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8:12

艺术教育心得体会篇1

——青少年校外教育视觉艺术教研组活动心得体会

10月10日至10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3天的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视觉艺术教研组的活动。此次培训通过讲座、研讨、采风、听课、评课的形式,使此次活动更加有意义和更有实效。学海无涯,透过参加此次视觉教研组活动的学习,我又一次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遗憾。感到快乐,是因为学习让我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感到遗憾,是因为学习时间很有限。通过这次视觉艺术教研组的活动,让我学习到了很多。

一、10日下午2点,讲座,题目:审美时代下美术教育的思考,主讲:丽水市青少宫副主任周巧红,她结合平时的教学和研究,在美术教育上做了很多的思考,我觉得两点可以借鉴。一个是关于美术教学的策略思考,(一)孩子爱上你,才会爱上你的课。(二)家长参与学习。(三)引导观察。美术教育是“想象力——创造力——观察能力——审美认知——美学规律”的过程。所以对于美术教育者们更应该引导孩子们观察,以及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

二、11日上午,活动安排去古堰画乡、大港头采风。下午的活动安排是在莲都区大港头学校,1点钟我们先听了校长关于《借势乡村少年宫,画乡学校人文发展》的讲座。他介绍大港头学校依托大港头这个地方,学校把油画作为自己的一个特色去抓,学校设有油画成立厅,定期向家长、孩子开放。2点半安排我们听了一节大港头学校王伟静老师的美术课,题目是《映日荷花》,听了这节最大的感受觉得这位老师个人素质、教学把控能力、语言组织、课堂的呈现等都很好,值得我学习,反思自己课,要想上好一节课,我需要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平时个人不断的积累。

三、11日晚上安排我们书法老师在丽水市青少年宫听课。两节45分钟的课,授课的两位老师都是杭州市青少年宫的,一位视觉教研组组长戴春霞老师,还有一位书法老师叫盛杰。这两位老师的课都很精彩,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学习。先说下戴老师,为人亲和,语言幽默,富有童趣,孩子么很喜欢。这堂课学习提,我平时生字时就是直接出示几个汉字,但是戴老师先提问在哪里有见过提画的字?让学生举出带有提画的一些字,在同学举出的字中进行教写,在教写“虫”字时,提问字的“提”为什么不用“斜提”,我在教学生写“虫”字就很直接说用“平提”,学生们缺少动脑思考。书写要领会用口诀帮助学生记忆。盛杰老师的课,教学生写一个笔画,从书法专业术语的角度编要领帮助学生理解笔画。整个课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四、12日上午是宁波青少年宫金巨剑老师的关于《写生漫谈》的一个讲座。他向我们展示了很多写生的作品,作品内容丰富,从教师教法和学生的学习两个角度和我们聊了关于写生的问题,也引起我很多思考,要想出一件好的作品,需要个人深入、细致和对美不断推敲而创造出来。我也拍了一些作品,感兴趣的人可以看下。

艺术教育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教育艺术教育艺术家艺术科学角色期待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认为:“真正成功的教师确实是个伟大的艺术家。”当代著名教育家李燕杰先生多次强调,“不想当教育艺术家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新的观念、新的思想不断涌现。在影响课程改革深化的诸要素中,教师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最关键的因素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那么,教师角色的理性定位和理想定位是什么呢?显然,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观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成为教育艺术家,是教师角色的理想期待。

一、教育艺术是教师自我角色意识的楱心部分

(一)角色期待及教师角色期待的意义

在社会学视野内,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厘定教师角色期待的理性定位和理想定位,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社会学把角色视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个位置,即人们总是期望角色的扮演者按照某种方式行为,这些期望被称作角色期待。角色期待一方面构成了行为者的社会心理与制度背景,强烈的影响着他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它又内化为行为者的自我角色意识,使行为者的行为自觉地符合它。

教师在社会结构中处在一种特殊的位置,身居多种角色,其中一些角色有着久远的历史,如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人生事业的引路人,等等。近年来,教师的角色又被进一步扩展到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等,因此教师是社会的重要角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也有了新的内涵,既有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使命的责任期待,也有传统师道背景下教师行为的道德期待,还有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书育人的能力期待,以及社会公众需求背景下选拔胜出的技巧期待。这四种期待涵盖了教师角色期待的绝大部分话题,规范和制约着教师的教育实践和教师个人的职业理想,对教师角色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教师角色的现状与社会需求

就目前的情形而言,虽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角色意识有了明显的革新,但是,就大的范围而言,在教师角色意识的构成中,专业知识单一、以知识权威自居、注重学习结果而轻视学习过程、注重共性教育、忽略个性培养等情形在教师的角色观念中仍然显得很牢固。其实,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和学生都是知识建构者,知识多元化的趋势和进程的加快,使学生“唯师是从”的时代提前终结。而现代教育追求的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的建立及全人发展的目标实现,使经验型教师和技术性教师无法满足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使得教学过程日益向流程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有了强大的理论基础,为此,有学者提出教师应该成为教学工程师。确实,在实践中,教学工程师的角色认同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与把握,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益。因此,教学工程师,可以视为教师角色的理性定位,值得肯定,问题在于,教学工程师的理念难于体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在这种理念引领下,教育教学行为容易被认定为一种按照既定方案进行的产品生产活动,这种活动虽然并不否认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创造性,但是,工程实施过程的严谨性和产品质量监督环节的严格规定性显然不适合我们对丰富多彩的学生成长过程进行评价。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在《教育学讲义》中不止一次把教育学称之为艺术,称之为“一切艺术中最渊博、最复杂、最高和最必需的艺术”。教育艺术之所以被视为最难的一种艺术,就在于教育是塑造人的心灵的艺术。因此,教师可以是教学工程师,但是,更应该是教育艺术家。教育艺术家是对尊重教育对象、遵循教育规律、崇尚教育科学、注重教育美感形式、引领教育改革创新的教师角色特征的概括。

(三)教育艺术是教师自我角色意识的核心部分

1、教育艺术是科学之真与艺术之美的和谐统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而教育艺术的全部复杂性,是要善于感觉到_二个人身上那种纯属个性的东西。”因此,教育艺术家从不拒绝教育科学,相反,教育艺术家是最坚定的科学之真的探索者,否则,就无法“善于感觉到一个人身上那种纯属个性的东西”。同时,也是最纯粹的艺术之美的追求者,因为,“科学使教育更加严谨,艺术使教育更加生动。”教育艺术就是科学之真与艺术之美的统一。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基本行为,也要讲究教育艺术。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以语文教学为例,指出了教学应该注重艺术性,他认为忽视教学艺术是不全面的,教学要取得理想效果,教师就必须掌握教学的艺术。“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有了很好的教学法,如果不运用,也是白搭。把教学法运用得很好,取得很理想的效果,需要有很好的技巧,也就是要掌握教学的艺术。”

李燕杰先生指出:“把科学和艺术二者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迫切需求。”李燕杰《用教育艺术美化我们的生活》在教育艺术家看来,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着浓重的感彩;此外,教育活动还是具有审美性的活动,教育艺术实践充满了美感体验,教师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设计美、教态美、教学语言美、教学过程美、教学意境美、教学机智美、教学风格美、教师人格美等,使教育活动具有审美价值,并激发了学生的审美体验,而这种体验又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因为,艺术和科学统一的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并增强探究的欲望。

2、教育艺术是教师身教与言教的统一

艺术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美,一种灵魂美,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还是一门艺术。教育艺术家有着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学问修养,教育艺术家本人及其行为都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其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强烈的熏陶示范作用。有人说过:“你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应成为什么样的人。”甘地说:“教师是学生最好的课本。”因此德才兼备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提高教学艺术的基本保证。师德底线是教师称其为教师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道德期望,而高超的教学艺术修养,则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育艺术的形象性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生动、形象、具体的形象来达到教学目的。

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俞子夷先生(1886—1970)在其《教学法的科学观和艺术观》(1924)一文中对教学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做了辩证分析,他指出:“教员的艺术,是一种介绍、传达、引导的,比文学家、美术家稍不同,比戏剧家似乎相像而更困难。”还说:“我们教学生,若没有科学的根据,好比盲人骑瞎马,实在危险。但只知道科学的根据而没有艺术的手腕处理一切,却又不能对付千态万状、千变万化的学生。所以,教学法一方面要把科学作基础,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艺术作方术。教学法是一种学,也是一种术。”事实上,教师在使用形象化手段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的形象,展示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并借助自身人格力量增强教育效果,因此,教育艺术体现了教师身教与言教的统一。

3、教育艺术是美感形式与教育无痕的统一

如前所述,教育艺术追求教育过程的形式美,教育艺术具有审美性。李燕杰先生认为,“教育艺术,是能引发审美的。这种,是心灵的愉悦、精神的振奋,是一种美的良性刺激效益。”

课堂教学艺术,是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课堂教学艺术的美感形式,体现出丰富性、多样性、探究性、创造性的特征,课堂教学艺术情境的创设是师生多元互动的结果。教育艺术实践往往表现出表演性,教师机智幽默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和恰如其分的笑话等表演手段,使教育教学寓于娱乐之中。因此,教育艺术实践又是无痕的。教育无痕,既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一种高超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是许多伟大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共有的特征。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成功的教育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教育艺术境界排斥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反对喋喋不休的说教和呆板单调的灌输,主张教育者通过自然而然、不露痕迹地引导,营造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境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熏陶,得到感悟、启发,进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欲罢不能”。因此,教育艺术是美感形式与教育无痕的统一。

二、教育艺术家引领课程改革

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优秀教师应该成为教育艺术家,不想当教育艺术家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一)教育艺术是课程改革的需求

完美的教育应该是尊重个性,尊重创造。创新,是艺术的灵魂。教育艺术也是创新的艺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课程改革已经是一项全球范围的运动。各国的课程改革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目标与追求,但是从教育发展的本质来看,能够顺应每一个个体的需要。尊重个体,尊重并光大个人价值,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历史上,群体利益一度掩盖了个人利益,个人的发展完全服从群体的发展,真正的个人,不再存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个体的发展满足国家政治的需要,确切地说,就是满足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阶级社会中的教育莫不如此,教育被称之为教化,目的在于使人的观念和行为归于统一,使每一个不同的个体的观念与行为变得一致,教育体现了更多的趋同性。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尊重每一个个体独立的生命和独立的价值追求,应该照顾并尊重个体的个别差异。教育应该让每一个不同的人在遵循人类共同观念准则的前提下,变得更加不同。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而是通过唤醒。激发受教育者本身具有的求真、向善、爱美的心理,并予以激励、鼓舞、引导、扶助,使之得到强化,并进而内化为人的行为意识,成为人的基本生活意识。因此,必须倡导教育艺术,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艺术,必须懂得如何去唤醒、激发学生潜藏的真、美、善的基因,并培育使之壮大。

(二)教育艺术凸显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现代教育倡导全人发展的教育观,全人发展首先是每个个体的充分发展,这就需要对学生的个性给予充分的尊重。这就要求教师摒弃忽视学生个性的教育方式,讲究教育艺术。教育艺术最讲究对人的尊重。学生因为有着不足和幼稚,所以才是学生;每个学生有着与他人的不同的鲜明个性与个性发展倾向,或者说,有着自己独立的智能结构,呈现出多元的特点,体现出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每个学生都具有旺盛生命力和主观能动性。教学必须尊重学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教学的含义是什么?吕叔湘曾经在总结叶圣陶教育思想时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可见,叶圣陶、吕叔湘都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扶助学生,是“帮着学生学习”。照此推论,教学的前提是对学生的尊重,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教学生学会什么,而在于让学生会学,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二、教师是教的行为主体,但是,教的行为以学生的学作为存在的依据,即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三、教什么及是否需要教应该依据学生的学情来决定,即以学定教。因此,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不是教某学科的老师,而是教学生学习某学科的老师。教育艺术作为一种最讲求尊重人的艺术,最能够体现教学的本质。

(三)教育艺术体现教师个人教学风格

教育艺术最大限度地展现教师的才能和机智,有助于教师机动灵活地化解教育冲突;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心智,且通俗易懂,能促进学生理解。教育艺术又是有着教师鲜明个性风格的艺术,是教师教学风格的集中展示和呈现。教育艺术实践总是有着独创性,教育艺术家凭借新颖、灵活的教学行为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以独特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这是因为,科学是一对一的,讲究理性、客观;而艺术,则鼓励多样化的风格,只不过,这多样化的风格都有一个特征,就是美。

教育艺术实践是美的。吕叔湘先生曾以语文教学为例,指出“语文教学要科学化,还要艺术化。教学是一门学问,特别是语文教学,是一门大学问。一方面,它是一门科学;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艺术。科学只有一个道理,一种是非,艺术就可以有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两个老师教同一课书,教法可以很不一样而都好。现在,先强调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先摸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下一步,在这个基础上让它艺术化,真正发挥教师的作用。”在吕叔湘先生看来,教师作用的真正发挥,必须是教师的教育实践在科学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艺术化。教学的艺术化,不正可以最大限度地认同并包容教师多样化的教学风格吗?

(四)教育艺术家体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教学艺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虽然,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赋予了教师角色很多的期望,但是,从根本上说,教师的角色始终是无法回避教书育人的本质特征。因此,教师的学识就显得很重要,教育艺术家,首先得有学识,有人认为,说教师首先要有师爱,师德,其实,没有学识,教师的爱与德的层次就难以达到应有的高度,也就是说师爱的艺术,也是靠着教师的学识来充实内涵的。正如高尔基所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们,却是一门艺术”。把教育艺术看成是某种高超的教育技巧、某种创造性教学设计、某种教师的动人表演都是不全面的。教育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在教育艺术实践中,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还从教师那里获取激励自己成长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胜任“经师”的角色;还要有着较强的人格魅力,胜任“人师”的角色。教育艺术家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三、教师成为教育艺术家的途径与方法

成为教育艺术家,是一个过程。与年龄无关,与资历无关,也与职位无关,教育艺术家是教师,所有杰出的教育家,都是教育艺术家。成为教育艺术家,既要提升教育理论素养,也要重视教育实践修炼。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一)博学厚德,知行合一

教育艺术家首先是品正德高之人,在成长为教育艺术家的路上,教师应该以圣贤为师。正所谓,“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要善于汲取古今中外教育智慧,熔铸百家,成就自我。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要有明确的超越目标。所谓学上者得中,学中者得下,学下者为人不齿。教育艺术家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是博学厚德之人,博学厚德,其实也是教师角色期待的基本内涵。教育艺术家首先必须是学科领域的专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指出:“每个教师应当成为自己学科的出色专家。他应密切注视所授学科的科学‘前沿’。”在学科知识领域有着较高的造诣,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得心应手,举重若轻。同时,也是恪守道德准则的典范。

知行合一是态度,博学厚德是修养,是方向,其实也是方法,是思维方式。许多人说,教师应该是杂家,这很正确,教育艺术家更是如此,没有深厚的学养,不可能得心应手,举重若轻;没有高尚的品德,难以示范;只说不做,学识和品德无法增长;必须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增知。

考察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博学厚德之人,所以能以德育德,以智启智,以人育人。正如吕叔湘所说:“一位高明的教师也应当有才、学、识这方面的修养。掌握教学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自如,这可以算有“识”。除此之外,还得有“学”那就是说,对本门学科有比较全面的知识。……有“学”有“识”,还得有才:一个是口才、一个是笔才。口才不一定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或者绘声绘色,如说评书。主要是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长于启发,长于总结。至于笔才,那就不仅要善于示范,还要善于批改。”吕叔湘先生的这段论述,可以作为我们提升自我教育艺术修养的参考。

(二)勤于实践,自我更新,

教育艺术家是从实践中生长出来的杰出教师代表。教育艺术实践,是教育艺术家的基本生活方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的。那些高谈阔论,妄自尊大,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的都不是真教师。”教育艺术家始终将教育教学行为作为自身价值体现的方式,也是自身教育智慧增长的途径。因此,一旦离开实践,教育艺术家就不再名副其实,教育艺术家在创造教育智慧,在生成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教育艺术家与教育理论家不同,不以创立教育理论为目标,教育艺术家的理论,仅仅是其教育艺术实践的副产品。

教育艺术家在实践中铸造自己的教育个性品格,教育艺术是有着鲜明个性的艺术,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个性鲜明、熠熠生辉,又无不包含自身实践的影子。但是,教育艺术家并不固步自封,教育艺术是不断创新的艺术,教育艺术实践是不断更新、不断走向完美的实践。教育艺术视野中的实践没有重复,只有创造。因此,教育艺术是不断更新的艺术,教育艺术家总在不断更新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教育是没有止境的艺术,因而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的艺术。

(三)乐研善教,反求诸己

教育艺术是源于实践的艺术,不是故纸堆中的理论。教育艺术是指向实践的艺术,教育智慧源于实践,难以重复,陶行知的四颗糖果是教育艺术,我们可以学习,但难于仿效。教育艺术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化色彩的教育智慧,这种智慧的生成与获取,需要教师乐于探究,善于实践,并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反求诸己”。我们汲取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智慧的目的,是为我所用,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实践能力。因此,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是有效的方法。

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教育艺术的研究和实践与教育科学的研究一样,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教育艺术思潮,一直是教育发展历史上一股重要的思潮。中国古代教育家虽未明确提出和使用“教育艺术”和“教学艺术”概念,但在实践中显示出高超的教育艺术水平,让我们可以感受到重视教育艺术的传统一脉相承。春秋时期的孔子是第一位伟大的教育艺术家,他有着丰富的教育艺术思想与实践,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就是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此外,孔子还将诗歌、音乐等艺术门类运用于教育之中,时常以音乐、诗歌来感染、熏陶学生,提出了“诗教”和“乐教”的主张并积极实践,孔子的这些思想,与现代教育所倡导的思想息息相通。孔子之后,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孟子把“教亦多术”与“不屑之教”的主张对举,体现了对教育艺术的辩证思考。孔孟之后,历代教育家循着孔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积累了丰厚的教育艺术资源,挖掘、探究其深厚的内蕴,并运用于我们的教育实践,必将使我们的教育艺术实践迈上新台阶。而今天的教育艺术研究与实践更是流派众多,蔚为大观,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就一定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能给自己和学生带来幸福感受的教育艺术之路。

艺术教育心得体会篇3

一切艺术形式只要以真、善、美作为其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就必然会与道德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着道德观念。艺术教育可以以美导善,具有培养主体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优秀人格的隐性育德功能。如果在普通高校中能够在较为感性的公共艺术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将会为以理性教育为主的传统德育提供有益的补充和支持。但是,要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育德功能,必须首先弄清楚艺术教育到底能不能和道德教育联系在一起,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究竟是否具有可行性。

一、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一些西方艺术哲学观念对我国艺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唯美主义”。一些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开始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中奉行“唯美主义”。他们极力批判在艺术作品或艺术教育中渗透道德观念,认为艺术就是艺术,与道德无关;而艺术教育就是纯粹的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无关。艺术若与道德扯上关系,就玷污了艺术的纯粹性,就是“伪艺术”。而艺术教育若与道德教育挂上钩,则违背了艺术教育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这种思潮对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产生了影响。一些教师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中,对道德观念采取回避的态度,追求所谓“真正的艺术教育”。那么在普通高校,将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联系在一起到底是否具有可行性呢?笔者认为:

1.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学校教育实现其最终目标“育人”的需要

学校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这是任何学科都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如此。虽然思想品德教育主要“育德”,而艺术教育主要“育美”,但二者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对象都是普通高校大学生,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不过是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实现育人的最终目标。那么,在普通高校教学实践中,为了育人的共同目标,二者应该是一种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关系,而不应互不相干,各行其是。因此,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渗透德育内容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艺术教育的教育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只顾其审美性而放弃教育性,那种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闭口不谈道德,将艺术教育完全孤立起来的做法,才是真正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李岚清同志说:“美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这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美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并进一步指出:“审美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虽然公共艺术教育作为普通高校美育的主要实施内容和途径,其直接功能是“育美”,最终目标是育人。在实现其育美功能的前提下,借助其自身学科特点优势,为德育的发展出份力,是完全可行的。

2.艺术教育隐性育德功效发挥以其审美功能的实现为前提条件

艺术教育的隐性育德功效是指艺术教育通过艺术形象影响人的审美感觉感知、意志等,潜移默化地促使人们形成对社会和人生中美丑、善恶、荣辱的正确认识,并进一步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在艺术作品中,理融于情;在艺术接受中,情先于理。艺术总是先使接受者受到情感的感染而后才引起人们对生活和人生的理性思考从而受到教育。艺术教育通过审美情感体验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而非通过理性的道德说教,这恰恰是艺术教育发挥其育德功能最为隐蔽和巧妙的地方。由此看来,艺术教育的隐性德育功效的发挥是以其审美功能的实现为前提条件的,育德功效是艺术教育在其实现自身审美功能的过程中派生出来的附属功效,艺术教育的育德功效与其审美教育的性质并不矛盾。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涉及道德教育内容就会违背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本质。当然,这种不矛盾的和谐状态是建立在艺术教学实践中,尊重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本质,真正遵循着艺术与艺术教育自身的特殊规律来进行教学的基础之上。

综上所述,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完全可行的,这既是学校教育实现其最终目标育人的需要,也不会违背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本质。那么,艺术教育自身是否又真正具有发挥“育德”功能的可能性呢?艺术教育在育德方面是否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某些优势呢?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育德的可能性及优势分析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自办私学,开设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并把礼乐作为其教学的主体部分,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将音乐课程纳入学校教育。孔子认为人的修养过程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音乐教育在他看来是促成完美人格形成的最后阶段。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也特别强调美育特别是音乐教育的作用,认为音乐是培养品德最为重要的内容,“如果目的在于教育便当选取最优良的培养品德诸乐调”。可见,古今中外,艺术教育在许多思想家、教育家眼中就是培养青年健全人格、高尚品德的必备内容和必经之路。通过艺术教育进行德育渗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发展,并具有其他学科所具备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艺术教育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

当今普通高校的德育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德育课程不受大学生欢迎。一些高校的德育课程与社会发展脱节,教育方式以理性说教和道德观念的灌输为主,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死板生硬,缺少感召力和说服力。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他们接触的新事物多,知识面广,思维敏捷,性格中还有少许叛逆,带有强制性的传统德育方式已经很难从内心深处打动他们。艺术教育是一种以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为重要内容的教育形式,具有形象性、感染性与愉悦性的特点。艺术教育自身既具有审美性又具有教育性,既可动之以情,又可晓之以理;既能深入人心,又不会使受教育者感到外部不自然的压力,其轻松活泼的形式使人不知不觉、心甘情愿地接受影响。与传统德育手段相比较,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无疑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和结果。正因为如此,在当今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因其轻松活泼的教学形式,富于娱乐性、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而深受学生喜爱。在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中寓教于乐,淡化德育的强制性痕迹,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愉快的艺术气氛,有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大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和“善”的感化,弥补了高校传统德育的不足,增强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感染力。

2.艺术教育的育德功效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情感体验来获得

卢梭认为:“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歌德也认为:“音乐占有理性接近不了的崇高的一面。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言而喻的感化来。”艺术作品能够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再现人们的道德关系和社会道德风貌,通过对典型形象某种品质的强烈渲染,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观念影响。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与道德的这种关系实现其育德功效的。艺术教育的隐性德育功效的发挥并不通过直接向学生灌输道德信条、政治目标,而首先是通过艺术审美活动,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审美趣味变得高尚。而高尚的审美趣味进而又为健康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和条件。与传统德育及其他学科相比,艺术教育育德的基本特点和最大优势就是通过具体可感的、生动的艺术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虽然艺术教育的育德功效是间接的、隐性的,但是这种间接的育德效果往往比直接的理性道德信条灌输更具说服力,更容易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更容易实现道德目标的“入耳、入脑、入心”。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具有高校传统德育和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育德”的功效。

三、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育德功效对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

前面已经从可行性和可能性方面做过分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于思想品德教育有促进作用。从国家和社会的大局来说,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建构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强大的社会凝聚力。艺术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凝聚力的形成。普通高校是未来社会预备精英培养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培养和谐社会人才的重任,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具有和谐精神的人才,更是具有独特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品质、品格,它由一个人的性格、情感、意志、能力、智力等因素构成,全面地反映了一个人的言行和整个精神面貌,包含信仰、情操、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等。它是以自然性为基础,以个人的社会关系(含教育)、生活方式、职业、社交活动为基本内容所形成的个性特征。而所谓完美的人格,就是构成人格的几个因素完美结合,真、善、美高度统一,知、情、意和谐发展。

培养大学生真、善、美和谐发展人格的目标,如果要在普通高校教育中分别以教育形式落实,则分别是智育、德育和美育。因此要培养大学生和谐的人格,用来育美的美育是必不可少的。郭声健认为:让自己沉沦于感性世界,一味追逐和贪图感性享乐,失去了对艺术和人生的理性思考与深刻把握的人,与让自己禁锢于理性世界,情感受到无情压抑的人一样,都是不幸的。因为,无论是理性的“单面人”还是感性的“单面人”都不是心灵完善的人。因此,在当代社会,人们不仅需要艺术,同时应该懂得艺术。意思也就是健全的人格应该是理性和感性和谐发展的,艺术能够发展我们人格中感性的一面,是健全、和谐人格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要塑造大学生完美、和谐的人格,离不开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美育实施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对大学生完美和谐的人格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2.有助于维护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乃至和谐的社会关系

我国大学生大都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个时期的青年虽然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但心理上却尚未完全成熟,青年中期正是个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据调查,在我国普通高校,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失恋、学业受挫等因素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艺术是人本能的一种精神需要,艺术能使现实生活中人的焦虑、压抑的情绪得到适当的宣泄,使人的心灵趋向平静与和谐。因此,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际上也是满足大学生这种天然的艺术需求的途径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大学生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使他们的心境趋向平和与和谐。同时,艺术教育能通过维护每个学生精神状态的和谐,进一步维护大学生个体之间关系的和谐,从而达到维护校园、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结语

艺术教育心得体会篇4

(1)儿童在早期以艺术创作为主。儿童越是积极地介入到艺术创作中去,艺术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而且,年龄尚小的儿童在绘画构图上很有艺术家的天赋。(2)艺术感受、艺术史教育和其它外在于艺术的活动要与儿童的创作联系起来。(3)艺术教师要精通艺术思维。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音乐思维,视觉艺术教师要善于运用视觉空间思维。(4)艺术学习要尽可能围绕有意义的专题进行。(5)艺术教育的课程必须以螺旋式发展的特点为基础,反对制定连续性的艺术教育计划。(6)艺术学习并不仅仅是掌握某些技巧与概念,而要进入个人和他人的情感世界。(7)反对向学生传授如何判断艺术,但应让学生懂得艺术品传播跟流行的艺术品位和价值有关。(8)艺术教育并不仅仅是艺术教师的任务,它还需要艺术家、管理人员、研究人与学生自己密切合同。(9)艺术教育要坚持“宁精勿滥”的原则。每个学生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艺术形式。学生只精通一种艺术形式,比对多种艺术形式只一知半解要好。

二.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儿童心智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儿童自然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发展心理学在对人的成长和变化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关于人类发展的原因和目的假设,正是这些假设极大地影响了艺术教育领域。其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就是假定人类的成长是一种固有的趋势,认为人类能够选择自己的体验并能作出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各种决定。该假设的启示在于,要让儿童自己指导自己的成长,成人的干预越少越好。发展心理学又假设,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着顺序相同的心理转变,即人们成长的各个阶段是普遍存在的。发展心理学还假设,人类的行动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儿童天生富有探索性与好奇心;一方面对世界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又通过增进技艺获得对世界的理解。发展心理学家将这些假设应用到艺术教育领域,为艺术教育提供心理依据,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比如发展心理学关于人类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发展与非普遍性发展之间的区分,就为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此同时,美国还采用认知发展理论指导艺术教育。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心智各方面的成长。这种理论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程度。帕森斯认为人类对艺术的理解是依阶段循序发展的。儿童对绘画内容的理解基本上相同,即使年龄增长,其理解方式也基本相同。人类具有一种普遍的审美能力发展顺序,顺序中的后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进步;每前进一步,对艺术的理解就更进一步。

三.注重发挥艺术的价值功能

一般而言,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得到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和理解美,因而导致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由于将审美的观点与艺术教育混为一谈,致使许多人认为艺术与艺术教育只是简单的美的创造与美的学习。而越来越多的美国艺术教育人士认为,美只是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把艺术教育仅仅局限于审美愉悦上,就容易忽略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艺术的认知功能。诺思菲尔德的艺术教育理论以儿童的成长为中心,主张艺术教育的任务并不在于培养审美体验,也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艺术家,而是要让儿童获得其他课程无法提供给他的成长机会,使儿童富有创造力,使其心智获得健康发展,从而能够学会创造并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哈佛大学艺术教育“零点项目”强调艺术的认识功能,认为艺术与科学一样,是人在理解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增长知识的手段。将艺术视为指涉世界的多种符号系统中的一种,因而特别看重审美经验的认识性。另外,艺术教育能开发人的音乐、空间、语言、身体运动等各方面的智能,对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帕森斯主张艺术是一种自我表现。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优化人的审美体验,增强对人的自我与本质的认识。正是由于美国艺术教育既重视了内在于艺术本质的艺术教育目标,也看到了艺术外在功能的重要性,才使得当代美国艺术教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四.营造艺术教育多元化发展格局

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最初以学校画室艺术教育为主,关注的多是学生的创作实践。随着艺术教育观念的演变,艺术发展史、艺术批评与美学等学科已发展成为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并成为艺术创作的有益补充。艺术教育中所涉及的艺术种类也不再仅限于视觉艺术,而是形成了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门类艺术形式并重的局面,从而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主要是以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为主要学习对象。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艺术教育界开始关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并把这种融合文化多样性的艺术教育视为促进不同文化人群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最佳手段。此外,美国的艺术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艺术学科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学科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也都有不尽相同的教学方法与目标。

五.美国艺术教育实践的借鉴意义

艺术教育心得体会篇5

一、以艺修身,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当前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广义概念下的德育,它的内容很广,意义深远,涉及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纪律观念、学习态度、生活习惯、伦理道德及爱国爱党思想的形成,与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德育在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实质性方法、手段和它要达成的目标与效果,是与涵盖学校所有学科内容的大审美教育分不开的。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比,艺术教育更具有直观形象、贴近学生的教学特点与优势。因此,学校艺术教育应以德育为中心实施审美教育,它既依附于德育,同时又服务于德育。它既使德育的层面得到拓展,又使德育的过程丰富多彩,更使德育的内涵得到延伸。

1、艺术教育中德育情境的愉悦性。

艺术教育较注重创设良好的氛围与环境,重视调整好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轻松、主动、愉快地学习,实施“寓教于乐”的教学,使学生学有所乐、乐有所得。如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听音乐、讲故事、看画面、做游戏、歌表演等方式创设浓郁的艺术氛围;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欣赏精美的范作、分析作品艺术形象、指导学生雕刻和剪纸、教学时播放轻松的音乐等方式,一方面创设教学情境,一方面在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学生技能。通过这些艺术性的教学处理,逐步对学生的审美观念施加积极的影响,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教育学生爱国爱党、尊师敬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爱惜粮食等等。

2、艺术教育中德育方式的多样性。

艺术教育中的德育方式灵活多样,除了课堂,它还可以利用校园内的许多设施,如舞台、画廊、活动室、黑板报等来宣传健康向上的思想与内容。它通过各种方式的生动的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展示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避免了教师空洞说教、学生无心听取的情况的出现,效果较为明显。

3、艺术教育中德育过程的形象性。

音乐和美术本身分别属于听觉和视觉的艺术,它们都是以生动、鲜明、活泼的具体艺术形象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学生感知艺术形象的过程中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因此艺术教育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而艺术教育的德育过程也就是学生理解、感知、表现和再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无论是音乐作品或美术作品,主要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客观现实,但不管是有形的绘画形象,还是无形的音乐形象,都是通过最直观、最直接的艺术手段,使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来认知、想象和理解作品主题形象,加强内在情感体验,使学生分清美丑,懂得是非,在揭示艺术形象的同时也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

4、艺术教育中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艺术教育的开展离不开艺术实践,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艺术实践,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艺术实践,因此艺术教育是在艺术的实践活动中起到了德育的作用。艺术实践活动本身的行为与过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集体主义观念、协作竞争意识、爱惜财物观念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如通过音乐课上学唱革命历史歌曲,使学生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每周一、周三的民乐队、舞蹈队、合唱团、书画兴趣小组、素描兴趣小组的训练,培养了学生耐心、细心、恒心、信心的意志品质;通过指导学生构思和创作书画作品,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等等。可以说,离开了实践活动,艺术教育就好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也谈不上在艺术教育中去实施德育了。

二、彰显独特魅力,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

1、点燃艺术情感火花,促进人格和谐发展。

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它通过审美这一中介环节对人产生间接的影响,促进个体情感、道德、智力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激励人们去追求真、善、美,促进个体全面和谐地发展。艺术教育能够丰富和陶冶人的情感。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它的永恒魅力来自于对人性及人类丰富情感的准确表达,所以艺术对人们情感的影响比其他学科要有力得多,它能更直接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点燃人们的情感火花,使人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人格的完善,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人生不仅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人格的完善需要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艺术教育是自由的、协调的教育,它依靠教育媒介的魅力吸引人在精神自由的状态中达到理性逻辑和感性审美的有机统一。教育家历来重视艺术教育对人的和谐发展和人格完善的作用。艺术教育可以为人们打开一个广阔的空间,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丰富人的知识文化,唤醒人心灵深处的美好情感,培养人们高品位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得以艺术化地生存。

2、搭建艺术交流平台,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艺术教育在促进人际交流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交流能力,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人们在欣赏艺术品时,需要与他人产生情感交流与共鸣,在这种交流共鸣之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艺术之美,才能真正认识美的真谛。人们在艺术的共同欣赏中就会产生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类的尊重和理解,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3、营造良好艺术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

艺术教育心得体会篇6

一、艺术教育的内容远不止于美术与音乐

一直以来,俄罗斯将中小学作为学生学习艺术,发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力的最佳阶段。当前,俄罗斯中小学实施的艺术课程大致分为音乐与戏剧艺术、造型与绘画艺术以及世界艺术与文化等。

1.音乐与戏剧艺术

俄罗斯音乐与戏剧教育的目的是在让学生掌握技巧的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戏剧作品的鉴赏力和自身的音乐素养。俄罗斯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也强调:“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所有音乐戏剧教育的最终目标都应旨在发展学生的艺术精神。”

俄罗斯音乐戏剧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强制性,即所有人必须接受音乐戏剧艺术教育。音乐戏剧课在俄罗斯普通教育的11年期间――小学4年、初中5年、高中2年是免费教育的必修课。

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关于音乐戏剧的通识知识,课程设置丰富多样,包括俄罗斯古典音乐戏剧的发展历史、国内外不同时期的音乐艺术流派、传统优秀艺术作品鉴赏、乐曲的识谱训练、纯正的发声练习、戏剧的表现形式、音乐表现的手段和形式、音乐的体裁、音乐戏剧活动的基本要素、乐队的组成和声音的类别等。

俄罗斯古典音乐和戏剧是中小学音乐戏剧艺术教材的主要内容。为了体现民族特色和艺术精神,大量俄罗斯杰出艺术家的作品被编入教材中,如肖斯塔科维奇的弦乐四重奏和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和歌剧《黑桃皇后》、格林卡的《为沙皇献身》、达尔戈梅斯基的歌剧《爱斯梅拉尔达》和《水仙女》等。柴可夫斯基作品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悲怆的色彩、肖斯塔科维奇乐曲后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结合、达尔戈梅斯基对讽刺歌剧和诙谐戏剧的尝试、斯克里亚宾对无调性音乐的悉心探究以及拉赫玛尼诺夫对世纪之交社会现实的关注……都满足了青少年对于古典音乐戏剧艺术的向往。

除了音乐戏剧艺术知识的学习,学校还注重音乐戏剧的体验和创作,鼓励学生在体验经典艺术的过程中创造出属于学生、体现学生个人艺术情感、彰显学生个性的作品。学校定期为学生提供个人或者集体创作、表演、鉴赏、讨论的艺术课程和活动,每个学期学校会联合文化部门组织主题晚会、专题表演和节假日演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设计、交流、体验和发展自己的平台。学校支持、鼓励学生体验和创造艺术,这也使得俄罗斯音乐戏剧艺术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持续大放异彩,保持传统艺术的永恒张力。

2.绘画与造型艺术

俄罗斯中小学绘画与造型艺术教育的内容包括:俄罗斯造型艺术的萌芽及其发展的历史,造型艺术为世界艺术史所作出的贡献,绘画造型艺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如色彩与线条的组合、视觉与空间的对比、材料的运用等;不同绘画艺术流派的体裁特征,如历史画、为俄罗斯造像、战争题材、风景画等;大师作品欣赏,如色彩运用、画面布局、创作背景、构造形式的学习等;临摹名作,领略建筑风格,如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学生可以到美术博物馆参观学习。

另外,19世纪中叶学院派的代表画家谢米拉茨基的《罗马酒神节》和《耶稣与女囚》,以及巡回画派不同题材的画作都被编入中小学绘画艺术教育的教材中。而保存完好的古典建筑则是学生感受经典艺术气息,激发学生投身艺术事业的最好教材,如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彼得堡马林剧院,运用哥特式风格装饰的教堂和冬宫,运用俄罗斯风格设计的莫斯科救世大教堂和正在发展中的“新俄罗斯风格”以及著名雕塑家安妥科利斯基的《伊凡雷帝》、《彼得一世》和《垂死的苏格拉底》等都成为俄罗斯中小学学生在公共艺术活动中体验艺术的经典范式。

3.世界文化与艺术

世界文化与艺术的教育主要包括世界文化与艺术的类型与特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与俄罗斯文化艺术的相互交融和影响;新时期本民族和世界文化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等。

二、艺术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1.艺术教育是“强制教育”

俄罗斯中小学艺术教育能够得以普及与政府的大力扶持密不可分。俄罗斯政府不同时期出台的关于规范和发展艺术教育的文件法案,充分体现了其长期以来对民族经典艺术遗产的继承及其对国民艺术素养提升的高度重视。

即使在政治经济形势动荡时期,俄罗斯政府也从未中断对艺术教育的普及实施。如1997年7月俄罗斯职业教育部(后因政府体制改革在2003年后已不存在)专门颁布《艺术教育大纲》,规定艺术教育课程为中小学校必修课程,要求丰富艺术课程的设置,鼓励学校和社会开办各种艺术教育形式的组织。《大纲》指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艺术理论技巧和艺术素养以及艺术创造力的整体培养,艺术教育不是“艺术家”的培养而是培养具有艺术精神和艺术诗性的人。

除了强制规定艺术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开设外,俄罗斯政府对学校自行组织各类艺术教育活动持开放政策,并给予地方学校因地制宜开设艺术课程的自。同时,政府出资开设青少年艺术教育学校,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课程免费接受艺术教育。

2.浓郁的艺术文化

除学校教育外,家庭和社会也是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们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孩子看到和感受到美,而待他们有了这些能力之后,则要教会他们如何感知艺术的诗性魅力。”俄罗斯家庭普遍注重孩子艺术审美力和感受力的培养。周末和节假日,父母会陪同孩子一起听歌剧、参观艺术展览,一起到郊外读书写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并将这种对美的感受内化为体验生活、热爱生活的一种心灵源泉。而让艺术成为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的一种手段,则是俄罗斯人普遍追求的理想状态。

在俄罗斯,艺术教育已渗透到国家的各个层面,大众公共艺术设施成为中小学生接受社会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画廊、歌剧院以及马戏场中各类形式的表演和展出从未间断,无论是社区还是小城镇,作为社会艺术教育的补充机构都得到了基本的普及,如伏尔加河沿岸的小城市弗拉基米尔、罗斯托夫、喀山、下洛夫哥德罗,都建有自己的博物馆、音乐厅等。而诸如美术馆、剧院、宫殿、公园、广场等公共艺术设施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样的大城市更是不胜枚举。

3.基于“人”的艺术教育

一直以来,艺术教育的技艺化和工具化是许多国家艺术教育刻意回避但又在实施中会不自觉导致的两种倾向。

技艺化的艺术教育过于重视艺术的技巧,忽视对于艺术本身的感受和启发,使艺术教育的人文性大大削弱。而过分强调工具化的艺术教育又无视艺术本身的东西,使其丧失在发展学生艺术能力上的独特价值。因此,俄罗斯在认识到技艺化和工具化在一定历史时期对艺术教育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同时,更注重和强调基于“人”的艺术教育。

俄罗斯《艺术教育方案》指出,艺术教育是人们掌握本民族和人类艺术文化的过程,发展和形成艺术价值观、精神世界、情感智力财富的一条最重要方式。俄罗斯人不视艺术为娱乐消遣或是单纯的技艺,而强调艺术教育的人文性和情感功能,对于儿童的艺术教育,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认为艺术教育不只是艺术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更多的是使他们由此获得对于艺术的热爱和对于人生的感悟以及充满诗性的心境。

三、我们应该学什么

通过对俄罗斯中小学艺术教育状况的研究,对比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实际,可以发现,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还有许多方面有待改进和提高。

1.音乐和美术课不能替代艺术教育

当前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艺术课程大多为音乐和美术课,而教学资源的配置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都以音乐和美术课为主。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能力由语言、数理、空间、音乐、运动、社交、自知等七种智能元素整合而成。而完全将“音乐和美术教育”等同于艺术教育显然是对艺术教育内涵的误读。

艺术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音乐和美术,而应包括文学、戏剧和舞蹈等更多的门类。例如俄罗斯中小学艺术课程除美术和音乐之外还包括文学、形象艺术、建筑审美之间的联系,影视剧和音乐会以及歌剧中的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功能,除此之外,社会艺术氛围对于学生艺术精神和艺术情感的熏陶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中小学校应着眼于艺术教育视野的扩展。正如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及《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所规定的:要开足开齐艺术课程,保证艺术教育的质量。艺术教育对于教育经费的投入要求很高,政府应在财政上给予中小学艺术教育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应加快公共艺术设施的完善,同时加大对名胜古迹以及古典建筑艺术的保护力度,为学生诗性智慧的启发提供良好的社会艺术氛围,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2.艺术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我国艺术教育起步晚,发展慢,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农村中小学校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观念及管理方式等方面明显滞后于城市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更是一片空白。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如果农村艺术教育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农村中小学生无法接受艺术教育、感受艺术魅力的现状得不到根本性改变,无疑会加剧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持续下降,也将使得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成为一纸空文。

在普及城乡艺术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教育方面,俄罗斯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如大力开发地方民俗艺术,因地制宜开设艺术课程,融艺术于民族文化,既有利于经典艺术文化的传承,又有助于农村中小学生心灵的滋养和艺术情感的陶冶。因此,我国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出路即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乡土文化。如拥有世界“文化、自然、记忆”三大遗产桂冠的云南省丽江市就是农村艺术教育改革涌现出的一个优秀典型,东巴文化、民族舞蹈服饰等都为开展艺术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传承优秀民俗艺术的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艺术教育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体验个性化艺术活动,以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情感,进而发展个性化的审美体系,为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普及创造可能。

3.中小学艺术教育要去工具化和技艺化

当前,在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专业化倾向严重,已逐渐成为服务于升学、择校、考试等外在目的的工具。一方面,因为没有升学的压力,很多学校不重视艺术课的实践教学,本不多的艺术课课时被语文、数学、英语所占据;另一方面,家长为了孩子今后在激烈的择校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给孩子报各类音乐、舞蹈、乐器等艺术辅导班。这都体现了学校和家庭对待艺术教育的态度带有很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将艺术视为一种纯粹的工具,而忽略了艺术之于儿童心灵的诗性的启发,学生也逐渐丧失了对艺术的诗性和情感的感受能力。

其次,艺术教育原有的人文和情感特色被忽视,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视为艺术教育的唯一目的,导致艺术教育逐渐变成纯粹的技艺教育,使得艺术教育丧失其激发学生艺术诗性的作用而仅仅成为一项生存技能。艺术教育形成了以“技艺”为核心而非以“人”为核心的艺术教育体系。因此,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更应该注重青少年艺术诗性的启发,而不同于高等艺术教育所面临的就业问题。

总之,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激发学生艺术潜能,形成以“人”为核心的中小学艺术教育思想。实现这样的目标,要依靠政府、社会、家庭以及广大艺术工作者的力量,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同时,努力挖掘本民族的艺术作品,为青少年艺术精神和艺术情感的培养创造机会,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ДробицкийЭ,РомашкоЕ.СовременноеискусствоРоссии[М].ТворческийсоюзхудожниковРоссии.2006.

2.СавенковаЛ.Г.Интеграциявсовременном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мобразованиидетей: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еосновымеждисциплинарного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J/oL].Русскоеслово.http://yandex.ru/clck/jsredir,2010-11-02.

3.ФоминаН.Н.ИскусстводетейвкультуреРоссиипервойтретиХХвека[J].ДетствоОтрочество.Юность,2010(02):13.

4.李莉.农村中小学如何面对现实开展艺术教育[J].美与时代,2007(02):123.

艺术教育心得体会篇7

艺体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助推器

进入21世纪,职业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特别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对艺术教育的关注不够重视。根据我国现行教育发展现状分析,绝大多数中职生文化底子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差;自信心不足,不良行为习惯多,自我约束力差;身体素质普遍很难适应就业行业的要求;现行教育存在的人文关怀淡薄,课程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过程教育的关注不够等现实情况。面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现状,2009年2月18日,国家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将艺术课等列为必修课,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10%,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已开始重视艺术教育在职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那么,如何通过艺术、体育教育的途径给予中职生关怀,使学校成为中职生理想的精神家园,笔者认为艺体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有效助推器。

一、艺体教育教学的开展构建了和谐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技能,轻文化倾向,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特别对艺体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逐条分析,对艺体课程设置、实施内容、活动形式等进行全面的研究。第一,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规划所规定的课程设置,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安排课时,确定内容,一切为了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二,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积极拓展、丰富和补充课外艺术、体育课程内容,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既保证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又注重艺体教育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三,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方法,探索出适合中职生的愉快教学法。通过艺体教育实践探索,总结职业教育与艺术、体育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和谐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从而为培养中职生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艺术观、就业观,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力、创造力、体质得到加强和提高奠定基础。

二、艺体教育教学的开展促进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除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挖掘职业成长的精神源泉。而艺体教育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往往能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对美与丑、善与恶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合作共事能力不断提高,使学生将美好、崇高的境界作为追求的目标。我校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审美能力为中心,以不断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着力培养中职生的自信心、勇气和毅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开展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每年均坚持组织一次全校性毛笔、硬笔书法现场竞赛,一次书画作品展览,一次黑板报评比,每逢“五一”“国庆”“元旦”节日举行全校性文艺表演,举办校园歌手大奖赛,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编导,教师给予指导,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实施阳光体育,加强二操一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树立“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美好的生活”的健康理念。每年开展春季田径运动会,秋季球类运动会,锅庄舞、拔河、拉爬牛民族传统项目比赛,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歌咏、舞蹈、篮排球运动会、书画展等活动,充分发挥我县地域民族特色,深入挖掘学生能歌善舞的天赋,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课堂教学和各种课外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这些教育教学活动,从课内到课外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让学生生活在具有感染和发酵的艺术天地里,大多数学生自主参加了形式多样的艺体实践活动,拓宽了艺术视野,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发展了思维能力,自立、自强、自信心不断增强,艺术教育给学生带来了快乐和勇气,极大地缓解了学生学习、就业心理压力,塑造了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和情绪。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用艺术的方式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职业发展中塑造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生,职业素质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提高。

三、艺体教育教学的开展推动了整个学校文化建设大发展

艺术教育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艺术教育;高等教育;教师;美育;生存质量;价值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necessityofteachers'artisticeducation

LiUFei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northwesternpolytechnical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72)

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美启真,以美储善。它与“着眼于知、关乎着真”的科学教育及“着眼于意、关乎着善”的伦理教育共同构成了以发展人的知情意,实现人类真善美理想的教育的组成部分,对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构建完美人格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艺术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教师的物质生活虽然极为丰富,但其精神世界的文明程度却没有得到相应地提升。作为人类“灵魂”教育的艺术教育以其独特的价值功能,可以促进教师身心的健康发展,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改善其的生存质量。因此,开展以教师为对象的艺术教育十分必要。

一、教师生存质量现状

首先,教师人文精神的缺失,致使教师失落彷徨,找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作为教师其人文精神的实质也就可以归纳为“教之所以为教”,即教师本应坚持理性原则,教会学生重视自我存在的价值,追求自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精神。但事与愿违的是在以“分数论成败”的思想主导下,很多教师也成为了考试的奴隶。此外,受到当下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教师队伍中出现功利、浮躁和世俗的倾向。一些教师放弃了当初追求真理,捍卫理想,教化育人的誓言,选择“教而优则仕”的道路。

其次,教师的社会性不足导致了其生存质量的下降。教师职业相对单纯,由于常年在学校工作,社交面较窄,阻碍了教师的人际交往。教学科研任务重,也使得教师无暇参与社会活动,从而缺乏社会阅历,对人情世故了解甚少。很多教师专注于自身,独立教学科研,很少与同行交流合作,久而久之养成了孤僻、高傲的性格,很难合作。

教师生存质量的恶化还体现在其身心健康方面。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名目众多的量化考核及晋升压力让教师身心饱受煎熬。很多教师年纪轻轻身体就亮起了红灯,患有严重的颈椎病、失眠症等。更有很多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有近20%的教师表示生理健康状况不佳,40%左右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8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工作倦怠……如此糟糕的生存质量让教师如何完成传承人类文明,传递美的重任?鉴于此,笔者提出不论是教师本身还是学校管理者、社会必须重视教师的生存环境,意识到对教师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审美的教育来改善教师的生存质量,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构建和谐的生存环境。

二、艺术教育的价值

艺术教育是美育教育的核心,它使受教育者通过对艺术的理解和创造,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它对提高当下教师的生存质量,重建教师的精神家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与艺术教育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密不可分。

首先,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认知价值,它可以帮助受教育者提高对客观世界及自身主观世界的认识,从而不断自我完善。教师由于职业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所限,感性长期被压抑于理性之下,得不到释放,感性和理性失衡,往往迷失自我。让教师在工作闲暇之余进行艺术学习,通过在聆听世界名曲,观赏文学、艺术作品产生思想上的领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解放感性,丰富内心世界,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并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成为和谐完善的人。

其次,艺术教育的价值还体现在对受教育者创造力的激发和培养上。艺术作品作为艺术教育的载体,其主要内容蕴含了人类创造能力的结晶。艺术实践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开展艺术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创造能力。艺术教育对教师创造力的激发和培养可表现为它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创造并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的智育和美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和艺术有机结合,多方面、多角度地调动艺术手段,如将影视艺术、文学作品赏析等运用于教学中,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融入知识的讲授与传播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激情和愉悦。

再次,移情是艺术教育的另一种价值所在。一件艺术作品凝聚了艺术创作者的情感,当人们在欣赏艺术、品味艺术时会不自觉地接受艺术创作者寄托在这件艺术品里的情感,思想与心情随之变化。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沉淀自己的情感,净化感情中的不健康成分,形成高尚、美好的情操。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提出,艺术教育是一种“情育”,能使人感情发达,忘一己之利害而进入高尚纯洁之领域,能使人的精神和情感得到良好的熏陶,达到真善美的境界,成为完全之人。教师作为“灵魂的塑造者”首先需要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完善自我后方可“育人”。

艺术教育还能给人带来身体上的放松,精神上的愉悦。现在的教师面对来自学校、社会、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压力,工作强度大,竞争激烈,精神压力日益加重,导致焦虑、烦躁等负面消极情绪的积累,身体亚健康。对教师开展艺术教育,可以让教师沉浸在艺术所带来的美好中,疏导情感,自我调整,保持心理平衡、身心健康。例如对教师进行舞蹈艺术训练,教师伴随着音乐节奏扭动身体,音乐律动与肢体动作完美结合,在灵与肉的融合中感受精神上的美感、生理上的,体验到一种生命的释放感和幸福感。同时,在舞动中活动了关节,血脉畅通,肺活量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增强。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作为一种非功利的审美教育,可以荡涤教师的心灵,提高教师的道德思想觉悟,赋予了教师更好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机会;也使得教师在提高创造力的同时陶冶情操,增强道德观念并在生理和心理上获得满足、愉悦。

三、教师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纵观教师的艺术素养及教师艺术教育的开展实施情况,不免让人失望。首先,教师自身缺乏基本艺术素养。一项有关京、鲁、冀三地八所高校教师艺术修养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对艺术修养的认识存在很大问题,很多人并不重视自己的艺术修养。在所有被调查的教师中,仅有10%的教师强调喜爱并经常欣赏艺术。另一项针对中学教师艺术素养情况的调查报告则显示被调查的中学教师艺术基础知识薄弱。参加调查的文、理科及英语教师各有超过45%的人回答不出诸如“《蓝色多瑙河》是哪位大家的作品”这样基本的艺术基础知识问题,更有超过50%的教师不知道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

然而目前针对教师开展的艺术教育还处于自发状态,缺乏正规的组织、系统的管理和领导。一方面教师自主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人员数量有限,大多都是一些有一定基础的文艺爱好者。此外,能够供教师参与的艺术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数量种类不多,层次不高。从组织层面来看,也只是各学校依托工会按照计划每年象征性地在内部举办一些活动如歌唱比赛、交谊舞大赛等,各学校参与面向社会大众群体的艺术教育活动很少。艺术活动匮乏且参与度低并不利于教师自身艺术素养的提高,从而阻碍了教师完善人格、实现自我价值。

四、教师艺术教育的开展

由于我国针对教师的艺术教育开展还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系统性和管理性。因此,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大力加强面向教师的艺术教育。

从教师层面出发,教师自身需要转变思想,学习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参与艺术实践。艺术知识的学习只可以指导艺术实践活动,不能替代实践。要真正体会艺术的精神,就必须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否则无法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更无法完成艺术教育的美育。

教师艺术教育开展的好坏与否与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的态度政策也密切相关。首先,学校和相关部门要重视教师艺术教育,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保证艺术学习活动的开展,推动教师参与艺术学习。在实施中,学校可发挥艺术专业教师和有艺术特长教师的带头作用,通过如讲座、论坛、会议等形式加强教师间的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带动,在教师中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调动教师学习艺术知识的积极性。

其次,学校等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和丰富资源,多为教师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一是要加大校内外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力度,将艺术活动制度化,保证艺术教育活动经常持久。如可以举办教师文化艺术节,结合国庆、教师节等重大节日举办文艺庆祝活动等。二要注重形式多样化,例如举办教师书画比赛、歌咏比赛、舞蹈比赛等,让教师吸引教师广泛参与,给教师们提供展示的舞台。三是举办艺术展,充分利用校园公告栏、广播电台等资源在学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艺术覆盖,做到“处处皆是艺术,处处成为艺术”。

艺术教育心得体会篇9

论文摘要:对于提高学生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要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决定性作用。

1、引论

艺术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生命本体教育,这是因为艺术从本质上说是人的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它突出表现了人的生命意识,从艺术的发生与发展历史看,艺术与人的生命活动是息息相通的。对于提高学生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和途径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发展,使人的艺术修养提高了,使人主动地、充分地使其感性和理性,情感和理智得到和平共处,有助于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内心的感受。通过艺术教育的熏陶必将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使人的智力提高了更会为社会造就出有用的人才。简单地说:艺术教育使学生获得了全面和谐的发展,有利地推动着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1]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2]

3、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状况

1996年国家教委推出《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过程中起步和发展的,尽管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就其总体发展来看,仍是高等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形势的需要。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目前在高校进行文化素质试点工作中,需要把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作为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实验,探索高校艺术教育的规律,进一步推进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持续、健康、深入的开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指出要“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关怀下,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各高等院校进一步提高了对美育和艺术教育工作的认识,明确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地位和指导思想,加强了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各地普通高校从各自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艺术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普通高校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处于薄弱地位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顺利完成之际,高校艺术教育更是取得可喜成果。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展演活动作的优秀作品一一呈现十年来的高校艺术教育成果。一批批青年艺术家的出现也为高校艺术教育做一肯定。高校艺术教育深刻的并持续的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4、艺术教育成果在校园文化中的展现

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具有提升教育质量的作用。艺术教育的内涵与校园文化建设相对应,以它的不可或缺性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以美促德”,“以美益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形成艺术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3]

在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从教师到学生,从社会到家长,对艺术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学校基本形成了艺术特色教育的氛围。学生艺术水平、观赏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校园文化艺术氛围越发浓厚。

各种自发形式的艺术展演络绎不绝,其形式越发丰富、内容越发充实。多媒体视听手段的介入使得效果倍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成为艺术教育成果展示的最大舞台,文艺节目展演、绘画展、书法展、工艺制作展等诸多形式来展现艺术教育成果,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平台构筑学生发挥艺术特长的天地。

5、以艺术教育发展促校园文化建设

以艺术教育发展促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艺术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创设艺术特色显著的校园文化。艺术教育是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艺术教育作为开展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巩固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

全面提高高校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为开展高水平的艺术教育活动提供坚实保障。发挥教师育人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多渠道构筑高校艺术教育的实施途径,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搞好艺术教育。丰富的形式,合理的时间安排,完善的教学内容是保障艺术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

校园环境在体现其审美特性时,重要的是通过综合运用其艺术语言,结合学校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充分发挥环境的象征性特点。及时展示艺术教育成果,全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带动校园文化发展潮流。使大学文化精神在校园环境中得以流露,得以涵养,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希俊:艺术教育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南大学党建研究课题,2008

艺术教育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功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24-2人的智力水平的根本标志就是人的综合发展状况,其实就是人的综合素养,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又是一项重要内容。进入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引起各个国家的高度关注。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应该对艺术教育进行深入分析,以便能更好地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在开展素质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功用有哪些?

第一,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运用科学方法,遵循教育规律,以开发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切实发挥自身天赋,发掘学生潜在能力,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德、智、体、美教育的完整结合。艺术教育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也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透过艺术教育,展现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现实生活,让人们对它产生兴趣和爱好,具有对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其在某种程度上创造新的生活,进而培育学生的优良品格与健康性格,最终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事实上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让施教者和受教者双方一同参与运作的活动,其全部功用和艺术紧密相关,准确地说,都受制于艺术本性。艺术教育审美效应落实在个体素质的陶冶和塑造,使个体素质走向全面协调而自由地发展;落实在群体素质的陶冶与建构,使社会群体和谐有序而自由地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设。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全面综合发展的人才。就想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得到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艺术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起着规范之功用

艺术教育是一种柔性教育。它切实展现了人的主体性。艺术教育涵盖很多德育方面的内容,以艺术为媒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形象性、愉悦性、感染力都将大于抽象说教的形式,提高受教育者的接受兴趣。

澳大利亚悉尼铁路局面对屡禁不止的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在6个火车站试点,不停播放古典音乐。让人没想到的是,损坏公物的行为降低很多,有3个车站基本不再出现损坏公物的现象。这6个火车站的修理费和原来相比大概下降了大致70%。所以可以这么说,这种教育和影响是“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使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受教育。

二、艺术教育对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有重要作用

智力教育是一种认知活动,尤其是课堂教学,需要学生在不长的时间内获得、加工、贮存很多信息知识,对学生的智力活动提出了很高要求。相关心理研究表明:情感对人的认知过程有组织和分解之功用。相关心理学研究还显示,快乐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动,而痛苦、惧怕和愤怒等情绪不利于该活动;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为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而艺术教育侧重于形象性,情感性体验,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美感。这种美感必然有利于他们的感知,活跃他们的思维,有助于培养他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听觉和视觉的综合感知能力、幻想性和创造性、信息记忆和反馈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等,进而提高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有积极的影响。当他运用这些技巧来直接创作或二度创作时,也是一种积极的、愉快的感情和心灵的体验。如歌咏比赛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一是培养歌唱者高度集中的整体意识、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情景交融的境界;二是身临其境地进行情感、思想的体验和表现,有助于情操意志的陶冶。若说艺术创作是把其实际生活体验运用语言、音响、颜色、线条等展现出来,则艺术鉴赏就是运用想象,把语言、音响、颜色、线条等等,还原为自己原来有过的相近的生活感受。就是在和艺术家们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包括和艺术作品的相互交流),在对现实生活的再次感受中,获得艺术之美的享受。

艺术教育能够推动智力的提升,大致表现在对人大脑的右脑的开发方面,有一份关于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的调查显示,认为“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并认为“创造能力”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我们知道,人的创造力源泉就是人脑。”左脑负责理解文字、语言以及数字计算,它把复杂的事物分成单纯的要素,然后再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概括,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逻辑思维。右脑则负责认识空间、图形、鉴赏绘画、雕塑、建筑、观赏自然风景、欣赏音乐、舞蹈、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观全局,把握整体,这就是所谓形象思维。右脑是想象的大本营,是人类智慧的宝库,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才思是否敏捷,关键在于右脑的开发程度。在开发人的右脑、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艺术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艺术教育是通过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来进行教育。艺术教育涵盖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经验的内容,例如关于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等。艺术教育利用艺术这种媒介,把科学文化、知识经验传达给受教育者,极大地提高了受教育者的智力素质中的知识结构层面的质量和水平。艺术教育给予受教育者的科学知识、生活经验,往往是很生动具体的,内化为知识后会长久不忘。

今天的中国,正在蓬勃发展。面对新的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和国际竞争的挑战,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已引起很高的重视。现在,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都看重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都强调艺术教育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包括体质、体能教育和心理教育。体质、体能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人的体魄,而强壮的体魄通过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者也可以说,健美的形式本身就是增强体质、体能的重要表现。因此,体质、体能教育的过程也是建立美的形式的过程。而美的形式的建立,离不开对美的感知和判断,以及对其有意的追求涉及到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标准等。艺术教育所提供的审美自由精神和超越境界的培育,会有助于体魄自由强劲发展,艺术教育中的审美创造,直接影响身体素质,使体质更趋于完善,使行动、坐姿、步伐、走势,都洋溢着一种美感,显示一种教养、一种精神的文明。如艺术化了的各种体育运动,艺术体操、剑术、太极拳、芭蕾等,都已经使两种教育的内容有所融合。艺术化的体质教育活动关系到体态、动作、行为、举止的自由和谐,关系到身体自由均衡的发展,使身体具有审美性质,这必然有助于身体富有活力的健康发展。

四、艺术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我已接触到了苦难俄罗斯人民的灵魂深处。”这是托尔斯泰在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后潜然泪下时所说的。通过聆听,仿佛身临其境,在这欣赏的过程中,不仅有强烈的感情冲动,而且还包括了认识和理解,伦理判断和理性的丰富内涵。再如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画中突出表现了拉卡尔这个有反抗精神的人物,整个画面表现了沉重的劳动和纤夫不甘忍受奴役的愤激情绪,同时也表达了画家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剥削阶级的强烈抗议。对现实的欣赏者来说,通过这画面可以“听到”那低沉压抑的《伏尔加船夫曲》……这聆听一感受一理解一认识的过程,就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人类在求真向善中表现出来的理性、道德、情操、意志、品格等,便会深深地感染启发着我们,这些优秀的艺术自然成了人生理想的教材。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主要依靠艺术教育,依靠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指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可见,音乐有利于人们净化环境、振奋精神和美化身心。艺术教育所给予的审美素质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心理层面,培养一种自由把握和创造形式的能力;二是精神层面,培养一种超越精神与情怀。这两层关系到性情塑造、人性建构、心灵、文化心理建构等。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审美素质的培养、建构是极为重要的。艺术教育是打动情感的教育,它深切真挚,陶冶性情,移风易俗,被视为改造社会的一种重要力量。高雅的艺术可使学生迅速地在综合的环境氛围中进入自己的艺术想象,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吸取艺术的营养,充分体验艺术美感,逐渐提高其鉴赏能力。

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美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对美的惊讶、赞赏和崇爱―这是人性态度的基础,舍此,人的文明素养的真正培育和形成便不可思议。”

五、艺术教育能够培育与提升人的劳动素养

劳动素质教育涵盖劳动精神状态、劳动技术能力、劳动操作技巧的培育,大部分都是要靠劳动教育来实现。艺术教育包含关于劳动精神品质、劳动知识技能及劳动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被教育的人能够从艺术教育中接受这方面的观念、知识、经验,为劳动素质打下某种知识观念基础,艺术教育十分重视艺术操作、训练,掌握某种艺术技巧方法融合贯通,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的提高。艺术教育给予受教者那种审美的、自由超越精神和自由创造。这种审美精神和审美能力融入受教育者的劳动素质里,会极大改善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质量和水平。艺术教育的活泼自由形式能够改善劳动环境,调节生产者的情绪。审美素质渗透融人劳动生产活动,可以为劳动技术注人新的观念和操作艺术,提高把握和创造形式的能力;可以促进技术与审美的融合,技术的艺术化,改变劳动技术的单一操作方式,引导劳动技术活动走上自由发展的道路。

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多元综合的教育形式,它关注、涉及每一单项教育形式,可以为任何一种素质教育提供支持。它的目标是综合多元教育因素走向素质教育目标的总体。艺术教育自身不能完成这一目标,它要靠德、智、体、美、劳等教育通力合作,而艺术恰恰在这种合作中起着一种支援、联通、融合的作用。这种多元综合性是艺术教育所独有的。综上所述,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特别重视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