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的形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3:03

审美教育的形式篇1

关键字:读写一体化;审美创造;审美形式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高科技被广泛运用,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舒服,越来越美好。然而,这繁华的背后,却是人们审美意蕴的丧失,审美能力的钝化。最突出的表现则是文化的机械式复制,形象的物质式包装,感官的刺激式追求。因此,当代教育也面临着极大地挑战。培养出具有个性创造力和审美想象力的人才是当代教育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学则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受教育者重获审美意蕴是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读写一体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是重获审美意蕴和培养审美感受的重要途径,是教育中审美创造的独特审美形式。

如果说艺术中的审美创造,是探讨艺术美生成奥秘的关键所在,那么它必然离不开形式,因为,没有形式就没有艺术品的本体存在。与其说是审美创造,不如说是审美形式的创造。“形式”是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他在贬损再现艺术对生活的拙劣模仿的同时,却推崇印象派画家塞尚的成功,认为“塞尚是发现’形式’这块新大陆的哥伦布”,“他创造了形式,因为只有这样做他才能获得他生存的目的――即对形式意味感的表现。”[1]符号学家卡西尔、苏珊・朗格将艺术形式归结为符号的创造。法国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将“形式”视为“在知觉中完成的审美对象的形式”,并且说,“在艺术中,形式给予意义的存在。当感性全部被形式渗透时,意义就全部呈现于感性之中”。[2]对于形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却又有同一特点,即赋予形式以本体地位。正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转动整的地球”,这个支点就是形式。

若艺术中的审美创造,只能从艺术家自身寻找根据,那么,教育中的审美创造则应从教育者、受教育者自身找根据。清人郑板桥对这一审美创造理解的非常透彻: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在郑板桥看来,画竹是一个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双重转化的动态过程。眼中之竹是客观物象的反映,胸中之竹是艺术家的酝酿与艺术构思的结晶,这是由外而内的转化过程。而手中之竹又不同于胸中之竹,是因为由内而外的转化过程中,使胸中之竹增生了新质。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想要从既定文本中获得审美经验,首先要对既定文本进行审美创造,审美创造的形式则是理解文本,获得独特情感体验的关键。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读写一体化则是重要的审美创造形式。

就教育者而言,对读写一体化的美学形式的运用集中体现在备课上。从传达的角度来看,备课实际是审美形式的一种再创造。备课不是仅仅靠心灵的直觉就能完成,它需要借助感性材料和认知途径。语文教学则是将语言作为文学材料,具有特殊性。语言艺术中的形象首先是诉诸心灵的想象中的形象。但由于语言自身的性质往往影响文本意义的实现。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备课的过程中,既要保留文本的感性特征,又不是原材料的照搬,而是传达教育者获得的审美经验。然而教育者审美经验的获得,需要借助读写这一审美形式。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反复精读,圈点勾画,并借助其他文本资料,透彻的了解笔者的创作意图,进而才能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教育者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借助已有的教学经验,设计教学方案来表达文本的审美价值。同样,受教育者想要从文本中获得情感享受,也需要借助读写一体化这一审美形式。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构建的具有诗意美和历史厚重感的语文课堂中,不是对教育者情感经验的照搬,而是在教育者情感经验的引导下,反复品读文本,通过对文本艺术性的审美创造,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激活自身思维,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感悟,并将这独特的感悟进行文本在创造,从而获得主体内在的审美需要。

黑格尔说:“内容非他,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3]读写一体化这种审美形式里积淀着理性内容,渗透着文本背后笔者的生活经验,人生理想与审美期待,因此是有意蕴的。借助有意蕴的的途径来学习语文,才可获得有意蕴的美学享受。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是生成的,诗意的,具有艺术性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克莱夫・贝尔著,周金环等译:艺术[m],第141、143页,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84年。

审美教育的形式篇2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审美教育经验,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审美教育的追溯、体育教学的审美价值、体育审美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关系、体育审美意识形成等问题的思考,期望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能获得良好的体育审美教育体验,使体育审美教育渗透于学校体育教学中,从而提高人们对体育教学中审美价值的认识,以推动现代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学校体育审美教育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依据人的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目的。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体育与健康教学,不仅要传授运动技能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审美素质的培养贯穿到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体育运动中美的因子无处不在,在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时,若能有意识挖掘这些美育因子,从审美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丰富内在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评价和审美创造能力,使学生在体验运动美中生动活泼地获取运动技能知识,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一、我国学校体育审美教育活动的追本溯源

人类的审美教育活动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可以说,当人类开始与周围世界发生审美关系时,审美教育活动以其简朴、朴素的方式也相应地产生了,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随着人类主体意识的不断提高,审美教育活动便日趋自觉与成熟,审美教育的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

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便使人重视对于“诗”“乐”的学习。它把规范社会政治制度及伦理观念的“礼”,和进行技艺审美教育的“乐”相提并论,共同置于学校教育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前列。他认为,礼可以安上治民,乐可以移风易俗。要治理一个国家,礼、乐是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它对于歌颂“礼让”政治的《韶》乐,赞不绝口,感叹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甚至使他“三月不知肉味”。而对于歌颂以武力取天下的《武》乐,则说:“尽美唉,未尽善也”。可见,孔子已经看到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关系,自觉地把美育置于他所开创的学校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世纪初,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掀起,著名学者王国维、蔡元培积极参与传播西方的审美教育思想。1906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是也”。他认为,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因此,要通过体育锻炼,“发达其身体”之外,智育、德育、审美教育,“发达其精神”,以建立学生“真美善之三德”。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更是我国近代倡导学校审美教育的先驱,他不仅在理论上对审美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探讨,而且还积极付诸实践。1912年,当他出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时就着手教育改革,把审美教育规定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曾经提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他认为,审美教育不仅是文学、艺术、体育所特有的属性,而且是教育的重要属性。

二、体育教学的审美价值

体育教学审美价值,是审美对象客观具有的,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给人们以审美享受的价值。审美价值应从教学过程中欣赏,从竞技比赛功能中判断。体育教学过程也是审美教育过程,应将美育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训练过程中。对非体育专业学生启发他们审美力,介绍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及体育竞赛规则、裁判法。因为体育本身就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动作进行美化、提炼,以和谐完美、富于美感的形式表示出来,蕴藏着丰富的美的因素。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引导学生通过眼睛观察美的动作及造型,用耳朵聆听运动时发出的有节奏的响声及美妙的伴音。在体操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团体操、艺术体操、竞技体操功能,结合音乐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审美欣赏。2008年中国北京

办的第二十九界奥运会开幕式的大型团体表演项目中,表演者大部分是青少年,他们的生动形象给人们以“中国政局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稳定”的欣欣向荣的印象。这是政治形势的审美教育,也充分证明了体育教学能够从多角度进行审美教育。

三、审美教育与学校体育的辩证关系

体育审美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殊性,它是在引导学生对体育竞技美进行感受、鉴赏,按照体育竞技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美的活动,凭借形象思维的方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实现。体育审美教育是通过学生对体育美的感受,引起感情的触动,造成感情的共鸣,在愉悦中感受到的教育。

审美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是密切的。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可以使学生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速度、耐力、力量和技巧,具有发达的肌肉和匀称的身体。通过美育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对健康、健美的自觉认识,提高自身美的素质。从健与美的总要求来说,体育和审美教育是难以区分的。

(一)学校体育是体育审美教育活动的基石

学校体育是针对学生身体进行的教育过程,但它包含着审美教育的因素。蔡元培认为,审美教育犹如人的神经系统,它适于学校德、智、体诸育及日常生活中。他认为:“体操者,一方以健康为目的,一方实以身体为美的形式之发展,希腊雕像所以空前绝美,即由于此”。他提出了把体育作为美育的教育手段,倡导在学校体育中实施审美教育,反对“弓腰驼背,囚首垢面,后目为是”的畸形审美观,要求学生“短发短装,倡练习之风”,达到“雄躯壮干”,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美。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促进大脑的良好发育,同时体质教育又有助于感官能力的增强,从而不断地发展心理的生理基础,审美的心理教育过程就在这个生理基础上,完善自身结构,促进理想人格的实现。

(二)学校体育的审美教育滲透

学校体育不仅为美育创造物质基础和条件,同时在学校体育中有审美教育的参与和滲透。学校体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而强壮的体质是通过健康与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体育教育的过程,也是建立美的认识过程,而美感认识建立,离不开对美的形式的感知和判断,以及在体育中对其有意的追求,于是就涉及到审美意识与审美心理结构,形成对美感形式的兴趣和追求,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因此,学校体育教育中滲透着审美的内涵。

(三)学校体育的审美教育是社会功利性要求

学校体育就其锻炼本身来说是生理学的,方法是教育学,效果是生物学的,组织和活动是社会性的,其中心是人——学生。学校体育不仅从整体上,就是单从个体锻炼的局部分析,其效果也超出了生物学的范畴。

学校体育首先增强学生体质,达到提高健康水平的效果。而国际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认为不仅仅是身体无病理反应,而且还表现为心理及周围社会环境的安定。健康是学校体育追求的最终目标,而健康美是学生在“身心俱泰”时所反映出的美好状态。同时,学校体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而另一方面还应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满足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就体现了功利价值,表现出了社会功利性的审美要求。

四、学校体育教育审美意识形成过程

(一)直觉阶段

所谓直觉,就是对体育运动的直接感知,它反映体育运动的表面特征,是学生感官触及的东西。在直觉阶段,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可以认识体育项目的直接形象,这些直接形象是由动作、造型、姿势、体态、线条、音响、色彩等构成的,是直接可以感觉到的。一般是在对象的外观和形式的范畴进行的,缺乏一定的参照和想象、感受和再创造。因此,学生欣赏感悟体育美,在直觉阶段所获得的感受是有限的。因为体育的欣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运动体验、生活经历和文化教养,产生具有情感的精神活动,才能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

(二)再现阶段

直觉阶段一般来说是短暂的,体育欣赏很快便从直觉进入再现阶段。所谓再现,就是通过再造想象的心理活动,将体育运动形象完整地全部再现出来。再现,也有人叫再创造。这一阶段使学生得到完整的形象,以便了解运动形象的本质特征。在这一特殊的反应阶段,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有着特别突出的意义。因为体育欣赏虽然是审美主体由对象的感知而引起的视觉、听觉欣赏,

但它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能动的、积极的、有所发现的。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学生们已有的审美意识如何外化的阶段,例如具有艺术再现才能的学生,可能将运动的各种形式,创造出比体育现实更集中、更强烈的艺术美。因此,体育审美过程是具有再创造性的审美过程。

(三)深入本质阶段

直觉和再现都是对体育运动形象外表的认识,只是完整地全面地再现运动形象,还未深入形象的内在本质。而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包含着体育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必须透过感性形象去掌握它的本质。在深入本阶段,着重于理性分析和综合,是认识的更进一步深化,所获得的美感比再现阶段更为深沉、凝练。

(四)再评价阶段

再评价就是对审美对象在表现过程中已经评价过的内容的评价。运动员在动作完成过程中,对自身的表现已作过一次自我感觉评价,这个评价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无论怎样,欣赏者在审美过程中都会再作一次评价。这个评价可能和运动者自身评价完全一致,也可能高于运动者自身或低于运动者自身,也可能与运动者自身评价完全相反。这是由于体育美是多姿多彩的,审美标准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不可能用一个标准去涵盖一切。同时,不同运动项目也有不同的审美特征。

因此,再评价要进行具体的审美评价,并制定相应审美标准,其中也应包括审美者对审美对象真实性、人品素质等方面的再评价,使体育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通过对体育运动美的认知和再评价,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高尚的体育道德观。

五、结语

学校通过体育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具有充分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和表现美,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中审美价值的认识,以推动现代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宗湖.体育教学模式问答[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

[2]赵崇乐.体育的审美价值考量[j].辽宁体育科技.2011(5):10-11.14.

[3]鲁勇,李险峰.审美精神视角下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94-96.

[4]陈济川.新世纪我国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99-101.

[5]张养利.体育教学中美学教育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9):158-159.

审美教育的形式篇3

由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有所不同,审美情操也纷繁复杂,所以文化馆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群众审美兴趣差异,不断创新审美教育方式,完善审美教育内容,丰富审美教育活动,才能有效提升群众的审美能力。

1.创设审美情景,激发群众审美兴趣

想象力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基础,能够扩展群众的审美空间,激发群众的审美兴趣,使群众能够积极参与到文化馆审美教育活动中。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或说教教育模式,导致群众在整个审美教育过程中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无法激发群众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文化馆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必须创设各种情景,如音乐情境、故事情境、影像情境等,通过生动、形象的教育手段,以激活审美教育氛围,激发广大群众的审美兴趣,增强群众对审美的求知欲望,并在美的熏陶下提高自身审美观念与意识。现阶段,文化馆整体环境设计虽然充斥着各种名人名言,但是不能忽视国画、雕塑、照片对群众审美能力深远的诱导作用,通过这些美术作品,使群众得到美的升华,获取新的审美认知,并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净化群众心灵,激发群众审美情趣,对文化馆审美教育功能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营造审美环境,开展各色审美活动

文化馆是一个社会性质的文化机构,其本身具有显著的审美教育优势,能够为广大群众营造良好的审美环境。因此,文化馆审美教育工作必须面向广大群众,并给广大群众提供良好的审美环境,让群众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并使文化馆审美教育职能在群众审美能力的培养中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提高群众的审美能力,必须做好群众文化普及工作,开展各种审美活动,主要包括文学形式、美术形式、舞蹈形式、书法形式、戏剧形式、摄影形式及音乐形式等活动,能够从群众审美艺术角度出发,使社会群众对美有更加深度的了解和感知,并增强群众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开阔群众的审美视野,为美好生活创造奠定坚实基础。在开展审美活动时,必须与当地文化馆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尤其是对文化审美教育力度相对薄弱的文化馆,必须定期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审美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审美教育对象,不同层次文化馆美术教育骨干进行培训,以发挥文化馆美术教育骨干的带头作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审美教育活动中。

3.引导作品赏析,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在文化馆中,无论是美术作品,还是建筑艺术、雕塑等都蕴含者独特的美学理念和审美思想,但是在群众审美意识和观念相对缺乏情况下,人们无法体会到美术作品的美。这就要求文化馆必须加强审美教育,以帮助群众正确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及理解美,并树立正确的美丑观念,掌握美的本质。首先,引导群众从历史角度去鉴赏作品。美术史作为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每个时期所创作的美术作品,都与其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文化馆在审美教育中应引导群众用历史眼光去鉴赏作品。例如,新时期时期所创作的陶壶,其表面刻有精美的鱼纹形,现今很少有人对其发出较强审美兴趣,但在那个时期的人们对鱼纹画较为重视,并将其生活、生存希望寄托在这陶器的鱼纹画上。现今人们对鱼纹所蕴含的情感不了解,所以对图形审美情感并不浓烈。因此,文化馆在审美教育中,要积极指导群众从历史角度去欣赏,才能激发人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情感。其次,引导群众从辩证角度鉴赏作品。雕塑作为美术作品重要代表之一,常常出现在美术教材中,特别是古希腊时期的雕塑在美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例如:世界闻名的雕像著作—《米洛斯的维纳斯》,它雕塑是希腊神话中拥有美与爱的女神,充分展现出了古希腊时期人们审美观念。古希腊时期人们对人体美非常崇尚,从丰腴的身体、端庄的容貌,能够将雕塑内外美充分体现出来。在文化馆审美教育中,应指导群众去欣赏雕塑这类美术作品,使人们不仅能够从人体生理角度进行鉴赏,同时从辨证角度进行鉴赏,体会人们对内外美相互统一的追求。当群众在新生这些美术作品时,能够对这这些美术作品创作背景有所认识,拉开西方反封建主义帷幕,了解西方社会的发展革命和历史,对深刻体会到其中的美。再者,引导群众从技巧角度鉴赏作品。虽然美术作品的创作时期与形式有所差异,但是它们都由独特的创作技巧形成的。我们把中国画与西洋画进行比较,在这些作品中线条表现力、流畅性及力度都是相同的,但中国画主要以线描为主,力求表达内在美,而西洋画则以块面为主,力求表达形准,这是两者的差异所在。很多美术作品常常通过色彩来表现出明暗感,中国画主要为植物类色彩,亮度相对较差,而西洋画则为矿物质类,亮度较强。同时美术作品能够真实反映出现实社会,中国画注重的是写意,而西洋画则注重写实,两者在创作技巧上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文化馆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应从创作技巧上对美术作品进行讲解,并向群众介绍各个流派的创作技巧与形式,以帮助广大群众以正确的审美方式去鉴赏不同的美术作品,有利于群众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结语

审美教育的形式篇4

摘要:人们的审美观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发生改变,然而在审美的启蒙期,初中的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学生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以及美化孩子心灵方面,地位举足轻重,所以,对于初中美术的审美教育教学的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如何培养及加强孩子审美教育的问题上,就初中美术教育这一平台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审美教育

美术教育教授的不仅是一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美的精神。初中美术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和审美素养。在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基础上,不断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教授关于美术方面的只是技能。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教学模式,结合专业的美术欣赏知识,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审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一、审美教育的教学目标

所谓审美教育,即在对美的欣赏、感受以及创新等方面,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引导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对于学生自身来说,不仅可以正确地认识身边以及社会中各种分繁多杂的人和事,也能美化心灵,提高自身的修养,对于社会来说,对于营造融洽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及提高全民素质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总的来说,初中的审美教育是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塑造学生完整的个性,提高审美素养和意识,拥有健康健全的审美观。所以说,在初中审美教育这一方面,教育方式和教育导师起着重要作用,本着加强学生的审美培养这一原则,教师应该掌握适当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出色地完成初中审美教育的目标。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可以利用一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一定的震撼,深刻的印象也会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心理氛围,生动形象的情景带动学生的情绪,教学效果远远比传统式的教书授课形式好。这一过程中牢牢抓住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心理特征,以别致的教学模式引起学生的共鸣,方能达到一种好的教学结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孩子们束缚在井底一般的一成不变的空间里,四周雪白的墙壁扼杀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想象空间,这种模式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的培养无疑是不利的,所以说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意识上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2.注重培养学生美感

美术总是以一种具体的形式来展示艺术的美和造诣,但是审美却是一种较为抽象的东西,它在于学生自身的领悟和感受,所以,在从具体走向抽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美术的展现形式是具体的轮廓、色彩、位置、形态等,诸如奔腾的骏马、落日的余晖,给予孩子们视觉上的享受和冲击,然而重点是学生对于美感的认识和感受,所以教室应该加强引导,注重对学生美感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

3.活跃课堂氛围,丰富教学形式

良好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拥有较好的学习状态,以更充沛的精力来感受和学习初中的美术课程。轻松融洽的气氛配上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接触到所了解的事物。注重孩子们审美能力的培养,以艺术教育的方式可以不断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空间,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诸如课堂讨论,使得一种教育教学变成了一种智力和能力提高的活动,效果无疑是显著的,所以说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也是关键。

4.作品欣赏

对于美有独特的感受和领悟之后,便是审美观的形成,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正是关键性教学目标。欣赏不仅是通过眼睛去观看,更是要唤起感情的呼应,在情感的带领下去欣赏美。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每一笔都表达了深刻的含义,学生要多接触这些作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去参观一些博物馆和重要的美术展览等。当然,这一过程中,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关键环节,因为情感的培养和升华离不开具体的活动,对于艺术的领悟又离不开情感的培养,所以说尽可能地欣赏美术作品是很有必要的。

三、搜集审美素材,做好审美服务

1.培养形式美感

前文也有所涉及,美术通过具体的表现形式来传达艺术的魅力,初中的美术教学首先接触到的肯定是具体的表现形式,诸如线条、图案以及色彩等。所以说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是结合这些具体的表达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这些具体的形式主要分为线条、色彩以及图案三种。首先提到的要数线条,因为世间万物都以一定的形式状态存在,都可以通过一定的轮廓表现出来,线条囊括了了种种形状,不同的粗细、疏密以及干湿程度的搭配组合构成了纷繁复杂的世界,也抽象出了事物最本质的特征,所以教师教授学生通过掌握线条这一形式来感受美,是一种独特的方式。其次是颜色。当然,色彩冲击着人们的视野,色彩的搭配表现出事物不同的特点和内容,学会如何通过色彩来表现艺术,通过色彩来感受艺术,是一门必修的功课。最后是图案,每一个图案都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律和组织搭配,良好的组织形式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反衬对比的手法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总之,熟练感悟和掌握这些法则,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重大作用。

2.把握情感之美

美术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活动形式,客观地存在于我们所接触到的空间里,但是对于美术的认识和感受却是一种独立的精神活动,好的艺术作品给人带来精神上的震撼和共鸣,激发人们的情感,可以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情感是教育是一种深刻的教育方式,可以借助很多方式来传达,诸如参观展览、临摹写生等,不同的视角和主题也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学会把握情感的微妙变化和在欣赏作品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

初中是一个身体和心理共同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孩子的审美教育至关重要,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建立健全其审美观,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其审美素质以及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所以要牢牢把握初中美术教育的审美教育这一关,为祖国的未来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审美教育的形式篇5

一、以音乐审美教育为中心

音乐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自我国古代以来,音乐在教育史上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发展。今天音乐的形式已经多种多样,各种不同的音乐也交织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国外的音乐形式和中国本土的音乐形式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一定中国特色的新的音乐教育审美形式。我国的音乐教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几经沉浮,成长到了今天的局面,其中的形成过程充满艰辛。音乐是文学艺术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渐渐的重视起来,音乐教育也由此形成。在新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教育体系日益得到完善,音乐教育显然已经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育体系的改革,也使得音乐教育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很多艺术类学校都把音乐教育放在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上,这也为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对听觉神经的刺激。音乐教育进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音乐本身的内在意义,现在社会上大量流行的音乐形式有很多,有哀伤、欢快、平缓、纯音乐等多种形式,各个形式的存在也使得音乐教育得到了最大的繁荣与发展,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教育本身是要教导实质的内在意义,并不只是单单的听音乐,音乐的表现形式也不只局限于表面,音乐教育要做到审美教育,审视音乐内在的蕴含意义与音乐当中的美,不懂音乐审美,就不可能体会音乐当中的重要意义。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艰难

音乐审美是众多艺术审美当中最为艰难的部分,它是时间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时间上的持续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这就是音乐艺术的独特性。音乐艺术不像文字艺术和美术艺术那样古板严格,因为音乐艺术相对来说有较大的创造性和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创作的同时其艰难部分就显得太抽象不好把握。又因为音乐审美的抽象性也使得它可以被高度升华和高度提炼。音乐审美教育的道路是艰难且深远的,艺术形式的开放性也使得音乐的创造性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艺术形式的开放,使得审美艺术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创造能够使音乐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整个社会的音乐水平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音乐审美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对音乐进行赏析,音乐教育就是对音乐的审美,音乐的审美也是在音乐课堂上开始,在音乐教育的实际教学当中,音乐的审美就是教师播放一首音乐,学生所听见的声音进行评价和得到的听觉感受,表现出来的是音乐的表面所要表达的东西,学生所能理解的范畴也是音乐所表现出来的简单的东西,在音乐审美教育的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不能只是通过旋律感受表面的文化和感情,需要根据旋律体会音乐更深层次的内涵,加深对审美的理解。

三、音乐的意义和审美的关系

在音乐的艺术形式当中,音乐的审美所产生的意义是会对音乐实践产生一定影响的,一味的追求音乐所表现的外在意义,会使得音乐失去本身的内涵,一个审美形式的产生是对一个审美标准的重新评定,不能将音乐庸俗化,这会导致忽略发掘音乐本身存在的自然规律和独有的表现形式,而使得音乐的形式变得普通化。音乐的意义是在于表演,将表面的音乐旋律呈现在大众眼前,但是审美的意义却是发掘音乐深层次的自然规律,不能够只是注重音乐的创造,而忽略了大众的审美评定。音乐的意义是丰富人们的精神文明,一个优美的旋律可以使人释放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之余感受这一份惬意。审美可能就是深层次的东西,注重价值的考量形式。

四、音乐审美教育的体现形式及其影响

音乐是声音美学,是把声音连贯上的一门艺术形式,强调了音乐其中蕴含的现代意义。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中,越发的注重以人为中心。当然教育的体现形式和制度也是如此,音乐的教育也是以人为中心的艺术教育观,教育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发展法则,让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性自由的发展,不可以制约想象的空间,这样是不利于音乐水平的整体发展的。现代社会音乐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每个音乐之间的表现形式都各不相同,对这样的音乐就要通过音乐审美的评定标准评定其中的价值,音乐的意义是重大的,音乐的审美是将时代性和民族特性结合到了现代音乐当中,不断地赋予音乐时代的内涵,使音乐价值呈现多元化、趋于合理化。

音乐形式的逐渐增多,对音乐的要求也不断的加大,音乐审美教育也不断的得到了发扬与发展,因为音乐审美的要求的提高,使得市场上的音乐产品有了一定的严格规范,人们都有对美的追求,美的东西会被广泛的传唱和赞扬。所以,音乐审美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

审美教育的形式篇6

【关键词】审美教育;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202-01

审美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其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审美教育形态、语言的把握来实现“美育”教学的目的。从教育层面讲,审美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作为依托,实现“美育”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艺术行为层面讲,审美教育就是一种生活艺术,是一种净化人心灵的艺术形式。

一、高校审美教育的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管理体制存在漏洞。教育部对高校开设艺术公共课程有明确的要求,对审美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有明确的指导方案,并且设置了审美教学机构。但是,政府在管理过程中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审美教学管理体制存在一系列漏洞。比如,教师对审美教学的不重视、部分高校取消审美教学课程等。与此同时,导致我国高校美学教育落后的原因还与审美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有关。审美教育评价对高校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不了解,盲目进行教育调整,导致我国审美教育水平低下。

(二)社会功利主义盛行。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21世纪的教育行业之间的竞争关系日趋激烈,主要表现形式有科技竞争和教育竞争。高校大学生盲目追求科技带来的功利享受,过多地追求物质享受而忽略精神层面的需求。另外,随着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在高校文化中的盛行,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以前平常的生活态度向现在的功利态度转变,导致大学生们缺乏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学校缺乏审美课程设备。对学校而言,缺乏审美课程设备也是导致高校审美教育体制不健全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我国高校领导不重视文化场地设施建设,从而影响大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得不到提升。另一方面,高校对审美教育的方式存在极大的问题。在高校课堂上,审美教育的中心放在对教室的布置上和对课堂氛围的营造上,忽视了审美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导致教学效果低下。此外,高校在对审美课程的安排比例结构完全不合理。据有关教学计划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社会类学科的比例占12%。在美国和法国比例是45%。日本的比例是55%。

二、加强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政府要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审美教育是一种借助形象或者抽象的事物来传达感性认识的过程。相对于智育教育而言,美育的难度系数较大,因此,政府要加强对高校美育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和监督力度,并以政府颁布的监督文件作为法律依据,及时调整高校审美教育机制中存在的不合理部分并向上级部门反馈。另外,政府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机制。同时,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成果检测,并加大对教师的审美培训技能的资金投入力度,避免高校美育出现分散状态。

(二)社会媒介积极引导。首先,媒体要正确引导发挥美育对学生的影响力。作为舆论导向的有效载体之一的媒体,是推动高校审美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利益方向的有效方式,能够逐渐消除大学生的社会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引导大学生加强对社会精神的追求。

其次,提升审美教育在高校的地位。提升审美教育的地位是为了适应社会时展的趋势,也是满足高校对综合性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提升大学生素质审美情操的“美育”,是促进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校改革审美教育教学体制。首先,高校要设置符合学科特点的合理课程。比如,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在对学生艺术审美课程的安排就比较合理,不仅配套了专门的设施,还安排了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的课程。

其次,学校要改变传统的美育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模式逐渐向多元化、自主性方向发展。一方面,统一开设美育课程,提升美育在高校中地位。另一方面,通过社团的形式宣传美育课程,提升学生对审美教育的兴趣,让大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养成真善美的良好品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的审美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政府、学校、社会各阶层之间要联合起来,通过政府的监管、社会的舆论导向、学校设备的完善等方面来探寻解决措施,实现审美教育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夏燕靖.新时期以来我国艺术学学科设立与艺术学理论发展历程探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07).

[2]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课题组.2013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J].艺术评论,2014(09).

作者简介:

审美教育的形式篇7

(一)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虽然高校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但是目前,学生迫于严峻的就业压力,对美育教育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将有限的精力更多地注入到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或无暇顾及人文素质水平的提升。学校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对学生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也往往是无可奈何。

(二)美育教育内容少,课程专业性太强

在现实生活中,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高校美育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是强调以艺术审美教育为主,而忽视了其他审美教育形式。艺术审美教育的大部分课程都是艺术专业教师兼职开设,虽然在给普通学生上课时有意识地降低了难度,但专业教师的专业思维定式已经形成,专业教材章节框架深入头脑,对公共美育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使得课程的备课不充分,专业性依然太强,与普通学生的原有学习经验难以衔接,致使学生普遍对此类课程兴趣降低。

(三)尚未建立起健全、科学的美育教育评价机制

就目前来看,我国尚未建立起健全、科学的美育教育评价机制,美育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单一,重视艺术尖子学生,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水平评价,忽视了更高层次的学生审美要求的内因动力水平评价。

二、高校美育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

高校美育教育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美育教育的规律,改变学生现有思维方式,扩展美育教育的内涵,创新美育教育的评价体系,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提高。

(一)加强大学生对美育教育的思想认识

美育教育作为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让大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这些作用、认可这些作用。

1.美育教育对构成大学生的完美人格起着关键作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已指出美育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导善”的作用。鲁迅先生也指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尚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艺术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对美的热爱与追求,进而内化为一种美的意识和观念,使其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比如屈原的《橘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学生在阅读和欣赏这些作品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染和陶冶。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教育对于构成完美人格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2.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美育教育能促进智力的开发。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开发右脑功能对于人的智力发挥起着重要作用,而美育教育在开发右脑功能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也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爱因斯坦十分珍惜时间,但练琴、听唱片有时长达几个小时都毫不可惜。他说:“我的许多科学成就,都从音乐中得到启发”“音乐不会影响研究工作。”这些都说明专业教育和美育教育没有冲突,反而促进专业素质提高。

3.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艺术素养高、形象思维发达的人,不仅具备对美的理解力和鉴赏力,而且还会把形象思维运用到本专业,在不同专业之间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天文学家开普勒在民歌《和谐曲》的启示下发现了行星的运动定律;18世纪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莱布尼兹看到八卦排列图,联想到自己的数学研究,创建了数理逻辑学。可见,创新思想往往在审美中受到启发。

4.美育教育可以提升就业竞争力。把美育教育、素质教育和就业的关系联系起来讲,能够较好解决学生美育学习动力问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其中环境竞争力与学生个人所处环境相关,基本上是确定的,而核心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经过努力是可变的。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高低又与自身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中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美育教育又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进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在,从各种媒体上的广泛报道来看,用人单位选拔人才已经不是以专业成绩为唯一标准,招聘人才往往要经过初试、面试,甚至三次面试、四次面试,多轮面试的目的就是要考查应聘者的全面素质。这些道理使学生真正听瞳了,想通了,学生自然就有了美育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开阔视野,扩展美育教育内涵

除了艺术审美,美学教育还应该包涵工艺审美、生活审美和自然审美。高校开设的审美课程,如西方美术欣赏、音乐鉴赏课、声乐理论与实践等,偏向艺术审美层次,需要专业基础的支持,这对非专业学生来讲难度是很大的。从现有普通大学生的认识经验和接受形式来看,工艺审美、生活审美和自然审美的形式很适合他们的审美要求。所以应该扩展美育教育的内涵,加强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工艺审美、生活审美和自然审美的教育。

1.工艺审美。工艺审美其实就是人和物相结合,并使人产生心理愉悦,工艺审美的基本表现是实用性要求与审美性要求的相互融合。诸如笔记本的配置和外观造型相结合令自己满意、学校的建筑设计与实用性结合令自己感到满意、课本的内容和装帧自己觉得舒服等。由于_t艺审美不脱离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因而也是大学生中普遍性的审美形式之一。如果每位大学生都能够提高工艺审美水平,并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与精神内涵,那么审美才算是最大限度地融入了生活,提升了生活,美化了生活。在高校审美教育中重视和发展_丁艺审美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极具理论与现实意义。

2.生活审美。生活审美是人类以自身现实生活为对象的审美模式,它主要指人们对自身现实生活能起一种满足感、享受感,能起到一种即时l生的感性精神愉悦。让大学生在生活中审美,以审美的模式肯定自身的现实生活,是帮助大学生获得人生幸福感,实施人文关怀的基本途径,我们应充分发掘现实生活的审美价值,倡导大学生的生活审美。因此,高校审美教育中可有意识地开设诸如“形体训练”“礼仪”“幸福人生”等课程,使大学生了解自身的自然美、健康美。让大学生在现实生存中充分地肯定和享受现实人生,提升自己对生活的满意度,激发自己发自内心的人生幸福感,是生活审美课程的意义所在。

3.自然审美。自然审美就是人对自然界各种对象与现象的欣赏,这种形式之美,可以使大学生从五岳名川i、小桥流水、雪域高原、黄土高坡、西溪湿地等大自然风景中接受美的浸润,获得审美的体验。因此,高校可开设“旅游地理”“世界各地”“探索发现”等课程来提高学生自然审美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大自然是人类艺术创造的启蒙老师。历史上,无论儒、道、佛,思想家们都从大自然现象中获得了广博深厚的人生智慧,大自然是永恒的人生导师。对于心智发达敏锐的大学生来说,大自然中正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人生真谛。因此,审美教育中的自然之美,又关乎人生之道,欣赏大自然,同时也是获得人生智慧的重要途径。

(三)改变单一的美育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机制的任务是检验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开展美育教育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美育教育的目标是多层次的,相应的评价机制也不是单一而是多元的。

1.知识技能评价与审美观念评价相结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比掌握几门审美教育课程的知识、技能更为重要,知识、技能可能忘记,但审美观念和审美品位的养成却可受益终生。对学校美育教育进行评价的时候,少盯着成果展览和汇报演出,多听听普通学生是否喜欢上美育教育课程,这些课程是否令学生感到审美活动的愉悦,学生们参与艺术活动是否是兴趣使然。评价要多肯定、多鼓励,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提高,而且,在评价情境中应当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评价中具有主体性,而不只是被动的、供他人评价的对象。只有学校评价结果和学生自我评价结果都令人满意,美育教育的目标才能真正达到。

审美教育的形式篇8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新编教材的特点,打破了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作用。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二、三岁至十八、九岁之间。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少年时期,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步入青年时期。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初中学生教育的艰巨性。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我们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有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条文进行剖析,并结合中学美育的任务,可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2.审美情趣的培养。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3.审美理想的培养。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象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象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象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象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审美教育的形式篇9

现实生活中,地理审美教育的影响因子是复杂多变的,但为了获取数据的可行性,本研究将影响因子分为地理审美能力因子和地理审美活动主动性因子,其中,地理审美能力因子又由四个子因子决定:地理审美感知、地理审美想象、地理审美情感、地理审美评价,每个影响学生对于地理教育满意度评价的因子都进行指标设计便于数据获取并统计分析,对所收集的调查问卷数据使用SpSS分析。

一、审美能力测量

1.评价指标及方法。地理审美能力是地理审美活动中学生应具有的发现美、感受美、评价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地理审美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具有重大影响,主要由地理审美感知、地理审美想象、地理审美情感、地理审美评价四个心理要素组成,通过学生感受美、想象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等活动发展起来。

审美感知是对事物形式特征的整体把握,是将杂乱无章的对象形式改造成一定的形式,一定的结构完形。它关注、选择对象的形式特征及其所暗示的东西,从完形中获得某种本质性的领悟。而地理审美感知则是学生主动地将各个知识点通过理解概念上的纽带构建成完整的知识系统从而形成整体把握的过程。地理审美想象是在地理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对地理知识所做的一种具有主观性的对原有“图式”的现实延伸或与其他“图式”形成联系的过程。地理审美情感则是在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主体对于已经构建起来的地理知识体系和延伸图式所产生的情感联系。而审美评价是主体从自己的审美经验、审美情感和审美需要出发去把握地理知识并对其作出评定的综合思维过程,是一种极为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学生对于地理审美感知、地理审美想象、地理审美情感、地理审美评价指标分别为“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我可以很好地联系之前的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我可以用所学习到的地理知识认识、解释并推理我周围环境的演变”、“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我经常会因为更加了解我所生存的环境而感动、兴奋”、“我深切地感受到有些地理知识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具有应用性”,学生对这四个指标作出程度判断,从“5”到“1”分别表示“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一般符合”“不太符合”和“不符合”。

2.评价结果。首先需要对所设计的问卷结构和内容进行信度与效度的检验,以使后面对数据所作的分析是有意义的。具体通过alpha系数检验问卷变量的信度,以确认所设计问卷的测量指标是具有稳定性、可靠性。通过Bartlett’s球形检验问卷的效度。

调查结果显示问卷结构及内容的信度与效度均较高,具有进一步因子分析的意义。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学生的地理审美能力是不够的,这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考试型教育方式造成的。以上分析表明学生的地理审美能力欠缺,尤其表现在地理审美评价上。

二、地理审美活动主动性

1.评价指标及方法。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要有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体验,这样才能引起学生良好的情绪感觉。

因此,学生地理审美活动的主动性对于地理审美教育而言至关重要,是地理审美教育取得应有效果的前提。对于地理审美活动主动性因子的评价指标直接设计为“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不论老师要求怎样,只有达到我对地理知识系统的建构标准我才会觉得满意”,学生对这一表述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从“1”到“5”评分。

2.评价结果。学生地理审美活动主动性变量的平均值为2.3621,低于“一般符合”。这表明学生的地理审美活动缺乏主动性。在目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审美体验是教师当作作业布置给学生的,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来进行的。学生坐在教室里,不是主动地进行地理审美知识的建构,而是被动地接受地理审美知识。教师以自己的审美体验代替学生的审美感受,并要求学生产生同样的审美体验,这就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审美表达和审美创造,导致了学生地理审美活动的直接情感效应降低,地理审美主动性缺乏,严重限制了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完全丧失了地理审美活动的主动性。

三、地理教育效果研究

1.单一指标测量。现阶段,学生对于地理课程学习的满意度代表了地理教育的效果。满意度的指标设计为“我很喜欢上地理课,它充满了知识型和趣味性”,学生按5分制对其评分,如果不喜欢,需要提出理由。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地理教学的满意度显然是不够的。学生不满意现阶段的地理教学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课堂过于单调和枯燥,死气沉沉;课堂内容不能尽快消化吸收;课外作业过多;不喜欢地理老师;没兴趣等等。可见,学生普遍没有发现并培养主动学习的兴趣,课堂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故满意度不高。

2.地理教育效果影响因子分析。对问卷的所有变量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结果显示,信度与效度均较高,可以进一步进行因子分析。

结果显示各因子间相关性明显,相关系数较大。使用逐步线性回归,剔除常数项后,方差解释量达到96.9%,进入的三个自变量均通过t检验。结果如下表:

学生的审美活动主动性因子对地理教育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最高,地理审美感知、地理审美想象其次,地理审美评价和情感在本模型中被剔除,但并不表示其对满意度因子无影响,因为他们之间的相关性是明显的,可能的解释是,地理审美评价和情感不是满意度因子的直接影响因素,他们通过地理审美想象间接发挥作用,而地理审美感知直接作用于这两个因子。

综合以上的统计结果,在学生维度上,学生对于地理教育满意度评价较低主要由于学生的地理审美主动性不高和地理审美感知及想象水平偏低所决定的。要实现地理审美教育,学生的地理审美主动性、地理审美感知和想象水平都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取得提高。

参考文献

[1]郭成,赵伶俐.美育心理学:让教与学充满美感和生机.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2]林崇德.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朱小曼.情感教育论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陈建翔.有一种美,叫教育——教育美学思想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5]陈澄.地理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审美教育的形式篇10

张颖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文件把“素质教育”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素质是什么?从现代教育角度来规范素质的概念,应该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素质结构基本上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素质、情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自然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认知性品质、意向性品质和个性品质;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精神素质、专业素质和自我意识。素质结构中各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这种整体也就成为素质教育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公民。而审美教育对素质结构的整体形成与提高,对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地发展、对抽调国民素质,即对整个素质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第一、审美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促使人形成特定阶级、集团所需要的政治意志、特定社会所设定的法制、道德等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思想品质、伦理道德、人格修养、行为规范等教育。审美教育着眼于人的心灵的净化,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理想目标有其一致性。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完善人的伦理结构,而审美教育有利于人的伦理结构的完善。

在所有的教育形态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性最强,它所包含的内容,用康德的话说,属于“实践理性”,而理性对于受教育者,则具有强制或半强制性质,具有律定个体的理性迫力,就其本质内涵或总体而言它是一种刚性教育,与它相比,审美教育却是一种柔性教育。审美作为一种价值事实,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语),美使主体产生“直观自身”的愉悦,它给予人的心灵自由如黑格尔所言,“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一个审美的人,在令人沉醉、令人激动、令人神往的美面前,是不需要通过意志努力来观照的。例如,我们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果我们带领学生登上巍巍长城,或泛舟在西子湖上,或徜徉于桂林山水间,面对祖国的锦绣大地,面对这令人神往的祖国山河美,那种油然而生爱国之情还需要“通过意志努力”来观照吗?如果我们带领学生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面对革命先辈、志士仁人的种种摧人泪下的悲壮美、崇高美,在学生心里油然而生的激动、仰慕、崇敬的情感体验是不需要任何人来说教、强制灌输的。审美教育重在“以情动人”,它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奠定深厚的情感基础,以情感为中介,使外在的“他律”(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律”(成为人自身内心的要求),使人的主体目的性符合于最高的善,引导人们去追求美,厌恶丑,从而趋向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高尚。

人对于美尤如蜜蜂对花一样,天然肯有一种趋美冲动,这种趋美冲动甚至使得审美主体发生爱屋及乌的迁移效应,即在审美的同时,连带接收与之有关的其他信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信息)。刚性教育经过审美媒介的柔性自理即把严肃的理性说孝籴马了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和令人兴趣盎然的活动,就会产生“寓教于乐”的审美效应。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思想道德认识与相应的情感相契合时,就会形成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且,会以此为动力,推动思想道德认识向思想道德行为转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信仰作为一种美来追求并赋予深厚的情感时,他的道德信念才是坚定的、稳固的、不可动摇的,他的价值观、人生观才是积极的、向上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所以,审美教育有利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与完善。

第二、审美教育与文化科学素质教育

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包括智力教育、文化素养以及学习习惯、技能等的培养。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创造性等特点,它有利于智力教育任务的愉快完成,有利于智力开发,有利于结构的完善,有利于文化科学的发展。

智力教育是一种认知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它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摄取、加工、储存大量信息,对学生的智力活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代心理学揭示了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功能。心理学研究还表明,愉快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动,而痛苦、惧怕和愤怒等情绪不利于该活动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为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而审美教育侧重于形象性、情感性体验,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美感。这种美感必然有利于他们的感知,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时,美感成了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诱因,它强化着学生的各种心理能力和活动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为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另外,美育还要求教师必须用美的手段把知识“装扮”起来,按“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审美化。这样的教学美同样给学生带来令人振奋的愉悦,它消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增添了教学情趣,教师和学生都能在适宜的感受中保持心理平衡。而这一切就能保证智力教育的任务愉快完成。

审美教育有利于智力的开发,主要表现在对右脑的开发上。有一份关于二十一人才素质的调查资料,认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并认为“创造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1〕大家知道,人的创造力主要靠人的大脑。“左脑负责理解文字、语言以及数字计算,它把复杂的事物分成单纯的要素,然后再进行有条不率的综合概括,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逻辑思维。右脑则负责认识空间、图形,鉴赏绘画、雕塑、建筑、观赏自然风景、欣赏音乐、舞蹈,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观全局,把握整体,这就是所谓形象思维。”〔2〕右脑是想象的大本营,是人类智慧的宝库,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才思是否敏捷,关键在于右脑的开发程度。然而,我国上前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在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是偏重于左脑的开发,忽视右脑的作用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热衷于填鸭式、灌注式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而这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提出的创造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在开发人的右脑、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审美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审美教育是通过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来进行教育,使人的审美活动中,直接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展开联想和想象,伴随着情感体验,进行品味和理解,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和理性的启迪。这种以形象性为其主要特点的教育,对于人的右脑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走出二维的平面世界,进入广阔的三维的立体世界,成为一个富于想象力的人,聪明的人,善于开拓和创造的人。”〔3〕学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腾守尧在《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谈到美育的最终目的时说:“美育不应仅仅阗眼于美的领域,它还应对智力的开发和道德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最终落实为审美心理结构的成熟。”审美心理结构与认识结构(智力结构)、伦理结构成人的总体心理结构或文化心理结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发展变化都会引起其他部分乃至整体的变化。当然,审美心理结构的培育不能等同于智力结构的建构,而且,审美教育也必须以一定的智力教育为基础为前提的,但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成熟必有利于智力结构的完善、成熟。审美心理结构,立意地说,是指人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各种心理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的协调统一。这种高层次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被李泽厚先生称之为“复杂的数学方程式”),首先要使人们具有丰富的内在情感,而内在情感的体验和积累,只有通过对外部自然形式、艺术形式和社会形式的把握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只有审美教育才能实现。所以,审美教育并不代替智力教育去“越俎代庖”,而是把“外部自然形式、艺术形式和社会形式”和主体的“内在情感”、想象、理解等各种心理能力“协调统一”,形成一种整体的东西,即一种结构,一种能力,或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正如李泽厚先生在《美感的两重性的形象思维》一文中所说:“教育科学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有意识地为塑人的心理结构而努力。人要获得一种结构,一种能力,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而不吸是知识。知识是重要的,但知识是死的,而心理结构则是活的能力或能量。〔4〕关于这一点,我国科学界的泰斗钱学森在1991年10月国家授于他最高荣誉奖时,他所说的感谢他爱人蒋英同志的一段深情的话是最有力的证明:“(蒋英)她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专门唱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式。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更宽一点,活一点,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也要感谢我的爱人蒋英同志。”〔5〕钱老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艺术对科学的作用说得多么精辟透彻!我们借来说明审美教育对智力结构的完善、对文化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了。

第三、审美教育与身体心理素质教育

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包括体质、体能教育和心理教育。

人的体质结构是审美心理结构的物质基础,体质结构的改善直接影响和促进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体质、体能教育使大脑发育更完善、感官能力增强,它不断发展着心理的生理基础,而审美教育在这生理基础上,完善着审美结构。促成理性人性的实现。

体质、体能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人的体魄,而强壮的体魄是通过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者也可以说,健美的形式本身就是增强体质、体能的重要方面。古人有“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的说法,正是看到了美的形式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因此,体质、体能教育的过程也是建立美的形式的过程。而美的形式的建立,离不开对美的形式的感知和判断,以及对其有意的追求。——这“有意”就涉及到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美标准等。一句话,审美修养提高了,就可帮助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塑自己的形体,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审美教育还可帮助提高体质、体能的水平和技艺。体育的技艺是多种因素协调配合的结果。协调的原则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塑美的形象,通过缺乏美的修养,就很难达到上述美。据说李宁从小喜欢绘画,经过刻苦学习他的绘画和体操技巧都有很大抽调。他说:“画画可以促进自己的体操运动,自己以前在体操训练中总有急躁的毛病,自开始练画以后,屏声静气地悬臂运笔,刚柔相济的竹画法,以及有弹性的竹叶撇笔,都是体操中技巧与艺术的结合。”〔6〕

心理教育,即心理素质教育,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不高,且呈下降趋势,在他们中间存在较多的心理障碍。传统教育比较重视教育的“显性”的目标,如品行行为、文化知识,劳动技能、身体发育等,往往忽视“隐性”目标——心理素质,而现代教育则主张两个目标同时追求,统一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使认知心理、情性心理、社会心理素质协调发展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个体发展中更重要更深层次的内在要素。在如何教育学生的方法上,传统教育比较强调说教式和管束式,主要靠讲道理和外部约束的方法使学生行为符合规范;而现代教育则主张以心理学、行为科学为依据,运用说服、熏陶、感染、激发内在需求、新生自主等方法去教育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正是通过这些方法,将规范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心理品质。上述“熏陶、感染、激发内在需求、尊重自主”的方法就浸透了审美因素。

众所周一十一世纪是竞争激烈的世纪,将充满着困难与挫折,成功与失败。因此,未来的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与坚强的生存发展能力,必须有良好的稳固的心理素质,这也是未来人获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审美教育对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就是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特别重视审美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对美的惊讶、赞赏和崇爱——这是人性态度的基础,舍此,人的文明素养的真正培育和形成便不可思议。”而且,我们要抓紧儿童与青少年可塑性强的有利时机切莫错过!最后,让我们记住这位教育家的忠告:“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学〔7〕。

〔1〕见《外国教育研究(长春)》1994年第6期杨兆山、晓晨《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面面观——社会各界走访调查综述》

〔2〕〔3〕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3期李范《审美教育与社会改革》

〔4〕转引自腾守尧《审美心理描述》

〔5〕见1991.10.20《解放日报》钱学森《感谢.怀念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