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驻村调研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01:33

下乡驻村调研报告篇1

一、两行政村基本情况

、两村位于乡的东北角,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畅,村人口1799人,耕种6044亩退耕还林3177亩,党员55名,有一半以上外出务工,基本靠种植业、养殖业生存,建有奶站1个,有奶牛85头。村人口1111人,耕种4335亩,退耕还林2500亩,党员45人,外出党员27人,在家党员18人,建有奶站1个,特困户14户,两村维稳工作良好,基本没有矛盾冲突,没有上访户。

二、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

3月1日至4月1日这一个月,我们主要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性的宣传,让村民们真正了解党中央、省政府全面开展帮扶工作的现实和深刻意义,通过驻村帮扶这个举措,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密切党群联系,使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真正干实事、好事,让驻村帮扶工作真正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三、开展加强领导班子,落实“固本强基”战略的实施

4月1日至4月15日这一时期,主要开展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责任教育,力求班子日常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有特色,不断开创村组织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证。

四、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当前两村群众对帮扶主要需求是分送致富经验技术,修好道路,加强水利改造建设,切实可行地引进项目,两村只靠种植业,小规模养殖业创收,一些困难户经济条件太差,风雨侵蚀有部分危房急需加固改造,需予以关注,大部分群众缺乏自我发展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需加强引导培训,强化他们致富的意识。

五、开展帮扶的目标和措施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长期改变耐下心来,真正做实事及好事,及时总结经验,摸索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多策并举,真抓实干,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布实施。

1、鼓励开展劳务输出,对部分年轻农民进行短期培训,广泛联系用人单位企业,使他们开眼界,换思想,学技术,真正长本领,为以后回村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种田的水平,初步拟定近期和农牧局联系邀请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进行3—5次科技知识讲座,为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创造这一良好的推广载体。

3、和两村领导班子合议,通过认真科学地调研,了解市场及市场信息,准备建设120个蔬菜大棚,建设29个,101个,争取在5月底建成,积极帮他们联系销售渠道,力争今年秋天见到显著效益。

下乡驻村调研报告篇2

 

按照《**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我院认真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年度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开展干部驻村帮扶是新阶段改革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管道”和“总漏斗”。其中,强化组织领导又是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基础。对此,我院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 认真落实领导分管及具体承办部门。

在2016年10月首次接到驻村帮扶工作任务后,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多次将驻村帮扶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党委会讨论议题,研究驻村帮扶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学院构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联动机制,明确党委江书记全面负责学院驻村帮扶工作,确定党委办公室为具体承办处室,统筹推进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并指定一名专门人员为帮扶工作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络工作。学院党委书记江涛作为我院帮扶村**村的联系领导,多次听取驻村帮扶工作汇报,及时了解工作情况,主动关心指导我院驻村干部,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驻村帮扶工作。

院校领导强力推进驻村帮扶工作。选派了政治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到**村开展驻村帮扶,并把驻村帮扶工作纳入学院的党委会议事议程,定期研究,组织和动员班子成员献计献策,齐心协力做好此项工作。多次与驻村干部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驻村干部工作、生活动态,推动驻村干部生活补助、差旅费用等待遇的落实,关心、帮助其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

在前期调研摸排工作基础上,还结合**村和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学院2018年驻村帮扶工作计划,明确了驻村帮扶工作具体举措。

(三)主要领导带队深入**村调研指导,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

2018年6月,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等,深入**村检查指导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在学院驻村干部前期调研摸排基础上,明确了扶贫对象,明确了结对帮扶实施办法,每户贫困户确定了帮扶责任人。我院还因地制宜,结合村民情况及学院实际,制定了2018年帮扶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先后开展了送医下乡、爱心小书包等多项活动。学院领导干部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力求解决村民具体问题和困难。

二、认真选派干部,夯实人才保障

(一)严格按照规定选派驻村干部。

结合省委《关于在直属单位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方案》的要求,我院认真遴选驻村帮扶干部。经综合考虑,确定了原学生处副处长同志为学院驻村帮扶干部人选。该同志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工作能力突出,热爱农村工作,是我院一名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

(二)认真落实驻村干部待遇和工作保障。

学院认真落实第一书记各项待遇。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第一书记工作,加强沟通与交流,深入了解其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并按照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关于落实第一书记生活工作待遇保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待遇。每年安排一次体检,并办理任职期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60元/天的标准为第一书记发放生活补助费,并一次性发放2000元补助费,用于购置到村生活用品。对其从学院到派驻村往返交通费用和途中住宿费用,由《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据实予以报销。

三、扶贫出真招,工作重实效

(一)制定**村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村“脱贫摘帽”实施方案、帮扶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学院驻**村第一书记带领驻村工作组,从2018年3月8日开始,进行了为期20多日的村情、民情调查及春耕准备情况调研。驻村工作组走遍了**村11寨子114户家庭,实地查看了所有家庭的生活环境、基础设施、了解了家庭的基本状况及面临的困难,实地调研了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对23户贫困户进行了重点走访,详细了解其家庭成员构成情况、经济收入状况、劳动力情况、适龄儿童入学、对脱贫的需求等情况。

驻村工作组先后主持召开村干部大会、村委会、村民大会及党员大会,充分听取干部及村民意见建议,多次与村干部召开会议商量,因地制宜最终研究制订**村2016-2019年“脱贫摘帽”实施方案及2018年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确定了开展爱心小书包、送医送药下乡等多项帮扶措施。

(二)扎实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确保**村贫困户每户均落实了帮扶责任人。

按照“六个精准”中扶贫对象精准的要求,按照省、州、县相关文件要求,驻村工作组对**村贫困户按照贫困程度和家庭收入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后,通过规范程序,最终确定**村精准识别贫困户23户107人,并建立了专卷,实行一户一卷,对他们的人口信息、劳动力状况、文化程度、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每户贫困户都确定帮扶责任人,其中确定了4户贫困户为我院领导干部直接帮扶对象,开展结对帮扶。

(三)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在教育扶贫、医疗培训、医疗救助等多个方面为**村、贫困户提供支持帮助。

学院在扶贫工作中,领导高度重视,从项目、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进行支持,发挥教育行业及附属医院的特点,开展以教育扶贫、医疗培训、医疗救助为重点的扶贫工作。我院主要开展的工作有:

1.主要领导到村开展调研指导,参加座谈会,听取吾依乡整体现状、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及产业项目开展情况介绍,共同研究讨论**村精准扶贫的方向和措施。

2.与乡村干部、贫困户及老党员代表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及精准扶贫情况,并向患病的精准贫困户代表、老党员代表赠送了药品。

3.学院附属医院专家们对**村80余名群众开展巡诊义诊活动,发放价值5000余元的药品,开展健康教育130人次,现场到患急症昏迷的群众松依家中详细检查,制定治疗方案,发放药品,并提出后续治疗建议。

4.走访贫困户,到贫困户**家进行慰问,了解其家庭状况及脱贫致富的想法,鼓励一家人劳动脱贫致富。

5.在**中心小学为159名学生发放由全体党员捐献的价值13000余元的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将来走出大山,接触更广阔的世界,为家乡的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6.医院专家们对**乡全体村医开展医疗技能培训,根据村医们文化水平不高,医学知识基础薄弱的特点,着重培训村医的现场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等,要求他们现场学习,现场操作,人人过关。

7.开展教育扶贫。发挥教育部门的行业优势,解决贫困户及村中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就读的问题。目前,贫困户学院与省教育厅、招办、县招办等多方联系,已被学院“9+3”护理专业录取,并在学院顺利就读。

8.加强党组织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公布了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联系方式,同时组织党员认真开展“两学一做”活动。

9.在11月中旬,学院开展“走基层,送温暖”行动,向全村23户贫困户、8户特殊困难群众,捐赠棉被62床、棉军大衣58件,让他们能过上一个暖暖的冬天。

(四)按要求及时报送相关情况及工作简报。

下乡驻村调研报告篇3

一、精确定位的问题

到重点村挂职的干部,身份是双重的,既是乡村任务指点员,又是村挂职干部,如许就要区分主次,掌握本人所饰演的人物。做为乡村任务指点员,任务的重点是协调、协助、指点,是村支部的助手,是联络部分与所驻村的桥梁,任务的首要义务是查询研讨,宣传政策,协助展开有关任务,起劲做好部分联村的联络员,尽最大才能为群众办实事,办妥事,处理热点难点问题;但做为村上的挂职干部,身份将更多的表现在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科技副主任上来,如许就要参加所驻村的详细任务,担负必然的指导责任,所以与普通的驻村干部比拟,要求将会更高更严。

二、严厉治理的问题

依照自治区党委的要求,乡村任务指点员要离开原任务岗亭,驻村参加具体任务。指点员以乡镇党委治理为主,县委组织部和派出单元协助治理,在治理方法上,以村干部治理方法为主,指点员治理方法辅佐。重点要求驻村展开任务,每月驻村工夫不少于二十天,要仔细执行考勤和告假条准则,用扎实的驻村包管各项任务的落实。指点员要仔细记载任务日记,每月向乡镇党委扼要报告请示一月任务,每季度以文字方式小结任务,每半年乡镇进行任务评断,每年填报一次指点员任务审核表,并由乡镇和县委组织部结合审核,将小我审核后果记入自己档案。指点员要将自己组织关系转移到村,按月在地点村交纳党费。

下乡驻村调研报告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赶超跨越”为主题,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为主线,以“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为主要内容,引导全局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先争优,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开展“万名干部入乡住村”活动,进一步强化“心系农村、情系百姓”的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凝聚全局上下“富民强市,赶超跨越”的强大力量,为实现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做贡献。

二、工作方式

采取局党组书记、局长负总责,局班子成员带队,局全体干部组队。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成员为局党组书记、局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队员由局机关各科室人员和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组成,重点走访隆安县都结乡普权村帮扶联系点。

(一)领导干部带头进乡入村。领导班子身体力行,深系村指导工作,与联系村结对带动、推动创先争优。班子成员要带头到新农村建设联系点,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每年至少到联系点4次以上,有条件的要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二)驻村队员要坚持驻村帮扶。局选派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要严格按照市委要求,坚守在一线,贴近农村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地做好服务,进村入户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促发展,努力当好“方针政策的宣传员、经济发展的服务员、社情民意的调研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基层组织建设的督导员、创先争优的示范员”。新农村指导员至少联系一户农户,有条件的要多联系,要保证每年住村工作时间不少于180天,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坚持写驻村日记。

(三)全局干部要积极进乡入村。全局干部要踊跃参加“万名干部入乡住村”活动,结合实际,积极进乡驻村,有条件的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深入基层中察民情、接“地气”,直接联系群众;在深入基层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增强群众观念;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增强党性,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站稳群众立场,推动作风转变,增强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局机关党委与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局机关党委要继续加强与基层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着力帮助解决基层党组织的实际困难,提高机关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每年组织党员至少要到联系点4次以上。要坚持在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和重大节假日组织开展为困难党员、群众“送温暖、献爱心”走访慰问活动。

三、工作内容

(一)察民情。要挨家挨户走访,听取群众意见,了解当前农民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调查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特别是推进“四大建设”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市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驻村队员认真写民情日记,建立民情台帐,完成1—2篇调研报告。

(二)解民忧。要利用集中宣讲、走访、座谈、入户讲解等形式,向群众宣讲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第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宣传中央、自治区和我市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措施,鼓舞群众,振奋精神,确保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有关精神贯彻落实到基层,把基层党员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加快实现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的奋斗目标上来。要重点突出抓好现代产业建设和民生保障建设,解决群众之急,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得人心、暖民心的好事,做一些扶贫济困的善事,做一些群众欢迎、农民高兴的实事,切实帮助基层和农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在帮助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看病就医、子女上学、外出务工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物资、资金、信息支持。干部入乡住村至少为联系点办1件以上好事、实事。

(三)帮民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抓好现代产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建设部署要求,帮助村“两委”制定、完善、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帮助党支部和村委会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引项目、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加快经济发展,增收致富。发挥优势,为基层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项目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指导村党组织抓好自身建设,使其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指导和带动基层创先争优,帮助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动晋档升级。指导加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发展质量。协助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和村“两委”干部大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村党员队伍的能力素质。

四、活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春节后至4月)。

1.召开动员会议。制定局“万名干部入乡住村”活动工作方案,召开活动动员会,对全局开展万名干部入乡住村”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2.落实驻村人员。根据市委要求,落实本局选派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二)推进实施阶段(2012年4月至10月)。

1.入户调查。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后,要及时开展调查研究,在一个月内制定出任期工作目标,列出要完成的3至5件重要事项,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2.为群众办实事。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大力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信息、送服务、送温暖”等“六送”活动。结合群众所需所盼,每人办1-2件实事,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总结完善阶段(2012年10月)

驻点工作人员认真开展工作总结,撰写总结报告,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加强群众工作、改进机关作风的意见,于10月20日前将活动总结情况报局办公室汇总上报。

五、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开展“万名干部入乡住村”活动,是全市当前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重要举措。全局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万名干部入乡住村”活动的重大意义,积极参与,扎实工作。

(二)加强领导。要坚持领导班子带头、驻村队员带头、全员参与。成立局“万名干部入乡住村”活动办公室,落实工作保障,确保干部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实、帮得上、成效好。

(三)务求实效。注重解决基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搞花架子。兴办的实事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杜绝不切实际、贪大求全。要注意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工作。

下乡驻村调研报告篇5

富委办〔2007〕76号

为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夯实基础工作,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07]49号)精神,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继续抓好省、杭州市和我市选派的农村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的同时,全面建立乡镇(街道)专职驻村指导员制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职驻村指导员的选派

通过全面建立乡镇(街道)专职驻村指导员制度,加快实现从“兼职”、“联村”向“专职”、“驻村”的转变,确保乡镇(街道)选派的指导员人员、精力、工作“三到位”。各乡镇(街道)要确保在今年10月底前,每村都有一名专职农村工作指导员。

1、主要职责。专职驻村指导员受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的委派驻村指导工作。派驻期间,专职驻村指导员原则上以承担村里工作为主,乡镇(街道)面上工作一般不予安排。专职驻村指导员主要履行村情民意调研、政策法规宣传、富民强村服务、矛盾纠纷化解、民主制度规范、组织建设督导等六项职责,具体结合派驻村的工作实际,明确和细化专职驻村指导员的具体职责。专职驻村指导员要依靠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开展工作,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做到到位不越位、指导不包办,坚持“四必到”:村重大会议必到,村重大突发事件必到,村重要活动必到,联系户有急难险重事情必到。

2、选派条件。乡镇(街道)专职驻村指导员要求政治素质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好的群众基础。具体可由三类人员组成:一是市管后备干部和有培养前途、需要村级工作锻炼的年轻中层干部;二是年富力强、有一定农村工作经验和处置问题能力的乡镇(街道)干部;三是从乡镇(街道)领导岗位退下来、身体条件许可的同志。

3、选派方式。按照“因村派人、因人定村”的原则,采取乡镇(街道)干部与行政村双向选择的办法,由村两委会召集党员、村民代表,民主推荐驻村干部建议人选;乡镇(街道)干部根据工作任务,结合自身能力、特长,选择驻村意向;乡镇(街道)党(工)委根据双向选择情况,结合各村实际和乡镇(街道)干部特点,合理确定各村驻村干部。各乡镇(街道)也可结合机关干部竞聘工作确定驻村干部。专职驻村指导员可与村级组织领导班子任期一致,如有特殊情况也可适时调换。

4、选派人数。根据乡镇(街道)干部人数、行政村数量,以及所辖各村的实际需要,确定乡镇(街道)专职驻村指导员队伍的规模。新农村建设任务较重、工作量较大的村和问题较多的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集中的村每村派驻一名专职驻村指导员;人口规模较小、村班子作用发挥较好、工作量较少的行政村,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一人多村”指导,由一个专职指导员就近负责23个行政村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5、强化联系。专职驻村指导员要在普遍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基础上,重点联系5-10户不同类型的党员干部群众。联系生活困难党员、老干部和低保户,重点了解生产生活情况,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联系致富带头人,搞好“传帮带”,帮助带领困难群众实现致富奔小康;联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找准村里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了解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驻村指导员每月走访联系户不少于1次,每年要尽可能遍访农户。

二、专职驻村指导员的管理

1、例会交流制度。各级选派的指导员要以联络组和乡镇(街道)为单位建立指导员工作例会制度和工作汇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政策理论学习、村情民意分析、驻村情况交流、工作对策研究等活动,形成互学互帮机制。

2、服务承诺制度。农村工作指导员在村里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指导员姓名、照片、职责、联系电话等要以规范的形式在所在村办公场所的醒目位置向群众公开,积极推行便民联系卡,便于村民联系工作。要建立健全专职指导员岗位职责公示制、任期目标承诺制、每月工作目标制、业绩报告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公开承诺驻村工作和服务内容,接受群众监督,并报乡镇(街道)党(工)委核准备案,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行民情事项服务制,由驻村指导员承接群众需到市、乡镇(街道)办理的事项,实行全程服务。

3、学习培训制度。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培训的原则,市、乡镇(街道)两级要对农村工作指导员进行任前集中培训,使新任指导员掌握基本的农村工作政策法规和农村工作方法。在任期内,乡镇(街道)还要结合阶段性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农村指导员进行专题培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4、信息专报制度。农村工作指导员应承担或组织承担村级党员远程教育信息联络员、“农民信箱”信息员的职责,学会使用“农民信箱”为群众服务。各乡镇(街道)要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信息员作用,建立基层民情等信息专报制度。要注意收集农村干部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基层的创新经验、阶段性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可能演变为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化解矛盾、处置事件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基层一线信息。

三、专职驻村指导员的考核

1、捆绑考核。各乡镇(街道)要参照《富阳市农村工作指导员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富农指办[2004]1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乡镇(街道)专职驻村指导员与所驻村工作进行捆帮式考核的制度,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所驻村群众(党员、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和组织评议相结合的双向评议办法,重点对指导员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突出群众满意度和工作实绩。驻村指导员工作实绩和考核结果与个人评优、奖惩、晋升挂钩。

2、保障激励。专职驻村指导员驻村期间仍保留原单位的编制、身份不变,参加正常晋升或职称评审等。各乡镇(街道)要落实具体的保障激励措施,关心专职驻村指导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

四、加强对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的组织领导

坚持和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单位要统一思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深入实施。

市农村工作指导员办公室要根据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对指导员任期的不同阶段提出具体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要加强对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的督促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指导员在岗情况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及时向乡镇(街道)、派出单位和指导员反馈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工作表现不佳、群众反映不好、难以胜任工作的指导员,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派出单位召回重派。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要切实承担起日常管理主体的职责,对各级选派的指导员实行属地管理,及时布置工作任务,经常进行督促检查,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市农村工作指导员办公室。乡镇(街道)党(工)委要确定一名副书记或党(工)委委员主管驻村指导员工作,并落实相应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各乡镇(街道)党(工)委要认真落实“农村工作指导员应列席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等基层组织的各种会议”和“省杭州市下派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可列席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有关会议”等有关规定,为农村工作指导员围绕中心、把握全局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根据工作需要和指导员本人条件,可以安排省杭州市派出的指导员兼任乡镇(街道)的相应职务,实行驻点带面,促进乡镇(街道)与村级工作的衔接和全局工作的落实。

市、乡镇(街道)安排村级建设项目及资金补助、发展党员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调整村干部、评议市级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工作等,要认真听取驻村指导员的意见。市、乡镇(街道)要定期召开民情分析会,及时研究解决驻村指导员反映的有关情况和问题。

市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对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宣传力度,为坚持和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营造良好氛围。

中共富阳市委办公室

下乡驻村调研报告篇6

一、派驻乡镇检察室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一)设置派驻乡镇检察室还没有得到法律层面的认可

从派驻乡镇检察室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发展历程看,除了政策变化因素外,没有在国家法律层面上的依据,是其自身命运多舛的一个先天性原因。在现有的基层司法机构体系中,有关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的设置及其职能的法律依据比较明确,而关于检察室的规定不够明确且缺位现象突出。《人民检察院乡(镇)检察室工作条例》作为检察机关的“内部”文件,相对于《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公安派出所组织条例》等法律规范而言,其效力明显存在差别;乡镇检察室只能长期根据“内部工作规定”探索性地开展工作,机构设立及工作职能均缺乏法律依据,是乡镇检察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难,也直接导致了部分基层检察院虽具备设置检察室的条件,却因法律依据不足而难以实施;也由于法律依据不足,乡镇检察室设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党委政府的认同和支持程度。[1]

(二)派驻乡镇检察室的职能定位不明确、组织体制不统一

设置派驻乡镇检察室是检力下沉的一种实现方式,是法律监督职能的延伸,法律监督属性是其唯一的职能定位。然而,在实践中,乡镇检察室的职能定位却在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迷失了方向,一方面,由于派出院授权不明确,检察室权力“无限”扩张,自行查办职务犯罪案件、随意插手经济纠纷等,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检察院”;另一方面,由于先天不足,检察室的工作要受乡镇党委政府制约,权力弱化,被乡镇“养起来”,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

(三)派驻乡镇检察室没有完善的检务保障机制

派驻乡镇检察室尴尬的法律地位和现有的分级财政保障体制,使得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检务保障机制,检察室检务保障“一地一制”、“一任一制”,[2]随意性较大。一方面,派驻检察室的办公经费由派出院负责,但派出院的财政经费并未因存在派出机构而增加,更无从谈有专项经费保障。另一方面,检察室向驻在乡镇政府申请经费,解决部分经费不足困难,其合法性值得推敲,乡镇政府并无义务负担检察室的经费保障。其实,这种向乡镇政府申请经费的做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影响了乡镇检察室本身存在的积极意义。

(四)内部业务管理不规范

目前,派出院对检察室的管理没有统一的模式。有的由业务部门协调管理,有的由政工或办公室等综合部门统一管理,没有规范的业务管理部门。人员管理尚存有漏洞,部分检察室还聘请了非检察机关的人员,即使为本院工作人员,也大多以兼职为主,大部分时间在机关工作,无暇顾及检察室工作,对这些人员如何进行规范尚不明确,即使管起来,也往往流于形式。在规范化管理上,工作制度、业务流程、检察人员规范等很混乱,与辖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制度及向派出院工作报告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另外,由于上级院未将乡镇检察室工作列入考评的范围,派出院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各业务部门有具体考评指标的工作上,而对乡镇检察室如何实行业务考核,结果是想管就管、不想管也没什么大问题,反正未列入上级考核范围,不会对全院整体工作造成影响。管理上的不到位,使乡镇检察室很难走上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严重制约了其健康有序发展。

二、派驻乡镇检察室的职能定位和组织体制结构

南郊区院近二十年派驻乡镇检察室的经验表明,乡镇检察室作为检察机关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工作的有效载体,明确的职能定位,规范的职责任务以及科学合理的组织体制结构,是其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石。

(一)派驻乡镇检察室的职能定位和承担的任务

1、明确乡镇检察室案件举报、控告、申诉的受理职能,架起检民之间的“连心桥”。检察室对其辖区范围内的任何控告、检举和自首材料进行受理审查,如果控告、检举材料情况不属检察机关管辖的,立即将其转交其他单位和部门办理,并进行跟踪督促;如果线索材料属检察机关管辖的,报检察长批准后,配合派出院有关部门进行调查。从南郊区院的实践看,通过日常接待、专题咨询和定期帮扶三个渠道,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下乡驻村调研报告篇7

一、完善组织机构,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

*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驻村”工程,20*年成立了由旗委书记任组长,旗委副书记、旗长任第一副组长,涉及的22个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旗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干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在9个乡镇分别成立了乡镇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旗乡两级管理网络。同时制定出台了《*委、旗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富民行动”选派大中专毕业生驻村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大中专毕业生驻村工作选聘实施方案》,对选聘方式、条件及程序作了详细规定,为实施“大学生驻村”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管理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为了将真正有能力、有知识、懂技术、会做农村工作的大学生选到驻村队伍中,我们严把选人关,经过调研和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按照《大中专毕业生驻村工作选聘实施方案》要求,采取个人报名、公开考试、领导小组考核和专家综合评价等方式,分种植、养殖、柞蚕、特色种养等几大类向社会公开选拔,20*、20*年两年公开选聘出50名技术过硬、文化素质高、想干事、能成事的大中专毕业生为驻村大学生。在派驻之际,对大学生农村基层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远程教育等方面进行具体培训,进一步提升驻村大学生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

二是落实保障措施,规范运作。各乡镇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认真做好大学生派驻后的各项后续工作,及时召开了驻村工作人员与所驻村的工作对接会,明确了驻村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指导驻村工作人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均进行了妥善安排。

旗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沟通协调、指导管理的职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对驻村工作做出了具体的工作部署,推进驻村工作稳步开展。同时,根据劳动法等有关规定,指导驻村办与驻村工作人员签订了工作协议书,明确工作期限、工作岗位、承担的工作任务、相关待遇等。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驻村大中专毕业生任职工作的通知》,20*年的选聘的30名驻村大中专毕业生除得力其尔乡的苏刚被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以外,其他人均被任为村主任助理。20*年选聘的20名大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为便于沟通,强化群众监督,增强服务意识,我们还为驻村大学生制作了通讯录和服务卡,标明了姓名、职务、专业、联系电话及服务内容,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并为他们定做了科技富民小红帽。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驻村工作人员办理了工资和保险等手续。

三是建立帮扶机制,规范管理考核。为使驻村大学生发挥作用,*制定下发了《关于旗级、旗直机关主要领导与驻村工作人员建立帮扶机制的通知》,旗级和部分旗直机关主要领导都与驻村工作人员建立了“一帮一”联系帮扶对子,以帮助驻村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资金、信息、技术、项目等方面进行扶持。帮扶领导除驻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外,我们还选择了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具备帮扶能力的5家企业单位领导作为帮扶领导,借助单位实力,帮助驻村工作人员发展致富项目。此外,部分乡镇主要领导、村领导与驻村工作人员,科技特派员与驻村大中专毕业生均结成了帮扶对子。

为激发驻村大学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明确了驻村大学生的责、权、利,加强了对他们的管理考核,采取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形式。日常考核不定期进行,年度考核采取与本人谈话,与乡镇分管领导和所驻村负责人谈话及个别入户走访的方式进行。20*年年末已完成了对所有驻村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大部分为优秀,没有不称职的。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为扩大驻村工作的影响面,努力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大学生驻村工作的良好氛围,我们及时将大学生驻村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好的典型经验、做法,通过新闻媒体的形式进行宣传,在旗电视台、阿荣通讯社开辟了“科技富民在行动”专栏,在全旗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是建立金融跟进机制。为支持驻村大学生创业行动,积极与旗农村信用社协调,探索建立金融与科技相结合、小额信贷与科技特派员实施项目相结合的金融跟进机制,出台了《*实行科技特派员创业“金融绿卡”暂行办法》,根据驻村大学生的信誉评估,旗农村信用社提供相应额度的贷款,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学生驻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参与民主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实施驻村工程以来,驻村大中专毕业生能积极主动的协助村“两委”工作,并结合所任职务和分工,针对村里的实际情况,从提高农民科技意识,承担党建工作入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同时积极深入调研,根据所驻村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长,分别撰写调研文章,为领导谏言献策。六合镇驻村大中专毕业生宋厚刚,针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村民法制观念不强、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等方面分别撰写了5篇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紧紧围绕所驻村实际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意见。同时,驻村大中专毕业生充分利用我旗农村信息化服务网络,认真学习信息网络化知识,成为了政策法规、科技致富信息等信息的传递员。向阳峪镇驻村大中专毕业生孙兴儒利用远程教育网下载科技信息并刻成光碟下发给播放点,还有一些驻村大中专毕业生将所驻村的所有档案全部输入微机,实现了档案电子化管理。

二是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农民科技意识显著提高。在备春耕之际,多数驻村大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采取了入村办班、入户指导、发放科技资料、播放科技光碟等形式开展科技培训。培训内容多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涉及到畜牧疫病防治、施肥用药、农作物种植技术、柞蚕放养、特色种养殖等方面。据初步统计,20*年通过驻村大学生举办的各类科技培训班达到95期,培训人数达到1.6万人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1.1万余份。

三是积极开展科技示范,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驻村大学生都把抓好科技示范户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抓手,为科技示范户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对比,充分发挥科技的引导、带动作用。六合镇东山屯村的驻村大学生刘君,春耕之际入户调研宣传,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帮助村民联系引进一批农作物新品种,20*年该村大豆种植面积只占到全村的30%。据统计,目前全旗通过驻村大学生已推广新品种19个、新技术9项,落实科技示范户490户。

四是积极与农民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努力实现“共赢”。结合“科技富民行动”,开展了“百千万”工程,即每名驻村大学生联系3户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驻村人员以资金、技术、科技成果入股或直接建立基地,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把服务与经营有机结合,实现了与农民真正携手。20*年驻村大学生与农民共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10个,实现经济效益1650元。

三、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个别乡镇对驻村工作认识程度不够,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未充分调动驻村大学生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个别驻村大学生的工作切入点不够准确,职责任务不明确,缺乏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工作呈现被动状态。

三是部分驻村大学思想不够解放,未能突破搞技术承包、无偿服务的旧模式,与专业大户、村集体创办利益共同体较少。创业服务形式单一,团队式创业服务较少,单打独斗的服务方式较普遍,产业化能力不强。

四是驻村工作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创新机制有待健全。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创新机制,切实增强工作实效。要不断完善驻村工作机制,做好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市场驱动与政府引导、利益回报与风险防范“结合”文章,保持和增强驻村工作的生命力和实效性。

下乡驻村调研报告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我镇经过2个多月的辛勤工作,完成了第一批试点乡镇,推行一村一警的工作任务,全镇24名辅警已经驻村上岗并开展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我镇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派出所长任副组长的出岸镇一村一警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一村一警”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强有力地推进了工作顺利开展。为确保驻村辅警队伍整体综合素质过硬,我镇选拔24名业务骨干组建了辅警队伍,其中包括股级干部2名、机关干部8名、优秀退伍士兵12名,为一村一警提供了重要的人员保障。

二、强化学习培训。在组织参加公安局组织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基础上,8月15日我镇召开了由各村村干部参加的“一村一警”动员培训大会,围绕驻村辅警的七项职责对全体驻村辅警进行了培训,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了由包村干部向驻村辅警的角色转变。

三、严格日常管理。派出所对驻村辅警的工作情况进行不间断地督导检查,每周定期检查辅警工作日志,调度重点案件。同时,建立矛盾纠纷隐患“日排查、零报告”制度,每天由辅警向镇政府和派出所汇报排查情况,做到了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解决。

四、加大财政投入。在各村建立了不小于20平米的警务工作室,并配备相关办公设备。警务工作室内制度上墙,悬挂宣传牌,明确每村的包村辅警姓名、联系电话,方便群众第一时间内获得警务帮助。

2012年9月11日,北漕口一村张金通和北漕口二村张桥年,因大门高低问题长期无法解决,两户居民情绪一度失控,即将酿成群体事件,关键时刻村干部及时通知辅警于占华、柴立峰,二人共同赶到现场。经过二人两天耐心的调解,该事件圆满解决。

郭家营村辅警朱平安同志与村两委协商,制作了5块写有“有困难找警察,我是驻村辅警朱平安,联系电话:13703171399”的牌子悬挂在村里主要路口,方便了村民联系。

两个月来,全镇驻村辅警在乡村两级的大力支持下,共开展普法宣传30次、调解村民矛盾纠纷45起、为村民解决困难28次,今年9月份的治安案件发生率也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0%以上。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建立监督测评制度。由乡政府和派出所邀请乡里各村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和群众等各界人士,每半年对驻村辅警开展一次测评,将测评结果登记存档,作为年终驻村辅警考核评优、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以此,全面提高辅警服务质量,拉近警民关系。

二、加大财政投入。镇政府将进一步解决驻村辅警的待遇问题,配备相应的交通工具。同时扩大辅警队伍,对2000人以上的村再增设1名辅警。

三、抓好当前重点工作。与派出所做好联系沟通工作,深入开展全镇社会治安和信访隐患大走访、大排查工作,全力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确保十八大期间全镇和谐稳定,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下乡驻村调研报告篇9

县委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决定召开××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女干部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互相交流工作经验,了解和掌握驻村指导员女干部三个月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取大家对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加强学习,扎实工作,切实发挥驻村指导员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对前阶段驻村指导员工作的估价

各位驻村指导员女干部认真履行新农村建设“六大员”职责,发挥女干部的时代先锋作用,折射出驻村工作思路清晰、目标任务明确、工作作风扎实、工作成效明显且富有工作热情。各位驻村指导员女干部工作中面临许多困难,有的指导员既要兼任单位的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女干部工作经验不足,面对复杂的农村工作,许多方面还难以应付。因此,各位驻村指导员女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熟悉农村环境、了解村情民意,把握工作方法,切实做好驻村指导。在下步的新农村指导员工作中,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驻村指导员工作学习交流力度,分片区召开指导员座谈会,促进驻村指导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二是各驻村指导员要通过工作汇报方式,充分展示你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以及取得的工作实效;三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转入分析检查阶段,县委新农村建设领导组通过召开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员座谈会,广泛听取驻村指导员的工作汇报,深入了解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村“两委”的工作履职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四是对各位驻村女干部提出的意见建议,县委新农队办要及时疏理,抓紧研究,认真落实。

二、当前工作重点及要求

(一)围绕工作中心,服务发展大局。当前,××的工作大局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一是保增长。一个村的经济发展就是一个乡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一个乡的经济发展就是一个县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你们的驻村指导,一方面促进了所驻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另一面也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但保增长要用数据来说话,用形象作支撑,农民到底增长了多少,今年中央、省、市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实施后,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真正得到实惠;二是保民生。要紧紧围绕扶贫、教育、养老、医疗、出行等重点民生问题,督促村“两委”进村入户,贴近群众,掌握情况。在民政救济方面,要做到家底清、情况明,不能因工作不到位,造成非正常情况的发生,村“两委”研究的事项要及时上报乡镇党委、政府,并注意痕迹资料的管理。今年是“普九”巩固提高年,当前,有些地方的学生没有读完初中就外出打工,这个现象很突出,如何巩固提高,村“两委”要认真研究,采取措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驻村指导员要紧紧围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收费难、群众意见大、工作推不走等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要督促村“两委”加强对村组公路、沟渠的常规维护管理,确保畅通。三是保稳定。全县137个村(社区)的情况不相一致,沿江乡镇当前工作的重点主要是移民维稳问题,全县的社会治安问题主要是偷、盗、抢,黄、赌、毒,这些都是不稳定的因素,都需要从基础工作抓起。驻村指导员要积极参与所驻村的社会维稳工作,这既是全县工作的大局,也是各村工作的大局,更是各位驻村指导员工作的切入点。

(二)进一步树好形象,努力用创新、务实、快乐来实现成功、精彩和难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时期破解“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派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转变机关作风、推进基层工作、培养锻炼干部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不管是省、市、县下派的干部,还是乡镇派出的干部都要高度重视,珍惜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敢想敢干的气魄,真正践行“一年指导员,一生‘三农’情”,按照省委“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做好三项工作。

1、注重学习。多年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知识做不好事,没有知识也当不好驻村指导员。不加强学习就会被边缘化,不学习就不会有良好的鉴别,领导干部不学习,就体现不出良好的素养。农村工作很苦、很累、很难,不仅要加强农村知识学习,而且还要向村组干部学习、向广大群众学习,要善于把理论融入实践,全方位的学习。

2、增强三个理念。一是增强优化发展路径的理念。优化发展路径,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对村情、民情的认识,不仅驻村指导员要深化村情、民情认识,而且村“两委”也要进一步深化村情、民情认识;二是增强特色发展就是科学发展的理念。各村都有特色,一年的驻村工作转瞬过去,时间短,任务重,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各位驻村指导员女干部要深入一线调研,拟出发展思路,指导好所驻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增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三个月的驻村,各位指导员女干部做了大量工作,汇报的工作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如数家珍。各位指导员要切实履行制度建设督导员和组织建设指导员的职责,要对村“两委”履职情况,尤其是依法办事、按章理事及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等进行严格督促和指导,县委赋予各位驻村指导员监督检查的权利,这是县委对你们的要求,也是对你们的期望。座谈会议结束后,你们回去直接向村“两委”汇报。同时,各村要按照《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永发〔2009〕23号)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两年没有发展一名党员的村党(总)支部书记要求说明原因。各驻村指导员要加大对农村党员形象、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村务公开的监督力度,确保工作顺利推进,确保干部安全。

下乡驻村调研报告篇10

以扶贫首场战役高位推进

自全国建档立卡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扶贫办下发《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后,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作为2014年精准扶贫的首场战役。目前,陕西省已基本完成国家和省级两个扶贫标准的扶贫对象识别及建档立卡工作。

全国安排部署建档立卡工作之后,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题听取国家建档立卡会议精神汇报,省委常委会对建档立卡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省委书记赵正永、省长娄勤俭专门作了重要指示,亲自过问和审定全省识别规模;省委副书记孙清云、副省长祝列克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建档立卡工作。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印发了《关于做好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的通知》,省扶贫办、省统计局和陕西调查总队联合下发了《全省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省委、省政府5月20日召开《全省干部驻村联户扶贫暨建档立卡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动员部署,明确驻村干部前期工作主要是协助基层开展建档立卡。省、市、县现已安排2100余万元专项工作经费,一些县还专门购置了电脑、打印机、文件柜等办公设备,为搞好识别工作提供了保障。

陕西省将建档立卡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今年扶贫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工作旬报制度。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由省扶贫办、省统计局和陕西调查总队共同组织实施建档立卡工作,并确定将识别工作与省统计局、省农调队开展的全省农民收入普查相结合,同步推进。省级有关部门先后于6月初、6月底和7月底3次组织对建档立卡工作专项督查,同时将督查情况通报到市县政府,推动各地识别工作顺利开展。有关市、县分别成立了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统计、调查、民政、残联、财政、监察等部门参加的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政策落实等重大事项。市、县、乡各级建立了领导及部门分片包抓和督导机制,保证了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

对全省农村贫困状况进行普查,是陕西省识别及建档立卡的显著特点。一是以全面普查为原则,实现调查登记“四个全覆盖”。即对全省连片特困地区、98个有扶贫任务县、98个县内26912个行政村及其村内农村户籍人口的调查登记全覆盖。二是以原建档立卡成果为基础,逐级分解规模。省扶贫办、省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根据市县2013年建档立卡更新数据、2013年经济发展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等要素,测算出市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规模,并分解到市县。三是以调查摸底为依据,重点向贫困区域倾斜。市县结合实际,通过全面调查摸底,以集中连片贫困区域及贫困村为重点,将识别规模精准分解到乡镇和行政村。

将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陕西省将建档立卡工作作为落实群众路线的具体行动。省级领导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及时解决建档立卡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全省各级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普遍建立了分片督导、驻村包抓制度,加强对乡镇、村组建档立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商洛市下派1022个部门单位的3.34万名干部职工,进驻979个贫困村,边调查摸底,边解决民生政策落实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同时,全省各地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介及召开村民大会等进行持久深入宣传发动。省里统一要求,将识别的标准、方法和程序以告知单形式发放到26912个行政村所有农户手中,太白县还将告知单交由群众签字确认,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商南县将5万多份宣传资料发放到乡镇及村组,永寿县为各镇、各村印制了《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使识别工作家喻户晓,赢得了群众的充分理解、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

建档立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搞好队伍建设尤为关键。在工作推进中,省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协调落实工作经费,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市县各级政府夯实责任,扎实有序推进各个环节的工作。陕西省整个扶贫系统都行动起来,2万余名驻村干部都动员起来,同时,各级统计、调查、民政、财政、残联、监察等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参与和支持识别工作。榆林、安康、渭南等市还成立扶贫信息中心,永寿县为每个乡镇配备了两名扶贫专干,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在锁定对象、登记信息、数据录入三个阶段,省扶贫办分别召开市县人员培训暨工作推进会议,加快了工作进度。在对26912个行政村调查登记中,陕西按照每组不少于3人、贫困村以驻村干部为主体、其他村以乡镇和村级干部及扶贫志愿者为主体的原则,组建了与行政村等同的调查小组,在县级相关部门全程参与下开展信息采集及登记工作。同时,省委组织部和省扶贫办还组织召开了挂职副县长及驻村干部培训会,安康市召开了全市169个乡镇党委书记参加的工作动员会,市县各级采取不同形式对调查小组进行了培训,确保了工作按时高质量开展。

陕西省把全程公开透明作为建档立卡的一条工作纪律,狠抓“四个到户”工作落实,即分级负责、数据采集到村到户,规范程序、评议公示到村到户,因地制宜、措施完善到村到户,动态管理、跟踪管理到村到户。在贫困村、贫困户识别中,陕西省按照贫困户识别“一告知、两公示、一公告”、贫困村识别“一公示、一公告”的原则,由村民代表大会评议票决选出贫困户,由全乡的村干部大会评议票决选出贫困村,评选结果由县、乡参会干部和村民代表现场签字,并按照“村建、乡存、县核”原则建立贫困村、贫困户纸质档案,与评议现场影像资料一并分别存放于乡镇和村委会。同时,对识别出的贫困户,在村内树立公示牌长期公示,并公开乡镇政府及市县扶贫部门监督电话,确保了评议会前让群众知晓政策,会中让群众广泛参与,会后让群众明了结果,做到谁是贫困户,群众说了算。扶风县出台了《关于违规确定贫困户责任追究办法》,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做到公平公开透明,阳光操作,避免造成不稳定因素。

在贫困对象认定工作中,陕西省严格按照村组评议、入户核查、乡镇审核、县上审批、逐级公示公告,省市确认备案程序进行。一是因地制宜确定识别标准和范围,陕西省明确规定:村干部原则上不得纳为贫困户,党员与群众在同等条件下要将群众优先纳为贫困户,并按标准衡量五保户、低保户能否进入,搞好“两项制度”衔接。麟游县在识别中坚持三个原则,即“坚持规模控制、但不完全是简单的数字下达,坚持民主评议、但不盲从民主评议结果,坚持依据过去的基数、但不盲从过去基数,在大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小调整”;永寿县严把“报、查、评、审”四个环节,县委县政府还邀请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参加贫困村审定会。二是及时推广基层好的经验做法,省扶贫办通过门户网站设置建档立卡专栏、编发3期工作简报等方式,推动全省整体工作开展;省政府推广了石泉县自筹资金、在识别工作开始阶段就投入运行本级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的做法。三是严格规范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工作,省扶贫办印制了调查登记操作手册,规范了信息采集工作流程和数据填报标准,并在入户调查登记和信息录入阶段对锁定对象再次核实,确保识别结果真实准确。市县在识别工作中,还注重处理好四个关系:搞好贫困户识别与低保户、残疾人的衔接;搞好贫困户识别与贫困村识别之间的关系;搞好村与村、村与组之间的关系;搞好加快进度与保证质量之间的关系,进度服从质量。

将动态管理工作贯穿始终

要实现对扶贫对象的科学精准管理,必须从以往注重数据结果管理向数据过程管理全面转变,将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作为扶贫统计监测的中心环节,这样也就达到了对扶贫开发全程进行监管的目标。陕西省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推动:

第一,建立动态管理新机制。2012年以来,陕西省制定了全省建档立卡数据信息管理办法,规范了《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内县、乡、村三类指标的数据来源及填报标准,明确了省、市、县、乡、村各级的职责任务,建立了数据逐级审核、全省会审制度,逐年对全省贫困对象信息库进行更新,形成分市县年度定案数据,初步实现了贫困对象的动态管理。国家下达新的建档立卡指标体系后,陕西省又结合实际制定了新规范,明确了调查登记工作流程,统一了方法口径,并按照每村3册标准印制了8万册,发放到全省26192行政村的调查人员手中,使建档立卡质量得到有力保障。

第二,完善脱贫管理新模式。2012年以来,陕西省在实现对贫困对象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脱贫导向机制,将着眼点从全部贫困户调整到脱贫贫困户,按照分解落实的脱贫目标,集中扶贫资源重点帮扶,确保了脱贫规划任务有计划按步骤顺利推进,并按照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动态监测结果,在年底对脱贫、返贫对象按照识别程序组织认定,于次年1月份完成信息更新。主要思路是:一是确定帮扶名单,年初由乡镇提出拟帮扶的贫困户名单,由县级扶贫部门审核扶贫对象资格;二是制定帮扶措施,由乡镇根据拟脱贫名单,确认帮扶对象需求、帮扶措施、帮扶责任,上报县级扶贫部门备案;三是组织协调实施,由县级扶贫部门整合资源,定向投入;四是扶贫成效评估,乡镇组织人员对扶贫对象开展入户调查,提出脱贫人员名单,省、市、县扶贫部门对帮扶项目带动贫困农户增收情况进行核实评估;五是确认脱贫对象,依照法定程序,对脱贫对象进行县、乡、村三级公示后汇总上报;六是进入脱贫管理,县级扶贫部门根据省级审定确认的脱贫对象名单,及时更新系统数据,并根据农户发展需求进行持续帮扶和跟踪管理;七是返贫对象认定,按照贫困对象识别程序确认返贫对象,并填报贫困农户信息登记表,分析返贫原因,制定帮扶措施。

第三,构建扶贫管理新平台。在国务院扶贫办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下,陕西省从2011年起就着手开发集基础信息管理、项目管理和办公自动化“三位一体”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建设思路是:坚持顶层设计,一次开发、分级使用、逐步完善,同步建设基础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全省扶贫开发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现硬件设备已配备到县级,软件系统正进入开发阶段。

与精准扶贫推进有效衔接

陕西省今年以来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及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坚持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为贯彻中央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中办25号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时,将精准扶贫作为农村改革的13个重点之一;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有关任务。7月中旬,省政府在安康市石泉县召开了市县政府分管领导参加的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会,推广石泉“三五”精准扶贫经验;11月初,省扶贫办在蓝田县召开全省移民搬迁工作现场观摩培训会,安排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移民搬迁工作。这些举措,紧贴当前区域整体推进和精准扶贫到户两项重点工作,总结交流了经验,明确了工作思路和重点,为推进全省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坚持扶持到户、责任到人。在建档立卡工作伊始,陕西省委、省政府就派出精兵强将,在50个国家片区县各安排1名挂职扶贫副县长,并明确了对新识别的8808个贫困村的干部驻村时间表,确定每个村至少落实1个帮扶单位、选派2―3名驻村干部、3年实现帮扶村和贫困户收入翻一番、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不脱贫不脱钩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省、市、县已安排20313名干部进驻7291个贫困村,剩余的村将在下一批次全部完成进驻。对此次识别出的贫困户,陕西省按照省市组织协调、县级统筹资源、乡镇制定计划的思路,安排省市县乡村干部、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能人大户等力量,对182万贫困农户结对进行扶持,并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和要求,针对性制定了扶持规划,分别一式两份的填写了《扶贫手册》,确保了帮扶责任、脱贫措施及跟踪管理落实到户到人。

坚持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按照国家精准扶贫的战略总部署,陕西省各级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强化政策导向,坚持机制创新,加强统筹协调,注重长效管理,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变新思路、创新机制、出新方法,探索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