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42:07

货币金融学论文篇1

(一)分组教学

第一次上课时,要求学生每6—8人自动分组,推选组长,每组布置一个专题,专题一般是当前金融热点话题,要求该组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任务分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筛选资料、制作与修改ppt、ppt汇报等,通过这种分组教学,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组长还要负责本组学生的考勤工作和该组各个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的打分,教师和其他各组组长要对该组最终提交的成果进行考评打分,最后该组每个学生的打分就是三者的加权得分。这种方式既强化了学生对当前金融热点话题的关注,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还锻炼了学生的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调研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为学生进入企业奠定了良好的职业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

每次课前五至十分钟,让学生自愿到讲台上通过各种方式:新闻播报、板报、视频、ppt等解说近几天发生的金融大事、要事,并附以简要的评论;在金融机构体系和商业银行的讲述中,要求学生选择我市的某家金融机构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该金融机构的窗口设置、业务开展情况等;根据相关章节内容,将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上传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并通过提问等方式进行检测;让学生课后阅读金融方面的一些报告如《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等,并书写心得体会或读书笔记,等等,通过这种实践性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金融意识,提高了学生对金融的关注度、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我们在各门课程的讲授中运用得较多的方法,金融方面的案例非常多,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合理运用,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加深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对案例进行精心筛选,选择最适合的案例融合到相关章节内容的教学中。比如在信用的讲授中,我们可以引入信用卡透支的案例,让学生知道信用的重要性,个人信用记录是我们的“经济身份证”;在利率的讲授中,可对我国贷款利率的放开进行解析,并进而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情况进行探讨。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金融理论,也使我们的教学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四)问题导入式教学

问题导入一般用在教学活动开始前,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既可以通过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导入,可也通过已学内容回顾导入,还可运用多媒体提出问题导入等。例如在货币政策工具的讲解中,我们可以先引入《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某段材料,让学生思考一下在这段材料中运用了哪种货币政策工具,这种货币政策工具是如何调控的,有什么样的效果,从而引出接下来要讲的某种货币政策工具。问题导入式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有利于新课的实施与开展。

二、充分利用网络,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极大丰富了教学过程的生动性,促进了多样化信息的传递。在《货币金融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于微信、飞信、QQ、电子信箱等各种沟通手段,实现课程相关资料的最大程度共享,及时答疑解惑,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同时实现课后部分作业的电子化。四、改革课程考核方案为了相对准确地评判学生的学习态度,达到真实、公平与合理,在《货币金融学》考核中,我们始终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当学期教学实施计划,灵活设定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占比。如为了加大学生平时考核力度,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可以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设定为各占一半,将平时考核贯穿于教学始终,这样就杜绝了某些学生临时抱佛脚的心态,重视平时的学习。平时考评可以包括作业(习题、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等)、课堂提问、课堂随机小测验、专题分组汇报、考勤、课前新闻解读、期中考试等。期末考试内容构成中,为了体现层次,除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客观复述题外,还要出一些结合中国当前经济、金融领域实践问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的主观分析题。以上考评方法,我们在每学期开课的第一次课中即对学生阐明,既是让学生明白这种考评方法的意义,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与授课教师的配合。

三、结束语

货币金融学论文篇2

关键词 新货币经济学 分支 启示

1 导言

1900年,瓦尔拉在其《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学上著名的瓦尔拉斯均衡模型。随后,瓦尔拉斯首创的一般均衡分析成为经济学中最有影响的研究方法之一。然而,这个几乎涵盖一切的、一般均衡体系却不能包容货币理论。货币就一直被当作是外在于均衡体系的扰动因素,相对价格的决定与货币价格(名义价格)的决定被视为互不相干的两码事,经济学也因此被分成价格理论和货币理论两个独立的理论体系,这就是经济学说史上有名的“两分法”(Dichoto?鄄my)。为了体现均衡存在的一般性,统一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打破传统的“两分法”便成为经济学界要解决的首要课题。

近一个世纪中,多数经济学家试图通过为货币分析建立“微观基础”而最终将货币“纳入”(integrate)一般均衡理论体系,所谓“瓦尔拉—希克斯—帕廷金传统”便是代表。但由于受到广泛质疑,迄今为止,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相统一仍然是货币经济学有待攻克的难题之一。

正当主流经济学家沿着传统研究路径艰难跋涉之际,以尤金·法马、列兰德·伊格尔等著名货币理论家为首,推出了另辟蹊径并号称“新货币经济学”(neo-monetaryeconomics,简称nme)的理论。他们同样力图证明瓦尔拉体系的合理性,与其他学派迥异的是,他们非但不想把货币“纳入”一般均衡世界,反而欲通过取消货币以维护瓦尔拉体系的一致性。这样,“新货币经济学”框架下,不存在相对价格与物价水平决定相分离的问题,其实际上是通过取消货币而达成改造后的货币理论与传统的价值理论相统一。换言之,瓦尔拉体系之不能“容纳”货币,不仅不是其缺点,反倒证明它是对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最合理描述。鉴于新货币经济学的与众不同,它被称作“没有货币的金融学”(J.Smithin,1994)。新货币经济学又由两个分支组成,即“BFH体系”和“法律限制学派”。

2 “BFH体系”

1983年,格林菲尔德(Greenfield)与伊格尔(Yeager)注意到,在布莱克、法马和霍尔先后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均设想了一种完全竞争条件下金融体系的运作模式,它完全不同于现实中以“货币”为中心的金融运作机制,为货币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角度,于是按上述三人的姓氏首字母将其命名为“BFH体系”。

布莱克(1970)是提出这种思想的第一人。他采用“思想实验”的办法,设想如果实行一种完全不受政府干预的竞争性市场机制,则社会的支付体系将不存在任何外在货币,或者说“通常意义上的货币将不存在”,支付将以五种方式进行:直接物物交换;以普通股票为交换媒介;以公司债券为交换媒介;以经“银行”确认的公司债券为交换媒介;以纯粹的银行负债为交换媒介。布莱克思想中最引人注目之处是他首先提出了分离货币职能的论点。

法马(1980)设想了一种不需要使用货币的竞争性支付体系,称其为“纯粹的记账交易系统”。在这种系统中,银行的作用是运作一套可以通过会计科目之间的转账来实现财富转移的账簿系统,交易可以完全避免现金的媒介,“任何实质的交易媒介或购买力暂栖所的概念均告消失”。的。这样的经济当然是非货币经济,它的好处在于只有相对价格的决定而避免了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于是,瓦尔拉的一般均衡分析成为这种经济的最恰当的分析工具。

尽管布莱克与法马都赞同自由放任的支付体系,但他们主要还是以“思想实验”的态度来对待虚构的竞争性市场条件,目的在于为现存货币金融制度提供一个对比,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现有制度的本质特性。

霍尔则当真把建构竞争性支付体系作为自己的使命(霍尔,1982)。他认为,在金融事物方面,政府的唯一职责在于指定用作记账单位的计价商品,并强制保证各种合同的执行,除此以外,支付体系如何运作完全不关政府的事。他甚至推荐了一种称为“anCap”的记账单位,它由一定量的硝酸氨(an)、铜(C)、铝(a)和胶合板(p)所组成的“复合商品”来定义。但他同时强调,上述四种商品本身(单独或共同)不能用作流通媒介,否则,anCap便成为现代意义的货币,货币流通常见的弊病(货币过多或过少)将损害它作为记账单位的价值稳定性。

具体说来,“BFH体系”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取消了货币的发行特权,自动地使政府处于与一般公众相同的金融约束之下,使其不能通过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税获得收入;自由放任导致的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使金融创新真正成为增进社会福利的手段。目前的金融创新多数是为了逃避政府管制,在管制与反管制博弈中浪费了社会资源;“BFH体系”下,由于交易媒介在支付时均按恒定的记账单位计价,故不存在名义供给与实际供给的区别。于是,“BFH体系”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货币对经济均衡的破坏作用。

3 法律限制理论

“BFH体系”主要采用“思想实验”方法,从逻辑上推论,如果取消货币管制,未来金融体系将如何运作?与此同时,新古典学派著名代表人物华勒士、萨金特创立了“法律限制理论”。该理论继承了源于奥地利学派门格尔、米塞斯等人的货币制度研究的进化论方法,从史实出发,分析和解释过去及现在货币金融制度的成因。他们认为,现有的货币金融体系并非市场力作用下自然演进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为政府的法律限制所决定。

华勒士(1983)以联邦储备券(美元现钞)、美国国库券、美国储蓄债券为例,指出:它们均无违约风险(但第一种不附息,后两种则支付利息或者采取折价发行),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后两种附息无风险证券不能像美元现钞那样充当流通手段呢?通过分析,华勒士发现,储蓄债券和国库券的大面额和不可转让发行特性虽然是使它们与美元现钞相区别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们不可充当流通手段的必要条件,但是它们还远不能成为充分条件。套利动机会仍然会促使金融中介机构来解决大额和不可转让问题。

华勒士指出,之所以付利息的政府无风险债券能够与不付息的法偿货币保持共存局面,原因在于法律限制———中央银行垄断了将大面额国库券拆细、发行小面额法偿货币的业务,并限制私人债务的流通,因此能够使国库券利率高于零,能够使公开市场操作有意义。一旦法律限制有所放松,则各种附息的非货币金融资产均会不同程度地起到流通手段的作用,苏格兰、印度、美国、法国均出现过这种情况。

尽管“BFH体系”与“法律限制理论”在研究方法、论证角度上均有很大差异,两派学者也极少相互引证,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他们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可以互为犄角,使理论体系更加圆满,因此将两派并在一起,称为“新货币经济学”。

4 新货币经济学的启示

新货币经济学之所以称为“新”,是因为它一反传统理论先接受“货币”的存在,然后研究“货币”的作用这种思维惯性,出人意料地提出“取消货币会如何”这样的问题,尽管新货币经济学仍带有浓厚“思想实验”色彩的理论体系,但其全新的思路给正经历着货币体系迅速变化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4.1 对现有的货币金融理论基础和货币政策要进行认真的反思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传统货币金融理论中,货币银行学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美国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杰特勒(Gertler,1988)曾经抱怨说:“货币成了宏观经济学中惟一的金融变量,商业银行也因此成为宏观经济学家研究的唯一金融机构”。新货币经济学对金融学研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让人们重新对传统的理论格局进行反思。当前世界各国都快速地向高级的信用经济过渡,即便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其金融业的发展也往往变化神速。自1999年美国实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以来,金融业的综合化(或金融百货公司化)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使得各类金融资产对货币的替代性越来越强,货币及货币机构的独特地位日益丧失。且不谈货币内生性越来越强,即使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量,它对储蓄投资、利率等的影响也日渐消减。反过来,如果金融体系的其他部分出现问题,则引起的经济震荡也不亚于历史上货币危机所产生的冲击力。新货币经济学提出要构建“没有货币的货币经济学”或“没有货币的金融学”虽然有些矫枉过正,但对纠正时弊不无好处。

4.2 要加强对传统货币本身特征规律的研究

国内的教科书习惯于照搬传统的货币定义,货币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新货币经济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打破了思维定势,猝不及防地提出为何二者必须统一?两者分离又如何?现在看来,这是关系到货币经济学微观基础的重大问题,货币经济学要存在、发展,就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从逻辑上说,既然货币本身是分工与专业化的结果,货币职能发生分化也完全可能。现实生活中这类例子其实并不鲜见,瑞士法郎曾在我国与苏联东欧国家易货贸易时用作价值尺度,但它并不担任流通手段;20世纪70、80年代粮票、油票、国库券作流通手段的历史至今为人们难以忘怀;近年来边境内外地区用此币标价彼币支付的情况也不时见诸报端———它们都是价值尺度(或记账单位)与流通媒介相分离的例子。网络金融活动中,“虚拟货币”替代真实货币而产生的货币无纸化趋势,将对中央银行运用货币供应量来调控宏观经济的政策带来哪些冲击和影响?更应成为现代货币金融学前瞻性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货币金融学论文篇3

一、1900年前后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

在回顾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之前,对该领域在历史上的发展及上一个世纪之交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作以简要概括,应该是逻辑的起点。

(一)货币金融理论逐步发展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对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应该说在古代先贤哲人那里便已开始了,但在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诞生之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体现在思想家内容丰富的著作中。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年)在他的《理想国》和《法律论》两部著作中,就曾对货币和高利贷问题进行过专门的论述;古希腊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年)在他的《政治论》和《伦理学》著作中也曾多次讨论过货币和高利贷问题,并对货币流通、价值形式和信用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古代思想家对货币、信用问题的分析在货币金融思想史中具有开端的意义。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在西方形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大致是在15-16世纪,也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的时期。在此之前,由其社会性质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经济学还不可能成为独立的学科。15-16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制度快速成长,小商人和手工业者开始独立出来,自然经济迅速向商品经济转变,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各种方式在加速,社会生活中经济力量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与此同时,学术研究中对经济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开始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中相对独立出来。

在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开始走向相对独立的过程中,最初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是被称为重商主义的经济学。重商主义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已不是像前人那样主要放在哲学和政治学著作中,而是把经济问题作为一个单独的范畴来研究。1615年,盂列克钦写作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托马斯·孟于1664年出版了《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该书被称为"重商主义的圣经"。

虽然重商主义者开始把经济问题作为相对独立的范畴来研究,但真正确立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地位的则是古典经济学的兴起。古典经济学兴盛的时期是从17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其代表人物在英国是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在法国是从布阿吉尔贝尔到西斯蒙第。最著名的著作有威廉·配第1662年发表的《赋税论》、布阿吉尔贝尔1695年的《法兰西详情》、大卫·休谟1752年的《政治论丛》、亚当·斯密1776年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李嘉图1817年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西斯蒙第1819年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等。威廉·配第被视为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李嘉图则被称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既被视为古典经济学的大师,又因创立了比较完备的政治经济学体系而被看作现代经济学的开创者。古典经济学兴盛的时期,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时期,经济自由主义是经济理论的主导思想。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货币、信用、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成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新式银行的出现,银行券的发行与流通使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在古典经济学体系中,对货币、信用、利息、银行等问题的研究成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19世纪70年代,以法国的瓦尔拉斯、英国的杰文斯和奥地利的门格尔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建立了从各个市场分析供求的微观分析方法,也称均衡分析方法,他们提出了边际需求的概念,认为边际需求决定要素价格,要素价格决定市场均衡。马歇尔1890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被认为是这一时期边际主义理论发展的集大成者,该书的广泛使用使微观分析成为主流。该书也是第一次放弃使用"政治经济学"而采用"经济学"这一概念,这也标志着西方经济学的完全独立。

在边际主义兴起(有些学者称为西方经济学的第二次革命)之后,货币、资本市场开始成为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货币金融理论便在经济学科体系中快速发展起来,并随着金融在经济生活中地位的上升而逐渐成为经济学科体系中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在20世纪初期信用货币广泛流通和货币金融关系与经济生活日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之后,货币金融理论在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上升的同时,也逐渐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并在这个体系中得到更快的发展。

(二)20世纪初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

如前所述,对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在古代先贤哲人那里即已开始,其思想体现在他们的哲学、政治学等著作中,所表达的主要是货币、信用问题的社会性和政治性等方面。从涉及的内容看,主要包括货币、信用、银行等方面。其中,在货币理论方面,研究的主要范畴有:货币的起源、币材、价值形式,货币的性质与职能,铸币与可兑换银行券,货币发行权、货币流通与货币制度,货币与财富的关系,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等;在信用理论方面,有信用的起源、信用形式,利息的本质、利息率的决定以及高利贷问题;在银行方面,有银行的产生、职能,银行在经济中的作用,银行与货币兑换业和银钱业的关系,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等;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有汇率的决定、国际收支的平衡等。这些内容就现在看来,有些已属于货币史、信用史、银行史的范畴,理论分析多有大致可以接受的结论,后来未有大的发展。有些则成为后来研究的起点,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展丰富起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产业革命后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科学、技术条件极大改善,经济空前繁荣。与此同时,货币制度与货币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信用货币广泛流通,经济的货币化趋势日益明显,货币金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出来。在这一时期,对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有两个特点极为突出:一方面,对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货币金融基本理论问题有了重新认识和发展;另一方面,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微观分析法,形成了新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大大扩展。关于前者,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货币的本质与货币的职能

对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的认识,是货币金融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早期的思想家研究经济和货币金融问题,大都是从此开始的。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历史上大致有两种观点,即"货币金属观"和"货币名目观"。货币金属观认为货币的本质是财富,必须具有实质价值,货币天然是贵金融,货币的职能便是储藏财富,交换的目的便是增加财富的储藏。货币名目观认为,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只是名目上的存在,其流通是由国家的权威规定的,由此货币的职能是充当交换手段。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学者已不是这样简单的看待货币了。一方面,他们认识到生产的扩大和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货币,而货币不必限于具有实体价值的贵金属,于是有了银行券和纸币的流通;另一方面,学者们也认识到,银行券和纸币的流通也不能是无限制的,要有一定的价值储备作基础。由此,对货币职能的看法也扩展到流通手段、计价手段和财富储藏这几个方面。

2.关于银行券和货币发行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银行券已广泛流通,铸币流通已日益减少,并已呈现出纸币取代铸币流通的发展趋势。因此,这一时期,对银行券流通和货币发行制度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在此之前,银行券的发行已逐步统一到中央银行,对发行准备问题的看法也基本上取得一致,即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提供货币,根据兑换需求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此时对银行券和货币发行问题认识的一大突破是淡化银行券和纸币之间的区别,把二者和铸币统一起来考虑,这便为后来货币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

3.关于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

货币数量与物价之间的关系,在完全的金属货币流通体制下也是一个研究的焦点,早期的"货币数量说"便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生产和商品流通规模变化不大而新的金银矿的发现使金银在短时间内的突然增加,货币数量的相对稳定而农作物的歉收等,都曾导致物价的波动,给货币数量说提供了支持。19世纪末20世纪初,信用货币已广泛流通,货币数量与物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明显,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取得很大进展。20世纪货币供求理论的发展基本建立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之上。

4.关于信用和利息理论

信用是一个古老的范畴,信用理论是货币金融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信用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学者们大都给予充分的肯定。斯密认为,信用的作用主要有两条,一是节约资本家所必须保有的准备金和金银货币,二是可以把节约下来的准备金和社会流通的金银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李嘉图认为,信用还可以通过资本的再分配,促进利润率的平均化。约翰·穆勒认为信用能为有才干的人提供条件。在银行发展起来之后,对银行信用的认识更加深化。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于信用与货币量之间的关系、信用与物价之间的关系等都已有深刻的认识,并提出了调节控制信用量的必要性。对银行提供信用的态度,历史上有两种学说即"信用媒介说"和"信用创造说"影响很大,前者主张银行应在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提供放款,放款的数量决定于存款的数量,银行只是充当媒介的角色。后者主张银行的放款可以超过存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银行提供信用的限制在于社会的真实需求。到19世纪末,"银行创造论"的观点占据主导地位,理论界对于信用创造货币的机制已有相当深入的研究。

利息与信用是相并存在的古老范畴。历史上对利息问题的研究一般是与信用结合在一起进行的。最初的研究焦点在于利息的合理性及其界限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对利息的研究转移到利息率的决定上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学派从资本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分析利息率的形成和决定,提出了"均衡利息论",成为20世纪利息理论发展的新起点。

回顾20世纪初期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除了上述在货币金融基本理论问题方面有了重新认识外,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还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货币的研究不再局限于金银铸币,而是扩大到存款、商业票据等形式

历史上对货币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指金属货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国家发行的纸币已广泛流通,由于转账结算体系的建立,银行存款明显起着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商业票据的使用也节约了金属货币的流通。学者们已看到银行存款、商业票据等与金属货币的联系,已把存款纳入了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围,开始把存款看作货币。20世纪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便是沿着这一思路展开的,并且随着货币形式的不断增加,对货币的研究开始分层次进行。

2.把货币供给与需求放在统一的框架内进行分析

在金属货币流通体制下,学术界对货币供求的分析基本上是分别单独考察的。从货币需求方面看,主要是分析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从货币供给方面看,重点考察的是货币是否足值以及从物价的角度判断货币是多还是少。新古典学派兴盛之后,引入了边际分析方法,建立了市场均衡分析模型,把供给和需求纳入了统一的分析框架。由此,对货币供求的分析也开始联系在一起,此时的研究重点则仍然集中在宏观方面,即统一框架内的总量分析。

3.对资本市场和证券交易的研究开始引起广泛关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之后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和证券交易起了重要作用。相应地,对资本市场和证券交易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当时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资本市场的作用、证券交易的组织与运作原理等方面,也看到了资本市场与货币供求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奠定了20世纪资本市场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础。

4.国际货币体系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19世纪末20世纪初,金本位货币制度虽然仍然是占主导的货币制度,但此时信用货币已呈现出即将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的发展趋势。经济的发展和生产与流通的扩大,使金本位制度面临极大的挑战,新的国际经济关系需要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很明显,信用货币体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要比金属货币制度体制下的国际货币关系复杂的多。因此在上个世纪之交,理论界已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集中探讨,并使国际货币体系成为货币金融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之,20世纪初期的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在经过此前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在许多方面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认识深度,并建立了货币金融学科体系最初的研究框架。

二、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发展的主要脉络

20世纪,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马克思、恩格斯曾在一系列著作中对西方产业革命以来特别是19世纪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做出高度评价,而20世纪世界经济领域的成果又远远超过了19世纪和以往任何时代。在新的世纪之交,美国经济学家拉迪·多恩布什应德国《明镜》杂志之邀,写作了《伟大的繁荣》一文,对人类社会在20世纪取得的经济成就作了充分的评价,他写到:"这个世纪比以往任何一个世纪都要好。尽管有大萧条,尽管有两次世界大战,今天人类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从生物学到国际互联网,革新的种子发育出即使是最大胆的梦想也无法想象的福利","无论是汽车、电视机的人均占有量,电话通讯成本的下降,还是电子计算机容量爆炸性地增长都体现了这种进步。根据这个标准,站在今天的水平上进行比较,1900年简直就是石器时代"。同样,对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来说,20世纪所取得的巨大进展,也是20世纪初所远远不能想象的。

理论的发展永远都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决定的。20世纪货币金融理论也是遵照这一规律发展的。根据20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主要脉络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一)20世纪初至20年代末

在20世纪最初的十几年里,西方各国的经济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就货币金融领域来看,银行券的流通补充了经济发展对金属货币的需要;比较完善的金本位制使国际经济关系比较顺畅。但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经济发展的进程,许多国家经济与金融发生了剧烈的波动,生产急速下降,银行券普遍停止兑现,物价普遍上涨。战争结束后,面对混乱的经济秩序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各国开始从多方面致力于恢复经济,主要措施包括:努力使财政收支平衡,控制通货膨胀,健全中央银行制度,执行稳定的金融政策,共同维持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等等。由此决定了货币金融领域研究的重点开始向现实政策转移,这也是货币金融理论研究史上的重大转变。货币金融理论研究更加服务于现实这一特点基本上贯穿于整个20世纪。

这一时期,货币金融领域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以及在国际间传递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其中,对通货膨胀原因的分析主要是从商品的供求和银行券的过量发行以及政府赤字方面进行考察,对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主要从贸易和货币制度方面进行分析。(2)对国际收支和汇率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理论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具体研究上,把新古典学派的均衡分析方法运用到国际贸易领域,提出了进出口需求弹性的重要概念,马歇尔--勒纳条件、古斯塔夫和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凯恩斯的远期利率决定于利差的利率平价论等即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3)对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同时流通条件下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一战"前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4)对中央银行制度在稳定经济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初期中央银行制度运行的经验,加快了各国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步伐。(5)货币供求和均衡分析大大扩展,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分析引入了数学这一工具并取得很大进展。甘末尔的交易方程式、费雪的交易方程式、马歇尔的现金余额方程式、庇古的"剑桥方程式"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对上述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有些直接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如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建立,物价水平的稳定,财政赤字的降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等等;有些研究则推动了货币金融理论走向深入,如通货膨胀传递机制分析,国际收支理论分析,货币供求的数量模型分析等,使货币金融理论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1929-1933年的大危机至"二战"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国家经过几年的恢复发展和政策调整,经济很快恢复到战前的水平。1922-1928年,西方各国出现了一次经济发展的高潮,但1929-1933年发生的大危机再次使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断。这次发源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迅即扩展到西方世界。美国的GDp在1929-1934年间下降了24%,大批企业和银行倒闭,工人失业,生产凋敝,物价剧烈波动,货币金融制度受到极大的冲击。这次危机使生产力水平倒退了20年,1934年西方世界的工业生产只相当于1908年的水平。在危机发生过程中及危机结束后,产业界、理论界和政界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危机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就经济理论来说,导致了西方经济学的"第三次革命",即凯恩斯主义的兴起。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在这部后来被奉为经济学经典的著作中,他依据对大危机发生原因的深刻分析,系统批判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开创了经济学全新的理论框架、思维范式和政策方向。凯恩斯否定了市场经济能够自动配置资源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状态的自然均衡理论,提出了"有效需求"这一新范畴,分析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并开出了具体的政策药方。在他的政策药方中,最重要的便是赤字财政政策和低利率及增加货币数量的"廉价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的兴起改变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国家干预理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货币金融理论迅速成为经济学研究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因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两大基本手段。尽管凯恩斯强调财政政策是第一位的,但他同时指出财政政策必须与货币政策相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凯恩斯革命"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直接影响是对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研究的无比关注。事实上,凯恩斯本人理论体系的形成除了他对经济现实的认真观察和慎密思考外,对货币理论的研究正是他建立新的理论大厦的基石。在《通论》发表以前,他即于1923年发表了《货币改革论》,1930年发表了《货币论》,并多次就货币问题发表讲演。他认为从中短期的宏观经济分析,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数量会对经济总量产生影响。《通论》发表以后,更是引起学术界对货币金融问题研究的高潮,货币理论成为新的宏观经济分析中的重要内容。对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衡量、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利率的决定与信贷的作用机理,成为这一时期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重点。

与此同时,根据大危机发生前几年信用过快增长和证券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现实,货币金融学家还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信用膨胀与危机发生的内在联系,资产虚拟性和资本(证券)价格的变动也成为研究的另一个重点,产生了最初的股票定价模型,推动了信用理论和金融市场理论的发展。

(三)"二战"结束至60年代末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建立是在大危机之后,在由此带来的新经济理论的兴盛和包括财政、货币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新的措施尚未得到充分实践的情况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二战"给所有参战国带来了空前的大灾难,经济再一次受到极大的破坏,只有美国是一个例外。"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在美国和英国的主导下,国际社会对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展开了大讨论,成立了联合国以及世界复兴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实行了复兴欧洲的"战后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在制定战后恢复经济的措施过程中,很明显地受到凯恩斯理论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开始真正进入实践,并逐步确立了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就货币金融领域来说,在战后的最初几年里,研究的重点首先是重建国际货币体系,最主要的成果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这个体系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直到70年代初该体系的解体。

经过战后几年的努力,到40年代末,新的世界经济秩序得以确立,各国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西方世界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50-60年代,西方经济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一时期,经济理论得到极大发展。现在的西方经济学不论是学科体系、基本架构,还是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大部分都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就货币金融理论来说,50-60年代研究的内容不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扩展。最主要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各个方面;(2)把众多因素引入货币供求分析,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供给理论的内容都大大丰富了;(3)利率理论得到极大发展;(4)主流经济学中的货币金融理论全面深化;(5)货币主义学派等迅速崛起,推动了货币金融理论走向更高的层次;(6)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结构分析引起广泛关注;(7)储蓄和投资理论走向成熟;(8)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理论成为货币金融理论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并奠定了后来发展的基础;(9)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理论不断完善;(10)由金融业务发展带来的相关理论研究不断填补着以前的空白点,丰富了整个学科体系。

(四)20世纪70-80年代

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在经过50-60年展的黄金时期之后,70年代初期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趋势遇到阻碍,增速放缓,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被称为"滞胀"的现象出现了。石油危机又使经济发展的困难雪上加霜。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扩张性政策的利弊得失。在这一背景下,对经济"滞胀"的原因及解救措施的研究成为70年代中前期的一个焦点,就货币金融理论来说,对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再次成为热点,并在理论上取得很大进展。与此同时,"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不再承担按官价兑换黄金的责任,国际货币体系出现重大的困难,由此,对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研究又一次成为国际性的大课题,其结果是浮动汇率制度的建立。这一时期的货币金融研究,除了货币政策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和国际货币体系这三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之外,还在下述几个方面取得重要成果:(1)金融创新理论得到极大发展。在50-60年代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金融领域的发展很快,进入70年代后,面临新的环境,新一轮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科技成果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由此,对金融创新的研究,包括创新的原因分析、创新的成本、创新的效益、创新对金融发展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2)金融市场理论又一次深化。在50-60年代建立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理论框架基础上,7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对资本市场的研究再次掀起一个高潮,各种模型得到充实、完善,特别是对新出现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研究很多,丰富了资本市场理论;(3)对资本流动的分析成为新的热点。70-80年代,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已日益明显,跨国公司纷纷建立,资本流动数额迅速增大,对这个问题的理论分析也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一个重点;(4)对外债的分析引起广泛关注。80年代初,拉美国家出现了债务危机,不但对债权国带来很大影响,也影响到世界经济的运行,因此,80年代对债务尤其是外债问题的研究也成为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5)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分析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西方学者对发展中国家金融问题的关注始于50-60年代,到70年代后,更多的学者把研究的重点转到了这个方面。60年代提出的金融压制论和金融深化论影响不断扩大;(6)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有了极大的扩展。

(五)20世纪的最后十年

货币金融学论文篇4

关键词:金融稳定;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危机

金融稳定是指构成金融体系的核心要素处于平滑运行的一种状态。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能够避免实体经济或者金融系统遭受外部冲击,金融媒介功能能够有效发挥,金融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金融资产价格平稳运行并能反映其价值。从1980年爆发的阿根廷银行业危机,到2015年以来的中国股灾,诸多金融危机都发生在汇率不稳定的国家,汇率波动已经成为影响金融稳定的关键因素。国内外研究汇率波动、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的文献比较丰富,但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视角,系统研究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文献并不多。在注册制等制度创新不断推出以及金融政策预期不稳定的特别时期,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金融创新的配套政策体系,构建金融稳定的预警机制和金融政策的纠错机制,是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学术界关于汇率波动、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本课题拟从三个方面展开文献综述,然后构建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金融稳定问题的分析框架。

一、汇率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理论研究

到目前为止,关于汇率制度选择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的方向,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的观点和看法。汇率制度安排必须服从国家的长期战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国际化进程中的人民币仍将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国家战略目标的人民币国际化策略才是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外资冲击东道国汇率,进而影响金融稳定的路径主要有如下三条。

第一,通过贸易收支途径。贸易收支与汇率波动存在较强相关性,因而贸易收支变化影响金融稳定(arize等,2000)。胡援成(2005)利用亚洲五国的经常项目差额、净出口、储备变动和汇率变动等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累积的经常账户逆差与金融危机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因果关系。whelan(2013)认为经常账户赤字是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关键因素。

第二,通过直接投资途径。三代货币危机理论都论证了短期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Krugman(1979,第一代)研究发现,一国经济基本面恶化能够引发资本外逃导致货币危机;不仅如此,obstfeld(1996,第二代)发现,即使经济基本面良好,货币乏值的预期也可能引发资本外逃导致货币危机。KaminskyandReinhart(1999,第三代)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羊群”效应、警示效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展开研究,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第三,通过金融市场途径。Dombusch等(1980)提出“流量导向模型”,认为外部冲击引起的汇率波动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正向因果关系,不仅本币贬值会导致股价上升,而且汇率变动通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也可能引发本国通货膨胀,从而引起股价波动。wilson等(1990)分析了美国1907年之前发生的5次股市崩盘和金融危机,发现汇率波动与资产价格泡沫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谢经荣和朱勇(2002)通过对12个国家发生的16次金融危机进行案例分析,发现在这16次金融危机之中,由于资产价格泡沫导致的金融危机占据12次。

总之,外部冲击通过贸易收支、直接投资和资本市场影响汇率,进而影响金融稳定。在人民币国际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汇率对金融稳定影响的路径可能会呈现不同的特征,因此,汇率波动与金融稳定的互动机制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现实课题。

二、货币政策影响汇率波动的理论研究

Keynes(1923)提出利率平价理论,认为汇率波动源于国内外利率差异。argy(1981)提出国际收支学说,认为汇率波动源于国内外国民收入、国内外价格水平、国内外利率以及对未来汇率的预期。Chadha和prasda(1997)对日本实际汇率波动的原因进行了VaR分析,发现不论是名义需求冲击还是实际需求冲击都是导致实际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Ball(2010)对汇率波动的成因进行了分类,给出了最优货币政策方案:如果因为资本流动变化导致货币升值,最优货币政策就是降低利率;如果因为国内消费攀升引起货币升值,最优货币政策就是提高利率;如果汇率波动冲击来自较高的净出口,而出口增加的原因又是制成品,那么最优货币政策就是货币从紧。赵文胜和张屹山(2012)采用短期约束和符号约束方法识别货币政策冲击,并对中国2005~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给出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影响的证据,认为央行适度的外汇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是影响汇率波动的重要因素。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央银行如何通过利率、货币供给、存款准备金等政策工具有效地调控汇率,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双重目标,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三、货币政策影响金融稳定的理论研究

金融动荡和金融政策的不确定性激发了学术界研究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的浓厚兴趣。Lee(2011)认为中央银行通过稳定通胀和产出,减少源于预期变化产生的冲击,能够促进金融稳定。albulescu(2013)构建了一个模型,在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中加入金融稳定目标,认为欧洲央行需要对金融不稳定做出反应。Baxa等(2013)在模型中加入金融压力指数,研究5个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是否需要对金融不稳定做出反应以及怎样做出反应,认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政策利率来应对较高的金融压力。王少林和林建浩等(2015)构建了一个FaVaR-BL模型,发现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非对称的互动关系,其中货币政策变动对股票市场具有较强的同期影响,但持续时间较短;股票市场变动对货币政策则是同期影响强度较小,但持续时间较长。

总之,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存在互动关系。本文认为,在金融稳定与配套货币金融政策体系方面,有许多重大问题亟待进行深入研究。比如,从美国复制的熔断机制为什么不适应中国的t+1市场?注册制的推出会不会导致更长时期的金融不稳定?

四、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金融稳定问题的理论框架

依据金融理论以及研究对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本文构建金融稳定问题的研究框架如下。

1.金融稳定影响宏观经济的机制研究。内容具体包括:研究金融稳定的内涵和外延;构建金融稳定的指标体系;金融不稳定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各种影响研究;金融不稳定导致的货币政策偏离,货币政策偏离对经济主体预期的影响;综合研究金融稳定与宏观经济的互动机制。

2.汇率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机制研究。内容具体包括:深入研究汇率波动通过贸易收支、直接投资、金融市场影响金融稳定的路径和机制;借鉴Chang和Velasco(2001)构建的金融危机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汇率因素,论证汇率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理,从理论上剖析汇率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传导渠道。

3.汇率波动来源与货币政策反应研究。内容具体包括:建立汇率波动来源与最优货币政策反应的理论模型;研究中央银行基于不同的汇率波动来源而做出的最优货币政策反应体系;借鉴国外经验,深入研究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汇率波动来源,探索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重目标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策略体系。

4.基于金融稳定的货币金融政策体系研究。内容具体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当前资本市场存在的若干制度缺陷,以及正在或者准备实施的制度创新,综合研究货币金融政策体系的预期影响以及对金融稳定的冲击;借鉴国际经验,重点研究注册制实施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以及应对风险的策略体系。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金融稳定与货币金融政策的互动机制研究,因为这是构建央行货币政策体系的理论基础,也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和选择货币工具的关键依据。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是最优货币政策体系和策略体系构建的相关理论研究,因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国际环境是复杂多变的,货币金融政策选择会遇到两难的困境,类似熔断机制在中国不适应以及政策不配套的情况还会出现。

参考文献:

[1]邹文理,王曦.预期与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1(11).

[2]王少林,林建浩,等.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互动关系的测算.国际金融研究,2015(12).

[3]易宪容,王国刚.美国次贷危机的流动性传导机制的金融分析[J].金融研究,2010(05).

[4]胡援成.经常项目逆差会导致货币危机吗?[J].当代财经,2005(03).

货币金融学论文篇5

[关键词]人民币;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6-0049-02

1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政府、央行及相关部门实施一切关于货币的规定及采取的相关措施。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的含义包括:①政策目标,即货币政策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在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金融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以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②中介目标,即为了实现特定政策目标所选取的操作对象。通常情况下央行可实际操作的中介目标有利率、货币供应量、银行信贷规模、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及股票市值等;③货币政策工具,即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手段。它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以及公开市场业务等。

2区域效应的概念以及区域的划分

区域效应是指由于地理区位的不同,会影响区域间诸如经济发展程度、经济结构、对外贸易程度等的经济发展差异,因此统一的政策实施会在区域间产生差异。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货币政策的时滞。第二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第三是微观主体预期之间的对消作用。对于区域的划分主要基于2005年国务院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由传统的东、中、西三个经济板块变更为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四大经济板块。

3关于货币区域理论的几种观点

3.1最优货币区理论

1961年,罗伯特・蒙代尔教授发表的文章《最优货币区理论》,是最优货币区理论最初的雏形。这一时期的经济烙印即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西方国家整体的低通货膨胀率、各国实行资本管制与早期欧洲一体化进程。最优货币区理论就源于学者对于在这种经济情况下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孰优孰劣的争论。这一时期研究的重点是讨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各种条件和评判指标。蒙代尔提出将要素在地区间的充分流动作为最优货币区的评判指标,如果几个地区之间具备了要素的充分流动,则可以判断其为最优货币区,反之,则没有达到形成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3.2货币中性理论

关于货币中性的理论包括新古典学派的面纱论和哈耶克的货币中性理论。新古典学派的“面纱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金本位流行的大背景下,其基本前提是理性预期和市场全部持续出清。新古典学派允许经济存在非均衡状态,并认为非均衡状态的存在迫使产生经济恢复均衡的某种力量。新古典学派的实际余额效应指出价格水平通过货币持有量实际价值的变化对消费产生影响。理性预期学派包括卢卡斯、华莱士等人均认为: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货币都是中性的。

3.3货币非中性理论

对于货币政策的非中性理论实质上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理论。货币均衡理论认为保持货币中性并不是无条件的,保持货币中性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货币不可能一直是中性的,货币政策有效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

3.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从最初制定到最后实现最终目标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各种因果关系的总和以及运行的过程。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显示操作开始,到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

(1)利率传导渠道:利率传导渠道是最为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凯恩斯将货币、利率以及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用流动性偏好和投资利率弹性来解释,流动性偏好是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投资利率弹性是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由于货币、利率以及投资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货币就可以通过利率来影响投资,从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必须先影响利率,才能使投资和产出产生变化。

(2)信贷传导渠道:凯恩斯关于利率传导渠道的观点是建立在完善的金融市场基础之上的,在完善的金融市场中间各种金融资产可以相互替代,货币供给可以通过利率影响产出。事实上绝对完善的金融市场并不存在,信贷传导渠道就建立在这种不完善金融市场的基础之上。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了银行贷款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不完全替代。银行贷款的额度是由货币政策影响的,而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大多数的企业只能依靠银行贷款,而社会中仅有极少一部分企业能够选择其他的融资方式(诸如发行股票、大额存单等)。

(3)汇率传导渠道。关于汇率传导渠道的理论包括瑞典学者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凯恩斯的利率平价模型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①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是两种货币在各自国内购买力之比所决定的。相对购买力指标,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根据购买力平价公式,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另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本币汇率就会下跌,反之,本币汇率则会上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具有影响国内通货膨胀的能力。②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说认为利率与汇率的关系极为密切,由于国际间套利性资本流动,如果一国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给的增加大于货币需求的增加,利率就会自然的趋于下降,此时若另一国的利率水平没有变动,那么由于资本存在逐利性,本国的资本就会流入另一国,追求更高的利率收益,导致本币汇率下降。③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的iS-Lm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是平缓的,产出会随着总需求做出积极的调整;经常项目平衡取决于收入和本国产品与外国产品的相对价格,汇率固定或浮动,资本流动不完全,汇率预期是固定的。如果央行此时取扩张的货币政策,会使国内利率下降,导致资本外流、汇率下降。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4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因素

4.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凸显。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板块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明显。主要体现在:①经济总量上的区域差异。我国东部地区生产总值远高于其他三个地区,东北排在第二、中部排在第三、西部地区排在最后。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是最低地区的3倍多。②人均收入水平的区域差异。收入水平与其对货币冲击的反应强度紧密相关。当人均收入水平极低而只能满足温饱时,其支出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此时的货币政策呈现刚性;而当人均可支配收入极高时,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投资和储蓄,人们可以分散投资渠道降低货币政策带来的冲击,这部分收入高的人对货币政策冲击并不敏感;当人均收入水平处于中等时,不同于其他两种状况,货币冲击反应强度是先随着收入水平上升的,而到达某一临界点后又开始下降。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异有所缩小,西部地区增长较快。

4.2区域产业结构差异

经过多年的现代工业路线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等经济圈为中心的经济工业带,工业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总的来说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低,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高。中部经济板块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中部地区的第二产业比重低于东部。西部地区同中部地区相对类似,重点发展原材料和能源工业,提供东部地区。东北地区拥有深厚的重工业生产基础,但是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重点放在东部地区,东北的工业发展日渐衰落,在全国的工业总产值占比下降,工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也降低,同时它的第三产业发展也十分缓慢,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货币政策对不同的产业冲击效果是不相同的,对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由于对资本的要求高,因此货币政策的微小变化都会对该产业造成巨大冲击。而对于对资本需求量比较小的产业,其受货币冲击的程度就相对要小得多。

4.3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

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金融发展的水平和结构。我国经济的货币化和金融化程度在逐步提高,但是地区间金融发展程度是有所差别的,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相对较高,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在我国,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居民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大部分是来自在金融机构的存款(针对我国主要是银行),而企业融资大部分也是通过来自金融机构的贷款。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货币当局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后,选用一定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最后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中间必须要以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为媒介。货币政策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金融资产工具有很大差异。东部地区无论是传统的低风险资产工具(存款、债券),还是高风险资产工具(股票)所占比重都远高于其他三个地区,由此说明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金融理财工具多样化程度高,融资渠道多,居民对于多样性理财工具的接受程度高。而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这三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呈现出相反的态势。就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布来讲,东部地区所占的比重最大,西部地区次之,然后是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参考文献:

[1]韩非.人民币区域化:目标・路径・战略[J].中国连锁,2013(8).

货币金融学论文篇6

[关键词]虚拟货币;发展;研究

一、导言

(一)虚拟货币概述

由于虚拟货币形式多样且尚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很多现象还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学术界对它的定义也有不少的争议,现阶段虚拟货币的含义指的是虚拟货币的发行主体是除了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实体单位或个人,现阶段主要是非金融机构的网络运营商;虚拟货币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于网络或电子设备中,通过网络系统以数据传输的方式流通;虚拟货币执行的是类似货币的支付功能,能够用于购买现实商品、虚拟财产和电子服务等。

(二)虚拟货币的发展及应用

(1)国外发展现状

“网豆”,是一家名为的公司的产品,消费者可以在近200家认可网豆支付方式的电子商务网站消费。“第二人生”(SecondLife简称SL)是硅谷互联网公司“林登实验室”在2003年推出的一个互动三维平台。

(2)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最早出现的网络虚拟币是在2000年,中文利网开始以积分的形式,给消费者提供虚拟货币。各个网站为了在电子货币这个新兴的产业中获得自己的利益,纷纷掏巨资建立自己的支付平台,比较有名气的是淘宝网的支付宝,易趣网的贝宝等电子货币系统。日益发展起来的各个网站虚拟货币,目前都处于封闭状态,虚拟货币以单个网站为背景依托,相对封闭的集中服务于网站内部各个产品之间的价值交换,想要同其他网站之间进行货币交换,还有一定的障碍,但是由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某些虚拟货币已经跨出了预先设定的范围,在某种程度上行使了虚拟世界的货币职能。

二、虚拟货币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际国内对虚拟货币的研究都尚处于萌芽阶段,尚无成型的理论,我国对虚拟货币监管在法律上也处于空白状态,关于虚拟货币是否会冲击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以及是否会冲击我国金融市场的探讨还没有一个定论。因此,关于虚拟货币的研究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虚拟货币的研究,国内外仍缺乏相关的专著,至于虚拟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文献更为少见,有关资料主要散见于国际清算银行(BiS)、十国集团等国际组织发表的报告以及一些学者、研究人员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虚拟货币的研究开始于2000年,但系统深入地对虚拟货币的研究并不多,大部分是新闻评述式的探讨,大部分学术文献从经济角度和金融角度对虚拟货币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技术与安全、金融监管、网络游戏产业、货币等领域。关于虚拟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观点散见于一些学者的文章中,主要有:谢平、尹龙在《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一文中提出虚拟货币的发展将对货币供求理论和货币政策的控制产生影响。陈雨露、边卫红在《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中指出虚拟货币流通将使得中央银行面临丧失货币发行权、损失铸币税收入和货币政策失效的风斟。李狮在《虚拟货币的发展与货币理论和政策的重构》中分析了虚拟货币的使用将使得货币供给的变化,以及货币乘数发生变动从而产生货币创造,并进行了关于虚拟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国内对虚拟货币分析得比较全面的著作苏宁在《虚拟货币理论分析》一书中,把虚拟货币划分为初级虚拟货币和高能虚拟货币,并对虚拟货币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外,国内关于虚拟货币问题比较重要的文献还有:黄宪等编著的《货币金融学》,钟孝生的《网络虚拟货币本质及其对货币流通的影响》等。

三、虚拟货币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的缺失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虚拟货币的相关法律。当前的法律并不承认虚拟财产的合法性,国家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政策保障虚拟物品交易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虚拟财产的保护找不到明确的法律依据,致使很多与虚拟财产有关的纠纷无法可依,给司法机关定罪判案造成了很多困难,更使许多正当的虚拟财产受到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同时,这也使得虚拟货币与现实货币的交易只能在地下秘密的进行,交易行为和交易规则混乱。

(二)监管的缺失

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和货币形式的发行,虚拟货币已经不再类似于一般的商品,它的稳定合法的流通对于稳定我国金融市场具有一定作用。由于虚拟货币的发行不需要严格的备案或审批,而采取零售的方式,这就意味着虚拟货币的持有者对这些虚拟货币的总量和发行状况没有一个确切的了解,信息的不对称可能会引起虚拟货币发行者的道德风险。当前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虚拟货币,而且种类繁多,这些虚拟货币的流通是以各家运营商的信誉与实力做担保的,如果一家运营商由于经营不善或信用不良关门的话,市场上流通的由其发行的大量的网络货币将一文不值。如果一家运营商发生这样的情况,人们会对市面上流通的所有虚拟货币都产生不信任,势必会引发虚拟货币市场的混乱。由此,对发行虚拟货币的网络运营商的监管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谢平、尹龙,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J]《经济研究》

[2]陈雨露、边卫红,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

[3]李狮,虚拟货币的发展与货币理论和政策的重构[J]《世界经济》

[4]钟孝生,网络虚拟货币本质及其对货币流通的影响[J]《商业时代》

货币金融学论文篇7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financialtoolsandconstantimprovementoffinancialorganizationsystem,theimplementationenvironmentandpathwaysofmonetarypolicybecomemorecomplicated.throughtheoreticalandempiricalanalysis,thispaperpointsoutthattheChinesegovernmentshouldtimelyadjustmonetarypolicytoolsandintermediarygoalaccordingtoChina'sfinancialenvironment,improvethefinancialmarketenvironment,andacceleratetheinterestratemarketizationprocess.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

Keywords:financialinnovation;monetarypolicyeffectiveness;impact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057-03

1金融创新与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1.1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1.1.1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①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构成进行了改变,交易性货币需求下降,投资性货币需求上升。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使得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增加非货币性的金融资产的持有量。此外,金融创新改革了支付结算系统,削弱了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导致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下降。

②金融创新对传统的货币需求动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得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下降。在短期内国民收入具有稳定性,这就说明了由收入决定的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可以预测并且相对稳定的,而受市场利率、机会成本、投资预期等不稳定因素影响的投资性货币需求则相对不稳定。此外,金融创新引起利率、汇率、股价变化无常,以及人们心理预期是无规律的,因此,随着投机性货币需求比重的上升,货币需求稳定性必然遭到削弱。

1.1.2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金融创新的发展使得控制基础货币变得异常困难。一方面,金融创新的发展使得高能货币不再只有存款准备金和现金;另一方面,货币乘数的通货存款比例、非交易存款比率以及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都因金融创新的发展而变得不稳定,也因此降低了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

1.2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1.2.1减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力

①缩小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范围。随着金融创新,同业拆借、回购协议等非存款工具使得大量资金从银行流入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这样商业银行既能确保自己应有的负债规模,又能逃避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约束。

②降低了实际提缴的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持续更新负债业务种类和方式来规避无息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扩大利润空间。

③增强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弹性。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或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成倍地收缩或扩张货币创造能力。金融创新为银行调整超额准备金提供了丰富而便利的条件,增加了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弹性。

1.2.2削弱了再贴现政策的效果

①金融创新减弱了规定再贴现条件的约束力。金融创新削弱了“真实票据说”理论的影响力,使得新型票据都能满足货币当局的规定,金融机构符合再贴现的条件。

②金融创新使调整再贴现率丧失作用力。货币政策目标调整再贴现率,其作用的大小与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再贴现的依赖程度成正比。金融创新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灵活便利的融资方式,且降低了成本。

1.2.3强化了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

①金融工具的创新为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多种工具。一方面,金融工具的创新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条件;另一方面,金融交易方式的创新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更为灵活的买卖方式。

②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在各金融机构中,政府债券都是举足轻重的二级准备和流动性资产,因此,在补充流动性资产或调整资产组合中金融机构越来越离不开公开市场,积极参与市场交易,不仅客观地与货币当局合作,而且对加强政策效果也起到有利作用。

③金融创新使公开市场操作的“告示效应”得到增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影响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和价格来调整一般证券的收益率和价格,增减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总量,指引公众和金融机构对经济前景的判断,进一步扩大了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范围。

1.3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1.3.1破坏了中介目标的可测性

金融创新以后,新工具的不断涌现使得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的越来越难定义,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货币的定义与计量日益复杂化,加之表外业务的多元化,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遭到了破坏。

1.3.2降低了中介目标的可控性

一方面,金融创新使货币供应量的构成变得难以界定,加大了货币乘数的不确定性,中央银行对于准确地控制货币供应量更是难以判断;另一方面,金融创新缩小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的作用范围并减弱了其执行力度,这使中央银行很难通过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

1.3.3影响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相关性

①金融创新破坏了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随着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工具多元化趋势不断发展,金融交易规模明显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流向日益分散,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变得异常艰难。

②金融创新相对加强了利率的相关性。作为各种金融资产价格的直接体现,利率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通过变动利率指导各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以及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可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2金融创新与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2.1实证目的与数据说明

对金融创新指标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之间进行实证检验,主要为说明金融创新是否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如果金融创新指标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那么说明金融创新的因素已渗透到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当中,通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影响最终目标的实现程度。本文的实证分析采用2008年9月至2014年的9月的数据,全部数据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并根据其整理而成。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皆通过eviews5.0获得。

2.2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检验

2.2.1变量的选取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m2、m1、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主要因素。所以,我们可以考虑二元回归模型。通过实际经济分析,可以选取m2作为被解释变量Y,m1作为X1i,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X2i。样本区间取2008年9月到2014年9月来检验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见表1。

2.2.2建立回归模型

用eviews5.0软件建立样本区间为2006-2012年的时间序列文件,利用散点图可知Y与X1,X2之间均呈线性关系,故选择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i=β0+β1X1i+β2X2i+μi(1)

2.2.3估计回归方程

在打开的eviews5.0软件的工作文件中,选择菜单“Quick”,点击“estimateequation”,在打开的新窗口的空白栏中输入简化的估计方程式:

YCX1X2执行命令:

因此,所估计的回归方程为

Yi=-112966.0+3.40X1i+26.28X2i

其中,■■=3.40,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m2每增加1亿元,m1平均增加3.40亿元;■■=26.28,说明假定其他因素不变,m2每增加1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平均增加26.28亿元;■■=-112966.0,表示在m2、m1、交易性金融资产为零的情况下,m2平均减少112966,没有实际意义。

①拟合优度:R2=0.977,修正的可决系数为R2=0.966这说明模型对样本拟合的很好。R2=0.977拟合度接近于1,说明回归直线对样本点模拟的很好。m2变异中的97.70%可以用m1,交易性金融资产这两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

②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统计量的值为86.8477>F0.05(2,4)=4.76,因此回归方程的总体线性关系显著成立。

③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变量X1,X2的t统计量的值分别为:t^β1=11.63,t^β2=0.41,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表得临界值t0.025(4)=2.776,显然变量X1的t统计量值大于临界值,而X2的t统计量值小于临界值。因此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m1对m2有显著性影响。但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对m2的影响不显著。但在0.3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

3结论与建议

目前看来,我国货币政策并不十分有效,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中国金融创新需要实施新的政策措施来引导,从而减弱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在政策主体方面,由于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不断减弱,因此,应使中央银行的地位不断增强,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政策体系方面,根据金融创新灵活性的特点,创建货币政策体系静态的创新机制和动态的自我调整机制,实施不同的政策措施,运用不同的金融工具,进行灵活调控。在政策操作方面,金融创新工具的多样性为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提供了条件,因此,应更多关注货币政策操作的指引性影响,通过引导社会公众的预期,实现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在政策环境改革方面,务必适当加快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并要严格控制改革转轨的风险,按部就班,有步骤有重心地推动。

参考文献:

[1]徐进前.金融创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35-54.

[2]黄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53-495.

[3]杨伟,林海.金融创新对货币的影响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6(4):21-28.

[4]尹继志.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7(10):48-52.

[5]梁大鹏,齐中英.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研究[J].经济科学,2004(2):25-30.

[6]杨向阳.论金融创新形势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商业研究,2004(6):35-37.

[7]刘明志.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J].金融研究,2006(1):56-61.

[8]钱小安.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0(3):21-25.

[9]王航,溢,马亮.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J].上海金融,2003(8):45-49.

[10]雷存俊.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11-14.

货币金融学论文篇8

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理论的核心内容。自从世界上出现中央银行、自从中央银行在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经济体中承担重要宏观调节职能以来,货币需求分析就一直是货币当局寻求最优化货币政策调节方案的理论出发点。货币政策具有短期和微调两个基本特性,这使得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式与财政政策的执行方式具有明显的差别。但尽管如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两大宏观调节工具,它们的目标却大体相同,那就是,在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工具变量影响社会总支,出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扩张尽可能地达到其可能性边界。

在现代经济中,无论是实物商品、劳务商品还是金融商品,它们都以货币为核心形成循环或对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业越发达,金融商品种类越丰富,交易越活跃,这一特殊商品所吸引的货币就越多,投机性货币需求在各个微观主体总货币需求中所占的比重就越高。因此,在对一个经济体的总体货币需求进行分析和估量时,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以一定的经济发展初始条件为考察基点,注意其经济金融化过程中金融商品与传统的实物商品、劳务商品之间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总体货币需求规模和结构性因素进行较切合实际的估计,为货币政策的调节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在现实生活中,实物商品是由企业提供的,劳务商品是由家庭部门提供的,而金融商品是由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提供的。政府部门提供的政府债券也是金融商品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但鉴于本文的论题因而在后面的分析中将其省略,这样,我们就可以集中考察除政府债券之外的其他金融商品的供给主体――银行、证券、保险业务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二、货币需求理论概述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对货币需求量的总和,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决策依据。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主要经济学家对货币的需求都做过自己的研究,如费雪、马歇尔、庇古、凯恩斯、弗里德曼和麦金农。本文简要介绍凯恩斯的流动性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永久性货币需求理论和麦金农的引入金融深化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会对货币有需求,是因为持有货币可以给人们带来流动性偏好,而利息便是人们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他认为人们在得到收入时要进行两次选择,第一次是根据时间偏好确定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即在现在消费还是未来消费之间进行选择;第二次是在储蓄总量确定后,对具体储蓄形式的选择,即流动偏好的选择。他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防御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防御动机都和人们收入有关,收入越多,人们由这两者而持有货币的数量便会增加。而投机动机却和利率成反比,当利率升高时,人们便会把货币投入到资本市场,获取投资利益。因此,对货币的需求就会降低;反之,当利率降低时,人们担心利率升高会造成其证券价值损失,便会把证券换成货币,从而对货币的需求升高。因此货币需求与人们的收入和市场利率之间有如下关系:

m=mi+m2=L1(Y)+L2(r),其中m1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函数;m2为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函数。其后的凯恩斯学派在此框架内,对于货币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作了进一步的扩展。在前人的基础上,凯恩斯不仅将利率的因素引入了货币需求,而且明确了将货币的两大功能结合起来,即交易媒介和贮藏手段。

1956年弗里德曼发表《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著名论文,提出了自己的现代货币数量论模型。这个现代货币数量论模型认为个人的实际货币需求量取决于:持久性收入,它具有高度稳定性,所以该模型所表示的是一个相当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重,这个比例愈小,则对货币的需求愈大;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报酬率,它包括货币、债券、股票各种金融资产和各种物质财富(资本品、不动产、耐用消费品等)等各种有形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其他不属于收入方面的因素。弗里德曼认为,以上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就个人实际货币需求来说的,如果去掉Y、w在各单个财富持有者之间分配上的影响,这个货币需求函数也可运用于整个社会。弗里德曼的研究结果表明货币需求主要受实际持久性收入的影响,受利率的影响不明显,货币流通速度随着货币供给量的波动而发生变动。

麦金农认为,靠自身积累的储蓄一投资者,购置实质资本扩充生产,必须将实际现金余额积累到一定规模。这表明,投资倾向将会明显地影响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而且,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同实际产量的增长率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它们也要受持有货币的实际收益的强烈影响。

在这些经济学家的分析中,主要从宏观方面讨论了经济中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而很少涉及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麦金农在金融深化和金融改革对货币需求理论方面则做出突出贡献,分析不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所造成货币需求的影响。而现实社会,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机构的数量越来越多,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不断丰富,金融业务越来越广泛,金融对人们的经济生活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有必要在分析货币需求时,着重考虑金融业务活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接下来,我们来讨论银行、证券、保险业务活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三、我国金融业务活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证券(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和交易都要求一定的货币与之相对应,证券发行规模越大,市场交易越活跃,这类金融商品引致的货币需求就越多。对资本市场与货币需求中间联系的研究,经济学家主要从三条路径对股市状况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一是财富效应,股市上涨,人们收入增加,相应地货币需求也会增加;二是交易余额效应,股市交易越活跃,交易量越大,需要的媒介货币也就越多;三是替代效应,股票价格上涨会使得人们对自己的资产结构进行调整,作为非生利资产的货币在人们资产组合中的相对比重将下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的货币需求。无论股市行情是好还是坏,财富效应和交易余额效应的货币需求强度总是大于替代效应产生的货币需求强度,正是由于这一点,可以认定:证券市场的状况同货币需求是正相关关系。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由于证券市场不完善,证券法律不健全,证券产品单一,投资证券的主要目的主要是投机,因此随着股票交易量的增加,人们的投机欲望和投机行为就会增强,这时货币需求和股市状况主要表现在第二种,即交易余额效应,而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则表现得不太明显。这也说明了现阶段,在我国特定的国情条件下,证券业务活动和货币需求是成正比关系。

保险公司发行保单,保单实际是预防性货币需求的集中化、社会化表现。在一个发达的保险市场环境中,讲信誉、高质量的保险服务会产生理赔支出同保费收入大体相抵的情况。在这种条件下,保险公司的利润

将主要来自保单销售资金的运营收益。并且,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保单也同样存在着二级市场,因此,货币需求就会由投保人预防性货币需求和保单转让市场所必需的交易余额需求共同构成。当人们的对将来的不确定增加时,就会产生预防性货币需求,人们为了尽可能防止不确定性的损失,就会产生对保单的需求,保单的需求会促使保险市场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保险市场的发展,使人们可以更好地防范将来的不确定所带来的损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持有货币来预防不确定的需求,这样也会就使人们的货币需求减少。另外,保险市场越发达,人们就可以采取投保的方式来弥补由于各种决策行为如投资失误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相应地就可以刺激人们过多的投机行为。因为投机者可以通过投保的方式来把自己损失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投机行为的增加就必然就会提高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就会造成货币需求的增加。通过分析,保险市场的发展和货币需求成反向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保险市场的发展是由于人们对将来各种不确定性规避行为所促使的,而保险市场的发展同w者规避投机风险的作用,而主要是起到规避将来不确定性的作用,这样保险市场业务活动将会降低中国的预防性货币需求,从而降低总的货币需求量。

货币金融学论文篇9

【关键词】马克思货币理论金融危机信用货币

一、货币的起源、本质、定义及职能

马克思提出货币的内容就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而且他还指出:“由于这种社会过程,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被分离出来的商品的特殊社会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马克思研究货币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他说,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所以,货币的本质是商品。货币不仅是商品,也就是具有一般商品的共性,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且是一种特殊商品,即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所以“只要理解了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货币分析上的主要困难就克服了。”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交换的发展,经常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比较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它就成了货币,当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时,它就成了货币形式。

“物的使用价值对于人来说没有交换就能实现,就是说,在物和人直接关系中就能实现;相反,物的价值则只能在交换中实现,就是说,只能在一种社会过程中实现。”由此说明,商品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虽然货币体现的是价值,但实质上是体现了人们在参加社会劳动的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为依托在《资本论》中阐述了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他认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而后三者是派生出来的。它们间是有机的整体,彼此间存在着递进和互补的关系,二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产生于商品流通,离开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职能就失去了它的现实意义。

二、货币流通论及信用货币论

货币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是一种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特殊的商品。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货币的流通也就形成了自己的规律。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与前提,而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必然结果与根本动力。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来表示即为:m=pX/V。m表示商品流通中的货币数量,p表示商品价格,X指代销售商品的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此关系揭示了商品与货币的联系,从而更直接的体现出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内在相关性。

信用货币并不是直接产生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的,而是在执行其支付手段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信用货币不同于纸币,信用货币的范围更加广泛,主要指各种证券,如股票、债券、基金等等,它本身没有价值,以信用为基础替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并可兑换为现实的货币。信用货币既扩展了货币的职能范围,又人为地扩张了社会虚拟资本,加深了社会经济与货币危机。

三、目前金融危机的特点与根源

(一)目前金融危机的特点。

1.最近几次金融危机没有任何征兆,波及到许多的金融机构,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全球性特征,将世界整个金融市场推入了灾难中。

2.金融危机通常首先从金融领域为起点的虚拟经济领域爆发的,然后伤及实体经济,致使出口锐减,大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消费者收入减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生通货紧缩,导致经济衰退。

3.金融危机表现为消费的过度和进行负债消费。银行为了追逐利润,给一些原本没有消费能力的人提供贷款,让他们也进入消费领域,当这部分消费者没有能力偿还贷款时,就引发了信用链和资本链的断裂。

(二)目前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马克思认为危机的可能性是隐藏于支付手段的链条中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危机才会暴露出来。所以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仍然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当今世界,金融行业广为发展,金融投机活动猖獗,信贷营业活动过度扩展,都是造成金融危机的一些重要因素。

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建立在货币危机理论基础之上的,而货币危机是由商业危机引起的,它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其核心是支付链条的断裂,信用的破坏和商品的贬值。这主要是由于银行提供了过多的信用货币给无力消费的消费者,消费者没有能力偿还贷款时,被拉长的资金链条必然断裂。

四、我国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第一,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必须加强对虚拟经济的有效管理。如果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就可能变成投机经济,为经济运行带来不断增长的泡沫。由于我国的金融业有外汇管制及市场分割机制,所以在金融方面冲击不大。但中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贸易模式的国家,国外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锐减,制造业困难,失业人口剧增,消费需求下降。此外,创新的金融衍生品能够散风险,但也会使分散风险的链条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所以我国必须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防止过度开发。

第二,中国应减少实体经济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当今的中国经济结构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一旦世界消费市场恶化,对我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政府需大力地扶持中小企业,调整经济结构。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防止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际货币体系向我国转嫁危机,又要从过分迷信西方发展模式的思路中解放出来,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发展模式,要结合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解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吸取西方的经验教训,完善金融体系的管制,抑制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兴华,孙咏梅.当前金融危机的特点与根源及应对思考,经济学动态,2009,(05).

货币金融学论文篇10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Johansen协整检验VaR中介目标

一、引言

调节货币供给与信贷资金总量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运作形式,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世界性趋势相一致,名义货币供应量事实上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目前为应对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但是政策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这充分体现了货币政策在国民经济调控中的重要意义。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其传导机制是否通畅。

在实践中,由于受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有效性依赖于各国具体经济环境,如经济规模、利率市场化程度、存贷款规模、金融运行主体和客体、金融结构和制度安排以及宏观预期、金融服务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具有很强的时空性和动态性,从而决定其在各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研究中始终是一个常研常新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有效性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学者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就针对仍然存在分歧的不同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进行分析。自1998年开始,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初步建立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VaR)、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对实行间接调控以来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特点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分别对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影响程度的分析,对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二是在以促进经济增长的终极财政目标的基础上,考虑了物价稳定的因素;三是分别对m1、m2建立了两个VaR系统,从而分析m1、m2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第三部分定义变量和数据;第四部分给出实证结果及分析;最后给出本文结论。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较多,因此传导机制也相对复杂。米什金(mishkin,1995)根据货币资产与其他资产之间的不同替代性,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为两大类,即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BernankeandGertler,1995)。

货币渠道主要包括利率途径、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汇率途径等三种形式。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m),利率(i)随之下降,进而引起投资(i)上升,消费(C)增加,并最终导致经济产出(Y)的增加,这就是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途径,其传导机制可以表述为:mii,CY。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主要包括托宾的q理论和财富效应理论。

信贷渠道的支持者强调货币当局可以在不引起利率大幅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支出,这种政策通过资金可获得性即信贷配给的作用。中央银行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证券,吐吞货币量,影响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进而影响银行信用,即:m银行存款银行贷款iY。

国内学术界主要在货币供应量与贷款总量对于经济增长及实际产出的影响孰大孰小,即究竟是货币渠道重要还是信贷渠道重要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并形成了大量的文献。

徐淑一、欧大军(2005)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1996年到2003年间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严格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贷款与工业生产之间有一种长期的规律。同时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得出货币供应量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货币供应量也是价格变动的原因。而且,工业增加值反过来还对两个货币政策的传导变量有影响。刘霖、靳云江(2005)以1978年到2003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长期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贷款影响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只存在由货币供应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刺激货币供应和贷款的增加。陈飞、赵昕东和高铁梅(2002)采用VaR和脉冲响应函数对1991年到2000年的实际的m1、Loan和GDp的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货币渠道比信贷渠道对于GDp有更大的作用。孙明华(2004)对我国从1994年一季度到2003年一季度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渠道而不是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马乐(2000)及王振山、王志强(2000)等研究也表明,信用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李斌(2001)运用交互影响的多元反馈时间序列模型,结果证实信贷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变量都有很高的相关系数,但信贷总量的相关性更大一些。刘淄、仪垂林(2002)认为信贷传导途径一直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黄昌利、任若恩(2004)利用1996―2003年的数据研究发现ml对GDp增长的传导效应不明显。蒋瑛琨、周孟亮、李明贤(2006)通过选取1998年1月到2005年8月的相关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及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时间序列研究的实证方法,发现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依然是信贷渠道,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1、变量选取

本文以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CR作为信贷渠道的变量,以货币供应量m1和m2作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的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和通货膨胀率π(零售物价指数度量)作为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变量。

2、数据来源

本文样本区间为1998年一季度到2008年一季度,名义m1、m2、CR和GDp的季度数据来源于CCeR数据库。理由是自1998年开始,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货币政策进入间接调控阶段,而自2008年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人们行为方式发生变化。GDp经过商品零售价格的季度定基比指数pi调整后得到实际值。对季节性较强的GDp利用X-11方法进行了季节调整。商品零售价格的季度定基比指数取对数并差分得到通货膨胀率序列π。然后对GDp、CR、m1和m2作对数处理。

四、计算过程和估计结果

1、单位根检验

对各序列数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各序列的平稳性。利用eviews5.0软件分别对各变量水平值和一阶差分值进行检验,其中检验过程中滞后项的确定采用aiC准则,结果见表1。检验结果表明,上述变量均为i(1),其一阶差分构成平稳的时间序列,即i(0)。

2、协整检验

由于多个变量可能存在多个协整关系,因此选择Johansen协整检验:分别对m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CR、实际GDp、通货膨胀率π序列以及m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CR、实际GDp、通货膨胀率π序列这两组变量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这两组变量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至少存在1个协整关系。

3、脉冲响应分析

协整检验表明了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成为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可能性,为进一步分析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相对重要性,本文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进行检验。使用VaR模型的优点在于,它不需要对模型中各变量的内生性和外生性事先作出假定。

(1)变量顺序。

根据货币政策传导链中变量发生作用的顺序,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依赖于各变量进入VaR的顺序。本文设置各量进入VaR的顺序为:m1(m2)、CR、π、GDp。理由主要有:一是从理论上,货币政策变化对各个变量的影响顺序;二是如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2005)指出,很多国内外学者实证研究都是采用这样的顺序。

(2)脉冲响应分析。

①m1、CR、π、GDp构成的VaR的脉冲响应分析。本文选择时间滞后期为10期,每期代表一个季度,即两年半的时间之后长度,分析m1,CR冲击分别对GDp和π的影响,图中的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纵轴表示因变量(π、GDp)对解释变量(m1、CR)的响应程度,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的计算值,两侧的虚线为脉冲响应函数值正负两倍标准差的偏离带。分别给m1和CR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得到关于通货膨胀率和GDp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其中图5―8为图1―4去掉偏离带后放大的图。

图中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π。在图1中,通货膨胀率队m1的冲击响应时正时负,其中五期为正五期为负,说明通货膨胀率对m1影响很不稳定,而且影响随着时间的流失有逐渐放大的趋势。在图2中,贷款冲击对通货膨胀率先是有微弱的正向影响,但是总的来看,影响又正负效果不明显,而且长期来看又有导致通货紧缩的倾向。从图3可以看出,产出对m1冲击响应出现正负交替的情形,而且这种变动趋势刚好和物价水平对m1冲击的响应相反。这可能是物价和产出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前一期的高物价引起下一期的产出增加,生产过剩导致物价下降生产减少,产量减少,需求过度又引起物价上升。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波动逐渐增大,这是由于基础货币的经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引起的。从图4可以看出,贷款冲击对y的影响不显著。这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太合理,说明由m1建立的脉冲反应系统不够准确。这可能是因为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m1和m2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m1不能全面的反应货币政策的影响。

②m2、CR、π、GDp构成的VaR的脉冲响应分析。从图5可以看出物价水平对m2的冲击有显著的正响应。前2个季度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不稳定,第四个季度开始出现正的相应。然后通货膨胀率对m2冲击的相应虽然有波动,但都为正值。从图6可以看出,通货膨胀对贷款冲击的响应持续为正,虽然中间出现过一期的下降,这可能是因为贷款增加导致投资增加从而引起物价的上升,但是相对图5中m2对物价水平的冲击来看,贷款冲击的影响相对较小。从图7可以看出,与m2对物价水平的冲击相似,前期产出响应不稳定,但是后期显著为正,且很显著。从图8可以看出,产出对贷款冲击的响应持续为正且有快速增加的趋势。这说明在经济紧缩的时候可以用扩张信贷的货币政策促使产出增加。

以上分析表明,自1998年间接调控体系建立以来,目前信贷渠道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仍然很重要,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货币渠道几乎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然而,m2对经济影响不稳定因素较多,需要经过一个短时期的调整。但长期来看,信贷对产出的影响有发散的趋势,因此可能难以控制――信贷迅速增长而物价水平却有回落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投资过热生产过剩造成的,但是这种趋势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应选择贷款与m2同时作为政策的中介目标,贷款为主、m2为辅,并且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货币渠道在货币政策调控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五、结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中央银行―货币市场―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初步建立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体制,其中操作目标为基础货币,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和贷款,最终目标则为GDp和通货膨胀率。从1998年开始,我国进入货币政策间接调控时期,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别对m1/m2、信贷额、通货膨胀率、GDp两个系统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进行分析,由实证结果显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从绝对数量上来看,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都对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有显著影响,从数量上看贷款和m2对产出的影响,贷款的影响略微显著,而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稍小于对m2的影响。

第二,从稳定性来看,货币渠道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不确定性较大,一方面体现在要经过一段时间不稳定的波动时期才能对其产生显著的正效应;另一方面即使正效应显著也存在波动。而贷款对产出的影响一直为正,且呈迅速上升趋势。

第三,相对m1而言,m2对产出和通胀率的影响更为显著,主要原因是m1对最终目标的影响呈现正负交替的趋势,很不稳定,因此也说明基于m2建立的系统更为科学和合理。m2和产出、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更为明显,原因可能是m2能更全面地反应货币政策的影响,而且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m1和m2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

因此,应该选择将贷款和m2同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贷款为主、m2为辅,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货币政策货币渠道将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著,李扬等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Bernanke,B.andmarkGertler,1995.insidetheblackbox:thecreditchannelandmonetarypolicytransmission.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4.

[3]徐淑一、欧大军: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5(12).

[4]刘霖、靳云江: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协整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3).

[5]马乐: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践[J].浙江金融,2000(6).

[6]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12).

[7]李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7).

[8]刘淄、仪垂林:开放性金融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讨[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1).

[9]黄昌利、任若恩:我国(1996―2003年)货币政策低效性及原因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4(3).

[10]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