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文化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16:29

合规文化心得体会篇1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强调的就是“规”的重要性。大到一个国家的治理,小到个人的言行举止,无论做什么事都得有个规章制度,这不是约束,而是必需,按“规”行事,一切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只有按规操作,才能防范不必要的风险,无形之中也创造了价值。

那么,何为合规?合规不仅仅只是一种规定,也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从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合规风险的界定来看,银行的合规特指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则或标准。

根据新巴赛尔协议的定义,“合规风险”指的是: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已经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从内涵上看,合规风险主要是强调银行因为各种自身原因主导性地违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等而遭受的经济或声誉的损失。这种风险性质更严重、造成的损失也更大。合规风险管理本身并不能直接为银行增加利润,对于“合规创造价值”可以这样定义:指通过合规管理增强银行在金融市场的持续竞争力,增加盈利空间和机会,避免业务活动受到限制,为企业创造价值。对于合规,身为一线员工,我个人觉得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首先,从思想上提升,树立正确观念,增强合规意识。加强合规操作意识,并不仅仅只是一句话,终究是需要体现在行为上的,只有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我们才有保护自已的权益和维护广大客户权益的能力,才能减少损失,实现价值最大化。

如果不按规定操作,哪怕有时候只是一点点的疏忽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正所谓“差之毫里,失之千里”。同时我们各项制度的维护和贯彻不是某一人来执行的,而是要一个集体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共同实施,互相配合共同进步,最终才会防患于未然。

由于我们的合规文化建设尚不健全,合规风险管理工作还相对薄弱,导致一些违规问题屡查屡犯,影响了农信社的发展质量,所以我们目前要做的是把这种理念这种文化深入到平时的言行举止业务操作以及思想意识当中。

其次,从行动上做起,提高业务水平,降低操作风险。身为网点一线员工,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能力,全面加强柜面营销和柜台服务,是我们临柜人员最为实际的工作任务。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们都很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更耐心、周到、快捷的优质服务才能争取到更多的客户,赢得更好的社会形象。

作为临柜人员,我们跟顾客有着最直接的接触,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客户的决定和对我们信合的直观判断。因此,在临柜工作中,我们要规范化,制度化,时刻注意自己的服务态度,谨记要给客户提供优质文明的服务,同时也要虚心学习业务,用心锻炼技能,耐心办理业务,合规操作,正确办理每一笔业务,认真审核每张票据,不徇私不越权,严格执行业务操作系统安全防范,抵制各种违规作业,严格按章操作,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

任何一个岗位,也许有的看似平凡,实则不然,一个系统是由许多不同的或平凡或不平凡的岗位凝聚而成的,不论处在何种岗位上,我们都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明白是非找准方向,提高思想意识规范言行举止。

合规文化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区;立法变通权;文化维度

中图分类号:D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2-0013-04

在当今世界上,多民族国家都普遍采用自治的方式来解决民族政治治理问题,只是各国政府都是基于本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而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自治”制度,并依据各国法律体系的规定确定了民族区域的“自治权”界限。西欧的奥地利、荷兰采取“功能自治”的模式,以超越地域的民族自治组织为制度的组织载体,行使对本民族事务,主要是语言、文化和教育等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利;前苏联以及前南斯拉夫联盟,主要采用“民族领土自治”的方式实行民族自治其基本特征是以各民族大体完整的“历史领土”为基础建立拥有“自”的国家机关。[1]

由于中国的民族分布状况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特特点,因此,中国的民族自治模式与“功能自治”、“民族领土自治”等模式不同,采用的是“民族区域自治”模式,即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一个或两个以上占有一定人口比例的少数民族或者以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为主体,联合其他民族实行的自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少数民族群体对自己与传统居住地域特殊关系的情感与利益诉求和对自己有别于国家主体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的情感与利益诉求,而同时这些诉求在这种制度并不能代替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忠诚与义务。“民族区域自治”(Regionalautonomyofethnicminorities)则是以“民族”定义实行“区域自治”的群体的性质,将“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结合起来,为少数民族在国家框架内“自我管辖”内部事务的权利提供了制度性安排。

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从法律规定上看,是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一种特定职权,是涉及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管理权限问题,是国家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根本措施。这种广泛的自治权利体现在立法上,就是自治法规可以根据本地方的实际对中央和地方上级国家机关的法律、法规作出变通规定。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6条第2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的政策和积极措施,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立法法》第6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2]这样可以使宪法和法律能更好地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也是在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过程,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民族自治地方法制建设上的具体体现。对于民族自治地区立法变通权存在的合理性,因篇幅有限,笔者仅从文化维度展开论证,剖析制度设计的机理。

所谓国家的少数民族(nationalminorities)是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共同体。它具有自己的制度、领土、语言和文化。一个国家当其包含有多个民族时,就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而是多民族国家,包含于其中的较小的民族构成了国家的少数民族。[3]他们既拥有自治权利又分享国家权力。[4]对这部分人来说,他们并不想独立于这一社会,但他们又想获得主流社会的承认,并在制度上使他们的文化个性得到接受。[5]他们所关心的是政治上获得一种“特殊地位”,这种要求是和现代国家对个体权利的确认相对立的。因为强调族群的权利就是要把这些人的权利和国家赋予公民的普遍权利划分开,否则,少数民族或族群就要在普遍的权利体系中解体,他们的文化也会被占统治地位的民族的文化所同化。

现代国家实际上是由不同族群构成的多元文化共同体。在他们之中,不同的民族或族群由于历史背景上的千差万别,还在坚守着自己的民族语言、信仰和习惯,还保留着对民族特性的认同。各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在不同区域中分别占有一定的优势,各方地位并不总是平衡的,由此形成的中心――边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由于中心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主导性和影响力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吸引、排斥态势:一方面中心文化极大地影响和吸引着其他文化;另一方面中心文化自然成为一种评估和判断其他文化的模式,正是这种模式的存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造成了中心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强迫态势,造成了其他文化的边缘化,这就产生主流民族的中心文化和少数族群的边缘文化的矛盾。

一个世纪以来多民族社会之所以分裂,民族主义政治之所以汹涌澎湃,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某个群体不能得到其它群体对其平等价值的(可以感觉到的)承认。[6]因此,在《发现我们的道路》一书中,凯米利卡承认多元文化的价值,承认不同族群具有的权利,以此来化解中心文化和边缘文化的矛盾。但他明确指出:“多样性是有价值的,但只能在确定的共同规范和制度的背景中才能发挥作用。”[7]也就是说,多元文化本身是一定的共同制度的文化,多元文化离不开整合。在这里“整合”就是通过制度和政策将不同的民族或族群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它们在共同的使命和决策中遵守共同的决定,形成合作。但现实是,少数民族“可能接受这种制度整合,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心理上也纳入进来。……但忠诚于这些制度和迎接一种新的认同,他们感到没有什么意义”[8]。凯米利卡指出,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当然要承认不同族群成员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但它同时要求族群成员对共同制度的参与和忠诚。实际上,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并不是要给那些外来族群什么样的特殊权利,而是通过对他们的公正对待,实现制度上的整合。

民族自治地区立法变通权正是在少数民族边缘文化制度整合过程中产生的,用于搭建边缘――中心双向文化互动的桥梁。按照民族社会变迁理论研究中的“扩散模式(Diffusionmodel)”理论,[9]主流民族中心区域的文化一般无须进行调整,它依凭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制度性优势,可用扩散的方式直接进入边缘区域,而边缘区域的文化要进入中心区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必须采取某种具有根本性的调整策略,至少需要通过转换为中心区域优势文化的话语,对要植入的文化进行修改和整理,使之在该区域社会具有可理解性。处于边缘的民族文化在自我适应与调整中,主动向居于中心的文化靠拢所呈现的中心化趋向以及由此导致民族文化发生部分变异,形成了次生现象,其过程中生成了一种跨越边缘与中心的共兼文化形式――次生文化,它以边缘民族原生文化为基础之上,不断用中心文化话语表述后形成的新文化样式,最终实现多民族社会变迁中的文化趋同。

民族自治地区立法得以变通是中心社会文化将非中心社会文化边缘化的同时,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为边缘文化提供的展示舞台,使其得以在更广范围表现自身文化、凸显其文化价值。这不仅对边缘社会有非常显著的、推动文化变迁的作用,对中心文化的发展也具有潜在的影响力。

作为次生文化的代表,民族自治地区变通性立法规定往往是以边缘社会的民族原生文化为主题模本,从边缘社会之原生文化中衍生出来的,经历了一个精英化的过程后再回馈于边缘社会,以弥散的形式进入到普通民众之中,完成一个大众化的过程。对边缘民族一般民众来说,由于变通性立法规定并不与原生文化之间构成尖锐的冲突,而是以中心话语(规范性立法话语)来承载的边缘文化内容,所以边缘民族大众并不将此作为“另类”文化看待,实现了一种平滑的过渡,习惯于原生文化的民族大众对变通性立法规定的接受并不存在多大障碍;而且变通性立法规定将边缘特色填写进中心文化构建的框架中,逐步在中心区域中觅寻到一席之地,此对长期被边缘化、在文化发言权有限的民族社会群体来说,也是一个成功的鼓励,甚至可以引为自豪,加之变通性立法规定往往能得到主流传播媒体等文化中介的关注,颇具现代性的包装等,由此形成的影响力也不可忽视。

同时民族自治地区变通性立法规定又必须符合中心社会文化的一般式样和标准(规范性立法话语),因为它必须以中心社会环境中能被理解和接受为前提。中心社会通过变通性立法规定的不断张扬,中心话语将在边缘社会得到扩展,使边缘社会的原生文化渐次被更新替代,并使中心社会话语逐步地向边缘社会进行全面覆盖,而这一过程也是边缘民族社会及文化逐步向中心靠拢的过程。在整个文化次生过程中,变通性立法规定亦由此与边缘社会的民族原生文化(“老”知识系统)拉开了距离。作为“新”知识系统之一员,变通性立法规定按照塑造年轻一代的历史经验推广普及,同时又在“新”与“老”知识之间起桥梁作用,和缓地解决文化的适应与转变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边缘文化也会因变通性立法规定的积累而出现某种质的变化,逐步实现以一种改造后的新文化形式“回写”于动态中的边缘文化,此时,原生文化与次生文化之间的界限也愈来愈模糊,最终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替代,使得边缘地区的原生文化渐渐被覆盖。这对边缘文化覆盖的整个民族社会都会发生作用,故影响面极其宽广。

在多民族共同体框架下构建的边缘――中心关系,边缘文化向中心文化的趋同是主导性的。但是,文化趋同不是文化征服,不是在强势之下以中心文化去替代边缘文化。趋同主要体现为边缘文化主动向中心靠拢,逐步消去其对立性、独立性和独特性,逐步适应中心文化;而中心文化则通过不断地扩充与调适,接纳边缘文化成分,最终营造出中心和边缘共享的文化。所以,次生化所形成的变通性立法样式本身已穿透了中心、边缘社会,集边缘文化与中心文化的要素于一身,形成了一条文化通道,它的存在可以消减两种文化之间的张力。因为当两种文化发生密切的交互关系时,文化的自觉意识将在对比和反思中生成。此时,相对弱势的群体在文化上将逾加敏感,多在意于保持民族文化区域及其文化特性。单纯的“扩散模式”往往在此种情况下受阻。而“次生模式”主要以边缘社会为生成基础,主要从相对弱势的边缘文化中发展出来,故边缘社会总体上不会拒斥它。可见民族自治地区变通性立法在中心――边缘关系中发挥着一种“柔化”的效用。

国家正式法律制度在下渗中,“不可避免的经历了某种知识上的转换”。[10]转换的表现方式就是民族自治地区变通性立法规定。应该说,这种转换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因为在任何一个社会里,控制社会的制度文化从来都不是唯一的,国家中心法律文化仅是其中之一。国家应采取顺应、溶合的过渡政策,将其反映民族特有文化的习惯法部份保留或国家中心立法作部分变通规定,这才能在稳定中求发展。在法制统一的指导下,兼顾少数民族特殊情况,适用变通规定,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1]刘沂江.邓少旭.二维视域下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J].贵州社会科学,2006(3).

[2]袁承东.简述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立法依据[J].人大研究,2004(3).

[3][4][5][7][8]常士闫.多元文化与民族共治――凯米利卡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6]查尔斯・泰勒.董之林,陈燕谷译.承认的政治[a].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三联书店,1998:322.

合规文化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iSo26000社会责任企业文化

一、iSo26000简介

(一)iSo26000概述

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为组织社会责任活动提供相关指南的一项国际标准。该标准已于2010年11月1日由iSo正式,并提供各国自愿采用。

iSo26000的制定目的是,明确社会责任的定义和内涵,统一社会各界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为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可参考的指南。

(二)iSo26000主要内容

iSo26000的主要内容包括:(1)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术语和定义;(2)与社会责任有关的背景情况;(3)与社会责任有关的原则和实践;(4)社会责任核心主题和问题;(5)社会责任的履行;(6)处理利益相关方问题;(7)社会责任相关信息的沟通。

iSo26000中,组织履行社会责任需考虑七个方面: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营实践、消费者问题、社区参与和发展。

iSo26000中,组织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所需遵循的原则是:(1)“应用该标准且遵守国际行为规范时,需充分考虑社会、环境、法律、文化、政治和组织的多样性以及经济条件的差异性”。(2)遵循七项核心原则,包括担责、透明、良好道德行为、尊重利益相关方的关切、尊重法治、尊重国际行为规范、尊重人权等。

(三)iSo26000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鉴于在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原则的前提下,iSo26000的主要技术内容强调组织遵纪守法、尊重人权、关心员工、保护消费者、热心社会公益、关爱环境,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等,这对于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也在倡导企业等社会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此,下一步将针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特点,根据采用国际标准的有关规定,参照iSo26000的内容,研究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标准,以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

(一)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概述

在iSo26000中,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被定义为“通过透明和道德行为,组织为其决策和活动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承担的责任。这些透明和道德行为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包括健康和社会福祉,考虑到利益相关方的期望,符合适用法律并与国际行为规范一致,融入到整个组织并践行于其各种关系之中”。

早期的企业文化的研究者德伦西·e·迪尔和艾伦·a·肯尼迪(Deal& Kennedy, 1982)认为,文化决定了游戏的规则:“定义中的文化是一种无形的、隐含的、不可触摸的而又理所当然的东西。但每个组织都有一套核心的假设、理念和隐含的规则来规范工作环境中员工的日常行为。”

企业文化的权威学者埃德加·H·沙因(Schein, 1992)把企业文化划分为四个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文化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

在我国,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由深层到表层依次有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规划、行为规范等表现形式,而企业具体的产品、服务以及对社会的具体行为也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的最终体现。

(二)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1、从企业文化的概念得出,实际上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其企业文化决定的,因此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由其企业文化决定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社会责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企业文化是一种内化的抽象的东西,而企业社会责任则是外在的具体的。文化是通过长时期沉淀而形成的,它展示了一个企业最核心的精神,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员工的行为处事。一个注重短期利益与忽视人文关怀的企业,其员工往往也不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而一个以人为本、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企业,其员工就有较强的意识履行社会责任,关注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社会责任除了以一定的道德行为体现之外,还要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其“透明”,而企业文化就是这种“透明”的最好体现。企业通过一定的企业文化来向社会和企业内部员工宣示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有了卓越而丰富的内涵(而不是简单的赚钱),同时可以使社会和企业内部员工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者、推动者。

3、企业社会责任加强了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是指企业用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精神信念使企业全体利益相关者同心同德,凝聚在一起。企业文化使其利益相关者改变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树立起了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的共同的价值观念,从而潜意识地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尽力处理好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

4、企业社会责任将企业文化扩展到了全社会。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本身存在影响,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不仅能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更能扩展到整个企业界和社会。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活动,进一步扩大企业在社会上的良性影响,进而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这种社会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到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全面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正如彼德.德鲁克(peterF.Drucker,1973)指出,“一个健康的企业和一个病态的社会是很难共存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是紧紧联系,相互融通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主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企业文化则把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层次。二者相互作用,既为企业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又推进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三、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文化探讨

(一)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应体现iSo26000提出的七项核心原则,包括担责、透明、良好道德行为、尊重利益相关方的关切、尊重法治、尊重国际行为规范、尊重人权等。虽然我们过去有许多较好的核心价值观,如:

海尔:真诚到永远

百大:百分之百为大家

迪斯尼:用我们的想象力,带给千百万人快乐,并且歌颂、培育、传播“健全的美国价值观”。

索尼:体验以科技进步、应用与创新造福大众带来的真正快乐;提升日本企业与国家地位;做先驱、不追随别人,但是要做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与iSo26000提出的七项核心原则相对照,这些价值观都是不健全的,都只是体现了其中的一部分。

(二)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使命

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使命应体现企业以承担社会责任为使命,而不只是提品和服务,这方面我们虽然也有一些比较好的表述,但是往往以偏概全:

沃尔玛:我们存在的目的是提供顾客物有所值的东西;用比较低的价格和比较多的选择,改善他们的生活,其他一切都属次要。

摩托罗拉: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以公平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品质优异的产品与服务,光荣地服务于社会”。

强生:公司存在的目的是要“减轻病痛”。

通用电气:以科技和创新改善生活品质。

(三)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愿景

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愿景应体现iSo26000提出的七个方面: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营实践、消费者问题、社区参与和发展。而不仅仅是企业达到怎样的规模、产值或产销量、利润和收入这些数据。就是应体现企业若干年后在以上七个方面将要达到的发展蓝图。

(四)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规划和行为规范

这一层次的企业文化主要以企业的各类文件的形式来体现,包括:

1、基于企业愿景的战略规划体系。该体系以实现企业愿景为目标,对如何实现各方面的愿景目标作出具体的规划,并具体到年度、季度、月度计划,分解到各个部门乃至每人每天的具体任务。

2、基于iSo9001(GB/t19001)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记录,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和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质量,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3、基于iSo14001(GB/t24001)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环境管理方案及相关支持文件,通过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的生产过程及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并符合法规和相关要求的,并且得到持续改进。

4、基于oHSaS18001(GB/t28001)的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手册通过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的生产过程及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影响员工健康和安全管理的不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并符合法规和相关要求的,并且得到持续改进。

5、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评、薪酬和福利、劳动关系管理的相关制度、方案、计划等,也可以包括Sa8000所要求的相关文件,还可以包括鼓励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相关措施。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切实保护并是他们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

6、严密的财务管理系统。通过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防止腐败,确保公平运营,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劳动者、顾客、供应商、投资者、合作者、政府等)的权益得到保障,依法纳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7、基于iSo26000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按照iSo26000所要求的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营实践、消费者问题、社区参与和发展等七个方面,将这些要求按本企业实际具体化(可引用上述6个方面的体系文件),明确本企业如何执行。还可以包括向社会(含福利事业)捐款、必要时的紧急支持等方面的相关规范,从而确保企业履行与其规模、收益、社会知名度相适应的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规划和行为规范来全方位的向社会和本企业内部表明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还可以整合企业的相关管理体系,建立起一体化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从而既得到全社会的监督,又得到企业全体员工、相关方的支持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杨秀英,傅琼,魏佐国.企业文化[m].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26-53

合规文化心得体会篇4

Socialistcorevaluesystemandculturalconstructionofhospital

ZenGXue-qin1,2ZHULong-qing1,2wenXue-ping1,2LiaoYun1,2XieBo-wen1,2

1.GanzhouCancerHospitalofJiangxiproince,Ganzhou341000,Chiha;2.CancerHospitalaffiliatedtoGannanmedicalCollege,Ganzhou341000,Chiha

[abstract]Socialistcorevaluesystemisincorepositioninthesocialvaluesystemofourcountryandistheessenceofsocialistculture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andplaysaleadingrole.Hospitalcultureconstructionindeepeningmedicalreformhasbecomeincreasinglyimportant.Lettingthesocialistcorevaluesystemtobetheleader,fullyunderstandingtheimportanceofhospitalcultureconstruction,andconstructinghospitalculturewithitsowncharacteristicshaveanimportantroleforalleviatingthe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improvinghealthcarequalityandservicelevels,andshapingbrandimageandenhancingthehospitalcorecompetitivenessofthehospital.Howtocombinethesocialistcorevaluesystemintothehospitalcultureisanimportanttaskthathospitalmanagersneedtostudyinthenewsituation.

[Keywords]Socialistcorevaluesystem;Hospitalculture;Development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医院文化是指正确地提供医院所有成员共享的一套价值观、指导信念、思维方式、道德规范,能为医院成员提供一种组织认同的感觉,并能使其产生超越自我的信仰和行为方式[1]。它以价值、理念、领导魅力、创意、风格等形态出现,表现为医院的经营宗旨、凝聚效应、人事氛围、目标导向、文化积累、观念创新和信息引导[2]。医院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只有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高举社会主义精神旗帜的医院文化,才能进一步缓解医患关系、改善医疗质量和提高服务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医院品牌形象及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医院文化是医院的根系和灵魂,是维系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医院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灵魂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医院文化建设的内核和主题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医院文化建设的精髓和主旋律需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激励;医院文化建设的价值坐标和道德标准需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评判,因此,医院文化建设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紧紧跟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打造优秀的医疗团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必须以医德医风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和谐医院;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规范医疗行为;必须加强教育学习,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共同价值观,才能给医院带来无形的和有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才能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才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如何在医院文化建设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1必须时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建设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建设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时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引导职工把自已的理想及价值追求与医院发展、国家富强及民族复兴统一起来。必须紧紧跟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和文化精神引导职工;用健康的文化形式陶冶职工。必须坚持“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医务人员判断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的标准;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在医疗过程中告诉我们应当提倡什么和抵制什么,应当坚持什么和反对什么。我们要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支持健康文化,落改造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医院文化建设真正得到生根发芽并健康成长。

2.2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程融入医院文化建设

2.2.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医院医教研文化建设的全程在医疗文化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医院其他工作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及医院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医务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体贴患者,使患者受到尊重,得到爱护[3-5]。为了实现这一点,应时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当前医患矛盾为切入点,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6],建立医患沟通的平台[7]。在教学文化建设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抓好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让学生多接触患者,在与患者的接触中抓好素质教育[8]。在科研文化建设中要鼓励创新,做好引导,协助制订目标和长远规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鼓励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共享优势资源。

2.2.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医院廉政文化建设的全程在当今社会,由于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有极少数医务人员开单提成、收受“红包”,极少数医疗单位乱收费等。这些损害群众利益、败坏医务人员的形象及贬低医院的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医院廉政文化建设中要强化廉政意识、落实廉政制度,优化廉政环境、树立廉政典型;要弘扬正气,抑制不正之风。在给患者作治疗、护理及检查时能从患者的角度考虑,为患者提供廉价、快捷、高效和安全的优质服务。医务人员要严格自律、积极向上,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风范;要培养医务人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筑起坚固的思想道德防线;要不断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坚定信念,规范服务行为,使文明行医,廉洁行医成为自觉行动。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树立医院优质服务的良好品牌[9-10]。

合规文化心得体会篇5

民法典的编纂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小偏整理了民法典双百活动专场报告会学习心得作文汇总【5篇】,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民法典双百活动专场报告会学习心得作文一民法典编纂中这样的细节数不胜数,这些法律条文变迁的字里行间,刻下的是中国从改革开放迈向全面深化改革的沧桑巨变,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写下生动的法治注脚。

在没有民法典的情况下,同样是“消费者以商品有瑕疵为由要求退货赔偿”,法官有的在判案时援引合同法,有的援引侵权责任法,有的援引产品质量法,有的援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数量庞大的单行法中去寻找裁判依据是非常困难的,找到的法律规定有可能相互矛盾。

“编纂民法典,则可以为司法机关提供统一的、最为基本的裁判规则。同时,还可以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说。

前些年,多地出现的雾霾天气,成了公众共同的烦恼,也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为此,民法总则在第一章中就强调:“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把绿色原则上升为民法基本原则,实现了法治保障与新发展理念的同频共振。如今,这一原则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空气质量经过几年的治理,“吐槽”雾霾的越来越少,“晒”蓝天白云的越来越多;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相关制度、规定逐步完善,污染、破坏环境就要被追究法律责任;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旧物循环使用也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逐步成为社会新风尚……

民法典双百活动专场报告会学习心得作文二一、民法典的编纂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

翻开历史的画卷,从1954年到2017年民法典的编纂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一部“法”的诞生伴随着中国社会60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伴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根据党中央的工作部署,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接续努力推进编纂民法典工作,先后十次审议民法典相关草案,组织全国人大代表两次研读讨论民法典草案,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经过反复修改的草案,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该法典在本次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和愿望。

二、民法典将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公平正义环境。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日常遵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加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变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驱动下的创新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民法典作为社会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民法典就像一个无形的天网,全方位保护人民民事权利,每一条法律规定都凝聚社会生活规则的共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法制建设更加深入人心。《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座“大厦”的重要支柱,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

三、民法典颁布与实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我国《民法典》是保护公民私权利的法律汇总,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作为事关每个公民“从胎儿到身故后五十年”漫长岁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休戚相关。民法典的颁布,是维护人民权益的客观需要,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颁布,让公民更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权利等等。民法典让社会更加公平发展,让群众步入幸福安康的生活。建设完备的社会财富保护体系,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让公民尊严得到充分尊重、民众智慧得到极大发挥、社会财富得到充分涌流,是民法典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应当具有的历史价值。

四、作为法律工作者的律师要把学习和掌握民法典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学好、用好民法典。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最为庞大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共七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计1260条。这1260个条文涵盖了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巨大影响还体现在对其他民事单行法的吸收合并上。《民法典》正式颁布实施后,我们耳熟能详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将废止,退出现行有效的法律体系。

民法典双百活动专场报告会学习心得作文三《民法典》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意愿。因为它完全来自于人民的生活和实践,无论是在生活中遇到高空抛物、还是在消费中遇到的“套路贷”“校园贷”“高利贷”等等。《民法典》都一一给了解答,丰富地展示了与人民相关的点点滴滴。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是具有生命力的,它坚持问题导向。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自然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民法典》更好的体现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意志,能够真正用来解决和调解现实生活中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为了加强民事立法相关活动和加强《民法典》执法司法活动,我们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探索,还需要不断配套、补充、细化,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推动《民法典》不断完善和发展。同时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尺标,我们要秉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发挥人民调解、商事仲裁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多方面推动《民法典》实施方案。

民法典双百活动专场报告会学习心得作文四合同效力问题,从来都是合同签订、履行以及在争议处理中的核心关注点和出发点。《民法典》颁布后,有关合同效力的规定从逻辑结构、表述内容方面都发生了适度增减、吸收等调整和变化。本文尝试通过梳理《民法典》有关合同效力的规定,浅谈《民法典》的学习感受。

《民法典》颁布前,有关合同效力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民法总则》没有针对合同效力问题作出规定,但针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做出了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该包括合同行为,因此《民法总则》有关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也是对合同效力的原则性规定。除了《民法总则》《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一些单行法律也有在其各自的法律体系下对合同效力有所规定。但总的来说,合同效力的法律规定相对分散,逻辑结构不够紧密,产生的弊端是难以在头脑中形成对合同效力规定的整体感和严密感。

而《民法典》对于合同效力规定在结构和逻辑上进行了整合,使其更为严谨。《民法典》第三编第三章“合同的效力”通过七个条文,分别对生效时间、需批准合同、无权、越权订立、超越经营范围、免责条款、争议解决条款等进行了一般性规定。并通过第五百零八条“本编对合同的效力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的有关规定”,用《民法总则》中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对合同效力做了结构上的补充,合同效力更易全面把握。

民法典双百活动专场报告会学习心得作文五关于民法典,有一句法谚广为流传:“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的国家。”翻开民法典,我们不仅能看到它无微不至的全方位呵护,更能在每一个民事权利保障里,清晰可辨那些浓缩其上的关于国家治理的宏伟构想。

上世纪80年代制定民法通则时,规定了“法人”。还没完全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人里,不少人都不清楚“法人”为何物,甚至有人问:“‘法人’是什么人,有没有生命权和肖像权?”从那时起30多年过去了,与市场经济相伴的法人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化为了常识。

2017年10月1日,民法典编纂跨出关键一步——民法总则正式施行。在制定民法总则时,各方面围绕着法人该如何分类才符合国情,居委会、村委会能不能成为法人等专业法律问题,展开了讨论,积极向立法机关建言献策。

洪广平是浙江丽水的农民,2014年,他带领村民成立了一家股份经济合作社,改变了当地种梨农民长期“各自为战”的局面,村里雪梨产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程度大大提升。虽然日子越过越美,几年前合作社的发展却渐渐遇到了瓶颈。“我们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到底是什么性质?以什么身份搞经营?没有明确说法。”洪广平说,曾有几家企业想投资参股,可最后一看是合作社,担心签的合同没有法律效力,便打退堂鼓。民法总则明确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地位,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消除身份尴尬提供了法律依据。如今洪广平领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他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

民法典适应国家治理需要,于民事主体部分,在自然人、法人两大类主体之外,增加了非法人组织这类民事主体,在法人主体内增加“特别法人”的规定。只要取得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民事主体,就是平等独立的市场主体。自此,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均可以依法取得“特别法人”资格,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更多元的民事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规范有序地进行市场竞争,既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也激发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活力。

合规文化心得体会篇6

1.1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

篮球运动是篮球文化是教育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篮球运动的同场对抗性特征,决定场上青少年身体接触与碰撞是难免的,而激烈的碰撞则会引起情绪的激化及动作行为的粗野,合理而全面的篮球规则对其起到了控制和规范的作用,它规范了参与者的动作行为、限制了粗野动作。篮球竞赛规则作为一个基本的篮球运动行为规则,它和社会生活中的法律、法规一样,都制约着篮球运动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因此广泛开展大学篮球运动,不仅仅可以培养青少年行为意识规范,与此同时,它更是一种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从而引导、控制和调节青少年的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篮球文化能从多维空间对培养青少年道德素质具有积极影响。

1.2青少年身体素质

在我国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的最后阶段,通过篮球文化活动对他们进行身体素质教育,掌握必要的体育活动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篮球文化是通过篮球文化活动的形式面向全体青少年进行教育,这也就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在篮球教学和训练时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和训练大纲预先科学的设计了课的形式、内容、方法和手段,合理地安排了课的密度和强度。在教学训练中对青少年施以指导和影响,青少年通过身体的直接参与学习和运动,完成一定量的身体练习,生理上承受完成这些身体练习所带来的运动负荷,从而调动人体各组织器官参与运动,增强人体的能量和物质代谢。因此,通过长期科学合理的篮球教学和训练,能够使得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1.3青少年创新素质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篮球观念文化对青少年发展及人才的培养有着独特的影响,为青少年创新素质培养提供着前提条件。当将创新教育作为自己的训练理念时,它就会在训练的全过程逐渐将这种理念渗透到每个青少年的头脑中,在各个环节都促使青少年将自身创新素质培养作为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为青少年的创新素质培养提供一切条件。处于这种氛围的青少年,长期的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必然激起创新意识,树立创新观念,争取创新行动。

1.4青少年审美素质

篮球文化的本质就是造就人,它不仅造就人的体质,也造就人的心灵。篮球运动在我国是最风靡的一项运动。篮球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青少年参与篮球文化活动能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篮球运动是健、力、美的完整体现,在运动中所形成的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和巧妙的配合,使技艺的惊险性、造型的艺术性与熟练配合的默契性融为一体,参与者可以直接得到美的体验和美的感受,从而培养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青少年在美的体验中,有时感到体验过程本身就具有一种美,这种感觉似乎不单纯是感知、情感、理解上的,而是一种情感、理智、意志和筋肉运动相结合的状态,在这里姑且称之为审美行为因素,很多人在参加篮球运动时都有一种从内心发出的美的享受。

1.5青少年心理素质

篮球文化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通过文化的沉淀和环境的熏陶对培养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发挥起着重要作用。篮球文化通过篮球运动来体现,篮球比赛是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下进行,它要求参与者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运用复杂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与对手展开强烈地争夺。通过这种磨练可以培养参与者健康良好的心态,使青少年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懂得调节自己心理状态,在比赛中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篮球文化通过营造轻松舒畅和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使青少年从课业负担中走出来,参与到生动活泼的课余生活中,不仅使青少年在观赏体验和享受篮球的同时,调节情绪、忘却烦恼、缓解焦虑、净化心灵,更使青少年在参与篮球文化的活动中展示自我、发挥潜能、得到身心的愉悦和满足,最终营造轻松愉快、健康阳光的生活模式。

1.6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

篮球文化可以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上逐步实现由课堂获得知识为主向课堂内外并重的转变;在教育方式上,也可以逐步实现以接受他人教育为主向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转变;在行为特征上能逐步实现由盲目服从他人为主向有目的有选择的服从自我的转变;在文化态度上,逐步实现盲目吸收或盲目排斥为主向有批判的吸收的转变。所以,青少年随着这些转变的逐步深化,思维的自主性、多维性以及创造性特征在青少年们的思维方式中越来越突出,实现青少年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促进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2结语

合规文化心得体会篇7

本单位公路文化的特色可以从桂林公路的精神体现出来,即“团结拼搏、追求卓越”。这是根据桂林公路行业自身的性质、任务、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在长期的生产、管理过程中精心培育的、正在逐步变为广大职工的内在诉求和主导意识。这种精神具有团体和文化的双重性,其独特个性是“团结”、“坚韧”,其本质内容是“追求”、“进步”,靠团结拼搏求进步,靠不懈追求谋求科学持续发展。

二、公路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融合

(一)突出公路文化建设目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在将公路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融合时,须突出桂林公路文化建设目标的地位。其的总体目标是:推进桂林公路文化建设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形成统一完整的公路文化体系和工作机制;其核心理念、行为规范、视觉形象被广大员工所认同,并逐步融入到单位的生产、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活化于魂,使单位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明显提高,凝聚力、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形象明显改善,形成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1、价值观念的目标

通过桂林公路文化建设,增强全局干部职工的集体意识,使大家对公路理念体系有明确的理解,并通过实践,使公路核心价值观得到新的升华。

2、行为规范的目标

通过桂林公路文化建设,增强集体领导者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增强单位管理者的责任心和忠诚度,增强广大员工的职业素养、进取精神,规范全局干部职工队伍的从业行为。

3、管理的目标

通过桂林公路文化建设,引导管理人员用新的管理理念推进改革、完善制度,推动我局管控模式的高效运行,使单位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开放发展、跨越式发展。

4、社会识别的目标

通过桂林公路文化建设,把单位的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改革发展、生产工作和广大员工的日常生活之中,使这套系统得到领导干部的充分理解和熟练运用,得到职工群众的广泛认知和自觉接受,得到社会公众的基本认同和密切关注(公路行业标志),为我局在桂林塑造一流的公路品牌形象奠定文化基础。

(二)公路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融合应用

1、注重文化认知度在遴选职员的基础

在招聘职员以前,事业单位须将公路文化的价值理念与用人的标准加以有机地结合。面试官借助于多元化的手段,全方位地考察与分析应聘者的价值理念与个性等元素,如若与事业单位的需求并不吻合,那么便无需招录。通过面试之后,人力管理者能够挑选出与本单位公路文化相吻合的人才,从一开始便选出了与合适的工作对象,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让他们在潜意识中认可了本事业单位的公路文化,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文化与精神层面的基础。

2、突出相同愿景在加强管理职员的作用

衡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否到位,还须“留得住”,在单位内部构建起有效地管理职员的体制。职员须认可公路文化,并树立起相应的远期发展目标。单位应全面地掌握职员的切实需求与发展目标与愿望,再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分配,发挥公路文化在激励职员积极工作的驱动力,提高工作的热情。在引导职员时,事业单位须让他们把个体的愿景与单位的长远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切实地规划自我的职业方向。职员也会了解自我和事业单位间存在着休戚休戚与共的内在关联性,即个体要获得成功,不能离开单位这个环境背景。若二者相匹配,职员即会清楚自我在整个单位中的意义以及事业单位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而激发职员自我的职责意识与使命感,提高工作的效率。

3、构建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文化

优秀的事业单位会营造合适的发展环境,并采纳合理的用人机制引入人才。通过激励机制文化确保事业单位职员在生活物质方面的需求,实施有效的薪酬机制,营建温馨合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精神激励可以总结为“信赖、尊重、肯定与关爱”,即基于人文主义与人性关怀的视角满足职员精神上的多元需求,在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以及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方面达到动态的平衡。毫无疑问,每位职员都希望获得公平公正的待遇,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人力资源部门在管理时,就应尽量做到公正、公平,规避由于处理不当而打击职员的工作热情,甚至造成厌恶反感情绪。当人力资源所制定的规则公平公正时,职员也明确自身的发展走势,并自然地产生相应的组织归属感。

三、结束语

合规文化心得体会篇8

一、研究背景

(一)国内“大环境”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校园文化一经提出就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三个方面的客观原因。第一,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微观现象,这是学校管理发展的高层次追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校园文化成了各级各类学校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了学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充分显示了文化管理的高层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为学校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为校园文化的培植创造了优越条件。第三,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开辟一条新的路子,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校园文化在我国的兴起是客观必然的。

(二)学校发展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同时,校园文化作为蕴含精神因素、信念因素、传统习惯和道德风尚等内容的一种精神和文化氛围,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它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人、规范人,而又使受约束的个体心甘情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合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今天,我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上级政府和人民大众对我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学生数和教师数逐年增多,办学规模逐年增大,于是造成了教育难度、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的局面,所以,我们也迫切需要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在学校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管理模式上摸索出一条新路子,以适应我校不断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是校园文化本身内涵及功能决定的。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群体行为方式规则的总和,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创造并逐步形成的文化氛围及相应物质形态,是学校这个共同群体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文化素质与文化集合的整体表现。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部分。物质文化方面如校园环境、整体格局、人文景观、文化设施等作为其物质载体,构成校园文化的物质内容与发展前提;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学校传统、校风学风、礼仪规范、人际关系等因素,由此反映一个学校的本质特征与精神风貌,对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产生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

校园文化在纵向结构上由表及里,可划分为“物质的”、“制度的”、“心态的”三个层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校园文化形态的整体。

(二)校园文化的基本特性与功能

一般说来,校园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1)群体性。校园文化既不是某种单一表象的短暂显现,也不是整体样式的简单复合,而是通过校园文化的持久、稳定的表现来反映学校主流与文化趋向。

(2)综合性。指对社会其他文化既能继承,又有吸收、选择、过滤、整合与创造,在此基础上综合成一种特定的校园环境与文化氛围。

(3)规范性。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特有的熏陶影响与约束教化,并因其不带强制性而显示出道德力量与文化定势,调整、规范着学校群体的行为。

(4)发展性。校园文化的发展性一方面是社会发展使然及其映照,而同时又较突出地表现出自身的演进惯性。

从校园文化呈现出的上述特性,我们不难归纳出其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认同作用。这是其群体性的必然功效。校园文化群体的道德趋向,归根到底是一种人格、人品等的协调与认同。相近趣味、爱好的个性在整体倾向上而又不失个性风格,其实就是精神凝聚的一种心灵感应。

(2)修养作用。无论是校园文化的物质或精神方面,对学生主体的修养、熏陶都是客观作用于主观的持久表现。我们常听到的“书卷气”、“学生味”等其实正是校园文化定势对师生气质、风度等心理陶冶及修养教化作用的直观烙印。

(3)规范作用。这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本质约束力,其作用的强度虽因文化程度的高低而呈现出不同层次,但由于这种规范内涵的规定性,使得不同的文化感受又呈现出相近或相同的精神内涵,从而显示出无意、无形、无所不在与现实的制约力量。

(4)导向作用。现代条件下,校园文化是开放式的,从而为学校群体行为及价值趋向提供了较广的选择余地。同时,校园文化又以其文化物质的定势为这种选择提供了主动吸收与消化导向,既不盲目排斥,也不被动盲从,而能对任何非主导文化观念和倾向进行抑制、批判与指责。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客观上指导着学校群体的行为方式与精神倾向。

(5)娱乐作用。校园文化本身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并发展着的。通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集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教乐相融,不仅可使师生群体得到多层次、全方位、高格调的情感宣泄与交流,还会使他们在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中获得身心愉悦与境界提高。

(三)研究意义

1、构建起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教师活得幸福,教得精神,使学生过得开心,学得主动。

2、使学校有“魂”(精神)可守,带动学校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3、完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合法、科学、人性。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理论依据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和谐教育思想

(三)创新教育思想

四、研究原则

(一)实事求是。

(二)整体规划,分阶段研究。

(三)边研究,边实施。

五、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物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校徽校旗的设计、校歌的制定、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等;

(二)制度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日常规范、奖惩条例、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学生活动、饮食卫生等等;

(三)心态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学校精神的打造、师生心灵的呵护、团队价值观的形成等等。

其中,研究重点是制度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难点是心态的校园文化建设。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讨论法

(三)访谈法

(四)行动法

七、人员组成

八、人员分工

史富坤:参与设计研究方案,负责定期召集课题组会议,确定会议议题,督促研究落实情况,向学校行政与教代会提交供讨论通过的研究成果;安排课题组成员参观学习的相关事宜;邀请顾问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和研究指导。

黄宏明:负责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年度报告和结题报告,整理最终成果,统筹、审定书稿;联系顾问,不定期地与顾问交流,听取顾问的指导性意见。

课题组成员分工将详见研究方案中。

九、研究时间

2007年8月1日—2010年4月30日

十、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一)技术路线

1、研读文献,探寻学校历史,访问学校历史“知情人”,筛选、提炼学校之“魂”(精神)。

2、设计研究方案,据方案、按步骤、分阶段进行研究。

3、课题组全体成员每两周定期集中讨论一次,内容主要是汇报并讨论上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布置下一阶段的研究内容。

4、至少每两月向学校汇报一次研究情况。

5、及时向学校行政和教代会提供需讨论通过的相关制度、措施。

6、及时向全校师生员工反馈研究成果,认真听取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7、已经征得学校同意,每学年进行一次年度报告和一次年度奖励,最后结题时再进行结题奖励。

(二)研究步骤

1、2007年8月1日—8月31日,组建课题组并开展具体工作,完成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完成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和“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提炼与论证。

2、2007年9月1日—9月30日,完成课题开题论证,设计研究方案。

3、2007年10月—2008年7月,研读文献,探寻学校历史,访问学校历史“知情人”,完成学校精神的提炼;完成校徽、校旗的设计和校歌的制定;更新学校网站主页,使学校网站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的面前;进一步强化学校绿化美化“文”化的建设,增强学校环境的文化氛围;完成年度报告。

4、2008年8月—2009年7月,进行学校制度文化的研究与制定,以之带动心态文化的良性发展;完成年度报告。

5、2009年8月—2010年4月30日,完成制度文化的建设;完成成果整理;完成书稿撰写;完成结题报告的撰写,等待结题验收。

十一、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的全力支持。学校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本课题研究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所以,相信学校将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持。

(二)强大的研究队伍。本课题组成员,以学识论,几乎全是学校骨干;从素质看,全部拥有可贵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且都能忧心于学校发展,愿意为学校的发展竭尽自己的力量;从行政职务上看,包括了学校党务、行政、政教、教务、总务、工会六大方面,既能在研究中高瞻远瞩,又便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实现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

十二、预期成果

(一)优美、和谐、高雅、大气的校园环境,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理想之地,奏响春风化雨的育人小夜曲。

(二)改进后美观大方、实用精彩的学校网站,既打开学校与外界沟通的通道,又提供师生在线交流的平台,为学校培养个性化人才提供网络基地。

(三)良好的校风,和睦的人事关系,逐步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乐做事”的管理妙境。

合规文化心得体会篇9

本课题属于长春市教育学院关于《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策略的研究》的子课题。它是在学校快速发展的时期郑重提出的。我们旨在通过以课题形式的研究来有力地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在校园内营造起一个优美的自然物质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置身其中,让教师活得幸福,教得精神,让学生过得开心,学得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还教育以本来就应该具有的高贵的灵魂。同时,我们还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去努力探索建设校园文化的途径与规律,从而使学校的发展不断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我们清醒地知道,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长期的积淀形成的,学校文化建设自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积淀的过程;但我们同时也明白,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重大,它或许能够使我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从“自然”发展走向尊重规律,这就能够让我校的文化建设逐步沿着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现将本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

(一)国内“大环境”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校园文化一经提出就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三个方面的客观原因。第一,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微观现象,这是学校管理发展的高层次追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校园文化成了各级各类学校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了学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充分显示了文化管理的高层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为学校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为校园文化的培植创造了优越条件。第三,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开辟一条新的路子,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校园文化在我国的兴起是客观必然的。

(二)学校发展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同时,校园文化作为蕴含精神因素、信念因素、传统习惯和道德风尚等内容的一种精神和文化氛围,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它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人、规范人,而又使受约束的个体心甘情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合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今天,我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上级政府和人民大众对我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学生数和教师数逐年增多,办学规模逐年增大,于是造成了教育难度、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的局面,所以,我们也迫切需要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在学校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管理模式上摸索出一条新路子,以适应我校不断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是校园文化本身内涵及功能决定的。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群体行为方式规则的总和,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创造并逐步形成的文化氛围及相应物质形态,是学校这个共同群体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文化素质与文化集合的整体表现。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部分。物质文化方面如校园环境、整体格局、人文景观、文化设施等作为其物质载体,构成校园文化的物质内容与发展前提;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学校传统、校风学风、礼仪规范、人际关系等因素,由此反映一个学校的本质特征与精神风貌,对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产生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

校园文化在纵向结构上由表及里,可划分为“物质的”、“制度的”、“心态的”三个层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校园文化形态的整体。

(二)校园文化的基本特性与功能

一般说来,校园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1)群体性。校园文化既不是某种单一表象的短暂显现,也不是整体样式的简单复合,而是通过校园文化的持久、稳定的表现来反映学校主流与文化趋向。

(2)综合性。指对社会其他文化既能继承,又有吸收、选择、过滤、整合与创造,在此基础上综合成一种特定的校园环境与文化氛围。

(3)规范性。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特有的熏陶影响与约束教化,并因其不带强制性而显示出道德力量与文化定势,调整、规范着学校群体的行为。

(4)发展性。校园文化的发展性一方面是社会发展使然及其映照,而同时又较突出地表现出自身的演进惯性。

从校园文化呈现出的上述特性,我们不难归纳出其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认同作用。这是其群体性的必然功效。校园文化群体的道德趋向,归根到底是一种人格、人品等的协调与认同。相近趣味、爱好的个性在整体倾向上而又不失个性风格,其实就是精神凝聚的一种心灵感应。

(2)修养作用。无论是校园文化的物质或精神方面,对学生主体的修养、熏陶都是客观作用于主观的持久表现。我们常听到的“书卷气”、“学生味”等其实正是校园文化定势对师生气质、风度等心理陶冶及修养教化作用的直观烙印。

(3)规范作用。这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本质约束力,其作用的强度虽因文化程度的高低而呈现出不同层次,但由于这种规范内涵的规定性,使得不同的文化感受又呈现出相近或相同的精神内涵,从而显示出无意、无形、无所不在与现实的制约力量。

(4)导向作用。现代条件下,校园文化是开放式的,从而为学校群体行为及价值趋向提供了较广的选择余地。同时,校园文化又以其文化物质的定势为这种选择提供了主动吸收与消化导向,既不盲目排斥,也不被动盲从,而能对任何非主导文化观念和倾向进行抑制、批判与指责。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客观上指导着学校群体的行为方式与精神倾向。

(5)娱乐作用。校园文化本身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并发展着的。通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集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教乐相融,不仅可使师生群体得到多层次、全方位、高格调的情感宣泄与交流,还会使他们在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中获得身心愉悦与境界提高。

(三)研究意义

1、构建起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教师活得幸福,教得精神,使学生过得开心,学得主动。

2、使学校有“魂”(精神)可守,带动学校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3、完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合法、科学、人性。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理论依据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和谐教育思想

(三)创新教育思想

四、研究原则

(一)实事求是。

(二)整体规划,分阶段研究。

(三)边研究,边实施。

五、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物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校徽校旗的设计、校歌的制定、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等;

(二)制度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日常规范、奖惩条例、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学生活动、饮食卫生等等;

(三)心态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学校精神的打造、师生心灵的呵护、团队价值观的形成等等。

其中,研究重点是制度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难点是心态的校园文化建设。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讨论法

(三)访谈法

(四)行动法

七、人员组成

八、人员分工

史富坤:参与设计研究方案,负责定期召集课题组会议,确定会议议题,督促研究落实情况,向学校行政与教代会提交供讨论通过的研究成果;安排课题组成员参观学习的相关事宜;邀请顾问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和研究指导。

黄宏明:负责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年度报告和结题报告,整理最终成果,统筹、审定书稿;联系顾问,不定期地与顾问交流,听取顾问的指导性意见。

课题组成员分工将详见研究方案中。

九、研究时间

2007年8月1日—2010年4月30日

十、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一)技术路线

1、研读文献,探寻学校历史,访问学校历史“知情人”,筛选、提炼学校之“魂”(精神)。

2、设计研究方案,据方案、按步骤、分阶段进行研究。

3、课题组全体成员每两周定期集中讨论一次,内容主要是汇报并讨论上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布置下一阶段的研究内容。

4、至少每两月向学校汇报一次研究情况。

5、及时向学校行政和教代会提供需讨论通过的相关制度、措施。

6、及时向全校师生员工反馈研究成果,认真听取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7、已经征得学校同意,每学年进行一次年度报告和一次年度奖励,最后结题时再进行结题奖励。

(二)研究步骤

1、2007年8月1日—8月31日,组建课题组并开展具体工作,完成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完成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和“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提炼与论证。

2、2007年9月1日—9月30日,完成课题开题论证,设计研究方案。

3、2007年10月—2008年7月,研读文献,探寻学校历史,访问学校历史“知情人”,完成学校精神的提炼;完成校徽、校旗的设计和校歌的制定;更新学校网站主页,使学校网站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的面前;进一步强化学校绿化美化“文”化的建设,增强学校环境的文化氛围;完成年度报告。

4、2008年8月—2009年7月,进行学校制度文化的研究与制定,以之带动心态文化的良性发展;完成年度报告。

5、2009年8月—2010年4月30日,完成制度文化的建设;完成成果整理;完成书稿撰写;完成结题报告的撰写,等待结题验收。

十一、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的全力支持。学校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本课题研究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所以,相信学校将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持。

(二)强大的研究队伍。本课题组成员,以学识论,几乎全是学校骨干;从素质看,全部拥有可贵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且都能忧心于学校发展,愿意为学校的发展竭尽自己的力量;从行政职务上看,包括了学校党务、行政、政教、教务、总务、工会六大方面,既能在研究中高瞻远瞩,又便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实现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

十二、预期成果

(一)优美、和谐、高雅、大气的校园环境,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理想之地,奏响春风化雨的育人小夜曲。

(二)改进后美观大方、实用精彩的学校网站,既打开学校与外界沟通的通道,又提供师生在线交流的平台,为学校培养个性化人才提供网络基地。

合规文化心得体会篇10

abstract:Hebeiprovinceisjustinthecriticalperiodoflarge-scaledurbanconstruction,afullrangeoflivable-cityconstructionhasbecometheultimategoaloftheprovince,especiallyinthecentralcity.Howtocombinethepursuingofthecultural–livable-cityconstructionandurbanplanning&designstrategy,gettingtheoccurrenceofpositiveinteraction,isanimportantissuerelatedtothedesignpracticeandresearch.

关键词:文化性宜居城市中心城市城市规划

Keyword:Cultural-livable-cityCenter-cityUrban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河北省“三年大变样”与“三年上水平”的大规模建设活动给省内城市短时间内带来了巨大变化,城市环境向着全方位的宜居目标不断接近。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燕赵文化大地,城市的宜居性评价中文化性宜居内涵应在城市物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得到足够的重视,城市规划策略中对城市居民的新兴文化需求与历史文化继承以及健康优良的文化导引应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予以空间上的回应,尤其对于在经济、社会、文化多个层面综合性实力较强的中心城市,对其文化方面的宜居评价相对严格。中心城市在文化性宜居方面若处于弱势或发展畸形,则会在最终的城市竞争中市失去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也无法在相应的城镇体系中起到渗透和示范作用,并对其其他方面的宜居属性造成严重伤害,甚至使之最终失去应有的意义。

1.基本概念

1)中心城市

西方国家的中心城市,通常指在一组相互接近、联系密切、不同规模的城镇群体中,一二个规模最大或位置适中的城市,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中国的中心城市概念于西方基本相同,指对较大地域范围具有强大吸引力和辐射力的综合性职能的大中城市。由于中心城市在经济方面的强势作用,直接导致其在城镇体系中的其他属性亦位于前列,因此,其龙头作用导致中心城市的城市问题具有“自身影响”和“区域影响”双重性。

2)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在欧美国家多成为“LivableCities”“FineCitiesforpeople”或者“Betterplacetolive”,即为宜于人居住的城市。从现有资料看,美国pLC对“宜居城市”的定义较为典型:首先,城市环境能激励和充分发挥个人在脑力、体力和精神方面的潜能,具有良好的教育、工作机会、住房和公共交通,空气清新安全;其次,鼓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自然资源和节约能源消耗,具有高质量的物质、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第三,充分利用气候、地理、人文、历史等特质,通过规划设计能在城市物质环境中营造中加以有效表达;最后,在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中鼓励和便于公共参考,有利于机会和选择的多样化、平等或平衡,如新与旧、大与小、闹与静、公共与私有。该定义较为全面并较为人性化,对文化环境的高质量属性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并要求城市在物质环境中予以营造。

3)文化性宜居

文化性宜居在业内尚未有明确的提法,本文中的定义是指将城市宜居评价范畴缩小至城市的文化环境,考察其能否满足城市居民文化方面的需求和期望。丛狭义上来说,文化环境包含“虚拟”和“实体”两种形式,虚拟的文化环境如文学、戏剧、歌舞、曲艺、民俗等形式的创作和继承氛围,也包括当地的历史和传统氛围;而实体的文化环境则是支撑这些虚拟形式健康发展的城市物质载体,例如上演戏剧歌舞的剧院、可以为民俗活动提供场所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广场等开敞空间)、历史建筑保护区域等等。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讲,需要规划者详细研究城市居民对文化的期望和渴求,并能够对所处时代的文化导向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位,然后在城市宏观或者微观的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给予呼应和表现,由此达到城市文化性宜居的建设目标。

2.规划策略

2.1文化空间量化标准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说,与城市文化宜居最为直接和基础的规划措施即为在城市用地分配上对城市文化用地和空间的配给及其相应的其他规划措施,例如城市文化类用地的区位选择、具体用地比例等。在城市宏观的总体规划中,城市文化设施用地包含于城市公共设施用地之中,具体的比例确定则应根据具体的城市有所调整。对于一个中心城市来说,文化用地的比例相对于较小规模城市来讲应该有所上调,原因在于中心城市的文化活动的导引功能不仅涉及到中心城市自身,而且涉及到所辐射范围的城镇体系,即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文化中心在文化导向方面起着接近于决定性的作用,在城市职能上需要历史性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况且由于目前文化产业化的趋势,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亦能够支撑较大规模文化机构的正常运营,从而在带来文化方面的效益同时亦符合经济可行性原则。在文化类用地的区位选择上,应尽量处于交通便捷、经济相对繁荣城市中心或者次中心地带,因为此类地带由于人流密集,市民认同性高,可以大大提高文化类建筑的使用效率,同时重要的区位也在无形中表明了对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和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河北省大规模建设之中的一个著名案例为保定的河北剧院改建,作为“三年大变样”的重点工程项目,原河北影剧院被拆除,在原河北影剧院、银河宾馆、保定宾馆原址基础上将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多功能综合商业广场——华创国际广场综合体,原有的影视功能将集成到此综合体中,并以号称五星级标准的先进影音设备打造顶级视听享受。此案例即为选择了城市中的优势区位,并将文化设施与商业设施综合设计,互为补益。

2.2多元宜居规划策略

城市的文化性宜居建设可以与城市的其他宜居性建设相互结合,从城市规划角度讲是指在城市综合用地分配上采用“多元宜居规划策略”,即在城市的同一块规划用地上尽可能地将各种宜居策略进行重叠,改变过去城市规划中用地功能分工明确的做法。作为“人”生活的城市环境,本身即带有模糊和多元的特征,功能上严格的分工是不符合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规律的,同时,严格的功能分工对城市的用地亦是一种低效率的使用方式。最易和文化性宜居策略结合使用的是生态性宜居规划方法,试想当人们听完音乐会、或者一场亲切的本地曲艺表演之后,走入在一个周围树木参天、空气新鲜的环境,静静地喝一杯咖啡或清茶,继续回味着文化艺术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得到与自然的亲近和对艺术的渴望双方面心灵满足,将是多么具有文化教益的活动!作为城市绿地的地块实际上是完全能够发挥这种生态宜居与文化宜居双重作用的,从而提高城市用地的使用效率。与此类似,城市中的文化类用地亦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向生态性宜居标准靠近,进而满足市民对于环境的多元化要求。而当城市用地的宜居效应得到了尽可能的发挥之后,相关的用地经济性将会体现出来,从而有助于城市在用地方面更加接近经济性宜居的目标。例如在河北三年大变样建设中,唐山的南湖公园成功地将原有的采煤塌陷区改造成为生态湿地,而其中的文化活动亦较为频繁,可谓生态、文化两相宜,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南湖公园亦荣获河北省政府授予的“河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2.3历史文化保护策略

谈到城市的文化就不可能不谈到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应于城市规划策略来讲,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即为历史建筑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紫线是控制历史建筑环境不受破坏的重要方法,同时亦是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一般来讲,对城市历史建筑环境的整体性保护是业内在历史建筑环境保护规划方面达成的共识。以河北中心城市承德为例,作为部级历史名城,其在河北的大规模建设过程中由于在相关的城市规划方面处理得当,位于承德市中心地带的著名历史古迹避暑山庄保存状况良好,以高容积率高密度为标志的大规模建设并未对其造成损害,在避暑山庄内部视野范围内无高楼出现,这在国内的历史建筑环境保护案例中处于优秀之列。历史建筑环境不可重现,是城市文化优势的重要资源,也是城市传统的归属载体,由于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上的中心地位,城市用地资源相对紧张,在很多情况之下历史建筑环境会遭受不同的侵蚀和破坏。因此,对于有着文物大省之称的河北,在中心城市的建设中应进一步重视历史建筑和环境保护,以强有力的手段来保护历史建筑环境,以免如某些中心城市那样在经济发达之后丧失无法再生的传统风格,城市环境不伦不类,导致民众丧失文化归属。河北后续的大规模建设活动需广泛借鉴承德方法,以其他不良案例为戒。

3.结语

每一个城市的居民都希望在宜人的城市中获得幸福的物质、精神生活,而城市的文化性宜居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评价内容,规划者应对城市能够提供给市民的文化环境有一个理性的判定和前瞻的预测,这需要广泛的知识底蕴和丰富的专业经验。河北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让我们期待更多的宜居城市出现在燕赵大地上,推进新文化的进步,传承悠久的历史文明。

参考资料

[1]佩尔斯《城市主导区域:城市化的美国如何在竞争性世界中繁荣》imagepublish,1993

[2]许熙巍,《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趋势的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