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40:16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篇1

依据新课标编写的各种教材,采用了模块专题式体例。这种体例吸取古代纪事本末等史学体裁之长,保留了章节体史书的形式,借鉴了上海中外史混编的经验,将历史的主体内容按类别进行整合,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这一体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重复,跳出了以往历史教科书“螺旋式”循环的巢臼,同时变换了认识历史问题的角度,拓宽了学习历史的广度和深度,更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展现了新教材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三个学习模块,包括二十五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它改变过去以时间为顺序的编写方式,以专题的形式来展现,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的了解同一主体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增强历史知识的直接性。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辨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历史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这六个模块实际上是必修(1.2.3)三个模块的扩展,因为每个事件、事物或人物都与当时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因此,学习选修模块时可以结合必修模块的内容。

二、关于教学的整合:

要注意模块内部和模块之间内容的科学合理的整合。“用教材教”的理念不仅要求教师把教材当作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使教材原本的功能得到合理发挥,而且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要被教材所束缚,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能力对教材中众多的内容精心选择,取其重点,为我所用。

课标要求掌握的内容,教材中有的内容却没有涉及到,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相关课外知识引入课堂;教材用了大量文字介绍的,新课标中没有提到,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把它删掉。例如: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1)中的第二课,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影响。而课本的编写有一定的出入,关于始皇帝的内容是在第三课涉及到了,因此须把它提到前面讲;郡县制建立的史实是重点,所以关于“六王毕四海一”“挟书律”的内容稍作介绍,不用细讲。关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教材中没有明确讲到,教师需查阅资料进行补充。

除了在模块内注意整合外,教师在教学时还应注意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某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某一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例如:当我们讲到选修课中的孙中山时,可以把它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辛亥革命(历史1,专题三)、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史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历史3)相比较结合,以便全面了解孙中山所处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更加深刻体会孙中山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学习他为中国民主革命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

整合注意点:一是要认真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充分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恰当控制课堂教学的难易程度,将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相结合。二是要善于把握时机,引导启发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或课外实践中时刻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说,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发学生充分暴露其思维过程。三是要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或课外实践中,要不断质疑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能经常形成独特见解,不断“发现”规律,对原有知识进行重新组合。

三、关于复习的整合:

第一轮复习仍是单元复习,其要求是紧扣课标和考纲,根据教材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通过知识落实和能力培养,达到课标和考纲要求。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方针,全面落实单元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单元线索和阶段特征,科学、合理地建立单元知识结构,合理、有序地培养通识能力,力求落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综合意识和知识迁移能力。新课标的单元安排有相对独立性,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及时梳理知识,进行知识整合。

第二轮复习是按考纲规定进行通史加专题的复习。根据考纲要求,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同时根据考纲把每一断代史内容再分成政治、经济、思想等专题。因为学生通史知识缺乏,再加上一些通史内容断代,这对构建通史知识造成了困难。因此,可通过适度补充阶段特征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阶段变化,把握人类文明演进进程。按照各专题要求,梳理单元知识,归纳理性认识,进一步巩固落实专题知识。本轮复习时,既要着眼于通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巩固各时段的专题知识体系,两者相互穿插、整合,从而理清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起合理通达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

第三轮复习与大纲版复习的思路基本相同,要紧扣教材,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培养,同时针对高考的热点、难点,适当进行跨学科的综合联系和复习。打通学生的思路,实现古今历史的贯通,中外历史的沟通,从而帮助学生牢固地建立起完整的专题模块知识体系和文明史通史体系。

至于选修内容,各省规定不一致,并且自成体系,内容相对集中,可单独安排复习,没有必要进行整合。从高考的实际来看,对课标知识体系进行整合的必要性更是迫切。新课标下的高考,应全面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反映课程目标,强调对历史学习能力、方法和过程的考查,还应突出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篇2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突出重点,史论结合,突出政治理论性,避免与中学课程简单重复。

 中学《中国近现代史》教材近50万字,课时非常充裕。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只有20多万字,周课时也只有2课时。如果全面讲授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今天的历史,课时不够,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及其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避免简单重复讲解中学历史所学内容,需要突出重点,在有限的课时中,为学生梳理出一个清晰明了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纲要。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做到史论结合,有史有论。史,立足于过去,是“论”的基础和依据;论,则是在对“史”进行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给现实实践提供借鉴。《纲要》课应该强调史论结合,以史鉴今,而不是单纯的历史知识课。

二、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关键在于教学内容有新意。

   《纲要》要激发起以涉农学科为专业背景的农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学内容要“新”,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才能让思想活跃、兴趣广泛、视野开阔的当代大学生燃起学习近现代史的兴趣。

    (一)采用的史料要“新”。由于大学生对于一般性史实已有基本的认知和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重复引用学生已经熟悉的历史知识,引用的史料重点应该是学生现有知识层次难以接触到的、让他们感觉耳目一新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需求。但是,强调史料之“新”,不能追求“猎奇”,更不能用“野史”娱乐学生。相反,教师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广泛查阅和搜集资料,并且做到史论结合,史料为达成《纲要》课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服务。

  (二)课堂讲授要联系“新”现实。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是从历史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落脚点是当代中国的现实。因此,《纲要》课的教学目的并非简单地再现历史,事实上,今天的许多现实热点问题,与近现代史密不可分。《纲要》课教师在讲述历史时要敢于和善于以史鉴今,联系社会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进行讲授,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直面网络环境下大众文化中提出的“新”问题。近年来,影视界对历史的各种戏说,大众文化以权谋、英雄史观等解读历史,这些错误信息借助大学生最常接触的网络媒介传播,导致大学生极易被误导,加之大学生思维的复杂性,这就对《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力度提出新要求。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篇3

一个有志的青年,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成就未来的事业需要知识的力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1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两条基本线索: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的加深,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各阶层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中华民族奋起。五个重点: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理解两个观点: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坚贞不屈,最终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第13课鸦片战争

知识结构:

一、鸦片战争

1.原因:1840年6月,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2.经过: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

中国被迫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法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联合发动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三、清政府的变化

1.权力结构:设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

2.思想:官员出现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潮;

奕欣、张之洞等人发起的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结构:

一、运动的兴起

1.背景:人祸(外国侵略者及清政府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天灾(自然灾害)

2.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会)

3.开始:1851年金田起义

二、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全盛时期的事件:

1.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与清政府对峙)

2.北伐西征(军事全盛)

3.《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建立四同社会

评价:进步性(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局限性(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一没有安定的环境,

最主要是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三、天国的衰败

1.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

3.天京陷落(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是一次反清(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⑴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⑵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3)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第15课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知识结构:

一、中日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1.战争爆发的原因

2.爆发及经过

3.影响

4.民族危机的加深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各阶层都以自己的方式开展救亡爱国的运动,有清政府的军事改革、爱国知识分子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影响:)

2.八国联军侵华(时间、目的、影响)

第16课辛亥革命

知识结构:

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兴起的背景

2.兴中会的成立与同盟会的建立

3.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

4.发动武装起义

二、武昌起义及其对全国的影响

1.武昌首义和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2.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

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3.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17课五四运动

知识结构:

一、运动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及导火线

二、过程(两阶段,前后期的主力运动中心)

三、意义(五四精神)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2第五单元

把握一条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无论是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息息相关,反过来它们又在实践的过程中,。印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意义;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历史条件、政权的性质、失败原因和教训;三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意义;四是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内容及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土地革命。理解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各国革命实践的同时,又通过各国的实践印证、丰富和发展了自身。

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结构: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二、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成为国际工人阶级斗争锐利的思想武器,促进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三、巴黎公社

1.公社建立的背景

2.公社政权的性质

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知识结构: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二、革命的前奏

1.二月革命(结果、性质)

2.四月提纲

三、十月革命的过程

1.开始

2.结果

四、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历史意义

第21课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线索:

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

1.中国一大(中共诞生)、中共二大(指明中国革命的任务:反帝反封)、国共第一次合作(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南昌起义(建军)、井冈山道路(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础)、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领导人民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独裁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当家作了主人)。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3第六单元

把握一条线索: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从巩固新生政权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构成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政治建设既有曲折又有发展;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总之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它既有曲折又有发展。突出三个重点: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制度;三是“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和解放台湾问题的意义。理解一个重要观点:政权的巩固、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祖国的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第22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线索:

一、新中国的成

1.新政协会议(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

2.新中国的成立

二、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1954年宪法》中国政治制度基本建立起来(规定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和其他一些重要制度)

2.中国民主政治的三大特色:(1)人民代表大会制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23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线索: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发展)

1.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2.基层民主选举

第24课祖国统一的潮流

线索: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形成、含义)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4第七单元

理清一条线索: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瓦解,六起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把握三个重点: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瓦解过程及其主要对抗形成“冷战”兴起的原因和表现;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欧的联合自强、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出现,使世界格局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当今的世界格局正处在新旧交替之中,多极化趋势加强。

形成三个观点和认识: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三次大的变动,每次新旧格局的交替,都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当今世界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但不可避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它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日渐明朗,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更加不可逆转。

第25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知识结构:

一、“冷战”的兴起

1.“冷战”兴起的背景

2.“冷战”的表现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兴起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冷战”时期的“热战”

1.朝鲜战争

2.越南战争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线索: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形成的背景

2.过程

3.影响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日本经济迅速腾飞的原因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背景

2.兴起的标志

3.含义及宗旨

4.意义

四、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2.缓和与动荡并存

3.多极化趋势加强(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意义)

第27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时间主要对手外交政策外交活动

50年代

美国

三大政策,一边倒1.中苏友好

2.独立自主

3.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实践)

60年代苏、美争取两个中间地带

70年代苏三个世界,一条线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

2.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建交(1972年)

3.中美建交(1979年)

80年代霸权主义两个重要转变加强与世界各国及组织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参加各种经济组织(wto、apeC)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篇4

一、新课程高考的趋势

(一)一卷多选模式

一卷多选模式,即三个必修模块的试题相同,六个选修模块的试题内容不同,能力目标、难度相同,考生可选其中的两个或三个模块的试题。2007年广东历史高考试卷体现了这一点。必做部分是三个必修模块内容,选做部分31题是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哞》之宗教改革内容,32题是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之新土耳其缔造者凯末尔之内容。新课程改革出现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六个模块,选修六模块任选两模块,出现了选修教材的随意性。另外还有教材的多元化特点,即“一标多本”。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各版本对知识点的表述不同,有些内容有较大的差异。如国共合作方针的确定,人教版说是中共“三大”,而岳麓版说是“二大”。因此对各种版本都有的省区来说不可能出几套试卷。一卷多选模式则体现了高考的公平公正原则。

(二)文明史通史学科体系

2007年广东高考题在结构上延续了旧教材高考的出题结构,题目的编排仍然按照时间顺序,先中国史再世界史。从题目的编排上并没有体现新教材专题史的特点。这是依据了200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大纲》(以下相同),该大纲规定了新课程必考内容,但对考试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没有沿袭课标的专题知识结构体系,不是对模块内容进行整合,而是采用了文明史通史学科体系。按生产力发展变化,人类文明发展和演进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三个阶段。考纲中出现的“古代”、“近代”、“现代”体系是与其相一致的。考试大纲按照文明史观对课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构建起了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的文明史通史知识体系。

(三)设置新材料、新情景来带动历史知识的考查

2007年广东历史高考题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材料型选择题、问答题比例增加。25道选择题有15题以图、表、演讲词、报纸、诗歌、论著等材料形式出现。设置新情景也有体现,如24题: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这是创设一个全新的情景来考查学生对电视艺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题目。新材料、新情景题目的出现是新课程的特点决定的。

二、对策

(一)紧扣课程标准

《历史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指令性文件。从高考改革的影响力和现实情况而言,高考必须以提高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必须最大限度地遵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来命题和实施。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研究课标,领会课标的意图,把握每个专题的核心内容和每节课的要点。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步认识专题的主线(或核心)是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二步:根据课标的“学习要点”和“教学活动建议”,拟订各课的重点和难点。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这一课的重点着力于经济结构的变动中的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了这一点就能让学生理解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变化的原因。

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曲折发展进程,本课的重点在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即在夹缝中发展的民族工业。难点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二)内容的整合

新课标下的高考,面对的是课标的专题知识体系和考纲的文明通史体,这种二元知识体系对我们的新课及复习安排提出了挑战。我们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所谓整合,是指被整合的对象在不丧失自身特性,并且使其在保持过去已形成某些理念的同时,对知识进行的重新调整和建构,并不意味着对以往知识体系的全部。所涉及的知识范畴仍然局限于课标之内,只是按照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对课标内容重新进行了调整和搭配,突出了历史的时序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标时序的紊乱和知识间的内在关联问题。我们根据考纲要求,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同时根据考纲把每一断代史内容再分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专题。这样就将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整合起来。因为学生通史知识缺乏,所以,可通过适度补充阶段特征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阶段的变化,把握人类文明演进进程。

(三)注重基础,贴近时代

新课程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哪些细讲、哪些略讲?“课程标准”提出:

“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遵循时代性、基础性的原则,高中课程必须精选素质教育必需的基础知识: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对现实仍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方位互动联系;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间的联系的内容。至于广度和深度还是以课标为依据。

(四)注重材料题的训练

高考的新材料、新情景的题型是一种新题型,我们在平时让学生多接触这类题型。首先是挖掘教材上的材料。如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一课中有一幅图,图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我们可以由这幅图作为材料设置问题:这幅图从哪方面体现了与欧洲的区别?(交通)为什么与欧洲有差距?(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根源是什么?(俄国农奴制的存在)。教材上的图片、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等多可以利用。就地取材既便捷,又实用,还能培养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其次,增加材料题这方面的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

总之新课程高考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探索、创新,2008年的新高考一定会取得一个好成绩的。

参考文献:

[1]2007年新课程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娥眉网.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篇5

备课组长:杨卫丽

一、 高考题的特点及命题趋势:

(一)历史学科的高考要求,(《考试大纲》对历史学科考查的能力要求

历史高考题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历年的历史试题,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知识点的考核,都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使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整套试卷侧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充分的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集中思维,非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

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4.论证和探讨问题(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

(二)考查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

伴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深入展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进入当前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成为当前历史教学中最炙手可热的研究主题。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奠基石,也是学科教学和高考改革推进与深化的重要“风向标”。随着课改的推进,历史高考也有了新的命题思路,基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引导,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主导,素养立意”已成为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导向。而高考历史第41题开放性试题作为历史学科高考改革的“试验田”,则是最能体现高考考查学生核心素养趋势的题型,值得深入研究。

1、命题从基于“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考查侧重点转变。考纲明确“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考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近年实测情况看,命题者多在非选择题上强化了对考生“问题意识”的考查;而在选择题上则多考查基于对历史事实与现象的历史理解与解释。

2、坚持学术性、专业性引领的方向不变。以对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考查为落点,注重历史学科思维与学科方法的运用。考查指向更为直接、明确。可见,市面流行的所谓“高考必考点”作为知识立意的产物,已严重滞后于高考现实。

3、强调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的素养。不完全依托考纲考点,而以隐形考点或与考点有所关联的学术焦点、现实热点,以及党史、中国现代史为重要的题材,蕴含和强化德育的导向功能。

二、 应对与落实复习

1.把握命题特点和方向,突出重点考点,落实能力要求

要吃透把握近三年高考命题的新思路、新考点、新题型、新样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复习和练习,突出重点考点和高考的能力要求,通过月考和随堂练习,反复做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把能力要求落实到练习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着重解构历史概念,强化历史理解与解释等历史学科能力、方法的训练。

 

3、关注并整理与考点有所关联的学术焦点、现实热点,以及党史、中国现代史的相关题材,强调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在问题发现、讨论与解决中的体现。(如: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国关系及国际关系格局的调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反腐倡廉从严治党;民生问题:救灾、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保障;中国生态文明)

    4、把提高教与学的成效有效转化率,作为提升历史学科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突破点。改换以教代学、以考代学的陈旧教学范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精讲与指导方式,总结有关知识框架、重要概念、常用方法等,侧重于以学生为主体多想、多说、多做,使之在不断“试错”中理解、掌握知识、能力和方法。

5、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升华认识

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重要概念,重要史学理论,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和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对现实的启示等历史学科体系构建特别重要的知识,必须做到讲授透彻准确,理解深刻全面,认识升华到位,打牢双基。

6、以基于史料的问题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打破原有的教材知识结构,以教材与课外材料为载体,以若干问题为纲重建知识结构,着眼于应用所学知识在问题解决中重构知识结构。

7、重视历史知识体系的交叉和综合

近三年的高考试题,考查历史知识的交叉和综合的特点已十分明显,必须注意培养学生整体上、宏观上、长时段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做到专题基础上的通史,通史基础上的专题,专题史和通史交叉综合,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交叉综合,会总结一个历史发展时段内历史发展的主体线索和阶段特征,学会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

8、运用新的史学观点和史学理论阐释历史

结合教材教学内容,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把一些新的史学成果和史学观,如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了新认识、新观点;如对历史研究中产生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引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9、重视书写的规范性和文字表达的准确性

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尽量做到审题准确,观点明确,书写整洁,语言规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按分值设计答案要点,不重复啰嗦;答案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对于选做题上,如果学生做了,但不明确是做哪一题,没涂题号的,我们改卷时都是按零分为记。

10、历史试题测试

在进行一轮专题复习及二轮通史复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教师自己命题进行月考,(按通史复习及高考考纲、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题型、结构、考点命题)。认真讲解试卷,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不仅仅靠课堂上去培养,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通过讲解试卷,引导学生学会怎样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然后再组织答案。针对学生所考的每一套试题,历史备课组的每一位教师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具体说来,对只是部分学生做错的选择题,只做个性化处理;而对大部分学生都做错的选择题,教师会仔细引导学生如何读懂材料,然后将备选项与材料靠拢,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对学生错选的答案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及时纠正学生的思维误区。非选择题着重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粗读、细读和精读,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最后再来组织答案。

三、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和高考复习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1.以《历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把握新课程特点,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转述和概括材料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2.整合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成通史体例,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以便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和理解知识,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3.讲练结合,精讲精练,通过练习和考试培养学生答题的准备率和思考问题的思路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稳步扎实有效地推进高三历史教学和复习备考工作。

(二)教学进度安排

1、2019年8月---2019年9月前,完成一轮复习工作。

一轮复习按课本编排的内容进行专题史的复习(外加通史),是从纵向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古今中外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发展状况。这一轮复习花费的时间较多,做到认真过每一个知识点,对核心主干知识讲清、讲透,该提升的内容一定进行提升,因为光靠二轮和三轮复习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时间太短,也太过仓促。由于此前的一轮复习是和州上组织考的内容相挂钩,到2019年6月份复习过于仓促,所以在开学后利用半个月的时间来进行整体的、框架性的复习。

2、2019年9月中旬---2020年1月底,进行二轮复习,构建起立体的学科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主要是进行通史复习(外加专题史),是从横向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主要抓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完成学科内知识体系的构建,帮助学生掌握某一阶段的发展状况、阶段特征。通过接触综合学科命题,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3、2020年3--5月,进行三轮复习、主要是查缺补漏、强化训练及对热点问题的关注。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会考课堂复习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10.053

abstractHighschoolcertificateofeducationexaminationofhistoryisofhighschoolstudentsbasicknowledgeofhistory,academicability,literacyandothercomprehensiveandimportantassessment.incombinationwiththehighschoolhistoryteachingexperienceformanyyears,fromtheclearandimplementthegoaloflearning,improvethelearninginitiative,constructthematicknowledgeframeworkandsoonseveralaspectstobegin,andpointoutthattheproblemsexistinginteachersandstudentsintheexaminationreview.atthesametimebasedontheactuallessonanalysisshowsthespecificoperation.inordertoimprovetheeffectivenessofthereviewclass.

Keywordshighschoolhistory;examination;classroomreview;effectiveness

“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它是检查、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也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文化课学习是否达到必修课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重要手段”。

高中历史会考面向全体学生,有力推动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如何提升历史会考合格率、优秀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历史教师的重要课题。在此,笔者结合会考教学实践,谈谈高中历史会考课堂复习提升实效性的几点体会。

1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敲门砖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的会考学习缺乏明确的方向,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书读得昏天黑地,也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学习成效却很不理想。学生也常常抱怨:那么多内容,怎么读得完!真的不知道该读些什么……这些现象表明学生的学习失去了方向。

其实《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对历史会考有明确规定。(1)明确了考试目标要求: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明确了考试范围及考试内容与要求。历史会考复习一定要依据会考考纲要求展开,要让考纲成为教与学的指南针,让会考复习有的放矢。

在会考复习时,一些老师一直强调会考考纲的重要性,但也只是笼统的让学生依据考纲学习,对学生如何使用好考纲缺乏必要的指导。考纲的内容要求是粗放式的,如果教师没有进行必要指导,学生抱着考纲,却仍然对学习目标不甚明了,对每个知识点具体应掌握到何种程度没有把握。

如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历史会考考纲规定的考试内容与要求是:(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分析《权利法案》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2)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依据考纲的要求,结合这几年的会考情况,将本专题的学习目标细化如下: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①了解英国光荣革命(时间、特点、地位)。②了解《权利法案》(时间、目的、内容、意义)。③了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概念、时间、第一任首相)。④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美国1787年宪法。①1787年宪法的制定(背景、内容、影响)。②了解联邦制的权力结构。③美国总统制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细化后的学习目标,学生对本专题的每个会考知识点需要掌握到何种程度了然于胸。这样,会考考纲才真正发挥了有效的作用。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提高历史会考课堂实效性的第一道门槛。如果目标笼统、不明确,学习过程将事倍功半。

2落实课堂学习目标,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关键一环

历史会考成绩不理想的又一拦路虎是教师对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的情况落实不足。在明确学习目标后,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实行放养式管理,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导致学生或因学习内容有偏差、缺漏,或因学习自觉性不足而导致会考失利。栽下秧苗,缺乏管理,谈何丰收。

韩愈《马说》中写道:“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虽是千里马,但是方法如果不得当,教师面对会考败绩同样会发出稀里糊涂的哀叹。

了解学生对学习目标掌握情况的方法多样且简单。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课堂复习中先后采用了以下三种方式落实学习目标:一是对照学习目标直接提问;二是预先精选以往会考真题进行课堂复习检测;三是预先整理好本专题的易错易混知识点,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纠错竞赛,看看哪个小组拔得头筹。在采用这三种方法后,能够完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课堂气氛很活跃。

3提高学习主动性,是提高课堂实效性有效保证

在会考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尽人意:学习被动,紧催慢走,不促不走;但求死记,不求理解等等,这些都会导致课堂实效性大打折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学习被当作一种负担,难度不大的会考一样会成为难以跨越的鸿沟。为了提升学习兴趣,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课堂复习中采用以下几个方法来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方法一:课堂小老师。在介绍英、美政府权力结构图示时,预先让两位学习状态不佳的学生在课前先行熟悉图示,并指导学生准备好解说词。课堂上让这两位学生上台介绍,结果使这两位已准备充分的学生精彩的当了一回老师。在后来的历史学习过程中,这两位学生变得越来越有自信,学习成绩真是节节高。

方法二:在课堂导入方面下工夫。《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的课堂导入设计如下:

课程伊始,多媒体展示两幅人物图片: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学生对前者熟悉,后者陌生。

导入词如下:这位是谁?(学生答出:奥巴马)那另一位是谁?(学生困惑地摇摇头,睁大了眼看着我)他是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不久前这两位人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事:飓风“桑迪”于10月29日在美国人口稠密的东海岸地区登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发生后总统奥巴马原本打算首先到纽约视察灾情,不料竟被市长布隆伯格婉言拒绝。布隆伯格在新闻会上说:“我今天和总统谈论了关于他到纽约视察灾情的事。我对他说,我们非常乐意他来纽约,但是我们手头有很多事情要做。”“他视察新泽西州的灾情就足够了。”(学生听到这儿都露出惊讶的神情,议论纷纷,甚至有学生说布隆伯格“真酷”)纽约市长婉拒美国总统奥巴马视察灾情,这种情形与我们所熟知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真是大不同。(学生频频点头,同时开始交流起来)美国形成现在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我们可以从美国《1787年宪法》中找到蛛丝马迹。好,现在让我们进入课程寻找答案吧!(至此导入将现实与历史挂钩,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

此外,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还在课堂上展开了“美国总统制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异同的合作探究竞赛”以及课程结束前安排了“三言两语学后感”环节,这两种形式同样很受学生喜欢。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充分体现。

4构建专题知识框架,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点睛之笔

会考课堂复习中,要强调的最后一点是:构建专题知识框架。零散的知识点不仅不利于记忆,更不利于迁移运用。在专题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在体系领衔下的历史知识才不会游离、混淆,学生也才有清晰的头脑进行思考。所以,知识体系的构建就像穿针引线一样,将一粒粒珍珠聚成一串夺目的项链,更加耀眼。

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的课堂小结时,师生结合会考考纲合作构建了如下的知识框架(图1)。

构建知识体系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既不能画蛇添足,增加负担也不能无实效,流于形式。所以这里需要注意的三点是:(1)主题突出。如《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的知识框架主题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代议制。主题突出了,学生脑海中零散的知识点才有了家。(2)关系明确。教材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以大篇幅介绍了诸多知识。构建的知识体系在繁杂的知识中抽丝拨茧,从“政治前提、法律基础、最终确立”三个方面进行提炼概括,使得教材会考知识点的关系一目了然,实现了复杂问题简单化。(3)尽量使用简洁的学科用语。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努力探索提高高中历史会考课堂复习实效性的方法,不仅会带来会考的丰年,也推动着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篇7

关键词:驾驭;简约;整合

高中历史教师既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新思想,又要整合相关教学内容,以便为学生容易接受,这势必要求教师具备很高的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笔者认为也应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驾驭”能力。所谓驾驭是指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强调的是自主性。本文谈的驾驭能力则指的是学生对历史学习具备整体上把握线索、规律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驾驭”能力呢?

一、树立课堂教学的简约意识

为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驾驭能力提供思想指导。

教学中往往出现很难在规定的单位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务实,树立课堂教学的简约意识。一些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没必要做过多的铺垫或添加繁琐甚至是无效的信息,否则不仅浪费时间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而且有增加学生负担之患。对于一些复杂、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教师想方设法将其浅显化、简约化,以适应高中新课改的需要。如新教材(本文均为人教版2007年1月第3版)必修3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关于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内容,重在认识其意义,而不必刻意搞清物理学的专业知识。再如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有老师曾将这场经济危机比喻成一场

大火,吸引学生很快投入到简要的问题之中:火势如何?为什么着火?如何救火?一连串的追问,让学生进入一种紧张状态,然后借着学生内心产生的一股求知欲,引导他们进入新课教学。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近几年选考内容的考查比重不大。如选修4《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可以孙中山一生的三次转变为主线展开教学,重点讲述孙中山后两次转变。这样结构简化,线索更为清晰,学生对这一课的把握较为容易。课堂教学中的这种简约意识能使学生领会每一课的重点和步骤,增强学习效果,也为培养他们对历史学习的驾驭能力提供思想指导。

二、关注教材目录和导入部分的教学

为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驾驭能力提供方法指导。

目录是历史教材内容的主脉,是历史教与学的基本线索。充分利用目录学习历史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提纲挈领,具备基本的历史阶段的驾驭能力。如必修2的目录,第一、三、四、五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现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第

二、六、七、八单元介绍的是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等内容。教师对目录的简介有助于培养学生驾驭教材知识体系的能力,明确专题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为以后归纳阶段特征奠定基础。历史学习必须依据一定的线索,才能寻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如果学生把握了历史的基本线索与规律,那么他们对历史学习也就具备了一定的驾驭能力,进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教材的导入分为单元导入和课导入。单元导入简介本单元内容;课导入主要包括导入语。导入部分基本上要求学生首先从宏观上把握每单元的主题,明确探究学习过程中的重点所在。如果教师充分重视导入部分的教学的话,利于学生对教材具备一定的驾驭能力,明晰学习的思路,增强教学效果。如必修2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面对这样一个专题,学生怎样才能驾驭它呢?分析导入部分尤为重要。通过阅读单元导入,使学生明确学习思路:

1.中国资本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原因)

2.中国资本主义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发展?(历程)

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如何?(影响)

4.根据本课所学,你有何启示?(启示)

学生能够驾驭这一单元的主要线索和教学的主要流程等,对于历史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不无裨益。学生能够驾驭了重点,抓住了主题,以科学的方法投入学习,必将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获取“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

三、合理整合教材,构建知识结构

为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驾驭能力提供关键一环。

新课程要抓住主题的“纲”,纲举目张,而不能只盯着教科书的内容。否则过度备课,使课上得膨胀,学生不堪重负。由于历史学科容量大、记忆难,教学中合理整合教材,构建知识结构这一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的线索,能够做到对每一单元、每一课提纲挈领,这正体现了对学生历史学习驾驭能力的培养。新教材史实分类集中、古今中外贯通、知识点大多具有集合性等特点,就更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驾驭能力—从合理整合教材,构建知识结构做起—根据教材的目录把握教材内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把握每一单元各课之间的关系,根据每一课的内容把握各子目录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从而确立宏观知识体系。新教材的编写体例便于灵活地调整教学顺序,如学习必修3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之后,我们进行了简单整合,先学习下一单元的《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然后再学习《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样就完整地构成了近代前期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不同派别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然后师生共同构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图表。再以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为例:

通过整合教材,构建知识结构,把零散的、杂乱无章的知识系统化,才能记住知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才能驾驭所学

知识。

此外,在教学中还要不断渗透历史学的基本原理、规律,逐渐培养学生对类似重大历史问题的驾驭能力,分析事件的因果关

系,把握历史发展的主脉,从而产生一定的历史意识。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设置;内容安排

在高中阶段应独立设置历史课程,这一点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那么,高中历史课程如何设置?教师讲授什么、学生学习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似乎已经解决而实际远未解决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在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上,我国现今实施的有两个方案,一是教育部方案,一是上海方案。此外,北京不久前也已确定了另一个方案,即将实施。

按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历史课的安排是:高一开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高二开设选修Ⅰ世界近代史,高三开设选修Ⅱ中国古代史。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让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系统地学习中外历史,更多地更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清晰地把握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应该说,这是符合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但此方案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突出的有两点:第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第二,初高中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益的提高都不利。诚然,无论是大纲的制定者,还是教材的编写者,都力图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加以区分,并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纲制定者提出了“注意区分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层次性”[1]的原则,而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路是:“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2]但是,在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要点无明显差别的条件下,要真正区分高初中历史教材的层次性实在是太困难了。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初中、高中历史教材两个循环的编法弊大于利。”[3]

1998年,上海作为发达地区制定了探索性的历史课程标准。按此标准,实施中外历史合讲的方案。与此相适应,上海版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中外历史合编的体例。这一方案的优点很多,如“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在教学内容结构体系上为中外历史的联系和比较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这种结构体系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本有很大差异,教学内容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有效地避免了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4]但这一方案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同志已经指出:“中、外历史有的可以结合,有的不易结合,有的不能结合。例如古代史中,中国和世界历史几乎没有交叉,只好各讲各的。这样,整个教材难以形成完整体系,有拼盘感”。[5]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到,上海实施的中外历史合编方案,是“选择世界近现代史作为高中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并把有关的中国历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重点叙述,在中外比例上,中国史占1/3,外国史占2/3”。[6]也就是说,这种中外历史合编是以世界史为主,中国史为辅。而按照现行的由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规定,中国近现代史应上105课时,中国古代史应上63课时,中国史共上168课时,世界近现代史应上68课时,中外历史的比例为168:68,中国史超过2/3,世界史不足1/3。这说明,全国现行方案是以中国史为主,世界史为辅。我国已初步形成并正在完善“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教材建设体制,教材开始走向多样化。但作为中学阶段的教材,还是有一定的全国性的统一要求的。上海方案和教育部方案之间的上述差异,必将影响中外历史合编教材的生存。而若要在更大的范围推广使用它,这个差异无疑是拦路虎。其实,从性质上说,上海方案本身明显地带有应急性和过渡性。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的一位主要编写者回忆说:“从1989年开始,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就进入了调查研究阶段。当时高中历史课程的最大弊端是:只设世界历史课程,不设中国史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当时要增加高中中国近现代史的课程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历史教材编写组提出了中外历史合编的方案,即选择世界近现代史作为高中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并把有关的中国历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重点叙述。”[7]时过境迁,现今全国高中历史课的设置已发生重大变化,高中既要开世界近现代史,更要开中国近现代史,而且后者是必修课,课时较多,前者是选修课,课时不多。在这种新形势下,给人的感觉是中外历史合编、以世界史为主的方案,似乎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然,也可以搞一个中外历史合编、以中国史为主的方案。但可以预言,要推出这样一个方案将是十分困难的,正如有的同志所指出的,“中外历史合编,若以中国史为主线,则串不起世界史的内容。”[8]鉴于上述两个方案存在的问题,有同志提出高中开设专题史的方案。20世纪90年代中期,重庆龚奇柱先生就曾明确提出了此方案,并以此为题在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怀柔年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会后发言稿以文章的形式公开发表。与上海方案不同,按《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编制的北京历史课程标准就采取了专题的方案。该方案的要旨是“以专题形式学习,选择学生‘应知能会’的重点知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外文化史中有重大影响和探索价值的问题,注重理性思考”。[9]近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李伟科同志又发表文章进一步论证这一方案。文章强调指出:“在初中学过一轮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之后,高中不应再重复一个循环,而可以就一些重大历史问题进一步探讨,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习初中通史体例教材提高公民的素质,学习高中专题体例教材使高中学生在初中通史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着重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使其掌握初步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这样初中和高中分成两个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更高的效率培养更高质量的学生”。[10]应该说,高中开设专题史的方案是有其价值的,但实施起来也有问题。第一,中学历史教育是历史基础教育。如高中历史教材,打破时序,不按历史发展的系统讲述历史,而按人为的专题组织教学内容,跳跃性过大,不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划分历史发展的阶段并了解阶段的特征。换言之,专题教学可能并不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教学的最佳选择。第二,随着课程改革新方案的出台,我国高中将普遍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科教学中要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而无论单独设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还是历史课内的研究性学习,都是围绕专题来组织的。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即附有22个“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这些题目大多可视为“专题”。如高中开设专题史,历史教材按专题来编写,则势必与“研究性学习”相互冲突。笔者以为,两相比较,把高中阶段专题史的学习安排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历史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中更合理一些。第三,我们不仅要考虑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还要考虑中学与大学历史教育的衔接。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来看,大学阶段更多地采用专题史的形式似乎更恰当一些。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高中开设专题史的方案也非上策。

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中学历史教学来检验。根据这一标准,到底应如何设置高中历史课程呢?笔者的意见是,高一开设中国20世纪史(必修课),高二开设世界20世纪史(限定选修课),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12]本方案的核心是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下面围绕这个核心谈一些看法。

为什么主张在高中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呢?

首先,按此方案中外历史都只讲近100年的历史,时间短了,教学内容少了,历史课内容过多与历史课课时极其有限的矛盾可以得到缓解。

其次,因为只讲20世纪的历史,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可以重新安排,初高中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再次,在高中开设两门20世纪史,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紧迫的。我们知道,20世纪是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发展最为迅猛、最为深刻、最为动荡的100年。从世界范围看,仅仅是两次世界性科技革命、两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从中国历史来看,仅仅是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改革开放这三次巨变就需要我们深入地认识。而且,从思维习惯来说,人们惯常要回顾刚刚走过的那段路程,迫切地希望从刚刚逝去的历史中寻找经验,获得教益,增长智慧。因此,对刚刚跨入21世纪的人类来说,20世纪的历史显示着鲜活的光泽和特有的魅力。新世纪的历史教学应满足人们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迫切需要,引导青少年去自觉地、系统地梳理与反思20世纪的历史,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最后,在高中开设两门20世纪史也是可行的。应该说,并不是每一个世纪的历史都适宜在中学阶段单独研究或学习。有趣的是,无论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还是中国历史,都是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历史单元,都适宜单独讲述。从世界来看,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中国来看,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0世纪的中国历史也是相对独立的历史单元。近年,中外史学界都将20世纪作为重点课题来研究,出版了《20世纪中国史纲》《20世纪世界史》等著作,在大专院校也纷纷开设这方面的课程,这也证明单独开设20世纪史是最可行的。此外,补充说一句,为提高可行性和实用性,笔者建议,在20世纪中国史和20世纪世界史教材中,设置“序章”,分别勾勒20世纪以前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概况,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这样,既加强了学科的系统性,又兼顾了本学科连续性与有序性的特点。

总之,比较高中历史课设置的四个方案,笔者认为,开设20世纪中国史和20世纪世界史的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20世纪的历史尤其如此。在论证了高中宜于开设两门20世纪史之后,我们还应进一步探讨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的具体的课程内容。

学术研究离不开观点、范畴和方法,这三者的统一体被称为“范式”。史学研究的范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是按照“阶级斗争──革命史”的范式研究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受此影响,中学历史教材也按此范式来编写。简言之,就是世界史教材是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为主线的世界近现代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是以民主革命史(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为主,加上社会主义革命史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必须承认,在革命年代,从事和拥护革命的人们需要更多地了解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历史,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获得启迪,“阶级斗争──革命史”的史学研究范式满足了这方面的社会需要,功不可没。但是,现今,革命时代已经结束,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早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若仍完全按照“阶级斗争──革命史”的范式来制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高中历史教材,让学生主要学习世界近现代革命史和中国近现代革命史,显然就脱离社会需要和落后于时代了。

上述的高中20世纪中国史和20世纪世界史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吸收现代化研究的成果,[12]按现代化范式来制订和编写。20世纪中国史主要讲述1901~2000年中国现代化进程史,20世纪世界史主要讲述近100年来世界现代化进程史。

为什么20世纪史要以现代化进程为基本内容呢?首先,这是由历史本身决定的。研究者明确指出:“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尽管存在着许多根线,这些线有交叉,有平行,涉及方方面面,如生产发展、阶级斗争、思想冲突、政治变革等等,我们可以用所有这些线来观察世界,观察世界上发生过的许多重大事件;但所有这些线,所有这些事变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现代化。由于现代化,世界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成为现代世界。现在这个世界是一个漫长过程的结果,这个过程我们就把它叫做‘现代化’……所有那些历史的线索都可以归结为一根主线,即现代化的线。几百年的近现代史只能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即近现代世界史的主线是现代化。”“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之所以作如此断言,是因为自近代以来,历史的主要内容就是现代化。”[13]既然如此,20世纪是近现代的一个部分,讲20世纪史自然要按历史的本来面貌,以现代化为主线和基本内容。

其次,这是加强学科建设的需要。按现代化范式讲述现代化进程,可以使高中历史教学更科学。以中国史为例,前面说过,以往的中国近现代史搞的是机械的加法,其公式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十新民主主义革命十社会主义革命十社会主义建=中国近现代史,并无一根线索贯串整个中国近现代史。没有主线贯串,就难以形成学科体系。而如果我们以现代化范式来审视中国近现代史或20世纪中国史,则可用现代化主线贯串始终。有了这一主线,历史学科的体系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主线,我们可把20世纪的中国历史视为现代化进程史。这100年的历史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01~1949年为一阶段,这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缓慢推进曲折发展的历史,中心是政治现代化,主题是争取国家民族独立,经济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与之同步伴行;1949~2000年为第二阶段,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迅速却又曲折发展的历史,中心是经济现代化,主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随之相应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基本是按照苏联模式推进现代化,但中国共产党在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方面也作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模式形成,并在实践中取得辉煌成就。最后,讲述20世纪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化进程是时代的需要。这样设计高中历史课,更能充分地发挥历史课的社会功能。如果说,在革命年代,投身革命的人们急需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革命史的话,毫无疑问,在建设年代,投身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国人民(包括青少年)急需了解的是中国和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尤其是中外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以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外20世纪史的开设能满足人们这方面的需要。通过20世纪中外现代化进程史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和邓小平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鼓舞年轻一代勇敢地迎接挑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才智和青春。

综上所述,笔者对高中历史课设置和内容安排的建议,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开设20世纪中国史和20世纪世界史,着重讲述20世纪中国和世界现代化的进程。

注:

[1]王宏志.21世纪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J].历史教学.1997,(6).

[2][3][5][8][10]李伟科.初高中历史教材整体化[J].历史教学,2001,(5).

[4][6][7]林丙义.上海高中历史教材评介[J].历史教学,1997,(2).

[9]张桂芳.历史课程观和历史教材改革的主要目标[J].历史教学,2001,(8).

[11]参见冯一下,李洁.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设置的新构想[J].教育科学论坛,1996(6).冯一下,对高中历史课教学内容安排的建议[J].学科教育.1997,(6).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篇9

关键词:新课改;新高考;新课程教学;无缝对接;相映生辉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7-0109-02

2007年9月,作为一名一线高中历史教师,我与陕西省一起步入新课改,新课改让我倍感压力与挑战。如何尽快适应新课改,如何尽快地改变自己的课堂,如何尽快地适应新高考……诸如此类的问题一涌而上,让我一下子感到无所适从。一轮新高考后,我也有了许多收获与释然。

新高考命题充分体现课改精神,要在新高考中脱颖而出,关键是要走进新课改。要走进新课改,一定要逐步改变过去过多讲授和灌输的教学模式,要大力提倡自主合作、研究探索的主动学习方式,要充分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和注重体验。因此基于我的实践,我认为新高考最大限度地支持新课改,新高考也会逐步提高对新课改的要求。那么如何更加深入地走进新高考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研究命题趋势,找准命题的切入点,从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复习工作

1.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注意从新课程理念去理解,这样才会与高考命题人员同步思维。

2.必须处理好课标、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的关系(如右图)

课标是高考命题的根据,超标的知识,不在高考范围。考查的内容是课标的一部分。高考的公平性要求试卷命题不以教材为蓝本,而以考试说明为依据。《考试说明》是我们研究高考最有价值的具有法规性的文件。

3.做好教材、《课标》和《说明》的比较研究。

教材有的内容而《课标》和《说明》没有的——少讲

教材没有的内容而《课标》和《说明》要求的——建议扩展和补充

对于层次高的学生,鼓励他们阅读其他教材,拓宽知识面。

教师应该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整合资源,为备考提供复习资料。

4.研究高考试题。历年试题——整体研究中找共性;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外省试题——集中研究找动态。仔细琢磨历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及稳定性和变化趋势,熟悉高考命题的题型和要求,对了解命题走向,把握复习方向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全程复习计划

从备考实际来看,高考的准备其实从高一就开始了。因此,历史教师要从长远考虑,加强高一、高二的模块教学,这是最初夯基奠土阶段。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以《考试说明》顺序落实考点;第二轮复习以通史序列复习,加强知识的整合,勾勒知识的内在联系,细析阶段特征。第三轮复习以“热点”引领,主要讲清“热点焦点”与历史的融通,主要大国英法美德日俄的国别史等。做到“两标”开道,计划导引,层层推进,加强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三、全面落实课改精神,加强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的精耕细作

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有一句豪言:“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回顾我们的新课改实践,初涉新课改时,注重新理念的体现,强调学生的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形式,一味地求新求异。而伴随着实践的磨砺,课堂的教学返璞归真,关注参与的效果,讲究教师的主导,追求设计的科学与合理,从求新求异回归到求真求实,从形式的创新到实质的创新,使课堂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操练场。课堂改革要反对另一个极端。即在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愿境氛围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语境和令人眩晕的教学场景——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论辨、华丽彩排的包装、眼花缭乱的手段等等。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忽略学科教学的一个最本真的问题——对于学科本身的研究、学科动态信息的了解,以及课堂教学中诸如讲授艺术、逻辑分析、语言表达等“内功”的训练和积累。一支粉笔照样可以搞课改,关键在于理念而不是形式。

四、夯实基础,突出主干,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什么是主干知识?在历史教材中前后纵贯,是有知识体系的历史知识,涉及到中外历史的大事如政治、科技、教育、思想、经济、国际关系等。这些知识现实感强,具有借鉴作用,对于我们当今科教兴国、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民主政治的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联系极为密切。甚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经常受用的历史知识。这些知识有时在教材上简单地提及、分布零散,但其借鉴功能突出,在地位上也属主干知识。

如何有效复习主干知识呢?一是要系统阅读,由粗到细夯实基础。虽然考试的资源会向教材之外延伸,但历史能力是建立在教材基础之上的,因此,必须强化看书储备一定量的史实,使基础得以升化。二是东拉西扯,由细到粗构建网络。“东拉西扯”就是把相关的知识,只要能联系得上的,不管是什么角度什么模块的知识,都可联结起来,这样让学生形成联系习惯,自然熟能生巧,学生就会学会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更高层次的知识系统。

另外,要引导学生学会看书,即注重问题意识阅读,因为命题考试是问题性的思维程序,需要考生以某一问题为中心,组织所学史实形成答案。这就更需要平时具备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说史变成问史和疑史,鼓励学生寻找史实之间的因果转化关系,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

五、对教材进行适当、必要的整合

高一高二新课有必要这样做,高三大容量的复习课更应当如此。一轮复习时,尽可能地将同一性质或前后关联的历史现象放在一起,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解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对教材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高考考试说明所列的内容条目来看,有的已经进行了整合。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应多联系,在复习政治史内容时,有必要将相关的经济史、文化史内容联系到位。不追求复习的进度,而强调复习的实效性,通过知识联系,实现反复复习。如我们在复习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时,必须联系同时的近现代科技、政治制度和文学艺术。同时联系苏联工业化,将东西方实现工业化的不同途径与特点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原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六、正确处理必修与选修的关系

特别关注必修内容的复习教学,选修内容可在必修内容复习时进行穿插或在必修内容的基础上适当拓展。从今年高考历史试题部分可以看出,52分非选择题,只有15分来自选修,且难度不大。因此,在一轮复习时不需要单独复习选修内容,至于在必修内容中无法联系的部分内容,可在新高考考试说明下来后再进行补充。

七、渗透史观教学,加强与社会现实的联接

当前高考通常运用的史观主要有:文明史观、整体(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史学研究理念,此外还有唯物史观与革命史观。新史观为学习历史和考查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但要把握好史观教学的“度”,在高考备考中不要刻意去堂堂渗透,适宜则用,自然点到,水到渠成,如用“全球史观”阐释抗日战争的意义,即世界反法西斯的组成部分;用“革命史观”阐释,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反帝斗争的第一次胜利。以史观去开阔学生的视野,客观全面地认识、评价古今中外的历史现象,运用新史观重新构建专题体系。

总之,新课改与新高考的适度平衡,可以提升中国基础教育的软实力。新课改只有通过新高考的检验,才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只有二者真正实现无缝对接,才能相映生辉。

作为新课改、新高考一线的教师,经历了一轮新课改、两次新高考珠洗礼,心里有许多释然,也有许多收获。我与新课、新高考共进步、共成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课改没有专家,新课改、新高考需要实践,需要总结,需要探索,我认为努力比能力更重要。“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让我们从课堂开始,在新一轮的课改与高考中奋力前行,走出一条更加稳健、更加坚实的新课改、新高考之路,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

[2]陕西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考试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2011,2.

[3]陕西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参考答案(陕西卷).2011,6.

[4]走进高中新课程.

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篇10

关键词“史纲”课程教学史学著作阅读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史纲”)是一门专门为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本科阶段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近代社会发展演变的规律和趋势;培养学生对近代历史基本问题及相关事件、人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教育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设置的必修课程之一,“史纲”课程兼具历史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双重功能。

然而,尽管该门课程的诸多教学人员多年来积极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却依然在教学过程中被诸多现实问题所掣肘:“史纲”课程设置的教学课时较少,难以满足讲述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建国后至今的百余年复杂历史进程的需求;该课程的教材内容大多为提纲挈领性质的概述,历史细节极少得到详细披露和深入剖析;教学内容大多与学生在初中、高中乃至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历史内容有大面积重合,大大压制了学生学习的探索欲等。解决这些实质性障碍,不仅“史纲”教师们不断提升自身史学修养和教学技能,更需借助强大的外力进行补充。而引导学生在纷繁浩瀚史学著作中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和思考,可以成为这种“外部补充力量”的重要来源。

1经典史学著作对“史纲”教学的重大辅助功能

一直以来,阅读知名史学著作是人们了解和学习世界其他国家与中国历史最为便捷的渠道之一。面对“史纲”教学改革遭遇到的种种瓶颈,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视角、有针对性地阅读与鉴赏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史学著作,是“史纲”课程教师们可以积极探索的方向之一。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著名史学著作,可以有效弥补“史纲”课程课时过少与内容繁多的矛盾,有效拓展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教学空间。由于设置的学时有限,“史纲”课程的制定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年修订版)阐述中国近现代史进程时,采用的是大纲式陈列方法。对于历史事件的细节、历史人物关系的曲折发展和历史动态的微妙推进等,缺乏细致入微的剖析。这往往会导致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时陷入“模式化”僵局。广泛地涉猎相关历史问题的知名著作,可以有效克服“史纲”教学时数过少的局限性,为该课程的教学起到填充细节、解答疑惑、提升史学延续性的作用。例如,史学家唐德刚的著作《从晚清到民国》回答了从清王朝到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秩序如何逐渐演变的复杂历程;学者张鸣的著作《辛亥:摇晃的中国》,则通过战线辛亥革命全景图,深入剖析晚清民国大变局的历史由来和发展脉络。此书以尚武中国、丛林之争、革命与保皇和科举与学堂等话题的展开再现当时中国的真实社会生态。

其次,引导学生阅读和反思相关的经典与知名史学著作,可以从“旧”的历史常识中不断获得“新”的发现,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史纲”课程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例如,大多学生只是简单从教材中了解到甲午战争对中国带来的沉重耻辱,却对其具体发动背景和作战过程依然缺乏了解。由国内著名军事专家刘亚洲、金一南和丁一平共同撰写的《甲午殇思》则全面披露了该起事件详细过程。书中论述中日双方作战前的心态对比时写道:“清廷出于对北洋海军强大的自信,才在丰岛海战后毅然对日宣战……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丰岛海战后对同僚说‘似有稀里糊涂进入战争之感’……日本为胜利和失败都做好了准备,是因为感觉到自己海军力量不足。”①类似细节的披露,让习惯地认为在近代屈辱史中“敌方自信我方怯懦”的学生们,对甲午战争的战前事态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这就能够有效地让学生们从重大历史事件的“旧认知”中摆脱出来,发现有趣的“新知识”,从而大大激发其深入洞悉历史的求知渴求。

再次,引导学生鉴赏学术思维规范的经典和知名史学著作,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抵挡“史纲”课程教学所遭受的外部冲击的有力屏障。近年来,“史纲”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各种冲击,不断呈现出复杂化和尖锐化的趋势。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国内外学者对“普世主义”的错误解读,让蕴含民族主义的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断被淡化;争当“世界公民”的普世价值越来越被大学生群体接受,而包含“祖国”等概念的爱国主义历史教育则往往被视作狭隘的,甚至被冠以“可怕的”和“不合作”的标签,②导致大学生学习、理解和深入思考祖国近现代史的动能遭到削弱。同时,历史虚无主义浪潮在国内外学界和政界的肆虐,新媒体时代“知识碎片化”现象的不断蔓延,也都对“史纲”教学改革的推进制造了重重障碍。

应对全球化对民族文化学习重要性的弱化作用,驳斥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华民族从苦难到辉煌的奋斗进程的抹杀行为等,迫切需要“史纲”教师引入相关经典与知名史学著作的阅读环节。例如,针对某些别有用意地淡化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日战争领导作用的言论,美联社记者冈瑟·斯坦因于1945年出版的《外国记者严厉的抗日战争:红色中国的挑战》一书进行了详尽的澄清:“从我见到的一切政局来看,我的结论是:延安所说的中共领导的战绩,比我在重庆和西安所听到的国民党的战绩可靠得多。”③此书中记载了大量关于中共领导抗战的实地记录和访谈,让它一度被列为著名的正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的姊妹篇。其详尽的真实见闻记录,是有效驳斥对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角色产生质疑的坚实依据。

2与“史纲”课程教学相关的史学著作的分类

由于各种知名与经典的史学著作浩淼如海,在发挥它们对“史纲”课程教学的补充功能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分类,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思考。大致来看,这些著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通史常识类。台湾著名学者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费正清的《费正清中国史》,则以40万字的篇幅,从半坡文明叙述到20世纪80年代,涵盖了中国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意识形态多方面的传承和演变。这两部重要经典读物,可以为学生理解中国近现代史构建极为充实和生动的知识背景。

二是人物传记和历史人物口述历史类。在中国近现代史过程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历史人物,往往是站在历史风浪最前沿的推动者。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毛泽东、蒋介石、曾国藩和邓小平等系列人物的传记,④详细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心路历程等,可以在推动学生在理解历史人物时实现“立体化”和“去脸谱化”,以及学会融会贯通地理解历史进程的认知积累中,实现重大的突破和飞跃。

三是战争或特殊历史事件类。英国新锐汉学家蓝诗玲撰写的《鸦片战争》,是首次以世界史的视野探讨这场世纪性的中英冲突的著作;加拿大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撰写、潘敏翻译的《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从关注抗战初期的社会与人的独特视角出发,以江南五城为例(嘉定、镇江和南京等),描述日军残暴占领城市、试图重建基层机构的过程,同时分析了地方头面人物与日伪政府之间的关系交织。

四是对某段特定历史时期解析类读物。为了更深入地特殊历史片段,“史纲”课程教师可以重点向学生推荐阅读具备高度学术规范、逻辑严谨并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读物。例如,由著名高层智囊专家金一南教授所著的《苦难辉煌》(全新修订增补版),是国内首次以战略思维、战略眼光和战略意识解读中共早起党史和军史,充分解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等重大问题,⑤并对审视当今的中国社会各类问题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则陆续撰写的史学著作如《从晚清到民国》、《晚清七十年》以及《民国三大校长》,以及张鸣撰写的《辛亥:摇晃的中国》等,都从特定时期和特定事件入手,为满足学生的历史求知欲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与知识来源。

3引导学生阅读史学著作以提升“史纲”教学效果的途径

显然,国内外研究中国历史,尤其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的史学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而大学生作为知识背景有限、鉴别能力尚不成熟的特殊阅读群体,如果没有教师的巧妙引导,则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总的来说,“史纲”课程教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引。

首先,教师应将课堂外的广泛阅读与课堂上的集中思考结合起来,将教师指定阅读与学生自主兴趣阅读结合起来。由于该课程设置的学时非常有限,因而对史学著作的阅读主要依靠学生们在课后时间完成。在选择史学读物时,可以根据不同历史专题(如抗日战争、甲午战争、西安事变),让学生初步自主选择并上报欲阅读的书目,让教师进行筛选确定书目,最后由学生撰写读书笔记或在课堂上集中交流或陈述的方式,实现对专题的深刻认知。也可以鼓励学生以创立历史兴趣小组和历史读书会等形式,将被动“应试”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其次,在引导学生鉴赏和阅读相关经典史学著作过程中,将引导学生尊重历史主流规律和理性审视中国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由于“史纲”课程制定教材只是简明扼要地铺陈了1840年到1949年至今的历史脉络,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评判的自然转变,迫切需要更多的细节填充。近年来,诸多身居高位的中共党员的纷纷落马,让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先锋模范作用产生质疑。通过推荐大学生阅读类似《延安整风运动:回忆与研究》,了解中国(下转第139页)(上接第121页)共产党在其早期发展中,也曾遭遇各种制约党组织发展的内部问题和困境;⑥通过带领学生们泛读《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其全面认识我党在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也曾经历残酷的反腐斗争的历程。⑦由此,促使学生在看到政府反腐举措的同时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在对种种困境的解决的基础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这一历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