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十篇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十篇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7:22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篇1

公共美术鉴赏课强调由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向既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情感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还要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艺术人文素养不是一种技术能力,而是以人为本,培养年轻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与思考。其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与考量应以学生审美能力提高为目的而后不断能自觉组合、构建新知。

关键词:公共美术;鉴赏;课程标准

公共美术鉴赏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美术教育面向21世纪系列核心课程之一,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弘扬先进的办学理念、培养人格健全的高技能人才。本课程标准设计是针对高职非艺术专业学生的,预设有24课时。按照“以就业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应当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应当具有综合的文化素质。

公共美术鉴赏课强调由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向既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情感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还要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加强学生情感的体验,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对艺术的鉴赏与学习,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受到美术文化的润泽。按过去上课的旧模式是无法真正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接纳为辅”的教学方式不能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地去深入掌握知识要领。

本课程应以学生审美能力提高为目的而后不断能自觉组合、构建新知。艺术人文素养不是一种技术能力,而是以人为本,培养年轻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与思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卡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周海宏教授认为人的感性素质好,审美修养高,人的幸福指数就高,审美素质的发展决定人未来的发展。美术鉴赏多元教学与考评机制研究正是以此为座右铭,深入具体的思考,使高职院校学生通过美育的有效学习,寻找自我成长与完善的出路。

课程设计以美术史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元教学与考评机制“小组教学”的模式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交互式、互动性教学。教学与考评用对话的方式,通过作品的创作者、时代人文背景、创作风格、作品的意义、作品的社会效益、市场效益、文化价值、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与讨论,体会艺术作品带给人的独特情感体验,产生共鸣,理解意思作品的意义所在。并从艺术作品里体会到对人性的思考与人文关怀,净化心灵,体验艺术作品里的至善至美。课程目标是,在认知、教育及审美功能基础上,进而发展至探索出提高学生创造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态度和审美经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格完善。并综合文化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综合学科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元化的鉴赏作品,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辅助学生提高岗位综合思维能力。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微课、翻转课堂、课外实践等多种教学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勤动脑、多提问题,多思考,结合美术鉴赏与行业有关的问题,提高教学的实际针对性。

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引领学生熟悉中外美术史的基本发展流变、全面了解美术创作的原则、美学规律、美术与社会发展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些代表性的艺术流派的风格特征,各风格流派代表美术大师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具体教学设计表现如下:

(1)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基本发展流变与艺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等相关基础知识;

(2)美术创作的原则、美学规律、美术与文化心理的关系等的相关知识;

(3掌握一些代表性的艺术流派的风格特征,各风格流派代表美术大师的艺术特色,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宗教意义、市场价值表现等方面的知识;

(4)结合本专业,进行美术鉴赏基础知识与本专业本行业相关的主题探讨和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阐释主题和观点。

让学生在学习美术作品的鉴赏过程中,经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的动手练习,并对教师所教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思考;并领悟理论知识的内涵、知识点,以及实践知识操作要点。教学中以生活中的美学现象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意义――树立信心。

具体掌握:

(1)培养学生运用生活中美的元素进行美学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多种美术风格流派的艺术特征,阐释其发生的社会、经济背景与社会影响力的能力。

(3)培养学生能熟练通过美术的创作原则、美学的规律,进行名画鉴赏的能力。

(4)培养学生通过综合的美术鉴赏、结合本专业的实际,设定一个主题,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并阐述主题和观点的能力。

美术鉴赏是跟美术有关的文学、音乐、建筑、经济、政治、宗教等综合知识的积累,随着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不断增加,这些综合的信息会在学生的意识里组合、构建新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观察美的眼睛,了解分析美的情怀,热爱自然与人类,理解世界的多元价值。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从而树立学好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与决心。

具体培养

(1)多元价值观理念的养成,这样视线不狭隘

(2)体会艺术作品带给人的独特情感体验,对人性的思考与人文关怀,净化心灵

(3)良好的表达、团队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课程整体设计

1、课程设计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个性化原则。

2、n程设计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多元文化与综合素质人才。

3、课程设计的思路:将典型性被动灌输式教学转化为相对应的多元教学与考评机制,从重视学习结果转向重视学习、成长过程,提高考核的灵活性。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了综合实训项目。形成以典型性主题任务为核心、以综合素质培训实训项目为载体、学习任务与教学内容相互对应的教学内容组织体系。让学生了解学习美术作品、美术流派,美术与生存空间相联系,结合学生的本专业,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拓展。

根据高职校非艺术类专业的实际情况,本课程采用“讲授-欣赏-比较-思考-讨论-实操”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提升艺术修养。

(1)将美术鉴赏力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以虚拟或真实的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在每个学习环节中,分层次实现基本理解能力与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在基本理解能力层,从符合认知规律的角度出发,完成模拟项目来实现美术鉴赏的能力。在进一步的实际思维拓展能力训练中,学会纵向横向的对比研究,进行不同时期的名画鉴赏,和同时期的不同风格流派的名画鉴赏,联系生活实际专业实际进行思考与实践,实现学习情境中能力的提示与迁移。

(2)按照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典型项目驱动过程的学习主题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按照具体模块项目制作的行动导向来进行设计的,模块实训内容以主题项目,社会实时话题、教师与学生共同策划主题项目,完成对一个主题美术鉴赏的多媒体制作。

本课程主要分四个部分

具体思路:什么是美术鉴赏,通过文化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宗教等方面,综合阐释美术的鉴赏方法与角度,启发学生思考,开阔思路和视野;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品?是什么决定艺术品的存在于价值?通过介绍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综合分析进行阐释,西方与东方的比较现代与古典的比较,美的规律的发现与思考等。1.从艺术市场出发,从最贵的艺术品谈起2.艺术、艺术品的产生,与社会与生活的关联3.通过现代艺术阐述艺术产生的文化心理4.艺术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生活的关联;6.寻找艺术美的规律,从主题上:原始拙朴的美(洞窟壁画、非洲雕塑、夏加尔、罗素、梵高)、西方古典主义的唯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华托、安格尔)、人文主义的美(伦勃朗、维米尔、米勒、博努盖尔)艺术与文化生活(陈宏绶、周p、韩熙载、唐伯虎、黄公望、郭熙、石涛)从技术层面上:材质美、肌理美、线条美、构成美色彩美意境美等。

第一部分:美术的功能与意义

1.开发多元智力,著名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提出美术是训练人知觉能力的有效途径,1983年哈佛大学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其智力构成中,空间智力与视觉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表明艺术渗透于多种智力形式中;

2.提供综合素质,审美修养高的人感性素质高,幸福指数高;

3.绘画心理治疗表现;

4.艺术在政治宗教中的重要作用;

5.艺术品交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表现;

通过美术的功能阐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所在;我们为什么要学艺术?为什么要提升美术修养?(参考周海宏教授的艺术的启蒙)通过学画画-热爱美术-通过美术鉴赏-热爱生活-通过生活美的感知-体验幸福。

第二部分:艺术与政治经济宗教的关系

该部分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西方的史前艺术、古埃及艺术、古典时期希腊艺术、古印度佛教艺术、拜占庭艺术、哥特式艺术、早期文艺复兴、盛期文艺复兴等;二是从中国的佛教壁画、画像砖、雕塑等方面阐述艺术与政治经济宗教的关系,与相互影响。

第三部分: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该部分通过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义、浮世绘、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大地艺术、现代先锋艺术等阐述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第四部分:项目驱动――《我与艺术有个邂逅》

从本专业角度出发,探索自己与艺术的关系,制作策划案,运用多媒体展示项目成果(包括视频、ppt等,演讲讨论)。

[参考文献]

[1]申丹枫.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i1.

[2]张永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l1.

[3]杨柳.创设文化情境,提高美术鉴赏水平.美术教育研究2013(21)

[4]董栋.从“独白”到“对话”的蜕变――高中对话式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5

[5]钱初熹.美术鉴赏及其教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研教改课题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篇2

关键词:中学美术鉴赏图像识读素养措施

一、图像识读素养的概念

当前,人类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电影、电视、手机等媒体产生了许多与图像文化相关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图像比文本更直观、更真实,更便于人们阅读。因此,图像识读素养基于当今图像传播的需要,是当今社会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谓“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像、影像及其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图像识读素养表现在能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看,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和空间等形式特征;能以阅读、搜索、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识别与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能从维度、材料、技法、风格及发展脉络等方面识别图像的类别;能了解图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与价值,辨别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美术课程的教学要求为指导,帮助学生通过图像识读的方式获得与美术有关的知识和有用的信息。

二、提高学生图像识读素养的意义

图像是社会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传播、交流媒介,在海报、插画、服饰图案等不同设计中随处可见,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内容。经过视觉感知,我们可以不断理解、内化、获知图像的内在含义。首先,图像识读有助于学生提高识图能力,从中获取基本的感性知识。在识字之前,人们基本依靠图像来获取知识,如卡片、图画、卡通等,都是直观易懂的视觉图像。其次,图像识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在识图过程中,首先描述艺术作品中各个艺术元素和自己在欣赏过程中的审美感受,其此进行一系列想象、联想,最后通过运用形式原理,深入分析作品中的艺术元素,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最后,图像识读有助于学生加深文化理解。文化理解是美术核心素养中的最深层次的素养,主要指从文化的角度看待作品和现象,传承中华文化、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融合各个方面的内容。人们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感知时代文化。因此,图像识读有助于学生识别民族文化,了解外国文化,建立全面的文化价值观。

三、提高学生图像识读素养的措施

1.优化教学内容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该“不偏离课本,不拘泥于课堂”,将新内容纳入教材,括宽教材的知识面。教师应该在灵活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学内容的设计,基于生活情境灵活组织教学内容。

2.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形式——以Steam课堂为例

教师应注重多学科的交互性,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笔者有幸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的“视觉艺术教育论坛”。在两天的学习中,笔者对上海宋庆龄学校姚毅分享的“以创意为核心的Steam小学跨学科学习活动研究”感触颇深,虽然教学对象是小学生,但对于其他阶段的学生同样适用。“Steam”是五个单词的缩写: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mathematics(数学)。Steam由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学者Yakman提出,Steam课堂常常是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pBL)、基于设计的学习(DBL),强调在看似凌乱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解决问题的技能。通过两天的学习与反思,笔者回校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并在学校进行了教学实践。

3.“阅读—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创作”六步走——以彼得勃鲁盖尔《农民的婚礼》鉴赏教学为例

教师应通过“阅读—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创作”六步走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能充分展示人自身自由自觉的意识,以及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鼓励学生在反复欣赏艺术作品时表达自己的感受,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艺术作品的特点,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第一,阅读艺术家信息及其社会背景。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通过教师提供的文本材料,学生能够快速了解画家的背景及其作品的内涵。如,在鉴赏彼得勃鲁盖尔的《农民的婚礼》时,笔者要求学生根据以下步骤完成学习单。第二,描述对艺术作品的第一印象或者直观感受。如,在鉴赏彼得勃鲁盖尔的《农民的婚礼》时,学生的第一感觉是作品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平凡而温馨。学生指出,画面中的餐桌、演奏的乐师、穿红色和蓝色衣服端食物的人,体现出婚礼的热闹与简朴。第三,分析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色彩、构图、造型、空间等。彼得勃鲁盖尔创作的《农民的婚礼》这幅作品,在色彩上表现自然,人物与环境色调统一,整体画面色调偏深色;在构图上采用了对角线构图(餐桌一端斜向展现纵深的空间感)、三角形构图(乐师、端餐人、新娘构成了稳定的画面,突出了主角位置);在造型上人物写实、饱满生动,突出了农民诚实、勤劳而略显笨拙的气质。在分析作品的同时,笔者有意将同类题材的艺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让学生自主对比并进行总结,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将彼得勃鲁盖尔《农民的婚礼》与拉斐尔《圣玛利亚的婚礼》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拉斐尔《圣玛利亚的婚礼》画面主要采用对称布局,大量使用水平线、垂直线和半圆线,空间具有延伸感;人物塑造安静而优雅,给人柔美之感。通过对比鉴赏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第四,结合文化语境,阐释作品的深刻内涵。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创作,画面表现了艺术家怎样的思想感情,往往涉及艺术家的生活背景、绘画风格等问题。文化理解与图像识读是相辅相成的,了解了创作背景,学生才能更深入地探讨以上两个问题。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很快便能找到答案。在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下,彼得勃鲁盖尔以绘画为武器,支持农民争取自由的斗争,表现农民生活,赞扬农民阶级的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第五,从主观与客观方面评价艺术作品。彼得勃鲁盖尔的《农民的婚礼》从主观上讲,作品人物形象有趣且主题内涵丰富,富有时代气息,体现了画家对当时社会的关注与反思;从客观上讲,这是一幅反映农民生活的风俗画,艺术家采用幻想和写实的手法,寓严肃于风趣的表现之中,表达了艺术家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第六,在创作中领会艺术作品。通过“阅读—描述—分析—解释—评价”这五步,学生反向临摹绘画,即使用不同的技法,如水彩、素描、速写等形式进行创作。教师展示与评价学生以画家作品为基础而创作的作品。“阅读—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创作”六步走策略是对费德门的美术鉴赏程序“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补充和完善。当学生使用这一策略鉴赏作品时,他们可以首先比较分析,其次引出解释,最后形成评价。笔者根据目前学生的认知情况,加入文本阅读和创造性实践两部分,有意识地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在鉴赏方法中明确问题、在创作实践中解决问题。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篇3

[论文摘要]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

教育的人文主义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今天,人文主义教育观对我们现行教育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它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因此,用人文主义教育观来指导美术教育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是未来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人文主义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注重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它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代表着人性的深度。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性情的目的。因此,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将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性情不断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可以说,美术已经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育,它没有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能更好地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即使在高等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的和作用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997年5月,北京大学隆重宣布成立艺术学系,并明确表示:希望通过在全校开展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与理解力,用艺术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健全的人格,成为21世纪合格的人才。我们知道,当下的美术教育不再是传统的素描、绘画、版画、雕塑课程及欣赏课,它有了更宽泛的内容。在欧美很多国家,开始用视觉艺术教育来代替美术教育,它超越了传统的“纯艺术”范畴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对象不是针对那些对美术感兴趣的少数学生,而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倡导全面发展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强调通过直觉、推理、想象、技巧以及表达和交流的独特形式过程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修养。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在强调美术学科结构特点的同时,始终贯穿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内容标准是根据学生达成目标来制定的,注重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时的感性体验,发展美术创造的基本能力。中国现行的美术教学也开始以强调美术学科体系转向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用人文主义教育观来指导美术教育,成为对现行教育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篇4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小学美术教学有效策略

一、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的意义

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艺术是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国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培养具有民族认同感的人才。将中国传统艺术合理地融入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优良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而且可以促使其更积极地为社会和国家贡献自身的力量。

2.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

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方面较多,既包含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又包含一些基础性的欣赏教育。如,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泥塑制作,可以使学生在体验传统艺术的过程中对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将传统艺术发展过程中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和相关历史全面、细致地介绍给学生,并积极收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对其加以赏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专门的艺术展览会参观,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艺术,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具体而言,将绘画、游戏等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传统艺术与相关美术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积极互动、利用多种现代化教辅工具为学生展示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等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与美术有关的传统艺术知识,促使学生更好地将艺术技能与相关知识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具有积极影响。对于传统艺术而言,教师应在具体实施教学时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的理解,自行挑选方式进行鉴赏,体验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同时,通过合理的引导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科学地应用传统艺术。

4.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美术教学具有培养其综合素质、提升其艺术素养等作用。将中国传统艺术融入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可实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目的。现实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捕捉美、欣赏美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其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性格,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中国传统艺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1.有效应用策略

(1)提升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

在将民族文化素材应用到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对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树立现代化的美术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十分重要。基于此,中小学美术教师应积极学习,提升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民族文化有效、全面地传授给学生。

(2)发挥民族美术资源的实效性

其一,丰富教学内容。民族文化素材的种类较多,将哪种或者哪些素材良好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以发挥美术教学的积极影响,是中小学美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从教育学角度出发,教师在挑选和应用各种民族文化素材的过程中,应选择正面、积极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密切联系的素材;同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达到有效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的目的。其二,重视收集民族美术素材。在应用民族文化素材开展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教师可以将一些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刺绣、剪纸等艺术形式融入美术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愿了解和学习相关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对其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具有积极影响。

(3)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其一,提升题材设计的科学性。为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基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在充分考量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教学素材。教师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倡就地取材,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提升教学效果。合理应用本地的各种传统文化素材,可促使学生在开展美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直观体验等方式,更全面、具体地认识与了解本地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美术实践创作,可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使教学实效性大幅度提升。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传说、故事或者引导学生完成调查日记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美术课程学习;也可以通过服饰、电影、歌曲等多种载体,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美术信息,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从而使其在实践创作的过程中更灵活地应用传统艺术。其二,融入民族文化素材。在实际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使传统艺术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合理地应用民族文化素材十分重要。教师不仅需要通过对民族素材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而且应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某民族为例,将其美术文化的特点、历史以及功能等相结合,随后将总结的知识融入美术教学。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瑶族服饰的过程中,既需要对相关的知识开展系统化分析,又应确保展示过程的完整性,还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此类服饰的制作工艺与方法等。又如,在教导学生学习壮锦图案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探索和理解图案蕴含的时代意义,这对于学生创作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

2.实践应用分析

以中国传统皮影艺术为例,在具体开展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分阶段的模式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如,由于多数学生对皮影艺术的了解程度较浅,教师可以优先引导学生认识此类传统艺术,以带领其了解相关的知识为主,在实际教学中,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皮影艺术的风格和特点,进而使其对皮影艺术产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效率。

(1)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皮影艺术,感知皮影艺术的特点,促使其通过欣赏皮影作品的方式,了解皮影艺术的发展历史。随后,教师可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使学生了解皮影表演过程中光和影的变化,明晰影子是如何形成的,将自身对皮影戏的感觉表达出来,培养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

(2)活动设计

首先,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类似《白蛇传》《杨家将》等学生比较熟悉的皮影艺术作品。其次,教师应准备好一套完整的皮影道具,包括强光灯泡、白布帘等。

(3)活动流程

其一,导入阶段。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博物馆皮影展示录像,使学生大致了解皮影艺术的风格、起源等。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分为多个小组,针对皮影艺术的特色展开探讨。再次,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你是否喜欢此类表演?理由是什么?”在该阶段,教师应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对其新奇的答案予以鼓励。由于皮影艺术的历史较为悠久,个别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理解。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促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最后,在上述过程均完成以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请简述你对皮影和其他文化娱乐表演的观看感受,再谈一谈这两者的区别。”其二,发展阶段。教师应展示事先准备好的皮影作品,以《白蛇传》为例,同时设置问题:“画面上观察到的人物有哪些?分别在做什么?”学生经由观察和思考得出答案:“作品以《白蛇传》为原型,分别有白蛇、青蛇、许仙和法海四个人物。”随后,教师再次设置问题:“表演皮影戏时应该提前准备哪些材料?”学生经由思考后得出答案:“白色布帘以及强光源等。”上述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示皮影操作过程并搭配背景音乐的方式,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传统皮影艺术的魅力;随后,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动手进行皮影戏表演,体会皮影艺术的神奇,再通过搭配童谣等方式,促使学生完全融入皮影表演,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其三,总结阶段。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中国传统皮影艺术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皮影艺术,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进而培养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这对于学生美术学习的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均具有积极意义。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篇5

关键词技术素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思维;技术文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6)13-0038-06

长期以来,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将技术应用型人才确定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这一人才培养定位长期存在于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进程中。但是,什么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核心标志是什么?在技术教育研究理论界和院校实践层面并没有获得广泛共识。作为技术教育的哲学思考,需要研究人与技术世界的关系,其中包括:如何认识技术素养和技术应用性的概念,如何通过技术教育使人们能够掌握技术、评价技术、运用技术以致改变技术世界。本文希望从技术素养和技术应用型人才概念出发,展开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哲学讨论。

一、核心概念

(一)技术素养

“技术素养”(technologicalLiteracy)最早于1958年由美国学者赫德(Hurdp.)提出,此后,美国国际技术教育协会针对中小学技术课程学习和提高全体美国公民对技术世界的了解和认识水平,于2000年推出了中小学科学技术教育学科标准《技术素养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该标准对技术素养所做的定义是使用、管理、评价和理解技术的能力。美国专家小组“技术素养委员会”在《从技术上讲,为什么所有美国人都需要更多地了解技术》(technicallySpeaking:whyallamericansneedKnowmoreabouttechnology)报告中提出,技术知识、技术能力和技术思考与行为的方式是技术素养的三个重要维度。

需要指出的是,“literacy”一词的英文理解应该是有读写能力,针对一般公众,也可以延伸理解为有教养、有学识,因此我们需要完整、准确理解美国为技术(基础、全民)教育提出技术素养概念的背景与出发点。中文的素养一词可译成英文“accomplishment”和“attainment”,其中文意思与素质既同义,但又有所不同。按《辞海》解释,素质可指人的生理上生来具有的特点、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知识、能力)。另外,素养又有养成的意义,所以素养需要从心理学和教育学出发去理解和认识,而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而言,还需要从技术哲学的角度予以解读。由于本文提出技术素养问题的教育背景不同于美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技术素养,是指从事职业技术工作的技术人所应具备的技术素养,这就既需要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与特征,又必须具有技术哲学和技术心理学的理论支撑。据此,本文认为:技术素养是个体在技术情境中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内质,也是个体在技术实践中可迁移的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一定的技术知识、技术能力和技术态度,其形成的前提是技术文化的浸润,以及必要的技能训练与技术实践。

从技术心理学和技术哲学出发,技术人的技术素养可从以下四个维度予以理解:技术思维、技术行为、技术态度、技术文化。其中,技术思维包括技术观察力、技术理解力、技术判断力、技术敏感力和技术知识重构力;技术行为按照技术管理心理学可分为“技术目标导向的行为”和“技术目标行为”,在整个技术流程中两种目标同时存在;技术态度在技术工作中表现为细致、周到、严密、极致、好奇、热情、理智、服从等;技术文化广义来看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技术物、技术知识,以及技术思想、技术文明、关于技术的价值等,技术文化的外显是技术文化能力。上述技术素养的四维度划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考量。

一是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现实出发。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般框架――能力、知识、态度,已经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界广泛接受,但是,由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描述需要强调其智力技能,所以我们将能力分解为技术思维力、技术行为力和技术文化能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技术思维力和技术文化能力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技术素养的核心要素。其中,考虑到概念范畴的一致性,以及结构模型的可识别性,技术文化能力不是作为独立的技术素养维度,而是作为技术文化维度的内涵来认识。

二是从技术哲学出发。技术价值观教育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中被忽视,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技术价值观也必然成为技术文化的核心。在今天,技术的价值(特别是关于人文的)在技术哲学中已成为最受关注的哲学话题,也是美国提出技术素养的主要背景,因此,技术素养本身无法缺省技术价值观。尽管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宽泛的概念范畴,如果将技术文化中的技术知识、技术价值观作为技术文化的主要内涵,进而将技术文化作为一个技术素养的维度来认识,并作为技术素养文化维度的主要解读,我们认为是有意义的、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是从技术教育研究思维方法看。虽然技术文化与技术思维、技术行为、技术态度三个维度,在概念范畴和内涵特征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但正是因为文化的弥漫性和浸润性,使得文化构成了素养养成的全部“养分”,也使得文化能够成为形成和决定个体思维、行为、态度的力量,并且最终能够形成稳定的技术文化能力。因此,以文化的发散思维研究技术素养,进而聚敛到技术思维、技术行为和技术态度的具象研究,将会使技术素养研究具有更广泛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上述职业技术教育现实、技术哲学和技术教育研究思维形式考量的基础上,可以将技术素养的四个维度及关系用图1来表达。这样的结构和内涵所要表达和解释的技术素养需要有更多的技术哲学、技术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支持。图1中的技术思维、技术行为和技术态度构成技术人技术实践的稳定结构,其理论基础以技术心理学为主体,技术文化则是维持上述个体技术实践的整体能量维,其理论基础是技术哲学。就结构的整体而言,如果以平面模型表达的话,技术思维体现在个体技术实践的形而下,技术行为和技术态度则表现为技术实践的形而上,而技术文化的内涵将会影响技术人技术实践的结构特征。如果以空间模型表达的话,技术文化作为平面维,它的宽广度决定了技术素养结构体的高度,它的内涵也同样决定整体结构的内涵特征。更重要的是,技术素养的结构模型运用于技术教育,最终是由教育的目标所决定,并且需要以教育学的理论作为教育实践的基础。

技术流程用生产话语表述可以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产品生产过程,二是岗位工作过程,简称“产品过程”和“工作过程”,两个过程的技术对象分别是过程产品和目标产品,技术形态包括流程技术和人工物技术形态。当我们将技术流程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参照系,课程的内容体系除了可以按照岗位工作及其过程进行选择和序化,更重要的是可以以技术流程,或者产品过程进行建构,但是,教学流程除了在课程体系层面进行整体设计以外,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流程再造,这是引入工作过程概念的最重要意义。

(三)技术素养养成与教学模式的关系

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技术素养形成的必要前提,技术素养的要素需要通过教学模式的细节予以体现,技术素养要素欲达成的目标需要通过教学流程设计实现。

如果说基于工作过程的技术课程教学给了我们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模式的策略指引,那么,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样需要有相应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支撑。无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策略仍然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但是这样的工作过程应该是显性工作过程和隐性工作过程相结合的,经过流程再造的学习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显性的程式是需要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式程序,当我们提出一种流程的架构时,不是要看学习者是否按照流程完成了任务,而是要看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技术思维是否能够为完成技术目标作出贡献,这样的技术思维是否能够被描述,在整个流程的重要环节是否能够产生有效的反馈和调节,必要的“锚定”和“陷阱”是否能够有效促进思维,并最终得以解决。所有的这些教学设计是关于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设计,是为技术素养养成进行的更为深入而细致的模式设计,进一步说,教学模式的设计绝对不仅仅是关于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而是关于模式的理念和主旨的确认。

总之,技术素养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标志,要重视技术素养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作用的研究和实践,技术素养应该得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者和院校实践者的关注,尤其是技术思维和技术文化需要在技术学习的课程和教学目标设计上予以高度重视。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加强技术思维力的训练,注重技术文化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何一鸣,江昌勇.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定位:技术应用型人才[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6):73-77.

[2]刘健,王春,李奎山.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及其实践环节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26-128.

[3][4][8]王伯鲁.技术究竟是什么――广义技术世界的理论阐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5-78.104-115.104-115.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篇6

一、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属于一种有意识地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和塑造学生的教学活动,开展该项教育活动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端正的学习态度,净化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境界,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

目前,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活动时所使用的方法不正确,未能充分挖掘素质教育因素,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依然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他们的和谐素养。另外,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多媒体辅助技术,不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阻碍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对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1.创新实施策略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因素,要创新实施策略,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一方面,素质教育具有创新文化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融合、整理与创新文化的方式,使语文课堂更活泼、更有趣。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充满创新文化氛围的语文课堂,采用情境教学法、读书导入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做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工作,结合教材内容,让他们为课文设计插图以培养自立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或者引导学生练习写故事,像续写课文《穷人》和《凡卡》的故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教师要注意引导小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像中国的四大名著、《安徒生童话》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丰富心灵世界,提高文学修养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互动教学模式辅助学生掌握重点语文知识,尊重学生的创新思想和不同的学习见解,营造和谐、融洽的素质教育气氛,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自由、舒适、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得到空前发展。

2.发挥小学语文的德育功能

德育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其教育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发挥语文的德育功能,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并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等等。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和《狱中联欢》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共产主义信仰。另外,在解析《夏夜多美》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巧妙渗透素质教育,告诉学生夏夜的景色很美丽,睡莲姑姑、小蚂蚁、蜻蜓和萤火虫的心灵也很美,教导学生学会助人为乐、孝敬父母。在讲解《丑小鸭》这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时,教师理应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学到善良、谦虚和坚强的品质。

3.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不仅与德育相辅相成,而且涵盖了美学、文学、教育学、伦理学、文化学、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i域,包含了人格教育、艺术教育、情感教育和精神教育。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纯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精神境界。教师应重视挖掘语文课本中的审美因素,用描写自然美、人性美、科学美、艺术美、社会美的课文来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并引导其深入体会优美的语句和真挚的感情,认知科学的力量和民俗美。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造艺术化审美情境,让他们从视觉和听觉领域初步感知美,从而启发学生的审美思维,塑造学生的人格美,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在解析《美丽的公鸡》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深刻体会“美不美不光看外表,得看能不能帮人们做事”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辅助学生掌握美的本质与特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篇7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1.0014

美国是全球媒介制作和发行的经济领袖,是全球媒介产品的出口超级大国,在媒介文化发展上长期处于统领地位,其报纸、广播、尤其是电影、电视和互联网主宰了全球信息领域,其大众传媒对全球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影响不可小视。虽然由于地域、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原因,美国在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但是经过了几十年,尤其在近一二十年,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得到了高速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特点。

一、媒介素养的概念

(一)媒介素养的定义

自从媒介素养教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洲起步,关于媒介素养概念的争论就持续不断。20世纪80年代除去媒介素养之外,“媒介研究(mediastudies)”、“媒介教育(mediaeducation)”等术语同时存在,且颇受各国学者争议。前者较多地涉及媒介的产生,后者则反映了对媒介的认知分析。1992年,阿斯彭研究所召开的全国媒介素养领导人会议上,不同的学者针对媒介提出了不同的定义,经过激烈争论之后,会议决定保留媒介素养的说法,并将其定义为“多种形式下对媒介的接触、分析、评价和制造的能力”。然而有些学者反对这个定义,认为它对“创造”的强调不足,例如英国著名媒介教育学家masterman坚持认为媒介素养的目标“不仅仅是批判性意识和理解,而是批判性自治”[1],强调学生对媒介自主决定的能力。thoman也在自己的定义中强调了个人的能动性,认为媒介素养是“我们每天通过电视、广播、电视和杂志,当然还有广告所吸收的语言和视觉信号创作出个人意义的能力。它是选择和挑选的能力,是质疑和提问的能力,是对我们周围发生的事物保持意识的能力――不是被动和脆弱的”[2]。Rubin则认为媒介素养是关于如下因素的理解:传播来源和技术、使用的符号、制造的讯息,以及对这些讯息的选择、诠释和其所产生的影响[3]。

尽管如此,阿斯彭会议上的定义因为其简洁性和概括性成为被普遍引用的媒介素养的概念。随着21世纪媒介技术和文化的改变,美国媒介素养中心在其2002年公布的《媒介素养工具箱》中对这一概念作出了扩充:媒介素养是21世纪的教育方式。它为在多种形式下――印刷、视频和互联网――对媒介的接触、分析、评价和制造提供了框架。媒介素养是建立在对媒介社会角色理解的基础上,同时也基于民主社会公民所必备的探究和自我表达的核心技巧[4]。这一定义更多地呈现出了媒介素养的社会和文化情境,也更多地引发了对媒介教育意义的思考。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媒介素养的看法取决于观察者的身份,而媒介素养定义的变化本身就是随着媒介素养教育家的理论基础和教育目标而变化的。一些人把媒介素养看成像烟草、毒品或者物质主义犯罪的一味解药;一些人认为媒介素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课程中成为批判性的思考者;还有一些人把媒介素养看成是对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积极参与。不同媒介素养教育目标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比如美学方法会把电影或电视当成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来看待,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媒介素养的目的就是职业教育,训练像平面艺术或者电脑编程等能够带来就业机会的技能。而对于越来越多寻求媒介素养的宗教团体来说,价值教育则是主要目的[5]。

potters认为“掌控”就是媒介素养的一切[6],当我们具有媒介素养的时候,我们就能选择自己想要的意义层,建立自己想要的生活,摆脱媒介对我们的误导和控制。而Considine曾经把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大众免受不良媒介内容影响;二是通过提高运用媒介的交流能力来为公民素养奠定基础;三是从对媒介的批判性解读中同时获得乐趣[7]。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旨在保护大众免受媒介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也希望成为大众交流学习的工具、提供交流和审美乐趣。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联盟在其的《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原则》中明确提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帮助所有年龄段的人培养探究的习惯和表达的技巧,而这正是当今世界成为批判思考者、有效沟通者和积极公民的必备能力[8]。无论侧重点如何,媒介素养的核心都离不开批判性分析。媒介给大众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帮助他们成为深入的思考者,在民主社会中做到自主表达,最终成为具有强烈责任感和行动力的公民。

二、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史

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媒介产品的主导地位恰恰解释了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和其他英语国家在媒介素养教育上的相对优势。在这些国家,美国媒介产品的浪潮让当地的价值观受到冲击,本土文化被忽略,地方经济甚至也陷入困境,这些都成为刺激它们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因素。全球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摄影技术的出现,法国和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都始于20年代的电影教育。而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虽然早有萌芽,但是其正规教育得到发展则是在20世纪末期,并且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曲折发展。

(一)20世纪50年代之前――热身阶段

20世纪初期美国全国英语教师委员会成立之际,教师们已经开始讨论电影教育价值的问题。之后有教师在初中课堂上使用电影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电影赏析能力。1919年芝加哥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学者创办了视觉教育协会(SocietyforVisualeducation)。但是其命运和其他一些类似机构一样,在几年之后均以失败告终。那些支持把电影引入课堂的企业也都没有坚持到最后。到20世纪40年代,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美国大学开设了电影选修课。电影作为教育工具只占到微不足道的部分,并且范围也只限于很少的城市学区。教育界和商业界的领袖们之间在电影宣传上的冲突以及教育家们自身在该领域的兴趣矛盾导致了早期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尝试的失败。

(二)20世纪60年代――起步阶段

随着60年代的文化革命,电影确立了其严肃艺术的地位,电视在大众传媒中的地位也开始凸显,对于视觉和流行文化的抵制逐渐瓦解。此外,很多学者和教育家受到了人文和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影响,最为著名的是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提出的对于媒介化“地球村”的预见性分析。这些都使得公众意识到大众传媒的力量,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开始正式起步,到60年代中期,已经有200所大学开设了超过2000门关于电影和电视的课程[9]。

60年代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和其他国家一样主要集中在电影教育。实践型动手式的电影教育变得流行,老师甚至在学校里指导学生制作八毫米小纪录片,DiY运动风靡一时,目的是期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不仅了解电影的制作艺术,而且学会处理自己脑中的图像,通过图像思考和交流等更深入的探索符号系统、文化和认知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做法容易让人陷入技术陷阱,把媒介素养变成一套仅仅学习使用工具的操作技术。

此外,当时美国的电影教育借用英国的理念,强调对电影技术和语言的理解能力,通过了解电影的制作来保护他们免受好莱坞的不良影响。因此,媒介素养教育被理解成为一种“认知防御”,抵制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中公然出现的哗众取宠和商业宣传。而这种来自于英国的保护主义传统对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也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三)20世纪70年代――发展阶段

受到美国政府和私人团体的支持,20世纪70年代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这是第一次全国上下共同尽力试图把媒介引入到学校教育当中,让中小学生参与到媒介研究中,尤其是电视媒介。媒介素养教育开始被看成是民主权利和公民责任的一部分。当时的实验研究非常广泛,包括福特基金会资助的项目以及卡特政府教育部发起的义务教育阶段“批判观看运动”(CriticalViewingSkillsprogram),教育部专门了一些原则提倡批判观看运动,例如要求学生理解电视广告的心理暗示、区分事实和虚构、理解电视节目制作和印刷文字之间的关系等。这个时期媒介素养教育的资金充足,教学材料专业,课程受到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然而,批判观看运动背后的清晰动力仍旧是保护孩子免受电视的侵害。媒介素养教育被禁锢在电视领域,电视的力量被无限放大,电视在公众心目中的“问题”被不断强化,例如把暴力和儿童侵略性完全归咎于电视的影响。这种绝对保护主义的立场只聚焦于电视的祸根,忽略了媒介的乐趣,并且教师和学生并未参与到项目的设计和规划,导致很多学校很快失去了兴趣,加上70年代后期一些学校启动了学业测试,响应“回到基础”的改革思潮,媒介素养教育成了一时兴起的风潮。

(四)20世纪80年代――受挫阶段

80年代到来后,公众的注意力和联邦政府的资金都转移到如经济失衡和吸毒、犯罪等问题上。尽管有些老师仍旧在使用批判观看技巧课程材料,但由于缺乏专业机构的学术性和和领导力,加上联邦政府投入到媒介素养教育的资金逐渐干涸,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热情也逐渐消退。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大学里媒介课程已经非常普遍,但在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则没有能够成为必修课程。这其中的很大的障碍是美国教育体系中各州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各自为政的制度。

尽管媒介素养教育受到挫折,但是这一时期也有像位于洛杉矶媒介素养中心这样的新机构的成立和发展,也仍旧有一些学者在从事该领域的研究,例如1985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的年鉴就发表了neilpostman的“作为教育者的媒介和技术”,论述了电视和读写能力的关系[5]。

(五)20世纪90年代后――飞跃阶段

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力量再次受到审视。媒介素养教育计划重新获得了政府和媒体的大力支持。美国的媒介素养和信息技术的教育家们和国外的专家进行了更密切的合作。不过,为了成功借鉴和应用他国经验,美国教育家们也试图在美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上调整加拿大或英国模式,以适应本土的经济、历史和文化等状况。1992年非营利性智库阿斯彭研究所在马里兰召开了全国媒介素养领导人会议,这次历史性的会议重点讨论了媒介素养领域的成长策略和方向,在各种不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的媒介素养的定义。此后该研究所定期举办聚会讨论不断涌现的新思潮,这些聚会在媒介素养领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0]。

90年代中期,美国有12个州把媒介素养教育写进他们的教育标准中。1996年,全国英语教师协会和国际阅读协会的《英语语言艺术标准》把媒介素养纳入自己的目标。到2004年全美50个州全部都正式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自己的课程体系。在大部分的州媒介素养教育都穿插在英语语言艺术课程里,还有一些州把媒介素养教育和社会科学、历史以及公民教育等结合起来。而美国大学里的媒介素养教育则更为活跃。90年代早期就有超过一千所美国大学提供了超过9000门关于电影和电视课程[9]。目前哥伦比亚大学、马里兰大学等几所大学还为入职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专门的媒介素养培训课程。

2001年美国媒介素养联盟(allianceforamediaLiterateamerica,后更名为thenationalassociationformediaLiteracyeducation)的成立成为该领域迈进专业化的重要一步。该机构每两年举行一次全国媒介素养大会,与会的不仅有学者,还有来自不同学科的基层教师,这种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密切交流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2006年该联盟召集了一个专家小组针对媒介素养中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探讨,最终提出了日后产生深远影响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原则”:(1)我们要对所接收和创造的信息进行积极探索和批判性思考;(2)把素养的概念从读写扩充到所有形式的媒体;(3)为所有的年龄的学习者建立和加强技巧;(4)为民主社会培养知情的、有反思精神的和有责任的参与者;(5)媒介是文化一个部分,起到社会化的载体作用;(6)人们使用个人技巧、信仰和经验自我构建媒介讯息的意义[8]。这六大原则进一步明确了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方向和策略,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坐标。2009年全国媒介素养联盟创办了《媒介素养教育杂志》,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土壤。

此外,另一家非营利机构媒介素养中心(CenterformediaLiteracy)也在加拿大媒介素养八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素养的五条核心概念:(1)所有媒介讯息都是构筑而成;(2)媒介讯息都是利用创造性语言,按照自身规则构筑而成;(3)不同的个体对相同的媒介讯息体验不同;(4)媒介嵌入了价值判断和观点;(5)大多数媒介讯息的构筑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或权力[4]。此后该中心又针对概念难以融入课堂的难题提出了相对应的五个关键问题:(1)谁构筑了这些信息?(2)他们用了那种创造性技巧来吸引我们的注意?(3)不同的人对讯息的理解会和我们有何不同?(4)这一讯息体现了怎样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或观点?(5)他们为何要传送这些讯息?[4]这样,媒介素养中心的重点任务不再是解释概念,而是训练教师如何使用每个问题,从作者、形式、受众、内容和目的这五个方面来引导学生的批判性思考。2002年,为了统一媒介素养学习的不同元素,在总结过去几十年学术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该中心了《媒介素养工具箱》,并把它作为所有咨询和培训的框架,鼓励教师免费在课堂上使用以具体地拓展基础教育。

2009年10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该月是全国信息素养意识月,鼓励教育机构和社区帮助公众发现和评估所有的信息,分辨虚实和真伪,认识到新时代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学术机构、教育界以及社区的共同努力使得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步入正轨,并着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和社会环境的模式。

三、美国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走出“缺损模式”

70年代的批判观看运动对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甚至一度成为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唯一目的。事后看来,对电视的关注可能是那个时代最主要的缺陷[10]。电视长期被看成是一个非正式的消遣工具,公众很难理解看电视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人们担心电视对于孩子的影响,但又同时依赖它获取信息,于是通过创造电视的大量“问题”提出批判观看成为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电视媒介和流行文化完全被妖魔化。Desmond把它称之为“缺损模式”[11],即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媒介潜在的问题上。他认为尽管有人在努力转换,但媒介素养教育的缺损模式在美国仍旧是一个媒介素养的主要原则。媒介教育的希望在于如果它能够从缺损模式转化为“获取模式”。把重点放在信息获取的积极方面,把媒介的“问题”转化为更多的教学机会。只有摆脱这种保护主义的范式,才能为这个领域提供更丰富选择性并同时减少禁锢,使媒介素养增加和推动公众生活的机遇,才能让媒介素养教育从运动化走向学术化,成为美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共同研究和实践的必备内容。

(二)迎接新技术的挑战

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展了素养的概念,公众参与的是一个融合印刷、视听、电话和电脑媒介媒体环境,媒介素养的概念框架也随之涵盖所有这些媒体。信息通讯技术正在逐渐把消费者转化为制造者,如今,成功的媒介使用者还需要具备参与原创性媒介讯息制作的能力。这意味着公众接触媒介的方式变得更为动态和交互,对媒介的分析需要新的框架,对媒介的评价需要转换立场,对媒介的创造则推进了自我表达和文化参与。从文本层面,互联网如何传递知识表现,设计娱乐和传播行为,新媒体使用者把信息通讯技术融入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技能都成为新的课题。个人解码媒体文本的技能以及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互动都需要包含新的技术问题。从制度层面,新技术使得公众对媒介素养更为挑剔,要让媒介素养为普通公众赋予权利和民主,对于知识的接触和使用权利也需要新的管理方式[12]。

值得一提的是,书本和印刷媒介素养的时代已经终结的极端说法应该被坚决抵制。尽管新媒体出现,在现在的信息环境技术的环境中,传统印刷媒介素养在电脑媒介化的网络世界中更加重要,因为人们需要批判性的审查和滚动阅读海量信息,互联网讨论组、聊天室、电子邮件、博客和论坛等等都需要写作技巧,因此读写能力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应该更加受到重视。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现代美术教师职业能力

[作者简介]李洁(1984-),女,河北怀安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贾辉(1971-),女,河北乐亭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河北秦皇岛066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综合型美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03112)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85-0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促进我国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由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高等师范院校目前人才培养模式与义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我们知道,高等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的“母机”,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培养基地,担负着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培养与输送人才的重要职责。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大,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艺术课程综合型师资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缺口,而相对落后的高等艺术师范教育分科教学模式,显然已无法满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现代艺术师资的要求。因此,培养高师美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培养合格的职业教师的客观需求,也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基石。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多方面能力之综合,美术教师职业能力主要是指美术教师顺利完成美术教育任务所需要的职业活动能力。传统的美术教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基本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但面对新课程改革,现代美术教师职业能力需要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在良好的人文素养基础上具备审美教育能力

科学发展观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认为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综合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要求。学校教育应以德为先,美术类艺术课程更应如此,因为其本身就蕴涵着深厚的人生哲理与丰富的道德思想。人文素养是指个体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积累或者环境的熏陶使知识内化为气质修养的一部分,成为人自身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良好的人文素养不仅需要自身的理解以及悟性的参透,还需要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传统精神熏陶。目前普通高师美术专业学生文化素养普遍较低,这是现存高考体制状态下的客观事实,文化素质与艺术素养基础不重影响了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人文素养基础上提高美术师范生的审美教育能力对现代美术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很关键。

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可持续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战略。科技的高速进步和受教育者素质要求的全面提高是教育创新的结果,科技的进步和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学生可持续性的全面发展。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可持续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观,目的在于使每个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而美术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主阵地。艺术教育具有培养创造性人格和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价值,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与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只有在艺术教师有了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现代美术教学活动才会有创新理念的体现。所以,开发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得以扩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三、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教学能力

美术综合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对美术课堂的艺术整合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善于利用综合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前面已经提到,高师阶段艺术生大多理论根基浅、文化修养不足,所以在高师阶段的学科设置上应增加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科目,注重对学生理论根基的培养。广博深厚的知识基础是综合课程教师实现课程整合能力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我国目前分科状态下的课程模式使得我国的师范生在人文素质及科学素质方面极为欠缺。目前我国高师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存在着专业性太强、分科过细等不足,脱离了义务教育阶段对艺术师资的需求,培养出来的艺术教师很难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综合艺术课程的教学工作,所以我们应加强美术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艺术综合课的开设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很大帮助,它不仅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空间,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走出依附教科书的旧观念,到以学生为主、灵活多变、综合性强的教学环境中,引入问题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

艺术综合课程是面对世界人才综合化需求应运而生的一门新课程,它的出现标志着艺术教育从单一学科教学模式向综合化教学模式转变。新课程改革把“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积极情感态度。传统的“口耳传授”课堂教学已远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方式。电子教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业有了很大进步,它不仅推动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提升,还推动了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它的优势是不仅可以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理性的知识感性化,使无声变为有声、使无彩变为多彩,使二维平面变为三维立体,将文本、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手段融为一体,还构建了一个友好自然的人机对话方式,使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上获取了信息。所以,作为高师学生,熟练掌握现代教育知识和技术能力是综合型美术专业教师一项重要职业能力的体现。

五、对课程资源研究与开发的能力

面对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作为义务教育教师的后备军,高师美术学生也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面对仍处于实践论证、探索阶段的综合艺术教育,一线教师不仅应该是全面推进艺术教育的实施者,同时还应该是综合艺术教育改革研究不可缺少的参与者。现代教师不应该再是被动消极的“教书匠”,而应当树立主动“研究者”的形象。通过教育、教学、科研三者的结合促进自身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的全面升华,已成为现代教师自身素养提高和完善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专业基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术综合课程教材,不仅需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其课程内容、形式、手段、策略上也都应有所改变,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广泛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以适应教育理念的新变化。总之,教师需要注重自身和外在资源、校内和校外资源的开发,树立适应美术“统整”课程的课程建设意识,使综合课程资源开发更具可行性、适合性与高效性。

六、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个体拥有完整的教学自和课堂发展空间。但从现代美术教育整合特征来看,教室却隔离了教师在教学现场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以及团体智慧的发挥,许多时候是教师独自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阻碍了教师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在美术课新课改的完善过程中,专家提出了一种协同教学模式,其理论主旨来自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的协同理论。在艺术综合课堂教学中,这种模式倡导把两个相关的学习领域,以主题式学习方式进行串联,用一个特定的主题来整合两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这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课程设计方式,是让教师突破空间隔阂,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教师组成合作团队,共同授课,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当然,要组成一个优秀的综合教学团队,必须依靠教师们强烈的责任心与进取心,还要会运用新方式思考和教学。需要教师间建立一种坦诚自然、善于沟通交流、互助互利互补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相关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所以,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已成为现代美术教师的另一项重要职业能力。

七、综合分析判断与评价的能力

罗恩菲尔德在他的《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描述:“对儿童作品施以评价,只是为了使老师更透彻地了解儿童的成长,而不是以学生的缺点和优点来困扰他们……”罗恩菲尔德强调评价应该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念及其生活环境;强调任何一种评价只有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有效地引导学生从事学习、创作、应用时,才具有评价的真正意义。美术“统整”课程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本位的人文化,使得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以画的像与不像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重视静态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具体来说,作品是静态的,而创作过程是动态的。注重学生艺术学习创作活动过程中探索精神,而不是绘画结果;注重与教学活动过程相联系的身心发展过程,而不是脱离教学活动的过程。一个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与冷漠被动地接受教育其效果显然是截然不同的。另外,教师在给学生评价时应避免主观化,注意学生能力发展过程中横向与纵向的多角度观察,如学生目前学习情况与其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创新能力与模仿能力的比较等。对学生美术创作的评价,最终目的应是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所以,现代美术教师具备综合分析判断与评价的能力也是必要的。

高师美术教育作为师范教育的一方面,其具有师范专业的职业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一专多能的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但是,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教师还应具有一些新的要求,所以,本文旨在以美术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努力探究更好的高师美术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为实现美术师范教育专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Z].2001-06-08.

[2]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杨立梅.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程明太,林桂光.艺术综合教学探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孟繁英.论“协同教学”的课堂模式与学生心理发展[J].课程与教学研究,2000(1).

[6]张德锐.协同教学——理论与实务[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篇9

 

关键词:高校教育校园音乐文化建设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校园音乐文化的地位也随之不断得到提高、巩固。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把素质教育中的美育正式列入国家教育方针,明确了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实施美育教育,最根本的就是实施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和美术等),艺术比其它学科的审美含量充盈而集中,而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由于它独特的情操陶冶、深化认识、智能开发和心理平衡等功能,是其它类教育不可比拟的。校园音乐文化恰恰是这些功能的综合体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确立了校园音乐文化在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地位。

   加强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校园音乐文化是一种独特鲜明的多样性文化。相对独立的校园环境、深厚丰富的学术理论以及优秀传统的历史积淀,是发展先进校园音乐文化的重要资源。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的特点,发展出有特色、个性化的先进校园音乐文化,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及综合素质,而且对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校园音乐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特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音乐文化形态的总和。

   我们认为,校园音乐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课外音乐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的一种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音乐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学校实施美育最重要的内容和途径。校园音乐文化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的实施,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校园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是普通高校的目的,而校园音乐文化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校园音乐文化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独特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非常重要,具体可从其作用中体现出来:

   首先,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校园音乐文化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校园文化形式。大学中,开展什么样的审美活动,倡导什么样的审美情趣,如何使音乐更好地为审美服务,直接涉及到一个学校的风气乃至社会风气的形成。因此,在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充分发挥音乐在美育中独特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达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乃至塑造完美的人格,促进精神文明素质的不断提高。音乐通过其优美的旋律,和谐的音调,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我们在欣赏贝多芬的《英雄》时,听到的不是别的,而是我们伟大时代精神的召唤,是我们自己的觉醒,是我们自己的英雄气概,是我们这整整思考的一代所深深感受到的人生使命,民族使命,时代使命,以及落在我们肩上的历史责任。这是对音乐内在美的感知。音乐的审美优势在于培养人的审美情感,学生之所以从音乐作品中感受到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影响,主要是音乐中的情感对他们发生了巨大的作用,而审美情感往往和人们的道德情感相联系。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篇10

1人文精神内涵

人文在广义上是指和人类直接相关的文化内容,狭义上指的就是通常所说的艺术、文学、哲学、法律、历史等多个方面。人文精神则是指人的主体意识对于主体自身的一种最终的精神追求,表现为对真善美和自由的强烈追求,是一种人类普遍具有的自我关怀。人文精神的基本的内涵就在于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而艺术作为一种十分独特的精神现象,不仅具有再现性,还具有表现性,是世间万物的精神尺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表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文精神不仅影响着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反过来需要艺术的呈现。艺术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当前高中美术教学有利于发展和完善人格,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以及文化素养。

2加强高中美术教育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人文精神主要在于强调人类自身发展的和谐,使人的尊严、潜能和本性在教育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实现。因此,在高中教学中,美术承担着培养和塑造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责任。

2.1培养人文精神有利于发觉人文内涵

培养人文精神对于美术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文教育通过高中美术的作品赏析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之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条件,也就是美术作品依托着的文化环境、文化特征以及文化条件。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自身的人文背景,能够使学生在特定的文化背景环境中充分的解读艺术作品自身的内涵和底蕴。

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促使高中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同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还能够陶冶精神和情操,形成学生自己的人文素养,对他们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身心。另一方面,还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锻炼,提升审美水平和创作水准,让学生在自身的艺术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艺术作品的内涵与品位。

2.2加强人文精神有利于形成和发展高中生的人文意识

培养人文精神有利于高中生在接受高中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人文意识。人文意识一旦形成将对高中生今后的人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提高生活品味,保证身心的健康成长,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提高实践的水平和能力。艺术的教育不仅仅是要达到艺术的目标,还应该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使人参与创造,提高创造的能力,并掌握这种创造的能力,将其可以应用在生活和工作之中。

高中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学习创作技巧,不断实践创造美,使学生们能够将自己内在的气质、人格、修养外化成作品,再在不断的外化过程中形成更加基本的具有稳定性的内在的文化素养,形成能够受益终生的人文意识。

2.3培养人文精神有利于实现高中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美术教学不仅仅是要求提高美术创作的艺术技巧,还应该通过美术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健全学生们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美术人才,乃至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美术技能和人文素养对于美术教育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实现高中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就必须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2.4培养人文精神有利于提升高中美术教育的内涵

培养人文精神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素质,丰富学生自身的精神底蕴,还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在书法和绘画中时常提到“意在笔先”,这里的“意”指的就是创作者所具备的人文底蕴和艺术修养。只有在高中美术教育过程中重视培养人文精神才能够保证艺术创作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共同提升,提高美术教育的内涵,促使美术作品中隐含正确的信仰、价值取向以及理想。只有培养人文精神,才能够促进作品实现形神兼备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