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经济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6:07

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篇1

少数民族地区是指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五个自治区和云南、青海、贵州三个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高的省份,民族地区的总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以上。然而,60多年的经济建设,尤其30多年改革开放后,冷静观察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仍然是我国经济的洼地,其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远低于其他地区,甚至是处于贫困状态,长时间持续不仅不能实现全国各区域均衡发展达到和谐社会目的,也是对加入wto时承诺要加大落后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违背,慢慢会加剧民族矛盾,严重时会产生社会动荡,少数民族大多在中国的边疆,势必对中国的安全造成影响。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通过加大投入、审视目前的民族政策,制定更符合少数民族利益的民族政策,不仅制定更要实践这些能保护少数民族切身利益的好的政策。所以,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最大迫切需求就是本地区能得到发展,收入水平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提高消费能力,有一定资本积累前提下实现更好的生产与生活。各民族繁荣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

一、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竞争机制使少数民族处于社会边缘化地位

我国运用市场经济体制所取得的成就不用赘述。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生产力水平应是相对发达、经济基础相对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近20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已证实了它在中国土壤所发挥的魅力,尤其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一刀切”搞市场经济,在笔者看来就不是特别符合市场经济对生产力水平的本质要求,当时应该有个边疆少数民族发展的保护期,打下一定基础后才过渡到全国一样的资源配置模式,毕竟少数民族地区本身就是特殊经济区,应该有个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指导思想。本身不在同一起跑线的少数民族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下很容易被淘汰。结果是两极分化现象凸显。即便最初设计的先富者带动后富者理论上成立,但3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中国社会并没有成功地实践。少数民族越来越被社会边缘化,贫困问题时刻萦绕在少数民族居民、尤其农牧民生活中。按照马克思的两部类扩大生产理论,扩大生产才会有价值的增值,才会有资本的积累。少数民族地区总是处于贫困状态,缺乏资本积累,更谈不上有追加资本去进行扩大再生产。按照发展经济学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结果是贫困带来更严重的贫困,是恶性循环。中国的少数民族基本属于边疆落后地区生存群体,若他们总是处于恶性的贫困循环中,那么直接后果将是产生社会的不稳定,起初会以犯罪率升高、辍学流浪儿童增多、艾滋病人数增加,这些现象目前在新疆尤为突出。长时间持续必然会成为国家安全的隐患。

少数民族群体人数虽然不到全国10%,但他们的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间客观存在着差异,应正视这个差异性。美国对少数族裔也有优越的特殊照顾政策。中国原有的各种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在计划经济时代从行政命令方式下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惠政策的实践性越来越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国家原来给予少数民族的经济优惠政策或被取消或名存实亡,导致少数民族原有的一些经济利益难以实现或不在具有。”这里存在的问题就是目前的很多有利于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只是以框架形式存在,有待进一步实践。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笔者认为理应区别对待少数民族地区,将它视为中国的特殊经济区域,按照加入wto时的承诺,对少数民族地区加大投入,改变其落后状态,认真兑现这些承诺。

2、少数民族的资本积累的缺乏必然导致地区差距问题

30多年的先富带动后富思想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国内各个区域出现了发展上的明显差异。从发展程度被分成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而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就是生活在西部落后地区。每年的GDp排名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几乎都排在全国末尾;最能直接反应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10年垫底排名最低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还有7个少数民族聚居区都排位靠后。改革开放起初是集全国之力发展了东部沿海地区,技术、资本、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合理化等于全要素生产率直接相关的因素在东部地区得到了长足发展;反过来,东部地区的发展又对这些因素具有强的吸附力,意味着这些因素不会自由流动到落后地区,这个是由经济规律决定。回想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以深圳为例,深圳最初的资本积累以及后来产生的民营经济都与国家的强势主导紧密相关。深圳最初就是国家各部委的国有企业驻扎深圳,国资逐渐退出很多领域,让民营经济从国有企业里孕育而生。国家虽然在诸多方面在对少数民族区域进行着倾斜政策,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本身经济基础薄弱,资本积累不够,无法建立其作为现代化标志的工业体系。按照经济学原理,只有第二产业发达了才会有第三产业以服务第二产业为目标自然得到发展。加上中国在2001年底成功加入wto后,农产品价格按国际统一标准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不再具有优势。结果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从农业里的收入很有限,加之金融行业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缓慢,对于少数民族农牧民从银行进行告贷更是无门。少数民族在缺乏资本积累下自然会重蹈着恶性的贫困循环。最终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消费水平低下,产业不合理等局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3、油气资源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资源税改革是少数民族地区期待的一件重大改革。2009年在新疆率先进行改革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一年后内蒙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也实施了这个改革,为这些地区的GDp增长带来了不小的效果。但是,10年前的2002年9月国发〔2002〕18号)中规定的资源税是中央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不大是现实存在问题。同时,笔者认为国际能源局势近5年有了大变化,国家的能源进口也在增加,在这样背景下,原先的为了吸引外商投资能源开发而制定的内外区别的资源税政策需要取消。

4、民族地区急需中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为本地区初始资本积累打下基础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历史、国家发展导向以及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生产力没有达到本身要求等诸多因素结合的结果,民族地区在21世纪表现出了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大盘,国家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意义重大。我国民族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来源,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与专门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资金。而前者作为均衡性转移支付其资金。保障各地区能相对均衡发展为目的,但这个取决于国家税收的增加,意味着资源来源不稳定,对转移支付资金来源缺乏专门设置和规定。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资金来源不够充足,对地方政府有资金配套要求:要求接受地有配套资金,这个对于财政入不敷出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讲,几乎是争取不到,因为没法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所以笔者认为这个转向资金的设置对于少数民地区是不合适的。很多少数民地区从固定资产投资的来源分析,占60%以上部分来源于自筹资金,财政投入不高。加之少数民族地区诸多因素的总和对于招商引资又是个阻碍因素,没有政府的投入,没有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少数民族地区无法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所需的资金去发展工业。

二、民族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有学者认为:如果从2000年算起,预计到2040年左右民族地区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与全国相差近20年左右的时间,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民族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从而缩小东西部差距,现行各项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得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确立少数民族地区新的发展观和新的发展战略,追赶东部地区

一是要明显缩小与东部地区人均GDp的相对差距。2009年在新疆试行的资源税改革以及2010年底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运用这个改革,到2011年全部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税改革为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了大的发展。对于缩小GDp差距有了一定成效,但差距依然大。所以建议政府采取最初扶持深圳特区模式,国字号企业林立那般发展势头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加大投入,增加对人力资本、改善生活条件设施的投资,转移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技术制造业,给予投资者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建议将西部大开发提出的15%的比例降低到10%,“三免五减半”提高到“五减五减半”,享受其由10年延长到15年,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为落后地区建立工业体系,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能使这里的富裕劳动者投入建设,提高收入。

2、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建议

中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其能够充分体现少数民族的自治权、自和发展权。因而,必须重新审视少数民族地区照搬或模仿汉族地区发展战略或发展模式的传统追赶战略,深刻反思以往未能真正带动少数民族积极参与的资源开发导向型传统工业化战略。计划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经济政策在行政命令下实践效果比目前市场经济条件更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切身利益。散见于中央或地方的各种规定、文件、指示以及领导人讲话中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弹性和主观随意性。为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必须要十分重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现代化发展,这是巩固、调整、改进、完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政策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为保障民族政策的实施,切实能保护少数民族的切利益出发,须将民族政策制度化、法律化。

3、对深化油气资源税改革的建议

内外有别的税收政策应该改为“国民待遇”政策。国际能源形势近十年发生了大改变,而且我国近年来已证实中国将产生能源危机,需要大量进口能源,国内开采量远不能满足国内需要,以至于国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向西开放政策,在新疆边境城市喀什设立了部级开发区来打通中亚国家的能源。在这种背景下,原有的鼓励外商投资于国内能源开发的区别对待政策没有延续的必要性。2002年9月国发〔2002〕18号)中,由于“石油产品的价格波动较为频繁,石油石化企业利润不稳定,将影响部分地区的利益”,因而从2002年起将中石油、中石化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全部作为中央收入,这一规定已执行了10年,目前石油石化企业的与地方利益公告考虑下,再继续实行该政策可能削弱这些地区的则政收入,所以建议取消,不再只成为中央税,应该考虑地方财政能力现状与地区差距这个因素,应该改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分成比例继续按原中央与地方60:40进行。

4、民族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应加大力度

首先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总量,缩小转项资金转移地方配套部分,或者取消地方配套这个规定,保证这些投入的稳定性,切实做到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的改观;二是兑现加入wto时的承诺,大力开发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保证针对性地扶持与帮助。建议将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与税收返还、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及部分专项支付资金纳入到统一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体系中,统一标准、集中使用,并通过法律等制度化的方式,严格制定科学的转移支付规模和支付方式。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6页

[2]先福军.对新疆实施油气资源税改革与可持续增加地方财力的思考.《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0;第4期(总第43期)

[3]温军.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多远.《开发研究》,2005;3

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篇2

【关键词】民族政策身份认同渝东南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无论是从历史的发展还是从国家的发展上看,全国各民族之前都具有紧密的关联;从少数民族的总体来看,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少数民族不分彼此、和睦共处的方针,少数民族之间不但相互结合,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结合越来越紧密。山城重庆管辖的一些区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主要分布在石柱、酉阳等四个自治县,它们与黔江区统一被称为“一区四县”。这些区县不仅仅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更是无数革命先辈长眠的地方,由于以山地为主,交通不便,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有了较快发展,落后状况正在不断改善,保证了少数民族对国家政策的认同与信任,本文将分析渝东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认同感与国家、自治区政策的关联。

构建少数民族识别机制增加认同感

对少数民族的识别是对当前民族工作的历史、民族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解,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提供出更多的客观科学依据,通过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所拥有的史料、传说以及其他资料,结合当前群众的期望,在识别、划分制定之后,国家明确以法律、规章的形式将普通民众的民族身份确立下来,并通过积极的民族政策,实施各种民族优惠政策与民族文化制度。其中主要涉及几个领域:

扩大就业机会。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所颁布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各个地方政府的有关法律规定,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各级少数民族的行政首脑官员必须是人民所选择出来,代表着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族考生。因此国家公务员录取考试时,优先选择当地自治区民族考生。在各种经济开发活动中,国家要求各级政府积极鼓励和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推行各种有利于区域自治的政策与发展要求。为了能够发展渝东南民族的经济,国家投入了大量的扶贫资金与项目建设,主要用于维护与发展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从而保证了渝东南民族就业人数的稳定。这些措施都能够切实保障渝东南民族的人民就业稳定,增加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提高教育机会。我国的少数民族孩子大多身处经济不发达、学习条件艰苦的地区,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扶持政策,例如:为了解决很多少数民族孩子因各种条件限制误了上学年龄的问题,采取放宽入学年龄限制,国家对学生的学费以及杂费进行减免,并且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工程。通过一系列的扶持贫困地区的教育政策,当地的平均文化程度显著提高。国家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不仅是针对中小学,还包括参加高考学生。针对少数民族考生高考成绩普遍较低,国家在规定的分数线上,根据不同民族的特殊情况,适当降低录取分数,使其能够更好地接受高等教育。针对语言问题,很多高校采取民族语言教学和双语教学,保证了少数民族下一代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让学成归来的学子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

保证婚姻与人口政策。国家在进行婚姻保护、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时,特别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适当多生、优生鼓励政策。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政策上,虽然我国从整体上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但是由于少数民族的人口依然偏少,因此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与鼓励,一般而言,只要人口未能够达到1千万的民族,国家会开放生育限制,根据当前民族存在的实际情况给予更多的生育政策支持。

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国家与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各种切实行动来保证少数民族团结与稳定。从渝东南民族上看,少数民族人口已经增长到183万人口,是当初创建直辖区域时的2.3倍,而且由于交通道路建设通畅,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但纠纷、矛盾也在不断增多。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维护少数民族的稳定与团结,重庆市政府通过开展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活动以及城市民族相互救助等矛盾解决机制,以重庆市委、市政府为核心,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和民族之间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各项活动。这些活动进一步加强各个民族之间的情谊,让更多的民族能够真正溶入民族大团结的氛围中,让少数民族能够及时感受到政府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关怀与帮助,保证了民族的团结与稳定,增加了少数民族同胞的认同感。

我国的少数民族从总体上而言,在社会经济、文化上发展较慢,为了能够调动各个民族发展的步伐,真正实现渝东南地区的民族团结,在平等、互惠、互利下共同发展与繁荣,我国特别实行了公民民族成分与民族之间优惠的搭配政策。在上述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民族文化不但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繁荣,而且在血缘、地缘、传统文化等民族特性的文化中获得进一步的国家认同,并通过制度化的形式规定下来,实现一系列的社会利益的共识,民族认同的方向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和发展。

虽然实行民族成分区分和民族优惠政策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相关矛盾与问题,但是考虑到我国民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了让少数民族与多数民族之间能够共同发展与进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执行民族成分区分和民族优惠政策将能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这也将长期在制度上维系或强化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

为了更好地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政治及经济利益,国家在全国很多区域建立了少数民族自治区,在这些区域内,国家只是做一些宏观方面的管理工作,而对其中很多具体内容都不进行参与。主要采取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综合管理模式,由自治机关自行管理当地的相关治理事务以及民族内部事务。

过去渝东南的五个县(区)都属于部级的贫困县,发展水平较低,存在严重的财政赤字,要依靠上级政府每月的拨款。随着渝怀铁路的开通,积压在当地的农产品有了销路,大量的矿产、农产品可以通过铁路运输,输出到全国各个县市;县级公路的开通与完善,也已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持与帮助,但连接重庆、黔江等中心城市的铁路、公路之间的道路发展依然过于缓慢,“道路连到家门”的交通发展规划无法迅速实现。除了交通之外,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其他基础建设规模依然落后,例如旅游业搭配的公共场所、公交车等硬件设施在数量、规模档次方面仍较落后。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比2009年增长22.1%,为建区以来首次突破20%,连续4年保持高增长,5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6.5%。1997年重庆升级为直辖市以来,渝东南民族地区获得更大的发展与增强,社会管理、社会经济获得全面有效的发展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我们应当看到,由于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且不少地区资源较为贫乏,经济发展的效应并未得到全面体现,经济局限性的状况尚未能够根本解决。

针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情况,为了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重庆市委、市政府在近几年来出台了不少相应的政策与文件,通过制定扶持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揽子方案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渝东南民族自我发展、自我升级,每年政府都安排出2000万元以上的资金投入其少数民族发展中,通过建立少数民族旅游行业,支持民族特色产业与社会保障型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重庆市政府在加大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上,也作出一定的协调和措施,市里每年都对渝东南民族地区提高财政转移支付15%左右,并且在民族地区实行税费优惠,减轻部分少数民族困难地区的税务等政策。通过深入开展开发式扶贫、继续实施集团定点式扶贫,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同胞能够在相互帮助、相互发展中学会科学技术,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

通过强有力的民族区域自治与各级市政府、机关单位的协助配合,少数民族在区域自治制度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民族特征优势,积极发展各项经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无疑也增加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荣誉感。与此同时,市政府积极引导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通过支持少数民族精英从事政府工作,让其推动政府对于少数民族区域的开发与政策的制定,这让他们同时有了双重身份:不但作为少数民族代表干部和政府国家机关干部,而且他们成为了少数民族政策、文化的坚定支持者和代表者。党和国家政府的政策、法令都通过他们贯彻和传达到普通群众当中,通过他们积极的作用,增加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政府、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支持。

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篇3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党历史上的又一次重要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面对新世纪,实现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的鲜明体现,也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指导理论。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族政策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报告的灵魂,是贯穿十六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但它的核心在党的先进性,本质是执政为民。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充分体现在“先进性”和“人民性”这两个层面上。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充分坚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性原则,表明了党的性质与历史使命的先进性。同时,又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性原则,揭示了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即“人民性”。也就是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以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目标,以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先进的社会文化为价值手段的理论体系。

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相一致,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我们国家的民族政策,其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也集中体现在“先进性”与“人民性”这两个层面上。我国的民族政策作为协调,处理民族事务的规范和措施,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是科学的、正确的。我们的民族政策所追求的是以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先进的社会文化为手段,以保障和实现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繁荣富强为目标的。这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完全一致,也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关于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是实现中华民族和国家整体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坚持和完善民族政策,就是要始终体现它的“先进性”和“人民性”。如果我们的民族政策失去了这个鲜明特点,那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联盟解体的重要原因就是民族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因素是民族政策出了问题。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没有很好的体现代表少数民族群众的“人民性”,以致民族主义情绪膨胀,少数民族对中央政府离心离德,再加上外部势力乘机煽风点火,内外交困,结果导致民族分裂。前苏联分裂为15个国家,前南斯拉夫联盟一分为五的局面,我们应以此为鉴。

二、“三个代表”思想是衡量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重要标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总代表。建国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各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事业,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的民族政策,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以“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衡量,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与全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确实存在着“三个落后”问题,即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落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比较落后。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有机遇也有条件获取外部的知识和技术、文化与文明,学习和了解外部的经验、技术。但西方敌对势力也会利用这个机会,支持国内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借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颠覆活动。我国在民族问题上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我国的民族政策特别是靠中央权威、动用政府行政和计划手段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面临着诸多困难:

首先,民族优惠政策,特别是经济优惠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我国的民族优惠政策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和形成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相当一部分原有的优惠政策因为所依存的基础载体发生了变化,不可避免地同新的机制产生摩擦和冲突,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指令性的划拨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也就失去了继续沿袭的可能。尽管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一些法律中规定了对民族地区的保护条款,但不少都停留在纸上,难以落实。同时,各级政府部门日益弱化的宏观调控能力与民族地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形成强烈反差,这又增加了贯彻和落实民族优惠政策的难度。例如1985年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商业部《关于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若干问题的报告》规定,继续实行减税、免税;对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工业和农牧土特产品继续实行价格补贴;对自有流动资金不足的尽可能给予照顾;对民族贸易企业继续给予低息贷款等政策,都在事实上因客观形势的变化和新的经济体制的形成而难以执行、自行中止。

其次,保护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的政策难以落实。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个性和文化形态。它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最广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旗帜,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为了将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去,早在建国初期,邓小平就在其著名的《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就提出消除民族隔阂,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大家庭需要做的三件工作,即要使少数民族相信,在政治上,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真正平等的;在经济上,他们生活会得到改善;在文化上也会得到提高。这里讲的文化,主要是指他们本民族的文化。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民族间、地区间的阻隔被打破,交往日趋频繁,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机会不断增多。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和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社会转型,驱动着各民族为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由于一些民族,特别是弱小民族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他们往往对自己的文化丧失信心,出现了盲目摹仿其它生活方式的倾向,致使民族服饰、语言、传统民居、歌舞艺术、礼仪习俗以及生态文化等都出现了流失加剧的危机,一些颇具特色的民居村寨也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我们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政策则过于笼统,缺乏具有强制规定性的具体政策和可操作性,很难有效发挥遏制民族文化流失的实际作用。这是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政策难以落实的主要原因。

第三,民族政策的执行和监督机制不完善。任何一项政策产生的实际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的执行主体。回顾我国近年来出台的部分民族特殊政策,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以致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政策文件发出去以后,应该由哪个具体单位或具体行为人负责协调和落实,却没有明确要求,这就造成了民族政策在贯彻落实过程中缺乏全局上的有效协调和配合,常常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致使有些优惠政策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同时,民族政策在贯彻落实中大都没有明确的监督主体,缺乏对这些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有效的督促检查。这就在无形中淡化了民族政策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很容易形成制定民族政策的工作有人管理,而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的工作却少有人问津的局面。加之一些人为的因素如:一些具体工作部门的同志对民族问题的长期性、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少数民族地区缺乏深入的了解,对民族政策缺乏深入的研究,不能很好的用足用活民族政策等,也影响了民族玫策的贯彻落实。

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民族政策

从根本上讲,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大政治优势,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有其客观正确性。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都应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处理好各种关系,认真贯彻落实好民族政策。

首先,要保持民族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从现实来看,坚持和完善民族政策,也必须与时俱进。对现行的民族政策要根据新的情况和新的要求,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对于一些与市场经济有冲突的政策,则应明令取消,代之以新的民族政策。在制定新的民族政策时,应多考虑一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突出民族政策的“先进性”和“人民性”。同时,也要继续运用和完善已有的民族政策,保持民族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李鹏同志曾经在《做好民族工作,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而努力奋斗》的讲话中指出:“要把经过实践检验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得到各族人民拥护的民族政策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并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不断加以丰富发展和完善。”在调整、完善我国的民族政策体系时,必须遵循这一精神。有的民族政策因情况发生变化需要修正或废止的,修正时应保持原有政策的实质精神,废止时一定要制定出替代措施,籍以延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应享有的权益。同时,还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适时地出台一些符合民族地区与现代化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协调的新的具体政策。在贯彻落实这些政策的过程中,要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唯有如此,才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也才有利才国家的长治久安。

其次,要完善和落实民族经济政策,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三个落后”的面貌,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和落实好民族经济政策。要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下实现计划与市场的优势互补。国家既要放手让民族地区利用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解放生产力,又要适当利用计划手段来继续帮助和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对能源、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产业的发展和重大工业项目的布局,仍应坚持计划机制和国家扶持为主,为民族地区创造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对民族地区生产的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农副土特产品,则应以市场机制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篇4

摘要: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滞后性,且受到较多制约因素影响,若想有效促进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稳序发展,那么对其制约因素和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性意义。为此,本文主要立足于制约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发展的因素,继而提出几点发展建议,以打造出独特的云南边境民族文化产业。

关键词: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发展方向

云南边境县市数量较多,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却未能跟上现代化发展步伐,交通条件以及生产生活环境水平也不高,产业发展动力极为匮乏。在这区域发展之中,少数民族可谓是占据主导力量,占据一半以上,但丰富的劳动力却没有支撑起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其经济发展方式仍处于单一性与滞后性状态,制约性因素无外乎为经济政策制度、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方面。所以,若想有效推动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应当从其文化产业、经济政策等方面来加以探究。

一、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政策实施力度有待提高

一方面,云南边境地区在专业支付制度上仍有待完善。其支付范围和支付规模皆难以满足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挥的实际需求,致使边境区域经济发展遭受阻碍。另一方面,云南边境区域整体经济相对滞后,存在着自身财政收入不高、资金筹集渠道少、资金积累能力相对不高的问题,在这种缺乏中央及其省级财政投资规模相对较少、投资方向也偏重于区域基础设备设施建设的形势下,自然难以通过自身的资金投入来拉动本区域经济向前发展。

(二)民族文化产业没有得以有效利用

云南作为民族文化省市,其少数民族文化可谓是历史悠久、徇烂多彩,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与优势。想要促进边境少数民主区域经济的发展势必离不开文化产业。然而,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却相对落后,在市场经济中没有凸显其民族文化创意,所生产出的民族文化也缺乏集中性,没有足够的资源整合与企业推动,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云南边境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又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之中占领一席之地?此外,旅游文化产业的价值也没有被充分利用并开发出来,所谓资源也只是纯粹为了促进市场多元化而发展,在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实在有限。

(三)管理缺乏创新性

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管理仍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管理创新力度显然尤为不足。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地处边境,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呈现单一化,且变化速度是极为缓慢的,对于新时代下的管理技术、发展方式的接受能力也相对较低,尤其是在生产经营的技术管理上,在这缺乏创新型的经济管理下,若想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有其难度性。

二、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展方向

(一)创新文化,发展旅游产业

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不仅有利于我国民族和谐发展,还能对少数民族人民群众起到文化熏陶的作用。为此,一方面,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应当积极利用本区域的文化及旅游双向功能,不断吸引商家企业来进行文化旅游投资。同时,对于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的少数民族区域则可通过旅游资源、文化优势,开创出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民族性的产品,以此推动边境民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同时,有效带动该区域相关的旅游配套产业的发展,使其最终形成云南边境区域旅游的龙头产业。另一方面,可将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特殊的人文有机融合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等经济活动过程中,使企业创设出良好的管理文化,促进云南省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合理规划,确立区域功能定位

促进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理当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以确立出科学的有利于边境少数民族区域发展的规划,真正做到一族一策、一族几策等,立足于边境区域的发展水平来施以相应的规划政策,使政策制定得以落实具体区域,稳序推动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云南民族地区在其地理条件上具有地域辽阔、气候多样且生态环境呈现立体性的优势,所以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还可充分运用自身优势条件,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三)施行特殊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若想真正促进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那么就应当对其施行有效的特殊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首先,主要是施行特殊财税政策。对于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应加强其财政约束机制管理,并辅之以刚性财政预算制度,在确保预算透明度的同时使支出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让该区域的财政资金控制在平衡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的设立应建立在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如金属矿石和热带作物等,这将为现有工业企业改造升级注入了新活力。

三、结束语

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受到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若想真正促进本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那么必须重视当前存在的阻碍制约因素,立足本区域实际发展状况,积极规划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该区域的地理优势、文化优势等,并加强与政府的联系,以政府为主导,通过特殊政策、制度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转变。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志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5(4):128-129.

[2]安平平,张择,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J].时代金融旬刊,2014(3):305-306.

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篇5

[关键词]鄂伦春族民族福利政策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311-01

鄂伦春自治旗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个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旗,坐落于大兴安岭南麓、嫩江西岸。[1]鄂伦春族的足迹主要散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部主要的狩猎、采集民族之一。1951年秋天,在中共中央的批准之下鄂伦春自治旗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正式成立,自此开始全面建立起针对鄂伦春人民的社会福利体系。

鄂伦春族的福利发展由氏族福利一直到清政府的公共资助福利再到民国福利,直至建国后的互助组等演绎着不同阶段发展的变迁。在这一背景之下,本文尝试从社会福利政策的视角,以我国鄂伦春族为例,从发展的角度探讨建国以来民族福利政策对鄂伦春族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评判福利政策演化变更的得失,来证明鄂伦春族今天生活的巨变与国家的福利政策息息相关。最后笔者就未来鄂伦春族的发展所需建立的发展型福利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一、鄂伦春族福利政策的影响及困境

(一)积极影响

从鄂伦春自治旗成立以来,鄂伦春人的经济社会共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跨越:1951年实现本民族自治,获得当家作主的权力,从原始氏族社会末期跃入社会主义社会;1958年实现全民族定居,结束了民族世代游猎的生活状态;1996年相应政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号召,在整个鄂伦春自治旗境内实行“禁猎”政策,彻底脱离了单一、原始的狩猎生产方式,步入发展多种经济的新阶段。截至2014年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2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1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9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05元。[2]

(二)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

1.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鄂伦春自治旗的经济发展大致经过了4个发展阶段,1953-1957年以狩猎为主,1958-1965年农猎结合,1966-1979年单一农业,1980至今“一业为主,全面发展”。[3]当今,从整体上看,鄂伦春自治旗的产业结构偏于单一化,经济情况主要倚靠自然状况,从而导致了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并且至今为止依然没有形成具有鄂伦春族特色的经济主导产业,这是自治旗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2.鄂伦春族传统生活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国家在全面开发大、小兴安岭资源获得了丰厚利润的同时,这种资源依赖性的开发也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曾经鄂伦春族猎民世代生活的森林环境、地区生态遭到极为严重损毁,使得曾经鄂伦春地区的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已不明显。费孝通先生曾很明确地指出“兴安岭地区的林业发展必须要考虑到全面开发林区,并且在开发过程中绝对不应该忘记曾经居住在森林里的鄂伦春族。经济的发展不仅要保证青山常在,更应该保证民族的共同繁荣。”[4]

3.“输血”型福利使得鄂伦春族人民生产情绪消极

多年来,政府对鄂伦春族一直采用具有绝对优惠性的帮扶政策、制度。传统的扶持模式多以“输血式”为主,但是这种无条件的帮助大大滋长了被扶持者的依赖性同时却并没有激发他们的热情去投身于生产建设,导致在被扶持者之中形成了“等、靠、要”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的照顾与扶持使得猎民村村民特别关注政府对他们的扶持、优惠政策,并且逐渐对享受政府特殊优待习以为常,进而使得被扶持者对优惠政策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大大减少了其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未来鄂伦春族福利政策改革的建议

(一)将特殊性优惠政策纳入普遍性社保体系

在鄂伦春族民族帮扶政策方面,政府应将对其的优惠的、特殊性的福利政策转变并纳入具有普遍性之的一般社会保障体系制度。

从一方面来说,当下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已经纳入的社会福利项目十分广泛,甚至还可以向更广为囊括民族福利方向进行扩展和延伸。另一方面来讲,具有普遍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一种具有长远发展性质的国家福利安排,这种社会保障具有规范化和强制性的过程,并且享有立法方面的支持。同经常发生调整和变动的少数民族福利待遇政策相比,具有普遍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更为稳定,也更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和民族的长远生计。

(二)用政策引导鄂伦春族发展民族特色产业

著名少数民族学者何群曾表示,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命运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发展权等一系列基本权利。[5]政府如果想创造客观条件让少数民族实现生存及发展,首当其冲的一点是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去适应新情况新境遇。其次,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然资源为他们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并要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活动空间。第三,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增强少数民族人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因此,开发鄂伦春族特色民族旅游项目正好符合以上三点。不仅可以在时间、空间方面给予鄂伦春族充分条件以适应当今社会,也给他们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空间保障以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

(三)提高帮扶性贷款比例,重点发展非公经济

政府应大力优化经济产业结构,着力发展非公经济,开展帮扶性贷款,努力实现经济产业的多元化模式。鄂伦春自治旗政府应从全面经济大局走向出发,制定帮助扶持政策,为非公经济的蓬勃发展创造一个适宜的发展环境。例如,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由银行负责委托管理大额度的国家建设政策基金,再交由当地政府进行监管,便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农村贫困地区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也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生产项目,便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中发展方向的问题。

(四)改革民族教育福利,从根本上提高人口素质

现阶段,政府已经对鄂伦春族采取了相当程度上的优惠教育政策,但是这种以“输血”为主的福利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提高鄂伦春族适龄青少年入校学习和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反而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惰性。因此,政府在推行“输血”形式制度的同时,更应该从根本上对鄂伦春族的教育进行“造血”,例如可以出台不同手段的奖惩制度,运用规范性、制度性的一些强制力量推动鄂伦春族老师和学生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鄂伦春自治旗概况》编写组.鄂伦春自治旗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篇6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利于维护其合法权益与当地的社会稳定,促进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但是由于受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和政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程度低。影响了我国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文章在阐述少数民族地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因素,探讨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政策过程;公民参与

一、少数民族地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必要性

公共政策制定是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是政策科学的核心主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更是有助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有助于增强公共政策与公民需求之间的相互适应性,有助于公民接受政府制定的公共项目的规划,有助于公民帮助政府组织推行公共项目的实施。”公民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只有重视公民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才能减少政策的失误,制定出正确的公共政策。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是实现公民权利的基本途径。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公民只有充分参与政策的制定,个人的权利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主政治的构建还不全面,因此,公民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有利于有效的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也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利益分配的过程。利益的分配不均,利益受损的公众会对政策进行抵触。因此,公民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有利于缓和各方面的冲突,促进社会的稳定。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都是比较偏远落后的,多个民族聚集、多种民族文化碰撞的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少数民族地区在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氛围、教育等方面都显得与众不同。这就促使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就必须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风民俗的公众的利益需求。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民风民俗的公众对相同的公共政策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有时,一些公共政策还有可能触及少数民族居民的禁忌,严重伤害民族感情。例如,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仍然保留着一些原始的生活方式,如持有枪支,猎杀部级保护动物,乱砍乱伐,违背伦理道德的仪式和宗教信仰活动;有些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但确是少数民族长期保持的风俗习惯。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时,要因地制宜,照顾到民族习惯,防止独自垄断行政信息资源及对公共政策进行垄断决策,扩大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否则就会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与各个民族的团结。因此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增强了公共政策与自身需求的相互适应性。

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政策参与的影响因素

在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影响着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公民的权益也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是,我们也发现存在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政策参与行为的障碍因素,这些因素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1.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制定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公民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密切相关。政治生活总是要以一定的经济生活为基础。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公民的参与程度与政策的偏向性都不相同。从世界各国的政治发展的长远过程来看,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公民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的程度越高。在我国的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环境恶劣,自然条件较为艰苦,经济发展滞后,公民的经济地位不高,这就严重影响了公民的参与程度。科恩曾在其《论民主》中说到:“严重贫困的群众,根本无法获知参与公共事务的足够信息,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讨论。”可见个人的经济地位严重地影响到了公民的政策参与。

2.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与其传统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汇集的地方,各个民族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对于政治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忌讳。例如,我国历史上就曾经多次出现过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迫害政策,这使得少数民族对政治有一定的偏见与忌讳。这种情况在我国的西南地区颇多,明朝万历四十年,明朝廷在湘西修了一条三百六十余里的防苗边墙,将苗汉分开,互不来往,后人称之为“南方长城”。这使得西南苗族地区的居民对政治都有所忌讳,形成一种对政治的隔阂感,不利于其参与政策的制定。还有,许多少数民族都是全民信仰宗教的,宗教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其也影响着少数民族的政策参与。例如,佛教就要求信徒自我修行,超越轮回。因此。受其出世思想的影响,信佛教的少数民族的政策参与意识可能就会弱一些。

3.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与教育水平相关。公民的素质高,对民主的要求就越高,对参与到政府管理的过程就愈发有兴趣;公民的素质不高,就很难形成一种政治文化意识,也很难攫取政治信息,对政府出台的政策全然不知。因此,个人的素质也是影响着公民参政的障碍之一。但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还是相当落后的,无论从入学率、师资力量还是从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来讲,西部的多民族聚集地都落后于东部的发达地区。

4.与政府的引导相关。我国当前的政策制定模式是在社会没有利益多元化的条件下,由政府精英代替人民进行利益的综合与表达的。然而,政府往往把制定政策看作是自己的事,无视公民的参与。还有一些政府官员往往只重视公民形式上的政治参与,局限于对民意代表、官员的选拔和监督上,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就有可能以自身的利益为价值取向而置公共利益于不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官员就有可能利用各种手段阻止公民对政策制定的参与,提高公民参与成本,设置公民参与的壁垒。这种情况在越落后的地方就越严重,当公民的参与意识不强时,政府的引导是很重要的。

(二)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政策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民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热情,冷漠对待。有些公民参与途径过于形式化或者是政府设置公民参与的壁垒,提高公民参与成本,自己独占公共决策资源,这都使得公民的意见得不到反映,导致公民缺乏对政治的热情。在广西部分乡村,由于村委会的选举过于形式化,使得公民丧失了对参与村委管理的信心与兴趣。公民参与程度低下,基层组织公民自治的说法就显得空洞与苍白无力了。

2.相关保障法律落实不到位。虽然国家也有相关的法律来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力,并明确规定了一些参与途径,但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使得公民的参与权利得不到保障。

3.公民意见表达的制度化方式宣传和引导不足。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导致有些公民对政策有意见,但不知该如何表达,又没有人引导他们该如何做,所以容易通过偏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果政府在工作中过于独断专行,不积极邀请公民参与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甚至利用各种手段阻止公民对政策制定的参与,使制度性的参与得不到充分的落实与保障,公民就会通过游行示威、骚乱、静坐等激烈的参与方式来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偏激事件就时不时发生了。

三、扩大少数民族地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公民参与机制与法制保障

在疏通制度性的、主流的参与途径的基础上,对一些非制度性的、非主流的参与途径应理性地区别对待。因为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还不够健全,各项政策制度的制定和社会的改革还不够全面,人们的政治素质普遍偏低。在这种状况下,不能确保公民真正地参与到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不能全面切实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使得公民的参与行为出现偏差,采取更加激烈的参与方式,如利用媒体舆论的压力、上访、静坐、游行、闹事等参与方式。当公民的意见得不到采纳或反馈时,或者政府为了利益集团的利益而排斥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时,公民可以通过媒体的调查、报道和公开披露,制造社会舆论压力、形成舆论吁求,引起整个社会的讨论,博取广大的同情,从而影响政策制定的方向,达到公民的初衷。但是,如静坐、游行、闹事等这种较为偏激的参与方式不利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这些参与途径是不值得提倡与借鉴的。政府要切实树立人民公仆的形象,主动接近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拓展公民参与途径,积极引导公民走正式的参与途径。对即将或已经出现的一些过激的行为,要区分对待,征询群众处理意见,争取妥善处理。当然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更要理智看待自己偏激的行为方式,对一些损害到自己的公共政策,要通过合法的、正式的途径去反映和解决。

同时,建立健全公共政策的监督体制,引人多元主体的监督机制,确保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确保基层组织的选举民主化。要尽量做到务实与公平,真正保障公民能够参与到其中来,管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务。

(二)政府要在政策的制定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改变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调动公民的积极性

政府要充分听取公民的意见,加大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确保公民在政策制定互动中的知情权,扩大政务公开,将人民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的政策制定公诸于众,让公众了解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自己的意见也能得到及时的表达。政府也要积极邀请公民参加到政策方案的设计中来,使得政策的制定中包含有公民的意识,这有利于公民对政策的认可与接受,保证政策顺利的实行。

人的行为往往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公民主动参与政策的制定主要是对政治信息作出的反应。所谓的政治信息就是政策法令、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等。”政治信息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的原因,通讯条件较为落后,居民获取信息的途径较为单一,口头传播成为信息流通的主要途径,这会造成信息的滞后与失真,不利于公民的政策参与。因此,电视、报纸、广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及尤为重要,利用它们信息量大、传播面广、快捷、方便的特点,使相关的信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公民了解,有利于他们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

(三)政策制定相关部门建立完善多样的咨询机制。改革听证制度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广开言路,向社会征求议案,征集立法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征求公民意见。政府机关可向专家、学者咨询。公布公共政策制定草案,征求各阶层公民意见。采取发放民意调查卡、电话咨询,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以网上咨询等形式征求公民意见。

建立内容和程序都比较简化通俗的乡镇行政听证制。与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素质相适应的政策内容与制定程序更有利于降低公民参与的成本,使公民不会被排斥在政务活动之外,才能切实地参与到政策制定活动中去。

(四)探索运用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政策参与方式

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民族风俗习惯及文化传统等仍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与群众基础,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少数民族的特殊情况,可尝试以下一些参与方式和方法:

1.家族会议制。家族会议就是指同宗同族的村民定期举行宗族会议,商讨本族的事务与祭奠活动。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都是以同一的姓氏宗族聚居在一起的,强烈的同宗同姓观念使他们能够紧密的团结,一致对外。家族会议的决策都是以协商、民主表决等形式实现的,容易获得家族成员的认同。因此,要扩大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程度,可合理有度地运用这一形式,即公民可以通过家族会议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家族集中向政府反映族员的意见或政府直接咨询家族会议的意见或者看法,族员的意识体现在公共政策当中。由此,公共政策既体现了公民利益需求,又能够很好地解决社会问题,顺应民意。

2.关键公众的接触。“关键公众接触即公共管理者选择向一些关键的接触者进行政策咨询,并与其进行磋商,听取其意见,这些关键的接触人物通常都是经济界的领袖或是其它组织的领导人。”当然,在少数民族地区不仅仅是这一些人,还可能包括某个宗教团体的领袖,宗族的族长,长期具有威望的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部分区域人民的利益需求,通过这一点可以更加广泛地了解到公民的态度和看法。

3.公民调查。公民调查是一项新的参与技术,是政府以问卷的形式向公民征询对政府政策与服务的意见。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有依山傍水分散居住的习惯,要出来逛街买东西都极为困难,更何况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对于这种情况,公共管理部门只有采取深入山区群众,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听取群众的意见,才有可能获得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时,公民调查的时间可以选择在某个民族节日,那时正是人们最聚集的时候,在这时进行公民调查得出的数据就更加有代表性了。

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篇7

[关键词]民族政策;门巴族;珞巴族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经济发展理论的形程

马克思认为,民族之间应该和谐共处,以一种共荣的方式实现矛盾的化解。在民族关系各民族是相互影响,如果民族不能共荣无论是优势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会受到影响而不能发展。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从整体上呈大杂居小聚居的自然形态。门巴族和珞巴族正是很好的利用了国家层面的这两个政策的扶持,再加上自治区政府的全力配合,使得处于我国西南边疆的这两个人口较少民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我国制定少数民族政策的基本思路是,以国家与民族共同发展为主导思想;以发展、扶持、帮助为主要手段;以帮助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指导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衔接为目的。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制定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时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要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应;二要与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扶持政策―扶持较少人口政策

人口较少民族是指我国人口在10万以下的民族,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在10万人以下的民族有22个,分别为高山族、门巴族、珞巴族等等,涉及人口68万左右。①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调研准备阶段。1999年到2000年,继民族识别的大调查后,国家又开展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调查。针对全国的22个人口较少民族进行了摸底调查,最终形成了《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为国家进一步出台扶持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2001年,国家民委就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建议把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的意见》,之后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的批复,这标志着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已提到中央层面上。二局部试点阶段。按照国务院的《关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的复函》指示,各地方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人口较少民族在教育、交通、广播电视等方面的投入,中央有关部门也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给予了照顾。另外,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民委还联合开展了“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试点”工作,如在云南西双版纳开展了“两山”综合扶持开发试点。并根据各较少民族聚居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族一策”、“一村一策”、“一山一策”等特殊措施,有力的推动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三全面铺开阶段。2005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出台,为较少人口民族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标志着较少人口民族政策的全面实施。与此配套的还有国家民委和发改委共同制定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和较少民族所在省区的相关扶持政策。四深入实施阶段。2011年6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该规划加大了扶持的力度、扩大了扶持的对象的范围。中央领导对较少民族发展作了一些列重要指示,2015年1月再次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三、在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推动下,的门巴族和珞巴族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期

(一)在兴办富民行动的扶持下,的门巴族和珞巴族迎来发展的黄金期。藏地处我国的西南边疆,分别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家接壤。的边疆主要生活着藏族、门巴族、珞巴族、\人、夏尔巴人,是人口较少民族门巴族、珞巴族的相对聚居区。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提出了“一年起步、三年突破、五年见效”的目标,从而使人口较少民族从整体上脱贫。2000年自治区成立兴边富民领导小组,2005年制定了《自治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专项建设规划》,并多次组织专门的调查小组到民族边疆地区调研。2007年,林芝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投入各类建设资金1214.52万元,完成建设项目27个。”②

(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助推门巴族、珞巴族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重视门巴、珞巴族的发展,至从国家出台有关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以来,地方又出台了许多配套政策权力助推门巴和珞巴的发展。相继下发了《中共自治区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自治区人人口较少少数民族整体脱贫和发展意见》、《自治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2006―2010年)》,对门巴族和珞巴族聚居区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自2000年以来,自区先后从‘少数民族发展基金’中拿出3317.39万元,加快门巴、珞巴族地区的发展,实施59个具有代表性的各种项目。其中:民房改造建设项目投入557.4万元,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投入220万元,公路桥梁建设项目投入217万元,文化建设项目投590.88万元,农牧业、科技等建设项目投入885.62万元,其他建设项目投846.49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区8个民族乡除墨脱县的达木珞巴民族乡外,7个民族乡目前已基本实现‘四通、五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③对于门巴族与珞巴族的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将兴边富民行动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结合起来共同助推门珞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占成秀.当代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D].2013.

[2]朱玉福.中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实践程度评价及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1(4).

[3]朱玉福.门巴、珞巴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讨[J].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4]朱玉福.门巴、珞巴族社会经济迎来发展黄金时期[R].发展论坛,2007(6).

[5]刘爱军,李祥妹,周龙春.自治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研究[J].西北人口,2011(4).

[6]陈立明.兴边富民行动与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J].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7]朱玉福.论大力扶持门巴族、珞巴族发展的意义[J].大学学报,2008(1).

注释

①2011年出台的扶持较少民族“十二五规划”将受扶持的民族的范围由10万人以下扩至30万人以下10万人以上,受扶持的民族由22个增加到28个,人口由68万增至169.5万。

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篇8

一、和谐的民族关系与实施西部大开发相辅相成

和谐的民族关系对于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西部大开发离不开和谐的民族关系。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各族人民为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和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奋斗,建设自己的家乡,谱写了一曲曲社会主义的壮歌,56个民族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团结共荣的格局。我国民族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64%,大多位于边疆和靠近边疆的省区,全国2.2万公里陆地边境线,少数民族地区占1.9万公里,是国家的重要边防要塞。西部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蕴藏着丰富的地上资源和地下宝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能源基地的重要作用,这是我们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条件。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直接决定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实践证明,民族团结则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我们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可缺少的前提和保障。

2.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滞后严重影响着民族关系的和谐与西部大开发。西部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总人口的60%以上,加之西部地区自身将能源转化成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能力较差,不仅人才大量流失,西部丰富的资源也源源不断地流向东部发达地区。因此,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造成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有,相应的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4年民族自治区地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数的67.4%,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的71.4%。西部民族地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还非常艰巨。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既是西部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亦可感召各民族亿万儿女,为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尤其使科学的发展观深入人心,逐步缩小东西部的差距,使和谐的民族关系永驻祖国边陲。

3.民族文化的弘扬将为民族关系的和谐与西部大开发提供精神动力。西部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既是本民族发展的精神财富,又是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多次大的民族融合,各少数民族在接受中原文化(主要指汉文化)影响的同时,汉民族也在不断地接受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专家和学者从多角度研究证明,元、清时期,蒙、满民族文化对汉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又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发展了,中华民族认同感增强了,则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振兴繁荣。因此,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促进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国家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大举措。

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包括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的关系,民族地区与中央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关系的矛盾运动状态,事关国家政治稳定的大局,要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就要协调好这些方面的关系。因为,这些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内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正如同志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由此可见,民族问题处理得好与不好,不仅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实现,而且决定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正如同志指出的: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时期仍然是这样。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反映在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

为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各民族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对此,在2005年5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将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概括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作出贡献。在会议前后,党和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决定》等法规。这从理论和实践上足以说明:其一,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殊意义所在;其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解决好民族问题的根本在于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二、和谐民族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助推器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艰苦的系统工程,现在所取得的成效只是初步的,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要充分发挥和谐民族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功能,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

和谐民族关系的政治基础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保障。

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党的一系列民族政策的贯彻实施,是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政治基础。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讲的民主法治,就是说社会主义民主在全社会应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要得到广泛调动,从而才能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族关系的和谐,是以《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义务教育法》等各项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法律、法规来调节、保障的,它们是维护各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这些法律的颁布实施对促进各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党的各项民族政策也是处理和调解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重要措施。这些民族政策主要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干部政策、民族经济政策、民族文化教育政策、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政策、自由政策、民族教育科技事业政策、民族卫生事业政策、民族婚姻和人口政策等等。这些民族政策将同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一起最大限度地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为促进民族平等,为促进我国各族人民各项事业的共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政治保障作用,构筑了和谐民族关系的政治基础。民主政治全面发展,国家认同高度统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少数民族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完善,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益完善,党的民族政策更加有效地得以全面贯彻落实,将使我国少数民族民主政治建设跃上新的发展台阶,少数民族人民将依托更为充分的经济文化资源和完善的制度保障,更充分地享有和行使自主管理本民族地区内部事务的自治权力,更好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经济文化事业,享受日益丰富的民主生活,平等、民主、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系将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和谐民族关系的社会基础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基石。

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篇9

【关键词】云南省;少数民族;发展;政策;资源

我们在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资源这一课题和讨论相关的问题时,要给该地区的政策过程给予极大的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的政策是一种具有公共效力的由权威部门在特定的时期内制定的为了实现某种社会效益、政治主张、经济目标和文化需求而制定的规则和相关的行为规范,它主要表现出一系列的谋略、法令、措施和方法等。在实际政策的制定和运作过程中,这种政策主要表现为一种实现的过程。目前,云南省有少数民族自治州8个,自治县有29个,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因此,研究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资源有着十分显著的意义。

一、政策过程的环境分析

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环境来看,一般的处于的民族自治的地方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其地区的发展政策问题、政策的有效控制区域和影响效果等外部环境的特殊性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影响范围更加的广泛,往往都会涉及到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

(一)自然环境

云南少数民族居住的环境一般处于边境地区或者多山地区,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在传统落后的山寨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首先,生产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其次,居住在多山和山寨之中交通不便,影响了该地区的交通运输的发展,最后,限制和分割了人们生存发展的有效空间,使得很多少数民族多采用分散居住的方式,不能联合成一个整体。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常常是几户、几十户甚至是二十几户的生活在一个村寨里,更有的是一户独自居住在一个区域之内。

(二)社会环境

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该地区的社会发展程度和民族的结构上等方面,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特有的历史文化的传承,社会程度发展相对较低,且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在新中国刚成立之出,很多少数民族之间的社会结构存在则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原始社会制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发展史,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这种现象才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少数民族之间的社会结构不平衡仍然严总。

(三)经济环境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受到了环境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差异十分的巨大,但普遍具有的特点是生产水平低下,生产力不发达。例如,生活在高山的上的民族主要靠林木作为生产的方式,生活在平坝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靠水稻梯田耕种的生产方式,而对于生活在地势相对较为平缓区域的少数民族主要的生活方式就以畜牧业为主。由此可以看出,各民族间的差异性是相当的突出的。而对于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少数民族,收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常常也是保持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政治环境

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受到各种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体制体系,这种体系包括政治文化的亚文化形态的政治文化,因此云南地区的各个民族之间拥有着不同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体系,每一种体系又尤其自身的特点。

二、政策的动态分析

(一)政策问题分析

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政策环境的特殊性,所产生的民族问题是十分的复杂的,尤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由于各民族之间的政策环境十分的复杂,产生的政策问题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问题带有鲜明的民族性的特征,另一方面,有非参与性的政治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对于少数民族的利益表达往往不是那么的活跃,由于民族环境因素而产生的政策问题模糊性比较的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政策的主体明确政策的问题难度性和相关问题的重要性难度相应的增加,使得政策主体的责任更为的重大。这就需要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自动稳妥的发起政策过程,不能一味的按照理论,应该联系实际情况。

(二)政策方案分析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在设计政策方案的时候,必须解决好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是,充分的利用现有的可以和可以争取到的政策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包括了相关的生产技术、设备、信息、职位、资金等,还包括一些比较充足的资源,像自然资源和国家赋予少数民族地域的自治特权和相应的扶持帮助等,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地域应该充分的利用所拥有的特殊权限和国家赋予的特殊权利;

(三)政策评价

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对这一环节的实现有着一定的特殊条件,一是受到政策主体的和当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环境政策的限制,没有形成完善的反馈制度,政策信息的收集在质量还达不到相关的要求,二是,受到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民族差异,一项政策的实施往往会产生不同的问题甚至是民族之间的矛盾,对政策的评价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使得应该调整的政策没有得到及时的改正,而应该持续实施的政策又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实施,削弱了政策的连续性,有时会造成政策不了了之。这就需要相关的部门建立健全政策反馈制度和科学的政策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永剑.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0.

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篇10

一、县域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实践

1.建设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金融环境。人民银行a县支行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把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作为每年货币信贷指导意见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少数民族经济的支持力度。实施金融顾问制度,对少数民族企业在财务、信贷、信用等方面进行全面帮扶。争取支农再贷款支持,引导农村信用社把资金重点投向“三农”,向少数民族企业倾斜。在地方政府、人民银行等的努力下,截至2011年末,县内外共有18家金融机构为少数民族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余额达28亿元,占全县融资总量的39.41%。少数民族企业已成为该县金融支持的重点。

2.调动各类金融资源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a县各金融机构积极作为,加大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农发行充分发挥政策性贷款的引领作用,通过办理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敞口承兑、贴现和信用证等融资业务,全力支持了少数民族经济示范园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政策性贷款的投放,进一步释放了少数民族企业的信贷需求,逐步形成了对商业性信贷资金的“洼地”效应。2011年,各商业银行共向全县30余家少数民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3.2亿元,农村信用社的中小企业贷款和小额农户贷款中有近50%投向了少数民族经济。全县金融机构累计为少数民族企业办理民品贷款贴息209.63万元,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县域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发展缺少统一规划,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目前该县少数民族产业发展主要依托地域优势和传统优势,并形成了以肉牛屠宰、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链。但由于缺乏整体产业和金融支持发展规划,企业难以摆脱单打独斗的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超强竞争能力的畜牧产品加工行业和具有整体规模效益的少数民族特色产业。

2.抵押物不足,成为制约金融支持的根本因素。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企业和个体经济是在最初的手工作坊、小型加工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通过租赁村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圈地建厂,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法用土地使用权、房产作抵押,给银行融资造成一定困难。

3.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难以获得银行授信。部分少数民族企业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财务核算不规范,发展前景不明朗,持续发展和抵御风险能力较弱,难以达到银行的授信要求。

4.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有待完善。受起步晚和企业规模偏小等因素制约,该县享受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和民族贸易贷款利率优惠政策的企业仅有一家,而且优惠金额还比较小,与该县少数民族经济活跃的状况不相适应。

二、县域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对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支持

一方面,结合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结构特点,研究制定民族产业长远发展规划,从战略布局、结构方向、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以制度形式予以确定,确保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的连续性、可控性和协调性。另一方面,制定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信贷资金投向民族产业的激励政策,进一步督促农村信用社将支农再贷款资金向少数民族产业延伸,引导金融资源向少数民族特色经济流动。

(二)把握信贷投入重点

一是发挥政策性贷款的引领作用,支持水、电、网、路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少数民族示范园区建设,吸引更多的少数民族企业向产业园区聚集。二是选择主导产品、对生产发展作用最大的项目、在本区域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循序渐进,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三是支持以冷链物流中心、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为代表的前沿项目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融资模式,推动少数民族经济产业化

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尝试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租赁权抵押贷款,支持农村土地适度流转和规模经营,有效解决少数民族中小企业土地抵押担保难的问题。推广和创新联保贷款,适时、适度开展“基地+农户+合作组织”、“市场+合作组织”贷款模式,寻找新的贷款载体,满足各类合作组织的贷款需求,扩大其辐射效应。探索开展库存牛肉、牛皮仓储抵押贷款业务和活牛、活羊动产抵押贷款业务,同时加强银行与保险机构的合作,解决抵押物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