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数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十篇数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十篇

数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58:49

数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1

1.背景研究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顺应时代的发展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或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01年,中国传媒大学招收了首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学生,并提出“以CG技术与艺术为核心,以宽带互联网络为基础,深入数字高清应用领域,进行以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网络多媒体艺术为主的数字艺术的探索与实践”的专业定位,积极在数字媒体艺术这一领域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这标志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真正开始。发展到现在中国传媒大学终于形成了一种跨学科、跨媒体、科学与艺术与人文相融合综合培养体系。

截止到2010年,共有110所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或技术类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的新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最突出的莫过于中国传媒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上。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融合了数字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等的交叉学科和技术领域。数字媒体技术是通过现代计算和通信手段,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使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一种技术的专业。最突出的应该是全国首家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浙江大学,其教学特色体现在专业原则上继续实行基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构建公共基础教学、学科教学、专业教学三个逐层递进、相互联系的教学层次,每一个层次分别由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块组成。教学平台为必修教学环节,即公共基础教学平台、学科教学平台和专业教学平台。教学模块为选修教学环节,即素质教育模块、学科模块、专业拓展模块。

目前很多院校都在研究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问题,以上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大学只是其中两个典型而已。就大部分院校的认识现状来说,都认为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艺术和技术综合性的交叉性学科,都在培养体系中提到了既要注重艺术素质的培养,又要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只是侧重不同而已。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从2008年开设以来,很早就提出了“技术-艺术”这一概念,并逐渐形成了“技术-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2.“技术-艺术”培养体系内涵

2.1“技术-艺术”思维

“技术-艺术”思维是“技术-艺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它解决的是人才培养中的思维理念问题。该概念在《技术-艺术思维》[1]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述。从思维结构层面来说,“技术-艺术”思维一种将技术思维和艺术思维融为一体的复合型思维。对“技术-艺术”的理解有三个层次:第一,用技术做艺术。第二,用“技术-艺术”作为手段完成“艺术-设计-语言”三个方面的具体任务。第三,“技术-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面向一切事物。利用技术-艺术合力想问题、做事情,探索事物结构,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技术-艺术”思维,为我们更有信心和能力进军人类思维研究的更高境界,增添了新的角度和力量。

2.2“技术-艺术”培养体系

2.2.1“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内涵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技术-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是一种将美术类专业培养手段与相关工学培养理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从我们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教育技术学等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人才培养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具备“科学精神武装头脑、工科知识奠定基础、艺术能力赋予创意、设计能力服务社会”的复合型创造能力。在对国家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服务方面,他们应该既是艺术创意设计家,又是能够解决相关技术问题的艺术造型工程师。

2.2.2“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构成

(1)课程体系设计

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技术-艺术”培养体系中,课程体系是对其最直接的体现,课程体系设计是在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设定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课程结构,根据我们“技术-艺术”相统一,我们把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四类,在这四个类型中,所有课程都按照课程类型被划分到艺术类、技术类、“技术-艺术”类三种类型中。为了打破现在很多高校出现的教学极端技术化或极端艺术化现象,我们对学生四年来所学习的课程内在关系进行了研究,从中找出课程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让不同的课程相互支持,互为依托。不仅在整个四年学习中,我们还在每学年、每学期的课程中找到关系,比如第四学期我们开设了非线性编辑课程,那么我们相应的会开设数字摄像、视听语言等课程,再比如我们会把二维动画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动画、网站形象策划与包装几门有内在联系,可以相互支持的课程安排在一学年中。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单独的课程中实现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比如图案设计,除了传统的图案设计技法外,我们要求教师必须把现代的数字技术和课程结合起来,让学生用计算机技术创作图案作品或把传统的技法创作的作品做数字化处理。再比如图像处理是一门技术类课程,但是我们要求教师要和学生艺术创作联系起来教学,实现技术为艺术服务的思想。

(2)知识结构设计

知识结构设计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内在构成,他直接告诉了我们要培养什么养的人才,该人才具有什么能力。按照我们培养“科学精神武装头脑、工科知识奠定基础、艺术能力赋予创意、设计能力服务社会”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我们的知识结构中包括理论课、艺术类型课程、技术类型课程、“技术-艺术”类型课程、实践类型课程五个层次。理论课程包括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技术-艺术”思维等,让学生对数字媒体艺术领域有一个最近本的了解,掌握一般性的数字艺术创作规律和思想基础。艺术类型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色彩、速写之类,用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及设计能力;技术类型的课程包括图像处理、二维动画基础、三维动画基础、非线性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等,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术应用,储备相关的技术开发技能;“技术-艺术”类型课程包括网络动画、网站形象策划与包装、数字插画、数字影视特效、Ui设计等,主要是培养学生以一定的艺术素养为基础,用现代的数字技术来创作的能力;实践类型课程包括写生、采风、数字摄像、毕业设计创作等,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团队协作的能力。

(3)师资结构建设

师资结构建设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支撑,是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的核心。师资队伍的机构对专业的培养体系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直接影响。没有合理的教师队伍组成,该体系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完成。这里的师资结构指的是在“技术-艺术”教学体系中从事教学工作教师数量、知识能力构成、学历职称构成等。教师可以包括专业教学中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全部工作人员,也包括外聘的教师。根据高等院校艺术类及理工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我们“技术-艺术”培养体系中学术工程统一的建设思想的要求,构建一支整体素质高、专业结构构成合理、业务过硬、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是该人才培养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

同时我们必须提升我们培养体系的“技术-艺术”能力,这一能力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培养教师学习研究一般的“技术-艺术”理论,进行相关的实践,并将一般理论具体应用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之中。二是努力探索适合“技术-艺术”教学的师资结构,探索师资力量的恰当融合。

在师资结构中首先是教师数量,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计划每班在30人左右,每班须配备专业教室。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以1:14为宜。其中生师比=普通本科学生总数/教师总数,教师总数=专职教师数+兼职教师数/2。其次是学历和职称结构,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和讲师以上的教师占专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设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研室,形成教学科研梯队,可以开展相应的教学科研活动和创作活动,有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再次是能力知识结构,教师队伍中艺术型、技术型、“技术-艺术”复合型教师的比例要合适,达到1:1:2比较适宜。

(4)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运行的有力保障。在“技术-艺术”培养体系中有很多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实验室的支持。对于实验室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指的是实验室的基础建设,比如实验设备、仪器、实验场所等,软件指的是学生进行“技术-艺术”创造所需要的技术支持,一般情况下学生所学的技术应该处于该技术前沿领域。

(5)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最终实践成果的体现。这里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技术-艺术”作品教学,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模式,以比赛、项目研究、学生素质拓展等为平台的综合实践。系统开展和研究学生就业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素质、有作品的人才”。

所谓“技术-艺术”作品教学指的是以“技术-艺术”思维主要特征,在教学中把学生的艺术作品创作和现代技术手段应用完美结合起来,以作品创作为驱动,提高学生艺术创作的能力、完善学生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对于作品教学我们分为这么几个阶段,典型模仿阶段、类型定位阶段、独立创作阶段、作品展示交流阶段、参赛阶段。典型模仿一般是针对某种技术运用、某种效果表现、某种艺术风格展示而进行的学习阶段,和谢赫六法论中的“传移模写”是一回事情,不同的是摹写的对象改变了,摹写的方式不同了。类型定位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在大量“技术-艺术”作品学习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类型而加以学习和研究,然后以这种风格类型为主开始自己的“技术-艺术”作品创作。每个阶段完成我们都会举办相关的展览供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然后会把优秀的作品拿出去参加比赛,以期获得更广泛的影响。

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模式指的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教学不应闭门造车,应该把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行业运作模式、专业发展状况、作品创作要求等,以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专业的发展。

在整个教学工程中,“技术-艺术”培养体系会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展示提供各种各样的平台和机会。以比赛、项目研究、学生素质拓展等为内容作品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2.3“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特点

首先,“技术-艺术”培养体系是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自身特点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最大的特点就学科的综合性,它是美术学、艺术学、工学、传播学、心理学等交叉而成的一门专业,其中既有感性思维为主的美术学等艺术类课程,又有以理性思维为主的工学的技术类课程,而以“技术-艺术”思维为主的这种培养体系就是针对这种交叉学科特点而设的;

其次,“技术-艺术”培养体系强调以作品教学为驱动,来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艺术表达能力,技术运用能力等,具有很强的实践教学特点。我们知道实践教学是巩固艺术理论、提高技术应用和加深对技术-艺术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这种强调作品的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混合上,这种混合体现在教师类型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室与实验室的混合等方面。要求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教室、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以作品教学为契机的体系改革。

第三,“技术-艺术”培养体系具有强调主体性特点。这里的主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教学体系的主要实践者,教师的主体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技术-艺术”思维的了解和践行,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安排、对新技术的学习、对艺术现象的评价、对学生“技术-艺术”创作的指导等。二是学生主体。学生在“技术-艺术”培养体系中培养目标的完成是教师教学的最终体现,在学习和训练的基础上,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技术特点,创作类型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总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顺应时展而生的新专业,也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专业,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在分析专业特点基础上,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等综合考虑,最后制定一套可行的培养方法.“技术-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是一套还在不断完善的教育教学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变化,它也会不断更新其内容,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杨岗,罗维亮.技术-艺术思维[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

数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2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学科专业素质

从全国范围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繁杂,他们不但承担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多数教师还要承担诸如课件制作、网络维护、课堂摄像、活动摄影等电教工作,教学之外的其他工作是否会影响他们的学科专业素质?现有的学科专业素质能否满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以提高信息素养为目的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必将发生转变,这种变化必将带来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以及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变革,而作为课程核心的教师,他们的学科专业素质能否满足这一发展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设计

1.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调查所指的学科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完成其任教课程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活动之外的电教工作等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我们界定为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信息道德、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几个方面。

2.问卷设计

本调查采用的问卷主要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同时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编制而成,问卷由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技能、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教学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信息道德五部分组成。其中学科专业知识主要指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知识等;学科专业技能主要指信息加工处理技能、教学媒体设计开发技能、教育装备管理和应用技能等;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主要指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与学的能力,含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的能力、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法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教学进行研究的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信息道德主要指教师自身的信息道德以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利用信息的意识与能力的职责感的认同。

3.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调查对象为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按统一分层、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把全市各小学按发展较好、一般和欠发展三层进行抽样,抽取各区县共185所小学285名信息技术教师为样本,样本占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人数的19.2%。共发放问卷285份,收回285份,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达93.0%。问卷采用现场答卷现场回收方式,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基本情况

(1)男教师人数多于女教师

抽样的信息技术教师中,男教师占55.5%,女教师占44.2%(有2份问卷未注明性别),男女教师之比1.247:1,远高于北京市小学男女教师总体之比的0.21:1[1],也高于全市包括中学在内的信息技术男女教师之比的0.635:1[2]。男教师人数超过女教师也许是由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特殊需要决定的:信息技术教师除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外,多数还要承担学校教育信息化以及电教工作,以学校角度看,男教师更适合胜任这样的工作。

(2)教师队伍年轻化

参与调查教师中,25岁以下的教师占12.1%,25-29岁占33.9%,30-39岁的占45.7%,40-49岁占8.2%。由此可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以25到40岁之间年龄段居多,约占被调查人数的五分之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年轻化的特点,是由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能胜任高强度的工作所决定的,中青年教师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接受新知识和新理念的能力强,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既满足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发展的需要,也利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3)学历基本达到本专科水平

调查发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初始学历以大专以下教师居多,约占50.9%;但通过职后成人高等教育和自考学历提升后达到本专科层次的占92.6%。初始学历为大专以下的教师(不含大专)大多为过去中师毕业,这些教师一般从其他学科转调过来,有从教其他学科的经历,利于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建立起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

(4)大多数教师未接受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学历教育

根据高校专业与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关系的密切程度,我们把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专业归为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一致性专业。统计显示,初始学历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教师仅占18.7%,而通过后续学历提升并达到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仅占35.3%,仍不一致的占64.7%。这说明近三分之二的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是通过进修、培训或自学获得,认为这是一种优势的观点认为,既然教师已在此岗位上工作,就印证了他们能胜任这种工作,那就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强;但相反的观点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部级课程,需要教师的专业化,而专业化教师知识结构中缺少本体性知识,将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知识认识和理解的科学性,从而可能会影响到课程的开设质量和效果。

(5)有近一半的教师未接受过师范教育

在对学历教育中是否曾接受过师范教育的调查显示,50.5%的教师接受过师范教育,而近一半的教师不是来自师范教育专业。通过对现实的了解来看,这些教师主要来自非师范的大学计算机专业或其他工科专业。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法等相关的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近一半的教师条件性知识的缺乏,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对课程的正确理解、教学设计和实施,也极易产生重技术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法设计而轻学法设计的问题。当然这也说明了许多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不够,依然存在着以电教工作为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辅的信息技术教师利用观,这对信息技术课程及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6)信息技术教师兼任其他工作的状况

信息教师工作繁杂,对他们从事教学工作的时间占总的工作时间之比进行统计后发现,仅有6%的被调查教师只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而非其他工作,47.5%的被调查教师仅用一半的工作时间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相关工作,一半的时间从事电教等工作。小学教师身兼多门课程本是常态,但由于大多身兼电教相关工作(现实是有的教师主要工作是电教,教学工作反而是身兼),电教工作任务多、压力大,占用教师们大量的时间,通过观察、访谈也表明,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以至于缺少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使得课程难以达到语文、数学等传统课程的教学规范和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到该课程在小学课程中的形象和地位。

2.学科专业素质发展总体情况

(1)将属于学科专业素质的36个题目的教师自评得分进行均值统计和排序,得到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得分最高的是第15题、第14题、第12题,分别为4.464分、4.400分、4.381分,这些内容与教师的工作关系密切,所以得分高;而与课程知识技能关系不密切的但与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内容,得分较低,如第19题,得分2.29分。这样的数据与实现情况相符。目前北京市的多数小学,不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编制网站,所以和它相关的数据库、论坛编制技术等的要求降低,从而削弱了教师们钻研这些技术的积极性,另外多数教师并非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使他们不足以承担这些技术工作,所以得分偏低。

根据前面拟定的五个方面即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技能、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信息道德对36项进行归类,计算出平均值并排序,分别为社会责任感与信息道德4.3423、学科专业技能3.823、教学能力3.588、学科专业知识3.468、技术应用能力3.207。数据表明,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能基本满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要求,但除了社会责任感和信息道德平均分高于4分(4.3423),其他方向的学科专业素质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3.学科专业素质发展的差异比较

(1)男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高于女教师,并呈显著差异

将教师按性别对学科专业素质各项进行平均分计算,得到表2的结果。

表2男女教师学科专业素质得分比较

从表中数据看出,除社会责任感和信息道德一项中女教师高于男教师外,其他方面的得分均为男教师高于女教师,但通过对五个方面男女教师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仅在学科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男女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都为p=0.000

(2)城区教师学科专业素质得分高于郊区教师

参加调查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中,城区教师人数占总数的43.3%,郊区教师56.7%,按区域分组对学科专业素质情况的五个方面分别计算,得到表3的结果。

表3城郊教师学科专业素质平均分

由表看出,城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学科专业素质的各方面均高于郊区教师,对五个方面进行城区和郊区独立样本差异t检验表明,除了学科专业知识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四个方面均呈现显著差异(分别为学科专业技能p=0.000

(3)师范教育毕业比非师范教育毕业的教师学科专业素质较高

对来自师范和非师范教育的教师进行比较的结果见表4。

表4毕业于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的教师的

学科专业素质的比较

从表上可见,师范教育毕业的教师各方面得分都高于非师范教育的教师,但进行差异t检验发现,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745,0.406,0.932,0.319,0.437,均>0.05)。

(4)不同学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没有显著差异

被调查教师中,最终学历在大专以下的教师占3.5%,大专27.6%,本科65%,研究生2.1%。对最终学历与学科专业素质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最终学历的教师在学科专业素质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872、0.538、0.287、0.517、0.726)。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统计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结构比较合理。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男女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学历构成比较合理,这成为信息技术课程能顺利开设和能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

(2)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大多来自非信息技术专业,这可能会影响到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教师能否胜任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师大多来自非计算机、教育技术或信息技术教育相关专业,虽然没有操作使用技术的困难,但也仅限于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如果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发生改变,如增加信息科学、智能机器人、程序设计等,那么教师们的专业背景将会影响他们的发展。

(3)信息技术教师教学之外的工作负担过重。通过信息技术教师访谈和观察了解,许多教师忙于学校摄影摄像电视节目制作、网络维护,甚至有的老师还负责学校的广播和复印等,常无暇顾及教学设计,教师明确告诉访谈者,学校领导安排的主要工作是电教而不是信息技术教学,至于怎么上课,自己看着办。这种状况不但会影响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效果,更会影响到课程的生存。

(4)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能够基本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

(5)男女教师和城郊教师之间在学科专业素质方面还有显著差距。可以采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城区和远郊学校教师进行互换或交流,建立基于网络支持下的跨区域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协作和发展共同体等等。

――――――――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处编(内部资料).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

[2]贾积有,汪琼等.教师信息素养影响的定量分析――以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调查为例.电化教育研究,2008(8).

[3]胡定荣.教师专业标准的反思.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4]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育信息化建设,2005(4).

[5]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教育研究,2001(12).

数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3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状况与培训需求调查实际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68份,剔除13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155份。被调查对象分布在我国东中西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3所中职学校,覆盖面较广。能够代表我国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样本为随机发放,满足统计学方面的要求。下面是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1.师资状况分析

(1)样本中职师资学历分布。

被调查教师绝大部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且以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为主力。

(2)中职教师年龄段分布。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体上随着年龄段的增加人数递减,有明显的年轻化的趋势,并且任课教师大都在40岁以下,这与电子商务专业在我国设置较晚是一致的。

(3)中职教师教龄以及电子商务教龄分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电子商务专业的任课教师教龄在5年以上的约占总数的74%,教龄在10年以下的约占总数50%。并且绝大部分的专业教师电子商务专业课教龄很短,专业课教龄在3年以下的占到总数的52.26%,而专业教龄在6年以上的只占不到总数的13%,这可能会对专业课教学经验有不利影响。

(4)电子商务专业毕业教师比例。

在被调查的155名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中只有10名毕业前所学专业为电子商务,约占总数的6.45%;计算机类专业(包括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为52名,约占总数的33.55%,有高达66.45%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毕业于与电子商务无关的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毕业教师严重缺乏。

(5)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企业工作经历。

调查问卷汇总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55人中只有18人有过企业工作经历,而其中只有3人在电子商务相关的企业工作,绝大部分教师没有电子商务方面的实习经历。由此可见,大部分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对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缺乏了解。

2.学校专业基本信息

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受调查对象所在学校的师资状况等有关内容,以更准确地反映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状况。

问卷结果显示,95%以上的学校是在2000年之后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并且有近1/3的学校是最近五年(2005-2009)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此外,我们还了解到,电子商务专业的任课教师中31-40年龄段的最多,20-30及40以上年龄段的教师略少。从职称等级来看,初级、中级职称的教师占绝大多数,而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电子商务教师具有高级职称。

3.教师专业教学基本状况

(1)课堂教学内容。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课堂教学内容以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与技术操作类内容为主,对其他电子商务内容讲授较少,如电子商务高级专门技术和电子商务设计等。

(2)实践教学内容。

就实践教学内容而言,教学内容以电子商务实训、网页设计、网络使用等基础操作性内容为主。同课堂教学内容一致,一些需要较高专业技能的内容则较少。这一方面可能与专业师资薄弱有关,另一方面或许也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些联系。

4.教学能力调查

从教师专业教学能力评测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专业任课教师基本满足以上10条要求,但是只有较少部分教师能够完全达到上述能力要求。

5.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用情况

从教学方法来看,最常采用的三个行动导向教学法为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许多老师对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用情况回答是基本能,少数老师回答不能。

6.专业师资培训现状

被调研的155教师中只有27人有过3次以上的培训经历,约占总人数的17.4%,其他被接受调查者大都只有很少次甚至没有接受任何正规的培训。而专业培训的内容以电子商务理论、电子商务实训以及职业教育理论为主,其次是专业教学法以及企业实习。

培训的形式有在职培训、假期培训与脱产培训,以前两种形式为主,脱产培训为最少。就培训的等级而言,部级、省级培训较少,出国培训几乎没有,其他大多是其他类型的非正规培训。调研发现部级培训时间最长为8周,而省级培训为4周,其他类型的培训时间更短,大都在一周以下。总体来说,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接受的培训较少,培训时间较短,正规的培训机会不多,并且缺乏系统全面的培训计划。

7.专业师资培训培训需求

被调查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培训需求如下:

(1)急需培训的课程类别。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实践、电子商务实务、电子商务设计和电子商务前沿是最需要培训的课程类别;大部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只对教学研究、电子商务管理、考察调研以及职教理论有较小的培训需求,其中又以职教理论培训需求为最小。这表明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更加注重操作性、实践性的课程,同时对于开展职教研究也有所侧重,而对于职教理论培训不太感兴趣。但并不说明职教理论不重要。

(2)急需培训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最需要培训的五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电子商务实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管理和web2.0技术。而对于电子商务概念、电子商务设计、电子商务管理、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运营、网页设计和电子支付也有不少的培训需求。

(3)急需培训的职业教育基础知识与技能。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培训需求最多的职业教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为电子商务职业定位与培养需求、电子商务实践指导能力以及电子商务实践设计能力。对于把握课改动态能力、职教质量测评能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认识能力的培训需求为最少。其他职教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需求大体相当,均有要求。

(4)急需培训的专业教学方法与技能。

就急需培训的专业教学方法与技能来说,最急需的是课外实践活动指导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专业培养方案开发能力、课程设计和开发和课程教学方案设方面的培训。学生心理指导能力、学生就业指导能力等也有部分培训需求。而课程教学评价和专业研究能力方面的培训需求最少。

(5)急需培训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能力。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最需要培训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能力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方法指导,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理论指导和职业技术教学研究论文撰写也需要加以培训。

问卷调查结论

从上面的统计分析,我们基本上了解了目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状况和培训需求的基本状况:

目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绝大部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大多都在40岁以下,绝大部分的专业教师电子商务专业课教龄很短,155名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中只有10名毕业前所学专业为电子商务,约占总数的6.45%;计算机类专业(包括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为52名,约占总数的33.55%,有高达66.45%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毕业于与电子商务无关的专业;155人中只有18人有过企业工作经历,而其中只有3人在电子商务相关的企业工作,绝大部分教师没有电子商务方面的实习经历。初级、中级职称的教师占绝大多数,而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电子商务教师具有高级职称。

课堂教学内容以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与技术操作类内容为主,对其他电子商务内容讲授较少,就实践教学内容而言,教学内容以电子商务实训、网页设计、网络使用等基础操作性内容为主。

在专业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方面,50%以上的教师不能完全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状况与职业定位、在教学中融入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和知识、独立设计教学内容和开发教学资源、设计和实施教学评估方案、提供职业指导与开展创业教育、独立进行专业课程设计、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50%以上的教师对大多数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不能完全掌握。

数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工学结合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通过校企合作,邀请行业和企业的技术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典型生产项目(任务),确定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以机电产品生产、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技能为核心职业能力的独具特色的灵活多样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与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公司“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为基础,依托合作企业,继续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此外,积极引进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学习借鉴国际职业教育成熟模式和先进经验,深化教育改革,丰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本省工业企业。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真正的工学结合,本专业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生产工作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的工作流程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以实验室/实训室环境与实际工程环境相结合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本专业已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课程有《电工电子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变频技术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将上课地点从教室转到实验室、实训场所。实现“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理论课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一体化”,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校级特色专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建有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专业实验室,主要有:pLC实验室、金工实验室、公差实验室、电工电子电拖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机械CaD/Cam实验室、数控原理实验室等。

学校实训中心配备有生产型数控机床34台(套),普通机械加工设备及电焊机等90余台(套),现有机械加工车间2个,钳工车间3个,焊工车间2个。实习中心2008年12月完成了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同年12月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高职高专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2007年开始建设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大部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专业在已有的实习、实训条件基础上,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新建的实训室、实训基地,建立完善的实训、培训、认证流程,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为社会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型人才。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已与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公司等多家大中型骨干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依托其中一些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组织实施毕业生的顶岗实习。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按企业模式进行管理及教学,采用“择优选拔,末位淘汰”的方式,企业为优秀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实现学习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四、师资队伍建设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队伍拥有一支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数占专兼职教师总人数的41.7%;双师型教师人数占专兼职教师总人数的62.5%;师资队伍中包含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博士。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保证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组织实施。

本专业为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聘请更多的行业企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从企业聘请经验丰富、技能突出的中、高级职称兼职教师及能工巧匠,分期来指导学生实训、实习,开发实训项目,同时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以提高专任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五、结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不断改进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学习借鉴国际职业教育成熟模式和先进经验,深化教育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的是为社会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本省工业企业。

参考文献:

[1]梁红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学术研究,2008(7).

数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5

1.招生单位和招生规模、生源

目前我国农业推广硕士招生单位有70家,包含13个领域,领域点403个;其中水产一级学科对应设置渔业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渔业领域按二级学科设置水产养殖、渔业资源管理和渔业技术三个方向。全国渔业领域招生单位有16家,占全国涉渔高等院校总数的61.5%;它们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宁波大学、长江大学、广西大学、集美大学、西南大学、海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从地理位置来分,位于内陆有6家、沿海地区10家,主要分布于东部、中部和西南地区;高校类型包括水产院校、部属和地方综合性大学。2009年全国渔业领域招生单位录取人数为115人,占农业推广硕士总招生人数的1.6%,单位平均录取人数7人,教育规模很小[1]。以广西大学渔业领域研究生招生情况为例,从表1可以看出:2009-2011年近三年来共招收渔业领域研究生7人,其中全日制4人、非全日制3人。生源特点是学历高、学缘单一:85.7%的学生具有本科学历,来自本校的生源比例高达71.4%。其中全日制生源主要来源于本校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应届本科生或从学术型硕士考生中调剂,75%为本校应届本科生;非全日制学员全部来自广西大学的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主要职业背景是水产科学研究和农业职业教育。

2.培养方案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机构为了使研究生培养工作符合培养目标,保证一定的规格和质量,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制定的教学计划,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依据。2010年11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渔业领域协作组在广东海洋大学召开2010年年会,转发2009年12月18日协作组会议审议制订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布置编制和提交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至此,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培养方案全部制定,两者在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和入学形式、学时方式和年限、实践环节要求和课程设置、文凭学历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不同(详见表2),为厘清不同规格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课程体系

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有重要的作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需有较好的理论深度和宽泛的覆盖面,使研究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指委下发的《关于制订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农推指委[2005]5号)明确指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当根据培养目标分领域设置,每个领域结合自身特点和课程设置框架确定具体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公共课程完全相同,各个领域设立自己的领域主干课和选修课。新颁发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学位课程的基础性、专业性与实践性,特别增设了2门研讨和案例教学课,保证了受教育者掌握渔业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从事渔业专业的工作能力。表3所示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课程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全日制的领域主干课按新设的3个二级学科方向设置三个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包含本方向五门课程供学生选修,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与非全日制的有很大不同;渔业领域主干课《渔业政策与渔业管理》和《水域环境保护》采用新编教材,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亦强调与非全日制的相应课程有所区别。广西大学根据北部湾经济发展需要和自身师资队伍特点,在保持非全日制课程体系不变情况下,选择开设全日制水产养殖和渔业资源管理2个方向。

4.教材和师资建设

为解决专业学位教材不足和师资水平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渔业领域协作组开展和组织了一系列活动,结果详见表4。截至2010年12月,农业推广硕士渔业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18门领域主干课共有11门获得了课程和教材建设立项,约占总课程的61%;2010年12月由上海海洋大学承办农业推广硕士渔业领域主干课程《渔业政策与渔业管理》的师资培训。渔业领域研究生教育优秀教材和案例缺乏、师资队伍总体水平有待提高的状况得到改善。以广西大学为例,从表5可知广西大学渔业领域研究生师资队伍的基本结构是:校内任课老师10人,其中导师7人,聘请校外导师3人。渔业领域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主要聘请广西水产行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的业务专家和用人单位中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较高社会威望的管理专家。师资队伍基本结构中任课教师具有博士学历的占70%;正高职称的比例为40%;年龄结构也较为合理,40~50岁之间中年骨干占到70%;有推广工作经验的老师比例占70%,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占30%。校内导师中高学历的比例较高,其中具博士学位的老师占教师总数的71.4%;正高职称的人数占到总数的57%;校内导师的主体在41~50岁年龄段,占57%;有推广工作经验和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的老师分别占71.4%和43%。校外导师博士和正高职称的比例均为33.3%,年龄均在50岁以下,与广西大学没有学缘关系。这说明广西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的教师队伍年轻、学历高的比例较大,学习和工作经历丰富,学缘广泛,指导力量相对较强并有利于国际化教育,整体结构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

二、影响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因素

1.行业人才需求旺

目前,我国每万名农业劳动者中,拥有的科技推广人员数量是1人,而德国是13.5人,美国是7.2人,日本是5人;我国每百万农业人口中,拥有的农业科技产业人员是77人,而发达国家是2458人,世界平均水平是137人[2]。按照发达国家和成功推广经验的标准,其投入配比研究、开发、推广是110100,科技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我国不到1%(约0.6%),而推广经费只有研究经费的1/4。当前我国渔业科技人员总数不足11万人,仅占全国渔业人口的0.57%;我国平均每年通过鉴定(或验收)的水产科研成果达100多项,但应用到渔业生产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研成果不到50%,远低于日本、挪威等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70%左右,渔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渔业技术推广体系需要继续发展壮大,渔业领域专业学位的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旺盛的需求。

2.国家鼓励发展专业学位教育

2010年5月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提出了一系列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举措。2009年以后各招生单位每年削减5%~10%的招生指标,用于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增加招收一定数量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使专业学位逐渐成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4]。表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3.社会和在职人员对专业学位认同率高

统计数据反映:93%曾在高校参加农业培训的技术人员和农业干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作用持认同态度,社会对农科专业学位毕业生的积极认可程度整体达到53.9%。相关调查还发现近5年在农村或农业部门工作的人员缺乏充足的学习、培训,知识体系没有获得系统性的更新,参加学历教育的仅占23.1%,参加研究生教育的仅占总数的3%,他们对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有迫切的需求[5]。农科专业硕士毕业研究生中87.96%的人认为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在专业理论水平、知识面的拓展、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工作中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提高,61.11%的毕业研究生认为获得学位后参与社会竞争优势明显[6]。

4.培养机构做好了教材和师资准备

从以上对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可知,现有的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水平已经可以满足和保证正常教学的要求。综上所述,国家政策鼓励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社会对农科专业学位总体评价较高,对渔业科技服务人才的需求很强烈;招生单位做好了师资准备,在职人员个人对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等有较大的需求。社会对专业学位的高度认同和在职人员渴望提升学历和能力的强烈愿望与目前农科专业硕士招生的冷清状况形成鲜明对比。渔业领域研究生多年来招生人数严重不足,教育规模偏小,如广西大学的渔业领域研究生师生比为1.41。学生人数少不形成规模,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的教学培养,专业学位教育很难得到招生单位和老师的重视,致使渔业领域研究生教学存在被边缘化的趋势,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数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6

目前,西南大学面向全校非电类本科专业开设的《电工技术》课程分为两种结构,即60学时数以上的多学时和60学时数以下的少学时.少学时《电工技术》课程的开课对象主要为工程技术学院的土木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总学时数为36,其中实验6学时),纺织服装学院的纺织工程、轻化工程专业(总学时数为54,其中实验18学时),食品科学学院的包装工程专业(总学时数为45,无实验环节),化学化工学院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总学时数为36,无实验环节).其目的是围绕纺织、食品、化工、建筑行业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对机械电器设备等基本知识和职业素质的需求,培养学生从事研发、管理等相关工作的核心能力.由于课时数目少,造成了在上述各非电类专业中开设《电工技术》课程三方面的缺乏.第一,课程针对性少.由于理工科非电类《电工技术》课程体系是电类专业《电路原理》等课程的简化和压缩,因此,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应用性等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特别是教师沿用《电路原理》等多学时课程的教学方法,把重点放在原理、理论的讲解上,没有很好地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缺乏对市场的调研,不能适应课程少而精实际情况.第二,学院重视少.现有《电工技术》课程的课时设置不足.由于《电工技术》课程在非电类专业中的弱势地位,首当其冲地成为了非电类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时学时数被压缩的对象.如2006年,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土建类专业学生开设的《电工技术》课程总学时数为45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时,实验6学时);为了响应高校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要求,在制定2013年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电工技术》课程被删减为3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27学时,实验时).第三,学生兴趣少.作为非电类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对电类知识、电类科技及电工技能的认知,认为《电工技术》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关联性不大.其次,过多的理论基础知识对于非(电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枯燥无味,而且没有帮助,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上述问题的出现不但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而且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

2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鉴于少学时《电工技术》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理工科非电类授课学生的专业共性,针对少学时《电工技术》课程,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以启发和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中应用意识为牵引,以市场需求和职业定位为切入,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针对各专业特点,引入相关的案例教学,达到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目的.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电工技术应用意识;第二层次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定理及定律,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第三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自身专业知识和电类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了达到上述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本文针对理工科非电类少学时《电工技术》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3个方面提出了如下改革方案.

2.1教学目标改革

根据不同专业定位,分层次设立教学目标充分调研学生专业性质及职业定位.理工科非电类少学时《电工技术》课程涉及的专业较多,不同专业对电类知识的需求不同.因此,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定位,在教学中通过引入案例教学,使教学内容紧扣学生专业方向,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明显提高.学生才会感到《电工技术》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与自己今后的工作是相关的,从而将《电工技术》课程学习的动力转变为一种内在的需要.例如土建类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农村能源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学生毕业后能在工厂化设施农业系统、农村新能源开发与科学利用领域从事规划设计等方面工作.因此,为该专业学生开设的《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为将电工技术应用于建筑照明工程中,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理论以及照明设计的计算和分析,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对建筑物的照明进行设计和绘制电气施工图.

2.2教学内容改革

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电工技术》模块化课程体系在保持少学时数《电工技术》课程体系相对完整的前提下,删减某些脱离实际应用的知识点,而将重点转向培养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类问题的能力.根据培养目标,组织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重新修订非电类专业《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在课程内容上努力做到“新”和“合”:“新”指根据授课专业学生的专业定位,对《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更新并充实新知识、新技术等内容;“合”指采用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思想对《电工技术》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

2.3教学方法改革

多样化教学手段并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获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手段.在《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手段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授课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辅以动画演示、图片讲解、实训仿真、实验制作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讲解理论知识,再开展实践教学.而一体化教学新模式把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起来,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达到边学边练,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效果.例如在“三相交流电路”章节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将“三相电源的联接”、“三相电路负载的联接”、“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以及“安全用电”等知识点应用于解决“室内供电配电系统设计”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达到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的目的.

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该任务展开教学.比如,在“RLC串联交流电路”课堂教学中,以求解交流电路的响应为中心任务,首先由教师把求解单一参数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交流电路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倡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通过教师对知识点的归纳、补充和修正.

3)实例教学法.《电工技术》课程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因此,如果只是一味地照书讲解,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实例教学却能很好地解决理论课讲解枯燥的问题,理论教学中因为穿插引入结合各自专业特点的实例分析,可以有效解决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脱节现象,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电类知识是切实有用的,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电工技术》的热情.例如在“电路谐振”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引入收音机或车载mp3应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3总结

数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7

【摘要】目前,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众多企业需要大量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高技能人才。本文就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对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业的良好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化设计制造探索

目前我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等高级技能型人才更是短缺。现有模具设计和数控技术人才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模具设计、开发、维修、Cam/CnC、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甚至出现了“年薪16万元招不到高级模具技工”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的矛盾

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数控技术和模具设计制造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岗位不能达到“零对接”。这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脱节;课程内容陈旧,实践环节薄弱;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企业岗位实际情况脱节。其结果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不强。

1.2教学内容滞后于企业的技术发展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相应的教材内容必须及时更新。但一些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严重老化,学生无法学习到先进的制造技术,很难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1.3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

断层问题--除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外,由于历史原因,教师队伍补充出现了新的断层。

能力问题--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

结构问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缺乏学科、专业带头人。

1.4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多元化的矛盾

现有职业技术院校多数专注于在校学生培养,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较弱。。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大量中小企业出现人才、技术、设备真空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满足企业技术研发、产品测试等方面技术支持和服务的需要。

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作为先进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目前国际领域主要涉及以下相关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ComputeraidedDesign);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Computeraided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技术(Computeraidedprocessplanning);逆向工程技术(Reverseengineering,Re),也称反求工程、反向工程;快速原型制造技术(Rapidprototypingmanufacturing,Rpm);虚拟样机技术(virtualprototyping,Vp)。而国内目前主要集中在(1)CaD/Cae/Capp/Cam/pDm集成技术的研究;(2)数字化协同设计与仿真技术的研究;(3)基于知识工程的研究;(4)虚拟设计、虚拟制造技术的研究等方面,亟待改进。

3探索思路

3.1多途径、全方位培养人才

3.1.1融专业入产业,引企业进校园,探索工学结合紧密、教学形式多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实践为导向、工学结合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融专业入产业,引企业进校园,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机结合,创新“工作驱动,学做合一”、“工学交替-校企双循环”、“能力(技能)本位,模块化”、“‘2+1’校企全程合作订单培养”、“‘2+0.5+0.5’校企阶段合作定制培养”、“工学交替,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共建,人才共育。

——专业定位符合企业要求。根据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企业及技术发展及时调整专业方向。

——教学内容反映企业实际。以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为载体,将企业先进的生产、管理、服务技术引入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具有工学结合特色,并及时反映行业企业的技术发展情况,保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学习方式突出工学结合。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实施灵活的教学组织,使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完成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换。

——教学活动体现企业精神。把企业的生产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大背景,在具有浓厚企业气息的教学环境中,形成职业道德教育氛围,使学生直接接受企业文化熏陶。

3.1.2发挥行业优势,校企共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想办法创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最好的方法就是校企资源共享、共建办学。

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企业的产品、设备、技术、管理及资金,参照企业的技术水准,校企共建数控、模具、CaD/Cam、机电一体化4个专业群共享的实训平台为“基体”,以适应各专业职业岗位特点的专业实训室为“触角”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各异,触及市场,灵活服务,实现工学结合校内化。

遵循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建立良性互动、校企双赢合作机制,采用企业管理方式,实现生产性实训车间(基地)良性运行,形成自我造血机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学生校内实训实习场所和开展社会服务的阵地。

立足长远发展,建立校企双方参与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的兼职指导教师(或师傅),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和质量。

3.1.3构建模块化、双证制、“教、学、做”合一的专业课程体系

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与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相映衬的模块化、双证制、“教、学、做”合一的专业课程体系。

把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作为制定质量标准的依据,健全理论和实践教学质量标准,规范教书育人行为质量标准,形成系统的专业教学标准。

积累生产案例,按照企业岗位(群)任职要求,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技能实训项目和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并参照现代企业的技术标准制定实训质量标准,保证实训质量、职业培训质量的高品位。

3.1.4建构以机电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的职业能力体系

围绕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构建适合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职业能力体系。专业培养人才的岗位能力主要是围绕机电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可划分为基本岗位能力、核心岗位能力、综合岗位能力、职业素质及能力。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或行业、企业标准,并将职业标准融合到课程教学内容中,优化训练条件,创新训练手段,提高训练效果,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实现“高等性”与“职业性”的融合。

3.1.5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专业教师团队

进一步深化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专、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与办法,构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需要的教师引进、培养、评价及聘用体系,形成激励机制,加大师资引进、培养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3.1.6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构建以教、学、做(练)结合的“三明治”式教学法,核心案例贯穿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为主体的专业教学方法体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

①构建“课证”结合的教学法,加强以基本技能知识连续性为主线的课程内容改革,结合资格证书考核知识点,建立基于真实产品的训练题库,在三年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持续将“生产型训练题库”融入各门专业课程教学;

②整合传统机械专业课程。如将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等传统机械专业课程整合为机械制造基础一门课程;

③依据顶岗企业需求,提供多种CaD/Cam软件供学生选学,以保证顶岗实习的不同要求。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①部分实训课程实行多种相关能力并行训练,以提高教学效能。如对实训设备数量少的课程,实行设备分流、多种技能并行训练的方式;

②减少模拟性实训,将企业产品作为主要实践教学对象,聘请企业的工艺技术人员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标准,推广“形成性考核”方法,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完成考核;

③为达到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与就业岗位零对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由如下五个环节组成:

a.基础性实训(即基本技能训练:钳工与机加工基本技能、机械制图识图能力训练)

B.专业实训(即核心技能训练:机械设计能力训练、数控加工工艺编程训练、数控机床操作训练、CaD/Cam软件应用训练等)

C.综合实训(即综合技能训练:模具CaD/Cam综合训练、数控加工中高级工种考工训练等)

D.产品生产型实训(即职业素质训练:强化质量、成本和效率意识)

e.生产企业顶岗实训(即岗位适应性训练:强化岗位就业能力)。

做到在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课时占总学时的60%,生产型实训占实践教学学时的80%。学生在获得资格证书后,必须顶岗实习半年以上。

3.1.7将师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搭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采取政府指导、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的方式,整合、共建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使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积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2实施的关键——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3.2.1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利用专业管理委员会和行业协会建立一体化协作机制。在数控加工、模具设计、模具装配等方面聘请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重点承担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教学。

3.2.2实行严格的教师“上岗培训”制度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每年暑假组织新教师参加“岗前培训”。同时,实行专业教师下企业制度,要求每名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30天;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职业技术院校学习;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技能大赛,提高专业教师的实操能力。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使教师参与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和技术攻关。

数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8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通过校企合作,邀请行业和企业的技术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典型生产项目(任务),确定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以机电产品生产、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技能为核心职业能力的独具特色的灵活多样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与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公司“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为基础,依托合作企业,继续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此外,积极引进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学习借鉴国际职业教育成熟模式和先进经验,深化教育改革,丰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本省工业企业。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真正的工学结合,本专业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生产工作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的工作流程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以实验室/实训室环境与实际工程环境相结合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本专业已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课程有《电工电子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变频技术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将上课地点从教室转到实验室、实训场所。实现“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理论课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一体化”,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校级特色专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建有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专业实验室,主要有:pLC实验室、金工实验室、公差实验室、电工电子电拖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机械CaD/Cam实验室、数控原理实验室等。学校实训中心配备有生产型数控机床34台(套),普通机械加工设备及电焊机等90余台(套),现有机械加工车间2个,钳工车间3个,焊工车间2个。实习中心2008年12月完成了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同年12月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高职高专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2007年开始建设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大部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专业在已有的实习、实训条件基础上,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新建的实训室、实训基地,建立完善的实训、培训、认证流程,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为社会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型人才。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已与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公司等多家大中型骨干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依托其中一些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组织实施毕业生的顶岗实习。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按企业模式进行管理及教学,采用“择优选拔,末位淘汰”的方式,企业为优秀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实现学习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四、师资队伍建设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队伍拥有一支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数占专兼职教师总人数的41.7%;双师型教师人数占专兼职教师总人数的62.5%;师资队伍中包含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博士。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保证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组织实施。本专业为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聘请更多的行业企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从企业聘请经验丰富、技能突出的中、高级职称兼职教师及能工巧匠,分期来指导学生实训、实习,开发实训项目,同时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以提高专任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双师”教师队伍教学督导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周颖(1972-),女,浙江鄞州人,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科技管理与地方合作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浙江宁波315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宁波市教育局教学督导工作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建设与管理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35-02

笔者在了解宁波市高职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2012年8月16日浙江省教育厅刘希平同志的讲话及《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教高科[2012]161号)精神,针对宁波市高校督导体系的运行情况,提出适合宁波高职教育发展的教学督导机制,以推动宁波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

一、研究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并形成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双师”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的基础和关键工作。对于“双师”教师的内涵界定,国家尚无正式的认定和统一的标准。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了“双师素质”教师标准。不管标准如何认定,“双师”教师总体上是以教育素质和行业素质为基本内涵、以教师职称和行业技术职称为外在特征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

教学督导制度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创新教学督导制度,建立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对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宁波市高职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督导现状

宁波市拥有15所高等学校,包括5所高职院校,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2012年宁波市高职在校生6.2万余名,占宁波市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5.4%。与全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相同,宁波市高职教育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并呈现出结构多样化和服务型教育体系化的特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近年来,宁波市各高职院校在“双师”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目前宁波高职院校的“双师”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08%,同时还具备一支数量与专任教师大体相当的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双师”教师队伍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约有1/3强的“双师”教师具有两年以上的企业工作或锻炼经历,每年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主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或获得专利的教师人数都在逐年增加。但经调研得知,2012年度全市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生师比仅为23.781。虽然各个学校都聘用大量兼职教师,但兼职教师实际承担的课时数仅占总课时数的13%,且相当一部分为非系统授课。“双师”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全市有2/3的“双师”教师是通过职业资格考证获取“双师”资格的,缺乏连贯和较为系统的企业工作或锻炼经历,且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直接来自中专和企业,专业理论储备存在明显不足。目前宁波市5所高职院校均设立了独立的督导机构,实行市院校三级督导模式,并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督导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督导体系,但在实际督导过程中还存在督导队伍偏弱、教学督导内容偏窄、督导方式偏简等问题。

三、“双师”教师队伍建设视阈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若干意见》中明确了浙江高等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及2015年和2020年的基本任务,对专任教师生师比、兼职教师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和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及授课量占总课时的比例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如何强化督教、督学、督管功能,合理规划校院督导工作重点,急需研究和探讨。

1.市场经济对高职教育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也出现总体数量不足、素质不适应、培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加快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类型特征明显的高职教师队伍,特别是加快建设熟悉产业、服务产业转型、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队伍,是推进宁波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以督教为主导的教学督导体系必须创新督导机制,以保障高职院校建立一支先进的教师队伍。

2.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双师”教师既有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又具备宽厚的知识背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区别于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需具备必需的理论知识,以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而不是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见长。目前宁波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队伍均由学术性和管理型两类专家组成,这两类人员的知识结构都不尽完善,导致实际督导工作特别是实践教学督导存在局限。

3.“双师”教师队伍自身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也面临来源渠道单一、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方面,宁波的高职院校均由原中专学校升格而来,而这些学校的教师大多来自以前的大专、本科院校。虽然有许多高职院校从企业聘请大量的兼职教师,但他们实际授课不多,教师来源渠道仍然单一。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偏少,特别是高层次的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更加短缺;兼职教师由于来自生产实践一线,专业理论储备明显不足。此外,“双师”教师数量偏少。从宁波市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情况看,“双师”教师和专任教师数量较少。全市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中,有专业实践经验和企业从业经验的教师较少,再加上学校教学任务繁重,也不可能抽时间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训和培训。基于上述情况,必须通过教学督导,建立一种监督机制,确保“双师”教师队伍的顺利建立,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四、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制创新研究

宁波“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协助教师成长发展的督导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偏重课堂教学质量的督导,忽视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偏重理论教学质量的督导,忽视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偏重教学秩序的督导,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偏重监督检查功能,忽视指导、激励、培训、评价等功能。要通过完善教学督导方式,创新督导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有效拓展师资渠道,为宁波市高职教育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1.督导队伍创新,实现专业督导。目前宁波市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构的成员主要是在职的专业教师以及校内外的离退休教师和管理者,督导活动仍以推行督导个人的教学或管理经验为主。遴选一支由在职、退休返聘教授、企业和行业专家结合,学术型、实践型、管理型相结合的督导员队伍,既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在实践教学中的督导作用,又考虑根据不同专业设置情况体现学科互补的现状,在市院校三级督导架构中针对性地实现对教学、管理、实践工作的交叉督导,实现督教、督学、督管三方面内容的交叉督导,实现对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的交叉督导。除了要选聘来自行业、企业骨干充实到高职院校的督导队伍中,还要求督导成员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学习先进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参与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全督导工作评价体系的开发,成为专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教师成长的协助者。

2.督导方式创新,实现科学督导。学校督导部门可以借助创新项目引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的,确定更加合理的教学督导方式。以教师成长助推计划和青年教师专业化项目建设为依托,将督导工作纳入其中,建设评估和监督并行不悖。专题督导为主,常规督导为辅。专题督导是一种全新的督导模式,是指可以有计划地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属于研究发展型督导模式。结合《意见》的基本任务,关注“双师”教师的成长,设计不同来源、不同职称的教师能力提升路径,对兼职教师授课的数量质量、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双师”教师下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和年度考核,以导为主,以督为辅。教学督导方式区别于以往对督导工作和功能认识的偏差,强化督导工作的指导、激励、反馈、评价功能,而非单纯的监督检查功能。同时,督导工作也要体现计划性,坚持“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的工作方式,避免督导过程产生冲突。

3.督导范围创新,实现全面督导。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和层次院校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师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督导,使学生掌握应有技能,实现教师的教育素质和行业素质兼备。根据调研得知,对实验实训环节和毕业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督导是教学督导工作需要加强的方面。通过实践教学听课,了解“双师”教师的指导水平、教学能力和效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实习企事业单位的督导调研,实地考察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师生的评价与建议;在企事业单位走访时组织召开实习师生座谈会,了解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将企事业单位对学院实践教学的评价作为“双师”建设最终评价的一个考量指标。

4.督导评价创新,实现合理督导。监督和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环节。在监督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并依据这一结果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被称为奖惩性评价。以促进教师个体教学能力与大学育人工作的共同持续发展为目标,在没有奖惩措施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被称为发展性评价。“双师”教师队伍建设视阈下,督导评估力求将奖惩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成长期的教师,制定不同的评价激励措施。对于从行业企业引进的、具有深厚行业企业背景的教师,可以在培养培训晋升中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要监督改善“双师”教师的软环境,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双师”教师队伍建设。

总之,高职院校要以“双师”队伍建设为契机,落实教学督导转型关键期的工作,在加强教学质量过程监控的同时,做好教师成长发展的引导服务工作,促进高职院校督导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农.关于“双师”教师内涵的辨析[J].教育与职业,2008(11).

[2]任泓一.高校教学督导与评价关系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3(4).

[3]陶书中.“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4]王继平.“双师”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8(9).

[5]王学民.高职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4).

[6]于华梅.高等职业教育“双师”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2007115691.

nh&db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v=mte0mjixtHV4

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xtZmJ1VnZGewpsVni3UFYxmjdHYks1R

zlmRnJwRwJQSVi4ZVg=,2007-04-01.

数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10

油田企业是国家能源建设的主力军,基层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是为推进油田持续有效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技术支撑保障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提高队伍素质能力、适应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和根本途径。随着新的政治形势变化和油田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教育培训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探索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找准定位,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体系,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拓宽技术应用平台。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的远程教育――在线培训,是教育创新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企业基层员工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直至教育方法、手段的变革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1]

1.1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下面以油田某单位为例。某单位是集企业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成人学历教育、幼儿基础教育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机构。现有员工1500余人,其中培训管理人员和教师300人,幼教系统管理人员和教师1200人。年培训人次5万人,技能鉴定人数1.9万人,成人教育在校生3400人,所属30个幼儿园在园幼儿7500名。某单位按照集团公司和油田发展战略目标,着力做优培训教育和技能鉴定项目,为油田“建设三大基地、打造百年基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履行社会文化素质提升职能。在将教育培训办出特色、亮点和品牌的同时,致力于方式方法的创新,如培训管理体系建设、优质课评比、教材开发、外培内训师资队伍建设等手段有效推动教育培训质量的提升。

在这样一个学历层次相对较高、知识体系相对完善的单位,基层员工同样面临着诸如如何能够较好地处理工学矛盾,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及时查找自身业务水平现状不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并将知识、技能快速转化为能力素质等许多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1.2知识能力提升的需要

前不久,为有针对性地找准差距,围绕提升员工素质能力、支持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能动性和进一步激发教育培训工作活力的制度保障等方面对员工能力开展评估调研。在评估方式上采取集中座谈、个别访谈或查阅资料等方式,根据岗位基本要求和评估内容对基层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的各个岗位进行调查评估。根据评估的情况,找出找准问题症结、提出改进建议。

评估范围为部分基层单位的管理骨干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通过需求调查、设计策划、组织实施、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等各环节开展实施。

评估内容包括:

a统计员工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员工类别、健康状况、工种工龄等信息;b开展岗位人员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调查;c员工岗位需求和实际持证情况;d开展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情况调查。主要包括管理运行、需求调查、学习方式、设施条件、师资队伍、教具教材、量化考核等方面,按照知识、技能需求,制定中长期教育培训计划。

幼儿教育工作是某单位的主营业务之一,在油田和谐建设、社会职能承担、国家未来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幼教系统作为培训管理人员和教师人数占培训中心员工总数的五分之四,30所幼儿园分布在油田基地、前线百里油区,点多、面长、线广。管理跨度、难度较大,对员工教育培训的组织不易集中实施,员工队伍建设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状。(举例说明对某单位员工技能报告的分析)

1.2.1人员结构现状及分析

a员工用工形式

全园教职工56人,其中正式工38人,占总人数的68%;劳务工18人,占总人数的32%。

b员工队伍(岗位)类别

管理人员:3人,占全园职工总量的5%。专业技术人员:33人,其中副主任师13人,主管师15人,助理师2人,技术员2人,工作未满一年1人。占全园职工总量的59%。技能操作人员:20人,其中(按现工种统计):高级工14人,中级工2人,初级工3人,未取得相应证书2人。占全园职工总量的36%。

c员工年龄结构

现有员工平均年龄41.5岁,其中35岁及以下7人,占员工总数的12%,36―40岁20人,占员工总数的36%,41-45岁18人,占员工总数的32%,46―50岁7人,占员工总数13%,50岁以上4人,占员工总数的7%。

d员工文化结构

全园教职工成人本科学历15人,占员工总数27%;成人专科学历20人,占员工总数36%;中专学历6人,占员工总数10%;高中学历15人,占员工总数27%。

1.2.2存在的问题

a专业技能水平需继续提高

“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幼教工作要求每位教职工都是多面手,但在个体差异、兴趣爱好等方面,教职工存在着能力水平的不同,在技能技巧方面需要强化,缩短教职工之间的差距。员工平均年龄为41.5岁,主要原因是近十年油田没有进行相关专业的招工,造成幼教队伍没有“新鲜血液”补充,前些年幼师毕业的大、中专生已逐渐步入中年。现在幼教一线的主力军以35―45岁的员工为主。部分教师在知识学习、技能更新等方面,较难满足幼儿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部分教师反映,工作实际经验很多,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做到游刃有余,但由于理论知识不够全面,在进行教育随笔、论文、教育反思等书写时稍感吃力。

b学历知识水平需继续提高

全园教职工通过自学、函授等形式,文化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63%,整体的学历分布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差距。中专及高中学历人员占了37%,说明员工的整体文化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知识的多样性、专业的互补性,力求高升专、专升本、本升研学历层次的递进性。从全园发展的方向以及让员工接受新知识、新理念的能力上分析,教职工的文化素质提升对幼儿园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是队伍软实力的重要表现方面。

2对企业基层员工开展远程教育培训的探索性实践

过去,员工提升学历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面授辅导、课堂答疑、书面作业、卷面考试等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培训主要是通过集中脱产理论学习、研讨交流、现场参观、实际操作等相结合的方式。这些教育培训形式不仅有利于直观接触教师、教材、教学设施,也能更多了解、熟悉其他单位参加的学员,取长补短、学习借鉴。但是,基层单位普遍存在分布点多、面广、线长,工作任务繁重,值班轮勤频繁,人员调训困难等实际问题,单一的利用长时间脱产教育培训方式容易引发工学矛盾的激化。因此,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企业要结合实际,探索有效利用多种教育培训方式、多种教学媒体媒介组织学习的新思路。

2.1拓宽思路,优化方法

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的远程教育、在线培训是学习创新的产物。相对于传统方式,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有其显著的优势。诸如:学习者及时获取新信息,学习到新课程;通过消除地域、空间障碍,降低费用开支,节省路途时间;课程选择灵活、便捷;学习者可以根椐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教师和课程,实施学习目标与方案;学习时间、地点灵活,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并多次反复学习有关内容,增加理解和掌握。

基于学历教育、专题培训的网络课程,集中优质的品牌和有影响力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其内容也来源于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现场规范演示,可根据需求随时更新内容,是对面授和集中脱产学习后续的有效跟进和补充。[2]

2.2强化措施,突出效果

2.2.1在线培训方面

近几年来,集团公司开发应用的覆盖全员远程培训网络已广泛开展,收到较为明显的成效。油田举办的多期培训项目中设置远程培训课程,例如我们在线学习的《跟毛泽东学领导》、《骨干人员心理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等课程确实受益匪浅。某单位从2012年开始着力开发HSe管理、技术安全、井控操作等近1000个移动学习微课件,已实现与手机、台机、现场的无缝对接,微信、微博、QQ群等媒介发挥着强大的信息支持作用。在幼教系统定期组织的教师基本功擂台赛、公开课观摩评比、活动案例设计、论文成果等活动中应用远程平台作为主场,扩大了影响力,提高了参与度。

2.2.2学历教育方面

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教学设施先进的教学网站,发挥好集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库与数据库于一身的教学平台,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网络教育为学员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如学生工作室的教学平台上,可观看课程录像;可查询、浏览教学资源和信息;可参加网上答疑和论坛讨论等。在学习期间,学员可以上网利用课件学习,它的内容包括老师的讲义、课程重点、难点问题、自测题、期末总复习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在线学习的形式越来越得到认可和推广。本、专科学历教育的在校生从最初开办的两个专业50名学员到现在的1200人的在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源是立足成人高等教育规律特点的办学思路和理念。

3对企业基层员工开展远程教育培训的推广性应用

3.1归纳认识

远程教育在线培训为学习风格的个性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借助随时访问的能力,学员能按照自己的计划随时复习学习内容,并将学到的每一部分知识在工作实践中运用,掌握后再学习新的知识或课程。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将网络信息技术融于教育,实现了教育媒体多元化、传播知识开放化、教育功能多样化、资源分配平均化,以及员工学习自主化,使不同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同年龄和学习要求的组织成员都有机会参加学习,不受时空限制,这是其他任何教育模式所无法比拟的。远程教育在线培训能够利用教学和通讯技术实现多种互动和协作环境,如提供案例分析、情景描述、讨论组、教师指导、临时项目小组、聊天室、测试练习、电子邮件、公告板、提示、指导、常见问题解答以及练习向导等工具。提高了学员的群体效应、相互间的协作和互动能力。

3.2前景方向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突破了原始竞争的层次,不再是提供了足够多的优质产品就可以轻易取胜。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在于对市场的把握,在于生产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竞争能力,但说到底拼的还是人才的竞争。如果说,传统的教育培训在理念宣贯、技能训练方面具有优势的话,那么远程教育在线培训在传递企业文化和理念、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则具有其更加明显的优势,必将使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3]

3.3创新思考

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的进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从以下一些方面改善和提高:

3.3.1网络学习环境宽泛

用好中石化远程培训网的同时,实现与中国能源网、石油高等院校等高端网站信息资源的互补共享。实现员工自主选学菜单的课程丰富多样性。

3.3.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基层单位应设立公共学吧,同职工书屋等相依托,营造良好的学习上网氛围。做到无线网络覆盖等基础条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