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年度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09:10

高中生年度总结篇1

[关键词]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1a[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6―00115―03

1.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经济中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的联系总和,产业结构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利于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和自然资源的科学配置,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实现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佳化。河南省在1980年三次产业结构产值排序为“二、一、三”,产值比为40.7:41.0:18.3,就业比为42.9:28.1:29.0,表明河南省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近二十多年来,河南省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2003年,河南省三次产业产值排序为“二、三、一”,产值比为17.6:50.4:32.0,劳动力就业比为60.2:19.6:20.2,产业结构偏离度为85.2。与中部六省平均值(河南、山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相比,河南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偏高0.8%,就业比重偏高6.o%,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偏高3.6%,就业比重偏高0.8%,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偏低4.4%,就业比重偏低6.8%。和全国产业结构相比,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偏高3%,就业比重偏高11.1%,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偏低1.8%,就业比重偏低2.0%,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偏低1.2%,就业比重偏低9.1%。与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比,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偏高9.4%,就业比重偏高24.4%,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偏低1.3%,就业比重偏低11.4%,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偏低8.1%,就业比重偏低13%。这表明目前河南省产业结构高度较低,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明显不对称,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2.河南省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2.1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B是指各产业的产值比重C与劳动力比重L之比。目前,普遍认为结构效益高的产业结构应该是各行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接近1,为此,构建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数S。

式中:B为比较劳动生产率,s为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数,i表示三次各个行业。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980―2003年间,河南省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略低于中部平均值,但是,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值,并且河南省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直线下降的趋势,说明河南省近些年来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趋于下降。河南省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略高于中部平均值,低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略高于中部平均值,除2003年外都低于东部平均值,除2000、2003年外都低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反映了河南近些年第三产业的发展。河南省整体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数呈上升的趋势,反映了河南省内部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失衡趋于严重,产业结构效益下降,产业结构正向不合理方向转化。

2.2产业波动状况

产业波动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原因。产业波动幅度越大,波动周期的间隔时间越短,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就越差,对经济效益的负面影响就越高。总体产业波动的情况除了受各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变化影响外,还受各次产业本身波动状况的影响。其波动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河南省经济总量的波动情况。

经济增长是否稳定、波动程度的大小是影响经济增长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平均增长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经济波动程度越小,经济发展就越平稳,增长效果就越高,反之亦然。而在总体经济增长和波动中,各个产业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一般地说,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率要以相互协调为前提。第一次产业的作用率过高会引起经济增长总体效率的下降,第二次产业的作用率过高会导致经济过热和波动,而第三次产业对增长的较高作用率可能既有利于提高增长效率,又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各部门对增长的作用率取决于其所占比重和增长速度。因此,对各产业的增长和波动情况及其对总量波动的作用进行分析,对于正确认识总量波动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波动的情况一般通过其增长速度来衡量。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情况见图1:

对1978年以来河南省三次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将河南省总体经济的波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1990年。在这一阶段中,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波动幅度较大,近25个百分点,基本上呈连续的“V”型,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是如此变化。第一产业增长速度波动幅度也较大,近40个百分点,并且在1986年最低为-7.9%,1988、1991年都为-2.6%,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波动相对较小,为22.5个百分点,1989年最低为-2.4%,1988年最高为20.1%。第二阶段从1991―1999年。在这个阶段,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波动幅度最大,先上升后下降,从1990年的2.3%到1992年最高的25.4%,1999年最低为7.8%。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幅度相当,都呈倒“U”型曲线变化,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波动相对来说较缓慢,第一产业最低,并且这些年也呈“V”型变化。第三阶段从2000―2003年。在这阶段还是第二产业增长速度相对来说变化幅度较大,但是,相比前两个阶段趋于缓和,也呈“V”字型变化,2000和2002年分别为11.7%和11.5%,2000年最低为9.9%,2003年最高为17.0%。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第三产业变化不大,第一产业增长速度最低,并且呈“V”字型变化,2003年最高为10.7%,2001年最低为8.1%。

高中生年度总结篇2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方法,以广东省深圳市服务业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各行业的竞争优劣势和资源配置状况。研究表明,深圳市服务业总体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增长幅度。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增长速度低于广东省总体服务业增长速度,但是竞争力并没有明显削弱,在增长速度放缓情况下,资源依然向该行业集中。

关键词:偏离-份额法服务业竞争力

深圳市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

2012年,深圳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206.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增速比GDp、第二产业分别高2.3个、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5.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11.4个百分点。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且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

2012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899.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9%,比GDp增速高1.9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为68.0%,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7.8%。现代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为49.6%,比上年同期提高10.2个百分点。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

近年来,深圳市制造业总量规模持续增长,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迅猛,2012年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632.41亿元,同比增长6.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2955.44亿元,同比增长8.9%。2012年深圳市重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000多个,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增速为经济增速两倍以上,占本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5%。生物产业增加值205.03亿元,同比增长17.2%;互联网产业增加值356.91亿元,同比增长22.6%;新能源产业增加值325.26亿元,同比增长19.8%。这为深圳市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交通运输、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业保持较快发展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71.99亿元,同比增长7.2%;金融业增加值1819.19亿元,同比增长14.3%;现代物流业增加值451.09,同比增长11.0%。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增长速度分别比GDp高4.3、1.0个百分点。

(五)服务业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

2012年,服务业完成投资1794.80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7.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15.78亿元,同比增长8.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2.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共完成投资165.06亿元,同比增长69.9%,增速比整体服务业高56.8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业共完成投资57.32亿元,同比增长28.2%,增速比整体服务业高15.1个百分点。

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一)现代服务业繁荣兴旺是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基本特征

从世界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来看,现代服务业繁荣兴旺是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基本特征。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确立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一般认为,服务经济为主是指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0%,或者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形态。2012年深圳市这两项指标分别为55.7%、51.6%,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经济体相比有一定差距。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现代产业体系特征和内涵作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科学表述。从结构优化的角度讲,在发达经济体,现代产业体系主要由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充分的产业构成,一般情况下现代服务业要占GDp的70%左右;在新兴经济体,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指工业化进程比较健康的产业构成,一般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0%左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稳定上升的产业构成。无论以哪一种标准加以考量,发展服务业都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方向。

根据《深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实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9000亿元目标,2013-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应该保持在7.7%左右。《规划》中2015年预期目标与2012年深圳市实际完成情况如表1所示。

(二)现代城市特别是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已经成为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

从现代化城市发展来看,世界城市发展的现实表明,现代城市特别是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已经成为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深圳市应该在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同时提升服务业发展品质。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1-2012)》,深圳入围全球最具竞争力城市前100名,位列第67位,排名在香港(9位)、上海(36位)、北京(55位)之后。深圳服务业占GDp比重与国内外先进城市尚存在明显差距。深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平均水平相比要落后近40个百分点,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先进城市平均水平相比也要落后10个百分点左右。2012年上海、北京、广州的服务业总量分别是深圳市的1.67、1.89、1.20倍。

(三)产生外部经济波动时服务业波动比第二产业平缓

从抵御外部经济波动能力来看,当外部经济波动时,服务业波动比第二产业平缓。现代服务业作为高端产业,具有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等优势,对资源依赖小于制造业,因此,当外部经济波动时,服务业波动幅度小于第二产业。这从深圳市近年第二、三产业的同比增长速度的变化中可以证实,如图1所示。

2008年和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圳市服务业同比增长速度趋缓,但下降程度明显小于第二产业。在这两年,第二产业增速连续两年回落2.6个百分点,总体回落5.2个百分点;而服务业增速在2008年回落2.5个百分点后,于2009年企稳,增速与上年基本保持不变,总体回落2.5个百分点。2010-2012年期间,第二产业增速出现明显回落,但是2012年服务业增速比2011年、2010年分别提高了3.8个、2.4个百分点。可见,作为新的产业引擎,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为抵御经济危机、确保经济持续平稳回升、增添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服务业及主要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高

从相对劳动生产率看,服务业及主要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高。本文根据以下公式测算深圳市2010-2012年不同产业(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

某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产业增加值/GDp)/(产业就业人数/总就业人数)

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虽然深圳市相对劳动生产率并不高(1996年世界服务业、工业相对生产率总体水平就达到了1.76和1.35),但是服务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仍然高于第二产业。金融业相对生产率接近总体服务业的7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明显高于总体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总体服务业基本持平,高于第二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吸纳了较多的就业人口,但相对生产率却低于总体服务业和第二产业。

深圳市服务业结构与竞争力分析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大区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四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资源配置分量。若以广东省为参照地区来研究深圳市服务业发展情况,具体指标解释如下:

份额分量反映深圳市各行业在报告期内以广东省服务业总体增长率为参考标准计算而得到的增长水平。

结构分量反映广东省某行业增长率与服务业总体增长率的差值。若分量值为正,表示广东省某行业发展速度高于服务业总体发展速度;反之则表示广东省某行业发展速度低于服务业总体发展速度。结构分量值越大,说明该行业在广东省发展优势越明显。

竞争力分量以深圳市某行业的增长率与广东省该行业增长率的差值来反映该行业的竞争力状况。该分量值为正,说明该行业具有一定竞争力,反之则不具有竞争力。竞争力分量值越大,说明该行业竞争力越强。

资源配置分量反映深圳市在剔除了与广东省基期产业结构差异性的影响后,资源向该行业集聚程度。该分量值同时受到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的影响。该分量表示的意义如表3所示。

总偏离分量表示由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资源配置分量综合形成的总偏离效应。该分量值越大,表示深圳市某行业实际增长与以广东省服务业总体增长速度计算而得的预期增长量的偏离值越大,说明深圳市该行业的发展越具有优势。

总变化量表示深圳市行业报告期和基期的实际增长量之差。总变化量越大,说明该行业增长量越大。根据各指标的具体含义:

总偏离量=总变化量-份额分量=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资源配置分量

(二)实证分析结果

偏离份额法通常选取的时间跨度为五年,故本文选取2007-2011年深圳市与广东省服务业及各子行业增加值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1.总体偏离情况。从整体上看,深圳市服务业的总变化量比份额分量高103.23,这主要得益于由结构偏离、竞争力偏离、资源配置分量形成的正向总偏离效应,反映了深圳市服务业的增长水平高于按广东省服务业总体增长率为标准计算而得的预期增长水平,说明了深圳市服务业总体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增长幅度。

由表5可知,在服务业的各子行业中,四个行业的总变化量明显高于份额分量,分别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八个行业总变化量与份额分量基本持平。仅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这两个行业的总变化量明显小于份额分量,说明这两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低于广东省服务业总体发展速度。

2.具体行业分析。金融业的总偏离量、竞争力分量、资源配置分量、总变化量均为正值,且均为深圳市服务业中各指标最高的一个行业,这说明深圳市金融业的竞争力强,资源集聚程度高,具有较好的发展优势。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业的结构分量为负值,反映出广东省金融业发展速度低于本省服务业总体的发展速度。金融业竞争力分量和资源配置分量均为正值,反映出深圳市金融业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资源向该行业的集中效应增强。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总偏离量为92.98,是深圳市服务业中总偏离量排名第二的行业,说明该行业发展具有较大优势。该行业的结构分量为负值,竞争力分量为9.11,资源配置分量高达123.18,对该行业的总偏离量贡献最大,说明该行业在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资源集聚效应。

批发和零售业总偏离量为72.26,是深圳市服务业中总偏离量排名第三的行业。该行业结构分量较高,达到154.13,说明广东省批发和零售业发展速度高于服务业总体发展速度。竞争力分量和资源配置分量均为负值,说明深圳市即使在批发和零售业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资源依然向该行业集中。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总偏离量为67.41,是深圳市服务业中总偏离量排名第四的行业。该行业的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资源配置分量均为正值,分别为21.56、0.88、44.97,资源配置分量对总偏离量的贡献为66.7%。说明该行业在深圳市和广东省都保持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深圳市相对于广东省有一定的竞争力,且资源配置程度较高。

住宿和餐饮业总偏离量为8.77,是深圳市服务业中总偏离量排名第五的行业。该行业的产业结构分量为-16.07,竞争力分量为1.32,资源配置分量为23.51,说明广东省该行业发展速度低于服务业总体发展速度,而深圳市在该行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资源向该行业的集中效应比较明显。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偏离量为-83.89,说明深圳市该行业增长速度低于广东省服务业总体增长速度。竞争力分量为-4.41,对总偏离量贡献较小,又考虑到该行业增加值基数较大,说明与广东相比深圳市竞争力并没有减弱。竞争力分量和资源配置分量均为负数,表明深圳市在该行业增长速度放缓情况下,资源依然向该行业集中。深圳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偏离量为负值的原因主要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和2009年深圳市该行业增长速度仅为1.7%、2.5%,2010年回升至20.6%,2011年再次下降至9.7%。而2008年和2009年广东省该行业增长速度为8.4%、5.8%,2010年和2011年企稳回升至12.0%、13.2%。

房地产业总偏离量为-205.05,说明深圳市房地产业增长速度低于广东省服务业总体增长速度。竞争力分量为-9.12,资源配置分量为-48.16,对总偏离量的贡献较小,又考虑到房地产业基数较大,表明深圳市房地产业的竞争力没有明显削弱。竞争力分量和资源配置分量均为负数,表示在深圳市房地产业增长速度放缓情况下,资源依然向该行业集中。深圳市房地产业总偏离量为负值的主要原因是受到金融危机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深圳市房地产业对外部经济形势和调控政策的敏感程度高于广东省。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圳市和广东省房地产业均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2.0%、-5.0%,深圳市房地产业下滑速度明显快于广东。2010年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深圳市房地产业再次出现负增长,增速为-5.0%,2011年回升至0.6%;而广东这两年房地产增速分别为4.9%、6.0%。

高中生年度总结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韧性;非理性信念;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111-04

提高大学生的理性信念和心理韧性,增强抗压能力,对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拟了解大学生非理性信念和心理韧性的关系,为提高其心理韧性提供依据。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在长江师范学院随机发放500套量表和问卷当场填写后收回,获得有效量表和问卷394套,回收率为78.8%。其中男生111名,女生283名;大一161名,大二63名,大三127名,大四43名;文史类113名,理工类217名,艺体类64名。

(二)研究工具

非理性信念测查选用王玉的《大学生非理性信念问卷》,共15个题目,分四个维度,“采用5级计分,得分越高则非理性信念程度越高”。问卷信效度良好。心理韧性测查选用胡月琴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共27个题目,分5个维度,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则心理韧性越好。量表信效度良好。

二、结果

(一)总体测查结果

表1显示,样本非理性信念总分显著低于常模,除概括化评论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外,其余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常模。心理韧性总均分及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2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家庭支持显著低于常模,其余2个维度差异不显著。

(二)性别差异比较结果

表2显示,非理性信念方面,除低挫折忍耐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外,总分与其余维度无显著性别差异。心理韧性方面,除情绪控制维度得分女生显著低于男生外,总分与其余维度无显著性别差异。

(三)年级差异比较结果

表3显示,在非理性总分及糟糕至极维度得分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经检验,大二非理性总分和糟糕至极得分均显著低于大三、大四(p

(四)专业差异比较结果

表4显示,在非理性总分及低挫折忍耐、糟糕至极2个维度得分上存在显著专业差异;经检验,在非理性总分及低挫折忍耐和糟糕至极维度上,文史类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理工类学生(p

(五)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的相关分析结果

由表5可知,除绝对化要求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外,非理性信念总分及其余维度均与心理韧性总均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心理韧性总均分及各维度均与非理性信念总分呈负相关。

(六)大学生非理性信念对心理韧性的回归结果

以非理性信念及其四个维度为自变量,以心理韧性为因变量,做逐步回归分析。得标准化回归方程:心理韧性=0.027×绝对化要求-0.07×概括化评论一0.02×糟糕至极+4.123。结果表明非理性信念对心理韧性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有三个维度进人回归方程,其中,概括化评论、糟糕至极起负向预测作用,绝对化要求起正向预测作用,以概括化评论预测能力最佳,非理性信念总体对心理韧性的总解释量为:-15.7%。

(七)大学生心理韧性对非理性信念的回归结果

以心理韧性及其五个维度为自变量,非理性信念为因变量,做逐步回归分析。得标准化回归方程:非理性信念=-4.372×情绪控制-1.113×人际协助+59.559。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韧性对非理性信念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情绪控制和人际f助2个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以情绪控制的预测力最佳,心理韧性总体对非理性信念的总解释量为:-15.7%。

三、讨论

(一)总体状况的讨论

大学生非理性水平较低、心理韧性水平较高;情绪控制水平较低而积极认知水平较高。与赵谦和董亚歌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理性水平相对较高;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挫折经验较少,所以情绪易波动,认知偏理想化。

(二)性别差异讨论

男生的挫折忍耐度和情绪控制水平要显著高于女生。可能是由于社会刻板效应和教育塑造、强化的结果:遇到挫折时男生更克制、坚强,而女生更感性、情绪化。

(三)年级差异讨论

结果表明,大二学生非理性信念总体水平和糟糕至极的想法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大一学生目标专注度和大三学生情绪控制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大一新生面临人生重大变化,处于过渡期,因此,定位模糊、目标专注度低;大三、大四学生面临人生选择及考研、就业的压力,因此,焦虑状态较多、情绪控制水平降低;大二学生度过了适应期,生活相对平稳,压力相对较小,认知理解自然相对理性一些。

(四)专业差异讨论

结果显示文史类学生的非理性程度和糟糕至极的想法显著高于理工类,而挫折忍耐度、情绪控制水平和家庭支持水平显著低于理工类。可能是因为相对于理工类学生,文史类学生较为感性,遭遇困境时易陷入深深的挫败感中,放大了自身的糟糕处境,评价就不够理性。

(五)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相关分析结果讨论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但绝对化要求维度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绝对化要求”是苛求、也是追求完美的心理趋向,虽被归为非理性信念,但不失为激励战胜逆境,实现“自我完美预言”的强大动力。

与之对应,心理韧性总分与非理性信念呈显著负相关。但积极认知维度与非理性信念相关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积极认知与非理性信念中的两个维度呈正相关、另外两个维度呈负相关,正负相抵后,对总体影响就不大了。

(六)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回归结果讨论

结果显示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能相互负向预测,“概括化评论”对心理韧性预测能力最佳,“情绪控制”对非理性信念的预测力最佳。因此,可以通过降低非理性信念及其因子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反之,也可通过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及其因子降低非理性信念。

四、结论

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程度总体较低;非理性程度大二学生低于大三、大四学生,理工类学生低于文史类学生;挫折忍耐度女生低于男生;大学生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情绪控制水平女生低于男生,大三低于大一、大二学生,文史类低于理工类学生;目标专注度大一低于大二、大三学生;家庭支持水平文史类低于理工类学生;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有明显的双向负预测作用。

五、建议

加强心理辅导针对性。①注意提高女生的挫折忍耐度和情绪控制水平;②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建立新的人生目标;③加强高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合理期望值,降低绝对化要求、概括化评论,提高情绪控制水平;④加强文史学生的辅导,提高获取家庭支持的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降低非理性程度。

高中生年度总结篇4

【关键词】新疆产业结构贡献率产业结构变动值

一、引言

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它是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它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2012年,新疆生产总值7505.31亿元比去年增长895.2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明显。在“十二五”期间,全新疆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效益和竞争力,使农林牧渔业的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新疆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1320.57亿元,比2011年增长181.54亿元。新疆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3481.56亿元,比去年增长255.66亿元,产业内部结构逐步协调优化,工业、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改善,现代服务业发展快于传统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新疆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2012年,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2703.18亿元比2011年增长458.06亿元,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金融、贸易、电子通信、房地产、文化教育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发展,经济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呈现出良好发展的势头,同时,全新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796元比去年增长3709元。

新疆的三次产业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协调的矛盾依然突出。新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强新疆工业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二、新疆三次产业总值变动分析

1、新疆三次产业总量趋势分析

新疆三次产业产值来看,第一产业产出总量相对较小,发展速度比第一、第二产业慢。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第一产业本身也在加速发展,其规模也在不断壮大。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新疆第一产业仍然是三次产业中总量最小、发展较慢的产业(具体如图1所示)。第二产业产出总量最大,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2004年以后,新疆的第二产业一直是三次产业中总量较大、发展较快的产业。在2004年,第二产业就以914.47亿元超过了第三产业848.49亿元的生产总值,成为三次产业中规模最大的产业。可以肯定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各产业的增加值都实现了较快增长,第二产业的增长尤为引人注目。2004年以后,第二产业一直是新疆各产业中总量最大的产业。第三产业产出总量一般,但发展速度比第一产业最快。从2002年以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第三产业的优化发展,才真正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尤其政府对第三产业优惠政策和的启动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2、新疆各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为了更了解新疆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本文对1998年到2012年的新疆三次产业的比重进行分析。

从表1中可以知道,第一产业比重从1998年开始逐渐下降,当年新疆的第一产业的比重为26.3%一直下降到2002年的18.9%,2002年到2004年为上升趋势,2012年又下降到17.6%,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其内部比重突出的特征是长期处于以农牧业为主体的单一结构模式。第二产业比重总体上是上升趋势,2012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6.4%,从1998年到2000年为上升趋势,而2002年下降为37.4%,比重差额很小,从2003年开始逐渐上升到2008年的49.5%,从2008年到目前下降了3.1%,比重差额很明显,其内部比重突出的特征是工业的比重远远大于建筑业的比重,其总产值的比重也明显偏小,可以说,工业的主导作用已得到充分发挥,在第二产业中仍然处于从属高地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从1998年逐渐上升到2002年的比重为43.7%,但有从2002逐渐下降到2008年的34.0%,2009年又上升为37.1%,其中201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是最小,是32.5%,2012年增加为36.0%,就产业结构而言,第三产业在新疆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小于第二产业,其内部各行业比重突出的特征是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没有大的区别。

3、全国和新疆三次产业对比分析

分析新疆的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并进行国内比较,可以使我们认识新疆的落后。2012年,新疆三次产业结构为17.6:46.4:36,与全国三次产业结构相比,第一产高于7.5个百分点,二产高于1.1个百分点,三产低8.6个百分点(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知道,新疆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于全国水平,第二产业的比重在2011和2012超过了全国水平,说明新疆具有比全国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更优势的自然环境,以后要继续发展农业和工业,但新疆的第三产业还是比较落后,从1998年至2012年没有大的变化,产值比重低于全国水平。总体上看新疆三次产业总量与我国整体水平相比,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协调的矛盾依然突出。

三、新疆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1、新疆三次产业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分析

我们把新疆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按三次产业划分,则有:Y=f(x1,x2,x3),其中Y表示生产总值增长率,x1,x2,x3分别表示三次产业增长率,以1997―2012年新疆生产总值增长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长率为样本观测值,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下:

Y=-0.7+0.192x1+0.439x2+0.392x3

Se=(0.5737)(0.01402)(0.0142)(0.03402)

t=(-1.22)(13.69)(30.91)(11.52)

R2=(0.994)R=(0.992)F=(613.548)Dw=(2.138)

回归分析的结果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该方程的拟合优度很高,该方程表明新疆三次产业增长率对新疆总增长率有贡献,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新疆的产值增长的过程中,第一产业增长率每增加1%,总增长率上升0.192%,第二产业增长率每增加1%,总曾长率上升0.439%,第三产业增长率每增加1%,总增长率上升0.392%。其中dw统计量是2.138,n=15,k=3在这种情况下,查表可以知道,显著性水平a=0.05得临界值dl=0.95和du=1.54,Dw=2.138,du〈Dw〈4-du,误差项之间无自相关。

从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新疆第二产业的增长率对总增长率的贡献最大,因为新疆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第一产业的增长率对总增长率的贡献没有第三产业明显,所以,在新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产业结构变动度分析

产业结构变动度是反映产业结构变化幅度指标,这里用库兹涅兹结构变动值和moRe结构变化值来测度。

(1)库兹涅兹结构变动值。变动值k=∑|qij-qi0|,qi,j为报告期各产业构成比,qi0为基期各产业构成比。K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变动幅度越大。

(2)moore结构变动值判断。moore结构指标是运用向量空间运用空间向量测定法,以向量空间中夹角为基础,将产业共分为n个部门,构成一组n位向量,把两个时期间两组向量间的夹角作为象征产业结构变化程度的指标,该指标成为moore结构变动值。计算公式如下:

m■■=■

其中m+t表示moore结构变动值,wi,t表示t时期的第i产业占比重,wi,t+1表示第t+1期第i产业所占比重,Cosq=arcosm+t。

本文使用这种方法测定了产业结构变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新疆产业结构的变动之间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性来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的产业结构中是否存在区域空间的集中和转换趋势。

(3)产业结构变动系数。按照以上的理论,分别计算新疆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值和和变动系数。

第一,变动值。根据前面所提到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到表2。

K=|17.6-35.8|+|46.4-47|+|36-17.2|=37.6%

若用aK来表示年平均结构变动值,则:aK=(37.6/34)=1.105%。新疆的年平均结构在1.105%,可以说明新疆的产业结构在缓慢的速度变动。

第二,moore变动系数和产业结构转变速度判断。为了动态角度验证新疆产业结构中变动的问题,本文继续采用moore变动值分别讨论1978―1995年、1995―2012年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根据moore计算公式,对这两个年份的相关数据进行适当处理后的数据如表3和表4所示。

根据表3和表4数据和本文所提供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

m■■=■=0.9285,

q1978-1995=arccos0.9285=21.7978

同样的方法可以算出:

m■■=■=0.9642,

q1995-2012=arccos0.9642=15.3774

从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两个阶段的变化幅度不一样,第一阶段的角度为21度,第二阶段的角度为15度,说明新疆的产业结构在第一阶段调整的非常快,第二阶段调整的比较慢,是因为第一阶段,政府认真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大力发展农牧业和轻工业,调整重工业发展方向,相应加强基础实施建设,使新疆产业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第二阶段,虽然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但这个冲击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还不如第一阶段那么明显。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新疆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较低,而且发展速度跟不上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始终在经济发展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占DGp得比重份额最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大,因此,在新疆未来发展工业上,可以继续提高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推进工业化和工业化结构升级上,并利用新技术提升工业的生产方式,使工业发展取得较好的增长,并带动第二产业乃至带动新疆经济高速增长。

(2)产业结构演进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但具体结构比例显示不合理,与全国水平比较,新疆的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大于全国水平,2012年新疆的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了全国水平,但总体发展趋势还是不稳定,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低。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不稳固,可以说新疆三次产业发展在总体上还很落后。必须要进一步突出各产业优势,提高新疆三次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3)新疆产业结构变动分析来看,可以说新疆近期的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如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调整,所以新疆在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度化过程中应该提高政府政和市场的作用来调整产业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

2、合理性建议

(1)从新疆第三产业的总体情况来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1998―2012年基本上呈现上升态势,但发展速度比第二产业较慢。第三产业中新疆服务业的发展不是全面的发展,而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发展,盲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不会真正有利于经济持续有效发展。因此,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以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以循序渐进为原则,使三个产业之间的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系统,这个循环过程中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业是第三产业的材料来源;第二产业的发展也不会阻挡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促进它们的发展,第二产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基础,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给它们提供有用的、最新的、最优化的技术;第三产业不会阻挡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而且能减轻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压力,第三产业尤其是运输业、邮政业和服务业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需求,所以我们应该进行更好的措施使各产业协调发展。

(2)新疆三次产业的比重与国家三次产业的平均比重和新疆人均生产总值与国家人均生产总值相比,2012年新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7.6:46.4:36.0,国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0.1:45.3:43.4可以看出,新疆第一产业的比重高于国家平均比重,这标明新疆第一产业的发展好的,第二产业的比重也大于国家的平均比重,这标明新疆第二产业的发展跟国家的发展同步,但是新疆第三产业比重小于国家的平均比重,而且差别较大。这标明新疆第三产业发展较落后;2012年新疆人均生产总值33796元,国家人均生产总值是38354元,这表明新疆和国家平均的差额大,所以我们要消除各产业之间的矛盾尽量消除能源和劳动力的浪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消除各产业之间的矛盾尽量消除能源和劳动力的浪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高建泉: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5).

[2]吴一丁、陈磊:新疆区域环境状况比较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8(2).

[3]黄宝璋:新疆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4]努尔亚.阿布都热合曼、苏来曼.斯拉木:新疆劳动力产业分布结构研究[J].特区经济,2011(9).

高中生年度总结篇5

197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库兹涅茨在其《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指出:考虑到人均的工作时间和物质资本投入增长有限,劳动力质量和资本质量的改进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劳动力和资本质量的改进与知识、科技的快速增长相关联,现代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出现各种新的生产部门,这些新部门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科技,以及与科技相关的各种工艺技术革新和创造发明。他认为:知识和科技大量应用与产业结构的转换以及与生产率提高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两步来讨论,一是新知识和技术革新的大规模应用虽然不是充足的条件,却是必要条件。因为只有新知识和技术革新才有可能带来更多的人均产值,并从而为生产新知识的投资提供额外的资源。二是现有的知识,不论其是否已在技术革新中被广泛应用,而科学本身的积累与经济增长之间也有联系。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知识传承和创新、发展科学技术文化,自然包括总结生产过程中新的知识和经验,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传承与创新在产业结构转换、进而在经济增长中的能动作用。因此,西蒙•库兹涅茨的理论为研究大学生这一掌握知识的群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已有的相关研究,不少沿着西蒙•库兹涅茨关于知识和科技应用与产业结构转换与生产率提高间的关系理论予以拓展。学者们多是从三次产业的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基于产业层面进行总量分析,揭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障碍,并提出支持和发展第三产业等建议。但细化到产业中各行业的分析则较少。而三次产业中的各个行业均有很强的“异质性”和“动态性”,这对其就业吸纳能力具有重大影响,部分行业最终的就业状况甚至会与政策期望相悖(王孝成,于津平,2010)。田永坡(2007)认为,对处于转型期、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而言,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就业偏好结构、劳动力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均衡是一个显著特点。因此,从结构角度来研究中国的大学生就业总量失衡问题,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对中国的现实来说也更具指导意义。张晓旭(2007)则使用偏离—份额方法分析了中国1978~1992年和1993~2005年两个时间段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化的动态,认为对于就业增长而言,产业结构因素起到了主导影响。李彬(2009)运用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了行业构成变化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指出大学生在不同行业中具有不同的就业特征,大学毕业生供给总量与结构受产业结构转换质量的制约。赵杨等(2010)从产业结构与行业结构两个层次,研究其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行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认为就提高产(行)业的增加值总量来提升就业水平而言,第三产业优于第二产业;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行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发展潜力;而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个就业的支柱行业尽管就业潜力有限,但应巩固、维持其目前的就业规模。谭洁等(2012)通过对18个行业2003~2010年的增加值及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两个基础数据的变动趋势及相关性分析后,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此外,以往研究所采用的基础数据多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以下简称《年鉴》),以及由其衍生的《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等。但2011年9月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11》(以下简称《年鉴2011》),对以往年度的增加值数据进行了修正,部分数据修正幅度较大。鉴于上述原因,本文把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各行业对大学生的就业吸纳能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分析我国近年大学生行业就业结构,量化比较不同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而展开我国近年部分行业发展与对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的关联性分析,以期为制定更为可行的行业就业政策,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推动大学生充分就业,并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二、我国近年大学生行业就业结构分析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探究我国各行业在近年的结构变迁过程中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更准确地说,是探究它们对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变迁历程及当前状态,以确定出对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行业。二是考察吸纳大学生人数较多行业的行业增加值变动与其对大学生就业需求变动之间的关联,以判定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三是从提升相关行业对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的角度,探讨是否给予或给予什么样的行业发展扶持政策。2003起,我国制订了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其后,《年鉴》以及《劳动统计年鉴》据此将从业人员按照不同的行业划分为20个,并围绕行业展开的各类统计均采用该口径。此外,由于统计数据的延后性,部分行业2011年度的数据缺失②。鉴于此,为统一口径,本文将研究数据的时段界定为2003~2010年之间。研究我国近年大学生行业就业结构,首先要从就业需求的“吸纳总量”角度,找出那些对大学生需求量较多的行业,这部分将根据对2003~2010年我国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就业比重的行业分布来展开。然后再从就业需求的“吸纳效率”角度,找出那些尽管总量方面对大学生需求相对较少,但从业人员中大学生所占比重较高的行业。三是进一步考察上述行业对大学生就业“吸纳总量”、“吸纳效率”两个指标的历年变动趋势,并综合三方面的研究结果,确定对大学生就业有重要意义的关键行业。

(一)我国近年大学生就业行业吸纳总量分析③

鉴于历年《统计年鉴》均无各行业每年新吸纳的大学生就业人数这个“增量指标”,而只有某一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在某行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同年该学历层次就业总人数的比重的统计,所以本文采用这个指标来衡量各行业对大学生的吸纳总量。为了更好地加以区分,本文将20个行业按照其吸纳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④总量的高低将占有全部某学历层次5%以上的行业定义为“吸纳大学生较多的行业”;将占有全部某学历层次2%~5%(含)的行业定义为“吸纳大学生一般的行业”;2%以下的定义为“吸纳大学生较少的行业”。根据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我国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学历层次大学生2003~2010年在各行业中的城镇单位⑤⑥就业比重的分布状况整理如表1所示。鉴于吸纳大学生总量很少,本文剔除了农林牧渔业,采矿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住宿和餐饮业,国际组织等7个行业。从大学生就业的“吸纳总量”角度而言,确定了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制造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6个行业为“吸纳大学生较多的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建筑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个行业为“吸纳大学生一般的行业”,共计13个行业参与后续分析。

(二)我国近年大学生就业行业吸纳效率分析⑦

考虑到各行业吸纳大学生的数量与行业的发展规模关系紧密,但并不是每个行业的人才需求都与大学生的能力素质结构契合,如果除了以“吸纳总量”来衡量行业对大学生的就业吸纳能力,还需要考虑13个主要行业中,那些总体就业人数较少、但行业内就业的大学生所占该行业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较高,具备更高“吸纳效率”的行业。因为,在同等增加行业就业人员总量的情况下,这些行业比那些大学生就业的存量高但吸纳效率低的行业能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因此,研究某行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不仅要注重“总量分析”,也要注重“效率分析”。同样,根据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我国大学生2003~2010年在上述13个行业中的平均就业比重整理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金融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个行业不仅在吸纳总量方面排在各行业前列,同时对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就业吸纳效率。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个行业尽管在吸纳总量方面为“吸纳大学生一般行业”,但具备较高的就业吸纳效率,因而也属于对大学生就业较有贡献的行业。制造业尽管仅具备较低的就业吸纳效率,但考虑到其在大学生就业的吸纳总量方面平均位居第3位,故在后继的研究中予以保留。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3个行业尽管在大学生就业吸纳总量方面为“吸纳大学生一般的行业”,同时仅具备较低的就业吸纳效率,其是否属于对大学生就业较有贡献的行业,还需进一步的验证。而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建筑业3个行业在大学生就业吸纳总量方面尚可,但就业吸纳效率很低,因此在后继的研究中予以剔除。

(三)我国部分行业近年大学生就业吸纳总量与效率的趋势分析⑧

通过各行业对大学生就业在“吸纳总量”与“吸纳效率”两方面的分析,找出了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10个目标行业,主要是基于其2003~2010年8年间的相关数据的均值,并未考虑8年间(尤其是近年)上述行业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的变动规律,而该因素对确定未来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行业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继续考察上述目标行业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3个行业对大学生就业吸纳总量与效率两方面的变化趋势,以进一步验证上文的结论。(1)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由图1可见,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从就业吸纳总量角度而言,专、本、研三个学历层次8年间整体呈不规则的波动下降态势,尤其是专科层面,2007年以来的下降趋势比较明显。从就业吸纳效率角度而言,专、本、研三个学历层次合计比重8年间总体呈稳中有升态势,其中,专科层面所占比重持续下降,本科层面稳中有升,已逐步接近专科所占比重;研究生层面自2007年以来有持续上升趋势,呈现出学历的“高端化”。(2)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由图2可见,在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中,从就业吸纳总量角度而言,本、研两个学历层次8年间总体是呈不规则的波动上升态势,而专科层面在2004年出现一个高峰后2005年之后基本呈现稳定态势。从就业吸纳效率角度而言,专、本、研三个学历层次合计比重8年间总体呈稳中有升态势,其中,专科层面所占比重比较稳定,本科层面稳中有升,已逐步接近专科所占比重;研究生层面呈不规律波动。(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行业由图3可见,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中,从就业吸纳总量角度而言,专科层面呈比较明显的持续下降态势,而本科层面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研究生层面波动比较剧烈,但自2007年起呈比较明显的持续下降态势。从就业吸纳效率角度而言,专、本两个学历层次及合计比重8年间总体呈稳中有升态势,其中,研究生自2006年开始逐渐下降。(4)小结根据上述趋势分析结论,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八年来对大学生各学历层次就业无论是从吸纳总量还是从吸纳效率指标都呈不同形态的上升趋势,即意味着其对大学生的就业吸纳能力总体不断增强,因而,可将其保留在“关键行业”之列。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2个行业对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吸纳总量指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就业吸纳效率指标也未出现一致的、明显的上升趋势,因而在后继研究中予以剔除。

三、近年8个关键行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的关联性分析⑨

在确定了对大学生就业具有较强吸纳能力的8个关键行业后,着重考察在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各行业整体增加值的绝对数量与所占比重来衡量各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为此,先探究前者的变化对后者是否产生影响,进而揭示这种影响的程度,最终从提升关键行业对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的角度,探讨这些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因此,首先应确定行业的增加值数量与该行业大学生就业数量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考虑到某个行业无论在增加值规模还是在就业人员总量方面均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均存在投入的边际效用递减问题,故从增加值角度出发,要分析某个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实际上应该分析其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与“增量(边际)吸纳能力”两部分构成。前者指某年度该行业创造单位增加值所需要的就业人数,可用“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指标来反映。该指标实质上是一个以绝对数量反映行业大学生就业密集程度的指标,与所属行业的自身特性(如生产方式,技术、资本、人力的密集程度)密切相关。后者指该行业某年度新增增加值比例所引致的就业比重变化,也就是“就业弹性”的概念。最终,在对重点行业从增加值角度出发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与“就业增量(边际)吸纳能力”进行考察之后,就可以确定哪些行业的发展会有效吸纳大学生的就业,从而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联。但出于数据可得性、适用性的限制,本文仅讨论“就业存量吸纳能力”。

(一)相关性分析

由于数据采集所限,本文只能选取8个行业按当年价格计算⑩的2004~2010年7年间的增加值与其城镇单位大学生就业人数輯訛輥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如表3。由表3可见,本文所确定的8个关键行业的增加值与城镇单位大学生的就业人数七年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均通过了检验輰訛輥,这说明这些行业增加值的变化将会对大学生就业有着较明显的影响,但具体的影响程度尚需进一步分析。

(二)行业单位增加值吸纳大学生就业人数分析

金碚等(2010)、周伟(2010)在研究中使用了劳动生产率的倒数—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来衡量不同产(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的大小。本文也采用该指标来计算某行业创造每亿元增加值所需要的城镇单位大学生就业人数。该指标并非像就业弹性系数那样是两个“增量”比率指标之间的比值,而是某一年度增加值与就业人数两个“存量”数量指标之间的比值,能更直观、全面地反映其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从该指标各行业自身的纵向变化来看,2004~2010年七年来,8个行业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均呈下降趋势,除了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005年、2006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009年、2010年该指标上升外,其余6个行业及这两个行业的其余阶段,均呈持续下降态势。这充分说明近年来科技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各行业的劳动效率与生产力水平;同时,资本深化对于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大于“补偿效应”,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也是如此。从该指标各行业的同年度的横向对比来看,2004年~2010年七年来,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4个行业创造单位增加值需要吸纳较高数量的大学生就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个行业创造单位增加值需要吸纳就业的大学生数量就相对少很多;而制造业创造单位增加值所需吸纳的大学生则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上。

四、基本结论与研究局限

高中生年度总结篇6

关键词:初育年龄;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终身生育率;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

中图分类号:C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2-0001-10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2.001

收稿日期:2014-11-04;修订日期:2015-01-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人口变化,城乡人口流动,和中国的农业与农村发展”(71361140370);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作者简介:钟甫宁,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亚楠,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aStudyofintrinsicpopulationGrowthinChinaintheperspectiveofCohort:

BasedontheComparisonoftwoapproachesestimatingCFR

ZHonGFuning1,2,wanGYanan1

(1.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

2.ChinaCenterforFoodSecurityStudies,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

abstract:thispaperconcludesthatthemethodestimatingCFRbasedonthemeanchildbearingageatthefirstbirthprovidesabetterestimatecomparedwiththatbasedontFRstatisticsinbackward“forecasting”,andmorestableestimatesinforwardforecasting.theestimatesfromthe2approachesbothindicatethattheintrinsicrateofnaturalgrowthhasbecomenegativesincewomenenteringtheirchildbearingageintheearly1970s,andcontinuedtodeclinesubsequently.theminimumreplacementlevelrequiredtokeeppopulationconstantiscalculatedatthelevelhigherthan2.1acknowledgedwidelybecauseofthehighermalefemalebirthratio.Chinesepopulationcontinuestogrowafter1970,duetogrowthinlifeexpectancy,andrelativelyhighrationofwomenchildbearingtothetotal.weshouldpayattentiontoboththenumberofbirthalsothepopulationstructureinthefuture.inaddition,thetimingoffirstbirthcannotbeignoredbecauseofitsimpactontotalnumberofchildrenawomanmayhaveinwholelife.

Keywords:themeanchildbearingageatfirstbirth;totalfertilityratewithouttempoeffect;completedfertilityrate;intrinsicrateofnaturalincrease

一、引言

由于人口变迁一般规律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双重作用,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育水平大幅度下降,进入90年代后,总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以下,2012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246,然而,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并没有带来人口的迅速减少,2012年全国人口仍保持4.95‰的正增长水平。这主要是由于过去高生育水平积累起来的人口正增长惯性对中国人口总量的增长在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即人口年龄结构中育龄妇女占有较高比重,以及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带来的结果。长期的低生育水平必然会导致未来人口的减少,一旦人口正增长惯性的作用消失殆尽,负增长惯性取而代之发挥作用,便会加剧人口减少的速度。为避免因到时再来提高生育水平而无法有效及时地抑制人口负增长以及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颁布并开始实施适当鼓励生育的计划生育政策,例如允许“双独”、“单独”家庭生育二胎。可见,探究掩盖于人口年龄结构之下的真正的人口增长水平以及蕴藏在人口年龄结构内部的人口增长惯性,对于清楚地了解人口长期发展趋势,完善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已有学者关注中国人口内在增长水平以及人口增长惯性问题,研究发现,早在1990年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就已由正变负,人口负增长惯性正在逐渐积累起来[1-2]。总体而言,这类研究基本是针对不同时期人口增长趋势的分析与模拟,尽管能够直观地给出具体一段时间内或某个时间点上的人口总量,但却需要建立在稳定人口的假设之上,即年龄别生育率与死亡率保持长期稳定不变[3],也就是要求同一时期各年龄人口具有相同的生育和死亡模式,显然这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尤其是在社会变迁比较明显的时期。

从本质上讲,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实际测度的是代际间的年均更替率。妇女终身生育率、出生婴儿性别比、妇女存活概率以及平均世代间隔是构成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参数。但是,平常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未结束生育期的年龄组(队列)妇女的终身生育率,而能够很容易地得到任一年份各年龄组(队列)妇女当年生育率并加总得到

总和生育率。这是很多研究会直接应用总和生育率分析时期角度的人口内在增长水平,而非应用终身生育率分析队列角度的人口内在增长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对于前者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方面,应用前者所分析得到的结果无法代表任一真实人口队列的增长水平;另一方面,总和生育率的较强波动性将难以对长期人口发展趋势进行稳定的预测。相反的,后者并不存在上述问题,虽然无法直接刻画出不同时期的人口规模,但至少能够作为时期人口内在增长水平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根据各年龄人口的真实变化趋势分析具有不同年龄结构的人口的长期发展规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未来人口的变化方向及增减速度。然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缩短甚至消除终身生育率的时滞期限而令其具有更强的实际意义?

随着研究者们对总和生育率的深入认识和分析方法的不断改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总和生育率对终身生育率的估计。邦戈茨(Bongaarts)和菲尼(Feeney)指出常规的总和生育率会因为时期生育年龄的变动(所谓的进度效应)而产生显著的失真,因而提出了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简称BF方法[4],该方法一经提出便引起了人口学界的广泛热议并催生出一系列的相关研究。一些研究对于这一指标到底在测量什么提出了质疑[5-7],因为它既不是对时期生育水平的估计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终身生育率[8]。邦戈茨和索博特卡(Sobotka)新近提出了对该指标进一步改进的方法,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比较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和终身生育率是合理的,如用于队列生育率变化很慢,没有显著波动,而时期生育率的分布形状变化也很小的当代欧洲人口[9]。显然,这种转换方法也并不适用于任何一类人口群体。

笔者在一项研究中提出了利用初育年龄对终身生育率进行测度的尝试,并验证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合理性[10]。作为后续研究,本文将进一步以预测效率和稳定性为标准,比较初育年龄测度法与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估计终身生育率的方法,并探讨上述两种方法在预测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方面的差异。以此为依据,本文将从队列视角揭示中国人口内在增长潜力,并结合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征探讨未来中国人口可能的发展趋势。目的在于与时期性质的人口变动水平进行对比,从另一个侧面为长期人口预测以至生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二、终身生育率两种估计方法的比较

1.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及其对终身生育率的估计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国外学者就已研究发现总和生育率无法准确反映生育数量的变化:受生育时间变化的影响,即使实际队列的终身生育水平不发生改变,年度间的总和生育率也会被提高或降低。瑞得(Ryder)首先提出应用一个人口中每个队列平均生育年龄的变化量对这一扭曲进行调整的思想[11],在此基础上,邦戈茨和菲尼进行了进一步的提炼,将这种扭曲称之为生育进度效应,并运用某一时期前后两年的分胎次平均生育年龄差异作为调整系数,试图用来消除该效应以得到真正的生育数量水平[4]。具体的调整思路可由如下的基本数学表达形式做出解释:

maCi=∑49α=15fi,x*α+0.5∑49α=15fi,x(1)

ri=(maCi,t+1-maCi,t-1)/2(2)

tFR*i=tFRi/(1-ri)(3)

tFR*=∑ni=1tFR*i(4)

从上述公式可知,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仅根据不同胎次年龄别生育率数据进行调整,并不需要额外的信息。其中,i表示胎次,maCi表示分胎次的平均生育年龄,ri是调整系数,公式(2)是经过整理后的简便表达形式,其计算依据是以当年及上一年生育年龄的平均数作为平均生育年龄年初值,以当年与下一年的均值作为年末值,最终用年末与年初的差值表示当年平均生育年龄的变动。如果当期的总体生育时间表现为向后推迟的状态,即ri>0,那么得到的tFR*将大于tFR,也就是说实际的生育势能并没有在当期完全释放出来,而是向后累积,观察到的生育水平要低于真实的生育水平。当然,可能会出现ri>1、tFR*为负的异常现象,即平均生育年龄的变动幅度非常大。郝娟、邱长溶运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证实的确会存在这种可能性[12]。虽然这与数据的质量有一定关系,但主要应是由于该方法要求年龄别生育率曲线形状不变、各年龄育龄妇女平均生育第i孩年龄的年变化幅度相等,一旦现实与这一强假设条件相差较远,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稳定性会变得很差[13]

随着对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研究的不断深入,近期,邦戈茨等人在原方法的基础上将生育率替换为生育概率,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孩次结构与进度效应的调整指标tFRp*,并用欧洲多国的数据验证了其较tFR*具有更强的稳定性[9]。一般来说,新指标的稳定性如何是多数研究探讨的焦点,因为并不存在一个真实的标准而难以对其效度进行评价。由于目前不完全具备计算所需的数据,因此,暂时难以将tFRp*应用于中国生育研究中[14]

不过,邦戈茨认为,在特殊条件下,调整的总和生育率与那些在同时期内已达平均生育年龄妇女队列滞后取得的终身生育率值还是可以比较的。例如,1965年15岁的育龄妇女队列的平均生育年龄为25岁,那么该队列的终身生育率对应的是1975年调整的总和生育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总和生育率是5年的移动平均值,而不是真正的终身生育率。尽管该方法较为粗糙,而且中国生育水平变化的实情确实很难满足二者的可比条件,但这却是目前为止最能够简单有效地将总和生育率转换为终身生育率的方法,可将其简称为总和生育率转换法。

2.利用初育年龄对终身生育率的模拟

笔者在另一项研究中指出:一生的生育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后一生育事件的发生必定建立在前一生育事件的基础上。因此,一方面遵循基本的生理规律,另一方面根据初次生育时间选择和终身生育数量的决策机制,推断属于前期生育行为的初育年龄与终身生育数量高度相关具有相当的合理性,而且在统计学上得到了强力支持[10]。该方法的具体思路是根据可获得的时期跨度较大的15-49岁年龄别生育率数据,分别计算出不同队列的初育年龄与终身生育率,采用双对数模型进行模拟,另外需加入时间变量以捕捉其他因素对终身生育率的影响,基本模型如下:

lnCFR=β0+β1lnmaC1+β2lnYeaR+ε(5)

然而,过去高生育水平时期初育年龄与终身生育率的拟合结果并不意味着可以简单地用于更替水平以下时期的预测,关键在于人们对二胎生育的改变情况。如果同一年份出生的多数人的最少生育数量为两个孩子,那么当终身生育率降至2附近时,很难再按照过去的水平随着初育年龄继续下降;如果大部分人普遍能够接受1个孩子的最少生育数量,那么二胎会同多胎一样与初育年龄的变化高度相关,而在接近1的水平上放缓下降速度。在中国,农村人口人均收入水平低于城镇,同时计划生育政策也相对宽松,并且其生育观念也较为传统,2个孩子仍可能是多数农村人口的最低生育数量需求。而在城镇,仅生育一胎的家庭则会更多。当然,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镇迁移,以及城乡间人口流动的加速,农村人口的生育行为会与城镇人口逐渐趋同。因此,可以模拟当社会总体的终身生育水平降至2附近时,未来人口全部遵循城镇和农村人口两种极端情况下的生育水平变化趋势,并且根据农村和城镇人口比重对其进行加权平均,从而得到更可靠的预测结果。

3.两种估计方法的结果比较

既然初育年龄测度法和总和生育率转换法均可以得到终身生育率的估计值,那么就能够以真实值为标准对不同方法的结果进行稳定性和有效性的检验。根据1950-2012年中国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数据,可以计算得到1950-1978年开始进入生育期的29个完整队列的终身生育率。从数据上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终身生育率呈现稳定下降的趋势,而1977年15岁的育龄妇女队列的数值则出现了略微上升的现象,为考察这一变化是新的趋势还是数据的异常情况,我们进一步估计了1979年妇女队列的终身生育率,假设其相应的缺失49岁生育率数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实际上是应用1950-1979年30个完整队列的终身生育率真实值对上述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如图1所示。

图1初育年龄测度法与总和生育率转换法估计值与真实值的比较

注:根据总和生育率转换法计算1951-1991年15岁育龄妇女队列的终身生育率估计值需要对应1964-2004年的tFR*值,其中,1964-1996年tFR*值引自:郭志刚.时期水平指标的回顾与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0(1);1997-2004年tFR*值是作者根据历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中年龄别生育率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其中,CFR是30个育龄妇女队列终身生育水平的真实值,CFR*是利用初育年龄测度得到的终身生育率估计值,meantFR*和meantFR分别表示去进度效应和常规总和生育率修匀值对应的队列终身生育率估计值。从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很明显CFR*呈现出稳定的下降趋势,而meantFR*和meantFR的波动性较高,且偏离CFR。调整过的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常规总和生育率,体现为更加平稳的变化趋势,但仍然明显不如CFR*。从效度方面看,CFR*与真实值CFR保持高度一致,由常规和去进度效应的总和生育率预测得到的终身生育率估计值在1951-1967年15岁的17个育龄妇女队列中与真实值的偏差较大,而这些队列的终身生育率估计值恰好对应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总和生育率的修匀值,相对于其他时期而言,该时期总和生育率变化的起伏落差非常大。6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生育年龄的女性的终身生育率估计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有所缩小,并且变化相对稳定,这与中国进入80年代后总和生育率变动幅度小相关。反向预测表明,应用总和生育率估计终身生育率的效度并不高。

若以15-35岁一胎年龄别生育率数据计算初育年龄,则可以预测出1980-1991年进入生育期的12个育龄妇女队列的终身生育率。从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1980-1991年15岁育龄妇女队列的终身生育水平继续平缓下降。虽然对于这部分预测值而言并不存在一个真实的终身生育率以验证预测的准确性,但可以与meantFR*和meantFR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由初育年龄预测得到的终身生育率估计值介于两者之间,并且更接近meantFR*的平均变化趋势,说明其预测结果至少不会与总和生育率估计法产生较大偏差。

计算终身生育率的目的之一是测度相对稳定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从稳定性的角度看,CFR*在整个区间都远远优于meantFR*和meantFR。也即,与去进度效应和常规总和生育率修匀值相比,初育年龄法能提供对妇女终身生育率更稳定的预测值,因而更接近稳定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

过去的经验表明,由初育年龄预测得到的终身生育率估计值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但是,我们不仅无法观察到妇女未来的实际终身生育率,甚至无法统计1980年以后年满15岁的妇女的终身生育率,因而无法用实际观察值来验证预测值。然而,正因为无法得到观察值而又需要预测,我们才需要相对准确的方法。如果解释过去的能力可以合理延伸到预测未来,则初育年龄测度法不失为一种相对较好的方法。

三、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

尽管已有不少研究对时期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常规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进行比较,说明隐藏在背后的人口内在增长势能[1,3]。但从长期来讲,应用终身生育率等队列指标计算得到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人口增长潜力的表达。如前面所述,初育年龄测度法相比总和生育率估计法能够有效、稳定地对终身生育率进行预测,这一结果能否继续在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的分析中得以体现,队列角度的潜在人口增长水平究竟如何,这是进一步将要探讨的内容。

1.涵义及计算方法

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r与净再生产率nRR的计算需要相同的基本要素,即分年龄的女婴生育函数m(a)和存活函数p(a)。严格来说,有一点明显不同的是,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是稳定人口假设下测量人口增长潜力的时期性质的指标;而人口的净再生产率则表示育龄妇女在生育期末平均生育的女孩数,也就是度量生育的妇女能否在数量上“复制她们自己”,似乎作为队列指标更为合理一些。若要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分析,首先必须统一研究对象为真实队列还是假设队列。由于本文的目的在于研讨真实人口队列的潜在增长水平,因此,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的涵义将被解释为两代人之间的年增长率,具体的计算参数也均应用相应的队列指标。

洛特卡将r与nRR的关系表示为如公式(6)所示,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等同于净再生产率的对数与平均世代间隔t之比:

nRR=ert,r=lnnRRt

(6)

净再生产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终身生育率CFR、出生婴儿中女婴所占比例S,以及育龄妇女存活到平均生育年龄的概率p(am)三者的乘积[15],见公式(7):

nRR=GRR・p(am)=CFR・S・p(am)(7)

其中,CFR的计算过程前面已有讨论;假定年龄别性别比相同,生育女孩的比例S即为一个不随年龄变化的常数,这种近似也较为合理;而p(am)的计算要相对复杂一些,需要通过构建女性人口生命表估算死亡概率,但由公式(7)可知,p(am)可以表示为净再生产率与粗再生产率GRR(不考虑妇女死亡情况)之比,引用王丰等测算的中国1950-2006年nRR值和GRR值[1],便可以得到历年的p(am)值。由于缺乏关于早期全国人口死亡水平的系统调查,因而无法转换得到队列性质的p(am)指标。鉴于死亡水平的变化幅度不大,暂且以p(am)的五年移动平均值代替在对应年份进入生育期的育龄妇女队列的p(am)值。

科尔(Coale)证明平均世代间隔近似等于稳定人口和静止人口平均生育女儿年龄的均值,同时也证明了当死亡率曲线不是异常时(如战争、瘟疫),可以由年龄别生育率近似求得[16],具体表达形式如公式(8)所示:

t≈m-δ2lnGRR2m(8)

综合公式(6)-(8),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可以表示为:

r=lnCFR+lnS+lnp(am)t(9)

根据基础的年龄别生育率数据、出生婴儿性别比以及引用的人口粗、净再生产率数据得到的用于计算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的各参数指标值如表1所示。

2.队列角度的中国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

由表1中的各参数值计算得到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即1950-1991年进入生育期的育龄妇女到其生育下一代之间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其中,r、r′和r*依次代表根据终身生育率真实值、利用初育年龄和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预测得到的估计值计算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总体而言,图2中所显示的不同增长率曲线形状与各自对应的终身生育率曲线形状类似,说明与人们的预期一致,生育水平是衡量人口内在增长潜力的最主要的指标。然而,随着生育数量逐渐稳定维持在较低水平,平均世代间隔的延长会成为促进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图21950-1991年15岁的育龄妇女队列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同表1。

从图2中可以看出,队列角度的人口潜在增长水平始终保持稳定下降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15岁的育龄妇女从其出生到生育下一代女孩期间,这两代女性人口以年均22‰的速度进行更替,直至1970年出现负增长现象,也就是说从1970年15岁的育龄妇女这一代人开始,平均生育女孩的规模小于母亲这一代的规模。值得注意的是,70年代初人口进入负增长时对应的女性终身生育率介于2.2-2.3之间,高于普遍应用的2.1的更替水平,这主要与中国偏高的男女性别比有关,女婴比例过低会造成人口提前进入负增长时期,马瀛通在其研究中同样指出考虑高性别比在内的更替水平也应提高[17]

对于整个20世纪70年代进入生育期的育龄妇女队列而言,真实的以及由初育年龄测度得到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均为负值,代际之间的人口迅速减少;而由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转换法得到的数值则体现为接近零增长水平的长期波动,直至80年代初期才开始出现负增长,明显这与在其他参数指标变化不显著时生育水平持续下降的事实相违背。虽然预测部分两种方法的估计值水平较为接近,但仍可以从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态势中看出,初育年龄测度法比总和生育率转换法具有更强的稳定性。由初育年龄预测的20世纪90年代初15岁的育龄妇女生育的下一代女孩数量在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减少。由于鼓励生育的政策只是在近期才开始实施,而且最多也仅放宽到二胎生育,因此,根据过去的发展趋势粗略外推,对于本文无法预测到的更年轻的育龄妇女队列而言,其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将会继续下降。

四、未来中国人口变化趋势的简要分析

结合前面对不同年代出生的育龄妇女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的估计以及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可以尝试对中国人口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

图32010年全国人口年龄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11》。

注:为方便结合队列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进行分析,这里的纵坐标解释为对应年份15岁的人口队列。

如图3所示,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金字塔形状并不规则,有几处明显的缺口,从上至下的第一个缺口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导致出生人口减少,然而随后便出现生育的反弹,经过周期性重复,80年代出生的人口大量减少,并且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第二个缺口有所扩大。值得注意的是,又经过一轮世代更替,第三个缺口已经并不明显,人口数量的变化趋于稳定。在这样一个人口结构中,2010年处于生育期的育龄妇女(2010年15岁至1975年15岁)占有较高比重,对应类似于松柏型人口金字塔的向外最凸出部分。即便通过图2可知,从1970年15岁的队列开始,真实的人口增长就已进入负增长状态,但从传统的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水平来看,中国人口至今仍表现为正增长。可见,父母一代的庞大基数掩盖了子女规模不断缩小的事实,从而保持总人口数逐年增加。另外,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也是引起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占总人口比重较高的人群逐渐进入老龄阶段,这一因素对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将会更为明显。

然而,由过去高生育水平积累起来的人口正增长惯性正在慢慢消失,总人口中比重较高的人群逐渐退出生育期,比重较低的队列进入生育期,同时人口内在增长水平处于负增长阶段,因此,中国人口逐步减少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只是现阶段较低的生育水平又进一步为未来积累负的增长惯性,在两者的合力作用下,人口规模缩小的态势将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例如,从2010年开始推测15年后的情况,也就是位于图3中人口金字塔底部的15个队列整体进入生育期,即使终身生育率能够恢复到2.1的更替水平,也很难通过新生人口实现总人数的增长。正如前面所述,人们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会对人口增长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但恐怕到时也难以抵消负增长的势头,并且会加重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实行的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为目的的计划生育政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成功降低了新生人数的增加,但却无法及时地抑制人口正增长惯性所产生的作用,以至于在政策实施的40多年间中国人口规模仍在不断扩大。过去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育水平固然是人口政策关注的重点,但由其带来的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会长期影响人口金字塔底部数量,更是不容忽视的。

运用初育年龄估计终身生育率的方法可以将终身生育率的时滞期限缩短十几年,也就是说在2010年的人口结构中,终身生育率以及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能够由已知的1979年及更早年代进入生育期的队列推延到1991年,甚至于可以进一步依据初育年龄的估计值预测更年轻的育龄妇女队列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进而再结合生育模式便能够模拟不同年龄结构下的人口变化情况。这样既可以对过去人口增长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也能够为预测未来人口变化提供一种较为科学的思路。

五、结论及建议

年度间的人口增长水平实际上包含真正的人口内在增长潜力和由年龄结构决定的人口增长惯性两方面的作用。为充分认识人口发展的内在规律,本文以真实的人口队列为研究对象,运用两种不同方法得到的终身生育率估计值,对中国人口的内在增长水平进行了初步分析。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与邦戈茨等人新近提出的由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对终身生育率估计的方法相比较,证明初育年龄测度法在反向“预测”过去时具有明显更高的精度,在描述现在和正向预测未来时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因而更有利于进行长期人口预测。初育年龄测度法的最大优势在于有效缩短了终身生育率的时滞期限,增强了运用终身生育率分析队列人口内在增长水平的实际可能性。

研究同时证明,在估计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方面,初育年龄测度法同样要优于总和生育率估计法。研究表明,以队列为视角的中国人口内在增长水平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已经下降:进入生育期的育龄妇女所生育女孩的规模已经小于其本身的规模,人口的内在增长水平进入负增长时期。根据我们的预测,90年代初期进入生育期的育龄妇女,其生育的女儿数量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在减少。另外,研究还发现,对应正增长到负增长转换临界年份的育龄妇女队列的终身生育率为2.28,高于普遍认为的2.1的更替水平。这与中国偏高的出生婴儿性别比相关,因为新生婴儿中女性比例偏低,只有妇女更高的终身生育率才能维持整个人口的替代率。

有关人口的决策一方面需要对人口的内在增长水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年龄结构作用的人口惯性增长。结合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绘制的人口年龄金字塔,可以看出,在目前生育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中国总人数仍呈增加态势的原因主要是处于育龄期的人口占有较高比重,以及人们预期寿命的延长,在未来后者可能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人口政策的调整不仅需要充分认清其对现有人口增长水平的作用,还要考虑到对未来年龄结构的影响。

人口再生产达到并稳定在更替水平是人口发展的理想模式,也是中国人口政策的目标。面对低生育水平的现实,过去人口政策中对生育数量的限制在现在被适当放宽。然而,本

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初育年龄与终身生育数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因此,生育政策的调整也应注意对生育时间的控制,如果人们的意愿生育时间越来越晚,即使政策上允许生育二胎,甚至多胎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一些欧洲人口的经验研究也同样主张尤其要阻止越来越晚的生育趋势来影响人口发展[18]

参考文献:

[1]王丰,郭志刚,茅倬彦.21世纪中国人口负增长惯性初探[J].人口研究,2008(6):7-17.

[2]茅倬彦.60年来中国人口惯性变化及趋势[J].人口与经济,2010(6):1-6.

[3]宋健,范文婷.惯性增长下的人口再生产:全国及省级变化[J].人口研究,2013(4):33-42.

[4]BonGaaRtSJ,FeeneYG.onthequantumandtempooffertility[J].populationandDevelopmentReview,1998(2):271-291.

[5]KimYJ,SCHoenR.onthequantumandtempooffertility:limitstoBongaartsFeeneyadjustment[J].populationandDevelopmentReview,2000(3):554-559.

[6]Vanie,KeiLmann.onthequantumandtempooffertility:comment[J].populationandDevelopmentReview,2000(3):549-553.

[7]ZenGYi,KennetHCL.adjustingperiodtempochangeswithanextensionofryder’sbasictranslationequation[J].Demography,2002(2):269-285.

[8]郭震威.对“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tFR′)方法”的一点看法[J].人口研究,2000(1):19-21.

[9]BonGaaRtSJ,SoBotKat.ademographicexplanationfortherecentriseineuropeanfertility[J].populationandDevelopmentReview,2012(1):83-120.

[10]王亚楠,钟甫宁.利用初育年龄测度终身生育率的探索[J].人口学刊,2015(2):5-14.

[11]RYDeRnB.problemsoftrenddeterminationduringatransitioninfertility[J].milbankmemorialFundQuarterly,1956,34:5-12.

[12]郝娟,邱长溶.对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检验与讨论[J].人口研究,2012(3):81-88.

[13]曾毅.对邦戈茨―菲尼方法的评述、检验与灵敏度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4(1):68-80.

[14]郭志刚.常规时期生育率失真问题及调整方法的新进展[J].人口研究,2012(5):3-14.

[15]SamUeLHp,patRiCKH,miCHeLG.人口统计学:人口过程的测量与建模[m].郑真真,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39-141.

[16]曾毅,张震,顾大男,郑真真.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42-243.

高中生年度总结篇7

关键词:安徽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合理的产业结构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有序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经济增长对各产业的发展能起到合理的配置作用,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在安徽省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安徽省各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对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化做一个历史回顾和分析。,产业结构。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990~2008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和薄弱环节,力求给出有效的调整对策。

一、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迁

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都得到极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90年658.0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8874.17亿元,增长了13.5倍。其中:第一产业从1990年的246.1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418.08亿元,增长了5.8倍;第二产业从1990年的251.5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137.35亿元,增长了16.5倍;第三产业从1990年的160.4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318.74亿元,增长了20.7倍。按照年均增长率来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5.6%;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0.2%;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6.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8.3%。从各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安徽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安徽省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导致安徽省各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安徽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依次由1990年的37.4:38.2:24.4演变为2008年的16.0:46.6:37.4。自1990年到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平均比例为25:40:35。可以看出,安徽省在这18年中的产业结构变动符合产业结构一般演化规律。产业结构已经由过去的“一、二、三”结构演变为现在较为稳定的“二、三、一”结构。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三次产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第一、二、三产业大约相同的贡献率,逐渐演变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居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小的态势。

就安徽省与同期全国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化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自1990年以来,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由18667.8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00亿元,增加了16倍。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由1990年的5062.00亿元、7717.40亿元、5888.4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4000.00亿元、146183.40亿元、120486.60亿元,各自增加了约6.7倍、18.9倍、20.5倍。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0年的27.1:41.3:31.6演变为2008年的11.3:48.6:40.1。,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各产业组成来看,安徽省第一产业还是较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比全国略低。,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关于不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函数,其中,表示总产出;,表示第产业的产出量。表示经济的制度和技术水平。从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角度来看,总产出量等于所有产业产出量之和,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产业之间可能出现共线性现象,或有的产业本身对总产出不显著,但是与一定的产业结合在一起就能对总产出有极大的解释作用,对于这部分产业我们视其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产业。所以,对上述函数求全微分可得:

(1)

上式两端同时除以得:

(2)

其中表示第产业的总产出弹性,记为;则(2)式可表示为:

(3)

其中,表示经济制度变迁和技术水平对经济的贡献。根据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计量模型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安徽省1990~2008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样本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历年统计数据。各项研究指标为: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在1990~2008年的样本观测值。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的数据,运用eview3.0经济计量软件可得到以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

(17.22)(9.55)(13.84)(7.08)

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为0.9996,而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0.9995,这说明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整体的解释意义。统计量为1.366822,说明回归方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因此方程的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是可置信的。

根据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和经济计量模型可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出量每增长1%,分别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产量增长0.2250%、0.4115%、0.2366%。从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平均为25%,40%,35%(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2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250%;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40%,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4115%;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3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366%。这说明安徽省在1990~2008年之间,第二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上起主要作用,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

从三次产业的产出弹性来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小。进一步从产业的内部来看,农业的发展速度慢和工业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是制约安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作为农业大省,安徽还只是农业资源大省,却不是农业加工强省。,产业结构。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力资源丰富,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土地、劳动力的数量和资本的增加,更多的是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安徽农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缺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工业不断发展,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工业总产值偏低,工业发展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不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将会严重制约安徽省的经济增长。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安徽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演化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笔者认为: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向加速增长阶段递进时期,仍然要稳定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加速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还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重点。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自1990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渐降低,同时,第一产业总值逐渐增加。虽然,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低,但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将还是安徽省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对农业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技能;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以农业带动工业的发展方式。扶持一批有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二,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安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不能只是随便地将相关产业直接转移过来,而是要有重点有选择的转移那些前向、后向和旁侧连锁效应明显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只有发展支柱产业,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光伏、文化创意等增长潜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加大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对于像江淮和奇瑞这样的制造企业,应当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的国产化,逐渐形成以汽车制造业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配套产业。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支持基础科学和战略高技术的研究,使安徽成为自主创新产品最直接的试验地和推广带。

第三,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无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说,安徽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鉴于安徽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仍需加大发展第三产业。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阜阳至新蔡高速公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新桥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徽省未来的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打造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安徽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安徽优势资源,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合肥商务科教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皖北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强化整体宣传营销,壮大旅游业规模,提升旅游业层次。同时要规范服务业价格和收费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和考核制度,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2]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49―54.

[3]王耀中,李礼.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11―113.

[4]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2):69―72.

[5]吴子稳,庄德林,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226―229.

高中生年度总结篇8

关键词:海洋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以及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的先后批复,山东、浙江、广东、福建担负起国家海洋经济发展重任,其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因此,关于这4个国家海洋经济区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海洋经济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在对海洋经济发展进行研究之前,需了解海洋经济的内涵。海洋经济的研究由来已久,其定义也较为完善。采用2003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定义,即: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因此,涉及到的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石油天然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业、海盐及海洋化工业、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等。

目前,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定量方面的研究集中于海洋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海洋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等。李佩瑾等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进行分类。殷克东等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构建了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进行测度以及通过动态分析结构得出了影响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韩增林等从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发展速度及产业结构结构变化等方面出发,通过标准差、变异系数、塞尔指数等指标研究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地区差异,并提出缩小区域差异的建议。Karynm等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计算了2007年爱尔兰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发现:大部分海洋产业,特别是海洋运输业,对爱尔兰经济有重要的影响。CharlesSC建立了美国海洋经济的数据库,统计分析得到:2007年,美国海洋经济创造了2%的就业机会和1.7%的国民生产总值,并预测海洋经济将成为城市经济最大的领域,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也将增大。定性方面的研究集中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等方面。KildowJt等指出:由于人们缺乏对海洋及海洋经济的认识,海洋环境处于一个日趋恶化的境地。因此,提高人们对海洋及海洋经济的认识,能够帮助政府更好的解决由于人口和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对海洋及海洋经济的影响。曹忠祥从树立全球性海洋经济战略观、海陆联动、科技兴海、调整海洋经济布局以及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出发,提出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

本文紧扣时代主题,从我国四大海洋经济区出发,研究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海洋经济的规模、产业结构、科技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得出四大海洋经济区各自的优劣,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实现我国海洋经济区的优势发展、错位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2、我国海洋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于海洋经济的比较研究设定的区域范围为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和福建省,分别从海洋经济规模、海洋产业机构以及海洋科技竞争力进行比较。其中,海洋经济规模的比较包括海洋生产总值的比较、涉海就业人员的比较;海洋产业结构的比较包括历年变化的比较、变化程度的比较以及发展形态的比较;海洋科技竞争力则是通过一个评价体系,对2010年四省科技竞争力进行比较。

2.1海洋经济规模的比较

2.1.1海洋生产总值的比较

海洋生产总值是衡量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海洋经济的规模。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和福建省的海洋生产总值比较,如图1所示。由于数据只有更新到2010年,因此,采用2000-2010年的数据。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省海洋生产总值排名大致保持不变,即:广东省排名第一;山东省排名第二;浙江省排名第三;福建省排名第四。但是从四省这1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浙江省和山东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为,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和福建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7.39%;25.92%;21.64%;21.76%。

四省海洋生产总值的比较是从绝对量的角度出发,而四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地方生产总值和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则是从经济贡献度的角度出发的。如表1所示。首先,从海洋生产总值对地方生产总值的经济贡献度来看,四省都处于波动状态,但有上扬趋势。其中,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对地方生产总值的贡献度明显高于其他三省。2001-2005年,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对地方生产总值的贡献度处于波动状态,三者排名处于变动中。2006-2010年,三省排名则处于稳定状态,分别为:山东省、广东省和浙江省。其次,从海洋生产总值对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经济贡献度来看,广东省的经济贡献度遥遥领先。2001-2003年,三省的排名不定,但之后处于稳定状态,分别为:山东省、浙江省和福建省,其中,山东省明显高于其他两省,浙江省和福建省相差不大。

2.1.2涉海就业人员的比较

涉海就业人员是衡量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又一指标,反映了一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对地方就业的贡献。由于统计年鉴口径的变动,采用了2006-2010年的数据,并且据统计年鉴中的阐述,此数据均为推测数据,如表2所示。从绝对值来看,四省的这6年涉海就业人员的排名稳定,即:广东省排名第一;山东省排名第二;福建省排名第三;浙江省排名第四。其中,福建省和浙江省涉海就业人员总数差距甚微。从相对值来看,四省的排名也不变,福建省位列第一,接下来分别是广东省、浙江省和山东省,这与绝对值的排名不一致。

2.2海洋产业结构的比较

2.2.1海洋产业结构历年变化的比较

通过海洋产业结构的历年变化,我们可以了解

各省海洋产业的演变过程,也可以看出各自的产业转型升级情况。从绝对值的角度进行衡量,四省海洋产业结构变化如图2。首先,海洋第一次产业走势图中,山东省略微领先其他三省。在2006年和2007年的两年中,浙江省、广东省和福建省海洋第一次产业产值排名波动不定,但是随着三省产业转型升级及各自功能定位,之后三年排名稳定,分别为:福建省、浙江省和广东省,但差距不大。其次,海洋第二次产业走势图中,广东省和山东省远领先于浙江省和福建省。这几年中,广东省通过较好的产业转型升级,海洋第二次产业明显超过山东省,位列第一,而浙江省和福建省分别位列三四。最后,在海洋第三次产业走势图中,和海洋第二次产业一样,广东省位列第一的优势得益于其成功的产业转型升级,山东省、浙江省和福建省分别位列二三四。

从相对值的角度进行比较,通过计算四省海洋三次产业占各省的海洋生产总值得到,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首先,从海洋三次产业占比的大小比较来看,福建省海洋第一次产业占比最高,其次是浙江省和山东省,广东省海洋第一次产业的占比远小于其他三省;山东省海洋第二次产业的比重遥遥领先于其他三省,接下来依次是:广东省、浙江省和福建省;广东省海洋第三次产业占比大于其他三省,福建省和浙江省大致相当,山东省占比最小。因此,山东省海洋产业是以海洋第二次产业为主,而广东省则是以海洋第三次产业为主,浙江省和福建省的海洋产业结构大致相当,但是福建省的海洋第一次产业比重略高于浙江省。其次,从海洋三次产业占比的变化趋势来看,山东省、广东省、福建省的海洋第一次产业占比都处于稳步下降趋势,而浙江省海洋第一次产业的比重虽然较低,但波动不定;海洋第二次产业占比变化中,山东省的占比最高,而且处于稳步上升趋势,浙江省、广东省和福建省处于变动之中,但浮动不大;海洋第三次产业占比变化中,四省的占比都处于变动之中,但变化程度较小。

2.2.2海洋产业结构变化程度的比较一产业结构变动值指数

在海洋产业结构历年的变化中,可以看到,三次产业都处于变动之中,因此,需要选取一个指标来衡量海洋产业结构变化的程度有多大。本文选取产业结构变动值指数来进行衡量,其公式为

其中:L为产业结构变动值;cit为报告期第i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cio为基期第i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L越大,表示产业结构变动幅度越大。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结果的稳定性,本文基期为2006年,报告期为2010年,并采用海洋三次产业的占比进行计算,得到结果:山东省为0.0413,浙江省为0.1150,广东省0.1523,福建省为0.0645,而全国为0.0306。可见,四省的海洋产业结构变动程度均高于全国,表现海洋经济区具有较好的产业结构变动能力,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带头示范作用。对四省进行比较,广东省和浙江省明显高于山东省和福建省,体现了这两省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具有优势,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在一定程度上与附属的陆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2.2.3海洋产业结构发展形态的比较——产业结构熵数指数

为了了解四省海洋产业结构的发展形态,即为多元化还是单一化,本文采用了产业结构熵数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et为t期的产业结构熵数值;wit为t期第i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et越大,表示产业结构的发展形态趋于多元化,各产业部门发展均衡;et越小,则表示产业结构的发展形态趋于单一化,各产业部门发展程度相差较大。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了2006-2010年四省海洋三次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熵数指数明显低于其他三省,并处于下降趋势,这与广东省大力发展海洋第三次产业的政策导向有关。而福建省则高于浙江省和山东省,另外,福建省和山东省该指数处于小幅下降趋势,表明两省产业结构也开始趋于专业化,浙江省则波动不定。

2.3海洋科技竞争力的比较

关于四省海洋科技竞争力的比较,本文采用伍业锋、施平的计算方式,由于计算的复杂性以及历年统计年鉴统计口径的变动,本文仅选取2010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由于在《2010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没有生产性活动一栏,因此,该权重平均分配给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具体计算方式及赋权,如表5所示。

由计算公式:各地区关于某具体指标的竞争力得分=(该地区该指标实际值一该指标所有地区之最小值)/(该指标所有地区之最大值一该指标所有地区之最小值)*50+50,得到结果如表6所示。首先,从海洋科技投入来看,山东省的得分最高,说明其海洋科技的实力最强;其次,从海洋科技产出来看,广东省的得分最高,说明其海洋科技的工作能力最强;最后,从海洋投入产出效率来看,广东省的得分最高,说明其海洋科研的效率最强。通过一定的赋权,计算得到四省海洋科技竞争力,其排名依次是:广东省、山东省、福建省和浙江省。其中,广东省和山东省差距不大,并远领先于福建省和浙江省。

3、我国海洋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比较的结论

首先,从海洋经济规模看,以绝对值进行衡量,广东省和山东省的海洋生产总值和涉海就业人员明显高于福建省和浙江省,但是以相对值进行衡量,福建省的海洋生产总值对地方生产总值的经济贡献度及涉海就业人员对社会从业人员的贡献度均最大,说明福建省的海洋经济在整个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浙江省海洋经济的经济作用较小。

其次,从海洋产业结构来看,广东省海洋经济第二三次产业的产值高于其他三省,其次是山东省和浙江省,这在一定程度上与陆域经济存在一定的关联。通过产业结构比重的计算,广东省海洋第三次产业比重较高,说明其存在海洋经济的“轻型化”,而山东省海洋第二次产业比重较高,福建省海洋第一次产业比重明显高于其他三省,其海洋第一次产业具有一定的特色,而浙江省与三省相比特色不明显。另外,通过四省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来看,我国海洋经济区都处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阶段,并且广东省和浙江省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较快,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最后,从海洋科技竞争力看,山东省的海洋科技实力较强,而广东省的海洋科技工作能力及工作效率均较强。通过计算四省的海洋科技竞争力,广东省和山东省的差距不大,位列一二,但遥遥领先于浙江省和福建省,浙江省的海洋科技竞争力最弱。

4、我国海洋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4.1提升海洋经济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海陆联动开发,增强海陆之间产业的关联性、互动性,促进海洋产业链的延伸。陆域可以为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提升海洋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从而提高海洋经济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4.2提高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海洋科技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省要以“科技兴海”为导向,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同时,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促进海洋经济协调健康发展。此外,各省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加快海洋科技人员的培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中生年度总结篇9

关键词:总需求结构;负面影响;政策建议

一、引言

总需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内总需求是指在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组成。总需求不足将会导致经济的萧条或内需不足。总需求变动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结构变动,二是总量变动。虽然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总需求变动常常以总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其基础和前提却是结构变动。近年来,三大需求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极不平衡,投资和净出口贡献率相对较高,消费贡献率有所下降。这种不平衡的需求结构,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探讨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动力问题,要从分析我国的总需求结构入手。

二、我国总需求结构变动情况

总需求由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构成,这三项也俗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1.消费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需求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我国GDp构成的三大要素中,消费需求所占的比重最大。2001—2011年间,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始终维持在48%以上,超过投资需求和净出口。但是,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从2001-2010年呈下降趋势,最终消费率从2001年的61.4%持续下降到2011年的49.1%。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000美元左右时,居民消费率一般为61%。①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GDp的构成中,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71.2%,企业投资为12.3%,政府支出为20.3%,净出口为-3.8%,与美国这个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率水平还处于低水平。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了5414美元,但居民消费率却仅为35.4%,比“钱纳里标准”约低了26个百分点。从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01—2010年间贡献率保持在40%左右,没有过多的波动变化。在最终消费率中,2011年我国政府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为16.7%,比上年增长2.2%,可见政府的购买支出对经济的影响很大。

2.投资需求。从我国总需求结构来看,我国投资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处于较高水平,至2003年起一直处于4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投资支出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在2009年政府投入4万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旨在刺激危机时期国内的经济,导致当年的投资贡献率高达87.6%。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11485.1亿元,比上年增长23.8%,说明我国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

3.净出口需求。在我国加入wto后,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稳步提升。2001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为38.7%%,2007年达到62.6%,之后虽有所降低,但2011年外贸依存度仍然达到50.8%。这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外贸易合作。虽然净出口的提高可以拉动经济的增长,但是它易于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净出口额下降,对GDp的贡献率为-37.4%,减缓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三、总需求结构非均衡发展状况及负面影响

虽然在“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平均在8%左右,经济发展一片繁荣,但是当前中国的总需求结构的失衡导致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许多负面影响,制约着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投资效率低,收益率下降,宏观风险增加。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这一领域的投资过度,从而与居民消费相隔较远,使得投资宏观效益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连续下滑。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是73.6%,而2010年该指标是52.9%,2011年则是42.8%,连续2年该指标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表明投资效率的降低是过度的投资所造成的。这类低效率的投资,还隐含着相当的财政、金融风险。在我国,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来源于政府长期建设国债,过度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无疑会加重国家财政债务负担。另一方面,内外需求不均衡,对外依存度过高。自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对外依存度均为53%,我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易受到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我国出口需求规模过大和出口结构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消费与投资需求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

四、促进我国总需求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总需求结构中存在的失衡问题,结合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必须将我国总需求结构调整到一个合理的比例结构上来,在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消费需求的调整。在“高投资,低消费”的失衡结构下,提高居民消费边际倾向,扩大国内需求成为了首要任务。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措施包括: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二、调整税收;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基尼系数已达0.45,高于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表明我国收入分化现象已比较严重。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上,注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体制,兼顾公平与效率。在税收上,降低个人所得税率,增加税种,如财产税、遗产税等。在社会保障上,完善医疗、养老、教育等保障体制,使居民减少储蓄,提高消费边际倾向。

2.投资需求的调整。中国投资需求的调整应该包括两个含义:一是规模调整,与消费需求匹配,不致引起产能过剩;二是结构调整,与国家产业政策和消费结构匹配,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重点在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环保产业。在规模调整方面上,我国要建立健全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保持投资的适当增长。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合理的投融资方案,确定投资方向,重点在于新兴产业,避免高耗能产业的投资。在投资结构方面上,我国要完善私人投资体制,增加私人投资渠道,尤其是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上,这样既可以带动私人投资,也可以杜绝政府投资的完全垄断。除此之外,完善金融市场,提供更多新的投资渠道。积极发展促进金融机构多设置适合中小企业需要的服务,如完善信贷担保体系和投资服务体系,还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私人投资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项目建设。

3.净出口需求的调整。为了平衡我国内外需求,出口需求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调整包括两方面,一是控制出口需求规模,二是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对于净出口需求的调整,相关部门可以借助税收制度,例如调整出口退税率。(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海莲,2008:《促进中国总需求结构调整的财税政策探析》,《税务与经济》第1期。

[2]林哲、毛中根,2005:《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总需求结构分析》,《学术月刊》第5期。

[3]尹艳林,2003:《当前我国投资与消费失衡分析》,《宏观经济研究》第9期。

[4]王春雷,2012:《促进总需求结构调整,大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财政金融研究》第6期。

高中生年度总结篇10

1、结合党委开展的“三个一流”主题活动,夯实团支部各项管理基础,加强团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团干意识教育活动,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全面促进支部工作顺利进行。

2、结合支部08年工作安排,定期召开团干例会,通过团干部例会传达厂部、团委及车间各项工作精神,交流工作经验,讨论工作计划,指明团支部的工作方向,提出团支部的具体工作要求。

3、结合支部实际情况,强化加强支部各项制度的落实,认真做好团干出席例会、组织活动、参加党课及其他学习等记录,严格按制度执行,促进各团干积极做好表率作用。

二、深入开展各项培训,密切关注青工的思想、工作和学习,为青工创造条件。

1、召开大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团员青年心理变化,掌握团员青年工作动态。团总支定期召开大学生座谈会,邀请车间领导与刚进厂大学生座谈,通过沟通、交流、提建议等多种方式,使新人融入到检封这个大集体中来,更快地适应新的岗位,也为车间做好对新进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打下了扎实地基础。

2、发挥团组织作用,不断为青工提供学习的平台。由于近两年新进厂的人员比较多,因此对于刚刚步入企业的团员青年而言,提高工作技能首当其冲。为此,团总支多次组织举办知识交流共享会,安排技术全面的师傅面对面的对团员青年进行技能培训、经验传授等,通过一系列活动,收到了一定效果。

3、关注青工思想动态,想青工所想,急青工所急。10年,由于车间工艺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员调动频繁,车间人员思想波动较大,尤其是青工,团总支及时组织力量,一方面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引导青工正确理解工艺改革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深入青工当中,通过面对面、网络聊天、座谈会等方式,收集意见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

4、知识共享,充分珍惜各项培训机会,积极做好宣传工作。组织车间参加行业技能比武、团干培训、通讯员培训的职工与各团员青年开展各项交流会,为青工提供更多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想办法动脑筋。

5、积极配合企业、车间文化发展需要,努力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宣传阵地作用,做到宣传工作有计划、有安排,做到系列化、制度化,使广大团员青年都能积极撰稿、认真写作,把企业、车间的动态、发展方向、目标、方针政策及时迅速传达给每一位车间职工,为信息传递和沟通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从而扩大团组织在企业及车间中的影响力。

三、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青工业余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干劲,更好地为企业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支部始终以活动为载体,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通过组织开展青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缓解青工工作压力,放松心情,为更好地工作积蓄力量。

1、2月分开展“快乐分享”图片评比活动,共同分享拍下的精彩画面。

2、5月6日,为增强青年职工的凝聚力、竞争力和创造力,展示青年职工的聪明才智,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检封团总支组织了手机短信创意大赛。

3、6月4日,为了让团员青年们在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意义的同时,更实在地感受这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让现在的年轻人通过这样的活动关注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将文化传承,团总支开展学包粽子趣味活动

4、8月2日,检封团总支以“为团旗争光添彩,迎奥运呐喊加油”为主题,组织车间团员青年一行80余人前往西海湾休闲、长墅源漂流一日游。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家走进自然,陶冶情趣,增进沟通与交流,增强团的凝聚力、创新力和战斗力。

5、9月26日中午,检封车间团总支开展了创建“五型”优秀班组和推进“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签字仪式,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为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企业各项生产任务贡献力量。

总结走过的2012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在厂团委和车间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加强检封团总支的学习力、凝聚力和创新力,充分发挥广大团员青年的智慧和力量,真正实在的当好企业发展的后备军。

2010年工作计划结合检封车间实际情况,围绕厂团委及车间工作重点,检封团总支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一、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组织能力,完善管理体系,强化组织领导,让团支部工作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定期召开团干例会,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协同作战,各负其责,服务车间及团员青年,努力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使团支部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宣传阵地作用,做到宣传工作有计划、有安排,做到系列化、制度化,及时做好团委及车间的各项宣传工作。同时,不断探索,继续为团员青年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创造表现自我的舞台。

三、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思想觉悟。通过座谈、交流以及重温团课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全体团员青年的道德素质,进一步推进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优化团员的思想先进性。以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为契机,带动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关文章:

共青团县委工作总结

学校团委工作总结

2012年度团委工作总结

中学2012年团总支工作总结

2012年团委工作总结

中学团委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中学团委工作总结

团委组织部个人年终总结

【返回团委团支部工作总结栏目列表】

四、以厂团委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优势,配合车间工作建设,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发展、提高青工技能的活动,深挖内潜,营造“学先进、超先进”的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五、继续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以及户外活动等,放松心态,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工的积极性,更好地为企业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服务。

新的一年,检封团总支将紧扣厂团委工作,以创新为动力,以活动为载体,以发展为目标,在厂团委和车间的关心指导下,求真务实,认真工作,努力完成制订的各项目标,开创车间团支部工作的新局面。

相关文章:

共青团县委工作总结

学校团委工作总结

2012年度团委工作总结

中学2012年团总支工作总结

2012年团委工作总结

中学团委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中学团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