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04:15

座右铭作文篇1

座右铭的内容大多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是作为行动的准则。其实,最初的座右铭是一种被称为歌器的酒具。这种酒器非常奇特,空着的时候它自己往旁边一斜,如果你把酒装得满满的它就会自己翻倒了,只有在装了半罐的时候才能稳稳当当地站立在那里。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非常喜欢这种歌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歌器,时刻警诫自己不要骄傲自满。相传,有一次,孔子率弟子朝拜齐桓公的庙堂。孔子起初不知是何物,他从看香火的人那里了解了歌器的功能和来历,便利用讲学的机会给弟子讲述当年齐桓公的故事;回去后也请人做了一个,放在自己座位的右边。

据考证,“座右铭”一词最早见于《文选》中崔瑗《座右铭》一文。吕延济题注说:“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今天的座右铭,大多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自己笔记本的扉页,有的则放在桌面上。

座右铭作文篇2

在某年夏天,我和我的父亲去散步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而这件事的一句话,成了我的“座右铭”。

那时候,我的父亲非常喜欢养花。是我家的楼顶成了一个“花的天堂”,他还嫌花不美丽,便用他那一双粗糙的手去“改造”。

有一天,我吃完饭后,和我父亲去散步。在无意的散步,我发现了一种很特别的花,叫“含羞草”。因为我那时候还小,不懂得什么叫“含羞草”。

那天晚上,我便和我的父亲研究它,把它摘回家。后来,我只是弄明白它名字的由来,并没有仔细的研究它。

后来我父亲知道后,跟我说了“一个道理”——要是就不要做,要做就做到底。这是我父亲和我说的一个大道理。后来这一句话就成了我的“座右铭”。

座右铭作文篇3

我永远的座右铭是———只要功夫心,铁柱磨成针。这句话时刻地提醒我做事要有耐心,不要半途而废,要坚持。从而我就喜欢它了!这句座右铭还发生过一件重要的事呢!

在星期六,学校老师派了我去广州参加中学生长跑运动比赛。那时,我去到广州后就休息了,要为明天的长跑——三千五百米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天,老师带领我去参赛的场地,我这时立刻调整了心态,做好了热身。

当比赛开始时,裁判说了一声:“预备!开始!”随着一声枪响,我一支箭似的飞奔出去,其他选手们很快地跟在了我的身后。跑了十分钟时,裁判说:“还有二千五百米。”我这时,速度减慢了,每个选手都汗流浃背。有的选手脸色发白,需要水。有的因跑得太快而扭伤了脚,退出比赛了。而我也快坚持不了了。我心里想不跑的想法,但想起了爸爸对我说的那句话:“女儿,你要坚持,要坚信!只要功夫心,铁柱磨成针!只要坚持就胜利了呀!”我这时坚持着,慢慢跑。

过了十分钟后,还剩两百米。但选手已经很多都退出了,还剩十个而已,我已经腿发抖了,但还坚持不懈。在冲刺的那一刻,我咬紧牙关向前飞奔。终于我取得了第二名,我开心得在场上抱着观看的爸爸对他说:“我赢了!我赢了!”爸爸激动得泪流满面。回到家后,家人以我为骄傲,我的心里乐滋滋的。

座右铭作文篇4

我的座右铭很多,有对学习有帮助的,有对劳动有帮助的,有对节约有帮助的……而对我最有帮助的座右铭是理查德·巴赫写的:胜利终将属于那些相信自己能成功的人。

有一阵子,外公的脚一直疼,不能走路,一向爱种花的外公这段时间不能种花了,这很让外公难过,而这两天家人又很忙,没时间帮外公种花,不用猜也知道,这种花的任务就交给我了。

当妈妈把一盆盆花搬到家里后,我看着这些开得艳丽多彩花,眼前却展现出我把花种死了,外公责备我的情景。我的心往下一沉,想对妈妈说我不种花,我不会。正在这时,我的座右铭回响在我耳际:胜利终将属于那些相信自己能成功的人。我想:是呀?难道我连对种花这小事都没有信心吗?于是,我把花搬到了阳台,准备对这几盆花负者到底。

我每天都像对待孩子一样,照顾花,因为我相信自己只要尽力了,相信自己会成功,那一定会达到成功的彼岸,把花种好。

座右铭作文篇5

座右铭是目标也是人生的自我定位

座右铭其实就是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人生的自我定位。座右铭大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名言,一种是根据自身特点而自题的勉励的话。座右铭有阶段性的,也有终生的。座右铭不只要铭记于心,更要落实于行。从古至今的仁人志士,多有自己的座右铭,他们的成功,也往往与他们选定的座右铭有关。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座右铭,力量无穷!

笔者多年来留意收集、品味古今名人的座右铭。他人之宝,不忍私藏,现将其整理出来,c大家一起学习。需要说明的是,辑录下述名人座右铭时,次序不分先后,职务不分高低,名气不分大小,字数不分多少,年代不分远近。

文人雅士们风格迥异的座右铭鲁迅先生的一字座右铭――“早”。鲁迅12岁在绍兴“三味书屋”读私塾时,有一次因给患重病的父亲去药店取药而迟到,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鲁迅并未因受委屈而埋怨,而是诚恳地接受批评,用小刀在书桌的右下角,方方正正地刻了一个“早”字,用以提醒和激励自己珍惜时间,发奋读书。

著名学者叶圣陶的二字座右铭――“未厌”。他解释道:吾有生以来,虽有福祸的经历,但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希望也未泯,决不“厌世”,工作与学习决不“厌足”,故取“未厌”二字作座右铭,砥砺自己。

青年时代的在长沙求学时看到了左宗棠的一副对联,十分喜欢,将其改为“身无一文,心忧天下”。当时的还是个穷学生,经济窘迫,四处求学,却表现出心怀天下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正是在这种精神鞭策下,他领导我们建立了新中国,为亿万人民带来了美好的新生活。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处读书。”这是年轻时撰写的座右铭。谈的是交友与读书之道:交友要有选择,读书要重实践。很早就将“吾人一日三省自身”作为自己的修身明鉴,后来又把“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作为座右铭。

著名史学家范文澜曾写过一副对联,作为自己的治学座右铭:“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说的是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清苦,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1916年9月,手书赠亲友杨子惠一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幅对联源自明代忠臣杨继盛诗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将“辣”字改为“妙”字,取自陆游“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之句。将改写的对联作为座右铭,以此抒发己志、勉励友人。

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钱三强,年轻时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为表示祝贺,其父钱玄同写了“从牛到爱”四个字。父亲意在鼓励属牛的儿子不但要有一股子犟劲儿,而且要学习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科学精神。钱三强将父亲的题字作为座右铭,与之相伴了整整60年。钱三强逝世后,子女们还特意将这四个字刻在了他的墓碑上。

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80岁开始翻译18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的代表作《新科学》,87岁时完成。他终生恪守六字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指凡是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指凡是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拖延到将来;“此地”,指凡是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从一介书生、“川北圣人”到新中国开国时国家副主席的张澜,是如何做人、做事、做官的?也许我们从他的座右铭中可窥得一斑。“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这几句话是张澜1942年写的,已届古稀之年的他,将这几句话概括为“四勉一戒”。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张澜先生严以律己、自强不息的高尚人格。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陶渊明的这四句诗,季羡林很喜欢,并将其奉为座右铭。这四句诗是说,纵然身处大风大浪之中,不欢喜也不悲叹,一切都是人生应尽之事,凡事尽力而为,不必过多纠结思虑。由此可见季羡林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树老怕空,人老怕松;戒空戒松,从严从终。”这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座右铭。如果我们能像华罗庚那样发奋图强,不但年轻时自强不息,就是到了老年也能“戒空戒松,从严从终”,那就必将做出骄人的成绩和贡献,方不负此生。

座右铭作文篇6

“铭”是我国古代一种固有文体,刘勰的《文心雕龙》对此有比较详尽的记述:“铭者,名也。观器必名焉,正名审用,贵乎慎德。”。它多刻于庄严的神圣的或身边的器物上,有的也刻在石上,有的则干脆就是一个器物。它或是对君主美德的赞扬,或是对功臣勋绩的肯定,或是对自己的警戒。如夏代帝王的金鼎,秦始皇的《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芝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功臣西周吕望的金属铭,晋国魏颗的钟铭;卫国孔悝的《鼎铭》;还有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苏轼的《三槐堂铭》、王安石的《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军墓志铭》等,而警戒内容的更多。相传轩辕黄帝在车厢、案桌等物上都刻有铭文,用以帮助自己警惕过错;夏禹曾在乐器架上雕刻铭文,表示希望听取他人的意见;商汤王的《盘铭》,提出“一天要比一天新”的规劝;周武王的《户铭》、《席四端铭》等,写了必须警戒的教训;周公在《金人铭》中,强调“语言要谨慎”;齐桓公的欹器,警示自己万不可骄傲自满。”

而座右铭,顾名思义,就是置于座右随时都能看到的铭文。《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其始作俑者为东汉人崔瑗,崔瑗(77年-142年),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善文辞,尤擅长书、记、箴、铭,以文章显名于世,《南阳文学官志》最有名。他自幼天资聪慧,勤奋好学,知名度很高,被誉为神童。不幸的是老早就失去了父母,哥哥就成了他最亲的人。十八岁的崔瑗来到京师洛阳交游问学,由于他学问好,因此受到众多文人学士的推崇。与发明家张衡和经学大师马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40岁时为郡吏,正当他前程和未来充满无限希望之时,一个意外事件使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他的哥哥崔璋被人杀死,崔瑗一时冲动,忘记了走法律这个途径,自己就解决了问题,但是也给他自己生出了大问题。亡命入狱,吃尽苦头,幸好皇帝大赦天下,崔瑗才得以释放。

这件事对崔瑗教训极大,他痛定思痛,写下锥心泣血的文字,置之座右,天天默诵,刻刻不疏,警戒自己加强修养,切不可再犯这样的糊涂错误。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座右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己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藏。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就是说,不要议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夸说自己的优点。施恩惠给别人,千万不要记在心里;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可忘记。世俗的虚名,不值得羡慕;只有“仁”才是做人的根本法则。做任何事情前,心里觉得安适,觉得不惭愧,然后才去做,别人的毁谤难道能中伤你吗?不要让虚名超过事实,不炫耀才华,不卖弄聪明,这才是圣人所称道的。处在污浊的环境中,贵在不被污浊所染。有才德的人,光芒内敛,只求内在充实,不求表面的虚荣。柔弱的人因为具有韧性,不容易被摧折,所以是适合生存的一类。老子认为刚强容易被折毁,不如柔弱容易生存,因此以刚强为戒。见识浅薄的人,老想表现出刚强的样子。唯有闲静不与人争,他的成功才会不可限量。说话要谨慎,饮食要节制。一个人知道满足而不贪求无餍,就可以制止或避免不吉利的事发生。如果照着这个座右铭,持之以恒地去做,日子久了以后,才德自然会发出光辉来,有如花香的四播。

从这篇《座右铭》看,崔瑗对于世事人情和毁誉穷通,可谓悟透,并且勇于身体力行。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磨砺,他的人生逐渐成熟,学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四十多岁时被任命为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令,他勤政爱民,带领治下百姓开稻田,修水利,老百姓将他喻为父母,作歌赞道:“上天降神君,锡我慈仁父。临民布德泽,恩惠施以序。”他还成为“高于文辞,尤善章草”的文学艺术大师,受到尊敬和赞扬。

这篇《座右铭》无疑是成功的,它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唐朝的白居易就是他的知音。揣摩之余,他又觉得崔铭似有未尽之意,于是再作《续座右铭》:“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无以意傲物,以远辱于人。无以色求事,以自重其身。游与邪分歧,居与正为邻。於中有取舍,此外无疏亲。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养内不遗外,动率义与仁。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不敢规他人,聊自书诸绅。终身且自勖,身殁贻后昆。后昆苟反是,非我之子孙。”

谆谆告诫自己和自己的子孙,不要羡慕尊贵与富有,不要忧虑微贱与贫穷。应该问自己道德和修养怎么样,身份的尊贵或贫贱是不值得说的。听到诋毁的话不必过分忧伤,听到赞誉的话不必过分高兴。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怎么样,别人对自己的诋毁或者赞誉不值得理会。不要一意孤行,傲气凌人,这才能远离他人的羞辱。不要用巧言令色的手段去谋事,以尊重自己的人格。交友时要远离奸邪的人,住所要与正人君子做邻居。在这些方面应该有正邪的取舍,除此之外没有亲疏的分别。修养外在的功夫以达于内在,静养内在使其祥和真诚。修养内在而不遗漏外在,一切按照义与仁去行动。要走千里的路途,也得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高大的山峰是由一粒粒微尘堆聚起来的,我们的道德和修养也是这样,所贵的是照此行之日日出新。我不敢(用以上的话)规劝别人,姑且把它写在自己的衣带上。终身以此自我勉励,死后赠送给我的后代。我的后代如果谁违反了这些,他就不是我的子孙。

吴玉章在81岁时为自己写了一则座右铭:“我志大才疏,心雄手拙,好学问而学问无专长,喜语文而语文不成熟。无枚皋之敏捷,有司马之淹迟。是皆虚心不足,钻研不深之过。年已八一,寡过未能,东隅已失,桑榆非晚,必须痛改前非,力图挽救。戒骄戒躁,毋怠毋荒,谨铭。”等。

座右铭作文篇7

见过有人把座右铭挂在墙上、夹在书里、带在身上来激励自己,可你见过把座右铭挂在车牌上的吗?只要到了加拿大魁北克地区,你就会发现。这里的车牌上除了车牌号以外还有一句座右铭:“Jemesouviens(我永志不忘)。”

这句话在魁北克省家喻户晓。它每天都被成千上万的大小车辆承载着,时刻提醒着人们――“我永志不忘”。

据说这句话最早是由建筑师eugene-etiermetache于1883年在他负责建造的魁北克城议会大楼的揭幕式上提出的,可以直译为“我确实记住了”或者“我不会忘记”。魁北克人不能忘记的是他们在加拿大联邦成立以前已经有250多年的历史了。

法国探险家杰克・卡蒂埃是最早登上这块土地的欧洲人(1534年)。随着他登陆并宣称这里是法国领土,这块富饶的、被称为“新法兰西”的土地便吸引了大量的法国人移民至此。于1605年建立的皇家港和1608年建立的魁北克城是加拿大最早的欧洲人定居点,主要目的是将其作为毛皮贸易的中转站。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还特地从法国招募了上千名姑娘,这些“国王的女儿”来到新大陆,与这里的法国军人繁衍生息。

加拿大联邦成立于1867年,这一年后来被英裔加拿大人和一部分法裔加拿大人视为转折点――一个新的民族诞生,从而改写了历史。然而这段历史对于魁北克人来说是不能忘记的,因为魁北克人建立的魁北克城早在1608年就已经成为一个政治首都了,这比加拿大联邦成立早了250多年。

魁北克人不能忘记的是他们在和英国人作战时一败涂地,而决定胜负的战争仅仅持续了20分钟就以法国人失败告终,这被他们视为最大的耻辱。

在法国人不断扩张殖民地的过程中,他们与处于南方的英国殖民者间的利益之争也在不断升级。1756年,战争爆发了。1758年,卫护圣劳伦斯河口的要塞刘易斯伯格被英军攻破。1759年6月魁北克城被围,到了9月法军被迫投降。1760年,蒙特利尔也被英军夺取,新法兰西的大部分土地落入英国人手中。

1763年,法国国王被迫将加拿大及北美其他法属自治领区交给英王。

魁北克人不能忘记的是他们从此失去了政治与文化上的独立。

魁北克是“新法兰西人”的主要聚居地,1763年结束的“七年战争”使新法兰西转归英国统治,而“新法兰西人”(即今天的魁北克人)在政治上不再是“自己家园的主人”。他们被迫英国化。英裔加拿大人从主体上控制了魁北克的经济活动,魁北克人屈居于社会结构的下层。在经济上也不再是“自己家园的主人”。

魁北克人不能忘记的是在这2亿人讲英语的国度里只有600万人在讲着法语。

蒙特利尔是世界上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说法语的城市,是欧洲文明和美洲文明的汇合点,在这里人们可以同时感受到美国文化、法国文化和英国文化的魅力。然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讲法语的魁北克是北美英语文化汪洋中的一座孤岛。面对英语的汪洋大海。再加上近年来汹涌而至的非法语移民浪潮,魁北克人为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生存而感到焦虑,因而常常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文化生存危机意识。

作为法国人的后裔,魁北克人一直为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而骄傲。他们在北美这块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土地上顽强地保护和发展着自己的语言,甚至采用不可思议的方式,比如,为了保护自己语言,魁北克政府出台了“101法案”,这是一项专门保护法语的法律。“101法案”规定,法语为魁北克省第一语言。如果你初来乍到,会惊奇地发现这儿的招牌、广告、公告上面,法语永远都在第一位,而且写得大大的,英语就像一个受气的小媳妇,永远躲在“法语丈夫”的背后。地铁里、商店里的广播如果没有人特别要求的话,使用的也永远是法语。在魁北克的公司、工厂里也必须使用法语,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对语言要求很高,求职人员懂双语是必备条件。在这种苛刻的规定下,很多大公司从蒙特利尔迁移到多伦多。然而即便如此,魁北克人照样坚持讲法语。除此之外,法律还规定法裔家庭出生的孩子以及移民家庭的孩子在上大学前不能上公立的英语学校(即使交高额学费也不行)。

让人吃惊的还有他们对于传播法语的极大热情。如果你想学法语,这里不仅有政府部门以及各个社区设立的免费法语语言班,更有移民局给每个移民提供10个月生活费的语言班,贴钱让你学法语。但是如果你想学英语,那对不起,高额学费交过来。就是在法语大学里想学英语科目也得先达到学校规定的法语水平,否则你想也别想。而更令人感动的是当地人无私和热情的义务辅导,他们不要钱――真的不要钱,愿意花时间帮你学会他们的语言,因为这让法裔加拿大人重新找回了往日的尊严和光荣。

座右铭作文篇8

我经历了浪漫的春,狂热的夏,思索的秋,拼搏的冬,盼着我的第十二个春天的来临!

我又漫步在林间的小路上了,我开心地笑着,幻想着一树树新绿,望着远方。虽然自然界的春天不会永驻人间,但是,心中永远会有春天般的美!我自信地昂着头,乌黑的眸子里,还有更深沉的……

——题记

跨过金秋十月,各科的校竞赛已随之而来……终于,在星期二上午,小学部施老师在大会上发下了那些厚厚的、沉甸甸的、令我心潮澎湃的校级奖状:

“505班华淑琳同学获现场征文之‘在阳光的日子里’二等奖”、“505班华淑琳同学在数学竞赛中获年段二等奖。”、“505班华淑琳同学在5年级段的知识擂台赛中获年段二等奖。”……

随着张老师的报名声,我兴奋地在领奖台上“跑”上“跑”下(注意:是疾走,不然要扣分的),我手中的奖状也一张张多了起来。拍照后,台下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我激动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想起我夺得这些奖状的起点:每天早起,在床上思考今天要学什么,并回忆昨天学了什么;走在路上,思考学习中的各种疑难杂问;夜晚躺在床上,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

我之所以能坚持做到这些,是因为每当我气馁时,会想起我的座右铭,也就是我的良师益友: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我的成绩并不优异,我的才艺并不丰富,我的大脑并不聪明,我仿佛是一滴水,一粒石子,很平凡。我今天的奖状,少不了我的座右铭的启发,不论在学习、生活上都有着座右铭的激励和提醒,让我勤奋学习,永不停步!

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经历成功与失败的考验,就注定要经历喜悦与悲哀的陪伴,就注定要经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洗礼。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每一次的喜悦与悲哀,每一句的座右铭,都会对你的成长起着作用,都会启示你在进步的阶梯上前进一步。

也许,一句使你一生受益的座右铭,便是一朵芳香四溢的百合花。那么,在学习座右铭的浅意之中,我渐渐知晓:只要把那株快乐的百合花栽种于心田,我们的心境就会盈满幸福,盈满快乐!

——后记

指导老师:严利文

座右铭作文篇9

当前许多毕业生求职失败,都是输在了面试上,要知道面试发挥出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先前笔试或是其他条件如学历、专业上的不足。

技巧:自我介绍不超2分钟

请你自我介绍一下这道题90%以上的用人单位都会问,面试者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其实面试者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已掌握,考这道题的目的是考核面试者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能力以及诚信度。所以,面试者在自我介绍的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表述方式上尽量采用口语化,注意内容简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自我介绍不能超过2分钟,最好把握在1分钟左右。

技巧:强调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谈谈你的家庭情况此类问题70%的用人单位都会涉及,面试者应简单地介绍家人,一般只需介绍父母,如果亲属和应聘的行业有关系的也可介绍。回答时注意强调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父母对自己教育方面的重视,各位家庭成员的良好状况,以及家庭成员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和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技巧:不忘本令考官难忘

你最崇拜谁?是近两年用人单位爱考的一道题。面试者回答时,不宜说自己谁都不崇拜,或者说崇拜自己,也最好不要说崇拜一个虚幻的、或者不知名的人,更不能崇拜一个明显具有负面形象的人。面试者所崇拜的人最好与自己所应聘的工作能搭上关系,说明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哪些品质、哪些思想感染着自己、鼓舞着自己。

技巧:座右铭与应聘行业相关

通过提问座右铭用人单位就可以判断面试者是否具有发展前途。面试者不要说那些易引起不好联想的座右铭,也不应说那些太抽象的座右铭,更不宜说太长的座右铭。座右铭最好能反映出自己某种优秀品质,或者和本专业、本行业相关的一句话,比如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座右铭作文篇10

在这堂语文课中,我知道座右铭是什么。许多同学也都有了自己的座右铭,我好羡慕哦,所以,我也努力地在名言警句中找出了一句属于我的座右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前面那辆车子在这个地方出了事故,那么现在这辆车子就不要再重复前面那辆车子的悲惨情景了。这句话的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意思差不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意思是:以前的事情不管做错做对,都可以当作后事鲜明的例子,就像一位老师一样。

记得在一次英语考试前,回家后没有好好复习,妈妈反复催促我,让我快点复习。我偏偏不听,妈妈见我还是听不进去,就说:“艺敏啊,当家长的好不让自己的孩子抓紧时间复习吗?明天就要考试了,你如果不复习的话,你说你考得好吗?再说,你的同学有考试前不复习的吗?”我仍然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第二天考试时,有一道题目,我想了半天,就是想不出个屁来。哎,都怪我昨天晚上没有好好复习啊!

通过这次严格的教育,吸取那次考试前我不复习的教训之后,这句座右铭的对我的意义更大了:以前你在这里跌倒了,不要放弃,下一次你就不会在再这里跌倒了,而是会十分顺利地走过这里。这就是“前车之覆,后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