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支付条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4:59

工资支付条例篇1

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完整版最新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条例。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形成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条例执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工资支付以及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供求状况等,定期制定和工资水平宏观调控指导政策。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政府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指导政策的要求,结合劳动力市场价格和本单位经济效益,合理确定本单位的工资水平。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根据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增长情况、当地政府的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和本地区、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逐步增加劳动者的工资。

第四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支付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按时以货币形式足额支付。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工资支付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经贸、建设、工商管理、人民银行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工资支付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

工会、妇联等组织依法维护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六条用人单位(个体工商户除外)应当就工资分配、工资支付等事项依法制定规章制度。制定规章制度应当听取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工会组织的意见,并及时在本单位公布,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对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工会组织提出的合理意见,用人单位应当采纳。

第七条工资分配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各岗位的工资分配办法;

(二)工资正常增长分配办法;

(三)奖金分配办法;

(四)津贴、补贴分配办法;

(五)患病、休假等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分配办法。

第八条工资支付制度应当明确以下内容:

(一)工资支付项目、标准、形式;

(二)工资支付周期和日期;

(三)加班加点工资计算标准;

(四)假期工资支付标准;

(五)依法代扣工资的情形及标准。

第九条用人单位与职工一方就职工年度工资调整水平和调整部分的分配办法等签订集体合同或者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应当采取集体协商的方式。

第十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与其岗位相对应的工资分配及支付办法等事项,双方的约定不得违反本单位工资分配和支付制度、集体合同或者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第十一条实行计件工资制的,用人单位确定、调整劳动定额或者计件报酬标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确定、调整的劳动定额应当使本单位同岗位百分之九十以上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

第十二条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者有下列特殊情形之一,但提供了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其中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因用人单位实行预付部分工资、分批支付工资的;

(三)违反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被用人单位扣除当月部分工资的;

(四)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以及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规定需要从工资中扣除赔偿费的;

(五)因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困难不能按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经用人单位与本单位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一致后降低工资标准的。

前款第(三)项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扣除劳动者当月工资的部分并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应发工资的百分之二十;第(四)项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经济损失发生后另有约定的除外。

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

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不一致的,适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时应当遵循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自劳动者实际履行劳动义务之日起计算劳动者工资。

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确定工资支付周期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实行月、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工资支付周期可以按月、周、日、小时确定;

(二)实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支付工资的,应当每月预付部分工资,年终或者考核周期期满后结算并付清;

(三)实行计件工资制或者其他相类似工资支付形式的,工资支付周期可以按计件完成情况约定;

(四)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计发工资的,在工作任务完成后结算并付清。结算周期超过一个月的,用人单位应当每月预付工资;

(五)建筑施工企业经与劳动者协商后实行分批支付工资的,应当每月预付部分工资,每半年至少结算一次并付清,第二年一月份上旬前结算并付清上年度全年工资余额。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在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没有约定工资支付日期的,按照用人单位规定的日期支付工资。

工资支付日期如遇法定节假日或者休息日,应当在此之前的工作日提前支付。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替代,不得规定劳动者在指定地点、场合消费,也不得规定劳动者的消费方式。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可以与银行签订代为支付工资协议,在银行设立工资专用账户,并在本单位工资支付日前将劳动者工资足额纳入工资专用账户,由银行在协议约定的时间内代为支付劳动者工资。

第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发项目及数额、实发数额、支付日期、支付周期、依法扣除项目及数额、领取者姓名等内容。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劳动考勤制度,书面记录劳动者的出勤情况,每月与劳动者核对并由劳动者签字。用人单位保存劳动考勤记录不得少于二年。

用人单位不得伪造、变造、隐匿、销毁工资支付记录及劳动者出勤记录。

第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并同时提供本人的工资清单。劳动者实际取得的工资与工资清单以及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记录应当一致。

劳动者有权查询和核对本人的工资。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在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劳动者死亡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满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支付其工资。

第三章特殊规定

第二十条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加点,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加点的工资:

(一)工作日延长劳动时间的,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支付加点工资;

(二)在休息日劳动又不能在六个月之内安排同等时间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二百支付加班工资;

(三)在法定休假日劳动的,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三百支付加班工资。

前款第(一)项、第(三)项的加班加点工资支付周期自加班加点当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第(二)项的加班工资支付周期自加班当日起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但劳动合同履行期限不足六个月的,应当在劳动合同剩余时间内支付完毕。

第二十一条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用人单位安排其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加班加点的,应当根据本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百分之二百、百分之三百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第二十二条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总的工作时间超过总法定工作时间的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支付劳动者加点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第二十三条实行轮班工作制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遇轮班的,用人单位应当执行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妇女节、青年节等国家规定部分公民节日放假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休息、参加节日活动的,应当视同其正常劳动支付工资。节日与休息日为同一天,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执行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不执行本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不予支付其期间的工资:

(一)在事假期间的;

(二)无正当理由未提供劳动的;

(三)由于劳动者本人的原因中止劳动合同的。

第二十七条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劳动,且在国家规定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分配制度的规定以及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

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八条对依法被列为甲类传染病或者采取甲类传染病控制措施的疑似病人或者其密切接触者,经隔离观察排除是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其隔离观察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其工资。

第二十九条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法定节假日以及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晚婚晚育假、节育手术假、女职工孕期产前检查、产假、哺乳期内的哺乳时间、男方护理假、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等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其工资。

第三十条劳动者因依法参加下列社会活动占用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其工资:

(一)行使选举权或者被选举权;

(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法履行职责;

(三)当选代表,出席政府、党派以及工会、青年团、妇联等召开的会议;

(四)出任人民法院陪审员;

(五)出席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会;

(六)基层工会非专职工作人员履行职责;

(七)担任集体协商代表期间,参加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八)参加兵役登记等应征事宜和预备役人员参加军事训练;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社会活动。

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非因劳动者原因停工、停产、歇业,在劳动者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其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劳动者生活费。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二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支付给劳动者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生活费的,必须同时承担应当由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第三十三条劳动者依法被取保候审、判处管制、适用缓刑或者被假释、监外执行期间,劳动合同未解除且劳动者继续在原单位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以及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支付其工资。

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依法变动劳动者工作岗位降低其工资水平,应当符合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规定,但不得违反诚信原则滥用权力,对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作出不合理的变动。

第三十五条除下列款项外,用人单位不得从劳动者的工资中代扣:

(一)劳动者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二)劳动者个人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三)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中载明应当由劳动者承担的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等;

(四)法律、法规规定代扣的其他款项。

第四章保障规定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自拖欠发生之日起五日内向县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书面报告,并提出处理方案。

第三十七条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者经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指派劳动者到其他单位(以下称实际用人单位)工作,实际用人单位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对劳动者的义务,实际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十八条合伙企业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企业无力支付或者合伙人逃匿的,其他合伙人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第三十九条建设工程项目发包人可以采取措施督促承包人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建设工程项目发包人或者总承包人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承包人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建设行政部门可以决定由发包人或者总承包人先行垫付劳动者工资,先行垫付的工资数额以未结清的工程款为限。

第四十条由于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在不可抗力原因消除后三十日内支付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严重影响无法在约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内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劳动者说明情况,在征得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的同意后,可以延期支付工资,但最长不得超过三十日。

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工资支付的实际情况,建立欠薪预警制度。对连续拖欠劳动者工资二个月以上或者累计拖欠达三个月以上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视其欠薪情况,可以实施工资支付重点监察,并可以向社会公布。

纳入工资支付重点监察的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政府欠薪预警制度的规定提交由金融机构出具的保函或者预交工资支付保证金。工资支付保证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用于保障该单位劳动者的工资支付。

纳入工资支付重点监察的用人单位付清原拖欠的劳动者工资,且在六个月期限内未再发生新的拖欠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解除其重点监察。纳入工资支付重点监察时向社会公布的,应当在原公布范围内公示解除重点监察。

第四十二条 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建设项目、服务项目以及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标人,应当限制已实施工资支付重点监察,且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属于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用人单位投标。

前款所列项目招标人应当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征询有关投标人的工资支付信用情况,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出具意见。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破产、撤销或者解散的,经依法清算后的财产应当优先安排偿还所欠的劳动者的工资、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经济补偿金。

第五章监督检查和争议处理

第四十四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的监督检查制度,规范监督检查程序,依法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察,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报告情况,提供用人情况、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财务账册、财务报表、开户银行账号等必要资料和证明,不得弄虚作假、阻碍、拒绝。

第四xx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对工资支付违法行为的举报制度,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为劳动者举报提供便利条件,并为举报人保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决定是否立案并告知举报人;立案后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确需延长时间的,应当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但延长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三十日。

第四十六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包括工资支付情况在内的用人单位劳动守法诚信档案,推行劳动守法诚信评价制度;对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情况严重的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传播媒体或者在职业介绍场所、用人单位工作场所等地点予以公布,并将有关情况告知工商行政管理、公安、税务、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

第四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资支付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资支付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违法行为不作为或者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违法、不当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第四十八条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有关工资支付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有权要求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可以向本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处理建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接到工会的建议后,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依法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工会。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予以支持和帮助。

第四十九条因用人单位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引发停工、怠工事件的,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涉。用人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工会应当协助用人单位恢复生产、工作秩序。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有权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一)未按照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二)违反最低工资保障规定的;

(三)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四)不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加班加点工资的;

(五)未按照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约定增加劳动者工资的;

(六)其他侵害劳动者劳动报酬等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五十一条用人单位对工资支付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绝提供或者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提供有关工资支付凭证等证据材料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工资数额及其他有关证据直接作出认定。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不能对工资数额举证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参照本单位同岗位的平均工资或者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计算确定。

第五十二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对不及时支付工资可能造成劳动者生活困难的,可以部分裁决先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

第五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应当从用人单位明示拒绝支付工资之日起算;用人单位未明示拒绝支付工资的,应当从劳动者实际追偿之日起算。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并可以责令其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支付赔偿金;情节严重的或者被实施工资支付重点监察二个月以上并且尚未解除的,可以责令其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的三倍以上五倍以下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加班加点工资的;

(三)违反最低工资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第五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未制定、公布工资分配、工资支付规章制度,或者制定工资分配、工资支付规章制度未听取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工会组织的意见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未记录、提供劳动者工资清单,或者未记录劳动者出勤情况、出勤记录保存期限少于二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第(五)项规定,用人单位降低劳动者工资标准未与本单位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一致,给劳动者造成工资损失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给予劳动者工资损失的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赔偿。

第五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未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工资,或者指定劳动者消费地点、场合、限制消费方式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给予劳动者同等金额一倍的赔偿,并可以对用人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未报告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九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弄虚作假或者阻碍、拒绝监督检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以及直接责任人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如实向社会公布用人单位克扣、无故拖欠工资等有关情况的;

(二)未建立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违法行为举报制度的;

(三)未为举报人保密的;

(四)未依法及时处理劳动者举报或者工会组织处理建议的。

第六十一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

(二)利用职权谋取利益的;

(三)泄露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保密资料的。

第七章附则

第六十二条本条例所称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国家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依法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不包括用人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动保护、职工福利和职工教育费用。

第六十三条本条例所称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照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在法定工作时间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克扣工资是指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扣减劳动者工资的行为。

无故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除本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外,延期未支付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

第六十四条本条例第二十条用于计算劳动者加班加点工资的标准,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用于计算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支付月工资的标准,第二十六条用于计算不予支付月工资的标准应当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二)双方没有约定的,或者双方的约定标准低于集体合同或者本单位工资支付制度标准的,按照集体合同或者本单位工资支付制度执行;

(三)前两项无法确定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者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其中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不满十二个月的按照实际月平均工资计算。

第六十五条劳动者的工资需要折算为日工资和小时工资的,应当按照法定的日、小时工作时间计算。劳动者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为20.92天和167.4小时。

国家有关部门或者行业确定、推荐的日工资标准或者劳动定额、计件报酬标准低于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折算后的日工资标准的,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折算后的日工资标准为准。

第六十六条本条例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本条例施行前本省制定的有关工资支付的规定与本条例不一致的,以本条例为准。

工资支付立法内容人保部立法规范工资支付

无论正式工还是劳务派遣工,只要从事相同内容工作、付出等量劳动,就应该获得同级别的工资待遇。

20xx年10月27日上午,北京市启动劳动关系管理实务培训系列课程,首期解读工资支付的法律规范。

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制定工资支付统一立法工作,同工同酬将是重点之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各地制定实施了本地工资支付有关法律规定,北京现行的是20xx年的工资支付规定。

本次立法其中主要解决两大问题

工资支付条例篇2

一、目前涉及工资支付的主要问题及其表现形式

自*年1月《条例》颁布实施至今年6月,我市受理劳动保障事项共4520批,其中,涉及工资支付的投诉举报数3274批,占总数的72%,劳动者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大多数发生在非国有企业及建筑施工企业,问题主要分为四类:

一是拖欠工资问题,共2319批,占涉及工资支付的投诉举报总数的71%。

二是克扣工资问题,共580批,占涉及工资支付的投诉举报总数的18%。

三是不按规定发放加班费问题,共238批,占涉及工资支付的投诉举报总数的7%。

四是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问题,共137批,占涉及工资支付的投诉举报总数的4%。

对工资支付问题、劳动者诉求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三种:

一是集体上访、聚集、游行。这主要针对的是拖欠工资问题。由于工资是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因此,对拖欠工资行为,特别是对建筑工地拖欠工资及企业经营者拖欠工资逃匿的行为,劳动者往往采取集体上访、聚集、游行等偏激形式表达诉求。*年1月至*年6月,我市发生拖欠工人工资案件1923件,占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案件的47%;发生因拖欠工人工资引发集体上访、集体罢工等群体性劳动突发事件104件、占突发事件总数的82%,涉及劳动者10260人,涉及拖欠工资额4704.4万元。

二是罢工。这主要是针对涉及工人人数较多的克扣工资问题,如资方单方面降低工价、奖金或者待遇低等问题,工人往往采取罢工的形式应对,通过罢工迫使用人单位妥协。*年1月至*年6月,我市发生克扣工资案件481件,其中因降低工价、奖金或待遇等问题引发的集体罢工事件5件、占突发事件总数的4%。

三是书面或电话投诉。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投诉不按规定发放加班费问题,多与超时加班问题联系在一起。第二种情况是对不执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问题采取投诉举报形式维权。*年1月至*年6月,我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接到有关加班费投诉案件210件,接到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投诉举报案件75件。

二、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是一些小型非国有企业法制意识淡薄,不执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为了获取最大利润、降低生产成本,很容易出现拖欠工资、克扣工资、超时加班、不按规定计发加班费、不执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违反《条例》的行为。

二是企业内部劳动关系自主调节能力较弱。当发生工资支付问题的纠纷时,劳资双方极易形成对立局面。

三是建筑工地的行业特点造成建筑工地较易发生拖欠工资现象。建筑工地人员流动性大、工程层层转包、工资按工程进度结算以及承包企业往往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而“包工头”又不具备用人单位资格、工头对工人的管理混乱等特点,造成工资较难监管监控,容易出现拖欠工资和工价争议等问题。

四是一些企业经营者甚至抱着赚到钱则已,赚不到钱就逃的实施短期行为的想法,当经营不善时就有计划地转移财产,拖欠工资逃匿,给劳动保障部门带来压力,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三、我们的主要做法

针对我市工资支付问题的现状和成因,我们认真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了“八项机制”,重拳出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收到较好效果。

(一)完善领导机制,确保《条例》贯彻实施

一是举办劳动保障部门《条例》学习班,由局领导亲自为局机关和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授课,夯实理论基础。二是召开了全市劳动保障队伍执法人员、工作人员学习《条例》座谈会,组织各县、区劳动保障监察、仲裁、工资业务机构负责人、部分基层劳动保障管理所所长对贯彻执行《条例》进行座谈,收集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召开座谈会,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监察人员加深了对《条例》的理解,业务水平有一定提高,规范了操作,确保《条例》在我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三是采取领导接访日、领导包案、带案下访措施。对存在疑难问题的案件,局领导参与集体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越级上访的事件,以及上访老户等重大复杂案件实行领导包案,由领导定期带案下访,确保案件得以圆满解决。例如:某建筑工程公司将铝合金、水磨地面工程发包给无资质的肖某个人承包,肖某召集郑某等32人施工,工程完工以后,郑某等人只拿到部分工资,还有17.02万元未支付,在多次要求支付工资未果后,来我局办投诉。由于当时工人情绪激动,处理不当的话极可能演变为突发事件,局领导当机立断,迅速赶赴施工现场,与建设单位以及建筑工程公司负责人联系,现场协调处理案件,使本案得以迅速解决。

(二)建立举报投诉简易处理机制,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按照“分级负责、就地解决”的原则,明确市、县(区)、乡镇劳动保障工作责任,实行定人包案制度和限时服务制度,在全市开通了“12333”劳动保障举报投诉热线电话,派出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接待劳动保障、上访和来电投诉。同时,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与、公安、规划建设、总工会等部门的信息沟通互动机制,确保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二是对举报投诉进行简易处理。对事实确凿、案情比较简单的举报投诉案件,我们采取监察员及时与企业、职工协调处理的程序,快速处理举报投诉案件,使投诉尽快得到处理。如:*年5月9日,孟某到我局办投诉,称其在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地做工,由于农忙需辞工回家,在结算工资以后,用人单位却不支付工资,多次讨要未果。我局办当即与用人单位负责人取得联系,把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讲清楚,责令企业支付工资。经过我们工作人员的耐心说服,该企业负责人答应支付拖欠的工人工资。

(三)建立工资支付监控机制,开展“拖欠工资早知道”活动

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实行了监察人员分地域负责制度,以监控企业拖欠工资为重点,对企业违反劳动保障规范的违法行为进行全面监控,做到“早知道,早介入,早解决”,主动出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预防集体上访、罢工、堵路等劳动保障群体性突发事件。根据《工资支付监督检查分地域负责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监察人员对所辖地域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定期进行日常巡查,对经常出现拖欠工资的老大难企业每月检查一次,防止其反复出现拖欠工资现象,及时纠正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四)建立检查机制,开展“雷霆行动”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检查活动,严厉查处企业违反工资支付制度的行为。*年以来,在我市开展的“雷霆行动”、工资支付情况检查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等各项活动中,我们共检查企业4721户,发现存在拖欠克扣工资等违法行为的企业520户,我们依法进行了处理,为2.7万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3537.5万元。我局被国家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全国总工会三部门评为*年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先进单位。

(五)建立预防机制,查处建筑行业拖欠工资行为

一是加强与规划建设部门的协作,请规划建设部门及时将在建工地情况知会我们,及时建立建筑企业在建工地档案,方便对工资支付情况进行日常监控。二是根据《条例》第三十二、三十三条规定,明确建设单位和承包人的“欠薪连带偿还责任”,及时处理拖欠工资案件。三是提请规划建设部门对拖欠工资情况严重的企业实施降低资质和取消投标权利等处罚。四是开展对建设领域拖欠工资清理活动,自*年以来,建筑领域出现拖欠工人工资事件,处理情况较完善,出现一宗处理一宗。

(六)建立应急机制,处置突发事件

对劳动保障突发事件,我们充分利用《条例》赋予的职权,积极摸索快速平息、妥善处理劳资矛盾的措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例如:*年7月8日,我局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接到电话投诉,称某手袋皮具厂经营者逃匿,拖欠林某等119名员工一个月工资。接到投诉后,我局立即组织监察人员赴该厂调查。经查,该厂以香港某实业公司名义租赁惠州某有限公司的厂房开业经营手袋加工。经营者林某将最后一批货发出港并留下一封信给业主表示不继续经营后逃匿,并且拖欠全厂员工6月1日至7月7日的工资6.8万余元。我局依据《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及时协调出租方垫付了临时生活费5.7万余元,使员工得以及时疏散,避免更大事件的发生。

(七)建立长效机制,打击欠薪逃匿行为

针对因经营者恶意欠薪逃匿,极易引发员工集体上访、堵路等突发事件,劳动保障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探索建立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欠薪逃匿的长效机制,全市共抓捕欠薪逃匿者两人,追回欠薪金额186万元,对一些恶意欠薪经营者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保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例如:杨某在我市惠城区经营三家公司,因经营混乱于*年3月份潜逃,拖欠工人工资116万元,涉及工人600余人。我局及时与公安机关协调,制订了周密的计划,公安机关最终将杨某从云南抓获,并将工人工资全部解决。

(八)完善工资争议仲裁机制,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工资支付条例篇3

「关键词欠薪,欠薪保障基金

一、各国及我国各地方欠薪保障基金立法考察。

1、各国立法概况。

各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是通过规定工资优先债权的形式保护工人索赔企业欠付工资,但是由于优先权的行使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实践中遇到困难,于是开始考虑能否建立一个第三方的机构来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关于欠薪保障基金的立法最早出现在1966年的巴西,巴西建立了一个服务工龄保障基金,该基金仅保障雇佣合同结束时应支付的工龄补贴。目前最主要的欠薪保障基金立法主要集中在西欧各国。西欧各国的工资保障基金(即本文论述的欠薪保障基金)立法自1967年开始,该种基金的性质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设立的目的在于为雇主对其工作人员欠下的债务提供担保,所承保的风险是企业的无偿付能力。综合考察各国的立法,工资保障基金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工资保障机构的行政管理筹资、工资保障基金运转的条件、受保障制度保护的索赔类别、所保护权利的数额限制、支付程序等。作为我国邻国的韩国在遇到严重经济危机后,针对大量发生的企业破产和劳动者失业现象,为确保劳动者的工资得到支付和社会安定,于1998年2月20日制定了《工资债权保障法》。在该法中规定工资债权保障基金作为劳动部部长代替事业主支付工资和退休金的来源,由从业主征收的费用组成以及工资债权保障上的征收金适用产业灾害保障法上的一些规定。

2、《深圳经济特区欠薪保障条例》(以下简称保障条例)与《上海市小企业欠薪基金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基金办法)比较分析。

保障条例系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基金办法”由上海市政府,上述两件立法均属于地方法规规章,为我国欠薪保障立法的大胆尝试,在其条文中对欠薪保障制度的基本结构进行了初步构建,本文拟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为后文的论述提供制度基础。经笔者比较两者条文,发现上述两件立法有以下共同点:(1)二者均在第一条中提出制定的目的在于保障职工合法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2)对于欠薪的解释基本一致,即企业应支付而逾期未支付给员工的工资;(3)均设立欠薪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保障条例中规定由深圳市政府设立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基金办法规定上海市小企业欠薪基金委员会负责欠薪基金政策的制定和协调工作;(4)欠薪基金的主体来源均为企业缴纳的欠薪保障费、基金的利息收入和投资收入;(5)欠薪保障费均由工商管理部门在办理企业年检或注册时收取,并统一划拨专门设立的欠薪基金专户,欠薪保障费在企业成本中列支;(6)规定垫付的欠薪数额的限制;(7)规定了垫付欠薪的追偿制度。

保障条例中的下列规定为基金办法所无:(1)该条例适用于特区内的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员工;(2)欠薪保障实行缴费与共济、垫付和追偿相结合的原则;(3)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由政府、员工和企业等方面的人员组成,并规定市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是欠薪保障工作的主管部门和日常办事机构;(4)欠薪保障费的标准是上年度市政府公布的最低月工资标准的70%;(5)对于欠薪基金用于日常管理费用支出限定为不超过当年收取的欠薪保障费的5%;(6)控制欠薪保障基金的投资项目和投资总额占欠薪保障基金余额的比例;(7)规定企业员工请求劳动部门垫付欠薪的条件和程序性要件;(8)对于违反该条例的相关责任人规定了相应的罚则;(9)规定劳动部门每年应当将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10)规定了对劳动部门的处理决定的救济措施。

与保障条例相比,基金办法具有以下的特殊规定:(1)基金办法第一条规定的制定目的中还包括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2)欠薪的范围不仅限于企业到期未支付的工资还包括企业应缴纳而逾期未缴纳的社会保险费;(3)适用的范围仅限为符合国家和上海市确定的小企业划分标准并已履行本办法规定交费办法的企业;(4)欠薪基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不包括劳动者的代表;(5)欠薪保障费的标准是上海市上一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6)规定符合办法规定的企业可以申请垫付欠薪,企业职工只有在企业无法提出申请的情况下提出申请;(7)规定了基金实施情况的报告制度和专项审批制度。

小结:经过比较分析,笔者认为保障条例结构上更趋于完善,其共分六章,分别为总则、欠薪保障机构、欠薪保障基金、欠薪的垫付、垫付欠薪的追偿和罚则;内容上更注重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其规定处理欠薪垫付申请的尽速审查和办理;基金管理上注重维持整体欠薪资金的平衡。基金办法虽然结构内容较为简单,但从管理体制上更注重各个行政机关之间的配合和协调,但只对欠薪基金委员会的职责作概括性的规定未涉及具体职责;在欠薪保障范围内将社会保险费包含在内(此举更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3、香港地区的《破产欠薪保障条例》(pRoteCtionoFwaGeSoninSoVLenCYoRDinanCe)。

该条例共分七部分,分别为导言、破产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基金、财务条文、从基金所作的拨款、已付款项的追讨和杂项。现择其主要规定作简要介绍:(1)在该条例的法律公告中表明该条例旨在订定条文,设立一委员会,以管理破产欠薪保障基金,并规定雇员在其雇主处于无力清偿的情况下,可获该基金拨付款项;(2)导言部分主要是对条例中的若干概念进行解释,如工资(wages)指公司清盘时,申请人根据《公司条例》有权获优先偿还的工资或薪金,或在破产案中申请人根据《破产条例》有权获优先偿还的工资或薪金;(3)破产欠薪基金委员会部分主要是规定基金委员会的名称(protectionofwagesoninsolvencyFundBoard)和性质(bodycorporte)、委员会的职能及权力;(4)基金部分规定了基金的来源和从基金拨付的款项,其中基金的来源为财政拨付、对已付款项的追讨、利息和其他收入以及合法拨付的其他款项;(5)财务条文部分主要规定基金的管理和审核;(6)第五部分至第七部分对于款项的支付、追讨已垫付款项以及各种罚则做了规定。这部条例虽然规定的仅是雇主破产时对于雇员工资、代通知费、遣散费未得到支付的保障,但对于我国构建欠薪保障基金制度仍有借鉴意义。

二、欠薪保障基金概念的理论界定。

工资支付条例篇4

[关键词]职工薪酬;工资薪金;财税差异

1职工薪酬与工资薪金范畴的差异分析

1.1职工薪酬的范畴

职工薪酬是企业为了获得职工所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从时间范围上看,包括企业因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产生的所有义务。从项目内容上看,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各种保险费,包含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及各种商业性保险等;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其他与职工提供服务的相关支出等。此外,企业对职工的股份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加以规范。

1.2工资薪金的范畴

税法中没有职工薪酬的明确概念,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34条对工资薪金进行了界定,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如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1.3差异分析

职工薪酬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主要包括:首先,会计准则中的“职工薪酬”要比税法中的“工资薪金支出”范围更广。税法中的“工资薪金”近乎会计准则中的“职工薪酬、奖金、津贴和补贴”部分,而会计准则中的“职工薪酬”除上述内容外,还包含了社会保险费、辞退福利、带薪年假等形式,且增加了股份支付等内容;其次,会计准则对职工范围的界定比较宽泛,会计准则上所指的职工,包括几个层次,一是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二是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三是指与企业未签订劳务合同、未被企业任命但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的人员等,都属于准则所说的职工范畴。而税法中的“职工”特指有任职或受雇关系的劳动者。

2非股份支付职工薪酬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2.1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按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职工薪酬根据其支付方式(是否货币)并区分国家有无统一规定分别确认。首先,对国家有统一规定的职工薪酬。按国家规定的计提基础和比例按期计提,如应向社会保险机构缴付的医疗保险费;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应向总工会缴付的工会经费;另外还有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其次,对国家未规定计提基础和比例的职工薪酬,企业应根据历史资料,考虑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确认,并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职工薪酬的实际发生金额对预计金额进行调整。

2.2企业职工薪酬的计量

企业职工薪酬的计量方法有:一般计量方法和特殊计量方法两种。一般计量方法是指职薪酬按应付金额或交付金额进行计量的方法,如职工工资、奖金、津补贴等按职工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劳动工时和工资标准计算的应付金额;职工福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各种社会保险费,按职工工资和一定比例计算的应付金额;非货币性福利,按提供商品或资产的成本加相关税费计量,或按实际支付的租金金额计量。特殊计量方法是指对特殊的职工薪酬采用例外的计量方法,如辞退福利的计量。对于职工无选择权的辞退福利,根据辞退计划的辞退职工人数和每个职位的辞退补偿额计算确定:对于职工自愿接受裁减建议的辞退福利,按预计接受裁减建议职工人数和每个职位辞退补偿额计算确定;部分款项推迟到1年以后支付的辞退福利,按辞退福利的现值计量。

3股份支付的企业职工薪酬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3.1股份支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授予后立即可行权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和费用。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存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需进行调整。并存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企业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负债。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企业当期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与以前估计不同的,需进行调整。并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水平。企业要在相关负债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3.2股份支付职工薪酬的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尚未明确规定股份支付职工薪酬的内容。但从企业所得税原理看,可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企业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属于增加资本公积,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确认费用扣除。无论是授予后立即可行权,还是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以及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其他方服务的,都应进行纳税调整。企业以回购股份方式奖励本企业职工的也属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相关的成本费用也不能扣除。其二,企业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属于增加应付职工薪酬,即实施条例规定的工资、薪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税前扣除。

3.3差异分析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由于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所以税法确定的扣除时点与会计准则不同。按照税法规定,应当在行权时确认费用扣除。对按照会计准则在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已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的。在行权以前应进行纳税调整。对按照会计准则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的。在行权以前也应进行纳税调整。

参考文献:

工资支付条例篇5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医疗保险费征缴

第三章医疗保险基金管理

第四章医疗保险待遇

第五章医疗保险的医疗服务

第六章医疗保险机构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城镇从业人员的基本医疗,合理利用医疗资源,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原则,结合海南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海南经济特区城镇下列人员:

(一)企业的从业人员;

(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从业人员;

(三)部队所属用人单位中无军籍的从业人员;

(四)个体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

离休、退休人员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建立城镇从业人员医疗保险基金,实行个人医疗帐户(以下简称个人帐户)与社会共济医疗帐户(以下简称共济帐户)支付相结合的制度。

个人帐户的所有权属于个人。共济帐户的所有权属于参加医疗保险的全体人员。

第四条医疗保险费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第五条医疗保险由人民政府强制实施,统一管理。

第二章医疗保险费征缴

第六条医疗保险费费率为从业人员本人月工资总额的11%,其中用人单位缴纳10%,从业人员本人缴纳1%。

个体经营者按本人月收入的11%缴纳医疗保险费。

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受雇人员,其医疗保险费的10%由雇主缴纳,1%由雇员本人缴纳。

缴费工资总额按国家有关规定计算。

第七条计算缴纳医疗保险费的从业人员本人月工资总额,不得低于所在市、县、自治县从业人员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

从业人员本人月工资总额低于所在市、县、自治县从业人员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60%的,应当由本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改由用人单位缴纳。

第八条从业人员本人月工资总额超过所在市、县、自治县从业人员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费,也不作为核定个人帐户定额的基数。

第九条从业人员离休、退休后的第一个月起,本人和用人单位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费。

第十条医疗保险费按月征缴,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应当于每月15日前缴纳。从业人员本人应当缴纳的部分,由用人单位从其工资中代为扣缴。

医疗保险费由社会保障机构委托用人单位开户银行代扣或者由用人单位直接向社会保障机构缴纳。

个体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医疗保险费可以由社会保障机构委托有关管理机构代为征缴。

参加医疗保险时,用人单位必须一次性预缴一个月的医疗保险费,按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比例记入从业人员的个人帐户,退休人员由社会保障机构按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比例,记入其个人帐户,年度结算。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无能力缴纳医疗保险费的,经书面申请、社会保障机构审查批准后可以缓缴。缓缴期为三个月。缓缴期满后应当如数补缴医疗保险费及利息。缓缴期内,免缴滞纳金。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企业列入管理费用,个体经济组织列入成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从行政事业经费中列支。

用人单位不得以为从业人员缴纳医疗保险费为由而降低其工资标准。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本条例施行后30日内、取得营业执照或者获准成立后的30日内,必须向社会保障机构办理医疗保险登记。

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后的30日内,必须向社会保障机构办理医疗保险手续。

第十四条医疗保险实行年检制度。凡未经社会保障机构办理医疗保险年检合格手续的用人单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工商年检合格手续。在办理营业执照注销手续时,应当持有由社会保障机构出具的医疗保险关系终结书。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因宣告破产、撤销、解散或者其他原因终止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清偿其欠缴的医疗保险费及利息。

用人单位合并、分立、转让时,由合并、分立、受让的单位负担欠缴的医疗保险费及利息。

第十六条本条例实施前的医疗费欠帐,仍由原渠道解决。

第十七条提倡和鼓励社会各界捐助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支持发展医疗保险事业。

第十八条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费用开支状况,对医疗保险费费率进行调整,并报省人大常委会备案。

第三章医疗保险基金管理

第十九条从业人员个人帐户分别不同年龄段,按本人缴费工资总额的下列比例记入:40岁以下的,按4%记入;41岁至50岁的,按5%记入;51岁以上的,按6%记入。

退休人员的个人帐户按本人养老金总额8%记入。

第二十条医疗保险基金在扣除记入个人帐户的基金和按规定提取管理费后,记入共济帐户。

共济帐户用于:

(一)离休人员的医疗费;

(二)从业人员、退休人员按本条例规定应当由共济帐户支付的医疗费;

(三)特殊困难人员的医疗补助。

第二十一条个人帐户不得提取现金,不得透支,超支不补,节余滚存使用。从业人员、退休人员死亡时,其个人帐户的资金余额可以继承。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条例规定为其从业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增加个人帐户资金。

第二十三条医疗保险基金由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四条离休人员的医疗费,按上年度离休人员人均实际医疗费支出金额建立专户,实行单列。不足支付时,由财政负担。

第二十五条社会保障机构有权核查个人帐户的有关情况,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退休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从业人员、离休退休人员有权查询医疗保险有关情况,社会保障机构和用人单位应当提供有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从业人员迁离本经济特区时,个人帐户的资金余额退还本人,在本经济特区内流动时,个人帐户资金余额应当转移到迁入地区社会保障机构。记入共济帐户的医疗保险费不予退还,也不转移。

第二十七条从业人员失业期间,由失业保险机构补助的医疗费应当记入个人帐户管理。

第二十八条医疗保险基金的年度收支预算、决算应当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告。

第四章医疗保险待遇

第二十九条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凡未按本条例规定缴纳医疗保险费或者缓缴期满仍未缴纳医疗保险费的,暂停享受共济帐户支付医疗保险费的待遇。

第三十条住院或者紧急抢救医治属于病种目录所列疾病的从业人员、退休人员(以下简称住院或者紧急抢救医治的人员)医疗费,按下列办法支付:

(一)从业人员医疗费在所在市、县、自治县从业人员上年度二个月社会平均工资以下部分,退休人员医疗费在退休时所在市、县、自治县从业人员上年度一个月社会平均工资以下部分,由本人支付。

(二)从业人员、退休人员一次性医疗费超过本条第(一)项所列数额以上部分,分段按不同比例计算,由本人和共济帐户分别支付;从超过数额起点至十个月社会平均工资的,从业人员支付15%、共济帐户支付85%,退休人员支付7.5%、共济帐户支付92.5%;超过十个月至二十个月社会平均工资的,从业人员支付9%、共济帐户支付91%,退休人员支付4.5%、共济帐户支付95.5%;超过二十个月社会平均工资的,从业人员支付5%、共济帐户支付95%,退休人员支付2.5%、共济帐户支付97.5%。

(三)按照本条第(二)项自付医疗费,从业人员超过三个月社会平均工资以上部分,退休人员超过一个半月社会平均工资以上部分,本人不再负担。

(四)从业人员、退休人员当年再次住院或者紧急抢救医治属于病种目录所列的疾病时,个人不再负担本条第(一)项所列医疗费。

本条例实施的第一年度,从业人员、退休人员按照本条第(一)项中本人应当支付的医疗费减少50%;本条例实施第二年度,从业人员、退休人员按照本条第(一)项本人应当支付的医疗费减少30%;本条例实施第三年度起按照本条第(一)项规定执行。

共济帐户支付医疗费的病种目录,由省人民政府公布并适时修订。

第三十一条住院或者紧急抢救医治的人员进行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发射计算机断层仪(eCt)、彩色B超、核磁共振成像(mRi)等高新技术特殊检查,单项检查费在100元以上的,其检查费由本人支付20%。

前款人员安装国产普及型人工器官、心脏起搏器,进行震波碎石、血液透析等,以及施行器官移植的医疗单项费用,个人支付20%。

前款人员使用符合医疗保险医疗药品范围的国产或进口贵重药品,最小制剂规格(支、片、丸、粒、包、克、瓶等)单价100元以上的,个人单项支付药费20%。

第三十二条住院或者紧急抢救医治的人员,住院医疗床位费单独核算,符合医疗保险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规定和疗程标准的,从业人员支付20%,退休人员支付10%。

第三十三条甲类传染病的医疗费用由共济帐户支付。暴发性、流行性传染病的医疗费用由人民政府拨专款解决。

第三十四条除由共济帐户支付的医疗费外,其他医疗费均由个人帐户支付,超支自理。

第三十五条参加医疗保险的从业人员、退休人员因自负医疗费而影响基本生活的,可以向社会保障机构申请特殊困难医疗补助。

第三十六条离休人员不设立个人帐户,其医疗费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七条依照《海南经济特区城镇从业人员养老保险条例》有关规定计算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不满十年的退休人员,不享受本条例规定的退休人员同等医疗保险待遇。

第三十八条凡参加医疗保险时年满50岁,且按国家规定计算工龄不足一年,或者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不满二年的人员,俟参加医疗保险满一年后,方能享受共济帐户支付医疗费的待遇。

本条例实施前的从业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已享受医疗保险的,视为已参加医疗保险。

第三十九条从业人员发生工伤,依照《海南经济特区城镇从业人员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办理。

从业人员、离休退休人员因违法犯罪、酗酒、自杀自残等支出的医疗费,共济帐户不予支付。

因交通肇事及医疗事故等支出的医疗费,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条经社会保障机构同意转往本经济特区以外地区医疗机构治疗或者因公出差本经济特区以外地区的人员,医疗费支付办法依照本条例执行。离休、退休人员迁离本经济特区的,其医疗费可以实行定额管理。

第四十一条因公出国或者赴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期间的医疗费用,由派出单位支付,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第四十二条各项医疗费支付标准,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状况和各方面承受能力进行调整,并报省人大常委会备案。

第五章医疗保险的医疗服务第四十三条实行医疗机构和药品供应机构承办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资格认证和年检制度。

凡经本省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开业的医疗机构和药品供应机构,均可以向社会保障机构申请承办医疗保险的医疗服务业务;经审查合格,由社会保障机构颁发医疗保险的医疗服务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并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凡未取得资格证书的医疗机构和药品供应机构,不得进行医疗保险的医疗服务业务。

第四十四条社会保障机构与取得资格证书的医疗机构和药品供应机构,应当签订医疗服务合同。

第四十五条病人使用个人帐户时,可以在本省任何一个取得资格证书的医疗机构和药品供应机构就医、购药。

第四十六条医疗费用按照规定由共济帐户支付的,病人应当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定点医疗机构由社会保障机构从取得资格证书的医疗机构中优选确认后公布。

第四十七条病人凭医疗保险证就医。发现人证不符的,医务人员不得为其开具医疗保险医疗单据,并告知社会保障机构。

第四十八条实行医疗保险服务项目及药品的目录准入制度。医疗保险的医疗服务项目及药品目录,由省医疗保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适时修订。

未列入目录的医疗服务项目及药品不得进入医疗保险医疗单据,其费用医疗保险基金各帐户不予支付。

第四十九条医疗保险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由省医疗保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卫生行政、财政、物价等部门制定,并适时修订。

医疗保险医疗药品价格,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药品定价的规定,其利润率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违反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规定的,医疗保险基金各帐户不支付超标准的医疗费。

第五十条取得资格证书的医疗机构应当公布医疗保险医疗管理办法、办事制度和收费标准。

第六章医疗保险机构

第五十一条省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是海南经济特区城镇从业人员医疗保险的行政主管机关。

省社会保障机构是实施海南经济特区城镇从业人员医疗保险业务的机构。

市、县、自治县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城镇从业人员医疗保险的行政主管机关。市、县、自治县社会保障机构经办本行政区域内城镇从业人员医疗保险业务。

第五十二条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和药品供应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协助社会保障机构开展医疗保险工作。

第五十三条社会保障机构有权核查用人单位的从业人员名册、工资发放表、财务会计帐册等有关资料及个人医疗帐户。

第五十四条社会保障机构有权检查承担医疗保险医疗服务业务的医疗机构诊断、检查、治疗过程中执行医疗保险法规的情况,审验医疗保险医疗处方、诊疗报告单、病案、费用收据等有关资料。必要时,可以请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物价管理部门等予以协助。

第五十五条社会保障机构医疗保险管理费的提取:本条例实施的第一年度为当年度征缴的医疗保险费总额的3%;本条例实施的第二年度为当年度征缴的医疗保险费总额的2.5%;本条例实施的第三年度起为当年度征缴的医疗保险费总额的2%。

社会保障机构开办医疗保险业务所需特殊设施的费用,由当地人民政府专项解决。

第五十六条成立省医疗保险基金监事会,负责审定医疗保险基金年度预算、决算,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支付进行监督。监事会由政府或者其指定部门、用人单位和工会三方代表组成,可以聘请专家代表。监事会活动方式由章程规定。监事会章程必须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七条用人单位或者从业人员拒缴、拖欠或者少缴医疗保险费的,社会保障机构应当用公告或者其他书面形式发出缴费通知书,公告或者通知书发出之日起满30日,即视为送达。被送达单位或者从业人员在公告或者通知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必须按照通知书要求缴纳医疗保险费及利息,并按日加收欠缴额2‰的滞纳金。逾期仍未如数缴纳的,处以欠缴额20%的罚款。

滞纳金和罚款并入医疗保险基金。

第五十八条社会保障机构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医疗保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对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分别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将医疗保险费转入个人帐户、共济帐户的;

(二)贪污、挪用医疗保险基金的;

(三)违反医疗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规定,造成基金损失的;

(四)擅自提高管理费比例的;

(五)擅自减、免或者增加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应当缴纳医疗保险费的;

(六)擅自更改医疗保险待遇的;

(七),索贿受贿的。

第五十九条单位、个人冒领医疗费或者医务人员故意给冒名顶替者开处方、诊治的,社会保障机构应当如数追回已支付的医疗费,并处以责任人冒领金额2倍的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讼。当事人也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附则

第六十一条本条例所称“从业人员”是指领取一个月以上工资收入的社会劳动者和经营者。

工资支付条例篇6

【关键词】铁路工程;项目;结算

铁路工程是呈线性分布的一种人工构筑物,通过勘察、设计和施工,消耗大量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而完成的建筑产品。铁路建设是一系列资源投入、产出的过程,工程分布特点是点多线长,涉及专业和范围比较广而复杂,因此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资金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铁路工程项目建设费用大致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和基本预备费等部分,其中建筑工程安装费所占比例最大,是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和结算的主要内容。

1工程项目结算的意义与依据

一方面是铁路建设单位对铁路工程建设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总结,是其计算工程项目实际总投资和编制竣工决算的依据;另一方面对工程承包商控制工程成本、考核企业盈亏起着重要的作用。

工程结算项目是铁路建设单位根据承包商完成的符合合同协议规定并满足质量要求的工程量,依据协定的计价条款及有关规定,合理确定造价并办理支付的过程。合同文件是工程项目结算的依据,工程结算必须严格按照合同文件规定进行,合同文件的先后顺序为:①合同协议书及附件②中标通知书③投标书及附件④施工专用条款⑤施工合同通用条款⑥技术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⑦图纸⑧工程量清单。

2工程结算的程序与方法

铁路工程项目结算包括确定各阶段已完工造价及根据确定的造价进行费用支付两层含义。工程结算程序一般为结算造价的确定与结算费用的支付两部分,其中工程结算造价的确定包括合同造价不变部分(即工程量清单部分)、工程变更费用、工程索赔费用、价格调整费用四部分的费用的确定。支付包括预付款支付、期中结算支付、竣工结算支付和最终支付四部分内容。费用的支付以确定的造价为基础,期中结算的金额作为各期进度款支付的依据。竣工结算造价确定以后,根据各期中结算累计支付总额,计算竣工支付金额及缺陷责任期满后的最终支付金额作为支付的依据。

3做好工程结算,要做好竣工结算审核。

首先要搜集、整理好竣工资料。各种签证资料是竣工核算的基础,是进行结算的依据,必须做到数据准确无误。其次要深入工地,全面掌握工程实况。准确的工程量是竣工结算的基础,注意现场签证的收集与审查。现场签证是在施工全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产生调整的工程量和材料差价,一般施工单位编制工程结算时往往多计取调增项目的内容,少计或不计取调减项目的内容。因此,对签证项目的审查不可忽视。第三,要熟悉掌握专业知识,注重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是进行结算的依据和基础,只有熟练掌握才能运用的好。而且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也是工程结算的重要因素。只有提高专业人员工职业道德素养,杜绝吃拿卡要的不正之风,才能使工程建设走向正常轨道。

4铁路建设单位工程结算流程

铁路建设单位的财务部门是进行工程结算部门,首先要开设建设资金专用帐户。财务部门依据投资计划、资金预算和工程进度填制建设资金请领表,然后按照先权益性资金后债务性资金的原则,请领建设资金、资本金。进行资金支付时,先预付工程款,包工包料的工程参建单位填制资金请领表、收据(由施工单位提供预付款保函),经建设单位审核确认后预付,建安工程预付比例为当年预计完成投资的20%,安装工程预付比例为当年预计完成投资额的10%;其次预付月度工程进度款(参建单位填制工程月度预计完成投资额、收据,经建设单位审核后,按不高于月份施工计划的70%比例支付);第三拨付工程结算款,根据验工计价书和发票,需预留不低于5%的质量保证金,按不高于95%的额度支付,同时依据合同约定,抵扣工程预付款和预付工程进度款。对于工程中的征地拆迁款,按协议合同和发票,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收据来支付。施工配合费,根据协议、验工计价和发票,按不高于协议总额的80%比例支付,待配合单位结算完成并办理资产交付后付清余款。最后,是工程完工后,到质保期满后,支付剩余的5%质量保证金。至此,整个建设工程的价款结算流程全部完成。流程见下图:

工资支付条例篇7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林中精英”为你整理了这篇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督察整改措施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认真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是我国迄今为止在农民工工资支付方面的最高层次立法,已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为更好地有效引导和规范农民工依法维权和企业用工行为,下一步我局将把条例宣传融入日常执法工作中,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

(二)充分利用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强化监管效果,根治农民工工资欠薪行为。

继续大力推进山东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建设,强化监督检查,确保监管平台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下一步我县将按照“加强部门协同、狠抓关键环节、强化督导检查、提升运行质量、推动制度落实”的总要求,重点加强实名制管理、银行管理,加强实时预警情况处置。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管”的方式根治欠薪顽疾,扎实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三)突出执法重点,认真落实上级安排的各项专项检查。认真组织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对在建工程项目逐一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限时整改,限时解决问题。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该限期改正的限期改正,该停业整顿的责令停业整顿,该处罚的要从重处罚,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纠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违法行为。

工资支付条例篇8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第四条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第六条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第七条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其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确因工作需要,职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年休假天数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年休假天数。

第八条职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度内又出现条例第四条第(二)、(三)、(四)、(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

第九条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第十条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第十一条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

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绩效工资制的职工。日工资收入的计发办法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第十三条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的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年休假天数、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高于法定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约定或者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劳务派遣单位的职工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条件的,享受年休假。

被派遣职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无工作期间由劳务派遣单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天数多于其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少于其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应当协商安排补足被派遣职工年休假天数。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监督检查用人单位执行条例及本办法的情况。

用人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条例及本办法规定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用人单位还应当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执行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行政处理决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六条职工与用人单位因年休假发生劳动争议的,依照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除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外,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依照本办法执行。

船员的年休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执行。

工资支付条例篇9

[关键词]施工企业融资资金管理

一、前言

作为施工企业的造价工程师,不仅要从事工程项目的成本造价、预结算工作,还应介入公司的融资及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工作。

大家知道,传统的建筑工程承包模式设计——招标——建造,突出的特点就是按部就班地实施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完成后开始招标投标,然后建造施工……这种承包模式的缺点越来越明显;随着国内、国际建筑市场的发展,工程承包模式向着总承包模式转变,建筑工程总承包将传统上彼此独立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环节,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进行整体统筹管理,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缩短建设总工期,降低工程投资。目前,国内、国际工程上总承包模式主要有两种:即设计——建造模式(DesignBuild,DB模式)和设计——采购——建造模式(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vtion,epC)。

综上所述,作为造价工程师,应参与企业的融资及资金管理包括工程项目上的资金管理。

二、项目资金管理实例

(一)工程概况

某大学东校区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34938㎡,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合同总造价:11860万元(其中:结构43711172元、装饰22378085元、专业20891441元、甲方暂估项24120000元、预留金7500000元)。工程合同开工2008年11月15日,实际开工2009年02月12日,合同竣工2009年12月19日,计划竣工2011年09月30日。

(二)资金管理目标和模式

1.公司确定的项目资金管理目标

(1)保留资金的余额,不超支;

(2)保证按合同进行相关款项的支付;

(3)按时、足额回收工程款。

2.采用的资金管理模式

公司设立内部银行,资金统一管理,以收定支。项目部收款交存公司内部银行,内部银行按每次所收工程款的4.5%扣除管理费用,按收款的3.3%扣缴税金,剩余款项记入项目内部银行账户,作为项目部可支配资金。

(三)项目资金管理措施

1.及时回收工程款

项目部统计部门及时、完整的向监理、甲方上报当月工作量,完成工程进度款的申请,并催促业主在规定时间内审定,为工程款的回收提供可靠依据。

项目部商务部门及时解决涉及工程合同条款的争议问题,做好洽商、索赔等确认工作,及时回收这部分工程款。

2.付款全过程控制

(1)制定资金计划

工程中标后,由公司组织项目部,并由项目部成员针对本工程编制工程项目管理策划,其中涉及各种资金支出的详细列支计划,项目施工过程中,每一项支出原则上不超出资金计划。

(2)严格控制分包款支出

首先,所有分包合同款项的支出总额不超过项目资金计划,支付比例都要低于总承包合同进度款支付比例;

其次,根据当时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市场竞争情况,严格分包款项的审批程序,尽量压低分包付款比例,适当延长分包元老派支付周期,以保证项目资金流的畅通。

(3)每月制定资金计划

由项目部各部门依照实际情况、合同约定、工程部位等提交资金计划:①材料部门;按进料计划、材料合同制定材料付款计划;②统计部门:按照工程实际部位,结合合同约定付款条款,提出分包付款计划;③劳务部门:按实际完成工作量及合同约定的比例,制定劳务费支付计划;④行政部门:按月制定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招待费等支出计划。经财务部门汇总,交项目经理审批后,报送公司财务部及公司领导审批,项目部按批准的计划具体贯彻实施。

充分考虑资金支出的特殊情况,如遇节假日或者分包款结算高峰时期等,应区别对待,提前安排一定量的、应急性的资金支出,制定专门的资金计划。

3.加强大额款项支出管理

(1)加强物资采购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的协商性管理,准时、限量采购,避免存货积压,占用资金。

(2)加强分包管理,防止分包款项支付失控。项目建立健全分包工程结算台账,核实分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及质量安全等情况,为支付工程款提供准确依据。

4.及时总结,节点控制

项目资金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内容。项目部每月对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资金回收及支出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项目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整理计划外资金的支出原因,对于费用方面的支出及时与策划进行比对,超出资金计划应及时向项目部领导汇报并采取节约措施。

5.公司总部对项目部的资金管理

(1)绩效考核制度

公司每季度对项目部进行经济及管理考核,将资金回收、资金管理水平、内部银行存款情况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另一个角度加强项目部的资金管理。

(2)内部银行存款计息

公司为鼓励项目部加强资金管理,对项目部在内行的存款及贷款,比照同期银行存贷款利率计息。

(四)项目资金管理成效

项目部制定资金管理流程,并严格贯彻实施,工程自开工,能够按时足额回收工程款,资金支出有条不紊,及时发现资金管理问题,及时更正,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内部银行存款始终保有一定的余额,没有发生任何诉讼事件。

(五)问题分析与建议

由于建设方拆迁不及时等问题,与主体工程相关的配套工程无法进入施工阶段,很多配套项目无法如期进行,导致本工程工期一拖再拖。到现在为止,工期已延误一年多,无法进行工程结算,工程款回收只能维持在较低的比例。而资金支出方面,大多已经到了全额支付的阶段,资金方面面临一定的压力。

基于上述实际情况,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资金计划要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都参与计划制定,保证计划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保证资金计划的贯彻实施。有了资金计划,必须严格按照计划使用资金,超出计划的部分不予支付。资金计划没有考虑到的支出,重新向项目经理及公司财务部申请,说明原因,批准后方可支付,尽量使资金在可控制的合理区间。

(3)保证工程的进度。在建筑业利润率较低的情况下,工程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工程一旦延期,无论是资金还是成本都蒙受巨大损失。本项目部在低利润中标后,经过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在施工的前段保持了良好的盈利和稳定的资金流,但由于工程的停滞,使项目部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支出,资金不能顺利回收,但分包合同付款期限却纷纷临近,造成了资金紧张。

(4)修订分包合同付款条款。项目制定的分包合同付款条款,多为“分包工程竣工结算后付到95%”,由于项目部经营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应把付款期限设定为“待整个工程完工结算后”、“收到建设方工程款后”等相关条款,以减少由于不能顺利回收工程款而带来的损失。

三、结束语

在国内、国际建筑工程市场的新形式下,造价工程师应学习企业融资及资金管理方面的知识,并参与其管理。

工资支付条例篇10

文章关键词:国外工程资金管理要素措施

abstract:withmoreandmoreChineseconstructionenterprisestogointotheinternationalsociety,financing,management,useisbecomingmoreandmoreimportant,manydomesticenterprisesintheforeignprojectconstructionprocess,becausethereisnotreatmentprojectfundsproblems,affectsthenormaldevelopmentofproject,andevenshutdown."one",financialmanagementhasbecomeanimportantprojectmanagementofthelink,andbeinfluencedandforeignprojectnormalofimportantfactor.thisarticlemainlyanalyzesthecapitalcondition,foreignprojectimplementationoffinances,andthegeneraleffectoffundmanagementandmanyotherfactors,fromtheadvancepayment,theunderstandingofaclauseofthecontract,capitalplanning,implementationanddeviation,reasonableusevalidcontractmeanseasefinancialpressuresandsoon,wereanalyzed,andthroughtothecasebyforanalysis,andproposessomecountermeasures.

Keywords:foreignprojectfundsmanagementelements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406.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国外项目面临的资金状况分析

1、竞争激烈,国内企业对国外工程的项目清单细目价项了解并不清晰,对包含的工作内容不明确,且当地政府政策倾向当地公司,中标的项目普遍单价较低,造成项目资金的先天不足。国际越来越多的项目进行全球招标,参与投标的企业不仅仅有原有实力强大的国际承包商,还有项目所在国当地公司,近年来新兴力量参与,竞争十分激烈。特别是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国际工程承包新兴力量的逐渐兴起,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劳务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中国企业的低单价优势越来越小。项目所在国政府的政策倾斜于当地公司,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当地公司可以享受5%的优惠,国内建筑企业只报更低的价格才能中标。以下列举国外某项目开标结果。

序号公司名称国籍标价(当地币)

CoLoLioS+amatoeS联合体8.74亿

aCtiona9.43亿

SGtm(当地公司)9.53亿

一家中国公司9.67亿

aRaGo9.93亿

SeFiani+aRaBiContRa联合体10.26亿

HoVeR+tGCC联合体10.46亿

在国际工程中,很多国家往往采用英国、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技术标准、计价模式,而国内企业对国际通行的技术标准并不熟悉,甚至非常陌生。投标的时间短,加之语言的影响,往往投标者无法真正分析招标文件的价项说明,不清楚每个价项所包含的工作内容、具体要求,经常按国内投标的思维方式去报价,导致中标单价较低,造成了国外项目资金管理的先天不足。

2、很多国外项目资金状况不理想,且付款条件苛刻。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和欠发达国家与地区承揽工程,主要包括东南亚、非洲与中南美洲,项目的资金来源于所在国政府投资、银行贷款、国际金融公司,往往资金状况并不理想,且付款条件苛刻。很多国外工程支付比例小,且支付周期长,很多项目到工程结束只能付到80%,余下20%部分在项目施工结束并通过临时验收后方可支付,这些项目往往需要以总额价进行计量,但建筑企业往往需要短时间内投入大量的资金,但计价收入的过程却非常的漫长,增加了项目资金使用压力。

3、预付款的支付复杂,且周期长,造成国外工程前期资金的紧张,甚至对后续项目的施工带来巨大的被动。国外项目前期主要进行项目建点、施工便道、大临设施的建设、包括机械设备与材料的采购、项目零星采购、清关与运输等一系列的施工准备工作。企业在进场后,着手准备进行预付款的支付工作,业主往往会找出各种理由推迟预付款的支付,造成项目前期资金紧张。下面列举国外某项目的预付款的支付情况。

某国内企业中标海外项目,施工准备期开工从2010年6月14日开始,从2010年6月份开始进行预付款支付所需各类资料的准备工作。首先国内企业在项目所在国成立了分公司,办理成立公司的各类程序文件,然后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并缴纳保险费用。国内企业以非书面形式从业主获得了履约保函与预付款保函格式后,国内人员根据保函格式寻找合作银行,最后选择了法兴银行合作,保函通过中国法兴银行认可后,再将保函邮寄给法兴银行在工程所在地的银行,由当地银行开具保函。当国内企业获得了履约保函与预付款保函并递交业主后,2010年9月17日,工程业主书面通知国内企业,以格式不满足要求,退回了保函,并要求重新进行办理。国内企业只得按保函办理流程重新办理保函,最终至2010年12月3日重新书面递交了履约保函与预付款保函,并随件附上工程一切险、工伤保险、第三方责任险的合同。2011年1月18日开出了预付款发票,后经国内企业多次与业主进行交涉,最终于2011年2月底,工程预付款到账。

从上述所列事例可以看出,从着手准备预付款所需资料至收到预付款用时达9个月的时间,很多国外项目由于预付款不到位,导致项目前期资金紧张,更因为资金问题,而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点工作,进而影响主体工程的开工。

4、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状况分析

4.1分包商合同支付与从业主收到支付的条件不匹配,导致施工过程资金紧张。国外工程在合同中对工程结算支付有明确的规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一般会严格按条款执行,且支付复杂。

非洲某国工程项目在合同条款中明确规定,每月工程完成后,由业主编制计价单,承包商审核无误后签字;上报计价单后,根据CCaG条款57条3款、4款临时计价的规定,支付报表应在收到计价单后30天内编制,支付报表编制之日起15日内送达承包商一份复印件,业主在收到承包商的发票后60日付款,从项目开始施工至收到支付最长周期可能会达到135天。

由于很多企业刚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对当地建筑市场并不了解,可利用的资源少,在签订合同时,被当地分包商牵制,付款条件对分包商有利,基本上完成分包工程后就必须马上支付。

正是国内企业收到工程进度款远远迟于给分包商的结算,导致了项目资金周转的困难,很多项目由于无法支付分包商工程款,项目处于停工状态。

4.2分包商单价大大高于清单单价。

国内企业进入一新的国家进行项目施工,因为不熟悉当地的市场,手中所拥有的资源较少,导致很多分包商工程的单价较高;一些分包商一听是国外公司,单价都要比当地公司高很多。因为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加工期的要求,很多公司无奈选择了高价分包商。

二、对国外项目资金状况采取应对措施

1、研究海外建筑市场的特点与规律,在投标前进行详细系统的调查研究,缓解项目资金的先天不足。

自1979年我国开展对外工程承包业务以来,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在国际建筑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但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掌握国际工程承包的惯例,不了解国外项目的合同条件、技术条款、工程商务。由于各国市场存在一定的差异,项目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需要做好市场调研与项目前期的考察工作,对市场的调查主要侧重于项目动作模式、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用工政策等;同时要认真分析项目的招标文件,特别是国外项目的单价说明,各个价项所包含的具体工作内容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与当地公司进行合作的方式,加深对合同的理解,有效规避风险,提高投标报价的准确性,缓解国外项目资金的先天不足。

2、主动去适应国外市场的特点,规规矩矩做事,严格按合同要求做好项目施工;仔细研究合同条款,做好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索赔工作,增加项目的合同收入,抓住国外项目资金管理之根本。

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差别非常之大,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已经失去了国内市场的优势,工作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当地风俗、都存在差别,加之语言交流沟通的阻碍,一件在国内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在国外就变成了难题。国外工作人员往往以国内项目施工的思绪方式去处理和考虑问题,认为当地人员严格要求是较真、苛刻,往往不能理解,思想上产生了一定抵触,以至到处碰壁,处处受限;国外工程的业主因为对国内企业缺少必要的了解与信任,加之体制形成的观念的不同,在施工过程中,要求非常严格,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因此,国内企业必须仔细研究国外市场的习惯与特点,改变国内的工作习惯与思维方式,转变与更新观念,以适应国外市场的要求,以更加严谨的工作方式去面对国外项目,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项目施工,以获得国外业主对项目的支持与理解。

在做好项目施工的前提下,仔细研究合同条款,做好项目的变更与索赔工作。只有与业主建立相互的信任,项目施工走上正轨,从合同方面着手,加强与业主的沟通与交流,采取合理的方式获得预定的利益,进行项目变更与索赔工作,增加合同收入,从根本上解决资金问题。

以下列举某国外项目施工的真实事例。

国内某公司首次进入非洲国家进行项目施工,由于思想观念的差异,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了解与信任,以至于项目工作处处受限,明明大家做了努力,但业主并不满意,甚至给国内企业下达最后通牒。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现场实测坍落度与设计坍落度相差1-2cm,业主认为混凝土不合格,全部弃用,导致混凝土的损耗达到10%,浪费严重;2台90m3/h混凝土搅拌站,平均的浇筑速度只为20-30m3/h。如果在国内看来,这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只要与监理沟通一下,就能解决,甚至根本不是问题,但是在国外,不合格就是不合格,理由很简单:坍落度超过设计值。项目施工在艰难中摸索前进,该公司很快发现一个问题,几千立方米混凝土浇筑结束后,混凝土表面没有一点积水,从根本上理解监理与业主的意图。该公司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主动从技术上面着手研究,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去施工,最后混凝土损耗率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之内;由于技术上满足要求,浪费减少,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能力最高达到75m3/h,很快赢得了业主的认可与好评,相互有了愉快的合作。

正由于在工作中该企业与业主建立了相互信任,在后面冲沟改道项目的变更、工期索赔过程中,顺利得到支付与认可,双方签订了补充合同,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3、遵循国外项目的要求,迅速商定保函格式,及时获得预付款的支付。

从上文所举的事例可以看出,一般业主不会直接拒绝支付预付款,但在操作过程中会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推迟支付预付款。所以在项目进场以后,应主动与业主进行协商,迅速商定保函的格式,在相互文字交往过程中,应书面的正式文件交流,避免扯皮,缓解项目前期的资金压力。

4、深入研究合同条款,了解与熟悉合同的计价条款,保证已完工项目及时得到支付。国外工程项目的支付周期较长,因此,应遵循合同约定的付款条件按期向业主索要工程进度款,对每月完成的工程量及时事整理,收集支付所需的各类证明资料,并及时督促业主加快对相关票据的审核。求同存异,对于部分有争议的项目,可以暂时按商定的数量进行结算,保证当期支付的正常进行,然后再进行沟通,并解决问题。

5、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国外项目的合同管理,规范分包合同条款,运用有效支付手段,减小缓解项目资金压力。

国外分包商对合同条款的意识较强,只要在合同明确的内容,都能严格遵守。在国外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合同管理,不断完善分包合同,持续改进,特别是运用有效支付手段,缓解项目资金压力。在上文列举事例可以看出,很多项目由于收到业主的付款与给分包商支付的严重不匹配,或是合同条款的不利,造成项目资金的压力。

在国外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持续加强并改进合同管理,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积累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下面通过一个事例对合同细节进行分析:

国内某公司在进行海外工程施工过程中,刚开始由当分包商起草合同,然后由项目翻译、评审、谈判、签订,由于受到翻译水平的影响,导致项目评审时间短,且项目人员无法真正理解合同的内涵。由于最终签订合同与初始合同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翻译未能重新复核合同资料,造成太多的漏译、错译,甚至于翻译件丢失,多次重复翻译,导致合同管理工作的混乱。当地分包商起草的合同,条款对他们非常有利,支付方式非常宽松,一般是完成项目后7天,最迟不超过15天。该公司并不了解当地的情况,没有对付款方式提出异议,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分包商要求该企业立刻付款,甚至由于付款不及时,导致项目的停工。后该公司认真总结经验,在签订分包合同时,由项目起草合同,并由各个部门进行认真的评审,再由翻译成当地语言,形成中文与当地官方文字相结合的合同,避免了合同漏译、错译与重复翻译的问题,避免了由于对合同不理解产生的扯皮与纠纷,同时在付款条件上,与项目主合同结合起来,并向分包商出示了项目主合同付款方式,最终得到了分包商的认可。

6、将技术条款与计价条款结合起来,运用合理的方式,规避不利价项的施工,舍大放小。国外工程合同条款非常严谨,合同计价条款对每个细目都有明确的规定,包括价项组成、具体要求、支付条件等,同时涉及到技术规范、要求,但任何合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不足与偏差。因此在进入项目施工阶段后,项目合同人员要认真研究与分析合同的技术条款与计价条款,将合同条款与实际的施工状况结合起来理解,当合同条款出现相互矛盾时,要及时分析,采用合理的方式,规避不利价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