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6:04

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篇1

关键词:清水县;文物保护;思考

清水县位于甘肃东南部的陇山西麓,属黄土梁峁沟壑区,东邻陕西省陇县,南接天水市,西与秦安县接壤,北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毗邻。清水古称“上邦”,因“清泉四注”而得名。素有陇上要冲、关中屏障之称,系中原与西北的重要交通孔道。它历史悠久,文化沉淀丰厚,在文献记载中是早期秦人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多年以来,在我县境内发现不少各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县境内发现和鉴定的马家窑─齐家文化古遗址有30多处,县博物馆收藏各类文物6000余件(组)。文物是我县特殊的文化资源,不可以再造。如何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尤为重要。我县文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协调各部门,认真做好文物保护,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

一.加强文物保护知识的宣传

(一)加大文物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观念,增强文物保护的法律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一些文化遗产正在逐步消失,如传统民间手工艺、民间游戏、民间习俗,而这些民间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为了有效保护这种宝贵的资源,就有必要提高政府和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公众保护意识,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全社会都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不要依赖文物保护部门,人人都应该做文物保护的使者。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开展宣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

(二)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对文物保护进行宣传

第一,走进社区,积极开展社教工作进行文物保护宣传。分别向大中小学校、社区有重点地进行文物知识宣传教育,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中小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爱国热忱,提高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让观众了解文物保护工作及文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环境,提高广大观众文物保护的意识。

第二,作专题讲座。利用博物馆所藏丰富的文物,针对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当地中小学生举办一些文物保护知识的专题讲座,开展文物保护的学术探讨。

第三,做专题展览。采用固定展览和流动展览相结合的手段,把观众请进来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主动组织人员走出去,深入民间,举办文物保护专题展览,向广大群众宣传文物保护法,增强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

第四,举办知识竞赛。还可与学校合作,结合当地文化遗产搞一些有关文物保护方面的知识竞赛等,开展征文、诗歌朗诵等宣传文物保护。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求知欲和审美观的提高,必须建立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经济发展脉络,人文历史等的文物保护体系,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寓教于乐,才是博物馆今后发展的方向。适时地采用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如磁、声、光、电等都可作为博物馆收藏和保存信息的载体。

二.加强文物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文物专业整体水平。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工作人员逐年增多,但专业性强的已经上了年纪,年轻的多是中途调入,文物专业知识相对不高,同时也缺乏从事文物维修的专业人才和文物展览场所布置的人才。当今社会是高科技时代,专业人才更是需要添补,要建立起一支既熟悉专业知识、掌握理论水平、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文物工作专业队伍。同时要加强后补文保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业余文保员素质,使其尽早成为专业队伍。

博物馆这一文化展示和宣传教育单位,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科学、历史文化知识,是人们自由观赏和参观,吸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活动场所。博物馆的讲解员作为文化的传播使者,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如果讲解人员对文化遗产价值了解程度不太够,对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教育也就比较肤浅,这样就影响了博物馆对先进文化的传播。讲解员对博物馆文化价值了解透彻,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博物馆的发展中,切实承担起对文化传播的责任。所以要建立一支适应文博工作的讲解队伍,大力加强讲解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利用工作空闲时间进行业务培训,如通过开班前会,举行培训,由老导游示范讲解,新导游现场讲解,提高博物馆讲解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还可在淡季采取专家授课、专题培训,外出参观学习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讲演比赛,调动导游培训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培训,规范导游服务标准,全面提升导游综合素质。

三.多渠道争取文物保护经费

困扰县(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关键是经费问题。目前,县(市)博物馆主要靠地方财政拨款,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单靠地方财政提供足够的经费用于馆藏文物保护并不现实。要确保馆藏文物保护经费的保障,一是要充分利用《文物保护法》的相关政策,争取博物馆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二是要通过举办特色陈列展览,扩大对外影响,引起社会和各级领导的关注重视。三是设法争取企业资金的援助,形成博物馆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局面。四是要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发挥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增加经费投入。

参考文献:

[1]段艺专.对加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J].文物世界,2012,(2):71-73.

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篇2

文物资源是先人留下的无价之宝,是历史的见证,是历史的再现。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显示一个区域、一个城市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也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物管理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良好环境中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使我县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步入了有序的发展轨道。

一、我县文物保护工作现状

经过三次历史文化遗产普查,我县至今有省级文保单位3处,县级文保单位31处,已公布的重要文物保护点70处,及200多处登记在册的地面文物。这些被各级人民政府公布或未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唐宋窑址、明清古民宅、古桥梁、古墓葬、摩崖石刻、名人故居和革命纪念地等等,类型齐全,历史延续性强,是我县六千年文明史的纪实写真。尤其是构筑在海岸线上的40余处明代抗倭遗址,更是我县人民抗击外敌侵扰的历史见证。近年来,我县库藏文物的收藏量也显著增加,器物类从原有的数十件增加到目前的2000多件,字画从百余件增至千余件,另有古籍6000余册,宗谱80余种,还有大量的碑刻、墓志铭、工艺品与革命文物等等,为我县建立博物馆、展示地方史和民俗文化,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对地下文物的保护,文物管理部门一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在目前经费紧缺又无博物馆和专用库房的情况下,对已知的古墓葬、古遗址、古窑址等地下文物,尽力做好原地保护工作,待时机成熟再报批发掘,进行科学研究。对在基建中暴露的各类地下遗址,只要一得到信息就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调查发掘,从不遗漏。近几年,先后抢救性调查发掘了万家山墓葬群、黄土岭墓葬、何婆岭墓葬、象山三中古墓葬区、大溪蒋村宋代古墓、黄狗山宋代瓷窑残址、花岙岛古代遗存等,尽职尽力做好了塔山路东首延伸段的塔山遗址的保护工作,使一批面临厄运的地下文物得到抢救性保护。

多年来,我县通过财政拨款、上级文物部门补助和群众自发集资捐赠等多种途径,筹集了数百万元资金,视各文保单位不同情况,已全面或部分整修了石浦城隍庙、大徐殷夫故居、丹城石屋、丹城姜毛庙、东门岛灯塔、东门岛天后宫、王家谟烈士墓、陈汉章先生墓、爵溪街心戏亭等十余处省、县级文保单位和重要文物点。在维护和整修各级文保单位的同时,注重使用单位和专(兼)职管理人员的落实工作,加强定期检查,即时提出保护意见及整改措施,使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得到较为妥然的保护。对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不仅落实专人值班和法人代表负责制,做到24小时不断人,还加强“双铁”安全保护措施,实现“110”报警联网,单位职工双休日、节假日轮流值班。文物部门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监管好库藏文物的安全,2003年被评为宁波市文博系统安全先进单位。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各级文保单位及文物保护点受损情况普遍存在。如丹东街道林海赤坎游仙寨,寨城护体石墙大部分被拆,寨城内建有非法庙宇和水泥面道路,寨城东边新建的公墓区严重破坏了环境风貌;丹城塔山遗址保护区外沿修筑道路时不经勘察调查就动工,破坏了地下遗存;基建工程中民工挖沙掘土暴露出土文物擅自捣毁或私藏现象时有发生;爵溪街心戏亭周边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等杆线密布,不仅破坏环境和景观,还存在严重隐患;王家谟烈士墓旁屡建养鸡场,鸡粪遍地,臭气熏天,严重破坏环境;陈汉章先生墓区“缀学亭”围栏及墓道石凳被毁,纪念壁上先生瓷像遭砸;石屋景区乱建违章建筑等等。更有一些文物急需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如爵溪街心戏亭后厢房年久失修而破旧;陈汉章先生故居“缀学堂”房屋倒塌急待整修;许多古建筑电线老化隐患严重;王家谟烈士墓区通道严重毁损;第五批文保古建筑单位励氏宗祠、东陈鉴公祠等的维修,因缺专项资金无法启动。

(二)原因分析

1、对文物价值认识不足。一直以来,有些领导和有关部门视文物保护为包袱,为经济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障碍,往往从眼前的经济利益出发来衡量文物的价值。如古建筑保护中有人认为这有损于城市建设的形象。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一拆了之来对待文物保护,或者要算眼前的经济帐,保护文物要花多少钱,而拆后搞开发能赚多少钱。不能充分认识到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沉淀。它不仅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而且文物资源可直接或间接地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2、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从我县情况来看,全社会普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一些地方领导和干部不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严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认为文物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情,与当地政府无关,文物保护与否对其政绩无任何关系,缺乏“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普通群众则认为文物保护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毫无顾忌地占有出土文物,随意地破坏文保单位的周边环境风貌。如爵溪城墙非法建筑时有发生,环境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3、文物依法行政力度不足。文物保护虽然有《文物保护法》可依,但由于《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执法的主体不是文物部门,而是工商、公安、规划等执法部门,由于没有协调处理好相互之间关系,所以造成文物被破坏情况发生时,往往得不到有效遏制或被处理。如丹城赤坎游仙寨遗址内建有非法庙宇和道路,文物部门无力处理,相关部门由于职责关系,相互推诿。

4、文物部门的保护力量相对薄弱。文物保护是一项既困难又复杂的工作,而文物部门既无权又无人,更缺乏经费,根本无力实施对许多该保护的文物实施保护。

三、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坚持有的放矢,加大力度做好文物保护,为我县“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归纳起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光靠业务主管部门的力量还不行,更主要的是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因此要深入开展宣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文物宣传工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在《今日象山》、象山人民广播电台、象山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刊出、播出全面介绍象山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与重要文物保护点的资料及录像,编辑、出版《象山文物胜迹》、《象山库藏文物精品图录》等,使全县人民了解象山文物事业的发展情况,了解象山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象山、建设象山的热情,为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共同努力奋斗。

二是要把文物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内容。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级领导要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党政一二把手,要树立“保护文物,守土有责”的意识,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同时对文物事业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三是要充分发挥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作用,使之成为协调全县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权威性机构,特别是规划、城建、公安、海关、工商等成员单位要各尽其责,各尽所能。而事实上,文物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会议已多年没有召开,致使个别成员和成员单位忘记了自己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职能与义务。同时切实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消除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有法而无法依法办事”的怪现象,进一步做好我县文物保护工作。

四是要加大对文物事业经费和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我县文物业务费虽从原来的5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15万元,间或有少量的应急专项拨款,“九五”至今十年县拨经费累计近百万元。而十年来维修的文保单位有10余处,计约用去维修经费600万元,差额部分都是由当地企业、群众筹资解决的。而当前我县部分农村的村级经济和群众的资金还相对有限,筹资困难,致使许多急需维修的文保单位和文保点苦于资金而无法实施维修。近年来,我县丹城、石浦等地在旧城改造中,文物受损最多、最严重,保护维修任务更为突出。应根据上级要求和参照宁海的做法,每年从县城乡建设费中划出2-3%经费作为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使濒临损毁的文物得到及时的抢救性整修和维护,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专项经费要专款专用,加强管理和审计。

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篇3

关键词:文物保护;功效;措施

1对文物保护的概述

对于文物,其是在历史不断发展进程中,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彰显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质遗产。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对于一个国家影响大小的衡量,更多地显示在其文化方面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增强,与文物领域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要重视文物保护,关注文化事业,在根本上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将自身的文化影响力扩大,传承优秀文化。借助对文物保护的宣扬,使得大众更加了解历史,强化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自觉地增强民族自信感,在一定程度强化凝聚力,拓展创新意识,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文物保护中,虽然不以追求利润为前提,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文物保护也会带来经济效益。文物的有效保护,可以有效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本地经济带来新的契机,因此,要正视文物保护工作,实现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承德避暑山庄是世界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极具历史现象意义,因此,要加大保护,做好相关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2对文物保护功效的介绍

(一)文物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得到不同的对待

对于文物而言,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得到不同的待遇,例如,在文化市场里,文物的意思就是古玩,能够被直接进行交易,成为一种商品,甚至是奇货可居,具有可收藏的价值,使得与之相关联的文物贩卖领域,文物就是绝对的财富的象征,对其的获取更具刺激性和冒险性的特性。对于大众而言,文物既是一种物质的含义,又在历史和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概念。但是,对于国家而言,文物的概念就更加单一,彰显在历史的反映、文明的延续方面,在国家思想中,文物使用金钱进行衡量。由此可见,如果文物遭到损坏,对于国家而言,不是国家针对某件财富的损失,是破坏了这件文物对国家所体现的意义,文物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性被损害。

(二)文物的保护不等同于收藏,是价值的体现

对于文物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将历史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加强文物保护,为整个国家留住历史的精华。需要注意的是,文物保护不是简单地将文物进行集中,实现垄断和私藏,这样的话,不利于文物的保护,给整个文物的有序发展带来不均衡。当前,很多地区和国家存在综合性的博物馆,里面存在诸多珍稀文物。同时,在诸多地方建设分支机构,对文物进行合理分配,方便文化的研究与观赏,强化文物保护观念的贯彻以及管理的加强,也就是说,文物的传承不意味着收藏,根本目的是其对人类的价值和意义的体现。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中的一员,其在文化遗产方面的价值受到日益多的管子。更重要的是,需要大众对历史文物持有端正的态度,强化文物保护的功能。

3当前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受损普遍存在

在当前,很多地方的群众在文物保护方面的观念不强,将文物保护的工作归属为文物机构,事不关己,使得文物收到严重的破坏。

(二)不合理的基建对文物造成的损毁

当前,很多地区没有对文物的保护和认识给予高度重视,甚至出现刻意规避考古调查和勘测的工作,盲目进行基建施工,使得很多文物出现损毁和消失的情况。同时,也有些机构或者人员,对文物进行随意修缮,对文物的现状造成了改变,很难进行原貌的恢复,致使大量文物和遗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三)文物部门建筑不完善

在当前的文物部门,其建制不高,执法力量不强,在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存在不健全和不完善的地方,造成文物保护工作很难有序开展。鉴于建制的不完善,很多文物部门提出的合理建议很难被相关部门所重视,极大阻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用于文物保护的资金不足

对于文物保护工作而言,其属于公益事业,主要依赖政府的财政预算。因此,文物保护的经费的主要用途是对面临损坏的文物进行抢救和修缮。目前,如果没有外部资金的注入,地方政府很难具有足够的资金,实现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扩大化

在一些地区和相关部门,将文物保护视为地区发展的包袱,同时,将其视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障碍,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将其作为衡量文物价值的主要指标。

(六)缺乏专业的文物保护的人才

对于文物保护工作,人才是关键,尤其是作为文化产业,更需要专业的、素质过硬的、具有职业素养的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很多文物保护管理部门正是缺少这种综合性的人才。主要体现为,一方面,人员较多,机构较为膨胀,另外,专业素质的人才不足。这一问题的存在,表面上看似矛盾,但是,体现的是一种因果关系。有些人认为文化保护工作相对稳定,较为清闲,有助于养老,因此,通过不合法的渠道,涌入这一领域,阻止了高素质专业人员的引进。

4如何做好文化保护工作

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篇4

关键词:生物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党的十五中全会把生态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标,“美丽中国”首次写入十三五规划,又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可以说十三五规划把生态环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这些足以说明环境问题是我国当今面临的重大问题。但是我国目前国民的环境意识还比较淡薄。那么要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好生态环境,则必须开展环境教育,“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适时、适度的渗透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渗透于生物知识之中,不断提高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把保护环境看作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苏教版七、八年级的生物教材中有许多有关环境教育的知识点,所以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采用“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相关环境、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一些基本概念适时、适度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例如:第十三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环境是人类及其所有生物生存的场所,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同时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破坏性活动也渐渐超出了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例如“空中死神”酸雨的增加、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的增强、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又如第二十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让学生知道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2012年5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机构共同了《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这是一份地球的“体检报告”,结果显示地球现在很不健康。所以我们要保护生物圈,让生物圈真正成为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通过这些知识的渗透,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是关系到每个公民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长远发展的伟大事业,所以要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增强环保意识,每个同学应该从我做起,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二、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多角度的环境教育。

(一)校园树种挂牌行动:每一届七年级新生一进校,我们生物兴趣小组就组织同学们从树木的拉丁名、别名、科属、简介等方面查阅资料,精选内容,制定了样式精美的树木名片牌,为学校的树木制定了“身份证”。通过给树木命名挂牌的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生物知识,又能使全体学生在置身优美校园环境的同时,增强了爱护树木的意识和责任,使绿色校园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结合特殊日子: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粮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禁毒日”、“世界无烟日”等,做环保知识讲座,弘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让学生更加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我市环境保护的现状,用生动的例子告诉同学们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

(三)定期举办“环保知识”小论文征文比赛、环保知识手抄报比赛、“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因为在我们的校园中,总是有个别同学往地上乱丢果皮纸屑,有个别同学摘花摇树,有个别同学践踏草坪,有个别同学在墙上乱涂乱画,有个别同学往校园的路上、地上、墙上乱吐口香糖……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深化学校“环境教育”成果,丰富同学们的环保知识和业余生活,学校定期决定举办“环保知识”小论文征文比赛和环保知识手抄报比赛、“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篇5

[关键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12―0066―02

加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传承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群众保护意识不足、品牌发展程度低、法治建设滞后以及传承人匮乏等等。面对这一现状,进一步加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已经迫在眉睫。

一、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首先,赫哲族非物质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指的是发源于松花江与乌苏里江流域的由赫哲族人民所创造的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音乐、手工艺以及舞蹈等非物质文化形式。其次,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与多元性等鲜明的特征。尽管赫哲族并没有独立的文字体系,但依托赫哲族语言的文学、音乐等多种文化形式依然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历史上的赫哲族人以渔猎为生,质朴的人们在劳动时用歌声和语言传递情感,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口承文学艺术。赫哲族人民多数能歌善舞,口弦琴与鼓是赫哲族人民常用的乐器,“伊玛堪”、“嫁令阔”以及“萨满舞”是赫哲族人民最喜爱的音乐和舞蹈类型。其中,“伊玛堪”更被列为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的传统手工艺,有着独特的实用与审美价值。”〔1〕其中桦树皮、鱼皮制作工艺精良,同被收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论是文学、音乐或者是手工艺、舞蹈,赫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多元化特征,是我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高度的必要性,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遭遇了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文化传承意识的淡薄、文化品牌化发展不足以及传承人的紧缺等等。

(一)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丰富和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对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很少的民族之一,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更迭,赫哲族已经积淀了独树一帜的文化资源,加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黑龙江省地方性特色传统文化品牌。第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濒危文化”,正在遭遇失传危机,加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可以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挽救岌岌可危的传统文化成果,延续和增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的生命力。

(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一,地方性政策和法治建设滞后。目前来看,黑龙江省关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地方性政策、法律法规还并不健全,使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和发展实践缺少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同时也存在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基层执行不力的问题。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要涉及到多个部门,包括民政部门、旅游部门、文化部门等等,各部门的权责缺少严谨的法律规范,相应的奖惩机制不够完善。立法的滞后以及执法的不力,直接造成了相关保护工作效率的低下。

第二,缺少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多年来,随着赫哲族人民的不断汉化,时至今日赫哲族人已经较少接触赫哲文化,因而缺少对本民族经典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尽管多年来政府十分看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但群众的参与程度不高,所受到的实惠较少,并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支持。与此同时,社会其他成员对赫哲族文化的了解匮乏,尽管目前赫哲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已经完全实现了地域融合,但绝大多数汉族居民对本地的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之甚少。由于社会成员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意识的不足,导致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机。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发展不足。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缺少完整的体系以及多元化的宣传渠道。除鱼皮和桦树皮手工艺制品外,其他文化形式的传播形式单一,地方政府与本民族群众的文化品牌意识十分薄弱。同时,掌握精湛手工艺的民间艺人则往往局限于个人作品创作中,缺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经营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在传承和发展赫哲族文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失误,例如某乡建立的赫哲族风情园,为了增加噱头开设了鸵鸟园,饲养着澳洲和非洲的鸵鸟,使游客对赫哲族文化产生了认知的困惑,此种做法并不利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第四,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稀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赫哲族人口总数为5354人。这也意味着本就人口较少的赫哲族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正在面临着文化传承人不足的危机。多年来,许多掌握手工艺技术和文学、音乐等形式的老艺人不断寻找传承者,但诸如伊玛堪等艺术形式只能靠口头传承,因而在推广起来存在一定的y度。在多种原因的影响下,青年一代的赫哲族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兴趣不高,赫哲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遭遇“后继无人”的尴尬。

三、黑龙江省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对策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亮点,面对当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尤为迫切。

(一)健全相关地方性政策与法律法规

应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地方性政策与法律法规。依法明确民政、文化、林业、牧业、旅游等各部门在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法律责任,完善相关法律运行机制与奖惩机制。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要求为根本,重点加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完善相关立法,遵循严格执法的原则和要求,对那些破坏和销毁文化遗产、阻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人与行为进行依法管理和惩处,从而在法律制度上还原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的社会地位,为具体的保护和传承实践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塑造社会成员的文化保护与传承观念

首先,政府部门应积极带头借助大众传媒以及新媒体平台加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促使赫哲族人民和同地域的汉族人民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不断建立精神共识,为相关保护与传承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其次,政府应联合民间组织以及科研机构等多元力量,发展高质量的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并免费向社会开放。进一步丰富展出的形式,增加与游客的互动缓解,使游客能够真正参与到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当中,加强对鱼皮、桦树皮制作工艺的了解,或在文学和舞蹈中得到感悟,使每一位游客都能够成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者。最后,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地方政府应注重对承载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标性建筑加以保护,从而不断提示社会成员要注重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强社会成员对赫哲族文化的爱惜意识,调动人们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

(三)实现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化发展

首先,应建立由政府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合的品牌化发展体系,依托社会文化企业的具体实践,丰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创新工艺品、音像制品、出版物等产品的研发,使这些非物质文化以物质的形式传播出去,不断打造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民族性品牌。其次,应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品牌战略宣传。“人们通过新媒体传播途径,不必亲自到赫哲族地区,也可了解、认识其民族文化的具体事项。”〔2〕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应依托微博、微信等知名新媒体平台加强信息传播,与各地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爱好者进行亲密沟通。同时应将“鹿神节”、“乌日贡”以及“河灯节”等重要的赫哲族节日与旅游经济融合起来,进一步丰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传播渠道。

(四)加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育

“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工具。”〔3〕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引导紧急培育新一代的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势在必行。首先,要建立“重点传承人”保护机制,为现有传承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强物质和精神奖励,在政策福利上予以倾斜。政府可出资建立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定期举办技艺培训讲堂,使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培训走进中小学和高校,引导高校大学生组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研究性社团,吸引新一代的青年人加入到志愿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队伍,在青年一代中增强赫哲族非物|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应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吸纳人才,不断壮大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人才队伍。

总之,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经典传统文化的存世瑰宝,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提升群众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持续推动品牌化战略发展,加大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育,从而增强社会成员的文化心理认同,扩大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崔玉范.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03):150.

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篇6

关键词:文物保护;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011-01

一、引言

文物是人类历史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址,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最为宝贵璀璨的文化财富。加强文物保护,对于研究历史,发掘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彰显民族精神、教育后人等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祖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十分重视,了一系列有关文物保护的法令、指示和办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都有关于文物保护的条款。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又通过了重新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样就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章可循的法律依据。同时也在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文物意识以及打击文物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着民众性多方位旅游活动的兴起和旅游业的迅猛超常的发展,又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文物大国,文物保护的任务异常艰巨;而我国旅游事业的飞速提升,正在向世界级旅游强国迈进,因此,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就显得愈为突出,如何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使其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和谐共进,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破解的课题。

二、文物遗迹遗物是一项主要的旅游资源

无庸置疑,那些色彩纷呈、精美绝伦的大量文物遗迹遗物是一项主要的旅游资源。寻古探胜、求知求新,进而达到增长知识、愉悦心情,是广大旅游者的普遍心理。人们希望对自己的民族、国家乃至人类历史有所了解,更愿以感同身受的体验,去感悟触摸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而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凸显人类发展历程的文物遗迹则能予人以直观、形象、写实、生动的感受。观赏文物古迹,使人们在游中品味,激发活力,同时,那些人类遗存之精美之绝世,能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日益丰富活跃的生活和精神之需求,因而成为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物遗迹数不胜数,令世人所仰望,而文物自身所持有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我们要重点以开发历史文化为主要元素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始终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为要旨。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中国的旅游业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即体现于东方特色的文物古迹,海内外游客出行游览,主要还是出于对中国文化体系的一种神秘感和满足欲望。为此,保护好文物,对于我国的旅游事业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那些美伦美奂而享誉世界的文物古迹奇观暂且不论,凯里市作为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境内有国家、省市各级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种文物丰富文化古老的特点,也势必让我们充分利用文物之优势,打造以文物古迹为主题,研制和开发系列产品,着重发展文物古迹旅游,以推动旅游事业整体推进。

三、文物古迹可以推动旅游事业的有序和谐发展

文物古迹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充分充分利用它、保护它,可以推动旅游事业的有序和谐发展。为吸引众多的游客,旅游界必然会注意文物的保护工作,使其尽量完好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原态。文物被破坏后,必然降低文物所在旅游景区(点)的吸引力,影响其经济效应。为了使文物能长久地保存下来,长期为旅游所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发展旅游可以部分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我国的文物古迹众多,而国家财力有限,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专项资金应对于大量的文物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许多文物因缺少经费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修与保护而惨遭毁灭。文物既然能为旅游区(点)带来经济效益,那么,旅游景区(点)就应该从其收益中按一定的比例用于区内文物保护。加强文物保护,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旅游的发展,使大量的文物古迹直接生动鲜活地面对旅游者,使人们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受到了教育,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可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文物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文物的重要价值,认识到文物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进而使重视文物,保护文物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

四、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文物遗迹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过程中加强保护,是我们应坚守的原则,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两者不可偏废、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合理地利用文物为旅游服务,边用边保,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尽量消除对文物保护的负面影响,要使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体。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实行。一是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各地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充分提升文物对发展旅游业战略地位的认识,在制定本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应对旅游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明确细化的责任分工,不断增强政府宏观监管能力,指导旅游区内文物保护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的进行。二是建立健全和完善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的长效机制。文物与旅游部门要加强沟通配合,形成既有利于旅游事业发展,又合理保护文物的良好格局。三是要严格控制游客流量及超负荷地接待,以免文物受损。同时在旅游区醒目地段设立警示、宣传、标识,以增强游人保护文物自觉性,同时对有意破坏、损毁文物的行为,必须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予以严肃查处。

发展旅游与保护文物二者相互依托、相互承载,只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不懈工作,加之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文物必然会“曾经辉煌、再现璀璨”、旅游事业定会如日中天,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张明兴:《文物保护之我见》.2008(7)。

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篇7

一、环境教育的内涵

环境教育是一种信息教育,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生会了解温室效应、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了解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后果,了解他们在环境问题的产生和预防中所起的作用。

环境教育是一门实用的课程知识,它能教会学生怎样植树,怎样爱护野生动物,怎样美化校园,怎样使用农药与化肥。

环境教育是一种道德伦理教育,它能帮助学生“自己体会”并领悟出对环境问题的情感,增进对个人价值观的理解,了解自己如何为解决环境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

由此可见,环境教育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环境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公民感、态度和价值观。

当前很多学校没有单独的环境保护课。环境知识与生物学密切相关,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生物教师理应承担环境保护教育的重任。

二、利用生物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学校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也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有效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渠道。

1.将环境保护知识渗透到生物课中。

在现行的教材中,直接反映环境保护的知识并不是很多,但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比如,在教学植物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如何植树,怎样保护花草树木,并向学生讲授绿色植物对于大气、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的作用;在学习动物学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向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结合身边的知识,教育学生不要捕杀青蛙、益鸟等动物;在学习与生理卫生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让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结合生物课渗透环境保护知识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要找准结合点,不能使教学不连贯,牵强附会,否则会使学生感觉是专门的环境保护教育,不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教育。其次,要情景结合,最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环境保护知识。比如讲青蛙是我们“朋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害虫、庄稼等,来进行表演,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保护青蛙的重要性。

2.上好有代表意义的生物课。

有些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环境保护知识比较多,比如,《生物与环境》一节,这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挖掘好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在具体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环境保护知识不是专业的课程,它重在培养学生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养成环境保护的行为。因此,教师不能用灌输知识的方式向学生生硬地传授,更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教师要注重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比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被污染的水域,从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仿表演,让学生分别扮演老虎、山羊、兔子、鹰、青草等,演示食物链平衡的重要性。这种活动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联系学生的实际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如果教师向学生渗透的环境保护知识远离生活实际,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少坐私家车,尽量多坐公交车;到超市买物品,尽量用自制袋,少用塑料袋;吃后的口香糖要放在垃圾箱里,不要吐在地面上,等等。

三、有效开展第二课堂,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师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而且能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比如,进行“世界环境日”、“植树日”、“世界无烟日”“爱滋病防治”等主题的讲座,充分利用黑板报、画廊、学校广播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举办各种演讲、征文等比赛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环保意识。

四、开展社会实际活动

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篇8

(一)文物保护配套政策执行的情况不理想。尽管国家早在60年代就出台了文物保护暂行条例,并对条例进行了重复修改,在文物保护上进行了宏观调整制约,我县也于1996年11月出台了《XX县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对机构、编制、经费、管理、奖励、责任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定,但总体而言,在这些规章制度的宣传、贯彻、执行等工作上仍有欠缺,还未真正发挥作用。

(二)对文保工作的认识参差不齐。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里,社会民众也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群体和个体,对文物的认识和行为也就有了差异。特别是在遇到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相冲突、矛盾时,由于对文物所蕴藏的历史文化信息的理解和文物价值的认识不全,部分群体形成了保护文物就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偏面观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文物建设性破坏。

(三)综合应变能力低下。综合应变能力低下,在文物系统表现为工作人员业务不精、信息系统不畅通、发现文物紧急保护处理能力低;在全局表现为各部门思想不统一,步骤不协调,处理和打击文物非法****、盗墓、哄抢文物等方面配合不密切,工作不到位,取得实效不明显。

(四)文物损毁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馆藏文物约1000万件,而仅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就有8000万件。相比之下,我们对有悠久历史的祖国骤然产生一种忧虑。更可悲的是,就是留下的这一点点仍在遭受各种冲击和劫难。一方面是恶意的破坏。犯罪分子受暴利的驱动,铤而走险,进行盗掘、盗窃、倒卖、走私等犯罪活动。有些地区凡是有封土的古墓,大都有盗洞,XX的龙山、笔架山古墓群也是其一。就在这个月的16日,鄣吴镇玉华山就发生了一起盗墓案,目前,公安机关正在介入侦破之中。据统计,今年前3个季度,中国馆藏文物被盗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7%,而古墓葬被盗案上升了63%。另一方面是无意的破坏。其中多是人为的“建设性破坏”和“旅游性破坏”,在这两个方面我县的文保压力特别大。我县的文物资源丰富,仅公布的就有6个省保单位,12个县保单位,115个县级文保点,113个不可移的文物。如何正确处理和把握园区建设、农田整治、道路建设等与文物保护间的关系,值得我们慎重研究。

二、深入贯彻文保五纳入原则。

在全国发生的文物案件中,从区域看,分布在区县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多数,从部门行业看基本建设、城市改造和旅游开发占多数。所以,这两方面的文物保护,既是薄弱环节又是重点。抓新文保法贯彻落实,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关健是正确把握和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着重是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将文物工作“

五纳入”即:把文物工作纳入当地以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的规定真正落到实处。

(一)要依法将文物保护纳入领导责任制。守土有责,确保文物安全。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领导责任制,是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管理体制的核心。根据“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的规定,依法落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义务和职责。尤其是在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必须明确文物保护的责任,责任到人,做到守土有责,坚持依法办事,确保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一处不动、普查登记的文物一处不少、其它重要文物必须保护。

(二)要依法将文物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制定目标、实事和年度计划,推动文物事业的发展。根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规定,将各地区的文物保护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确定当地文物事业发展的目标、计划、政策和保证措施,并切实组织落实。将当地文物保护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按照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每年至少两次研究或切实解决文物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文物工作的不断发展办一、两件实事(如:整治、修缮、开放文物单位等)。全面做好计划项目的逐年落实工作。

(三)要依法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城乡建设规划。使文物保护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正确把握和处理保护和建设的关系,必须加强文物保护规划的制定、完善管理法规,建立必要的审批制度和工作程序。要公布与实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管理规定》、《地下文物埋藏区的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这些规定文件,是指导和处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关系的基本依据,必须遵照执行,严格落实。要制定管理程序和措施。城市改造、市政建设项目的选址,涉及文物的项目审批前应由文物部门提出意见。文物部门要依法行政、依审批程序办事;要积极参与本地区建设规划的制定,提出文物保护的建议。加强和完善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依法管理的工作机制。

(四)要依法落实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实现文物保护与当地各项事业协调,同步增长和发展。文物事业社会化、公益化的特点,决定了文物保护由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特征。根据“国家发展文物保护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增长而增加”的规定,政府要树立和增强文物事业是社会化、公益化事业的观念和意识,提高将当地文物保护工作纳入财政预算重要性的认识,依法落实文物保护的事业经费和专项经费;并根据本地区年度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具体情况,按照一定增长比例,为本地区文物的保护、管理和事业发展提供经费保证。要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规范、合理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把当地的文物保护和其它事业的发展一样重视,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实现协调和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要依法落实将文物工作纳入体制改革。完善基层干部队伍编制与岗位责任制,确保当地文物工作的稳定发展。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体制改革,是各级政府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体制的中心任务。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文物保护工作”的规定,切实加强和完善管理体制。要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机构,依法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保证文物管理机构的设置、工作人员和管理岗位的确定。

三、当前我县的文保工作的任务

(一)抓好文物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规划编制。各地方政府要认真组织抓紧实施,划定和落实各地区、各级文物、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区、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纳入当地的城乡建设和发展规划。做好与发计委、建设、国土、交通等各方面的衔接与协调,确保预防为先,真正履行保护为主的原则。

(二)进一步拓展文物保护单位的社会化服务职能。文物单位的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逐步形成以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市县级博物馆为骨干、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文物展示体系,努力提高陈列展示和服务水平。要创新资源配置,在陈列展览的策划、组织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各级各类文物资源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馆藏文物的利用率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及早启动新博物馆的建设,早日发挥新博物馆的社会化服务职能。据统计,北京共有123个博物馆,年接待观众3000余万人次,全市文物和艺术品销售额逾20亿元。

(三)要拓宽文物事业资金的筹集和投入渠道,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促进文物事业发展。《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41号)进一步明确了支持文物事业发展的经济和财政的优惠政策。我们要积极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文物保护专项基金,支持吸引社会资金支持文物保护事业;倡导在全面理解和贯彻执行文物工作方针的前提下,对文物进行“合理利用”,增加事业性收入,逐步建立政府为主,社会参与的文保新格局,建立文物修缮、文物旅游、文物复仿制、文物展览、文物流通等经营实体。

(四)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工作联系和协调机制,共同承担起保护与发展的历史责任。文物保护是社会化、公益化的事业。它不单是政府某个部门的职责,而是涉及社会经济、计划、财政、城市建设、文化教育、民族宗教、旅游、公安、工商等部门和领域的综合性工作,文物保护有赖于各部门的密切勾通与配合。其次是要健全信息网络,确保信息准确、及时、畅通。

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篇9

无庸置疑,那些色彩纷呈、精美绝伦的大量文物遗迹遗物是一项主要的旅游资源。寻古探胜、求知求新,进而达到增长知识、愉悦心情,是广大旅游者的普遍心理。人们希望对自己的民族、国家乃至人类历史有所了解,更愿以感同身受的体验,去感悟触摸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而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凸显人类发展历程的文物遗迹则能予人以直观、形象、写实、生动的感受。观赏文物古迹,使人们在游中品味,激发活力,同时,那些人类遗存之精美之绝世,能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日益丰富活跃的生活和精神之需求,因而成为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物遗迹数不胜数,令世人所仰望,而文物自身所持有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我们要重点以开发历史文化为主要元素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始终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为要旨。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中国的旅游业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即体现于东方特色的文物古迹,海内外游客出行游览,主要还是出于对中国文化体系的一种神秘感和满足欲望。为此,保护好文物,对于我国的旅游事业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那些美伦美奂而享誉世界的文物古迹奇观暂且不论,伊通作为吉林省唯一的满族自治县,满族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是满族发祥地之一,在这个人口不到50万,幅员仅2300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至今仍然保存着辽金遗址、清代柳条边、御围场、古驿道、革命烈士纪念地以及革命旧址等多处古迹和大量的满族文物,境内有省、市、县各级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余处,成为东北亚历史研究中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这种文物丰富文化古老的特点,也势必让我们充分利用文物之优势,打造以文物古迹为主题,研制和开发系列产品,着重发展文物古迹旅游,以推动旅游事业整体推进。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祖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十分重视,了一系列有关文物保护的法令、指示和办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都有关于文物保护的条款。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又通过了重新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样就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章可循的法律依据。同时也在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文物意识以及打击文物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着民众性多方位旅游活动的兴起和旅游业的迅猛超常的发展,又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文物大国,文物保护的任务异常艰巨;而我国旅游事业的飞速提升,正在向世界级旅游强国迈进,因此,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就显得愈为突出,如何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使其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和谐共进,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破解的课题。

三、文物古迹可以推动旅游事业的有序和谐发展

文物古迹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充分充分利用它、保护它,可以推动旅游事业的有序和谐发展。为吸引众多的游客,旅游界必然会注意文物的保护工作,使其尽量完好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原态。文物被破坏后,必然降低文物所在旅游景区(点)的吸引力,影响其经济效应。为了使文物能长久地保存下来,长期为旅游所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发展旅游可以部分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我国的文物古迹众多,而国家财力有限,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专项资金应对于大量的文物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许多文物因缺少经费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修与保护而惨遭毁灭。文物既然能为旅游区(点)带来经济效益,那么,旅游景区(点)就应该从其收益中按一定的比例用于区内文物保护。加强文物保护,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旅游的发展,使大量的文物古迹直接生动鲜活地面对旅游者,使人们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受到了教育,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可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文物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文物的重要价值,认识到文物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进而使重视文物,保护文物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

四、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文物遗迹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过程中加强保护,是我们应坚守的原则,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两者不可偏废、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合理地利用文物为旅游服务,边用边保,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尽量消除对文物保护的负面影响,要使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体。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实行。

一是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各地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充分提升文物对发展旅游业战略地位的认识,在制定本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应对旅游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明确细化的责任分工,不断增强政府宏观监管能力,指导旅游区内文物保护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的进行。二是建立健全和完善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的长效机制。文物与旅游部门要加强沟通配合,形成既有利于旅游事业发展,又合理保护文物的良好格局。三是要严格控制游客流量及超负荷地接待,以免文物受损。同时在旅游区醒目地段设立警示、宣传、标识,以增强游人保护文物自觉性,同时对有意破坏、损毁文物的行为,必须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予以严肃查处。

发展旅游与保护文物二者相互依托、相互承载,只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不懈工作,加之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文物必然会“曾经辉煌、再现璀璨”、旅游事业定会如日中天,充满生机。

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篇10

1.1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2010年7月-2013年7月接收治疗的患儿320例,其中发生护理投诉63例。儿科共有护士16名,年龄18~35(22.1±3.2)岁;学历:本科4名,大专9名,中专3名。

1.2方法

首先,建立护理风险因素防范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并选择3名技术水平高、护理知识性强的护理人员作为护理组员,对我院发生的63例护理投诉的护理风险原因进行分析。

2结果

对63例护理纠纷的护理风险原因进行分析后,了解到引发护理纠纷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四类分别是护理差错类、意外情况类、服务质量类以及护理记录类。确定护理风险原因后,制定针对性、有效性的护理防范对策,显著降低护理纠纷率。

3讨论

3.1儿科护理风险原因

3.1.1护理差错类:

护理差错类主要指的是患儿的查对问题,如用药问题、输血、输液以及标本送检等。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受到生理解剖特点因素影响,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尤其是婴幼儿出现不适,不能用语言准确、清晰表达,进而导致出现问题,如患儿呕吐后蒙被或者误吸,则易导致患儿出现心搏、呼吸骤停的现象;另外,对患儿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护士操作不够规范,导致出现外套管断裂在血管内的现象;对患儿进行输液时,间歇期间或夜间,小儿好动,易导致出现留置针滑出的现象,进而导致出血;此外,部分护士刚上岗,专业知识不强或者临床经验较为缺乏,不能对患儿病情进行准确判断,出现误诊,进而导致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3.1.2意外情况类:

意外情况包括种类较多,如患儿跌倒、坠床、坠窗、坠车、烫伤、骨折、割伤、气管异物、食管异物以及物品坠落砸伤等。另外,患儿自身发育不够完善,平衡功能不好,易摔伤;患儿对医院环境存在较强的好奇心,对危险认识不足等,进而易与危险物品相接触;此外,患儿家长安全意识不高,离开患儿时,将开水杯放置在患儿周围等,均会增加患儿出现意外伤害的风险率。

3.1.3服务质量类:

服务质量类主要指的是护理人员的态度和技术等方面,如护理态度差、技术能力低等。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其药物均为护理人员配置,如药物配置过早,那么易降低药效或者出现污染,不能保证治疗效果,严重者给患儿带来身体伤害;另外,护理人员错误计算药物使用量,出现药物量过多或药物量不足的现象,对患儿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此外,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较淡薄,对患儿护理态度不好。

3.1.4护理记录类:

护理记录类主要指的是护理记录内容不够全面、准确或者不及时。护理文书是对护理行为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其是对整个护理操作过程进行记录的重要文件。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记录不够重视,导致出现差错。

3.2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3.2.1实施护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能力:

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将自身感受准确表达。因此,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培训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的内容,使护理人员能够对不同疾病和并发症的表现进行了解和掌握。一旦患儿出现异常现象,能够及时判断其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另外,在儿科疾病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护理人员要与时俱进,增强自身专业知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的护理效果,增强护理安全性。

3.2.2加强管理,安全用药:

为有效避免意外的发生,要加强护理人员管理,尤其是对业务能力差、责任心不强、资历低以及安全意识淡薄的护理人员,要注重提高护理工作责任制,依据责任到人的制度;加强管理,增强护理人员自身责任心,切实做好护理工作。另外,注重加强用药安全,加强护理人员用药管理,使护理人员能够准确掌握用药剂量和时间,保证患儿用药的准确性、及时性;此外,对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士的敬业精神,使其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执行,确保用药的规范性,增强患儿用药安全性。

3.2.3严格规范护理文书:

保证护理文书和医疗文书的一致性,护理人员将患儿入院治疗到康复出院的整个护理过程真实、详细、及时的记录,并严格检查各个环节,每天认真检查、核对;另外,科室进行质量监控,定期审查护理文书,并在科室通报审查结果。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