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年终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34:02

肿瘤科年终总结篇1

关键词:饮食;肿瘤;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76-0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人身体、寿命长短有很大的影响,不安全的食品甚至会导致肿瘤的出现,在我国恶性肿瘤在居民死因中居于第二位,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们更加注重饮食安全,饮食问题在食管肿瘤、胃肿瘤、肝肿瘤、结直肠肿瘤、乳腺肿瘤等众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饮食与肿瘤的关系展开讨论。

1肿瘤及其形成原理

肿瘤是指机体在致肿瘤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机体内部局部组织细胞的基因,失去对机体的部分细胞正常生长的有效调控,最终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机体自身以外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就被称为肿瘤。目前,医学界一般将机体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其中,良性肿瘤能有效治疗,而恶性肿瘤常被称为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在医学上把肿瘤本质归结为基因病的一种。机体肿瘤的形成就是在各种环境的和遗传的致肿瘤因素的作用下,引起机体部分组织细胞的Dna收到损害,从而激活原肿瘤基因和(或)灭活肿瘤抑制基因,加上凋亡调节基因和(或)Dna修复基因的改变,继而引起表达水平的异常,使靶细胞发生转化,最终出现肿瘤疾病。本文主要讨论一下饮食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而我们在日常的饮食当中可能含有这些有害的物质从而引发肿瘤的形成。

2增加肿瘤危险性的饮食因素

虽然,现代科技水平不能完全根治恶性肿瘤疾病,但多年的研究发现,很多不安全的食品能增加肿瘤的发病。随着对肿瘤病因学的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很多肿瘤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下面简要介绍增加肿瘤危险性的饮食因素。

2.1食品中残留的农药。各种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以及环境中的农药通过食物链迁移到食物中的农药成分,都致使食品中农药残留量高。在传统的农药成分中,其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弱酸条件下可与亚硝酸盐生成亚硝胺,有一定的潜在致肿瘤作用。

2.2二噁英英类物质。这类物质属于氯代含氧三环芳香族化合物,其虽然不是人类主动使用和生产的,但在城市垃圾、汽车尾气、燃料中含氯碳氢化合物的燃烧都能大量产生这类物质,其通过食物链进入到食物中去,随动物性食品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最终能导致肿瘤的发病率增高。

2.3少量重金属。例如砷元素,如果环境中出现砷元素,其可通过食物链迁移到食物,最终进入人类的饮食中。已证实多种含砷化合物具有致突变性,发生肿瘤疾病。

2.4菌毒素。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经常出现食品存储不当,导致霉菌生长。迄今为止,已知的霉菌毒素有200余种,其中得到广泛关注的是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代谢产物,目前分离出20余种,致肿瘤性最强的为黄曲霉毒紊。而这时,人们如果使用含有特有霉菌的食品就很有可能导致肿瘤的出项。

2.5亚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是对动物具有较强致肿瘤作用的一类化合物,至今尚未发现有一种动物对它们的致肿瘤性有抵抗力。其前体物亚硝酸盐类物质在腌制食品广泛存在,如腌肉、罐装肉、腊肉、腌制的各种蔬菜和泡酸菜等。

2.6多环芳族化合物。多环芳族化合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苯并芘。食物在烘烤或熏制时,食品成分经高温热解或热聚形成苯并芘。这些物质为强致突变物,在实验动物中可引起多种肿瘤如结肠肿瘤、乳腺肿瘤、皮肤肿瘤等。

2.7饮食结构不良的饮食结构。包括高脂肪、高胆固醇、低纤维素和高能量与高碳水化物饮食等。饮食纤维对改善肠道功能、防止结肠肿瘤、直肠肿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8饮食习惯。喜吃腌制、发酵、熏烤食品与肿瘤有密切关系,因这些食物中含大量的致肿瘤物和致突变物,另外喜吃高盐饮食的人群胃肿瘤发病率明显增高,当然饮酒与众多肿瘤如口腔肿瘤、喉肿瘤、食管肿瘤、乳腺肿瘤、结肠肿瘤、直肠肿瘤、原发性肝肿瘤的发生有关。

另外,研究发现,随着钠盐摄入量的增加,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的发病率也会随之提高。同样高盐及盐渍食物中还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它在胃内被还原菌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胺,具有极强的致癌性。

3降低肿瘤危险性的饮食因素

由上述可知,不健康的饮食除了对消化系统对身体的其他部位都有很大的危害,可能会导致肿瘤的产生,下面介绍一些可以预防肿瘤发生的营养物质。

3.1维生素类。包括V-C、V-e、胡萝卜素、叶酸等。这些维生素有的能作为抗氧化剂,在保护Dna、蛋白质和膜结构免遭损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还可抑制胃内亚硝酸盐和胺类形成亚硝胺。有的能参与细胞蛋白质合成,降低肿瘤的危险性。

3.2饮食纤维。饮食中得纤维主要为碳水化物中不能消化的多糖,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树胶等。饮食纤维有的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促进肠蠕动;有的能调节脂质代谢,促进胆酸和中性类固醇的排出,降低血清胆固醇;有的能吸附某些致肿瘤物质、促肿瘤物质,减少其吸收。

3.3少量无机盐。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体内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与过氧化物氧化还原反应,保护生物膜免受损伤,维持细胞正常功能。

3.4非营养素。非营养素是相对于营养索(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矿物质)而盲,是食物中天然存在的、含量较少的一类具有抗突变抗肿瘤或其它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故也称植物化学物。

4肿瘤的饮食预防

虽然,在目前医疗水平下,饮食与肿瘤发生关系的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验证及阐明。但从有的放矢角度出发,依据现有的科学资料,总结提出一些好的饮食习惯和原则预防肿瘤。首先需要做到饮食符合营养平衡要求,食物多样,不偏食。其次,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烹调方法;第三,保证适量的新鲜瓜果及蔬菜摄入量。第四,不吃被霉菌、细菌毒素、农药、污水污染、被火烧焦的食物,少吃盐腌、烟熏、煎炸的食品。第五,适量增加谷、粗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同时增加维生素的摄人。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健康合理的饮食来预防肿瘤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帮助自己的朋友亲人摆脱疾病的困扰,从而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肿瘤科年终总结篇2

【关键词】放射外科手术脑肿瘤转移回归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therapeuticefficacyandaffectingfactorsoflinearacceleratorradiosurgeryintreatingmultiplebrainmetastases.methodsonehundredandthirty-threepatientswithmultiplebrainmetastasesunderwentlinearacceleratorradiosurgerywithoutwholebrainradiotherapy(wBRt).theprimarymalignanciesincludingnon-small-celllungcancer,breastcarcinoma,andothers.themeannumberofbrainmetastaseswas4.4(range2-12)withameantotaltreatmentvolumeof16.2cm3(range1.0-53.0cm3).themeanmarginalradiosurgerydosewas16.7Gy.themeanfollow-upwas7.0months.Resultsthemedianoverallsurvivalafterlinearacceleratorradiosurgeryforallpatientswasninemonths.Coxcongressionanalysisrevealedthattotaltumorvolume,Rpaclassificationandmarginaldosesweresignificantprognosticfactors,andthenumberofmetastases,agesandcenterdosewere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totaltumorvolume,Rpaclassificationandmarginaldosesweresignificantprognosticfactors.totaltumorvolumeratherthanthenumberofmetastaseswasthemostsignificantpredictorforsurvival,andshouldbeconsideredinthechoiceofappropriateradiosurgery.Linearacceleratorradiosurgeryaloneseemstoprovideasatisfactorytreatmentforpatientswithmultiplebrainmetastases.thenecessityofcombiningwBRttherapyneedsfurtherdiscussion.

[KeYwoRDS]Radiosurgery;Brain;neoplasmmetastasis;Regressionanalysis

随着原发肿瘤及其颅外转移瘤系统诊疗方法的改进,颅内多发转移瘤的发现率越来越高。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已成为颅内多发转移瘤的主流治疗方法,而且多数主张还需合并全脑分割放疗(wBRt)。但随着脑转移瘤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全脑放射治疗的作用提出质疑。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33例单独采用X刀(SRS治疗之一)治疗的多发脑转移瘤病人,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0年7月~2007年5月,在神经外科接受X刀治疗的多发脑转移瘤病人143例,颅内肿瘤诊断124例依据mRi增强扫描,19例仅依据Ct扫描。失访10例,133例(93.0%)获得随访,其中2~3个转移灶66例(49.6%),4~6个转移灶49例(36.8%),8~10个转移灶17例(12.8%),12个转移灶1例(0.8%),平均脑转移肿瘤数目为4.4个。原发恶性肿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110例,乳癌10例,恶性淋巴瘤3例,直肠癌3例,黑色素瘤2例,肾癌2例,其他肿瘤3例。病人平均年龄为59.8岁(24~83岁)。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组(RtoG)脑转移瘤Rpa分级标准[1],RpaⅠ、Ⅱ、Ⅲ级病人分别为7、74和52例。肿瘤体积<15cm3者68例,≥15cm3者65例。X刀放射外科治疗作为单独的治疗手段。全部采用电话随访,随访从X刀放射外科治疗之后直到死亡或随访期终结,平均随访7.0月(1~48月)。死于颅内疾病及其并发症为非终检值,死于颅外疾病、仍存活、中途失访为终检值。

1.2放射外科治疗

所有病人采用FischerX刀系统(德国Leibinger公司生产),Varian2100C直线加速器,在适度的镇静剂及局麻下实施放射外科治疗。在安装立体定向框架后,所有病人均实施立体定向Ct扫描,全脑2mm层厚连续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建立单或多等中心(每个病灶1~2个)照射治疗计划,包绕每一个脑转移瘤。以60%~80%等剂量曲线覆盖肿瘤边缘,平均边缘剂量为16Gy(12~18Gy)。计算每例病人所有转移瘤的肿瘤总体积,本组平均总体积为16.2cm3(1.0~53.0cm3)。

1.3统计分析

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算生存时间;分析死亡原因;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来确定影响生存的因素,包括年龄、Rpa分级、转移瘤个数、肿瘤总体积、中心放射剂量、边缘放射剂量。把Rpa分级Ⅰ、Ⅱ、Ⅲ级分别定性为1、2、3;把肿瘤总体积<15cm3、≥15cm3分别定性为1、2;其他整理为属性资料。

2结

本文133例(93.0%)获得随访,其中72例死亡于颅内疾病及其并发症,53例死亡于颅外疾病,8例仍存活。中位生存时间9.0月,按照Rpa分级系统,RpaⅠ、Ⅱ、Ⅲ级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10及5个月(χ2=14.921,p

Cox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体积、年龄、Rpa分级和边缘放射剂量为显著性预后因子,其他变量包括肿瘤的个数、中心放射剂量在Cox回归单因素分析里无显著性。见表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体积分级、Rpa分级和边缘剂量为显著性预后因子,年龄在多因子分析里无显著性。见表2。

3讨

SRS治疗脑转移瘤是否需加wBRt已成为争论焦点。10多年前,脑转移瘤的标准治疗方案是wBRt,但其疗效差,中位生存时间约3~6月[2]。2005年5月,美国肿瘤放疗协会对SRS在治疗脑转移瘤上作出评价:基于循证医学Ⅰ~Ⅲ级的证据,对表1Cox单因素分析结果表2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1~3个直径小于4cm的脑转移瘤,SRS+wBRt较单纯wBRt提高了局部控制率[3]。对单发脑转移瘤,wBRt+SRS提高了病人生存时间,已成为治疗新标准。wBRt+SRS的放射毒性风险较单纯wBRt小。对单独采用SRS治疗的脑转移瘤病人,可以取得相似的总生存时间,但局部控制率较低,远处转移率较高。最近,有些学者对SRS治疗脑转移瘤是否需合并wBRt表示质疑。SneeD等[4]回顾分析了10个研究中心单独使用SRS治疗转移瘤的疗效,并与SRS+wBRt相比较:共569例病人,其中行SRS者268例,行SRS+wBRt者301例,结果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2月和8.6月;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方法(SRS与SRS+wBRt)对生存时间没有影响;SRS组有98例需再次治疗,SRS+wBRt组有31例。结果表明,SRS加与不加wBRt对病人生存时间无影响。

目前,关于放射外科治疗4个以上的颅内多发转移瘤的文献较少见。BHatnaGaR等[5]报道205例SRS+wBRt治疗4个或更多脑转移瘤,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而本组133例病人中4个以上转移瘤者为67例(50.4%),多发转移瘤比例较高,文献鲜见报道。anDRewS等[6]报道,对1~3个脑转移瘤行wBRt+SRS,中位生存期为6.5月。王志宇等[2]报道98例,中位生存期为10月。而本组单纯行SRS中位生存时间也为10月,说明不加wBRt也可以取得相似的中位生存时间,疗效满意,这与SneeD等[4]报道的结果相符。本组133例(93.0%)获得随访,已死亡125例,其中72例死于颅内疾病及其并发症,53例死于颅外疾病,仍存活仅8例。由于全部采用电话随访,病人家属不会因病人已死亡,不愿意回信而造成失访的偏倚,死亡结局的可信度高,因此中位生存时间也较可信。当然,在实际随访中发现,死亡原因是通过临床死亡前的症状描述来确定(由于肿瘤病人多为癌症晚期,并常行动不便,即使病情恶化也不愿来医院作影像复查),这也是本组不统计肿瘤局部控制率的原因。

转贴于

本文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体积、Rpa分级为最显著预后因素。肿瘤体积小,生存时间长,这与多数学者的报道相符,但体积的临界值的报道较多,有3、14.1、15、30cm3等[2]。我们认为15cm3较为妥当,原因为肿瘤体积15cm3再加上瘤周的水肿区达到颅内代偿体积30cm3域值,导致颅内高压。Rpa分级结果也与BHatnaGaR等[5]的报道结果相符,RpaⅠ级生存时间长。Rpa是影响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KpS评分小于70分,年龄大于65岁,全身肿瘤未控制,颅外转移,生存时间短。因此,全身原发肿瘤未控制,也会影响生存时间。从这点看,不加wBRt,余出时间,保留病人体质用来治疗全身肿瘤,有利于延长生存时间。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转移瘤的个数不是影响病人生存时间的一个独立显著因素。也就是说,4~10个脑转移瘤与2~3个脑转移瘤一样,单独接受SRS治疗可以取得相同的生存时间,不需加wBRt。对于单独接受SRS治疗后可能出现的远处新发转移瘤问题,张中民[7]认为,对其中放疗前“亚临床病灶”,wBRt局部控制率为30%~40%,疗效较差,可通过不仅仅行Ct扫描,全部采用mR扫描,提高影像学检查敏感性来解决。本组采用mR扫描后,图像清晰度提高,检出率明显提高,与徐文坚[8]报道结果一致。对wBRt后继续播散的转移,wBRt毫无意义,而且aoYama等[9]认为徒增脑认知障碍等并发症。本研究认为,即使有新发脑转移瘤,也不必预防性地行wBRt,可以等出现新发转移瘤,再行SRS或wBRt,以提高生存质量。当然,本研究只是回顾性研究单纯SRS多发转移瘤的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对是否有必要合并wBRt,仍需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来证实。

本研究结果提示,肿瘤总体积、Rpa等级为多发颅内转移瘤显著预后因子,是肿瘤总体积而不是转移瘤的个数应该作为放射外科的选择标准。单独采用X刀放射外科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病人,中位生存时间理想,疗效满意。是否有必要行全脑放射治疗,值得商榷。

参考文献

[1]GaSpaRLe,SCottC,mURRaYK,etal.ValidationoftheptoGrecursivepartitioninganalysis(Rpa)classiticationforbrainmetastases[J].intJRadiatoncolBiolphys,2000,47:1001-1006.[2]王志宇,李光,张晓萌,等.颅脑X刀治疗脑转移瘤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2007,16(1):38-41.

[3]meHtamp,tSaomn,wHeLantJ,etal.theame-ricansocietyfortherapeuticradiologyandoncology(aStRo)evidence-basedreviewoftheroleofradiosurgeryforbrainmetastases[J].intJRadiatoncolBiolphys,2005,63(1):37-46.

[4]SneeDpK,SUHJH,GoetSCHSJ,etal.amulti-institutionalreviewofradiosurgeryalonevsradiosurgerywithwholebrainradiotherapyastheinitialmanagementofbrainmetastases[J].intJRadiatoncolBiolphys,2002,53(3):519-526.

[5]BHatnaGaRaK,FLiCKinGeRJC,KonDZioLKaD,etal.Stereotacticradiosurgeryforfourormoreintracranialmetastases[J].intJRadiationoncologyBiolphys,2006,64(3):898-903.

[6]anDRewSDw,SCottCB,SpeRDUtopw,etal.wholebrainradiationtherapywithorwithoutstereotacticradiosurgeryboostforpatientswithonetothreebrainmetastases:phase3resultsoftheRtoG9508randomisedtrial[J].Lancet,2004,363:1665-1672.

[7]张中民.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5,29(2):89-92.

[8]徐文坚.医学影像数字化进展与挑战[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42(4):283-288.

肿瘤科年终总结篇3

关键词:妊娠期间卵巢肿瘤母婴健康

中图分类号:R71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1-0041-02

卵巢肿瘤(ovariantumor),是妇科较为常见肿瘤,而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鲜见于临床上,文献载其发病率为1/81-1/2000,且大多为良性,在此中皮样囊肿约36%,囊腺瘤约27%,功能性肿瘤约17%,仅2%-5%为恶性[1]。

由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特殊性,必须兼顾母子两方面的安全,因而该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极其重要[2]。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我院于2005年至2010年收治的97例经手术及病理明确诊断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孕妇的临床资料,旨在为临床诊治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05年至2010年期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明确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孕产妇97例,同期于我院分娩孕妇为14186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发生率为0.68%;患者年龄24-41岁,平均27.3岁;其中初产妇76例,经产妇21例;发生在单侧有81例,双侧16例;以B超(西门子Sonolineprima型)及化学发光法监测免疫癌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等指标,并参考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及卵巢恶性肿瘤的标准[3]对结果进行分析。

1.2肿瘤大小及并发症肿瘤直径最小1.8cm,最大15cm;共出现11例并发症,其中5例囊肿扭转、2例囊肿破裂。

2结果

2.1诊断时间

孕前诊断12例(12.37%),孕早期诊断48例(49.48%),孕中期诊断10例(10.31%),孕晚期诊断5例(5.15%),剖宫产时诊断22例(22.69%)。

2.2手术与病理诊断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病理谱很宽,可能与研究的不同地区的病例有关。台湾wang等[4]报道38/121(31.40%)是良性畸胎瘤,16/121(13.22%)为黄体囊肿,4/121(3.31%)为恶性肿瘤。而在本研究中瘤样病变51例占52.58%,与台湾地区不相同;非瘤样病变44例占45.36%,其中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占非瘤样病变比例高达47.26%,这与wang等的报道基本相符。

2.3治疗结果

本组研究中有5例产生卵巢肿瘤蒂扭转,及时行手术后新生儿均存活,其中1例卵巢坏死而行附件切除术,2例在剖宫产的同时行肿瘤剥除和附件切除术;97例良性肿瘤治疗者中79例行肿瘤剥除术,其中41例选择孕期14~18周行肿瘤剥除术,38例期待至妊娠足月剖官产的同时行肿瘤剥除术;11例采取人工流产后手术剥除;早产3例;4例术中发现巧克力囊肿破裂,术后患妇情况良好。

3讨论

3.1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在临床上发生率的差异较大,一般在l:130~1:13000之间,而我院的发生率为1:148之间,处在正常范围间。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病理分类较多,据资料显示,成熟畸胎瘤占40.5%,粘液性囊腺瘤占12.8%,浆液性囊腺瘤占11.9%,宫内膜样囊肿占11.9%及妊娠黄素瘤8.92%[5]。

研究本组病例可知,该症的诊断在孕前的占12.37%,孕早、中期诊断占59.79%,剖宫产时诊断占22.69%,而晚期诊断仅占5.15%;除手术外,该症的诊断均需依赖于B超声的检查,因此,妇女的孕前检以及妊娠期3-4月时的B超检查是发现卵巢肿瘤的有效手段。

3.2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治疗

对妊娠期发现的卵巢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则应根据不同情况实行个体化治疗方案。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先终止妊娠,随访排除生理性囊肿后,择期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手术。孕早期合并卵巢肿瘤要求继续妊娠时,根据病史、体征及超声特点及肿瘤标志物监测鉴别良恶性肿瘤,考虑良性时,可在严密监护下期待至孕中期手术。对晚期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者,应尽可能待胎儿成熟后剖宫产同时处理。但是无论在妊娠任何时期,卵巢肿瘤一旦发生扭转、破裂,均应进行急诊手术。手术中,需注意肿瘤的外观性状、质地、内容物、是否伴有腹水等,作出良恶性的初步诊断,必要时做冰冻切片确定病变性质。

有关该症恶性肿瘤的临床较少,一般认为,应根据肿瘤的分期、组织类型分级及妊娠的时期,适时权衡母子的情况及危险,若在孕早期(≤3个月)应即终止妊娠而进行治疗;若为孕中、晚期则应酌情行治疗,需在阐述其中利害关系后,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再行治疗。

3.3剖宫产时检查附件的重要性

本组中,除孕早、中期诊断占59.79%外,另有22.69%例卵巢肿瘤于剖宫产术中常规检查双侧附件时被发现。因此,预防该类疾病除了孕早期常规检查外,在剖宫产术中探查双侧附件是对该类病症最为有效的检查手段[6]。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wanGpH,YUanCC,CHaoHt.ovariansurgeryduringpregnancyandpuerperiumtwelve-yearexperienceattheVeteransGeneralHospital-taipei[J].ChungHuaHsuehtsaChih(taipei),1998,61(6):324.

[3]杨彩新.妊娠合并卵巢肿瘤38例[J].现代医学,2007,7(12):48-49.

[4]陈颖,周淑芳.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诊断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205-206.

肿瘤科年终总结篇4

关键词:阴道肿瘤;治疗

       本研究分析了2005年1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21例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探讨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发病年龄:最大73岁,最小11个月,中位年龄43岁。21例患者中有10例已绝经,占48%(10/21)。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tco)的标准。分期:i期10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1例;早期(i~Ⅱ期)患者占74%。病理类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鳞癌及黑色素瘤13例,腺癌4例,内胚窦瘤及肉瘤、痛肉瘤及阴道上皮瘤样癌各1例。

       1.2临床表现:21例患者中,首发症状以不规则阴道流血多见,占38%(8/21),其次为发现阴道肿物,占19%(4/21),接触性出血占12%(5/42),阴道排液占10%(2/21)。

       1.3诊断标准: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1)肿瘤原发部位位于阴道,除外来自生殖器官或生殖器官外的肿瘤转移至阴道的可能。(2)肿瘤侵犯至宫颈阴道部,并达到宫颈外口区域,应诊断为宫颈癌。(3)肿瘤局限于尿道者应诊断为尿道癌。

       1.4治疗方法:采用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

       2结果

       21例患者中,鳞癌6例,黑色素瘤7例,腺癌4例,内胚窦瘤及肉瘤、痛肉瘤及阴道上皮瘤样癌各1例;i期10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1例。治疗上采用了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3讨论

       3.1阴道恶性肿瘤患者年龄与病理类型的关系: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罕见,仅占妇科恶性肿瘤的3%~5%。

其不同病理类型的发病年龄有所不同,本组资料显示,鳞癌、腺癌及黑色素瘤好发于绝经前后的妇女,而阴道内胚窦瘤及葡萄状肉瘤则多见于幼女,与文献报道相符。Hellman等总结了341例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指出阴道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年龄有关,年轻女性的发病可能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年龄大的妇女发病可能与激素和阴道的创伤有关。

肿瘤科年终总结篇5

【关键词】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治疗过程;临床特点

【中国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2)02-0449-01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其危害性较大,两者相互影响,对妊娠和分娩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病理妊娠,难产,甚至危及母子的生病。因此充分了解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做出正确的诊断以及相对应的治疗极为重要。现将我院7年来收治3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自2004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孕妇32例,年龄为21~39岁,平均年龄28.5岁。

2诊断

于妊娠前已确诊的卵巢囊肿有30例;因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经超声发现卵巢囊肿共28例,其中双侧卵巢囊肿的1例;因出现急腹症症状后经超声检查诊断卵巢囊肿共2例,其余2例在剖宫产手术中首次发现卵巢囊肿。

3结果

肿瘤病理类型:良性肿瘤31例,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1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7例,,卵巢黄体囊肿7例,粘液性囊肿4例,浆液性囊肿3例,未成熟畸胎瘤1例。

4治疗

3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中,经阴道分娩嘱产后定期随访者2例,接受手术30例;其中2例因卵巢肿瘤扭转坏死而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在30例手术患者中28例行卵巢肿瘤剥除及再建术,预后良好。其中终止妊娠保留卵巢1例,预后良好

5讨论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生率据文献报道为0.08%-0.90%[1].本组资料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发生率为0.6%,与文献报道相符.文献报道发病年龄以22-31岁较多[1],本组平均年龄28.5岁。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因此重视孕前及孕早期检查:大多数患者本身无明显自觉症状,一般在孕期出现并发症或产检时发现。盆腔及彩超检查对诊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最据诊断价值。早孕期盆腔检查被认为是诊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随着妊娠子宫的增大,彩超检查十分重要,彩超检查可弥补手术检查的不足。对孕前有卵巢肿瘤患者,借助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磁共振等检查,作出定性诊断,避免带瘤妊娠,妊娠早期常规妇检是诊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孕早期妇检发现盆腔可疑肿物,应做超声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鉴别是否为生理性囊肿。一般认为生理性囊肿直径多≤5-7cm,单侧多见,持续至妊娠14周后消失。孕早中期彩超检查除胎儿外,不要忽视对双附件的探测。带瘤妊娠的治疗:带瘤妊娠者应根据彩超、肿瘤标志物监测鉴别良恶,良性者,当肿瘤直径≥5cm,多数学者主张积极治疗,以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以孕14~18周为宜,此时胎盘已形成,可代替卵巢妊娠的黄体功能,流产率低[2]。但部分学者认为肿瘤直径≤10cm,无自觉症状,且无恶性特征的孕期卵巢肿瘤,可采取期待疗法,待胎儿成熟后剖宫产同时处理。本文有2例在孕早期发现.孕前发现4例卵巢肿瘤未能行手术治疗,其原因是卵巢肿瘤直径

对孕期急腹症,需作好与流产、早产、胎盘早剥或合并外科急腹症的鉴别。在妊娠任何时期如卵巢囊肿扭转、破裂或感染可能均是即行手术的特征;对于高度怀疑卵巢恶性肿瘤的盆腔包块,应当尽早手术,明确诊断,手术切除肿瘤后立即剖开观察,进行冰冻切片检查;如确为恶性,则要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及妊娠周数决定是否继续保留妊娠,同时应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期决定手术范围术中应注意肿瘤的特征是否伴腹水等,必要时行冰冻切片,明确病变性质。

综上所述,通过超声检查和结合其他检查手段,早期诊断、密切观察肿瘤的变化,适时给予处置,早期发现并诊诊断和治疗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肿瘤科年终总结篇6

1淋巴瘤有何流行病学特点?

淋巴瘤在我国不是少见病。根据对我国9828例恶性淋巴瘤的分析,霍奇金淋巴瘤患病率为0.6/10万,占淋巴瘤的4.3%。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欧美和我国都比较常见,是世界上患病人数增加最快的恶性肿瘤。另外,与大多数实体瘤不同,恶性淋巴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它的平均病死年龄较其他恶性肿瘤低8.4岁。因此,恶性淋巴瘤是威胁青壮年生命和对社会劳动力影响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

2哪些是淋巴瘤高危人群?

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看,恶性淋巴瘤的发生与人种、基因、生活环境、家族遗传的倾向有关。研究表明,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有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者,恶性淋巴瘤的发生率相应增高。接受器官移植并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其淋巴瘤发生率可达一般人群的40~100倍。在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患者中,淋巴瘤的发生率亦高。

3淋巴瘤有哪些典型表现?

淋巴瘤的典型表现为无痛性肿大的淋巴结,可伴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诊。淋巴结肿大可以是各种原因(如炎症、淋巴结核、结节病,甚至是其他恶性肿瘤转移至淋巴结)所致,并非一定是患淋巴瘤。淋巴结的病理穿刺有助于初步确定病变性质,而病理活检应作为淋巴瘤的最终确诊方式。

4得了淋巴瘤怎么办?

淋巴瘤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近10年来,靶向治疗药物利妥昔单抗的应用,使B细胞性淋巴瘤的疗效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他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也在积极研发中。目前国内在售的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单克隆抗体——美罗华与常规化疗合用,可提高肿瘤缓解率以及生存率,目前R-CHop方案(一种化疗方案,R即是美罗华,其他四种药物分别是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泥松)已成为治疗大部分B细胞淋巴瘤的标准治疗方案。手术仅作为获取诊断的一个手段,不作为治疗手段,除非存在内科治疗不能解决的肠梗阻、穿孔、出血等急症时方考虑采用手术。

5孕妇得了淋巴瘤可以保胎吗?

肿瘤科年终总结篇7

【关键词】循证医学模式;pBL教学法;肿瘤内科;教学

肿瘤内科教学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在传统教学中,受教学方式影响,规培生在理论知识掌握及实际业务操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严重影响了肿瘤内科教学质量,并对现代医学发展形成阻碍[1-2]。基于此,有必要进行肿瘤内科教学方式的优化创新[3]。本文将2017年3月-2019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肿瘤内科学习的62例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循证医学模式+pBL教学法在肿瘤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3月-2019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肿瘤内科学习的62例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规培生不得超过25岁,学历研究生,且研究资料齐全完整。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23~25,平均(23.54±0.72)岁;观察组:男14例,女17例,年龄22~25,平均(23.58±0.88)岁。规培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规培生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即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支撑下,完成教学知识讲解。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对肿瘤内科知识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解读,学生以听讲为主。观察组:采用循证医学模式+pBL教学法。具体教学方式为:(1)在课前准备阶段,授课老师分析教学内容、确定病例,然后以美nCCn临床实践指南为依据,指导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最后划分学习小组,分派学习任务。(2)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具体的病例对象,进行病例特点总结,同时提出临床问题,然后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nCCn指南,进行讨论分析,并由学生代表进行汇报;最终由授课老师进行内容总结。(3)课堂教学即将结束前,需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并做好引导,使得学生全面掌握肿瘤内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为:(1)理论知识、实践考核成绩。理论知识成绩包含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诊疗方案制定四个方面;实践考核成绩包含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每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教学效果越好。(2)调查问卷评估情况。按照0~4分5级评分法,调查规培生学习积极性、循证医学理解、与患者沟通能力、临床问题解决能力四个方面的提升状况,得分超过3分表示学习积极性高,循证医学理解、与患者沟通能力强,临床问题解决能力突出[4-6]。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规培生理论知识、实践考核成绩对比

观察组规培生理论知识、实践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规培生调查问卷评估情况对比

观察组规培生调查问卷评估情况较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肿瘤科年终总结篇8

1慢性病的定义

慢性病是指病理变化缓慢、病程长、短期内不能治愈或终身不能治愈的疾病(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如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等虽然还不能治愈但只要按规律服药就能够长期生存。

2对肿瘤的认识

2.1所谓肿瘤就是人体某一些细胞长期不正常增长形成的新生物,并对人体产生危害。肿瘤通常分为良性和恶性,恶性肿瘤(癌症)是细胞基因突变及快速增殖、侵袭或转移、经久不愈、危及生命、难以根除、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任何系统、多达100种以上的一组疾病。

2.2为何要将恶性肿瘤定为慢性病呢?可能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2.2.1肿瘤的发病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包括较长时间的潜伏期和发病阶段。临床上一般将肿瘤分为临床前期及临床期。临床前期是指肿瘤由发生阶段至形成症状、临床上可以察觉到肿瘤(肿瘤细胞达109,约1cm大小)的这一阶段。临床前期病变过程隐匿,患者没有自觉症状,目前还难以识别。据估计,此阶段在整个肿瘤发展过程中占据的时间长达75%,多数长达8~20年,有的可达30~40年之久。临床期是指从肿瘤被确诊之后的整个阶段,患者可能已出现自觉症状,但已成为晚期了。这一阶段只占整个病程的最后的25%时间,多数患者已不能治愈,最终难免死亡。以上资料说明肿瘤有一个较长的慢性发展过程[2]。

2.2.2肿瘤是可以治疗的。如今,恶性肿瘤已不像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那样谈癌色变了,现在可治疗的及有较好预后的肿瘤有不少。高治愈的有:乳腺癌、大肠癌、卵巢癌、皮肤癌、软组织肉瘤、鼻咽癌、喉癌、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可延长生存期(治愈率在30%左右)的有: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及胃癌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可延长生存期的有:肾癌、黑色素瘤和子宫内膜癌等[3],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技术及新疗法的应用,可将使可治愈肿瘤种类和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2.2.3肿瘤是有预防作用的。从我国对于食管癌的预防来看,经过对高发区群众的宣传教育,改变生活习惯和食用经过处理的饮水,近年发病率已显示出下降的趋势。肺癌亦然,在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大力宣传戒烟运动,历经30多年后到2000年调查显示发病率开始下降。

3癌症的预防措施

要想预防癌症关键是要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改善我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3.1远离致癌因素如戒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避免过多的脂肪,过多的肉食,否则会增加肺癌及大肠癌发病率。

3.2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每年需要进行一、二次体检,发现健康稍有问题,就可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很多癌症发病前都有一些癌前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要是不及时处理,就有发展成胃癌的可能性。

3.3加强锻炼身体强健的体质能增强人体防御各种疾病的能力,使人少生疾病。

3.4及时的预防接种例如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就能减少乙肝的患病率,这样会明显减少患肝癌的机会。因此,接种疫苗十分重要。

4肿瘤治疗的现状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对肿瘤认识的提高,现已认识到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肿瘤的治疗已进入个体化的综合治疗阶段。而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基本概念为:根据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病期及患者的身心状况,合理地、有计划地应用现代各种治疗手段。随着病情变化及对治疗的不同反应,为每一个患者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并以最适当的费用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概念更能准确地反映当今肿瘤治疗新观念的全部内涵。这一概念强调了患者机体和疾病两个方面,强调了应有计划地采用不同有效的治疗方法,强调成本效益的社会医学观点,而且目的明确,最终的结果是达到效果和生活质量的统一。根据以上观念,现代的肿瘤治疗不仅要追求“根治”,还要根据机体状况保持长期“带瘤生存”,减轻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讲求成本效益关系,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措施[4]。

目前肿瘤的治疗方法不仅有传统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还有更多的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热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核素治疗、氩氦刀治疗等局部治疗以及生物免疫学治疗。特别引入注目的是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不仅具有特异性地、选择性地靶向治疗,还不影响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从而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如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沙)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针对亚洲人、女性、非吸烟、腺癌患者能够明显延长无病生存期及减轻疼痛、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自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所以现已普遍认为靶向治疗必将成为21世纪肿瘤治疗中最具潜力、最有希望带来突破的新疗法。

5将恶性肿瘤定位为慢性病的现时意义

根据我们的理解,肿瘤定为慢性病是包含了两层意义。第一是肿瘤的发病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重视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第二是尽力把临床已发展形成的肿瘤变成慢性病,延缓肿瘤的发病进程,让肿瘤像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病一样,得到长期控制,让患者与肿瘤和平共处很多年。目前,我们有很多肿瘤患者,经过治疗可以很好地能够长期“带瘤”生存。最好的例子就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以生存20年左右[6]。

随着人们对于恶性肿瘤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不断提高,适时地转变观念,并及时地提出肿瘤就是慢性病的认识,无论对于医生,还是患者,乃至健康人群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作为医生会对治疗恶性肿瘤更加积极、主动和自信;对于患者也一样会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会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对于健康人群自然是压力大减,可以更加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生活的质量大大改善,这就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总之,肿瘤定义为慢性病,从理念上讲是积极、主动的,为我们战胜肿瘤疾病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与慢性病面对面:癌症.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7,4(1):1-2.

[2]朱雄增,蒋国梁.临床肿瘤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李岳.实用肿瘤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肿瘤科年终总结篇9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730.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280-01

甲钕僦琢龌疾∪禾逯饕是女性,同时也是头部常见的肿瘤疾病,常见病变位置在前颈部,病变部位触感十分坚硬,形状大小不一,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吞功能。良性的甲状腺肿瘤并不会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多大影响,患病初期一般并无任何不适症状,正因为如此,甲状腺肿瘤一般很难让患者觉察到。甲状腺肿瘤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肿瘤会逐渐长大,最终影响到患者正常的呼吸、吞咽和正常的生活质量。此外,如果良性的甲状腺肿瘤得不到切实医治,可能会转化成为恶性肿瘤,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传统治疗方式都是采用保守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基于此,为了更好提高治疗效果,减低复发率,本次研究就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方式进行了分析,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一般材料的选取

选取长沙市某医院的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患者进行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保守治疗。其中试验组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在18~60岁之间,其中单纯性甲状腺肿11例,甲状腺炎10例,甲状腺瘤6例,甲状腺囊肿3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结构在20~66岁之间,其中单纯性甲状腺肿10例,甲状腺炎10例,甲状腺瘤6例,甲状腺囊肿4例。患者治疗方式按照自主选择原则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都进行了甲状腺功能检测,核素扫描和B超检查,以此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和了解。

2.方法

首先,试验组患者治疗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对于对于甲状腺癌的患者的手术治疗,当癌肿局限于一侧之后,对患者一侧腺体切除,包括峡部连同侧腺体的绝大部分,如果患者的癌肿扩散到全两叶,则需要将患者两侧的腺体和峡区全部切除。针对低恶性甲状腺癌患者,第一步需要对患者进行血道转移,通过治疗性颈部清扫术对患者开展治疗。对于良性的甲状腺肿瘤,当患者病情恶化十分严重时将患者一侧的甲状腺叶切除,同时将甲状腺肿瘤全部切除,随后采用选择性颈部清扫术进行针对性手术治疗。在对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普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主要针对非癌变的其他类型的甲状腺肿瘤,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辅助碘131、甲状腺激素和外照射等手段能够起到十分有效的辅助治疗效果;其次,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采用保守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还要加强患者护理。传统治疗手段主要采用辨证施治、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中等手段开展治疗,在对患者进行局部治疗的同时,还会对患者的整体身体情况进行调理。

3.数据统计

本次研究过程中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二、结果

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率对比分析

通过对表1数据进行分析发展,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后显效的有例15,有效的有例9,无效的例6,总有效率为80.0%。而试验组患者进过手术治疗后,显效的有例21,有效的有8例,无效的1例,总有效率为96.7%。治疗后通过对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有10例出现的复发症状,复发率为33.3%,试验组患者出现了2例复发患者,复发率为6.9%,两组之间的差异性显著(p

2.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因为采用保守治疗,整个治疗过程未出现并发症情况。而试验组的30名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并未立刻出现并发症,有7例患者在手术一天后出现了声音嘶哑症状,对这些患者进行调查发现,他们是第一次手术,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短暂性的声音嘶哑,出院后逐渐恢复正常。剩余4例患者在服用了甲状腺素后也逐渐恢复了正常,并发症在可控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讨论

甲状腺肿瘤是一种病程较长的疾病,属于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整个病变过程比较缓慢,发病初期基本不会察觉到,其中在女性群体中最容易发生。本次研究病例也可以证明男性和女性患病比例大概为1:2。当患者颈部一侧甲状腺病变后,会形成椭圆形、清晰、坚硬的肿块,初期不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影响,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生长,最后影响患者的正常的吞咽和呼吸。

最近几年,随着医学领域不断发展,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疾病的应用效果越来越好。针对治疗手术的方式来说,对于包膜完整的肿瘤一般采取摘除手术,当甲状腺肿瘤周围组织的边界清晰,带有一些粘稠状态,需要对侧叶进行切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要观察对侧叶是否正常。如果病变位置只在侧面,那就需要切掉峡部然后对整个切除部分进行清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后显效的有例15,有效的有例9,无效的例6,总有效率为80.0%。而试验组患者进过手术治疗后,显效的有例21,有效的有8例,无效的1例,总有效率为96.7%,复发率分别为6.9%和33.3,治疗效果显著。

总之,普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复发率低,治愈率高的特点。但是在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由于是创伤性治疗,术后要做好患者临床护理工作,避免伤口发生感染,促进患者伤口早日恢复,降低复发率,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中。本次治疗结果显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在临床上有着较大的推广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懋.探究普外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农村卫生.2017(04)

[2]赛恒,吴岩,毕力夫.甲状腺肿瘤干细胞与甲状腺肿瘤治疗[J].中国民康医学.2015(14)

[3]赛恒,吴岩,刘长路,麻鹏凌.甲状腺肿瘤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5(14)

[4]鄢振琼,陈英,吴兰.甲状腺肿瘤术后患者的饮食治疗[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3)

肿瘤科年终总结篇10

【关键词】pBL教学法;肿瘤;mDt;个体化治疗;临床教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日益受到教学工作者和学生的青睐[1]。与传统的教师授课(lecturebasedlearning,LBL)相比,pBL教学法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已有一些医学院校在肿瘤教学中尝试应用pBL。由于肿瘤诊治技术和手段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的快速飞跃,使得当今肿瘤治疗已趋向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ciplinarytreatment,mDt)和个体化治疗模式。mDt是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肿瘤病理特点,结合肿瘤分子生物学的行为,科学、合理地应用现有各种有效治疗手段,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2]。这同时体现的也是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特征、运用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治疗以期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而不是笼统地把所有的治疗手段都应用一遍。那么如何在肿瘤的临床教学中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mDt及个体化治疗模式呢?这给众多教学工作者提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LBL教学方式可能只会告诉学生某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手段,很难让学生在临床实践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些书本知识。由于pBL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围绕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开拓思维,让学生自主地掌握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分子生物学表现、发展转归、mDt及个体化治疗方法等,从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肿瘤专业人才。基于此,笔者尝试将pBL教学法应用于肿瘤mDt及个体化治疗中,实现创新型教学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八年制2004级学生中随机抽取5个组(每组10人)为pBL教学组,5个组(每组10人)为LBL教学组。所有学生年龄、性别和临床前期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教材选用于世英主编《临床肿瘤学》。所有学生均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同一个教师授课。

1.2教学方法

1.2.1LBL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课堂授课,可结合多媒体、挂图、实例等,并重点给学生讲授肿瘤治疗需要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协作进行综合治疗,同时可根据患者的一些具体分子特征给予个体化治疗,适当给出一些实例。

1.2.2pBL教学组以问题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查阅相关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知识、文献,获取最多的信息资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具体实施方法:(1)在学习前要明确pBL教学和学习目标,临床病例需要多学科共同完成,同时需要教师给出一些问题。(2)学生利用检索工具查阅有关资料,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包括如何使用检索工具、参考文献,帮助学生尽快适应pBL教学过程。(3)小组讨论前随机指定主持人,围绕问题进行讨论。由小组成员陈述相关知识,记录人员作好记录,通过互教互助学习,力求完美解决问题。(4)在同学们进行充分自学、查阅相关参考书籍、文献及小组讨论后开展课室讨论,由每组代表总结发言,并提出讨论中归纳出来的疑难问题,最后教师就同学们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最终获得每个问题的圆满答案,并做出总结,使知识具有一定系统性。最后回到课本上将基础知识与之前的那些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讲述、归纳总结。(5)教师对学习情况做出评价,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及下一步要求。在课程活动结束时,再指定下一问题,并将新的课题分配到各小组中去,进行下一轮的pBL学习。例如教师准备给学生讲解“乳腺癌”这一章节,首先给学生一个病例:女,54岁,发现右乳包块1个月;然后教师给出一些问题,如需要给患者做哪些相关检查,这些检查结果说明什么或排除什么,诊断以及诊断依据,并有哪些鉴别诊断,针对相应的诊断有哪些治疗手段,这些治疗手段在何种情况下使用,有无先后顺序或联合使用情况,是否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综合治疗的原则、顺序、重点,如需要手术治疗吗?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式?手术前需要新辅助化疗吗?手术后需要辅助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吗?以及时机和方式?是否根据患者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等?根据这些问题让学生查阅相关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知识、文献和最新进展,并总结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让学生形成过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并融会贯通,熟练掌握肿瘤mDt和个体化治疗。

1.3教学效果评估

1.3.1临床知识掌握的评估对临床知识掌握的考核采取理论知识考核和病例分析及临床应用考核,满分分别为100分。最后计算平均成绩。

1.3.2调查问卷评估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疾病的理解和记忆有无加深、对肿瘤mDt及个体化治疗的掌握程度有无提高、课堂气氛有无提高、学习负担有无加重等多个方面。要求学生课后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当场收回问卷。最后计算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2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pBL组学生因之前接受的多半为传统教学形式,对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更有兴趣,而且转变过程很快,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很快接受,并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课堂效果好,讨论和发言气氛浓烈,基本上没有上课睡觉、觉得课堂枯燥无味的学生。90%以上的学生希望今后的课堂教学能够实行pBL教学模式。见表1。

2.3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意见查阅文献资料耗时长;虽然教师已经提出明确的问题,但学生在查阅资料、分析总结中仍显吃力,或无法抓住重点;部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可能会影响其他学生;pBL教学后学生没有及时复习巩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仅限于短时记忆。

3讨论

pBL教学法是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提出的一种课程模式,1993年在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3]。该教学法的主要思想是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是选择学习知识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先问题、后内容,注重让教师将“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学习的研究者”[4-5]。在肿瘤学教学中,pBL模式就是将医学知识用问题连接,将肿瘤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到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6]。由于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而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需要有综合的知识才能将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这尤其适用于肿瘤mDt及个体化治疗模式,因此笔者尝试将pBL教学与之相结合可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同济医院肿瘤科一直以来都强调mDt,而pBL教学的过程恰恰体现了mDt及个体化治疗的思维过程。

既往认为如果对肿瘤初学者就使用pBL法进行整合式教学,可能会出现由于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不了解肿瘤各学科的特点及研究范畴,学生很难查找肿瘤相关文献或专著进行自主学习,导致难以具备对肿瘤新知识的理解和自学能力的情况[7]。但是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传统LBL教学出现的书呆子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而思维型、创新型人才日益受到社会的需要。本研究显示pBL教学不仅对学生的理论成绩没有影响,反而对学生在肿瘤mDt及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LBL教学虽可系统完成教学内容,但易忽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pBL教学法打破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兼顾学生接受能力和兴趣差异,注重师生互动,调动学习主动性。本研究采用的pBL教学形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指导下,围绕肿瘤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pBL并不强调问题的标准答案,而是围绕问题、突破学科界限、强调mDt及个体化治疗模式的重要性,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8]。本研究显示,pBL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在主动查看文献、积极发言讨论过程中掌握了mDt及个体化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及原理,也了解了肿瘤演变和发展史,掌握了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模式以及各个治疗手段的优缺点,并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各种相关的治疗手段,培养了学生过硬的临床思维能力。pBL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pBL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疾病的理解和记忆,不仅对理论学习有帮助,还可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对今后开展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打下良好基础。

在实施pBL前学生必须知道什么是pBL以及在学习中学生自己应该怎么去做,这样在讨论中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深刻。本研究中,学生从准备资料开始,结合提纲、病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这样学生花在前期准备工作上的时间精力大大多于传统LBL教学,通过主动学习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和目标。pBL不仅对学生有要求,对教师也不例外。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专业及课程内容,还应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熟悉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能力,规划好学习重点、难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讨论提纲,选择适当的临床病例。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控制课堂节奏,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实际工作中,推行pBL教学与肿瘤mDt及个体化治疗结合存在一定难度,如师资不足、教学条件不足、无现成的教材、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缺少经验等。学生反映在初次接触中查阅资料耗时长、分析总结显吃力、无法抓住重点、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未及时复习巩固等影响教学效果。尽管如此,笔者相信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pBL与肿瘤mDt及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这种创新教学模式必将成为培养肿瘤专业人才的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1]eSpeYe,oGBURnt,KaLiSHmanS,etal.Revitalizingproblembasedlearning:studentandtutorattitudestowardsastructuredtutorial[J].medteach,2007,29(2-3):143-149.

[2]代志军,陆王锋,刘小旭,等.强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在肿瘤学教学中的作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5):367-370.

[3]alKadriHm,al-moamarymS,vanderVleutenC.Students’andteachers’perceptionsofclinicalassessmentprogram:aqualitativestudyinapBLcurriculum[J].BmCResnotes,2009,23(2):263.

[4]martinezw,azzama,mackK.Studentnear-peerco-tutorsinpBLgroups[J].mededuc,2009,43(5):475-476.

[5]GukasD,LeinsterSJ,walkerR.Verbalandnonverbalindicesoflearningduringproblem-basedlearning(pBL)amongfirstyearmedicalstudentsandthresholdfortutorintervention[J].medteach,2010,32(1):e5-e11.

[6]蒋亦燕,杨晓蕾,全世超.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健康研究,2011,31(2):149-151.

[7]何炜.临床肿瘤学教学方法研究[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2):170-171.