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技艺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5:40:49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民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4-0047-03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地区。各民族文化以自己绵长的历史创造了今天瑰丽而斑斓的色彩。从1949年解放以来,由于得到了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新疆的民族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健康发展更显得迫在眉睫。其中,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民族文化中最具有古老的技艺符号之一,其保护工作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辽阔的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回族、塔吉克族、满族、锡伯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民族保留着许多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其中,传统手工艺是记录他们族群符号的重要标志,这些传统手工艺凝聚着少数民族的智慧、情感和创造力,记载着新疆各族群众文明演进的轨迹,反映了古老的文化精髓。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从最初的单独保护、分类管理,到保护文物古迹,后来延伸到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区域的保护,现在又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类别保护。当前,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更是被列入了议事日程和实施当中。

通过近几年对新疆各地传统手工技艺的了解,我们发现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掌握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人大多为老人

从实际情况看,许多传统手工已经出现了人亡艺绝、命悬一线的状况,如桑皮纸制作、苏尔制作等。以桑皮纸制造技艺为例,桑皮纸在新疆的使用历史悠久,直到明清时仍然比较盛行,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科技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只在维吾尔族民间仍部分在使用桑皮纸。20世纪80年代以后,桑皮纸制作技艺已经面临极度濒危。目前,除了几个年龄偏大的制作老艺人外,因为没有市场需求,制作桑皮纸的匠人都已转业,年轻人也不愿继承这门技艺。在此情况下,非遗工作者采取了博物馆式的保护方式,同时通过影像方式、文本等形式予以记录和保存,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这项民间艺术的续存。

(二)学习传统手工技艺的周期漫长

传统手工技艺的学习从跟随师父学习开始,一般需要3~5年。在此期间,只拿学艺的一些费用,难以持家。因此,乡村的年轻人更愿意从事其他来钱比较快的服务行业。

(三)多数传统手工技艺难有市场

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穆萨莱斯(一种饮品)、萨本(哈萨克古老的洗涤用品,类似肥皂)、奶酒等,都多仅限于本乡镇村的消费,难以形成规模,成本高。现代工业制作的酒、肥皂等价格低、消费群体多。在市场竞争中,传统手工技艺没有太多优势,处于弱势。

二、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独特人文价值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充分体现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长期适应大自然的过程中总结经验、热爱生活的智慧与情愫,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表现为:

第一,集中反映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历史记忆。新疆地理环境丰富多元,主要形成三大地域为特点的区域分布方式:以天山南部新疆、东部新疆从事农耕生产维吾尔族为主的传统手工,以天山北部从事游牧生活的哈萨克族、蒙古族等为主的传统手工,以在帕米尔高原生活的高原民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为主的传统手工。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深刻反映了从古代西域到今日新疆大地上的民族记忆和沉淀,也从另一面反映出了新疆少数民族的智慧得以施展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二,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技艺古老。如和田桑皮纸、花毡、切克曼、乐器、食品、服饰、毡房、小刀、马鞍等制作技艺,都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制作方式,至今仍然完整地呈现在少数民族的吃、穿、住、行中。

第三,艺术形式与宗教文化有机融为一体。手工艺作品中的图案造型和色彩的选用是一门再造物的技术,也是人们追求美的艺术。新疆传统手工技艺中选用的图案和色彩体现了新疆少数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图案造型方面,新疆的少数民族,尤其是主体少数民族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伊斯兰教的偶像禁忌是绝对的,允许绘画大自然风景,但不能画人。所以维吾尔族在花帽中选用的图案也多以花卉、果实等自然形象为素材,如巴旦木纹样、奇依曼纹样、各种组合花卉及几何图形,图案与纹样千变万化、各不相同,这种图案在中亚等地区也显示出十分广泛的宗教文化认同。色彩方面,新疆地表多以灰色暗淡的沙漠色为主,冬季往往寒冷而漫长,人们长期生活在简单的以灰色为主的环境中,对缤纷的色彩充满向往,于是选用色彩时,更偏向艳丽多彩的效果。

第四,有些民间传统手工项目制作方式同出一源。如维吾尔族中的切克曼、花毡、帕孜拉和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传统手工基本相同。维吾尔族刺绣和蒙古族刺绣、柯尔克孜族刺绣在工艺上也基本一致,这一特点反映了在遥远的游牧生活历史上,彼此同出一脉、同出一源。

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保护对策

新疆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发展,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政府定时向传承人发放生活补贴,解决生活困难;组织相关的演出,并在经济上给予回报;鼓励优秀的传承人带徒弟以培养接班人等。这些在一定意义上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得到了保护,但是相对于民间更多的民间工艺来说还远远不够。就当前而言,急需开展的工作为:

其一,广泛开展田野调查,摸清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现状。

2005年底,新疆启动了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过普查,3772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已获确认,其中少数民族项目占95以上。在公布的第一批108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传统手工技艺为30项,所占比例几乎达到1/3;在公布的第二批77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传统手工技艺占到17项。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截至目前,已经掌握了多数传统手工技艺的存续状况,指导和敦促各地文化部门通过视频、音频、文字记录等手段予以保存,各地针对技艺传承人也出台了有关扶持政策,将民间手工技艺的保护列入议事日程。

其二,对传统手工技艺生产过程、生产经验及时跟进,进行访谈、记录、录像和整理,形成完整的资料并建立健全的相关数据库。目前,采取了几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当地文化部门开展田野调查,对传统手工技艺利用多媒体样式记录,对技艺的历史渊源、分布、主要内容、价值、传承谱系等进行整理,形成完整的数据库,同时根据情况逐步申报为县市、地州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是由自治区级非遗部门对濒危和具有民族代表性的项目进行抢救式保护、保存,邀请专家“会诊”,提出相关保护措施予以对待。各地现在还存在着对传统手工技艺的认识不到位、保护措施没有因人制宜的情况,这都是在实际工作中亟需改进的。

其三,将传统手工技艺与艺人有机结合,整体保护。主要是通过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让传承人传、帮、带,带徒传艺。新疆地州和县市中,有相当一部分地方已经实现了这一做法。政府通过向手艺传承人发放补贴,如南疆莎车、阿瓦提、麦盖提等县给手艺传承人每月发放300~500元不等的补贴,鼓励他们带徒传艺,对拜师学艺的传人免除义务工等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艺的积极性。喀什地区对具有杰出技艺才能的民间艺人授予“喀什民间大师”的荣誉称号。东疆哈密、吐鲁番等地的文化部门鼓励民间艺人组织传艺馆、传习所,组成班社,参加地区、县市、乡镇举办的各类活动。这些措施都使工艺依附艺人可以代代相传,使得“保根留种、传宗接代”有了土壤。

其四,将传统手工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通过生产性保护,实现传统手工技艺的自救。“根据传统手工技艺自身的特点、规律和条件来展开,通过组织作坊化、体制民营化、流程一体化、规模小型化、制作精致化等,遵循传统手工艺生产规律和运作方式。”不能沿袭强调产速、量大、划一的大工业开发方式,盲目地追求产业化、市场化和商品化。所谓“生产性方式保护”,便是力求在不违背手工生产规律和自身运作方式、不扭曲其自然衍变趋势的前提下,将传统手工技艺导入当代社会生活及产业体系,使之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切合手工技艺存在形态和传承特点的生产性方式保护,是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方式基础,以至可以不断“生产”文化差异性的一种生态保护方式或社会文化实践。

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存在于老百姓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中,有些传统手工艺最能和时代接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那些适合采用生产性保护、开发措施的可采取适当集中、前店后厂的方式。和静县、博湖县、阿合奇县目前就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和静县、博湖县蒙古族的蒙古族特色刺绣基地、阿合奇县柯尔克孜族特色刺绣基地都是当地传统手工的亮点,既让传承人增加收入,又使他们有精力、有时间、有兴趣传承技艺,最终能形成品牌效应。这样最终不仅促进了传统工艺产业的发展,还可以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使得社会更加稳定。

近几年,在新疆各地,有一些传统手工势头较好,实现了生产性保护。在南北疆各地,已经初步形成了艾德莱斯绸生产基地、刺绣基地和乐器制作基地。如喀什市、新和县、疏勒县的乐器制作村,和田、洛浦的艾德莱斯绸制作基地,已经有产业化的势头,产品除满足新疆境内外,还远销中亚和欧洲一些地方,实现了致富小康。这是目前比较有效和现实的一种保护手段,已为国内许多地方政府所采用。

传统手工技艺在文化产业开发方面所拥有的巨大优势和潜力。例如具有就地取材、就地加工、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适合家庭生产或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丰厚的人文蕴涵,鲜明的民族特色,以材料、技艺、样式、风格的独特性所构成的手工品格,使手工产品已经成为文化附加值极高、市场竞争力颇强,并可以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品牌产品。

其五,加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研究工作,做好分类保护,以研究助保护。从这层意义上讲,仅靠记录技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研究。对于极度濒危而又不能实现生产性保护的项目,可以考虑采取文化记忆的形式进行保存。如土陶制作、维吾尔族切克曼布制作、乔鲁克靴制作、模戳印花布制作等,采取和桑皮纸制作技艺一样的博物馆式记录。对已经形成产业化的英吉沙小刀制作、地毯制作、民间刺绣、乐器制作等采取生产性保护方式等,研究考虑出台适合的政策、从税赋优惠到对传承人的资金支持等各个方面予以考虑扶持帮助。

其六,实现文化行政部门、传统手艺传承人及专家的“三合一联动模式”。这三者是民间文化普查及保护、振兴工作的主要力量,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实现良性互动。文化行政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负有领导、统筹、协调及督促、检查之责。传承人及其所属实体是手艺运作和传承的主体,也是手艺保护和振兴的主体。手艺人及其实体在当前常处于弱势地位,需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予以扶持甚至救助。吐鲁番、喀什、阿克苏地区在这方面进行了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吐鲁番文化部门和大漠土艺馆专家以及民间传统手工艺人合作,实现了“三合一联动模式”,已经成为当地展示传统手工技艺的一张名片。

四、保护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要意义

传统手工技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日本学者柳宗悦就曾说:“只有工艺的存在我们才能生活。从早到晚或工作或休息。我们身着衣物而感到温暖,依靠成套的器物来安排饮食,备置家具、器皿来丰富生活……因此,如果工艺是贫弱的,生活也将随之空虚。”

有一句话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这里恐怕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因此,这句话已经被订正为:“越是民族优秀的越是世界的。”而作为活态性流变的中华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无疑是一枝奇葩,代表着中华民族气质和自身的族群符号。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这些技艺在几千年的时间中成为永恒的文化空间,保存着我们民族的薪火,这种鲜明的气质和精神也成为了世界和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讲,少数民族的手工技艺已经不单单是谋生和生活的依赖,更是他们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动符号。

有了这些族群技艺,也就唤醒了自身的文化记忆和审美观,传递出发自内心的亲情、友情、爱情,在高山、平原、草原、绿洲、盆地优美而优雅地呼吸生长,散发出亮丽的光芒。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面对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挑战,活态性流变的资源持有者:传承人本身和传统技艺的文化生态面对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民族文化安全面对着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都是我们眼前必须警惕的问题。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长期以来少数民族的文化形态处于自发封闭的原生状态,其中一些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少,文化的规模和影响也小。规模小的文化,抵抗外力冲击的能力就弱,流失和失传的速度就快,通过市场机制发展自身的难度就大。从文化安全上讲,文化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作为突破口,加紧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对文化安全和边疆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做好,这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及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大事。

在如今经济一体化、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像保护物种多样化一样,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守护和传承多彩的民族记忆,不只是留住我们的美好传统和精神财富,更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吕品田.在生产中保护和发展――谈传统手工技艺生产性方式保护[J].美术观察,2009,(7).

[2]柳宗悦.工艺之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华觉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传统手工技艺不容忽视[n].光明日报,2005-6-3.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篇2

关键词:传统工艺;高职院校;工作路径

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劳动人民创造了门类众多、各具特色的传统工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指出,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1]。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标志之一。近年来,传统工艺振兴逐渐成为业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并被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2017年3月,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一、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的紧迫性

(一)身口相传的传承方式比较脆弱

香奈儿首席鞋匠称:“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2]。传统工艺的流传方式古老而传统,口传心授是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师傅向徒弟传授,长辈向后辈言传身教。大多数的传统工艺都是靠民间艺人的记忆手把手世代相传,没有文字的描述,缺少固定的媒介,而且传统工艺传承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种传承方式相当脆弱,一来时间久远,有些技艺变形甚至面目全非,二来如果传承不及时,就可能出现“人去艺绝”的尴尬境地,导致有些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的危险边缘。

(二)传统工艺传承“后继乏人”

一是愿意学习传统工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手工技艺的掌握需要进行长期的手工练习,无法短期内速成,充满了艰辛。现代文明带来了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带来了人心浮躁。当代的年轻人生活条件更加优越,择业也越来越带功利性,他们不甘寂寞,不甘清贫,更吃不了苦,学习传统技艺的主观愿望和要求越来越低,能潜心学习传统工艺的越来越少了[3]。二是传统工艺从业人员自身的局限性。至今,仍然较少有开设与传统工艺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传统工艺依然延续传统的师徒传艺模式,大多数传统工艺从业人员未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和系统的艺术基础理论辅导,必然导致其发展潜力受限。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不高,创新、创意能力后劲不足,直接影响到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行业产业做大、做强、做特更无从谈起,传统工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三)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现代工业文明带来先进的生产力,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机械化的流水线,使得工艺品可以“规模化”、“集成化”地批量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纯手工的传统工艺品较为精细化,但更费工、费时,在市场竞争中价格上无法体现价值,明显处于劣势,手工艺人的生存面临危机。穷则思变,生存的危机决定了传统工艺在新时代必须走创新发展的道路。

二、高职院校传承创新传统工艺的可行性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指出: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发现手工劳动的创造性价值,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1]。传统工艺振兴在当代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既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也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在高职院校举办相关传统工艺专业,将传统工艺融入校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培养传统工艺传承人才,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职院校传承创新传统工艺的优势

1.人才培养优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部分高职开设了传统工艺相关专业,并深化教学改革,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各具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不断克服传统师带徒和传统高职课堂教学的弊端,为传统工艺在高职校园的传承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2.教学及科研优势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他们科班出身,理论功底扎实,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掌握了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很多高职院校都聘请生产一线匠人、工艺大师担任实训教师,成立大师工作室,教学中以实践为主,突出生产工艺,提高了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优良的师资是传统工艺传承的中坚力量。而且高校容易集聚政行企校多方的力量,资源丰富,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为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提供了智力保障[4]。3.文化传播优势互联网时代,信息即时性强、互动性强、覆盖面广。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力军,高校也重视新媒体平台建设。利用高校较为完善的新媒体系统进行传统工艺知识报道,介绍传统工艺的内容和形式,挖掘其中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多层次多角度引导师生开展网上讨论、交流,可以有效覆盖全体师生并提高师生对传统工艺的认知度,吸引更多师生自觉参与到传统工艺的研究保护中,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

(二)高职院校传承传统工艺的契合点

1.有利于形成特色高职校园文化传统工艺一般都经过上百年的历史传承,它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物质财富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传统工艺包含的文化元素、工艺理念、技法技艺及设计观念,凝聚了历代以来工匠的实践经验,物化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支撑和动力来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可以引导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为校园主体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传统工艺的产生与地理背景和历史发展密切联系,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工艺风格。传统工艺具有地域特色,它承载了区域的传统文化,反映了区域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区域性人群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可以说,传统工艺是地方文化的精华。高校建在地方,在校园文化中大力弘扬地方文化,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同时以当地的人文底蕴培育大学文化特色,势必催出生极富个性特征的文化校园。在高职办学,开设传统工艺相关专业,将地方传统工艺纳入学校办学体系,也是高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更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丝绸、陶瓷、漆器上的鲜艳色彩、美工图案,雕塑摆件、民族服饰中的高超技艺、精美设计,既实用又美观,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流露出古代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境,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具有积极向上的审美教育意义。审美素养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传统工艺的审美功能,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高职校园文化的品味,形成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2.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传统工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创造力,是中国技术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口授心传,将匠艺传承,也将专注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传递[5]。高职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办学目标是要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高职校园中传承传统工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有利于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有利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传统工艺既具观赏性、艺术性,又具收藏性、实用性,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很多地方政府都深入挖掘当地的传统工艺文化,并作为当地一项重要产业大力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高职院校紧贴地方产业发展,开设传统工艺相关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高职院校传承创新传统工艺,不仅可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还可以为当地产业培养一大批“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的现代手工艺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举办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职工等培训技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促进就业,增加收入。

三、高职院校传承创新传统工艺的路径分析

(一)要以文化传承为定位,形成校园文化品牌

传统工艺极具人文底蕴,以独特的风格给人以美的感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入校园文化首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通过文化传承,可以增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也可以形成保护、传承、创新传统工艺的积极性、自觉性。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积极创设活动载体,找准结合点,力求工作成效。通过开展传统工艺宣传、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组建学生社团,邀请非遗传承人指导开展活动,形成课内外互动的良好局面;开展主题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体验传统工艺;举办传统工艺作品展,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效等。

(二)要以“校行企”合作为基础,形成工作合力

近年来,各地政府都更加重视传统工艺的发展,传统工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一大批传统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以及工艺美术产业龙头企业。传统工艺在高职院校的传承与创新,仅靠高职自身的力量还远远不够,需要得到行业、企业及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等的优势资源、技术力量等多方面的支持。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大与行业、企业合作力度,整合大师、非遗传承人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人力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现代学徒制,院校通过聘请知名行业大师、非遗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或直接进入教学一线充实教师队伍,立足课堂面对面向学生传授技艺;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科任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学术交流。同时,发挥院校科研的优势,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传统工艺科学研究。

(三)要以技艺传承为导向,培养新生代工艺大师

传统工艺融入高职院校最终目的是实现技艺传承,通过高校培养人才,使得传统工艺后继有人,并将传统工艺进一步创新发展,发扬光大。可以结合专业教学,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组建专业团队开发教材,收集整理传统工艺优质资源资料,采用网络、新媒体等先进技术,通过文字介绍、实物图片、视频展示等形式,建成一流的传统工艺教学资源库。要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深入研讨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围绕匠心素养、技艺传承、创新创业等多层次开发特色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要大力探索现代学徒制,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创意,着力培养新生代工艺美术大师。

(四)要以服务产业为宗旨,振兴传统工艺

传统工艺的传承要依托于整个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带动传统工艺的创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最终是要服务产业发展。将传统工艺融入高职校园文化,以此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服务产业发展。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并承办大型的文化艺术展,搭建技艺交流平台。通过及时关注、各种传统工艺品博览会、传统工艺大展、大赛等信息,不定期开展岗位能手竞赛等,组织指导学生作品创作,推荐优秀作品参展、参评,提升学生工艺素养、技艺水平。同时要以创新创业为指导,建设校内创业产业园,提供创业导师、创业基金、创业场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学生以传统工艺产品作为创业方向。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n].中国文化报,2017-03-27(1).

[2]李晓岑,朱霞.传统工艺与中国品牌[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33(2):98-103.

[3]陈昕.非遗进校园的实现途径与实证研究[J].美术大观,2016(12):172-173.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篇3

关键词:设计艺术;本土化;民族旅游工艺品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intoCurriculumReformationof"HandicraftDesignRelatedto

nationaltourism"inthevisionofLocalization

weiJian-hua

作为旅游工艺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旅游工艺品是指以民族工艺品为基础应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者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商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情独特,民族特色手工艺资源十分丰富,如苗族的刺绣、彝族的民间漆器、壮族的壮锦、湘西土家族的织锦。随着近年来旅游开发的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民族旅游工艺品也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

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生产工艺技术相对落后,缺乏创新与技术支持,在开发上注重模仿与粗加工,忽视地方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与研究,致使其内涵、功用与艺术性等方面脱节;再加上包装过于简陋,使得我国民族旅游工艺品“内涵少、品味俗、档次低、无特色”[2],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加快提高旅游工艺品设计人才的素质,增强旅游工艺品的研发力度,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尤其是在当今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开发出能真正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对于民族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和开发,云南大学张晓萍教授有过精辟的论述。她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本土化,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同时注入现代人的需求,使产品既能体现民族文化深层次的东西,又能在遵循基本工艺技术的同时在技艺上有所创新,再经过加工,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工艺精湛的现代人能接受的民族旅游工艺品。这样传统、文化商品化、真实性等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才能得到顺利解决,民族传统工艺品才能很好地完成其自身转型。[3]

为此,笔者认为,《民族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应以本土化为着眼点,根据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建立课程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多元化的民族文化生态,充分利用现代艺术教育手段,将民间艺术与现代创意思维相结合,将民族审美意识融入到工艺技术中,根据市场与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适合民族地区旅游院校特色发展的课程模式。下面仅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工艺品设计专业为例,对如何在本土化视野的观照下进行《民族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作简要探讨。

一、《民族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旅游市场对民族旅游工艺品设计人才的能力要求分析

(1)民族手工艺传承能力

掌握本土民间、民族手工艺的操作技巧、使用材料及工艺流程,并能够通过现代设计表现方式,采用手绘、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式将设计效果图呈现并制作出来,能使民族手工艺得以完整地传承下来。

(2)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研制的能力

要求设计研发人员在设计开发和研制的过程中,注重以民族的精神、风俗习惯、民间文化特点等方面因素为基点,从题材、材料、工艺、功能、角度转换、包装等因素上开发、改良与研制具有现代元素的民族旅游工艺品,使其适应多元化的市场环境。

(3)市场认知能力

民族旅游工艺品作为旅游商品,与市场经济直接挂钩,这就要求设计研发人员,对行业的现状、未来发展及市场走向进行深入了解,有策划和定位产品,设计与研发产品的能力。

(4)民族文化传达能力

民族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内涵是民族文化的表达与传播,为更好地向客户进行阐述讲解和推荐,要求设计研发人员熟悉本土民族文化、有着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技巧。

(5)知识更新的能力

一名优秀的民族旅游工艺品设计研发人员必须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最新信息和技术,不断设计出新颖的、深受市场欢迎的作品。

2.《民族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

民族旅游工艺品有无竞争力、能否满足旅游者购物时更深层次的文化需求,关键在于产品是否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有文化内涵才会有生命力。民族旅游工艺品的消费应能满足旅游者对物质和地方民族文化的双重消费需要。

因此,《民族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既要走出专业技能的圈子,又要了解与整合民族文化,立足地区特色,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同时应把传统艺术和现代意识以较高的艺术水准结合起来,并将这一思想融入到开发设计中,以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设计制作的作品在展现地方民族特色的同时,又能成功地转化为产品,被市场所接受。

具体来说,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较为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知识,了解我国民间工艺品的发展历程,较为熟练地掌握至少一门民族传统工艺,学会电脑制图,具备独立进行民族旅游工艺品市场调查及产品设计研发的能力。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还要求其具备对本民族的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能力。

二、《民族旅游工艺品设计》教学内容的开发

针对本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应该在传统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市场发展的要求,对课程教学内容作合理的调整、补充及创新。[KH*2D]

1.传统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

传统民族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共64课时,其中,1/4的课时用于民间文化的学习,1/2的课时用于传统技术的学习,余下的1/4课时中,1/4课时用于设计理论的讲授,3/4的课时用于民间工艺品的设计。

通过教学,学生大致可以了解我国民间工艺品的发展过程,对民族民间文化有一定的理解,提高传统民间文化的认同感和热情;有针对性地掌握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并进行改良与创新,使民间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了解所在地域民族的文化和当地民间的一些基本技艺,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设计与研发。但当学生离开本地时,由于不了解其它地域的文化及民间工艺,无法进行民间旅游工艺品的设计研发。其次,课程中,学生只能针对少量的民间工艺基础技艺进行学习,无法得到深入的提高,加上对市场不敏感,直接制约了学生对地域性民间工艺品的研发能力。如何使学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保持可持续性的发展,这是摆在专业课程教学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由此可见,传统民间工艺品课程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市场对学生设计能力的需求。

2.旅游市场对民族工艺品新要求形式下的新的教学内容

要解决学生设计能力提高的瓶颈,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兼顾艺术设计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民间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原则,善于挖掘运用民族文化因素,重点突出实践性教学。

开拓教学思路,可以从民间工艺美术的材料与造型入手。挖掘民间工艺美术形态与材料的关系,并带有民间传统视觉与民族精神两方面的组织活动――也就是造型活动。通过对民间工艺美术造型、材料、功能的分析研究,找到切入点并通过吸收、改良和发展原有的民间工艺美术造型、材料、功能等要素,创造符合时展的新的造型、开发新的材料及功能,加强设计表现力及设计创新能力。因此,除掌握传统工艺手段外,可在教学安排中加入民间美术与综合材料运用以及相应的造型手段等内容。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培养学生从民间美术中寻找创作理念,加强学生综合吸收并合理地运用现代设计思维与市场调研相结合的能力,使其在民间旅游工艺品市场中保持可持续性的研发能力。因此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市场调查的内容。

拓宽资料查询路径,鼓励学生使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增加其设计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期间,除教师、图书馆、网络提供的技术与信息外,教学内容中还可安排鼓励学生到周边相关企业、景点景区、地方地域实地考察或实践实习,使学生在市场前沿获取最新的技术、信息,以期更好地进行民间旅游工艺品的设计与研发。

加强学生对自身民族艺术文化素养的培养和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成为本土化民间旅游工艺品的设计人员,依托本土自然资源,为地方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品进行保护、继承和创新开发而努力。

教学内容调整后,课程更注重整体水平的提高。课程中,增加了市场调研的内容,并将民间旅游工艺品设计的思维方法及手段提前到工艺技巧学习的前面,使学生在学习地域民间工艺技能的同时,对该项民间工艺品的感悟更深,整体把握感更强。调整后的民间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更注重理论加实践的学习方法。在理论部分,加入了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观察行业信息及新材料,学生通过直观、自主的学习,吸收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实践部分,则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学生自课程开始,便与市场进行直接接触,对设计创新的敏感度提高,在专业技术学习的同时,有意识地对传统工艺技术、材料与市场出现的新技术、材料进行观察比较;这极有利于学生后期设计创作时能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资料,使其作品在质量上、创新程度上都有所提升。

三、《民族旅游工艺品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旅游工艺品设计的教学方法,在理论部分,通常采用多媒体课件放映图例分析并进行作品欣赏。实践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教师讲授、示范为主,学生自学、自练为辅,进行观摩学习和实操练习。在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一般采用个别指导的方式。

通过传统民间工艺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到,在传统的民间工艺品的课程教学中,更注重技术的传承,课程内容影响到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在一种被动的学习氛围中。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学习,教师示范――学生观摩的方式进行,即使是学生自主学习、练习的部分,亦是教师指导――学生改进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直沉浸在技术的学习中,苦苦进行技法练习,很难有时间进行思维训练。在最后一周的设计创作课程中,学生一直没有接触市场,对市场上的新颖材料及新信息不够了解,因此思路不够开阔,设计水平难以提高。

高职教育应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结合高职特点,以学生为主导,在传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明确方向,强化五种能力,即民族手工艺传承能力、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研制的能力、民族文化传达能力、市场认知能力与知识更新能力的培养。

在民族手工艺传承方面,在图案以及雕塑基础的训练中,增加吉祥文化及民间装饰图形设计运用等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电脑、网络等,开扩学生的眼界。同时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工艺美术史与设计史知识,可带领学生深入民间,从民间艺术品中学习造型、构图及色彩的表现方法,在了解传统工艺技法和材料后,探索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设计方法。

在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研制的能力方面,在设计理论上,一方面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强化贯穿思维训练,使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例如,在各种工艺品制作的课程中,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强调诸如旅游学、人文历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实践上,一方面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操作学习,一方面聘请行业专家到工作室和学生一起对课程各方面进行探讨,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以及实践操作的兴趣。

在民族文化传达能力方面,可以通过作业讲解锻炼学生的设计表述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跟着教师参加一些民族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制作,或者参加一些创作大赛,学生可以单独完成设计作品,也可以几个人组成一个设计团队,相互沟通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分析思辨与团结协作能力。

在市场认知能力方面,要增设市场调研、消费心理学等理论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市场意识,准确把握旅游市场的动向,针对客户的心理,研制开发具有本土化民族文化内涵、展现本土民间手工艺特色,具有纪念性、观赏性、艺术性、独创性、民间地域性、收藏性于一体的改良民族旅游工艺品。

四、结语

总之,民族地区旅游高等院校培养的旅游工艺品设计专业人才是文化传承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旅游工艺品设计》课程在能力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可以对旅游工艺品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为培养出优秀的地方旅游工艺品设计研发人才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廖杨.旅游工艺品开发与民族文化商品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5,(03).

[2]张文祥.论我国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创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2).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篇4

一、民族传统手工艺与当代工业技术教学的关系

传统手工艺是人类社会手工业生产时期重要的技术生产手段和文化表征。随着全球现代工业技术文明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最终会失去其生存的土壤,成为博物馆里的研究和保护对象。为此,各个国家都采取了各种措施对民族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和传承,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创造力的活动,在广泛利用工业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的同时,需要更多民族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文化的加入来解放艺术家的“手”和“心”。

(一)民族传统手工艺是工业生产式样的重要来源

在机械化技术产生之前的农业社会,民族传统手工艺不仅是工艺美术品的主要制作方式,而且是重要的技术生产手段,是一定时期内地域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更是工业生产式样的重要来源。在国内,直至20世纪初期,手工技艺仍然是生产资料及工艺品的主要制作方式。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出现的“迪塞诺艺术”②使手工技艺成为单独的艺术样式,并最终导致机器生产的出现。机器生产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进一步促进工业技术的改革和发展。

(二)民族传统手工艺是现代艺术设计及创作的重要方式

机械化生产虽然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然而,由于机器生产的产品形式粗陋、单一,缺少艺术性和文化性,19世纪末期,英国艺术家威廉?莫里斯率先采用手工艺的方式,将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结合,进行家具、织物、墙纸、瓷砖、地毯、彩色镶嵌玻璃等物品的设计制作,并通过“莫里斯商行”进行作品的销售和设计理念的传播。此举被称作现代设计的开端。威廉?莫里斯开创的以手工艺替代机械化生产的方式在德国包豪斯运动中发

展为设计师在手工作坊里进行产品设计,在工业生产线上进行产品复制和生产,使手工艺成为现代设计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后工业社会的今天,民族传统手工艺技术不仅是现代设计的重要方式,更成为众多艺术家创作的手段。

(三)民族传统手工艺作品是现代设计师重要的灵感来源

一定区域内的手工艺品都具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体现出该区域人民的审美和文化特点,历经时间的锤炼,足以成为承载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在世界文化逐步融合的今天,要加快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不但要在本民族内部进行纵向学习,更应该在不同民族间进行横向学习。各民族传统文化都是现代设计师及艺术家寻找新的艺术创造力的来源。不同民族、不同特色传统手工艺品的色彩、造型、纹饰等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是新设计语言的实现,更是传统手工艺现代转化的新尝试。

二、当代艺术设计学科是依托实验教学建立的科学体系

实验教学从古即有,是一种借助仪器设备进行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工业社会,各学科倡导的实验教学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模式转变而实施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特定的教学场地中借助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近20余年来,随着微型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实习车间已不能满足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新型美术实验教学对所需场地、设备仪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是对信息社会下创新型、开放型艺术教育体系的实践。

(一)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

在包豪斯之前,手工艺教育基本都是在作坊中进行的,为实现格罗皮乌斯提出的“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的教学理念,包豪斯创造性地在学校设置了各类实习车间,并创立了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设计与制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体系的肇始。

为实践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包豪斯学院制定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大体上可分为基础课、工艺技术课、专业设计课、理论课及与建筑有关的工程课等几种类型。基础课时长半年,在课堂内学习,主要内容是基本造型、材料研究、工厂原理与实习等。此后的三年时间学生基本都在实习车间进行工艺技术课和专业设计课学习,学校针对不同工艺技术课,聘请造型艺术家与手工匠师共同授课,在课堂上既传授美术与设计,又传授技艺与方法,为实现设计与制作一体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实习车间主要有编织工厂、陶瓷工厂、木工工厂、金工工厂、纺织工厂等,除了部分手工仪器外,更多的是为大规模生产、创制现代日用品新式样和改进模型的工业设备,学生可依靠专业生产设备设计制作出可直接进行工业生产的模型和样品,使设计方案和产品直接与大工业生产接轨,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

作为现代设计的诞生之地,包豪斯创立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为设计艺术教育体系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开创性地建立了现代艺术设计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的范本,为此后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范例。

(二)中国艺术设计学科的实验教学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工业技术低下,农业生产落后,为了尽快得到世界的认同,国家依靠对民族传统手工艺产品的输出,在实现大工业生产原始积累的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文化认同。各级政府大力兴办工艺美术企业,并形成科研、教育、职称、流通、进出口、评奖等六大工艺美术行业体系。工艺美术教育体系囊括了全日制大学(包括本科、专科、研究生等学位教育)、职业中等学校、工厂企业办的学校等,与其他体系交相呼应,是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工艺美术大学及职业中等学校里面一般都设有工艺实验室,这些工艺实验室是传承和发展工艺美术技能、工艺,进行创作设计的重要场地。

随着国内现代工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对高等教育本科目录进行调整,以“艺术设计”替代“工艺美术”相关专业;0年代末,代表我国工艺美术教育最高水平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转换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此时,新型实验室的概念也迅速被引入艺术教育领域。与传统实验室不同,新型艺术实验室除了承担教学、研究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创造性培养。2005年,我国开始实施艺术实验教学质量工程,对艺术实验教学提出了根据院校特点进行特色艺术实验教学模式探索的要求,这将有利于各艺术院校的长远发展。

三、民族美术实验教学是实现民族传统手工艺向现代手工艺转变的重要途径

自我国高等教育本科目录以“艺术设计”替代“工艺美术”相关专业后,艺术设计教育既要适应工业化生产要求,对工业化生产起促进作用,又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实现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各艺术院校在艺术实验教学质量工程的指引下,努力探索艺术教育中传统与现代的新型结合。其中,中南民族大学提出的“民族美术实验教学”无疑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

所谓“民族美术实验教学”,首先是指在美术各专业教学体系中,根据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在实践教学基础上,构建一个以技术创新实践教学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其次是指在实验教学体系内融入民族传统手工艺内容。在具体课程安排上,要根据地域特色、院系特点及手工艺发展趋向进行课程设置,并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最终实现民族手工艺从“工艺到造物,从工艺到技术”的现代化转换。

(一)从工艺到造物

造物是人类最早和最普及的活动之一,工艺是造物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造物美学的主要表现。工艺可分为人工工艺即手工艺和机械工艺两种,造物也可分为人造物即手工造物和机械造物两种。工业社会,机械工艺和机械美学是造物的主流,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尤其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为新的造物美学提供了滋生的温床。新的造物美学是在后工业社会条件下,以实用主义为原则,结合传统手工艺和机械工艺的优势,以创意性造物为核心的生活态度。简单来说,就是把手工艺和机械工艺转化为一种造物的手法。在民族美术实验教学中,实现从工艺到造物的转变首先要解决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受后现代主义艺术观的影响,传统的艺术学科内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艺术学科之间也形成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艺术设计学科内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一批被称为“设计卩师一造物人(designer-make)③的新型设计师,采用单件制作或限量复制的形式,设计、制造、经销产品。这批新型设计师一方面具有手工艺人的若干特征,另一方面,他们又普遍采用工业化材料以及机械化加工手段,用最接近时代的形式语言进行产品设计。“设计师一造物人”的出现,打破了工业社会的批量化生产模式,成为传统手工艺向现代手工艺转化的重要标志,引导着新型造物文化的出现。受“设计师一造物人”影响,愈来愈多的艺术家也开始借助传统手工艺技巧和手段进行创作理念的实现;而更多的手工艺人利用自身对材料的熟悉,也开始了以个人想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试图使民族传统手工艺走向更广泛的艺术平台。

(二)从工艺到技术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篇5

关键词:优秀传统手工技艺;中职学校;传承;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148-03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各地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手工技艺。这些久经历史岁月的考验,经世世代代能工巧匠之手一点点积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已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因其选材独特、构思巧妙、技艺精湛,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如景泰蓝、四大刺绣、旗袍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手工技艺逐渐式微,被人淡忘,甚至消亡。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得以传承下去,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这些问题值得大家探讨。

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许多传统手工技艺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大部分传统手工艺产品生产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效率不高,手工制作的方法已逐渐被机械化、规范化、标准化所替代,导致许多传统手工艺企业的生存成了问题,手工艺者下岗、转行现象严重。尤其是许多人追求的不再是技术的精湛或作品的独特性,而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沉不下心来学习研究、精雕细刻,而是一味降低成本,导致量多质次,更阻碍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此外,随着那些担负着传承重任的老艺人年龄的增大,后继乏人,许多绝技都已少人知晓,极有可能“人亡技绝”。一份调查数据显示,1979年以来,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204人,到2005年仍健在的仅有147位。“大师”减多增少的趋势,使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形势堪忧。如果再不重视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我们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那些优秀传统手工技艺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古董”艺术,后人只能瞻仰而无从继承。

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教育势在必行

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困境已引发职业教育界与行业人士的强烈危机感。经过有志之士的奔走呼告,极力抢救,传统手工技艺渐渐走进社会大众的视野,并在大家的努力下出现了少许的回归。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方面已走在沿海各省的前面。现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也开始行动起来,由政府牵头,尝试出台了一些扶持传统手工艺行业的优惠政策,这无疑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发展的福音,由此必将带动各地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重视。

但是,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无论是社会上的盈利性机构还是非盈利的培训单位,多是采用临时、短期快速培训的方式,目的在于解决社会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或是为了满足特定人群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兴趣与爱好,这些做法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无论哪门手艺,都需要长时间、系统地学习与训练,经过长期不断的摸索与熏陶、继承与发扬,最终才能形成个性鲜明、具有代表性、有一定内涵的手工技艺产品。如福建省福州的寿山石雕、脱胎漆器,莆田的红木家具,泉州的惠安石雕、影雕、提线木偶,厦门的珠绣、漆线雕,漳州的掌上木偶,闽南地区的宗教、戏曲服饰制作等等,这些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均经过了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各自一套系统而严谨的制作流程与技术要求,绝非经短时间的培训就能掌握的。

职业院校的教育者也意识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艺术传承不能就此淹没在经济大潮中,他们开始行动起来,把研究、学习、传承传统手工技艺当作己任,并开始努力推行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教育。各大专院校也纷纷开设了各具特色的手工课程,如手工编织、蜡染、扎染、珠绣、堆绣、绢人、糖人、花草纸、彩陶、银饰制作、石雕等等,并逐渐形成本校的特色专业(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不足。

2013年初,教育部正式批准了首批100所中、高职院校的申请,在公布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名单》中,有32个省、市、区(包括新疆建设兵团)共计100所学校100个示范专业,结束了各大院校各自为政的局面,使民族文化传承正式进入全国职业教育的示范专业建设行列。福建省有5所大、中专院校的5个专业成为示范专业点。

中职学校在传承传统手工技艺中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人才的培养。中职学校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于大专院校。大专院校重在系统研究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渊源与技艺发展情况,偏重学术研究。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在于技艺上的继承,即专门学习、掌握某项传统手工技艺,重在实操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人才的培养方面更实用、更有效,正好与大专院校起到互补的作用。中职学校开设特色手工课程,可改变传统的“师徒式”一对一的教授方式,使传统手工技艺的教学正规化、规模化,一届毕业生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可达近百人,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师徒式”人才培养数量少的局限,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其次,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传承。传统的“师徒式”传授方式主要靠口耳相传,很难积累系统的实物、文字、图像等有形可查的资料,工艺技术容易失传。中职学校在设置专业或课程时,可不断积累有关工艺的各种文字、图像及实物资料,并通过整理历史文献、采集实物、口述资料等形式,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提炼升华,使传统手工技艺从个体化的手艺转化为系统性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传统手工技艺的整体水平。同时,通过资料、教材等形式将这些手工艺知识和技能详细记录下来,可使传统手工技艺得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易于后世学习,也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造有利的条件。

再次,有利于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技术提升。传统手工技艺要发展,离不开继承与技术革新。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日渐走向没落,一方面,是因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技术落后、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中职学校为了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设置上要求教学内容丰富多样,这就间接地对教师的技艺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所传授的技艺不仅应是对传统技艺的继承,更要适应当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实际,并要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做法势必促使教师不断改进、完善原有的技术,丰富产品的种类,使学生既能掌握传统手工技艺,又能贴近生活,从而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技术革新与提升。

最后,有利于促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中职学校的任务之一是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学校围绕当地紧缺人才设置专业,所设置的特色专业往往与当地的特色经济密切相关。在一般情况下,很多传统手工业是当地的特色经济、特色行业。正规化、规模化的特色手工专业教学不仅可为当地特色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也可为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促进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

中职学校手工艺课程的教学实施

目前,中职学校开设传统手工课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以兴趣小组、选修课形式出现,除艺术类学校外,其他中职学校的传统的手工艺课无法成为必修课程中的一门。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教学实施上存在很大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确定目标,编制教学计划。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传统手工艺,选择一、两个传统手工艺项目作为主要学习目标,所选项目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强、地方特色明显、适合中职生学习特点等方面。笔者所在的厦门市有几个传统的、濒临技绝的手工艺,与服装专业相关的如珠绣工艺、掌上木偶与宗教用品等小服饰制作。为了让中职生爱学、肯学、好学、学好,经过一番调研,服装专业最后确定以微型服饰制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学习时间为一年,分基本技艺学习、设计与成品制作学习两个阶段。

中职学校在实施教学时先尝试以第二课堂形式引进传统手工艺学习,在教学条件成熟时再把手工艺课纳入正式的课程体系中。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从2010年开始开设服装手工制作(包括堆绣、贴绣、吉祥结编织、布艺等内容)、闽南手工糕点制作(包括月饼、炸枣、麻薯、甜果等)、手工钥匙打磨等手工艺课程,其中,闽南手工糕点制作已正式编入烹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服装专业也开始考虑将珠绣、宗教服装手工制作以选修课的形式纳入服装专业课程体系中,并作为专业特色,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将厦门的传统特色手工技艺发扬光大。

其次,采用小班制的教学模式。传统手工艺课教学因受技术限制,很难以大班形式授课,主要采用小班制形式授课,人数10~15人为宜,地点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配备所需的设备。以服装手工课为例,开始以周六第二课堂形式授课,实行二年后条件成熟,开始尝试以选修课形式进行。课时安排每周4课时连上。一个班15人,配备1~2位手工教师授课,分3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以组长为代表,负责本小组成员学习任务的安排与进度。实训室配备多媒体设备、版桌、烫台、电脑、展示柜及学习必备的专业用具。在实训室里即可完成从设计、打版、制作到成品展示的所有任务。

再次,多途径的师资保障。困扰特色手工艺课程教学实施的问题在于手工艺教师难寻。解决这一问题有几个途径:(1)从民间寻找能工巧匠来校授课。如我校就从社会上找到厦门当地很受欢迎的布艺“手工制作达人”、“面点制作大师”来校兼职,担任手工艺制作课程教师。(2)从行业协会中获取人才资源。如我校从厦门纺织服装行业同业协会聘请到高级版型师来校指导手工打版。(3)借助合作企业的人才优势为学校服务。如聘请企业专业技师和工程师来校授课、进行技术指导或开设讲座。(4)挂靠高校,通过师资培训、开设讲座、来校挂职等形式解决师资缺乏问题。我校服装专业的做法是从社会上聘请能工巧匠做为长期的兼职教师,同时安排本校教师通过外出培训、跟班学习的方式,培养出自己的手工课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不足的问题。通过三年来的努力,我校的手工教师基本上能承担服装手工制作基本技术的教学任务。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职学校的特色专业将会使各地的传统手工技艺重现艺术生命,重新走进文化艺术殿堂,让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再次感受“中国元素”神奇瑰丽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中职传统特色专业情况介绍[eB/oL].(2013-05-24).http://.cn/05edu/system/2013/05/24/019359508.shtml.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篇6

非遗产品需提高适用性

中华文明在历代民族发展过程中都催生出很多技艺,无论是产品的功能还是形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需要。每一代的优秀工匠适时地把它引入当代社会,就形成了漫长的技艺传承过程。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工匠,这些技艺早就不复存在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发展需求和手艺人生存空间的变化,一些传统技艺失去了现实价值与意义。从古到今,手工技艺经历了多次中断和创新,能延续至今的无非是适应当代需要的技艺。

技艺的传承,要根据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来确定。技艺,要实际地引入到劳动情境当中,去唤起劳动者的热情,这就需要产品必须融入当今人们的生活。

现在一些技艺出现传承难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其产品不被社会所接受,或者说是被新的产品替代了,自然而然,劳动者的生产热情就会被湮灭。

技艺如何呈现在产品中,最终唤起生产者的喜悦和成就感,并让消费者获得快乐,这是当下工匠和手艺人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考虑产品适销对路,即产品在现实社会的适用性。

举例来说,被称为“天下第一剑”的棠溪宝剑在古代是战争的利器,但在和平年代,其武器的作用已经不被需要,于是它增加了大量的花纹,功能朝着装饰性转换。

可以说,转变思想,积极创新,才是传统技艺功能寻得保证的关键。很多传统技艺面临困境,是因为很多工匠已经习惯了原有的目标,他不习惯于从原有的工作目标中灵活地脱出来,才导致了一些传统技艺的功能在保护过程中与时代脱节。

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非遗传统技艺的从业人员身上,同时还取决于整个国家不同发展时期的政策、环境、形势等诸多因素。经济全球化为人社会带来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这使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和条件,加之强势文化的猛烈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面临退化甚至消失的危险。

非遗保护需系统化

无论就继承传统还是就开创未来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对人类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先后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让国际社会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如同生物多样性一样,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也需要多种文化。这使保护、抢救历史文化成为必要。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及时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中国的非遗保护由此步入系统化、法治化阶段。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政策的保护伞之下,一些非遗传承人或保护单位形成了思维定势,将项目传承的好坏与政策直接挂钩,甚至认为政策是决定项目能否继续存在的唯一因素。部分非遗项目产生了政策依赖症。

非遗项目的生存发展取决于其生存环境和项目本身的价值优势。强化非遗传承保护的政策扶持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但强化并不意味着包办,政府不可能承包所有非遗项目的传承,最终的工作还是要靠传承人和保护单位去做。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和文化消费的需求变迁,极大地改变甚至消解了非遗的生存根基,众多弥足珍贵的非遗资产逐渐滑向消亡的边缘。

非遗技艺需商业化

企业与手艺人的结合,从某种程度上既能保证非遗手艺人的纯粹匠心,又能使非遗手工艺品在市场流通,对其传承与保护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山西省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刘国平表示:“山西现在大部分非遗企业都处在垂死挣扎的境地,光靠国家的扶持很难生存下去,只使有文化和金融结合起来,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非遗企业才能发展,非遗项目才能从本质上继承下来。”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篇7

首先从技艺方面来讲,传统工艺美术完全是纯手工制作的过程。同时还带有很强的乡土气息,因此具备了很明显的农业特征。其中有一部分为民间流传,但大部是为少数社会高级阶层服务,因此上层社会的审美要求取向直接决定着传统工艺美术的方向和发展。而艺术设计则是在工业化大生产中完成的,建立在工业进步发展的基础之上,有着明显的工业时代特征,表现为反应较多数人的审美取向。从从业者的地位方面来分析:传统工业从业者的地位相对比较低下,由于封建社会的阶层意识和等级划分就决定的这一点。其中也有这些从业者的审美以及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导致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缓慢。而艺术设计的从业人员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审美和专业知识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在设计定位上可以考虑比较周全,面向市场,了解供求,很好的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不同程度的彰显个性,这就同时也推动了设计的发展。

2传统工艺美术和当代艺术设计表现不同的美学思想

实质就是手工技术的返璞归真与机械技术的高科技含量的比较。手工技术的美常带有丰富的个人情趣,贯穿着一些清新自然的人文思想,保持着很感性的特征,以真实质朴为美。而机械技术的美是建立在实用,与市场接轨的基础之上,更注重实用性,反映的是大批量、标准化的和谐、统一和理性的技术美特征。功能美与技术美是当今艺术设计美学中的主要内容。如果说工艺美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那么艺术设计就是以科学和艺术作为结合体。

3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和专业设置

传统的工艺美术在技能方面有很高的要求,技艺熟练是最主要的。这种偏重技术和传统技能的培养模式就势必导致理论知识的匮乏,当代的艺术设计理论是以西方的思辨的哲学体系为依托的一种被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有多种形式的传播。促使人们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多元化的变革。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篇8

【关键词】漆艺术漆器发展

漆艺是中国人发明的,它是我国先民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早在汉代,我国的漆艺术就远播海外,到了唐代,中国的很多工艺髹饰技法传到日本,对日本的漆工艺体系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奠定了日本漆工艺的基础。早期的日本漆器,无论是技法还是纹样都深受中国的影响,随着不断地学习吸收并融入日本文化的漆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何漆器能被日本人发扬光大,甚至成为了日本民族的象征?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

到了20世纪,特别是二战结束后,日本漆器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完美结合,并以双轨制并行的模式发展,在漆器造型和纹样设计上,既运用了精致细腻有民族特色的元素,又有现代抽象的艺术技法,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贴近市场和大众的生活,所以得到迅猛发展。而且日本传统的磨漆工艺对现代精密仪器制造也有重要影响,比如日本的照相机镜头等手工研磨技术,也得益于漆工艺的研磨技法。而且当代日本已经把漆艺制作推广到很多奢饰品的制作工艺上,通过漆艺髹饰的装饰大大提升了工艺品的价值。如2010年,日本漆艺家濑和美与诺基亚手机合作,在四款成型手机上,用漆艺的传统工艺技法莳绘技法绘制图案,工艺复杂、做工精美,每部手机售价2000万日元(约120万元人民币),大大提高了手机的附加值。

二、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日本人酷爱使用漆器,有把漆器作为生活用具的习惯和传统,大至家具、佛龛,小至餐具、茶具、盒、盘等成套的生活用具。由于机械化、批量化生产,价格低廉,日本漆器仅餐具的年销售量就达1000万件,生活中随处可见,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但是手工制作的漆器还是比较昂贵的,只供富裕阶层使用,或者是出口海外,由于以上原因,日本漆器得到很快的发展。日本知名工艺美学家柳宗悦这样说过:“工艺之美表现于民众、实用、廉价、多量和寻常的平凡世界的深深缘分。”漆器的生活化为漆器的繁盛提供了重要支撑。

漆器与日本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民众性

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日本成为高收入的发达国家,民众富裕可以买一些工艺品,对美的生活器物更加渴望,他们渴望纯手工的、天然材质的器物,漆器正好符合民众的这些美学需求,而被民众喜欢和接受。因此,漆器的发展有了民众的土壤,得以快速发展,它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工艺品,开始走进民众的生活中。

(二)廉价性

只有批量生产才会廉价,日本有大量的漆器生产线,生产出大量的漆器生活用品。日本是世界上拥有漆器最多的国家之一,日本平均每个家庭漆托盘不少于10个,再加上碗、盘、杯子等成套的漆器,所以日本漆器在拥有量上是十分可观的。可以看出,日本漆器完全和民众的生活联系到一起,已成为生活日用品。

(三)实用性

工艺和美术的最大区别在于,工艺是生活的艺术,美术是思想的艺术。其实设计师就是为了美和实用在设计。日本漆器很好地实现了漆器与生活用品的结合,增强了漆器的实用性。

二、政府的扶持和教育的投入

漆器在日本得以蓬勃发展,除了与其“生活化”分不开,更重要的还是日本政府及民众对漆器文化的保护与重视。特别是1906年举行的万国博览会,给日本政府、工商会社很大震动,此后由其政府牵头,工商会社、精工社配合,抢救和保护漆艺工艺,使其重新振兴。

(一)传统工艺品的制作人才

在日本要成为传统工艺士,必须首先成为具有12年以上的实际经验的熟练技术者,进而要通过实技认证考试的人士才能被认证为传统工艺士。截至2010年2月,日本全国所有的传统工艺士也只有4500名左右(包括漆器制作的传统工艺士)。另一方面,政府经常派遣传统工艺人士进入小学、初中和高中课堂,通过演习实际制作过程,来加深人们对传统工艺品的认识。此外,还有以大学生和社会人士为对象,为其提供实际体验的机会和场所。日本的很多高校开设有漆艺专业,培养了大批工艺精湛、有影响力的漆艺家。

(二)产地指导事业,普及促进事业

日本为了促进传统工艺品的发展进步,向产地派遣检查指导员进行调查和指导,对产地的振兴计划等进行指导和建议。另外,也有为了各产地的制造、贩卖和市场等的稳定供给而进行调查。

此外,日本还通过以下手段对传统工艺品进行普及促进。

1.活用杂志和报纸,或利用外事活动等,对传统工艺品和展示会等予以宣传。如2008年在日本举行的八国峰会上,当时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及夫人宴请其他七国领导人时,领导人手举的酒杯就是此次峰会日本政府送给各国领导人的国礼――日本漆器“轮岛涂杯”,这也是日本政府给轮岛漆器进行了一次重大的宣传。

2.提供唯一的全国传统工艺品综合展示中心,对传统工艺品进行常展和特别展示。

3.日本将每年的11月定为传统工艺品推进月,进行纪念典礼、展示会等。在政府的参与下有三大展览,即“日本传统工艺展”“日展”“日本生活工艺展”,这三大展览对日本漆艺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进作用,而且有着相当长的历史。1954年,举行了首届“传统工艺展”,到2014年已经60回了,其强调对古典造型、纹样继承,同时在工艺技术上要求创新,每年从东京到名古屋、京都、金泽、大阪等各地巡展。“日展”主张创作性,每年在东京美术馆举办一次,来参观的人非常多,犹如盛大的文化节日。“日本生活工艺展”主张以生活需要为主,漆艺是在使用中存在的,既不和传统派相同,也不和日展派同流,多在百货大楼、设计创意展馆举行。其作品大都以素漆为主,少有装饰,充满着浓郁简约的现代味道。

4.需求开拓事业。日本在全国召集传统工艺品进行评审并授予总理大臣奖、经济大臣奖等,这些作品在全国传统工艺品综合展示中心进行展示,向消费者介绍优秀的传统工艺品。此外,活用传统的技术技法,与生活结合制作出新的产品进行展示,从而扩大销售出路。

与日本漆器对比,中国的漆器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如何推进我国漆器发展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漆器制品也能走进我们的生活,使中国这一传统文化遗产再次焕发生机。

(注:本文为2014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漆艺的髹饰技法在现代家具装饰中的应用研究”的成果论文,项目编号:2014D017)

参考文献: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篇9

关键词:数字艺术;传统绘画;媒介;革新

进入2l世纪,在信息革命的影响下,数字艺术逐渐走向主流,使人们对传统绘画的创作理念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但是,从本质上看,传统绘画和数字艺术并未相悖而驰,它们都是基于艺术家对于艺术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1数字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所谓数字艺术,一般指建立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础之上的、和艺术有关的设计、影音、动画或其他艺术作品,相对于传统艺术作品,它在制作、存储、传播等方面都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人类的早期绘画主要分为远古岩画、雕刻、壁画等,后期相继出现了蛋彩画、油画等技法。20世纪中叶,计算机技术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科技的广泛使用给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带来了新的曙光。1950年,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本・拉普斯基(BenLaposky)创造了由计算机生成的最早图像:示波器CRt荧光屏上产生的各种数字曲线,他将这些图像用高速胶片拍摄下来,并命名为《电子抽象》。随后,新媒体艺术(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和材料的纯艺术形式)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为艺术家全方位地进行创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20世纪90年代,数字革命的狂潮让全民见证了数字化媒介空前盛大的发展,各种硬件及软件的共享让数字技术变得亲民化。艺术家们借助优秀的电脑图像制作软件,代替传统画笔把图像搬上了数字艺术设计的大舞台。

2数字艺术对传统绘画的革新

传统绘画是一种集思想和物质于一体的文化产品,运用画笔、颜料进行创作,借助笔触、纸张、画布的特性来表现一定的肌理和韵味,反映了艺术家自身的美学修养和文化底蕴,进而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而数字艺术则是依赖计算机、手绘板等硬件及painter、photoshop、flash等软件进行创作,并使用其中的滤镜功能,模仿传统艺术中绘画技巧复杂的部分,使得作品在某些方面呈现出和传统绘画作品不同的视觉效果,两者相比,其艺术魅力别具一格,也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从而倍受大众欢迎。

(1)艺术媒介的革新。艺术媒介又称艺术材料,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用于表现的物质手段,即物质材料。艺术传达的完成要靠艺术媒介来实现,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的一种能相互理解的中介物。因此,对一个艺术家来说,熟悉艺术媒介的性能并熟练地运用它们进行艺术形象的塑造,是最起码的要求。人类艺术传达媒介的发展可分为天然媒介时期、人工媒介时期和现今的数字媒介时期。天然媒介时期是指人们运用未做任何加工处理的大自然物质来进行艺术创作,如赤铁矿石、植物叶茎等等。它的优点是人与大自然的交流是直接性的、完整的,并且媒介材料始终保持原始的品格和特征。然而,这种特性同时也使艺术的多样性创作受到严重制约。人工媒介时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让媒介材料朝着人们主观意愿方向发展,赋予其某种文化和审美属性。人类艺术至今表现出的一切艺术形态,都与人工媒介形式密不可分。其与天然媒介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媒介材料完整性的破缺使艺术活动具有了主观思想性。

数字媒介,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而呈现的艺术构成形式,通过“比特”为艺术活动创造绘画环境。今天的数字媒介时代,从实时互动、非线性、超链接等多个方面弥补了传统媒介在传播方式上的缺失。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必将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并且会在某种程度上达到融合状态。

(2)视觉精致性的传承与革新。媒介形态的变化为视觉传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传统绘画作品依附于绘画技法、手工艺特征,以及自然或人工物料。数字艺术则通过计算机技术的程序设定和打印设定,将图像从内容设计上分为二维或三维,静止或动画等多个方面。在色彩与图像的处理过程中,所运用的RGB模式和CmYK色彩模式,通过各色100个色级之间的相互适配和色域宽窄,直接影响了视觉语言的精致性,与传统艺术相比较,色彩变化更为丰富。电脑屏幕取代纸张和印刷,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传统绘画传播模式单一性的局面,通过数字化网络,创作者只需点击鼠标,绘画信息就可以实现开放式、互动式的传递。虽然数字艺术极大丰富和拓展了传统绘画中所涉及的内容,但是传统绘画的理论体系仍占大部分数字艺术的理论基础,即满足审美需求,符合设计美学和设计法则。其高于传统绘画的方面在于运用了数字媒介所特有的光、电以及人机互动等元素来更高效地进行视觉传达,因此,数字艺术在内容和理念上都是对传统绘画的进一步丰富和延展。

(3)新科技取代传统手工艺。计算机艺术创作发展的早期,其创作主要在于模拟传统绘图工具,以数字画笔painter为例,绘画者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节数字画笔的种类、大小、形状以及透明度等各种参数。同时,还可以使用软件的滤镜功能,获得不同的艺术效果,使计算机成为接近传统创作环境中的工具,即传统艺术的数字化。其意义在于借助数字媒介创作出了新的绘画作品。此种创作行为由艺术家和计算机双方交互辅助实现,其作品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借助数字技术所提供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将美术创作和多媒体数据处理完美结合。随着艺术设计依附实体的丧失,早期艺术作品可触摸肌理不复存在,传统绘画作品的工艺品属性,即人工美消失,取代的是数字模拟手段。当然,这种变化也让更多人接触到艺术作品,因为传统的绘画作品多以实物收藏为主,工业时代主要转向为印刷品,而当今数字时代,往电脑里面存储作品,批量复制粘贴作品已成为大多数人能快捷操作的一件易事。

3数字设计艺术进程中的反思

计算机科技让艺术家灵感升华,开创了创作的新契机。但是同时,也呈现出“消化不良”等问题。因为仅靠技术的“工具栏”“快捷方法”等,是无法完成一件优秀的绘画作品的。计算机使用者的创作能力并不是依赖计算机才产生,而是取决于自身经验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沉淀。

庞德曾说过:“艺术家是人类的触角”。新时代带来的新科技,需要我们思考、斟酌。“他之所以成为艺术家,是因为他善于辨别事物的基本性格和特色,别人只见到部分,他却见到全体,还抓住他的精神”,丹纳这样诠释艺术家的身份。所以,我们所拥有的艺术头脑和敏锐的艺术触角才是我们应该铭记不忘的。

参考文献:

[1]赵农.设计概论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付志勇.计算机艺术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瓦尔特・本雅明(德).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5]翁剑青.形式与意蕴中国传统装饰艺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田白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中心,2002.

[7]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传统手工技艺论文篇10

关键词:达县灯影牛肉;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一、灯影牛肉概况

(一)悠久的历史

“巴山蜀水长,灯影牛肉香。”①达县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是指产生并流传于达州市(原达县地区)通川区城区民间生产牛肉食品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由此手工技艺生产出来的牛肉是达州市最著名的土特产品,因成品片薄如纸,半透明状,入口化渣,可透灯影而得名。

相传公元875年,唐代大诗人元稹左迁四川通州(今四川达州)任司马,傍晚在途经通州落花溪一乡间酒店饮酒时,店家以烤制极薄的牛肉香脆片奉之。元稹见此牛肉片体薄张大,透明如纸,奉于灯前,影随约而见,颇为赞叹。再入口,麻辣香脆,味道无穷,妙不可言。元稹借物生情,联想起当时京城里流行的灯影戏,脱口而出,称赞该牛肉片“若影戏然”。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达州人刘仲贵以经营烧腊、卤肉为业。最初,他制作的五香牛肉片厚肉硬,吃时难嚼,且易塞牙,销路不畅,生意清淡。后来,刘氏日思夜想,结合民间配方逐步加以改进,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新的牛肉片制作方法,他以肉质细嫩的黄牛肉为原料,将“腰里”、“红板”等部位的精肉切成大张薄片,拌以丁香、八角等各种香料腌制,然后平铺在筲箕背上,用暗火烤熟,再以香油浸泡,做成的这种牛肉片薄、色鲜、味美、酥脆,遂起名为“灯影牛肉”。同时,刘仲贵又独具匠心,将牛肉片用细绳一张张串起,挂在店前,以此招揽顾客,来往客商见了甚觉稀奇,取一片品尝,香酥可口,味美化渣,赞叹不绝,刘仲贵也因此声誉大振,遐迩闻名。刘仲贵也被后人尊称为灯影牛肉始祖。后经第二代传人李光平、第三代传人王世荣、第四代传人何跃全不断发扬光大,灯影牛肉成为了达州最耀眼的金字招牌,

(二)广泛的影响力

灯影牛肉是四川风味美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以其麻辣香甜深受人们喜爱,尽管市场上生产灯影牛肉的品牌繁多,成都、重庆等地已出现不少品牌,但最为正宗的还是达县本地品牌。民国16年,在成都召开的第十次劝业会上获甲等奖。民国19年,在达县劝业会上获第一名。1950年,在达县城区生产灯影牛肉的已达4家。1964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在成都金牛坝观看我单位职工现场制作灯影牛肉,当场赞美“好食品”;原外交部副部长刘振华、轻工部副部长贺志华、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夫人何莲芝及四川省委、省政府鲁大东、聂荣贵、吴希海等领导先后来企业视察;原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特意委托中商部为灯影牛肉设计了精美的标签。1978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出访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用灯影牛肉馈赠国际友人;1982年春节以灯影牛肉空飘台湾,深表同胞之情。1982年美国畜牧考察组派温洛克等三人,来达川地区考察牛源,专程到企业考察了灯影牛肉生产;1982年10月,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考察组派农经专家门兹和菲利蒲・杨,在中央农牧渔业部外事处处长殷开芳来达川地区考察时,到企业视察了灯影牛肉生产,并品偿了灯影牛肉连称“好食品”;1988年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来企业视察,并为灯影牛肉亲笔提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灯影牛肉曾被指定为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国宴用品。近年来,灯影牌灯影牛肉先后获省优、部优产品称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四川省著名商标称号和消费者信得过商品。

(三)丰富的价值

1.工艺价值

达县灯影牛肉传统加工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精细程度和要求非常高,全凭心领神会方能熟能生巧,是其他牛肉产品生产所无法比拟的,有些关键工序更是无法用机器代替,是世代灯影人智慧的结晶,对研究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食品价值

用达县灯影牛肉传统加工生产出来的灯影牛肉,色泽红润,肉片酥脆,味道纯正可口,无焦味、无异味,深受大众欢迎。勘称中国食苑一绝。科学表明,人类在进行体能训练的头几秒里,肌氨酸是肌肉的燃料之源,而牛肉中恰好含有大量的肌氨酸,且其中的肌氨酸含量比其他任何食品都高,这使它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特别有效。因此,食用灯影牛肉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益处。

3.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群体或不同民族的文化积淀,反映了人类社会漫长历史所形成的文化和传统,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它所代表的是鲜活的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达县灯影牛肉的传统加工技艺,凝聚着当地人民的智慧结晶,反应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生存方式,蕴含着该地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为追溯挖掘本地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依据。保留技艺的原生态,以及群体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体现出达县居民群体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因此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作为达州的文化招牌,灯影牛肉当之无愧。

二、灯影牛肉加工技艺的传承

(一)灯影牛肉的技艺流程

达县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是指产生并流传于达州城区民间生产牛肉食品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其工序包括选料、捂肉、切片、拌料、铺肉、烘烤、包装等7道工序。其中选料、切片、铺肉、烘烤等工艺为达州几代人代代相传的“绝活”。通过此工艺生产出来的牛肉片薄如纸,色泽红润,呈棕黄色或棕褐色,肌肉纤维清晰可见,灯照透影,色泽红润,麻辣鲜香,酥脆化渣,回味无穷,堪称中国食苑一绝。

1.选料:以达州宣汉纯天然的巴山黄牛为原材料。巴山黄牛,按老百姓说:屠宰前需让牛绝食24小时,期间只喂5‰的稀盐水,这样可以保证放血更充分,肉质更细嫩,味道更佳。部位只能取牛后腿上的和尚头(肉),红板(针扒)、白板(脍扒)、佛座子(尾龙扒),然后去掉肌健组织,结蹄组织,使之成为精瘦肉。

2.捂肉(发汗):将选好的精瘦肉放在瓦缸肉,根据不同气候、不同地点,外加棉絮,对精瘦肉进行发汗,使肌肉的纤维出现松驰,便于片肉,同时起到早期催熟,更易入口化渣的作用。其绝巧是要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地点适时调整发汗适度。

3.切片:将捂好的牛肉放在木板上,用专用刀(一样厚薄)对牛肉进行分割(片肉),其厚度为1-1.5mm。其绝巧是全凭手掌感觉肉的厚薄。

4.拌料(和料):用香料粉、盐、糖等20多种调料,将片好的肉片拌和均匀,放置半个小时至1个小时,让味充分渗透牛肉中,保证味一致。

5.铺肉:将拌好的牛肉片平铺在用比较细嫩的巴山赤竹编织好的平坦的筲箕背上,用手掌将其抹平。其绝巧是铺肉前,先在筲箕背上涂抹上精制植物油,将肉片按纤维组织走向与蔑条走向反方向铺在筲箕背上,用手抹平固定。

6.烘烤:用干炭火(烟已过)烘烤,直到色泽红润,肉片酥脆。其绝巧是烘烤要根据肉片的色泽、干湿,由低到高,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近到远进行烘烤,既不烤糊,又达到酥脆,难度极大,全凭手工熟能生巧。

7.包装:先用手或棍棒轻弹放在筲箕背上烘烤好的牛肉片,去掉附在牛肉片上的竹纤维,将大块折成小块,装入竹筒、竹篓内,再加入适量的精制植物油(小磨麻油),增加香味,保证酥脆。另外,拌料的制作也很独特,将纯天然的八角、山奈、肉桂、丁香、甘草等20余种无酶变、味纯正的香料用干炭火烘干,用对窝捣碎,用石磨磨成粉子,根据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香料,不同的比例配制成拌料。

(三)灯影牛肉加工技艺的传承

1.传承人谱系

代别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传承方式(传承来自

祖辈、师傅或其他)从艺时间地址

1刘仲贵男1856小学始祖不详不详

2李光平男1878小学师徒1898不详

3王世荣男1924高小师徒1936不详

4何跃全男1955大专师徒1972达州市

5冯定华男1979高中师徒2002达州市

6曾卫宏男1971大专师徒2002达州市

2.传承现状

1950年,在达县城区生产灯影牛肉的已达4家。1958年3月,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灯影牛肉组从合作店分出,在西门外18-20号房建立了四川省地方国营达县灯影牛肉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灯影牛肉厂几易其址,1979年最终迁往现在的小红旗桥附近。当时,配方保密工作相当受重视,每个进场的工人都要编号。但由于物资匮乏,市场上的灯影牛肉十分紧缺,以致一般人很难买到。随着改革开放深化,企业不断发展。灯影牛肉也由过去年生产几百公斤发展到年产上百吨,以灯影品牌带动灯影牛肉系列产品年生产达几千吨。灯影牛肉以其色泽酱红、香脆可口、片薄化渣、风味独特、耐人细品、食而不腻、回味无穷而著称于世。是佐酒、馈赠亲友、旅游之佳品。

然而,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的传承也面临着棘手的困境:

(1)品牌杂乱

随着灯影牛肉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商家们便开始相继效仿以谋利,全国各地的相关生产企业层出不穷,胡乱出租灯影牌商标和牌子,导致大量质量差的灯影牛肉进入市场,鱼龙混杂。进而影响了正宗灯影牛肉在市场上的口碑和销量,这便直接降低了其传统加工技艺传承的利益驱动性。因此,品牌的杂乱无论对于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的传承,还是灯影牛肉的长远发展,都具有不利的影响。

(2)加工技艺泄密

达县灯影牛肉的加工技艺,在国营期间曾发生严重失密。1995年,灯影牛肉厂开始改制,由于铁饭碗被打破,厂内职工人心不稳,很多技术人员开始自立门户,昔日车水马龙的灯影牛肉厂迅速变得冷冷清清,这些自立门户的老厂职工,极大地冲击了正宗的达县灯影牛肉,导致周边不少地方加工灯影牛肉遍地开花。这些并未全面掌握达县灯影牛肉加工技艺制作出来的大量产品抢占市场,极大地冲击了达县灯影牛肉这一正宗产品,这不仅使灯影牛肉名气下降,而且成为达县灯影牛肉厂破产的主要原因。

(3)产品供应受到原料不足的限制

一头成年的黄牛,跟腱部位和里脊部位的鲜肉加起来不过二十千克,因此要保证正宗灯影牛肉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黄牛供应,这便使灯影牛肉的生产受了限制,降低了对其传统加工投入人力物力的积极性。此外,不少生产者变退而求其次降低材料标准,转而选取普通牛肉,影响了灯影牛肉的制作及口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灯影牛肉加工技艺的传承。

(4)生产机器化取代传统加工技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生产灯影牛肉全系手工操作。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操作手段的不断深入,灯影牛肉制作技艺中的一些传统手工技艺已开始被现代化机械所代替,其传统手工技艺已面临失传的危险。利用现代化制作出来的灯影牛肉已远不如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出来的灯影牛肉色鲜、味美、酥脆,除了工艺方面,甚至连选材料也大为逊色,以前的传统手工艺制作,选的全是牛后腿腱子肉或里脊肉,手工切片,用的是纯小磨香油,后来,为了追求产量和利润,使牛肉保存更长时间,多数工厂将牛肉冻在冰箱中,取出后用冻肉类切片机将牛肉切成片,代替了传统的精细手工切片,油也不再是纯小磨香油。因此,其传统手工技艺亟需抢救和保护。直到2000年虽然重振其鼓,开始按传统技艺加工,但至今尚未完全恢复元气。

三、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一)政府和企业联手

灯影牛肉的传承与发展,政府和企业这两个主体无疑承担着最重要的角色。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我国已逐步建立起较完备的、符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保护机制。2001年,政府投资近260万元,建立了四川妙达饴美厨食品有限公司,专门制作灯影牛肉,同时加强对灯影牛肉传统工艺的保护。2006年达州文化局、达州文化馆和四川妙达饴美厨食品有限公司三方联合将“达县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向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该项目于2006年9月,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保护名录。2007年,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于企业而言,在致力于与加强对产品各部门经营管理的同时,也要积极为产品寻找品牌扩展渠道,利用媒介平台,提升产品知名度。如四川省通州灯影牛肉厂,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健康型特色灯影牛肉为主体的民营企业,是四川省达州市成立最早的专业生产、销售特色灯影牛肉的实干型企业。2010年受湖南卫视邀请参加汪涵主持的《越淘越开心》栏目;2010年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农广天地》栏目到达州选择了该厂,对灯影牛肉的制作和文化进行专访,于2011年4月播出。2011年四川电视台《生活杂志》频道到达州采风,选择该厂的灯影牛肉进行灯影文化宣传,这便为灯影牛肉带来了不错的市场效应。以第四代传承人何跃全为核心人物的“川汉子”灯影牛肉有限公司,以“灯影牛肉”为元素拍摄了自己的企业宣传片,充分挖掘了灯影牛肉的文化内涵,有效增强了企业凝聚力,达到了进一步巩固品牌的作用。

(二)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2012年2月,我国建立了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非遗”调查小组展开了深入调查。②

为进一步促进“达县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达州市相关部门可成立“达县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保护领导小组,在搜集、整理历史资料和文化资料的基础上,从文字、图像、光盘等方面建立起完整、规范的档案。而对于当地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生产技艺资源、自然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这些工作,不仅需要有文化的年轻人参与,更需要老人们的回忆、口述和演示,这就需要全社会的支持,要广泛发动全民参与。③理论研究是文化传承的基础。而灯影牛肉的相关资料记载少而零散,因此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促使各更多的人重视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的传承,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灯影牛肉的传承信息,加以科学的整理,对其技艺特征、传承谱系,传承展情况等形成分明的理论体系。从而为其进一步传承与发展做好理论支撑。达州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事业单位要有意识地宣传和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有针对性地举办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在内的各种活动,如庆典、联欢节、大型展览、专题研讨会、讲习班等,并用大众媒介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注解:

①欧阳军.驰名中外的名食――灯影牛肉[J].服务科技,1996.

②郭逸南,马冉茂,王晓芳,李静.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2):35

③张旭良,韩同欣,张萍.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院报,200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