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金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7:37

流动资金的作用篇1

摘要工业企业一般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征,流动资金对工业企业来讲,不仅具有比重大,还具有占用时间长等特点。由于工业企业生产流程、结转环节相对复杂,导致流动资金管理存在着效率不高、配置不均衡等方面的原因,反过来又会影响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因此,对工业企业的运营流程进行基于流动资金的评价管理,既有其现实性,更有其必要性。

关键词流动资金制造型企业流程评价

一、引言

流动资金也称运营资金,其主要由流动资产扣除流动负债得到。流动资金管理对于企业管理及财务管理本身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工业企业而言,由于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产品种类较多、生产环节复杂、生产链长等特征,决定了工业企业占用流动资金的比重往往大于其他行业,如某些制造型工业企业,其流动资金占用比例甚至高达60%-70%。从这个意义上说,流动资金管理的好坏不仅会对企业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还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企业的业务流程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穿越时间和空间具有特定顺序的一系列工作活动,是若干具有时间序列的工序首尾相接或者个别重合但整体具有先后顺序的一系列工作流程的组合。工业企业的业务流程一般从材料购入开始,终止于产品销售或应收账款收回,工业企业的流程管理事实上反映了流动资金或以流动资金作为表现形式的各类企业资源的流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流动资金是业务流程的基础元素,只有掌握了流动资金的信息,才能顺利地进行流程的控制和改进。其主要管理切入点在于:流程的参与者与流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如工序),流程信息主要包括流动资金的运行信息,流程组织规则是以流动资金为对象的博弈规则。很明显,在业务流程的全过程,实际上体现了资金流入企业――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企业这样的一个价值流转过程,体现了资金在企业运转中的增值,反映了企业的价值流转。从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来说,这些都属于财务管理的基本对象。而基于流动资金管理对工业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评价与改进,属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基本职能的体现。

二、传统的工业企业流程运行在流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评价模式不利于业务流程的优化

传统的绩效评价系统面向结果和整体,掩盖了业务流程中的细节状况,绩效评价信息不能及时反映业务流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准确定位业务流程中的优势和不足,由此不能支持制造企业业务流程的持续改进。传统的评价模式更加注重结果导向而并没有过多考虑效率等因素,如,仓储部门为了完成采购计划或错误判断,增加了过多的原材料库存,这样就导致了流动资金的闲置,造成了浪费,而不利于整体流程效能的最优化。因此,笔者认为,为了克服传统绩效评价系统的缺陷,必须建立面向流程的绩效评价系统。评价的重要指标,可以考虑采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流动资金指标作为参考。

(二)传统的流程评价模式中没有给予流动资金管理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流程评价模式往往采用多角度、多指标予以评价流程运行效果。如对于采购部门,往往通过采购品种、数量、损耗率等进行考核;对于生产部门,往往通过生产指标(产量)的完成程度、新产品开发进度、完工率、废品率等进行考核,但往往没有对于现金指标进行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某些指标无法或难以量化,且业内或本企业也没有理想的评价标准。

(三)流动资金管理侧重于项目管理而非系统管理

在工业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流动资金管理侧重于各个项目管理,且将项目孤立起来管理,忽视了项目间的相互关联作用,并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手段,损害了企业的整体价值。如有些企业特别重视销售部门,采取有吸引力的措施鼓励销售人员扩大销售,这样销售部门为了符合企业要求,只是考虑销售指标的完成,尽量以赊销的模式促进销售,而对应收账款回收的可能性缺乏思考和分析,虽然这种做法增加了存货周转速度,但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则会变得相当慢,最后,营运资金周转期会很大。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仅仅为当其出现呆账、坏账时,组织追账小组进行追账,但是却不考虑影响应收账款的其他因素,比如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而导致企业营运资金不能及时收回,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三、做好工业企业现金管理的流程评价工作

(一)提高对流动资金管理在流程管理中的重视程度

工业企业的业务流程是将劳动者的活劳动作用于物质,通过对原材料的加工与组合。提高原物质的功能,或改善其形状或性能,以满足使用者需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金投入到流出,实现了其增值,符合资本增值的一般经济规律,是物流与资金流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物流和资金流都属于价值流,因此,企业的业务流程就体现了价值流转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企业运行信息,以流动资金作为统一的状态变量来研究企业运营,不但从方法上简化了数据处理逻辑,形成了客观公正的评判手段与标准。因此,对于各类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而言,由于流动资金比重非常大,流动资金就是制造企业业务流程中的“血液”,其业务流程中,流动资金发挥的作用又特别明显,所以,基于流动资金为着眼点来改善业务流程、生产流程,就抓住了流程运行的“牛鼻子”,以流动资金的管理来带动与促进生产流程的管理最优化。

(二)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

1.设置有关流动资金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一是采用流动资金盈利率。使用流动资金的净流入,取其现值,与项目投资现值进行匹配,求出其内含报酬率,即为流动资金的盈利率。这种思路主要是考虑给企业带来健康现金流入的,主要是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二是流动资金产出率。简单地说,是通过现金流出企业与现金流入企业之比,来分析流动资金增值的效率。

2.设置有关流动资金的流动能力评价指标。一是采用流动资金占用投入流动资金的指标。占用流动资金往往由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构成,这部分占投入流动资金的比重越大,说明企业管理的流动性相对就越差。因此,该部分比值需要通过行业、企业及市场竞争状况进行判断。二是采用流动资金占用全部资金的指标。企业的资产主要分为流动资金与非流动资金两大类。流动资金占用全部资金的比重越高,企业的流动性就越好。

3.设置有关流动资金的风险性评价指标。一是采用流动资金回收率。由参考期间的流动资金产出额除以同一期间的平均流动资金占用额得出。流动资金回收率越高,说明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就越快,企业的资金安全与盈利能力都能得到保障。二是流动资金回收期,一般情况下,流动资金回收期等于应收账款回收期加上存货变现期。流动资金回收期越短,也说明了流动资金的效率是比较高的。三是流动资产占流动负债的比率,这实际上是流动比率。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好。一般情况下,企业比较理想的流动比率在2左右为宜。

(三)合理划分业务流程

在流程管理中,必须将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层层落实到最基本的流程。在这一过程中,根据目标层次的不同,可以将业务流程划分为战略流程、管理流程和操作流程。战略流程由管理流程组成,管理流程又由操作流程组成。流程管理的任务就是对操作流程进行组织和协调,以逐层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操作流程的设计要实现模块化,以增强战略流程的灵活性。操作流程是由参与者、资源、目标、信息和组织规则等要素构成的有机集合体,操作流程的设计就是这些要素的设计。

(四)做好工业企业全流程的评价与规划

企业流动资金的实物形态是多样化的。流动资金每次循环都要经过采购、生产和销售过程,并表现为现金、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应收帐款等具体形态。企业对各种形态的资金占用均要严格管理。对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均要建立相应制度严格控制。企业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并定期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严格控制开支范围,杜绝一切不合理开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促进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同时要减少存货在出售和耗用中的浪费,加强存货的流动性,尽可能降低存货成本,缩短存货周转期,减少资金的占用。

四、结论

从资金价值的角度看,业务流程即为流动资金的价值运动过程,流程管理即为流动资金的价值管理。因此,流程绩效评价信息应当反映流动资金的价值情况。要结合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的评价指标类型,合理划分业务流程,做好全流程流动资金的评价与规划,以加速资金周转,相应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发挥流动资金在工业企业业务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滕佳东.对制造型企业流程管理的理论研究.机械设计与制造.2000(5).

流动资金的作用篇2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投资决策;现金流量表信息

一、序论

1.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国内,企业在投资决策时一般注重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分析,而对现金流量表信息的分析研究缺乏重视,导致企业无法有效利用现金流量表这一重要工具。值得提出的是,投资决策决定着企业价值,而且随着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观念的不断深入,这一点必将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对企业而言,其投资决策是财务决策的重要议题。在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人们总局限于对投资决策内容本身的解读,认为只要在投资决策中把握好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就足够了。将现金流量与投资决策联系起来也只是较少的一部分,比如,与此项投资决策紧密相关的现金流入与流出的部分。然而这并没有认识到现金流量的重要作用,也并没有联系好现金流量表信息与投资决策的相关性。

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14)规定:“现金流量表就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信息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会计报表的三大主表之一,理论上,与其他报表地位平等。然而,作为三大主表之一的现金流量表在企业的实际运用上却远远不及其他两大主表。形式上,现金流量表是独立的会计报表。但从其内容上不难发现它是依附于其他两大主表而产生的。现金流量表的这种独立并且依附的特性,使得现金流量表具有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2.研究内容

研究的内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论述:

从主题内容上讲,本文致力于研究现金流量表信息的分析以及对投资决策的利用价值。旨在帮助企业认识到现金流量表信息的重要性,并且对企业投资决策而言,分析现金流量表信息是不可或缺的。

从具体结构内容上讲,首先,本文从理论上分析现金流量表的信息反映了企业的相关财务状况。说明了现金流量表具有补充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利用价值。其次,分析了现金流量表信息对投资决策的作用。这是基于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上做出的分析。最后,具体分析现金流量表信息对投资决策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企业只有在更好的利用现金流量表信息的情况下才能够做出更符合企业利益的投资决策,而如何充分正确的利用现金流量表的信息也是需要一定的分析方法的。

二、现金流量表分析

1.现金流量表的概念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作了专门规定。将现金流量分为三大类:“一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购买货物、销售产品、支付工资、交纳税款等;二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吸收股本、分配红利、发行债券、筹集借款、清算债务等有关的现金流量;三是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购置和处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债券投资、股权投资以及收回投资、投资收益等。”

2.现金流量表反映的内容

(1)判断资产的流动性。需要通过相应资产所占总资产的比例来评价。这可以推断出企业财务的适应性。所谓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在生产经营正常情况下企业资产的流入和流出情况。所谓财务的适应性是指当前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和财务状况变化的需要的适应情况。在经营活动中,若要企业财务的适应性和流动性强,就需要企业增快现金流动速度,增大现金流动量。

(2)判断企业收益能力。这是对企业直接效益的评价指标。对企业收益能力进行衡量的指标有企业的生产能力、营销能力、收取现金以及控制支出的能力和回避风险的能力等,收取现金和控制支出的能力用来衡量企业最直接的经济效益。生产能力好而没有销售收入,销售能力好而收不回来可供周转使用到的现金,或者收回的现金因支出的合理性控制不好而造成浪费,都会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佳。所以,收回现金和控制支出能力的强弱,能够直接体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且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要先看企业的现金净流量。

(3)判断企业财务风险。这是评价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指标。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能否利用现金归还到期债务的这种不确定性。如果企业的债务到期而没有足够的现金归还,这样的情况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将会导致企业破产。所以,企业应保持较好的偿债能力。而现金流动效益的高低决定了偿债能力的好坏,因此,企业必须时刻掌握自身的现金流动信息,且提前做出安排,才能尽量避免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

3.现金流量表信息的重要性体现

周长福(2010)认为:“现金流量表是一种表现财务状况的变动表,它是以现金为基础进行编制的,能够更好的分析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反映出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在财务报表中除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外,现金流量表也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者共同构成了企业完整的财务报表体系。事实当中,现金的流动相对来说是一个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企业的投资和理财的决策上有很大的帮助。”

三、现金流量表信息与投资决策的相关性

1.现金流量表信息的分析方法

现金流量表是相对独立而又依附着其他两大报表而存在的,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可比性。表中所反映的原始的数据资料并不能直接显示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后果及趋势,只有运用合适的方法对数据加以疏理、分析最后才能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正确的依据信息。因此,对现金流量表信息进行分析应当运用以下专门方法:结构分析、趋势分析、偿债能力分析。

2.现金流量表信息对投资决策的作用

(1)从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析看投资决策

从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内容来看。整个表格包含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三个部分。现金流量结构分析包括三个方面:现金流入结构分析、现金流出结构分析和现金流入流出比的分析。

流入结构分析和流出结构分析就是,首先计算出经营、投资和筹资三大活动流入流出量分别占总现金流入量和总现金支出量的比值,再分析它所代表的具体经济含义。

现金流入结构反映企业某一时期的现金流入总额中,各项具体收入所占的比重,帮助理解企业的收入来源。现金流出结构反映企业的现金支出去向问题,帮助理解企业资金使用方向。

(2)从现金流量表的变动趋势分析看企业决策

现金流量的趋势分析。是指分析在数个期间内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以及结存数额的变动情况,各自的变化幅度。目的是了解该变动趋势对企业有利还是不利。这种分析可以帮助管理层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动态变化。目的是使决策者能够在此基础上预测到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以便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规划,尤其对企业的投资决策有指导作用。

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法在业内公认的有这三种方法:定比分析法、环比分析法和平均增长率法。

在2011至2014这四年间美欣达公司的现金总收入起伏不断,但是变动范围不大,趋势较为稳定。投资活动现金收入从2011年至2013年三年期间一直大幅度下降,2013年的投资活动现金收入降低了54.94%,在此情况下,企业现金总收入的变动幅度不大,是因为经营活动现金收入的维持增长以及对筹资活动的依赖。在2014年投资活动导致的现金收流入比2011年的增加了43.40%,由于经营活动现金收入同比降低了7.92%,并且企业的筹资活动现金收入同比减少了38.71%,可以合理推测出,企业2014年收回投资的决策是为了弥补经营活动现金收入的减少,同时降低企业对筹资的依赖程度,降低风险,或者大量的投资回报在2014年间到期。现金总支出趋势一路走低,2014年现金总支出比2011年低了33.1%。而投资活动现金支出成倍增长,达228.57%,说明美欣达在不断对外投资,处于投资旺盛时期。

从环比数据可以看出,在2014年间投资活动现金收入较前期增长了双倍,达318.22%,说明企业在2014年收回的投资或者投资回报是巨大的,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此项重大决策应该给予重大关注。投资活动现金支出趋势起伏较大,2012年比上一年高了43.58%,2013年比上一年低了10.16%,2014年比上一年高了77.20%,说明美欣达各期的投资决策并不均衡。

变动趋势分析法能够让管理者熟悉项目的变化趋势,帮助其对变化的利害做出判断,从而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合理规划。变动趋势分析一般要利用历年的报表数据,并且将连续多年的会计报表并列在一起进行分析。通过观察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分析比较各项数据的变动情况,这样能了解更多的信息,更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分析历年以来变化的趋势。

(3)从现金流量表的偿债能力分析看投资决策

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来测定企业偿债能力,企业投资者可以利用它作出正确的决策,债权人依据它考虑企业的偿还能力,进而决定是否给予其贷款。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偿还债务的充足性分析可以表明企业的长期和短期偿债能力,一般用到的指标有: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债务总额比、和现金偿付比率。由于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需要现金流量表信息与资产负债表的部分数据相结合,因此,此处依然以美欣达公司为例,需要取现金流量表的部分数据和资产负债表的部分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分析得知,美欣达在2012年和2014年短期偿债能力较弱,会计信息使用者,尤其是短期债务人可能会降低对企业的投资信心。而2013年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在长期偿债能力方面,依然是2013年最强,这可能会大大增加会计信息者对企业投资的信心。从2012年至2014年间,美欣达的强制性现金支付比例都大于1,表明该公司强制性支付能力较强,强制性现金支付的需要可以由现金收入来满足。

除现金流量表反映的这些指标信息外,利用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信息也可以测定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虽然它们也能反映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但是存在不足,因为在存货积压和存在呆滞的应收款项时,企业的真实偿债能力被隐藏,运用这两个比率进行分析,就会高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归根结底,真正能直接用于偿还债务的资产是现金。不同资产的质量是数据无法详尽显示的,仅用上述两比率指标来分析是不全面的。由此也可以看出,现金流量表信息存在其他报表无法替代的重要利用价值,这也更加验证了现金流量表应当在实际应用中被企业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Harris,RobertS.andpringle,John,investmentDecisionandCashFlows.DardenCaseno.UVa-F-0915,1998.

[2]周川楣.现金流量的分析和探讨[J].科教导刊,2013(14).

流动资金的作用篇3

关键词:小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日常记录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小企业不仅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促进了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小企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规范小企业财务管理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财政部制定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在小企业范围内全面执行。小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是小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期编制包括现金流量表在内的财务报表,是《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

一、小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意义及作用

小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具有重要意义,它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企业的财力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不能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真正原因。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是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补充。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小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和动向。这是现金流量表最基本的作用,也是其提供的最基本功能。小企业现金流量表将企业的现金流量划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分别按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两个部分分别反映。

2.反映小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以及对财务风险管理可控性。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的收支为编制基础,采用收付实现制,消除了由于会计核算采用估计所产生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不准确,将其实际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显示,反映出小企业现金流是否充沛、通畅,财务状况是否稳定,这也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不具备最大优势,弥补了它们的不足。

3.反映小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表反映小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整体情况,说明小企业现金从哪里来,又运用到哪里去。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代表小企业运用其经济资源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代表小企业运用资金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代表小企业筹资获得现金流量的能力。通过现金流量表及其他财务信息,可以分析企业未来获取或支付现金的能力,是小企业综合实力的反映。

二、小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要求在具体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可以采用工作底稿法或者t型账户法,这两种编制方法都是在期末(一般是季末、年末)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结合有关科目的记录,对现金流量表的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前者通过工作底稿,后者通过t型账户,对涉及现金的经济业务进行调整,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这两种编制方法有着特殊的操作程序,对小企业会计人员而言在专业能力、技术上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财务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现金流量表编制工作量和难度较大。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时间集中在会计期末,会计人员除了正常工作外还有集中精力进行现金流量调整分录的编制,工作量毋庸置疑加大许多;现金流量表编制依据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有关账簿资料,这些资料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现金流量表却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这两种方法编表过程中需要将权责发生制调整为收付实现制,根据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分析编制一系列调整分录,这些调整分录的编制技术难度较高,在会计实际操作中缺乏可操作性,甚至会影响到会计报表报送的及时性。

2.现金流量表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使用这两种方法平时均不做与现金流量表编制有关的账证工作,完全与原始业务脱节,一般要等到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后(季末、年末)时,才一次性对整个期间发生的现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收支及其相关业务进行分析,使得报表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造成报表的溯源性差。

3.期末会计人员工作压力加大。期末尤其是年末正是会计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会计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忙于年终结账、调账、做报表等,有些小企业甚至于财务专用计算机都没有配备的情况下,这样难度大、低自动化的编制方法无疑使本就不轻松会计工作人员雪上加霜,不仅仅增大了工作量,而且使工作压力骤增。

三、现金流量表日常记录法的应用

日常记录法就是小企业在财务核算中增设“现金流量明细账簿”,以对现金流量各项内容进行账簿反映;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涉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下简称现金)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进行序时逐笔登记,期末结出各项现金流量内容发生额、合计数,并据此编制现金流量表。

这一方法在会计实务中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根据小企业现金流量表结构内容,设置“现金流量明细账簿”。

它是一个多栏式活页账簿,和其他按照会计制度设置的账簿区别是在账簿中没有借贷方向。

小企业现金流量表结构分为五个部分,前三个部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这三个部分是设置现金流量明细账簿的主体。第四部分现金净增加额、第五部分期末现金余额不是设置现金流量明细账簿的内容。

第二步:根据平时会计对经济业务处理的会计记账凭证,对涉及现金的业务在现金流量明细账簿中序时进行登记。

1.对某项经济业务属于现金流量明细账簿中的哪一类活动作出准确判断。经营活动是指小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投资活动是指小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的购建和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及其处置活动;筹资活动是指引起小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2.对某项经济活动是属于现金流入还是流出的流向作出准确判断。在记账凭证中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借方即为现金流入,登记在“收到”字段下;贷方则为现金流出,登记在“支付”字段下。特殊情况是遇到一笔记账凭证中借贷方同时出现现金类科目,即现金形式相互转换的情况时,对其借贷金额重复部分不予以登记。

3.对经济业务中的某些特殊项目加以分析判断进行登记。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释义,1、“销售产成品、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不包括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的金额,而将其列入“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2、“购买原材料、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不包括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而将其列入“支付的税费”中,3、“支付的职工薪酬”包括从事在建工程和从事无形资产开发项目的人员薪酬等等诸多特殊项目的具体要求,使得在进行现金流量明细账簿登记时,依据其释义进行明细登记。

4.《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现金流量表较《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中没有汇率变动对现金流量影响的反映,它是根据小企业的具体状况而进行了表格的简化,但在实际业务过程中,汇率变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是存在的,所以建议在进行日常记录法操作中,有汇率变动业务时,可根据汇率变动的性质来分别登记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栏目下相应的细栏中。

第三步:期末结出账簿各栏合计数、累计数。

至此,现金流量明细表账簿登记工作完毕。

第四步:根据账簿记录填制现金流量表第1至第19行。

至此,现金流量表前三部分编制完成,报表第四部分“现金净增加额”可根据报表第7行、第13行、第19行合计数填报,再与第21行“加:期初现金余额”得出数据填报第五部分“期末现金余额”,至此一张完整的现金流量表编制完毕。

四、日常记录法的优点与不足

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日常记录法在实务中是易于操作的,这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可以直接通过账簿记录进行编制,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客观、及时、明晰、准确;符合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根据真实的交易、事项以及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编制,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编报及时;符合会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的日常习惯性思维:有数可查,有据可依。

2.日常记录法可以使小企业管理者对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实时掌握。现金流量表是一张动态报表,它以收付实现制反映小企业现金流量,通过日常记录法对现金状况的全面直观的记录,反映出小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明细情况,利于小企业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经营方向,制定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为经济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日常记录法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增加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量。现金流量明细账簿具有附属性,是对涉及现金业务分录进行分析判断后二次登账,增加了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量。

2.小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较多,而投资活动就比较少,尤其是筹资活动在不需要增资扩大生产的情况下几乎不涉及,因此,日常记录法在账簿结构设计上稍显复杂。

针对以上第1点不足,如果小企业办公条件允许,财务上拥有专用计算机,可以用计算机辅助记账。会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办公软件excel表格功能,根据现金流量账簿设置结构,在表格中设置好账簿,平时只需登记现金业务发生记录,期末利用excel表格自动计算功能及时、迅速、准确结出期末合计数,到达事倍功半的效果。第2点不足,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小企业业务情况,酌定所需,对现金流量明细账簿进行简化设置,如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分别设置账页,这样对于经常发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集中登记,而对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不经常发生现金流量的,只需在需要时进行登记。

现金流量表在小企业财务报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学地分析和利用现金流量表是报表使用者进行正确决策的前提之一。小企业会计人员应当及时、准确的编制出现金流量表,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在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其作用,为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11]17号).

流动资金的作用篇4

管理资产负债表包含的基本公式如下:净经营资产=净(金融)负债+股东权益=净投资资本其中:净经营资产=经营资产-经营负债=(经营性流动资产+经营性长期资产)-(经营性流动负债+经营性长期负债)=(经营性流动资产-经营性流动负债)+(经营性长期资产-经营性长期负债)=净经营性营运资本+净经营性长期资产净(金融)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管理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公式(净经营资产=净(金融)负债+股东权益)揭示:从公司角度看,投入到经营活动中的资本是净经营资产;从债权人角度看,投入到经营活动的资本是净负债;从股东角度看,投入到经营活动的资本是股东权益。

二、管理利润表

(一)由通用利润表到管理利润表的调整在通用利润表基础上,对各损益项目进行重新分类,区分为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两大类。金融资产和负债形成的损益为金融损益;经营资产和负债形成的损益为经营损益。与通用资产负债表调整为管理资产负债表似,通用利润表中,有些项目单纯由经营资产(负债)形成或者单纯由金融资产(负债)形成,可直接计入管理利润表的经营损益或金融损益,如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直接计入经营损益,财务费用(资本化利息一般不作调整)直接计入金融损益;有些项目既有经营资产(负债)形成的,又有金融资产(负债)形成的,则必须分解,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几个项目必须分解,属于经营资产和负债形成的计入经营损益,属于金融资产和负债形成的则应计入金融损益。

(二)管理利润表的基本数量勾稽关系管理利润表包含的基本公式如下:净利润=经营损益+金融损益=净经营利润-净利息费用=税前经营利润×(1-平均所得税率)-利息费用×(1-平均所得税率)其中:利息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平均所得税率=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管理利润表的基本公式(净利润=净经营利润-净利息费用)揭示:经营活动给公司带来的回报为税后经营净利润;给债权人带来的回报为税后利息;给股东带来的回报为净利润。

三、管理现金流量表

(一)由通用现金流量表到管理现金流量表的调整新准则下的现金流量表已比较接近管理现金流量表,但由通用现金流量表到管理现金流量表仍需作如下调整:1.改变编制等式通用现金流量表编制等式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现金净流量本期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管理现金流量表编制等式改变为:(经营活动)实体现金流量=(金融活动)融资现金流量2.将通用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合并为“实体现金流量”3.从通用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剥离部分金融活动现金流量计入“融资现金流量”,从通用现金流量表中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剥离部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计入“实体现金流量”。

流动资金的作用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资金管理;精细化管理

电力企业属资金密集型企业,资金相对雄厚,企业的资金,尤其是处于游离状态的资金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没有进行有效调剂、周转、融通。为了更好地优化资金使用和充分发挥资金利用效率,就要做好流动资产以及负债的配比,即在满足企业对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并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使企业收到最大的效益。

一、工作中以预算与实际相结合,创新管理理念

以往的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使用金额往往只能以“大概多少”等进行安排,而且到了期末,财务人员常为资金收支平衡进行大量的工作,既浪费工作时间,又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沧州供电公司开展了精细化管理活动。精细化管理作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出现的一种管理模式,强调目标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考核。资金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松散的资金归口方式,开展以人为本的新型资金管理模式。为此,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首先,充分认识到职工在管理中的作用,要求所有财务人员熟悉各类财经制度和政策法规,在财经政策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向公司其他部门人员宣传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不断摸索更好的管理方法,在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使资金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其次,公司启动“创建学习型单位,争当知识型员工”主题活动,并将此作为提高员工素质的一项长期工作。深入生产第一线,向工程师、野外作业人员请教,把资金管理贯穿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提升对资金使用综合的能力,培育了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和一定的回避风险技能。

二、依法办事,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办法

为更好地开展资金精细化管理,使财务人员增强资金管理的危机感和紧迫感,重新梳理和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开展精细化管理,首要任务是对过时的或不精细的制度进行全面、完善修订。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公司相继出台了《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及其相适应的实施细则,详细地总结了资金方面的管理制度以及本公司自行制定的管理办法等。重新制定了业务流程,着力从细化流程中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此外,重新制定了财务科岗位标准,使过去模糊的概念和词语,转变成可以细化、量化、能考核的条例。如明确要求财务部每个月末需要检查全局的资金使用情况,时刻监督各部门的资金使用状况。

三、树立科学理财观,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

根据河北省公司的要求,资金管理坚持“统一管理、统一归集,集中支付、集中运作”的原则。积极减少漏洞,逐步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对于流动资金,根据省公司要求每周上报资金计划,核定流动资金定额,编制定额流动资金计划,及时组织资金的平衡调度;推行更为严格的支取和报销制度,从日常活动中资金流动最频繁的源头上控制现金流量。对于资本性支出,建立跟踪机制,加强资金动态管理,积极促进货币资金回笼。树立科学理财观,还要坚持现金流为重的原则。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的流动性发生问题就意味着企业经营面临危机,而危机背后隐藏的往往就是管理失控,必须高度关注公司现金流向,把资金管好。

四、做好资产和负债的配比工作

降低营运资金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加速货币资金的周转循环。营运资金,从会计的角度看,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根据货币资金周转循环周期的时间长短,可以预测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电力企业使用货币资金来购买电力产品,电力产品作为产品通过销售渠道又把它马上转变为货币资金或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收账变为货币资金。加大力度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时间,使资金早日进入新的资金循环;正确地分析和计算负债的比例在有效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基建工程,降低举债的利息,做到流动资产和负债的正确配比。

五、完善考核监督机制

从公司整体效益出发,建立和完善资金效益管理的考核机制,促使公司各部门资金管理目标与公司整体资金目标相一致,制定了《现金误差率考核管理措施》。明确要求各部门每周按照财务手续的报账清单上报资金计划,使资金使用更加合理化、精确化,尽量降低现金支出误差率;组织专人对银行未达账项及短款进行不断核查,每月底写出详细的未达账项分析,以便更好地吸取经验,减少未达,彻底清除过去老的监督机制。同时在月底对公司各部门资金支出误差进行考核。

六、及时清理公司内外部其他会计主体所占有的资金

首先清理多经企业占用主体企业的资金。要建立企业内部资金有偿使用制度,促进多种经营结合的资金有效使用和公司主体资金及时收回,合理调配调控,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周转率。其次加大清理公司外部所欠资金的力度,尤其是清理回收陈欠电费,公司采用多种激励机制促进清欠工作的开展,尽快、尽可能地多收回陈欠。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巩固了公司2006年资产清查的结果,杜绝了风险性比较高的资金使用。如:对外投资,向金融结构或其他企业借款,担保等。

加强银行账户和银行存款管理。公司不得在银行多头开户,分散资金。严禁将资金存放在资信差、风险高或者对其资信不了解、风险难以控制的金融机构,认真开展清理、撤并、集中银行账户的工作。

七、建立健全资金的监督管理制度

流动资金的作用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 现金流量 财务状况 财务困难

在当前企业资金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从企业的管理部门到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债权人和投资者,都日益注重企业现金流动情况。企业管理部门需要了解现金流量信息,掌握企业现金流动规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正确作出经营、投资、筹资决策提供依据;债权人和投资者则期望了解企业目前变现能力和现金生成潜力,以推断将来偿付债务和利润分配的能力。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实际上是以现金为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一、财务管理的本质

资产实质上就是企业在确定一组被使用的资金,这些资金的两个主要来源就是股东权益和负债,而收入和费用就是来解释企业收益是如何产生的,企业通过经营资产就会产生相应的利润,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现金流量。公司净现金流量中的一部分用来回报那些将资本投入企业的投资者,另一部分则留在企业内部,成为所谓的企业融资,用于企业的自我发展。在下一个会计年度里,企业的资源会相应增加,随着企业经营效率的逐步提高,会产生更多的利润和净现金流量,增加的净现金流中的一部分又重新投入到企业中来,这样的良性循环将周而复始。

以上的简短介绍表明,财务管理从本质上而言是对以下三个基本方面的管理:①企业资产结构就是资产负债表,主要考虑企业的资产组合是否适当;②企业盈利能力即损益表,即如何评估企业的盈利性;③企业的现金流量也就是现金流量表,相应的问题有:企业产生的现金流量到底有多少,如何提高净现金流量。

二、现金流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现金及现金流量与企业生存、发展、壮大息息相关。

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众多专家认为金融危机的源头在企业。东南亚国家企业负债率“高高在上”,泡沫经济导致投出的资金流动性极其差,造成企业偿债能力低下,银行不良资产过多,终铸成金融危机。但是透过金融危机,我们也能看到那些自有资本殷实、负债率相对较低,特别是现金流量状况良好、现金充足的企业,由于“口袋有钱”,不仅未被金融风暴“刮倒”,反而得到投资人、债权人的青睐,借此“东风”扶摇直上,迅速发展。在金融风险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现金及现金流量的重要性更为显著。美国前证券管理委员会主席哈罗德。威廉斯曾说过:“如果让我在利润信息和现金流量信息之间作一个比较选择,那么,我选择现金流量”。特别在企业发展日趋成熟、企业组织规模增大、结构日趋复杂的大型企业管理中,由于现金流量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息息相关,所以企业越来越关注现金流量信息。实践证明企业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财务管理的关键。

(二)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离不开现金流量的决策支持。

企业无论筹资、投资或利润分配均以现金为纽带。现金不仅是资金流转的起点和终点,而且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现金流转构成企业资金流转的轴心。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尽管表现为资金及其流转,但又直接表现为现金及其流转。也正由于现金流转受到盈利、亏损等内部原因以及市场变化、企业间竞争等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出现的不平衡,才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成为必要,并使其管理更为复杂。

现金流转内容的直接规定性。决定着管理目标在表现为“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又具体体现为现金性收益的最大化。按照财务管理分层管理理论,企业财务是由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组成的。其中,财务经理财务是最直接财务。是对企业现金及其流转的直接管理,属于专业的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则是通过现金及其流转的直接管理实现现金性收益的最大化。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现金及其流转的直接管理,作为一个控制系统,必须获得有关企业现金及其流转的历史信息、和未来信息,为即将从事的财务活动提供决策支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监督和控制。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现金及其流转情况,从而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关于现金及其流转信息的需要,为财务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三)现金流量能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现金流量既是财务管理的直接对象。又是财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信息。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金流量以现金为基础反映企业可用资金的能力,和营运资金相比较,在提高财务管理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和可解释性等方面可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其次,现金流量以收付实现制反映企业现金流转情况。与利润相比较,提供的现金流转信息更加客观、可靠。

最后,现金流量转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最重要方面。现金流量也是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更佳计量。因为现金流量信息,不仅是企业管理当局进行计划和控制的重要依据,而且对企业外部使用者来说,也会提供他们非常需要的有关企业产生的现金流入能力、现金支出的需要量以及相关投资和理财活动的信息。所以,现金流量也是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更佳计量。

三、财务状况变动表与现金流量表的比较

在财务管理中,利用现金流量分析,比利用获利能力更加直观、更加有效,它能够解释获利企业导致终止的原因。解释亏损企业继续生存的原因,解释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管理者改变管理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缺陷

1、营运资本概念存在着缺陷,导致以营运资本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价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不全面。营运资本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流动与非流动的划分是根据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而定。然而,以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作为分类标准已难以正确的反映资产、负债的性质。这种流动与非流动界定上的模糊性导致运用营运资本难以客观地评价企业地财务状况。

2、营运资本的衡量容易受到可供选择的会计计量和成本分摊方法的影响。由于会计上对同一经济业务的处理可能存在多种方法可供选择,而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营运资本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管理当局可以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来修饰财务报告。

3、营运资本对财务状况的预测能力不足。营运资本预测能力的不足已获得某些实证分析证明。有关研究分析指出:在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前五年中,以营运资本及其有关指标预测能力不如现金债务比。

4、营运资本有掩盖企业财务问题的不良作用。企业大量赊购、现购存货,营运资本总额并未发生变化,但由于存货大量增加、现金减少,企业财务状况有恶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营运资本

的减少,并不一定伴随企业现金的减少,但企业偿付能力一定下降。

(二)现金流量表的优点

1、现金含义明确、容易理解、不易产生混乱。现金等价物是指短期流动性高的投资,它们必须能够轻易地转化为已知金额的现金,即将到期,不会由于利率变动而出现价值变动的重大风险。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原定期等于或短于三个月的投资才被视为现金等价物。因此,报表使用者能清晰地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2、现金更恰当地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和变现能力。由于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可随时作为支付手段,偿还到期债务,因此,现金流量表能为债权人提供企业真实偿债能力的信息,更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地决策。

3、可以通过当期现金流量信息确定企业的收益质量。企业的会计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确认计算得到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并未实际收现的收入,通过现金流量表中当期营业现金的流人、流出以及投资现金的流入、流出等信息资料,可以了解企业利润中有多少已真正实现、有多少尚未实际收现,确定企业收益的质量,评价企业目前真实的财务状况。

4、可以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通过现金流量信息可以了解企业在财务困难时期的适应能力、融资能力。

四、企业财务管理应以现金流量为重点

(一)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其目的是生存、发展、获利。只有生存才能获利,在现代竞争条件下,只有发展才能够生存,维持原状的简单生存是不可取的,发展成为所有企业的必由之路。财务管理认为,企业发展集中表现为收入的扩大,实现收入扩大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断地筹集发展所需的资金,维持现金流量的流人流出平衡,而不争一时的获利。企业有盈利但没有正的现金净流量,即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企业也不能生存。日本著名八佰伴企业集团一夜之间的倒闭,究其原因就在于资金周转的困难。由此看来,过去人们认为一个企业只有亏损才会倒闭的想法是错误的。虽然企业暂时亏损但如果企业现金流入能够保证企业现金流出的需要,企业依然能够维持生存甚至发展。可见,维持现金流量的流人流出平衡,其意义远大于企业的盈利。现金流量的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远大于盈利分析。

(二)通过现金流量表所提供的信息,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评估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整体情况,说明企业的现金从哪里来,又运用到哪里去。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股利的能力、自我创造先进的能力等,便于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

(三)将现金流量表与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结合起来分析,可以评价净利润的质量。企业获利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企业具有一定的现金能力。但是,企业一定期间内获得的利润并不代表企业真正具有偿债能力或支付能力,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企业的损益表上反映的利润很可观,但企业却面临着财务困难,没有现金支付到期的债务;也有一些企业的损益表上反映的经营成果并不可观。但企业却有足够的偿付能力。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为基础,遵循配比原则。而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综合地反映出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人与流出的报表。因此,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评价净利润的质量。

流动资金的作用篇7

摘要: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当中,资金具有高价值性、高流动性、高重视性,属于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是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核心,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意识到加强资金管理的必要性,赋予管理人员必要的权力,强化企业资金管理,进而为企业带来直接、实际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资金管理;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现代经济学中,土地、资金、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是支持企业发展的四大要素,资金是这四项要素最难管理的要素,但也是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最关键的要素;会计学上,资金(资产)是维持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项目,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就是资金管理,因此,管理人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控制措施来加强资金管理,使企业资金链条实现良性流转,最终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一、目前我国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

1部分企业忽视资金管理的功能。在我国,只有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跨国公司和大型私营企业对资金管理进行了合适的定位,很多中小企业忽视资金管理的功能,把这一项目简单地纳入会计核算之中,认为资金管理就是简单的资金流通工作,是银行的日常收支管理,这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比较缺乏现代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把资金管理项目也简单化,认为资金管理就是简单合理的使用自己企业的资金和部分结余利润,只要不出现资金短缺就满足了,简单的维持现状,这样没能充分发挥资金管理的功能和效益,对企业合理的资金运作、成长壮大极为不利。

2资金管理工作比较混乱。我国众多企业中,家族式的私营企业居多,这种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行为,玩玩完全依赖于所有者的个人决策;一些国有企业中,由于经营者的权力过分集中,个人意志基本上左右了企业的各种行为,其中就包括资金的管理工作。这种不受制约的管理模式导致了在管理管理中对资金的流向缺乏严格的监控、监督和事后控制行为,对违规操作行为惩罚性措施也没有相应的规定,这种情况就导致了部分企业资金管理工作十分混乱。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家族式企业内各个成员无视规章制度,从事违规借款、非法担保和胡乱投资等行为,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出现混乱局面,资金管理也毫无头绪,使企业资金出现利用率低、变相流失严重流失等情况,直接导致了部分企业出现了资金运作紧张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3加强资金管理的阻力很大。企业资金管理应该有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企业负责人应该根据企业资金的管理报表来从事投资行为,然而,很多企业内缺乏对资金管理的内控措施,有些负责人仅仅根据个人意志来进行资金使用工作,这其中一些企业从事盲目的大规模投资就是最典型的行为,这就导致部分流动资金长期被长期占用,降低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比率。现代企业业务往来中,债务纠纷是很难处理的一个项目,企业之间存在的三角债现象比较严重,这就使得长期应收账款在一些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可以看出,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在企业内实施科学的资金管理工作,资金管理不但会降低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与效益性,很难为企业带来实质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加强资金管理可以预防经济犯罪。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尚处于发展阶段,很多规章制度都不完善,这就给有些人在企业内利用职权从事违规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些人见钱眼睁开,利用种种手段挪用企业资金,从事经济犯罪活动,这种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必须加强资金管理,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资金的收入、支出合法合理,从而有效地防止经济犯罪的发生。

2加强资金管理可以对资金存量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国际上大型企业的发展经验,企业资金存量有一个合理的标准线,高于或低于这条标准线都不合适。资金存量过高,就增加了资金使用机会成本,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资金存量过低,就减少了企业的流动资产,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经济活动,给企业的正常发展带来压力。因此,我国企业应主动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加强资金管理,给本企业的资金存量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

3加强资金管理可以提升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进行管理改革和创新,具有产出大、投入少的优势,这种方法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在复杂系统的企业经济活动当中,资金管理工作的好坏能直接体现出企业当前的经济效益,也是反映企业总体管理经营水平高低的一个尺度,还直接展现了企业管控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资金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保障企业的稳定生存与持久展。

三、加强资金管理的实施对策

1加强流动资金的日常管理。现代企业应本着“总体计划、逐笔跟踪、效益优先”的原则,加强企业流动资金的日常管理,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资产流失和资金浪费。加强对日常资金使用方面的控制,要求管理人员注重审批管理、报表管理和跟踪管理,设定日常流动资金的审批权限,保证公司流动资金得以合理流动和合理循环。

2强化对企业现金流量的控制。由于一些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企业资金在经营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使用分散、效率低下、铺张浪费的情况,因此,必须建立现金流量控制制度,强化资金集中管理;鼓励企业预算资金的公开、透明,对预算资金实施全面、严格地管控,确保企业资金实现有序、良性流动。在现代企业中,对现金流量的管控是资金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因此,我国企业应把现金流量作为控制重点,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预测,强化对公司现金流量的控制。

3加强对资金使用环节的管理。加强对资金使用环节的管理也是资金管理中重要的一环,由于企业流动负债具有不平衡性,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利用闲置资金展开短期的生产与投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实力,开展合理的负债经营,运用暂时性负债资金来弥补企业日常资金的不足,提升闲置资金利用率。同时,管理人员还可以加速资金周转与存货周转,适当延长应付账款的付款期延长,缩短应收账款的收款周期,从而不断提升营运资金利用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总之,资金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系统工作,是企业日常管理中关键环节,因此,企业的全体员工应共同努力,管理人员应意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资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保障企业经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流动资金的作用篇8

近些年来,资金紧张尤其是流动资金的紧张被视为多数企业在发展中共同面对的问题。而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即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企业应结合自身优势,开发内部的潜在实力,对其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加强企业流动资金的内部控制,促使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本文笔者针对当前我国企业流动资金的紧缺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其紧缺的原因,并对完善我国企业流动资金的内部控制提出几点建议。

二、当前企业流动资金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企业流动资金的投资比例失衡

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计划实施比例失调。少数企业在建立时,由于投资的资金不足,使其在满足厂房、设备以及生产经营的投资后,余留的流动资金所剩无几,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应根据流动资金的实际能力,避免流动资金不足。此外,某些企业在扩展规模后,未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经营,盲目生产,投资比例不协调。企业开发新项目时,未充分研究立项及可行性,基建场面过大,造成企业的现金被套,加上其效益不佳,缺少自我积累,最终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均形成长期资产,难以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

(二)流动资金的配置不合理

企业未进行科学的分配流动资金,缺少合理的资金调度设计。流动资金的分配不当是当前多数企业的“通病”。具体表现于:首先,流动资金的短缺与闲置并存,比如少数企业存有现金越多越好的意识,造成现金过度闲置,未能参与生产周转,融资费用过于浪费。其次,流动资金与长期资产的分配不合理,例如,部分企业过多购买不动产,使其在生产经营中急需资金时,处于被动状态,出现财务危机。如,机械制造的企业若投资大型的项目,则其回收成本周期过长,因此,这种长期性的投资不应使用太多的流动资金,以防造成流动资金的紧缺。我国的多数企业未能结合实际情况,缺少具有权威性的资金预算以及资金使用方案,造成企业的流动资金在运行的过程中,易于受到决策者的个人偏好或者突发事件而转变原先合理的资金形态。

(三)企业的经营效益不高

任何企业资金运行的优劣,将影响企业经营的有序开展,影响企业获取最佳利益的实现。反之,企业经营的优劣,以及经济效益的优劣,也将影响企业的资金形态。近些年来,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仍长期处于疲软状态,经营效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亏损的企业日渐增多,亏损范围不断扩大。企业的经营效益差,亏损较多,造成企业的自身积累无法实现,自补的资金不足,因此,导致企业的资金紧张。通过对企业中流动资金的紧缺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导致其紧缺的因素,为使我国企业的资金流动得到合理的使用,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加以完善企业流动资金的内部控制管理。

三、加强企业流动资金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增加企业融资途径

一方面,使银行与担保机构确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出优良的企业名单与建设项目,将具备贷款潜力及资质的企业推荐给银行及担保机构,这是一项促进企业服务高效率的创新策略。另一方面,全面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根据资金的缺口状态,结合企业的可利用资源,比如在减少企业负担的基础上,利用企业设备作为向银行贷款的抵押物,或着使用房屋及票据作为承兑汇票及信用证的抵押等,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企业资金的使用权,将各种可利用资源激活。

(二)加快应收款项以及存货的周转速度

企业应积极实施应收账款及存货的处理,严格控制应收账款与存货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加速应收款项以及存货的周转,减少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大力开展企业的精益生产,加速企业生产流程的材料周转速度,减少生产过程的过分积压。做好产品的销售预计,坚持根据销量确定产量的原则,依据生产计划,确定合理有效的库存水平,对企业的营销模式加以创新,争取提升预收款的比例,减少预付款的金额。建立合理的客户信用管理体制,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正确落实应收款项的催收责任,从款项催收、合同签订及资金结算等环节着手,加快流动现金的回流,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

(三)改善企业内控控制环境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预防流动资金的风险。首先,构建健全的流动资金管理体系,应建立内部控制管理的领导责任制,将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和领导的业绩考核相结合,加强流动资金的管理及控制,保证其的安全。如,某个集团对其分公司或子公司等分支机构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建立内部结算机构,使企业取消剩余的银行账户,加速资金的周转,有效转变资金使用的闲置与分散状况,以实现利用最少资金确保企业经营的有序运行。企业拥有较多的可利用流动资金,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会相应增强。其次,做好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制度保障。依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及《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政策,制定与企业内部流动资金管理有关的制度,认真落实企业中各环节的主要责任人,有序进行,并对此加以宣传。

(四)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

完善流动资金的内部结构,促进企业资金的合理运营。企业的流动资金主要包括储备资金、货币资金、结算资金、生产资金及成品资金等各种资金形态。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具有的资金数量,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全面考虑市场的转变,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预计企业的销售情况,以销量确定产量,适当的安排生产,并组织人员进行采购,即为确定不同资金形态的恰当比例及最佳结构,并以此进行资金安排。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及监督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看其是否与供、产、销的计划相符,是否与最佳的资金结构相吻合。将储备资金、货币资金、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及结算资金等长期保持良好的结构与比例,避免其在各个环节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促使资金的合理使用。

(五)评估流动资金的流程

企业各阶层的管理者应了解流动资金在整个生产中的全过程,流动资金贯通企业各部门与各项目。重视各部门、项目及流程间的关系作用,考虑系统的管理方法,促进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一方面,企业应根据流动资金对生产的全流程进行评估。出于资金价值考虑,企业的业务流程,是指流动资金的价值运行过程。而流程管理,就是流动资金的价值管理。对此,流程绩效的信息评估,应能直接反映流动资金的价值状况。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有助于加快资金周转的评估指标类型,合理规划业务流程,努力实现流动资金在全流程中的评估及划分。另一方面,企业应根据各部门的特征加强流动资金的管理。比如,应收账款的管理,除评价坏账及追账的状况外,还应考虑其他的相关因素,例如,收账政策、信用政策等。

流动资金的作用篇9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作用现金流量信息

人们勤劳工作、冒险投资和经商、节约费用无不是为了积累更多的财富,他们在勤俭节约努力上的成就通常以这些行为的现金回报进行评价。因为现代社会所有生活费用大多需要现金支付,离开现金人们将无法生存,所以,人的一生要花费大量精力经营自己的现金收支。对于企业而言,无论企业性质如何,它们也都离不开现金,并且基本上出于相同的原因。即,用现金偿还债务、支付各种支出。对现金经营管理不善,轻者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重者危及企业健康发展以致生死存亡。特别是在通货膨胀严重、利率上升、偿债无力问题频繁发生的市场经济社会,现金管理更加重要,日益成为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开始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他们主要是对未来现金流量感兴趣,尤其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确定程度。于是,现金流量表应运而生。

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财务报表三大报表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正是由于现金流量表包含着丰富信息的结果。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具体的案例上,我们都能看到现金流量表的重要作用,它的重要地位日趋显现。首先,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它提供了新的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对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以及企业对外部资金的需求做出较为可靠的判断。其次,现金流量表可以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做出客观评价,通过现金流量表来揭示的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可以大致判断其经营周转是否顺畅,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而且,现金流量表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企业常见的失败原因都可以在现金流量表中得到反映。

第一,从理论上看,在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中,最能体现现金流量表编制目的的是获取现金能力的信息。从国际会计准则及我国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编制目的的说明来看,现金流量表的分析研究的首要作用是说明企业的获取现金的能力。将现金流量表反映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利润表结合观察,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未来经营获取现金的能力。

企业的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总是与本期或前期的现金流量有关,本期的现金流入,往往是前期的现金流出的回报,有时又是后期现金流出的成因;本期的现金流出,往往是前期的现金流入的补偿,有时又是后期现金流入的递延。同时,某类活动的现金流量,又会影响另一类活动的获取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表的这种因果关系十分明显,内容极其丰富,只要仔细分析,就可获得很多有用信息。

分析现金流量表的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可知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流入较多时,必将影响未来分入股利、利润或债券利息的获取现金的能力。权益性和债权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流出较多时,将为未来获取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奠定基础,对内投资的大量现金流出,将有利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一般会增强未来经营获取现金的能力,反之,则会影响企业的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

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可知本期举债筹资的现金流入,将是未来偿还债务的现金流出,吸收资本的现金流入,也会引起未来支付股利的现金流出,同时,筹资活动的大量现金流入,一般有利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未来经营获取现金的能力。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尤其是偿还债务的大量现金流出,又为未来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创造了条件。而且,通过分析本期筹资额与利息费用,能判断企业筹资成本以及企业的资信等级。因为,资信程度越好的公司往往其资本成本便会越低,企业的融资能力也就越强。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的构成也可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稳定性。如果经营性现金流量所占的比重较高,相应地,企业获取现金的稳定性就越强。

第二,企业获取现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支付的需要(李秉成、田笑丰、曹芳,2003年)。因此,分析研究现金流量表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说明企业的支付能力,企业支付现金主要是用于偿还债务和企业支付股利。

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适度负债经营。一般而言,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的负债率就会越低,偿债能力也就越强,如美国和英国的企业,负债率一般是25%;而市场化程度越低,企业的负债率就会越高,偿债能力也就越弱,如意大利等国的企业,负债率一般在56%左右。在我国,企业目前的负债率相当高,举债成为企业筹资资金的主要方式,债权人是否愿意为企业提供短期与长期资金,除了要考虑能否及时获取提供资金的报酬以外,还十分关注资金到期回收的安全性,它是债权人获取报酬的前提。如果债权人连本金都不能安全回收,那就更谈不上获取报酬了。

从债权人的角度看,现金流量信息能更好地提供企业偿债能力的信号,并且现金流量信息有预警功能。债权人出于自身的权益,不得不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通过现金流量表,债权人可以了解企业盈利能力,获取现金的能力和偿债能力,并为债权人的资金投放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而企业的偿债能力通常是与企业的盈利能力息息相关的,如果企业盈利能力很强,可为清偿债务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偿债资金就会自有活水源头来,这样的企业往往筹资能力也很强,所以又为偿债提供了新的现金来源。因此,盈利能力强的企业,筹资能力和偿债能力也很强。反之盈利能力差的企业,筹资能力和偿债能力也差。如何去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呢,虽然说在利润表中也可以看到企业的利润,但这一般都只是企业的账面利润,也许只是“纸上富贵”,看不见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只根据净收益进行企业财务状况的判断往往会引发决策失误(晏静,2004年)。但如果从现金流量表出发,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它清楚地反映了当期各项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原因,是最能反映企业本质的,比利润更能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现金流量信息相对于会计利润信息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现金流量信息更为可靠;现金流量信息更具有相关性;现金流量信息更加直观;现金流量信息更符合FaSB关于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如19世纪美国铁路运输公司没有对设备提取折旧,造成每年的高利润回报,直接促进了当时经济泡沫的产生。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现金流量信息能够反映经济真实。在公司利润包装、盈余操纵愈演愈烈的今天,对公司现金流量进行分析有利于投资者看清被投资公司的真面目,从而减少投资风险。投资者还发现,企业现金流量,特别是经营现金流量的变化与其股票非正常报酬之间还存在着相关性。吸收资本是企业筹集资金的另一重要方式。但如果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不行,投资者又怎么会愿意成为企业的股东呢。当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时,潜在的投资者是否愿意成为企业的新股东,证券市场上的某一股票价格是否上扬,一般主要取决于企业股利的丰厚程度和支付能力。另外,股利是否丰厚及其支付能力的强弱往往与盈利能力密切相关。如果企业盈利能力很强,能为可观的股利分配提供强大的财源支持,并为其支付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就越强,很多潜在的投资者会竞相成为企业的新股东;如果企业年年亏损,资不抵债,股利分配就会财源枯竭,哪怕动用盈余公积维持股利分配,也不会产生用于支付的现金,这样既难于持久,又难以支付。

除能说明企业的获取现金的能力、偿债能力、支付股利能力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了解企业的发展能力、财务弹性能力等。但一般的债权人、投资者看某个企业的业绩,通常都是从企业的获取现金的能力、偿债能力、支付股利能力着手的。所以笔者在这里也只是着重介绍了现金流量表有关于企业的获取现金的能力、偿债能力、支付股利能力这三方面的作用。

第三,现金流量表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它是连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桥梁,能更好地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变动。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典型的静态报表,提供静态财务信息,反映企业年初和报告期期末这两个不同时刻的财务状况,其局限性就在于它不能同时提供动态流量信息,不能反映从年初到报告期期末这一时期的变动原因,也不能说明资产在报告期内产生多少现金流入,又发生多少现金流出。利润表是一个专门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经营成果的动态报表,说明利润的形成与分配,但无法反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引起的现金流入和流出,不能提供投资和筹资的主体性活动信息,不能阐明经营收益与财务状况变化之间的关系,因此其不能与资产负债表进行有效的衔接。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金流量表是资产表与利润表之间的桥梁,它能反映净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的差异,同时也能反映企业当期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影响。作为一个动态报表,现金流量表能够提供企业报告期内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动态财务信息,并分别反映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补充说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原因。例如: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一般会导致投资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期末余额的增加,投资活动获得的股利或利润将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果;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一般会使负债或资本的期末余额增长,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则一般又会使负债或资产的期末余额减少,依靠现金流量的连结作用,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实现了有机结合,进而补充说明了企业理财活动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现金流量表在此发挥的桥梁作用不容忽视。

第四,现金流量表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且现金流量表具有更强的决策相关性。现金流量表以收付实现制原则为编制基础,排除了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等传统会计方法的结算因素,剔除了各企业对同种交易和事项采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使不同企业所报告的经营业绩,在现金流量方面具有更高的可比性。而且,现金流量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相对而言,纵的可能性小,因此,该报表提供的信息就更加客观。现金流量具有增量信息内容,表明现金流量与投资者投资决策的相关性。现金流量指标是以真实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为基础,各个投资者均可借助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把握企业当期和未来的获取现金的能力,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融资能力进行准确判断,据此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五,现金流量表还有助于揭示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现金流量信息揭示了企业价值变动的规律。从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看,企业价值就是其未来现金流量值的贴现,而对企业过去若干年的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分析,是有可能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变化,从而为证券投资和公司并购提供依据。从这些,我们都能看到历史现金流量数据在形成对未来现金流量预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净收益指标没有作用。笔者认为,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效果将更好,可以使两者起到相辅相承的作用,我们也就可以更好地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流动资金的作用篇10

【关键词】投资性房地产;计量属性;融资租赁;借款费用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现金流量表准则变化较小,但由于相关准则的变化,现金流量表编制中产生了新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投资性房地产、现值计量属性的使用及存货借款费用资本化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一、投资性房地产现金流量的归类

对于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量的归类历来争议不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95号―现金流量表》投票时,七名成员中有4名成员投赞成票,3名成员投了反对票,意见主要也集中在现金流量的归类上,如:分类主要为了服从会计净收益构成内容的需要,与财务学文献中的分类不相符,利息费用应属于理财活动,却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投资收入应当归属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却列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我国原制度不要求单独核算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资产作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核算,新准则更为清晰地反映企业所持有房地产的构成情况和盈利能力,将投资性房地产单独作为一项资产核算和反映,与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加以区别。准则的新变化带来了在现金流量表中如何对投资性房地产归类及列报的问题。很多实务工作者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有关论述出发,认为应把投资性房地产的现金流量归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强调“投资性房地产业务是经营性活动。投资性房地产的主要形式是出租建筑物、出租土地使用权。房地产租金就是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使用费用收入,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营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也规定:取得的租金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从投资性房地产定义中的核心―“投资”出发,笔者认为投资性房地产的现金流量应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新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如下定义: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投资一样,属于长期资产,都是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使资金增值,为获取收益而向一定对象投放资金的经济行为,投资性房地产属于财务学中众多投资形式中的一种。

以下对如何列报相应的现金流量进行讨论。

(一)外购、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支付的现金应列入“投资支付的现金”

投资性房地产的本质是投资,且与自用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性质不同,因此,外购、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现金流出应列入“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同时建议对《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的编制说明进行修订,将投资性房地产补充进去,即修订为“反映企业取得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债务工具、合营中的权益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所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交易费用。”

(二)取得的租金收入列入“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

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与进行债权投资收取的利息、进行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性质相同,都是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只不过股权、债权投资取得的股利、利息等收入在日常会计核算时通过“投资收益”科目核算,投资性房地产的租金收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但在期末应按现金流量的性质编制报表,即将性质相同的现金流量归入同一项目。因此,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可列入“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三)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收到的现金列入“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

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收到的现金在会计核算时也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但本质上却是收回投资性房地产。因此,应列入“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

(四)投资性房地产对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影响

投资性房地产业务的损益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并且计提折旧及进行摊销实际没有支付现金。因此,在补充资料“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进行相应调整。

新准则将投资性房地产与自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因此,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和摊销不应列入“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项目,建议从投资性房地产的性质出发,将折旧额及摊销额与取得的租金收入对比后的净损益通过“投资损失”项目进行调整。同理,可将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时产生的损益也通过“投资损失”项目进行调整。

二、现值计量属性的充分运用带来的归类及列示问题

新会计准则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着眼于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充分运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属性对资产、负债进行计量,如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时,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值的现值为基础确定。现值计量属性的充分运用带来现金流量表如何列示相关现金流量的问题。

为更准确地提供相关的现金流量信息,我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应以现金收支的性质来划分而不能依据前期交易的性质来划分收支的类别。二是本息应分别列示。

(一)超过正常信用条件购买长期资产

超过正常信用条件购买长期资产(包括融资租赁),该项业务具有融资性质。因此,购入资产的成本不能以各期付款额之和确定,应以各期付款额的现值之和确定,各期实际支付的价款之和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实质是借款费用,不论借款费用是资本化或是费用化,按现金收支的性质不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应与支付的本金一道,作为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在列示中容易将本息混淆,这个问题值得注意。

现金流量表中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中有反映企业偿还债务本金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和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支付给其他投资单位的利润或用现金支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的项目――“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例1,2006年1月7日,a公司从B公司购买一项商标权,由于公司资金紧张,经与B公司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合同规定,该项商标权总计100万元,每年末付款20万元,5年付清。假定同期贷款利率为5%,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2006年购入时:

借:无形资产865900

未确认融资费用134100

贷:长期应付款1000000

2006年年末支付款项时:

借:长期应付款20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0

确认融资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4330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43300

有不少学者和实务工作者错误地认为,2006年购入时长期应付款的余额1000000元就是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负债本金),实际上真正的账面价值(本金)应为现值865900元,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长期应付款应填列865900元。年末支付的总额200000元中本金为156700元,利息为43300元,年末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本金)为709200元(长期应应付款余额800000元-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90800)。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不能将200000元全部列入“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项目,而只能填列156700元;“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填列43300元。

(二)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现金的列报

按规定,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冲减财务费用)。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对收回的款项进行归类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该观点依据的是现金收支前期交易的性质。二是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该观点依据的是现金收支的性质。

例2,2006年1月1日,a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B公司销售一套大型设备,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1000000元,分五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该设备成本为700000元。在现销方式下,该大型设备的销售价格为758200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

通过计算得到实际利率=10%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758200

销售商品时:

借:长期应收款1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758200

未实现融资收益241800

借:主营业务成本700000

贷:库存商品700000

2006年年末收取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200000

贷:长期应收款200000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75820

贷:财务费用75820

净利润=758200-700000+75820=134020元

采用第一种观点,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将收到的200000元列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在填列补充资料时,75820元的财务费用属于经营活动的财务费用,不应进行调整,长期应收款属于经营性应收项目,应进行调整,金额为634020元,分析中假设购入存货的现金已经支付。

现金流量表列示如下: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000000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700000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0000

补充资料中进行如下调整:

净利润134020

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63402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0000

采用第二种观点,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将收取的200000元中的124180元列入“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将75820列入“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与销售收入对应的长期应收款属于投资性应收项目,在补充资料不能作为经营性应收项目进行调整,应列入“其他”项目。

现金流量表列示如下: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700000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00000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124180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75280

补充资料进行如下调整:

净利润134020

投资损失-75820

其他-75820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00000

第一种观点将长期应收款的收回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符合人们的日常思维,不会影响到大量涉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指标的计算,并且计算过程简单,但这种观点存在逻辑问题,即已经支付的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从现金收支的性质分析作为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若也采用此观点从现金收支涉及的交易分析,支付的已计入长期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应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已计入存货成本的部分应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第二种观点从现金收支的性质出发,将符合投资性质的长期应收款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虽然处理较为复杂,但能提供正确的经营及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笔者建议采用。

三、存货借款费用资本化带来的影响

新借款费用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已经支付的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利息,从现金涉及的交易增加了企业的存货,但从现金收支的性质来看,支付的是利息,所以,应作为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计入“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不能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计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并在补充资料中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补充资料进行调整时,因为资本化的利息不属于经营活动损益,不论是否支付均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调整增加。资本化利息尚未支付时,由于“应付利息”不属于经营性应付项目,不能通过“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项目进行调整,可通过“其他”项目调整。资本化利息已经支付时,由于未计入“财务费用”,不应通过“财务费用”项目进行调整,应通过“其他”项目调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