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5:09:19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于解释学和建构主义的阅读“对话理论”,准确揭示了阅读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人与作品之间的精神联系:通过多重对话的开展,形成心灵交流,产生个性感悟,最终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阅读者(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阅读对话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一般情境下的阅读对话呈现三类状态:生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考场情境下的阅读活动,具有阅读对话的一般形态。生本对话,仍是阅读活动的中心环节。生本对话的有效建构,是决定考场阅读对话质量的主要因素。

文本的作者有自主表达自己思想、观点、态度和感情的权利,他对于自己的作品是有主体性的。对学生来说,在与作者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首先要把自己放在“倾听者”,而不是“评判者”的位置上,充分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努力感受和理解作者所表之情、所达之意,进而扩大自己的情感视野,拓深自我的体验程度。

另一方面,作品的意义并非在文本诞生于作者手下时就已凝固,而是由读者逐步发掘出来的。阅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即一个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内容有很多,其中至少应包括搜集处理信息,把握基本语义,接受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等。

在平素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好读深思,心知其义”,面对文本能做到“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荀子·劝学篇》),进而将文本内涵、生活经验乃至人生意义等融为一体,产生独特而富有创造的感悟。

而在考场阅读文本时,只是一个人在战斗的考生,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日积月累的知识积累、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中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惟有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本对话。

有异于平素的课堂教学,呈现为特殊形态的考场阅读对话更具有受制性的特点。它不仅不容许生生对话的存在,而且其师生对话也呈现特殊形态:参与对话的“师”,是测试中的命题者及测试后的阅卷者。

考场阅读对话模式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是相关的教师参与者在充分尊重考生、尊重文本的基础上,人本地和科学地履行命题、阅卷等系列检测任务。

考场情境下的师生之间的阅读对话,对于考生而言,是单向的、非互动性的,因而注定是不平等、不自由的。命题者、阅卷者把握了对话的话语权,他们决定了对话的范畴,掌控着对话的方向。命题者所命制的试题及预设的试题答案,制约了考生的阅读取向与阅读策略。其后,阅卷者对试题的理解,尤其对试题答案的判读,如果稍一刻板机械,即制约着文本最大化价值的呈现。考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否真实、顺利、有质量,除了自身与文本对话水准高低与策略当否的因素外,也取决于命题者、阅卷者与考生、与文本对话时能否具有尊重的态度。

作为命题者的教师应该明白,无论是在平素的课堂中,还是在应试的考场里,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从知的角度而言,教师与学生其实只有先知与后知的区别,并不存在施与受的关系;从情的角度而言,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拥有独立的人格,拥有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真正的对话,是在民主与平等的前提下,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对话双方只有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才能触发智慧的碰撞,激起思想的火花。

命题教师要在尊重考生的前提下,巧妙设问,以期激活学生与文本相关的生活经验。要深刻体察学生的心灵历程和精神状态,准确估计文本的哪一点、哪一线、哪一面最有可能介入学生的生命体验、精神活动,从而找到对话的最佳切入点,激发学生与之对话的热切愿望。

作为阅卷者的教师,也应充分尊重考生的独特体验。文本作为言语作品,它是“言”和“意”的统一体。阅读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促使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读者“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文本阅读后,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产生不同于他人的感悟和发现。阅卷教师应善于发现和接纳学生的这些个性化感悟,理解、认可、接纳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与文本实现有机的融合,从而提出的合乎情理的、具有独创性的对话结果(答案),使考场对话也能像课堂对话一样,成为点亮智慧火炬的愉快过程。

谈及命题者对文本的尊重之前,首先要强调,命题者命题(设计)的主体性也应该得到考生的善意接受与充分尊重。对阅读文本的选择和编辑,对话的设计者拥有以自己真实的、独立的感受和体验加以分析、理解和表达的权利。但是,他们对文本的加工、运用,是为阅读者(学生)了解文本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在与文本进行前期对话,进而命题时,他们的主体性是有很大限度的。

命题者必须尊重文本,正视作者在自己的语境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权利。必须避免超越文本许可范围进行纯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必须杜绝脱离对文本作者的基本理解进行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必须认可文本的文本空间与意义空间的存在,对于部分文本需要从基本理解、创新理解等层面解读出文本的不同层级的意义。然后,以作为先于表达和接受而存在的经验信息的“预设”为基础,围绕“角色”(诗歌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和叙述人)分析,紧扣那些“省略”、“隐蔽”(生成“象外之象”)、“中断”、“冗余”的话语,关注凸显“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及“隐喻化”的修辞手段,寻找对话的话题,设计对话的情境,并将这种对话的成果转化为试题的命制。

此一考量下命制完成的试题,应该具备这样的特征:既有助于文本基本意义的生成,又比较契合考生与文本对话的原始期待;既隐射了重要的文本空间、涵盖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又关照了考生与文本对话的对话策略;呈现适度、适时地开放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利生成基于积极、正确前提的文本意义的多元建构。

考场情境下有效开展生本、师生等阅读对话的切入口,主要如下:

形成“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尧斯提出的重要美学概念。指的是接受主体在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即阅读一个新的文本之前,已经具有的知识框架和理解结构。而能否形成期待视野,是阅读对话正常展开的前提。考生应立足各种形成因素,通过多种形成路径——回顾掌握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规律,建立与熟悉作品之间的推及类比,打通作品的虚拟世界与生活的现实情境的内在联系,等等——努力形成考场阅读对话中的期待视野。

还原语境。语境和言语一道生成。作品一旦生成,语境因素也就自然消失。读者与文本对话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言语表达,恢复言语与语境的关系。这就要以一种与语境生成相逆的心理程序,实现一个由言语到语境的过程。这一“还原语境”的过程,包括:充分利用上下文微观语境;探查写作的时间、场合、心态等中观语境;追寻作者所处的历史、社会、文化状况等宏观语境。由此可知,还原语境,就是还原生活;理解语境,就是知人论世。

补充空白。文本的空白,是作者按照事物运动及思维的规律,经过周密的构思,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隐蔽、残缺、中断、休止、无言、无声、无形的部分,即“笔所未到,意有所忽”之处。而补足阅读文本中有形和无形省略的意义,填充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空框,可以生成“象外之象”和“言外之意”。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活动,并不是读者盲目地崇拜文本,机械地接纳文本,小心翼翼地解读、猜读作者的本原意义,而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空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去加以填补。在考场实践中,可以按照“发现空白——填补空白——评价空白”的程序,与文本“对话”(答题)。可从精彩突出部分入手,如文章的重点词语、关键句子、标题、文眼、警句、过渡段,所记述事件发展的高潮、人物言行的闪光点等,提出问题,带动整篇,通过“有形”部分而进入想象的艺术空间。

联想触发。指的是在阅读中读者调动自己的经验库存,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联想触发,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桥梁,是新旧知识联系的纽带,是理论与实际的相互印证。

颠覆重建。就是读者以颠覆表达意义的方式,重建自己对于文本意义的理解。

追本溯源。指探讨作者创作文本时的原初用意和基本母题,藉以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深层意义,或使所读文本的意义得到新的开掘和升华。

汇聚比照。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一种孤立的、真空的存在。汇聚文本,形成文本之间的关联,并加以比照,是读者介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生成和创新意义的一个十分重要且饶有兴味的通道。

动态积储。指在考场阅读活动中,透过题目或注释等,自觉地与命题者联系,接受其阅读见解和经验。也包括读者自己与旧我之间的联系,因为与某一文本的对话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往往有一个不断调节、不断补充的过程。

冷观现实,虽然新课程理念正在不断深化、内化,但不太尊重考生、尊重文本,对考场情境下生本、师生等阅读对话的正常进行产生干扰的试题,目前仍有少量存在。探究其因,主要有二:

首先,是命题者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形而上的命题思想,以静止的、割裂的观点来对待考场阅读,将意蕴深厚的文本看做可着意肢解的,用于知识、能力的考查材料,强行塞进脱离文本语境的考查内容,刻意设置有违对话程序的阅读障碍。阅读测试的本质,是利用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考查手段(试题),来审视阅读的过程与结果。其对话过程与评价结果之间,是本体与反映的关系。所以,考场阅读的设计,应该确立阅读与考查手段(试题)并重而内外有别的思想,使考查手段(试题)服务于阅读任务的完成,而不是迎合节外生枝的需求,努力体现阅读知识、能力考查的系统性。

其次,是命题者为了最大程度地追求试题的客观性,一方面忽视文本中文本空间的存在,在试题设计上使考生与文本对话过程简单化;另一方面漠视考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文本意义,否定考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产生的合理的、独特的情感体验,片面、僵化乃至偏颇地预设参考答案。

而从阅卷者的角度来回溯考场情境下的生本、师生阅读对话,也可以触发两点思考: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2

人生是一段悲喜交加的交响曲。人生旅途既有成功的幸福,也有遭受挫折的痛苦;既有鲜花掌声相伴,也有伤痕泪水相随。人生在世,或喜或忧,或苦或甜,都是正常的事,关键在于能否直面正视。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笑对人生,成功时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失败了也不会就此沉沦。同学们,你对挫折是怎样认识与理解的呢?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请以“体验挫折”为话题写篇文章,抒写你对人生的深刻见解与独特感悟。题目自拟,材料自选,立意自定。

写作导引

话题作文要求写出的文章有鲜明的个性。什么是作文个性化?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表达,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写作;学生写出的文章,思想感情是真实的,表达方式是新颖的,内容是丰满的,语言风格是独特的;学生是在用自己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看法,用自己的方式探讨人生的真谛。总之,是用真实的心写真实的文章。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3

关键词:消费主义私人话语电视情感节目

电视情感节目是近年来较为热播的电视节目形态,从中国电视娱乐类节目的形态及其发展轨迹而言,可以说此类节目已经遍地开花,节目的制作、播出方(统称为传播者)和受众两方面均获得了某种特定需要的满足:于传播者而言,他们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和更多的广告投放;于受众而言,他们获得了某些心理上的期待和满足,完成了心理的某种宣泄和释放,也满足了对情感私生活的“窥探”欲望。

消费主义与情感节目的契合点分析

消费主义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解读大众文化的一种方式,其起作用的基本前提是把大众文化当做一种商品来消费。根据阿诺德·雷恩等的分析,大众文化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商品的特征:社会化大生产语境下,文化被按照一定的市场模式生产、传播和消费。同时,文化所具有的双重属性——精神娱乐属性、产品增值属性中的精神娱乐属性成为它区别于其他商品的本质所在。

英国哲学家罗宾·乔治·科林伍德指出,“如果一件制造品的设计意在激起一种情感,并且不想使这种情感释放在日常生活的事物之中,而是要作为本身有价值的一些东西加以享受,那么,这种制造品的功能就在于娱乐或消遣。”①在消费主义的语境下,文化、电视文化、电视情感节目文化均成为一种娱乐或消遣,电视媒体不再单纯扮演“教育者”的角色,而是不断地向着“寓教于乐”甚至是“单纯娱乐”的方向发展。电视节目使人获得娱乐的享受,这成为它吸引眼球、获得受众认同的所在,而如今的娱乐之所以不再单调,是因为情感这个带有伦理和道德表征的元素被当做商品注入娱乐节目中,受众在情感节目的消费过程中获得了快感,实现了心理上的某种期待和满足。而今的大众,处在一个被消费文化语境所包围的世界里,电视节目占据着人们用于家庭休闲娱乐的每分每秒,而情感节目是当前所有电视节目中最具家庭观念和家庭语境的节目形态。

个人话语与公共话语阈值的模糊

个人话语和公共话语在电视媒体中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这是媒介的技术性和伦理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媒介,正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寸空间,吞噬着人们私密的内容,并将其加工后植入公共语境中。电视情感类节目的诞生,标志着个人最为私密的话语被媒介技术所征服。《诗经·鄘风·墙有茨》中说,“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不可道也”是在传统的观念下,道德对技术约束的结果,在观念朴素的时代,某些特定的信息(比如私密的情感话题)是不方便对外人讲述的,而“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则可被理解为是技术对伦理和道德的僭越。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道德层面被挤压,那些本“不可道”的信息——私人情感——被当做了津津乐道的话题。

技术的发展是使私密的“中冓之言”向“所可道也”转变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其后最大的推动因素则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各种私密性问题窥探欲望的膨胀。在这“三驾马车”的拉动之下,电视情感节目将私密性的个人话语转换为具有情感娱乐价值的因素嵌入到节目中,实现了情感到商品的“僭越”。“情感”这块人类最为私密的话语空间,也最终告别了纯天然境界,走上被售卖的征途。

情感,这个私人话题在媒介技术、市场经济和受众需求三者的联动效果下,由私人空间走进了公共领域,走到了聚光灯和摄像机面前,而电视这个以阐述公共话语著称的大众媒介也接纳了原本属于非公开话语的私人内容:个人话语和公共话语之间的阈值开始模糊。

客体能动性表达与情感消费

从“靶子论”到议程设置理论,从“第三人效果”理论到受众“或然率选择”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媒介效果的研究几乎自始至终都是将媒介的使用者界定为受众——一个被动的、带有某种偏见的信息接收者形象。

沃尔夫冈·威尔施在他的经典著作《重构美学》中曾经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直截了当的现实并不存在,事物或者是这样的存在,或者是那样的存在。在每一种情况下,现实都是一种建构。”②电视节目就是通过对现实的建构来实现理想和现实在艺术层面的表达和展现。电视情感节目是这样一种混合品:技术与内容,主体与客体,商品与情感,公开与私密。任何一种艺术产品之所以能够实现艺术与视觉、艺术与情感、艺术与商品的完美融合,就在于它所具有的多重元素被整合运用,然后按照大工业生产的流程进行批量复制、传播和售卖。

电视情感节目的消费过程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受众对私密问题的浓厚兴趣;二是受众本身对这个话题具备表达能力;三是“情感”这个私密话题经过包装、加工和批量生产后被推向电视荧屏。这三者实际上是在受众主体地位回归的现实下,受众话题引导能力的体现。电视情感节目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受众扮演着传播主体与客体统一者的角色:受众对情感节目的认同是他们“选择性注意”的基础和前提,而普通大众对情感节目的参与则又为他们的话语表达提供了可能。如果说受众主体地位的回归以及受众参与节目可能性的出现体现了电视媒体“亲民”的一面,那么与这个过程紧密相关的则是受众审美意识、思维习惯、情感表达、生活方式甚至家庭伦理关系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电视让受众对这些节目“选择性注意”,体现了受众的主动性,随即而来的则是他们思维的固化和对情感问题的“免疫”和淡漠。

电视情感节目的道德消融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早在1972年就说过,“倘若电视要剥夺我们文明的个性、剥夺我们不同的自我,那么我们就应该关掉电视。因为就我所知,电视与西方文明的延续是不可兼容的”。③早在38年以前,麦克卢汉就推断出电视媒体给人类文明带来的颠覆性挑战,甚至提出了电视与文明不可兼容的论断。在今天,电视媒体对人们的文明、文化以及道德的消融、瓦解更为猛烈。

俄国作家、社会活动家柯罗连科在他的《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一书中曾经说过:“任何感情只有在自然的时候才有价值。”④最纯真的感情只有在不加粉饰的时候才会诱人,才会展现它最淳朴的光彩和魅力。一旦它的存在状态受到外在的包装、策划甚至是营销和叫卖式的推广,这个人世间最为宝贵的财富就开始变味:首先变得俗气,继而充满了铜臭。电视情感节目与其说是解决人们的情感困惑,不如说是把自身当做一种哗众取宠的商品,通过包装和贩卖来博取受众的眼泪、同情、怜悯或者愤怒。因此,我们可以说电视情感节目是在破坏情感而非拯救情感。

在故事的主角走上屏幕之前,导演、编剧、主持人等已经开始了面向受众精准且专业的策划:在某一个场合,女主角需要愁眉不展;某一个场合,男主角要拍案而起;在某一个场合背景音乐要舒缓轻快;在某一个场合,男女主角要当众相拥,泪流满面……主持人要适时引导争论、推动“剧情”,要分析受众心理状态,要将煽情的语言和动作并用……柯罗连科笔下所谓人类最为自然的感情,此时完全成了一种道具,一个让人心情跌宕起伏的交换筹码。伴随着整个“故事”开端、高潮、结局的“情景再现”,电视台收获的是居高不下的收视率,是盆满钵盈的广告收入;导演和主持人收获的是奖金、绩效……

情感这个单纯的道德字眼,成为交换利益的筹码,成为掠取受众注意力资源的武器,成为制造人气和轰动效应的法宝。伴随着各种光怪陆离的电视情感节目的诞生,对情感现场戏进行策划、编造和包装的工作人员源于急功近利的市场竞争法则,源于对节目精益求精的创作考量,开始了情感节目的“创造之旅”。从这个角度上讲,电视情感节目就不再是一种真实的节目,而是一种混杂了真真假假的“真人秀”节目,电视受众的审美观也在被引导中滑向了媚俗的歧途。诚如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所说,“媒介文化使用的是影像、记号和符号商品,它们体现了梦想、欲望和离奇幻想;它暗示着:在自恋式地让自我而不是让他人感到满足时,表现的是那份罗曼蒂克式的纯真和情感实现。当代消费文化,似乎就是要扩大这样的行为被确定无疑地接受、得体地表现语境与情境之范围。”⑤

话语平民化的流变与滥觞

对电视话语的分析是解读电视节目传播现象的一个重要尺度。根据荣耀军的分析,“电视话语首先体现的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必然会利用传媒宣传其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电视通过图像、声音、语言等‘权力性资源’以及其特有的传播方式、传播机制,向受众传播和构建着各种‘知识性’权力,生产出不同话语权力场域。”⑥纵观中国电视节目的话语变迁规律,我们可以简要地将电视话语的表现方式分为三个基本历程,其沿革的基本思路是:单向度意识形态下的权力话语精英引导下的权威话语大众参与的平民话语。而今,中国电视媒体的话语形态是三者并存的多维话语局面。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电视节目是第一种话语的典型表现,而以电视情感节目为代表的则是第三种话语形态的极致表现。

如果说电视报道节目必须要走“三贴近”的路线方能展现其对民生话题的关注,那么电视情感节目则是在“三贴近”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它不仅以普通大众所普遍关注的情感话题为基本表现对象,还给普通大众以话语表达的机会,大众通过电视不仅获得了窥探他人隐私欲望的满足,甚至也获得了自我情感话题公开表达的机会。因此,电视情感节目是最具有情感接近性的节目形态。电视媒体作为大众媒体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肩负起社会责任,站在助推社会发展、传承人类文明的角度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对普通大众进行教育,对多元化话语进行维系,因此,电视媒体必须平衡其公共性和经济性。然而,电视情感节目却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对公共话语的淡漠和对私人话语的放大——尽管许多电视情感节目都是打着解决情感问题,提供情感关怀的旗帜进行节目策划与播出的,但从电视情感节目的运作现状来看,这种节目形态已经面临高度同质化的瓶颈,受众的审美疲劳也随之而来。

总结

电视情感节目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社会化大生产经济语境下一种文化形态的“商品”,它产生于市场经济中,必须得到一定消费群体的认同才能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因此对电视情感节目从消费语境下的情感内容、情感产品、情感消费进行研究,都被深深刻上了娱乐的烙印。在这个节目形态下,电视媒体的教育功能让位于娱乐功能。随着电视情感节目的发展,情感这个私人话题所涉及的隐私权逐渐消失,它在市场经济的诱导和受众的期盼下,实现了向公共领域的过渡。随着这个过程的实现,电视情感节目也面临着道德和话语层面的双重危机。因此,电视情感节目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迎合了受众情感匮乏的心理诉求,拥有市场空间,成为电视台提升收视率当仁不让的武器,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文化市场整体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电视媒体“涵化功能”(Cultivationtheory,乔治·格伯纳⑦)的发挥,势必需要出现一种更具有“亲民色彩”,能让受众在参与中压力获得释放并且真正兼顾“育人”和“娱人”的双重职能,平衡市场性和社会性两个导向的电视节目形态。

注 释:

①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英]著,王至元、陈华中译:《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②沃尔夫冈·威尔施[德]:《重构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③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加]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④柯罗连科[俄]:《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⑤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课堂设置话题

1、话题设置的文本性

讨论需要资本,对话需要资本。课堂话题的设置必须从文本出发,在学生对课文具有一个第一印象即原始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即产生学生的后续理解。如笔者在执教《项脊轩志》一文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设置了这样的话题:

以朗读为主线,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1)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的几个画面,感受课文的构图之美。

(2)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语言运用之美与细节描写之美。

(3)再动情地朗读课文,体验、表达作者对项脊轩以及家人的复杂感情。

以反复朗读课文为教学主线,在朗读中变换角度,同时有步骤有层次地对课文进行评析,这样的设计紧扣住文本,既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又注意了利用学生自身经验对作者感情的体验。经过交流之后,学生很快就能概括出“优美恬静的月夜桂影图”“颓败凌乱的家道衰败图”“真挚深沉的至亲至爱图”“勤勉发奋的书生苦读图”“一往情深的夫妻相伴图”等几个动人的画面,并体会到作者在几个细节描写中流露出的对家境败落的哀伤和时光易逝、有负亲人的感慨,整堂课在朗读和感悟中唤起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

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曾说过:“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话题多次从语言文字中去了解作者的这颗心,岂不就是语文阅读的本意吗?

2、话题设置的目标性

现在的阅读课堂是生成的,多变的,但又必须是有方向的,教学必须预期大致学习结果的出现。因而话题的设置必须遵循教材的总目标,如笔者在教学《〈物种起源〉导言》一文时,根据单元筛选信息的要求,创设了一个话题:假如《物种起源》再版,请你根据这篇“导言”的内容写一段关于《物种起源》一书的介绍,要求在200字左右。在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写出“介绍”之后,全班进行交流、评议,然后教师又把自己写的“介绍”拿出来与学生交流。整堂阅读课目标定向明确,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理解和体验,注重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大限度地发挥了师生的双主作用,短时高效地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

再如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是诗歌,其总的鉴赏重点是初步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因而教师设置话题也就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言外之意。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教学,笔者就在学生理解诗歌意象和感受到了作者热烈的深情基础上,设置讨论点:这首诗你觉得好在哪里?由于已经明确了诗歌鉴赏的单元目标,学生很快地从词语、意象、结构、情感等方面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略)。

3、话题设置的层次性

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进行,而学生这种理解是以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的,需要教师一步步地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对话阅读,让整个课堂的探究活动以一种呈上升趋势发展的线性结构出现。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些课堂的话题设置并不是越少越好,相反,有时应该注意设计一系列有牵线搭桥作用的话题。如教学《雷雨》,在设置话题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爱的话题之前,是不是可以本着“整体把握”的原则,先让学生对全剧的人物关系作一了解,将作品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理顺,为下一步话题的讨论作好铺垫。

另外,教师在设置话题时,还必须注意到文本的层次性、难易度,因为对于不同的文章,学生有着“知与不知”“知多与知少”感知起点的不同。如像《哀江南》、《长亭送别》、《祭十二郎文》这样的古诗文,话题起点的把握应该在学生对文本的疏通上,而像《药》、《项链》、《林黛玉进贾府》则不然,因为学生的认知矛盾是知得少还是知得多,知得浅还是知得深,那么教师分析人物形象时就不必再关注在文本的表层意义上,而可以直接进入讨论的话题。譬如,为什么面对同一句问话“可曾读书”,林黛玉前后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回答贾母时是“只刚念了《四书》”,回答贾宝玉的时候时却是“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通过讨论,让学生在互动状态下进行探讨,效果是意想不到的。

4、话题设置的灵动性

灵动性体现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习的反馈,临时改变教学前设置的话题,选择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下一阶段的主话题,努力做到时刻关注每个学生和每一个知识点的生成和发展。如教学《荷塘月色》,面对朦胧梦幻的意境,笔者又把鉴赏语言文字的重点放到了历来为人称道的“泻”“浮”“洗”“笼”上,而正当师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这些文字的感悟时,有位学生忽然提出了首段的最后一句“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中的“带”字也很有意蕴这一观点。笔者在犹豫了几秒钟之后,决定接下来的课就来讨论这个“带”的问题。经过了学生的讨论研究之后,我和他们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学生不仅从“客观语境”和“主观语境”来分析“带”的作用,而且又别出心裁地从文章首尾呼应上看:首段的“悄悄地”“带”上门,尾段是“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带”一“推”,一样“静悄悄”,一样的“轻微微”,两个很平淡、很生活化的动词给我们“泄露”出了作者内在的“情思”:“带”上门出去,是告别了一个令他“不平静”的现实世界;“推”进来是令他告别了一个使他无牵无挂、幽静安宁的理想世界。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5

[关键词]电视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发展现状;面临问题

1从“实话实说”分析国内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电视谈话节目形式可谓遍地开花,几乎占据了各种频道黄金时段的半壁江山。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为代表的一批电视谈话节目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定位,较为成熟的风格以及较为稳定的受众群,它们正在以各自的方式发挥着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其较高的收视率也带来了不俗的经济回报。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壮大过程,也必将是问题和矛盾暴露的过程。

1.1电视谈话节目发展溯源

谈话节目最早出现在广播中,播出模拟谈话口吻撰写的广播稿,并用比较轻松的、易于接受的谈话的方式对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发表看法和评论。电视谈话节目在美国历史悠久,其发展初期曾一度受到冷落和排挤。因为早期电视观众对于“看”的需求远远胜于“听”,广播式的漫谈很难满足他们的口味。

电视谈话节目真正被人们接受始于1972年开播的“唐纳休访谈”。它是电视屏幕上最早出现的日间谈话节目,以家庭妇女作为主要受众成为真正的谈话节目。随后,在其带动下,一大批日间谈话节目涌现。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话题越来越尖锐,从时事政治、国际形势到种族冲突、家庭暴力乃至两性关系和性变态,几乎无所不包。

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从其发展的轨迹看,可以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一些包含大量谈话要素的节目,如“东方之子”等。真正意义上的谈话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为代表,节目形式是由主持人和演播室受众围绕特定话题展开讨论。1996年3月16日,“东方时空”推出一档“周日特别奉献”节目“实话实说”。随着“实话实说”声名鹊起,中央和地方各级电视台也纷纷上马谈话节目,比较有影响的有央视一套的“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湖南卫视的“鲁豫有约”以及东方卫视的“东方夜谭”[1]。目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已逐渐走上正轨,拥有了相对稳定的收视率,培养了相对固定的收视群体。可以说,红红火火的电视谈话节目已成为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电视荧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1.2国内电视谈话类节目现状

尽管历史不长,观众消费能力也还有限,但大杂烩式的谈话节目已不能满足日益成熟的电视观众,电视谈话节目已经开始分化。

话题类节目以大众普遍关注的话题为中心,由主持人、嘉宾及现场观众共同参与探讨。这类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为代表。不求观点一致,允许意见相左,在争论和对话中让大家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使观众能结合个人感受来加以评判,是这类节目的魅力所在[2]。

人物类谈话节目向观众介绍有个性有影响的人物为主,通过主持人与节目主角的对话,让观众充分了解他的人生、他的思想,了解他在事业上的成就和对于理想的追求,以他的性格精神来感染观众。

新闻类谈话节目是就新近发生的典型的新闻事件为内容,请有关人士介绍事件的前前后后,分析其中的来龙去脉,尊重观众的知情权,让大家了解应该知道的事情;或者就某些局势动态,请有关权威人士给观众介绍相关背景及战略方针。

评析类谈话节目以欣赏为主,依附于电视作品和资料素材,由感性到理性,从而帮助观众完成完整的审美过程[3]。中央电视台的“精品赏析”栏目属于评析类电视谈话节目,他们每期关注一部作品,请有关主创人员、专家、观众一起探讨其得失。

娱乐类电视谈话节目一般以娱乐界的明星为对象,以主持人的引导甚至是巧妙的逼问手段,让明星们倒出腹中的酸甜苦辣、幕后秘闻和一些本不愿公开的隐私,以满足电视观众的好奇心。这类节目虽然也是以人物为主,也介绍人物的一些生活经历与感想,但目的却是为了娱乐大众,所以可以称做是娱乐类谈话节目。

1.3国内电视谈话节目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

作为继“综艺风”、“益智风”后的第三股收视风潮,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无疑是电视事业深化改革的结晶。具体来说,一是社会环境变化的产物。当中国发展到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时,人们的话语空间被分割得越来越小,大众要求沟通和倾诉的欲望非常强烈,电视谈话节目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二是公众思想交流的需要。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西交流频繁、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交往方式、工作方式受到强烈冲击,这使很多人感到迷惘困惑、心态失衡、情绪浮躁,需要调节和交流、缓解和引导。三是受众心理成熟的结果。早期的电视观众对于“看”的要求远胜于“听”,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受众一方面不再满足于只做传播流程中被动的接受者,而谈话节目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虚拟的“公共论坛”。四是追求商业利润的考虑。谈话节目的制作成本大约是同样长度的戏剧节目或专题节目的十分之一。商业因素及其带来的竞争机制也能大大促进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和完善。

1.4国内电视谈话节目的不足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将人际传播引入大众传播的节目形态,为普通大众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谈话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一是媚俗倾向使谈话节目备受指责。当前,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过度渴求,我国的某些电视谈话节目渐渐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呈现出媚俗的倾向。这在港台“脱口秀”和内地的一些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猎奇、窥私、宣泄、搞笑,种种庸俗之风甚是嚣张。二是模仿与造假使谈话节目处境尴尬。为了迎合观众的心理期待,制作者、嘉宾、现场观众甚至“合谋”,人为制造悬念、冲突,来蒙蔽广大观众。但是这种程式化的冲突,往往露出马脚,极大地损害了电视谈话节目的品质和声誉。另外,谈话节目样式上还存在传承与创新的问题。港台电视谈话节目的样式较多地借鉴了西方国家的“脱口秀”,而内地的电视谈话节目特别是人际关系类和娱乐类谈话节目有不少是对港台节目样式的套用和模仿。三是话题“匮乏”使谈话节目陷入困顿。以“实话实说”为代表的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在开播之初,话题停留在比较软性的题材上,主要是关于个人的生活状态,后来题材逐渐广泛,开始关注一些社会热点。主要分为政治/社会事务、经济/消费、教育、娱乐、生活方式、社会问题/公德、婚姻/家庭关系等类别。由于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的不同,我国谈话节目在话题选择方面的匮乏是显而易见的。从“实话实说”的选题来看,目光往往停留在一些社会性热点,如“走进沙漠”、“中国女排,爱拼才会赢”、“下岗后该怎么办”,缺乏对个体深层次的探寻和关怀。

2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启示

2.1增强话题的情节性和故事性

一个好的节目的诞生,不光要有一系列鲜活生动的事件和为这一事件的叙述而准备好的包容性和客观性,更取决于这一事件以何种方式进行讲述。而有些电视谈话节目因为对理性框架的追求、对表层结构完美的努力而在无意当中剪切掉了谈话节目作为人际交流所应有的现场感。主持人作为外聚焦的一个点,在精耕细作地梳理事件的同时,个性化的表现还不够突出。以电视访谈节目这一特殊节目类型来说,因果关系的顺序性安排以及矛盾对立因素的凸显是增强这类节目可看性和深度的重要手段。[4]

2.2深化电视谈话节目的思想内涵

从广义的符号概念角度看,人类的一切思想和经验都是符号活动,符号是意识和经验的集合。在所有符号中,语言明显地占支配地位,因为,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思维的外壳。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围绕话题,分别以个性化的口语表达方式,融汇成一个川流不息的“语义场”,达成交流看法、沟通情感、提高认知、升华思想的目的。

此外,音乐、灯光、布景、道具及人物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形式是谈话现场信息传播的辅助手段。通常,语言文字符号的传达能力是有限的,而“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往往比“语言符号”更加形象丰满,可观可感。

谈话节目使视觉和听觉功能并驾齐驱,受众把视觉信息与听觉信息相结合,扩充、延伸和深化画面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画面,深刻地感受画面的情景和气氛,从而深化谈话节目的思想内涵,展现理性的规范。

2.3完善电视谈话节目的品牌经营

电视谈话节目的品牌经营包括节目的形象识别系统,如片花、主持人、演播室的设定和包装,节目题材、风格、样式的稳定性,以及案头策划、甄别话题、挑选嘉宾、后期制作等一系列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机制。国外电视谈话节目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比较规范的商业化运作机制,涌现出许多著名节目品牌和著名主持人。而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不太重视品牌经营,真正能够在全国叫得响的著名品牌较少,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不够。在激烈的媒体竞争面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面临着打造品牌的压力。为了创立节目品牌,我们应该在传媒市场调研的前提下找准某一特定的电视谈话节目的受众定位、功能定位和市场定位,引进整合营销传播理念,综合利用各种传播手段,提高受众对节目的关注度和忠诚度。[5]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谈话节目虽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但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要克服自身存在的思想文化特征偏移、话题匮乏、节目样式单一等弊端。电视谈话节目声画结合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它在大众文化传播领域是具有优势地位的。谈话的个性化、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深受观众所喜爱,更赋予电视节目新的生命源泉。谈话过程中合理的融合非语言符号的表达,可以增强节目的感官性,传达出由衷的感情,拓宽广泛的感知、联想和判断的空间,从而实现电视谈话节目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宝书.《谈谈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及现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2期.

[2]朱羽君,殷乐.《大众话语空间: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谈话形态研究之二》,《现代传播》,2001年第2期,第121-第122页.

[3]引自央视网站《精品赏析》栏目简介.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6

关键词:电视谈话节目文化意义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电视谈话节目大行其道,成为影响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体现出市场化大环境中受众的文化选择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开放的社会文化特征。传播学者陆晔认为“电视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文化情景。在这个意义上,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把传统上私人领域的文化元素和社会公共领域交织在一起。……林林总总的电视谈话节目,为我们提供了电视受众和电视节目的关系基础上,一个透视社会文化格局特征的样本,并最终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电视作为社会文化传感器,对于当代社会多元与开放的文化品格表达和塑造的作用。”

一、人际传播介入大众传播,提高电视文化传播效力

电视谈话节目中,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的有效介入使节目本身具有了独特的视觉价值和审美价值,进一步提高了电视文化传播的效力。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以人际传播的方式介入整个传播过程,在大众传播中实现了人际传播的最优化。作为媒介与受众之间的“感情、信息交流的桥梁与纽带”的谈话节目主持人,神情自然、亲切随和、落落大方,与现场的嘉宾及观众作真诚的交流,在媒介和受众之间营造了一种虚拟的人际交流情境,使大众传播摆脱了媒介机器的冷漠与单调,缩短了荧屏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最大程度地拆除了电视与受众之间的藩篱与壁垒。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把对观众和嘉宾生活的关注凝聚在倾听中,通过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把谈话的主题逐步引向深入。在她的节目中,经常涉及到性、虐待儿童、吸毒、社会暴力等非常敏感非常刺激的话题,更有与上司不和、饮食过度、缺乏自信、尊严受损这类个体化和心理因素很强的话题。但在她极富耐心和魅力的带动和启发下,来自普通人群的嘉宾和现场观众倾谈出他们真实的生活感受,表露他们个人心中的隐秘,并通过这种倾诉来缓解郁结心底的压力。她非常真诚地对于每一个内心痛苦的在场者都表现出深切的同情,这使得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觉得她更像一个关心他们的邻居和好朋友。美国传播学者唐·库什曼说,“一个人想要进入人际沟通,不需要首肯对方的每个想法,但必须把对方作为一个独特自我或重要的个人加以支持,积极的尊重对这种互动来说是最基本的”。

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更是一个感情表达和交流的盛宴。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的共同参与,无论在观念意识上和情感态度上,还是在传播视点和传播手法的表达上,开放型的电视传播都打破了以往“我传你受”的单向关系,使传播者与受众保持一种平和对等交流的状态,进一步引入了人际传播机制,使得互动性增强,亲和力显现,最终提高了电视文化传播效力。

二、构建大众话语空间,拓展公共领域

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电视谈话节目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它从一开始就给受众带来了一个健康的交流空间和多视角的文化碰撞。从其本质来讲,电视谈话节目形式是通过建立一种全国或地域性的谈话系统来实现它作为“公共领域”功能的。它为大众提供了一种类似于中国古代议事厅那样的大众话语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最早是由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后来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将它发展为“公共领域”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指市民可以自由表达以及沟通意见,以形成民意或共识的社会生活领域,其条件是所有人应有相等的表达机会,参与者以私人身份参加自主性的聚会,而讨论的主题以公共事物为主。他认为:“不管怎样,大众传媒充当了个人疾苦和困难的倾诉、生活忠告的权威人士:它们提供了充分的认同机会,在公共鼓励和服务的基础上,私人领域获得了再生。原先内心领域与文学公共领域之间的关系颠倒了过来:与公共领域相关的内心现象逐渐让位于一种以内心领域相关的客观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私人生活的问题被吸收到公共领域当中,在新闻机构的监督,这一问题即便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也至少被公开化了。另一方面,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公开化过程,由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领域获得了次内心领域的特征,而私人意识也得以提升。”③在哈贝马斯看来,随着公众由主要依靠阅读书籍(文学)变为依靠画报、杂志、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来进行沟通,文学公共领域消亡了,随着文化批判的公众逐渐转变成文化消费的公众,公共领域本身在消费公众的意识中被严重的私人化了。这主要表现在原来高高在上的公众领域变成了私人生活故事的领域,大众传媒就是理想型的公共领域,尤以电视为代表。

电视谈话节目正是构建了这样一个公共的大众话语空间,让普通人在电视荧屏上表达对某一事件的看法,谈论真实生活的体验,倾诉生活中隐秘的部分,从中获得一种心理慰藉和精神宣泄。“电视媒介为大众的交流提供了技术条件,可以说为大众构建了一个可供自由交流的公共大厦,一个谈话的场所,具有社会公共空间的性质,提供了可以发展谈话节目的大众话语空间,在培养观众的话语习惯,给予社会一种良性推动上具有其他节目形态所不及的作用。”

电视谈话节目是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接近原生态的节目样式,在宽松和开放的聊天气氛中,一个崭新的公共话语空间也初步形成。在这个意义上,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和盛行,是对逐渐消逝的社会空间的一个拯救,拓展了社会的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也大大拓展了社会的公共领域。

三、确立民本文化风格,弘扬人文精神

在电视“平民化”过程中诞生的谈话节目使得电视不再是“一台发号施令的机器”,转而以平民的视角关注生活,以受众的兴趣作为话题设置依据,并邀请受众或其代言人出场。主持人、嘉宾和受众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整个谈话现场和谈话过程成为一个开放的信息场,在这个场中,电视从云端重新回归受众,重新成为平民百姓享有平等话语权的平台”,⑤确立了以民为本的文化风格。一批以普通大众、寻常百姓为主体的电视谈话节目,如《实话实说》、《往事》、《聊天》、《讲述》、《荧屏连着你和我》、《天下父母》等注重普通人的生活,极力挖掘普通人身上的不寻常故事,讴歌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努力追求平民视角和纪录风格。节目将平民百姓请进直播室,让昔日隔屏如隔山的主持人与观众面对面谈话、交流,直接参与节目的制作。电视谈话节目通过“谈话”的方式审视着世俗社会人们的悲欢离合,也在探究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电视的传播当中,他们带着自己的故事和困惑走进电视。普通百姓不再是普通观众,而逐渐成为能够向大众传播的电视节目的主角。

对平民主义的追求,是中国电视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下的一种回应,更是人对媒介自身的一种全新的认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让老百姓说自己的话”,电视谈话节目以平民化的风格、平等的交流氛围、大众的话题重新成为表述普通人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的公共论坛。《实话实说》选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题和叙事方式,是一个最大众化的节目。节目中平民百姓走上荧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袒露自己的心迹和经历。

电视谈话节目除了体现一种对平民化的文化追求,也深刻彰显了人文关怀的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关怀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不仅要求人们关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关注社会的变迁,更要关注人的社会行为,关注支配这些行为的人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与尊严。

如今的电视谈话节目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体现在创意、编导、制作中的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一种对人的关注”的人文精神。我们从普通人的生存空间、生存境遇中感受到一种对人的关怀,通过节目中人物的日常遭遇、人物的心态和困惑,讲述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情感体验,进而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给观众一种心灵的触动,一种对于生命和生存的感悟,使我们从这种对周围人的感动中体会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与爱,感受到一种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传达出对于人和生活的一种关怀。电视谈话节目不仅在于让人看到人,还在于让人看清人,充分体现了百姓的思想、情感、意愿、性格和情操,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严、价值的关怀和维护。

四、满足受众文化需求,舒缓精神压力

电视谈话节目一方面满足“倾听”的需求,另一方面张扬“倾诉”的魅力,把关注的视点转移到普通百姓身上。“谈话”这种方式更是让社会普通百姓通过各种大众文化途径直接参与进来,以对话、谈心等方式表达内心情感,尽情倾诉心中的喜悦、烦恼、困惑,甚至是愤怒、不平。同时,谈话节目也使普通百姓获得了倾诉的现实空间,以谈话者的角色充分展露自己对平凡人生的种种智慧的洞见以及他们平凡中崇高的人生态度。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把朋友间随心所欲的、没有任何约束的聊天搬上荧屏,同时将丰富多彩的娱乐元素引入谈话节目,从信手拈来的话题出发,肆意发挥,天马行空……无主题的漫谈正如朋友间聚会的闲聊,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人们日常谈话的原生态。“不求高度,只求广度;不求深度,只求温度;不求结论,只求趣味”的节目定位,尽情追求当下世俗的快乐,满足了受众追求娱乐的文化心理需求。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7

对话是阅读教学中活动中人与人心灵的碰撞,是轻松氛围中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探讨的交融,更是教学相长,合作、互动情境下的陶醉。

一、多种对话方式,让阅读异彩纷呈

对话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对话:一是学生的对话方式与能力,二是教师的对话引导。

1、学生的对话

学生是阅读教学中对话的主体,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决定着阅读质量的高低优劣。因此要做好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的对话:

(1)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首先,让学生完全自由、畅快地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与文本的完全自我的对话中对文本有了初始的认识,同时,教师适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初始对话的感受和疑问。对疑问,鼓励学生先自问自答。接着精读,要调动学生个体的多种因素,带着前一阶段的疑问和这一阶段的新感受和新问题去与作者对话;对自己的答案不满意时,可调换角度,把自己当作作者,让“作者”与学生进行问题与感受对话。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角度,采用或读或背或说或画或演等形式实现与文本、作者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个体价值,既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也可以让学生在后面的对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发奋努力。

(2)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虽是学习的主体,但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阅读心理,激发阅读兴趣,启发他们睿智思考。

(3)学生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是最朴素和纯真的,他们在对话过程中交流自己的思想、提出自己的问题,还可以毫无顾虑地评价他人。在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在一个学习整体中实现着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与合作。

(4)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修订版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回归到以从编者本意出发的轨道。只有真正掌握了教科书编者的意图,才能掌握课文或文段的真正内涵,不偏题,让学生从课文前后的联系中获取信息,把握主题,在导读提示下顺利完成课后习题。在引导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时,教师要有耐心,循序渐进,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把握主题、前后课文或文段间的联系等。

2、教师的对话引导

对话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话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中的对话,那种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体对话是急功近利的粗暴行为;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对话和创造性阅读对话,以拓展学生阅读的思维空间。朗读或诵读、默读都是很好的阅读方式;浏览、略读、精读是对话中获取重要文本信息的方式。

二、对话过程要精彩

文本是对话的蓝本,课文是对话的根本,对话的关键是要善读。在阅读的对话过程中,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精确、恰当的对话:

1、这个文本内容是什么?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思想或主旨?文中哪些语言含义深刻?它包含一个什么样的深层内涵?作者是怎么来写的?

2、作者写这个文本的目的是什么?文本达到了作者写作的意图了吗?还有其他更好的表达方式没有?如作者写《我的叔叔于勒》的目的就是在仅仅写父母对叔叔的冷漠吗?

对一次船上偶遇的描写达到了作者提示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的目的了吗?如果之前不写于勒叔叔是一家人的福音,还有没有其它更好的故事结构来展现呢?

3、课后为什么要出这些题?它是本文的表层意思还是深层含义?编者是想考察我们一点什么东西?如《最后一课》文后的习题。

放手对话,精心对话。课前对话,让学生带着问题与文本对话――独立思考寻求问题真相;与同学对话――相互探讨共同找真相;与教师对话――求证自己答案的真假。对话过程不是教师把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的东西抛给学生,它最好方式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主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来与人合作与交流,并带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查阅有关学习资料求证或向老师求教。教师适时对对话方式、思维模式、感受体验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给予学生必要的纠正和引导,对对话中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及时表扬。

三、对话中最易忽视但又很重要的问题

1、诵读。我们往往有认为,对话中的读,莫非就是两种形式:默读、朗读,而没有重视诵读。诵读不同于朗读,“密咏恬吟”其实就是诵读。诵读是反复吟读,自然成诵,适用于声情并茂的诗文、文言文。诵读比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角度入手,便捷体会文本丰内涵和情感的方法。诵读是获取文本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初始方法。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8

一、神话传说题材阅读教学的尴尬遭遇

虽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语文阅读教学的视野正逐步扩大化、多元化,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西方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对神话传说题材阅读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1.阅读资源稀少

“子不语,怪力乱神”,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教育一直对神话传说题材的作品采取排斥的态度。虽然目前这种排斥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神话传说题材的阅读文本数量仍然偏少。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神话传说题材的文本在教材中仅有《沉香救母》《哪吒闹海》《三打白骨精》《牛郎织女》等几篇。可以说,神话传说题材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神话传说题材阅读教学的发展。

2.对文本存在误读现象

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语文教学的功利化趋势日趋明显。教学目标越来越精细,教学方法也越来越机械,完全失去了对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注。自然的,作为语文教学一部分的神话传说题材阅读教学也难以免遭其害。受到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神话的文化功能逐渐被抽离,神话传说题材作品的阅读教学更是举步维艰。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完全忽视了神话传说题材作品的丰富内涵,完全以一种科学分析的态度肢解文本,把神话阅读教学变成了单纯的知识记忆,这不仅没有让学生感受到神话传说题材作品的浪漫主义魅力,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二、神话传说题材阅读教学的意义

想要改变神话传说题材阅读教学的尴尬境遇,就必须提升对神话传说题材作品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的认识,重视神话传说题材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

1.它能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在全球化的趋势之下,各种文化的侵袭来势汹汹,导致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才能捍卫民族的自信和尊严,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神话传说作为人类历史中一种不朽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其本身就是良好、规范的民族文化的范本。语文教学毫无疑问地必须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艰巨使命。因此,教师在神话传说题材阅读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感,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人格情操和民族气节的中国人。

2.它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神话传说题材作品通常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瑰丽的思想内涵、奇妙的想象色彩和丰富的审美价值,因此它也一直是我国文学艺术成长的优良土壤,后世有许多传世之作皆是取材于神话传说,如《穆天子传》《楚辞》《淮南子》《镜花缘》等。可以说,受神话传说影响者数不胜数。神话传说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原型,对华夏子民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在小学语文中开展神话传说题材阅读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从神话传说中窥探原始生活的古朴风貌,而且能让他们被初民瑰丽奇诡的超自然想象所迷醉,感叹远古先民的惊人毅力。这些情感体验都将使学生收获宝贵的文学财富,为语文的学习和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和动力。

3.它能开拓学生的多元化认知视野

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其民族文化。在当今这个开放、多元的社会,仅仅看到自己的文化还不够,对外来文化也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吸收和融合,为我所用,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充满勃勃生机。神话传说都带有各民族的文化烙印,因此它也成了帮助我们了解各民族的最佳途径。在教学中,不仅要选取我国古代优秀神话传说,而且还要选择一些外国的优秀神话传说,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拓展认知,增加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使他们形成具有多元化、立体化的思维视野。在不同文化的对比中,甚至可以引发学生对人类发展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三、神话传说题材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如何才能将神话传说中的营养精华输送给学生呢?这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实现。

1.小中见大——感悟民族品格

在一些神话传说中,英雄人物都具有高尚的品格、惊人的毅力和勇于探索、积极创造的精神,这充分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精神品格。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仔细品味和感悟英雄人物身上的闪光点,体会他们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以《哪吒闹海》这一课为例,可以把教学目标定为学习哪吒诚实勇敢、善于担当、舍己爱民的思想品格。教师在教学中要围绕这一重点展开,可以通过和龙王父子的不义行为进行对比,放大哪吒的光辉形象。而哪吒身上的那种英勇无畏、敢作敢为的精神正是我们华夏民族精神的缩影,要让学生感悟到正是有了这样的民族精神,才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

2.博采众长——拓展文化视野

在神话传说题材的阅读教学中,仅靠教材本身的内容,还远远不能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还应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扩充相关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从多个视角感受神话传说的丰富内涵和神奇魅力。以《牛郎织女》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材料的补充,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神话传说的多元互通,使牛郎织女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可以补充的材料很多,比如东汉时期《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再如,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通过这些描写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诗歌,可以让学生徜徉在神话传说的海洋中,博采众长,汲取文化营养。

3.声情并茂——倾听文本内涵

如何把神话传说中的多彩世界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声情并茂的诵读不失为一个打开这个奇异世界的最好方式。在诵读中,让学生品味语言的魅力,把握文本的内涵,从字里行间感受神话传说的不朽传奇,从而找到通往神话传说之桥。以《沉香救母》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沉香这一形象。

以下是本人的教学实录片段。

师:沉香是怎样刻苦练功的?读出让你感动的地方。

生1: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跟着师傅习武练功。

生2:有时累得腰酸背疼。很想松口气,但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

师:小小年纪就吃这么大的苦,你想对沉香说什么?

生3:我很佩服你,沉香!

生4:你刻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5:好样的,沉香,我支持你!

师:让我们带着对沉香的敬佩之情,一起来读这一段。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快就把握了文本的情感,对沉香的那种坚毅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体悟。

4.天马行空——激发无尽想象

神话传说具有超自然的想象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作品的不断挖掘,也可以培养学生无尽的想象力。以《三打白骨精》的教学为例,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做进一步解读,在增加他们情感体验的同时激发他们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力。比如,我问:“谁来说一说白骨精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学生议论纷纷,一下就说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们说白骨精“诡计多端”“善于变化”“内心险恶”……学生回答后,我没有停留在此,而是继续引导:“如果你是白骨精,两次乔装都被孙悟空识破,你会怎么想?”这一问题具有挑战性,学生立刻变得情绪激昂,想象力也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可以说,学生的想法是五花八门的,既新奇又有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自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9

于老师执教的作文课《考试》就是一个经典课例。课堂中,他始终“蹲下来”与学生交流,用平等、民主的教学理念,从“儿童的语文”视域出发,诠释了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学”,与佐藤学先生倡导的“交响乐团式的学习”一脉相承,让学生的思维在相互碰撞、激荡、共鸣中向纵深处漫溯。

一、对话中润“情”

课堂不是无情物。于老师的课堂更是情意浓浓,暖意融融。这都源于他对学生全身心地尊重、鼓励与宽容,学生畅所欲言,乐此不疲,深刻感受到以长者为师、与智者同行的无限快意。

“考试”对学生来讲,司空见惯。而于老师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地创设“另类考试”的情境,让学生耳目一新。考前,学生充分发表对考试的看法;考中,亲身感受“入陷”的过程;考后,尽情抒写考试感言。让学生真正经历了体验感受、积淀情感、生成语言的过程,达到了“言为心声、文为心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佳境。

当于老师问学生对考试有什么看法时,他非常珍视学生的见解,鼓励他们表达不同的看法,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用温情的评价语,做善意的启发:“多会分析问题,头脑多冷静!我听了你们的发言,觉得你们都很好。你们对考试的看法,对考试的分析,对于老师都有很大的启发。我可以断定,你们会考好,你们的知识都是渊博的。”试想,如果没有老师热情的鼓励,积极的赞赏,怎会有学生:“重要的不在于成绩,而在于参与,所以,我愿意考试。”“考试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如果现在知识已经比较渊博,也要继续学习;如果不渊博,今后就要更加努力学习”的精辟见解和辩证思想?

对话中,一名学生抱歉地说:“老师,我的结尾写得有点潦草。”于老师则体谅地说:“草稿可以潦草,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学生进一步坦言:“是作文写得潦草,不是字写得潦草。”老师则体谅地说:“如果说潦草的话,那不能怪你,因为时间来不及让你思考。多可爱的孩子,非常懂事!”多么智慧的语言,多么可敬的老师。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于老师的宽容与理解,更感受到师生敞开心扉、彼此接纳的心灵悟语,是润物无声、悄无声息的情感交融、思想汇聚,实在感人至深!

课堂对话中,于老师的“加分策略”更令人大加赞赏:“同学们很安全,很放心地掉进我挖的不浅的陷阱,这句话多富有诗意,写得好,加5分。”“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这个歇后语很生动,因为这个歇后语加5分。”“停下来,这里有一个词用得好――‘居然’这词最能表达当时的心情,加5分,用词准确。”“神话发生在她的身边,题目好不好?加上5分。”

这样的语言,这样的场景,课堂中比比皆是,读来,让人心中升腾起股股暖流,直沁心田,直入肺腑。这是什么?这是情,是爱,是人格魅力。于老师的眼睛永远盯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句精辟的话语,一个精彩的题目,甚至一个精当的词语,都逃不过于老师的火眼金睛。怪不得他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但是‘高帽子’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给学生戴的,要戴得合适,要讲求戴的艺术。”

这一个个“嘉奖”,一次次鼓励,是对学生的认同,更是一种激励,一种鞭策,一种唤醒。因为,它的“光环”背后是学生对习作的喜爱,对文学的向往,对生命成长的期盼。

二、对话中悟“礼”

于老师与学生的课堂对话,不仅动之以情,还晓之以理。他身体力行,身正为范,让学生“知礼”“懂礼”,从而“亲之”“信之”。

课堂中,当于老师面对学生的直率之言“其我们都不愿意考试,是尊敬您,为了给您面子,所以我们才说愿意考试”时,他顺水推舟,谅解地说:“是为了给我面子才说愿意考试。真好!有时候,是要给别人面子的。”当学生说“我不想考试,考试太多不好”,于老师又说:“嗯!她讨厌考试给她带来很大的负担。”当学生修改好习作,于老师引导说:“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倾听,学会倾听。因为,任何人的作文,只要你听了,都会对你有帮助,有启发。学会倾听,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于老师在学生感悟到考试要细心后,补充道:“不仅考试要按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要求,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要求和规则。”当学生批评中国的教育死板,易让学生养成考前不审题的坏习惯时,老师又诚恳地接受“他人的批评”。

可见,学生在如此轻松、惬意、自由的对话氛围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丰富,更是能力的提升,人格的塑造。从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学生读懂了“尊重他人”的意义,感受了“善解人意”的快慰,增强了“遵守规则”的意识,领会了“倾听的真谛”。这些“为人之礼”“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润泽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对话中碰撞思想,培养情商,让他们的学习更有潜力,更有内涵。这样的对话,也更有感召力,更具生命力。也许,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文即做人”的意义吧!

三、对话中得“法”

于老师的对话课堂,有识有情,有理有趣。同时,他还善于引领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在深刻感受中习得写法,悟到门径,使“方法”成为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产物”。

课堂中,于老师问学生对考试有什么看法,愿不愿意测试时,学生各抒己见,纷纷表达了不同的心声,并且对考试的利弊作了详细分析。于老师欣喜地说道:“握握手,说了真话。大家对考试作了认真的分析,非常有道理。”于老师还说:“真正好的作文不在于字数多少,只要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把你表达的意思说清楚了,都是好作文。”可见,一个正面的引导、适时的点拨,让学生明确了“说真话,说实话”是习作的灵魂。当学生说“喜欢的是另类的考试,即考课外知识不是课内知识时”,老师马上引导道:“这位同学的话对我很有启发,作为老师一定要思考你的意见。但是课内的知识该记的还是要记。知识的获取,特别是学语文,更主要的是读课外书。”老师循循善诱的话语,道出了学习语文的最佳路径――“内外兼修”,但更重要的是“功夫在课外”。

课堂中,于老师简约有效的点拨随处可见,为精彩的对话课堂锦上添花:“如果你想写这次所谓考试的过程那是记叙文;如果把这件事简单说一下,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那就是议论文。”“同学们,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人说,好题文一半,什么意思呢?有个好题目,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写完了的同学,我送给你们一句话:‘再念,再念,再念。’这是修改作文的方法。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10

怎样才能拟一个新颖别致的好题目呢?我主要从巧用修辞这方面浅谈标题创新。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拟题目也是一样,标题中运用某种修辞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你的文章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此类情况极为常见。

一、运用比喻。比喻常常使标题生动形象,易于接受,且能引起人们广泛的联想和想象。如:以“诚信”为话题:《永远的人生彩虹》《诚信,腾飞的基石》《诚信是金》;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走出感情的沼泽》《感情不是保险绳》《放下感情的叶片》;以“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意见”为话题:《自信的手杖》《信心是帆,意见是船》;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阳光与风雨同行》《意外花开在情理枝头》。

二、运用设问或反问。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感情的亲疏对事物的认知有影响吗?》《岂以亲疏辨好恶?》《怎一个情字了得?》;以“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意见”为话题:《敢问路在何方?》;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偶然?必然!》《什么?----“是该这样!”》。通过设问拟题,能引人注意;用反问拟题,可加强语气。

三、运用拟人。以“诚信”为话题:《诚信漂流记》《诚信喊冤》《天空的诉说》;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岁月的脚步》。这样拟题,使人感到亲切,也容易产生共鸣。

四、运用双关。以“诚信”为话题:《生命“诚”可贵》就是利用汉字谐音双关的特点,巧借相似联想,是标题显得新鲜含蓄,富有韵韵味。

五、运用对偶。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血浓于水,理大于情》《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初思诸事出人意,后想又在情理中》;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微笑竞争,携手同行》《自私自利,愚者之见;打造双赢,智者之举》。

六、运用仿词。仿照现成的词,临时造出新词,就叫仿词。运用仿词拟题,新颖别致,可使语言生动活泼。如,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莫让感情蒙蔽眼睛》《月若有情月长吟》《桃花源祭》。

七、运用通感。通感就是把人的各种感觉融合,使之互通的一种修辞方法,亦称“移觉”。如《我闻到了阳光》,把视觉、触觉能感受到的阳光,让人的嗅觉来完成。窗外,阳光明媚,各种花香,钻进鼻孔,沁人心脾。花香,不是阳光的功劳吗?再如《温暖的黑板》《甜甜的教鞭》,同样把嗅觉、触觉和视觉进行沟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