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2:17

经济常识篇1

关键词:《经济生活》 《经济学常识》 内容结合点

一、《经济生活》与《经济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及其关联

《经济生活》模块涉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领域,包括四个单元,即: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个单元体现的学科知识是消费的意义、投资的意义、财政的意义、经济建设的意义;体现的生活逻辑是如何花钱、如何挣钱、如何管钱、如何发展;体现的生产逻辑是如何生产、谁来生产、为谁生产、怎样生产。《经济生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道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经济常识篇2

在经济常识的教学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总是抱有微词,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经济学原理和理论都让我们感到负担。站在我们高中生的立场上现在的经济常识课堂上到底缺少了什么,而我们又期望怎样的课堂教学呢?

二、高中生在经济常识课堂中的学习困境

《经济常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发的课程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学科性质是“力求贯彻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教育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整体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等原则,帮助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精神,奠定学生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初步基础。”但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这些解释内容太具有官方性而并不能理解,那么我们在经济常识课堂上究竟在学些什么?

翻开经济常识教材的目录我们可以看到,教材不仅包括了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生产、分配、消费等基本理论常识,还讲了企业、公司、股票、证券、保险等具体的经济活动载体;不仅介绍了国家经济制度、国家财政、三大产业、对外贸易等国家层面上的基本经济概念,而且介绍了作为公民个人从事经济活动,包括经营、投资、就业等具体程序和操作技能方面的常识。这些经济常识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有些是可以在生活中进行实践的生活经验,而有一些却因为其专业而抽象的经济语言而显得扑朔迷离,特别是受到生活阅历及年龄的限制。对于我们来说,有些国家政治层面的经济内容是根本无法凭借书本上的描述来深入了解的。

然而在现在的经济常识课堂上这一点经常被忽略,老师经常会在如何讲解书本知识上花费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却没有考虑到这些知识的源头离我们学生非常遥远。这就好像是拿了一团绳结中的一段来让我们解,却不能让我们看到整团绳结的构造,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解开这些缠绕在一起的困难,就十分不容易了。

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者这是正确的,但学生不仅仅只是扮演一种完全的接收者的角色,特别是在这样的政治经济教学中我们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详细的教学内容,更是一种角色互换般的理解感。老师需要考虑到的不仅有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素质和课堂品质,还需要考虑到我们可能会感到疑惑的问题。如果一味地在课堂上注重国家意志、党的政策这些抽象观点和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忽略我们会怎么想、在想什么,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课堂完全缺少吸引力,让人提不起精神来进行思考。

按照课堂中所教授的知识点来给出标准答案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但是我们得到的只是卷面上的分数。为什么这么答?其中包含的内涵是什么,这些知识点在实际生活是怎么流通的?这些问题才是真正帮助我们学习、能够影响我们未来的东西。因此,在经济常识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分出一部分注意力在提升我们高中生的主体意识上,以我们的困惑出发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使整个课堂活起来。

三、改进课堂学习的几点建议

在如何改进经济常识课堂进程的这个问题上,作为一个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笔者有以下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与其他科目融合,多利用数学模型

高中学习是一个整体,实际上经济常识课只是高中课程的一小部分,我们在其他科目上所花费的时间可能远大于在经济常识课上花费的时间。因此,在进行经济常识这样需要利用到数学思维和理性分析能力的课堂上,数学模型会是一个比较适合的工具。

比如在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区分上,在我们的一般印象里这三种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差别,即使在进行了举例分析之后我们也会在之后很长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丧失分辨的能力,但是运用数学中的集合概念来描述这三者的关系就显得十分清晰:劳动产品只是物品的一部分,而商品是劳动产品的一个部分,而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将这三者用数学符号来解释的话,我们会自动联系学过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深刻记忆的目的。

像这些数学模型的运用,可以把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理论直观化、简单化,同时在数学课堂或其他课堂的进行中,也可以引起我们对经济常识的回忆,这对于理解经济学概念、熟记经济学规律有着事半功倍的功效。同时,像这样不同科目的知识融会很大程度上会吸引学生的兴趣,我们会自己去探讨、归纳其中的问题,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高涨。

(二)更加注重生活化教学

经济常识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宏观的原理知识和经济机制,教师为了让我们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已经试图去利用贴近生活的讲解方式来缓解经济知识教学中产生的机械、沉闷感,但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本来就比较拘泥于教材以说理和灌输为主,缺少生成性、情境性和灵活性,这种使用生活例子的讲解有时并不能得到有效的结果。譬如在讲解商品的基本属性这一课时,永远都是一把斧子等于十五千克大米的例子,对我们来说听了和没听是一样的效果,有失新鲜和创造的生活化教学反而会产生一种不伦不类的效果。

对于我们来说,真正吸引兴趣的生活化教学要在一个恰当的时机用一种恰当的方式展现,火候要正好。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用生活化的例子来表现就是通俗易懂的,提到“消费”就一定要去商场购物这样的做法也是不能完全引起我们的共鸣的。一味地强调教学内容生活化反而会给我们带来不少的困惑,作为高中生我们已经拥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对某些知识也会有相应的属于自己的理解,我们需要的不是单纯的例子解惑,而是把生活中的知识和课堂上的教学接轨,使得我们能够把教材上的原理概念投影到生活中去并产生发自内心的领悟。

这样高水平的生活化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老师与我们学生多多交流。在交流中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和经历,这样的互相了解对于在课堂上进行恰当的生活化教学也会有一定帮助。

四、结束语

经济常识篇3

1观念感化功能

思想政治课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从思想(心灵)上塑造一代新人。现行《经济常识》字里行间,无处不体现这一目的。不难看出,辅助材料也是围绕此目的来选材谋篇的。阅读材料“硅谷奇迹”讲述了美国硅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的事例,阐述美国著名苹果公司仅以25亿美元投资设计生产一种新型微机(苹果一号),仅三年时间,营业额就突破一亿美元,五年内挤入世界五百家大公司之列。同学们阅读后无不感叹高科技的威力。不仅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无疑,此类材料对唤起学生科技意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与我国倡导的科教举国战略相呼应,对学生树科技兴国意识,起着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学生效率观念的培养产生着重要影响。再如,教材十八页“想一想”引用一位作家的话:“人间再没有像金钱这样坏的东西到处流通,这东西可以使城邦毁灭,使人们被赶出家乡,把善良的人教坏,使他们走上邪路,做出可耻的事情甚至叫人为非作歹,干出种种罪行。”这段文字把金钱的消极描绘得淋漓尽致,对在拜金主义、金钱万能者无异当头棒喝。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有借鉴作用。

2论证说理功能

《经济常识》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同其他思想政治课一样。具有理论性强,抽象难懂的特点,往往需要大量的事实材料加以论证说明,秩序渐进地将抽象的原理,观点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如教材正文讲述了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后安排了这样一段辅助文:“据媒体披露,一九九八年,在南京以下三百公里的长江沿岸,已建设和正在建设的万吨码头有一百一十个,在最密集的地段,则是平均每公里一个码头。由于一窝蜂盲目建港,一些已建的港口效益低下.如某市货运港,计划年吞吐量二百四十八万吨,建成后的那一年仅为六万吨,其崭新宽大的货舱的场地上空空无货。”把市场调节的盲目性缺陷暴露无遗,学生阅读后有拨雾见日,豁然开窍的感觉。这种雄辩的论证效果可见一斑。

3知识拓展功能

《经济常识》由于以措词优美、语句流畅的典型、新鲜的辅助材料予以充实,新知识的容量是以往教材所不可比拟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素质教育和学生求知欲的需要。教材根据正文的需要,不失时机地安排了诸如“货币探源”、“买方市场”、“电子商务”、“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营销有方”、“21世纪农业”、“知识经济”、“五大银行”……等全新知识,为开阔学生视野展现了一片无垠天地。拓展了学生知识面。

4探索启智功能

毋庸置疑,衡量均衡教科书编写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之一,是看它对学生是否有探索启智功能。探索指主动寻求未知领域的奥秘。启智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经济常识》辅助资料的设置充分体现了这一功能。可以说这是现行《经济常识》的成功之处。教材在许多章节开篇的边栏处安排“想一想”小栏目,设疑以引起学生急于探索究竟。如想一想“在市场上,企业同个人,国有企业同私营企业、大公司和小公司,是否都应该是地位平等的?”此问题映入学生眼帘,无疑会引起学生探索市场主体是否应具有平等性的欲望,继而迫切研读正文寻求答案。又如理解与测试“针对下列两种情况说明价格的变化怎样导致资源的重新分配。a、全球石油短缺造成价格急剧上涨,而且这种情况短时期内不会改变。B、一项新的发明大大降低了生产尼龙和涤纶的成本。”此问题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答案,它要求学生必须运用关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和价值规律知识加以思考、综合分析才能作符合题意的回答。此类材料对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是有益处的。故而肯有探索启智功能。

经济常识篇4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4-0084-01

近几年。经济常识计算能力已成为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商品价值量计算

【原题】(2008年全国文综Ⅰ卷25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第一步,计算出2008年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依据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原理,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其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5÷(1+50%)=10(元)。

第二步,计算出2008年该国单位货币的实际价值。2008年该国货币贬值20%,则意味着等量货币只具有原来(120%)的购买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0÷(1-20%)=12.5(元)。

【原题】(2009年全国文综Ⅱ卷24题):某国2008年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为6元,若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国本年的价值总量和该商品的价值量各为多少?

【解析】第一步,计算出2008年商品价值总量为:6x100=600(万元)。第二步,根据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的原理,设2009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x。则600=X・100(1+20%),X=5(元),或用另一种算法:6÷(1+20%)-5(元)。

【点拨】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必须搞清楚几个概念及其关系。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很明显以上两题都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所以2009年24题中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2008年全国文综Ⅰ卷25题难度较大。除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外。还涉及货币的贬值、商品的价格等问题,这些课本只简单提了一下。教师应让学生知道货币价值和商品价格是反比例关系,货币贬值所支付的商品的价格就会越高。

二、纸币发行量计算

【原题】(2007年四川26题)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解析】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此题的计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直接从理论上推导出,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由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则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也增加10%,即为2x(1+10%)=2.2(万亿元)。第二种用公式计算,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某国货币流通次数为16/2=8(次),当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时,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6×(1+10%)/8=2.2(万亿元)。

【点拨】这部分内容学生需要牢记公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数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如本应发300元,而实发了600元,则此时1元相当于0.5元。

三、股票价格计算

【原题】(2006年全国文综Ⅱ卷)股票w的票面金额为1元,预期一年可以获得5%的利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率为4%,一投资者若以10000元购买股票w,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变化,理论上最多能购买的股票数为()。

a.12500股 B.10000股

C.8000股 D.7500股

经济常识篇5

关键词:农村经济问题措施

现阶段,随着我国整体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政府采取系列措施,强调“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面对拥有庞大消费群体和最具有活力的农村,提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要保护好利用好耕地、水和生物资源”。无疑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势必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改革的引擎,再次对经济纵深改革发力。当前农村的现状确实存在不少问题,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生产的持续活力有待于进一步激发,如何解决其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适宜的发展道路,使地方农村在“新常态”下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腾飞奠定基础。

一、目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问题

我国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与调控,诸如城镇化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政策,使得部分农村劳动力合法合理的转移到非农业人口,但就整体人口分布来看,农村拥有的劳动力仍然是高的。中国目前有32900多个乡镇、58.6万个行政村、270多万个自然村,在乡镇和村落中生活着61866万农民群众。农村人口的分布依然是我国人口占比最大的部分,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绕越的依然是广大的农村。

从经济角度来看,最终决定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具有强劲活力的劳动力。八十年代在我国农村率先进行的改革取得的成功,成为支持城市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支撑,个中道理就是近八亿农民的吃苦耐劳开拓了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可以说农村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几年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相对的增长,但从整个国民经济的所占比例来看,农村经济的比重依然是很小的,贫困、贫穷仍存在于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由于农业生产固有的周期性,以及农业产品较低的价值的长期存在,使得农村逐渐丧失了市场竞争的活力。经济的现实促使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的涌入城市,一方面带来城市建设的压力,加上现代教育不能及时的跟上,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隐患,也为企业持续发展缺乏大批中低端技术型劳动人才带来了麻烦,中小型企业经济发展的畸形和不均衡性也凸显了个中缘由。另一方面农村由于日益缺乏必要的劳动力,加上我国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山区,开垦耕作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变缓,后续发展乏力。现阶段农村实际耕作的劳动力由于物质条件的进步,从事农业耕作的年轻人对农业劳动逐步丧失兴趣,因此农村劳动力虽具有一定活力,但整体状况并不乐观。

从劳动力素质来看,由于教育方面存在的缺陷,全国存在着高学历就业几率高、福利待遇好等倾向,如招工、行政事业、较好的企业用人首先比拼的是学历,加之教育培养成本的不断抬升,使得农村孩子教育在起跑线上就丧失了优势。农村家长要么希望孩子从小用功读书以谋求更好的将来收益,要么使孩子放弃学业,进城打工以取得现时收益。所以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价值观落后,已经影响国体的后续发展,更不能很好地符合整体大国经济发展后备人才的需要。

(二)农业的贡献及国家投入方面问题

我国经济的腾飞与迅猛发展,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农业的贡献,换句话说没有农业的付出就没有现代我国的经济。农村为当今工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还稳定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彩电下乡、机车下乡等政策,固然实惠了农村与农民,但实质是解决了当时工业产品生产过剩问题,通过吸收农村的资金,把它补充到城市、工业中去。我们可以看出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国家资本的积累,采取的不是像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进行疯狂的向外掠夺和扩张,而是向内进行必要的原始积累,其中部分是通过数亿农村劳动者的劳动而形成。由此我国企业资金的再造力就需要较长的时间,致使工业反哺农业需要更长的路子去走,很多农村也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去支持社会的其他事业。

国家对农村各地的投入不均衡,致使很多地方的各项事业难以与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一是乡村道路建设滞后,影响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也带来了农业产品不能及时的流通,甚至存在滞销,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城市居民则不能及时得到物美价廉的农产品供应;二是现代通信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农村尚未形成网络覆盖,信息不畅使得农民观念更新缓慢;三是对农村科研支持力度不够,农业项目研发不力;四是农村教育落后,存在农民素质较低问题;五是农村文化消费层次低,精神建设跟不上。

(三)农村环境方面问题

近年来农村耕作方面运用了大量现代技术,同时也带来了系列问题,土地板结、水土流失、自然养分缺失,一些促生素、刺激素的滥用,造成了农产品污染严重,影响着我国居民生活的身心健康。另外,我国的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每年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同时由于工业生产的污染,城市建设的限制,使得工业企业向乡村转移,由于管理不到位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地方保护的幌子下,出现的不合标准的排放,使得农村资源被无序的开采,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考验。根据农业部的相关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国“十二五”规划内还有1.1亿农村人口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西部偏远农村中低压电网还不稳定,还有23万人没有用上电;农村需要改造的危房存在不少;农村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堆的脏乱差问题依然较为严重;人畜混居、畜禽散养等现象依然存在;无害化厕所在农村覆盖率仅50%左右。

农村社会治理上,虽然较之于以前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有诸多方面的忧患:在农村,由于一些人通过不合法的手段暴富,贫富差距悬殊在农村中较为明显,致使很多人心理上不能接受,进而对社会的公平公正也产生了怀疑;在农村,社会价值取向没有统一,人们的思想缺乏正确的引导,难以形成统一的客观的认知,加上有些党员干部的堕落腐化导致一些地方社会风气腐败、治安不稳、腐败频现的现象,对农村的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影响。

二、面对问题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农村发展应适当保存一定的高素质的劳动力

人力资源建设是根本,也是发展大计。在较长时期内将农村庞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本,培养出数以亿计的体魄健全、思想和文化素质高的新型劳动者,这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与有效资源的动用。一方面大力推进农村技术型教育,进行农村劳动力思想的改造。这种需要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经济推进: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建设,构建农产品加工基地,促进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给农民以实惠,达到经济先行的目的,使得农村确实增产增收,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吸收转化;二是政策引导:大面积的招工提干、较好企业人才的引进不再仅仅局限于学历,在没有重大差别的情况下,应给予全体社会成员同等的机会,转变农村培养孩子的误区;三是教育改革:切实重视实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单单的培养高科技人才,也要重视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人才;重视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编写适合农村教育的教材,使农村孩子能够较轻松地完成教育,能够找到合适对路的工作并取得相适应的收入。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为农村的社会事业提供生龙活虎的劳动力,进而满足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大农村资金投入,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巨大缺口

发展农村经济,矫正思想,首先应使农民得到实惠。农业产品急需扩大销售渠道,提供给城市居民甚或国际市场,没有相应的渠道都是纸上谈兵。要做到:一是修建相应的交通道路,打通区域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我国幅员辽阔的环境,使各地区农产品及时走出山区,互通有无;二是扩大农村网络覆盖,加大农村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各地需求状况,丰富农民知识,改变其知识结构;三是始终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持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农民,坚持以科学实惠的行动带领农民;四是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加大文化力度的投入,多投放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改变农民的精神状态。通过一些文艺演出中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农民了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思想,进而让社会风气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匡正。同时对各种社会腐败现象要严厉打击,将丑恶现象彻底清除,使农村的社会风气面貌得到彻底的扭转和改善。

经济常识篇6

一、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和解读

正确认识新常态。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当前必须科学地认识社会发展形势,准确判断未来经济发展走势,辩证地看待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就要把握其中蕴含的几个内涵。第一,中国整体消费需求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渐从排浪型消费转向个性化消费,在传统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将会有更大的作用。排浪型消费,指的就是消费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在某段时间之内,以某一种消费为主导,具有模仿性特征。排浪型消费的转变,标志着以房地产为主的大宗消费方式逐渐进入尾声。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为消费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第二,外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目前正在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双重战略,在这两条战略中,“走出去”战略显得更为重要,是与“一带一路”相对应的。中国经济发展可以对外输出过剩产能,支援第三世界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这对实现中国经济新的转型有重要意义。第三,整体投资需求量发生变化。新型的投资机遇会源源不断出现,但仍需要传统的投资方式进行托底,加强投资方式的创新和支持新型投资有很重要的意义。

案例:湖北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很注重把握发展机遇。国家提出大力发展长江沿岸经济,湖北省有长江岸线1000多公里,在长江沿岸经济发展中有先天优势,依托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湖北省积极发展长江经济,带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向更高级形态、更合理的结构及更复杂的分工阶段进化演变。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的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变为中速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向新的增长点进行转化。这些变化完成后,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就能很好完成。

如何引领新常态。正确认识新常态是为了更好地引领新常态。第一,要加快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深化改革。政府部门要转变自身职能,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继续深入进行行政审批改革,解决办事不力。监管滞后等问题。政府还要注重对经济结构进行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自身优化,保持中国经济的平稳有序增长。第二,要把经济平稳增长作为当前第一任务,政府要保证宏观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都要做到有张有弛。第三,推进经济发展的全面创新。政府要把发展创新落到实处,除了进行科技创新之外,还要着重注意产业产品方面的创新。经济发展需要创新机制给予稳定条件,政府要对市场体制不断进行完善。第四,要保持平常心态,正确看待经济增长回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数据显示,从1980年至2014年,世界平均经济增长率只有四年达到5%,其中,美国有九年能达到4%,日本只有八年能达到4%;俄罗斯有五年能达到7%,巴西有三年能达到7%,南非则没有一年能达到这一标准。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在新常态形势下,经济增长在未来如果有小幅回落,也属正常现象,要用平常心去看待。做到上述几点,才能真正实现引领新常态。

二、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误区

第一,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快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是就整体发展而言,并不是说让中国所有地区的经济发展全部同时进入中高速增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某些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虽然经济基数较低,经济基础薄弱,但在各种发展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会出现缓慢增长的情况。

第二,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是空喊口号。新常态理论的提出,是党中央根据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所做出的科学判断。新常态理论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一个总结,是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整体把握,新常态理论有助于化解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主要矛盾。

第三,不要把经济发展新常态单纯看作是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的变化。经济发展新常态不单单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强调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化。其中主要包括区域结构更加优化合理,经济落后地区加速发展;动力结构趋向协调发展,投资、消费和出口更加平衡合理;产业结构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结构在发生新的变化,结构上的转变带来经济发展总体变化。

第四,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是抛弃经济增长速度。很多人在看待新常态的时候,想当然认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就是放弃经济增长的速度,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在处于一个变化节点,此时经济发展要转向中高速发展,不是低速发展,更不是不发展。国家对经济的把握是有一定底线的,不是放任经济不断下滑,而是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经济常识篇7

“泛北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致辞中,刘奇葆介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推动下,“泛北合作”风生水起,广受关注,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亮点,在短短一年时间,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

一是“泛北合作”已在国家领导人层面达成高度共识。国家领导人的共识是推动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的重要前提和动力。

二是“泛北合作”得到了地区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的积极支持。东盟秘书处和亚洲开发银行都赞同和支持开展“泛北合作”。

三是“泛北合作”在某些领域和具体项目上取得初步进展。

四是作为“泛北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

提出开展“泛北合作”三原则

刘奇葆还表示,“泛北合作”在一年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增强了我们继续推动合作的信心,提供了深化合作的宝贵经验。在一年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开展“泛北合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共同获益的原则。在合作中始终兼顾参与各国的利益,尊重各国的自愿选择,照顾参与各方的舒适度,让参与合作的各国都能从合作中普遍获益,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二是务实渐进的原则。合作也要讲究实际,注重实效。要循序渐进,从单向到多向、从非制度性安排到制度性合作。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务实推进,逐步深化。既不能议而不行,也不能急于求成。

三是开放透明的原则。积极同区域内外的国家和组织开展交流合作,广泛吸引各种合作伙伴参与。坚持在10+1合作总体框架内,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始终保持合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提出“泛北合作”五项行动建议

除了就开展“泛北合作”提出三项原则,刘奇葆还提出了“泛北合作”的五项行动建议

第一,成立跨国专家小组,确定合作战略框架。成立跨国专家小组是启动“泛北合作”的重要措施。目前印尼、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和东盟秘书处、亚行对此已明确表示支持。我们建议专家小组由泛北各国、东盟秘书处、亚行等经济官员和专家共同组成。主要任务是,对泛北合作的目标方向、优先领域、机制安排、行动计划、标志性项目等进行研究,尽快提交研究报告,以指导合作进程。

第二,建立政府合作机制,加强政策利益协调。建立政府间合作机制,是稳步、持续推进“泛北合作”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推动从领导人共识到主管部门的协调、执行。我们建议,将泛北合作纳入现有“10+1”合作框架,由中国-东盟经济高官会评估跨国专家小组研究报告,并提交中国-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审议,共同研究、决策泛北合作的重大问题,加强区域内各国政策和利益的协调。

第三,推进先导领域合作,实现示范带动效应。区域经济合作需要选准切入点,从易到难,由点到面。泛北各国共临一片海,海洋和临海经济合作应成为泛北合作的先导。比如,中国与泛北其他国家的贸易额占中国-东盟贸易额的81.3%,拥有10+1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以港口为纽带的经济合作日益密切,可以在港口物流方面加强合作,并以此为基础促进临海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分工与配合。比如,本地区农林和渔业的发展潜力大,互补性强,可以加强在农业研发、实用技术推广、农产品深加工以及海上渔业走廊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我们还可以用新的思路来看待能源合作,本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以及木薯酒精、棕榈柴油等生物质能源和利用技术,我们完全有条件在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合作开发新能源。我们应该遵循这样的思路,选择一批示范性的双边或多边合作项目,务实开展项目合作,带动泛北实践走向深入。

经济常识篇8

一、知识经济活动内涵矛盾的特殊性

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穆尼在与艾伦·赖莱合著的《工业,前进!组织原理及其对现代工业的意义》一书中指出:“从形式的意义上讲,组织就意味着秩序”,“组织是每一种人群联合为了达到某种的目标的形式”。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巴塞尔在其所著的《产权的经济分析》一书中把组织界定为“对所有权被分割的实体的管理”。概而言之,组织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有序地结合起来的整体。

作为组织,必然具有目的性、系统性、有序性与有机性。目的性,是说任何组织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设立的;系统性,是说组成组织的各个元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序性,是说组织内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与时间顺序的;有机性,是说为了协调组织的活动,必然存在着担负不同职责的职能部门的分化,这就类似于人体的各个器官,既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又彼此贯通,密切配合。知识经济组织作为组织无疑具有组织的一般规定性,作为一类特殊的经济组织,又必然具有区别于其他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特点。

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活动的矛盾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在以保密、专利权、特许权等方式对知识要素(仅限于应用性知识)作非公有产权制度安排的场合,产权人通过知识的使用通常能获得超额利润,这就是知识的内部经济性。这种内部经济性无疑与专利权等非公有产权制度安排相关。之所以要作此类产权制度安排,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知识生产的有效的激励机制。然而,就知识的公共性消费可以拓展知识的作用范围,增加知识的使用价值,提高社会的总福利水平而言,知识又应该是共享的,不应该为私人、少数人所垄断的,这也就是知识的直接外部经济性。知识的直接外部经济性源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同时为众多人共同消费的性质。知识的内部结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内部经济性的增强,意味着直接外部经济性的减弱;内部经济性的减弱,意味着直接外部经济性的增强。非知识性资源(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除外)则不相同,其消费本质上是排他的、竞争的,不可能在为某人使用的同时,又供其他人所使用。非知识性资源的消费,除给产权人带来经济效益以外,尽管也可能会使非产权人获得相关效益,但这种相关效益只是间接的外部经济性,而不是直接的外部经济性。由于知识的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源于非公有产权安排所赋予知识的消费排他性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消费非排他性的矛盾,因而,也可将其称之为知识消费的排他性与非排他性的矛盾。

第二,边际报酬递增性与递减性的矛盾。因为通过知识的投入可以不断开拓出新的投资领域与不断提供出新的更有利的投资机会,进而提高劳动、土地、机器设备等实体性资源的产出效率,推动生产函数向坐标图象的右上方移动,因而知识投入具有边际报酬递增倾向。然而,这种由知识投入所引起的边际报酬递增倾向,只能在不同的程度上抵消或抑制实体性经济资源投入所具有的边际报酬递减倾向,却不可能消除这种倾向。也就是说,在与知识投入相关的边际报酬递增倾向存在的同时,与其他经济资源投入相关的边际报酬递减倾向仍然存在,由此便构成了知识经济活动所内涵的边际报酬递增性与递减性的矛盾。

第三,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在工业经济活动中,严格的工艺流程与环环相扣的流水作业线,突出强调的是统一性、常规性、一致性、整体性,全部经济活动就类似于一部机器,劳动者个体则相当于这部机器上的一个部件或螺丝钉。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因开拓、创新成为主题与基调而必然强调差异性、独创性、非常规性与个体性;另一方面因知识的生产有赖于人类知识的积累与多种知识的交融、综合,又必然强调协作性、互补性、综合性与群体性。知识经济活动所内涵的这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必然要求劳动者个体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不同于工业经济活动的变化。在新的结合方式下,劳动者必须具有充分的独立性、机动性,与此同时,个体之间又必须能够彼此沟通,相互配合,表现出高度的整体协调性。

第四,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矛盾。工业经济活动是严格有序的,甚至严格到操作者必须按事先设计好的规范与程序来动作。知识经济活动则不同,虽其整体活动表现出高度有序性,但其个体活动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非规范性与无序性。正是因为存在这种不确定性、非规范性与无序性,才使个体有可能去探索、去开拓、去创新。知识经济活动所包含的这一整体有序性与个体无序性的矛盾,也必然要求知识经济的组织形式发生不同于工业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

第五,刚性与柔性的矛盾。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由于知识的含量较低,技术更新周期较长,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变化节奏较慢,所以,某种经济组织一经形成,便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或刚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的高投入必将导致技术更新周期缩短,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变化节奏加快,并要求经济组织形式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如果说使经济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刚性,是包括知识经济活动在内的任何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一般前提的话,那么,使经济组织形式同时又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柔性,则是推动知识经济持续发展的特殊的条件。

第六,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矛盾。除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外,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均含有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矛盾。流动性,是指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所具有的空间位移性。非流动性,则是指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发生空间位移时因遇到阻力而导致流动性或部分流动性的丧失。知识作为动产的一类,尽管在流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但相比非知识性动产所遇到的阻力却要小得多,流动性也要强得多。知识性动产与非知识性动产在流动性方面所具有的显著差异,也会对知识经济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七,自主性与控制性的矛盾。在工业经济活动中,劳动者个体从属于机器体系,其活动处于完全的受控状态,不具有自主性。而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劳动者个体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为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又需要对自主进行的个体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使个体自主性与整体控制性这一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同样是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必须重视的。

二、知识经济组织代化原则

基于对经济组织优化一般要求的认识与对知识经济内涵特殊矛盾的分析,笔者认为,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高运行效率原则。判断某一知识经济组织形式是否合理,首先应看其是否有利于知识经济活动高效率运行。知识经济活动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予以下因素:一是实现知识资源与其他资源在系统内外合理配置的机制是否健全;二是促使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潜能的机制是否健全;三是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曾理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四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协调。

第二,低运行成本原则。某项经济活动的高效率如果是以高成本来支撑的话,那么这种高效率则可能是无利可图甚至是得不偿失的。因而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不仅要坚持高运行效率原则,还要坚持低运行成本原则。知识经济运行成本,主要包括以下项目:一是各种经济资源在结合过程中所发生的内耗;二是管理、协调费用;三是激励、监督成本。在上述3项成本中,第一与第二项通常是此消彼长的。坚持低运行成本原则,并不是说应使知识经济活动运行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均处于最低点,而是说在知识经济活动效率既定的前提下,应使其总运行成本最小,亦即使知识经济活动的净产出最大。

第三,主体性原则。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人从属于机器,主体受制于客体。因而在进行工业经济组织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机器体系与工艺流程的需要,而不是主体的需要,对物的组织被置于第一位,对人的组织则服从于对物的组织。从这种意义上说,工业经济的组织原则是客体性原则,而不是主体性原则。而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主体的创造性、自主性、个性发挥着主导的、关键的作用,是主体支配客体,而不是客体役使主体。因而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应是如何才能满足主体进行自主性、创造性工作的需要,如何才能为主体充分展现其个性的魅力与进行多样化的工作提供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知识经济组织设计遵循的原则应是主体性原则,而不是客体性原则。

第四,弹性原则。如前所述,知识经济包含着有序性与无序性、刚性与柔性的矛盾。为使这些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必须使知识经济组织具有较强的弹性。具体说来,一是要使其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与包容性;二是要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三是要使其具有较强的可调整性;四是要使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第五,开放性原则。知识经济领域是高度开放的领域。与物质、能量通常是单向直线式流动不同,知识的流动通常是双向并呈辐射状的,知识经济网络由此交织而成。知识经济网络不存在固定的边界,随着认识的深化与新认知领域的开辟,其网线必然越来越密集,其边界必然越来越拓展。基于这一特点,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应使所设计的组织具有不断拓展自身边界与最迅速、最充分地与外界进行知识信息交流的能力。

三、知识经济组织架构特点

知识经济活动是知识的生产活动、流通活动、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的总和。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知识生产的组织主体与组织形式作—剖析。首先探讨—不知识生产的组织主体安排。

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应用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3大类。与其对应,知识生产也包括基础知识生产、应用基础知识生产与应用知识生产3大组成部分。因基础知识生产只具有外部经济性,不具有内部经济性,其产品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故只能由国家出资举办研究机构按非商品生产的形式来进行。

应用基础知识,一方面因其消费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故可被归入公共产品之列;另一方面因其应用范围与应用者集合可大体确定,从而可借助一定形式将其外部经济内部化,故又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应用基础知识的这一双重属性便决定了对其生产组织主体安排可作如下选择:或者由国家出资设立研究机构作为公共产品来生产,或者由私人出资设立研究机构作为私人产品来生产,或者同部门、同行业的企业共同出资作为准公共产品来生产。

第一种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应用基础研究资金全部由国家来提供,难免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二是应用基础性研究成果的使用者一般是特定部门或特定行业,此类事业若由国家来举办,便可能因无法清楚地把握需求及其变动状况,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难以吻合。

第二种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研究成果的需要者有可能因自身财力限制而无法取得研究成果的使用权;二是某些耗资巨大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有可能因举办者财力不足而无法进行。

第三种形式,既不存在第一种形式的不足,也不具有第二种形式的缺陷,它可以灵敏地适应应用基础研究的需要及其变化,可以在不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的情况下保证应用基础研究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还可以使研究成果得到广泛的利用,因而,在笔者来看,不失为一种最适合于应用基础研究进行与发展的组织主体安排。

应用知识,可进一步被区分为常规知识与非常规知识。与此相应,应用知识的生产也可被分为常规知识生产与非常规知识生产。因常规知识是在某实践领域被普遍应用与反复应用的知识,故可通过数据化与编程将其转换为计算机语言,对象化为计算机功能,使其得到更为广泛、更为经济的利用。非常规知识生产包括非常规技术生产与非常规经验、技能生产两部分。其中的非常规技术生产,或可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研究机构来进行,或可由企业成立研究机构或组织专职研究人员来进行。作何选择为宜,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财力与其对非常规技术的需求状况。财力雄厚且对非常规技术需求量大的企业,一般可自行设置研究机构或安排专职研究人员进行非常规技术研究;财力单薄且对非常规技术需求量小的企业,则直通过外购方式或吸收无形资产投资的方式来满足自身对非常规技术的需要。非常规性经验与技能,因只能通过劳动者干中学来获得,故其生产无法通过设置研究机构或安排专职研究人员来进行,而只能通过优化劳动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与激发劳动者于中学的热情来进行。

关于知识生产的组织形式或组织方式。按照雷蒙德·e·米尔斯与查尔斯·c·斯诺的观点,工业经济时代最具典型意义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功能型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的基本特征是等级制,通过专业分工系统逐层向上,从一种标准化工作过渡到另一种标准化工作,再通过自上而下的命令链,对整体活动逐级进行指挥、控制与协调。随着知识尤其是特殊性专业知识成为企业资源的核心,功能型组织经过部门型组织、矩阵型组织的短暂过渡,于20世纪80年代演变为网络型组织。笔者认为,网络型组织区别于功能型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现代知识经济活动是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来进行的。这些团队相互关联,按照若干基本组织原则,通过灵活的、强大的交流网络彼此协调,不存在集权控制,其团队的组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的转换而变动的,故团队组合又被称为不规则型企业。在不规则型企业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独立的,能够自主决策的,同时又在更大的范围背景条件下存在,并须遵守这种背景条件,以达到自治与协调的高度统一。这种以团队为基本单位的网络型组织显然能最有效地利用知识,最迅速地积累与创新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最充分地展现个性的特点与最迅速地对外界变化作出反应。

第二,职位权威让位于知识权威。维娜·艾莉在其所著的《知识的进化》一书中谈到,在与功能型组织共生的官僚制度中,你拥有的职位决定了你的权力,存在的是职位权威。但在网络型组织中,权力来源于你所掌握的知识与所了解的人,存在的是知识权威。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化,意味着知识开始在经济活动中占据支配性地位,成为主导性力量。

第三,组织边界可以无限拓展。在功能型组织中,由于权力体系是按照等级层次构造的,所以组织的规模或边界必然要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在网络型组织中,不存在集权控制,因而组织的规模或边界也就不会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随着新的知识供给单元或知识消费单元的出现,网络的边界必然向外拓展与获得不断递增的知识规模效益。

第四,联合成为主流。在采用功能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往往以获胜企业兼并失败企业而告终,被兼并者丧失了它的独立性。而在采用网络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的结果则通常是竞争双方达成联合的协议。与兼并不同,联合意味着在继续保持双方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双方的相互配合与协同动作,这无疑是实现竞争双方知识资源交流与共享的一种最有利的组织形式。

第五,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在以等级制为特征的功能型组织中,为满足集权式管理的需要,信息主要是纵向流动或纵向传递的。而在网络型组织中,由于团队之间主要通过彼此的沟通对话来协同动作。所以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或横向传递的。以信息横向流动为主的网络型组织可以使信息知识资源得到更为迅速、更为充分、更为经济的利用。

经济常识篇9

一.信息技术。它是新经济的技术基础。人们常常以此为根据而把新经济理解为信息经济,但这样理解新经济是片面的。以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发明为例,尽管蒸汽机形成了初期工业化的技术基础,但经济史学家并未据此而把工业化定义为蒸汽机化。

二.能够直接转化为经济财富的知识存量与流量。在新经济时期,1切经济流动,包含出产以及分配等都将以知识为基础,知识已经经成为推进经济发展以及增长的最首要的驱动要素。一样,咱们也不能由于新经济是1种由知识要素驱动的经济而把新经济片面定义为知识经济。

三.因特网。在新经济时期,作为人们进行各种各样出产流动和有形与无形交流流动的基本工具体系,因特网正在扭转着人们的出产方式、流通方式以及交流方式。然而,与信息技术及创造价值的知识1样,因特网无非只是新经济的1个形成要素,因而,假如咱们据此而把新经济定义为网络经济一样是不科学的。

基于以上3个方面的分析,咱们可以对于新经济作如下定义:新经济是1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由知识要素驱动、并通过因特网进行运作的经济。这也就是说,新经济其实是1个由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以及网络经济有机组合而成的复合体,这3种要素相辅相成,缺乏其中的任何1种要素都将没法对于新经济发生的缘由、运作机制与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解释。

经济常识篇10

关键词:经济学选修课高校教学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191-01

当前经济学(类)已经成为多数大学开设的学科专业之一。即使在一些专业性的大学,比如西南政法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经济学也成为一个有一定实力,在校内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作为培养方案的一部分,经济学选修课已经成为经济学专业培养学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但是与一般的选修课一样,经济学选修课教学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体现在教师教学随意性大、教学手段落后以及教学内容难以满足现实需要的问题(鲁钊阳,2012)。由于历史原因,专业性大学中的专业仍然偏重学校的特色专业,经济学专业仍然属于一个较为弱势的学科,专业的积淀也不够深厚,从而在经济学选修课的认识也存在一些误区与不足。对经济学选修课的目的认识也不够。

1经济学选修课的意义

经济学是一门现实性非常强的专业,其理论与知识与现实高度相关。这决定了经济学选修课有其特殊的地方。

首先,经济学选修课的目的是在于传授学生学习的能力。目前对选修课认识的一个误区是传授学生一些基础的知识以及实务性知识。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会被要求死记硬背教材上的知识。在考试的时候,试卷的题目也无非是名词解释、某某观点、某某理论解释,诸如此类。但是学生学习了这些理论知识之后呢?学生即使记住了一个个的名词,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必修课的基础知识的深化而已,对学生的成长没有显著的帮助。而且一旦学生毕业,这些知识对他们都一无是处。一些基础性知识还好,一些实务性知识更是如此。如果学生毕业后不从事某一具体的工作行业,学生学习的实务性知识对学生根本就没有意义。也就是说,老师和学生都不过是白辛苦一场。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各种知识更新换代非常迅速,旧的知识可能就一两年就被认为过时。因此,记住了这些旧的知识,一旦他们过时了,学生又不得不花时间学习新的知识。因此,这种知识性授予方式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发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教师的功能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授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发现问题、综合所学以及新知识以及应用所学的能力(刘嫦娥,2009)。由于认识的偏差,普遍反映教师在选修课教学存在教学方法不当、一味重视知识传授而导致教学内容偏难问题(熊匡汉,2006)。

其次,经济学选修课的目的是教导学生使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理解现实经济生活,能够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经济学选修课与其他专业选修课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所有理论和知识都是基于现实经济生活,都是来源于现实的经济现象和生活。比如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即价格机制就是研究日常生活中价格对个人消费的影响。而厂商理论则是研究讨论厂商最大化利润的基本行为。宏观经济学则是直接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以及决定的各种因素。理论经济学尚且如此,应用经济学则是更直接细致针对现实经济现象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比如劳动与人口经济学就是讨论日常生活中个人的工资决定问题、个人迁移的影响因素以及后果,等等。一般而言,经济学必修课往往都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而选修课则是应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的概括性学习。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日常经济生活中的现象,并且能够使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数据分析方法来分析现实的经济现象。比如学生学习了劳动经济学,就应该能够理解工资的决定因素、教育的作用以及劳动力迁移的决定因素以及后果,能够分析《劳动合同法》变动会引起的可能后果。

最后,经济学选修课的目的是训练学生领导能力。经济学选修课与其他专业的不同在于其实用性较强。这是由经济学专业的本身性质决定的。正如前面指出,经济学是直接针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学生毕业后除了少数从事经济学教学研究外,绝大多数的学生毕业后都是到各个经济部门中去从事具体的经济实业工作。比如证券公司、银行、保险公司、咨询公司,等等。也有一些学生可能不是在财经类公司工作,但是其具体的工作仍然是经济学实务工作。比如部分学生可能到汽车销售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其负责的工作可能是市场调查分析。这就要求学生使用其所学的基本的消费者理论以及相应的管理经济学知识,应用基本的统计学方法和工具,对汽车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有学生可能是直接从事客户经理工作,比如汽车销售或者日化产品推销。这些工作也需要学生使用所学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客户的需求。可见,学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可能需要跟各种人打交道。这里面需要学生掌握各种组织沟通的技巧,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即使是研究性较强的工作,比如银行后台财务工作,或者汽车市场分析师,学生一样需要跟各种人交往。这一样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组织领导能力。在这个全球化以及信息化时代里,学生要成功适应快速变化以及全球互动的商业环境并取得成功,就必须拥有较强的领导能力,而学校教育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冰冰,2013)。领导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决断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抗挫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大多数只能依赖于选修课中通过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培养,而不可能通过必修课的基础理论学校中获得相应的技能。

2结论

当前高校推行学分制背景下,学生的课程分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经济学课程也是如此。由于经济学专业本身的特性,使得经济学选修课意义有其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地方。这体现在经济学选修课有以下几个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并分析现实经济生活的能力以及领导能力,从而让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商业环境,并取得成功。学校和教师也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培养相关的能力与技能。

参考文献

[1]熊匡汉.关于大学选修课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06(6):51-54.

[2]刘嫦娥.商科院校领导能力开发:一种模糊能力的培养[J].现代管理科学,2010(10):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