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8:57

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篇1

[关键词] 经济法;社会法;社会协调

一、经济法与社会法的本质定位

(1)经济法的本质定位。关于经济法的本质,虽目前没有一个完全公认的说法,但经过多年的探索,学者们基本上都是在政府与市场的框架下来求证经济法的本质,无论是采用调节、调控、协调、规制还是管制等表述方法,事实上都反映了国家在市场经济中对于经济生活进行某种程度干预的观念。因此,李昌麒教授的观点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制定的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户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是当下对经济法最好的本质定位。(2)社会法的本质定位。相对于经济法的本质定位,社会要复杂许多,可以说社会的本质定位还缺乏严谨性和一致性。社会法究竟是一个新的法域,还是一个法律部门,抑或不过是一种新的法律思潮或方法在各领域的适用。学界尚无定论。大致来说对社会法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将社会法视为相对于“个人法”的一种法哲学理论;二是将社会法视为法的一种演进方向;三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认识法源问题时,将社会法视为一个相对于“国家法”的概念;四是将社会法等同于第三法域,与公法、私法相并列,成为新的第三个法律领域;五是认为社会法是一个法律部门。显然,对社会法的不同定位,社会法与经济法的关系也不同。

二、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共同法理念

(1)实质公平理念。就法律而言,公平始终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法律试图体现的一种基本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制度也可被视为是一种追求公平的制度。所以公平作为法的应然规律性的、理性的、基本的认识和追求即作为法的理念是没有疑义的。经济法和社会法所追求的社会正义,也就是对经济资源和负担作合理的再分配。可见经济法和社会法的公平观是在承认经济主体的资源和个人禀赋等方面的差异的前提下而追求的一种结果上的公平。因此与民法的形式公平法理念相对,经济法和社会法的公平理念是实质公平,(2)可持续发展理念。首先因经济法和社会法都是社会本位法;其次经济法和社会法的公平理念中都注重结果公平,力求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福利和发展,以不平等求得实质公平,这从根本上讲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再次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与自然发展相对的全新的发展方式需要国家的建构,国家必须积极介入经济社会领域来推动发展。而经济法和社会法的一个共同本质特征就是国家干预,这就从法的本质上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后,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的协调永续发展,包含了经济和社会二元因素的协调发展,而经济法和社会法正好有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功能。

三、经济法和社会法的不同法理念

(1)效益理念。经济法是经济效益,社会法是社会效益。所谓经济效益,一般讲的是指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经济效益包括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微观经济效益应当符合宏观经济效益的要求,而宏观经济效益又是微观经济效益的总和。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全部经济工作的重点和归宿,同时也是国家加强经济立法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可见经济法以效益为法理念是同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经济规律与经济学原理的要求是一致的。社会效益通常是作为与经济效益相对的一个概念而存在。社会效益越高,表明社会公众分享社会成果的机会越多,社会发展文明程度也越高。(2)安全理念。经济法是经济安全,社会法是社会安全。经济安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前提,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及基本的经济秩序以及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利益或行为的保障程度及其遭受伤害的可能性。传统的私法以个人为单位,注重保障私人民事权利不受侵犯和民事交易安全,其实质是微观经济安全观,它对于市场缺陷、政府缺陷、社会体制缺陷等引起的宏观经济安全问题难以发挥作用。而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注重国家整体经济安全,实质是国家宏观安全观。由于社会问题违主导的价值规范,影响社会成员的利益与健康生活,是一种社会失调现象,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就会产生社会冲突,进而冲击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引发社会动荡。这就需要包括社会法在内的多种手段进行调适。社会法的相关保护弱势群体的法津制度则可以缓解社会压力,维护社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篇2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和谐社会;国民经济

就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农村的人口依旧庞大,农民的收入难增长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个问题。农村现代化的步伐举步艰难,发展农村经济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而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也影响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进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密切的关系,想要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就必须大力的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达到了理想的状况,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顺利地进行。

1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一直是我国领导比较关注的问题。每次党的全会都会提出三农的问题,从此可以看出国家领导对农村发展的重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我国现在的重要任务[1]。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和谐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云南省是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三农”问题更为突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破解“三农”工作中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化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的关系

2.1农村经济发展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农村经济发展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所谓的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就是指将农村中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发展,再此过程当中要将人和自然等生态建设和谐的进行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的和谐社会是一体的,只有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了才能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只有农民不再为吃饱穿暖而担心,注重精神上的建设以后农村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和谐的建设。所以农村经济发展的程度是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想要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就必须发展农村经济[2]。

2.2农村经济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相互渗透、相互存在

人类的社会是由一个多元素构成的世界,有经济、文化、环境、政治等。只有将人文社会和生态换将相结合,相均衡才能和谐的发展。想要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就必须将农村的经济搞好,因为大力的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本身就是构建和谐农村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将两者的关系处理好才能将是两者齐头并进,只发展好两者之一而忽略另一方面的话就不会得到好的结果。只发展经济而不注重农村其他方面的和谐发展,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而不注重农村的经济发展一心想要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话就会出现发展不均衡、不整体、不全面的问题。所以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农村社会是相互渗透,相互存的关系,两者偏一不可。

2.3农村经济发展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内在属性

所谓的构建农村社会不仅是要将人与社会的关系调整好,还要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处理好,并且要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调整好。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做是可持续发展,而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把各方面协调好。所以农村发展就使农村和谐社会的内在属性,只有将把农村的经济发展好了才有可能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3如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和谐社会的关系

3.1构建农村社会促进农村多元素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想要发展农村的经济,没有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不可以的。只有构建好农村的和谐社会,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发展的水平与城乡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这种距离的差距越来越大,想要将差距缩短,只能大力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共同进步、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农村要加强的首要任务。想要发展好农村经济就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各地所有优势的项目,多元素的发展经济[3]。

3.2以民为本、统筹规划、改善环境

我国农村居住条件都比较差。都以平房居多,安全性较差,占地面积较大。所以想要发展农村的经济构建和谐社会要统筹的合理规划。主要就体现在改善农村农民的居住条件,要让民有所居,民心安定。很多地方的都在在规划农村的建设,构建新的房屋,采取群居。将节约出来的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一些物地理环境的基础。想要改善农村经济的状况,就要让农村实现现代化,还应该合理的发展水电,通讯等设施的建设。并且发展农村的绿色食品,政治道路,引进商机。只有全面的将农村的资源合理的发挥,才能发展农村的经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

3.3政策支持、社会让利、舆论力量

我国农村一直长时期的从事着单调的土地的耕作,而且农作物比较单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通过国家的收购。通过向国家销售农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近几年来免了税以后还比较好。免税就是国家政策的扶持,帮助农民减轻一些负担,使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现在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多的注进现代时尚因素,如社会舆论量的支持。国家通过舆论的力量将农村问题通过新闻媒体向大众传播引起更多的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农村的产业,并进行一些合作,将农作物以不错的价格收购,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并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

4总结语

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只有将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农村的整体发展。

作者:陈东平单位: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旧城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参考文献:

[1]石明金.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篇3

关键词:社会经济状况(SeS);健康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656(2008)02-0108-08

健康既是每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又是福利或幸福的首要内容。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社会成员健康状况的普遍改善。然而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们的健康状况总是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社会经济状况(SocioeconomicStatus,SeS)的差异联系在一起的。

在国外,SeS与健康的关系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SeS与健康的密切联系已被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学术界对此也有所涉及,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足。在此背景下,总结和借鉴国外成果,对于拓展我国的相关研究无疑是有帮助的。

一、社会经济状况与健康的相关关系

关于SeS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早在1950年代就已出现o。早期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将样本按收入水平或受教育程度分组,然后对各组的死亡率进行比较。1970年代以后,严格的经济计量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大量的描述性研究表明,控制住影响健康的其他因素以后,SeS与死亡率的相关关系仍然存在。

(一)社会经济状况与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

数以百计的经验研究显示,不同SeS人群的健康状况呈“梯度”特征:与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高SeS者)相比,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低SeS者)健康状况较差。对于各种各样的健康指标或患病状况,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或考察时段,这一规律都成立。总之,SeS与健康的正向相关(或与“不健康”的反向相关)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

SeS不仅与健康状况相关,也与健康行为相关。良好的健康行为在高SeS者中更为常见。相形之下,低SeS者由于健康行为方面的欠缺,面临着更高的健康风险。

(二)不同层次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

SeS包含不同的层次:个人的,家庭的,社区的,以及地区的。其中,个人与家庭的SeS与健康的关系最直接,其次就是社区层次的SeS。许多研究表明,个人/家庭的SeS和社区/地区的SeS都与健康相关。需要指出的是,经验研究中的“社区”范围与生活中的社区范围并不一致。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研究者常常不得不使用一些统计分区来代表社区,如人口普查中的统计区域、邮政编码所覆盖的区域等。即使如此,除了少数例外,社区SeS与健康的相关关系在多数情况下仍是显著的。

(三)社会经济状况,其他因素与健康

在现实中,SeS与其他和健康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医疗保险和公共政策等,是交织在一起的。探寻这种交叉关系,对于理解SeS与健康关系的性质和制定政策十分重要,故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1 SeS,年龄与健康

SeS与健康的相关关系不是即时的,而是持续性、累积性的。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儿童时期非常关键。儿时的SeS与健康状况是成年后SeS与健康状况的基础。有研究表明,儿时家中发生过经济困难的人,成年后长期患病或自认为健康状况不佳的概率较高;儿童时期健康较差者,成年后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阶层显著较低,健康状况也较差。

许多经验证据显示,SeS与健康的关系(即“健康梯度”)在生命周期中不是一成不变的,然而,对于其变化趋势尚未得出一致结论。

2 SeS,性别与健康

两性的健康状况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SeS与健康的关系亦然。一些学者发现,男性的健康状况与收入或受教育程度的相关关系似乎比女性更强。

3 SeS,种族与健康

种族虽然是一种人口统计学特征,但与SeS紧密相联。一些经验研究表明,不同族裔之间的健康差距部分或主要来源于SeS差距。那些既属于少数族裔、SeS又差的人,健康方面的劣势尤其突出。

4 SeS,居住地与健康

居住在城市还是乡村,对于SeS与健康的关系也有影响。与居住在城市的老人相比,居住在乡村的老人的健康状况与SeS相关的程度较低。

5 SeS,医疗保险与健康

医疗保险在各国卫生政策中居于核心位置,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医疗保险对健康的影响如何,特别是它对不同SeS群体的效果有无区别,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公共医疗保险最为薄弱,对其效果的争议也最大。一些学者发现,公共医疗保险与较差的健康自我评价和较高的慢性病发病率相关。不过,美国公共医疗保险的积极作用可能表现在健康的其他方面,比如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拥有医疗保险的人,患病后HRQoL改善较快。

除美国外,其他oeCD成员国大多已实现公共医疗保险的普遍覆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医疗成本对就医行为的约束。既然低SeS者健康状况较差,那么可以预期,低SeS者对医疗服务的利用率更高。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低SeS者的住院率和与全科医生联系的频率的确较高,但接受手术的比率和与专科医生联系的频率并不显著高于高SeS者。这可能表明医疗体系中某些部分(主要是专科医生)未能按照实际需要向全体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简而言之,即使在平等进入的医疗体系中,也有迹象表明不同SeS患者所享受到的医疗服务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在非平等进入的医疗体系中更加突出。

6 SeS,公共政策与健康

公共政策有可能显著改变SeS与健康的关系。例如,为了改善印第安人的生活条件和健康状况,美国联邦政府于1960年代向印第安人保留区投入了大量公共资金。据测算,60年代以来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的婴儿死亡率差距明显缩小,这种变化有40%可归因于联邦政府的上述公共政策。

二、社会经济状况的度两个

SeS的涵义十分复杂,很难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对SeS的定义进行深入讨论无疑是必要的,不过,经验研究所面临的更加关键的问题是怎样度量它,或者说选取哪些指标来代表它。

大量的经验研究使用收入、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来代表SeS,这三个指标可以说是度量SeS的三大支柱。但这三个指标与健康的关系往往是不一致的,其系数估计值的大小和显著程度可以有很大差异。多数研究者认为SeS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并使用了多种衡量指标;但也有研究者只使用了单一的衡量指标。一些研究者使用某一特定的数据集检验了不同SeS指标与健康的关系,发现某种指标更“有效”,

但其结论并不具备普遍性。

除以上三个指标之外,财产(wealth)也是比较常用的SeS指标。不过由于数据收集方面的困难,财产常常只能用一些容易获得的指标来粗略的代表,如是否拥有汽车,是否自有住房,有几头牲畜等。

为了解决不同指标与健康之间关系不一致的问题,一些学者主张构造复合指标来度量SeS。好的复合指标与健康指标的相关度非常高。然而,复合指标有两个缺陷:一是缺乏实际经济含义;二是当不同单项指标之间相关度比较低的时候,复合指标的准确度也比较低。因此,对SeS的衡量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有学者主张,应根据被研究人群的具体情况,按照SeS影响健康的途径和SeS与所考察的健康结果的关系来选择合适的SeS指标;或者,使用尽可能多的指标来衡量SeS并分别讨论它们与健康的关系,此外还要充分考虑未被观察到的其他SeS因素的影响。

三、社会经济状况与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

纵观SeS与健康关系领域的经验文献,不难看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只有少量研究明确使用“SeS对健康的影响”这样的表达方式,大部分研究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及因果关系,一律以“相关”指代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SeS与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还在探索之中,因果关系的方向也还没有定论。

(一)SeS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

1 因果关系的有无

过去,认为SeS与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只是一种假象的观点曾颇为流行。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观点是,在同样的健康或疾病状况下,低SeS者倾向于觉得自己健康状况更差或病得更厉害,于是被观察到更高的发病率或就医率。需要解答的问题仅仅是为什么低SeS者对自己健康的认知更加悲观。但后来的研究证明,包括上述观点在内的“假象”说的各种解释都是站不住脚的。

与“假象”说不同,“遗传因素”说不否认SeS与健康的相关关系,但认为这种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第三方因素――遗传因素作用的结果。很可能有某种遗传因素对个人的SeS和健康状况都有影响,于是造成两者相关。这可以用双胞胎数据来加以检验,因为同卵双胞胎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结果表明,遗传因素确实对SeS和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但SeS与健康的相关关系不能完全用遗传因素来解释。

2 因果关系的方向

在SeS与健康之间的确存在着因果关系,但孰为因,孰为果,或者更确切地说,哪个方向的因果关系是主要的,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要对SeS与健康之间因果关系的方向进行严格的检验,单凭计量技术是无法做到的,要靠满足一定要求的数据。其中一种是时间跨度很大的时序数据,据此可以分析个人早年的SeS对很长时间以后的健康状况的影响,或者早年健康状况对以后SeS的影响。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方向上的因果关系都存在。

另一种可用的数据是发达国家高龄老人的调查数据。由于高龄老人都已退休,又大多有公共医疗保险,所以他们的健康状况不会影响收入。这就使SeS与健康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单向。一项使用美国高龄老人调查数据的研究显示,SeS对健康的影响十分微弱。

考察健康状况的变动,而不是健康状况本身与SeS的关系,是另一种检验因果关系的办法。一些学者对加拿大劳动与收入动态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在调查初始年份健康状况良好的50岁以上的人,在后续调查中健康状况的变化与其基期SeS显著相关。这表明SeS对健康具有显著影响。

看来,比较可靠的结论应当是SeS与健康互为因果。虽然如此,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都更关心SeS对健康的影响,因为健康影响SeS是公平竞争的结果,而SeS影响健康则可能反映了社会不公。后者正是“社会肇因”说的内容。

(二)“社会肇因”说

许多研究者试图从个人致病因素(健康风险)方面寻找SeS影响健康的途径,比如研究SeS与健康行为的关系。但这却忽略了更根本的问题。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迁,健康风险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在罹患癌症的风险因素与以前染上肺结核的风险因素可以说完全不同,但这两种疾病与SeS的相关关系却没有太大区别。可见,与个人健康行为相比,SeS才是健康的基本原因。SeS制约着重要资源的可及性和利用程度,由此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着多种疾病的后果,从而与健康状况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这种观点又被称为“社会肇因”(SocialCausality)说。

从“社会肇因”说可以得出推论:与容易防治的疾病相比,不容易防治的疾病所导致的死亡率与SeS的相关关系比较弱。这一推论得到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三)SeS影响健康的途径

健康是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政策的重要目标。探讨SeS是如何影响健康的,有助于制定更好的政策,促进社会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增加得很快。

1 SeS,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大量文献表明,心理因素与健康有着直接联系,而心理因素在不同SeS群体中的分布是不同的。低SeS者应对压力的能力较差,容易沉溺于不良健康习惯,从而更易产生健康问题。

为什么对各种压力因素的心理反应模式与SeS相关?换言之,社会结构与个人特征是怎样联在一起的?一种有影响的解释是,个人是通过与SeS高于自己的人进行比较来对自身福利状况进行认知的。这种社会比较会给低SeS者带来一种“相对匮乏”(RelativeDeprivation)感,导致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长此以往就会致病,如心血管疾病和抑郁症等。

2 SeS,物质因素与健康

与社会心理因素相比,物质因素对SeS与健康关系的影响更直接,也更容易检验。在各种物质因素中,最令人关心的是与医疗系统有关的因素。不同SeS患者的医疗可及性是否相同,在医疗系统中是否得到了同等对待,成为经验研究的重点。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影响患者就医概率的最主要因素是疾病严重程度,但收入和教育状况也有一定影响。一些研究发现,患者的SeS与被医疗机构收治时疾病的严重程度呈反向相关。即使在完全平等进入的军队医院中,患者的军阶也与决定做手术时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患者的SeS对医生的表现也有影响。在发达国家,不同SeS的患者在就医后对医生的满意度没有区别,但就医后的身心健康状况、医生服务质量指标和住院费用有区别。

3 社会心理因素+物质因素

SeS影响健康的途径一定是非此即彼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即使在两种不同观点持有者的争论中,双方也都承认另一类因素的作用,只是更强调自己所支持的因素的重要性而已。综合考察已有的经验证据,一个稳妥的结论是,SeS同时通过社会心理因素和物质因素影响着健康,只是两类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四、我国的研究现状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我国的研究现状

19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差距的扩大和人们健康需求的提高,健康公平问题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

相关经验研究呈加速增长趋势。但其中以SeS与健康的关系为主题的研究与国外的丰富成果相比还比较少。

1 主要发现

一些研究表明,我国居民的SeS与健康存在正相关关系;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只与高SeS儿童(家庭收入高或母亲受教育程度高)的健康状况显著相关,与低SeS儿童的健康状况相关性不显著,说明SeS对医疗可及性有影响;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不同职业地位的人群之间,健康与收入和收入不均的关系存在差别,说明不同的SeS指标之间存在交叉作用。

2 主要局限

到目前为止,我国绝大多数相关研究集中在收入与健康的关系上,其中部分研究的结果与国外同类研究类似。然而,也有一些研究得到了反常的结果,即收入与健康呈反向相关。出现这种反常结果的原因很可能在于只关注收入与健康的关系,忽视了SeS的其他方面。当然,我国研究者强调收入与健康的关系是有原因的。我国多数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也还很不完善,这就使收入成为医疗可及性的主要约束。此外,我国学者十分重视健康不平等问题,现有不少相关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计算健康不平等指标。但健康不平等指标只能显示人群的累积健康指标如何随着累积收入而变化,无法据以分析多维度的SeS与健康的关系。

除收入外,考虑其他SeS指标与健康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收入并不是SeS的唯一标志,其他SeS指标和健康的关系可能与收入和健康的关系有所不同。其次,我国的收人数据大多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测量误差比较大,而且一般只能得到现期收入,缺乏用于推算长期收入的信息。而其他SeS指标,如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相对而言易于准确测量,相应地,检测出来的其与健康的关系可靠性也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SeS与健康(包括收入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只有在严格的数据条件下,使用缜密的分析方法,才能确保检测出来的相关关系是某一方向的因果关系。然而在我国现有的研究中,相关关系常常被不加讨论地宣称为因果关系。

(二)可能的研究方向

改善人民健康、缩小健康差距,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亟须从各个角度开展SeS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以便为制定卫生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可能的研究方向包括:

1 对SeS与健康相关关系的检验

究竟哪些人群对健康风险的抵抗力最差,最需要政策援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现有的研究尚未清楚地揭示出SeS与健康的关系,需要使用更广泛的健康指标和SeS指标以及不同人群的数据,重新、反复加以检验。此外,SeS与年龄、性别、民族等因素的交叉作用也非常值得研究。

2 SeS,医疗保障与健康

医疗保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它与SeS和健康的关系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改革效果的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在评价中引入SeS视角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及时发现改革中的不足,修正下一步改革方案,我们需要知道SeS与医疗保障状况是否相关,以及医疗保障对SeS与健康的关系有何影响。

3 SeS,城乡差别与健康

巨大的城乡差别在我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根据我国的国情,城乡差别已不能单纯视为居住地或户口登记类别上的差异,而应看作SeS的内容之一。城乡居民之间的健康差距有多大,SeS的其他方面与健康的关系有无城乡差异,居住地重要还是户口登记类别重要,这些问题都有很强的政策含义。

4 社区/地区SeS与健康

地区差异也是我国现阶段的突出问题,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资源分布状况很不均衡。在更小的范围内,社区之间差异也很明显。研究社区/地区SeS与医疗资源和健康有何关系,对于我国建设基层医疗体系、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很有意义。我国已有一些研究涉及了这个问题,但它们使用的大多是加总数据,从中无法看出社区/地区SeS与个人健康的关系。

5 SeS,社会流动性与健康

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篇4

探讨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精品源自高考试题

摘要:艺术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是协调人和环境、个人和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一种手段。它的经济属性是它区别其他艺术活动、手工业的首要特征。艺术设计的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决定了只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才会有艺术文化的繁荣。作为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设计社会经济生产力关系

一、艺术设计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的产生而产生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

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艺术设计的历史之河也从这里发源。当人类的祖先把一块石头敲打成用来切割和砍削的石刀时,最早的设计活动就开始了,这把石刀就是最初的设计产品。这种工具的创造首先符合实用目的,同时也顾及到了用起来方便、省力,以引起主体的快感。它的制作过程具备了设计所要求的从预想、选料到加工成型等必备过程,它的功能和形式结合于一体。最早制作劳动工具如石斧、石刀、弓和箭的原始猎人,是人类第一批设计师。

工具的制造是人类自我革命的开始,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族类的根本。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史前艺术品,差不多都是与人的生活最紧密相联系的工具和食用器。这些就是我们人类早期之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于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的科学文明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也越来越科学化,其技术性也越来越高,艺术设计逐步成为了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成为了协调人和环境、个人和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手段。

二、经济属性贯穿于艺术设计活动过程的始终

艺术设计的经济属性是它区别其他艺术活动、手工业的首要特征。人的相互关联构成复杂的社会,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必然导致人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艺术设计通过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设计,像其他社会生产力一样创造社会的物质文明。

1.经济因素在艺术设计的不同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1923年,现代设计之父格罗佩乌斯将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育理念“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传播到全世界,使设计终于打破艺术桎梏解脱出来。而在经济与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提倡“设计与经济的结合”,设计必须服务于经济。

2.艺术设计通过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来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

设计具有强烈的超前性、预测性。“设计”这个概念在许多场合中,也往往被“策划”等术语代替。这意味着设计与艺术、手工艺活动都不同,它更偏重于事前的过程。在整个市场营销的组织中,设计占有引导性的地位。“设计生产销售使用”这四个环节中,设计不仅在时间上先于生产、销售活动,而且设计的市场定位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两者的成效。正因为如此,设计前的活动往往比设计本身花费的时间、精力更多。如设计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包括对厂家、消费者、竞争对手、媒体的详细调查;调查之后的数据要加以统计分析直至最后提出成文的方案、策划报告;并且还必须根据市场状况及时调整方案,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师的思考必须高度理性化和高度专业化。科学地进行市场潜量、市场占有率及需求预测,把握设计物实现为实体后在市场中的作用和价值体现,能够使新的设计方案更加合理,更加准确地适应未来市场,并且通过预测可以得到提高和创造设计物附加价值的理论依据。

三、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艺术设计繁荣的基石

艺术设计的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决定了只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才有艺术文化的繁荣。从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来看,现代设计的起源有两个显着特征,其一是劳动的分工,其二是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大规模生产和低消耗成为可能。艺术设计的每一次飞跃和进步,都处在因社会分工而造成的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首先,因为社会经济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物质性功能,而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的精神享受和审美快感,社会需求加大、人类文明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为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期也是社会观念大变革、大解放时期,为艺术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和思维空间。

知识经济是继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的直接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设计艺术将成为人类十分主动和相当自觉的一种行为。大至建筑、环境、公共艺术、城市规划,小至食品、服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总之,人类一切生存空间、物质和生活方式,都要经过精心而富有创意的设计。人类将生活在一个经过了设计并不断被设计着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也就是说,在这个新世纪,设计本身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将成为一种历史沿革的文化。知识经济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土壤。时代的变革,经济形态的变化,为设计艺术的创新发展将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设计艺术也必将以自身更为完善的运作体系,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2.艺术设计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腾飞的翅膀

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力,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艺术设计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满足人的需求。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欲望和要求称为需求。按照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需求理论,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艺术设计的市场取向就是以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为目标的,它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其次,艺术设计所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设计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是人们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先期过程。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行的经济建设活动作出艺术化的设想和筹划。总体来看,这种设想和筹划是进步的,发展的,甚至是超前的。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艺术设计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篇5

关键词:艺术设计 社会经济 生产力 关系

一、艺术设计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的产生而产生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

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艺术设计的历史之河也从这里发源。当人类的祖先把一块石头敲打成用来切割和砍削的石刀时,最早的设计活动就开始了,这把石刀就是最初的设计产品。这种工具的创造首先符合实用目的,同时也顾及到了用起来方便、省力,以引起主体的快感。它的制作过程具备了设计所要求的从预想、选料到加工成型等必备过程,它的功能和形式结合于一体。最早制作劳动工具如石斧、石刀、弓和箭的原始猎人,是人类第一批设计师。

工具的制造是人类自我革命的开始,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族类的根本。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史前艺术品,差不多都是与人的生活最紧密相联系的工具和食用器。这些就是我们人类早期之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于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的科学文明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也越来越科学化,其技术性也越来越高,艺术设计逐步成为了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成为了协调人和环境、个人和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手段。

二、经济属性贯穿于艺术设计活动过程的始终

艺术设计的经济属性是它区别其他艺术活动、手工业的首要特征。人的相互关联构成复杂的社会,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必然导致人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艺术设计通过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设计,像其他社会生产力一样创造社会的物质文明。

1.经济因素在艺术设计的不同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

从设计到实现设计的全过程中,经济因素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1)设计观念的产生阶段:艺术设计需要把握设计物由过去到未来形成发展的种种相关因素,然后以创造性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使之成为崭新的设计方案。其中的经济因素体现在对原有状态的经济价值分析、市场需求预测以及新方案的经济内容评估等方面。对原有状态的经济价值分析,是设计观念产生的基础。(2)设计的实施阶段:设计的实施过程指的是设计方案由图纸到生产为实体的过程,对于设计来说,是实际制作的过程。设计在真正付诸实施的过程中,从设计物的试产、批量生产和专利保护等方面均受经济因素的制约。(3)设计的实现阶段:设计物最终要推向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主要是通过销售来实现的,当设计物作为商品投放市场,设计师应当及时调查市场反映和销售效果,综合反馈信息以改进产品设计和进行新的设计构思。其中,经济因素不仅体现在设计物的综合经济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而且作为改进更新已有方案和促成新的设计方案的产生基础,经济因素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23年,现代设计之父格罗佩乌斯将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育理念“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传播到全世界,使设计终于打破艺术桎梏解脱出来。而在经济与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提倡“设计与经济的结合”,设计必须服务于经济。

2.艺术设计通过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来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

设计具有强烈的超前性、预测性。“设计”这个概念在许多场合中,也往往被“策划”等术语代替。这意味着设计与艺术、手工艺活动都不同,它更偏重于事前的过程。在整个市场营销的组织中,设计占有引导性的地位。“设计生产销售使用”这四个环节中,设计不仅在时间上先于生产、销售活动,而且设计的市场定位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两者的成效。正因为如此,设计前的活动往往比设计本身花费的时间、精力更多。如设计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包括对厂家、消费者、竞争对手、媒体的详细调查;调查之后的数据要加以统计分析直至最后提出成文的方案、策划报告;并且还必须根据市场状况及时调整方案,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师的思考必须高度理性化和高度专业化。科学地进行市场潜量、市场占有率及需求预测,把握设计物实现为实体后在市场中的作用和价值体现,能够使新的设计方案更加合理,更加准确地适应未来市场,并且通过预测可以得到提高和创造设计物附加价值的理论依据。

三、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艺术设计繁荣的基石

艺术设计的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决定了只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才有艺术文化的繁荣。从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来看,现代设计的起源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是劳动的分工,其二是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大规模生产和低消耗成为可能。艺术设计的每一次飞跃和进步,都处在因社会分工而造成的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首先,因为社会经济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物质性功能,而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的精神享受和审美快感,社会需求加大、人类文明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为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期也是社会观念大变革、大解放时期,为艺术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和思维空间。

知识经济是继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的直接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设计艺术将成为人类十分主动和相当自觉的一种行为。大至建筑、环境、公共艺术、城市规划,小至食品、服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总之,人类一切生存空间、物质和生活方式,都要经过精心而富有创意的设计。人类将生活在一个经过了设计并不断被设计着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也就是说,在这个新世纪,设计本身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将成为一种历史沿革的文化。知识经济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土壤。时代的变革,经济形态的变化,为设计艺术的创新发展将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设计艺术也必将以自身更为完善的运作体系,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2.艺术设计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腾飞的翅膀

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力,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艺术设计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满足人的需求。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欲望和要求称为需求。按照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需求理论,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艺术设计的市场取向就是以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为目标的,它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其次,艺术设计所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设计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是人们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先期过程。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行的经济建设活动作出艺术化的设想和筹划。总体来看,这种设想和筹划是进步的,发展的,甚至是超前的。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艺术设计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艺术设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立或制定专门的工业设计部,把设计业作为国家经济整体的一部分。二是以原东南亚“四小龙”为代表,政府直接参与设计的实施。其目的是把设计作为国家综合性经济改革的一种手段,如通过调动本地工业的多种资源激发设计,以便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推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三是以日本为代表,日本千叶大学著名学者宫畸清教授在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时,谈到日本产业振兴和经济增长有三要诀:一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二是领先一步的工业设计;三是不断完善的经济政策。这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工业设计对日本经济的腾飞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各个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来看,“艺术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设计就是经济效益”的说法并不过分。艺术设计不再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反映,它强调创造性与个性,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通过艺术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科技、艺术含量,提高产品的审美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中国加入“wto”已经成为现实,我国的经济运动模式和产业结构更新也将因此而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中国的设计产业发展迅猛,且设计产业是伴随着经济不断成长起来的,特别是知识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对设计产业的适时性、前瞻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现在或未来,艺术设计都会以强大的推动力和自身优势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中,推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

[2]徐晓庚《现代设计艺术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09

[3]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09

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篇6

论文摘要: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建设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涉及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在正确合理的思想指导之下,统揽农村社会的全局,有条不紊地进行。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人在总结国际国内对发展问题的艰辛探索的基础上,做出的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要求的正确抉择。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当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顺利进行。

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人类文明也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人类要生存,首先要吃饭,所以说农业是根本。农业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工业其它各部门提供劳动力。农业又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原料,农业的高度发达,将为工业提供丰富廉价的原料,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简而言之,即是科学发展观是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与保证的关系,而农村和谐社会构建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社会落实的途径与目标,这种落实体现在“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中促和谐,在和谐中寻求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同时也统领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四、以农民为本是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取向

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篇7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和谐社会国民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34―02

就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农村的人口依旧庞大,农民的收入难增长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个问题。农村现代化的步伐举步艰难,发展农村经济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而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也影响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进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密切的关系,想要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就必须大力的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达到了理想的状况,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顺利地进行。

1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一直是我国领导比较关注的问题。每次党的全会都会提出三农的问题,从此可以看出国家领导对农村发展的重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我国现在的重要任务。

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和谐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云南省是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三农”问题更为突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破解“三农”工作中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化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的关系

2.1农村经济发展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农村经济发展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所谓的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就是指将农村中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发展,再此过程当中要将人和自然等生态建设和谐的进行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的和谐社会是一体的,只有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了才能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只有农民不再为吃饱穿暖而担心,注重精神上的建设以后农村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和谐的建设。所以农村经济发展的程度是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想要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就必须发展农村经济。

2.2农村经济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相互渗透、相互存在

人类的社会是由一个多元素构成的世界,有经济、文化、环境、政治等。只有将人文社会和生态换将相结合,相均衡才能和谐的发展。想要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就必须将农村的经济搞好,因为大力的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本身就是构建和谐农村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将两者的关系处理好才能将是两者齐头并进,只发展好两者之一而忽略另一方面的话就不会得到好的结果。只发展经济而不注重农村其他方面的和谐发展,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而不注重农村的经济发展一心想要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话就会出现发展不均衡、不整体、不全面的问题。所以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农村社会是相互渗透,相互存的关系,两者偏一不可。

2.3农村经济发展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内在属性

所谓的构建农村社会不仅是要将人与社会的关系调整好,还要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处理好,并且要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调整好。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做是可持续发展,而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把各方面协调好。所以农村发展就使农村和谐社会的内在属性,只有将把农村的经济发展好了才有可能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3如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和谐社会的关系

3.1构建农村社会促进农村多元素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想要发展农村的经济,没有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不可以的。只有构建好农村的和谐社会,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发展的水平与城乡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这种距离的差距越来越大,想要将差距缩短,只能大力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共同进步、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农村要加强的首要任务。想要发展好农村经济就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各地所有优势的项目,多元素的发展经济。

3.2以民为本、统筹规划、改善环境

我国农村居住条件都比较差。都以平房居多,安全性较差,占地面积较大。所以想要发展农村的经济构建和谐社会要统筹的合理规划。主要就体现在改善农村农民的居住条件,要让民有所居,民心安定。很多地方的都在规划农村的建设,构建新的房屋,采取群居。将节约出来的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一些物地理环境的基础。想要改善农村经济的状况,就要让农村实现现代化,还应该合理的发展水电,通讯等设施的建设。并且发展农村的绿色食品,政治道路,引进商机。只有全面的将农村的资源合理的发挥,才能发展农村的经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

3.3政策支持、社会让利、舆论力量

我国农村一直长时期的从事着单调的土地的耕作,而且农作物比较单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通过国家的收购。通过向国家销售农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近几年来免了税以后还比较好。免税就是国家政策的扶持,帮助农民减轻一些负担,使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现在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多的注进现代时尚因素,如社会舆论量的支持。国家通过舆论的力量将农村问题通过新闻媒体向大众传播引起更多的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农村的产业,并进行一些合作,将农作物以不错的价格收购,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并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

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篇8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首次将“三农”概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三农”问题是旧经济体制遗留的问题,在体制转轨过程中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愈加严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牺牲“三农”利益为代价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和城市一直是我国发展策略的重要内容。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的背景下展开的改革开放中,追赶型的经济发展一直是发展策略的中心内容,于是,“发展是硬道理”被理解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为了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就无法顾及幅员广阔且落后的“三农”包袱。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其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都大于其它产业,而市场机制以助强欺弱为特点,故农业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在与其它产业的竞争中处境越来越艰难。农业还是正外部效应极强、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的产业,它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功能尤为突出,因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并在竞争中相对萎缩,势必加大社会风险。不仅如此,“三农”问题还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困境,“三农”问题的解决,对于扩大内需至为关键。可见,“三农”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甚至还是政治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后,解决“三农”问题就当然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和难点。正因为如此,新一届政府对“三农”问题重视的程度,超过了历届政府。

“三农”问题牵涉到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方面,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冲突在“三农”问题中都有所体现。①因而,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各个法律部门综合发挥作用,其中,对经济法和社会法的需求尤为强烈。从经济法的角度看,根本性问题是在法律上给“三农”定位的问题,特别是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虽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贯是我国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但一直停留在“口号”阶段,《农业法》对此所作的保障性规定多为政策性、纲要性语言,法律约束力和可操作性不强。为此,应当在法律上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落到实处,明确并细化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责任,在充实、细化农业立法的同时,在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宏观调控立法和商业、工业、科技、土地、环保、乡镇企业等立法中,就解决“三农”问题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流通和加工贸易、农业科技推广和运用、农业保险、农业用地保护、乡村财政等条件规定具体的对策;从社会法的角度看,主要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过程中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最为急迫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和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全国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已达1.4亿,到2010年可能高达27亿。②目前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已突破1个亿,但备受歧视,处境艰难。社会保障事业一直将重点放在城镇,而占全国总人口80%,占世界总人口15%、世界农业人口35%的中国农民却被拒之社会保障大门之外,已市民化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比例只有4%和27%,尚未市民化的农民工更不可能进入社会保险范围。③这些问题亟需通过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逐步完善来解决。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几年下降(农民收入率1997年为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为21%),直接影响对农业的投入与产出效率,迟滞农村市场和农村经济的拓展,进而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和发展。④可见,农民增收不只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内部问题,应当将其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通盘考虑和解决。对此,学界已提出许多对策,例如,减少务农农民、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改善农业和农村信贷环境、稳定粮食保护价水平并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发展农业科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素质、振兴乡镇企业,等等。其中任何一项措施的法律化,都需要经济法对策与社会法对策的组合才可实现。例如,在农业增长面临日益强化的市场约束的形势下,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的涨价空间非常有限,农产品总量扩张已经不能为农民在农业中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实践中已有粮食增产而农民收入减少的深刻教训,故农民收入增长应当在增加农业收入之外另辟途径,于是,减少务农农民成了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减少务农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经济“非农产业化”和城市化的程度。对此,需要采取的经济法对策主要有:把实现经济“非农产业化”、城乡统筹发展和实现充分就业纳入产业政策法的立法目的体系,并将其精神贯彻于发展规划、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立法之中,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农村产业政策立法;修改《乡镇企业法》,尤其是减少该法中的政策性语言表述,增强该法的规范功能和可操作性,并制定配套法规,将国家扶持、保护乡镇企业的措施具体化;通过修改《农业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巩固第三阶段农村改革的成果(即允许农民“离土又离乡”),在稳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允许农民自愿转让承包土地,规范土地分散经营向土地规模经营转化的秩序;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扩大非公有资本的产业准入范围,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所规定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措施,引导、支持、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挥其吸纳劳动力的功能,等等。

上述经济法对策只有在与相应的社会法对策联动的条件下才可能发挥作用。例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农转非”就业必须以劳动力市场为通道,而现阶段这一通道存在着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户籍制度等体制,为此,应当贯彻《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平等和市场调节就业的原则,全面打破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政策障碍,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公平竞争就业的制度,赋予进城务工农民与当地居民平等的就业权利。又如,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自由流动依赖于社会保险的保障,而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缺失既给农民工自由流动造成障碍,又威胁着城乡的社会稳定,尤其是土地“农转非”所引发的农村劳动力“农转非”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的需求更为紧迫,因而,应当建立便于同城市职工社会保险和农村社会保险相衔接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这就需要在未来的《社会保险法典》中单列“农民工社会保险”专章,或制定专门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基本法,就农民工社会保险作出特殊的制度设计,并按照工伤、医疗、养老、失业、生育保险的先后顺序,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的体系和制度。①再如,农民进城务工由于职业技能原因难以同城市居民平等竞争就业,许多不平等待遇都起因于农民的职业技能低下,而现阶段的劳动力市场上已出现技术工人短缺现象,因而,应当在现行的《职业教育法》和职业培训法律法规中增加针对农民和农民工的特殊保障规定;同时,落实《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增加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利用助学贷款等经济杠杆积极引导农民家庭增加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和文化教育消费,并且,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纳入城市义务教育的范围,保障其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

注释:

①现阶段的“三农”问题突出表现为“八降四升”即农业收入下降、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下降、乡镇企业劳动力下降、财政支农比重下降、农村经济在GDp中比重下降、农村经济对GDp增长率贡献额比重下降、农村商品销售额占全国商品零售总额比重下降、农民储蓄比重下降;成灾率上升、城乡居民差距上升、农民上访人数上升、乡村债务上升。详见陆学艺:《三农问题的“八升四降”》,《经济要参》2003年第28期。

②参见朱晓峰:《我国农民转移就业:是与非及战略选择》,《经济要参》2003年第53期。

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篇9

一、传统劳动关系的历史变迁

(一)二元体制分割下“工厂式”劳动关系模式特征

这一时期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94年开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国家个别调整和集体调整的“国家包揽、行政隶属、身份差别、终身固定”的“国家行政调节型”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概括地讲主要呈现以下特征:①国家采用了统包统配的方式使用劳动力和与之建立固定工式的终身劳动关系。②是一种工厂式劳动组织过程。劳动关系建立在一种僵硬的体制下,对劳资双方缺乏灵活性调整。二元体制分割下,城市工人享受着完全式的充分就业,而农村工人被隔离在外,体现了制度的不公平性。

(二)市场经济初期的标准化劳动关系模式特征

这一时期是从1994年颁布劳动法到2008年开始。1994年颁布了《劳动法》,《劳动法》从法律上确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平等的法律地位,确定了双方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这一时期的模式就是建立在劳动法的基础之上。

1.劳动关系权益结构的标准型

政府在市场经济初期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设计中的第一个方面“以劳动合同制度为核心,劳资个体自由合意”已经基本实现,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基准制度、劳动监察制度、集体合同制度以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为主干的劳动法律体系,该体系以劳动合同制度为核心,以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为基础,试图通过劳资个体自由合意来形成和谐劳动关系但由于企业中工会组织的力量一直受到雇主的控制以及“自上而下”的集体协商推进模式中很少有职工的参与。

2.市场经济初期的“个别调整”模式具有自由契约式

自由契约式劳动关系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劳动力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完全建立在市场交易的规则上,建立在自由契约的基础上,劳动关系主要靠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调节,劳动条件在单个劳动者和雇主(用人单位)之间进行约定,政府对劳动关系不进行或很少进行积极干预,劳动者的集体性产业行动一般不具合法性,同时也缺乏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制度性安排。

3.个别劳动关系协调模式特征

2015年3月国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这一时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劳动契约的干预性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先后颁布出台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社会保险法》等等。

(2)劳动基准刚性增长。劳动基准是国家以强制性规范规定的关于工资、工时、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等方面的最低劳动标准,在全国范围内为劳动者权益划定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以限制劳动关系双方的契约自由,保障劳动者应当享有的最低程度的劳动权益的一项法律制度。

二、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运行趋势与特征

(一)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运行的特征

(1)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性继续催生非典型性就业。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城镇,“农民工”群体,在“身份”上很特殊,按照传统户籍管理制度划分,他们属于“农民”,没有城市户口,却在城市做着“非农”产业工作。由此滋生了很多非典型性就业岗位。

(2)经济转轨中的雇员职业素质再提升愈加迫切。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一体化的发展,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多样化,职位,工作内容多样化,劳动者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职业素质,才有可能适应多元化的职位需求。

(3)企业民主化进程与集体协商的共同推进。以人为本,注重民主化管理是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根本路径。民主管理的实践形式包括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基本制度形式以及实践中存在的多样的沟通表达机制、参与管理的机制。

(二)发展趋势

(1)创建公平的就业环境,对就业歧视进行司法救济。维护就业公平,是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我国《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就业促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在禁止就业歧视做出了相关规定。对创造一个公平健康的就业环境做出了强制性的要求。

(2)立法初步对非典型劳动关系进行规范。我国制定了《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最低工资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等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

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篇10

一、博物馆社会效益的重要性

博物馆依托陈列展览为知识信息载体,以构筑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让社会公众实现知识信息共享,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博物馆向社会提供的文化产品因其资源的社会性和投入资金的公益性,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

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对物质生活要求基本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频率的工作节奏、不断拉大的财富分配差距以及生活工作中产生的种种压力等等需要得到平复、安放,而收藏、展示人类文明瑰宝,留存地方传统记忆的博物馆天然地成为现代人得以暂时回到人类发展的原点,脱离烦杂社会栖息心灵的理想港湾。

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博物馆提供的文化产品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精神财富。在这里,人们可以从容回顾中华民族发展的漫长历程,赏析祖先聪明才智的具体表现,增强对中华民族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样的精神财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激励中华民族崛起的动力源泉。

二、博物馆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基础

博物馆社会效益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创造效率和效益的主体,决定着经济效益的大小。博物馆教育让公众在共享人类先进文化过程中,在情操陶冶、道德规范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综合知识储备、人力技能提升方面发挥集聚效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动积极地发挥智力潜能,为社会创造财富。

博物馆社会效益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经济附加值。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高投入、高消耗与低产出、低附加值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产业结构面临调整转型的巨大压力,世界经济运行的趋势是追求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它既环保、低消耗,又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物是千百年来祖先智慧的结晶,具有宝贵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如果改变博物馆传统的管理运营理念,将丰富的馆藏资源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尽可能广泛、深入地用之于社会,将会极大地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如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将博物馆运作与企业经营充分融合,研发出国内瓷砖行业唯一集工艺艺术和实用装饰材料于一体的产品――唯美壁饰,一年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00万元。

博物馆社会效益有助于拉动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现在东部与西部、内地与沿海的竞争优势差距已不再明显,地区之间在人才、资源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什么那么多人跑去北上广,不是因为它们是首都、金融中心,而是因为城市强大的文化力量,因为那里的文化吸引力。博物馆传承城市文明,拥有价值连城的藏品资源、权威深入的研究成果、质量优异的展览陈列、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是一座城市最富有影响力的公益文化形象,博物馆社会效益发挥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座城市吸引人才和资本能力的强弱。

三、博物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发展的机制探索

在市场竞争高度激烈的现代社会,博物馆必须建立健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模式,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深化改革激发运作活力。政府应该做好顶层设计,把握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主管部门要改变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博物馆组建理事会,明确博物馆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关系,提高博物馆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借鉴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模式,参照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制订本地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每年进行评估,引导地方博物馆开展馆际合作和良性竞争,提升运行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为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提供参考。改革用人机制,将定编制转变为聘用制,实行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改革分配制度,打破传统工资分配体系,建立适合市场机制的薪酬分配制度,根据岗位、绩效按劳取酬,让劳动者价值在社会价值评价评价体系中得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