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实训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28:39

园艺实训总结篇1

根据教育部统计公报,民办高校在校生数已占到全部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1.9%,比重超?^了[1],说明近20年来民办高校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民办教育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重要的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由此可见,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肯定。但是目前从整个高等教育层面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已进入转型期,正在进入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方式转型的过渡阶段。在这个关键的转型时期,我们必须认识到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目前对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措施不力,还是沿袭原有挂靠高校的办学模式、教学大纲及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突出民办高校的特色,更缺乏创新培养模式[2,3]。在这方面,许多公办高校探索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如李子军等提出的构建研究型人才学“四主线二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倪师军等提出的“基于三大平台培养大学生三种能力”的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杨志平等提出的构建从“专业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分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李保云等构建了植物生产类“三层次、模块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均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的需求。目前,民办高校在这方面的探索较少。为此,我们以园艺专业为例,提出了实验课、教学实习、实践课、实训课、毕业实习和创业教育“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保障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高了应用技术型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民办高校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

民办高校园艺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完整的现代生物科学知识体系、较宽厚的园艺基本知识,掌握较熟练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观赏园艺、设施园艺等方向领域从事现代园艺技术推广、产业开发、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园艺专业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园艺专业注重“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培养具有基本知识和理论、熟练的基本技能、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园艺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园艺植物生产全过程、管理和科研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和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的适应能力。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要求: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与园艺生产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掌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遗传学、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掌握园艺场规划设计、园艺植物栽培、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技能;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表达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3.素质要求: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4.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主干学科为园艺学,核心课程有蔬菜栽培学总论、蔬菜栽培学各论、果树栽培学总论、果树栽培学各论、观赏园艺学、设施园艺学、果蔬贮藏加工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昆虫学。

5.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见表1。实践教学总学时为1348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8%。

二、“六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专业实践使学生掌握园艺作物的种类与分类、生长发育与调控、园区规划与管理、良种繁育与选种育种、设施栽培、采后处理、果园、菜园年工作历的制定等生产全过程,了解市场营销方面的初步知识。摒弃“黑板上种蔬菜、栽果树”的理论讲授,构建园艺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图1)。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践体系、综合实训体系和毕业实践体系构成,重点体现在六个方面(六位一体),在时间跨度上大致是由低年级(1―2年级)向高年级(3―4年级)伸延,在实践的深度、广度和实际应用范围上也是由简单向复杂、综合发展,逐步形成由浅入深、由室内分析验证到生产实际应用,具有梯形结构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课程实践体系的特点

1.课程实验中基础课实验有基础化学实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植物学实验、化学实验等,在第1―3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实验,有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农业气象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农业微生物实验、遗传学实验和土壤肥料学实验,在第3―5学期开出;专业实验如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植物病理学、生物统计及田间试验设计、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果蔬贮藏加工等课程的实验在第5―7学期开设;其他如设施农业、果树和蔬菜3个方向选修课则分别在第6―7学用开设。基础课实验主要是进行分析测试、以验证理论,掌握试验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实验的任务则是配合专业课,解决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性问题,并逐步为综合运用奠定基础。

2.教?w实习包括植物学、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园艺植物昆虫学和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在第2―5学期执行。集中在校内完成理论和实践课中季节性强的实习内容和参观调查,如进行病虫害情况调查、农业气象观测、园艺作物种类识别、物候期观察和教学标本制作。

3.园艺专业实践课是结合园艺作物生产特点而设置的一门实践技术课,集园艺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与实践操作于一体,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总学时240,在第3―7学期开出,内容包括果树、蔬菜、设施园艺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综合了基本技能和各项操作技术,三者有机融合,组成园艺作物生产基本技能的主体。

(三)生产实践体系的特点

生产实践体系包括实训课和实践课(包括社会实践)。实训课从大二开始每个学期80学时;实践课在第4―7学期进行,每个学期64学时。根据蔬菜、果树的生产季节安排学生在校内基地从事园艺作物的生产管理,对周边地区园艺作物的生产状况进行调查,参观科研、生产基地,开展园艺产品市场调查和分析。通过训练,较系统地掌握生产管理技术。

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2―3年级,主要是利用假期结合农村园艺作物的生产实际开展社会调查和科技咨询,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指导生产,解答园艺生产者提出的技术问题,了解农业发展和对专业技术的需求。

(四)毕业实践体系的特点

包括毕业实习和创业教育,安排在第6―8学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因人而异,力求毕业论文与经济建设和农村实际相结合,分类开展科学研究、生产实践调查总结、专题调查和示范推广。毕业实习在第8学期进行,时间8周,安排学生到科研单位从事试验研究,去生产基地从事实地生产和科技推广应用,熟悉园艺作物生产、采后处理、贮运加工和上市流通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强化训练,努力提高毕业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毕业论文要求全员进行,毕业实践则一部分到招聘单位锻炼,另一部分进入生产管理环节,实行“模拟承包制”,给学生分地块,让其自己种地、施肥和栽树,自己管理,明确责任和义务,承包到人、到组,放手让学生参与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按农业产业的特点,划分为三个模块,学生以其中一个模块为实习的主要内容,兼顾其他一个或两个。三个体系之间相互衔接,彼此协调;在时间跨度上由低年级向高年级延伸,在深度和广度上由简单向复杂,综合发展具有梯形结构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实践教学的层次性(阶段性)

第一层次(增强感性认识阶段):主要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生一进校就接触专业。内容上安排种类识别、基本农事操作,使其了解农作物的种类、生长发育过程、生产用具、园艺设施和园艺植物的生产过程。

第二层次(培养基本技能阶段):在2―3年级采用教师示范和学生反复训练某些项目(如蔬菜的育苗、果树的嫁接与修剪等)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技能,对难度较大的关键技术,如果树整形修剪、蔬菜育苗、日光温室等设施的设计与建造、花期调控、果树施肥技术、花卉的插花艺术等给予示范教学,然后让学生反复训练,做到既有示范又重训练。

园艺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职教园艺技术专业改革指导思想改革措施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功能日益多元化,这对职教园艺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中园艺技术专业面临巨大挑战,我们必须进行有效改革,加强专业自身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化的职教园艺专业,作为培养新时期园艺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实现我国园艺业现代化的重任。下面,我结合近几年职教园艺专业教育教学经验,从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学生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改革、师资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介绍职教园艺技术专业的改革和探索,供广大同仁借鉴和指正。

一、职教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服务县域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目标,以特色为导向,突出本校园艺技术专业自身特色和教学特点,为县域经济服务,努力为我国园艺产业培养积极创新、甘于奉献、综合素质过硬、掌握现代园艺技术的新型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职教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措施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线的高技能、综合型人才,我始终围绕这一培养目标,根据我国园艺产业的自身特点,构建了新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所谓新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岗位、技能和项目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按照其教学思路,首先明确园艺岗位名称,然后根据岗位确定学生所需要培养的技能,再通过实训基地中项目实践方式实验,最后颁发相应的技能证书。

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以指导性、整合性、高效性和实践性为原则,逐步实现了变重传承为重创新,变重理论为重实践,变重专一为重综合,变重个人为重合作,一切围绕培养职教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组织教学和管理教学。

新时期园艺产业就业岗位要求毕业生不但掌握园艺的生产、管理和销售等多方面技能,而且懂得与之密切相关的旅游、新农村规划设计等。根据新时期园艺产业就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相关要求,我们对园艺人才的技能进行有效分类,一是具有扎实的基本公共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新思维和能力、反思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二是过硬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三是扎实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新时期园艺产业的生产、管理、推广和销售等方面技能。基于上述技能特点,在技能培养中可以分解成学生基本素质培养、计算机操作、园艺果蔬花卉生产、果蔬花卉良种培育、园艺技术推广、园区规划设计等项目。对于这些项目中的技能培养,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职教学生参加相关技能资格证书考试,检验他们是否达到了相关要求,同时使他们体会到将来就业的压力和氛围。

2.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职教园艺专业新课程改革要紧紧围绕培养新时期园艺产业所需要的综合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强化课程设计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弱化知识理论教学,提高知识的实践性,强化实训基地的应用,构建高效的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我们要立足高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培养新时期园艺产业所需要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按照教学实践中相关项目和技能设置课程,并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3.园艺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职教园艺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实践应用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的学生,但是如果没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则是不可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他们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这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又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科研能力的教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并非让老师们简单地考两个证或聘用一些工程师,必须规范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并使其不断完善和进步。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以先组织一部分教师到生产园艺企业实践锻炼,促进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同时,积极聘请园艺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这样能够加强与学科带头人的沟通,提高学校的科技水平。另外,鼓励教师之间交流互动,进而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4.园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职教园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园艺产业培养具有一定水平和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职教生的实践应用主要在实训基地完成,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将成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保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校企共建,建成符合新时期园艺产业发展的实训基地,同时不断丰富实训基地的人文内涵,按照工学结合的建设思想,构建实训基地的硬件和人文体系。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我们要有效整合原有校内实训室和基地,使其成为生产、培训和技能鉴定的重要场所。要采取教师指导、学生管理的开放式模式对其实施有效管理,为师生搭建科研平台。通过这种模式能够很好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园艺实训总结篇3

关于校园书法活动总结精选范文  为了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书法魅力,共同庆祝祖国六十一华诞,同时也为了检验学生练字的效果,20xx年9月30日下午午练时间我校开展了硬笔书法展示活动。

  通过这次展示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增强了同学们的练字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比赛中还涌现了一批佳作。

  一、取得的成绩:

  1、字形挺拔,笔画流畅,有的还能写出笔锋,颇具书法韵味。

  2、整幅作品布局合理,美观大方。

  3、大部分学生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干净,很多学生都努力一次写对,不用橡皮、涂改液。

  二、不足之处:

  1、从展示现场我们看到学生执笔方法与写字的姿势不正确,尤其是距离桌面太近。

  2、从学生的作品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书写中书写不够规范,笔画的衔接不够严谨,各部分的位置安排不够合理。

  三、努力方向:

  1、重视写字教学。老师要先指导学生对字形、间架结构进行仔细观察、辨认,然后对难写易错的笔顺作重点提示。

  2、确保练字的时间。每天坚持20分钟练字时间,班主任必须到岗,将午练落在实处。

  3、规范书些工具使用。适当控制使用自动,合理使用中性笔和水笔;适当控制修正液、橡皮等工具,从细心培养学生认真的书写态度,降低写字的出错率,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关于校园书法活动总结精选范文  这学期我执教的是初一年级书法兴趣小组班。一个学期的毛笔书法教学结束了,回想一学期的工作现做如下总结:

  一、教师方面

  1、作为毛笔书法的辅导教师,认真对待每一次辅导。课前备好课,从不上无准备的课。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师出示范字后让学生认真观察,找出优缺点师生一起把字写到最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那么,在评价中,自己的鉴赏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同时学习书法的兴趣也会更浓。正是由于老师的尊重使得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在课上,当学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之后,同学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互评,从而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提高自己。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评价时,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给予针对性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提高。

  2、注重阶段总结与复习。每学完一个基本笔画,我就让学生进行一次小的复习展示,让学生在不断总结训练中得到一步步提高。

  二、学生方面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学习书法积极性提高了,乐学,想学,学习的效果也自然很好。他们在课上,无论从基本的坐姿,还是基本笔画都能够做到稳中有进步。从整体看,在整个学期中,书法写的最好的有这样几名同学,芦玉洁、曾元培、刘彤、朱康奇等同学,他们的字从基本笔画到间架结构都比较好;在整个学期中,毛笔书法进步比较大的有:牛东志、张鹏媛等同学,他们由于自己的努力,水平有较大提高。当然也有书法水平偏低的同学,她们是因为练书法时间较短造成的。纵观本学期全班书法水平应该是稳步上升的。

  三、不足之处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所以在指导时,出现了不到位的现象,导致个别学生书法水平始终没有明显的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以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平,同时不断增加自己的理论素养,来充实和提高自己,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尽力照顾到每个学生,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给参加次数少的同学多补课,从根本上改变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中,有成绩也有不足,我将扬长避短,从而使今后的毛笔书法教学再上新台阶。

  关于校园书法活动总结精选范文

  20xx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XX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活动。在几天的培训中,各位授课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不论是从书法理论,还是到书法实践技能,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它不仅仅是一次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传递着一种责任,那就是传承祖国书法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深知此次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下面就本次培训学习,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提高了认识,重新审视了书法艺术对人类的重要影响

  书法艺术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书法教学是传播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书写与审美及语言文化规范化水平的迫切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无纸化办公”的普及,人们的书写水平正在日益下降。孩子们迷恋网络,成年人对计算机产生依赖。面对书写技能退化的严重事实,弘扬和传承经典的中华书法文化和艺术,教育孩子们周周正正写字,端端正正为人,是时代的迫切需求,具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对书法理论有了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

  这次培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首都师范大学的卜希旸教授的书法概论课。从甲骨文、钟鼎文的辨识到说文解字的汉字演变,从汉碑古隶的风格谈到王羲之的兰亭序的意境,卜老的讲座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使我受益匪浅;卜老的风趣幽默、渊博、平易,给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堂课使我领悟了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书法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作为书法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传给后代子孙并发扬光大。

  三、培训弥补了我的书法艺术理论修养上的短板

  这次培训班里有不少学员都是有一定的书法基础的,我也算其中一个。但是,我的书法理论修养一直是我的书法技艺的一块短板。

  总之,此次书法培训学习不仅提高了受训教师的书法水平,也对传承民族的文化艺术,修练个人的涵养素质,对今后在学校进一步开展书法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今后一段时间中,要尽量挤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积极行动,尽快地消化和吸收培训的知识,尽快达到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努力为书法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于校园书法活动总结精选范文

  20xx年11月22日,由甘肃联合大学河柳文学社和书法协会牵头举办了“让书法艺术走进校园”的讲座。

  在烈风寒雪的冬天,举办如此高雅的活动实属难得,但诸多社员和听众的到来同样不易,晚上七点,空旷的教室中便弥漫起一种特别的气氛,数位老师在前,同学们在后,大家在教室里端坐,坠针可闻,只等着九州书画艺术教育培训中心的的几位老师上台讲授书法艺术的魅力。

  首先,由河柳文学社社长刘文浩对整个活动做了详实的介绍和简短的开场白后,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由冯海威老师上讲台开始讲解硬笔书法。

  冯老师虽然年长,但精神劲儿却不亚于年轻人,他用宏亮的声音告诉大家:“硬笔书法也是一门艺术。”这让大家都有了一丝明悟,原来硬笔不只是写字的,还有欣赏价值。冯老师又说:“书法具有双重的价值,硬笔书法更是如此。从实用价值来说,硬笔书法具有书写的使用功能;从艺术价值来说,字,不仅仅是字,他还蕴含着更深层的含义,俗话说,字如其人。我们看字,更应该欣赏,欣赏字的美学特征,欣赏字所蕴含的人格倾向,方圆之中,字体的布局是一个人内心气质的外显,和人格品质的凝形,中国人素来讲求中庸之道,写字才有了藏锋之说。在现今这个时代,国学淡化,艺术沦落,只有让写字的艺术代代传承,才能无愧于祖先。”在希冀的言语中,冯老师还说:“艺术界有句话说,写好风飞家,走遍天下都不怕。”这算是冯老师给大家最核心的启示吧,从小事做起,从恒心开始,从校园做起,从青春开始!

  第二位是张克俭老师,他带着和善的笑容说:“书法是写字,但写字不是书法,只有把写字升华为艺术的写字才叫书法。”张老师给大家讲述了他的写字经历,讲述了他是如何学习理论,再把写字变成一种艺术的,他说,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人认为书法艺术已渐至灭亡,他对此持否定态度,“汉字不亡,书法不灭。”铿锵的声音让喜欢书法的大伙儿更增信心,他说,学习理论,模仿前人,最终开拓创新,写出一种属于自己的身神采来,他又提醒大家,书法学习要注意笔法和技法的的锻炼,从学生时代做起,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从关乎国家和民族上讲,我们更应该重视书法吧。书法不仅有其存在的价值,更有其发展的前途,因为除了老师,还有国人中无数喜欢书法的人在,“‘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虽不见往者,但我们都要做一个往者,传承文化,尽一份力!”这是张老师给大家的结束语。应当如此,书法艺术作为国粹,传承是必须的。

  接着,在老师们的演讲结束后,进入了自由询问环节,大家踊跃提问,老师就字而解说,两位老师妙语连珠,在十分轻松的环境中,同学们学到了书法写字的要领,部分同学还想老师所求书法作品,老师们欣然挥笔,现场气氛由静谧转向活跃。

  最后,由九州书画艺术教育培训中心的马校长做了总结,并强调学习书法必须注重书法技巧,恒心以及传承的重要性,马校长说得庄重,同学们听得振奋,书法艺术的讲座显然让大家收获很多。

  所有的举办及组织人员,还有九州书画艺术教育培训中心的老师们合影留念,标志着这次讲座的圆满结束。有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的,大家都该努力!

园艺实训总结篇4

骆翠羽的老家是河南省三门峡市大营镇。1999年,16岁的骆翠羽初中毕业后没有再上学。就在这个时候,她学会了传统的剪纸,用一把剪刀、一张纸,她就可以快速地剪出人物、花草、牛羊等图案。她很喜欢这门神奇的手艺,但它在现代社会没多大用处,赚不到饭吃,只能作为一种爱好而已。

2001年,18岁的骆翠羽到离老家不太远的武汉市打工。出于对做衣服的喜爱,她在服装厂做过制衣工,在汉正街帮人卖过服装,三四年间,她省吃俭用,每月能省下200~400元钱,有了近1万元积蓄。

期间她最大的一笔花费,是报名参加了“现代纸艺培训班”。这一方面是由于她对剪纸类手工艺的喜欢,另一方面是培训班的广告宣传很诱人,说可以凭此开店、创业。她先交500元参加了初级班,10个晚上的学习让她眼界大开。现代纸艺不同于传统的剪纸,利用带磁性的纸等新材料和剪、折、插等新技术,可以做出立体的图形和浮雕,像栩栩如生的纸花、纸浮雕、洋娃娃等。而传统剪纸,只能剪出平面图形。看到纸艺里确实藏着大乾坤,骆翠羽又交1000元参加了中级培训班,学完后又参加了高级班。

2005年,骆翠羽在广州的老乡李晓劝她去广州打工,说广州机会更多一些,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抱着继续见世面的目的,这年6月,骆翠羽到了广州。

到广州后,骆翠羽在上下九路的一家服装店做营业员。李晓是一所民办幼儿园的老师,当李晓听说骆翠羽有纸艺技术后,便跟园长商量,请骆翠羽利用业余时间到幼儿园上了一次纸艺课和表演。由于提前做了精心准备,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骆翠羽用纸做出了一只精美的天鹅、两个公仔、三束十分逼真的纸花,让老师和孩子们都惊叹不已。这些作品被幼儿园收藏作为教具,骆翠羽则得到了100元讲课费和100元作品购买费。

这次经历,让骆翠羽切实体会到了自己掌握的纸艺技术的价值。

一步一个脚印开起“DiY纸艺世界”

在幼儿园讲课的经历给了她启发和信心,她开始主动联系幼儿园、小学等来宣传自己的纸艺技术,力争得到纸艺表演、讲课的机会。她后来的经验是,公办的小学、幼儿园一般会拒绝她,而有些私立小学和幼儿园则会请她去讲课、做纸艺表演。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大概为30所小学和幼儿园做过纸艺表演与讲课,总计得到了约4000元报酬。

这当然是小钱,但重要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骆翠羽有纸艺技术,为她后来凭这种手艺创业打下了基础。

2007年6月,她工作的服装店却要转让,她暂时成了失业者。能不能利用暑假时间为孩子们办个纸艺培训班呢?说干就干,她在明月小区租了套两室一厅、厅比较大的房子,并买了20个小座位,她租不起别的地方开培训班,这里就是她吃住生活、将要给孩子们开培训班的地方。随即她印刷了纸艺培训班广告,并在各住宅楼前的宣传栏上张贴,按6~8岁、9~11岁、12~14岁三个年龄段招收小、中、大班的学员。三个班分别安排在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上课,每人学习15天,学费很便宜,都是100元。

开始时,报名的人不多,收入很少,但骆翠羽坚持着。由于她在幼儿园、小学中多次做纸艺表演、讲过课,了解孩子们的心理,讲课生动有趣,孩子们总是很开心,再加上她纸艺技术确实高超,她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肯定。口口相传的威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居住密度大的地方。第一期报名的家长还大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对骆翠羽不信任,但低廉的学费和优良的教学质量给了他们信心,通过口口相传他们又影响了更多的家长。能把孩子送进少年宫、或花钱让孩子去学钢琴、小提琴的家长毕竟是少数。骆翠羽的纸艺培训班学费这么低,能让孩子学一门手艺,得到快乐,又相当于帮着管教孩子,许多家长听说后就开始关注起来。而许多孩子在看到小伙伴们参加纸艺培训班带回来的作品后,也都争着让家长去给自己报名……

第一期培训班的第6天,就有家长要求孩子插班进来学习。骆翠羽不允许插班,因为这样会打乱整个培训安排。要学的,就报下一期。结果,第一期培训班结束的时候,第二期的大、中、小三个班就有50多人报名,远远超过了第一期。

开“DiY纸艺世界”生意好

2007年暑假,骆翠羽总共办了三期培训班,每期又分大、中、小三个班,大约130名孩子上了她的培训班,她收的培训费大约是1.3万元。除去房租、水电费、材料费后,剩下7000多元。两个月的时间,这样的收入,可比她打工强太多了。于是,骆翠羽干脆不去找工作了,决定就这样办培训班,然后寻找到合适的时机创业。

但暑假过后,孩子们都开学了,不可能再这样集中办培训班了,骆翠羽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零星办些培训班。平常她仍会联系小学和幼儿园,力争有机会去讲课、做纸艺培训,这样一方面可以赚点讲课费,另一方面可以为她的纸艺培训班带来学员。

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骆翠羽这样坚持了下来,平均每月收入4000元左右,说起来是比打工时多了许多,但她打工时开支小,现在为了办培训班她则必须租大房子,每月房租就1800元,所以她的实际收入并没提高多少。但她快乐地坚持着,因为她坚信,这样坚持下去,随着她名气的增大,效益会越来越好的。

2008年6月,骆翠羽又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暑期纸艺培训班做准备。她坚信有了前面的成功经验,她这次会办得更好。果然,这个暑假她办了四期培训班,仍然是每期分大、中、小三个班,总计收培训费1.8万元,净赚1.2万元。

生意扩展至都市白领群体

2008年10月,骆翠羽开了家15平方米的小店,名字叫“DiY纸艺世界”。应该说,那时她由于以前的思维惯性仍将注意力放到了孩子身上,想的是做孩子的生意。

店开了,她又有了新的惊喜。骆翠羽打工多年,一直是个“蓝领”,她不了解都市白领们的生活状态,她万万没想到,竟有许多女白领对纸艺感兴趣。女白领们在逛街时发现了骆翠羽的“DiY纸艺世界”,进来一看,立即被那些争奇斗艳的纸花和其他纸艺作品吸引住了,她们更为骆翠羽两年前制作的“红楼十二金钗”人物赞叹不已。有的女白领掏钱买了骆翠羽的纸艺作品,还有的女白领提出要跟骆翠羽学纸艺,不为创业赚钱,就为了好玩,甚至有一个女白领说:“学这手艺提升气质,还多了吸引男朋友的资本。”

骆翠羽顺势而为,增加了针对女白领们的培训项目。女白领们要上班,她们不上班的时候骆翠羽又要为孩子们上培训课,所以骆翠羽采取了灵活的培训办法,见缝插针地教女白领们纸艺。当然收费比孩子们高多了,按小时算,每人每小时20元。

园艺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研究报告;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

为加强园艺专业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建立起符合个性特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素质结构,我们提出了“园艺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的课题。课题提出后,经“苏州市规划办”批准立项。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课题立项的依据

1 园艺产业的发展对技工人才的素质有了新的要求。随着园艺产品从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的改变,苏南园艺业不仅面临着单方面如生产技术型、营销型、企业管理型等人才短缺的困境,而且对园艺技术、企业管理、产品贸易三方面知识都兼而有之的综合管理人才的渴求也在加剧。

2 园艺产业的发展呼唤课程资源的开发。随着精确农业、订单农业、设施农业等新的生产形式的不断形成与发展壮大,传统的园艺产业在结构和运作方式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反映在园艺课程内容上,最明显的就是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进一步加强。社会和市场要求我们培养出的园艺技工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能适应集团化、规模化、国际化的现代园艺产业的需要,呼唤我们必须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3 园艺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的迫切性。在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大环境下,园艺专业原有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弊端逐渐突出。尤其表现为:专业教材分得过细,专业知识面窄,相互渗透较少;教材内容相对陈旧,过分强调专、精、深;实践性技能课内容少,课堂理论课内容多。在这种模式的培养下,学生的创造能力、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都较弱。鉴于园艺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主题、内容选择直接来源于丰富的资源,因此,只有课程资源的开发才能极大地拓展现有狭窄的教育内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带动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推动现行园艺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1)加强社会调研,了解社会的需求,明确苏州地区园艺生产基地对园艺高级技工人才需求情况。(2)根据充分的社会调研,构建对接地方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避免课程开设上的盲目性。(3)开发丰富切合的课程资源,解决园艺专业课程资源的“滞后性”问题,确保园艺生产一线应用的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在园艺专业课程和教学中得到反映。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过程

1 苏州地区园艺生产基地对园艺专业技工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我们利用学生到园艺生产单位实习的机会,组织学生详细调查了各实习基地近3年来的生产规模、生产布局、园艺技工人才的需求情况、经济效益等。从数量关系上了解目前苏州地区园艺生产基地技工人才的情况,并且了解和听取园艺生产基地对园艺技工人才的要求和建议。本项调查的区域是常熟、吴江:太仓、昆山、张家港及苏州市区6个地区,调查对象为占地面积15亩以上的园艺生产基地,共计48个。调查结果汇总显示:48个被调查的生产基地,占地面积1720亩,总计拥有技工人才数量51名,平均每占地10亩拥有技工人才数0.3名。而按照目前苏州地区园艺生产基地的设施水平来分析,平均每占地10亩需园艺技工人才至少1名。园艺生产一线急需大量具有丰富专业知识、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技工人才。园艺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应该成为园艺生产基地丰富人力资源的支撑。

2 明确苏州地区园艺生产基地对园艺技工人才素质的要求

苏州地区园艺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园艺技工人才能与以下岗位群衔接:花卉生产、蔬菜栽培、园艺苗圃、城市绿化等单位的生产技术员、管理员;果品公司、蔬菜公司、园林管理处等单位的管理员;可从事技术引进、产品开发、试验研究及相应岗位的技术人员。各岗位群都要求综合运用园艺各科知识来解决生产、管理和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 改革原有的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对接地方园艺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

(1)将原来分属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不同性质的理论部分进行适当合并,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体现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综合课程:主要有《植物与植物生理学》、《园艺植物设施栽培学》、《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等。(2)通过打通基础课、强化专业课、突出技能课的方法,设置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学校特色课和专业技能课四大模块,设计对应园艺职业群中不同岗位工种的模块课程,增强课程的弹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制定适合自己生涯发展的学习规划。(3)根据毕业生就业和当地园艺产业发展水平与运作规律,针对苏州地区园艺专业应职岗位的综合能力要求,开设《苏南地区常见特种蔬菜栽培》、《香草植物栽培》、《特种蔬菜加工与出口》、《绿化工程规划与设计》等课程。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增强学生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适应性。

4 全力开发丰富适切的园艺专业课程资源

(1)教材资源:通过对苏州地区园艺人才市场、职业岗位群、继续教育的跟踪、调查与分析,依据地方园艺经济发展状况的需要,我们建立了能够不断补充新技术、新信息的活页夹式的模块式园艺教学资料,编印成补充讲义作为校本教材纳入园艺教学中。这些针对性、实用性极强的“活教材”,主要来源于参考书,电脑网络中查询的信息,报刊上发表的重要科研、生产成果以及向有关园艺生产、科研、推广等单位了解的近期生产动态、新技术、新成果、市场情况等。让学生熟悉本地区园艺经济发展的趋向,了解生产一线对园艺专业的实际需要。

(2)教师资源:通过校本培训、“四新”培训、在职进修、企业挂职等方式,锤炼教师队伍,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进而形成“倒逼”机制,促进和带动园艺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的功能。为改变教师组合的单一性,多渠道地开辟教师资源,我们聘请了园艺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园艺专业方面颇有建树的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定期来校交流,探讨,指导实习教学,帮助学生找准定位,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技能。另外,我们每学期都要邀请园艺专家、教授开设讲座,让学生及时掌握专业前沿信息。

(3)实训基地资源:学校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了“智能型温室”、“组培室”,成立了“新园艺科技开发公司”,对学生进行有针对l生的园艺技能训练,让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掌握未来岗位的工作技能。“新园艺科技开发公司”对外是社会服务部门,对内是学校的经济实体、专业延伸。公司通过示范、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带

动当地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我们还更多地注重与园艺现代化生产企业合作,拓宽实训领域,集中实训时间,定期分批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实现课程学习与岗位能力要求的对接,确保学生在完成教学实习任务的同时能顺利走向市场。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成效

1 确立了园艺专业人才的就业教育模式,修订了园艺专业教学计划

为满足园艺生产一线需求,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我们主动适应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推行就业教育模式,加强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会同部分园艺生产企业、市劳动社会保障局、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有关部门,重新修订了园艺专业教学计划。新教学计划与原教学计划相比有三点不同:

(1)压缩理论学时:首先对园艺专业课程基本理论与基础课程理论进行了整合,保留基础性、综合性强的教学内容,精减过专、过深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讲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脉络、重点、难点、新成果及前沿动态。与原计划相比,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时间压缩了1/5。

(2)强化技能训练:新计划彰显“以能力为本位”的宗旨,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第一、二学年为操作认知阶段,安排每学期2周的园艺操作技能课程;第三、第四学年为专业技能训练阶段,安排每学期8周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的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等;第五学年为毕业生产实习阶段,学生开始按专业研究方向进行毕业设计,总计16周。通过56周的实践、实习,确保园艺专业的主要技能变成学生的技艺和技巧,并且内化为学生就业乃至创业的能力。

(3)注重文理渗透:新计划开设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类课程,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园艺文化和历史的了解,让学生具备厚重的历史感和宽阔的视野,掌握一些基本的现代经济理论和现代管理知识。培养知识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农、工、商结合的复合技能型人才。

2 进行了部分园艺专业课课程内容改革的试点探索

(1)开发校本教材:为创建适应时展的新型课程,体现园艺产业学科特点,反映园艺学科科技发展的前沿,我们重点建设了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学科发展前沿校本课程、体现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校本课程。如《苏南地区常见特种蔬菜栽培》、《特种蔬菜加工与出口》、《香草植物栽培》、《加入wto后我国园艺业发展的对策》、《园艺产品包装与销售技术》等课程。

(2)更新教材内容:把教师开发的活页夹式的模块式园艺教学资料经过精心选编、科学组合后及时充实到教材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让教材体现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要求,体现教学内容的“求新”、“求异”、“求变”要求,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3)拓展专业内涵:过去的园艺专业教学局限于教师对园艺生产过程本身即对产中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学生往往对产前和产后的有关环节知之甚少。为开拓面向新时期园艺产业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和经济头脑,我们增设了与园艺专业产前、产后和管理流通纵向发展有关的一系列知识讲座,如“园艺产品营销”、“园艺产业经营管理”、“种子经营”等。侧重园艺商品生产的全过程,满足园艺专业向产前、产后延伸的需要,使学生具备从事园艺生产、管理与营销的复合技能。

3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加速了园艺专业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科研水平高、教育质量好的园艺专业师资队伍。园艺教研组被命名为“苏州市青蓝文明岗”、“常熟市优秀教师群体”。12篇相关课题研究论文在省、市级发表或获奖。

(2)运用项目研究法重点研究了“青紫苏”、“罗勒”等特种蔬菜资源,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同时为现代化农业区进行示范、指导和服务,也为园艺专业在地方上奠定了良好的声誉。课题组还主持了“青紫苏”项目研究,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青紫苏优质高效设施栽培技术,为我国青紫苏顺利出口日本市场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

(3)重点建设了学校特色校本课程教材《特种蔬菜简介》。教材涵盖了目前生产上效益高、发展潜力大的72种特种蔬菜类型及品种、形态习性、栽培技术、营养保健价值及食用方法等。该校本教材在常熟市校本教材评优中获一等奖。

园艺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和手段

20世纪末我国高等学校按照“宽专业、厚基础、重应用”的教育改革方针,对各学科专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在此背景下许多农业院校将原来划分过细的果树、蔬菜、花卉专业合并成园艺专业,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整合,将原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和花卉栽培学三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园艺植物栽培学》,并将其作为园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那么怎样将原来的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和花卉栽培学三门课程的内容有机地整合成一门课程――《园艺植物栽培学》?这门课究竟给学生上些什么内容?与原来的果树、蔬菜、花卉栽培学课程有什么区别?原三门课程的课时都有60多学时,合并后的园艺植物栽培学课时只有80学时,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整地学习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的内容是否符合园艺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目标?等等。这些问题在国内外同类院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做法。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探讨与研究很有必要。我们课题组对此边研究边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有机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避免了多门课程内容的重复和交叉

课程的整合不能简单地将原来的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花卉栽培学三门课程进行拼凑或删减,而是有机地融合。即抓住园艺植物在分类、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繁殖、田间管理等栽培原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共性,将果树栽培、蔬菜栽培和花卉栽培的核心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课程内容得到精简和优化。

为此,我们在充分考察和借鉴同类院校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园艺产业的发展和我校的实际,研究确定了《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详见表1。

从表1可见,本课程有较完善的理论教学内容体系。主要将原来的分课程讲授的果树、蔬菜、花卉的种类和分类、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繁殖与育苗、田间管理等方面的带有基础性和共通性的原理、知识和技术进行了有机的归纳与整合,删除重复、交叉、陈旧的内容,增加实践性、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把果树、蔬菜和花卉的内容融合一起后,还保持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在不同章节和内容的取舍上根据园艺生产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和不同。如:成花、开花、坐果等内容以花卉和果树为主,设施园艺以蔬菜、花卉为主,嫁接、修剪等内容以果树为主等。

本课程还有较完善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分为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两部分。实验项目主要有6个,(见表1)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比较与鉴别,加深学生对园艺植物栽培的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教学实习项目主要有5个,(见表1)侧重于园艺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即果树和观赏园艺植物的嫁接技术、整形修剪技术以及草本植物的植株调整技术的训练。

二、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出适应21世纪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应用性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和高层次性[1]。园艺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园艺学科来说,现代化教育手段取代不了实地操作训练。认不了、不会做、不熟练,永远是实践性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因而本课程内容体系强化了实践教学,实践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在实践教学中依据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按季节安排了14天的教学实习,20学时的实验教学,并增加了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实验教学采取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室内主要以园艺产品的实物为素材,对水果、蔬菜、花卉等进行解剖,了解其构造以及各器官间的相互关系。室外主要以现场教学为主,重在对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观察研究,如茎、枝、芽特点、开花结实习性、物候期等,教师在现场讲解,学生再分组观察记载。

教学实习主要是强化园艺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学实习采取校内基地实习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内基地实习强调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实际操作就是让学生参与播种、植株栽植、施肥、灌溉、除草、人工授粉等园艺植物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操作。技能训练主要是强化嫁接、修剪等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嫁接、修剪等技术不是操作几次就可以掌握的,需要多练习,教师应现场指导,现场考核,要求人人过关;校外实习部分主要是选择有代表性的、管理水平高的果园、蔬菜基地和植物园等,结合单位生产实际,进行相关的观察、记载、操作和管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园艺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掌握园艺植物生产前沿的新技术、新设施以及园艺企业的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教学实习重在培养学生在园艺植物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近几年园艺专业学生先后在湖北省果茶所、武汉市维生种苗公司、福建超大现代农业集团武汉分公司龙王嘴蔬菜基地、荆州市金秋科技园等单位实习,得到所在单位的一致好评,认为我们培养的学生下得去、肯动手、做得好、做得了,并且有多名学生被实习单位录用,有2名学生现已成为超大公司的技术骨干。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课程合并后,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靠粉笔教学的课堂模式,在课程学时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教育手段,将原来的果树栽培、蔬菜栽培、花卉栽培的核心内容都讲到,使许多难以理解的专业知识能够形象化、图片化、直观化,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和掌握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从果树、蔬菜和花卉生产一线收集大量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图片,制作了信息量十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实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堂讲授的内容真实、生动、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修剪原理和技术时,教师制作了修剪过程的动画,并与田间的实物图片相结合,将复杂的修剪原理和技术形象化、直观化,促进了学生对修剪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和学习。由于《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将原来的果树、蔬菜、花卉三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合并后课时又大量压缩,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采用多媒体教学虽然直观,但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将所学知识消化吸收。因而我们在校内精品课程网站上建立了网上师生互动平台――在线答题。学生有问题可以在学校《园艺植物栽培学》精品课程网站上的在线答题栏目提出,任课教师及时地给学生回复、答疑,为学生解决课程学习中的问题。学生网上提问十分活跃,因没有任何拘束,从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以便更好地促进以后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本课程组的教师平时都注意积累大量的教学素材,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单位教学时间内的信息量,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的欢迎,其中有多名教师在近几年获得了长江大学的优秀教学质量奖,本课程被评为长江大学的精品课程。

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我们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有机的、科学的《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强化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园艺实训总结篇7

现代农艺技术实训基地建设

一、现代农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一)现代农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

建设实训基地要在该区域内发挥导向作用,即现代农艺专业教学和农场生产作业区的示范作用,以基地建设带动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推进现代农艺专业招生工作,并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生产上进行综合技能的实训。我们采用“校场联合、互补互助,统筹人才、资金和技术资源,把有限的资源相对集中,合作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提高实训基地资源使用效率”。

(二)现代农艺专业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1、现代农艺专业实训基地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立足为垦区乃至全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

2、现代农艺专业实训基地要不断改善硬件条件,完善管理制度,改革实训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现代农艺专业实训基地要建立新型运行机制。按照“开放、联合、共享、协作”的原则,注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在保证学生实训的基础上,承担部分生产任务,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开展生产性实训,在面向企业、社会服务时,可适当收取基本费用,用于基地的日常开支和耗材补充。

4、现代农艺专业实训基地要充分发挥基本职能:承担实践教学、实习实训教学任务;承担“双师型”教师培养任务;进行专业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

二、现代农艺实训基地的管理

1、实训基地必须建立和健全实训基地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要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落实。

2、在技术上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实训基地的设备水平应与企业生产一线的设备要求同步,体现基础性、先进性、实用性和配套性。

3、明确实训程序与工作职责,确保实训正常运行和安全实训(生产),提高实训效率。要完善实训记录制度。

4、实训基地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管理规程和文明生产措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现代农艺专业实训基地的教学工作

(一)实训基地的教学基本要求

1、实训基地必须建立和健全实训教学制度。建立规范且能严格执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规程等教学文件;建立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并具有组织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调控体系,并具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

2、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根椐农场采用新技术的情况,及时调整实训计划和方案,组织教师与农场技术人员,及时开发校本实训教材。在内容安排上要具有综合性、季节性,使学生通过实训不仅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和技能,而且熟悉和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和技能,使学生得到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训练。

3、要保证实训教学时间。在校学习期间,现代农艺专业实训总时间应当达到教学计划总课时的30一-40%。

4、科学评定实训质量。把学生实训作为学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进行教学质量评定。评定内容包括:出勤、态度、效果、特色与创新等。

5、建立学生实训档案。学生个体实训档案包括实训内容、课时总量、质量与效果、意外情况等。

(二)教学实训和教学实训环境的设计

实训教学的设计依据课程需要,从农业生产出发。通过完成典型的实训工作任务达到学习目的。教学实训环境的设计依据具体的实训课目,实现学习过程和生产过程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有机统一,即设置提供学习和生产一体化的岗位。

1、教学实训项目的设计

设计教学实训项目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明确完整的实训教学和生产工作任务,完成后能显现直接具体的工作成果。

(2)具有相对独立的工作过程,且适合学习相关的职业技能。

(3)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与生产实际相吻合,具有实用价值,最好有一定的超前性。

(4)给学生一些独立机会,让学生自己安排计划、组织实施,还能发现和处理农业生产中常见问题。

(5)实训教学和生产工作任务完成后,师生共同总结评价实训教学工作成果和工作过程。不清楚的可随时咨询老师或者与同学讨论。

2、实训教学环境的设计

(1)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与生产实际相吻合。

(2)让学生有较大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根据需要可以让学生单独的或者以小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3)实训教学既象教室,又象可生产一线,可以划分学习区、讨论区、实操区、工作区等,可以学习和讨论。

四、现代农艺专业实训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水平是实训基地管理的关键,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技能的学生。要优化实训师资队伍。学校要定期安排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每年到生产一线实践的时间至少达到1个月;实训指导教师数量需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30%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要达到国家职业资格中级工以上水平。

五、现代农艺园建设成果及今后设想

学校现代农艺园基地已经栽种了2000株五味子,高标准300平方米温室一栋,2301平方米大棚四栋,育嫁接瓜苗9000株、西红柿苗2500株。校内建2000平方米药园一个;现代农艺专业建设150亩的中草药防风生产基地,水飞蓟5000亩,为农场、部队农场、农村培养了大批实用型、技能型、落地型的技术人才。

园艺实训总结篇8

1.基地定位。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应做到“合理规划、统筹兼顾”,其功能与布局要与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及实验室建设相结合。各高校园艺学科应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科优势对实习基地进行准确定位,制订相应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实训基地根据功能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综合型。兼顾产、学、研的功能,需要学科基础好、强大的科技力量作支撑,需要一定的科研成果作保证,合理的人才梯队配置,能满足蔬菜、果树和观赏园艺等主干课程的实习需要。(2)教学型。只具有教学实习的功能,完全为教学服务,为专业或课程教学需要提供实习基地。(3)复合型。以园艺专业为主,多专业协同的教学实习基地,综合性强,可定位为研发中心或创新中心。

2.突出教学服务功能。校内实训基地从根本上来说主要还是满足园艺专业的教学需要,尽可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因此,在管理上要根据当前园艺专业的发展情况,改变“讲台上种田、黑板上修剪”与生产脱节的实践教学模式,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栽培模式,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园艺生产中的乐趣与成就,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努力提高基地生产管理水平,提升专业知名度,为学科发展服务。在基地的日常运行和管理中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教师只是在关键技术环节给予辅的指导,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从而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3.构建培育科研成果的平台。实训基地是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实习的主战场,同时也为科技人员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的场所,管理规范、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实训基地使教师能够如虎添翼,在科研工作中得心应手,这些都为科研成果的培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反之,则教学研究会成为无源之水,科研成果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另外,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技术上的指导,仪器、设备、物资供应上也采取优先原则,尽量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使基地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基地与摇篮。

4.提高大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重理论、轻技能,重知识、轻能力,重就业、轻创业”的观念还深入存在,唯分数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培养出的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说起理论头头是道,但实际动手能力却很差,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这种教育导向下更谈不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从高等教育的基本层面做起,加强实践性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里的比重。实践工作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能力发展的根基。特别像园艺这样应用性强的专业,加强教学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给学生一定土地面积的支配权,让其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完成一系列的园艺植物生产过程,包括播种、定植栽培、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等,然后根据调查写出课题报告,到生长期结束后由专业教师来评定成绩。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会对园艺植物生育期的管理技术有深刻的认识,掌握的知识也会更为扎实,为以后走出校门参加工作及今后的创新研究打下基础。

5.提高社会效益与创新人才的质量。优秀的实训基地既是教师和学生科研创新的场所,同时也是提升学科专业影响力的招牌,因此,在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上,决策者应有长远的眼光,眼界要放宽,要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品种和技术,并在基地中充分运用,起到展示和示范的作用,从而提升基地知名度,提高学科专业的社会效益。同时,依托基地进行新技术的研发,提高创新人才的质量,使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平台

园艺专业侧重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在生产操作中提高实践技能,而实训基地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场所,同时也是师生开展科学试验和进行科学创新的场所。学生首先对园艺作物不同生物学特性和生产习性的学习,进而在教师指导下围绕这些作物开展创新性的科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实训基地真正成为园艺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学生参与和了解基地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及执行的方法步骤,了解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具体内容,并积极参与其中进行研究开发;了解我国园艺产业发展的前沿,关注产业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参加园艺作物产前、产中和产后等重要技术环节的实践操作。在科研和生产活动中发现创新点,开展创新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建设和完善实训基地的软件和硬件条件,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

三、合理安排,提高基地利用效率

学生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各项实践活动来全面了解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并掌握相关生产管理技能。因此,学校在安排校内实习时要全面考虑,尽可能地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接触尽可能多的园艺植物种类,参与尽可能多的田间生产管理活动,以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各个时期的生长规律和基本管理技术。园艺作物具有生长周期长、生产季节性强等特点,而且不同园艺作物由于其生长发育规律不同,采取的栽培措施也不同。这就需要在安排学生实习内容时,合理利用实训基地,尽量实现对某园艺植物整个生长周期的全程实践锻炼,从而全面、牢固地掌握园艺专业必备的实践技能。

园艺实训总结篇9

【关键词】专业群;职业技能;技能大赛

近几年,我校建筑与艺术系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为领军专业,形成了以产业结构为根本,技术技能为核心,职业能力为基础,专业课程为内容,技术能力为目标的完整专业群体系。同时,以职业技能比赛为依托,师生积极踊跃参赛,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和山西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学生团队积极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建筑装饰技术应用”“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艺术插花”等3个赛项的比赛,着重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也从侧面考量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本文就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群师生参赛所取得的成效加以总结,从而推动专业群建设及专业群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下基础。

1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能力考核标准分析

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从教学目标与学情、教学内容与策略、教学实施与成效、教学素养、特色与创新5个方面考查教师立德树人、贯彻全国职教大会精神,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结合专业特点将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有机融于教学的能力,以赛促进育训结合、书证融通,提升教师团队协作水平,构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良好生态。“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赛项以一个典型建筑装饰工程项目为载体,分为建筑装饰施工图设计、建筑装饰工程量清单编制、指令深化设计、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与实务4个模块考查学生从获取建筑空间信息、领会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清单算量、深化设计到施工项目管理完整任务的综合技能,锻炼学生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综合应变的能力。“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赛项从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2个方向考查学生的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测量、软件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2021年该赛项更名为“园艺”,更加注重学生园林工程施工能力的考核。“艺术插花”赛项涵盖中国传统插花与现代花艺2个方向,分盘花、瓶花、筒花、碗花、花束、花首饰、桌花、物件装饰8个模块考查学生对插花艺术风格、花型结构、造型设计、色彩配置、花材整理与加工、花材保鲜等知识技能的掌握,同时考查学生的创新思路与创造能力,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1年该赛项更名为“花艺”。

2依托职业技能大赛推进专业群建设与改革

2.1积极参赛,强化职业精神

职业技能大赛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1]。积极引导学生参赛,充分调动师生参赛热情,同时制定竞赛奖惩机制,激励师生争先创优。通过比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抓技能竞赛,建时代新功[2]。

2.2对接赛项,优化课程结构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群三大赛项,考核内容涉及《建筑CaD》《建筑装饰工程制图》《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装饰工程项目管理》《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艺术插花》等专业课程,为了对接各赛项考核标准,教师团队认真研读赛项规程,分析历年题库,梳理各赛项考查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深入开展专业课程改革,修订相关课程标准,开发理实结合的教学资源,确保知识点技能点全覆盖。同时,加大各赛项实操内容力度,融入日常教学,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如为了锻炼学生的庭院工程施工能力,将园林景观设计实训周2周增加为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设计周4周,大胆尝试课程改革,学生能力大大提升,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锻炼其专注负责精益求精的良好品格。

2.3理实结合,创新教学方法

职业技能大赛既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扎实度,又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速度比拼[3],因此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成效。通过分析各赛项评分标准,提炼各赛项对岗位职业能力和技能的要求,教师团队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任务驱动式的项目教学法。如在《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装饰装修构造》《园林工程施工》《艺术插花》等核心课程中引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使教学内容对接岗位工作任务,让学生以企业真实的项目为驱动,团结合作完成各项任务,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升分工合作、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采取过程化考核,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度。

2.4强化职业训练,磨练匠心

“建筑装饰技术应用”“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艺术插花”三大赛项分别以企业施工图设计师、深化设计师、施工员、园林工程施工员、园林绿化工、插花员、花艺环境设计师等技术工作岗位的综合任务为驱动,以各岗位职业标准为技术规范,引导学生规范化操作练习,锻炼学生在实操训练中遵守职业标准与规范。

2.5提升职业能力,德技并修

“职教20条”中强调,“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职业院校育人首先是培养学生好的品德[4],对于企业来说,首先看重的也是员工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其次才是技术技能。职业院校要在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工夫,既发挥德育课、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又注重公共基础课的德育要素,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格修养,以此为基夯实技术技能水平,从而培养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5]。

3存在问题及建议

3.1增强教师培训力度

各赛项参赛前的备赛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由于赛项考题取材源于行企业一线,前期备赛中需要经验丰富、动手性强的专业教师或企业专家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而专业教师往往缺乏企业实战经验,因此要加大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锻炼,更好地指导参赛选手。

3.2激发学生拼搏意识

赛前,发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各专业班级进行广泛宣讲,在学生中掀起“参赛光荣、力争上游”的氛围,经过自主报名,层层选拔,最终确定参赛队伍。通过选拔,学生们也能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上的不足。同时要定期对参赛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赛前压力。

3.3优化软硬件环境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引领,学校需优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企业岗位要求标准引进相关设备,对实训室软件、硬件进行更新配套,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打造专兼聘结合的教师队伍,为竞赛提供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秦虹,胡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理念和观念的影响[J].教育研究,2015(2):45-47.

[2]靳润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研究,2011,32(9):56-61.

[3]姜云东,李俊涛,刘金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下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3):15-18.

[4]郝天晓.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4):11-14.

园艺实训总结篇10

[关键词]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园艺技术专业实践应用

[作者简介]阳淑(1965-),女,成都彭州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熊丙全(1976-),男,成都新都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讲师、农艺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园艺园林专业教育;练华山(1979-),男,四川大竹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讲师、农艺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园艺园林专业教育。(四川成都61113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四川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园艺技术及专业群建设”(项目编号:1104-02)、2011年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园艺技术专业综合改革”和2011年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院级教改课题立项“高职园艺类专业‘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1-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155-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各高职院校“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何构建和实施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提高课堂效率、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目前,许多工科类专业及其专业课程都在推行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园艺技术专业属于种植类专业,园艺作物具有季节性强、生产周期长、种类多样等特点,对“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具有一定的制约,探索适合园艺技术类专业的“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实现形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实现条件

1.“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内涵。“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完成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养,即“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学做交替,学习与实践融于一体”。“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着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其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也同步提高。

2.实施“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基本条件。(1)基于“学做一体”,转变学科式教育观念。实施“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必须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科式教育观,坚持职业教育“能力本位”教育观,推行与之相适应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能够保证“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实现。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1999年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上提出的,又称为实践导向型、行动引导型、活动导向型、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着眼学生的自主学习,代表了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方法发展的趋势。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的“能力本位”教育观能够保证“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实现。(2)基于工作过程,构建“学做一体,双能导向”的课程体系(注:双能导向指在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把创业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施“学做一体”教学模式,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学做一体,双能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学做一体,双能导向”的课程体系应以工作岗位所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工作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学做一体”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将“学做一体”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融为一体,开发出“学做一体”的相关课程,形成包括校本教材、实训手册、试题库、多媒体等在内的学习资源,构建起“学做一体,双能导向”的课程体系。(3)基于“学做一体”,构建“双师”专业团队。除基础学习领域,在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在于将所谓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不能容忍将课程机械地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因此,在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必须有一支以“双师”为主体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中的“双师”,一方面,他们熟悉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精通生产一线的岗位技能;另一方面,他们还能够提炼生产一线的典型经验,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指导其教育教学,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实施“学做一体”模式时,能否构建起一支以“双师”为主体的专业团队显得尤为关键。(4)基于“学做一体”,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实施“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作支撑。因此,建设以实训室为主体的实训基地,保证教师有一个讲授和点评的平台,确保学生有一个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和展示工作成果的场所,显得尤其重要。“学做一体”实训基地在具体功能上应该融操作讲解、实验实训、技能鉴定于一体,集成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实验观察、实训演练、技能训练等多种功能;在文化形态上应具备真实或仿真的职场氛围,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密切接触企业文化,感知企业精神,养成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质。(5)基于“学做一体”,建立能力鉴定评价制度。“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的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组织、学生管理、实训准备、考核评价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学做一体”思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进行能力导向的流程再造,积极响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科学评价教师的绩效效能,构建一套适应“学做一体”教学模式需求的制度体系。

二、园艺技术专业实施“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制约因素

园艺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围绕蔬菜、果树、花卉的生产设定。园艺产品的生产流程与工厂产品的生产流程基本相同,因此,园艺技术专业可以以园艺产品的生产为行动导向,以园艺产品生产流程所需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但是,园艺产品生产又与工厂产品生产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园艺技术专业在实施“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时,要仔细考虑以下制约因素:

第一,园艺产品生产受物种制约。园艺作物的种类繁多,包括果树、蔬菜、花卉等,其中,蔬菜就包括了绿叶菜类、瓜类、茄果类、葱蒜类、豆类、白菜类、根菜类等,同一种类的作物里面又有不同的品种,其生长发育、环境条件要求等都存在差异,因此,选取何种园艺作物让学生完成生产过程有一定难度。第二,园艺产品生产受季节制约。园艺作物的生长必须依赖于外界环境条件,而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气候条件,有不同的作物生长规律。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园艺作物的生产无法像工厂产品的生产那样具有无限的可重复性,一旦错过农时或生产某个环节出错,就只能等待来年,而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有限,无法等待。第三,园艺产品生产受作物生产周期制约。所有园艺作物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而且其生命周期相对较长。草本蔬菜和花卉的生命周期较短,但也一般在1个月以上,而木本果树的生命周期较长,从播种到结果有的几年,有的甚至十几年,学生在校期间有可能无法完成木本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完整过程。第四,园艺产品生产受作物生产场地制约。园艺作物需要在一定的立体环境下生长发育,不同种类的园艺作物需要不同大小的生长发育空间,因此,园艺产品的生产需要足够面积的生产实训场地。实施“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就需要与该类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空间一致的作物生产场地。

三、园艺技术专业实施“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如何在相关专业实施“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四川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以下简称“我院”)的专业团队自2009~2013年在园艺技术专业进行了为期4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成果。

1.以生产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确定专业课程。园艺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园艺生产管理一线的专门人才,其专业核心岗位为生产管理岗位。我院的专业团队前期通过对园艺行业和企业的专题调研,以及与园艺行业和企业兼职教授的座谈访谈,明确了园艺技术专业生产管理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岗位专业能力和岗位综合素养,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园艺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详见表1。

针对生产管理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岗位专业能力、岗位综合素养以及园艺作物种类的不同,我院园艺技术专业分设“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和“设施园艺”四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了便于“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针对蔬菜、果树、花卉种类繁多的特点,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打破科属界限,按照生产季节以及栽培管理技术相似的原则进行作物归类,每门课程选择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作物进行实际生产,作为项目载体。如“蔬菜生产技术”课程将一种类型蔬菜的生产划分为一个“项目”,根据四川地区蔬菜生产实际情况,总共划分了10个“项目”,详见表2。根据园艺作物生产流程所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设置相应的项目模块,学生全程参与各项目的教学实践活动。

2.“教学安排围绕农时转,教学实践围绕农田转”组织教学。“教学安排围绕农时转”就是考虑园艺生产的季节性问题,以园艺作物季节性生产为依据,以季节为节点安排各项目及项目模块。对于生长周期较短的蔬菜、花卉,按作物生长的季节安排各项目,各项目模块则按照生产流程从种到收、直至销售安排教学顺序;对于生长周期较长的果树,则按照果树的生命周期结合年生长周期安排各项目及其项目模块,分设幼年果园周年管理、成年果园周年管理两个平行子项目,同步授课,各项目模块不再按生产流程安排教学顺序,既减少果树生长周期长的影响,又可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果树生产的基本过程、相关知识与技能。各项目模块的教学时间安排根据农时需要具体安排。例如,果树的休眠期修剪安排在采果后进行,疏花疏果的管理则安排在开花后进行;蔬菜的播种应根据不同种类蔬菜种子发芽所需温度条件安排在适宜的时间内实施教学;果树、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则穿插在整个生产环节中,根据病虫害发病季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如蔬菜的苗期病害防治应在育苗期间安排教学。

“教学实践围绕农田转”则是以生产任务为依托,学生组建生产小组或成立模拟公司,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田间生产,教学任务基本在田间完成,教师边讲边示范,学生边听边操作,教师边检查边指导,学生边改进边提高,使学生在全真或仿真的生产情境下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同步提高”。一方面,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工作技能;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交流沟通等综合职业能力。

3.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场。实施园艺技术专业的“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必须具备能满足学生完成田间生产任务的生产性实训场,以便学生能在田间完成学习任务。为了让实训场更接近园艺生产第一线的实际情况,我院园艺技术专业特引进三家园艺生产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场,一方面,企业开展正常的生产作业,让学生可以观摩或参与某些生产环节的实践操作;另一方面,企业与学院共同建设专门提供给学生的仿真性教学实训场,按企业的运作模式组织和管理学生,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给学生设计生产任务,让学生全程参与生产任务的具体安排和实施。截至2013年2月,我院已经建成一定规模的蔬菜实训场、花卉实训场、果树实训场及无土栽培实训场,可以同时满足100名学生进行“学做一体”教育教学实训的需要。

果树等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种类繁多,难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完整生产周期的“学做一体”实践活动,而且在开展果树栽培管理、养护等实践教学时,若操作不当极易导致果树的生长受影响甚至死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生产性实训场难以满足学生开展果树全部实践教学的需要。所以专业教学团队可以通过建设虚拟园艺实训教学平台来解决这一问题,将果园的建立、果树的栽植养护、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生产过程,通过软件设计成虚拟的生产场景,让学生以生产者的角色模拟操作,完成相关生产任务,从而打破果树的季节性、生长年龄等的限制,解决学生实验实训受季节因素、实验场地、实验成本制约的问题。

4.多种形式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在“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组织并全程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工作任务,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精通生产一线的生产技能,为此,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如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校外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或通过轮岗让专业教师到校内实训场承担生产管理任务,或参加行业技术培训交流活动,让教师在实际生产活动中积累实践经验,更直观、深刻地了解行业现状及生产实际。我院2009年就出台了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措施,建立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校内轮岗等制度,例如,没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新进青年教师,他们首先要开展的工作不是教育教学,而是到企业顶岗挂职锻炼一年。另一方面,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院校交流、考察学习、职教理论培训等方式让教师获得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的机会。

5.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注重学生技能考核。万群等在园艺技术专业试行能力导向的教育评价办法:“为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更充分地考核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各课程打破传统的单一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方式,采用综合评价和多方评价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经过实践取得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我院的专业团队进一步开展了能力导向的教育评价改革实践。一是综合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出勤情况、工作完成情况、理论知识等综合考核学生学习情况,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监控和考核,详见表3。二是多方评价。打破过去由任课教师独立评价的方式,建立教师、学生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通过学生自评、组长与组员互评、小组之间互评、教师测评等,让组员、组长、组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约束机制,使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合理,同时也接近实际的生产情境。

虽然在园艺技术专业开展“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学做一体”教学模式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如何将现代园艺的管理新制度、生产新技术、生产新模式引入教学中,让学生不但掌握现在的生产技术,还能适应今后现代园艺产业发展的变化?要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在“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设计、实训条件完善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努力,进一步探究“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内在规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