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康复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0:44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篇1

[关键词]健康教育;锁骨骨折;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6(b)-0189-03

theapplicationeffectevaluationofhealtheducationinnursingclavidefracture

XUYan-hongCHenLi-hua

DepartmentofSurgery,people′sHospitaloftianheDistrictinGuangzhouCity,Guangzhou51066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healtheducationinthenursingofclavidefractureclinicalapplication.methods106admittedcasesofclaviclefracturepatientsduringtheyear2013~2015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nddividedrandomlyintotwogroups.onegroupistakenascontrolgroup,theothergroupastheconventionalhealtheducationgroup,eachgroup53cases.the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conventionalroutinenursing,whilehealtheducationwereimplementedintheconventionalhealtheducationgroupinthebasisoftheconventionalroutinenursing.Resultstheresultsdemonstratethat90.6%patientsintheconventionalhealtheducationgrouphavesuccessfullyacquiredtheknowledgeofclavidefracture,whichisobviouslyhigherthanthatofcontrolgroup.meanwhile,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andpsychologicalproblemsaresignificantlydecreasedintheconventionalhealtheducationgroup.Finally,therehabilitationqualityofpatientsintheconventionalhealtheducationgrouparealsobetterthanthatof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Healtheducation;Claviculefracture;nursingeffect

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与推广,由高能量创伤所导致的骨折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其中锁骨骨折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1-4]。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锁骨骨折护理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锁骨骨折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2015年我院收治的106例锁骨骨折程度较为接近的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选取方式,将其分为常规对照组与健康教育组,各53例。常规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龄19~58岁,平均(37.8±2.6)岁。康复教育组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20~61岁,平均(38.9±2.7)岁。本研究均告知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相关风险提示并签署了康复治疗知情协议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和病情危急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式

1.2.1常规对照组患者入院并进入病房后,常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医护人员不对教育健康内容进行讲解,常规护理的特点主要包括:①手术前安抚患者的紧张心理,但不讲解锁骨骨折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②手术后对患者实施护理、饮食护理、观察肢体功能恢复等[1-5]。

1.2.2健康教育组

对健康教育组病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护理,具体如下。

1.2.2.1术前健康教育护理锁骨骨折具有突发性,且多数患者为中青年。由于中青年人通常为家庭的顶梁柱,承受的生活压力较大,在发生锁骨骨折入院接受治疗时,病情一般较为严重,患病后容易出现焦虑、不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工作时,牢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意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发展,保持主动热情、耐心、态度和蔼、语言文明的态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锁骨骨折的发病情况、潜在并发症及其临床表现与术前注意事项,阐述锁骨骨折治疗手术的成熟性和成功率,减少病患过度的担心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积极地引导患者自我调节,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可能影响手术的因素及降低潜在的并发症发生率。

1.2.2.2术前准备健康教育术前护理人员向患者耐心细致地讲解手术方式、特点和注意事项,通过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手术病例增强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感以及对治疗的信心,手术进行前应指导患者在饮食上多选择热量、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同时可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手术进行的前一天患者应保证良好的睡眠,如患者无法安睡,可在获得主治医生的同意下,协助患者服用适量的安定类药物促进睡眠。提醒患者在手术前12h禁止饮食,术前4~6h禁饮,引导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1.2.2.3术中健康教育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也许因为紧张、害怕、疼痛等因素而出现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不良症状,为此护理人员应严密监视心电监护及患者的反应变化等病情,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对症处理和心理安抚,必要时给予安定剂或全身麻醉处理。

1.2.2.4术后健康教育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持续24h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掌握患者术后情况并及时配合抢救;告知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预防锻炼,解释功能锻炼与手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关联,同时也要防范锻炼过度;指导患者对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等食品营养的补充,确保患者饮食营养均衡。

1.2.2.5潜在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①出血:锁骨骨折手术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微创手术,虽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但仍有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通常手术后患者的出血量不多,但如出现出血量较多现象时,应及时与当班医师汇报病情及配合做好抢救措施。②血液循环障碍:由于术后身体处于高凝状态,加上一般患者多需卧床休养,容易导致其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现象,因此,在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的变化以及手术部位、肢体等是否发生明显肿胀,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情况并及时进行情绪安抚,记录好患者体温,脉搏、血压等指标。③关节僵硬: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肌肉萎缩,导致关节活动受到障碍,情节严重时会出现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对患者实施局部按摩、手法松解等护理能预防术后出现关节僵硬。同时,鼓励患者通过锻炼恢复正常关节功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引导患者积极、适时、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保持关节灵活性,并防止肌肉痉挛。

1.2.2.6随访健康宣教锁骨骨折的康复需较长时间的休养才能逐渐形成骨痂,患者出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记录好患者的病情并制定随访计划。定期向患者讲解术后康复要领,提醒患者持续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患处局部清洁,以防感染。

1.3护理效果指标记录

对两组患者锁骨骨折护理知识掌握广度、深度、潜在并发症及患者心理情绪与异常行为等情况做好详细记录,评估健康教育在锁骨骨折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1.4数据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健康教育组骨折知识掌握度为90.6%,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工具快速发展及其推广普及化,由交通事故而引起的锁骨骨折发生率约为11%,并且逐年呈上升趋势,锁骨骨折患者的护理难度大,周期长,对患者的不当护理易加重患者病情,延缓康复周期,并且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影响和制约着患者康复质量和康复时间。然而健康教育是通过专业护理人员采用传播、宣教、灌输、干预等途径,帮助病患掌握锁骨骨折护理保健知识和树立康复信心,来引导和帮助病患建立起一个健康、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计划,将医疗护理保健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健康实践行为[10-12]。本研究中,通过有计划地对患者锁骨骨折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干预,有90.6%的患者能有效地掌握骨折治疗的相关知识,同时患者对自身的病情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结果表明术前健康教育护理能明显缓解患者焦急、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促进护患沟通互信,帮助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护与讲解教育能及时帮助患者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注意事项,引导患者科学有效地进行手术治疗与术后康复。相比常规治疗,健康教育的实施在锁骨骨折护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进行及时有效的康复干预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锁骨骨折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理问题的发病率。健康教育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医院护理质量与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锁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从而构建更为科学有效的锁骨骨折护理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对复杂病情,不易治疗的疾病护理需求日益提升,如今在这类疾病护理过程中,不局限于对锁骨骨折的护理,如消化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中[13-16],引入健康教育理念已成功提高了对患者疾病治疗的效率,同时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普遍得以提升。在医疗系统中多方面引入健康教育理念对改善现有护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有计划、科学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使患者自觉配合并以积极的行动减轻或消除疾病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加快治疗康复的时间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医疗机构而言,可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病患提供创新、高质量、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模式,从而帮助病患提高康复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振红.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4):142-143.

[2]周淑平,石承瓒,范伟杰,等.锁骨骨折的治疗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152-154.

[3]陈金钢,刘兵,李志达,等.锁骨骨折3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3):3225-3226.

[4]刘丽丽.优质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183-184.

[5]朱巧爱.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7):117-119.

[6]王美萍,黄君.护理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2):182-183.

[7]洪蝶.研究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4):96-97.

[8]肖美艳.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95.

[9]朱巧爱.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7):117-119.

[10]热孜完古丽・阿依丁.健康教育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医学最新信息文摘,2016,16(26):106.

[11]张丽娜.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医学最新信息文摘,2015,15(68):158.

[12]王红丽.健康教育管理单在骨折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4,(25):285-286.

[13]罗孝鑫.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8):2833-2835.

[14]兰维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1):268-269.

[15]许凤.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2):195-196.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篇2

关键词:锁骨骨折;手术治疗;原因分析;补救措施

锁骨的骨折影响着患者的上肢活动,当前对于锁骨骨折的治疗大多为手术治疗为主:①是因为手术法治疗更加有效;②则是因为康复速度更快。在对骨折后的锁骨进行内外位固定后,仍然可能存在愈合不良的情况,所以对发生愈合率差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锁骨骨折治疗的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骨科临床资料共150例,并将所有的患者分为三组,每组50例,男女比例适当,此处对于每一组都相应的锁骨骨折治疗方法。重点观察的是骨折愈合不良的部分患者,并采用相应的补救方法。在观察的150例患者当中,其中以锁骨左侧骨折为主,另外骨折类型则是以闭合性骨折为主。由于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为锁骨薄弱处,故为锁骨骨折的常见部位。

1.2方法首先是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成功愈合率进行统计并发现其原因,进而能为制定补救措施提供参考。锁骨骨折的手术法治疗为骨内固定法,使用钛制板和克氏针来实现锁骨骨折处的固定,手术效果明显而且成功率较高。相比较于外部固定法,这种方法更为有效,而且受到更多的患者的青睐。患者骨折处均用钛板固定,而且术中无不良情况发生。随后,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观察,统计骨折修复处的愈合率,并将结果汇总成表格,而分为三组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对比的对象,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2结果

对三组的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无论是何种手术修复方法,都有治疗后愈合差的情况,所以提示,要对骨折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此才能够进一步提高锁骨骨折修复的成功率。见表1。

3结论

锁骨骨折在骨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锁骨的体表位置明显,在人遭到外部冲击时很容易就会造成锁骨的损伤。锁骨周边也有重要的血管神经走行,如果外伤严重时则可能会损伤血管神经鞘而导致相应的严重症状。所以锁骨骨折后要进行及时的修复,并且要保证其快速的愈合,因此就对在经手术治疗后锁骨愈合情况仍较差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再采用一定的补救方法来治疗。

3.1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不愈合的原因分析造成锁骨骨折术后愈合效果差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手术因素;②非手术因素。其中非手术因素是指,由于严重的外伤导致骨折处的情况不容乐观,表现为粉碎性骨折以及骨折错位明显,修复难度较大。这样的后果往往是即使修复手术可以进行,但也由于情况的严重性使得骨折愈合的效果很难保证。另一方面,则是手术因素,包括手术中的操作失误以及术后的护理不当等等,这些原因所导致的后果往往可以避免,所以就此分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常见的手术因素,如在对锁骨骨折修复时,损伤了骨外膜及其内含的丰富血管,而导致骨折处的修复速率下降,严重的是会导致骨坏死或是其他的并发症。然后还有可能是因为骨折处活动度变大,而使得骨折固定装置发生移位或是滑动,进一步导致骨折修复不良,严重的会使得锁骨再生异常。这些都是要在手术中极力避免的,此外术后护理也很重要,不正确的活动锁骨也会使得锁骨康复缓慢,以及术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都会影响着锁骨骨折的愈合。在对150例锁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全大多数愈合不良的患者都是由于手术因素所造成的。在接近6.7%的不良愈合率中,有89%的不良愈合情况都是由于手术因素所致,而且多为骨折处固定滑动或是移位,因此提示要在手术环节上做好补救措施才能降低骨折固定脱位的情况发生比率。

3.2锁骨骨折不愈合的补救措施既然分析出了锁骨骨折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就可以相应的做出补救措施,最为关键的是要防止骨折固定处的稳定性。所以,一方面,应选择合适的骨折固定装置,常用的为钢板和克氏针固定,然而由于其力学特性所决定,往往运用部位不正确就很容易造成移位。比如,克氏针则更适合于近端固定。另一方面,术后患者活动时应该要注意对骨折处的活动把握,活动的方向和力度都会影响着骨折处固定装置的松紧,因此在这两方面都应该做好。然后,术前以及术中都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应尽量避免对骨外膜的血管造成破坏,以免进一步影响后期的康复和护理工作。

3.3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要提高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愈合率,有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由于克氏针固定法的广泛应用于骨折处的固定,所以对于克氏针的适用部位和适用情况要十分清楚。其中克氏针在近端锁骨骨折以及中段骨折的修复中较为合适,而常见的固定物还有张力带固定、钢丝固定以及钢板螺钉固定等等,所以就要求要对患者骨折处的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并选择合适的固定物。

要提高锁骨的骨折愈合率绝非易事,这需要术中的严谨操作以及术后的细心护理。在骨折修复时,一定要遵循少损伤的原则,尽可能地在修复骨折的同时降低损伤的情况,如此可以有效维护骨折处的组织以及加快骨折愈合,而且也为后期护理减轻了压力。

参考文献:

[1]叶茂,袁金凤.锁骨骨折手术治疗及骨不愈合原因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06).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篇3

[关键词]长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小切口复位

[中图分类号]R683.42[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3-9701(2009)24-221-03

SmallincisionResetand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ynailintreatmentofLowerextremityLongBoneFracture

tianShanlinGUoShumeitUBaokun

ShenzhenLonggangDistrictnan'aopeople'sHospital,Guangdong5181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smallincisionreductionand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ynailintreatmentoflongbonefracturetreatment.methodsFromJanuary2003toJune2007duringthe54patientswithlowerlimbfracturesapplicationofsmallincisionreset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ynailtreatment,threetofivedaysafterthebeginningofCpmapplicationsforjointexercise.Results54casesoffractureorclosetoeachbitofanatomy.Follow-upof10to26months,withanaverageof14months.Fracturehealingtimefor3to6months,anaverageof4months.nodelayinbonehealing,nobrokennails,thebonemarrowcavityinfection,fatembolism,jointstiffnessandre-fracture,andothercomplications.Conclusionthesmallincisionreductionand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ynailtreatmentoflowerextremitylongbonefractureswithlesstraumaandsurgicaltechniquesdonotaskformuch,bitaccurate,fixed-strong,highrateoffracturehealing,totheearly,lowrateofinfectionisthetreatmentoflowerlimbfracturebetterway,itisworthinclinicaluse.

[Keywords]Longshaftfractures;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ynail;Fixation;Smallincisionreset

作为下肢长骨干骨折的股骨干、胫骨干骨折是临床十分常见的骨折,交锁髓内钉因其固定坚强可靠,能早期活动,并发症少,正越来越广泛地被临床应用。我院2003年1月~2007年6月采用小切口骨折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胫骨干骨折5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4例下肢长骨干骨折中男性41例,女性13例。年龄16~64岁,平均30.5岁。直接暴力43例,间接暴力11例;其中车祸伤38例,砸伤12例,坠落伤4例;开放性骨折32例,按Gustilo分类:Ⅰ型24例,Ⅱ型8例,按骨折部位分:股骨21例,胫腓骨33例。其中节段性骨折2例。手术时间:开放性骨折伤后6~8h以内进行,其余均于入院24h内进行。本组54例均作静力交锁,其中24例作扩髓(股骨骨折21例均作扩髓,胫腓骨骨折33例中3例作扩髓),30例胫腓骨骨折未作扩髓。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取仰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生效后开放性骨折先予彻底清创,去除所有的失活组织及可疑失活组织。先以骨折处为中心做3cm长小切口,能显露骨折断端即可,清除断端嵌入的软组织,清理断端坏死组织和血凝块。另在股骨大粗隆上方(股骨骨折)或胫骨结节上方(胫骨骨折)做4~6cm长小切口,选取梨状窝(股骨骨折)或胫骨结节至平台中点(胫骨骨折)为进钉点,然后按扩髓或不扩髓法插入合适的主钉,至近断端切口后直视下牵引整复骨折,继续将主钉推入远断端髓腔内固定。安装瞄准器,分别锁定远近端各两枚锁钉。大的骨折碎片如不能解剖对位,根据情况可采取先打入髓内钉后,再将骨折片复位,用双七号线固定于髓内钉周围。

1.3术后处理

开放性骨折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3~7d预防感染,10~12d拆线。1~2d行股四头肌锻炼并活动踝关节及足趾,于术后3~5d开始下肢Cpm机辅助关节功能锻炼。8~12周后定期摄X线片复查,有骨痂形成后扶拐下地行走、骨痂连接骨断端时部分负重运动、有较多骨痂连接骨断端后进行完全负重。

2结果

全部采用静态交锁,术毕测量患肢无短缩、旋转及成角畸形,伤口均甲级愈合。本组5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6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术后1~2周髋、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关节粘连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对位及骨性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无骨折畸形愈合及延迟或不愈合,无感染及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情况。无坐骨神经及血管挫伤等并发症。

3讨论

3.1交锁髓内钉固定的优点

交锁髓内钉适用于大多数股骨干、胫骨干新鲜或陈旧骨折。交锁髓内钉通过骨折远近端横穿的锁钉使髓内钉与整个骨干形成一个整体,在骨组织和钉体之间提供均匀的弹性应力分布,有良好的抗旋转和抗压缩作用,在保持普通髓内钉优点的同时扩大了手术适应证。能够较好地控制旋转,保持肢体的长度,有较强的抗折弯、抗旋转性能,从而使骨折端获得最大的稳定性;在获得良好对位对线的同时,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加速了骨折愈合,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提供了保障,可以早期进行股四头肌和膝、踝关节功能锻炼,减少了股四头肌粘连、肌肉萎缩及膝、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便于护理和患者的康复[1]。

3.2小切口直视复位的优点

下肢长管骨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多属于复杂的严重粉碎性骨折,骨折端常有软组织嵌顿,闭合复位穿钉难以达到理想的对位,而强求闭合复位有时还会加重损伤。同时闭合手术治疗长骨骨折,由于筋膜和皮肤紧闭,在进行髓内钉固定时扩髓可以加重骨折端的出血,即使非扩髓类髓内钉在打入时也会增加髓腔的压力,导致髓腔内容物进入筋膜间隙,增加筋膜间室的压力,有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可能。闭合复位穿钉对技术要求较高,如复位不好,需反复穿钉,加重骨与周围软组织损伤,延长手术时间,有时需用C型臂X线机协助完成,手术人员受辐射伤害[2],有时即使长时间电视透视下反复复位也难以达到满意复位。通常的开放复位内固定的切口比较长,不仅加重了手术的创伤,对断端周围血供破坏大,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又容易造成骨不愈合并发症出现。

本组病例采用小切口采用开放小切口复位和内固定,具备了常规手术切口复位准确、手术速度较快及闭合复位患肢损伤小的双重优点。仅在骨折部位做长约3cm的小切口,显露骨折端,清除扩髓时形成的骨折端的大量积血和血肿后,可用手指直接触摸引导复位骨折。不剥离骨折端的骨膜一般可以使骨折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它既保持了交锁钉固定的优势,克服了大切口直视下复位对骨折周围软组织造成的骨膜破坏,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骨折愈合相对缓慢的不足,又避免了闭合复位操作复杂,需要长时间X线透视及技术设备要求高的缺点[3]。同时避免了术者长时间的X线的接触对身体造成的损害。由于骨折端切开,骨折以及扩髓引起的积血能很好地排出,避免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3.3是否扩髓的选择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考虑到扩髓钉对肺循环造成的影响,不扩髓钉的应用逐渐增加。但与扩髓治疗相比,不扩髓治疗已经显现出较高的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率及较高的断钉率。目前,扩髓交锁钉仍然是治疗长骨干骨折的首要选择[4]。扩髓使髓内直径更加一致,髓腔变直,增加了骨与髓内针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增加摩擦力以提高骨折固定的稳定性。一般扩髓至12~13mm,其引起髓循环障碍是可以恢复的,而且扩髓的碎屑可以诱导新骨形成有利于骨折愈合。开放性胫骨骨折以不扩髓为宜,闭合性胫骨骨折大多也不需扩髓。原因是一方面胫骨位于皮下血运差,另一方面扩髓后感染更为严重[5]。本组54例中24例作扩髓(股骨骨折21例均作扩髓,胫腓骨骨折33例中3例作扩髓),30例胫腓骨骨折未作扩髓,均取得良好效果。无骨折畸形愈合及延迟或不愈合,无骨髓炎的发生。

3.4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在开放性下肢长干骨骨折中的应用

对受伤时间短、伤口污染轻、软组织损伤不严重的患者,在严格彻底清创、保证骨折表面软组织覆盖,同时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下,可以急诊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本组按Gustilo分类Ⅰ型、Ⅱ型开放性骨折共32例,均在伤后6~8h内严格清创,同时行交锁髓内钉一期内固定,及时合理修复局部软组织损伤,无一例发生感染。Gustilo分类Ⅲa以上和受伤时间8h以上的开放性骨折患者没有采用本手术方法治疗,其应用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3.5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应用

带锁髓内钉的应用为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术后康复治疗提供了前提条件。带锁髓内钉创伤小,静力型加锁固定,固定稳定,不需外固定,使患者克服了对创伤及手术后疼痛的恐惧,能够早期进行康复训练[6]。本组病例均于术后1~2d股四头肌锻炼并活动踝关节及足趾、术后3~5d开始下肢Cpm机辅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2周左右扶拐下床(注意患肢免负重)、复查X线提示有骨痂连接骨断端时部分负重运动、经复查X线提示有较多骨痂连接骨断端后进行完全负重。本组病例术后1~2周髋、膝、踝关节功能即全部恢复正常,无关节粘连发生。

本组资料表明,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长下肢干骨折符合生物力学接骨要求,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稳定性好,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骨折愈合率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膝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即使是开放性长骨干骨折在严格清创、适当抗菌药物预防治疗,并严格掌握手术、扩髓适应证及熟练的操作下,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而且该方法避免了术者和患者长时间的X线的接触,对手术医生水平要求不高,在没有电视X光机的医院也可以进行,是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较好的方法,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桑建新,秦本刚,张俊杰,等.交锁髓内钉和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比较[J].实用骨科杂志,2005,11(4):317.

[2]丁建锋,张彬.有限切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55.

[3]王春,孔祥标,刘成招.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1):11.

[4]刘世敬,李佛保,潘滔.长骨骨折髓内钉扩髓或不扩髓内固定的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2002,18(5):319.

[5]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8.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篇4

关键词:锁定板;胫骨平台;近端骨折

前言: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骨科上,属于非常常见的一种骨折形式,其造成的原因多是由于高能损伤或者交通意外所造成,由于社会发展的迅速,尤其是城市交通情况的愈发复杂和城市建筑物修建的数量愈发增多,都是造成胫骨平台骨折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之一(1).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在原则上应该按照关节内骨折的处理原则来操作,其主要的治疗目标是恢复患者正常的下肢力线,做到有限的固定,同时确保膝盖功能的良好和保护软组织的断裂(2).因此本文针对我院从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32例胫骨平台近端骨折的患者作为对象。探讨锁定板在临床上治疗胫骨平台近端骨折的实际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性资料

针对我院从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32例胫骨平台近端骨折的患者作为对象。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为21-61岁,平均年龄为33.4±6.8岁。其中右膝骨折17例,左膝骨折16例。从受伤的原因上进行分析,重物致伤8例,交通致伤11例,高处摔下致伤13例。其中,患者半月板损伤较为严重,关节面都有凹陷在2-9mm之间的移位。所有的患者均符合: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

针对以上骨折的患者,均有手术指征,予行开放手术治疗。单髁骨折患者采取前外侧或后内侧切口,严重双髁骨折患者采取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常需切开半月板在直视下重建平台关节面。在骨折的部位处,将骨折坍塌处的碎片进行清理,寻找骨折塌陷最下方后用骨膜剥离器将整块碎骨抬起。恢复各处骨折平台的原有高度,复位关节面各碎骨块、关节软骨等使关节面平整。采取克氏针或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各平台碎骨,使破碎的平台为一整体。Schatzker分型5、6型及胫骨上段骨折者选用尺寸合适的内侧或外侧解剖锁定板对其进行固定。双髁骨折粉碎严重者,有时需用内外侧两块锁定板联合固定。松质骨塌陷严重,骨质缺损大者,予采取人工异体骨植骨或取髂骨自体植骨。手术中还需注意探查膝部韧带损伤情况,必要时作相应的韧带一期修补重建术。术后予积极预防感染,预防血栓,及早期功能康复治疗。因锁定板是较稳定的内固定系统,术后3天伤口疼痛缓解后,便予Cpm及康复医师行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合并重要韧带断裂修复术后患者,予石膏或肢具制动4-6周后,拆除外固定,加强康复功能性训练。12周左右,根据骨痂生长情况开始对患者执行部分的负重锻炼。

结果

整体的手术时间大概为60-80分钟之间,均值为60±15分钟,患者出血性为210-440mL之间,均值为280加减23.2mL。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后均无一例发生关节炎症。针对所有患者进行了手术后10个月的随访,患者在治疗之后的4-7个月内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在手术之后的6个月之后,其HSS评分均值在80-95分之间,平均达到了87.3±5.4分,皮瓣坏死发生仅有一例,平均为103.4度,伸直性为-5-5度,平均达到为1.3度,膝关节伸曲为96-135度,均值112度。伸直性为-5-5度,平均达到为2.1度.治疗结果均良好,锁定板是目前治疗平台骨折最理性的内固定。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骨科上,属于非常常见的一种骨折形式,其造成的原因多是由于高能损伤或者交通意外所造成,由于社会发展的迅速,尤其是城市交通情况的愈发复杂和城市建筑物修建的数量愈发增多,都是造成胫骨平台骨折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之一。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在原则上应该按照关节内骨折的处理原则来操作,其主要的治疗目标是恢复患者正常的下肢力线,做到有限的固定,同时确保膝盖功能的良好和保护软组织的断裂。锁定钢板被采用来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是当前治疗复杂性平台骨折的一种趋势方法,尤其是和经皮放置钢板技术相结合的情况下,可以让平台骨折的治愈率得到不断的提升,效果明显。这是因为螺钉固定之后,可以和锁定板形成一个稳定的系统,确保骨折断面的对位和对线,提高了力学上的稳定性。对于继发性的复位丢失或者原始的复位丢失都具有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由于和骨膜组织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大,因此锁定板造成骨膜坏死的几率大大下降,对于区域内的血液供应有非常良好的保证作用,这也是提升周围性骨折后痊愈的一个良好的优势。

本文中,所采取做平台骨折的方法,首先重建关节面,抬起塌陷的平台,关节面一定安平整,无论碎成几块,均予复位关节面,克氏针临时固定,选用内或外侧锁定板固定。缺损大,予植骨填充。有些骨折平台太薄,不能打螺钉,可通过克氏针重建关节面后,将锁钉打于骨折面下方。相当于骨折的平台是放在锁定板的锁钉上,也可取的良好的恢复。如今,胫骨平台骨折的处理多选择手术治疗。手术目的:(1)恢复关节面平整、关机稳定性及正常的关节轴。(2)可靠固定骨折并允许早期无痛的膝关节运动及患者活动。(3)远期目标为关节功能完全恢复。避免创伤性关节炎。(4)胫骨平台及近端骨折,往往为高能量损伤,除骨折粉碎严重外,其可能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膝关节为负重较大的关节,平台骨质较疏松,尤其老年患者,锁定板作为一内固定支架固定系统,是目前膝部内固定器材中最稳定的固定方法。术后可尽早的功能训练,最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功能。同时膝关节软组织损伤严重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而减少手术对软组织的损伤,LiSS系统的锁定板则是平台骨折微创手术的理想器材。综上所述,在临床上针对胫骨平台及近端骨折的治疗,采取锁定板方式进行治疗,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内固定性能良好,软组织损伤小,是一种优势性的治疗方案,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叶锋,张龙君,陈建良,王水桥,王晓,郑晓东.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J].中国骨伤.2004(05)

[2]贾涛,张雅丽,贾明聪.胫骨平台骨折225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09)

[3]沈洪,朱昌明,冯克亮,李德刚,范士革,王学群.胫骨平台骨折31例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06)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篇5

【关键词】锁骨骨折;效果;适应证

锁骨骨折作为常见的骨折疾病,在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应给予一定的重视。而在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方式的选择时应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情况而定。本文就此探讨锁骨骨折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及适应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12月间的锁骨骨折患者116例,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中有58例采取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年龄段在15岁至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8.6)岁,男性39例,占67.24%,女性19例,占32.76%。其中车祸致伤患者26例,摔伤致伤患者21例,坠落致伤患者3例,直接打击致伤患者8例。B组采取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58例,年龄段在17岁至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5±7.6)岁,男性41例,占70.69%,女性17例,占29.31%。其中车祸致伤患者27例,摔伤致伤患者20例,坠落致伤患者4例,直接打击致伤患者7例。两组锁骨骨折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致伤原因等方面情况无显著差异,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选锁骨骨折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治疗,其中B组中锁骨骨折患者给予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即取患者为仰卧,将患者患肩垫高,患者头部转向健侧,在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的情况下以患者骨折端为中心进行切开。将患者碎骨快进行复位,使用钢丝进行绑扎,选择直径大小为2mm至2.5mm的克氏针,其中成人患者采取直径大小为2.5mm的克氏针进行逆行穿针处理,并且由患者的骨折端穿出,在复位后将其打入患者的骨折近端3cm至4cm距离,穿出患者的骨皮质。另一方面,对于采用钢丝绑扎后影响其复位的骨折块可将克氏针在穿入支撑后使用钢丝进行绑扎固定,针尾在折弯剪短后埋入患者的皮下,于患者手术结束后使用颈腕吊带进行外固定,持续时间为3周至4周。

对a组中锁骨骨折患者给予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即取患者为仰卧,将患者患肩垫高,患者头部转向健侧,在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的情况下以患者骨折端为中心进行切开,切口较大,且需剥离较多的软组织以及骨膜。先使用较细的钢丝将碎骨快进行绑扎,后复位、预弯钢板置于患者锁骨上方,在逐一钻孔进行深度测试攻丝后进行固定,于患者手术结束后使用颈腕吊带进行外固定,持续时间为2周至3周。

对两组锁骨骨折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2结果

由本次实验所得相关数据资料可知,a组中锁骨骨折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16.2±3.6)周明显少于B族中锁骨骨折患者骨性愈合时间(18.3±3.8)周,但a组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52%明显高于B组0.00%,其中a组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中有1例患者为骨感染,2例患者为克氏针滑移,6例患者为针尾处出现不适。即相较于a组,B组锁骨骨折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

3讨论

由本次试验所得相关数据资料可知,对锁骨骨折患者采取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以及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给予克氏针钢丝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多为锁骨中外1/3处出现粉碎性骨折,其手术操作较为简单,且所作切口较小,并且对患者骨折部位的血运情况的破坏较小,费用较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4]。但在选择克氏针时应给予重视,若克氏针太细则易出现旋转、折弯且固定不确切等情况,导致患者手术结束后无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于后期易出现骨感染、针尾不适以及克氏针滑移等情况。而给予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多为锁骨内中段或1/3处骨折,其手术操作较为复杂,剥离较多且切口较大,对于患者的骨折部位血运情况破坏较为严重,但其固定较为确实,于手术结束后可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并且有效避免出现锁骨髓内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5]。

综上所述,在对锁骨骨折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以及骨折粉碎情况选择合适的疾病临床治疗方式,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积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家基,施伟业,黄侣等.不同方法治疗锁骨骨折482例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11):921-922.

[2]侯培玺.68例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临床报告[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23):218-219.

[3]张堰冬,袁恺,张华等.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同期治疗锁骨骨折合并多根肋骨骨折[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9):74.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篇6

关键词:胫骨髓内钉;经皮微创钢板;胫骨干多段骨折

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ynailand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inthetreatmentoftibiafracture.methods59casesoftibiafracture,treatedfrom2013.01to2015.01,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onegroupweretreatedwith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ynail,andtheotherweretreatedwith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theoperationtime,bloodlosscases,thenumberofperspective,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andfracturehealingtimewereobserveredtocomparertheefficacyof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ynailand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inthetreatmentoftibiafracture.Resultsexcept1personineachgroupwaslostfollow-up,theotherpatientswerefollowedupfor19~27weeks(average22.4weeks),andtheirfracturehavehealed.wefoundobviousdifferencebetweentwogroupsaccordingtothedateoftheoperationtime,bloodlosscases,thenumberofperspective,andfracturehealingtime(p0.05).Conclusionthegrouptreatedwith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ynailhaslongeroperationtime,morebloodlosscases,morenumberofperspective,butshorterfracturehealingtime.andintheaspectsof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thetwogroups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

Keywords: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ynail;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tibialfractures

胫骨干骨折是骨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当暴力直接作用于胫骨干时,常出现胫骨干多段粉碎性骨折。目前胫骨干骨折的治疗主要采用微创内固定治疗,主要有带锁髓内钉及经皮微创钢板两种内固定方式。笔者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胫骨干多段骨折患者59例,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带锁髓内钉组和经皮微创钢板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带锁髓内钉与经皮微创钢板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胫骨干多段骨折患者59例,其中男40例,女19例,年龄21~60岁,平均(37.97±11.003)岁。纳入标准为:①有明确手术指征,胫骨干骨折ao分型为C2型(多段型);②为新鲜骨折,受伤前患肢功能正常,入院前未经任何处理;③不合并严重的脏器疾患,可耐受手术治疗;④为同一组手术人员施行手术。排除标准为: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肿瘤或骨病引起的病理性骨折;③合并同侧肢体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或筋膜间室综合征者;④胫骨干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型为iii型骨折;⑤由于合并症或其他原因,经处理两周内仍无法手术者;⑥全身情况差或精神病患者,术后无法配合功能锻炼者。

1.2分组按照内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带锁髓内钉组和经皮微创钢板组,见表1、表2。两组的年龄分布(p=0.982)、性别分布(p=0.779)、合并同侧腓骨骨折(p=0.789)、软组织损伤程度(p=0.728),χ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

1.3方法

1.3.1术前准备术前常规诊治全身性疾病,完善术前检查,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稳定于10mmol/L以下。根据软组织损伤情况决定手术时机,开放性伤口先予清创缝合、预防感染,患肢肿胀明显者予消肿对症处理。短期内不能手术者先行跟骨牵引,待患肢肿胀消退,皮纹出现,骨性标志明显,可行骨折手术。

1.3.2手术方法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大腿近端上止血带。若有合并腓骨骨折并且需行手术治疗者,先行腓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而后行胫骨手术。

带锁髓内钉组:患肢小腿后侧加垫,以屈髋屈膝70°~90°。在髌韧带中内侧做长约5cm切口,自髌骨下缘至胫骨结节,向外侧拉开髌韧带,由髌韧带内侧显露胫骨斜坡,在斜坡中心稍内上方开口,将导杆插入。在助手帮助下将骨折端复位,将导杆经髓腔串起中段骨折块并插至骨折远端。C臂机透视确认复位良好,导杆在髓腔内。助手维持骨折端复位状态,沿导杆用空心钻扩髓,选择将合适型号的主钉经导杆插入髓腔,在瞄准器辅助下打入远端横锁钉,根据骨折端复位程度决定是否回敲,而后打入近端的横锁钉,上尾帽。冲洗术腔,逐层缝合伤口。

经皮微创钢板组:在胫骨前内侧于骨折近端(或远端),距离骨折线3~6螺孔长度,做切口,长约3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胫骨内侧骨面,在骨膜外用骨膜剥离器由切口向骨折端方向推行分离软组织,而后选用合适长度的LCp板经软组织隧道插入,跨越中段骨块,送至骨折远端(或近端)。在C臂机透视下确定钢板位置准确后,先在切口处骨折端打入锁钉1枚,将钢板与骨折一端固定,再在C臂机透视下复位骨折端。在皮外以相同型号长度的钢板为模板,经相应螺钉孔做小切口,骨折远近两端各以3~4枚锁定钉固定。中段骨块根据其大小、复位情况及稳定性决定予1~2枚锁钉固定或不固定。C臂机透视下复位骨折端复位良好,内固定牢靠,逐层缝合伤口。

1.3.3术后康复及随访术后予消肿止痛对症治疗,伤口定期换药。术后3d内开始指导患肢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及踝关节免负重屈伸活动,术后10~14d伤口拆线出院。术后1月、3月、6月、9月,定期门诊复查胫腓骨正侧位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及检查患肢功能恢复程度并以此为根据指导患肢进一步康复锻炼。

1.4数据处理观察带锁髓内钉组和经皮微创钢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等指标,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假设两组无明显差异,显著水平设定为0.05。当p>0.05时,保留原假设,当p

2结果

两组各有1例患者术后失访,其余患者均随访19~27w(平均22.4w),骨折均愈合,患肢功能锻炼后可自如行走,患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带锁髓内钉组与经皮微创钢板组相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带锁髓内钉与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手术中的体会术前需用健侧胫骨的X线片测量胫骨长度及髓腔直径,以防术中复位时骨折端长度丢失或牵引过度,备好合适型号的髓内钉或LCp钢板。不论是带锁髓内钉组还是经皮微创钢板组,术中均尽量保护骨折端血供,可使用1~3把广口点式复位钳,在牵引折顶手法下配合加压-放松-加压的方式经皮将骨折端复位并钳夹固定,注意避开血管神经及避免卡压皮肤。对于复位困难的病例,可考虑在骨折端行小切口辅助复位,原则上不使用钢丝环扎。LCp钢板固定可视为内固定支架系统,不要求与骨面紧密服帖,但若骨折端较长,可适当预弯,减少内固定物拱起对软组织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对于髓内钉扩髓或不扩髓的选择,有文献认为:髓腔窄于8mm的建议扩髓以便于使用较粗的髓内钉增加固定强度,而对于软组织广泛损伤、骨外膜已严重破坏的病例,则需谨慎扩髓或不扩髓,防止骨折端血运进一步破坏。本研究纳入的患者术中均使用扩髓操作,扩髓前要求尽量复位骨折端,因为骨折端移位较大时,扩髓时磨钻偏于髓腔成角对侧打磨导致扩髓不均匀,严重时主钉插入后骨折断端成角无法纠正,需加打阻挡钉增加手术操作。主钉插入时需均匀用力推入,切忌用力敲击防止骨折端隐裂或主钉弯曲导致远端横锁钉位置与瞄准器不符。

3.2带锁髓内钉与经皮微创钢板手术特点的比较带锁髓内钉与经皮微创钢板手术均强调闭合复位和微创,采用生物学固定的理念,在尽可能远离骨折端的部位操作,最大限度的保护骨折端的软组织及血运,较传统的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式,有明显的先进性。

带锁髓内钉对比经皮微创钢板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带锁髓内钉需在膝关节处做切口,对膝关节及髌韧带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术后可能有一部分病例发生膝关节疼痛,影响患肢康复锻炼。而钢板固定则不存在此并发症。②带锁髓内钉器械复杂,操作要求高,在闭合拧入远端锁钉时,可能存在瞄准器无法对准的情况,需要C型臂反复确认,延长手术时间。③带锁髓内钉的扩髓操作破坏髓内血管,术中出血量较多。本研究中,带锁髓内钉组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均高于经皮微创钢板组。此外,髓内钉操作增加髓腔内压力,可能增加脂肪栓塞风险。本次研究中虽两组均未有脂肪栓塞的并发症出现,但不排除病例少的可能。

带锁髓内钉相较经皮微创钢板也有以下优点:①带锁髓内钉为中心型固定,对骨折端的应力影响很小,尤其康复期动力化后对骨折端基本不存在应力遮挡。而经皮微创钢板为偏心型固定,虽然其钉板锁定系统及有限接触设计大大减少钢板对骨折端的应力遮挡,但在负重时仍对骨折断端的一定程度的应力干扰。②带锁髓内钉属于髓内固定,力臂短,弯矩小,有很好的抗压、抗旋作用,且由胫骨结节至踝关节面上端,几乎跨越胫骨全长,完美的实现了生物学固定的理念。而经皮微创钢板固定随着钢板长度增加,对骨折端固定的稳定性相对减弱,尤其抗扭转性能减弱明显。故而在长节段的C2型骨折的治疗中,带锁髓内钉较经皮微创钢板的稳定性有明显优势。③带锁髓内钉属于髓内操作,对骨膜及软组织几乎没有剥离,并且在扩髓时释放的骨泥填充在骨折端,可促进骨折端愈合。而经皮微创钢板手术,需在骨膜与软组织间分离出潜在隧道插入钢板,且钢板越长,越难与胫骨完全服帖,对软组织损伤就越大。有文献报道LiSS钢板相较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皮肤坏死率更高,本研究中未发现皮肤坏死病例,可能与例数较少有关,但术前充分的消肿与皮肤软组织准备也是避免软组织并发症必不可少的因素。

4结论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较经皮微创钢板治疗胫骨干多段骨折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透视次数较多、但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别。

参考文献:

[1]耿桂平,鲍自立,徐彬,等.钳夹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胫骨骨折[J].中医正骨,2009,21(4):41.

[2]李临齐,吕龙,李华,等.Fixiontm可膨胀自锁髓内钉系统微创治疗四肢长骨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2):170-171.

[3]曾月东,何慕舜,林绵辉,等.磁力导航髓内钉小切口微创治疗胫骨干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3):223-225.

[4]叶京兵,叶峥,朱剑.交锁扩髓髓内钉治疗胫骨干C型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6):663-665.

[5]段晓东.带锁髓内钉与经皮微创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篇7

关键词锁定钢板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

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逐年上升,占全身骨折的3%~4%。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有导致髋关节内翻畸形的可能,且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易并发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故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2007年3月~2011年4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52例,男14例,女38例;年龄39~75岁,平均67.3岁,所有52例患者患者均闭合性损伤。致伤原因:摔伤30例,交通事故14例,高处坠伤8例。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Ⅰ型8例,Ⅱ型10例,Ⅲa型16例,ⅢB型14例,Ⅳ型4例,其中i、Ⅱ型为稳定骨折,Ⅲ、Ⅳ型为不稳定型骨折。

手术方法:施行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患侧臀部垫高,骨科牵引床上先行骨折闭合复位,C臂机观察满意后取外侧切口,长约10cm。切开阔筋膜张肌和股外侧肌,暴露大转子外侧及转子下。在不影响锁定钢板近端植入的情况下,先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在直视下将已选好的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由切口近端推向远端,贴近于股骨干外侧骨面的合理部位。然后C型臂X线机透视找到导针在股骨颈中合适位置,用4~5颗长度适中的自锁螺钉固定。在接骨板下方旋入预先设计好的几枚自锁皮质骨螺钉固定,合并股骨距或大转子骨折可用钢丝捆扎或螺钉固定即可。C臂X线证实复位和固定满意后,冲洗创口内置硅胶引流管,逐层缝合关闭切口。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2~4天,并进行预防血栓及补充钙剂等治疗。术后2周扶拐下床不负重轻度锻炼,术后2~3个月开始部分负重,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见X线平片骨折线模糊且大量骨性骨痂形成后可完全负重行走。

疗效判断标准:1优:康复后髋关节无疼痛,步态正常;2良:髋关节无疼痛,轻度跛行;3可:髋关节偶有疼痛,需要持拐杖或支具行走;4差:髋关节持续疼痛,无法行走。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数据对比,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52例患者均随访6~18个月。均未出现髋骨内翻畸形、内固定物断裂、钢板松动、脱钉、螺钉切割股骨头、关节僵直、感染等并发症。骨折均获得愈合,见表1。

讨论

从治疗结果可以看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良率较高,在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的对比中,可以发现稳定性骨折的优良率是相对高一些的,但是由于样本量太小,X2检验尚不能认为两者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但是数据上最终肯定了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势:1与普通钢板、DHS等比较,锁定钢板切口小,有效减轻了手术创伤[3];2锁定钢板是以固定杆贴近骨面,没有不压迫骨面,减少了钢板对骨骼骨膜血管的损坏;3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锁定钢板不仅减少对骨骼骨膜血运的损坏,而且锁定后螺钉能够与钢板锁定后形成整体,减少了螺钉与钢板的力矩,是压力通过钉颈部分散到到骨折的两端,有的锁定螺钉还可以相互形成角度,增加了螺钉脱出的阻力,所以锁定螺钉在疏松的骨质内也能稳定地固定;4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DHS等比较,锁钢板锁定的三枚螺钉形成三角形于股骨头,稳定性更佳,而且锁定钢板上下端均能锁定,从而避免了钢板移位对股骨头的切割。

手术体会:1锁定钢板的置入应尽量骨膜的剥离,尤其对于对于移位不大的病例可保持骨骼的形状和减少对骨骼血供的破坏;2手术在C臂X线机的监视下进行操作,术中可随时了解螺钉的固定情况,避免螺钉穿出软骨面;3对于骨质疏松明显的患者,尽量放置锁定螺钉,锁定螺钉在疏松的骨质内也能稳定地固定,不易出现退钉的风险;5放置锁定钢板时应在钻孔前临时固定妥当,能够避免电钻钻孔时的钢板发生移位;4术中尽量将骨折断端解剖复位。采用骨科牵引床,避免成角畸形。

总而言之,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良好,操作方便,利于患者康复,适合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师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4):436-437.

2符林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9,34(4):51-52.

3崔冰,王德超.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医正骨,2009,21(4):27-29.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篇8

【关键词】胫腓骨中段骨折;lc?lcp接骨板;内固定;功能恢复

【摘要】

目的选择小切口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技术,应用lc?lcp治疗胫腓骨骨折。方法自2006年有选择性的共施行lc?lcp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段骨折15例,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保护好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有限显露骨折部位,c臂机下手法复位,骨膜表面顺行插入lc?lcp接骨板,分别于接骨板近、远端上自攻自钻锁定螺钉,次日开始功能锻炼。定期门诊随访,并评定其疗效。结果1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已愈合,功能评定采用johner?wruhs评分,优12,良2例,可1例,总优良率为93%。结论小切口lc?lcp接骨板内固定,具有创伤少、骨折固定牢靠、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一种对胫骨中段复杂骨折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胫腓骨中段骨折;lc?lcp接骨板;内固定;功能恢复

胫腓骨骨折是比较常见的损伤,治疗的方法也很多,各家报道的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本院骨科共收治比较典型的胫腓骨中段骨折15例,均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lc?lcp接骨板固定,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集病例15例,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8岁;左侧5例,右侧10例;均为胫腓骨中段闭合性骨折。受伤原因:车祸5例,高处坠落伤3例,平地摔伤7例。术前准备时间3~7d,平均准备时间5d。

1.2手术方法

对于此类新鲜骨折按照骨折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于胫骨远近端内侧远离断端处分别切口约2~3cm,保护好重要的神经和血管,骨膜外建立皮下隧道,有限显露胫骨骨折部位,尽量保持断端软组织袖套完整。(1)先将骨折块复位,可用多枚克氏针做暂时固定;(2)选择合适形状和长度的锁定加压钢板,尽量选用较长的钢板,骨折线两侧钢板长度以骨干直径3~4倍为妥,骨折部位骨质缺损范围越大,钢板长度应越长。据情可稍作塑型,减少钢板固定时对软组织的干扰,贴敷于骨膜外;(3)先在胫骨骨折部近段上1枚常规双皮质螺钉,把钢板与骨干初步贴敷,最后保证骨折远近端各有不少于3枚锁定螺钉进行固定,且均用双皮质固定;(4)术中选择性使用c型臂x线机监测骨折复位内固定的情况,严重骨折伴有骨缺损者则同时在骨折的压力侧行皮质外堆积植骨。

1.3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24~48h拔除负压引流。术后康复训练遵循传统内固定手术的原则,物理康复治疗应在手术后立即开始。术后第2天无痛时进行床上的膝、踝关节功能锻炼。3周内患者扶双拐,不负重行走,3~8周患者前足着地,8周后常规拍摄术后第2张cr片,酌情确定患者是否完全负重。骨折粉碎病例适当的延长1~2周。

2结果

1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和内固定断裂、退钉、骨折严重移位现象。骨折均已愈合,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5个月。功能评定采用johner?wruhs评分,优12例,良2例,可1例,总优良率为93.3%。

3讨论

3.1lc?lcp接骨板的生物学特点是

(1)保护血供:间接复位对骨折局部血运干扰很小,经皮穿入后接骨板置于骨膜外,避免了软组织和骨膜的过多剥离。这是因为lc?lcp的有限接触设计减少了对骨膜表面的压迫面积,从而保护血供。而且该接骨板不需要精确地塑形,锁定螺钉与接骨板锁紧,使接骨板和骨面不会产生额外的压应力,降低了骨膜的损伤,尽可能多的保留了骨膜的血供。(2)骨折固定稳定:通过带锁螺钉被牢固锁扣于接骨板来对骨折块进行整体加压,即使接骨板未进行精确地塑形,对于纵向压力,螺钉不会发生相对接骨板的移位,并可以在骨质内得到相当好的把持力。因此避免了螺钉松动,使骨折移位的风险降到了最低。(3)骨折固定可靠几乎不需外固定,使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成为可能,关节的活动尽可能早期进行,一般只要术后疼痛缓解,患者能够忍受疼痛时,就可以在术后第1、2天进行,不必等到无痛时进行,以免关节粘连,功能恢复欠佳,如此使住院的并发症明显下降。

3.2术中注意事项

(1)尽量选用较长的钢板,骨折线两侧钢板长度以骨干直径3~4倍为妥,骨折部位骨质缺损范围越大,钢板长度应越长。(2)术中减少软组织的剥离。(3)固定时,接骨板近端及远端各不少于3枚锁定螺钉固定,断端明显松动时还要增加。打入锁定头螺钉之前,可用细克氏针临时固使骨折碎片复位定,以免骨折碎片移位。必须指出这种新型接骨板和螺钉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特别是在处理骨干部骨折时,它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有非常仔细的计划,包括重温ao经典的原则。对于一种价格较贵的内固定材料,如何根据病情需要及结合患者经济状况,按个体化原则,选择有限螺钉数量的锁定并在理想的部位使用,文献中尚无定论[1],有待于进一步进行前瞻性研究。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篇9

关键词: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内固定;植骨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24-01

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近端骨折较为常见,对于移位较明显的骨折或伴有脱位的患者大多需要手术治疗。笔者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15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大块髂骨植骨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患者,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55岁。左侧6例,右侧9例,均为新鲜骨折。致伤原因:车祸伤7例,摔伤6例,跌伤2例。其中合并肋骨骨折2例,锁骨骨折1例。根据neer分类法:三部分骨折6例,四部分骨折9例,均无肱骨头脱位。伤后到诊时间最短1h-3d。

1.2手术方法:臂丛神经阻滞或全身麻醉,患者仰卧位,以利于C型臂x线机透视。首先取自体同侧大块髂骨待用。再取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经三角肌与胸大肌间隙分离显露肩关节囊,纵行切开关节囊,暴露肱骨近端。如果暴露不清,可在锁骨外侧切断三角肌锁骨起始部并翻转三角肌,同时助手配合内外旋上臂帮助暴露大小结节及肱二头肌长头腱。通常以肱二头肌长头腱和结节间沟为复位标记,注意保护关节囊、肩袖组织及旋肱血管。清除血肿和嵌入软组织后再整复肱骨近端骨折,此时使用先前备好的自体大块髂骨根据骨缺损情况适当休整后插入肱骨骨折远端髓腔内,再复位骨折,以恢复肱骨头盂肱关节面的对应关系及正常的肱骨头后倾角。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骨折端复位满意后用克氏针或复位钳临时固定。对于肩袖损伤的,可于冈上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部位穿引不可吸收缝线备用。根据骨折损伤情况,选用锁定加压钢板放置于肱骨近端外侧,钢板顶点安放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0.5cm、结节间沟后1.0cm,并用克氏针穿过缝合孔将钢板临时固定。头侧3-4枚松质骨锁定螺丝钉固定,切勿穿破关节内软骨面,以螺钉头到达肱骨头软骨面下0.2-0.3cm为宜。远端肱骨干部分同样至少3枚皮质骨锁定螺丝钉固定。最后将穿引出的不可吸收缝线缝合于锁定钢板近端边缘缝合孔内,以完成肩袖固定。仔细止血,逐层关闭切口,无菌敷料覆盖,三角巾悬吊伤肢。

2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60-100min,出血量150-350ml;住院时间9-25d。随访时间9-20个月。无手术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发生。无螺丝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及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4.5个月。按照neer肩关节功髂功能评分标准:优10例,良4例,差1例。

3讨论

3.1治疗方法与内固定的选择:目前肱骨近端骨折最佳治疗方法较多对于移位较明显的骨折或伴有脱位的患者大多需要手术治疗。主要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人工关节置换术(肱骨头置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肱骨头重建)。人工肱骨头置换主要适用于部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严重粉碎性骨折,无法达解剖复位内固定、肱骨头血供严重破坏、极易发生肱骨头坏死或预期功能恢复不佳者。重建肱骨头主要内固物有螺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传统钢板、锁定加压钢板等。本组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自体大块髂骨植骨内固定,效果满意。

3.2与传统钢板比较,有其明显的优点。锁骨加压钢板是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aSiF)针对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而推出的一种全新的接骨板内固定系统。其与传统钢板比较,有其明显的优点:该系统是建立在内固定支架的原理上,动力加压接骨板和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的有机结合,兼具二者的优势;该系统提供了螺钉与钢板的成角稳定性,可保持骨折良好的对位对线,并获得非常稳定的固定效果;螺钉与钢板之间的固定方式意味着钢板不必要与骨皮质完全相贴,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钢板对骨的压迫;在操作中保存了骨折端的动脉血供和静脉回流,小范围剥离将有利于创面及骨折愈合,符合微创内固定原则,有利于避免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钢板的形状与肱骨近端的形状一致,减少术后钢板对软组织的刺激,有利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3.3体会: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重点是尽量恢复肱骨头的完整性、减少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和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因此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应该围绕这些问题来处理。锁定加压钢板以其全新的固定理念,完善的设计特征,简便的操作要求,解决了以往内置物不能有效固定的缺陷,同时结合使用自体大块髂骨植骨,增强了固定的稳定性,同时也减少了异体骨的排异性,极大地减少了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便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再者自体骨可以极大地减少患者的医疗负担。因此,锁定加压钢板结合自体髂骨骨折治疗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创伤较少,具有疗效佳、康复快、功能好、费用低等优点,是手术治疗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姜保国,傅中国,等.肱骨近端骨折的外科治疗及术后康复[J].中华创伤杂志,2002,18(3):133

锁骨骨折康复方法篇10

【关键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

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4)30-0123-02

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4%~5%[1-2],根据患者损伤类型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但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骨质的特殊改变,治疗非常困慢。目前比较流行且疗效显著的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本分析以笔者所在医院89例患者为对象,探讨治疗疗效和预后相关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1月-2014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9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55例,患者年龄60~85岁,平均(69.34±8.67)岁。所有患者骨折均为单纯、闭合性肱骨近端骨折。结合影像学检查,按照neer分型[3]为:二部分30例,三部分35例,四部分24例。按照ao分型为:a型21例,B型36例,C型3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4d,平均(5.27±1.46)d。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排除锁定钢板禁忌证,患者取仰卧位并气管插管全麻,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暴露骨折位置。然后进行骨折的复位,必要时取同侧髂骨植骨,填补断端缺损,增加断端稳定,复位确认后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及螺钉固定,完毕后肩袖缝合。术后按照常规骨折治疗和护理。术后摄片确定患者骨折坚强固定后,第1天行握拳、伸指、肘关节屈伸、提肩功能锻炼;第3天在保护下行肩关节前屈、后伸功能锻炼;第7天在保护下行肩关节外展、内收功能锻炼,后逐步加大锻炼力度。

1.3疗效评定

术后常规定期随访,进行X线和Ct检查并进行肩关节预后功能评分,评价参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4]。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89例患者一次性锁定钢板固定成功76例(85.39%),失败13例(14.61%)。累计有效随访76例,肩关节预后优良58例(76.32%),差18例(23.68%)。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固定成功与失败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与固定成功与否无关(p>0.05)。患者的年龄和骨质密度是固定成功与否的相关影响因素(p

治疗后患者肩关节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是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此外,患者的骨密度与肩关节预后功能不相关(p>0.05)。按照neer分型,其二部分、四部分与肩关节预后功能相关(p0.05),详见表2。

3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十分常见,治疗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和骨折类型可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严重的骨折必须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保证预后肩关节功能正常,固定的方法也较多,需根据患者而言。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是年龄大于70岁、女性的Ⅳ型骨折各治疗方法的效果均较差[5-7]。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但其预后影响因素十分多且复杂。

对年轻患者的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二、三部分骨折,三叶草形钢板固定治疗疗效十分满意[8-10]。但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由于较多伴随骨质疏松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疗效较为满意[7]。主要由于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能有效防止螺钉脱出,从而防止骨折端再次移位,也能较好的保护骨膜和血运,针对老年患者,取同侧髂骨植骨填补骨质缺如,增加断端稳定,能有效的降低肱骨头坏死的发生率[11-13]。本组分析结果显示,锁定钢板治疗后一次性固定成功率为85.39%,优良率为76.32%,疗效较为理想。

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患者肱骨近端骨折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与患者的年龄,neer分型的二部分、四部分。但不管什么治疗方法,术后肩关节功能锻炼是康复的重要保证,坚强固定下适当早期的肩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患者康复[14-15]。

综上所述,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治疗疗效显著,年龄的增高对对患者固定的成功及肩关节预后均有影响。neer分型为四部分、ao分型为C型及患者骨密度低等是影响固定成功的主要因素,neer分型为四部分时其肩关节预后功能差。

参考文献

[1]胡晓川,黄富国,岑石强,等.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与肩关节功能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1):262-268.

[2]刘翠芬,于英楠.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的指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11(2):397-399.

[3]neerCS.Displacedproximalhumeralfractures,Ⅱ.treatmentofthree-partandfour-partdisplacement[J].JBoneJointSurgam,1970,52(1):1090-1103.

[4]王胜利,肖亮,郭庆功.锁定板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短期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18-20.

[5]GoldmanRt,KovalKJ,CuomoF,etal.Functionaloutcomeafterhumeralheadreplacementforacutethree-andfour-partproximalhumeralfractures[J].JShoulderelbowSurg,1995,4(2):81-86.

[6]陈长青,郭林新.微创术式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6):115-117.

[7]景孟强,李晓云.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影响肩关节功能的预后[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1):76-78.

[8]赵茂盛,赵利敏,农增波,等.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3,26(2):157-158.

[9]王亨火,张福强,林进禄,等.难复性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伴肩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初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99-100.

[10]王胜利,肖亮,郭庆功.锁定板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短期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18-20.

[11]齐隆辉,李康贵,肖智林,等.后侧入路双重建钢板治疗成人肱骨下段骨折[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101-102.

[12]陈昌胜,王东明.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47-49.

[13]张伟.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1,8(4):56-58.

[14]秦春明,王梅香.锁定加压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