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2:21

康养护理篇1

关键词: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266-01

健康管理中心是负责体检的主要部门,随着“亚健康”理论不断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健和养生,为了保证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就应该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这一情况,近年来我院健康管理中心全面制定护士培养策略,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体检人员对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十分良好,现将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的培养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近年来,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从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两方面入手,制定了全面的护士培养策略,努力提升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现选取我院健康管理中心2012年6月-2013年5月接收的体检人员300名,其中男性135(45%)名,女性165(55%)名,体检人员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为(54.26±8.26)岁,300名体检人员均具有独立书写、独立思考的能力,均自愿参加本次调查。

1.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笔者亲身设计问卷,调查300名体检人员对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别调查护理站、陪诊、导诊、抽血四个岗位,每个岗位均有比较满意、满意程度一般、不满意三个项目。

2结果

300份问卷均成功收回,采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03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体检人员对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十分良好,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3培养体会

3.1岗前培养

健康管理中心是医院中的新兴部门,科室中的护理人员大多都比较年轻,很多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学生,他们对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服务流程缺乏了解,因此必须要实施岗前培养,在我院的培养策略中,新人上岗前需要接受两周的集中培训,增强他们的综合素养。

首先,新人上岗前要接受思想素质培训,为他们树立“客户至上”的工作理念,让他们懂得微笑服务、热心服务,并且要让他们了解各项规章制度,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其次,体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人上岗前要增强业务素质,请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礼仪培训,规范他们站立、端坐、行走的姿态,规范文明用语,提升服务质量。再次,新人上岗前要熟悉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让他们了解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例如体检人员资料导入、打印体检指引单等,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3.2岗位培养

当护理人员上岗后,要定期进行技能培训,例如血压测量、静脉采血等操作,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技术水平,同时要定期对护理人员实施专业知识培训,让他们掌握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等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以便于对体检人员实施健康指导。

除此之外,健康管理中心应该建立评比机制,定期评比优秀护士,让优秀模范与大家分享工作体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为大家介绍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告诉大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并为大家介绍一些突况的解决办法,这样一来,让护理人员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水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体检人员对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十分良好,证实我院的护士培养策略切实可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应该继续探索,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内首家整体健康管理中心落户上海――嘉申生命关怀健康管理中心掠影[J].中国卫生资源,2009(01):2+51-52.

[2]黄喜顺,邱耀辉,苏洪,吴义森,蓝宇频,罗美.人性化服务管理模式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应用体会[J].华北国防医药,2010(02):173-174.

康养护理篇2

[关键词]儿童;营养不良;护理;健康指导

营养不良主要是指患儿因吸收不良、摄入不足或者过度损耗营养素导致营养不足。营养作为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物质,但因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较高的蛋白质和能量,加之儿童抵抗力差,常常会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发生,若儿童长时间的营养不良,会影响其智力与肌肉的发育,严重的可能会诱发其他疾病[1]。因此,对营养不良儿童进行有效的护理及健康指导非常有必要。本文就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30例营养不良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及健康指导,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30例营养不良儿童,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患儿年龄在3个月-8岁间,平均年龄为(4±2.14)岁,均给予相应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第一,营养不良的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儿童的消化吸收能力、营养不良程度、病情等,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轻度营养不良儿童,开始时,给予患儿200-300KJ/kg能量,并根据患儿营养吸收程度逐渐增加,待每天能量供给达到590KJ/kg时,体重可恢复到正常增长状态;对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儿童,每天能量供给从160-240KJ/kg开始,每天少量增加,在增强营养的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儿的吸收程度,对于消化吸收能力较强者,可将能量增加到每天500-700KJ/kg,并根据其实际体重来计算每天所需的能量。

第二,合理调整儿童的饮食:调整的饮食应从少到多、从稀到稠,直到儿童恢复到正常饮食,避免患儿对食物不适引起腹泻,进而加重患儿的胃肠功能紊乱。

第三,对于食欲极差的患儿,医护人员需按照医生叮嘱使用胰岛素2-3U,进行皮下注射,l次/d。

第四,预防患儿的呼吸道与皮肤感染:护理人员应告知患儿家属,需和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患儿分开居住,尽量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尽量少去人比较密集的地方。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做好患儿皮肤清洁的护理,对于骨突出的部位应垫海绵并时常按摩,避免皮肤破损。

1.2.2健康指导

第一,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制定相对应的健康指导方案,并对患儿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指导。

第二,及时向患儿家属讲解营养不良的原因与预防方法,尤其强调营养不良对儿童健康成长发育造成的影响,患儿的饮食调整应细致,从少量开始,循序渐进。

第三,医护人员应向家长讲解一些与儿童营养所需的知识,尽量避免儿童偏食,不能强迫儿童进食,避免其产生畏食的心理,同时也要加强对儿童体格的锻炼,及时预防感染性疾病。

2.结果

护理及健康教育后,30例患儿营养不良症状均有所改善,并且恢复正常体重。

3.讨论

对营养不良的预后主要取决患儿发病的年龄、持续的时间、营养不良程度等,其中发病年龄最为关键,年龄越小对身体的伤害越大,尤其对患儿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影响较大[2]。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岁儿童营养不良的护理,并做好对家长的健康指导,同时指导家长多学习对营养不良儿童的护理,可从儿童的饮食习惯、食欲情况、营养不良程度等方面分析,帮助家长合理喂养,以便降低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康养护理篇3

【关键词】亚健康;中医养生;护士

【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12-02

thedoctor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althcareinterventioneffectsonsub-healthnursegroup

liping

Liaoningshenyangcitybigeasttheareainthenorthseastreet11110044

Shenyangthoracichospitalcare

pickto:thehealthofaphasebetweenhealthanddisease,notintimetogiveeffectiveinterventionadjustmentwillleadtodisease.Us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keepingingoodhealthknowledge,356inourhospitalandhealthnursesnursingintervention,obtaininggoodresult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

亚健康乃机体无明显疾病诊断,却出现适应性减退、反应能力减弱、活力降低等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类生理功能低下状态[1]。机体长期紧张到一定程度即可诱发亚健康状态。大量资料证实亚健康在护士群体中乃高发。现就我院采用中医养生护理干预对356名护士亚健康状态的调节结果总结如下:

1护士亚健康状态

1.1亚健康及表现

1.1.1亚健康特点不被社会承认,不被大众重视,不被医学确认的隐匿与潜在性;可向健康与疾病发展的可逆性及双向性,易被人忽略。它是疾病的起源与根基。

1.1.2亚健康主要体现在心理、躯体、社会适应性等方面。

1.1.3亚健康护士群体常见躯体症状:疲惫、腰酸腿痛、头痛头晕、眼睛疲劳、体力不支、精力不足等,见于疲劳人群;心理症状: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

1.1.4亚健康年龄多在22―47岁之间,女性多见。医院乃服务窗口单位,患者集中,医疗和护理工作繁重,且大多医院床护比明显不足,临床护士长期承担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并承受着很大的心理、社会、家庭、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其工作特点和性质严重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生活及工作,据统计临床护士的亚健康状态占99.95%。

1.2护士亚健康的现状及发生原因

1.2.1护士亚健康的现状

2013年10月-2014年3月对我院40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中

89%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亚健康发生率(35%一42%)。明显高于卫生部对10个城市医院人员的调查统计数据(48.0%)。调查显示有1项以上亚健康阳性症状的护士占87.5%,有3项以上亚健康症状的占65.8%。提示临床护士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1.2.2护士亚健康的诱因

1.2.2.1工作量较大

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逐年提升,护理工作节奏快,责任心要强,情绪压抑,护理急重症患者时精神需高度紧张,各类医疗事故及纠纷的报道,现阶段不良的医患关系,“医托”“医闹”的干扰和“举证倒置”及“侵权责任法”的出台等,更加重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1.2.2.2心理压力大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人员除完成紧张的工作外,还需完成各种培训与考核,使护士的压力逐渐增加。为了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提高自身的知识层面,许多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夜大、自考、网络教育等以提升自身的学历,护理晋升还须参加全国职称考试、职称外语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等等,这些沉重的压力促使护士心理压力加大,导致身心疲惫。

1.2.2.3性别因素

女性生理导致排卵及经期会出现特定时期的亚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女性长期超负荷工作引起的慢性应激期血浆GCS显著高于慢性应激的男性。

1.2.2.4人际沟通因素

由于护理人员的严重缺编,人力的不足,致使护士除了应付琐碎而繁重的护理工作外,很少有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及交流,其次因沟通技巧欠缺,导致护理人员与医患及家属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因而使部分护士对周围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困惑,而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2.2.1.5学习机会少,待遇低

很多地方性政策对全日制护理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才有资格排队入编,其它学历或经继教获得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入编的机会却甚微;聘任、晋级及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工资待遇低,发展空间小,竞争激烈等等。相反各种理论、技术考核比医生还多、劳动强度比医生还大,收入与付出严重失调,而导致相当一部分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有的改行,或是到效益好、待遇好的医院应聘,造成护士大量流失和短缺,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1.2.2.6护士人力不足,超负荷工作

目前大部分医院护士均缺编,床护比不足是一突出问题。一个护士要负责几项工作,工作量大.经常延时下班,不能按时就餐,甚至有些护士上班都没有时间喝水、上厕所,造成高发膀胱炎、肾结石、腰脱、腰肌劳损、颈椎病、大隐静脉曲张、胃炎、胃溃疡、神经衰弱等疾病。

1.2.2.7生活无规律

护士“三班倒”的工作将她们正常的生物钟打乱,无法规律的生活和睡眠,大夜班18小时一个人,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工作量繁重等,导致护士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是恢复疲劳的重要保证。长期睡眠缺乏或睡眠质量差是护士高发亚健康的重要因素。

2.1中医体质学说

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体质理论就已确立,并已经有细致的观察和较为丰富的记载。现代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中医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体质的类型与性别、年龄、饮食、劳逸、地理、情志、疾病等诸多因素相关。

2.2中医体质的分型

现代中医对体质的分型,从临床角度根据患病群体的体质变化、表现特征及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对体质作出分类。较有代表性的为王琦的七分法: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近年来结合临床观察进行了不断完善,将原来的七分法增补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类型,并编制了《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同时制定了中国人群体质分类的标准化工具―《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而且该标准经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认定为学会标准(试行),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2.3中医体质可变性

2.3.1体质是可变的。

人的体质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通过干预可以使人的体质偏颇失衡状态得到改善与调整,从而恢复健康,甚至从根本上改变治疗的观点。

2.3.2体质可相互转化

正常体质的人因为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心理影响可能转向不健康的中医体质。不健康中医体质的人可以根据本身中医体质特点通过调摄精神、平衡心态、生活调养、体育运动、药物治疗等向中医正常体质转化。

3护士亚健康状态与中医体质养生的探究与展望

护理服务对象是身心失衡的病人,长期工作压力大、负担重、长期高度紧张,易造成护士心理和体力的严重透支,而出现亚健康状态。身体不适,精神不振,将无法实施对患者优质的护理,甚至还易发生差错。通过对我院356名护士实施的个性化中医体质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由此可见,采用中医体质理念治疗亚健康护理人群具有可行性。以中医体质学说理论为指导,辨别其中医体质类型,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治疗、保健、康复等一系列个体化调养方案,包括起居、药膳食疗、情志调节、动静养生等可收到满意效果。

康养护理篇4

一、重视中职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护生大多在15~18岁之间,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剧烈、心理困扰最多的时期;他们大多在初中时就是学业和品行滞后的学生,是基础教育中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进入中职学校后,新的环境、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会使他们感到不适应,加之目前中职学校招生门槛越来越低,学生的问题,包括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做好中职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中培养中职护生的健康心理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护理观念的更新,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中,不仅要培养护生的技能、文化及专业修养,还要注重培养护生的健康心理,全面提升护生的综合水平。

1.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健康心理,教师从备课开始就要深挖教材内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现在教学目标中,有针对性地培养护生的健康心理。

2.培养中职护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许多中职护生基础知识差、认知水平低、接受能力差,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无兴趣、信心不足。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中,教师首先要以亲切的表情和平易近人的态度进行授课,在示范讲解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把每项操作的步骤富于程序化动作,加以设疑、启发、引导等讲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操作只靠语言讲解,护生难以完全掌握,需借助挂图、教学视频、多媒体等一些辅助教学手段,把操作步骤细化,逐一分解,从而很好地帮助护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解肌内注射操作时,教师先进行示范教学,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把每一个步骤清晰、规范地展示给护生,再通过慢放、回放对重要操作步骤进行分解详述,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成动态的传播,不仅加深了护生的理解记忆,还调动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了参与意识。在实训课上护生情绪活跃,为了找准注射部位、掌握好进针的角度和深度,他们先在局部模型上反复练习,然后同学间互扮角色进行实战演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注射原则有条不紊地、顺利地将针头刺入“患者”体内,不仅提高了操作成功率,而且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中职护生树立了自信心,促进了心理健康。

3.培养中职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中职护生年龄偏小,进入中职学校后,需独立生活,学习方法、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面临着职业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使其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等方面面临许多心理问题。针对此现象,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上,教师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法、角色互换法、案例教学法等培养护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技巧,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如在操作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必要性,解除患者的疑虑,操作中语言交流要亲切自然、不做作,交代注意事项时应条理有序、语气温和。例如讲解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法、口腔护理、鼻导管吸氧等操作时采用角色互扮法,扮演护士的护生在操作中应适时地与病人交流沟通,做好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咐等工作,用恰当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扮演患者的护生,从患者角度出发,学会考虑患者的感受和需要。采取互扮角色的学习方法,学生之间互为“护士”和“患者”,可现场解决各种护患问题,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其中,对于交流的技巧把握得当、掌握透彻,让护生认识到具备良好的交流技巧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4.培养中职护生的爱患观念

中职护生由于年龄、知识、学制有限,在家长的关爱中长大,自我意识强,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和需要,缺乏宽容、谦让、协作意识。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上,采用情景设置法,编写病例时让护生参与其中,一起设计具体操作流程,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对策,情景设置要尽量客观真实。示教中把关心与体贴患者的技能清晰而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去关爱服务对象。使用模型人进行示教时,将模型人当做真正的病人去真切对待,教育护生把自己想象成患者,将患者的感受作为护理的出发点去操作。例如在示教鼻饲法时,教师先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解释清楚此项操作的目的,告知患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不适;胃管插至咽喉部位时,告诉患者如何做吞咽动作并适当鼓励;在灌入温开水和流质饮食时注意溶液温度,处处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把关心、爱心、责任心体现得淋漓尽致。护生分组练习后展开讨论:假如我是患者,我当时的心情怎样?你希望护士的关心体现在哪些方面?作为护士,你对患者的关心到位了吗?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让护生体会到作为护士应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又能感受到患者的痛苦和渴望治愈疾病的心理状态,逐步形成和发展护生的关怀意识和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护生的爱患观念。

5.培养中职护生团队合作和服务意识

中职护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过分溺爱造成依赖性强、自私自利。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中,教师规范示教后,同学之间采取小组合作式训练,练习过程中每个成员有针对性地互相指出存在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评判,出现疑难困惑及时请教教师,小组成员各自发挥优势,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每个成员都要经历学习者、指导者、评判者等角色转换,组内成员都要接受其他成员的考核,练习完毕,教师随机抽查一名同学进行操作考核,成绩作为小组内考核成绩,由于小组成员间成绩的关联性,组内成员更加关注小组整体操作水平,大家练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技能水平得以提高。实训课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使教师从以“教”为重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重心,学生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护生学习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和团队意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之间关系更加融洽,为护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康养护理篇5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c)-202-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护理事业的发展更是令人可喜,尤其是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就医观念和就医时的心理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在得到病症诊治的同时,更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指导。健康教育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护及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经历了以单纯“护病”到全面“护人”的历史阶段,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缺少了健康教育就不能称其为整体护理[1]。护理是全面、完整的健康照顾,在治疗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贯穿治疗过程始终,是巩固疗效而必须采取的措施,适当的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反之,则可延续或加重病情。

加强健康教育,掌握交流技巧,培养护生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充实完善自己,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的职业训练和基本技能之一。临床实习要求护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在护理活动中不仅要掌握健康教育的技巧,而且还要亲自体会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作用,并认识到自身价值与责任。

1培养良好的临床技能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面临着角色转换及学习环境的适应,虽然经历了理论学习、实验、技能操作等多个环节,但仅仅是从理论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初步过度。为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有直接的帮助和指导。培养她们对职业的责任感和对患者的爱心是带教工作的重要目标。

2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在指导护生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要将健康教育融入护理操作中。对病人进行护理操作时,向病人进行必要的讲解,会使他们感到放心并得到安慰,因为病人并不需要也不可能系统地学习护理知识,他们的学习往往来自于自身病痛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常抱怨工作忙,没有教育的时间,总是三缄其口,很少进行交流,其实这时是进行教育的最好时机,其教育效果远远高于专门时间对病人进行说教。与病人任何接触的时间都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机会[2]。

3言传身教,培养职业道德

在临床带教中,应言传在前,而身教尤胜言传。对病人主动热情的态度,对病人的关心与理解,对病人各种各样的问题与要求的答复与处理,与病人的交流与沟通,这一切都要靠日常带教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护生,向护生传授知识和医疗护理道德,要培养他们慎独精神,对患者认真负责的品德,培养她们爱岗敬业精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让她们认识、理解,并在其行为理念中扎根,成为行为准则。

4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

在带教中,要培养护生怎样与患者沟通,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能促进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并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护患沟通的过程中,既要运用语言性沟通的技巧,还要灵活地运用倾听、表情、眼神、仪表、姿态等非语言性沟通技巧,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要。要牢记“言语能治病,也可致病”的道理,绝对不能有伤害、攻击、讥讽的言语。

健康教育始终贯穿整体护理的全过程,运用指导-合作或让病人主动参与的护理手段将更有效地促进病人采取有利于疾病康复和自身健康的行为。严格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耐心与患者交流沟通,在为患者做健康教育的同时,可使护生学到更多的临床疾病护理知识,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可融洽护生与患者的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生真正体会到护理工作的价值,增强她们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徐建鸣.全球化背景下的整体护理再认识[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a):29.

康养护理篇6

【关键词】冠心病;生活方式;护理干预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发展的疾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有资料表明,许多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对自己健康的无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文对来我院疗养的36例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实施了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0~12月来院疗养的3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诊断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男26例,女10例;年龄60~78岁,平均(65.8±6.7)岁;体重(72.7±12.5)kg;患病时间(12.1±5.6)年;其中合并高血压病12例,糖尿病18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6例,初中及以下20例。

1.2方法

1.2.1入院护理评估对入选的36例冠心病患者,通过交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情绪、吸烟、饮酒、饮食、运动、体重等情况,确定患者目前的生活方式状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制订具体的护理干预计划。

1.2.2健康指导内容①疾病相关知识宣教。针对冠心病患者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选用适宜的方法,向患者讲解冠心病常见的病因、症状、预后、治疗原则、预防措施等,特别要向患者讲明冠心病的发病与肥胖、吸烟、酗酒、高脂饮食、精神紧张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生活方式调节在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②心理指导。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要指导患者注意性格塑造,保持情绪稳定,心境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遇事要沉着冷静,当有较大精神压力时,应向朋友、亲人倾诉,与他人交流,学会自我调节心境。③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膳食,控制热量的摄入,将患者喜欢的食品以及本地习惯食用的食品每100g中脂肪、胆固醇、蛋白质等含量汇编资料发给患者,告诉患者宜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平时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少吃动物肥肉、内脏等。禁饮烈性酒,饮酒以不超过30mL/d为宜。吸烟者要对其宣传吸烟对冠心病治疗不利,要以坚强的意志戒烟。④运动指导。教会患者掌握调节适度运动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以及运动的时间、频率、强度。冠心病患者宜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运动频率为每天1~2次,每次运动时间30min~1h,运动强度依心率而定,最大心率=170-年龄,为安全起见,用最大心率的70%以下作为运动的指标。运动量以运动中稍微出汗、轻度呼吸加快、运动后次日晨起感觉舒适、无持续性疲劳或其他不适为度。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运动量宜小,以后逐渐增加。⑤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互留联系电话,随时接受咨询。出院后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情况,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2.3评价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体重、吸烟、饮酒、高脂饮食、运动情况等,分别于患者首次入院时(干预前)及出院后2个月电话随访时(干预后)填写。评价体重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体重及生活方式变化的比较(表1)。

3讨论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以归为两大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前者最重要的为年龄、性别和家族遗传史,这些因素是不可变的。后者最重要的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和饮酒、缺少运动、高脂饮食以及精神压力,这些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是可以改变的[1]。本研究对入选的3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生活方式护理干预,并在出院2个月后进行随访,患者的依从性较好。护理干预后,患者在体重超标、吸烟、饮酒、高脂饮食、有氧运动等方面有明显改善。

吸烟是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的病因,也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本调查中61.1%的患者有吸烟史,部分患者既吸烟又饮酒,由于成瘾性,要在短期内戒掉烟酒,需要有坚强的毅力。通过护理干预后吸烟每日5支以下的患者戒烟效果好,吸烟每日5支以上的患者,对自己疾病的康复持积极态度的戒烟效果好,干预后部分患者已戒烟或吸烟量减少。烟龄长、烟瘾大的患者戒烟困难大,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争取多方支持。

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对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运动可使冠脉侧支循环开放,改善心肌供血[2],减轻临床症状。本调查中有较多患者在行护理干预前都不愿参加运动,认为运动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经耐心讲解,排除运动禁忌证后,大部分患者参加了运动并严格遵循运动方案,未发生并发症。由于患者实行低脂饮食,再加上适量的运动,体重均有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1]吴兆苏.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层和预防[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1-9.

[2]张敏,张宝慧,殷松楼,等.康复运动对冠心病ptCa后再狭窄的实验性研究和临床观察[J].心血管康复杂

康养护理篇7

 

原有的保健体育主要是通过身形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志力控制,从而使身心达到统一,增强人体的各项功能,激发和挖掘人体的内在潜能,进而达到预防疾病、增长智力、延年益寿的目的。它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养生之道与锻炼体质、加强体魄方法相结合的产物。文章主要陈述全新的养生保健体育与临床康复护理方法。

 

一、养生保健体育的概述

 

在医学院校内开展全新的养生保健体育教学理念,受到全校老师、学生、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热烈欢迎。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职业化的技术教育教学体系中,配置的全部课程都应该依照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设计与组合,不要只是站在体育这一个角度去开展教学,而应该依据医学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课程需要来找到高校体育的有效课程资源,突出精益求精的医学院校人才技术培养模式。养生保健体育和医学院校临床康复护理专业需求相结合,可以在中医养身保健的基础理论方面出发,在医学护理实践过程中实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养生保健思想理念。

 

医学院养生保健体育课程主要设置了五禽操、易筋经、瑜伽健康养生术、经络活动功、太极拳、养血益气功等课程内容,这些课程的体系比较新颖,明确体现了养生保健体育和医学护理相结合教学模式。

 

中医强调的是注重日常养生,预防疾病的发生,身体若有不适,要及时调离,避免困扰。养生保健体育主要是锻炼功法,以传统养生疗法为主,突出锻炼养生的效果,在结合中医养生保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医学院校的课程技能就可以直接在临床康复护理中运用,这是一种比价传统的医学治疗方法。养生保健提倡的是自然治疗法,就是依靠人们本身抵抗疾病以及采用预防、治疗疾病相结合的医学保健技能,也可以称作是非药物治疗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种比较自然的治疗来康复的天然方法。

 

医疗气功的主要目的是医治伤病,治疗对象是患有各种伤病的病人。在医学院的养生保健体育教育教学中,利用传统医学促进高校进行改革,运用新型的理念、内容和技能来促使临床康复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可以实现医学院养生保健体育与临床康复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分析医学院养生保健体育与临床康复护理的结合

 

(一)养生保健体育学习的途径

 

1.医学院养生保健体育学分制

 

在医学院体育教学课程中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养生保健健身部、选项课等四部分学分制,学生每完成一个课程可以获取四个学分,课时分别是30、36、34、36课时。必修课主要包括太极拳、功法练习十八项、舒心平血功、经络活动功等;选修课包括瑜伽健康养养生术;选项课为五禽操、易筋经、八段锦等;养生保健健身部有瑜伽、健康气功、按摩、保健气功等。

 

2.养生保健体育俱乐部

 

成立学生俱乐部,也就是健康养生保健体育社团,社团设立社长、秘书长和指导教练,各项保健活动按照社团的流程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各项社团宣传、推介活动、练习活动、演示活动和实训活动,在学生中进行纳新,从而把养生保健体育活动和医学院专业的课程密切联系,利用专业医学知识促使医学院养生保健体育课程的学习。

 

3.健康阳光体育活动

 

阳光健康体育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积极的锻炼身体,医学院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比赛,可以促进养生保健体育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

 

(二)模拟实训基地

 

1.构建医院实训基地

 

医学院建立医院实习、实训基地,可以给学生提供与医护人员和病人充分交流的机会,让医护人员和病人更好掌握养生保健疗法的技能,也可以把养生保健体育疗法的技能、原理教授给病人,使病房变得更加活跃,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进一步实现养生保健体育与临床康复两者相结合。

 

2.养生保健体育社团

 

养生保健体育社团主要培养学生高水平技能的教学模式,学生运用课下时间和业余时间,在专业指导教练的指导下学习养生理论和技能,这是一种比较系统、完整的学习课程手段。在养生保健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老师正确引导学生把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3.双证业余培训班

 

医学院不仅培养学生专业的技能作为第一职业技能,还培养学生取得各类职业技能证作为他们的第二职业技能,这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技能手段,同时也是一种谋取职业的途径。现在医学院开展各种业余培训班,例如:按摩师、健康营养师、足疗师等,这些培训班与健康养生保健课程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医的中药调养和药膳滋养的理论和实践,都可以在养生保健课堂中体现,它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效果在临床康复护理中大力推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养生保健体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医学院把养生保健体育与临床康复护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康养护理篇8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最近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的理念,主要指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应用医学上已经被证实有效的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的一系列措施,以减少手术和其他治疗护理措施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和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手术创伤,对患者的加速康复有重要的作用[1]。结直肠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异常,出现少量的粘液性便、少量的血便、排便费力等。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而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患者的病死风险也在升高。目前临床上对于结直肠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所以围手术期的护理则显得至关重要。我院就结直肠癌患者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这个课题展开研究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这120例患者均符合医学上关于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并且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的患者,排除哺乳期及妊娠期患者,排除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中男39例,女21例,其中左半结肠切除23例,直肠癌前切除22例,右半结肠切除15例。患者年龄为49~72岁,平均为(57±2.90)岁;对照组中男41例,女19例,其中左半结肠切除24例,直肠癌前切除20例,右半结肠切除16例。患者年龄为48~71岁,平均为(56±3.27)岁。两组对象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照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的护理,包括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实验方案,手术前不能够喝水或者是食用任何东西,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在术中放置鼻胃管,根据患者创口的情况放置腹腔引流管,为了防止感染要使用抗生素,根据手术情况选择镇痛药,患者在肛门通气后可以拔除胃管,然后可以少量喝水或者进食,但是要控制食量。

研究组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诉求,与患者建立友好的信任关系,指导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与他人沟通,转移注意力,增强治疗的依从性[2]。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在术前6h内不能够喝水吃饭,术前2h口服400ml含碳水化合物的液体。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使用血管收缩药物代替大量的输液。术后2d内使用口服扑热息痛等多模式的止痛方式,患者在清醒了4h后可以适量饮水并且进流食,逐渐恢复正常的进食。术后要控制输液量,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停止输液时间、体重下降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研究中的基本的数据都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的资料运用(x±s)表示;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

2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输液停止时间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体重下降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结直肠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人群年龄大多在40岁以后,其中以男性居多。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的症状不是很明显,只是当肿块到达一定程度后,肠粘膜遭受到肿块异物性刺激,分泌物增多,在排便时有小部分的黏液跟着出来。而且随着肿瘤对肠胃的侵害增大,分泌会增多,直肠有明显的刺激感[3]。现在临床上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一般选择手术方案,但是具体的最佳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不同的病理进行分期治疗。目前导致结直肠癌病发的因素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和饮食因素、遗传因素、息肉、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营养支持的优势在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合理安排膳食结构,为患者补充营养,成为一种营养治疗方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就是将一系列有医疗效果的护理方案相互配合,协同作用。

康养护理篇9

【关键词】疗养院健康教育护理

【中图分类号】R19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291-01

1引言

随着疗养院护理工作的不断提升和深化,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疗养院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疗养院健康教育理念的深入,疗养院护理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疗养院促进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已经日渐显现[1]。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健康教育经验,针对疗养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新时期疗养院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实施健康教育的意识淡薄,护士缺乏积极主管能动性

目前,由于疗养院护理人员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护士对其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承担的角色不明确,仅仅把自己作为一名传播疾病知识的人员,而非把自己作为传播者、计划者和评价者。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教育效果不明显,非常容易导致护士轻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缺乏主管能动性,不积极[2]。

2.2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知识匮乏

长期以来,由于疗养院护理团队知识匮乏,知识老化,很多护士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无法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能。同时,护理教育的起点较低,知识结构更新缓慢,不能够掌握新型的护理知识,尤其是现代健康教育知识,另外,疗养院的离退休老干部的知识层次较高,熟知自己病情,因此,对实施健康教育的要求更高,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

2.3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缺乏沟通技巧

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开展有效的沟通非常关键和重要,由于许多护理人员没有系统的学习人际沟通,据统计,在疗养员护理团队中,48%的护士基本了解沟通技巧,32%的护理人员未掌握沟通技巧,并且,许多护士都缺乏自信,即使掌握了健康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因为沟通技巧匮乏,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能力,导致健康教育无法达到有效的目的。

2.4实施健康教育的时机选择不当

对疗养员实施健康教育时,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健康教育的价值在于使疗养院能够获知正确的疾病知识,掌握基本的治疗和保养方法,激发疗养员的生活兴趣,更好的缓解疗养员因为疾病而产生的烦躁、不理解等情况,使其能够正确面对自身状况。

3新时期疗养院开展健康教育采取的有效措施

3.1转变观念,加强健康教育意识

护理人员应该转变护理观念,提高健康教育意识,建立良好的培训制度,定期学习现代健康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强化健康教育意识,把健康教育工作融入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以便能够有效的帮助疗养员[3]。学习现代的健康教育知识,护理人员可以认真的学习掌握专业的护理理论,同时也应该拓宽知识面,增强自信心,提高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责任感和迫切感。另外,疗养员通常处于疾病的康复期或者稳定期,该阶段实施健康教育,对于疗养员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疗养院的护理人员,应该主动的实施健康教育,从根本上帮助疗养员建立康复计划,促进疗养员早日康复。

3.2增加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

实施健康教育,护士必须增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建立健康教育的计划,以便能够周期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掌握与疾病相关的护理知识,包括专科护理知识、心理护理知识、康复护理、医学新进展和伦理等,同时,护士应该加强自学,参加疗养院组织的各种学习班或者实施网上在职教育,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系统的掌握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掌握教育沟通的技能,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健康教育。

3.3注重沟通技巧,讲究健康教育的语言的艺术性

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沟通技巧。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要交换意见、观点和情感,他可以有效的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道德、文化和修养等,其实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前提[4]。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健康教育效果,护理人员与疗养员交流沟通时,应该表情和蔼、面带微笑、态度谦虚温和、谈吐文雅,语速不易过快,使疗养员感受到被关心的感觉,可以有效的达到良好沟通的效果。

3.4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时机,有效促进健康教育效果

护理人员应该有效的把握开展健康教育的时机。比如当疗养员旧疾复发时,心情烦躁;疗养员刚入院时,周围环境陌生,护理人员应该热情接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便为开展健康教育做铺垫;如果疗养员不配合宣教工作,应该择期开展,以便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3.5因人施教,强化针对性

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应首先对疗养员做一个评估工作,掌握患者的疾病情况,知识水平。根据疗养员的年龄、人文环境,选择合适的场合,合理的时机,确定采用适于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和知识,因人施教,以便能偶更加具有针对性,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3.6完善健康教育机制,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机制,针对表现突出的集体或者个人,应该给予充分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护理人员和团队的工作积极性,推广效果较好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以便能够调动其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以利于健康教育的发展。

4结束语

疗养员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护理质量和水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切实让疗养员感受到优质服务,充分的调动疗养员抗病、保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非常有利于提升疗养员的康复时间。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沟通技巧,学习健康教育的方法,不断的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更新知识,使得能够更加高效、优质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郑惠淑.疗养院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13(09):11-12.

[2]张嘉莉,廉永昕,楚琰华.疗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不利因素及改进措施[J].中国疗养医学.2012,18(02):23-24.

康养护理篇10

我院是一所军队疗养院,同时也是驻地职工的定点医疗单位,承担着军地人员健康疗养和疾病治疗康复的重要任务。从1999年开始,我院全面实施了整体护理措施,把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使来院疗养的特勤人员、老干部及地方就诊人员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消除或减轻健康危险因素,培养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较好的实现了三级预防的目的。在健康教育中护理人员充当着施教、引导的重要角色,发挥好她们的作用对健康教育的成效至关重要。

1加强教育,打牢健康教育的思想基础

护理人员对休养员的爱心是推行健康教育的思想基础。实践中我们发现,我院护理人员中有的对部队情况了解不多,对特勤人员和老干部缺乏感情、缺乏共同语言,从而影响医患沟通和健康教育的实施。对此,我们组织人员下部队参观,了解飞行人员的工作、生活,请试飞大队的飞行人员作报告。同时在护理人员中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为兵服务传统教育,增进了大家对部队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的感情基础,培养了大家进行健康教育的服务理念,打牢了对各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思想基础。

2加强培训,提高健康教育的专业技能

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向患者传播防病治病的知识和技能,引导他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拓宽知识层面,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与护理技能,还要学习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健康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观点和方法,以及良好的公关能力与交流沟通技巧。在这方面,我们重点是抓医学、护理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提高,实行分类培养、整体帮促的做法:副主任护师是护理学科带头人,对她们主要是培养研究能力和指导能力,广泛涉猎护理专业前沿科学,深入研究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主管护师是护理工作和进行健康教育的骨干,对她们主要是强化护理基础理论教育,提高组织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和对年轻护士的传帮带能力;年轻护士工作经验少,技术水平相对低,对她们主要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进行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除此之外的其它相关理论,我们主要是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后学历教育和各种培训班,全面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患者对进行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3营造氛围,体现健康教育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在疗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内容要适应不同人群、不同健康问题,使来院就诊、疗养的人员所关心的健康问题都能得到体现,这就是健康教育的多样性。同时,健康教育又要服从医疗和教育对象的需要,不能为教育而教育,更不能把健康教育强加给患者,这就是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为了使多样性和针对性有机结合,我们采用设立健康教育处方栏、黑板报、宣传橱窗、标语牌、网络电视、分发教育材料、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健康咨询等形式,大力营造健康教育的氛围;实行个性化护理和个性化健康教育相结合,采取一对一的个案教育方法,使他们从入院到出院全程都能接受到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信息。

4医患互动,增强健康教育的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