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相关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0:00

心理咨询相关培训篇1

关键词:辈心理咨询员;培朋训;积极心理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专业人员匮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美国在精神卫生领域掀起了一场非专业心理咨询的运动与革命。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在学校培训学生,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vriend1969年发表了她利用受训的高成就的中学学生在咨询团体中帮助低成就的学生的研究报告,成为朋辈心理咨询领域的首篇论文。此后,朋辈心理咨询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1981年美国心理学者马歇尔夫提出朋辈心理咨询的概念,受到我国学者的认同,成为现在我国朋辈心理咨询的最常用概念。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

(一)朋辈心理咨询(peercounseling)

朋辈心理咨询是指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马歇尔夫,1981)。相对于专业心理咨询而言,它是一种“准心理咨询”(paracounseling)。

(二)朋辈心理咨询员(peercounselor)

朋辈心理咨询员是指从某个社会群体中选,接受特定的培训和信息,为朋辈提供心理援助和行为示范的人,以下简称朋辈咨询员。

(三)关于朋辈心理咨询员及其培训的研究概述

从对朋辈心理咨询(辅导)的国内文献检索看,近五年对此问题的研究比较多,集中发表于2006、2007年,研究对象以高校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将朋辈心理咨询(辅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或模式,探索其作为高校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工作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理论依据、优缺点等;二是对朋辈心理咨询(辅导)如何开展进行探讨,具体有朋辈心理咨询(辅导)模式的构建,形式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及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应用。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设计理念

1.人的积极改变

所谓积极改变是指: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寻找机遇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面对那些对能力提出要求的挑战并加以应对,并在整个过程中发展出新的技能、能力以及力量。成功的自我改变者在他们尝试改变问题行为的过程中,会运用来自家庭、朋友以及自助群体的信任、接纳和社会支持[1]。

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培训中要帮助咨询员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能量和向积极的方面改变的能力,鼓励其体验积极改变后自身的自我成长,提高自尊和自我效能感。

2.共同成长

朋辈咨询中的双方是同辈,遇到同类问题的可能性较大,应对问题的方法可借鉴的成分也就相对较多;加上双方相同的年龄、文化层次和相似的当下生活环境,使得朋辈咨询员更能从同辈人的角度与对方产生共情和同理,其自身对问题应付方式或提出的建议也更符合被帮助者的年龄、生活背景和处世方式。因为,在咨询过程中,朋辈咨询员可能因成功帮助对方而提高自我效能;也可能因遇到阻碍,而在和对方的共同探索过程中,促进自身应付方式和对问题态度的积极改变和成长。

(二)设计思路

本方案的设计从严格筛选学员、培养学员朋辈咨询员的角色意识入手,要求学员掌握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的理论,体验咨询过程,实操咨询技术,并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贯穿个案讨论和个人成长训练。朋辈心理咨询员培训的过程不仅是学员理论与技术的专业成长过程,也是其个人成长的过程。

三、设计方案

培训目标:培训者掌握心理咨询的部分理论和技术,能进行个案的初次接待,初步识别来访者的问题程度,并视情况直接提供积极的帮助或劝导其至专业的咨询师处咨询(治疗)。

培训过程:培训过程分两个阶段72学时完成,方式为团体辅导、理论学习、案例讨论、模拟训练等。第一个阶段是筛选、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培训,这一阶段的后期安排朋辈咨询员做一些预约咨询接待的工作。第二阶段是进一步的个案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培训和团体辅导理论与技术培训,这一阶段开始安排朋辈咨询员从事热线咨询电话、网上心理咨询等咨询工作。两个阶段各安排八次每次三学时(共计48学时)的理论学习、四次个案讨论(共计12学时)和四次个人成长(共计12学时)。

具体培训设计:

(一)第一阶段:朋辈心理咨询员筛选、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

1.人员筛选

目的要求:筛选适合从事朋辈心理咨询的学生

具体实施:通过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测量对报名学生进行选拔,测试后按照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对测量合格学生进行面谈选拔。

2.形成团队

目的要求:建立朋辈心理咨询员团队,让学员认识到咨询员团队对于咨询员自身专业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性。

具体实施:按团体心理辅导方法,结合相关心理学理念,帮助学员培养团队归属感,形成积极的朋辈咨询员团队。

3.基本理念的确立和基础知识培训

目的要求:学习心理咨询等基本理论。帮助学员树立积极心理的理念,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朋辈心理咨询的理论、原则。

具体实施:课堂讲授介绍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4.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培训

目的要求:继续学习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

具体实施:课堂讲授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内涵,重点讲授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咨询的原则、咨询关系的建立、各层次心理问题区别等。

5.案例练习

目的要求:让学员通过案例进一步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知识。

具体实施:通过列举心理咨询的案例(含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让学员进一步了解心理咨询,特别是咨询关系建立的重要性;通过列举各种心理问题让学员进行初步的识别,将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区分开,知晓应将障碍和疾病者及时转介到专业咨询和治疗机构即可。

6.心理咨询初诊接待培训

目的要求:学习心理咨询中关于首次接待来访者的技术要领,帮助学员掌握接待的礼仪、专业态度,介绍基本的谈话技巧并进行体验。

具体实施:分别模拟正确和错误的来访者接待过程,并分三人一组(咨询师、来访者、观察者)进行练习与体验。(此次培训后学员可参与咨询预约接待或助理咨询等体验。)

7.基础知识和技术培训——倾听、非言语技巧

目的要求:进一步学习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咨询中关于咨询技术的理论,掌握倾听、沟通、回应等技术和咨询中的非言语技巧。

具体实施:三人一组模拟咨询,让学员进行倾听、回应等练习,留心非言语行为对助益性关系形成的影响等。

8.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提问

目的要求:学习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掌握基本的谈话技术和技巧。

具体实施:列举来访者常在咨询中的提问,如搜集网上咨询的问题,让学员练习提问技巧,如:一般化技巧、例外询问等。

(二)第二阶段:进一步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培训和团体辅导理论技术

9.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共情

目的要求:学习心理咨询的理念和技术,掌握共情技术。

具体实施:三人一组模拟咨询,让学员进行共情练习。

10.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咨访关系再次体验

目的要求:进一步学习咨询关系的理论,了解咨询关系在咨询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咨询关系建立的技巧。

具体实施:从咨询员和来访者两个角度讨论咨询过程中如何与来访者建立助益性的咨询关系,帮助来访者获得积极改变。

11.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积极改变

目的要求:进一步学习积极心理咨询理论中关于积极改变的理念,了解在咨询过程中咨访双方都可以获得积极的改变。

具体实施:列举咨询个案(含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让学员讨论。

12.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助人自助与个人成长

目的要求:进一步学习心理咨询中关于咨询过程、咨询效果和咨询师成长等部分的理论。

具体实施:进一步讲授咨询中助人者的角色和助人自助的理念,并进行一些自我成长活动,提升咨询员自我觉察能力。同时,帮助学员认识到朋辈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

13.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热线咨询电话接线及网上咨询接待

目的要求:学习热线咨询和网上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掌握工作技巧。

具体实施:列举热线咨询和网上咨询遇到的问题,讲授热线咨询和网上咨询的理论、技巧和注意点等。(本次培训后学生可参与热线电话咨询、网上咨询等)

14.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团体辅导体验

目的要求:体验团体辅导的过程,了解团体辅导的理论

具体实施:让学生体验团体辅导的过程,主题设计为个人成长。

15.咨询理论和技术培训——团体辅导理论和技术

目的要求:掌握简单的成长性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学会设计成长性团体辅导主题和方案。

具体实施:分享团体辅导的体验,进行提问,讲授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列举团体辅导设计方案,要求学员分组设计成长性团体辅导主题及方案。

16.团体辅导实训

目的要求:体验成长性团体辅导的组织实施过程,掌握基本的成长性团体辅导技术。

具体实施:分小组体验成长性团体辅导的实施过程,分享和点评。

(三)个案讨论、个人成长和督导

在第5、6、7、8、9、11、13、15次培训后各安排一次个案讨论,在第1、2、3、4、10、12、14、16次培训后各安排一次个人成长团体辅导。

将朋辈心理咨询员分配给学校有经验的专兼职咨询师,由咨询师从其开始从事朋辈心理咨询服务后每两周到三周或视需要为其作一次个案督导。

参考文献:

心理咨询相关培训篇2

[文章编号]:1002-213(2013)-10--02

引言

心理学家pedersen(1988)曾说过:“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心理咨询都是多元文化的下咨询。”如今,由于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到普通大学学习,以及经济全球化下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价值观、世界观等呈现了多元发展的态势。这给高校的朋辈心理咨询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1.朋辈咨询的概念和发展

朋辈咨询(peercounseling),又称辅助性咨询(paracounseling)、半专业咨询(paraprofessionalcounseling)、朋辈帮助(peerhelping)、同伴教育(peereducation)等1。马歇尔夫(mamarchev)认为,朋辈咨询是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这里的“朋辈”具有“朋友”和“同辈”两者的含义,是指那些与被咨询者年龄相同或相当、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的人2。

朋辈咨询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当时,学校尤其是高校的咨询和辅导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在心理或学业上有问题的学生不愿向老师或咨询员求助,首先向自己的同伴求助。基于这样的现实状况和问题,相关人士提出对特定的学生加以训练,使其协助辅导帮助校内的同学。这就是最初的朋辈咨询。之后,朋辈咨询得到了推广和认可。目前,美国的朋辈咨询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人格咨询、情绪咨询、自我探索咨询、生涯咨询、适应性(跨文化适应、学校适应)咨询、性心理咨询(避孕、性交、怀孕)、学业咨询、道德伦理咨询、药物滥用咨询、酗酒咨询、问题解决咨询、人际关系咨询、辍学咨询、危机干预咨询、经济问题咨询、时间管理咨询、社会兴趣咨询等。咨询群体也从最初的在校学生扩大到各种群体,如艾滋病患者和刚分娩的母亲等。

朋辈咨询在我国的发展也很迅速。当前心理健康工作在中国高校日益受到重视,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专业咨询人员相当匮乏。这样的问题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曾面临的问题很相似,因此,中国高校也纷纷采用朋辈咨询来弥补专业咨询的不足。研究者也在实践中逐渐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朋辈咨询模式。如,一些高校尝试在班级中设立了心理委员这一职务,通过心理委员对班级的同学进行朋辈咨询,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开展朋辈咨询的意义

2.1朋辈咨询师对高校专业心理咨询的重要补充

美国的一项需要评定报告指出:当高中生遇到问题时,首先是与同龄学生交谈,其次才是与他们的亲属交谈,再次是与学校的咨询员交谈,最后才是与教师交谈3。我国高校学生的模式也类似。当大学生面对心理冲突时,除了自我调节之外,大学生首先会向自己的同伴寻求帮助,而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而且,朋辈咨询具有自发性、平等性、简单有效性,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少,能够弥补高校专业心理咨询“守株待兔”的不足。

2.2朋辈心理咨询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国内也有学者运用“朋辈心理咨询有效性调查表”对1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6%以上同学曾经作为当事人向他人倾诉心事,其中52.7%当事人认为咨询“使自己情绪好转”,38.2%当事人认为咨询“促使自己面对现实和积极行动”4。由此可见,朋辈咨询能够有效地调节求助者的情绪,帮助求助者改变自身的态度、认知以及行为习惯等,使求助者重新树立信心面对现实问题。

2.3朋辈咨询能够提高大学生帮助他人的能力

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能力以及意愿都日趋下降。高校推行朋辈心理咨询,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调节的水平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大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学会与他人共处,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3、当前高校朋辈咨询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朋辈咨询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缺乏针对性。缺乏针对性首先体现在朋辈咨询员的选择上。目前,高校基本上都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以及具有特殊宗教信仰的学生,但是学校在选拔心理委员等朋辈咨询员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部分人群的需要,选拔与他们相似的学生作为朋辈咨询员。其次,缺乏针对性还体现在对朋辈咨询员的培训缺乏针对性。目前,对心理委员的培训所用的都是非常宽泛的教材,且没有针对被咨询群体所具有的特点而专门设置的内容。同时,朋辈咨询员的培训时间也很短,没有相应的实践操作训练。而且,在朋辈咨询员为同学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没有相应的督导对其进行指导,咨询的效果可想而知。

4、改进朋辈咨询工作的对策

4.1选拔及筛选

在选拔朋辈咨询员时,注意选拔的范围要尽量大,要能够覆盖所有群体。Cross(1991)在他的书中提到,为了适应多元文化下学生朋辈心理咨询的需要,在选拔咨询员时,要考虑申请者所属的群体,注意选拔者的个人信息,如种族、宗教背景、专业等,每个群体都能有自己的朋辈咨询员,以满足该群体的需要5。其次,在对申请者进行筛选时,除了必要的情景提问和现实操作的问答之外,还需在面试中加入关于多元文化的问题。如选择涉及多元文化的情景题。那些具有包容性且能够认识到多元文化对个体产生的作用的申请者是较为合适的候选人6。

4.2朋辈咨询员的培训

培训的内容不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首先,培训的内容应该侧重于常见的心理问题的症状、危机干预、建立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其次,就是具有针对性的一些内容,如面对大一新生,应着重适应性问题以及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时间管理、学习方法等;针对大二、大三,可以将感情处理等作为培训重点;由于大四学生面临就业或升学,此时,生涯规划或就业信息就成为了培训的重点7。

在教授朋辈咨询员基本的心理学原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深化对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并演示咨询技能。同时,配合情景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咨询员在实践中练习咨询技能,提高实践水平。

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发展朋辈咨询员适应多元文化的能力。Sue(1992)等人认为对朋辈咨询员的培训还应该着重发展咨询员的换位思考能力,提高咨询员对来访者不同的价值观、偏好和行为的意识和包容性,避免朋辈咨询员在面对差异时做出负面的判断8。

心理咨询相关培训篇3

中图分类号:R749.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4-00288-01

中国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经历了启动(1949/1965)、停滞(1966/1977)、准备阶段(1978/1986)后,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才有初步发展[1]。近20年来,从事此项工作的专业人员也日益增多。如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构中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使该专业更系统更完善更健康地发展,已引起医政部门的关注。本文就上海市40家心理咨询机构从业人员的现状做了一项调查,现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上海市现有心理咨询机构共70家,本次调查受上海市精神卫生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委托,与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将这70家心理咨询机构按顺序编号,然后按统计学随机表进行随机抽样,抽取其中的40家(其中区级精神卫生中心9家,市、区级综合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的心理咨询门诊31家)做一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函40份,其中2份因机构整合无有效反馈,获有效资料38份(有效率95%)。其中区级精神卫生中心9家(占24%),综合性医院18家(占4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占16%),其他专科医院5家(妇幼保健医院4家,儿保中心1家)(占13%)。

1.2方法将调研内容设计成表格式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从业资质、职称、专/兼职,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面的专业培训及培训时间、培训机构等。

2结果

2.1服务人员分配及职称情况38家机构中服务人员共157人,其中医生115人(占73.25%),护士27人(占17.20%),其余15人为心理评估师、治疗师及相关科室医技人员(占9.55%)。在115名医生中,正高职称者23人(占20%),副高31人(占26.96%),中级61人(占53.04%)。男女比例接近1∶1。从年龄分布层次看,以40岁至60岁之间者居多。

2.2服务人员专/兼职情况在115名医生中,专职从事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仅12人(占10.43%),兼职者为103人(占89.57%)。其中精神科兼职者72人(占69.90%),神经内科兼职者10人(占9.71%),其他由内科、妇产科、行政人员等兼职者共21人(占20.39%)。

2.3服务人员培训情况所有参加门诊的医生均接受过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及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开设的心理咨询师及心理治疗师培训班的培训。除此外有的还参加过中德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等开设的心理咨询培训班,但在培训时间上,以6个月以下者为多。

3讨论

本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上海市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人员总体数量不多,相对于上海市心理咨询门诊量近几年来每年以25%-30%的速度递增[2]这一现状而言,现有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服务人员明显不足,其中虽有一定的职称层次,但专职人员不多,这与王维玲等的调查结果基本相符[3]。在兼职人员中又以精神科专业人员为多,可能与我国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大多设立于精神科专科医院,精神科专业人员能较从容地处理一般心理问题和明显心理障碍有关。其次可能与心理咨询者中仍有较大比例的精神疾病患者,且我国对心理咨询服务尚缺乏统一的专门管理机构和制度,专业人员无明确定位有一定关系。调查显示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分布不甚合理,40岁以下中青年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较少,提示应该加强从业人员的后备队伍建设,特别是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青年医务工作者的加入。

调查显示虽然所有参加心理咨询服务的从业人员均接受过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及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开设的心理咨询培训班的培训,但培训时间以不超过6个月的为多,这与国内的相关调查结果一致[2,4],可能与我国心理咨询服务起步较晚,职业化认证制度尚处于萌芽阶段有关。提示应进一步规范和系统地培训心理健康咨询从业人员,使其不断适应并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心理卫生需求。

心理咨询相关培训篇4

关键词:心理咨询;美术教师;教师培训

美术教师培训属于职后教育范畴,在教师职后教育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学员对教育理论的学习热情不高,训前不了解课程设置,对施训单位的培训方式不认可,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国内心理学界备受关注和重视的心理咨询理论,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共情”改进培训体验

“共情”是心理咨询中最基础的原则条件,“共情”就是“感同身受”,与咨询者有“同感”,即心理咨询中要求咨询师把来访者与自己位置互换,全面地体认来访者这个私人世界中的一切,就好像在感受自己一样。

在美术教师培训中,培训的主体是受训的教师,培训的目标出发点应该从“共情”出发,即受训教师需要怎样的知识?是专业知识的短板还是教育理念的短板?这些都是施训者要训前深刻调研的。通过“共情”培训目标设置,就是要调研清楚受训学员的实际需求,从学员所处的职业生涯时期出发,了解学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与学员一起订制培训课程,为培训建立良好开端;在施训过程中,课程培训教师也应当从关注自身感受转变成关注受训学员感受,通过观察学员的表情和学习反应,提升课程体验度;在培训管理中,培训实施方应恰如其分地了解受训学员的需求、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及时合理地给予学员受训情感支持,感受学员的学习困难,帮助学员解决学员生活困难,促进培训顺利开展。

二、“无条件积极关注”改进培训方式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心理咨询中要求咨询师对来访者表示看重、认可,欣赏其价值,喜欢他、爱他,这不是强迫出来的,而是自然、无条件的。

在美术教师职后培训中,“无条件积极关注”就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注重受训学员的个体差异,正确区分个体学员的优势和弱势,把全部学员都视为可造之才,发掘并欣赏学员的长处,训前对学员进行有效测评,获得学员基础背景信息;在课程设置中,应适当安排可选修式菜单课程供学员选修,建议来自山区的学员多关注国际国内美术教育新动态,建议来自二线城市的学员多关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等等,甚至在一定情况中,可将学员的内疚感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提高受训效率;在培训管理中,施训管理方应积极关注每个学员的研修效果,洞察并及时鼓励其个性中的闪光点,如师德高尚、教学能力强、教育技术专和教育科研能力高等,把受训学员热爱教育的态度和信念泛化到教师终生教育中。

三、“对质和澄清”改进培训效果

“对质”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情景中,咨询师有意识地使有疑问的现象清晰明了,使其在来访者的意识层面予以明确。“澄清”是咨询师运用自己的潜意识、同感和直觉以及理论知识,对来访者的精神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两者是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自身问题道路上的两个环节。

在美术教师培训中,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培训效果的提升就必须直达培训目的,譬如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学员受训过程偏离培训目的的,要及时纠正。“对质”就是让培训目标简单明了,该是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课程,就不要让学员走弯路,该是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的课程,就应当在课程反思点评中直截了当。

“澄清”即施训教师要根据受训教师的特点,在施训过程中动态了解受训教师的变化需求,尊重受训教师的背景知识,达到培训“不是改造,是支持”的目标理念。

总之,心理咨询视野下的“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对质和澄清”理论在教师培训实施中应同时进行,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从教师培训出发,实施心理咨询理论改进培训效果将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全新视角,也是回归教师学习本体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2]沃尔夫,吉伊根.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m].滑明达,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谭毅.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东莞市为例[J].新课程,2013(06).

心理咨询相关培训篇5

周六早上8点多,心理咨询师张宇(化名)出门上班。看着车窗外灰蒙蒙的天,他有点为今天的来访者感到担心,“这天气也许会让她心情更低落。”

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张宇就职于一家商业心理咨询机构。

9点刚过,他就坐在心理咨询室认真翻看上一次的咨询笔记。9点25分,张宇起身为即将到达的来访者冲了一杯咖啡,放在沙发前的圆桌上。

3分钟后,咨询室外准时响起了两下轻缓的敲门声。打开房门,张宇迎来了当天的第一位来访者。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辅导研究所所长江光荣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全国有90.7万人持有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且每年大约新增10万名持证人员。但真正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仅占其3%左右。

“也就是说,目前全国大约有3万名心理咨询从业人员。”江光荣告诉《t望东方周刊》。

由于心理咨询在中国起步较晚,在多数人心里,心理咨询师这个群体充满了神秘感。

有人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可以解答所有心理困惑,治愈一切心灵创伤;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他们只不过是徒有其名,甚至有人认为他们根本就是骗子。

在这样两极分化的评价中,心理咨询师的面目越来越模糊。

更像一个陪伴者

张宇坦言,从业6年、接待了数千名来访者之后,他才逐渐意识到心理咨询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仙术”。

“更多的时候,需要来访者依靠其自身的智慧和毅力取得改变。而咨询师能扮演好一个专业的陪伴者就很好了。”张宇说。

他的一位来访者小雨(化名)在童年时期曾经历严重的情感忽视和情感虐待,这对其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外在的表现就是,她会下意识地与人保持距离,因此身边几乎没有真正关系亲近的人,但她心里却极度渴望稳定坚固的亲密关系。这种矛盾让她一直很痛苦。”张宇说。

2016年夏天,小雨第一次走进张宇的咨询室。痛哭着讲述了父母从她童年时就不断给她造成的心理创伤后,她感激地说:“谢谢你让我说出了这些话,谢谢你在我那么狼狈的时刻陪着我。”

那一刻,在小雨身上,张宇感受到了陪伴的力量。

对此,心理咨询师林松涛(化名)也感触颇深。

在他的咨询过程中,一般会由来访者开口说第一句话。当来访者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有人会说“我不知道说什么”,而有的来访者则会选择沉默。每当这时,林松涛并不会急于打破沉默,而是静静地等待来访者开口。

最极端的例子是,曾有一位来访者沉默了整整50分钟,直到咨询结束都不曾开口说一句话。“我就那样陪她安静地坐了50分钟。”林松涛告诉《t望东方周刊》,也许在那一刻,来访者需要的就是这种无声的陪伴。

尽管在咨询关系中,来访者对于咨询师的信任非常重要,但林松涛从不会要求他们把心里的秘密和想法和盘托出。每一次接新的个案,他都会告诉来访者:“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想说就不说,想说真话就说真话,想说假话就说假话,怎样都可以。”

有一个林松涛跟了3年的个案,直到第三年,来访者才在一次咨询中告诉他,她以前曾经对他撒过谎。但林松涛依然尊重来访者的选择。在他看来,事件也许会是假的,但他们的情绪却是真实的。

“咨询师要做的就是捕捉来访者真实的情绪。”林松涛强调。

80%以上是半路出家

科班出身的张宇绝对算得上是心理咨询师中的“少数派”。更多的人是像林松涛一样,半路出家。

2005年,林松涛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进入外企工作,之后选择自己创业。

2012年,他的职业轨迹遇到了转折点。有一次,他去送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妻子上课,顺便旁听了一次课。没想到,这节让他听后大呼“太有意思了”的课,居然改变了他的职业选择。

那次之后,林松涛开始自学心理学知识,并报名参加了第三届精神动力学夫妻与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第一次为期5天的集训加上平时的自学,林松涛轻松地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并于2013年下半年正式执业。

如今,林松涛刚刚执业3年,在行业里仍是一个初学者,但他的临床咨询时长已近3000小时。一般情况下,他每周要接待25位来访者,最多的时候有35位。

“最常见的状态是每天接待4~6人。”林松涛告诉《t望东方周刊》。

对于一个初入行者来说,这样的工作强度并不算小。通常情况下,一个新手至少要用5~7年才能积累到3000小时的临床咨询时长。而本刊记者接触到的其他心理咨询师通常每天接待3~4位来访者。

2001年,当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这促进了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劳动技能型职业的快速发展。

由于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项目是要做劳动技能认证,而非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报考者仅需具有大专文化程度,而其专业背景则不受限制。

“真正临床与咨询专业的毕业生很少,占比可能不足20%,80%以上都属于半路出家。”江光荣说。

科班教育体系缺失

正常情况下,心理咨询的从业者应该接受专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然后执业咨询。但现实是,大部分从业者在经过碎片化、技能化的培训之后,就考证上岗了。

本刊记者了解到的心理咨询师培训中,最受市场欢迎的是短则几天、长则十几天的短期培训。即便是一些所谓的长期培训,也是每年组织一两次为期一周左右的集中培训,而平时则以个人自学为主。

“中间的临床和实践怎样开展、效果如何,很少有人过问。”心理治疗师徐佳告诉《t望东方周刊》。

徐佳是一位医学博士,毕业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目前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同时在商业心理咨询机构兼职做心理咨询和治疗。

2014年,徐佳开始在中国参加一个为期3年的中德督导师培训班,这是业内最受欢迎的一个培训课程。结果3年内,她一共只参加了4次集中培训,每次集训10天。

“除去翻译的时间,其实相当于5天的课程。而且每个班有60名同学,课堂上很难作深入交流。”对此,徐佳颇为无奈。

相比之下,徐佳在德国读博期间参加过的类似培训班,会要求学习者最短连续培训3年,且每周至少学习2个小时,此外每个月必须参加2~3次学习小组间的交流活动,并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

“而且一般情况下,每班只招收12名学员,所以每次课上讨论都能交流得很深入。”徐佳说。

更为重要的是,德国参加此类培训的多为心理咨询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和少量硕士生。而在中国,大部分是非科班出身的从业者。

江光荣告诉本刊记者,在心理咨询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中国至今仍未能建立起系统的学历教育体系――目前还没有一所高校正式开设心理咨询专业,仅有为数不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始招收临床与咨询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但全国每年的招生规模不足1000人。

“博士生就更少了,全国每年只有6~7人。而且这些人毕业后大多留在了高校和科研单位。”江光荣说。

在心理咨询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政府或者行业组织规定:心理咨询行业的从业者必须接受系统的临床与咨询专业的学历教育,且最低学历要求是硕士。

以美国为例,其心理咨询从业者中拥有博士学历的占60%~70%,其余均为硕士学历。

而在中国台湾地区,2001年通过的《心理师法》规定:只有至少完成了本专业的硕士教育,才能考取临床心理师或者咨询心理师。

“他们认为,本科毕业生通常不具备成为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能力。”江光荣解释道。

咨询师有了心理问题怎么办

“大将军郭”(以下简称“将军”)是心理学微信公号“我们心里都有病”的创立者,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

如果从2007年大学四年级在学校做热线咨询开始算起,“将军”做心理咨询的时间已有近10年。但近十年间,她从未放下本职工作而全职做心理咨询。

“最主要的还是考虑到生存压力。”“将军”在接受《t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坦言。

确实,对于大多数咨询师来说,心理咨询并不是一个高收入行业,生存是他们面临的第一难关。

“将军”从2008年开始在咨询机构做面询,每做一次获得几十元的抽成。直到2010年,她的抽成才提升到每次100元,但当时她所在的机构对来访者的收费标准是每次400元,也就是说机构要拿走75%的抽成。而行业通行的标准是,机构和咨询师五五分账。

由于来访者数量的不稳定性,初出茅庐的咨询师并不会每天都有预约,算下来整体收入并不高。同时,咨询师还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参与学习培训、督导和个人体验,持续学习成本较高。

“全国3万名从业者中,只有不足17%的咨询师活得很好,能够靠心理咨询过上体面的生活。”上海林紫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林紫告诉《t望东方周刊》。

对于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平稳心态的心理咨询师来说,生存问题给了他们现实的压力。

2014年,“将军”从一家与心理学相关的互联网公司辞职,酝酿自己创业。

“从2015年创立公众号到现在,后台基本上每天都能收到10个左右的咨询请求。但我决定暂停接个案。”“将军”说。

原因在于,她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在从职业人向自由职业者、创业者身份转变的过程中,并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有一些焦虑在里面”。

她告诉本刊记者,作为咨询师,她要面临诸多的执业压力。如执业之初,她也会因为来访者的评价,或因来访者的情况无法持续改善、担心来访者无法持续咨询,甚至会因为担心来访者出现自杀的情况而产生压力。

因此,她希望自己能够暂时停下来,首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实现自我成长。

心理咨询相关培训篇6

参考文献:

[1]安芹,贾晓明,尹海兰.高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能力及专业发展.心理科学,2011,34(2):451-455.

[2]王志超.存在决定意识抑或物质决定意识――试论中国咨询心理学的发展道路.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徐建财.心理咨询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初探.海峡科学,2012,64(4):19-38.

[4]iveyae&iveymB著.时志宏,高秀苹译.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测量――意向性会谈和咨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25-26.[5]钱铭怡.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培养.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2:心理论,心技术,新发展――社会进化与心理进化.2010会议.

[6]Sommers-FlanaganR&Sommers-FlanaganJ著.陈祉妍等.心理咨询面谈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9-34.

心理咨询相关培训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压力管理;eap服务步骤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36-02

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即员工帮助计划,是企业或组织为员工提供的系统、长期的援助和福利项目。主要是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以及员工进行诊断和建议,并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员工及其家庭解决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从而提高绩效,改善组织气氛和管理。本文在对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一线教师进行压力状况调查的基础上,了解教师对员工援助计划的需求情况,设计相应的eap服务实施步骤来调整其工作状态。

一、针对学院全体教师的压力管理eap模式三级干预方案内容设计

根据教师员工所需要帮助的程度不同划分三级干预方案。其中第一级干预水平主要突出预防和发展;第二级干预水平主要侧重于应对教师员工的短期压力问题;第三级干预水平这是处理有重度压力问题的教师员工。

第一级干预水平所关注的主要目标群体是全体教师员工,或者说是压力状况正常的员工。这一水平的工作目标是以提高这一群体的整体心理素质,开发其内在潜力,防范于未然,以疏通简化沟通渠道为主,从而达到提高教师工作状态及工作绩效,进而增强学院的竞争力。干预方法和手段主要是通过制定的规章制度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或是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以达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二级干预水平关注的主要目标群体是存在轻度压力管理问题的员工。主要的工作目标是安抚压力下出现的压抑、恐慌、焦虑或其他不良情绪,并对症状较重的当事人作出必要的转介。这一级干预需要通过专业的eap团队来操作,方式主要是通过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咨询热线和网络咨询等方式进行。

第三级干预水平关注的主要目标群体是存在重度压力问题的员工,也就是转介到专业治疗机构或法律、劳动仲裁部门的个体。这一干预方案水平以当事人的康复或问题解决为主要目标,要求做好对这些机构的评估和当事人的跟踪调查和监督工作,干预方法主要是心理咨询和专业治疗。

二、eap服务实施的步骤设计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进入了eap服务计划的实施阶段。

(一)工作状态调查

针对学院教师的工作状态的调查研究是eap服务计划顺利有效实施的前提。其目的是发现和诊断影响工作状态的根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减少或者消除不良或不利的组织管理因素。调查应以外部服务商的专家为首,eap项目小组协助来完成。

调查过程中还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调查由专业人员采用编制的工作状态调查表和相关因素访谈为工具,以测定员工目前的工作状态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教师进行访谈和发放问卷等方式确定影响教师工作状态的相关因素,发现外界及组织、个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做好改善环境等后续工作。

(二)建立利于调整工作状态的相应制度

建立调整工作状态的相应制度需外部服务商和学院eap领导小组共同参与。主要内容应该涵盖有利于个人发展及人际沟通方面制度。其中关于个人发展方面的内容:员工性格调查、职业生涯规划制度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关于人际沟通方面的内容:意见箱、员工态度调查等方面的相关制度。

(三)压力管理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推广

做好学院内部教师压力管理eap项目的宣传和推广,树立教师对eap项目的正确认识,鼓励其积极参与使用eap服务,学院eap项目小组为每位员工发放eap使用手册,内容包括:

简要介绍心理健康的标准及不良心理的症状及其危害

eap服务项目使用的保密性原则

鼓励员工使用eap服务项目的相关政策

学院提供的eap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通过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来增强教师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和意识,初期的宣传到位将会为后来的eap项目的良好运转打下坚实基础。

(四)组织调整工作状态的相关培训

进行相关培训之前,组织需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使培训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训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应当切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基于缓解教师压力状况,调整工作状态的目的,所涉及的eap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压力管理培训、职业心理健康培训、交互作用分析培训、人际关系能力培训、团队建设培训及时间管理培训等。eap培训是针对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覆盖职业心理健康、人际沟通、时间管理、压力管理、及工作与家庭平衡等多个领域的培训,协助组织培养和开发员工自身的巨大潜力和力量,在提升教师员工的工作状态的同时,能够实现组织管理的提升和效益。因此,为了使培训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选择适合教师员工特点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讲授法、研讨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法等等。这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不会绝对完美,eap培训应该具体的情况,特别是培训内容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为了提高培训的效果和质量,一般情况下,并不强调单一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将各种方法配合起来使用。

心理咨询相关培训篇8

1昌吉州人口计生队伍基本情况

昌吉州计划生育系统现有职工497人,其中:公务员136人,参公人员41人,事业编制32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59人,占32%,大专学历257人,占51.7%,中专学历69人,占13.9%。全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在编231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0人,占73.3%;具有执业医师、助理医师、执业护士等卫生执业资格人员9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4.1%;本科学历41人,占24%,大专学历89人,占52.6%,中专学历40人,占23.3%。由此可知,昌吉州人口计生队伍整体素质较高。

2011年开展生殖健康咨询师培训试点工作,参加考试436人,合格69人,合格率15.83%,其中:县级行政人员合格8人,占合格人员的11.6%;县级技术人员合格28人,占合格人员的40.6%;乡级行政人员合格10人,占合格人员的14.5%;乡级技术人员合格19人,占合格人员的27.5%;村居宣传员合格4人,占合格人员的5.8%。考试情况与人员素质形成强烈对比。

2生殖健康咨询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11年,昌吉州抓住自治区首批生殖健康咨询师培训试点地区的机会,加强对基层计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组织相关专家组成师资队伍赴县市开展全员集中培训、充分利用福建省人口计生委开设的生殖健康咨询师培训平台远程学习、开展模拟考试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全年培训州、县、乡、村四级人口计生工作人员5800余人次,但参考率和考试合格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

2.1对生殖健康咨询师队伍建设认识不到位。昌吉州人口计生系统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83.7%,整体队伍的思想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年龄结构较合理,绝大多数干部保持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敬业、奉献、求实创新的精神面貌,连续多年荣获国家、区、州多项荣誉。生殖健康咨询师作为一个新型的职业,在计划生育系统整体素质较高、开展多层次培训的基础上,没能取得较高的参考率和考试通过率,主要还是在系统内特别是基层队伍中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人口计生工作者思想观念不能及时转变,没有正确认识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转型期间,生殖健康咨询师队伍建设对人口计生工作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能自觉地用生殖健康咨询师的职业标准来要求自己,主动、深入地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参与培训活动。

2.2对生殖健康咨询师培训知识掌握不全面。生殖健康咨询师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进行人口国情和生育政策的宣传咨询;2、提供生殖健康咨询与服务,包括计划生育、不孕不育、优生优育、孕产妇及母婴保健、出生缺陷、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预防、性心理健康和性保健等;3、实施社区和家庭健康,开展针对相关疾病的科普咨询;4、维护人口和生殖健康权利,落实知情选择、免费服务、奖励扶助等政策,开展有关手术并发症和病残儿鉴定的咨询;5、提供信息服务,收集人口和生殖健康相关信息,分析和确定服务项目,制定生殖健康促进规则,开展咨询、服务、干预的效果评估。其认证考试内容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笔试,专业能力考核采用模拟考核等多种方式进行。

这就要求所有参考人员必须掌握有关生殖健康咨询的职业道德基本知识、性与生殖健康基础知识、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基本知识、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根据我州计划生育系统干部职工考试情况,普遍存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行政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面掌握不到位,行管人员对性与生殖健康基础知识了解不全面,导致考试通过率不理想。

3对策和建议

为顺利开展昌吉州生殖健康咨询师队伍建设和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本人认为需采取以下措施:

心理咨询相关培训篇9

【关键词】心理咨询;培训;女性;家庭功能;防御机制;人格特质

theeffectofpsychologicalcounselingtrainingonthefamilyfunctionoftrainees

fangli,bijian-qiang,gaodai-lin,etal

(shenzhenkangningmentalhospital,shenzhen5180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psychologicalcounselingtrainingonfamilyfunctionoftraineesandtoinvestigatetherelativefactorsofthechangesoffamilyfunction.methods:thechineseversionoffamilyadaptabilityandcohesionevaluationscales-secondversion(facesii-cv),thedefensestylequestionnaire(dsq),cattellp's16-personalityfactorquestionnaire(16pf)、theacceptanceofothersscale(aos),wereusedtoevaluatethefemaletraineesbeforeandafterthepsychologicalcounselingtraining.thedatawereanalyzedbyspss13.0oncomputer.results:①theidealfamilyadaptabilityandthedegreesofunsatisfiedfamilycohesionandunsatisfiedfamilyadaptationweredecreasedsignificantlyaftertraining(p<0.05),theratiosofthebalanceandmedianfamilycategorieswereincreasedandtheratioofextremefamilycategorywasdecreasedsignificantly(p<0.05).②thedecreasesofidealfamilyadaptabilityandthedegreesofunsatisfiedfamilycohesionandunsatisfiedfamilyadaptationhadsignificantlycorrelationswithseveralindexesofdsq,16pfandaos.③thepersonalityofstrongcreativityin16pfcouldeffectivelyexplainthetotalvariancesofthedecreaseofidealfamilyadaptability,andtheinhibitionindsqandthetotalscaleofaoscouldeffectivelyexplainthetotalvariancesofthedecreaseofunsatisfiedfamilycohesion,whiletheinhibitionandavoidanceindsqcouldeffectivelyexplainthetotalvariancesofthedecreaseofunsatisfiedfamilyadaptability.conclusions:①psychologicalcounselingtrainingcouldbehelpfultoincreasethefamilyfunctionoffemaletrainees.②thetotalscoreofaos,theinhibitionandavoidanceindsqandthepersonalityofstrongcreativityin16pfcouldeffectivelyexplaintheincreaseoffamilyfunction.

【keywords】psychologicalcounseling;training;female;familyfunction;defensestyle;personalitytrait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正在经历着急剧的改变,人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2002年以来,数万人参加了国家劳动部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邱昌健等(2005年)发现,心理咨询培训不但是一项职业培训,同时也促进受训者人格成熟、完善,帮助重建防御机制,促进自我与经验的和谐统一,更好接纳自己及他人[1]。心理咨询培训是否对受训者的家庭功能有影响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领域,但目前国内尚未有这方面的研究。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重要场所,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的重要作用。很多研究表明,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与个人的健康状况、疾病的发生及预后有密切的联系[2]。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ii-cv)是评价家庭功能最有效的评估工具之一,我们运用其中文版[3]针对心理咨询培训对女性受训者的家庭功能的影响进行评估,探讨培训对家庭功能的影响以及哪些因素能够预测这些变化,以期为提高心理咨询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供客观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在深圳市心理咨询师培训基地参加心理咨询培训的女性受训者。纳入标准:①自愿参加研究并完成了80%以上的培训课程。②完成培训前后两次心理测试。③过去未接受过系统心理咨询培训。排除标准:测试问卷未能填写完整者。

1.2方法测试工具:①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等。②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评估亲密度及适应性。对每个项目要回答两次,一次是对自己家庭现状的实际感受,另一次是自己所希望的理想家庭状况。亲密度不满意程度和适应性不满意程度分别指对家庭现状实际感受与理想状态的差值(绝对值)。③容纳他人量表[4]。④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16pf)[5]。⑤防御方式量表(dsq)[6]。

在培训前、后(4个月培训结束时)进行团体测试。测试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7]及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上下册)》[8,9]为教学大纲进行培训,此外增加了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

1.3统计学分析将资料输入计算机,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为自身前后配对设计t检验、卡方检验、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结果

2.1一般资料共发出问卷97份,回收有效问卷85份(87.6%)。受训者年龄22~54岁(34.95±7.53)岁。医务工作者31人(36.5%),教育工作者16人(18.8%),心理学工作者2人(2.4%),其它36人(42.4%),包括经济管理、人力资源、法律界人士等。受教育程度方面,高中或中专2人(2.4%),大专31人(36.5%),大学42人(49.4%),硕士10人(11.8%)。受训者97.6%未曾接受系统心理咨询培训。

2.2培训前后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各指标的差异性

2.2.1比较培训前后各项指标,发现培训后理想适应性、适应性不满意程度、亲密度不满意程度均较培训前下降(p<0.05),见表1。表1培训前后facesii-cv各指标比较

2.2.2家庭类型的分布及百分比情况。分析培训前后家庭类型,可以看出培训前极端型家庭中最多的类型是低亲密度及高适应性的家庭类型,占12.9%;其次是高亲密度及高适应性的缠结混乱家庭类型,占9.4%。培训后此两种家庭类型均有减少,分别为4.7%及3.5%,见表2。表2培训前后研究组家庭类型数量变化(括号内培训后家庭类型数)

2.2.3比较培训前后家庭类型百分比,发现培训后平衡型及中间型家庭类型增多,极端型家庭类型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3。表3培训前后家庭类型变化

2.3培训前后理想适应性、适应性不满意程度、亲密度不满意程度的变化与社会人口学因素、16pf、dsq、容纳他人及被他人接纳量表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由于培训后理想适应性、适应性不满意程度、亲密度不满意程度均降低,分别以其培训前的值减去培训后的值,得到相应的三个变量在培训前后的变化(例如,培训前后理想适应性的变化等于培训前理想适应性减去培训后的值)。

2.3.1上述指标培训前后的变化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专业等社会人口学资料无统计学相关(p>0.05)。

2.3.2上述指标培训前后的改变与16pf、dsq、aos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理想适应性的变化有与16pf中的聪慧性、独立性、怯懦与果断性、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亲密度不满意程度的变化与dsq中的幻想、16pf中的怀疑性呈显者性正相关(p<0.05),与容纳量表总分、dsq中的压抑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适应性不满意程度的变化与dsq中的回避和压抑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

2.4理想适应性、亲密度不满意程度、适应性不满意程度的前后变化对16pf、dsq、aos相关指标的多元回归分析以培训前后理想适应性的变化为因变量,以聪慧性、独立性、怯懦与果断性、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为自变量;以亲密度不满意程度的变化为因变量,以幻想、压抑、怀疑性及容纳量表总分为自变量;以适应性不满意程度的变化为因变量,以压抑、回避、怀疑性的容纳量表总分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表4培训前后家庭功能变化对dsq、16pf、容纳他人及被他人容纳量表的多元逐步回归

3讨论

本研究采用olson的环状家庭模式理论来评定受训者培训前后家庭功能的变化。此模型有3个维度: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和家庭沟通。家庭亲密度指家庭成员相互间的情感关系,从低到高划分为4个水平:松散、自由、亲密和缠结。低水平表现为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情感联系、彼此疏远;高水平则过于亲密、角色不清;居中为情感距离适中,既亲密又相互独立[10]。家庭适应性是指婚姻或家庭系统为了应付外在环境压力或家庭的发展需要而改变其权势结构、角色分配或联系方式的能力,从低到高分为4级水平:混乱、灵活、有组织、刻板。混乱的家庭缺乏协调与合作;刻板家庭过分拘泥于既定规则和模式,难以根据情境进行调查;灵活和有组织的家庭应变能力很强。根据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程度,可以将家庭分为16种类型,4种平衡型提示家庭适应良好,4种极端型家庭常常出现适应不良,还有8种是适应中等的中间型家庭。

本研究调查了男女受训者培训后家庭功能的变化,由于女性受训者占了88.5%,对男性样本的分析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果,所以我们只分析了女性受训者的资料。本研究发现,女性受训者培训后理想适应性、亲密度不满意程度、适应性不满意程度均较培训前下降,提示培训后受训者对家庭功能的理想期待与现实体验之间的差距缩小,心态更加理性、平和;同时平衡型家庭及中间型家庭增加、极端家庭减少,提示家庭功能提高。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提示,成熟型防御方式之一的压抑以及容纳他人量表总分是预测培训后亲密度不满意程度下降幅度的主要因素,这表明,家庭成员间相互接纳宽容,合理处理自己的某些欲望、烦恼,对对方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等能有一定的接受和认可,对于提升成员对家庭亲密度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容纳不够、压抑太少,家庭中就会时时有不满,处处有战火。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压抑、回避是预测培训后适应性不满意程度下降幅度的主要因素,这表明成员们协商合作、暂时压抑个人的感受,暂时回避一时处理不了的困难对于家庭在应对内外变化时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本研究还发现16pf中的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是预测培训后理想适应性的下降的主要因素,那些创造能力强的人富有创见、有敏锐的观察力,愿意进行新的尝试,有这种人格特征的受训者更容易在培训中有更多的感悟并愿意把它们带入到生活中,使得个人的提升引发家庭功能的改变。本研究提示,家庭功能是可以随着家庭成员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从一种家庭类型转化为另一种家庭类型,这印证了olson的家庭理论,即家庭类型可以随着家庭构成的演变、家庭成员的成长以及意外事件的影响会出现有规律的变化[11]。

本研究提示,心理咨询培训可以使受训者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家庭功能改善,而压抑、回避这两种防御方式,容纳他人量表总分以及16pf中的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能预测女性受训者培训后家庭功能的改善程度。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培训中可以安排一些课程有针对性地提高受训者在上述几方面能力,促进其个人的成长。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不大,没有涉及男性受训者,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致谢:本文得到深圳市康宁医院胡赤怡博士的指导,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

[1]邱昌健.心理咨询师培训对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c].四川大学硕士生毕业论文.2005.

[2]顾??吕繁.全科医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14-15.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101-109.

[4]范肖冬.容纳他人量表(acceptanceofothers)[m]//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89-190.

[5]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2005:31-36.

[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订版:115-12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国家职业标准心理咨询师(试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1-31.

[8]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上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296.

[9]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下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351.

心理咨询相关培训篇10

关键词: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重心;问题;对策

金融投资是借助现代金融投资工具进行投资理财的投资活动。与实体资产市场相对应,金融市场以其产品丰富、投资灵活、收益高、风险大得以长足发展。在金融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绝大多数大众投资者金融投资知识缺乏,投资行为多受羊群效应支配,投资结果往往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一荣俱荣”和“一损俱损”。要跳出这个魔咒,如何选择金融产品、如何判断买卖时机、如何进行投资组合以降低金融风险获取目标收益成为大众投资者必须面临的问题。于是,为大众金融投资者提供金融投资咨询服务的行业就应运而生了。本文试图就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的服务主体、创业训练的必要性、创业训练重心、创业训练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提出一些见解。

一、大众投资者是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的服务主体

当前,活跃在金融投资前沿的投资主体有三类,一类是机构投资者,一类是专业投资大户,再一类就是大众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有自己的专业团队为其服务,如基金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专业投资大户由于投资大,大部分都熟悉金融投资知识或接受投资服务机构指导。而大众投资者属于金融投资领域的弱势群体,对于金融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同时金融风险意识又很弱。往往在市场繁荣时大量涌入,而在市场萧条时亏损离场。而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大户不仅在市场繁荣时收益颇丰,即使在市场萧条时也有斩获。究其原因,大众投资者由于金融知识缺乏、风险意识淡漠导致的盲目投资行为是宿命之根。

经过金融投资失败洗礼,觉悟了的大众投资者也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转而寻求金融投资咨询服务的支持。于是各种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呈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以我国股票投资咨询服务最有代表性。纵观近年来出现的为散户服务的咨询服务形式,可总结成三种类型:一种是由股评人士提供的投资分析咨询服务,其特点是多通过大众媒体传播,专业性强,影响面广,但也往往会误导大众投资者;第二种是证券公司经理为客户提供的投资指导咨询服务,其特点是面向开户散户,指导客户选股、买卖股票,目的多为拉近与客户距离,取得客户信任,留住客户,但也会将客户引向频繁操作的窘境;第三种是草根型投资咨询服务,这类投资咨询服务提供者多为区域内投资理财达人,由于在金融市场历练中脱颖而出,为朋友圈所推崇,被推上了投资咨询服务平台,但这类投资咨询服务经验的成分较浓,往往会引导大众投资者犯经验主义错误。

正因为如此,大众投资者仍然得不到理想的金融投资咨询服务。这实际上为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打开了一扇市场之门。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应紧紧盯着大众投资者这一庞大的服务主体,注意化解前三类咨询服务形式的缺陷,发挥大学生服务目的单纯、服务过程认真、风险评估客观、金融知识扎实、求新创新能力强劲的优势,必能使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获得成功。

二、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的必要性

大学生虽然开展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有不少优势,但这些优势在未曾进行训练以前只是处于潜在状态。创业训练是激活和发挥这些潜在优势的催化剂。

第一,创业训练会使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的目标更加明晰。创业训练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服务大众投资者为中心、以大众投资者利益为导向设计创业训练目标,将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利益作为创业训练的附属目标。创业训练的目标越单纯,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可持续性就越强。单纯就是优势,是充满正能量的优势。

第二,创业训练会使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过程更加规范。创业训练更多的工作就是对诸多金融投资规则程序的强化模拟。强化模拟过程不仅是对规则程序的熟悉过程,而且是对规则程序的检验过程。许多规则程序的不足和漏洞会在创业训练中被发现,进而提出改进措施。这样更有利于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的规范化。

第三,创业训练会使大学生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服务更加客观。评估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是进一步为投资者提供选择金融产品服务的重要依据。创业训练能通过风险评估强化训练锻炼大学生风险判断能力,更好地为咨询者提供客观评估服务。

第四,创业训练会使大学生金融知识掌握更加扎实。创业训练是对金融知识全方位的发掘和巩固过程,会使受训大学生主动进行一次金融知识大盘点,为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创业训练会使大学生求新创新能力强劲提升。创业训练是一个明晰、规范、客观、扎实和提升的过程。提升是创业训练高级阶段,是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生生不息的保障。求新创新能力是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创业训练必须着意打造这种能力。

三、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的重心

第一,在处理培养精神和培养习惯关系方面,应以培养精神为重心。金融投资之所以如火如荼地发展,关键在于金融具有创新精神,金融创新是金融体系不断壮大的精神动力。金融投资咨询服务也须贯彻这种精神,善于打破习惯,以创新求发展。也就是说,金融投资咨询服务更多地是需要一种精神。另外,创业与就业相比,创业更偏重培养精神,而就业却重视习惯的培养。因此,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的重心应将培养重心放在精神的养成上来。

第二,在处理增长知识和增长见识关系方面,应以增长见识为重心。金融市场变动不拘,金融投资花样翻新,因此,在金融信息体系中,知识的老化速度是非常快的,用日新月异描述一点也不过分。要透视金融信息体系、掌握金融市场变化的脉络,必须有一定的预见力,即见识。知识源于过去,见识来自将来,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的重心应在着眼未来、增长见识上。

第三,在处理遵循规律和灵活应用关系方面,应以灵活应用为重心。金融市场的变化有规律可循,但变化中的规律又是很难准确把握的。金融投资往往更多地表现为对规律的灵活应用。因此,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的重心应将培养重心放在对金融投资规律的灵活应用上来。

四、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一)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容易流于金融知识死记硬背的形式

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具有针对性,训练问题的选取应符合大众投资者的实际,不能凭空想象,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大学生由于结合实际较少,很容易使创业训练陷入与知识竞赛、问题答辩相雷同境地,流于金融知识死记硬背的形式。比如,在创业训练过程中仍然采用背答式的应试模式,问题理论性强而缺乏可操作性。

(二)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容易陷于闭门造车的困境

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应是一个孵化的过程。从模拟到实战,边训练边实战,甚至以战促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对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不能只限于实训模拟,应走出去,开展网上咨询服务训练、实地咨询服务训练。这样,创业训练才能得到实践检验。否则,只在学校模拟训练容易陷于闭门造车的困境。

(三)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容易陷于外强中干的困境

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其重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增长见识和提升灵活运用金融投资规律的能力。但是由于训练团队对此认识不足,容易产生重形式而轻内涵,重表象而轻实质的不良后果。

五、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的对策

(一)明确服务对象,夯实训练基石

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应以大众投资者为服务对象,因此,应把为大众投资者服务作为出发点,夯实训练基石,并使其贯穿训练的全过程。在训练问题的精选上应采用调查提取的方式,使问题确实来源于大众投资者。精选的问题应是大众投资者亟需了解的问题,也是最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方面本团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通过调查,发现利用手机炒股的散户在迅速增长,于是如何安装和运用手机炒股软件成了他们经常咨询的问题。本团队就将这一问题作为攻关问题,搜集和研究了多家证券公司的手机证券投资软件,提高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二)采用孵化推进模式,提高创业训练效果

孵化模式在风险创投领域得以普遍应用。是较为高效的一种创业扶持模式。具体到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孵化推进模式就是推进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遵循教育培训规律,采用由模拟到实战、由校园到市场、由理论巩固到实践提高、由技能分项训练到综合技能实战技术的路线,不断提高创业训练效果,避免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境。实际操作中可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实施方案。

在这方面我们团队的做法是将训练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基础巩固阶段”,第二阶段为“技能提升阶段”,第三阶段为“综合训练阶段”,实现了从模拟到实战,从校内到市场的孵化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激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凸显的创业竞争训练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求胜意识,求胜的捷径就是创新,因此,创新致胜之风蔚然兴起,学风为之一新。第二,拔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层级闯关型训练方式,对于巩固基本能力,实现综合能力的超越提升效果显著。第三,再造了学生的创业能力。训练将学生的创业能力视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认为无论是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还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是为再造学生的创业能力服务的。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训练引领了学生追求创业训练的风尚。在学院组织宣传及项目组学生、指导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参与的学生和教师不断增加。证券专业不少学生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了该训练的开展、实施、验证、推广等环节当中。

(三)以训练重心为抓手,提升创业训练层级

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要提升其层级,就得抓训练的重心,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创业,而创业需要的重要素质包括创新创业精神、预见能力、灵活应对能力。因此,创业训练就应以训练这几个素质重心为抓手,提升训练层级。

为此,本团队的做法是:一是与金融投资创业人士面对面交流,以增强创业精神;二是听金融专家学者学术报告会,以增长见识;三是走出校门,利用网络开展实际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以锻炼灵活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不如.小额创业训练营[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5:25-36.

[2]周纯.大学生创业基础训练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

版社,2013: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