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1:54

区域规划篇1

近期区域规划出台的过程

早在2004年,在省级行政区域层面,地方政府不约而同地提出区域概念,一些省市区纷纷提出或实施内部区域发展与合作的新举措。福建省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自治区的“北部湾经济区”,山东省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河南省的“中原城市群”,湖南省的“长株潭”城市群、湖北省的“武汉城市圈”、江西省的“昌九工业走廊”,安徽省的“合肥一芜湖都市带”,陕西省的“关中经济区”等概念频频见诸媒体与政府文件,以至于我们可以将这一年称为“区域经济年”。

虽然不能排除少数地方政府盲目“跟风趋热”的嫌疑,但绝大部分地区对区域经济的重视,是对客观发展要求的一种必然反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来自国外的竞争冲击与压力明显增大,“兄弟阋于墙”则不可能“外御其侮”,只有联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中国在国际竞争舞台上的整体实力,而全国发展的整合建立在各省级行政区内部不同地区合作的基础之上。同时,进入新世纪后,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轮区域冲突爆发,使各地区与整个国家利益都遭受损失,中央与地方政府都认识到了克服冲突加强合作的战略意义。不难看出,新区域概念的出现,是国际竞争压力增大与克服区域冲突要求的必然产物。

在地方政府重视区域概念的同时,中央政府开始不断强化区域规划指导。在“十五”期间,中央政府提出在京津冀都市圈与长江三角洲进行区域规划试点。最近两年,国务院频繁批复许多区域规划。2008年国务院通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并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同一年,国务院批准了《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2009年,除批准战略区域层次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外,国务院还先后或批准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需要注意的是,2009年8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不是区域规划,而是一个局部地区的发展规划。目前,还有成渝经济区等许多区域的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

2009年新的区域规划层出不穷,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这一年区域规划出台如此密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区域规划出台吗?

区域发展阶段性特点决定了需要区域规划的指导

任何区域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考察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过程,会发现一个基本规律,当一个地区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即人均GDp5000~6000美元前后时,会面临结构调整问题,大量传统企业会面临外迁的压力。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中国许多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都达到或超过了中等发达水平,有些城市化地区正在接近这一水平。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大量企业外迁或倒闭,导致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与就业水平下降,这正是区域发展阶段性规律的反映,而不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没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区域也会面临此类问题,金融危机只不过是加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而已。

实际上,许多城市地区已经认识到了这种规律,而且有些城市开始主动安排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传统企业转移并想方设法发展接续产业,即所谓的“腾笼换鸟”。但是,单个行政区在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时往往难以从全局的角度考虑,有些地区在结构性困难面前感到无所适从或一筹莫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全国整体空间格局优化的角度考虑,中央政府通过区域规划指导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引导地区发展的方向,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近几年国务院批复的区域规划都是针对城市化水平高,已经或即将面临结构与布局调整的重要经济中心区域。可以说,近几年区域规划的密集出台,是引领这些地区发展格局优化的需要,同时也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平衡健康发展的需要。

区域规划是完善政府区域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从全局角度可分析区域规划密集出台的体制背景。进入新世纪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未来进一步完善体制的关键之一是完善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是中国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管理主要是按“条条”(即部门)进行的,这种调控由于难以落实到具体空间而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的致命缺陷,政府想事事都管,但往往顾此失彼,而且在这种体制下地方只不过是没有利益主体身份的“棋子”,地方发展经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受到压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将调控重点由部门转向区域,明确政府的有限作用领域。从1953年至2005年沿用了半个世纪的1计划“一词改为1规划”,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背景下改革政府调控理念与调控方式的必然选择。

一般而言,政府区域管理的主要手段有两个,即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通过区域规划引导重点区域的调整与发展方向,以使全国空间发展最优化是中央政府的重要职责。近几年密集出台区域规划,正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安排。

但值得注意的是,区域规划这个区域管理工具的主要功能是优化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安排,而不是实施优惠的政策,区域利益再分配是区域政策的功能。因此,指望通过国务院批复而获得特殊利益安排是不切实际的,谋求特殊政策需要在区域政策方面做文章。此外,国家战略是指国家整体发展的蓝图性谋划,而区域规划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具体空间安排,其作用主要是引导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区域规划获得批准与国家战略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区域规划是政府区域管理的重要工具,出台区域规划不仅与计划经济没有联系,而且会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区域规划的未来

“十一五”期间,中国已经明确了未来将主要运用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调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今后会有更多的区域规划出台是勿庸置疑的。

根据发达国家区域管理经验,目前中国的区域规划还不尽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区域规划制度基础不完善,缺乏区域规划规范,区域规划实施机制不明确。充分发挥区域规划对区域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开展区域规划立法,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的主体与客体。区域规划主体是指区域规划决策部门,目前中央政府区域规划决策权分散在众多部门。区域容体是指标准区域的划分,目前我国还不存在这种可供区域规划利用的、制度化的区域划分体系。

第二,统一区域规划本身的规范。已经出台的区域规划在基本概念,规划内容,结构等许多方面不完全一致,这会导致理解偏差,影响规划本身的操作性。因此,制定标准,统一的区域规划规范迫在眉睫。

区域规划篇2

关键词:区域,水利规划,要点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区域水利规划工作的重要性

区域水利规划是指以经济或行政标准划定一定地域范围,对此范围内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进行合理规划,以指导区域内水力资源的利用,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等工作。水利规划工作既要考虑现阶段各相关单位企业的实际要求,更要考虑水利规划给地域范围内所带来的长期影响,既要合理开发利用水利资源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更要有效防止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避免给区域内居民的生活、生产造成负面影响。合理有效的区域水利规划有助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能切实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生活质量,确保区域内经济水平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要正确认识区域水利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区域水利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区域水利规划工作的质量[1]。

二、区域水利规划工作的注意事项

为切实提高区域水利规划工作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应加强对水利规划工作方法与工作细节的重视程度,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工作要求与任务

区域水利规划工作的展开必须要综合考虑目标区域的水文条件、经济条件、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区域水利规划工作既要能经济高效开发利用水力资源,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尽快见效,更要在进行规划时着眼未来,确保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的持续性。以区域水利规划中农田灌溉问题为例,既要保证本区域内农业灌溉供水的充足稳定,使得农业作物正常生长不会受到灌溉水源的限制,更要确保区域水资源不会由于农业灌溉的过度使用而逐渐枯竭,要保证农业灌溉用水量的合理规划,既能最大限度的为农业灌溉提供水源,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使水资源自身得到有效恢复。

新时期的区域水利规划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与治水新思路为指导思想,在具体的规划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水利规划方案可能给区域内居民生活生产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以减灾防灾为主要任务的区域水利规划工作,更应该将保证河流流域范围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环境友好、生态文明也是水利规划工作的具体要求,传统的区域水利规划只是片面强调了单一方面的作用与职能,而忽略了人与生态环境的统筹兼顾,治水新思路则要求区域水利规划工作中务必要全面考虑,综合治理,做到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两手抓。

2、完善工作流程与制度

区域水利规划工作质量与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工作流程与制度的完善,完善的工作流程与制度不仅可以使区域水利工作事半功倍,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避免工作中考虑片面、依据不足等问题,提高区域水利规划工作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区域水利规划一般遵照以下工作流程:首先收集分析区域水文资料,然后根据水文资料与区域特点确定首要任务,围绕首要任务展开区域水利规划工作,随后进行水利规划方案的对比,对比时要格外注意规划方案是否具有代表性,对比平台是否具有等价性等问题,此后还要对区域水利规划方案进行论证,论证内容包括资料真实性的论证,规划参数准确性的论证,以及规划方案合理性的论证等多方面的内容。区域水利规划工作流程的有效执行离不开完善的工作制度,紧密合理的工作组织制度是工作制度的重要内容。由于区域水利规划工作工作量大,工作耗时长,并且工作中的具体事项比较繁多,为保证规划工作的每个环节均能得到良好落实,区域水利规划工作应由专业团队完成,不同的工作环节应进行明确分工,各工作人员的职责也应该进行详细划分,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目的。因此,完善的工作制度与流程是区域水利规划合理性与实用性的重要保证,实际工作中应该得到必要重视。

3、收集并处理工作依据资料

水文、地质、气候等资料是合理制定区域水利规划的基础与依据,准确的资料收集与处理是规划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为保证所获得资料的准确性,应尽可能采取实地考察的方式去获得一手资料,对于无法直接获取的资料则应多方查证、对比的方式验证资料的可靠性。

4、分析并协调工作中的矛盾

区域水利规划工作中常会出现一些矛盾,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是水利规划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常见的矛盾包括局部与整体的矛盾、地方与部门间的利益矛盾。局部与整体的矛盾主要是指规划工作的总体效益与组成部分效益间的矛盾,通常规划工作的整体与局部利益是一致的,当它们发生冲突时首先要保证整体的利益,确保水利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地方与部门间的利益矛盾主要是指水利规划各具体实施地域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发生的矛盾,为从根源杜绝此类矛盾的发生,在制定区域水利规划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各地区的要求,协调利益分配,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区域水利规划工作实例分析

具体分析区域水利规划工作实例,可从中吸取众多实际工作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在以后的区域水利规划工作中趋利避害,提高区域水利规划工作质量。本文以我国东部某市水利规划工作为例,分析了此规划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所暴露的问题以及针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措施。

1、经验教训分析

为了使区域水利规划工作自上而下都到切实落实,必须制定相应的文件章程,将提高对区域水利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由宣传倡导上升到制度规范的高度;为了能有效应对水利建设工作量大、周期长的特点,对于规划内的水利工程项目应事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在水利工程项目正式投入建设后,确保建设能够按照预定计划进行;区域水利规划工作应以实际条件为依据,不仅要重视基础资料的收集、分析工作,更要将资料进行编制入档,这样既能保证区域水利规划工作的质量,更能为以后的资料调用查询提供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2、暴露问题分析

针对常用于区域水利规划工作的水文、地质、气候资料往往不够全面或是年代过于久远的问题,完善相关资料不仅耗时长,同时也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这也是造成水利规划依据不足的主要原因;尽管区域水利规划工作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由于技术及人员业务能力所限,水利规划工作的整体质量仍然不高,规划方案不够具体则是造成规划工作深度不足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区域水利规划工作中还存在观念落后的问题,还没能从水利规划工作传统的单一目的与功能,转变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以人为本,重视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协调性的新观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区域水利规划工作的质量。

3、解决措施分析

为了完善区域水利规划工作所需资料,提高水利规划工作质量,应加大对水利规划工作与资料收集工作的资金支持;提高区域水利规划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也是提高规划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更应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与强制性;区域水利规划工作观念对区域水利规划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区域水利规划工作观念的与时俱进则是提高提高水利规划工作质量的重要动力,适当的监督机制对提高规划工作质量也是有益的[2]。

结束语:

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区域水利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为了在区域水利建设中获得巨大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效益,应加强对区域水利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

2、区域水利规划工作的质量主要受工作制度、流程、方法和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影响,此外,工作资金也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为切实提高区域水利规划工作质量,应做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区域规划篇3

2009年中国审批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数量之多、时间之密集、影响范围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陈宣庆表示,2010年还将出台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

这一轮批复的区域规划,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应尚需观察。已有专家指出,要防止区域规划遍地开花,新一轮投资潮带来新一轮泡沫。

在刚刚戴上“国际旅游岛”帽子的海南,扑面而来的是汹涌的房地产投资。媒体估计短期内进入海南的房地产投资总额从1500亿元至4000亿元不等,更出现了每平方米7万元的房价。无论总额还是单价,都远非十多年前那场地产泡沫可比。

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中国区域发展的动力,地方政府最渴望的就是投资进入。获得批准的区域发展规划能引发该区域的投资热潮,解释了这些年新区域发展规划不断的现象。

规划带来投资潮,大致有两个途径:一是国家给出的规划,必然配套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便向中央申请项目和资金;二是规划给定的一些优惠条件或独特政策或曰试验权,会吸引一些民间资本的投入。

各类区域发展规划之所以能引发投资热潮,在于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喜欢使用“窗口效应”的做法:找一个试点,给一些特殊条件,制造一个政策高地,来吸引投资。这是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独特经验。其前提是,一些政策还没有全面放开,部分地方的放开必然带来“政策红利”。

新阶段出台的区域规划,不是着眼于给这些区域多少政策优惠、多少投资项目,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力。

眼下令人担心的,是地区间盲目攀比,投资冲动再度泛滥。

破除政策藩篱,推进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应该发挥人的主动性,使其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去创造财富、发展经济。就像海南可以做高尔夫旅游一样,云南就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不可以。制造相对政策优势区域,反映了当前政策对资源的控制与限制,在金融与土地领域,在行业垄断与禁入上,在地方政府对经济的管束方面,还没有完全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

海南非特例。大批区域规划是在符合国家战略和发挥地方比较优势的构想中进行的,意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其实不管是何种地域,放开政策空间,在平等的资源使用能力下,融合由下至上的规划方法,结合自身禀赋制订符合发展规划、发挥民间智慧与资源配置的积极性,并不会比当前的少数试点靠获取政策红利要差,更不会让其他地区在此等规划面前有发展机会的不公平感。

目前,无论是经验、智慧、资本充裕度还是各区域基础设施完备程度,都使改变“窗口效应”模式成为可能,欠缺的也许只是破除部门和区域既得利益的改革勇气。

区域规划篇4

论文摘要:文章指出,科技发展规划既是一种发展战略,也是一种科技政策,是科技计划的基础和方向,好的科技计划应该是科技发展规划的延伸,应该为执行科技发展规划提供保障。

1科技发展规划与科技计划

1.1科技发展规划

科技发展规划是国家(或地区)为实现科技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方案体系,它围绕科技发展目标,在发展领域、发展阶段、资源配置、支持条件上进行优势集成和统筹安排,以研究科技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为基础,设计科技发展以及以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并通过实施设计内容来推动这一战略的实现。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指导下的区域性科技发展规划,它更注重区域的发展特点和区域的现实状况,是关于区域科技投人方向、科技资源配置、区域科技发展模式以及科技活动中相关主体行为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1.2科技计划

科技计划一般是政府根据国家或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安排、有目标、有步骤、有组织、有措施地在行政管辖范围内开展的科技活动。湖南省科技计划体系包括以下3部分:

①基础研究计划:主要结合湖南省的优势学科领域开展攻关,在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源头创新和原始性创新上取得突破性成果,抢占高技术领域制高点,包括自然科学基金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计划、院士基金计划和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②科技攻关计划:包括重大科技专项、地方科技攻关专项、科技攻关重点和一般项目。

③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计划:包括软科学计划、国际合作交流计划、技术交易与市场计划、重点实验室计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划及其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规划与计划必须要形成一种有机的联系。规划管理计划,规划是一段时间科技计划的基础和方向。而科技计划是规划的落实和具体执行,要服从规划、支撑规划。因此好的规划要有好的计划衔接和支撑,而好的计划应该是规划的延伸,为执行规划提供保障。

2科技规划的制定与主要内容

2.1制定

2005年开展了1}个专题的战略研究,在取得的相关成果基础上,2005年组织了由政府管理部「〕、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和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规划纲要起草班子,经历了前期准备、框架设计、任务凝练与政策梳理、草案形成和征求意见等五个阶段,对优先主题、重大专项、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建议等进行了筛选和综合,并组织专家多次赴北京等地与省外专家和科技界权威进行咨询,2006年4月以省政府文件的形式正式向全省颁布实施。

2.2主要内容

规划确定了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科技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有:现代农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与现代服务业、生物与医药产业、现代交通运输业、能源、资源与环保产业及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8个方面。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取得突破的技术群。根据《规划纲要》的重点领域,确立了s0个优先主题,部署了支撑七大科技工程的重大专项,重大科技专项是由政府主导的,用来解决国家与区域发展中遇到的关键技术性、系统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共性问题的大型创新活动,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一种科技计划形态。规划确定要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技术、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整合科技资源,加大投人,集中突破,通过3}s年的重点支持,形成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标志性工程。先期在超级杂交稻技术研究与示范、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型换流变压器及特高压直流输变电重大装备、湖沼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设立重大科技专项。

3规划的执行与成效

规划的作用取决于规划的执行,规划执行又依靠科技管理部门每年的科技计划支撑。湖南省科技厅管理决策层从规划制定开始就要求严格执行规划,其管理战略是: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程序,在8大重点领域和so个优先主体内选择实施重大专项,支撑七大工程建设。以七大工程作为保障体系,确保完成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两大任务。因此,湖南省科技厅把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作为执行科技规划的主要手段,从一定程度上讲,对湖南省重大专项的研究,大致可以看出规划的实施情况。

3.120062007年度湖南省重大专项的安排

2006年共安排了8个重大专项,总经费为7400万元,年度经费3200万元,共引导承担单位投人7319s万元,投人引导比接近1:l002007年在对2006年重大专项滚动支持的基础上,又启动实施了11个重大专项,共投人科技拨款2.13亿元。其分布是:在现代农业领域安5个,在能源、资源与环保产业领域安排4个,在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域安排3个,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安排2个,在生物与医药产业领域安排2个,在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领域安排2个,符合规划设计的重点领域发展要求。

3.2成效

①促进了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重大专项的重点在钢铁、有色、工程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电工电器、轨道交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急需重点扶持的产业上。比如,2006年设立了2mw以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关键部件重大专项,通过两年多的联合攻关,该专项突破了整机系统集成技术、机组控制系统技术、大型直驱动低速永磁风力发电机制备三大技术瓶颈。2007年11月3日,2mw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下线、2mw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大型风电装备制造技术进人世界先进水平。

②促进了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设立重大专项的主要目标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以提升解决瓶颈制约的突破能力。这种目标导向强化了重大专项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湖南省科技厅将取得发明专利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促进了专利申报的积极性。2006年实施的重大专项共突破70项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共申请专利56项,制定技术标准7项,鉴定成果16项。比如,现代柑桔工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项,在柑桔罐头酶法脱囊衣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相比原有的酸碱脱囊衣工艺,每吨产品减少酸碱废水排放约40t,全年可减少400万t废水的排放,相当于50万人口城市1年的居民污水排放量。

③促进了科技资源的进一步集成。重大专项按照首席专家负责制的机制运行,实现了科技计划项目由单一技术突破向集成技术创新的转变,由单一的承担单位向产学研结合的转变。如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重大专项,就集中了全省电机、电池、电控、整车等方面分别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湖南神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为承担单位,形成了一支由38人组成的跨技术领域、跨部门的创新团队,较好的实现了资源的集成。

④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历史最快增速,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700.6亿元,增加值840.8亿元、利税309.2亿元,出口创汇4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40.7%,60.6%和57.1%;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较2001年增加了10.9%,有力地推进了湖南省新型工业化进程。

⑤引导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目前,湖南省R&D活动人员71.46%分布在企业;R&D经费投入企业占77.45%;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占55%以上。2007年,80%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主持和参与承担,82%的职务发明专利为企业创造。20062007年承担重大专项共有81家单位,企业占承担单位总数接近62%02007年全省首批27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中,每个企业平均拥有研发机构4.37个,研发投入占销售收人比例平均达到8%0

⑥科技规划促进了科技进步。湖南省统计局和湖南省科技厅对湖南省2006年科技进步的统计监测显示,全省科技进步综合指数为109.1%,2006年湖南省科技进步的总体状况是:科技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人员增加。2006年全省科技人员123.53万人,比上年增加0.9%。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拥有高级专业人员8.04万人,比上年增加0.2%;科技经费投入增加,R&D投入小幅增加。2006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为133.7亿元,比上年增加23.2%o全省投入的R&D为53.61亿元,比上年增加20.4%,R&D经费占GDp的比童为0.71%,比上年提高0.03%;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发明专利居中部第一。2006年取得成果986项,其中15项获国家奖励。专利申请量10249件,增长17%,授权量5608件,增长53.3%;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大;2006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值1893.18亿元,增长24.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达11.78%,拉动全省经济增1.44%;大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大幅增长。2006年全省大型工业企业投人R&D经费25.12亿元,增长29.6%;科技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6年全省GDp为7568.89亿元,增长12.2%,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提高1.5%

4对科技规划与科技计划衔接的评价

4.1强有力的行政管理措施保证了规划得以执行

湖南省科技厅重视规划的落实和执行,特别重视重大专项的作用,从2006年开始,从总体设计、立项评审标准、监督检查、经费支持和软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强管理。在专项的总体设计上,提出了“突出重点、有限目标;集中投入、稳定支持;完善机制,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此外还提出了“省级重点,地方配套;地方重点,省级支持”,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在资金配置上,一方面,集中省本级}o%的科技三项费,单项强度由几十万元提高到数百万上千万元,另一方面,要求承担专项的企业保证配套资金至少达到l:n.s以上;在专项管理机制上,依法采用合同管理,实行首席专家和承担单位的责任制;为了加强监督检查,制定了科技厅专项主管处室、重大项目办、重大项目领导小组的职责,实现立项、实施、监督、考核的相对分离,保证立项公平公正,预期效果显著。

4.2规划制定与实施的不足

①数据使用不充分。规划以宏观的定性阐述为主,没有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缺乏规划应有的系统性数据支撑体系,规划的文体特征不明显,看似如同工作报告。

②先进的技术方法使用不够。规划发挥了专家、管理人员的智慧,但从系统方法上看,规划所列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并没有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如技术预见。技术预见是区域科技管理的新方法,已被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高度重视并实施。技术预见在区域科技管理中可以发挥前瞻与优化作用,在资源有限情况下,选择最优支持点;发挥衔接与协作作用,促进单一要素绩效的联系;发挥整合与集成作用,促进创新活力与创新规模经济性的结合;发挥预警与评估作用,全面评估其影响现代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福利和来负面效应。超级秘书网

区域规划篇5

截至2013年,我国高职高专院校1288所,在校生达1000余万人,受众群体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尽管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总体上讲,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比如,高职学生的社会地位、认可度及收入还不高;作为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其培养质量与职业岗位的要求尚有不少差距;高职教育还没能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在世界日益更新的工业技术发展以及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高职教育还没有准备好等。当务之急就是必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快高职教育本身的蜕变升级,改革才能保生存,改革才能促发展,改革才能出红利,切实提高高职教育“含金量”。坚持职业教育旗帜,科学定位培养规格,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内涵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教育的需要、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时展的需要。

二、融入经济区建设,探索可持续发展

(一)着眼未来,精确定位

职业教育是社会变革进步、产业发展升级、分工管理细化的必然产物“,职业性”是其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所在。“职业性”的含义包涵两个层面:一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现代企业的职业岗位、用人标准和需要服务;二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质量。“职业”属性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培养模式、规格定位等诸多方面都要面向区域、立足行业、紧贴企业,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明确“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学院抓住“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区域“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牵头单位的主导作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立足行业、服务河北、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和“全日制高职学历教育为主,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并重”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振兴区域经济、提升装备制造产业做出更大贡献。逐步实现“区域装备制造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区域装备制造技术促进中心、社会培训服务基地”的发展目标。

(二)直面挑战,勇于亮剑

“十”明确提出转变国家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等目标,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河北省要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转变,完成装备制造业由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对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高职院校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生源逐年减少,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有待进一步深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灵活,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完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等。面对诸多挑战“,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使然,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保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有效实施的最佳途径,只有通过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培养质量、对接产业发展、服务社会需求,增强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能力,才能实现学院的持续发展。

(三)锲而不舍,科学谋略

1.推进校区建设,优化办学条件,夯实办学基础。

为改善育人环境,优化办学条件,学院按照“科学规划,资源共享;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了新校区建设。依托建成的“机电科技园”,全面实施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并重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发挥职教集团优势,积极实施“政行企校”合作办学,整合校内场地、师资、科研等资源,政府搭台,联合企业,吸引区域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在校内“机电科技园”,共建装备制造类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吸引区域现代服务企业入驻科技园,培育软件技术开发、计算机应用、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规代服务业工作室、外包企业等;积极面向中原经济区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解决先进技术成果与生产一线“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企业优化升级服务。

2.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创新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体制机制,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推进内涵建设,强化办学特色,打造学院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专业建设是保障办学、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是学院核心竞争力。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按照专业对接产业的原则,完善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控机制;加强专业建设,重点建设为装备制造产业链提供人才支撑的机电类专业群,打造“机电专业群”品牌;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加大在实训、师资的投入;积极拓展与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建设是衡量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规范课程建设规划与管理,各专业要根据职业岗位标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建设,为我们的客户(学生)提供优质的产品(课程)。建立课程改革激励机制,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保证实施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引进竞争机制,以项目形式实施课程建设,实行目标管理;积极吸引行业企业,校企共建形成精品课程(部级、省级、院级标准)、优质核心课程、人文素养提升课程等“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学院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打造专业师资团队,实施“名师”工程,改善师资现状,适应社会需求和专业变化。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和《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完善“双师”队伍建设机制,制定学院教师发展规划;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立教师再学习和终身学习运行机制,按学院专业发展需求,有目的、有重点地安排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教师培训以双师素质培养和知识结构更新的再学习为重点,学历进修为辅助,打造“学习型”专业教学团队;以带头人和领军人才培养为抓手,实施“名师工程”,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师德师风、高职理论学习,着力提升教师、辅导员等队伍的政治素养和职教理念。加强实践条件建设是高职院校彰显办学特色、落实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依托新校区建设,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组合新模式。围绕课程建设、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职业岗位标准要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结合机电科技园建设,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根据专业特色,内外结合,有重点地实施建设,实现校内教学认知实习、模拟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校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衔接与融通;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依托职教集团平台,积极拓展大中型企业开展校企深度融合,满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等人才培养需要;做好论证,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保证实训效果,切实提高办学效能。

3.改革管理体制,拓展社会服务,提高办学效益。

区域规划篇6

六、生态环境保护

(一)海域生态环境保护

海峡经济区海岸线较长,海域面积较大,沿海地区分布着众多的人口、城市和产业,是海峡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因此,应坚持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原则,加强深水港岸线、海域和后方陆域资源统筹规划和岸线资源开发有序推进。合理布局海洋生产和生态岸线,严格控制沿海滩涂围垦规模和区位,维护海域生态功能稳定。严格规划和监管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捕捞和养殖等各类开发活动,加强生产生活污水、垃圾、废渣、饲料、肥料等各类废弃物排放管制,降低赤潮等海域污染危害程度。加强对江河入海口、陆源对海排污口和重点养殖区的监测,对重点污染源污染实行责任追究制,改善海域环境质量。加强沿海红树林等生态防护林保护建设,营造海域良好生态小环境和小气候,增强抵御台风、风暴潮等各类自然灾害能力。重点加强台湾西部沿海、福州、厦门、泉州沿海、温州、汕头沿海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海峡经济区流域众多,面积辽阔,沿江上中下游及腹地分布着大量城镇、人口和产业,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海峡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对流域开发和生态保护的统一规划,协调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的关系。第二,根据流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流域开发的强度和时序,严禁流域的超强度开发和无序开发,从严控制流域内新城、工业开发区的审批建设。第三,加强沿江地带岸线的合理规划利用,强制性保留生态和生活岸线,加大对河流取水、排水、取沙等掠夺式开发活动的监管,重点加强对沿江港口、企业和排水口的有效监管。第四,加强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引导上游地区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防治,促进下游地区根据河流水量、水质探索建立市场化交易和补偿模式。第五,加强互动合作,形成流域间生态保护的分工合作网络,重点加强闽江、信江、韩江、瓯江、浊水溪等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三)山区生态环境保护

海峡经济区山系多,山区面积大,可利用土地资源少,这形成了海峡经济区的特色,也是制约海峡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特殊性,要加强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为沿海平原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生态保障。第一,强化主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防风固沙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第二,继续推进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强化风景名胜区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恢复和发展珍稀物种资源。推进部级、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村镇)、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第三,加强山区土地耕种管理,严格控制坡耕地的开垦。加大山区林地保护和造林投入,增强山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切实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第四,山区生态环境保护要坚持系统规划,联防联治,重点突出武夷山、雁荡山、莲花山、怀玉山、玉山等山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发挥山区生态功能保护的样板示范作用。

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一)港口

加快海峡两岸港口航运拓展和分工合作,进一步提升高雄、基隆、厦门、福州等港口的枢纽地位。重点规划建设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和福州、湄洲湾主枢纽港,加快发展宁德港、漳州古雷港区和泉州新港,扩大汕头、温州等周边港口的辐射范围,推进公共配套设施及疏港公路和铁路建设,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和辐射能力,逐步形成面向世界、连接、促进内外开放的现代化港口群。

(二)铁路

加快建成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的温(州)福(州)、福(州)厦(门)和厦(门)深(圳)铁路,连接中西部地区的龙(岩)厦(门)铁路,连接中北部地区的向(塘)莆(田)铁路,加强海峡经济区铁路网与国家高速铁路、干线铁路网的联系。改造提升赣(州)龙(岩)、横(峰)南(平)、鹰(潭)厦(门)、外(洋)福(州)、漳(平)龙(岩)和漳(平)泉(州)肖(厝)等既有铁路等级,扩大海峡经济区内部铁路运输能力,形成线路通畅、功能完善的铁路运输网络。适时规划建设台湾东西向铁路干线,加强岛内东西向经济联系。

(三)公路

加快贯通沿海高速公路温州―福州段,启动规划福建连通江西的第二条高速公路,加强海峡经济区内部各省域单元的联系。加快建设龙(岩)长(汀)、浦(城)南(平)、泉(州)三(明)、永(安)武(平)、宁(德)武(夷山)等干线高速公路,促进福建省内各区块之间的畅通。适时启动台湾东部沿海的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早日形成环岛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国道、省道网络,形成主干线、干线、支线相连接、高效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实现重要城市、工农业生产中心、交通枢纽和主要海陆口岸相连通。

(四)空港

重点拓展台北、福州、厦门等枢纽性机场的航运能力和辐射范围,提高在国际国内航运体系中的地位。加快汕头、温州、晋江、武夷山、连城机场的改善扩建,加快沙县机场建设,推进霞浦、莆田等机场前期工作。加快现有机场通航安全等设施更新改造,充分发挥机场设施能力,增加开辟国内外新航线,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形成多层次的大型机场为主、中小机场为辅,干、支线机场相结合的空港布局。

(五)能源

充分利用沿海港口条件和资源供应状况,合理布局发展大型沿海煤电。加强省际和国际能源合作,建设煤炭中转储备基地、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和输气、输油管道网。加强海峡经济区内部省区电网联系,推进福建与广东电网联网,建设福建与华东联网第二通道、与国家特高压电网工程相衔接,进一步提升改造区域内城乡电网。合理利用水能资源,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建设燃气电厂,加快发展核电,改善电源结构。以开发利用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为重点,兼顾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分期分批开发条件较好的沿海陆地大型风电场,推广沼气、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台湾应结合现有电源、电网特征,统筹规划建立适应海峡经济区发展需求的能源结构和布局。

(六)水利及防灾减灾

统筹规划闽江、信江、抚河、瓯江、韩江等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调控山区水库调蓄、灌溉、发电等功能,加强行、蓄洪区的拓展和巩固。加快规划建设闽江“北水南调”工程和九龙江调水工程,建设一批具有跨区域、跨流域、跨时空调节功能的大中型蓄、引、调水利枢纽工程。加强台海两岸江海堤防工程,提高沿海及内河防洪标准和能力,增强抵御台风、海啸、风暴潮等自然灾害能力。加强温州、福州、汕头等沿海城市的沿海防护林建设和生态公益林保护,加强闽江、信江、瓯江、九龙江等流域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城镇周边景观林、交通要道护路林和其他重点区位生态公益林保护,实现沿海与内河生态景观和生态保护功能的结合。台湾应规划浊水溪、淡水河等流域的水利基础设施,同时加强沿海环岛地区生态防护林、江海防洪堤防建设,提高抵御各类海上灾害能力。

八、区域合作

(一)加强台海两岸经济贸易合作

利用新阶段执政台湾的有利时机,促进海峡经济区率先在货物贸易、人员往来、资金流动等领域与台湾的合作全面提升。扩大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澎湖直接往来,推动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争取增加海峡经济区沿海港口对台湾港口的货运航线、以及部分中心城市直飞台湾大中城市的空中航线。发挥现有台商投资区的窗口功能和带动作用,加强对台产业对接和关联配套,全面促进两岸在制造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领域的合作。加快建立两岸旅游业灵活合作机制,共同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和景点,探索实行便捷高效的团体、个人入境和签证制度。大力推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发挥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水果、水产品等农产品集散中心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快建设台湾农产品输入的区域物流集散基地、台湾农业岛外发展的吸纳基地、台湾农民再创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探索两岸农业合作的新形式。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文化、体育、艺术等交流,发挥妈祖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特色资源,促进不同群体和层次文化交流。进一步完善海交会、台交会、花博会等载体平台,扩大参与范围和规模,营造海峡经济区台海两岸全方位经贸合作的良好氛围。

(二)促进海峡经济区跨省经济合作

加强海峡经济区内部福建、浙江、江西和广东等不同地区之间的区域合作,既要调整完善政府主导的一些区域合作形式,更重要的是开拓市场机制下区域合作的新空间。加快推进与周边及内陆省区间的铁路、高速公路等干线通道和能源建设项目的对接,大力推进口岸通关、转关便利化,推行“铁海、公海联运”等模式,建设海峡经济区跨省对接、高速畅通、多式联运的综合运输网络。加强港口建设与内陆省区大型企业货物进出需求的对接,吸引中西部内陆省份在连接沿海出海口的通道沿线规划布局产业项目,培育发展沿线产业带。合理规划各类要素市场,推进一批区域性专业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要素畅通流动和资源高效整合。加快促进强势行业和企业跨区域投资和布局,推动优势产业扩张,积极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三)深化山海区域合作

区域规划篇7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区域规划目的是为了搞好工业的合理布局,落实国民经济的长远计划,使城市规划有充分的依据。80年代,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性、跨省区和地区性的规划工作,如完成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完成了攀西六盘水地区、湘赣粤交界地区、晋陕蒙接壤地区、乌江干流沿岸地区、金沙江下游地区等跨省区区域规划工作;在京津唐地区、吉林省松花湖地区、湖北省宜昌地区、浙江省宁波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安徽省皖北地区、福建省湄州湾地区等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自1992年起,我国计划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和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主导的、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开始起步,跨省区的区域经济逐步发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在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背景下,区域规划又涌现出一些新的规划思想和理念,例如在协调不同利益集团时倡导的管治理念,以及在全球经济整合背景下区域规划中涌现出的新区域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高潮,但是由于国土规划尚未通过立法取得应有的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于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得在国土规划衰变后,城镇体系规划仍然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竞争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强化区域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

经济的网络化及迅速发展的交通、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区域发展的日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空间演变的主导趋势,由此带来了对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生、设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凸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配置方面巨大的价值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关键在于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各种城市区域的规划,例如广州、南京等城市相继编制了都市区规划,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都市圈规划,浙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杭嘉湖绍、温台、宁舟等城市群规划。

但是,目前开展的各类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衔接上的错位。首先,城市区域规划的区域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是有区别的,这就成为区域规划可操作性的一大障碍。其次,各类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不清,各类城市区域规划的任务和重点不够明晰,有的重在提供城市的宏观战略,有的侧重于城市的空间结构框架,有的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有的则侧重各城镇之间的关系。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立法为突破,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现有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确立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确保区域规划的实施,发挥其对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意义。

(二)以城镇密集区、城镇群、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依托,以各部门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为基础,建构区域规划体系

在我国,区域规划被分割成各种类型的规划,在体制上实行的是多重管理。我国目前的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综合性规划,在其编制目的、内容和管理上,最接近于区域规划。因此,依托城镇密集区规划、城镇群规划以及都市圈规划,充分吸纳各行业和部门规划的成果并进行提升和补充、完善,从而建立起由区域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成的区域规划体系。

(三)规划理念的创新

1.比较与竞争

在传统规划中比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比较优势的分析,但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更加关注竞争优势。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人的因素。而以往在分析比较优势时多侧重于静态的物质资源,对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往往分析不够。

2.弹性和刚性

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区域规划多属指令性,刚性的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都是刚性规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由于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区域内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安排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不理性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也必须对区域内严格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进行刚性的约束。同时,可以确定有选择的引导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这两种区域可留有程度不同的有较多回旋余地的弹性发展空间。

3.协调与整合

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调,以及开发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同时还包括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综合协调涉及到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家利益、地方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会涉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此外,不少区域规划在协调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没有充分地与利益冲突各方进行协调商议,由此导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得不到充分的实施。

4.沟通与管治要使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地区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必须重视公共参与

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广泛吸取代表各种R6北方经济?2008年第2期利益的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社团、公司)以及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寻求解决区域规划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新的区域规划要求由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力量之间进行磨合、平衡,转向双向互求互动、协商型规划。在西方国家被称为“非正式规划”,即利用咨询、讨论、谈判、交流、参与等措施,在正式的规划途径之外,开辟出一种不完全是官方意见交流和协商行动的渠道,通过制定公平准则,建立公开的规划体系,广泛吸收各种利益集团参与规划的全过程。这种重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协调方法和途径也被称为“管治”。这一点对于我国传统区域规划编制思维的改造是有重要意义的,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意味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耗费,但却是使区域规划从图纸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这种协商型规划可以处理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的开拓、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土地资源的需求、开敞空间的建设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等问题。

5.虚调控和实调控

传统区域规划的效果低下而难以对区域发展起到真正调控和引导作用。区域规划是一种以空间资源的分配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地域空间规划,即制定“空间准入”法则,实施“空间管制”,是实现区域规划由虚调控型规划向实调控型规划的关键砝码。

区域规划篇8

一、中央批出各种区域规划的现状

中央政府大致分三个批次推出了不同级别的区域发展规划。

2006年后,中央已经批准了几个高级别综合开发试验区,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

2009年至今,国务院批复了13个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2010年1月,中央召开第五次工作座谈会,部署推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同年3月,国务院召开“新疆经济发展专项会议”研讨扶植新疆发展的新政。可见,新疆和两个区域发展的系列新政即将出台。

按以上数据分析:从地理区位上看,分布广泛。从东南部沿海、中部地区直到东北地区、西部内陆。从类型上看,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涉猎综合改革、城乡统筹、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几大类。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这些区域规划都是围绕经济建设与发展这一核心,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特殊的政策环境,中国进入了一个搞区域发展规划的新高潮。

二、区域规划是中央与地方平衡利益的重要政策

区域规划的频推,既有地方积极推动的作用,也有中央从区域发展大局的全局性考量,很大程度上是中央与地方合力的结果。有利于发挥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从区域发展出现的趋势来看,客观上存在着六个因素:

(一)地方政府通过区域规划获得资金支持。自分税制后,中央与地方在财政资源分配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地方财政吃紧。而国家4万亿投资和“保增长”的政策,对于各地方政府是志在必得的,通过区域规划拿到资源配置权,就可以吸引各种资源、资金,就有更多的机会去“花国家的钱,办自己的事,赚自己的钱”。

(二)区域规划要比单一的招商引资项目更划算。在过去的开发区和招商引资模式中,引入的投资项目都是单一项目,获得的资金是有限的。而争取到区域规划后,可以大范围的动用土地、利用特殊政策,这就给了地方政府更大资源配置权,很多综合性的开发项目,都可以在新的区域规划内进行。

(三)区域规划是地方基于发掘地区优势,实现地区特色发展的愿景。在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推动新的分工格局在更大范围内形成。“诸侯经济”小而全的内部循环状态已经被市场经济深化的分工力量所打破。在许多地区,城市之间的障碍逐渐破除,甚至在医疗、社保等方面都出现同城化服务的态势。

三、区域规划中首推调整区划

在新区域规划的资源配置上,各地也有十分诱人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以上海为例:2009年5月,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关于撤销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浦东新区的特殊政策将扩大到近千平方公里。为什么上海会如此调整区划?其核心目的是为经济发展“腾空间、挪资源”。空间不仅包括城市规划和建设所需的物理空间,还包括行政体制下的政策空间和操作空间;资源不仅包括土地、资金等资源,还包括各种优惠政策、特殊政策。尤其是在特大型城市,这种行政区划调整是有含金量的,光重组出来改变用途的土地,就会立刻带来极大的利益。

四、对区域规划大扩容的思考

如此多的区域规划的出炉,覆盖范围之广,时间之密集,史上罕见。这种排山倒海式的规划出台实质上是政策上的浮躁。可以预见:

(一)在时间上而言,国家层面的战略性规划,从出台到实现大致常规需要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短期内推出众多区域规划方案,一时让各个区域难以获得中央的财政支持,区域竞争力更是无法显现,只是给股票市场提供了一连串炒作的题材。此前,国家出台过三大成功的区域规划:从深圳在70年代末设立特区,到90年代初的浦东开放,以及到21世纪之后的天津滨海新区。这三大区域规划在空间上跨度十分之广,在时间上跨度十分之长,从而保证了中央财政的有力支持,并落实到位,这也是造就了我国沿海地区长期繁荣的原因。如各地匆忙上马区域规划,肯定缺乏科学性和长远考虑,在可持续发展上难免有失误的地方。

(二)在空间上而言,此次区域规划基本上覆盖全国各地,这与“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方针在战略上是不同的。众多的区域规划上升到国际战略的层面,便失去了政策实施的重点,难以获得特殊的政策照顾,反而使各个区域的优势抵消,失去本地的核心的差异竞争力。

(三)区域规划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在具体实施时,有些细节政策相背离。从汇总的区域规划来看,有不少顶着生态帽子,规划的重点却在经济,而不在生态。又比如国家对于农田保护的政策,肯定会在各种区域规划后的被重新修订和突破。而这些区域规划有可能会形成先斩后奏、生米煮成熟饭的结果。

(四)区域规划一拥而上,会导致局部投资过热、资产价格猛涨。各房地产业紧跟区域规划,乘机挖中央政策的墙脚,靠着地方资源“蹲点吃透”,成为应对行业变局的突破口。使房价在一线城市出现的负面效应向二三线城市延伸。

规划是一种手段,目的都是促进科学发展。此次天女散花般的区域规划出台,是需要降降温的。

参考文献:

区域规划篇9

关键词:区域物流规划理论规划方法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合作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物流活动也日益频繁。因此,如何减少物流距离、缩短物流时间、降低物流费用、协调区域物流节点关系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2006年3月正式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现代物流的发展纳入到国家总体规划纲要之中。当前,我国各地物流园区规划如火如荼,但是,由于物流规划尚属探索阶段以及各地政府不考虑区域总体协调发展的要求,各自为政,盲目进行物流中心、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的建设,重复建设,导致许多物流园区徒有其名而未发挥其经济功能或无法招商引资运营物流项目。本文从区域物流规划理论及步骤入手,以期对确定物流园区规划的相关定位和具体内容有所参考。

区域物流规划的理论基础

区域物流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知识。冯耕中认为,区域物流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整个物流体系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它以国家、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指导,以区域物流系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等为依据,考虑区域物流系统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在掌握交通运输、仓储等物质要素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方向、规模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统一安排交通运输、仓储等设施,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从冯耕中的区域物流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物流规划就是在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协同理论、系统理论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分析区域物流发展现状、预测物流需求、确定发展思路、建设物流运输设施网络、运作设施网络建设及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和制定物流发展政策措施体系建设等内容。

(一)现代物流理论

现代物流理论是区域物流规划的最基本理论基础,是区域物流规划中功能定位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区域物流如何进行功能设置。根据我国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2001)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基本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现代物流强调从供应、生产、销售、消费等全过程最佳组合,强调应该把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功能之间的衔接,实现物流整体最优,强调应坚持效率、成本、服务与效益的均衡。现代物流理论决定区域物流规划必须把物流七大功能要素有机结合以满足区域内物流客户价值最大化,必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把物流功能、物流设施设备、人才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物流大系统。同时它要求区域物流规划必须从追求单个企业降低成本、注重局部活动的最优化到追求综合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基于区域非均衡理论而产生,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区域物流规模效应的形成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分摊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内部的节约。物流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同时增长极理论认为,先进物流活动开展,可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因此,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应注重“资源增长极”、“产业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的相互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物流园区的建设,应注重增长极的诱发效应、极化效应、渗透效应和扩散效应;对重点物流园区的建设,应注重“增长极核效应”。

(三)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1971年提出。他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协同理论主要包括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该理论认为区域物流协同效应(即整体性)是由区域物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就好。它要求在区域物流规划中消除物流系统内部相互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的因素,减少整个系统内耗使各子系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让整个系统处于有序状态。协同理论认为序参量是区域物流发展的主导因素,只要在规划过程中审时度势,创造条件,通过控制系统外部参量和加强内部协同,强化和凸现我们所期望的序参量,就能使物流系统有序、稳定地运行。

(四)系统论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基本特征。物流系统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的大系统,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时空上及资源利用方面的联系,也存在总的目标、总的费用以及总的运行结果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实现物流系统总体目标。因此在区域物流规划中必须做好物流的线路结构规划、节点结构的规划、产品流程网络规划、物流信息网络的规划,必须做好不同层次物流系统体系规划,构建多层次多元网络体系的物流系统,使区域物流发挥其整体最优效果。

区域物流规划的步骤

区域物流规划就是本着服务本区域经济的目的,在综合本区域和外部环境基础上,确定本区域物流发展定位、功能定位、物流设施的总体布局、规模及服务水平、政策措施规划等方面的定位问题。本文认为区域物流规划应该按如图1所示的路线进行规划。

(一)区域物流发展定位

首先,发展定位应主要解决本区域内有无必要进行物流建设、建立怎样类型的物流园区及如何经营等问题。区域物流规划首先解决在本区域内有无必要规划物流建设问题,它决定了该区域未来物流发展方向以及物流经营效率的高低等。规划者必须充分考虑国家政策、总体经济环境、本区域经济状况、现有物流技术、本区域人口规模、临近区域的物流布局、本区域现有物流规模及技术水平、本区域物流需求规模等因素分析,比较本区域与临近区域的物流优劣势,本着成本与收益分析原则,决定本区域内是否有必要进行物流建设。

其次,考虑在该区域内应该建立怎样类型的物流园区。区域经济环境的不同要求建设与之相应的物流园区。如果考虑物流服务地域及本区域及属于位置,可以把本区域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为国际性物流园区、全国性物流园区、区域性物流园区或城市物流园区。如果仅考虑其所服务的对象,可以建立为生产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为商业零售业服务的物流园区或面向全社会的社会型物流园区。如果考虑物流园区应具有的功能,可以建立仓储型物流园区或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包括港口物流园区、路口岸物流园区及为区域物流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综合物流园区)。区域物流园区类型的确定影响着物流功能规划及布局规划。

最后,发展定位还要解决区域物流经营类型问题,即解决区域物流运作模式问题。物流园区的运营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规划、交通、土地、工商、物价、税务等多个政府部门,其投资庞大、投资回收期相对比较长,因此有效运营可以使区域物流产生效益及快速回收投资。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经营模式是日本的物流团地和德国的货运中心。日本物流团地模式主要是政府先规划过物流用地,将基地内的地块分别以生地的价格出售给不同类型的物流协会,这些协会再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其内部会员中招募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建造物流设施和经营,政府不参与物流园区的日常管理。德国货运中心模式主要为政府规划物流用地,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物流中心,把场地出租给物流企业,入住的物流企业自主经营、照章纳税,依据自身经营需要建设相应的库房、堆场、车间,配备相关的机械设备和辅助设施,即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共与私人共同参与)模式。我国区域物流经营模式可以借鉴日本及德国模式。

(二)区域物流功能定位

规划是指在一个确定的目标下选择的解决手段,还包括目标的选定,即政策的拟定等。区域物流功能定位就是在满足本区域内物流客户一定满意度前提下确定物流运输网络规划、物流运作设施规划、信息网络规划及政策措施体系建设等内容。

1.用地规划。区域物流的服务功能特性决定了它大都布局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好、用地充足的地方。运输和仓储是物流的核心,物流活动必须依赖各种运输方式及仓储条件所具有的安全性、高效性、便利和低成本等特点,组成有效的物流环境系统,及时准确、低成本地将商品送达客户。因此区域物流网络节点的选址应尽可能选择交通枢纽中心地带,使节点与运输网络相适应,同时还要考虑节点的经济合理性,比如地价区位、劳动力条件、消费群体分布、商品流向及流量、服务水平要求等。同时应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可能物流量大小、物流园内各个功能区的活动关系、作业空间关系等,按适度超前原则规划好物流园区用地规模。需要提出的是,用地规划还应考虑规划的区域物流类型,如服务于产品生产的物流中心,用地规划应考虑成本最小,不仅考虑运输成本,还要考虑对于生产有着重要作用的其它因素,比如原材料地的分布、劳动力条件等;服务于商业的物流中心应考虑给定服务水平(主要是指一定的服务时间)物流中心可覆盖的客户数量最大化;货物中转型的物流中心应考虑用地规划以运输费用最小化为原则。

2.物流运输网络规划。由于区域内可以形成由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管道和由不同运输方式组合而成的联运方式的货物分担模式,并由此产生与之相应的物流网络分配模式,因此需要构建满足一定客户满意度下的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不同级别运输系统构成多层次的、多元的物流运输网络体系,保证港口、机场、公路、铁路、内河等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实现全程物流运输的无缝衔接。区域物流运输网络规划主要指对区域内的机场、港口、国道、省道、高速路、区域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现物流通道畅通无阻。

3.物流运作设施规划。物流作业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为载体进行运作,因此需要对物流服务场所进行有效规划。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物流要素,优化配置物流资源,形成与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相协调、与物流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物流运作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即在一定区域内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物流服务设施等作业场所进行有效规划,使之形成以大型区域物流园区、枢纽物流中心为神经中枢,城市配送中心为末端神经节点,彼此有机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多元的物流运作设施网络体系。

4.信息网络规划。信息是区域物流系统中各组织相互协同的手段,往往对区域物流的运作发挥着引导和优化作用,从而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信息流的本质在于对物流需求、库存、运输、风险防范、合作关系、顾客等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及分析,并在区域成员间进行共享。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就是构筑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建设良好的物流市场信息交换环境,构成区域信息共享体制,高效协调处理和利用各种物流信息,实现现代物流的目标。

5.政策措施体系建设。区域物流发展离不开地方政策扶持,区域物流发展政策措施体系是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应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强物流政策的宏观指导,制定物流发展促进政策措施、物流活动规制政策措施,出台综合性政策措施、交通运输政策措施和物流相关专项政策措施,发挥资源配置职能引导物流产业发展,扶持重点物流企业,为现代物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三)物流园区规划布局

物流园区布局应与其内的物流量、园区功能定位、功能构成及交通组织等要素相互协调。一般而言,基本功能齐全的物流园区的最小用地规模为7公顷,配送型的物流园区用地相对较小,而货运型物流园区用地规模较大。国外进行物流园区规划往往按照每10000吨/天作业量的占地规划为30-100公顷进行计算用地量,因此对园区各功能区的规划可参照相关经验值进行推算,如流通加工区的面积一般占物流园区的10%-17%,配送中心的作业面积按0.15-0.2吨/m2、仓储中心的作业面积按0.7-1.2吨/m2进行折算。现代物流园区不是单一物流功能的场所,而是诸多功能的聚合地,园区由此可划为交通运输、仓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物流服务小区域,因此基本现实与未来发展需要相一致,合理确定物流园区的功能并由此决定园区布局。

此外,还应该根据外部的交通途径以确定各功能区的布局。物流园区的交通途径主要解决货物流通及内部交通问题。在规划时,应该考虑外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途径决定园区内的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区的布局,使之与外部运输系统相互衔接,并以最小成本实现运作。

(四)物流园区的建设及评估

合理规划后需要对物流园区进行开发建设,包括建设时序安排、开发项目筹划及开发建设。但是在开发建设及物流园区投入运作过程中,都应基于戴明的pdca模式、依照费用效益分析法或环境评价结合的分析方法等对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冯耕中.现代物流规划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健.区域物流规划理论框架及实践[j].学术问题研究,2008(1)

区域规划篇10

摘要本文拟从区域规划的背景和历程出发,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的主要特征,据此发掘出区域规划的一些重要投资价值,为广大投资者对区域规划的投资提供一些方向。

关键词区域规划投资价值经济转型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了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有特色的区域经济。但是,市场经济存在失灵,特别是区域之间协调困难,存在着严重的盲目竞争,客观上要求积极规划,促进合理发展。

金融危机后期,我国正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要把传统粗放型增长的模式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心上。在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我国正面临着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的机遇,因此要做大做强企业,取得在国际上的定价权。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步伐加快,但我国的城市化缺乏质量、不协调,缺乏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的辐射功能。另外,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要推进城市转型,规划一些重要资源地区的合理开采。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历史回顾

一是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国区域规划的出发点是“加快重工业发展优先,建立战略防御型经济布局优先,自成体系,均衡发展”。采取的主要形式联合选厂、成组布局等方法,重视统筹规划,讲究功能分区;二是开始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前。以非均衡发展战略为标志,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设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七五”提出“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思想;三是20世纪90年代。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服务,重视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将对外开放扩大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四是“十五”时期实施新的区域政策。加强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推进西部大开发,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三、我国区域规划的投资价值分析

2008年以来,我国相继推出了近20个区域规划,其中中西部地区以经济发展、区域整合及相应政策试验区为主,东部地区则以产业升级、区域整合、体制改革实验为主,东北地区则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主,还有一些民族自治区的规划和资源型地区的资源规划。经国务院批准的主要区域振兴规划的地区有:新疆、区域,成渝经济特区,广西北部湾,中部六省,海南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圈。

各地区区域规划作为国家整体功能区域规划的一部分,设立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从设立逻辑来看,首先强调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加强区域内资源开发,为实现经济的聚集效应,加快区域资源整合,对区域内的老工业基地(成德棉、东北等)进行振兴。从区域规划的层次上看,首先为区域合作规划,如长三角、珠三角规划等,涉及到跨省合作,规划有中央制定;其次为自治区规划,由发改委制定;然后为省内规划,如皖江城市带、资源枯竭型城市规划等。

四、我国区域规划的前景分析

1.推进区域一体化:构建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区域之间要素的合理流动,改变区域之间盲目竞争的状态,增强区域之间的协作。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减少对传统“双高”产业的依赖,对传统资源要加快行业整合,合理开发,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3.实施大国战略:做大做强企业,促进区域内行业、资源整合,形成产权交易中心,取得在国际上的定价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