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调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43:22

客户调查报告篇1

银行客户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商业银行某某支行客户问卷调查分析报告环境及现状背景银行是典型的服务行业,客户的满意和信任,是我们实现企业生存和永续发展目标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客户投诉应视为我行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而不应被视为银行的负债,因为在客户投诉中既有我们工作的不足,也有我们潜在的客户需求,我们应把客户投诉作为银行重要的资源来进行维护。我们总感到客户不够,原因是我们吸收的新客户太少,还是因为我们流失的老客户太多?我们的客户出现流失,吸收新客户却变得越来越难,到底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我们总感觉成本太高,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一个老客户的几倍,我们追求的是市场份额还是客户份额?结识了新朋友,忘记了老朋友;奖励了新客户,冷落了老客户;新客户在流入,老客户在流失。就像一个“漏斗”,为了保持漏斗的一定盛水量(客户量),要弥补不断流失的老客户就要不断地注入新客户。仅仅堵住“漏斗”是不够的,必须更换经营的思维模式:由以提供金融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一方面应对客户现时的需求,尽可能的推出适合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从另一个角度促进银行的发展。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我行推出了本次有奖客户问卷调查活动。问卷调查重在执行本次有奖客户问卷调查活动自20xx年3月份开始正式运作规划,20xx年5月正式下户走访,截至6月为止本次调查采取定向下访,柜台发放,电话预约等方式。共下访客户93户,回收有效问卷50份,其中尤为可贵的是收到附卷建议27条,取得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数据,标志着本次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顺利结束了。新业务名声渐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有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表示“知道”或经常使用poS机的占2,atm机占25﹪,如意卡等我行近年来推出的新业务占50﹪,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仅仅是知道业务名称,对其具体操作和服务内容知之甚少。有38的人对如意卡业务“听说但不清楚”。在代收费业务上是占41,在电子汇兑业务上为32。也就是说,在全部知晓这些业务的被调查者中,有将近37的人并不知道新业务的具体内容及操作。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只有50左右的被调查者清楚银行新业务的服务内容和操作,在电子汇兑业务上被调查者了解程度最高,68的人了解这项业务的具体内容,这不但是客户业务的需要,还应归功于我行在客户中广泛深入进行宣传的结果。客户认为最有可能使用的金融工具多数选择了全国银联48﹪和网上银行34﹪,手机银行占24﹪,表明我行客户认为未来银行能否为用户提供全面和自主及时的服务是将来发展的趋势。客户对我行服务的期许与展望在我行前期职工内部进行的调查中,我行职工在客户看重银行哪方面服务中,46.6﹪选择结帐准确及时,20﹪选择上门服务,13.4﹪选择礼貌待人,选择理财帮助和专业知识的各占10﹪,20﹪选择上门服务。这与客户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既有重合也有不同之处,其中34﹪客户看重专业的银行知识,70﹪选择礼貌待人,70﹪选择结帐准确及时,20﹪选择上门服务,32﹪选择理财帮助,这一方面说明我行职工对于客户需求是有一定了解的,但另一方面,在认识上与客户的需求尚有一定差距。关于我行服务态度,工作效率,业务流程便捷性上我行客户的看法趋于一致,分别为77﹪,81﹪,63﹪,说明我行在这方面一贯保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成绩。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八,第九,第十题关于服务环境,保密及安全措施和对客户投诉反馈上,我行客户认为有待提高和一般的有所增加分别为36﹪,40﹪,50﹪,说明我行还存在尚需改善的地方,由于这些问题有可能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对我行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希望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引起我行全体职工的重视,扬长避短,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使客户对我行感到更加满意。客户建议部分当期望与效果出现一定偏差的情况下,往往会带来不满、抱怨、投诉。而大部分客户遭受不满意的情况下并不提出建议和进行投诉。普遍认识是什么?提建议没有用,不可能解决问题;提建议很麻烦,不知道找谁,怕遭人白眼;提建议使人觉得不好意思或嗤咄逼人;与其提建议与投诉,不如换个对象。认为客户不进行建议与投诉是因为我们服务好是不正确的观念。因为大部分客户吃了亏也不会吭声,没有消息不一定就是好消息,因为客户可能已作出了其他选择。研究客户的建议与投诉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建议与投诉往往是潜在的需求的得不到满足,也包含对我行的期待,对这些,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发现客户的建议与投诉根本原因所在,也许新的商业机会就在解决抱怨的过程中萌芽了。因此,客户投诉管理,核心工作就是如何处理好客户投诉,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客户流失率。策略与建议因此,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中回收的有关客户的25条客户反馈我部建议:第一.是改善客户资料的管理。目前我行对客户资料的管理还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对贵宾客户的管理上。首先是要为理财经理掌握客户动态提供一些有利条件,如专门配备计算机辅助理财经理的工作,要保证理财经理能适时客户资金动态信息。其次是建议对现有的大客户进行一次整理,详细划分客户等级,并且要组织专人适时对下一级别的客户拓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把关。最后是要对高端用户提供更为精细的差异服务,椐网上调查显示,中国高收入人群对具体的金融服务需求有很大的差异性:占26的人为生活品位导向群体,比较淡漠财富,主要由国有事业单位和三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部分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自由职业者构成。占15的为财富获取导向型,主要为个体户等民营经济所有者和公务员。占58的为价值平衡导向群体。更加关注生活价值的周全性,主要是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专业人员,部分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可见适时分析各类高端客户的金融需求对理财经理的工作开展是非常有用的,为此建议一定时间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并及时把相关信息反馈给各营销人员。第二、应在我行职工中树立这样的观念,发现问题是成功地解决问题的一半。挑剔的客户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客户的建议与投诉是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他帮助我们找到问题,他帮助我们完善了服务,他帮助我们提升了管理,使我们得到不断的成长和进步。第三,我部建议设立客户投诉管理机制,一是设立一个平台,建立客户服务中心;二是要有顺畅渠道,如柜台面诉、投诉电话、客户回访等;三是要有规范处理流程,从记录、受理、分析、处理、反馈都流程化;四是及时处理问题、挽回客户、恢复客户关系;五是惩处责任人、总结教训、内部整改、完善管理。第四,加强我行与客户之间的互动,要真正将“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落到实处,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从同质化服务向人性化服务转变。作为面向广大客户的个人理财服务,在金融产品易被模仿的市场背景下,一家银行要在竞争中处于领先优势,其与客户间的亲和力无疑是增强竞争力的核心手段。它可以让客户对银行业务的认知程度大大提高,成为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和情感偏好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我行应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的理念和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服务新产品,有差别、有选择的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能为自身业务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的重点优质客户,并通过实行客户经理制全面、主动的为各类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打造专业的客户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全行的整体服务能力并使之成为吸引黄金客户的重要服务手段。第五,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提高客户对我行的忠诚度,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逐步引入了市场细分的理念和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服务新产品,有差别、有选择的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能为自身业务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的重点优质客户,并通过实行理财经理和客户经理制全面、主动的为各类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打造专业的理财顾问队伍、充分发挥理财经理个人的人格魅力正成为吸引黄金客户的重要服务手段。有计划的在全年不同的时段推出各种联谊活动,并在沟通过程中,展现我行职工的整体素质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推广我行新的业务,加深客户对我行品牌形象的认知度,然后通过这些活动,结识新的朋友新的客户,形成我行金融营销的良性循环,为我行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客户调查报告篇2

专业金融入学时间20__年9月

试点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学院

调查单位中国银行重庆分行__支行

调查时间20__年4月20日------20__年5月15日

20__年5月15日

调查提纲

一、调查对象(包括基本情况):

中国银行__支行是重庆分行的下属机构之一。地处__区杨家坪国际金融大厦,该行成立于1989年,至今已有十五年时间,该行共有18个网点,240名职工。截止20__年4月末,一般性公司存款余额为9.5亿元,一般性公司贷款余额为4.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61。

二、调查时间:20__年4月20日至20__年5月15日

三、调查内容:

1、优质客户的开发与管理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根基。

2、综合多样的银行产品是获得客户的法宝。

3、建立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

四、调查体会:

中国银行__支行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拥有一批稳定的优质公司客户,该行重视优质客户的营销、管理和维护,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产品来吸引客户,同时积极推行客户经理制,各项业务有了进一步发展。但在改善客户结构,合理运用银行产品及完善客户经理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

调查时间:20__年4月20日----20__年5月15日

调查地点:中国银行__支行

被调查人:中国银行__支行分管公司业务的副行长:陈乾平

调查目的:以客户为中心开展经营活动是现代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本法则。银行的资金来源与客户,只有把资金投放到优质客户手中,通过为客户提供多层次、相互配套的综合产品,才能尽可能多地获得利润,提高业务的综合收益水平。近年来,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较快,但就中国银行__支行而言,公司业务仍占主导地位。为掌握目前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发展的现状以及公司客户的开发与管理的情况,特作此调查。

调查结果:

优质客户的开发与管理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根基。综合多样的银行产品是获得客户的法宝。建立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

调查记录:

问:中国银行__支行是哪一年成立的?

陈:中国银行__支行成立于1989年。

问:中国银行__支行目前的公司业务发展如何?

陈:截止20__年4月末,一般性公司存款余额为9.5亿元,一般性公司贷款余额为4.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61。

问:您认为,公司业务在银行占什么样的地位?

陈:以客户为中心开展经营活动是现代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本法则。银行的资金来源与客户,只有把资金投放到优质客户手中,通过为客户提供多层次、相互配套的综合产品,才能尽可能多地获得利润,提高业务的综合收益水平。近年来,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较快,但就中国银行__支行而言,公司业务仍占主导地位。

问:贵行已拥有多少优质公司客户?

陈:在现有的公司客户中,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的占公司客户28,B级以上的占公司客户的26,也即是B级以上的优质客户占达到54。

问:在银行产品的营销推广方面有何心得?

陈:综合多样的银行产品是获得客户的法宝。我行推出的信用证项下的应收帐款作质押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的新产品受到许多有进出口业务的客户的赞赏,不但稳定了老客户,还开发了一定的新客户,推动了我行业务的发展。

问:贵行已实行了客户经理制吗?

陈:建立和推广客户经理制是现代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符合现代商业银行改革的内在要求。我行于20__年8月起在支行的公司业务部和零售业务部试行客户经理制,目前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

__支行公司客户开发与管理的现状

以客户为中心开展经营活动是现代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本法则。银行的资金来源与客户,只有把资金投放到优质客户手中,通过为客户提供多层次、相互配套的综合产品,才能尽可能多地获得利润,提高业务的综合收益水平。近年来,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较快,但就中国银行__支行而言,公司业务仍占主导地位。

一、优质客户的开发与管理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根基。商业银行作为客户资金融通中介,与客户已成为“荣辱与共”的共同体。近年来,随着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优质客户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围绕优质客户展开,以客户满意为最终目标。商业银行只有拥有一大批稳定的优质客户,才有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才能把资金投放到优质客户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保证资金安全。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其自身风险与客户风险紧密相关。开发优质客户是银行从源头上控制风险的关键举措。如果银行拥有一大批优质客户,就可以保持存款的稳定性,防止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如果银行将大部分贷款投向优质客户,银行信贷风险将大大降低。中国银行__支行在解掉历史包袱后,从20__年起大力发展优质客户,注重客户结构的调整,在现有的公司客户中,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的占公司客户28,B级以上的占公司客户的26,也即是B级以上的优质客户占达到54,已经拥有一定规模的优质客户群体。使得其经营实力大大增强,品牌形象得以提升,竞争优势凸显。

二、综合多样的银行产品是获得客户的法宝。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银行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创新能力。产品是银行开发与管理客户的工具,没有银行产品,银行的客户开发与管理工作就无从谈起。银行产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1、既有赢利性又有风险性。任何一种银行产品都可能给客户或银行带来盈利或损失,这是银行产品的典型特征,不考虑二者关系的银行产品最终将导致该产品的失败。2、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银行提供的产品由一系列配套组成,能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同时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是其他产品无法比拟的。3、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一体。客户要想获得银行的产品,必需通过银行或其分支机构,而不象商品那样通过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商,银行产品的这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同业间的竞争。4、增值性。人们购买银行产品或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期望回报,这是银行产品区别于其他服务的显著特点。5、价格弹性大。在目前的金融市场中,许多银行产品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这就加

剧了产品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价格的微小变动都可能引起银行产品需求的巨大变动。中国银行新产品的开发是商业银行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指导下,不断满足客户新的需求,赢得客户,建立与客户长期战略合作利益伙伴关系的要求,是金融竞争及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银行__支行在立足于银行传统业务的同时,注重新产品的营销和推广,其推出的信用证项下的应收帐款作质押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的新产品受到许多有进出口业务的客户的赞赏。不但稳定了老客户,还开发了一定的新客户,推动了自身业务的发展。三、建立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建立和推广客户经理制是现代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符合现代商业银行改革的内在要求。一是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商业银行其经营策略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必须及时掌握市场的变化,了解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以此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光有柜台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一支主动了解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发现、培育和巩固优良客户的专职队伍。为适应这一需要,建立和推广客户经理制,服务方式从原来的多线对单点转变为束线对单点,方便了客户,提高了效率与质量。二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般的柜台人员及行政人员受工作职责的局限不能全面的掌握情况,而客户经理在拓展客户的过程中与外界接触较多,能及时掌握外界的环境、竞争对手的动态及客户需求,从而选定目标市场,弥补自身在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缺陷,实施适当的营销策略,开展有效的竞争。三是适应社会对金融服务需求的需要。传统的银行业务人员因内部的职能分工所限往往只能为客户提供一两种现有的服务品种,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差异的需求,必须有一批可以主动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专业队伍,才能巩固和发展优质客户。

调查结果:

优质客户的开发与管理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根基。综合多样的银行产品是获得客户的法宝。建立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

调查体会:中国银行__支行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拥有一批稳定的优质公司客户,该行重视优质客户的营销、管理和维护,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产品来吸引客户,同时积极推行客户经理制,各项业务有了进一步发展。但在改善客户结构,合理运用银行产品及完善客户经理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

调查结论和建议:

1、一步加强优[本文来源于文秘站-www,,找范文请到文秘站网]质客户的开发管理工作,不断壮大优质客户群体。虽然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中国银行__支行已拥有一批优质的公司客户,但想要在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必须不断发展新的优质客户,壮大优质客户群体,使自身的负债业务稳步增长,增强资金实力。

客户调查报告篇3

中国石油销售分公司加管科:

根据加管字[2017]1号文件精神,片区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成立零售市场调查组,片区领导十分重视本次调查工作,亲自组织开展加油站竞争对手市场调查。

一.林西片区内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

片区所属范围内无中石化加油站,但社会加油站凭借其地理位置和价格差异的优势对我系统内加油站销量冲击比较严重。全县共有社会加油站共计12座,2017年销售总量8000吨,占林西销售总量的18.6%。现有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以下几个:

1.东环路加油站

东环路加油站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林西镇内东环路东南角,距离林西片区南出口加油站1公里,距离林西片区第九加油站3公里,2017年1月已经开业,汽柴油销售价格低于我系统0.2元/升,严重冲击林西片区镇内加油站的油品销量。

2.统布永兴加油站和二钟加油站

永兴加油站、二钟加油站进货渠道广泛,自己有油罐车,有一定运输能力,进货比较方便,经常在辽宁锦州、阜新等炼化企业和河北中石化油库购进低价柴、汽油,在资源宽松时,其销售价格低于林西经营部0.14元/升左右,严重冲击林西片区所属统布、大水加油站的油品销量。

3.新城子亨通加油站

亨通加油站地理位置优越,处在省道S204线道边,其进货渠道比较广泛,经常在辽宁锦州、阜新等炼化企业和中石化购进低价柴汽油,在资源宽松时,其销售价格低于林西片区系统内加油站0.2元/升,严重影响林西片区双井、古城加油站的销售。

4.鑫安、大青牧场加油站

鑫安加油站、大青牧场加油站规模较小,进货渠道少,年销售量较少,其油品销售价格与我系统加油站基本一致,对我加油站的影响较小。

二.下一步具体的竞争策略

1.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分析,为营销决策提供依据

进入2017年,根据林西市场销售情况,为做到从容应对市场,牢牢把握市场主动权和市场信息。从1月份开始,我公司将组织人员对成品油市场进行全面调研。主要走访重点部门、重点用户,对林西3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全面走访,对重点工程项目已经开工14家进行全面调研。布置做好重点用户走访调研工作、要求加油站掌握好所辖区域全部用户资料,摸清本加油站车流量情况,竞争对手情况,周边系统外价格情况,通过调研分析为销售工作奠定基础。

2.做好农用柴油销售,实施好农业项目供应工作

首先开展农业用油大户全面走访,摸清农机具数量,提前做好春耕柴油销售库存储备工作,要求各加油站积极走访乡镇春耕

生产用油需求数量,掌握第一手数据,确保春耕生产用油的平稳供应。二是对农业项目和新农村建设及重点农机大户进行分片拉网式走访,组织开展送油下乡活动,根据需求,启用小油罐车将油品送到田间地头,为农业生产用油搞好服务。

3.做好客户的开发,加强客户分析维系工作

根据分公司制定并下发了客户开发、维系责任方案,我们将全县所有的客户全部进行登统造册,并分布到各加油站,逐一落实责任人,经营部正副经理、行政股室负责人以及库站经理,都要承担客户开发和维系责任。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开发和维系对象,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加大销售和效益与薪酬挂钩的力度,多劳多得。随着生产恢复和新项目的开工建设,落实客户开发责任,将全县所有项目100%的分解落实到每个人,充分调动了全员促销积极性。

4.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准确掌握竞争对手情况

林西地区现有加油站28座,其中社会加油站12座,在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准确掌握竞争对手情况,如实掌握社会加油站的资源情况、进货渠道、购销价格和促销措施。经营部要求周边加油站密切关注竞争对手情况,建立好竞争对手档案,及时汇报经营部,有针对性地调整营销策略,

5.落实规范、强化服务、树立中油品牌形象,努力扩大零售销售。

加大加油站工作的考核和绩效工资的执行力度,调动员工销售积极性。一是以抓住客户管理为核心,以站为单位,对供应区内的顾客需求进行详细调查,全面掌握重点客户的基本情况,保住老客户、抓住机动客户、开发新客户。二是加强加油站现场管理,要从小事作起,关注细节,使加油站每个管理细节做好、做细、做精。三是做好规范服务,以规范的服务来经营我们的加油站,通过优质的油品、准确的计量、优美的环境、亲情的服务和顾客交朋友,拉近与顾客距离,提高车辆进站率和顾客回头率及油箱加满率,保证销售持续增长。

2017加油站市场调研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1.2017市场调研报告常用范文

2.2017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3.2017市场调研报告格式

4.2017市场调研报告

5.2017物流市场调研报告

6.关于2017市场调研报告

7.2017年建材市场调研报告

8.2017家具市场调研报告

客户调查报告篇4

宋先生的情况及意见其实是我国理财业务不断完善的必然结果。客户是否必须填写调查表格才能购买商业银行的理财计划?商业银行的做法是否侵犯了客户的隐私权?银行应采取哪些措施维护客户的权益?笔者认为这些都要依据法律、法规做出解答:

首先,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第22条的规定:“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理财规划、投资顾问、推介投资产品服务,应首先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目的,以及对相关风险的认知和承受能力,评估客户是否适合购买所推介的产品,并将有关评估意见告知客户,双方签字。”因此,客户在初次与某家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时,无论其办理哪类理财业务,都必须先填写调查表,以便商业银行了解其基本状况,判断客户是否适合银行推荐的理财产品,并制作有关的客户评估报告。尽管调查表的有些问题可能涉及到客户的隐私,但由于理财业务和客户风险判断息息相关,客户应予以配合。

其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第24条规定:“客户评估报告认为某一客户不适宜购买某一产品或计划,但客户仍然要求购买的,商业银行应制定专门的文件,列明商业银行的意见、客户的意愿和其他的必要说明,双方签字认可。”可见,只有填写了调查表,了解客户基本情况并制作了客户评估报告,才能更好地处理客户与银行二者的关系。

客户调查报告篇5

检查方法

1、查阅相关文件,检查营业部是否根据公司制度成立了反洗钱工作小组,并以书面文件形式确立了小组成员、反洗钱指定指定机构、反洗钱人员及岗位职责分工,是否按照公司制度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或细则,制定的办法是否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组织机构及岗位人员的调整是否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报备,是否将有关制度向当地监管局报送,是否及时报送反洗钱非现场信息季报、年报等。是否将员工履行反洗钱岗位职责等情况纳入考核机制。

2、查阅相关文件和记录,检查营业部是否制定了反洗钱培训工作计划,是否组织员工进行了反洗钱培训和学习,培训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是否有书面或影像记载,培训后是否组织考试、是否有反洗钱领导小组活动记录。

3、查看相关记录,检查营业部是否对客户进行反洗钱宣传教育,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是否有书面或影像记载。

4、进入反洗钱系统,查找可疑交易分析数据,根据这些分析数据调阅对应的调查记录及录入情况,检查营业部反洗钱指定人员是否按照公司制度及时对可疑交易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分析录入的要素是否规范和齐全,是否可以充分证明营业部分析的可疑交易结论是正确的,是否存在可疑交易及涉嫌恐怖融资可疑交易漏报情况,是否保存客户尽职调查书面资料,客户尽职调查书面资料分析是否全面、审核人是否均签字。

5、检查客户身份识别及持续识别情况及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情况:

抽查2014年营业部客户开户资料至少100份:重点抽查用临时身份证件开户的、客户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的、客户资产与年龄或职业不匹配的、只有资金不做交易其他情况的机构客户;抽查以及审计人员认为必要的自然人客户和机构客户。

(1)检查客户开户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齐全性

自然人客户身份识别:是否没有填写国籍(B股客户)、是否缺职业、缺行业、缺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联系方式,是否缺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二代身份证件是否没有反面复印件、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是否过有效期限等。

机构客户身份识别:是否缺住所、经营范围、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号码;是否缺可证明该客户依法设立或者可依法开展经营、社会活动的执照、证件或者文件的名称、号码;工商营业执照(正本或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国税、地税)以及法定代表人、人身份证件,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说明及上述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缺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的说明;是否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姓名、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且其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是否在有效期限内等。

(2)检查金证交易系统、影像系统中所记载的客户信息是否与客户开户资料信息完整和一致客户开户资料中记载的信息是否在金证交易系统、影像系统中完整体现,录入的信息是否一致。

(3)对身份证件过期的客户,营业部是否通知该类客户携带更新的有效身份证件亲临开户证券营业部办理身份证件更新手续,是否有留痕。

6、检查客户洗钱风险等级标注

反洗钱指定人员是否及时、准确地按照《公司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客户风险等级标注。抽查身份基本信息不全的客户,验证洗钱风险等级是否存在漏标注情况。如客户开户资料中缺职业信息,反洗钱指定人员是否在反洗钱系统中“是否具有客户身份信息资料不全的情况”进行洗钱风险等级标注的等。

7、检查营业部参加当地人民银行组织的反洗钱活动及以完成相关工作任务情况

营业部是否积极参加当地人民银行组织的反洗钱培训、反洗钱宣传月活动、是否积极配合司法机构协查案件情况及移送涉嫌洗钱犯罪信息等。

检查依据

1、《反洗钱法》;

2、《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3、《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4、《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5、《证券公司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指引》;

6、《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反洗钱内部控制暂行办法》

7、《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等。

客户调查报告篇6

关键词: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1)10-0061-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10.16

2006年,我国颁布的《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2号)以“客观标准”的形式明确了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48项可疑交易类型[1],成为现今反洗钱监管和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的主要依据。然而,部分“客观标准”由于没有适应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已明显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同时,金融机构在实际操作中过于依赖系统筛选上报可疑交易数据,缺乏主观分析识别,存在量大质差、报送要素不齐、重复报送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客观标准”没有根据金融业务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此问题在证券期货业方面表现明显,由于部分“客观标准”没有与证券期货业务及市场规则的不断发展相匹配,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和调整,缺乏现实性,使得这些标准难以适用,大量证券期货公司长期处于可疑交易零报告状态。

期货业实行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制度,期货保证金按规定在封闭圈内运行和管理。客户现金的收付及划转均在商业银行,且严格按照“哪里进,哪里出”的原则。客户必须向期货公司登记以本人名义开立的用于存取保证金的期货结算账户,期货公司和客户通过备案的期货保证金账户和登记的本人期货结算账户转账存取保证金。实行第三方存管模式的证券业亦然,客户用于投资的证券、资金资产被割裂开,证券公司管理客户资金资产的职能被银行所取代。因此,有关“现金收付”、“资金转入他人账户”的几项“客观标准”已经不再适用。

2007年颁布实施的《期货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期货交易的交割,由期货交易所统一组织进行”。据此,期货公司不再参与期货交割,与此相关的“客观标准”――“客户作为期货交易的卖方以进口货物进行交割时,不能提供完整的报关单证、完税凭证,或者提供伪造、变造的报关单证、完税凭证”自然也无法再适用。

鉴于证券期货业的交易特征,往往行情差的时期账户就会出现“闲置”,客户交易较少甚至不交易(有的甚至1年以上不交易),而行情好的时期往往客户会进行频繁、大量的交易,这种现象有一定的普适性,通常不被业内理解为异常。关于“长期不进行交易的客户或者闲置的账户突然启用进行大量交易”这一“客观标准”显然并未充分考虑到证券期货业的上述特征,该项标准缺乏现实性和合理性。

(二)可疑交易报告量大质差,情报利用价值较低

可疑交易制度实施以来,遇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报告数量过多,增长过猛。我国年接收的可疑交易报告量已经超过了国际其他反洗钱国家的总和。而与可疑交易报告的大量数据相比,其中具备情报价值,能够为司法机关从事侦查、、审判等提供线索的报告比例却很低。2008年,反洗钱监测中心共接收金融机构报送的可疑交易报告6891.5万份,当年人民银行共向侦查机关移送可疑交易线索(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占绝大部分)752起,仅占报告总数的0.001%。2009年,反洗钱监测中心共接收金融机构报送的可疑交易报告4293.3万份,当年人民银行共向侦查机关移送可疑交易线索654起,仅占报告总数的0.0015%。

从目前报送的可疑交易数据看,“防御性报告”特征比较明显。金融机构过于依赖电子技术筛选上报信息,缺乏有效的人工甄别和背景情况说明。有些金融机构通过技术手段筛选出数据以后,没有再次审查交易的背景、目的和性质,不论信息质量好坏、类型套用是否准确,一律当做可疑交易信息上报。报告的自我防御意识较强,重量不重质,认为不报、少报不如多报甚至滥报。此外,还存在大量的“重复性报告”,有的是同一份可疑交易报告在一天内连续报送了若干次,有的是多份可疑交易报告中存在大量雷同交易,这是过于依赖系统设置对数据进行不加审核的滚动、批量报送的结果。

(三)可疑交易报告没有很好与客户身份识别相结合,主体身份信息要素不完整

可疑交易报告要素的完整性及与客户身份识别的关联性明显不足。可疑交易主体的一些关键性的身份信息缺失。例如,单位客户大都缺少经营范围、注册资金、地址、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等信息;自然人客户大都缺少职业、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不重视可疑交易报告与客户身份识别的关联度,缺乏交易背景信息与可疑交易的结合说明。有些金融机构的可疑交易监测分析系统和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各自独立,互不相容,没有形成信息共享,割裂了可疑交易监测分析与客户身份识别两项工作,既没有在客户尽职调查中识别可疑交易,也没有在对异常数据的筛选分析中有效运用客户尽职调查成果。

(四)可疑交易报告主观分析判断明显不足,过于依赖系统

银行报告的可疑交易过于集中于“银行业可疑交易类型”的第(一)、(二)、(三)、(十六)等项,证券公司报告的可疑交易报告则以“证券业可疑交易类型”第(四)项为多等。因为这些类型都有明显的可量化指标,金融机构可以依赖电子系统进行设置和筛选,不做或者少做主观分析判断。与此对应,基于《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对异常情形进行主观分析报告的情形则几乎没有。

大量的可疑交易报告不对金额、频率、流向、背景、原因、目的、性质等进行详细分析,而是简单用类型代码代替,或简单照搬法律条文规定的可疑特征,描述过于雷同、程式化。

(五)存在大量类型套用不正确,或不应作为可疑交易报告而上报的情形

某些特征表述为“短期内资金分散转入、集中转出或者集中转入、分散转出,与客户身份、财务状况、经营业务明显不符”的报告,其中的交易却是atm取现或者柜台取现。某些特征表述为“短期内相同收付款人之间频繁发生资金收付,且交易金额接近大额交易标准”的报告,可疑主体的交易对手却是客户自己或者银行本身(实为银行内部转账)。某些特征表述为“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短期内频繁收取与其经营业务明显无关的汇款,或自然人客户短期内频繁收取法人、其他组织的汇款”的报告,但不对是否“与其经营业务明显无关”做出分析判断,其中反而存在不少明显与客户经营业务相关的交易。此外,还存在大量不应报告的交易类型,主要是交易一方为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还有银行发起的税款征收、银行电子汇划手续费等情形。

二、改进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调整“可疑交易类型”的刚性表述形式,增强制度的灵活性

建议不再将“可疑交易类型”以法律规范的形式进行刚性表述,即不再通过法律规定“客观标准”,而是借鉴一些欧洲国家如意大利的做法,对“可疑交易类型”采用更加灵活的表现形式,如通过“指引”、“参考要素”等形式,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些参考的可疑交易类型,金融机构可以结合自身业务实际,选择适用也可以选择不适用。同时,这些参考类型在文字表述上要更加弹性、原则性,不再出现诸如“短期系指10个工作日以内,含10个工作日”、“频繁系指交易行为营业日每天发生3次以上,或者营业日每天发生持续3天以上”等固定化、可量化指标,引导金融机构以主观分析为主识别和上报可疑交易,增强金融机构自主性。另外,人民银行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有关参考类型进行灵活调整、变动、更新,以适应金融业务发展的变化和需要,增强指标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二)强化可疑交易报告系统接受功能,加强监管力度

建议强化反洗钱监测中心可疑交易报告系统接受功能,对于金融机构上报的可疑交易报告存在缺少客户身份信息关键性要素的、明显属于“防御性报告”和“重复性报告”以及错报等情形的,一律退回金融机构补正。长期存在上述情形不予整改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可以给予警示,情形比较严重的,可以依法采取质询、约谈、甚至行政处罚等监管措施,督促金融机构改进。此外,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和宣传,让其非常熟悉主要洗钱手法和类型,提高对可疑交易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勤勉尽责”的原则,发挥主观能动性

建议转变监管思路,在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活动中,以考察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流程的科学合理性和制度的执行效果为重点,关注金融机构在可疑交易监测中的整体风险控制能力。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勤勉尽责”原则开展可疑交易报告工作,不因金融机构仅仅漏报某些符合“客观标准”的可疑交易而认定其违规,而是通过金融机构识别可疑交易的内控制度、流程设计、人工分析记录等,全面考察金融机构是否按照“勤勉尽责”的原则对异常交易进行合理的人工分析识别,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此为基础来评价、指导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工作。

(四)建立反洗钱激励措施,调动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积极性

建议在监管活动中晚上反洗钱正向激励措施,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促成金融机构由“恐惧性”的防御性报告转变为“自愿性”的有情报价值的报告。对于那些提供了有价值的可疑交易线索、协助破获案件的金融机构,按贡献大小,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其中奖励资金可以来源于财政转款,也可从相关的罚没收入中提取一部分设立奖励基金;精神上的奖励则可以采用嘉奖、全国或者全辖通报表扬等等。对于那些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扎实开展可疑交易识别报告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金融机构,在给予较高评价的同时,可对其这方面工作相应减少监管资源的投入。建立可疑交易报告违规信息披露制度,向全体金融机构传递可疑交易报告监管政策导向,引导金融机构做出正确反应。

客户调查报告篇7

一、全人征信业务服务公众和社会功能明显增强

(一)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量显著上升,关注自己信用情况的人逐渐增多

个人征信系统是我国信用体系的基础设施,随着国家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力度加大,以及我们对征信知识的大力宣传,使社会信用环境逐渐改善,公民的信用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因此个人信用信息的查询需求逐年增加,主动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人增多,越来越多的公民开始关注自己的个人信用情况,尤其是公务员、在校大学生表现更为突出,调查显示,2009年查询数量125人,2010年查询256人,2011年查询304人,2012年查询431人,2013年9月末查询493人,从统计数据明显看出,个人信用信息本人查询量大幅度增长。

(二)信用报告本人查询原因呈多样化

个人征信业务开展虽然时间较短,但已应用到多个领域,通过了解查询人和对查询申请表进行抽样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查询情况:一是申请商品房贷款;二是了解本人信用记录;三是申请信用卡被拒;四是申请异议处理;五是为他人担保被拒。此外还有求职应聘、出国留学申请等需要查询的。从中我们发现申请商品房贷款需要查询的比例较大,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一定的关联,某方面反映了国家对房产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楼市情况。近几年,我县商品房销售呈大量增长趋势,相应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量也随着增加,其变动趋势与商品房销售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商品房销售量大,前来查询个人信用信息的人就多,否则相反,因此表明商品房销售对个人征信本人查询量有显著性影响,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量随着本县商品房销售量的变动而变动,反映出楼市波动成为影响个人征信本人查询量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着人们在办理信贷业务前了解自己的信用记录意识的加强,主动查询量的不断增多,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楼市的变化情况;其次是“了解本人信用记录”也占了较大的比例,说明公民的信用意识在不断增强。由此看出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业务的开展较好地发挥了信用信息服务社会的职能。

(三)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外来人口占比较大,多为房贷需要

由于本县口岸县城,资源富集,气候适宜,环境幽雅,因此吸引了很多外地从业人士和农民工来本市发展,调查显示,他们中有很多人在本地没有住房,且具有很强的购买力。房产局数据显示,购买商品群体中,外地人口购买占20%,本地居民购买占20%,本地居民商品房动迁安置占20%,可见外地人是商品房购买的主力军,由于购买商品房大部分都需要贷款,而贷款的前提是要提供人民银行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所以前来人民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外来人口较多,从而增加了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数量,加重了基层人民银行征信部门查询任务,基层人民银行为此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二、个人不良信用记录成因

(一)个人信用意识不强千万的不良信用记录

一是部分持卡人对信用卡的使用比较随意,信用卡透支后,未按照与发卡行约定期限按时不还款,导致出现个人不良信用记录。二是对个人身份证等身份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将身份证等有效证件随意借予他人使用或由于保护不慎被盗,并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从而导致出现不良信用记录。三是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对相关合同条款理解不到位,甚至只是模糊的知晓自己的还款付息义务,这种现象导致客户在实际中不能完全正确的发行自己的相关义务,进而出现不良记录。

(二)银行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良信用记录

一是由于利率调整,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的不良信用记录。二是由于商业银行信息上报质量不高而导致的不良信用记录。三是部分商业银行业务人员主观动机存在瑕疵,基于业绩追求,存在有意或无意忽略其对客户应尽的告知义务,拖延客户的透支金额和透支时间等,导致客户被动违约出现不良信用记录。

(三)未激活信用卡年费形成的不良信用记录

我们发现信用卡方面的异议,大都是由于年费产生的,通过了解查询人,通常是商业银行业务人员对群众性客户进行营销时会出现对某一群体客户进行批量办卡的情况,但很多客户实际上并没有信用卡的业务需要,同时也没有用卡的习惯,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未激活信用卡,而且办卡不知道未激活信用卡会产生年费,所欠年费被报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就产生了连续多期的逾期记录。

(四)系统数据更新不及时产生的不良信用记录

个人征信系统中数据一般是按月进行数据更新的,但也有借款人已经还了所欠银行贷款或已经解除了担保合同几个月或几年之后,发现在作用报告上仍显示借款余额或担保信息,此类现象的原因,一是贷款结清数据没有通过校验程序,而返回的错误信息商业银行未及时更正并重新上报,导致客户的贷款一直显示未结清。二是个别商业银行数据接口程序存在问题,商业银行在进行接口程序开发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到结清数据问题,导致最后一笔结清数据无法提取上报,使客户贷款一直停滞在未结清状态或担保额度与余额都为零但信息仍存在,严重影响了客户真实的信用情况。

(五)新增收费项目扣款产生的不良信用记录

商业银行目前开发出很多增值业务,典型的如短信提示业务,在客户与银行信用关系后,对在客户约定还款日前发短信提醒客户,开始时短信一般时免费的,但后期可能会改为收费,费用由还款账户扣除,改为收费时如果客户并不清楚,或没有得到及时的通知,就会增加客户的还款金额,如果客户还按原来的还款金额还款,账户中还款金额就会不足,千万客户连续多期违约。

三、对策建议

第一,切实加强征信体制建设,提高个人征信系统的影响力。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载体,加强征信知识宣传,获救其审慎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注重对细节的把握,明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其对身份信息保护的警觉,从而提升个人信用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第二,高度重视,提高征信数据报送质量,各商业银行作为征信系统的原始数据端,应按时保质保量的报送相关数据,人民银行征信监管部门应定期开展征信检查,强化征信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制度性要求,用制度规范业务行为、保障报务质量。

客户调查报告篇8

新兴服务挤压传统门户

2006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个人消费市场总规模约为2767.46亿元,同比增长47%,包括上网、购物、玩游戏等各种在线支出在内的人均月消费水平为169.57元。在本次调查所涉及的50个互联网细分市场领域中,最受关注的网络广告(不含搜索引擎在内)、网络游戏两个领域,2006年的市场营收规模分别达到49.8亿元和59.6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50.91%和61.96%。预计今明两年,在基数已经比较高的情况下,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依然分别保持51.8%和55.6%的增长。

搜索引擎、即时通讯等各种新兴互联网服务的发展,对门户等传统互联网服务正在产生较强的市场分流和资源挤压作用。搜索引擎在2006年的增长率领先门户11.16个百分点,2006年其市场规模达到15.71亿元。报告数据还显示,2006年播客/视频分享网站受众规模已经达到7600万人。作为刚刚兴起的带有web2.0特征的互联网服务,它们已经迅速得到大众青睐,其用户规模甚至已经超过B2C电子商务、汽车、房地产等一些发展多年的传统互联网服务。搜索引擎、综合门户、电子邮件等16个互联网领域的用户规模已经超过1亿人。

web2.0服务领跑市场

本次调查增加了用户年到达率的统计。这是指某项互联网服务过去一年中所到达的使用过该服务的用户的数量占中国互联网用户总规模的相对比例,以单一用户(而非ip)为基本单位。

客户调查报告篇9

一、提高素质,强化对贷后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要做好贷后管理工作,贷后管理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彻底扭转重贷轻管的思想。曾有人讲,“千重要,万重要,防范风险最重要;千辛苦,万辛苦,出了风险白辛苦;千成绩,万成绩,出了风险没成绩”。贷后管理人员在积极配合好营销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认识贷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贷后管理水平。

1.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建行总行、省行及监管部门适时调整信贷政策,统一规范信贷管理,建行内部相关政策和操作系统也随之更新完善。因此,贷后人员在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国家行业政策变化的同时,更要加强对《信贷手册》、《贷后管理办法》、《中小企业经营中心业务操作手册》以及各信贷产品操作流程等一系列信贷政策和信贷业务知识的学习,做到耳熟能详。

2.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做好贷后管理工作是防范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信贷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高度负责、勇于奉献的精神。

3.提前介入,早做准备。从客户的调查、材料的组织过程中,信贷经理就要了解生产、销售、上下游、旺淡季、盈亏状况等基本情况;同时,信贷经理应经常与客户经理交流、分析,共同对客户做出判断。

4.超前思维,提高主动性。对小企业的贷后管理工作,仅靠贷后管理人员亲历亲为是不够的,必须协同作战。贷后管理人员必须超前思维,抓住信贷投放初期、授信到期、每月结息、季度清分、评级到期、授信到期、客户财务报告日、客户证照到期日等关键时间点,提前安排,尽早与相关部门和客户经理做好沟通,充分利用他们掌握的客户信息,以夯实风险管理的基础。

二、扎实工作,严防信用风险的发生

在小企业贷后管理工作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首次检查报告。贷款发放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首次检查报告,首次检查报告的重点,一是贷款用途应与授信方案、贷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一致,二是支付方式符合监管部门规定。同时,提交能佐证的购货合同和支付凭证。

2.月度走访记录。授信业务过程中,应每月对客户进行走访,在现场走访前,要做好访前准备,充分了解银行各部门已掌握的有关客户信息,明确走访的重点。走访内容主要包括: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管理状况、财务状况、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职工的稳定性和精神状态、生产经营环境,以及主要负责人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思路、管理理念和对企业当前存在问题的认识等。对以上调查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录入月度走访记录。

3.季度检查报告。对存量贷款客户要在每月走访的基础上,进行季度检查,并形成季度检查报告。

4.提高管理效益,降低经济资本占用。(1)建好用好管理台账。养成每天上班后、下班前查阅台账的良好工作习惯,对授信到期、评级到期、季度清分等关键时间点,做好与有关部门和客户经理的对接,提前安排,早作准备,严防评级授信间断点的出现。(2)及时提醒和催促客户按时归还贷款本息。

5.充分运用系统信息,熟练应用CLpm和oCRm。贷后人员在每天上班后、下班前查阅台账的同时,对需要的客户信息可以通过CLpm和oCRm进行提取查询,与现场走访情况、行业市场状况、企业财务数据等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做出自己的理性判断。

6.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在贷后管理中,应注重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经营影响方面的信息搜集。在客户走访中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对现场和非现场采集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企业经营中的风险点,及时向领导反馈汇报,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化解建议。

客户调查报告篇10

信用管理咨询,为企业进行全面诊断

信用管理咨询主要为企业融资、上市、信用风险管理、商账管理等业务提供咨询服务。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企业在信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职能设置不合理,专业人才和技术手段缺乏、风险控制能力低等问题。专业化的征信机构,能够为赊销企业提供整套的信用风险解决方案,协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具体包括信用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客户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标准化信用申请和批准程序,制定信用额度确立规则、明确信用管理部门职能责任、提供数据管理技术和软件支持等。2005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将“信用管理师”列为新兴职业,各省,市的信用管理师培训和认证工作相继展开,针对企业对信用管理人才需求激增的状况,征信机构纷纷举办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培训课程,帮助企业培养优秀的信用管理师队伍,这些课程涉及财务会计、信用管理、统计、经济贸易、法律等相关知识领域。

企业资信调查。防范风险于未然

企业资信调查和由此产生的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的基础和核心产品。征信机构接受企业委托,依法通过信息查询、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和评价被调查对象的信用状况,生成信用报告,为委托企业查找目标客户、签约、授信、账款管理、处理逾期账款和经济纠纷等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企业信用报告反映了企业的基本概况、经营管理情况、财务情况、金融业务情况,公共信息等,能为使用者提供可靠,完善和全面的信用信息支持,帮助授信企业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程度,决定可否与其进行信用交易,以及做多大额度的信用交易能够安全收回货款,一般在报告开头或结尾处还会给出建议授信额度,并提示被调查对象的信用交易风险。

由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截至2010年底,已经为近1700万户企业和7.77亿多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由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企业信用报告一般包括了企业基本信息、信贷交易信息、欠税信息、拖欠工资信息、法院判决和执行信息,行政许可信息、资质信息,行政处罚和奖励信息、养老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缴存等信息,通过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提供信用报告查询和信息查询两类服务。征信中心还面向商业银行提供定向服务、集团关联企业查询和信贷结构数据分析服务,并积极开发中小企业信用评分、风险组合管理、合规性预警分析等产品,不断提升系统应用价值。商业化运营的征信机构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目的和需求,为客户提供各种版本的信用报告,形成特色服务。例如华夏邓白氏公司的付款信息交流计划,它是一项追踪客户过往付款表现的信用管理工具,参与企业可以查询全球参与付款交流计划的任意企业商业往来的付款情况,但是作为义务需要每月提交与自己有业务往来客户的应收账款表,具体做法是各供应商将赊销款项的账龄信息至付款交流平台,付款信息交流平台为这个数据平台提供专业的数据处理和信息整合,提供24小时在线查询,实现客户信用信息的共享,全球有7000家企业参加了该计划,在国内有6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了20多万家客户的应收账款情况。再比如新华信公司的财务风险指数报告,该报告根据新华信数据库中10万份模型样本的计算结果,选取“全部累计百分比”、“好企业累计百分比”和“差企业累计百分比”三个指标,预测目标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破产的可能性。

信用评级和信用评分,信用风险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