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十篇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十篇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12:57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1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用在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地方,这样,才有利于更也突出教学重点,攻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地构建新的认崐识结构,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要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我觉得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学习计算机是开展计算辅助教学的基础,为了培养出顺应时代的人才,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都要克服学习计算机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尽快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些老教师认为自己年龄大了,不必要学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只要你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使用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就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了,教育局现在正准备对乡、镇、场学校的老师进行免费培训计算机的使用方法,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提高乡、镇、场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途径。

    2、不能把它当成“灌输”的工具

    现代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教学手段、方法的统一,多媒体计算机应服务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服务于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切不可让多媒体成为课堂的主角,大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因为计算机教学始终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

    3、不能滥用多媒体

    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用在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地方,这样才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果在什么地方都用多媒体,甚至为了用多媒体而去用多媒体,就成了滥用,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如在教学测量线段长度时,教师使用教学软件,先出示一条线段和一把尺,然后移动尺使零刻度对齐线段和一端,再读出线段另一的刻度,就是线的长度,整个测量过程清晰明了,学生也学会了怎样测量线段的长度,但此时屏幕上显示的长度是经投影放大的,并不是实际的长度,学生虽然学会了测量的一般方法,但学生此时建立了一个错误的长度的概念,这给学生带来负面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教学实际中,只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测量,教师适当引崐导,学生就能掌握。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点,服务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知识与趣味性相结合。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2

关键词:科学课堂乱变成活智静美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并且,科学课的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所以,课改后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许多课的教学内容都增加了学生的实验内容。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大量的实验材料、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学生讨论、交流等,这些都使科学课变得丰富起来。再加上平时的语文、数学课上学生很少有动手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所以,在科学课上,面对大量的材料、面对一个个诱人的活动,学生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这就会让人觉得科学课堂上纪律不好,太“乱”。

那如何把这种“乱”进行转化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将课堂中的“乱”变成“活”。

1、做好课前充分的准备。

教师备好课,选择好适合本班学生和教材特点的教学方法。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采的,课前准备好有结构的材料,并且让材料充足而实用是课堂有效的关键。例如,教学《溶解》一课,教师课前要准备好充足的材料,如食盐、小棒、热水、冷水、冰糖、沙子、面粉、白糖、土块、烧杯、高猛酸钾等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物”可玩,同时能够被这些丰富的材料吸引着去探究、研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乱”。这样,科学课堂的“乱”在大量的实验材料面前就变成了“活”。

2、改进教学,让科学课堂“活”而不“乱”。

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采的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去教学,让科学课堂活而不乱。

例如,教学《声音的产生》,如果仅仅用教材里的方法------音叉和军鼓来验证声音的产生,我认为课堂纪律一定会显得很好,不会有乱的感觉,但事实证明,仅用一两种器材来说明一个道理,得出的结论未免过于牵强。所以,我在教学时,就选择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巧用了许多音乐的器材,让学生去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如音叉、沙锤、碰钟、三角铁、军鼓、锣、吉他等器材。

教学时,我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有的小组利用音叉做实验,有的小组用沙锤,有的小组用碰钟,有的小组用军鼓,并在军鼓上放了几粒黄豆,有的用三角铁,有的用锣,还有的小组弹起了吉他等。通过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学生各自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研究,整个课堂探究的气氛浓厚,但活而不乱。

二、将课堂中的“乱”变成“智”。

科学课堂需要智慧的课堂,而材料的展现是否恰到好处,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它能使课堂中的“乱”变成“智”。

科学课堂乱的原因有很多时候是因为课堂上的材料太多。所以,材料的展现要有层次性。

一节课中教师往往要给学生呈现许多材料。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更深入,使学生能够一步步地进行探究和研讨,同时,避免材料多,造成学生乱的现象。那么,实验材料的呈现应该有层次性。例如学习《空气在哪里》,教学中要涉及几个层次的探究活动。如先让学生找到周围的空气,认识空气的性质。这时,教师可用信封装上塑料袋、气球、扇子、注射器、吸管等材料,让学生通过用塑料袋装空气,用嘴吹气球、用扇子风,用注射器往水中打气或者用吸管往水中吹等方法,认识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再让学生探究空气占据空间。这时用到纸团、烧杯、抹布、水槽、水等。最后,再让学生研究空气可以流动,这时,教师再发所需要的材料。如果将所有的材料一同交给学生,学生面对一大堆的材料,不知从何处探究,课堂上便会真正地“乱”起来。所以,教师分层次地将实验材料展现给学生,学生既探究出了知识,又会使课堂实验时的“乱”变成了“智”。我在教学时,采用分层次地给学生呈现材料,实验效果非常好。

三、将课堂中的“乱”变成“静”。

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各小组同学要交流自己的发现。交流是集思广益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获得科学结论的重要途径。但我发现这时候,往往会有如下现象:一些同学继续摆弄手中的器材,对别人的发言不理不睬,还有的同学忙着和自己小组的同学交流,还有的同学不停地打断别人的发言等。总之会经常看到发言学生的声音被淹没于七嘴八舌之中,结果大家都各说各的,一无所获。这样的交流其实是没有效果的。同时,我认为,这时候确实有点“乱”了。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对课堂进行调控。因为,这时我们需要安静的课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进一步消化,并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所以,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学习别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要巧用自己的智慧,将课堂中的“乱”变成“静”。

四、让学生在“乱”中学到知识,在“乱”中获得“美”。

课堂中的“乱”有时并不是真正的“乱”,而是学生真正的探究学习,而这种“乱”就是一种美。例如学习《做一块卵石》一课,学生在做模拟卵石形成的实验。因为要用碎砖块模拟自然界中的石块由于水的冲刷、相互碰撞、摩擦最后变成“卵石”的过程,于是课堂上有的同学用锤子将砖块敲碎,有的同学用两块碎砖块相互磨擦,有的同学拿着砖块在地上磨来磨去,有的同学将碎砖块放入盛水的瓶中盖上盖子,并使劲地摇晃,一会儿又拿出来观察,其间,我们还不时会听到学生的尖叫声。教室里乱了。但我认为,在同学们有序的探究活动中,这种“乱”已变成了真正的“美”。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3

一、美国生物课程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态度教育

美国重视科学素质培养始于60年代初,到90年代提出2061计划更把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作为科学教育的目标。就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而言,60年代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和技能,教材中的体现是增加大量的实验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放在首位。如《生命科学的概念与挑战》,第一单元为“科学方法与技能”,讲了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生命科学、什么是科学技能、什么是科学方法、什么是科学实验、什么是测量系统、你如何用测量系统进行测量、显微镜是什么、显微镜的结构。在整套教材每一章后面都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内容,它们是:生命科学生涯、科学联系、科学研究人员、科学与社会、(学校)活动、科学回顾、课下活动。

又如《生命科学的焦点》,它也将“科学方法”作为独立的一章,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并将相应的训练体现于教材中心。[1]其对科学方法训练的目的要求为:

1.使学生了解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包括:明确问题——收集资料——提出假说——验证假说——接受或摒弃假说——得出并报告结果。

2.使学生掌握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一系列过程技能。其中基本的过程技能有:观察、分类、推论、交流、认识和利用空间关系、测量、应用数学方法;复杂的过程技能有:解释资料、形成假说、分解和控制变量、实验、构建模型、形成操作性定义。[2]

美国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及技能教育,科学方法的训练内容也比较全面。2061计划中指出:各种科学领域中知识的探索和技术的应用都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新设备的出现而不断变化,但各种科学探索的过程是相似的,科学研究都需要有证据、可以进行操作的假设、逻辑及理论上的分析、得出并解释理论结果、努力识别和避免偏见。[3]因此,美国更注重行为教育而非单纯的理论学习。例如,对喝生水会引起疾病问题的学习,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生水里有细菌、不卫生,而是让学生对生水进行卫生检查、测定,并提供多种有关的数据和材料,然后由学生分析自己的研究结果和材料,回答为什么不能喝生水。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这些简单的科学研究过程,学习和应用科学方法,并懂得了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正是美国的科学教育重视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和素质的体现。

此外,通过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和进展、了解科学家的工作、回顾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也可从中学到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并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联系及科学的本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设计和结果,要求学生各自报告结果、开展讨论、各抒己见、大胆怀疑,体现了科学态度的培养,并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二、英国生物课程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态度教育

与美国相同,英国也是在科学教育中重视科学方法训练和科学态度培养的国家。在60年代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英国推出的纳菲尔德生物学就具有此明显的特点。如它的教师指导书中指出:要训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计划的方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特别是应用对照);使学生懂得生物学不仅建立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怀疑、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及互相交流的基础上。[4]在教材的编写上也体现了这种要求。如《生物学引论》[5]即是其中一套教材,其中充满了科学研究的气氛。

1.将“探究—发现”教学理论引入教材

教材在编写方式上注重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每章教材的开始总是以谈话式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然后,指出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的结构反复出现,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己获取有关的知识。例如,第四章“生命是如何开始的”,连续让学生进行如下活动:观察煮熟的鸡卵、观察生鸡卵、观察开始孵化了的鸡卵,在暖房参加鸡卵孵化的管理工作。随着这些活动的逐步进行,学生的知识逐渐增加,最后达到对鸡卵的结构、受精卵的产生、鸡的个体发育等知识的学习。在一些不易安排学生活动的地方,教材采取对可能进行的活动、可能发生的现象等进行描述的方式,提供学习的背景知识,然后提出问题。所以整套教材没有纯粹的学术知识的介绍,而是提供了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材料。

2.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

首先,教材用两章的篇幅将研究生物的方式、方法交给学生,这里包括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步骤和方法。第一章“研究生物”分为以下几部分:(1)研究什么。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生命现象,及我们可以在哪发现生物体;(2)你发现了什么。使用放大镜分类鉴别所观察的生物体。给出近30种动物的图画,让学生按这些动物进行观察,并试着进行分类;(3)从其它方面研究生物。观察动物的结构,研究动物的运动,寻找动物活动的证据;(4)观察研究动物的各种行为。这里以研究动物为例,介绍了两种研究方法:观察法、分类法。提示了科学研究应从问题开始,首先应明确研究什么,接下来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研究。使学生明白研究内容及相应方法。第二章介绍了测量、记录、数据处理、分析等方法,学生练习列表、填表、绘图表等技能。

其次,将观察、实验有机地融入课文中。课文的编排是按提出问题、实验活动,再提出问题,再实验的方式,处处闪烁着科学研究的火花。

第三,每章后都提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背景材料,介绍有关的科学发现过程,这是可供学生阅读的学习材料。在这些资料中,包括了科学研究的步骤、方法,更重要的是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这些思维过程正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过程。

不难想象,教材的这种编写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80年代中期以来,英国政府开始制订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其科学课程中主要关注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意识、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教育,对于概念学习的要求层次并不高,对于科学方法训练的要求比较全面。如1995年的《国家科学课程》中对11~14岁学生的实验与调查能力要求是:设计实验过程;收集证据资料;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认识所获资料中的优点与不足。[6]北方考试与评价委员会制定的1998年《生物学》教学大纲中有关的评价目标为:在进行实验和调查活动中,学生能设计活动程序,用正确而系统的方法进行测量、观察、分析和评价资料,并将其与科学知识相联系;交流科学观察的结果和思想,用一系列科技术语及恰当的科学和数学方法进行讨论;评价有关的科学信息,并从中作出有见解的判断。[7]

可见,英国的生物学课程不仅重视系统的科学方法的训练,还将设计实验及科研过程纳入教学要求,要获得中学普通证书,学生还必须具备进行科学交流及评价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释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勇于并能够提出独到见解。这些要求将科学方法教育与科学品质培养提到了相当的高度。

科学教育在重视训练科学方法的同时,重视科学态度教育。如实事求是、独立思维的科学态度;加强学生的集体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培养;重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等等。如初中的科学教学目标中规定,在一系列探索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合作;鼓励学生在成员不同的各种小组中活动,发挥各种作用,包括领导作用,小组可以由两人组成到由全班学生组成;鼓励学生自省他们对小组活动有何贡献并发展合作精神及集体工作能力。教学目标还规定,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认识并报告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和不准确的根源,识别异常结果并在可能时予以考虑;鼓励他们意识到他们探索活动的局限性,从而知道并非所有的探索活动都能获得保险的、“正确的”解答。

三、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美英中学生物课程教材中的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教育,在以下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全面而完善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认识与训练。使学生认识、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训练其使用有关的具体方法完成每一步骤,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我国中学生物教材中,在体现科学方法训练方面还不够全面,主要是简单的具体方法训练,如观察、分类、实验等,对于如何发现并提出问题、形成假说、设计实验、模型化、给出定义等则没有体现或体现不够充分。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力是科学素质之冠上的一颗明珠,科学方法教育的成功导致创造力的提高。英国生物课程中对于实验设计能力的要求,美国生物教材中大量的学生“课下活动”,这都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表现。另外,他们都注重鼓励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畅述自己的观点。这种求新、求异的精神,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这一点在我国的文化及教育中是极其薄弱的,甚至是被压抑的,我们的课程教材改革应在这方面勇于革新和突破。

3.多渠道的信息交流能力训练和集体协作精神教育。信息的获取与交流将是信息时代公民的生命,与他人的友好合作是信息时展的重要基础,美英的科学教育都看到了这一点。如他们都提倡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学生既要进行语言交流,还要写出各自的研究报告进行书面交流;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美国2061计划关于“科学的思维”中专门提出交流技能,要求从一般阅读到能清楚地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阐述基本观点、指示和信息;用表格和简图组织信息,绘制草图;阅读和理解大众媒体中出现的科技新闻。我国的教育往往把交流能力的训练归于语言课、把集体精神的培养归于思想品德课,这种泾渭分明的划分是无益的。我们的生物课程教材改革,应打破这种框架的束缚,在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上有所加强,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上有所体现。

4.注重科学史教育。美英教材中都有大量的科学史料,以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正如美国的2061计划所说,科学训练的详细知识本身即是一系列有说服力的世界观。2061计划还指出:科学素质包括按照文化和智慧的发展史来看待科学探索。它包括知道科学世界观来源于长期积累下来的许多小发现和认识世界的方法的迅速改革;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些特殊事件及我们的文化传统是非常有益的;懂得一些被证实了的重要思想,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事物的产生原理是非常有用的。我国的生物教材改革在此方面有所改观,但只是出现于阅读材料中极少量的内容,阅读材料应去掉一般性科普知识介绍,加强生物学发展史、生物学家生平、生物学知识与社会、生物学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介绍。

【参考文献】

[1]charlesh.heimlerconstultantt.daviklockovrd,focusonlifescience,publishedbychaulse.merrillpublishingco.1981,22—34.

[2,4]王志宏.将科学方法训练纳入初中生物课程[j].学科教育,1998,(10):9。

[3]j.rutherford,project2061:promotingscienceandtechnologyliteracy,innovationsinscienceandtechnologyeducation,editedbyedgarw.jenkins,unesco.publish,1997.

[5]cracemonger,introducinglivingthings,publishedbylongmangrouplimited,1982,page1—29.47—61.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4

一、善用材料结构,找准小组实验的切入点

小组实验离不开材料。教师在课前需做好对材料的提前预测,在课中提供有结构的材料,适度安排小组实验活动。可是有些科学课中的材料比较复杂,令教师在准备上存在着各种困难。

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教师主要为学生准备三份材料:第一份是一组生活材料:泡沫塑料、胡萝卜、石块、蜡烛、橡皮、回形针、空瓶子等物体,主要引发学生与原认知的冲突,形成物体的沉浮似乎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的意识;第二份和第三份均是控制变量的材料:工具箱中提供的轻重一样、大小不同的塑料圆柱体和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塑料球,使学生发现,质量相等时,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大小相等时,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再如《做一个钟摆》一课,教材中建议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根粗细大小一样的直木条,并利用易拉罐底制作一个金属圆片,要求圆片能够在木条上自由移动,让学生通过这种材料来研究重物位置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面对像《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类课中比较繁琐的材料,像《做一个钟摆》这一类课中需要教师动手制作的材料,很多教师由于资源、时间、精力等原因,通常会在课中用演示实验代替小组实验展开教学。分析这样的课,我们发现,关键是材料的结构没有与教师现有的资源条件很好地统一。其实在《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中,材料选择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要材料,乒乓球、橡皮、笔、小刀、铅笔、小瓶子等等,让学生自主准备,教师再准备两组材料:工具箱中提供的轻重一样、大小不同的塑料圆柱体和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塑料球,我们的切入点是“比较老师准备的材料与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的不同点”,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材料到实验用的材料,从不控制变量到控制变量,在结构材料的有序引领下根据一系列事实证据不断修正自己对物体沉浮的初始认识,最终发现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在《做一个钟摆》一课中,材料准备其实很容易,因为在教学工具箱中有一个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材料,其中的摆锤是一根铁丝和一个能在铁丝上移动的圆形重物,我们可以以这个材料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实验。

有些材料是学生容易准备的,我们可以向学生征集并进行必要的筛选,教师只要准备一些学生难办到的材料即可,这样既可以让教师腾出准备繁琐材料的时间来用心琢磨学生和教材,又能让学生从材料准备中增强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建立持久探究的热情。有些材料在科学教学工具箱里、在学生学具袋里、在学校仪器室中现成有,我们可以以这些材料为切入点,适度安排小组实验活动。

二、巧挖学生经验,寻找小组实验的平衡点

小组实验的内容应该是在多数学生认知范围之内的,是学生能够探究的,应该遵守“难度大于个体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如果我们违反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任意拔高或降低实验的要求,不仅不利于学生有效探究,而且会挫伤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做一个钟摆》一课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得到了重物的位置与摆的快慢的关系,我们来看一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单: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出示任务:小组合作制作一个30秒摆动30次的钟摆。任务布置下去没过1分钟,一些小组就完成了,因为通过刚才的实验,学生的经验是当重物在中部的时候1秒差不多摆动1次,只要稍微调整重物位置即可。这样的任务过于简单,思维含量太低,是不适宜小组合作学习的。

在第二次教学时,教师把制作30秒摆动30次的钟摆改成了制作1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而且在小组合作前,先让学生思考对于这个任务,我们手中的材料能不能挑战成功。学生马上陷入了沉思,发现手中的这套材料已经无法达到目的,有学生认为要加长线,有学生认为要加长铁丝。此时教师出示一根栓了一颗螺帽的长线,让学生用这种材料制作一个1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由于1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的摆长在107厘米左右,但学生并不知情,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变摆长的过程中,能更深入地了解摆长与摆的快慢的关系,并为下节课《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做好铺垫。

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并不是一张一无所有的白纸,他们对眼前的客观世界有着自己的认识和解释,这是他们理解新事物的基础。教师应尊重并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想法,了解他们的前概念水平,并以它们为基础,适度安排小组实验活动。如《用橡皮筋作动力小车》一课,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一课中重力小车的经验,安装橡皮筋动力小车正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因此在布置任务后,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中的提示并制作,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时不失时机地巧妙点拨,鼓励学生。

三、读深教材内容,摸清小组实验的落脚点

现行的科学教材是集广大科学教育专家的智慧编写而成的,教师应该在“教教材”的基础上“用教材教”。一线教师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资源条件,应该读透教材内容,适度安排小组实验活动。

【案例】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在《摆的研究》一课中,教学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时,主要有以下两种典型的处理方法:

方法一:

1.预测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学生预测可能与摆锤轻重、摆绳长度和摆的幅度有关。)

2.制定研究计划,交流实验注意点。

3.学生依次开展实验研究各种因素。

方法二:

1.预测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学生预测可能与摆锤轻重、摆绳长度和摆的幅度有关。)

2.教师演示实验研究摆的幅度,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的幅度没有多大关系。

3.制定研究计划,交流实验注意点。

4.小组合作研究“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5.小组合作研究“摆锤轻重”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方法一中,经学生预测后,教师请学生选取因素并依次开展实验研究,看似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其实是影响了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因为摆锤、摆绳和摆幅这三个因素,学生还不具备筛选的能力,而且“摆幅”这一因素使学生很难控制实验。课中,实验过程和汇报交流环节都非常坎坷,究其原因是教师在理解教材上出现了偏差。方法二中,在小组合作研究摆绳长度、摆锤轻重这两个因素前,教师首先用演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摆幅与摆的快慢无关,而没有让学生小组实验研究,笔者认为这样的处理非常恰当,因为研究摆的快慢与摆幅的关系不是这节课的重点,排除了摆幅,学生就能更加高效地研究摆绳长度、摆锤轻重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5

一、存在的问题

1.科学教材把握难了

翻开科学教材我们不难看出,图片占据了教材绝大多数的版面,叙述性的文字少得可怜。知识点的隐藏性使教师更加难以把握,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好多知识自己弄不明白,备起课来感到困难重重,不知道该怎样去讲,课堂上当学生提出质疑时不能给予正确答复,常会出现老师讲的模棱两可,学生听的稀里糊涂、一头雾水。

2.科学课难上了

我有这样的教学现象: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教案、准备材料、制作教具,结果在课堂上要么学生提不出问题冷了场,要么是瞎提问题乱了场;课前准备的材料经常是蜻蜓点水走过场;讨论、交流时,学生出不了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结果又收不了场。

3.科学课难评价了

我在上课出现了这样的教学现象: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讨论、合作、交流等,气氛热烈又踊跃,有时一次探究活动下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很差。我常常反思这是不是一节好课呢?到底该如何上好科学课呢?

二、处理的对策及方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实践,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

1.把握科学教材重难点,仔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吃透教材个章节内在的联系,找准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的切入点。一些看似简单的图画,却融入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多种常见和常用物品,蕴涵了材料的多样性和物品的丰富性,给我们指出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和教学资源的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取舍、删改和增减等处理,也就是开发教材。这对教师自身素质来说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发教材并不是说可以任意处理教材,教材是开发课程资源的结果,是编者依据课程标准、按照教学实际精心组织和选择材料的产物。因此,对教材的处理要吃透课程标准要求;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结合学生的原有基础准确处理教材。一句话,教师把握教材、处理教材其最终落脚点是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收获和发展。

2.教师提高认识,强化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时能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从不同的方面提出有价值、能研究的问题。

比如:课前的一个实验、一个游戏、一个事物的导入旨在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如果一连七八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没有脱离一个思路,那么继续让学生问下去,学生肯定是乱问瞎问了,这时就要发挥我们老师的指导作用不能袖手旁观。

3.放开手脚,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

教师舍不得让学生自己去花时间,总是把课堂时间占为己有。比如:准备了一束花,没有让学生去观察;准备了挂图,没有让学生去细看;要求小组讨论,学生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便组织交流。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把精心准备来的材料让学生用好用够?我想还得从老师身上找原因,习惯于主宰课堂的老师,必须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老师课前准备材料,必须经过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一个筛选、整合的过程,把真正有结构的材料展现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应有的功效,让学生“玩”得有兴趣、有意义。?如我在执教《浮力》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知道水除了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外还有哪些性质,安排了让学生往盛满水的小塑料杯里装曲别针,用滴管在一角钱的硬币上滴水的实验,学生们兴趣盎然,在看到塑料杯里的水与硬币上的水鼓成了面包形状,还不流出来时十分兴奋、好奇。这时教师稍加引导,学生也就不难理解水的浮力是怎么一回事了。

4.教师要关注教学中的细节

细节是一种资源,细节是一种智慧,细节往往决定一节课的成败。科学课是由课堂上无数个细节组成的,它包括教师的提问、实验的指导、对生成问题的处理等等。我们的科学教师,从最初不知道该如何上课,到已经清楚不同类型的课,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再到现在开始琢磨教学细节,可以说教学逐渐走向成熟。

5.能合理、灵活地使用教材

在实施新课程初始,出于对教材的不理解,我们的教师在使用时,虽感到不“顺手”,但迫于没有经验,没有借鉴,不敢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改造。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教师们逐渐积累了经验,能够合理、灵活地使用教材。将本课内容做一些调整,往往会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我们不妨关注一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情:当课上一个环节、一个活动、一个实验结束后,我们学生脸上流露出的是不是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具有这样的满足感,也正是这些学生在课上和老师表演着双簧。大部分学生的表情是那么茫然。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6

一、选择思维性的材料

图1

材料引起经历,“有结构的材料”应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使学生真正建构科学概念。在《物体的沉与浮》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探究物体沉与浮的规律,教师有意识地对材料进行选择和加工,使学生能更直观有效地发现物体的沉浮规律。第一组提供体积一样,轻重不同的小球,要求学生按照轻重排列。接着,学生将这些小球分别放入水中,学生很自然得出:体积一样,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第二组提供轻重一样,体积不同的药瓶,学生将这些瓶子分别放入水中,通过观察得出:轻重一样,小的容易沉,大的容易浮。

随着材料有序地出示,新概念与学生的前概念发生矛盾冲突,促进学生思维的层层深入。因此,合理搭配并有序出示具有特定结构的材料,使其具有思维性,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建构新知识。

二、选择科学性的材料

兰本达教授认为材料就意味着科学概念。学生通过对结构性材料的操作和思考,可以促进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并形成科学概念。因此材料要体现科学性。

在《空气中有什么》一课中做“竹签熄灭”的实验,教师先让学生预测“剩下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吗?”可是实验结果出乎意料,有的小组观察到火柴没有熄灭,有的小组观察到火柴顿时熄灭了,有的小组观察到火柴燃烧了很久才熄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了弄清楚,这位教师又将这个实验反复做了几次,分别用大小不同的饮料瓶来做实验。结果发现:用小饮料瓶时,火柴会立即熄灭,而用大饮料瓶时,火柴不会立即熄灭。因为大饮料瓶的空间大,空气多一些,当火柴把它周围的氧气燃烧掉时,其他地方的氧气,特别是离火柴比较远的瓶口的氧气还没来得及补充,火柴已经熄灭了。原来这个实验与饮料瓶的大小有关。可见,教师为学生选取的材料要有科学性,这是调控科学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

图2

三、选择启发性的材料

有结构的材料是对自然现象或运动变化规律暗自“呈现”的材料,这些材料的组合方式必须具有启发性,能启发学生自主探究,这在模拟性实验中尤其重要。教师提供启发性的材料,启发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科学规律。

在《热空气和冷空气》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解释“孔明灯工作原理”,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两组材料,第一组材料:纸蛇和蜡烛,让学生通过观察纸蛇的转动,知道热空气的流动方向,即向上流动,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热空气为什么上升?”在学生充分交流猜测的基础上,提供第二组材料:平衡杠杆,杠杆两边各挂体积、重量相同的纸杯,加热其中一个纸杯中的空气,在观察平衡杠杆的变化过程中,明白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又如在《能量的转换》一课中,当把电能转换成动能后,要用马达来证明动能可以转换成电能,学生用手转动马达的轴承,使马达转动起来,带动小灯泡变亮,方法正确,可是小灯泡不亮,在充分的反思交流中,感觉探究失败了,关键之时,教师提供一根棉线,绕在轴承上,使马达快速转动起来,小灯泡亮了。在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教师提供启发性的材料,使得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探究活动中,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图3

四、选择趣味性的材料

提供给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常见物体作为实验材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因为学生对材料具有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材料所折射的科学概念更有意义。

如在吹气球的活动中,气球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可以通过吹气与放气的活动,知道空气具有流动性,知道风是如何形成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气体热胀时鼓起来的现象,可以很好地解释物体的弹性。可见,气球是研究许多科学现象的好材料。

又如,在《我们吃什么》一课中,教师提供面粉、馒头、肥肉,学生自带各种常吃的食物,通过各种检测来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在《怎样搭配食物》一课中,让学生自己选择各种菜,自制一份营养健康的午餐。学生在这些探究活动中兴趣盎然,究其原因是我们为孩子提供了特有的探究材料,利用好这些生活中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究,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图4

五、选择典型性的材料

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好玩越好,教师在选用材料时,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是否有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从而建构科学概念。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7

关键词:基础;有效性;教师指导

如何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是当前科学教学中必须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思考:

一、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是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基础

课堂教学的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规定教与学的方向。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什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使学生的哪些方面得到发展与提高。因此教师备课前先要熟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读懂每一册教材和教师用书,理清教材编写的目的,从整体上进行一个单元主题的备课,再落实到具体的某一课时,这样制订教学目标时才会步步为营,做到心中有数。

二、恰当地使用实验材料是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前提

材料的选择要为教学服务,教师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实验材料,使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更丰富,解释更多样,让活动顺利进行,以保证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第一,材料使用要明确目标。教师不但自己要明确,还必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选择这些材料为了研究什么。如果目标不明确,就会造成探究的盲目性。第二,材料使用要把握时机。如果提前发放材料,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听课转移到材料上,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动手玩弄,根本不理会教师要求做什么,这样的探究活动就算有效,也肯定是低效的。在探究活动较多的课中,教师可以根据活动需要有层次地发放材料。如教学《有趣的磁铁》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发放各种形状的磁铁让学生观察其形状及特点,然后再发放大头针、小铁钉、橡皮、铅笔、纸团等材料,试验哪些是磁铁的朋友,哪些不是磁铁的朋友;接下来再发放小车、细线、塑料板、半导体收音机等材料,让学生玩磁铁,在玩中探究更多的发现。这样发放材料的顺序有条不紊,为科学探究的有效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三、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是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关键

科学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探究活动,其中教师指导作用发挥得是否到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种乐于探究,迫切希望探究新知的情绪中走进学习活动中,为整堂课作好了铺垫。实验前要让学生充分地猜想、讨论各种探究的办法,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学生开展实验时,教师应做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基本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在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围绕关键问题开展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闪光点,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充足的探究时间是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的保障

由于小学科学教材的一课时中会安排好几个探究活动,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的完整性,很多探究活动刚开始就立马喊停,匆匆进入下一个活动。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蜻蜓点水,探究仅是一个形式,匆匆地走过场。这样的探究又怎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呢?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要严谨、准确、规范,给学生留出时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留出时间来开展相互讨论。另外不同的探究实验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在这个环节上教师要多关注进度慢的小组,引导速度快的小组整理实验结果,处理好小组间时间的差异性问题。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8

摘要: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与帮助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各种方法发现并获得知识。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探索发现,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经历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周围科学现象的学习过程,并且逐步养成属于自己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真正把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科学教学探究性学习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呢?其实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与帮助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各种方法发现并获得知识。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探索发现,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经历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周围科学现象的学习过程,并且逐步养成属于自己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真正把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行为习惯。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就是不断的培养学生认知周围的自然事物;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我们要培养学生不断的进行探索,就得从提出问题开始,透过这个问题,也就是作为老师要培养学生学生探究的目标。但是要真正发现探究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每个科学教师精心的做准备好材料,备好课,让学生能够从充分的感性材料中有问题可以探究,只有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了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才会很高。所以让学生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条件。

探究作为一种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它的教学过程也是从科学研究的方法借鉴而来的。科学家的研究是从发现问题开始,探究性学习也是从指导学生发现探究的问题开始;科学家在发现问题后进行研究是先提出假设,再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最后形成结论。因此探究教学的过程也可以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形成结论”的程序作为模式。

1发现问题――诱导学生投入到科学探究中

发现问题的目的包括两方面①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是什么;②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科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创设好一个优良的学习情景,把学生导向科学探究,更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出发,学生对自己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最感兴趣。

如在教学《米饭与淀粉》一课时,上课伊始,先向学生展示一张“白纸”,然后用喷雾器朝白纸喷“水”,在“白纸”上马上显现出一行鼓励的言语。教室里出现了惊叹声,教师再适时提问:“这是怎么回事?你能说出其中的缘由吗?”创设的情境已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欲望。又如,在常识教学《电磁铁》一课时,教师首先出示电池一节,导线若干、铁钉一颗。提问:“谁能利用这些材料把老师粉笔盒中的大头针吸出来?”学生在此之前已学过磁铁,知道只有磁铁才能吸出大头来,而老师手中的材料却是电池、导线、铁钉。于是学生便对这些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伟人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学生的“异想天开”往往就可能成为他探究的动力,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地产生一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习心理,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材、走向自然、走科学。

2提出假设――引导学生根据经验形成科学问题的假设

所谓假设,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将自然或实验室观察的结果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超越已有知识和当前观察结果的新的见解、看法。

在教学《热空气》时,我先出示了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在酒精灯上上方一加热,气球便上升了。这时我问学生,能上浮的气球见过吗?是什么气球?(氢气球)老师手里的不是氢气球,为什么它也能够上升呢?学生们经过思考以后得出好多假设:可能是气球受热以后变轻了;可能是酒精灯点燃以后能够产生一种向上升的力;可能是酒精灯点燃以后周围的气体流通了,是这些气体把气球托上去的……

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安排小组活动和组际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合作交往,促进探究的深入和交流。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的共同认识。反过来群体行为也影响学生个体的奋进和努力。

3设计实验――重视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体作用

科学家用感觉器官或借助工具、仪器,通过自然情境下的观察和测量以及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和测量来收集实验资料。而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验资料作出对科学现象的解释。如观察、测量、实验以及从教师、教学材料、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得资料,以使他们完成探究。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9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双语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4)01-0078-04

0引言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1],我国高等学校各专业纷纷开设了双语课程。经过10余年的努力与发展,我国高校双语课的开课数量与教学质量均有大幅度提高。据武汉大学的数据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被调查的135所高校中已有132所开设了双语教学课,开课率高达97.8%[2]。虽然各级教育机构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受到教师、教材以及学生水平等众多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双语课的教学效果仍然有待提高。尤其是对于师资水平、学生水平有限的地方性高校,“双语教学”更是成为本科教学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虽然目前学术界将制约我国双语教学水平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师资、教材和学生”[3],但不可否认的是,正确合理的教学理论指导和教学方法的缺失也是双语教学水平提高受限的重要因素[3]。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早应用于外语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4,5],在计算机、信息类教学中也有广泛应用[6,7]。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中的内容要求及培养目的设计相关任务,使学生在真实情境的驱使下,通过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和掌握教学要求的内容,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此方法将以往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8]。2010年,胡静等[9]通过普通双语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健康评估”双语课中的教学实践,对比了两届学生在同一阶段的考评结果以及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结果显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明显优于传统双语教学法。

本文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双语课“高分子材料科学技术概论”(introductiontopolymerScienceandtechnology)的教学实践,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解析。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特点及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增长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科技英语阅读写作水平为目标,对驱动任务的制定和分析、驱动任务的分解完成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双语教学实践中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依据。

1驱动任务的制定

我国双语课程开设的主要出发点是旨在通过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职业能力和科研能力,以适应时展和需要。具体而言,一是从职业能力方面,改变学生“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状态,使其在大学英语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专业术语,能够参与到国际化的工作交流中,如英文工作环境以及国际会议等;二是从国际化的科研能力来说,改变过去大学生对国外文献资料零接触的状态,使其初步具备搜集阅读和理解运用国外相关文献的能力,为学术研究开拓宽广的视野,打开获得外部信息观念的通道,从而把握本专业国际学术前沿的发展动态,向世界先进学术研究水准看齐[10]。“高分子材料科学技术概论”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任选课程之一,主要介绍高分子材料方面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聚合物的合成、加工以及结构与性能,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聚合物材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另外,在介绍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学术期刊论文、专利等科技论文格式的认识,使其初步具备专业科技论文的检索、阅读、分析和总结能力。传统的双语课教学主要采用英文课件,通过教师双语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然而,由于专业英语与大学英语的区别,加之专业基础知识的缺乏,使部分同学对课件内容及老师的英文讲述难以理解,从而影响了其对课程内容的接受水平。“任务驱动教学法”以“驱动任务”作为学生学习探索的推动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设计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自主协作完成任务、交流评价5个环节。其中,设计合理有效的“驱动任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任务的完整性、难易程度及是否典型、能否引起学生兴趣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上探究式学习的效果。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目的的要求,本课程的驱动任务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在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1)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如聚合物的合成反应及其实施方法、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等;(2)专业类科技英语的学习和掌握,如组织学生通过英文课本、期刊、网站了解专业知识及行业发展前沿;(3)文献检索平台的使用,如学校图书馆、电子数据库的使用等;(4)科技论文的分类及格式要求,如区分研究型论文与综述性论文在写作方法及格式的异同,掌握专利文献的结构组成等;(5)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如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动画等;(6)中英文口头表述及交流互动,如“会议模式”的口头汇报及回答问题等;(7)任务分解及分工合作,即组内同学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对其进行分解后,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8)相互学习交流,由于不同学生的具体任务不同,大家在任务完成后可以相互学习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高分子科学技术概论”为概论型课程,主要涉及的专业内容包括高分子化学(介绍高分子的合成与制备反应)、高分子物理(介绍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介绍常用高分子的成型方法及工艺条件)、高分子材料(介绍常用高分子的性能及应用)等。因此,驱动任务的设计在综合考虑其他能力锻炼的同时,要紧紧围绕相关的教学内容,难易适中,注重兴趣的培养。如针对高分子材料部分的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枯燥的讲解何种材料具有何种性能,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学习兴趣不佳。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设定的驱动任务是以生活中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制品为例,比如安排学生找出塑料盆是什么高分子材料组成的,该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以及应用范围,制品配方设计包括哪些成分以及配方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产品的成型方法、成型条件等等。本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并以此为动力完成后续学习任务。另外,作为双语课程,更好的利用英语这一媒介采集和输出信息也是本课程重要的学习目的之一。因此,驱动任务也应该注意鼓励学生利用英文教材、网络等途径进行专业英语方面的了解和学习。

2驱动任务的分析与分解

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学生对任务的分析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指导。“驱动任务”的设定通常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因此教师在给出驱动任务后,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及要求,对驱动任务进行充分的分析,使学生知道此任务设定的目的,明白完成此任务需要了解和掌握哪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任务完成的效率。例如对于上述任务,其设计目标是使学生对聚合物合成、结构与性能、塑料配方设计、高分子材料成型方法等多方面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教师在任务分析过程中除了提示学生充分考虑本任务涉及的知识外,也应该注意对相关知识的拓展及思考。例如,塑料盆的成型加工是采用何种方法,除此之外高分子材料还有哪些常用的成型方法;每种成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的高聚物类型以及产品类型、各成型加工条件的确定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而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则是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学习,对于其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驱动任务的完成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定驱动任务后,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一组的同学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资料搜集、整理、幻灯片制作等工作。每一个驱动任务都可以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因此需要多名同学共同努力完成。一般每组学生4~6人,选取组中“中坚力量”为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本组的学习活动,并详细记录问题探究的进展,每次课后要向教师汇报学习的情况。驱动任务主要靠学生在课下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途径搜集资料来完成。根据授课计划以及各组任务的难易程度,各小组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时限要求将有所不同。因此,要求小组长切实做好任务分配及协调工作,保证大家进度一致,并在汇报前将工作做完。最后,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采用“学术会议”的组织模式,由小组代表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汇报,汇报语言要求50%以上用英语。

下面以驱动任务“列出常用塑料的回收标志并找出对应的聚合物在生活用品中的应用及其基本物理化学性能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例介绍任务的分解及完成要求。本任务主要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子任务:(1)塑料的回收标志及其对应的聚合物;(2)回收标志中的英文缩写对应的中英文全称;(3)回收标志中各种材料的化学组成及机械、物理性能;(4)针对回收标志1~7分别找出生活中5个实例并根据实际用途区别其性能差异。最后要求小组内成员将各自负责的内容整理汇总,并做好幻灯片以便课上汇报交流。由此可见,驱动任务的完成过程需要小组全体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完成质量取决于各子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成员的团结合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任务的完成过程除了需要学生借助互联网、书籍等渠道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之外,还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塑料制品进行观察思考,有助于提高其学习兴趣。

4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与归纳是总结、反思与巩固的阶段,这一过程应在每一组汇报以后进行。小组汇报结束后,作为观众的同学可以针对其讲述内容提出问题,并由汇报小组成员回答。学生通过问答或者讨论的形式获得知识,并实现信息的传播。交流的目的:(1)通过相互评价,加深学生对该任务的认识,将小组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其他同学,使“学”者的身份转换为“师”者,通过汇报内容传达教学大纲的要求;(2)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方法,发现和解决倾向性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反思,把所学会的知识内化;(3)锻炼学生在多媒体制作、口头表达自己思想、辩论自己观点等方面的能力。评价可以采用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做到公平、公正。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指导、组织和补充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随时获取帮助,并随时成为“教师”。这一方法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将学习当作一种享受。

5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合理有效的驱动任务,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兴趣成为其学习的内动力,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此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进度不易把握。驱动任务的完成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课余时间,而原来的课堂授课时间很大一部分被交流和评价所占据。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如果汇报小组的准备不够充分,就会影响到教学进度。这就需要教师严格要求并在课下投入大量的精力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督促和指导。另外,教师需要准备备用材料,以防止有的小组任务完成得不够全面。

2)课堂管理亟待改进。课堂的交流与评价时间应该防止部分学生“开小差”,游离于课堂讨论之外。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认真观察,必要时采取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投入到课堂讨论中。

3)评价上有困难。由于任务的完成工作多在课下进行,在小组内可能会出现部分同学“偷懒”、不积极参与的情况。这要求教师和小组长做好协调和督促工作,针对每一位同学的具体任务,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与小组长沟通任务进展情况。

4)如何达到“双语”这一目的。完成驱动任务往往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和资料,能采用英文这一工具除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英文水平之外,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英语的掌握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否则,学生面对满眼不认识的单词往往不知所措,无法利用英文完成相应的任务。因此,如何增强学生面对大篇幅英文资料的信心,使课程真正达到“双语”课程设置的目的也有待后期的研究和实践。

6结束语

本文结合“高分子材料科学技术概论”双语课程的实践教学,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双语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本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兴趣成为其积极探索的内在动力,同时提高了其专业知识掌握、资料检索、多媒体课件制作、口头表述等综合素质,教学效果有效提高,也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针对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01-08-28)[2013-03-04]..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篇10

【关键词】探究;科学课;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的总称,它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等无形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科学课程改革和实施的重要保障,是新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探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从探究主题的发掘、探究材料的获取和利用、;探究场所的开辟等几个方面着手。

一、探究主题的发掘

开展探究性活动的首要问题是要有一个恰当的探究主题,探究活动的主题的发掘可以从课程目标、日常生活、当代重大课题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在教材蕴涵的课程目标中挖掘探究主题。

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而个别教师往往把教材看作是惟一的课程资源。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缺乏能动性、创造性,忽视根据课程目标对教材中探究主题的处理和挖掘。以武汉版《科学》教材为例(下同),七年级上册5.2池塘中的植物和6.3湿地动物两节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几幅生物生活的场景图来展开,如果在教学时也仅是通过让学生看图来了解生物与环境,教学内容容易流于空泛,教学目标也难以落实。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造生态缸。在玻璃缸中有选择地养殖一些水生植物和动物,即构成生态缸。可选择一些中小型水生生物,如浮萍、金鱼藻、眼子菜等常见水生植物和小鱼、小虾、螺、蚌、蟹等常见水生动物,放人玻璃缸中。由于近距离地观察,可使学生对各种水生生物的特点及其生活状态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可探究的课题很多,诸如浮萍为何能浮在水上,沉在水中的藻类如何呼吸?金鱼藻为什么没有根?鲫鱼有几种鳍?每种鳍各起什么作用?鱼为什么能停留在不同的水层?虾的附肢有几种类型?各起什么作用?等等。这种对生物实体和动态场景的观察和探究,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

2.从日常生活中找问题。

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挖掘和利用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研究课题,是开发探究性科学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探索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的科学道理,并且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指导生活。

例如,《科学》七上8.1合理膳食部分,教材介绍了组成身体的物质、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及合理饮食的基本常识。教材为合理膳食提供的概括性的指导,如何具体落实到每个不同的个体?学生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是否合理?应该怎样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3—5天的饮食,对照科学膳食的“金字塔”看看自己的饮食是否科学合理;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常见食品的营养成分,并根据自身特点设汁一份健康科学的食谱,也可以为自己的亲人设计一份食谱。这样的探究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把所学运用于生活实际。

3.以学科或当代社会重大课题为载体,展开探究活动。

当代社会的重大课题大多涉及到科学与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它们体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如资源和环境、生物工程、通信与交通、新材料能源、航空航天等。这些课题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为探究性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思路。具体来说,可选择的探究主题有:测定雨水的pH值,调查当地酸雨的状况;搜集氟利昂对臭氧层的危害的资料;通过收集资料撰写有关基因工程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的汇总材料;收集和交流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影响的资料;收集和交流有关信息高速公路对经济影响的资料;收集材料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作用的资料;通过熟悉的实例讨论生产使用塑料制品的利与弊;收集和交流空间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前景的资料等等。

例如七上第二章中学习了“阳光与能量”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世界、我国、当地或者自己家中对太阳能的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太阳能的利用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进行了实验“物体吸收太阳能的比较”后,教师可进一步安排学生探究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原理;也可以根据所学基本知识,设计制作有关太阳能利用的模型或方案,如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房屋、太阳能路灯等。

二、探究性材料的获取和利用

科学探究要让学生经历、体验,要活动,而活动离不开材料。在很多实验区,由于科学课开设的时间较短,配套的探究设施还不完善;即使在科学课开设时间较长的实验区,虽然学校已经向专门的厂家购买了不少仪器材料,但由于探究活动的开放性,很多探究材料也还要靠科学教师的智慧来获取。

1.充分利用原有分科实验室的器材。

科学课程和原分科课程的基本内容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而且很多基本实验仪器是可以通用的。因此,在科学实验室建设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原有分科实验室的器材,以推动科学课的顺利实施。例如“测量水的密度”、“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干燥的种子是否含有水分”“认识地球上的经纬线”等活动所用的器材,如酒精灯、试管、烧杯、天平等都是原分科实验室的常规器材,可以充分利用。

2.创造性地收集和利用各种探究材料。

原有分科实验室的课程资源满足不了科学课程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的需求,必须发挥广大师生的创造力,利用各种途径来不断充实科学探究所需的课程资源。材料收集的一个原则是“收集每一种可能用得上的东西,从不轻易扔掉任何东西”。

教师可准备一个专用的大盒子来装各种收集到的探究材料。日常生活中许多司空见惯的东西都可以收集起来作为探究活动的材料。例如:塑料瓶、胶卷盒、纸板、小镜子、手电筒、电池,气球、牛奶瓶……要收集的材料是无穷无尽的。

巧妙地利用这些收集的材料,你会发现身边的课程资源其实是很丰富的。科学课的老师,就要做有心人,做到“瓶瓶罐罐做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例如: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可以探究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制作滑轮、火箭等活动;利用玩具激光发射器可制作平行光源;利用酒瓶底可作凸透镜,利用废弃的眼镜片作为凹透镜;利用玩具小车可做惯性实验;利用牛奶瓶作为化学反应的容器;利用电池和铅笔芯制作溶液导电性装置……

我们身边的许多材料只要稍稍改变一下,就会成为很好的探究材料。以气球为例,它可以用来做很多探究活动,如“反冲实验”(图1)、“制作呼吸运动模型”(图2)、“模拟气孔开闭”(图3)等。

3.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信息意识和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科学探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平台。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材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学习“水资源的分布”时,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月平均径流量(或月平均降水量)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月平均径流量(或月平均降水量)变化曲线图和柱状图。通过两个地区径流量的比较以及各个地区月平均径流量(或月平均降水量)变化,总结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在学习了七上第四章“遥望星空”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题,利用网上资源展开进一步的探索。以“收集九大行星的资料,探讨行星和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为例,因特网上就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供教师和学生检索:

(1)中华网—科技频道—科学博览—航天探索—火星探索之路:

tech.china.com/zh­_cn/science/zhuanti/mars/index.html

(2)中国科普博览—天文馆—太阳系:

http:kepu.com.cn/gb/beyond/astronomy/sun/sun.htnl

(3)中国科普博览—天文馆—人类的家园—地球—携带人类文明信息飞向太空:

kepu.com.cn/gb/beyond/astronomy/earth/earth_5.html

(4)上海天文台—天文学基础—太阳和太阳系:

http://astron.sh.cn/sun/planet.html

(5)中国公众科技网—火星探测:

database.cpst.net.cn/search/fall.php?fseltext=火星探测

(6)网上科学馆—宇宙大观:

insm.org/universe/star.shtml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检索、收集、筛选、分析、处理能力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时,教师应当提醒学生注意分析信息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提高学生信息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三、探究活动场所的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