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可行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2:50

能源可行性篇1

关键词:公共设施;能源创造;可行性探究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简言之,是人类对生产生活工具改造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提高又对生产力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人们借助内外因素达到某一目的的这一创造性思维过程就是设计的过程。

城市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建筑、公园绿地、街道及附属设施、广场等等一系列子系统。其中每个子系统都需要设计,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与此对应的形成了建筑设计、园林景观、环静艺术设计等的专业分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空间资源紧张、能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水污染等。解决这些问题要分清问题产生的根源,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条件。其中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设施作为供人们使用的休闲娱乐设施,属于产品设计的范畴。产品设计应该包括人机交互(造型)、实体生产、市场推广、营销、用户使用到回收再利用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中要体现绿色设计理念,使产品设计从单纯对物质的创造上升到改变人们思想观念的社会学高度。提高城市居民的思想深度,进而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规划自己的生活环境。

1城市公共设施能源创造的可行性

城市公共设施主要分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室内空间,包括公立的图书馆、医院、博物馆、体育馆等空间及设施;另一种为室外空间,如公园、街道、电话亭、报刊亭、候车亭等室外空间及一系列组成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市民的生活质量、文化品位等城市软实力。城市公共设施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将城市公共设施与清洁能源创造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正是从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环境问题、空间资源不足问题的方向入手,在满足公共设施基本功能的同时,创造城市生活必需的能源资源,使城市公共设施在城市系统化设计中发挥协调、优化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增加城市公共设施功能的灵活性。

1.1技术支持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清洁能源的创造及利用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太阳能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潮汐发电技术及生物发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太阳能发电的原理是利用电池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电池组件(Solarcells)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学特性实现p-V转换的固体装置。在太阳能资源丰富且无电力网覆盖的地区,该装置可以简单方便地实现为用户照明及日常生活等的供电,部分发达地区还可以考虑与区域电网并网实现互补。目前从民用的角度,在国外技术研究趋于成熟且初具产业化的是“光伏――建筑(照明)一体化”技术,而国内主要研究生产适用于无电地区家庭照明用的小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在我国始于1958年,第一组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电池于1959年研制成功。1979年开始生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但是光伏发电的真正应用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我国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已较成熟,如图1所示为将路灯与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相结合的示例。

1.2市场需求

据统计,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虽然我国化石能源资源含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在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同时,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浪费现象严重。仅靠煤、石油等传统能源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加之空气污染、油价上长、全球气候变暖和以所谓的绿色环保产品形式出现的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受能源资源制约的情况日益突出。以石油为例,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2.5%,面临很高的能源安全风险,为了解决能源资源过度依赖进口的现状,必须充分挖掘我国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的潜能。城市作为能源资源消耗较大的市场,如能就地取材,将大大减少能源输送过程中的浪费,省掉输电基础设施的建造,节约成本。

1.3形态结构的适宜性

城市公共设施就使用功能来讲,往往以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体出现在城市的某个区域,本身的功能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一般公共设施的形态结构也比较简洁,没有复杂的曲面过度与过多的装饰,且受“风吹日晒”的面积较大,这给其与清洁能源创造设备的结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结合空间。此外,由能源创造的公共设施产生的能源,可用于自身的消耗,如图2所示的公共汽车站牌的设计,此类站牌的设计既不影响基本使用功能,又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城市的可用空间,产生的电能又可用于夜间站牌的指示消耗用电,无需从其它地方输电,从而减少了在输送过程中电能的损耗,省略了输电设备,节约成本。图3中的太阳能座椅造型新颖独特,设计者将太阳能发电技术与座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白天闲暇时可以“沐浴阳光”,给座椅充电,夜晚休息时人们可以在这里读书小憩,别有一番滋味。此座椅的设计顶部采用圆弧过渡的处理方式,与下面符合人机工学的弧形相呼应,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此设计从人们的需求出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能源创造的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功能性原则

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满足大众的基本需要而存在,其承载着大众日常生活、工作、出行、休息、娱乐等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与此同时,公共设施也反映着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市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城市的文化底蕴等方面。因此,能源创造的公共设施设计要以人为中心,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造型、色彩、材质、加工工艺满足大众的使用需求,由于公共设施使用者的广泛性,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行为能力人群的使用需求,使不同人群均能感受到公共设施带给人们的方便、快捷、舒适。同时还要考虑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系统的一部分,起到装饰美化城市的作用,其色彩、造型、材质的运用应符合城市整体的设计要求。

2.2系统性原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在《道德经》中很好的诠释了系统化的思想。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复杂系统中又包含了众多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的设计都要以城市主体相协调,符合城市系统规划的发展理念。但城市各个子系统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其设计与规划可以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设计,由局部到整体的设计,最后又统一于整体。

2.3艺术性原则

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不仅承载着各种各样的物质使用功能,还起着点缀、装饰城市的作用,与城市其它系统一起组成城市的视觉符号。在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对于美的要求也日益强烈。因此,在对公共设施进行设计时,要符合“美”的要求。设计中通过对重复、交替、协调、对比、主导、统一等构成方法,搭配以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过度与呼应等表现形式使公共设施的设计满足大众的审美要求,并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使城市公共设施在形态、色彩、材质等方面突出城市独特的艺术符号特征。

2.4经济性原则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社会发展的精辟总结。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规划时投入大量的社会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投入要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在对公共设施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经济性原则。公共设施从结构设计、色彩匹配、材料选择及加工工艺的选取等方面影响着其生产成本,还包括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及劳动力成本的投入等等。规划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这个过程需要设计师具有系统观念,从设计开始,到后来的生产、使用、回收的各个环节综合考虑资源配置情况,实现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3能原创造的公共设施设计的现实意义

3.1城市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

我国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2014年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3.6亿。其中城镇人口占53.36%,越来越多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这无疑给城市生活空间带来巨大压力。城市空间资源不足问题已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国大中城市正在积极探索开发城市空间资源,其中较成功的案例要数高架桥项目,次设计理念考虑到城市空间资源不足的现状,在原有路面上部空间重新规划一条交通线,进而对城市交通进行分流,成为缓解城市交通紧张问题的重要措施。能源创造的公共设施将清洁能源创造技术“赋予”公共设施,使公共设施在满足传统使用功能的同时创造城市生活必须的能源,这种设计理念与高架桥项目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能源创造的公共设施的设计,达到城市空间资源充分利用,改善城市生活状况的目的。

3.2缓解城市能源供应紧张问题的重要举措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虽然我国化石能源资源含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在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同时,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也较低下,能源浪费现象严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生活在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大,东多西少,分布较集中,这对城市能源需求提出严峻挑战。传统只靠外界供给的能源供应方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急需新的能源创造方式来替代或补充传统能源供应的不足。文章中将清洁能源的创造技术与公共设施的设计相结合,既满足公共设施传统的使用功能,又可创造城市生活必需的能源,使部分能源消耗设施“自给自足”,达到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目的。

3.3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深化

产品的存在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前提,这就决定了产品设计要以人为中心。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以来,设计大致经历了功能主义、消费主义、可持续设计几个发展阶段。发展至今逐步达成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但以往只在产品外观设计、宣传、销售过程中考虑人的心理需求,以促进赢利的经营手段现实看来只是片面的以人为本,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物质消耗都源于自然,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自然资源的物质支持,破坏了生态环境,人类失去生存基础,设计中还何谈以人为本呢?因此,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才能真正实现为人的设计,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是必然趋势,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也不可避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人类用智慧去探索。综观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没有系统的考虑,缺乏整体观念。以往只为应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城市规划方法已然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需由一个有系统观、全局观的城市设计理念来替代。设计自产生之日起就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为目的,只要人们合理进行设计规划,用发展的态度对待问题,不墨守成规,相信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文章中介绍的几种能源创造的公共设施只是这一设计理念的具体应用案列,更多的设计方案需要设计师慢慢的探索,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观念的创造,单纯的产品设计还不如说是一种简单的制作。城市内可再利用的空间很多,只要我们用科学方式努力的去探索,就会有广阔的空间等着我们去“开发”。例如,可在一些公共空间的地板上安装脚踏发电装置;利用垃圾分解的生物能进行发电;将传统的跑步机设计成跑步者带动皮带运动,将皮带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等等方式。能源创造的公共设施设计要遵重客观事实,符合科学规律,设计者要充分挖掘自己的创作思维,注意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理性思考,善于积累,相信城市会让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任立生.设计心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付黎明.设计美学法则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能源可行性篇2

【关键词】:配额制,可再生能源,可行性,障碍

一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是指政府用法律的形式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份额做出的强制性的规定。之所以要做强制性的规定,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市场中的份额,从而改善能源结构,增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政府的强制需要有它的合理性来支持政策的推行和普及。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上透露,“十二五”期间,国内要建立和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即按各地电力消费总量来规定可再生能源比例。这被认为是在风电大规模发展暴露出浪费严重等问题后。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调整。从长期来看,配额制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后期规模化应用,指标任务的下达有利于刺激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电及上网电量,可切实提高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收益,同时对于拉动设备市场需求也将形成利好预期。

配额制的实施需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也是配额制是否会发挥作用的关键。在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律中建立配额制也同样面临着相同的障碍。因为配额制的建立和实施取决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程度和水平。

二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可行性分析

(一)具备合理性

社会主义和谐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种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局面反过来会极大阻碍经济的发展,因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注定要成为无根之木。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为了改变以煤炭为主的单一供应格局,寻找替代能源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而配额制的确立使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国家目标变得明确和可操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和市场保障,从而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传统模式下发电成本一般包括燃料成本、机组折旧、财务费用、人工和维护费用、管理费用等相关的经济成本,但是发电所致的环境污染所产生的环境成本、社会成本以及治理环境污染造成的破坏所产生的费用等外部成本却没有计算到发电成本中去.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所产生的环境效益没有被计算在发电成本中,导致可再生能源发电被普遍的认为发电成本高,无法与常规能源在公平的市场中竞争,所以发电商从逐利的本质出发不愿意选择可再生能源发电。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重新对发电成本的构成做出规定,从经济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等方面综合的认定发电成本构成,以改变可再生能源和常规能源在不公平的市场中竞争的局面。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实施通过在这种重新做出的成本认定中,使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济效益中体现出来,使配额制具有操作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二)具备政策性支持

我国正在进行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主要内容的电力改革,并且将原来的电力部撤销,变成为以国家电力公司为主的新的电力体制,这样就改变原来政府部门既行使行政职权又以企业的身份出现的局面。然而实行竞价上网的制度会使得具有高成本特点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价格无法在市场上与常规能源相竞争,在这样的形势下,国际上的做法是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在能源发电中所占的比例,由此产生了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所以,配额制是电力改革的必由之路。从这个角度说,我国的电力改革为配额制的确立提供了社会背景和机遇,同时配额制的确立也是电力改革的必然要求之一。

三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几方面障碍

(一)竞争机制缺乏

竞争机制的缺乏导致我国形成实行配额制的市场条件还没有成熟。我国于2002年lo月开始对电力体制实行改革,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主要内容。但是改革现在处于起步阶段,改革后我国只有两家电网企业,并且目前在六个省进行试点,这样的规模根本无法形成竞争的条件。

我国现阶段尚没有建立在开发者和制造者之间的竞争机制,导致对于开发商来说缺乏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动力,开发商与电网之间很难就电力供应的数量和价格达成协议。在此前提下,可再生能源之间的竞争和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之间的竞争,并且在绿色电力系统作用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绿色证书交易就显得尤为困难。

(二)缺少明确的发展目标

配额制的基本内容是政府用法律的形式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份额做出的强制性的规定。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承担了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义务,但现阶段我国尚未制定明确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所以配额的比例、制定配额的方式和配额的分配对象的制定在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这一前提下都是很难进行的。

(三)不同地区间的利益分配障碍

作为与配额制配套实行的绿色交易系统将使得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进行交易,把电力从可再生能源电力充足的地区输出到电力缺乏的地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并没有实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政策,这样考虑到经济效益等因素,东部地区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是与邻近地区的交易。这样地区跨度较大的交易方式就很难被施行。所以配额制的实施首先要克服的是不同地区之间利益分配的障碍。

配额制政策理念非常简单,但由于涉及众多利益主体,其设计工作非常复杂,具体执行中的协调工作也相当困难。为了保障新政策能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的配额制政策设计与国外传统的配额制政策应有所不同:技术范围集中在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义务主体的规定需同时兼顾发电、发电传输和发电的市场消纳3个方面;可再生能源证书的使用不应采取传统的可交易证书形式,以防止与现有政策不协调。为了保证配额制政策的实施效果,需要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能源可行性篇3

关键词:LeD路灯合同能源管理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X702文献标识码:a

合同能源管理(emC)是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节能新机制,它是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并从客户进行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的商业运作模式,在城市照明行业只是在少数一些城市进行试点。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特点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用最成功的是大型楼宇空调设备的节能改造。事实上,单从电费的角度看,由于工业用电电费远高于民用用电,工业照明的LeD替换市场潜力巨大。管理模式一般有进行灯具替代(LeD、无极灯等)、配电节能设施等多种方式。合作模式则分为两种:一是对于每年节省的电费按比例由政府与企业分成,逐年返还,直至完成合同约定金额为止,通常在该模式下,合同执行周期较长;二是对于每年节省的电费,全额返回给LeD企业,直至合同约定金额为止。

二、合同能源管理的优点和不足

1、合同能源管理的优点:合同能源管理实质就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简言之,采取emC模式,买方不用支付任何额外费用,即可“零成本”更换新的节能型设备。emC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客户的接受门槛.。

2、合同能源管理的不足。

2.1对于设备投入方的设备价格无法精确评判,而对于各厂商的设备节电回报周期无法准确测算,因此只有通过实行试点的方式,通过市场运行模式进行招标,对节电效果,回报周期、后期服务、质量保障方式进行控制。

2.2对市场多种能源合同管理模式需要区别对待,需当地管理部门和财政量力而行,尤其是灯具替代方式,由于LeD路灯等新光源尚无国家统一标准且造价较高,因此面临后期投入维护资金大、维护困难(灯具光源更换受限)等现实问题。

3、LeD路灯合同能源管理用于路灯改造存在的问题。

3.1基准值难以确定:路灯改造涉及范围很广,一般一个城市整体改造动辄数千盏数万盏,分很多组分别计电费。每月的电费总额受季节、亮灯时间、坏灯数量、电压波动、线损、新增灯具等因素影响差别很大,造成用电量基数很难确定。基数不准,节电量就无法准确计算。

3.2改造后每月电费统计困难:LeD路灯改造后每月电费统计同样困难,而且工作量很大,浪费人力物力,操作难度大。

3.3动态变化:由于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路灯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动态的变化更增加了统计工作的难度。

三、采用LeD路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可行性分析。

以徐州市为例采用LeD路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作一简单分析,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emC模式。

1、从项目的规模上来看

1.12008至2012年,徐州市复兴路、解放路、中山路、淮海路等主干路和次干路路灯已全部进行了更新改造,改造后路灯采用了变功率节能技术和高效灯具,如全部更新改造成LeD路灯显然是浪费,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与政府节能的理念相悖。

1.2进行路灯改造时我们采用高光效的高压钠灯及变功率镇流器,在后半夜将250w变至150w(400w变至250w)达到节能目的。在一些二级城市,每晚过零点之后,路灯往往隔一盏才亮一盏。从节约的角度看,电费因此会省掉一半。

1.3在部分电压较高的路段安装路灯专用节电柜57台,取得了一定的节电效果。

从以上三点来我看,即使采用emC模式,emC项目规模也较小。从emC模式执行来看,意味着投资回报期,将拉长。对于LeD企业而言,越是节约的地方,反而越不适合emC模式。

2、从LeD路灯在道路照明的应用上来看

根据市场调查及部分城市对LeD路灯应用的实际情况反馈,发现大功率的LeD路灯灯具与传统光源路灯灯具相比,优势不大,主干路达不到道路照明设计标准中照度的要求,其所谓的节能也是以牺牲道路照度为代价的。扬州市原来是全国“十城万盏”首批应用LeD的试点城市,计划安装LeD路灯5万盏,2010-2011年经过比选选择了3家较高知名度LeD企业的产品,安装了近2万盏,经过近两年运行及通过了解测试数据来看,LeD产品光衰严重,有的道路1年光衰甚至达到20%以上,现扬州较宽的道路已不再使用LeD,现阶段LeD用于道路照明还有待发展和成熟。

3、从现阶段LeD路灯照明合同能源管理回收周期来看。

现阶段LeD路灯使用寿命行业通常为3万小时,也就是可达到7年,考虑光衰的情况下,3年左右就达不到道路标准要求的照明效果,真正寿命也是就是3年,且最终emC公司回收期满后留给我们的将是一批到期不能使用的报废灯具。2012年徐州市更新改造主干道路灯约1500盏,我们就以用120wLeD路灯替换250w高压钠灯为例,来实际计算一下只进行灯具替换的情况下采用emC模式改造1500盏高压钠灯的成本回收情况。目前LeD路灯灯具报价普遍约20-30元/瓦,有的厂家甚至更高,我们以20元/瓦为标准,110wLeD灯为每盏灯2400元,1500盏投资约330万元,250w钠灯以900元计,投资为123万元,与LeD相差207万元。

3.1按厂家理论值计算:高压钠灯250w全年电费支出=1500*250/1000*4150*0.87=135.39万元;LeD路灯全年电费支出=1500*110/1000*4150*0.87=59.57万元;理论节电=135.39-59.57=75.82,理论节电率56%;节省电费全部交给emC公司理论回收周期=330/75.82=4.35年

3.2按路灯现有实际情况计算:1500盏用高压钠灯按照平均为250w计,我们全部采用变功率节电,250w变150w全年每天平均6.5小时,全年亮灯时间按4150小时计。高压钠灯250w全年电费支出=1500*250/1000*4150*0.87=135.39万元。全年节约电费支出=1500*100*6.5*365/1000*0.87=30.96万元。高压钠灯实际全年电费支出=135.39-30.96=104.43万元。LeD路灯全年电费支出=1500*110/1000*4150*0.87=59.57万元;全年实际节省=104.43-59.57=44.86万元,节省电费全部返还给emC公司,理论上也要7年多(330/44.86=7.35),emC公司才能收回投资,而现有LeD路灯的使用寿命仅为5-8年,这显然是不可行的。

能源可行性篇4

关键词:CFD教学;本科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37-02

一、开展CFD教学的必要性

CFD技术,是解决工程中复杂流动和传热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一门新型的独立学科。它以经典理论和数值计算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的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从空间和时间上定量描述各种场变量,从而达到对流动和传热问题进行研究的目的。CFD技术集中应用了20世纪直至本世纪科学技术方面的最新成就,并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CFD技术不仅可以作为研究工具,而且还可以作为设计工具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交通工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等领域。另外,CFD与CaD、Cae联合,还可以进行各种结构优化设计。CFD教学主要程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开展,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培养,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在了解数值计算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一些经典商用CFD软件使用和掌握,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内,目前在能源动力类本科生中开展CFD教学的学校有近20所,大部分为重点本科院校,除我校外,还有如西安交大、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但随着CFD技术在工业界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个人电脑的性价比提升,可以预计未来5年,将会有更多的工科院校为能源动力类本科生开展CFD教学。在国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有针对能源动力类本科生开展的CFD教学,比如英国的帝国理工学院,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日本的九州大学等。尤其以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做得最为突出,它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由于国外学生人数比国内少,实验设施完备,CFD技术课程被安排在实验教学中心进行,学生在进行CFD技术学习应用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实验方法对CFD的结果进行验证,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与创新能力。实际上,开展CFD教学还有利于拓宽实验教学内容。由于CFD技术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可视化等特点,因此在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可以利用CFD技术加强设计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的构建,将以往学生的被动性实验转变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一种主动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开展CFD教学符合能源动力类的专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利于拓宽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开展CFD教学的可行性

对于在能源动力类本科生中开展CFD教学的可行性,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能源动力类的大四本科生,CFD教学的重点将放在CFD技术的基本理论和软件应用上。具体内容包括:控制方程的离散化方法,流场的求解计算方法,湍流模型,以及商用CFD软件的基本用法。同时,授课内容中还将包含复杂流动模型以及数值模拟的最新研究进展等,以便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课时有限,在商用CFD软件基本用法的讲授中,将选择能源动力领域常见案例的CFD过程,比如建模、划分网格、设置边界条件、设置求解器参数、后处理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和实践,以获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2.基本理念的贯彻。在开展CFD教学中,需要贯彻正确的CFD技术理念。虽然目前商用CFD软件快速普及,似乎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CFD技术来解决。但必须强调,CFD技术不是万能的,在很多方面还有局限性。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CFD技术的有机结合,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另外,对模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的认识和判断,也需要一个正确的理念。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数学模型是否正确,如果数学模型不正确,即使数值计算方法先进,仍然不能保证数值解的准确性。其次,模拟计算过程中流动介质物性参数是否正确,也是影响模拟计算结果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在讲授CFD实际应用时要引导学生把握工程问题的整体观念,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经典软件的应用。从我校能源动力本科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来看,大四本科生已经具备流体力学、传热学、数值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对于CFD技术中所涉及的方程离散,网格划分、流场求解等方面知识的理解不会有太大难度,而且目前商用CFD软件智能化程度较高,基本使用方法和技巧易于掌握。因此,选用经典CFD软件开展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全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初步掌握CFD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随着学生知识面以及工程实践经验和CFD软件使用技巧的增加,对CFD技术的理解会进一步加深。另外,目前计算机硬件水平迅猛发展,学生拥有个人电脑的比例逐年增加。从我们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生工作组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学生拥有个人电脑的比例已达80%以上,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方便地进行CFD软件的学习和实践,这为开展CFD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从2007年开始,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就已经在本科生中开展了CFD教学。课程的名称为CFD技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学院每年都有近300名学生选修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实际上已经成为一门受众面极广的公共选修课程。由此可见,在能源动力本科生中开展CFD教学具有较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值得深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师帅,郭照立,彭玉成,张晓青,明廷臻.构建CFD技术平台培养能源动力类本科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64-65.

[2]王永生,屈波,刘拓,等.构建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0,(6):21-25.

[3]张师帅.计算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4]潘云霞.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17-18.

[5]李俊梅,李炎锋,樊洪明,孙育英.CFD模拟课程在建环专业本科生中的教学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2,(3):101-103.

[6]夏玉颜,王责成.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创新素质现状调查与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0,(2):79-83.

能源可行性篇5

关键词:资源可获得性认知;成长绩效;创业导向;中介作用

Doi:10.16315/j.stm.2016.04.005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

当前,“开放式成长”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时代主旋律。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的资源约束问题更加突出,企业也难以通过独立封闭式发展而取得预期的成长绩效。对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靠内部条件去取得和积累企业成长必需资源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对外部资源的识别与获取就变得十分关键。经济新常态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通过以创新、变革为特征的公司创业或战略创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创业认知理论认为,企业家的认知结构是开展创业行为及其他战略行为的基础,对创业资源可获取的积极性感知有利于企业家开展创新性、前瞻性及冒险性的公司创业活动。虽然对创业者认知层面的研究有助于从根本上理解创业活动发生和演进的过程,但是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如何影响企业成长绩效的路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1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1创业认知

认知是研究人类心智活动的科学,关注的是信息如何被注意、获取、加工、储存以及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由于创业者特质论并不能全面解释诱发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的原因,1990年代以来,学者们逐渐将研究视角转向创业认知领域。

创业认知理论认为,企业家创业行为和其他战略行为一样是建构在企业家自身认知基础上的,他们会依据其自身的知识结构对创业机会、创业资源、企业创立和成长等关键问题进行评价、判断或决策。当个体处于一定的情景或受到特定外界刺激时,大脑就会提取与当前环境相关的知识结构,并据此采取行动。知识积累、先前经验的不同,导致个体对信息的理解、推测、解读和应用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最终会影响个体对机会、资金、团队等创业资源要素存在及可获得性的感知敏感度。正是由于个体在创业意愿、创业技能等方面的固定思维结构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的区分。

研究发现,个体认知会受到诸如社会制度环境、社会资本、文化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个体的创业认识策略可以通过训练被学习和掌握。因此,从认知角度研究创业不仅有助于从根本上理解创业活动的发生和演进过程,也有助于进行创业指导。

1.2资源可获得性认知与企业成长绩效

资源基础理论强调,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和替代的异质性资源是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作为一种环境要素,在许多情况下创业者或管理者难以控制。朱秀梅指出,资源可获得性反映了个体从外部获取资源的便利程度,包括对环境中资源宽松性的感知及创业者或管理者获取资源的自我效能2个维度。资源宽松性是指环境中资源的丰裕程度,而获取资源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对其获取资源能力的自信程度。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就是个体对资源客观存在及获取难易程度的主观感知,是一种心理过程。

影响企业成长绩效的因素很多,企业成长绩效不仅是对商机的客观判断与决策的过程,也是企业家主动选择与创造商机的过程。资源作为企业得以成功创建所依赖的重要资本,是企业创建及成长过程中投入和利用的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加总。可以发现,虽然有大量学者对资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但大多只关注了资源“类”与“量”的层面,而忽视了从认知角度考察资源的可获得性认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资源可获得性认知作为个体对资源获取的一种能力感知,是对资源购买、资源吸引和资源积累难易程度的主观判断。个体通过主观感知来了解外部环境,而情绪的积极性程度会影响到个体对环境评价,因此拥有积极情绪的企业家对资源可获得性的感知也是良好、积极的。将能够带来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划分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3类。当企业家感知到的资源越多,特别是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异质性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与组织资源越多,就会开展一系列的资源整合与开发,进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成长绩效。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1: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对企业成长绩效有积极影响;

H1a物质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对企业成长绩效有积极影响;

H1b:人力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对企业成长绩效有积极影响;

H1c组织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对企业成长绩效有积极影响。

1.3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绩效

在超竞争的环境下,保持企业的创业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企业纷纷通过“公司创业”、“战略创业”或“连续创业”来克服企业现有能力缺陷和发展瓶颈,期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创业导向是企业为实现组织目标、保持企业愿景及创造竞争优势,进行的战略决策制定与实践,包括创新性、超前行动性及风险承担性3个维度。“创新性”是指企业为实现产品、服务或工艺创新而进行思想、观念、实验手段革新的程度;“超前行动性”是指企业通过预测未来需求并改造环境,寻找或创造比竞争对手更早引入新产品或服务的机会;“风险承担性”是指企业管理者开展投资、生产、管理活动时能够承受的风险程度。

创业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追逐新事业、应对环境变化的心智模式。企业具备高度的创业导向不仅有利于比竞争对手更早识别和开发新的市场机会,而且更有利于创造机会。因此,具有创新性、超前行动性和风险承担性的企业对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能够比竞争对手更早对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更愿意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或管理方法,并对产品进行积极的改进和创新,主动寻求突破传统教条和现存产业经验的途径;具有创业导向的企业也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更新和传播,鼓励员工学习,从而推动组织能力的发展。因此,创业导向对成长绩效可能产生积极影响。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2:创业导向对企业成长绩效有积极影响;

H2a:创新性对企业成长绩效有积极影响;

H2b:超前行动性对企业成长绩效有积极影响;

H2c:风险承担性对企业成长绩效有积极影响。

1.4资源可获得性认知与创业导向

学者们发现,个体的创业认知能力与开展创业活动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创业认知能力较高的个体往往能更倾向投身于创业活动中去。创业起始于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而创业机会存在是缘由不同个体对资源在转化为产出的相对价值和潜在价值有着不同的信念。因此,对机会的选择决策不但依赖于企业现有的资源,也依赖于个体对其资源获取能力是否具有较高的自信程度。薛永基等研究发现,资源获取预期能够对个体产生心理激励,激发个体的自主性和成就特征,进而形成创业意向。因为创新性、超前行动性和风险承担性的创业导向会导致企业的资源消耗行为,因此资源获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创业者的创业行为。

资源可获得性认知的形成是个体收集、整合和评估信息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战略决策并采取相关行动。张君立等指出,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创业资源获取的过程变得非常复杂,从而导致资源所有者的投资意愿降低。因此,创业者拥有的先验知识越多,就越容易从网络中识别和获取外部信息,对资源可获得性的感知就越强烈,进而可能制定具有创新性、超前行动性和风险承担性的创业战略或决策。如果企业能够获取所需资源,就会有更宽泛的战略选择,企业承担风险、创新及超前行动的能力就会加强。因此,对资源可获得性的认知会影响到企业的创业导向。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2研究设计

2.1模型构建

本文将创业导向作为中介变量,探究企业家资源可获得性感知、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箭头代表不同变量之间的逻辑假设关系。其中,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包括物质资源认知、人力资源认知和组织资源认知3个维度,创业导向包括创新性、超前行动性和风险承担性3个维度。

2.2变量度量

(1)资源可获得性认知。本文在Barney对企业资源划分的基础上,从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3个方面设计资源可获得性认知测量量表。其中,物质资源认知包括对资金、技术、原材料等资源的可获得性感知,人力资源认知包括对人才、知识、家庭成员支持等资源的可获得性感知,组织资源认知包括对管理经验、核心信息、政府政策等资源获得性的感知。

(2)创业导向。对创业导向的测量,本文采纳Covin等开发的创业导向经典测量量表,从创新性、超前行动性和风险承担性3个方面进行测量。其中,对“创新性”的度量包括企业对研发、技术领先和创新的重视程度、新产品线上马情况及企业对新产品改良或创新的幅度等;对“超前行动性”的度量包括企业先于竞争对手采取行动的情况、企业率先推出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或率先引入新的管理模式、新技术的情况及企业管理者对未来趋势审视情况等;对“风险承担性”的度量包括企业对高风险项目的倾向性、为达到目标而采取行动的风险性、快速性等。

(3)企业成长绩效。现有文献在企业成长绩效的测量上有许多不同的衡量方式。本文借鉴tang等、关于企业成长绩效的测量方法,从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利润水平、员工数量及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等方面设计企业成长绩效测量量表。

3实证分析

3.1样本来源及特征

本文的调研对象为宁波、杭州、绍兴等地区的企业管理者。调研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4月,期间利用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的mBa班级以及作者社会关系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38份,剔除无效问卷49份,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89份,样本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9.3%和79.4%。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3.2数据质量分析

在验证假设之前,需要对样本数据质量进行分析。本文利用SpSS20.0对样本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以保证对理论假设和模型检验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2.1信度分析

本文采用Cronbach'sα值评价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同时计算测量变量的项目总体相关系数(CitC)删除不相关的测量题项。通常认为,CitC值小于0.35就应删除该测量题项,Cronbach’sα值大于0.6才符合信度检验标准。所有测量题项的CttC值都大于0.35且删除该项后的α值都小于相应的变量整体α值,同时各维度变量的Cronbach’sα值都大于或接近0.7,说明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创业导向及成长绩效的测量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如表2所示。

3.2.2效度分析

根据Kmo样本测度值和Bartlett球体检验来判断样本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进而判断量表题项的构建效度。潜在变量的Kmo测度均大于0.8,且总体样本的Kmo值为0.878,Bartlett球体检验的X2统计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说明样本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由此可知,测量变量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如表3所示。

3.3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利用SpSS20.0,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法来研究资源可获得性感知中物质资源认知、人力资源认知、组织资源认知3个维度,创业导向中创新性、超前行动性、风险承担性3个维度和企业创业导向单一维度之间相互关系程度。由表4相关分析性结果可知,除了创新性与人力资源可获得性认知2个变量不相关外,其他变量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

3.4假设检验与结果

3.4.1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检验

由以上分析可知,创业导向的不同维度在资源可获得性感知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不同。对物质资源认知而言,创新性、超前行动性和风险承担性3个创业导向维度在其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都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对人力资源认知而言,只有创新性和超前行动性2个创业导向维度在其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明显;而组织资源认知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只有超前行动性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创业导向不同维度中介效应的路径,如图2所示。

4结论

通过文献梳理,本文构建了资源可获得性感知、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理论研究框架,并提出变量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假设。运用SpSS20.0,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创业导向都与企业的成长绩效显著相关;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各维度与创业导向的关系中,除了人力资源认知、组织资源认知与风险承担性以及人力资源认知与创新性的关系不显著外,其他资源认知维度对创业导向各维度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结果表明: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对企业成长绩效有积极影响;创业导向各维度在资源认知与成长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物质资源认知对成长绩效的影响会受到创新性、超前行动性与风险承担性的部分中介作用;人力资源认知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会受到创新性、超前行动性的部分中介作用;而组织资源认知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却只受到超前行动性的部分中介作用。

能源可行性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柔性组织绩效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趋于动态化和复杂化。企业要在变化的不确定的环境下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必须增加自身的柔性,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反应速度。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资源,具有价值性和稀缺性,将柔性思想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提高组织绩效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人力资源模式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人力资源柔性管理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最近十几年,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源柔性做了大量的研究,Blyton(1996)认为战略性的人力资源柔性运用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职能柔性、数量柔性、时间柔性和薪酬柔性。wright将人力资源柔性定义为企业的一种能力,它使得企业能够快速调整其资源和行为,以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wright和Snell(1998)认为,人力资源柔性可以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员工技能、员工行为这三个角度进行考量,而人力资源技能和行为又受到人力资源实践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资源柔性可以分为技能柔性、行为柔性和人力资源实践柔性,本文将从这一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讨论人力资源柔性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及作用。

组织绩效的衡量及人力资源柔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组织绩效的衡量

组织绩效的衡量是指运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对组织的整体运营情况作出评价。组织绩效的衡量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指标,衡量指标本身必须体现组织管理的综合要求,可以分为单一指标和多项指标。单一指标是指将组织某个方面的结果作为衡量组织成就的指标,例如,生产力、利润率、员工满意度等,这种单一指标的绩效测量方法容易调查和分析,效果较好。然而,绝大部分组织的目标都不是单一的,因此,使用单一指标来衡量组织绩效缺乏系统性和广泛性,也是不适当的。Bobins认为不同的组织应该从不同的角度选择指标来衡量组织绩效,组织绩效指标应该多元化,以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因此,目前大众普遍接受多项指标的绩效评估标准。

针对多项指标方面,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和探索。Seashore&ephaim(1967)指出单一指标不能有效合理的衡量组织绩效,并提出了营业额、生产成本、生产力、新成员生产力、市场渗透力等十个衡量指标。Campbell(1977)提出了生产力、整体绩效、员工满意度、投资报酬率、流动率五个衡量指标。Bird&Beechler(1995)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包括:员工士气、员工流动率等。

组织绩效的衡量指标可以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个方面,由于财务指标容易量化和分析,企业更多的关注财务指标,但是,财务指标对组织绩效的衡量不能全面的反映组织的经营状况,因此,有的学者提出一些非财务指标,如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员工士气、顾客忠诚度等。本文主要是基于组织绩效的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研究,因此,将组织绩效衡量指标分为财务绩效指标和人力资源绩效指标两类。财务绩效指标以利润率、营业额、销售额等来表示,而人力资源绩效指标是指由员工满意度、员工士气、员工离职率等来代表非财务绩效指标。

(二)人力资源柔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人力资源柔性可以分为技能柔性、行为柔性和人力资源实践柔性,每一个柔性的高低水平都是由速度和多样性两个维度构成,因此,本文建立了人力资源柔性测度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技能柔性和行为柔性可统称为人力资本柔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呈现出来的多样性,以及在动态环境下将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快速应用和调适的能力。技能柔性和行为柔性的速度维度是指企业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人力资源所表现出来的快速反应能力。技能柔性和行为柔性的多样性维度是指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多样性,对柔性提供了更大的范围,反映了人力资本可用范围,以及员工在不同情景下开展工作的能力。

人力资源实践柔性的速度维度是指人力资源实践对变化的环境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景下的应用程度。例如,竞争对手生产出一种新产品或者提供一种新的服务,这种产品或服务将成为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替代品,人力资源实践将根据变化了的环境,迅速整合人力资源,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将更好的产品或者服务展现在顾客的面前,这就是人力资源实践的速度维度的体现。人力资源实践柔性的多样性维度则体现在面对复杂动态的环境时,人力资源系统根据变化的环境对人力资源程序和机构进行调整,以及招聘、培训、开发、激励、裁人的应用程度以及这些变化的行为被员工所接受的程度。

人力资源柔性对组织绩效作用的实证研究

(一)假设研究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得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并不是直接作用的,而是通过中介变量来进行影响的,人力资源柔性便充当了这个中介变量。人力资源实践可分为四类,即技能发展类、薪酬绩效类、工作激励类和组织参与和沟通类。首先,技能发展类实践有利于员工学习新技能,获取新知识,实现员工的技能多样化,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柔性;其次,工作轮换,工作丰富化、扩大化以及适当的薪酬激励使员工愿意学习新技能,并有意识的去运用多种技能和行为脚本,提高了员工的行为柔性;最后,这四类实践从整体上提升了人力资本的含量,促使员工相互学习和交流,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而员工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力资源实践的开展和实施,这就为人力资源实践更具灵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人力资源实践柔性的提高。

从员工掌握技能的过程来看,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一般是在工作中通过自己的方式学习和积累的,具有路径依赖性,难以被模仿,而且这些知识和技能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新的知识和技能,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变化的环境中解决问题,因此,技能柔性不可复制、难以模仿、具有价值性。

从员工行为的角度来看,有益的行为可以使企业获利,有益行为越多,企业获利也越多,行为柔性就是指行为的易变性和多样性,是个体所具有的宽泛的行为脚本,他的形成依赖于个人经验和个人在工作过程中的成长,同样具有路径依赖性,因此,行为柔性会使员工在遇到不同的情景时采取不同的行为,这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升。

人力资源实践通过招聘和选拔来配置和调整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和指导,通过开发和培训来提高员工的技能,通过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人力资源的这些实践通过不同组合和配置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当人力资源实践具有柔性时,企业能够根据变化的环境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产生适应当前环境的人力资源实践组合,帮助企业赢得主动,保持竞争优势。

因此,综合以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假设:

假设H1:人力资源技能柔性对财务绩效有正向支持作用

假设H2:人力资源技能柔性对人力资源绩效有正向支持作用

假设H3:人力资源行为柔性对财务绩效有正向支持作用

假设H4:人力资源行为柔性对人力资源绩效有正向支持作用

假设H5:人力资源实践柔性对财务绩效有正向支持作用

假设H6:人力资源实践柔性对人力资源绩效有正向支持作用

(二)数据的收集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搜集,在问卷计分方面采用Likert五点量表评价法,并对“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非常同意”赋予不同的分值,其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普通,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本次问卷主要通过纸质问卷和网络电子问卷两种方式进行发放和回收。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260份,回收232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04份,回收率为89.2%,有效率为78.4%。

根据回收的问卷,本文所调查的行业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化工、纺织、电子、机械、生物制药、新材料等行业;企业的性质主要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三)变量的选取

本模型的外生变量为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根据本文的分析,其内涵包括技能柔性、行为柔性和人力资源实践柔性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本模型的内生变量为组织绩效,根据本文的分析,将从财政绩效和人力资源绩效两个方面进行度量。

(四)数据分析

1.量表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本文通过SpSS18.0对数据的内部一致性分析来测量数据的信度,若在0.6以上说明内部一致性信度可接受,本研究对技能柔性、行为柔性、人力资源实践柔性及组织绩效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水平检测量表的整体信度情况,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效度值测量工具能够正确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质的程度。测量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它反映了待测量对象的真实性程度。本文将对204份有效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之前,需用Kmo和Bartlett样本测度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

人力资源柔性维度的效度分析。本文采用spss18.0分析软件对人力资源柔性量表进分析,Kmo检验系数为0.949,大于0.6,且通过Bartlett’stest检验,统计量是3068.164,达到显著水平,拒绝球形假设,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如表3所示。

针对人力资源柔性的20个项目,通过主成份法抽取因子,并进行方差最大法的正交旋转方法进行因子分析,由此得到各因子的负载值,然后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份为作为因子,得到3个因子的分析结果(见表4),本文将与技能柔性相关的因子定为因子1,与行为柔性相关的因子定位因子2,与人力资源实践柔性相关的因子定位因子3。

组织绩效维度的效度分析。本文采用spss18.0分析软件对组织绩效量表进分析,Kmo检验系数为0.951,大于0.6,且通过Bartlett’stest检验,统计量是1529.095,达到显著水平,拒绝球形假设,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见表5。

针对组织绩效的10个项目,通过主成份法抽取因子,并进行方差最大法的正交旋转方法进行因子分析,得到3个因子的分析结果(见表6),其中本文将与财务绩效相关的因子定为因子1,将与人力资源绩效相关的因子定为因子2。

2.人力资源柔性对组织绩效作用的回归分析。根据上文相关分析结果,我们了解到技能柔性、行为柔性、人力资源实践柔性与组织绩效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技能柔性、行为柔性、人力资源实践柔性对组织绩效的因果关系及其影响,以验证前文的假设,需要通过回归模型进行验证。针对人力资源柔性的三个构面和组织绩效的两个构面,建立以下模型:

模型m1:技能柔性与人力资源绩效的回归分析

模型m2:技能柔性与财务绩效的回归分析

模型m3:行为柔性与人力资源绩效的回归分析

模型m4:行为柔性与财务绩效的回归分析

模型m5:人力资源实践柔性与人力资源绩效的回归分析

模型m6:人力资源实践柔性与财务绩效的回归分析

技能柔性与组织绩效关系验证。本研究将技能柔性作为解释变量,将组织绩效的两个构面财务绩效和人力资源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从表7中可以看出,在模型m1和模型m2中,Sig.F与Sig.t的值均为0,二者均小于0.01,而且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671和0.598,p值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技能柔性与组织绩效的两个构面即财务绩效和人力资源绩效正向关系显著,假设1和假设2通过检验。

行为柔性与组织绩效关系验证。为了研究行为柔性和组织绩效的影响关系,将行为柔性作为解释变量,人力资源绩效和财务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从表8中可以看出,模型m3和m4中,Sig.F与Sig.t的值均为0,二者均小于0.01,标准回归系数Beta为0.771和0.721,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因此,行为柔性与人力资源绩效和财务绩效正向关系显著,假设3和假设4通过检验。

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的关系验证。从表9中可以看出,在模型m5中,Sig.F与Sig.t的值均为0,二者均小于0.01,标准回归系数Beta为0.808,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因此,人力资源实践柔性与人力资源绩效正向关系显著,假设5通过检验。在模型m6中Sig.F与Sig.t的值均为0,二者均小于0.01,标准回归系数Beta为0.756,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因此,行为柔性与财务绩效正向关系显著,假设6通过检验。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实施对组织绩效有着显著地正向影响。企业实施人力资源柔性管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员工满意度、减少经营风险,并且对财务绩效也有直接的支持作用,但是,柔性管理的实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味的追求柔性,不但会增加成本,还会影响组织绩效。

参考文献:

能源可行性篇7

论文摘要:并购重组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选择和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分析企业资源基础论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出发,提出了拥有关键性资源是实现企业并购重组的前提,企业通过资源整合能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最大化的观点,并阐述了企业并购重组与资源基础论的相互促进作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企业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包括通常所说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以及有助于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各种“能力”,如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技术信息资源、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企业商誉资源、社会资源等都是企业的资源,也是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企业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间并购重组的必要性之一就是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获得不完全流动、不可替代、难以模仿的独特资源。

本文从探讨企业资源基础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出发,深入地分析和评价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并解释了跨国企业市场并购重组的战略行为,为参与跨国经营的企业提供了现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指导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并购重组活动及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企业资源基础论与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资源基础论及其基本内容1984年,wemtefelt发表((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标志着资源基础论的诞生。此后,barney,petelaf等人也为此做出7重要的贡献。barney(1991)在《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一文中阐述,一个企业的资源要能够为企业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必须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基础上:一是资源的异质性,即不同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是不完全相同的;二是企业所拥有的这些资源和能力是不完全可流动的。在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上,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还必须具备四个条件: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完全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在传统的资源学派看来,企业的效益与企业所占有的可利用的有形物质资源成正比。大量企业实践证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的资源组织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强化企业的组织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企业拥有的资源各不相同,具有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概括地讲,资源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特殊的异质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在资源方面的差异是企业获利能力不同的重要原因,也是拥有优势资源的企业能够获取经济租金的原因。

资源的不可模仿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源于企业的特殊资源,这种特殊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租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没有获得经济租金的企业肯定会模仿优势企业,其结果则是企业趋同,租金消散。因此,企业竞争优势及经济租金的存在说明优势企业的特殊资源肯定能被其他企业模仿。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认为至少有两大因素阻碍了企业之间的互相模仿:

一是模仿成本。企业的模仿行为存在成本,模仿成本主要包括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如果企业的模仿行为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这段时间内完全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使优势资源丧失价值,使企业的模仿行为毫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选择放弃模仿。即使模仿时间较短,优势资源不会丧失价值,企业的模仿行为也会耗费大量的资金,且资金的消耗量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模仿行为带来的收益不足以补偿成本,企业也不会选择模仿行为。

二是路径依赖性。企业因某种原因拥有某种特殊资源,而具有某种竞争力,但这种资源的价值在事前或当时并不被大家所认识,也没有人去模仿。但随着时问的推移,这种资源的价值和竞争力优势显现出来,成为企业追逐的对象。然而,由于时过境迁,其他企业再也不可能获得那种资源或优势,或者再也不可能以那么低的成本获得那种资源或优势,拥有那种资源或优势的企业则可稳定地获得租金。

特殊资源的获取与管理。资源基础论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培育、获取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特殊资源。由于企业决策总是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资源基础论不可能给企业提供一套获取特殊资源的具体操作方法,仅能提供一些方向性的建议。具体来说,就是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建立外部网络。

(二)企业资源基础论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990年,prahalad和g.aryhan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能力》一文,将资源基础理论向工商实践方向推进了一大步。资源基础论在资源异质性和非完全流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

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的本质就是一个资源和能力的有机结合体,企业内部所拥有的独特资源和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性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源基础论从企业内部所拥有的资源角度论述了企业如何取得和维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

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在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只要企业的某些资源具备了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完全可移动性、不完全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企业就可以凭借这些特殊的资源获得持续性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如果仅仅从静态的资源基础论的角度分析,企业是如何获得这些特殊的资源的?又是什么使得企业的这些特殊资源和普通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创造出持续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呢?这些需要从动态的角度进行解释。

在动态环境下,企业必须具备能够应对环境变化而适时革新、整合企业资源的动态能力,适时创新,通过获得一系列短暂竞争优势而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然而,动态能力怎么建立、如何构思创新并将其付诸实施都离不开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作用。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企业并购重组观

(一)拥有关键性资源是实现企业并购重组的前提

资源基础论认为,拥有关键性资源是实现企业并购及组建企业集团的前提。而并购重组的必要性在于不完全流动、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可以通过并购来获得。一般看来,企业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从资源的所有者获得资源的壁垒。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指难以从其他地方获得类似的资源。当一个企业实行的价值创造战略无法被其他现有的或潜在的竞争者实施时,该企业就拥有了竞争力优势。竞争者无法实行这种战略是因为他们不拥有相关的资源。在资源基础论看来,资源与竞争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有价值的企业资源往往是稀缺的,难以模仿而且缺少直接的替代品。因此,资源的积累和交易是战略上的需要。当资源的市场交易是可能的和有效率的时,企业更可能独自行事并依赖市场。如果所有的资源可以在要素市场以合理的价格获得,那么企业也就不需要进行并购重组,因为并购重组往往招致较高的管理成本,而且会牺牲一些组织控制权。对企业而言,成功的战略是那种能够利用各种相关资源和能力并形成优势的战略。

(二)资源整合能使企业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最大化

资源基础论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强调通过整合和利用有价值的资源,来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最大化。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具有异质性和非完全流动性特征,因此不同企业之间会存在很大差异性,也就是说,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导致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由于资源是不完全自由流动的,使得企业之问的异质性可能会长期存在。如果一个企业拥有稀缺的、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源,并且这些资源既不能够被其竞争对手所模仿,也不能被其他资源所替代,那么这个企业就具有垄断的地位,并成为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必要条件。因此,资源基础理论把对企业竞争能力和绩效的分析与企业资源密切联系起来。

资源基础论认为,当资源不能有效地通过市场交易或联盟获得的时候,企业才进行并购重组;实现企业一体化可以使其他企业原有的资源,甚至是与自己相竞争的资源纳入到统一的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利用其现有的资源与其他企业的资源进行融合,从而创造更大的资源价值体。资源基础论强调并购的直接原因是能为新的企业带来有价值的资源。在当今竞争空前激烈的环境下,仅仅依靠某一类型的资源并不足于使一个企业建立起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通过并购重组建立企业集团可以获取不同的资源。

资源基础论对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启示

(一)理论与实践意义

以往,资源基础论主要被用于研究企业合作性竞争、合作伙伴问的相互依赖性和结构稳定性等问题。资源基础论将企业组织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来加以研究,从而使其可以将组织内部及组织问的交换理论置于一个开放系统中去分析。资源基础论在分析不平衡的“强权”合作结构和企业合作的稳定性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企业间通过并购重组创造出由技术和劳动力成本以及将各地资源加以互补整合而带来的竞争优势,这是跨国公司追求全球生产成本最低化、利润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是跨国公司纷纷转向复合一体化战略的根本原因。运用资源基础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问题。

(二)企业并购重组与资源基础论相互促进

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一个公司的竞争地位不再完全取决于公司内部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而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与世界范围内其他公司或企业所结成的战略联盟网络的广度和深度或通过并购组成的经济体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经营战略不断进行调整,技术创新的加快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增加了企业经营的成本和风险。通过企业并购重组组成企业集团可以降低单个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因此,并购和联盟成为全球化时代企业竞争的新范式。从科技的角度看,并购重组企业技术的互补和协同必然超过单个企业的技术能力,新的经济体内企业之间互补性技术的开放和共享使企业较之以前的各企业具有更大的优势。

(三)并购重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外部获取的重要途径

通过并购重组获得专业技术。企业通过收购兼并从企业外部获取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一方面,对拥有某种企业所必需的专长的其他企业,能够直接通过收购兼并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这种方式相对于内部开发而言,所需的时问最短,可操作性强。同时,这种旨在形成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目标的战略模式,可以克服内部开发所需资源和能力不足的矛盾。

能源可行性篇8

关键字: 资源、自然资源、资源性土地

一、绪言

自然资源,从最广泛意义上说包括在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过程中自然界中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但是,考虑到土地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尤其是土地法律规范的特殊性,同时为了便于本文的论证与权利设计,作者拟将自然资源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土地与除土地以外的其它资源简称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源作一个限定性界定。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资源的定义是:资源指自然界一切可以被人们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矿藏、水流、动植物、能量等等。

虽然这些资源均依赖于土地,但是资源事实上是可以与土地分离或相对分离的,或者具有独立于土地的价值,同时由于资源本身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与可支配性,因此,从法律的角度尤其是从民法的角度来说,资源具有独立性,是可以也应当与土地相分离的。因此,在本文中,自然资源这一概念作为资源与土地的总称,而资源则必定不包含土地。

而对于土地,我国《土地管理法》第4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实际上,这里未利用土地并不是按照用途分类,而是按照是否已经为人类所利用,它对应的应当是已利用土地。我们认为,与农用地、建设用地并列的应为资源性土地。

所谓资源性土地,是指土地地表或地层中含有某种或某些自然资源并能为人们开发利用因而获得资源性的一类特殊性土地。资源性土地属于土地的一种,同时,这种土地与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不同之处在于,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的价值却基本上是对土地本身和空间的利用,而资源性土地的价值不在于土地本身,乃在于其蕴含的资源或特殊用途,譬如含有矿藏的土地,其价值在于矿藏,而不在于土地;依照我国现行立法,结合作者的归纳,资源性土地在我国,大致包括矿地、荒地、林地、草场和滩涂等。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基础,对其进行有效与合理的利用不仅关系到产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到一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

我国自然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很低。同时,对于非常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一方面出现大量资源性土地闲置现象,使其应有的资源效益到不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已经或正在开发的资源,在实际的开发和利用中效率很低,又存在大量的短期投机行为,资源浪费现象普遍而严重,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譬如一九九八年特大洪灾)和资源危机。甚至在某些地区、某些场合下,许多资源由于认为原因即将或已经丧失其资源属性,这无疑是很令人痛心的。

而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令人痛心的资源利用现状,原因是多方面。但是,我国现行自然资源利用机制的种种弊端及相应的立法体系的重大缺陷,无疑是首要原因。

应该说,我国将自然资源纳入法律调整,有一个认识和演变的过程。直到近现代以前,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非常有限,甚至认为资源是可以无限供给的,因此没有把它上升到财产的角度来加以规范和保护。随着人们认识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资源减少、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立法者开始认识到自然资源的财产属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之进行规范和保护,确立自然资源的利用机制。

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利用机制采用国家或集体集中所有,私人分散利用的双重权利安排方式。诚然,在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性质的大前提下,这种权利安排在理论上无疑是恰当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在双重权利安排体制之下的双方权利主体的权利界限法律规范未与明确或不当。

国家或集体作为自然资源的所有者,但事实上由于国家或集体的虚拟人格性在行为能力上的局限性,又不可能真正的去行使所有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种种权能,这就必然导致国家或集体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事实上是一种“虚所有权”的现象,而资源利用和保护最重要的是有人行使权利,因此国家或集体必须将其所有的自然资源交由私人来进行具体的开发和利用。但是,事实上,由于我国与资源立法体系中的许多限制性规定导致实际对资源从事实际利用和开发的私人并不拥有对其正在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的许多基本且核心的权利,即该私人所享有的权利并未物权化,这就最终导致了在自然资源领域中的“所有者缺位”的现象,而这就是造成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现状的根本原因。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促进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值得我们长时间去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作者通过对这一课题的长期关注与思考,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利用机制的弊端和立法缺陷,在层层剖析其成因与症结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对整个与自然资源有关的诸多权利加以体系化,并分别针对资源与资源性创立了资源利用权与资源性土地使用权两个概念,同时对这两种权利的物权化设计提供了思路。而这一思路如果能在现在或将来的我国资源立法中起到借鉴作用──哪怕极其微小,这是我所希望看到的,也是本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二、现行自然资源权利利用机制与立法之弊端与缺陷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很重视对资源以及资源性土地进行利用和保护,并很早就着手从事该领域的立法规范工作,在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中都有资源与资源性土地保护的专条规定。1982年宪法明确规范我国土地、资源性土地和资源的归属和保护,确定了矿藏、水流的国家所有,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除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以外,也归国家所有。1986年民法通则对资源和资源性土地归属、利用和保护作出了更为详尽的规范。随后,一些重要的资源与资源性土地的单行法规也相继出台,如森林法(1984年9月通过,1998年4月修订)、草原法(1985年6月通过)、渔业法(1986年1月通过)、矿产资源法(1986年3月通过,1996年8月修订)、土地管理法(1986年6月通过,1988年12月、1998年8月两次修订)和水法(1988年1月通过)。立法速度之快、数量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上述这些我国现行的资源法律法规,大都制定于八十年代中期,当时一些改革思路、方向和措施都还很不明确,其不可避免地带有这一时代局限性的烙印,带有过渡性,也存在许多缺陷。

一方面,单就《民法通则》来看,资源和资源性土地规范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和政治色彩,表现在:(一)、忽视甚至否认资源与资源性土地的财产属性,未将其作为民法上财产的一种,其直接后果是使资源与资源性土地长期处于闲置或粗放利用状态,造成极大的浪费。(二)、在分散利用权利安排上,没有从物权法的角度来规范,资源利用权或使用权仍然受到身份的限制,开放式契约式分散利用方式还没有建立起来。(三)、即使存在分散利用机制,但并没有因此形成可处分的使用权,特别是在可流转的土地使用权创制后,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物权化或财产化的过程并没有实现。(四)、以所有制来区别对待,当事人处于不平等地位,完全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另一方面,在我国现行的资源法律规范体系中无一例外的都是采用管理法思路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加以规范,而这一思路是与资源的市场效益要求是根本相悖的。各单行资源法除了经过修改的《矿产资源法》较好地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之外,其它如《草原法》、《森林法》等均纯粹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进行立法,规范行政机关如何监督管理,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不是从赋予分散利用人物权,规范和限制权利行使的角度达到资源利用规范的目的。

应当说,在传统的法律框架下也是将资源分散到各个主体手中利用的,但并没有真正实现物权化。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分散利用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非契约化的分配权利,产权的约束功能没有建立起来。传统的分散利用是公有制资源内部权限的划分或分配,在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之间没有建立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界限,对资源的使用不仅是无偿,而且使用权人对资源利用效率与利用者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分散利用形成的权利既没有约束机制,也没有激励机智,不具备一般物权或产权应当具备的界定权利、义务、风险和责任的功能。

使用权人享有的权利没有完全物权化。完全物权化的权利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权利人有自主、排他支配权;二是该权利主体不具有身份性。物权或产权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可以实现资源的流转和配置,也就是想利用的人可以取得资源利用,不想利用的人可以将手中的资源转让给他人利用,以即该权利须具可流转性,这种流转的结果是使资源不断地寻求最能有效利用它的人,使其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而我国目前的分散利用机制,利用人并不能处分其权利,且资源使用权利主体资格受到国家法律规定的所有制的严格限制。

第二,资源和资源性土地的利用存在空白地带。这涉及到现实中许多资源或资源性土地没有被明确到特定的主体,出现许多无利用主体资源、公共资源,使资源闲置、浪费。在理论上,凡是可以利用的或能够利用的资源都应当设定特定的利用人,是所有的资源得到利用。但是在我国过去长期的实践中,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宁可任其闲置荒芜,也没有意识到或不愿将其分散到明确的主体使其利用。

第三,资源和资源性土地利用后果外化现象非常严重。资源利用后果外化是指资源利用人只获得资源有用的部分,而将有害部分转嫁给社会或他人;资源利用人的滥用资源(滥砍、滥伐、过度利用等),导致资源退化、环境恶化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结果。一方面,这种外化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许多资源没有确定的利用主体,而是处于公用状态,资源利用人不承担利用资源后的后果。另一方面,由于资源利用权未实现物权化,资源利用人没有土地使用权或没有长期的使用权,致使利用人不愿付出防止资源利用后果外化扩大的成本,因此又加剧了这种资源利用后果外化现象。

资源和资源性土地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因此,实行国家所有或农民集体所有有利于确保全社会对资源的利用或使用权。但是,资源和资源性土地的利用必须建立一种秩序,这种利用秩序的核心便是产权,即界定每一个利用主体可利用资源或土地的范围,并赋予其稳定的排它使用收益甚至处分的权利。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在法律上并不能直接实现对特定资源和土地利用,而需要将其范围内的土地和资源分散到特定的主体,赋予其明确的权利,才能实现产权明晰化的功能。在这里,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并不是实现产权明晰化的绊脚石,而是一种工具,国家或集体作为所有权人可以设定物权的方式,将其范围内的资源和土地明确到特定的主体,赋予其物权权利,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称将国家和集体范围内的资源和土地分散到特定主体并赋予其排他支配权的过程,称为资源和资源性土地的物权化。

实质上,物权化有一个特殊功能就是将不可直接交易的资源归属权转变为可交易、民法上的财产权;物权化的目的或要求在一定范围的主体与一定范围的资源或土地之间,建立一个一一对应的特定的排他支配性法律关系。

而我们在此提出的资源和资源性土地物权化的思路,就是针对上述弊端提出的,旨在重建我国资源和资源性土地利用秩序,使所有资源与资源性土地都得到充分、合理且有效的利用。

三、资源与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物权立法建议

物权制度或财产制度不过是国家为了对人们的物质利益以及实现这种利益的意志给予承认并提供强制力保障而采用的一定制度化形式。我国资源归属状况决定了我国必须通过分散利用并使之物权化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利用,并以此为思路设计我国的资源和资源性土地的物权体系。

为了设计一个可行的自然资源的物权权利体系,作者在前述资源和资源性土地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基本权利,即资源利用权与资源性土地使用权。

所谓资源利用权,是对资源的排他获益权,即自然人、法人、或其它民事主体依法或依合同或依照行政许可而获得的获取某种特定资源的权利。与其它权利不同的是,资源利用权实质上是对土地上的资源的获取权,其内容与目的是获取包含土地中的资源,而非利用土地本身。

在我国现阶段,我们认为至少资源利用权应当包括林木采伐权、放牧权、捕捞权、狩猎权、探矿权、采矿权和采集权等权利。当然,由于资源的多样性决定了资源利用权种类的多样性,同时,由于科技的发展或社会的变革,也可能在将来产生更多的新的资源利用权。

而资源性土地使用权是指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依法取得的占有、使用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获取其资源性收益的排他享用权。资源性土地使用权重在对土地或土地覆盖物(如水面)的开发、利用,获取其开发利用所得成果的权利。

正如我们前面对资源性土地的定义,资源性土地本质上是一种土地,只是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用途、价值,才具有资源属性。而利用这些资源实际上就是对土地本身的利用或者离不开对土地的占有、使用。

按照土地的资源属性的不同,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包括林地使用权、草场使用权、荒地使用权、水面使用权和矿地使用权等权利。

资源利用权和资源性土地使用权作为我国自然资源分散利用形成的物权,均是我国自然资源得以利用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由于国家拥有所有矿藏、水流资源和大多数的资源性土地。从法律上说,国家作为所有权人可以直接进行开采和使用,但是,事实上,除了金矿、铀矿等少数矿藏应当有国家自营开采外,国家不经济也不可能对所有的资源进行自营开采。即使是那些国家自营开采的,也须交由特定的企业去完成。因此,国家的资源必须通过分散的利用权或使用权才能得到利用,

资源利用权与资源性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物权,具有独立性、排他性、对世性,它不仅赋予对资源或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而且可以排除任何不法干涉和妨害。尤为重要的是,权利人还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权以转让、出租和抵押等方式处分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和资源利用权。也正是因为这种可转让性,使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和资源利用权获得民法上的财产属性。

从权利的法律性质上看,资源利用权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均属对他人所有之物的享用权,根据物权法的一般原理,资源利用权和资源性土地使用属于他物权、用益物权的范畴。但是,我国的土地使用权或资源利用权不同于其它大陆法系国家的用益物权,不是私人之间的一种权利安排,也不是非所有权人与所有权人之间的权利安排,而是抽象的所有权人与具体的所有权主体之间的权利安排。在此,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传统用益物权的思路来设计我国的资源利用权和资源性土地使用权。

资源利用权和资源性土地使用权是有义务的物权,一方面表现为对所有权人、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另一方面表现为期限性,一般来讲,资源利用权和资源性土地使用权都是也应当有期限的,至于具体期限,可由法律直接规定,也可又当事人约定,但当事人约定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超过部分无效。

资源利用权与资源性土地使用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资源利用权不以占有利用土地为内容或目的,而以取得或利用土地负载的资源为目的;而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则是通过对土地本身的利用而获取某种生产物。由于这一权利要求本质上的区别,使得这两种权利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权利性质不同。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属于以占有土地为内容的用益物权范畴,而资源利用权本质上属于大陆法系地役权的一种(取石,采集等权利),相当于英美法中的获益权和许可权。

这种差异导致我们在设自然资源利用权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自然资源分散利用权。一般说来,对于可更新的资源适宜或应当赋予资源性土地使用权,使其自主地更新以实现对资源的长期利用。例如草原、森林,仅仅赋予放牧权或采伐权,可能导致资源的青黄不接,最终导致资源枯竭。而对于矿藏等不可更新资源,则一般只能设定资源利用权。同时这种资源利用权的设定,应当有利于资源的更新与再生。

并且,基于上述差别,资源利用权与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的独立性与可交易性也有所区别。一般而言,资源利用权的独立性与可交易性要弱于资源性土地使用权。资源利用权一般不具有处分权,不能转让、抵押等。同时除采矿权与探矿权以外也不具可交易性,或即使可交易,也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如权利人因以外原因不能行使其权利等。相反,资源性土地使用权,本质上是土地使用权,可进行转让、抵押、租赁等处分,并且可在该资源性土地之上再设定用益物权、资源利用权。

区分这两种权利在现实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资源利用权不仅可以基于所有权设定,而且更可以由资源性土地使用权人设定,在此情形下,资源利用权便成为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的次一级权利。

如果接受上述两种与资源有关的物权思想的话,那么,我们认为,我国的自然资源物权体系安排应当是这样的:除了矿藏、水流等重要资源及公共资源的利用有国家直接设定资源利用权外,其它资源利用权可以也应当由资源性土地使用权人来设定。因此,对于草原、林地、荒地、水面等资源性土地而言,核心任务是设定资源性土地使用权,以使所有可再生资源或具有生产能力的土地资源都有确定的使用权人,再赋予资源性土地使用权人设定资源利用权的权利。

值得注意并在此提出的是,由于在我国土地使用权的“准所有权”的特殊性,因此,对于基于所有权设定的资源利用权和基于资源性土地使用权设定的资源利用权,不应当也不能有所差异。

我国资源于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制度设计,不是一个所有权和用益物权简单相加的民法物权模式,而是应当考虑我国自然资源一律由国家或集体所有,但又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才能实现资源利用的物权化的特殊制度背景。有鉴于此,我们认为,资源利用物权体系是以使用权为核心的权利体系。在这样的权利体系中,并不是忽视国家或农民集体所有权的作用,而是使国家、政府或集体组织由过去更多地重视和依赖行政管理和监督,转变为通过设定资源性物权并探索出多种方式的授权许可使用、拍卖等分散资源使用权或利用权的途径,从而合理地分配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和资源利用权,规范和监督权利的行使,使物尽其用。

至此,我们已经提出了资源权利物权化改造两种自然资源用益权及其基本思路。但是,要实现这一改造任务,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要明确所有权主体、清晰权利边界。

所有权主体到位最主要的问题是清晰界定资源和资源性土地在国家所有和农民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从法律上讲,国家所有的土地资源和集体所有的土地资源划分是清晰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是否清晰就很难说了,比如说,集体土地上的河流、水源属于国家的,还是集体的?国有林场和集体林场的分界线在哪里?集体土地范围的所有小矿产都属于国家?有没有国有草原、牧场,国有草原和集体草原的分界线在哪里?可利用的荒地,哪些属于国家的,哪些属于集体的?如此等等的问题,需要通过地籍登记、权属登记完成。而要进行这两项工作首先必须对资源和资源性土地进行合理的分类、定界,确定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规则,以建立整个国土资源地籍簿册等。

在上述工作完成后,对于国家所有的资源还没有明确各种资源的管理人。在这方面,作者建议实行分级管理体制。即在承认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合理划分国务院代表国家可以行使的资源管理权的范围,省级政府及县级政府可以行使的管理权的范围。

资源利用权和资源性使用权的创制在物权法上被称为他物权的设定行为。在计划体制下,虽然国土资源也是分散利用到各个主体,但很难说这里存在物权设定行为,因为在那个时代根本按照物权规则运行,根本不需要清晰的产权界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地探索土地和资源有偿取得方式。在建设用地方面创制了有偿出让方式和出租方式,创设了具有流转属性的土地使用权。在资源方面,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有偿取得和转让制度也随《矿产资源法》的制定和修改而建立起来;在资源性土地使用权方面,拍卖取得“四荒”土地使用权也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制度;在其他资源性土地利用权方面,有偿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和取得的权利还不十分明确。

按照作者的想法,在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的创制方面,必须完成三项制度设计。第一,创制统一的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制度,这一制度包括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的概念、性质、权能、特征、种类等作出规范。在这些规则基础上建立与建设用地使用权平行的土地使用权制度,形成我国以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不动产物权制度。第二,对于每一种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条件、方式,对权利的转移条件和方式作出规范,为每一种使用权权利行使定制规则,对每一种权利所负载的社会义务作出明确的规范,在给予权利人自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在取得上,我们认为应当确立有偿取得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的原则,使所有的资源性土地取得均为有偿。这样可以为建立统一的权利处分规则奠定基础。因为一旦为无偿取得,所有者和使用权人之间就存在一种非经济关系,就使得使用权难以独立出来,进行交易。但是,法律上可以根据不同情形确定一些减免规则。第三,应当建立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统一的登记制度。既然将资源性土地使用权作为物权,那么就应当建立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取得登记、变更登记、消灭登记、更正登记制度,以实现对资源性土地使用权权属管理。

按照作者认识,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具有完全不同于传统民法上用益物权的性质和功能,我国资源性土地使用权虽然仅具他物权之名,但实际上其几乎享有所有权之实。因此,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几乎具有所有权一样的权能。现在对于资源性土地使用权人应当享有排他性的占有、适用、收益的权能几乎不存在什么争议。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其处分权能。

按照作者设想,资源性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具有受限制的处分权。法律可以规定其进行各种处分的限制性条件和程序规则,以调整资源使用权流转需要,发挥资源性土地使用权财产价值,使其具有如融通资金的功能、具有实现其投资和劳动价值的手段。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应当具有转让、抵押、出租处分权,并且可以继承。

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区别于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其生产性或资源价值,设定这种使用权的目的是使资源得到有效且合理的利用,因此,并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或资质取得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因此,资源性土地使用权不仅在取得上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而且在处分上也有相应的限制条件。因此,这种对主体限制条件构成了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处分的最大障碍(这是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区别于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根本特征)。

作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资源性土地所有权人的事先同意或认可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的处分或受让人的方式,以克服上述障碍。也就是说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抵押、出租、继承,但是,受让人、承租人、继承人和抵押权实现时取得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的人必须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且经过所有权人的认可,否则就不能发生效力。但这毫不意味着,在有些情形下不能转让,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就不能实现其资源使用权的价值。例如,当资源性土地使用权需要转让而又不能寻找合适的受让人时,可以由所有权人按照合理的价格收回;在继承人没有能力继承其使用权,继续开发利用资源时,那么他不能取得土地使用权,但可以继承或取得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国家收回或出让的价值)。

总之,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要比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受严格的条件限制,只有明确这些限制条件并建立一套监督机制时,才可以创制可流转的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制度。

四、结 语

当今世界正处于世纪之交的巨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有三个主要标志,即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世界经济形态由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社会发展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此三重转变的核心或曰终极关怀是可持续发展,它的基本目标有两个:一是要解决国际社会机器各国内部分配资源与占有财富的不公平问题,实现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的最佳配置。二是要解决合理地、充分地、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问题,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物权法作为自然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基本规则,其关于自然资源归属和利用的制度安排及实施都将直接对自然资源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还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都是物权法的基本内容。可持续发展如果不能在物权法中得到贯彻,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我们对于资源与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物权化的产权设计也必须立足于三重转变的社会现实,确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资源配置利用法律制度。

能源可行性篇9

【关键词】人力资本产权特性;计量;披露;人力资源会计

一、对已有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的简单评析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大致可以分成两类:货币性计量和非货币性计量。货币性计量模式包括人力资源成本计量(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等)和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未来收益贴现法、未来工薪贴现法等);非货币性计量包括矩阵法等等。现行的人力资源会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按取得人力时的成本核算,不能反映出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虽然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行了充分计量,避免了人们低估企业价值,但缺乏技术上的可行性。表1对已有计量方法的优缺点做一简要列举:

从以上总结中可以看出,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的困难主要是在计量方法本身所依据的资料不可靠性、所反映信息的不完整性和不完善的有用性、采用的数学方法涉及变量的主观性等方面。这些困难的症结在于人力资源本身的产权特性和人力资源价值创造的非独立性。

二、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困难症结

(一)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在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的动态交互作用中产生的。人力资本很大程度上存在于那些随时可能离开的员工(高级技术、管理人员)的头脑中,可以被租用,“但不能被占有”(斯图尔特,1997)。结构资本是指蕴含在企业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企业文化中的组织性资产,其运作表现为组织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结构资本是支持人力资本创造财富的“基础设施”。客户资本是企业与生意往来者之间关系的价值。通过人力资本、结构资本、财务资本的综合影响,客户资本将直接为企业价值提高做出贡献。

(二)人力资源创造价值的机理

这个问题笔者借助斯堪的亚公司负责智力资本管理业务的列夫•埃佐文森领导设计的该公司的智力资本评价模型——“斯堪的亚导航器”(图1)来说明。

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导航器的结构像一座房屋,房顶是“财务”部分,包括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反映了企业过去的情况;房屋的墙壁是“客户”和“运作过程”部分,表示了企业现在的实力;房屋的根基是“更新和发展”部分,预示着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企业的一切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人力资本”部分处于房屋中心位置,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但是人力资本也必须与其他资本要素通力合作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企业实现的收益中,多大比例是人力资源带来的是很难测算的。人力资本价值单独计量十分困难,与其说是计量,更不如说是估价。

另外,人力资源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用货币计量人力资源无法像其他资产那样表现其变现的能力,实际生活中为取得人力资源多耗费的成本在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企业之间是缺乏可比性的,人力资本停留于企业的期限不固定,也不好确定企业的收益期限;人力资本所有者不仅仅是基于企业投入成本而获得的人力资本对企业获利做出贡献,而是以进入企业前所接受的教育和培训、进入企业时所接受培训和进入企业之后的“干中学”为其人力资本对企业做出贡献。

三、人力资源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分析

综上,要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具有决策相关性,有助于投资者了解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智力资本情况,借以判断一个企业可能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一,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的信息,有助于投资者识别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因素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各自作用,并通过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之间形成的广义资本结构、财务资本内部的狭义资本机构来判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提供关于特定会计主体赋予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享企业收益的信息,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治理的有关信息,供投资者据此辨识该企业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在“监督——激励框架”下可能的精诚合作程度,推断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

第三,企业的持续经营,有赖于具有创造性智力资本及人力资源的流转,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提供可以吸引富有才华、积极性的人力资本对本企业进行投资,这对企业引进竞争机制、激活存量人力资本及消极财务资本将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的信息,也可以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企业借助人力资源整合来提高企业业绩,可以为薪酬委员会提供对人力资本进行激励的第一手资料等。

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

通过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的综述和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困难及对人力资源会计所能提供信息的决策相关性的分析,发现:准确的会计计量是不可能找到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方法的,目前已经出现的各种方法都不可能对人力资源进行比较准确的计量。

既然没有一个方法能被广泛使用,要想准确反映企业这方面的内容就只能通过信息披露这种方式方法来进行,笔者提出以下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路。

一是披露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双层目的性: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相关性信息,为企业外部相关利益人提供信息以作为(外部投资人)投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合作或(政府部门)监管的参考。

二是披露的人力资源信息并不在财务报表中列示,而是采用表外披露的方式。

三是披露的人力资源信息不一定精确计量,而强调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关键具有决策有用性。在这里,提倡近似性、模糊性和最大程度的精确性的复合和交叉运用,因此,披露具有估计的成分。

四是披露的人力资源信息不要求能清晰辨认该信息与企业价值或竞争能力的直接相关性,但要尽量提供富有价值的人力资源信息,让信息使用者依据自己的理解来判断人力资源信息与企业价值或竞争能力之间的相关性。

五是正如前文中提到的,披露的人力资源信息应该将生产型人力资源和管理型人力资源进行区分:将管理型人力资源单独披露,而生产型人力资源群体披露,这样做也符合重要性原则与成本效益原则。

六是披露的人力资源信息包括企业的所有员工:工人、经理和企业家。

七是披露的人力资源信息应该充分将生产型人力资源和管理型人力资源区分开来,并按层次逐步披露。

八是披露的人力资源应该具有可比性。

九是披露的人力资源信息应该反映企业过去人力资源存量、现在人力资源投入以及将来人力资源的计划,同时应该披露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

十是披露的人力资源应该与行业、竞争者的趋势具有可比性。

根据以上思路,笔者认为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企业拥有的员工总数,分别列示生产型员工的数目和管理型员工的数目。

员工的平均工资和福利水平,分别列示生产型员工的平均工资、平均福利水平和管理型员工的平均工资、平均福利水平。

员工的结构。包括生产型员工和管理型员工的年龄结构、技能结构、学历结构和综合比例。

员工的薪酬水平。分别列示生产型员工和管理型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以及福利情况、全企业员工薪酬水平以及福利情况,并在行业内进行对比,这能够反映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水平。

员工薪酬水平的增长趋势。分生产型员工和管理型员工分别列示薪酬增长率,并与行业的薪酬增长率进行比较,这样从人力资源角度反映企业相比同行业企业的增长状况。

企业员工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措施。通过这种信息的披露可以吸引富有才华、积极性的人力资源进入企业,这对企业引进竞争机制、激活存量资本及消极的财务资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员工的培训日程。披露以往进行的员工培训、现在培训项目和将来的培训计划。企业内部管理者可以此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外部使用者可以此部分地预测企业今后的走势和竞争能力。

以上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思路和内容完全没有涉及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信息的计量,这是基于前文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困难而提出的,同时也遵循了人力资源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笔者的意见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企业雇用制度的灵活性和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单纯追求可验证性和精确性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很可能不但不能提供企业价值的真实情况,甚至会误导内部管理者和外部相关利益人的决策。因此,在决策有用性思想的指导下,遵循可靠性和可验证性的原则,列示包括以上七个部分的人力资源信息,而把分析这些信息是否正确反映企业价值或竞争能力的任务交给信息使用者自己,让他们基于自己的目的和掌握的信息作出判断。

以上的披露方法可以避开人力资源会计本身计量方法的不足,又能向决策者提供充足的相关信息,列示的七个部分的信息涵盖了人力资源的各方面,满足了信息最重要的特性——决策有用性。采用这种方法还避免了计量过程中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等原则的冲突,保证了与会计原则良好的一致性。

结束语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从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基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和人力资源价值创造机理的分析,根本就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计量方法,并且存在着可靠性、完整性、有用性方面的不足或者主观性成分太多的缺陷。然而,人力资源信息又确实具有决策相关性。因此,可以绕过计量的困难症结,将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计量直接体现在披露这一环节,并在表外进行披露,在提供有用的人力资源信息的基础上,把对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与决策相关性的分析任务交由信息使用者自己来处理。这虽然与传统的会计做法有所违背,但是也不能否认,传统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不完全基于会计报表的信息作出自己的决策,因此将信息与决策相关性分析的任务交给信息使用者自己处理也许能部分解决人力资源会计在实务中运用的困难,将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运用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06).

[2]谭劲松等.试论智力资本会计[J].会计研究,2001(10).

[3]杨有红,王仲兵.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若干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2002(09).

[4]龚北辰.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关问题[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5]葛家澍,杜兴强.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探讨(上)[J].财会通讯,2004(07).

能源可行性篇10

【关键词】信号电源屏;可靠性;对策

引言

现在的信号电源屏已经有了很高的科技水平,其中集合了继电器集中连锁、计算机技术、驼峰信号以及各种信息自动化的设备和信息传输装置。而其中供电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号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且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以及实际运输中的效率问题。在我国信号电源屏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出现和使用,虽然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核心技术上还是进展缓慢,特别是在供电的稳定性和自身性能的稳定性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没有跟上时代要求的步伐,也不能适应当下铁路信号对传输性能现代化的要求。所以一定要加大对信号电源屏的可靠性方面的研究,不断的采取新的措施来弥补在使用中的可靠性问题。

1、影响信号电源屏可靠性的原因

1.1交流电网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在实际的工作中信号电源屏的供电来源主要是交流电网提供,然而交流电网提供电能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号电源屏的供电可靠性。在电源的输入中如果两路的电源出现频繁的断电问题,一定会引起两路电源频繁的发生改变,一旦他们之间的转化时间过长就会引起系统的瞬间断电现象。而出现这种情况导致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一般都会引起信号设备的信息丢失,很有可能引起信号的突然关闭,而出现各种连锁的反应。在输入的电源出现短时间较大波动时,也会出现系统内部进行频繁的调压。可是一旦输入的电压过高或者是过低,超过系统内部的稳压调节范围,那么整个信号电源屏就会停止工作。同时在使用中如果引用的三相电源出现不平衡、错顺序,那么也会导致系统内部的三相感应调压器不能够对电压进行正常的调节,其信号的设备在工作中是不正常的,当然也会影响行车。

1.2各种负荷不正常运行对供电的影响

一个信号电源屏的负载是有继电器、信号机、轨道电路和控制台组成。这些内部的负载一旦出现短路,过载和过流问题,都会影响到电源屏的正常工作。短时间的过流并不会引起多大的伤害,但是时间过长以及永久性短路,就会出现短路器脱扣现象引起供电不正常的问题,这时候整个系统的供电都会被停止。如果出现负载接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工作电压降低。在进行信号设备改造时没有很好的考虑到设备的增容。不管是增设怎样的设备都必须要增大电源的容量,而这时的电流也会相应的增大,一旦超过一定的范围就算短路器不进行脱钩,也会出现电压的降低,这样就会影响到道岔动作的时间和拉力。

1.3电源屏自身可靠性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电源屏自身出现可靠性问题,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与结构上的不合理、本身的电路设计有问题、使用的元器件不达标,稳压器的交变能力差、防雷设备处理不当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信息电源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影响是:在结构的设计上一般都是后面不封闭,这样很容易出现出现触电的危险,还会落入很多的杂物引起短路和接地的故障,同时如果内部的元器件布置过于稠密,就会出现一定的散热问题,在维修时也会很难进行;电路设计不成熟,主要表现为电源屏没有设置电源的制动电路,这样就会造成电机出现反调压的问题,两路电源的相互转化不能保证主电源的实际供电;还有三相交流电源不平衡时,以及缺少三相顺序检查调整装置时,就会出现相线的变化错乱,这样就会导致信号传输的错乱;防雷措施不当,在信息电源屏工作中很容易出现雷电袭击的问题,这样就会损坏系统内部的元器件,在交流电源的引入端和轨道的电路是很容易引起雷电侵入的,所以要进行防御;调压方式选择问题,一般表现为饱和电抗器的整个体积太大同时耗电量大、而稳定性能却很差,交流稳压器的稳压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源屏的供电质量。

2、影响信号电源屏可靠性的相关对策

2.1对输入交流电源进行监测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一定要从配送电源的源头找到问题。可以要求供电部门按照信号设备的实际符合等级来提供相应的等级电源,这样可以在源头保证电源的质量和可靠性,特别是对于现代高密度的信号设备更应该最大程度上保证提供电源的质量。同时在设置信号微机监测的装置时,可以用这样的装置来监测电源。对于还没设置相应的信号监测装置的地方,可以选择合适的位置专门设计一个信号电源屏的监测装置,其监测的项目主要包括电压、电流和供电的频率,断路器的工作状态,同时还要监测两路电源的实际转换情况。在监测中最为关键的是电压的实际升幅和降幅以及发生的断电和断相错顺序的故障问题。还应该引入信号的警告和显示,把一些电源输入出现故障的情况向送电部门反映,加大检测力度。

2.2提高电源屏可靠性

先从硬件上处理,在选择变压器时要选择R型变压器,首先可以降低内部损耗还可以减小系统的体积,提高供电的质量,限制电子元件的使用数量,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采用高等级的电子元件;提高继电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使用小型的密闭继电器其电子电路是有双套组成的;安装防雷装置,使用有着优越性能的防雷组合装置,加粗接地线的直径,缩短防雷组合与设备之间的距离;改善结构,对敞开式的电源屏进行合理布线,采用阻燃性的导线,采用压片连接方式;对三相电源进行监测,要加强电源监测电路的设置,对三相电的无序状态做到及早的发现和处理;最后还应该淘汰比较老旧的信号电源屏。

2.3对负荷短路、接地的保护和监测

首先要保证系统内部各个负荷的断路器实际容量和电源屏的断路器的容量配置是合理的,然后再进行准确的设定,从而来保证他们的可选择性。在系统工作中出现短路和过流时,处于分支的断路器一定要首先的工作,然后总的断路器再次工作;对于负荷接地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设置相应的监测装置,一旦出现负荷接地严重时要及时的报警,让维修人员及时的排查问题,然后进行维修。

结语

解决了以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信号电源屏的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号电源屏的正常使用和工作。特别是对于电源的输送和信息电源屏自身的问题,一定要做好监督和检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