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6:17

法治教育的内涵篇1

关键词:法治信念社会化信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208-02

社会是规范支撑的理性群体,规范能够提高社会主体行为的确定性进而形成稳定的社会凝聚力,其满足社会个体安全需要的职能属性固化了社会个体的信念凝结――组成社会共识,进而增加社会个体的规范信仰力,形成社会规范探索与人性结合的良性循环。

1法是人类社会化进程中统一个体行为降低分歧的制度化选择

社会是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或者说存在方式,“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产物。我们身心中最好的部分,我们活动中最高的形式,都是从社会而来”[1],而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个不可回避的矛盾,那就是“不仅具有利益一致的典型特征,而且也具有一种利益冲突的典型特质,由于社会合作,存在着一种利益的一致,它使所有的人有可能过一种比他们仅靠自己的努力独自生存所过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人对由他们协力产生的较大利益怎样分配并不是无动于衷(因为为了追求他们的目的,他们每个人都更喜欢较大的份额而非较小的份额),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利益的冲突,就需要一系列原则来指导在各种不同的决定利益分配的社会安排之间进行选择,达到一种恰当的分配份额的契约。”[2],这一矛盾的突出特点就是个体利益追求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并且,这种分散性会给社会个体带来内伤性的危害,于是,社会产生了追求政治权力的需要,以集中分散性的个体权利。另一方面,政治权力确实具有集合分散的个体利益追求的功能,但也同样面临集权性的膨胀危害,并伴随阻碍或者凝滞分散个体权利与集合完成后的政治权力的沟通渠道,这个沟通渠道以沟通与整合为内容。因为“只有通过内化制度化了的价值,才会在社会结构中产生行为动机的真正整合,才得以驾驭‘更深’层次的动机,以满足角色期待,只有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时,才有可能说一个社会系统是高度整合的,集体利益和它组成成员的私人利益达成了一致。”[3],这样就产生了制度化的规范需要。另外,任何规范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社会性生存经验的总结,当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成为社会主流的生存方式,现代的民主法治也就应运而生了,这是人类处理个体权利的分散性和政治权力的集中性矛盾的经验总结,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持久稳定结构――用稳定的规范去限制双方并打开沟通的渠道。从而增加双方行为的确定性和可沟通性。具体而言,普通民众的权利具有分散性和弱小性,为了更好的生存,产生结合成政治强力的需要,另一方面,政治强力一旦形成,也就具有了压制任何一个社会民众的绝对力量。个体的弱小难以抵抗强权,但是负面情绪的积累会以一种社会群体性暴动的方式进行释放,来否定既有的强权,让普通民众的权利在社会范围内重新组合,这会造成整个社会层面的各种资源的浪费,比如说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在此背景下,引入一种规范,一方面限制双方的利益需要,防止利益追求的盲目性而超出社会的张力并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打开双方利益的沟通渠道,保证政治权力的利益追求与社会个体的利益追求的连贯性。

2法是以规范的形式总结个体社会生活的共识性元素来实现社会的稳定

社会靠个体信念来维系其核心的凝聚力,而信念的内化效果取决于信念背后的支撑――规范体系对个体现实社会生活的总结程度,“人们往往共享许多标准,并彼此期待坚持它们,如果它们这么做了,他们所在的社会将是有序的。”[4]。这说明法治信念的塑造前提是明确现实的社会个体的生活关系和对关系的期待。

2.1现代意义的法是对商品经济运行方式制度化总结

现代意义的法来源于西方,来源于商品经济的运行方式。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盈利成为社会主体进行劳动的主要目的,而盈利的实现前提是:生产者盈利动机支撑下的交换行为得以完成,从而保证生产者盈利动机和生产积极性。在此背景下,平等和自由成为法律的两个核心价值:平等来源于商品的价值属性,自由来源于商品的交换属性。商品价值的衡量标准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标准的社会统一性决定了商品价值的统一性,进而决定了商品主人的平等性,另外,当商品交换成为社会绝对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时,为了保障商品交换的盈利动机和商品交换的顺畅完成,保障交换主体的“意志自由”也就成为社会主流的规范要求,这使自由的元素成为了法律的重要内涵,并成为社会主体由内而外的规范信仰要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学者认为现代市民社会“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关系为中轴,以尊重和保护社会成员基本权利和自由为前提的基本组成”[5]。马克思也强调“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6]。其进一步认为“如果说民法准则只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那么这种准则就可以依情况的不同而把这些条件有时表现得好,有时表现得坏。”[7]而“对商品经济关系的客观把握和靠自然法理论的指导,是查士丁尼立法成功且具有强大持久生命力的根本”[8]。

2.2法以正义标准集中人类社会生活的共识性情感并通过制度平衡降低分歧

法以外在行为为其调整对象,这区别于道德的调整方式,也就是说法并不是直接调整社会个体的内心,其只是通过外在行为去校正社会个体的内心,因为法律的制度化价值选择让其更加依赖于客观化的标准,将人类的美好情感寄托具体化,实现社会化生活的矫正目的――最大程度上克服人类以个体化界定表现的不利于群体生活的情感分歧要素,“人们行动,彼此相互支持或反对。每个人都考虑其他人在期望什么。当这些互有的期望足够确定与持久,我们就称之为标准。”[9],法律通过正义标准来实现这一目的,其实现路径是先用正义标准集中人类情感,然后将这一标准客观化、制度化。在法的起源经典――古罗马法的《法学阶梯》的开篇就说:法是关于人和神的事务,正义与非正义之学,并进一步将正义界定为“‘正义乃是使每个人获得其应该得到的东西的永恒不变的意志。’在罗马历史的早期,西塞罗也曾把正义描述为‘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人类精神取向’”[10],这说明正义对个体具有情感的感召力,另一方面也让正义因为“应该”的介入而具有了主观分歧性,从而加大了正义的迷惑性,“正义有着一张普罗透斯似的脸(aproteanface),变幻无常、随时可呈现不同形状并具有各不相同的面貌。当我们仔细查看这张脸并试图解开隐藏其表面背后的秘密时,我们往往会深感迷惑。”[11]从而背离了正义界定的目的,而“定义的目的是让争论能集中于事实上,好的定义的应有结果是把对术语的争论转变为对事实的不同看法,从而掀起进一步研究所需要的争论。”[12]按照这个逻辑,罗马法对法的界定包含了这样的共识性元素:“人”是每个个体关注的存在,而“神”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其集中了人类的某些美好情感元素,这一点可以从西方正义女神的形象以及中国古代的法字是“”的构成内涵得到明证,其中蕴含了公平、自由等人类共识性的情感要素,另一方面,首先用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实现个体平等的制度化――每个社会个体的权利与义务之和相等。并且,用权利的工具赋予社会个体以选择利益的自由“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13]。而用义务对其行为动机进行外在的限制“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13],并用责任保证权利和义务的可恢复性“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14]。然后用权力和权利的规定来实现社会群体与个体的平等,具体而言,就是权力与其义务的相等性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限制性。以此为逻辑实现了人类以正义支撑的共识性情感的制度化。即通过权利和义务的授予与让渡来引导人们趋利避害。权利表明权利人可以自己作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或者不作某事,表明主体的一种利己性选择自由。义务则相反,也就是说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引导人们的行为固化,调整社会关系。

3法的个体自由内涵通过国家强力实现个体与社会互动进程中的规范总结与运行均衡

任何社会的稳定都是一种利益均衡的结果,社会的均衡通过两种方式得以实现,“第一个方式是‘社会化’,指的是把一个新出生的个体培养为社会人的所有方式……另一个方式是‘社会控制’,我指的是让人们循规蹈矩以及他们让自己循规蹈矩的所有方式。”[4]。而这两个方式的实现都需要以规范总结为前提,通过规范总结来贯穿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张力表现――国家生活,这需要以国家生活表现的法的规范来源于以个体利益需求表现的现实社会生活,而现代意义的法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生活方式的总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商品经济的运行方式;另一个是以正义支撑的人类美德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其规范总结的出发点有两个:一个是个体的意志自由,“任何定在,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就叫做法。所以,一般来说,法就是作为理念的自由”[15],但是,任何自由由于涉及个体的内在意志,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将其外显,“法律是自在地是法的东西而被设定在它的客观定在中,这就是说,为了提供于意识,思想把它明确规定,并作为法的东西和有效的东西予以公布。通过这种规定,法就成为一般的实定法。”[16],也就是说即使个体意志带有主观的性质,但是当其向法抽象的过程中就具有了客观性的属性,吕世功认为黑格尔在法和法律的概念用法上的某种差异,他指出,按照黑格尔的看法,“法是自我存在在精神和它通过人的意志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世界之间的统一”;而“法律是人为地把抽象的法加以外在化,使之取得客观的实定法的形式”[17]。这为国家职能的发挥提供了遵循标准,也就是其在规范总结和矫正中的中立位置,“权力的中立是指权力立足于社会公共利益,而不是国家利益更不是权力行使者的利益……,社会利益是权力的一种立场。基于社会利益会使权力立场中立化,这为权力淡化提供了前提……社会利益是权力干预的理由之一……社会利益保障是权力行使者的一项义务……社会利益还是权力的一种价值目标”[19]。

综上,大学生法治信念教育需要对法的内涵进行界定,而法的内涵包含了个体意识、群体生活方式、国家职能发挥的动机和适用约束。而探索其沟通渠道和方式则是法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吴俊仁.教育哲学大纲[m].上海商务,1935:202.

[2](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刚,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

[3]talcottparsons,theSocialSystem,Glencoeillinois,theFreepress,1951:41-42.

[4](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三联书店,2012:34.

[5]袁祖社.社会发展的自主逻辑与个体主体的自由人格――中国特色“市民社会”问题的哲学研究[J].哲学动态,2001(9).

[6](德)卡・马克思,著.哲学的贫困[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6:121.

[7](德)卡・马克思,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56:347.

[8]王明锁.查士丁尼与《民法大全》的编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9](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三联书店,2012:30.

[10](古罗马)优士丁尼,著.法学阶梯[m].徐国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

[11](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77.

[12](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三联书店,2012:35.

[13]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9.

[14]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44.

[1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36.

[1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218.

法治教育的内涵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10.037

abstract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sthetrendofthetraditional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Buttheunderstandingofthecurrentisnotenough,anditsconnotationandunderstandingistobefurtherenhanced.thispaperarguesthattotrulyunderstandhighervocationalcollegemedia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connotation,firsttogetridofthe"Fourmisunderstandings",basedontoestablish"threeconceptsoriented",toclearthe“fourinnerdimensions".

Keywordsvocationalcolleg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themedia;connotation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引发了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革命性变革,昭示了一个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的传媒时代的到来。现代传媒在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的同时,也在从各个层面改变和重塑社会生活。在这种新的时代条件下,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可避免地遭遇了巨大挑战,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途径,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成为亟须研究的重大课题。而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适应传媒时代的要求,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而来,但当前对其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对其内涵和理解更是有待增进。因此,在展开各种具体性研究前,对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1解读之基:破除“四大观念误区”

在传媒时代背景下,着眼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关于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关于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更有待深化。基于此,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要得到广泛的了解和认同,首先要破除“四大观念误区”。

(1)狭隘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主要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从维护秩序保持稳定的角度,认为所谓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舆情强化监管,以期营造和谐氛围,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认识,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为了加强监测和督管的新形式;二是教育认识,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是排斥多元思潮共存,强化主流核心价值观一元控制,简单粗暴而有失灵活变通,关键是在不能充分了解洞悉高职学院心理的情况下开展教育。

(2)片面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借助传播平台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这种观念对传媒时代缺乏深刻的理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之所以被称之是革命性的,就在于它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模式。现代传媒与社会生活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彼此影响,相互融合的。片面论观念误区正是割裂了现代传媒与社会生活的统一性。

(3)机械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将教育内容直接从通过现代传媒进行传播。在传媒时代条件下,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复制”和“粘贴”,而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根据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和心理习惯进行重新“加工”和“包装”,从而既让学生喜闻乐见,又富教育实效。

(4)形式论误区。缺乏独立性是这种观念误区的核心认知,它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是传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现代传媒的先进技术和传播方式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本身缺乏独立性,只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这种观念只是单纯凸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传媒的充分运用,而忽视了这种运用本身是带有生成性和发展性的,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从初始就具有相融相生的延续性和独立性。

2解读之要:确立“三个理念导向”

法治教育的内涵篇3

关键词:高校;文化建设;法治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6)11-0047-02

法治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一项伟大的发明,法治使人类学会自己驾驭自己。自从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正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建立需要教育的支持,而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最高阶段,承担着为社会直接输送各领域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任务。为此,高校在推进依法治国,最终创建法治中国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就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教具体到学校层面,就是依法治校。无论是教育层面的依法治教,还是具体到学校层面的依法治校,都必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依法治国的实施。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并未给予法治教育足够的重视,尤其是法治教育没有能够真正进入课堂教学之中。依法治校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高校如何推进依法治国,是当前很多大学管理者面对的问题。探索科学高效、和谐有序的大学权力运行机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依法治校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标。高校落实依法治国,是通过依法治校进而推动依法治教的途径实现的。高校要实现学校层面的依法治校,需在学校治理中树立法治观念,将法治教育内容加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之中,注重法治文化在大学文化中的培养。在探讨如何将法治教育内容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法治,什么是法治教育,什么又是大学文化。

一、法治及大学文化的内涵

(一)法治的内涵

法治是指法律的统治。法治包含两种不同的涵义,一种是形式法治观,一种是实质法治观。形式法治观就是“法律的统治”,要有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体系。实质法律观,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法治强调法律高于一切。人治社会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缺点,就是少数人拥有绝对的权威。人治社会实行的是掌握实际权力的少数人对多数人的。而法治则是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地位,强调法律高于专制权利。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法治的灵魂在于通过法律保障公民的权利,同时制约行政官员的权利。

(二)法治教育的内涵及内容

法治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将“依法治国”方略对公民进行宣传和教育,实现用法治意识指导公民自己行为的一种活动。法治教育包含了对依法治国的思想、原则、制度、执行过程的诸多方面的教育。法治教育不单单是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增添法律课程,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法治教育的内容应涉及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律能力。进行法治教育的首要内容,是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法律知识普及主要包括:宪法知识方面的教育、普通法律知识方面的教育以及一般性法规的教育。现实情况中,除了法学专业的学生外,绝大多数的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欠缺。为此,当前我国高校推进依法治校的当务之急就是推进法治教育,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来增强师生的法治理念。

(三)法治文化的内涵

关于法治文化的内涵,虽然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界定,但多数学者是根据文化或法律文化对法治文化进行定义的。由此我们可以将法治文化定义为受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影响并支配的法律法规和实践活动的总和。法治文化的内涵包括观念形态、规范形式的法治现象,甚至还包括实践活动形态的法治现象。

(四)大学文化的内涵

如何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是近年来高校讨论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但我们在探究出如何建设大学文化之前,有一个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大学文化。目前,国内还尚未形成对大学文化的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在对国内已有观点进行归纳后,我们可以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对文明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后所形成的精神成果以及蕴含这种精神成果的总和。根据文化的结构,大学文化包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根据文化的形态,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包括一个大学的教学、科研、生活所需的物质设施以及该学校所在的地理环境。制度文化则包含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而一个大学的精神文化包含的内容则更多,具体包含该校所有学生和教职工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心理状态、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

二、大学文化建设中法治教育的缺失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会议专题的形式讨论推进依法治国的问题,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结合建设文化强国和建设法治国家这两个目标,建设法治文化是当前的必要之举。当前,无论是我们整个国家,还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法治精神的缺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自建国以来,我国颁布实施的法律数量庞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法律权威却越来越被忽视。部分国家行政人员无视法律的权威,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个人利益。当百姓的合法权力和利益受到侵害而得不到维护时,很多百姓会选择上访,因为他们不相信通过法律手段能够真正对法律熟视无睹,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是对交通法的违反。在加大惩罚力度的2013年新交通法规公布之前,机动车闯红灯现象比比皆是,而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更是寥寥无几,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法律只是惩罚犯罪行为的手段。以上是当前我国社会上法治精神缺失的局部表现。教育作为推动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也存在着法治精神的缺失。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育注重智力的培养,而忽视德育,更是无视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校培育出来的人缺乏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导致整个教育文化建设中法治精神的严重缺失。近年来,法治精神、法治文化缺失所带来的影响日渐突出,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清华大学投毒案件、北大投毒案件和最近复旦大学投毒案件等高校犯罪事件血淋淋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些悲剧的制造者不能说他们没有文化素质,相反,他们就读于其他学生梦寐以求的重点高校,较之于其他高校的学生,他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他们非但没有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反而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高校教授学术造假、教授骚扰女大学生等现象层出不穷。大学文化建设中法治文化的缺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法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创造出一种法治文化,无论是对高校自身的发展,还是整个社会对法治文化的需求,都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三、将法治教育内容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有效途径

要在大学中创建法治文化,必须将法治教育内容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创建高校法治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实现。

(一)普及法律知识

将法治内容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当中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强法律的宣传工作。学校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政策法规研究室,组建一支由专业法务工作者和兼职法律宣讲员组成的普法工作队伍,通过多样化的普法宣传,保证教职员工和学生经常接受普法知识的培训,其中学生的法治教育尤为重要,要在学校的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及教学内容中落实法制教育内容,使校园法治意识真正深入人心。法律知识的普及包括:宪法知识、普法知识和一般性法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们国家的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对学生进行宪法知识的普及是最根本的任务。普通法律包括民事法、刑事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和社会法等。在学生中进行普法知识和一般法规知识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全面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做到最基本的知法、懂法、守法。真正全面的法治教育不仅需要增长学生的法治知识,而且需要使学生明白自己的法律责任和权利。法治教育既要包括道德教育、守法教育,也应包括权利教育以及教会学生如何行使自己权利的教育。

(二)增强学校师生的法治观念

只对学生进行法治内容的教育,要建设高校法治文化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大学文化的建设不是单单只靠学生就可以实现的,大学文化本身就是指大学思想、制度、治学风格、生活方式、师生精神和学校环境、物质设施的总和,它是一代代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结晶。要创建高校的法治文化,就必须培养学生和教师的法治思维,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此外,增强学校管理人员依法治理学校的观念也十分重要。

(三)加强高校制度和章程建设

制度建设是依法治校工作的核心。要以学校的章程建设为基础,构建统一的依法治校制度体系。高校要不断审查、清理和修订学校内的规章制度,对于那些已过时或不符合法治教育的规章制度,要及时废止。综上所述,将法治教育内容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之中,创建高校法治文化,是当前教育和整个社会的需要。要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师生的法治观念等途径实现法治教育在学校的实施,要使学校成为法治教育的主战场,从而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最终实现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作翔.法治文化的几个理论问题[J].法学论坛,2012(1):74.

[2]李元元.对加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7):52.

[3]李笑囡,曲玉萍.高校法治文化培育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4(6):45-46.

[4]李林.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5):142-143.

[5]刘作翔.法治文化的几个理论问题[J].法学论坛,2012(1):57-58.

[6]杨晓兵.大学生法学教育现状分析以及解决对策[J].法治与社会,2014(10):45-46.

[7]王逸曼.我国高校法治教育环境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2.

法治教育的内涵篇4

【关键词】依法治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依法治校过程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方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CBX15024)(2016.01-2016.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52-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描绘出了“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法治中国建设涵盖各个领域,具体到高校,就是要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依法治校已经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2003年7月17日,教育部了《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引发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实施依法治校的浪潮;2012年11月22日,教育部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依法治校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实施依法治校,内容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作为高校“铸魂工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也会受到辐射和影响。在如火如荼的依法治校进程中,如何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及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依法治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一)依法治校的内涵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教育部于2003年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阐释了依法治校的涵义。依法治校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从宏观上看,依法治校是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在保证高校办学自的基础上,加强高校管理,规范高校办学行为;从微观上看,依法治校是指高校依照宪法和法律特别是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来决策和管理学校内部事务,使学校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促进学校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健康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教育,“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①”的教育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域,是年轻一代形成和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

二、依法治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依法治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性

我国高校治理结构向依法治校进行调整和转变,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障,依法治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具有内在必然性和统一性,具体表现在:经济发展形势的必然性、高校教学目标的统一性、方式方法的互补性、人才培养导向的相辅性、内容及属性的相关性。依法治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在新常态下相辅相成,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点。

(二)依法治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扩展和内涵的延伸

在依法治国的视域下,切实推进依法治校是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扩展,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真正做到依法治校,培养具有法治精神、务实肯干的新一代经济建设中坚力量,对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延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发展意义。切实将依法治校法治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对高校培养信仰社会主x核心价值观,既遵纪守法又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扎实肯干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依法育人的教学氛围是高校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持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与创新的客观需要。

三、依法治校过程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的方法路径

结合依法治校的内涵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必要适应依法治校的发展态势,加强教育主体的导向性,创新教育理念,让依法治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研究阶段转向针对性、实效性方法路径研究阶段,切实落实我国依法治校工作部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制定体现高校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的章程,是依法治校的基本前提和保障。高校章程是依法治校的直接依据,也是法定权利之一。要遵循依法治校精神、坚持章程的促进创新、增强高校自的导向性。高校目前基本都制定了符合自身教学特色的章程,完善了高校治理结构,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进步。充分发挥高校章程的导向性作用,落实高校章程中体现的、依法治校的原则和精神,是高校下一步发展的重心和难题。切实按照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反映高校教职工、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凝练共同的理念与价值观,规范高校治理结构和高校管理权力运行规则,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及行业竞争能力,体现高校办学特色和教育发展方向,强化章程建设实效性,着力解决高校运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突出章程指导下的高校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使章程成为依法治校、依法育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的重要保障。

2.加强高校制度建设,逐步减少人治因素,促进高校管理向法治化转变。高校管理人治化是我国高校发展的顽疾,民主程序难以有效落实,严重影响依法治校的推进,也难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积极示范效应。高校制定涉及教职工和学生切身权益的规范性文件或者涉及高校治理结构的制度,应公开征求意见、通过民主程序充分讨论,部分重大问题还应采取听证方式等各种不同方式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保证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和合法权益得到充分表达和体现。加强制度化建设的宣传和落实工作,使高校管理制度系统化、程序化、常规化,对偏离制度行为应建立惩戒机制,提高依法治校工作落实过程的合规性。

3.规范高校治理决策行为和执行程序,加强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规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域,大学生法治精神的逐步养成需要依法治校的育人环境,规范决策行为和执行程序是依法治校法治环境的基础。高校要依法推动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和可延展性,充分发挥高校理事会(董事会)机构的决策职能;高校违反决策程序,造成重大损失,发生重大决策失误的,应依法追责。

4.健全高校民主监督机制,提升大学生参与程度。高校要积极拓宽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监督的渠道,健全学生代表大会,落实学生在可控范围内的民主选举权、自主决策权,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发挥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积极参与制定学生管理和涉及学生利益的管理制度制定过程,积极探索大学生代表参与高校决策机构的高校治理结构。

5.积极探索高校家长委员会制度,发挥家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应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建立家长拜访日,完善依法治校制度,引导家长委员会参与并监督高校管理,参与高校教学工作,促进高校与家庭良性沟通,扩大家长对高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社会资源与高校合作,进而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6.营造权利意识氛围,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条件。学生工作是高校教学实践活动的核心,对学生权利的重视程度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要切实保障大学生的人身、学习、参与社团、社会实践等各项权利不受侵害,杜绝违规收费以及由于高校过错而造成的侵权行为。依法治校可以体现公平、公正、育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法治精神和制度化建设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基本权利,树立高校法治形象,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心理接受程度,提升身份认同感,规避不必要的抵触情绪,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条件,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7.突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局限,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必然是承担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选择和培养具有依法治校意识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至关重要。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教育,在依法治校的新形菹拢应突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局限,重视和加强对非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职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作用,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基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要高度重视内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转变,高校教职工自身专业素养要高,自身功夫要硬,否则难以以理服人。高校要切实强化教职工依法依章办事、依法治校行为意识,认真组织教职工依法治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在新聘任教师的入职与在岗培训中,明确依法治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切实提高高校教职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8.依法治校改革高校职称评定体系,释放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潜能。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需要释放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潜能,创新高校职称评定体系,依法治校建立称职就应该顺利晋级的职称评定制度,革除职称评定领域权力垄断和寻租空间,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体现教育价值公平性,正向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价值取向提升工作积极性,学习和借鉴台湾等地区职称任期内称职即无条件晋升的自然晋级机制。改革现存教育课题和科研实践途径,废除学术成果和科研课题评定体系,消除“官方课题一总结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的问题,减轻职称评定评分过程“天下文章一大抄”、花钱买学术现状,尊重科研成果和学术创新,打铁必然自身硬,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样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教学说服力和可信度,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9.依法治校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及荣誉第三方评价机制,解决教育效能和荣誉评价机构婆婆媳妇一肩挑顽疾。特级教师、政府层面荣誉等领域已成为高校教育效能及荣誉评价顽疾,是教育腐败历史性源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成为重灾区。教育效能及荣誉评价体系扭曲严重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常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成“课堂说一套,实践变一套”,难以自圆其说自我立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使依法治校成为空谈。应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及荣誉第三方评价机制,把选择和评价权力交给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无关的第三方评价机构,确保政府奖励和特级教师荣誉评审公开、公平和公正,提升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任务专业教师能力和荣誉正向相关性,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10.建立高校大学生申诉制度,规范纠纷解决机制。建立高校校内申诉制度和申诉机制应当成为我国大学生权利救济主要形式,是大学生权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抓手,能有效解决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潜在的法律纠纷。大学生申诉制度和申诉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大学生树立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校的意识,增大高校治理中权力滥用的风险和成本,从而降低权力滥用和腐败可能性。大学生通过申诉机制行使申诉权利时,要遵守申诉制度,结合事实依据,提出申诉理由和申诉意见,必然对申诉制度以及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理解,对行为后果进行剖析、反省和预判,这个过程恰恰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鲜活案例,也是自我法治教育的良好方式,促使大学生理性审视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行为,有助于大学生养成法治观念,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开展。目前,大学生行使申诉权问题依旧是我国高校目前值得探讨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申诉权利“口头喊得响、行动落实慢”现象普遍存在。大学生申诉制度和申诉机制的缺失,难以切实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难以对权力形成有效抑制和反抗,更难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公民基本人权、社会公平正义、依法治国等基本法治理念,理论和现实严重脱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课堂教学层面,无法达成教学目标。

总之,在依法治校过程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方法路径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渠道和挖掘的空间,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也是具有持久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形势发展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思考和探索,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中国为其提供了新的最佳契机和全新视角。我国高校应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构建新途径,努力提升教职工的法治素养,营造高校良好的法治环境,将法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融会贯通,才能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引文注释:

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5年1月19日)。

参考文献:

[1]闵辉.论法治理念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思想教育研究,2012(2):45-48.

[2]朱红萱,余礼信.依法治校启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再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15(8):47-48.

[3]何丹.依法治国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6):57-58.

法治教育的内涵篇5

关键词:人文精神;市场经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带来冲击,市场经济倡导的自由、平等、效率等原则促进了精神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信仰缺失、理想淡漠、人文素养滑坡等问题,尽管这些问题不是主流,但也提醒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仍然需要人文精神的培育。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培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文精神。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体,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高,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实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对人文精神开始了探讨和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可的人文精神概念,到底什么是人文精神?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无法探讨人文精神的培育。阐明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是探讨人文精神培育的前提和基础。

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和概括。由于角度的不同,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甚至有重大分歧。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儒家虽然有“人文”字眼,但不等同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和西方文艺复兴相联系的,人文精神是外来语,其基本涵义是文艺复兴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的肯定,是一种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础的自由平等精神。而有的学者认为人文精神存在于中国文化传统之中,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其内涵是通过人文修养来培育的精神,以“尊天、远神、重人”为价值追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学者还从其他角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那么是从西方的文化语境下来揭示人文精神的内涵,还是从中国文化语境下来阐明人文精神的涵义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规定着对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和内容。

在西方语境下,与人文精神对应的词汇是humanism,通常译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Humanism这个词,在西方文化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是指由西方哲学所培育的那种欧洲的精神文化传统。但是,我们对西方语境下的人文精神进行梳理和考察后发现,西方的学者也是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内涵概括存在分歧。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推断,之所以同源于西方文化的学者对人文精神存在认识上的分歧,是因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发展的历程中有着自己的文化烙印,是站在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人文精神内涵的。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会形成这个民族独特的思维习惯,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和行为。

中华文化是世界公认的人类文明的奇葩,因此应当在中华文明的语境下来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同时借鉴西方文化的精髓,才能很好的理解现代人文精神的内涵。现今中国探索人文精神培育,离不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个时代背景和伟大实践,人文精神培育也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述求。

究竟什么是中国语境下的人文精神呢?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指人伦秩序,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规范。进入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诞生了新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核心是重视人、尊重人。在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我们党又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成了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进一步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成为新时代人文精神的灵魂。

因此,新时期我们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内涵是: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点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着重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的教育。

从以上分析看,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要处理好个人、集体、民族、国家、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人的终极价值,人文精神的实质在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是相通的。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必然要求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它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状况如何,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的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目标,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坚持学校教育和社会考察实践相结合的根本途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难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高素质队伍的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中,党政干部、辅导员及专业课教师等,都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而高校中,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思政课教师。因为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宗旨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效果还取决于课程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4门必修课程。此外,还有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对课程的任务有明确的规定,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形势,把握国际局势变化,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清晰中国的国情,熟悉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引导大学生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承担任务的复杂性,已经不是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能完成的,要想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就要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来阐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现实问题,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思政课除了要完成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外,还要承担传授知识、基础理论、人文精神等功能,因为只有思政课涵盖的学科最多,有哲学、经济、政治、历史、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只有这样多学科背景的课程,才能承担如此复杂的教学任务。而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必须突出人文精神教育,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因为人文精神的缺乏,已经导致人与自然矛盾突出,环境污染、能源紧张,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恶化本质上是人文的危机。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信仰危机,道德水平下降,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文化、思想在交流中碰撞,人们的思想发生变化,人文精神更是受到冲击,加上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缺乏,大学生中表现出对传统文化陌生、信仰缺失、社会责任差、理想模糊、存在急功近利现象等问题。只有通过人文精神教育,才能使大学生明确积极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激励他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人文精神教育,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提出的时代课题。当雾霾频发,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医患关系持续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寻求解决之道的时候,我们应当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肯定的说,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不能不说是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是重要举措。

课题名称:

本文是2013年度辽宁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Ya201307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桂芳.30年来中国人文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沈茹.文化自觉视域中的大学人文精神之重建[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法治教育的内涵篇6

一、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招生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密切相关

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招生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指导博士点招生方向的设置,而博士点招生方向设置状况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二者相互作用,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健康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指导其博士点招生方向的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重任,博士点招生方向的设置本质上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在规定性在理论上指引着学科发展方向,丰富的社会生活又在实践上规制了学科研究方向,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指引和规制,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招生方向便失去存在之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招生方向必须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与发展规律,从学科发展需要中寻找根据,从学科整体建设和长远建设中获得支持。

2.博士点招生方向的设置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学科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科学研究和人才的培养来完成。[1](p27-28)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博士点设置的招生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构成和发展态势,并在开拓学科前沿领域、探索学科新的研究方向、培养学科人才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博士点招生方向不但为研究者观察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状况提供重要维度,同时也向外界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界对该学科的把握和研究的特点,成为学术界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窗口。

3.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招生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互动中共同发展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来看,学科研究的重点领域同时也是博士点招生方向关注较多的领域,学科重点问题研究形成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为学科形成系统知识和丰富学科理论打下扎实基础。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实情况来看,学科不仅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而且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又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博士点招生方向如能紧跟时代步伐,把握社会发展趋势,涉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就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的拓展、新研究领域的开辟创造良好条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中走向繁荣。

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招生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目前存在一定程度偏离

截至2011年12月,64个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①招生方向共207个,剔除相同方向,可归纳为31类174个。其中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方向的有42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的有23个,比较研究方向的有12个,德育研究方向的有11个,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方向的有10个。从这些数据可以发现,博士点关注较多的方向,正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这说明博士点招生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联度总体来说较高。但是,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部分招生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

1.部分招生方向名实不符,偏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简称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个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规律的学科。[2]从调查情况来看,总的说,招生方向比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色,但仍有部分招生方向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名,却行其他学科研究之实。例如,有的方向设置为政治文明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现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研究、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这些方向有的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外的学科,有的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其他二级学科相重叠,一定程度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

2.招生方向着力点偏移,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重点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招生方向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学科研究的重点领域,应是招生方向优先考虑的。然而,调查结果显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红色资源利用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这些方向,并没有成为多数博士点的招生方向,仅有几个博士点设置了这些方向。我们认为,这些招生方向着力点偏离,如不加以克服,必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3.招生方向表述不严谨,游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要求招生方向的名称应遵循学科的规范和要求,体现学科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然而,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招生方向名称设置仍然过于自主和随意,缺少严谨统一的标准。例如招生方向中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的有41个,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有8个,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6个,其余的有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与现代教育方法的、有称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有称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研究的、有称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有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等;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13个,但是有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有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有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等。正如沈壮海教授指出的那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招生方向设置的多样性和随意性反映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理念的模糊,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的不清。[2](p254)这种状况可能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在一定程度上给这个学科发展前景带来不利影响。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招生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联度的想法

1.明晰学科内涵,明确学科边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还处于初创阶段,难免存在学科内涵欠明晰和边界不清的问题。因此,提升博士点招生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联度,关键之一就要明晰学科内涵,确定学科边界。首先,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这种学科定位,一方面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内的,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不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置招生方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具有自身的特点——应用性或教育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教育”来展开学科内涵的,注重教育是它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主要区别,不着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也不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招生方向。[3]其次,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研究边界清晰、研究领域相对明确是学科之间区分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科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4]近些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相关学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吸收、借鉴,诞生了一批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等。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大量借鉴、引用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其他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却缺乏足够的理论积淀和理论准备,没有对借鉴而来的其他学科理论知识进行严格提炼和整合,客观上导致其他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入侵”,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模糊,而为博士点招生方向与学科的偏离提供机会。

2.规范导师遴选,加强博士点管理首先,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导师的遴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招生方向,一般来说与该博士点导师研究方向相契合。以往由于专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导师比较缺乏,在申报博士点时,存在从其他学科借用、移植等手段临时凑班子的情况。当博士点批准建立后,设置的博士点招生方向基本上遵循导师原来的学科背景或个人兴趣,“一些硕士点和博士点上的导师并不真正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并不真正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但却在这一学位点上招生并指导学生。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论文题目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不大,甚至做的是别的学科领域的论文。”[5]因此,规范博士点的招生方向,必须严格按照学科发展的要求对博士点导师遴选,规范导师的学术研究方向。其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管理。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有相当比例依托于人文社会科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部个,客观上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设置其他招生方向提供了方便。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建议国家有关部个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指导小组,制定本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规范体系,定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进行检查评估,并对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博士点招生方向进行相应处理。

3.凝练招生方向,优化学科结构

法治教育的内涵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教育;扬弃创新;转化继承

在对国外“批判性学习”和对传统“继承性创新”的基础上,未来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势必将面临一轮新的构建:既要把转型期各种社会关系、伦理规范和权利义务重新系统化为新的仪式理论,又要把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或重塑成新的仪式实践形式。

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演变的历史性考察

根据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的研究,普遍意义上的“仪式”具备三个要素,即特定形式、特定活动与特定内涵[1]。作为一种特殊的仪式,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仪式主要是学校通过一系列由象征符号聚合起来的、具有表演性、正式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的行为系统来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在认知上把握这些仪式需要传达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并使学生在道德情感上得到激发和丰富,最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规范、引导、凝聚和激励。由于目的性和手段性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仪式也会受不同变量影响而产生一定的“调适”甚至“变异”。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形式及内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也是大学以及中学仪式教育同名不同实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国家及社会灌输的道德规范、政治要求和社会价值观有所差异,思想政治教育仪式设定的目标和方法也难免会出现变化。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变迁为例,可以看到,在革命中强化特定阶级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衷。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等都曾陆续使用过相似含义的词汇,而我国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1950年的教育部文件[2]。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仪式形式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5年):整顿旧学校、旧思想、旧风俗,重置升旗、入队入团、国庆大典及各种群众教育仪式,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创设期”。二是“”时期(1966-1976年):以政治仪式为主导,通过“大框架”和“小细节”竭力规约仪式中的个人行为,属于“固化期”。三是改革开放时期(1977年至21世纪初):社会经济发展多样化导致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和差异性增强,受西方和传统文化影响,在保留固有学校仪式的基础上,新仪式、新礼仪被不断开发,属于“转型期”。四是深化改革时期(党的十以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与实践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仪式进行新的建构,属于“升华期”。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一些历史时期的专制政府从维护自身统治、强调政权合法性和意识形态正统性等角度也曾搞过控制人民思想、禁锢人民行为的所谓“礼仪教化”活动,如清朝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等,但这些都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虽未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一词,但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在各地军政大学中普遍开展开学、毕业、入党、校庆、大型讲座等政治仪式,这为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3]。回溯历史,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仪式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手段与有效载体,一直得到我国教育界的持续重视和广泛应用,而仪式教育也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极具国情特点的德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毋庸置疑,长期以来各类、各级、各层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在学校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等方面做出巨大成绩;而且不容否认,这些教育仪式还将继续发挥重要功效。但以往过分强调学校、教师的单方面主导作用,同时忽视仪式教育方式与内涵的与时俱进,也逐渐导致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学生参与度、接受度和影响力不断被削弱。中央16号文件要求各级学校“善于结合传统节庆、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近几年,党中央又连续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开展礼节礼仪教育”“使之成为培育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的改革要求,这对我国现有仪式教育改革和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提出更高标准。其实,我国仪式教育活动不乏成功案例,如举办汶川大地震后全国性哀悼仪式、创设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直播北京奥运会各类仪式,以及启动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各项仪式,都极大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强大的民心与力量。但是,部分日常学校仪式背后显示出的“苍白无力”和“变样走形”也同样堪忧:一方面,在“欧风美雨”下,部分青年学生对西式宗教仪式的趋之若鹜与恣意纵情;另一方面,国内有些地方借所谓“复兴国学”之机大搞祭天祭孔祭祖,甚至罗致中小学师生曲从附礼以点缀门面,将其与“唯物论”“无神论”为根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混为一谈。这些“吊诡”现象的出现,不能简单视为一种偶然。应该看到,仪式运作的关键在于通过组织化程序来编排或约定人际关系以及人与社会之关系,达到强化各种伦理规范和价值使命认同的终极目的。透过仪式的外在形式,应当直面其背后隐藏着的核心问题———“关系”,这些“关系”往往依托于各种权力、义务和利益诉求。当今中国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的开放程度和思维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共同促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转型,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必然无法自外。所以,固有的学校仪式越来越难以发挥以往功效,而造成这种不适应性的根源即在于此。因此,当下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体系,增强仪式教育活动的感染力,从而强化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无疑是亟须关注的重要议题。

二、古今中外教育性仪式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

明确指出,随着全球化深度发展,“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4]。因此,以往“闭门造车”“严守门户”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受到巨大冲击,许多学者认为应向西方国家学习“隐性教育”的优长,改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及德育工作的弊端,这种看法并非没有道理,但也要警惕其中存在的误区:一是认为西方无思想政治教育却依然运行“良好”,由此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仪式不足为凭的“取消论”;二是认为西方国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完美”,由此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仪式可照抄照搬的“复制论”。这两种论调显然是有意无意地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价值观、“唯物论”、“无神论”教育与宗教教育的本质区别。作为社会化且群体认可的行为活动,仪式具有“再生产”“再塑造”的特性,故而对社会的稳定、道德人格的养成、价值观念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5]。因此,无论古今中外,尽管形式上可能有变化,但特定集体仪式的实践对于巩固群体、社会乃至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均有很好的教育功能,这是当今世界各国从未放弃思想和政治上的仪式教育的根源。以下从国外仪式教育、中国传统礼教以及宗教仪轨、社会现行仪式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1.国外仪式教育。世界各国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仪式都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性,强调通过仪式教育将个人与国家、社会或群体联系起来,促进个人社会化并分享社会文化价值观。其中,有些国家的做法不乏亮点,值得借鉴。比如,美国强调生活情境、多元文化、多种样式的仪式教育形式,它在“9•11事件”后更注重以权威爱国主义象征性仪式来强化国家归属感。又如,德国在公立中学里坚持开设圣诞节、耶稣受难日等宗教仪式活动,并采用讲经、忏悔、祈祷等方法进行教育活动,同时它还注重家庭教育仪式,采用协商性范式使学生从小参与家庭重要决定及事务处置。再如,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强调传统、公共精神与“爱国心”,开展“升国旗”“唱国歌”等学校仪式,而普通民众也更加热衷于神道教“渡火式”、民间传统成人礼和“而立”礼等带有宗教性的仪式。还有一些亚洲国家,如韩国也开设专门礼仪课并由国家主导实施“忠孝”教育和“身土不二”爱国主义教育等仪式;新加坡也过《共同价值白皮书》以理论说教与社会实践并重,并由政府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举办大型公共仪式活动。此外,苏联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制定并推行过《学生守则》,强调学校必须执行与国徽、国旗、国歌有关的集体政治教育仪式,要求学生必须参与自治组织与共青团组织活动。2.中国传统礼教以及宗教仪轨。中国传统礼教仪式包括政治、社会、人生、文化、军旅等五种教育性仪式。第一,“政治教育仪式”是指对“天地人神鬼”的国家祭祀仪式,其样式有封禅大典、宗祀、郊祀、社稷坛祀等;其内涵是统治阶级向民众宣传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合法性的重大国家性仪式;其本质是强化封建社会中各对关系和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第二,“社会教育仪式”的样式有乡饮酒礼、射礼、燕礼以及士相见礼,历朝历代既有变更也有损益;其内涵是传播和灌输社会规范、社会价值与社会秩序的社会礼节性仪式;其本质是强化儒家思想“五伦”及社会价值观所规范的人际、人与社会之关系。第三,“人生教育仪式”的样式有冠礼、笄礼、婚礼和丧礼等;其内涵是在人类生命周期某个节点、以培养个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个体性仪式;其本质是强化儒家思想基于生命、情感、孝道等血缘宗法主题设定的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以及人心理与生理的关系。第四,“文化教育仪式”主要指历代庙学,其样式有释奠礼、束脩礼或开学礼、释菜礼、养老礼、视学礼等;其内涵是通过左学校右孔庙的空间布局及其内部文化符号与表现其意义、价值的特定仪式来实现“礼乐教化”;其本质是强化封建礼制基于长幼、尊卑伦理而设定的师生关系,以及国家教育体系中个体与朝廷的关系。第五,“军旅教育仪式”是指治军仪式和战争仪式,其样式有和平年代的天子巡狩仪式和战争年代的出征、作战、献捷仪式等;其内涵是从思想上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以及忠诚度;其本质是强化封建等级制度内不同阶级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以及人民与国家的关系。至于宗教仪轨的内涵则是教职人员向信徒实施传播教义、道德规范、灵修方式等一系列信仰体系所采取的教习性仪式活动,其本质是强化信仰世界中凡人与神灵的关系,以及遵照神谕、戒律、教条而设定的人际关系、人与万物的关系。3.社会现行仪式。它主要分为政治、戏剧、民俗和展会等四类社会化仪式。第一,“政治仪式”的样式有表达规训、惩罚和忠诚等仪式;其内涵是社会群体或政党借助象征方式和手段来制造权威,隐喻地传导意识形态,促使参与者接受并认可;其本质是强化个人与群体、民众与政党、社会与国家的服从或信仰关系。第二,“戏剧仪式”的样式有联欢会、舞会、情景剧等;其内涵是通过事先安排好的固定剧本表演个人真实经验,达到自我了解、领悟或启发他人自我探索的仪式过程;其本质是强化个人心理不同层面的关系以促成和谐健康状态。第三,“民俗仪式”起源于巫术仪式或宗教仪式,但它更强调人性关怀,其样式有节日庆典、祭祖、乔迁、跨年仪式等;其内涵是通过人员组织与仪式表演传承人民生活和文化中连续不断的意识形态和习俗惯例;其本质是强化物质及精神文化谱系中传统与现代的联系,以及基于这组联系而设定的人际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第四,“展会仪式”的样式有博物馆、纪念馆、博览会、运动会等;其内涵是通过一定组织活动展示人类或文明进步的物质性和精神性表现;其本质是强化由示范、激励、导向、隐喻而连接起来的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国家、自然、历史的关系。综上所述,这些仪式教育的目标、样式、方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内涵与本质却有一脉相承之处,即把各种关系的联通、规范、协调和强化,作为仪式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并以此为准则,根据时代、空间、情境、人物等要素变化,对各类型仪式形式进行“损益”或“调适”。这将为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仪式依据国情特点与“扬弃”原则实现新的建构,提供巨大的理论参考价值。

三、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效果的影响机制以及基本规律研判

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仪式主要分为四类:一是“政治性仪式”,如升旗仪式、入党入团仪式等;二是“礼仪性仪式”,如上下课师生之间的问候礼等;三是“纪念性仪式”,如校庆、运动会、颁奖典礼等;四是“通过性仪式”,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军训汇报、成年礼等[6]。现有研究已从现象归纳和理论概括的角度,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比较完整的分析,即目的模糊、形式僵化、内容空洞、符号短缺、结构失范、运作低效等情况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社会信仰整体性缺失之责,也有学校应试教育排斥、宣传动员效果不佳、师资力量匮乏、组织实施能力薄弱、激励监督评价反馈机制缺位等抗阻性因素的制约影响。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分析,可以得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效果的基本规律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由于从众和模仿机制,个性在有意无意间会化为群性。第二,在教育仪式中,群性可以在框架上或细节上修正个性。第三,教育仪式既可促成师生的社会化,也可导致师生的异化,即能动性丧失。第四,只有内化的教育秩序感,才能建构出真正的教育秩序。第五,教育仪式不能忽视“特殊场效应”:仪式“语境”可产生超越现实的控制力,从而营造出师生共同信仰、期待和愿望的“共振”场域。当然,仅掌握影响仪式效果的基本规律仍不足以有效引导其效果最大化体现,还必须进一步分解其内在机制,并正确认识和控制其中的关键因素。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效果的内在机制可能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一是“价值观认同机制”,即通过道德范式建构产生价值认同。二是“凝聚力强化机制”,即通过礼仪礼节营造和谐氛围,通过典礼产生文化推力,通过庆祝实践共建群体效应。三是“持久性运作机制”,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生活化和例行化,提供持续性的运行动力。四是“秩序转化机制”,即通过教育仪式再造秩序感并转化成真正的道德信仰秩序。五是“网络化协同机制”,即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党团共同参与立体式教育网络,扩大仪式教育效应。六是“全周期管理机制”,即通过仪式环节监控,实现事前指导、事中组织和事后总结。众所周知,任何仪式中那些超出日常生活的、极具浓缩的特殊场景和意义世界之所以能被布置和创造出来,主要归功于人物、姿势、语言、音乐、器物等要素在时空中的排列组合,以及每个要件及过程的特殊含义赋予。因此,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效果的关键因素就隐藏在这些要素和程序中,它们可能包括:第一,“凸显性”:仪式地位越高、崇高氛围越足,仪式感越强。第二,“重复性”:仪式重复频率越高,强化效果越明显。第三,“主题性”:话语对象越清晰、评价色彩越浓烈,仪式权威性越强。第四,“规范性”:程序设计越有意义,仪式共识越大。第五,“表演性”:辞令信息越直接,礼仪配乐越紧密,仪式空间越匹配,其说服力越强。第六,“发展性”:仪式结构及内涵更新越快,其吸引力越大。此外,还必须指出的是,重视“仪式专家”(可以是有相关经验的领导、教师或学生干部)的“杠杆”作用,能够使仪式效果事半功倍;而重视“后仪式”的跟进反馈,也能够使仪式效果历久弥新。

四、推进开放式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建构的对策建议

面向未来的新型开放式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建构,应当做到“各要素良性互动、各方面统筹兼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内核要素”:明确不同类型教育仪式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而非空泛的“口号”或标语,如汶川大地震哀悼仪式中预置的勇于斗争、同舟共济的“人本精神”宣传等。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在当下各类型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建构中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系统要素”:坚持“与时俱进、系统更新”和“顶层设计、基层完善”两大教育仪式改革原则,从理论和实践上构建“多主体参与、多形式传播”的开放式教育仪式体系,即把教育内容同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媒介等因素系统串联起来,通过情景化、生活化、社会化的教育方法来引导和规范受教育者的思想及行为。三是“结构要素”:在仪式内容上,精心设计仪式教育载体以突出内容和形式的匹配,注意实施环节管理以实现互动交融和个体与群体的共鸣;在仪式方法上,使用有代表性、贴近学生生活的象征符号体系,强调删繁就简,以提高仪式的可参与性,坚持“大方向不背离”与我国正式制度的社会化进程相结合。四是“资源要素”:树立仪式思维,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仪式符号的象征含义;充分挖掘社会和市场资源,注重新模式、新内容、新方法等资源的创新和整合,如将产学研用合作、“依法治国”、“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新理念融入教育仪式,实现青年学生深层次自我体悟与反思。五是“保障要素”:首先,“时空保障”即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日常运行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崇高性;其次,“制度保障”即确保教育仪式体系设计的合理性、组织人员的专业性和运转资金的丰沛性;最后,“文化保障”即确保教育仪式的受重视程度和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持久性。为实现上述目标,应积极把握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发展的最新趋势,因势利导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在教育主管部门方面,就宏观层面而言,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挖掘和整合的基础上,形成对不同类型具体仪式的深刻认识,把握其规律及本质,完善固有仪式体系和规章制度,努力建构符合时代潮流的、承载仪式新理念、新形式、新内容的时空结构;就微观层面来说,还应深入学校基层,不失时机地预设“虚拟仪式”(主要指大学生网络社群的“仪式化”互动)、“创业仪式”(主要指“双创”背景下“社会化”的大学生创业形式)、“仪式再生产”(主要指学校优秀实践教育成果展示形式的“仪式化”创造)等实践命题,并展开具体部署与行动。第二,在各级学校层面,应针对不同对象的认知程度、不同仪式的意义特征,在时间、地点、设施、环境、程序、人员及衣着举止等方面厉行规范、勇于创新,既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号化、形象化和生活化,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掘转化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第三,在教师群体层面,应发挥“仪式专家”的加权作用,注意在日常仪式操演中把握时机、赋予蕴含、布置合理、引导得当,保证仪式有序高效运行。第四,在青年学生层面,应将仪式教育效果与学生评价与自我评价紧密挂钩,做到仪式前积极准备、角色预热,仪式中心态端正、全情投入,仪式后认真总结、深刻反思。第五,在社会环境层面,应在开放的社会场域中构建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允许多元化思想共存和适应,确保学校仪式与社会化仪式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性和发展性。

参考文献:

[1][美]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8.

[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27.

[3]程天君.“接班人”的诞生———学校中的政治仪式考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5.

[4]为世界许诺一个更好的未来———论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05-18.

[5]平章起.成年仪式的德育功能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101.

法治教育的内涵篇8

一、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注重教学的整体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深入进行“四个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同时在素质教育内容中强调了要加强法制教育。由此可见,“思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法律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塑造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调查显示,民族院校的大学生以少数民族学生居多,他们多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即使是汉族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偏远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落后、人文背景特殊、宗教信仰差异等情况,使得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在理想信念选项中,有28%的学生选择“信仰宗教”,只有16%的学生选择“信仰共产主义”;在人生目的选项中,有52%的学生选择“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生活无忧”,只有30%的学生选择“锐意进取,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在人际交往选项中,有49.8%的学生选择“帮助他人是有利可图”,只有15.8%的学生选择“他人确实有困难,需要帮助”;在少数民族政策选项中,有42%的学生选择“不甚了解”,有13.7%的学生选择“完全不知道”。

民族院校大学生在整体素质上呈现的状态,显然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不利于民族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因此,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注重教学的整体性。

(一)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什么样的师傅,带出什么样的徒弟”。教师要“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教师不仅要用知识去教授学生,更应该用自己正确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只有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教出整体素质高的学生。

(二)在教学内容上要把握完整性

“思修”课程要培养的是包含了思想、道德、法律在内的人的整体素质,涉及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及民族观。“思修”教材由绪论、结束语与八章内容组成,我们在设置教学计划时,注重了人的全面发展,将教学内容整合为5个专题:大学生适应篇、大学生立志篇、大学生道德篇、大学生价值篇、大学生法纪篇。在每个专题中,又结合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门讲授。

(三)将教学内容内化到学生的心灵,外化为学生的行为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我们在“思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安排了社会调查、义工服务、参观展览、志愿者行动、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把学生在课外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给予理论回答。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真正解决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律观方面的困惑,使之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言行举止,让学生主动参与,树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律观,从而自觉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二、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注重教学的艺术性

调查显示,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民族院校大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有各自的方言、风俗习惯,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正是民族院校大学生文化的多样性,直接影响“思修”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在“是否逃课”的选项中,选择偶尔逃课、经常逃课的学生比例高达47.8%;在“逃课理由”选项中,有31.5%的学生选择“枯燥无味”,有27.8%的学生选择“没有实际用处”,有34.6%的学生选择“不感兴趣”,有6.1%的学生选择“不喜欢教师”;在“上课理由”选项中,选择“学校安排了,不得不学”理由的学生占39.6%,选择“必修课,挣学分”理由的学生占22.7%,选择“教师点名查考勤”理由的学生有18.4%,只有19.3%的学生选择“学习知识,发展自我”这一理由。由此可见,民族院校“思修”课程教学的吸引力不强,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得学生缺乏学习“思修”课程的积极性,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

如何增强“思修”课程教学的吸引力,从而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呢?通过“思修”课程教学的实践,我们认为必须注重教学的艺术性。

(一)注重“教”的艺术性

“教”的主体是教师,要上好一堂有吸引力的课,一定需要教师的积极投入。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对话。教师上课时没有激情,照本宣科,缺乏情感,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这样的“教”一定缺乏吸引力,学习效果当然不好。马克思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2]。因此,教师上课应该积极运用情感艺术。只要教师与学生实现了情感认同,教学就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一定具备很高的吸引力。另外,调查显示,在“学生喜欢的授课教师风格”的选项中,72.6%的学生选择了“授课风趣、语言幽默”。可见,传统的板着面孔说教不能吸引大学生,教师应该积极运用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生动、形象、大众、朴实的语言(如民间俗语、歇后语、网络词汇等)或者运用语速、语调的变化来增强吸引力。

(二)注重“学”的艺术性

“学”的主体是学生,效果好的课堂,除了有教师的积极投入,一定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发出信息,更需要学生“接收并接受”信息。因此,“思修”课程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按照教育心理学规律,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上一般呈现为初始阶段的兴奋时段(第1~25分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跃,易于“接收并接受”信息;中间阶段的疲倦时段(第25~35分钟),大脑开始疲惫,思维逐渐缓慢,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完全接受所接收到的信息;最后阶段的封闭时段(第35~45分钟),大脑开始封闭,思维逐渐停止,已经不愿意接收信息,就更谈不上接受信息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理论教学最好在初始阶段进行,中间和最后阶段采用讨论、辩论、评析理论问题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思维。注重“学”的艺术性的课堂教学,才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三、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注重教学的创新性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定型的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向大学生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沿阵地。尤其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西方社会利用其网络优势向全球推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严重影响了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较其他高等院校,民族院校大学生大多来自贫困落后地区,由于自身的多元文化性以及特有的思维方式,他们更容易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导致“思修”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加不好。调查显示,认为“思修”课程对自己的人生“完全没有”与“几乎没有”作用的学生加起来达到47.3%;在“思修”课程教学效果选项中,选择“很不满意”与“不满意”的学生加起来达到42.5%;在“教学效果不满意原因”的选项中,选择“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无关”的占35.2%,选择“教学模式落后”的占13.5%。由此可见,增强“思修”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思修”课程教学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要增强“思修”课程的教学效果,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注重教学的创新性。

(一)创新教学理念

信息时代,“灌输式”的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思修”课程的发展需要。“灌输式”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输出知识信息,学生被迫接受知识信息,这适用于知识信息获取渠道匮乏的时代。信息时代是知识信息非常丰富的时代,学生与教师都能在网络上获取大量知识信息,教师与学生不再是输出与接收的单一路线,而是双向路线,学生的主观力量更大。“思修”课程的教学理念已经更新为“知识—素质—能力”三结合。遵循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规律,让他们在身心快乐的状态下,不断提高素质与能力,应成为民族院校“思修”课程新的教学理念。

(二)创新教学内容

人是社会化动物,受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很大。要让“思修”课程真正走入学生头脑,不能多年重复一个事例,应该根据社会发展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民族院校“思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把握社会发展的脉络,分析时代前沿与社会热点问题,还要结合我国的民族理论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现实。

(三)创新教学模式

多年来,“思修”课程采用的是一种“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黑板—粉笔”的教学方法发展至今变为“ppt—鼠标”,不能适应学习主体——学生的需要,必须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在“思修”课程教学中,我们探索了有利于教师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如体验式教学(学生融入教学情境)、研究式教学(问题讨论、实证分析、撰写论文)、互动式教学(师生角色互换)、活动式教学(课堂内外实践活动)等,发挥了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法治教育的内涵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创新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转换与革新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离不开历史传统。推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代性转换也就成为时代之需。就是要对传统进步的、健康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重新进行整理和提炼,不断拓展其内涵。如“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之际,党继续倡导“解放思想”,但现在倡导“解放思想”与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的“解放思想”既有相同内涵,又有不同之处。“解放思想”的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发展。我们现在讲解放思想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是对解放思想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因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现代性转换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向,把原来刚性的话语逐渐转变为柔性的话语,体现“三个贴近”原则;二是不断深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并赋予其时代内涵与特征。这两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转换与革新是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辩证分析基础上的一种积极扬弃。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丰富,具有优秀的话语内容,也有一些有待转换和革新的内容。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不能忘记传统、亦不能拘泥于传统,更不能走传统的弯路。为此,我们必须辩证分析,理性看待,取长补短。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必须得到传承和发扬,尤其是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即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很强感染力和战斗力的话语内容,诸如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的理想、爱国主义、群众路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等等。这些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应当得到传承和发扬。但是,不能够只停留在生搬硬套的层面,而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它们的内涵,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诚然,也有一些在革命战争和社会建设中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但现在已经过时的,应该扬弃。这些话语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但已经过时,如一段时期形成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已经过时、早该终结的应给予坚决摒弃;一种是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但对现在而言,其思想精髓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宝贵财富,是十分有生命力的,但在表现形式上过时。正如黑格尔所言:正是“事物的神圣的思想”,使得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内在的本质性东西。在这里,也就是要看到它的思想精髓对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的价值。 

二、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嵌入 

思想政治教育活语内容的创新在不断传承和扬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同时必须充分汲取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毕竟在贯通中西基础上的话语创新才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中外思想政治教育交流的重要载体。而且它们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发展,必然要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汲取营养。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丰富内容,尤其是意识形态话语、公民道德建设话语等方面应该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重要构成性资源。因此,有必要关注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现状和创新情况,并且积极吸收其营养。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嵌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直接引入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先进思想、有效内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的成功之处在于内容有效。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我们必须在批判的基础上引入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某些内容,成为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新动力。甚至把国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直接借鉴过来,并赋予其民族特色和区域内涵,使之符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发展的要求。新时期,我们尤其要把美国、新加坡等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内容引入并加以改造,不断创新理念,推进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创新;二是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改革创新 

在不断推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转换与革新、积极汲取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创新就有了更加深厚的底蕴和开阔的视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创新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核创新。进而言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话语、宣传话语、激励话语、说服话语、政治思想话语和思想政治话语等方面的创新。诚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话语创新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也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难以承担推动话语创新的使命。因而这里着重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核创新。创新灌输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最基本内容之一。时代在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话语必须不断创新。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话语必须有时代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等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话语要逐渐从显性话语转向隐性话语,要从单向式灌输话语转向交互式灌输话语。也就是说,要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搬硬套的灌输话语转向具有一定弱性的、参与式或协商式的灌输话语,从而达到隐性渗透、输送的效果。灌输话语转向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话语从传统的灌输话语模式中摆脱出来,也标志着灌输话语达到一个新境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话语,就是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话语的转向,只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适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法治教育的内涵篇10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与联系

一、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新时期,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具有新的内涵,要准确理解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由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整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一般体现。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和环境的熏陶以及个体的实践,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人类文化向个性心理品质的内化,形成较为稳定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外化在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当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是一个发展变化即运动着的概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随着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认识的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必将更完备、更准确、更科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思想政治内容丰富多样,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五个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遵循教育规律,并符合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一)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1.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存在和作用的发挥是需要社会文化的支撑的。文化素质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有与之同质的社会文化作为背景。作为思想接受的心理基础,文化素质教育通过教育的形式把社会主导性文化传导给大学生,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2.文化素质教育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和说服力,建立在丰富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大学生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1.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侧重点不同。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两个不同方面。我国的文化素质教育着重于加强对大学生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的教育。

2.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指向侧重点不同。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的作用,内化为学生相对稳定的人文品质,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侧重于指向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使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

三、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相结合

(一)文化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载体

1.运用文化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特点,围绕学生实际开展教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文化素质教育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性相结合,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大多是以大学生的实际知识层次为依据,围绕着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兴趣爱好等进行,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这使得融于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产生影响,既适应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文化素质教育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其教育内容和影响力可以覆盖校园的每个角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就使学生在接受传统思想教育的同时,跨越时间和空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运用文化素质教育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利用文化素质教育影响广泛性的特点,延伸教育触角,可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二)文化素质教育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全面协调地发展,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虽然侧重点不同,其目标却具有深度的一致性,便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化素质教育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于一体,可以通过文学、艺术等表现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其生动活泼、丰富多样、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很好地丰富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单一的形式。高校通过文学艺术活动,将我们传导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表现、环境建设等联系起来,就具有了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和潜移默化等特点,使大学生乐于接受,便能够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会元.关于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云梦学刊,2003,(0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