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机体结构的损坏、障碍、死亡)。如何查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扎实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病患与其家属要求是医护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最大程度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隐患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妇产科的178例孕产妇,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27.6±1.2),住院时间为3~12天(平均时间5±2)。全部孕产妇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9例,两组病患“年龄、产次”等一般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统计学方法

对妇产科历史发生的事故因素进行统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方式将护理隐患分为“护理人员因素、孕产妇因素、药品及医疗设备因素”三个主要类别。全部检测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使用±s检验计量资料,分析结果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总结分析妇产科护理的隐患

2.1护理隐患

依据事故总结分析妇产科护理的隐患。

2.2针对护理隐患进行防范措施

2.2.1增强护患沟通当孕产妇入院时医护人员便与之进行了第1次接触,护理就已经开始。接诊的医护人员代表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应主动的对自己进行介绍,并通过运用亲切的语言与微笑有效消除产妇刚进入陌生环境而产生的不安全感,详细询问并记录孕产妇的经产史、既往史等情况。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始终以“尊重、理解、关心、鼓励”的态度去面对孕产妇,详细为其介绍相关注意事项并进行宣教工作,耐心解答孕产妇与其家属的各种疑问。

2.2.2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安全、舒适、温馨”的休养环境能够帮助孕产妇放松心情。首先,“新鲜流通的空气、柔和的光线、舒适的床位”能够保证孕产妇有良好的休息环境,病房内应定时进行通风换气,以保持空气新鲜且温度在20。C左右(湿度在60%左右)。全部孕产妇应穿着宽松的内衣,定期清理换洗床单保持清洁;其次,医院走廊应粘贴图文并茂的宣传图片与安全警示标语,做好地面楼梯洗刷间等防滑工作,确保走廊畅通无阻,每位医护人员的照片应上墙,便于孕产妇与其家属的查找。

2.2.3规范产前、产时、产后各项检查护理措施首先,孕产妇产前应进行各项相关检查,医护人员对于存在“双胎、羊水过多(少)、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问题孕产妇应强化监护,对于存在“慢性病、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合并症”等问题的孕产妇则应及时建议尽早终止妊娠;其次,医护人员在孕产妇第1产程中密切观察孕产妇的宫缩与胎心情况及宫颈扩张与胎头下降程度,对于一些孕产妇可给予适量镇静剂。第2产程中给予孕产妇正确使用腹压的指导。第3产程中及时准确测量“产后出血量,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等情况,给予缩宫素增强孕产妇子宫收缩;产后2小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子宫收缩情况,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在产后24h内密切对产妇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等进行监护,定期进行会清洁,并让产妇与婴儿进行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有效刺激宫缩。

3结果

2014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妇产科的178例孕产妇共发生5例跌倒、8例先兆子痫、4例胎盘早剥、14例新生儿窒息、6例产后出血、5例切口不愈合。观察组与对照组事故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

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