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6:20

审美教育的意义篇1

关键词体育审美教育审美趣味素质教育

作为“感性”的教育,审美教育不能通过单纯的知识、技术和规则的灌输来实现。要实现真正意义上即感性意义上的审美教育,一个首要的目标和关键的环节是基于个体感官感觉的审美趣味的培养。在体育中有许多审美教育的因素在培养人才方面可发挥巨大的作用。

1体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意义

1.1塑造美的形体。在文明社会里,人的生活幸福与否总是和人的身体是否健康联系在一起的。体育教育最直接、最明显的作用体现在对人体塑造上,这种塑造不是盲目的,而是在美的规律引导下进行的。体育可以促使人体潜在的生理机充分展现,使人体变得健康与强壮;可以促使人体变得更加健康,最终使人体成为“健、力、美”的有机结合体。因此,通过体育审美教育,引导学生直接参与体育活动,并在这个活动中遵循美的规律塑造出自己健康完美的形体。

1.2塑造美的情操和灵魂。以人为中心的体育实践活动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未把自己的目光停留在人的“身体”上,而是希望对人的精神健康、灵魂高尚产生影响。体育中的审美教育与政治理论教育、思想工作是不同的,它主要是通过对体育美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获得愉悦,从中受到教育。参加体育运动,学生可以从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感受到坚定刚毅、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团结友爱、服从大局等品德之美,进而引起心灵的震撼,受到感情的熏陶,实现思想的升华。由此,可以深入挖掘体育在造就优良品质、塑造灵魂方面的巨大作用,并利用各种审美教育形式、教育途径使体育的美育功能在学生身上得以充分展现,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重塑自己的精神品质,实现灵魂的超越。

1.3提高审美能力。人的审美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造就和提高的。而审美教育对于人的审美能力的造就和培养来说,则是最基本的一种教育形式。通过这种教育,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认识美的规律,培养人们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并让人们充分利用这种能力,从生活的各个角度,人生的各个方面去捕捉美、享受美,塑造出美的形体、锤炼出美的心灵、陶冶出美的志趣、酝酿出美的生活。

2审美趣味的培养在体育教育中的价值

2.1体育与美育有着内在的关联,同属文化的范畴。体育本身是美的重要源泉,具有美育的职能。体育教育中的美学教育是通过体育创美、审美实践,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审美趣味作为一种心理趋向,它总是以某种审美价值标准引导着人们去进行审美欣赏等活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2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体育教学与训练所遵循的节奏、比例、均衡、韵律等法则都同美有着直接的关系,美育中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人体美、心灵美、艺术美等内容都与体育交织在一起。他们可以通过互通的途径予以加强和实现。体育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是通过体育创美、审美实践,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来为培养人服务。

3体育教育中审美趣味的培养

3.1培养审美趣味的首要前提是潜在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能力。体育方面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不是人们天生具有的,它只有以体育知识为基础,经过必要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学习和训练就是体育美学内化为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内化的结果。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审美情趣特点及心理活动,注意了解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程度,结合具体体育教学项目将美学理论及时注入到授课当中去,要系统地介绍美学知识,并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更要引导其形成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体育教学不单纯是为了完成体育知识和锻炼的转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体育美学知识的内化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2培养审美趣味的根本途径是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审美教育最忌讳的是枯燥的教学内容和刻板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实施审美教育和审美趣味培养的时候,教师要尽量注意丰富教学内容,全面展现不同类型、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审美对象,要运用多种可能的手段和通过多种可能的途径,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与审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审美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和领悟来培养审美趣味。体育教学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元素,运动技术、战术意识、身体素质等都能给人带来美感。通过组织观赛、观看影视等形式让学生从高水平的体育竞赛与表演中欣赏美、理解美,使美育贯串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情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培养审美趣味的辅助元素是浓厚的审美环境和审美氛围。个人审美趣味的培养和完善,必须是在与外界进行审美信息交流和享受审美对象的过程中实现。如果能为学生营造好的审美环境和氛围,提供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审美对象,让其在平时生活中就受到美的影响,则其审美趣味也同样可以得到不断的升华与净化。此外,还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教师也是组成这美好环境和氛围的一部分。体育教师的仪态、语言、修养等对学生也都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在审美教育中运用好知识和技能,也要通过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和气质来影响、感染学生,应坚决摈弃“粗人”形象,举止言谈要高雅,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

总之,将审美趣味教育渗透到体育中,其意义不仅在于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感能力,达到创造美的目的,更在于它能从理论层面上丰富体育的内涵,并按照美的规律推动竞技运动向高技术、高技巧、高艺术迈进,达到诗意的境界。

参考文献:

审美教育的意义篇2

关键词:审美教育全面发展素质提高

在经济、科技和文明的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审美教育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意义,尤其是高级人才的审美教育。中国的发展向教育提出特殊而紧迫的要求,赋予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新的时代意义。“审美教育”即“美育”,它与德育、智育和体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中国素质教育的统一整体。在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的审美理想。实现“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而充分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现代性深刻地影响审美教育的变革。下面笔者就审美教育在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时代意义,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审美教育是实现当代大学生德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审美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实现其美化自身,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可以启迪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就是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他人和自己,达到完善人格塑造的目的。

审美教育中的美术作品具有形象性,很容易被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大学生所接受,优秀的美术作品令人赏心悦目,具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带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力和愉悦感,大学生能潜移默化的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欣赏美、理解美,提高审美能力。而且,美术作品通过实在的三维空间和平面上塑造的艺术形象,反应现实生活,揭示生命存在的意义,表达艺术家对社会的体验与感受,更形象生动地对大学生实施教育作用。有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具有很强的震撼力,能触动大学生的心灵,使当代大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受到启示和熏染,通过作品的气势和美感,深刻的理解和感知作品的内在意蕴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譬如,大学生在欣赏敦煌壁画中《鹿王本生故事》时,不但可以欣赏到优美生动的敦煌壁画,还可以从鹿王身上看到忍辱牺牲,舍身救人的美德,从被救的人身上看到忘恩负义的丑恶行径。因此,优秀的文艺作品能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弘扬美好,摒弃丑恶,产生民族自豪感、时代使命感、爱国主义情感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促进德育过程的实现。

二、审美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科学素质

我国杰出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先生曾说:“中国美盲比文盲多”。他认为,中国的审美教育没有与社会生活发生关系,缺乏与大众的互动和沟通,“很多人有学识,但没有欣赏美的能力。”人们在崇尚现代教育中的科学教育时,不能忽视道德、理想、审美、情操等方面的教育。

事实证明,审美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促进右半脑的开发起到重要作用。审美教育是通过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启发大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去掌握、发现客观规律,促进大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发展。有位科学家曾在研究物理时为了拓宽解题思路,常常用看小说,听音乐的方式来帮助提高想象力和理解力。因此,美术作品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能使人更深刻而客观的认识事物,灵活而不机械的对待问题。受过良好的审美教育的人,感情会变得更加丰富,思维更加灵活,学习积极性更高,接受和应用能力也会增强。高校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不但要在知识结构、专业视野方面打破局限,更要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拓宽视野,创造充满人文气息和理性精神的育人环境,实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让他们从通识教育中获得丰富知识,从审美教育中完善人格品行,提高科学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达到全面发展。

三、审美教育是保障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审美教育不但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当代社会的必然要求。审美教育通过艺术作品渗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演变所反应出人类的精神与文明,使大学生能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满足,对其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创造思维,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入侵洞开了门户。”因此,审美教育能将审美状态传达到大学生的内心,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使其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潜能协调发展。

审美教育的意义篇3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048-02

收稿日期:[HtSS]2007-03-10

作者简介:李丽(1962-),女,回族,河南郑州人,副教授,从事音乐教育研究。

20世纪以来,世界音乐文化发展出现了一股非常重要的潮流,即许多国家普遍开始重视国民音乐教育,许多音乐家纷纷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国民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视角从集中培养少数音乐人才转向了提高全社会成员对音乐生活的参与程度,音乐教育的观念,也从纯粹的技艺传授转变成艺术的与审美的教育。

一、音乐审美教育研究的历史必然性

随着文化与社会的发展,近些年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出现了许多崭新的内涵。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日益增多,并已逐步成为当前音乐教育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国际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们认识到音乐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参与。他们认为,没有广大民众的参与,一个国家或民族就不能被视为是具有真正的音乐文明的。另一个原因是当代教育的发展,使社会普遍认识到音乐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音乐审美教育理念历史悠久

音乐审美教育有非常古老的历史。我国古代春秋末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认为,一个人的全面修养不能缺少音乐。如《论语・泰伯》中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即是此意。古希腊的斯巴达教育体系[1],要求儿童学唱赞美诗和军歌,把音乐作为鼓励儿童勇气和培养儿童纪律的工具。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很难找出一种比从长期的经验中所发现的更好的东西,那就是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柏拉图论教育》)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承袭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和教育,在那里,音乐长期拥有重要的教育地位,被保留在所谓的“自由七艺”之中……这些音乐教育历史证明: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而音乐教育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起着其他教育和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从古至今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存在于教育的全过程。

2.我国音乐审美教育有待深入

我国与世界许多重视教育的国家一样,也具有悠久的音乐教育历史,但真正称得上音乐教育的历史,则只能从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算起。五四前后,虽在蔡元培先生的“美育代宗教”主张的影响下,音乐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终因时代的原因而不能有真正的音乐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在建国初火热的政治年代,音乐教育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又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思想道德功能与智育功能,同时初步承认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尽管如此,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美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问题,尤其是美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问题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人们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仍局限于音乐的辅德和娱乐作用上,忽视了音乐教育的内在本质――审美价值和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美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待作用,对美育的本质和中心地位的认识没有被提到应有的高度。

二、音乐审美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

国民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素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中的学校音乐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他们都是音乐教育的对象。目前,我国学校还存在有将音乐教育的目标简单地等同于或低于其他课程目标的现象,要么不够重视,要么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没有很好地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音乐兴趣和能力的形成以及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将导致音乐审美教育艺术性的丧失,也将使其在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1.提高对音乐审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在漫长的教育史中,音乐艺术曾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长期存在于学校教育中。古今中外,伟大的教育家们都曾不同程度地重视音乐的教育价值,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捷克音乐教育家西赫拉指出,音乐教育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在教育过程中,音乐起什么作用?怎样对待音乐教育?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日本山叶音乐教学法对国民音乐教育有过这样明确的阐述:“这种教育的目的,不只在培养特殊学生,虽然有些学生在音乐上的能力会较其他学生逊色,但是这并无损于他们的人类价值。”[3]1999年,我国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地将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美育再次被写入国家的教育方针中。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也就有了根本保障,音乐教育又一次被确认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教育的审美本质,表现出其不仅具有其他学科所共同的认识功能,更为重要的是显示出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即以其“直指人心”的审美功能对人自身美的潜质进行挖掘和培养,达到陶冶人的心灵和塑造人格的目的。

2.要树立音乐审美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的理念

人们已认识到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是如此广阔,有的已超出了美育本身的范围。每个人从小到大都要接受学校教育,音乐审美教育实践活动应不失时机地始终坚持审美教育原则。美育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系统地、循序渐进地、目的明确地传播审美知识和培养审美能力,描准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即美,培养各层次受教育者的感知、理解、体验、评价、鉴别和再创造的审美艺术能力。这将是人类自我教育的方式,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培养祖国接班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内容。因此,音乐审美教育将奠定人一生的全面素质能力,音乐审美教育由此成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

三、当代音乐审美教育的新内涵

一场波及世界范围的始自20世纪70年代的重视素质教育的改革运动蓬勃发展,至今已有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美育观念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肯定和推广。但是,当代音乐审美教育理念与传统的美育观念相比又具有了许多崭新的内涵。传统美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现如今,包括人文学科在内的科学发展总的特点呈现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我们目前所论及的音乐审美教育也涉及众多学科,至少包括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以及思维科学等等。因此,对音乐审美教育的新内涵的阐释离不开相关学科的发展。从教育学和心理学发展来看,美国当代教育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的理论,已把音乐智能提高到与语言、逻辑智能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使音乐教育在教育中具有了从未有过的重要作用;1995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戈尔曼在“情商”概念的阐述中认为,情商是一种调整与控制情感的能力。他认为,人的成功因素中,情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特别强调通过音乐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教育是培养“情商”的重要途径[4]。还有一些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也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新内涵。这一切都在提醒音乐工作者,必须在实践活动中从广泛的教育内涵方面学习、理解和运用审美教育手段,对受教育对象最大限度地实施全面的审美教育,在这一教育中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完美的结合。

四、当代音乐审美教育的社会意义

提高人的素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社会发展也为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当前,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呼唤“以人为本”的教育。由于只有人才能创造知识、掌握并运用知识,因此重视人的本体作用的素质教育就成了时代的必然要求。

1.音乐审美教育具有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才必须具有创新能力,而音乐审美教育对人的创造力中的想象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这也说明,音乐的审美教育也具有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这将凸显音乐审美教育的地位及社会功能。

2.音乐具有教育、审美、娱乐三大基本功能

无论主体的音乐条件如何,他欣赏音乐的能力总是高于他从事音乐制作和演奏的能力,所以,音乐审美首先是属于大众的,也正因如此,音乐审美教育就具有了充分的社会性。从美育的角度看,音乐是美育诸多形式的纽带,音乐以其特有的音响美、节奏美、旋律美直接强化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陶冶其情操。重视音乐的审美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音乐审美教育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由于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高速的生活节奏,人们的身心经受着从未有过的压力,精神疾患成为难以控制的时代病。人类应该拯救自身,特别是拯救自身的心理缺损,这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课题。而音乐审美教育对克服人的情感“异化”,使之身心和谐发展乃至全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广泛的效用,而且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曾说:“心灵的器官是音乐,心灵的艺术意识语言是音乐。”当人们接触一部音乐作品时,其实是正在感受着作曲家的灵魂。或许我们不知道引发作曲家产生这种情感的事由,但我们却能通过其作品直接触摸到他的情感。音乐并不是表现某一个人在某种状态下的激情,而是表现激情本身。每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他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他因此美化……”。音乐能美化人们的灵魂,能激发大众对美好愿望不懈追求的热情;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感,保持和发展人的想象力,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的强烈欲望。这些审美功能的实现,将提高大众群体的文化内涵和修养层次,具有广泛的实践效用和社会意义。因此,加强和发展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虹.科学教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3.

[2]郁文武,谢嘉欣.音乐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审美教育的意义篇4

【关键词】哲学;音乐教育;审美教育;实践

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对于各门具体科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音乐作为一门具体科学,理所当然也具有其自己的哲学概念。而音乐教育哲学正是从哲学方面,特别是从艺术教育观方面来研究音乐教育的根本方针、原理及指导原则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音乐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反映了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并且对于各种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音乐教育的哲学》正是这样一本有关音乐教育哲学专著。它的作者贝内特・雷默教授是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美国音乐教育领域中审美教育的倡导者。

一、三种美学观点的碰撞

著作在一开始提出了对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较大的三种美学观点:思辨主义、形式主义和绝对表现主义。

思辨主义属于他律论倾向的美学,它认为:“音乐的内容是那些体现着某种外在于音乐的客观实在,即标志着纯粹音响现象之外的某些东西。它包括人类的感情、思想以及各种社会现实和自然现象。”形式主义与思辨主义相反,属于自律论倾向的美学,它认为:“音乐的内容只能是音乐自身的音响现象,它不是外来的,也不是独立存在于音响之外的包括人类感情在内的任何东西。”

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美学观点都过于偏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雷默克服了这两种美学观点的局限性,并吸收两者的积极因素,提出了可以成为音乐教育哲学的第三种美学理论――绝对表现主义。绝对表现主义包含了思辨主义和形式主义在内的两者的优秀思想,是一种区别于二者却又使二者相互协调的观点。绝对表现主义所提倡的是,对音乐的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情感的教育,同时坚持着真理和价值都是来源于音乐作品的内部,一部艺术品能够体现其价值的地方要从作品的内部进行挖掘,而不是简单的凭表面或者其他的现象来决定。绝对表现主义的观点对所有初学音乐的人来说,是一种全面的而且基础的观点,这不仅符合现代人对事物本质的探究,同时也符合用于教育中教与学的原则。作者详尽地阐述了他的绝对表现主义的审美教育哲学观,他从音乐的本体属性出发,确立了审美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为出发点,构建起审美教育哲学的理论框架。

二、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

形式主义认为,音乐的价值在于它自身;思辨主义认为,音乐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存在于作品之外。而绝对表现主义则是最全面的,它强调音乐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应从音乐作品的审美品质中寻找。“审美教育可以被理解为情感的教育”。音乐中的情感问题也是音乐美学理论不可忽视的关键,雷默站在绝对表现主义的立场,既不认同思辨主义肆意夸大音乐作品的情感,也不接受形式主义割裂音乐与情感本身固有的联系,他认为音乐中的情感不是指人类日常生活中所产生和发泄的一般实际情感,而是指更具普遍意义、更具概括性的情感。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注重音乐的本体性价值,将情感的体验、表现等人的感性认识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载体,关注人的心灵直接受到音乐的美的感染。他认为“音乐的美,在于感性结构上的有序,这正是它存在的合理性基础。而音乐的美呈现在审美关系中,这使音乐以听觉性为安身立命的基础。”。“重视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并不是要否定表现的艺术、实用艺术的价值,感性上杂乱无章或感性文本被消除,审美对象也就被消除了。只要人的听觉系统未发生本质的变化,人们需要感性的音乐美这一点就不会变化。”

三、审美教育――审美哲学的归宿

我们可以看到,雷默教授在他的著作的最后几章详细讨论了由一门必修的普通音乐课,表演和作曲两门选修课组成的较为完整的基础音乐教学体系,在实践中诠释了其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的基本观点。审美哲学对于审美教育的指导意义,可见一斑。那么,在我们的音乐教育实践中,审美教育应该怎样更好的进行?

1.从欣赏中体验美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其所体现的审美特征。学生是通过对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在欣赏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教材的选择与搭配,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的感受,这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从素材中挖掘美感

在音乐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并加以刻意地强调以增加审美教育的效果。如:对音乐的速度,让学生参与律动去感受苦乐,对于节奏,可让学生玩弄打击乐,去进行感受和领悟。既可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增加对美的认识和分辨,加深对美的理解。

3.重视美感的训练

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我们应明确学校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的人才教育。可适当降低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以便面对全体学生,让大家都能够接受,都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感受课业练习中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已经在政策上确立了以审美为核心、具有能够和其它教学科目相当之教学内容和规划的、尊重多元文化的、以音乐和美术两门艺术形式为主要代表的综合人文艺术教育的地位。但正如雷默在书中所担心的:“再好的理论基础也会毁在一个没有知识的教师手里”,只有每一个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都始终抱着一种正确的人生哲学和专业哲学,并具有将其付诸实践时所需的多方面能力,一门真正完善的课程才会逐渐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张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

[3]廖佳骅《审美教育过时了吗――多元音乐教育哲学思潮刍议》[J].中国音乐教育,2001年6月.

审美教育的意义篇5

【关键词】审美意识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教师

一、教师的审美意识在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中的引导性

教师的审美意识是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包括国内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的现状、国外的审美意识在教育中的体现、教师的审美意识与设计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一)国内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的现状

国内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的现状包括现状和发展趋势,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具体问题。

1.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我国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方针中,审美意识同德育、智育、体育相结合,发挥着各自的教学功能,共同促进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的设计艺术教育正进入实质性的研究与实施阶段。我国的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在整体教育链中承前启后,有着非常重要的继承与发展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培养,以及审美形态的认识与美感的表现,都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和影响的导向作用。近年来,国内的设计艺术教师正努力地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优化自身的审美教育结构与水平,以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来提高和探索新的设计艺术教学的实施途径与发展方向。现行的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模式,有着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各个设计艺术教育学科的设立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都体现了学科的独特性与规律性的设计艺术教育方式。然而,设计艺术教育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审美诉求,教师的审美意识就要加强设计艺术教育中的传播功能与更新,现已经进入了阶段性和急切性的研究,教师的审美意识是当今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的首要研究问题。

2.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的具体问题

是进入21世纪,设计艺术人才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各个学科领域中。教师的审美意识在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性作用成为教育与教学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然而,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背景下,在繁华的社会景象背后,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视觉传达信息。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的审美意识培养与养成,是当今教师首先要解决的审美意识问题。

(二)国外的审美意识在教育中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专家和学者就曾对审美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做过深远的理论阐述。柏拉图是最早对审美意识做过理论性探究的学者,他清晰地描述过审美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诗学》中,亚里士多德所谈及的净化说就是强调艺术的审美教育,他认为这种教育与道德教育不同,审美教育要适当地满足人的视觉与愉悦感,而人的本能、情感是人性中所固有的部分。审美教育满足了人们的视觉诉求,审美意识则是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与完善。1795年,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写下了《审美教育书简》,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审美意识在教育中作用的著作。著作第一次正式提出审美教育这一教育观念,并将审美意识与教育直接关联在一起,共同担负着培养职责和教育目的。

(三)教师的审美意识与设计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教师的审美意识与设计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重在研究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审美意识以及教师与审美意识的关系。

1.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设计艺术教育的全部过程中,教师的审美意识与学生的审美诉求问题是设计艺术教学中的重要的课题。经过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比照,认识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艺术教学的方向。教师是设计艺术教学活动中的先导;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审美意识改变审美观念的思想源泉。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和谐互动过程,则是提升设计艺术教学水平的快速路径,更是教学效果的先行条件。这取决于教师的审美意识的引导性作用,也是当今设计艺术教育质量的保证。所以把握和调节好学生的审美思维与审美观念的提升过程,使学生的设计创意表达处于最佳状态,是每位设计艺术教师都应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和艺术水平。

2.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多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为“美感”。“美感”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审美意识,是广义的“美感”,包括审美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表现形态,例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二是狭义的“美感”,意指审美感受,即是人们在欣赏活动或创意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审美感受是构成审美意识的核心部分;因此,审美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它们互为促进又互为补充地存在着和发展着。

3.教师与审美意识的关系

审美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教师是传播社会意识中的一员。教师具有双重性的角色,即是审美意识的传播者,又是审美意识的接受者。那么,教师将审美意识传播给学生,学生又是一种能动的反映,教师传授的内容和知识取决于被传播学生去探求,学生的审美水平与审美能力取决于教师审美意识的传播与引导。因此,审美意识作用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在讲授时会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念与表达能力,作用于学生的视觉思维创意中和审美表达里;所以,教师的审美意识不只是孤立存在的审美意识,而是与社会意识的发展诉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教师的审美意识与设计艺术教学的意义

提高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要注重建立健全设计艺术教学的理论体系,加强实践中对设计艺术审美意识的引导性与应用性,为新时代的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努力开创新思维、拓展新途径。这是对教师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一次从感性到理性的自我超越过程,它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时代诉求。

(一)教师的审美意识与设计艺术教学的价值

通过对教师的审美意识在设计艺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性研究,目的在于推动和建构设计艺术教学发展的新教学模式,为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和个性化制定出可提供理论的支撑,并为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二)教师的审美意识在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中的发展途径

教师的审美意识在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的快速发展途径,包括主要内容与模式、基本思路与方法、重点与核心、主要观点与行为实践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1.主要内容与模式

从内容方面分析,教师审美意识的引导性在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对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的感受,教师应将正确性、指导性、完善性的教学理念都要融合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从而实现最佳的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的效果,培养出高水平和审美意识健康的设计艺术人才。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的研究是以教师为主,利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这一研究的目的将以解决审美观念和审美造型表达问题放在第一位,强调教师的审美意识参与学生审美直觉的实践探索活动,注重教师审美观念对学生的引导性和融合性关系研究。要求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活动,对教与学的实践行为进行反思与创新。然而,在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的实践活动中也常有二者交融渗透的教学形式,从而出现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教学互动模式。

2.基本思路与方法

结合目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与教学改革,对设计艺术教与学的过程中的审美体系进行全面的研究;整理旧有的艺术教育与教学体系中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论,结合教师的审美意识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在重新审视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体系的同时找出设计艺术教育对教师审美意识的更高要求和当下任务。此外,还要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如,如何通过完善教师的审美意识水平来提升设计艺术教学的质量;结合国内外教育与教学情况,对教师的审美意识在设计艺术教育中的发展情况、态势以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分析;结合我国设计艺术教育背景,提出解决审美问题的关键;如何通过对教师的审美意识的提高来满足当今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的审美造型与审美能力的诉求,在新时代环境下,提高中国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的整体水平,为培养合格的设计艺术人才打下坚实地审美造型能力与表达力的基础。教师的审美意识与设计艺术教育、教学中的研究,采取研究比对法、实践研究法等手段。

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教师审美意识的提高,进而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全面培养与提升,找出影响教师的审美意识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审美意识和观念的修养,提高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中设计创意水平。以实践研究为主要方法,通过多年来从事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积累,探索出设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师的审美理念在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提供的新思路,重点集中讨论如何提高教师的审美意识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及指导性的方案,从而研究和分析完成审美问题的理论依据和设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3.重点与核心

研究教师的审美意识在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性作用,其中心在于通过教师的审美意识的传播与引导,使学生在审美理论学习和审美造型表达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其自身的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造型表达的种种差距。并在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审美意识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学生审美形态的观察与造型表达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在审美形态的表达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设计创新思考,从而得到对审美形态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与表达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盲目转向主动地学习。当今教师的审美意识的认识视野较有局限性,因此,通过教师的审美意识的提升,可以起到完善和提高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质量的教学效果。

4.主要观点与行为实践

审美意识在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的活动中,作用于学生的创意思维里,并参与在设计艺术思维中并融合于创意表达的行为中,是当今设计创意思维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专业知识和艺术修养。设计艺术教育和教学是教师审美意识的实践过程,它重点体现了教师的审美意识的影响和引导性作用。因为,教师的审美意识作用的关键是要有明确的设计审美观念、抽象审美趣味以及审美的造型能力和表达力。教师通过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研究所得出的大量研究论据和理论观点,通过周密的推理和论证,在反复完善教师的审美意识的指导性体系下,去验证每一个研究结论的方向性正确性,并发挥着教师的审美意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性的意义。

结语

在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审美意识既能指导参与设计艺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即学生,又能为设计艺术教育中的教学实践填补不足,还能提升设计艺术效果的高质量的审美标准。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港湾,也是人一生的审美教育与学习的航船起锚的美好基地。教师的审美意识是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质量提升的至关重要途径。教师是审美意识与观念培养的主导者,设计艺术人才在教师的审美意识的传播中将审美意识带入到广阔的社会活动与视觉空间中,社会意识环境又反过来推动教师的审美意识的快速发展与提升,因此,教师的审美意识的提升,才是解决设计艺术教育与教学中人才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教师审美能力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引导作用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a002)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郁士宽.现代应用美学基础[m].济南:山东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3]许自强.美学基础[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4]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审美教育的意义篇6

关键词:音乐;音乐审美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194-02

一、背景概述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发展关键期,但受复杂因素影响,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社会风气依然存在。当代大学生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一些大学生那里,传统的“舍小家顾大家”“讲奉献不讲索取”等意识相对淡化,“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并重”“事业和利益同步”等意识增强,甚至出现了讲排场、比阔气、一掷千金等不良行为,需要加强教育引导。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事物、新潮流,享受网络检索、传递信息与知识的便利,但也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和文化垃圾的影响。网络中存在的黄赌毒信息及负面舆论在不良商人和极少数“异见分子”推动下蔓延发酵,严重影响一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认同。一些大学生“人人为我”的意识较强、“我为人人”的意识较弱,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弱,愿景设计能力较强、实际执行力较弱。面对学习、生活、就业、工作中的压力和竞争、困难和失意,有的就无所适从,经受不了打击,甚至自暴自弃、走向极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实用化、功利化等特点。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与我们倡导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有不少差距。为此,高校开展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结合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开展全面的系统的教育实践活动,尤其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才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我们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坚持把音乐审美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充分发挥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音乐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音乐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有功能。本文所说的音乐审美教育是指在普通高校开设音乐选修课,举办文艺会演、主题音乐会或经典音乐作品和名家名曲演唱、演奏的音像视频资料欣赏,音乐作品或音乐流派评价等音乐专题讲座,组织大学生参加校园音乐社团、文艺沙龙和音乐文化下乡、下厂、下社区的多种音乐活动。对大学生开展音乐审美教育,不是强制性地要求所有大学生都成为音乐爱好者,而是希望大学生从音乐审美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年的实践证明,音乐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把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主体教育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充分体现,将音乐审美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不失时机地将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音乐审美教育中去,可以系统地、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可以对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在音乐审美教育这种实践教育模式下,可根据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找到更为直接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看,音乐审美教育由此成为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

爱国主义是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是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是民族复兴的动力,但是,随着国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传播,西方价值观的宣扬和渗入,对涉世尚浅、人生观价值观尚无形成的大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物质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下,导致部分学生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价值观念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移,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忽视他人利益和社会价值,缺乏对社会、对集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个人主义极度膨胀,导致同学关系冷漠,集体参与意识淡薄,团队合作精神缺乏,当他们的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个人价值无法实现,个人目标遭受挫折时,便会怨天尤人,迁怒他人,怪罪社会,愤世嫉俗,甚至做出极端自私的反应,以致违法犯罪。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音乐可以鼓励人们正确对待人生,调节平衡人的感情,优秀的音乐作品影响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思想行动;音乐教人真诚,音乐可以唤起爱心,音乐作为美的象征,其底蕴在于爱。大学生作为优秀青年的代表,对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在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大胆开展音乐审美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比如,《我的祖国》、《祖国颂》、《歌唱祖国》等歌曲,能唤起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激励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国歌》、《团结就是力量》、《黄河大合唱》等音乐作品,能唤起人们对社会、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以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去唤起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集体主义精神,是其它教育方法无法替代的,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高校的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特别是一些集体的合唱或合奏,它要求人人紧密配合,相互合作,共同演绎同一首音乐作品,任何一细节出问题,任何一个人出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合唱或合奏水平。因此,音乐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把它融入到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过程,让大学生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学习与他人合作和相处的能力和技巧,这种在音乐中的合作能力最终会影响和转移到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促进大学生团体精神的培养。

(二)坚持把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大学生社会道德的主体教育

社会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必须下大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社会道德水准出现滑坡,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在社会上流行,过去比较神秘的高校,成为了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和影响,社会上各种道德败坏的表现也逐渐腐蚀着大学生的灵魂,大学生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缺乏清醒的认识,对是非,善恶,美丑,心中没有客观标准,往往判断不清,把握不准,致使是非观念模糊,荣辱观念混淆,大学校园里,也出现了一些违法犯罪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形象。因此,必须坚持把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大学生社会道德的主体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水平,要特别重视音乐审美教育,通过演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爱的奉献》和欣赏不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优秀音乐作品,使大学生在触景生情、借物咏志的音乐旋律中,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水准。

让大学生在音乐审美教育实践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巨大变化,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作用,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矛盾的判断力,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从而使大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坚持把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对大学生引导对路,教育得体,可以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认知和价值判断力是与人生的目标,与生存价值是相关联的,大学生的价值认知能力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光靠理论灌输所能解决的,正确的认识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参与社会实践来树立。音乐审美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音乐审美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大舞台,让大学生自愿参与和快乐参与,大学生自觉参与到各种集体活动中去,使他们成为音乐审美教育的主人,在教育中增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体会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明白个人应该对集体承担的责任。这样,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就会在各种活动中得以具体化,直观化,进而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团队精神与人际关系。在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审美活动中,要善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其中,让大学生在积极的音乐审美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模仿、暗示、感染,逐渐认同和内化。通过内涵丰富的多层次音乐审美的校园文化建设,带动整个校园环境建设,淡化市场冲击,坚定理想信念,完善道德人格,使大学生在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结语

音乐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是在音乐审美的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大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道德的教育力度,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方法,通过对音乐审美活动的认知、感悟,对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道德存在价值的发现、开发和培养,从根本上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蔡曹.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06.

[2]赵峰.音乐审美教育在学校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05(36).

审美教育的意义篇7

(一)有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健全审美观念

正确的审美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开了一扇窗,美育不是抽象的,而是运用艺术作品中具体的可感的艺术形象来感化人、愉悦人。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艺术作品的审美观逐渐个性化,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正确的美育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形成符合时展要求,富有民族传统审美标准的审美观念,避免以丑为美、以怪为美的不良审美观的出现。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艺术实践等活动中培养学生鉴别美与丑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需求。

(二)有助于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力

美的事物总会让人浮想联翩,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艺术作品为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让人们可以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正确的美育教育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将个体独特的情感依照一定的美学思想,有规律、有意识的通过不同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创造美的过程。通过创造美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感知力、观察力、理解力,学会深入观察生活,用心感受世界,理解美的真谛。

(三)有助于身心和谐发展,健全人格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与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服从于理性,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在社会迅速发展、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的今天,美育教育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在潜移默化中感化人的心灵,陶冶认得道德情操,健全人的品格修养,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陶冶情感

美育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形式,美育教育即情感教育,人的行为多数受情感的控制,梁启超曾经说过:“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型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的分量的磁,便能引起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闪躲。”处于大学时期的学生正是情感发展的高峰期,在开发学生智育的同时更要注意情感的培养,美育是连接情感和道德的纽带,在鉴赏美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进而美化自身、净化心灵,升华情感。这也是其它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教育功能。

(二)调节心理

美育教育的重要性跟体现在于对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全的作用上。培育学生的正确审美,纠正学生不正不纯的心理审美,让学生真正理解美的定义,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更进一步的在高校中弘扬了正能量,净化高校环境。而让学生在美育教育后,能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提高素质与自身修养

对于当代高校学生的素质与修养问题一直以来争议很大。然而通过美育教育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对于提高当代高校学生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十分重要。美学是人类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创造美实践的产物,美育教育在教育当代高校学生的审美的过程也正是引导当代高校学生认识美和学习美学的过程,美育教育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世界,不仅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更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在美学教育中美的影响下,使学生自助向美的事物靠拢,提高其素质与自身修养。

三、高校美育教育的性质与意义

审美教育的意义篇8

那么,人们为什么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产生模糊认识?其背景及内涵又是什么呢?

一、“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理念的认识模糊之谜

人们往往把“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两词相对应,从语词结构的角度来考察,“音乐审美教育”是个主从结构的复合词组,限定词“音乐”加中心词“审美教育”,亦可理解为限定词“音乐审美”加中心词“教育”或限定词“音乐”加限定词“审美”加中心词“教育”。中心词的不同必然导致复合词组含义的偏差,根据对音乐、审美、教育的不同倚重,也必然产生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概念理解上的偏差。

就“审美”一词的中外文内涵来看,亦可引发理解歧义。“审美”一词外文为“aesthetic”,除“审美”外,还有“美的”“感性的”等等含义,即“审美”和“美”“感性”是同一个词,用法相当宽泛,使用起来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审美”一词就中文辞书来讲,具有“领会、辨别事物与艺术的美”的意思。“领会”一词是一个很玄妙的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对“审美”一词理解上的含糊。

就“审美”一词来自哲学术语还是普通口语来看,其含义的深浅度也是不同的。把它当作哲学术语,“审美”一词的理解必然要建立在审美关系基础上,并且要对审美主客体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在强调主客体统一的认识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其内涵。但对那些未受过系统哲学训练的人来说,它多半还是一个陌生的技术词汇。结果,给人的印象是,“以审美为核心”不同于音乐教育。它或者说是音乐教育的一个变量,或者说是对音乐教育的一种学究式的说法。而口语中的“审美”更多的是体现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作为当代的新课题,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它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弄清楚其确切内涵确实比较困难。此外,随着人们对人文学科的普遍重视,综合艺术课程的提倡,“审美”一词更多的跨领域使用,导致人们习惯于对其只在共性意义上把握,往往只狭义地理解为“情感教育”。并且,人文学科的概念本身就极其复杂也必然导致其使用混乱。

由于长期以来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忽视,似乎非得用音乐的外在功能来说明音乐的价值才能使人们得以重视,使得音乐教育本该具有的独立理论品格不够鲜明,这也是导致对这一提法陌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们对待音乐审美教育所采取的理论视角不同也会导致理解的不同。一些人采取美育的视角,按照美育本质的经典理论来理解,必然重视情感教育,在实践中表现为偏重于审美主体对音乐客体的偏主观性、个性、创造性的阐释。另一些人采取美学视角,必然强调主客体的互动关系,其内涵不完全局限于情感教育,在强调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追求审美主客体认识的统一。

人们对待什么是美主要有三种基本观点,即美在主观、美在客观、美在主客观统一,采取不同观点的人们对待什么是“审美”也许也应该有三种基本态度。

二、“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

从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角度来看,音乐教育曾先后经历过建国初火热的政治年代(强调音乐教育的政治功能)、“”期间的“演中心”与“唱中心”(音乐教育的政治功能极端化)、改革开放以来强调音乐教育的思想道德功能与智育功能。可以这样说,以往的音乐教育除了不强调自身的美育功能外,其他教育功能都强调过了。当然,即便这样,人们也承认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它实际上只不过是打着美育的幌子而已,美育的本质和中心地位被笑眯眯地置换了。兜了这么一大圈,历史经验要求我们音乐教育必须回归其美育本位。

从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角度来看,建国初,受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影响,音乐教育也自然而然地接受其美育观。根据苏联奥夫相尼柯夫等主编的《简明美学辞典》对“美育”的解释可看出,其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从属论”,即美育可包含在德、智、体等之内,实质上等于否定美育的独立地位与作用。这种观点对我国的影响很大,如叶圣陶先生认为:“美育确乎必须重视,但是不必另立一项,可以把它包含在德育里头。”毋庸置疑,学习苏联虽在音乐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没有使通过音乐教育实施的美育获得独立地位。改革开放后,音乐教育界又先后引进“世界六大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实践一时红红火火,但是实践中也出现了“非艺术化”“专业化”的不良倾向。此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戈尔曼的“情商理论”又席卷我国,它们虽都从不同角度为证实音乐教育的价值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终因其只是从智力和情感技术训练角度立论,因而无法证实音乐教育是每一个人所必须要具备的,从而不能成为音乐教育最本质的核心理论。世纪之交,受美国教育家雷默“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影响,我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经过权衡,终于为音乐教育找到了适合当代中国实际的理论基础。

三、“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从正确贯彻教育方针的角度来看,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突出加强美育。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基础音乐新课程标准,就必须首先提出体现贯彻美育的明确主张,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改变人们在教育观念上对美育漠视的顽固认识。当然,这种主张首先必须符合教育规律。

从遵循音乐教育规律角度来看,“音乐是教育之工具,教育是音乐之目的”,音乐教育由“音乐”和“教育”两个词组复合而成的概念的内涵已基本表述清楚。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音乐的特殊规律。由于以往的音乐教育过于强调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导致“非艺术化”教学倾向严重,同时不正确的强调音乐的特殊性规律,导致“专业化”教学突出等问题,因此,鉴于音乐在本质上就是审美的,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也是认识之必然。

从音乐教育功能角度来看,通常认为,音乐教育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健体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首先突出审美功能,如果作为实施美育重要途径的音乐教育都不把审美放在首位,那么,加强美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这样,也就更谈不上音乐教育的其他功能。

从音乐教育直接目标角度来看,尽管音乐有很多重要的非音乐,但是对所有人来说,它的音乐的审美本质才是它独特而宝贵的价值。音乐教育的作用,首先就是要开发每一个人对音乐敏锐的反映能力。只有达到这个目标,其它目标才会被包括进来。一旦非音乐性目标的强调超越音乐性目标本身,实际上我们就等于已经背离了我们所钟爱的音乐艺术。亦可这样理解,如何使客观存在的音乐美在人的主观意识中产生美感,是音乐美育的直接目标。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就谈不上美育对德、智、体的促进作用,如果越过这个目标,企图直接达到影响德、智、体三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等于取消了美育。

从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角度来看,美育的传统表述是情感教育,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第一层含义就必然是要注重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因此,要给学生以充分地情感体验途径和机会。再者,美育亦称“美感教育”,据《辞海》解释,美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审美意识。狭义专指审美感受,即人对于美的主观感受、体验与精神愉悦,是构成审美意识的基础。作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在狭义层面上使用,强调偏重主观感受与体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适当的淡化一些纯技术性的机械式的音乐知识技能训练是可以的,也是务实的。

从音乐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特殊性角度来看,既要重视静态的教学媒介――教材的审美标准,又要重视动态的教学媒介,关注音乐教学过程的审美化,只有美的对象和美的环境才可能更好地唤起人心中的美感,使其心灵美化。

从音乐审美认识过程的特殊性角度来看,音乐是善于表达情感的艺术,黑格尔有句名言:“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情感是不能被逼迫的,因此,教学中我们既要遵循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音乐认知的特殊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紧扣情感脉搏,遵循“音乐是声音艺术”的法则,多给学生提供“听”的机会,避免过多的课堂讲解和文学化、视觉化方式的音乐“对译”,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弥漫性特点,潜移默化其情感,从而达到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提高其审美能力,陶冶其高尚情操。

四、“以审美为核心”并非“审美唯一”

确实,一直以来,几乎都把“音乐审美”作为普通学校开展国民音乐教育当中最核心的东西,尤其是当前的音乐教育改革。以至,音乐教育实践中难免出现了过度强调“审美”的情况:课堂上不时时贯彻“审美”好象“完全不对”;教案中不常常提及“审美”感觉不“前卫”;理论研究中不处处书写“审美”似乎教育观念“错位”。诚然,因为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长期以来被严重忽视而加以强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如若把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强调到“万能”的地步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了。“音乐感知和音乐表现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情态是音乐所特有的,是非语义性,非具体性的,可感知的就是情态。”此外,“情智互补和格式塔的认知过程,这些也都是音乐审美的价值体现”。还有,“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传载文明,如同看古诗、现代诗、外国诗的感受一样,感知、学习音乐就是感知不同远近、不同历史、不同风格的文化,所以在音乐审美中包含着这些意义”。再者,“一个人的品行、修养、能力或素质,和其它一些因素也有种种关系,比如遗传、人群、家庭等,还有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这些都是对人品的影响和塑造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对音乐审美能力的价值的判断,首先是估计它的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其次也不要把它说成是万能的”。这种倾向的根源是音乐审美教育“自律论”观点的绝对化,孤立化,也是音乐审美教育要求“自律”的具体表现。它与以往的“从属论”主张是对立的,出于对以往的纠正,有点“矫枉过正”而已。众所周知,音乐教育是一门学科教育,除了审美功能外还有二:一是向学生传播本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延续和发展音乐文化(音乐教育的本体功能);二是追求一般的教育功效(音乐教育的终极功能)。比如承载道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心理治疗,促进体格的健康发展等。此外,即使就“音乐审美”自身来说,“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它是真善美的统一,为了理论研究,把“音乐审美”与其他事物分开进行研究未尝不可,但是,实践中人们不可能做绝对化的分离。因此,在音乐教育水平已得到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切不可孤立、片面、静止地看待“以审美为核心”问题。音乐教育不仅要“以音乐为本”,而且还要“以育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吕景云,朱丰顺.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2]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订本.

[3](美)贝内特・雷默(BennettReimer).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叶圣陶.文汇报,1980-05-05.

[5]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6]吴斌.关注音乐[J].中国音乐教育.2006(1).

[8]姚思源.“音乐是教育之工具,教育是音乐之目的”――听新加坡李豪合唱团访华演出有感[n].中国教育报,1989-06-15.

审美教育的意义篇9

一、研究思考

1.对研究问题及背景的思考。在传统的音乐审美教育中,受过去受思辨主义思想影响,教师过度追求审美的表达而忽视了音乐本体。在新的课程理念中,虽都明确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至今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主要表现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功利心态的影响,音乐考级成了音乐学习的最终目的;流行音乐、通俗音乐正冲击着传统音乐教学;我国自身的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实施课程标准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现象;当今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较为单一,不能很好地借助审美教育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我国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还很薄弱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都有碍于音乐教育的快速成长。

2.对研究意义及目的的思考。面对新课程标准,音乐教育亟需重建课堂文化,我们通过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等,达到“用音乐育人”的目的,故“绝对表现主义”这一哲学观点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研究中侧重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引导学生全方面的掌握音乐的情感内涵与表现形式,并明确音乐表现中各个要素的作用与特点。在“立美、审美、被审美”全面的美的教育过程中,总结出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方法的掌控,在将音乐知识和技能渗透在音乐艺术审美体验的同时,加快引导学生理解、感悟音乐的美感,以培育美好的情操,最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实践操作

1.寻求理论支撑实践操作。可见,教学中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艺术学习心理,用艺术经验的持续性创造来尝试创新研究。因此对教师而言,教育是使学生获得有意经验的一种过程,需要对学生经验导向进行控制,为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需要积极投入学生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并在参与的同时实现控制与提高,争取在多种理性环境下获取音乐知识,这对艺术教育本身和教育艺术化来说都很有开创意义。

2.建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是实践的主阵地,从备课入手,以教材为内容,认真钻研、分析和挖掘,进行“课例研究”剖析,始终把“绝对表现主义的审美教育”作为主题,以实现音乐新课标要求。通过提高音乐素养———一种多形式的知识,包括知道如何专业地倾听音乐制作和音乐作品以及“文化—意识形态”影响之间的关系,来施加影响以支撑学生们的音乐鉴赏、偏好和认知情感的信念和认识。我们即按照著名音乐教育家曹理结合中外教育领域关于教学模式理论,选择了“参与与体验教学模式”、“情景与感悟教学模式”进行试验,已逐渐形成感受、体验中不断积累审美经验和提升审美素养的“交融———感受———表现”课堂教学模式。

审美教育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审美素质;调查;审美教育

收稿日期:2013-06-21

作者简介:闫红霞(1967-),女,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与管理、传统文化与管理。

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是:缺少直觉、领悟和灵气,他们的心理状态、审美境界不能与专业知识处于同一个发展水平。这些将严重束缚和制约他们向高层次发展。通过对大学生审美状况的调查发现,阻碍大学生审美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包括知识面狭窄、教师的引导欠缺、缺乏同学交流等;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审美教育活动是举办有质量的文艺晚会、由学校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大学生最需要的审美教育内容包括礼仪审美教育、传统文化审美教育、世界各地文化审美教育、自然风景审美教育、情感审美教育等。这些事实强烈地折射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缺失。本文意在打破审美教育只是艺术教育的传统框框,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探讨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关注大学生审美素质的提升

1.审美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与素质教育的其他组成部分协调发展。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一个既散发着智慧馨香又拥有人格魅力和人性光辉的人,是能给人以美感的,这样的集体和社会才是和谐的。当代大学生需要注重提升自身审美素质。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应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创造力。学生有了审美追求的冲动,才能真正体验知识的美妙。

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意义上来说,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求。从美育功能最大化的视角看,审美教育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审美教育不仅具有独立地位,同时,它还可以辅助其他基础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育是第一位的。

2.审美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必要前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创新人才的产生需要良好的人文环境。新西兰的高等教育在大学的办学方向上明确了创新教育和智慧启迪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作用之一。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美学和艺术中享有的自由是科学可以依靠和借用的钥匙和拐杖。实践证明,科学与审美是相得益彰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从其夫人的古典音乐中吸取的灵感就非常有益于他的科学研究和对学生的教学。而且,根据创造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创新精神的焕发也需要社会环境、责任意识和个人的素质等众多内外部条件共同起作用。物质财富竞相涌流和价值取向市场化的现代社会使人对自由及情感的要求越来越受到挤压。生命个体需要超越现实的束缚,才能获得一定的精神和情感的满足,内心世界才会拥有广阔的天地。审美教育把人的喜、怒、哀、乐充分激发和释放出来,使个体的自由与情感需求得到满足,斗志更加昂扬向上。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审美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精神和文化的栖息地。

3.审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完善人格的重要条件

所有的教育都以健全人格为终极追求。康德认为,美是一座桥梁,连接知识的学问和信仰的桥梁。孔子眼里的君子需要通过学习礼仪制度来塑造人格品性。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这一点在古今中外的教育中可见一斑。审美教育能够使大学生不为狭隘功利所羁绊,有助于大学生培养高雅的气质、形成良好的品格、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陶冶情操的空间,使其人格向着完善、美好的方向发展。

4.接受审美教育是大学生追求幸福感的必要前提

周国平说过,幸福实际上是人性的各个方面都发展得很好,能享受到做人的快乐。然而在现实中,社会地位及财富的增长与生活中幸福感的增长不成正比,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经常感到焦虑和不安,难以获得幸福感。大学生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人生目标等方面的体验细腻微妙,而且经常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科学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素质能够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获得追求幸福和拥有幸福的能力。

二、当前大学生审美实践中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见,容易在主导社会的变革中迷失自我,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校内的审美活动参与性不高,希望得到系统的审美理论指导与学习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这些反映出目前我们审美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上的偏见反映出审美价值观的问题

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认为朴素大方是审美的主流,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审美受金钱的限制和约束。有的大学生认为把家长寄来的钱用在审美活动中是追求虚荣的表现,应该把家长的辛苦钱完全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必需品上;有的学生虽然从认识上注重“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但不能够坚持以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指导日常行为,在审美认知与审美行为之间出现偏离。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浅、缺少对美的感知的经验,导致其在审美活动中,虽然已有一定的审美认知基础,却不能发现和运用审美信息,表现出较低的审美认知力,甚至出现审美价值观的功利化和媚俗化倾向。这些都说明大学教育中审美教育的任务还很艰巨。

2.在主导社会的变革中迷失自我

主导社会的变革使社会实践的主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人格危机,具体表现为:物欲沉迷、信仰空虚、道德扭曲、社会浮躁。大学生身处这样的社会中,容易失去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自由和超越的理想追求也逐渐淡漠,对生活丧失了审美趣味,焦虑、压抑、庸俗、散漫侵袭着他们的心灵。

3.主观修养的欠缺导致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

现代大学生多是“90后”独生子女,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学生认知不成熟,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同龄人的陪伴,导致他们在人际认知中容易产生偏颇,人际关系不良,容易产生孤独、自卑、嫉妒、怀疑等不良情绪。

德国诗人、教育家席勒讲过,只有美育能赋予人社交的性格,拥有审美趣味的人才能够给社会带来和谐。在整个人生历程中,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处于最高峰的位置,情感归属和交流需求对他们来说尤其重要。

4.审美活动类型和内容单调使学生对校内的审美活动参与性不高

大学校园里的审美活动主要是健美操训练与比赛、展览参观之类的,还有上网、去图书馆等,更加前卫一些的诸如模特选秀等则鲜有涉及。另外,校园里也有社团活动,但是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原因包括:在时间上容易与晚上的公选课冲突;部分社团活动缺乏经费,需要学生交费;学校从管理的角度强制学生参加一些与审美有关的活动,也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校园的消遣娱乐性艺术相对于那些格调高雅、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新颖但内容浅显。大学生在审美实践活动中热衷于追求感官的刺激和满足,对艺术内涵的轻视导致他们在审美选择方面拒绝价值判断的审美,这样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

5.希望得到系统的审美理论指导与学习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在主观上对审美理论修养的重视不能代表对具体审美理论知识的重视。大学生的审美基础理论知识比较薄弱,对自然、社会和艺术审美知识缺乏全面的、系统的掌握。

审美的理论指导与启发在某些专业课或公选课中会涉及,但系统的审美理论学习却不能从课程的设置和时间安排上得到满足。公选课的课程安排是老师自己申报的,以老师的专业功底为基础,学校会在宏观上作出调整,但不能具体安排。另外,公选课的课时较少,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某一审美理论的系统学习显得力不从心。

6.对大学教师人格魅力状况存在困惑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知识分子遵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操守。在当代文化转型的背景下,人的价值观发生分裂,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下,大学教师容易迷茫和困惑。在享乐主义、物欲化等动摇校园文化根基的情况下,人的价值观念发生异化,忽视对人的终极关怀,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开始出现。部分大学教师跟不上文化转型的步伐,表现为在审美方面意识不强、观念陈旧、能力和趣味偏低,不适应大美育观的要求,无法顺利实施审美教育。大学生满怀憧憬进入大学生活,感知到这种状况后,或多或少会产生失落感。

三、从审美教育入手,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1.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重要途径。审美教育的概念范围是很宽泛的。当然,专业不同,审美教育的内容会有所不同,但是不同的课程教学都有不同的审美内容和方法,这是大学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大学的课程设置对于贯彻审美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蔡元培认为:“学校美育应分为普遍美育和专门美育。”属科学研究的大学课程里仍然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如自然学科教育可以为学生们展现“深奥的美”“理性的美”,为学生展示多姿多彩的美,可使学生的审美活动更完善、更全面。

引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21世纪人才发展的一个直接要求。大学的课程设置是有计划的、科学合理的,也是会定期修订的,这是业界的共识。在不断修订的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审美教育的元素和课程,如大学可以在公选课中规定艺术类、传统文化的比重,这些课程都是贯彻艺术教育的重要渠道。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要求各领域、各部门的人才,除了具有政治的头脑和技术的眼光,还要有文化的头脑和美学的眼光。

2.渗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

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审美理想构成个体特有的审美能力。马克思说过,对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文明的精华,“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都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血液中,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

在大学生中应强调“天下为公”“立己达人”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培养大学生爱国为民的审美取向和崇高情怀,扭转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偏失;强调“尚中求和”的儒家价值取向,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强调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克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努力引导大学生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大学生的人生就会在文化底蕴和民族底气的基础上,坚定前进的方向,也不会丧失中国人的本色。

3.指导大学生在国际视野中形成中西合璧的审美观

世界上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千差万别的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风格迥异的人体美化、养生艺术,独具特色的城市色彩、规划理念,但凡入眼的、养眼的如此种种,都能够给我们无尽的遐想,使我们受到美的滋养。席勒曾指出,人只有在进行自由的审美观照时,才能达到人性及人格的完善与完美。把大学生审美观的培养放在世界这样一个大环境中,让他们从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营养,有利于他们形成一种大气的审美情趣。

4.组织大学生开展审美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建立开放式的艺术展馆,或者经常利用宣传橱窗展示学生和老师的作品,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经常举办一些有关审美教育的文艺讲座,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可使学生从审美实践活动中领悟到美。

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审美实践去感受、欣赏、评价自然、社会和艺术中的美好事物,是大学生审美意识形成的一个重要手段。欧美国家的很多大学生在假期会成为背包族,他们的身影会出现在瑞士的阿尔卑斯山、中国的桂林阳朔等自然和人文胜地。做义工也是国外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方式。高校应根据学科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领略自然和人文的美。如旅游专业大学生的实习、美术专业大学生的野外写生、历史专业大学生的博物馆参观、建筑专业大学生的文物景区考察等,都会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欣赏美、感受美、评价美,积累真真切切的美学素养。还可以通过在风景秀丽的景区建立实践基地,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盎然生机,认识到生态气息的弥足珍贵,在有限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里引发学生对美好景致的赞叹与遐想。

5.指导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培养审美情趣

大学时代正是青年个体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大学生对美的审视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周边环境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周围老师和同学的仪表仪态等。大学生在观察、倾听中,在与大家的交流中,其审美意识都处于觉醒和日渐成熟的过程当中。

成熟的大学生会以一种开放的胸怀和愉悦的心情去面对周围环境,这样的情怀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大学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指导大学生构筑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引导他们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6.塑造大学教师美的灵魂

大学教师对自己专业的美学修养极其重要。每一个大学教师都不能仅仅是构建学科框架、传授学科知识,还应在教学中渗透自身的美学修养,体现自身的信仰、思想、魅力和方法,使学生能从中找寻学习的价值,收获学习的幸福,达到审美教育的效果。

大学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大学教师美学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美善相携的传统美学思想、现代教育的创新精神和自由精神对大学教师提出了人格素质的要求。大学教师广博的知识、高雅的风度、完美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较高的审美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都很重要。如果教师思想偏激、观念保守、行为懒散、言语随便、穿着邋遢,则会损毁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我们要从多方面锻造教师的审美人格,塑造大学教师美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张英杰.新西兰高等教育的趋势、特点和启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

[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